科学《果实和种子》教学反思

2025-0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学《果实和种子》教学反思(共10篇)

科学《果实和种子》教学反思 篇1

2、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资料,画图等方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探究花的雄蕊和雌蕊主要采用观察图片,并结合画图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雌蕊和雄蕊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功能与作用;探索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主要靠视频资料,让学生看明白受精的过程。除了用感官外,借助多媒体,辅以课件展示,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

3、通过让学生自己画一画雌蕊、雄蕊,加上师生共同完成板书和板画,协同共振,学生对整个果实的形成过程非常的清楚了,再让学生看着图说一说:果实是怎样形成的?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科学《果实和种子》教学反思 篇2

使用时间:

二次备课时间:

二次备课教师:

3、花、果实和种子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后形成的。

2、雄蕊和雌蕊在形成果实和种子的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雄蕊和雌蕊有特殊的构造,使胚珠可以受精长成果实和种子。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发展比较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能力。

2、按一定顺序对雄蕊和雌蕊这样更细小的结构进行专题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探究花的奥秘的欲望。乐于尝试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

2、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难点: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演示:植物传粉、受精的课件或挂图。

分组:放大镜、镊子、白纸、油菜果实、油菜花和其他植物的花。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观察了油菜花,还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花,知道许多植物会开花、结果。开花与结果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测。

(出示: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我们还是仔细地观察一下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吧!

(二)、探究过程

1、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1)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观察雄蕊和雌蕊呢?放大镜。

(2)教师在展示台上演示观察过程,学生归纳研究方法。

a用放大镜观察雄蕊的各部分——花丝和花药。

b把花药上的花粉抖落在白纸上进行观察。

c再用放大镜观察雌蕊的各部分——子房、花柱和柱头。

d用手轻触柱头,观察柱头是否有粘性。再将白纸上的花粉抖落在柱头上,看看柱头是否很容易将花粉粘住。

思考:雄蕊和雌蕊的这些构造特点与它繁殖后代的功能有什么联系?

(3)学生分组观察、轻声讨论。

(4)全班交流汇报。

(5)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时展示蜜蜂传播花粉图和花的受精示意图或有关课件。

(6)指导阅读课文P28: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提问:你还看到过其他昆虫传播花粉的现象吗?植物还依靠哪些力量传播花粉?

2、观察油菜的果实和种子

(1)发放油菜的果实。观察油菜的果实并按生长变化的顺序排列。

(2)小心剥开一个快要成熟的油菜的果实,观察油菜种子是怎样排列的?数数果荚里有多少粒种子?

(3)全班交流汇报。比较各组的数据与发现。

(三)、总结拓展

雄蕊和雌蕊的结构。

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四)、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查找资料,了解植物还有哪些传播花粉的方法。

五、板书设计

花、果实和种子

雄蕊(花丝和花药)雌蕊(子房、花柱和柱头)

受精 结果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 篇3

观看动画:传粉、受精后,花萼、花冠、雄蕊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的变化,雌蕊的子房逐渐膨大起来

问:花在传粉和受精作用完成后,花的各个部分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传粉和受精作用完成以后,以及雌蕊一般都逐渐凋落,雌蕊的却继续发育

教师讲解:完成双受精后,花的其他结构逐渐萎蔫,只剩下雌蕊的子房。由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在生长中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要根据动画的内容和身边的实例及教材的学习等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使学生知道花在传粉受精后雄蕊和雌蕊的各部分结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15分钟过渡:

果实在发育过程中体积是不是每天都增长的一样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探究活动(课前提前一周探究)

探究活动: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体积的变化(步骤见附录一)

[探究活动呈现]:学生交流

提出问题:在发育过程中,果实每天膨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吗?

做出假设:在发育过程中,果实每天膨大的体积是不同的。

制定计划:

1.材料用具(选择易测量的植物幼果,茄子)

2.方法步骤(使用排水法测量)

3.观察记录表(记录观察结果)

时间

体积第1天第2天第3天……第6天

实施计划:各小组每天6点测量幼果的体积并及时填写记录表,六天后绘制出果实发育的体积变化曲线图。如图:一组几位同学选择了两朵黄瓜雌花,坚持每天定时测量果实的体积,并绘制了果实体积变化曲线

第一组绘制图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通过做这个实验你们小组有什么收获?

教师提出问题:

完成双受精后,花的其他结构逐渐萎蔫,只剩下雌蕊的子房。由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的各个部分会发育成果实或种子的哪一部分呢?

1、探究、讨论交流:

(1)同位的同学合作,对照课本13页图,解剖自己带的辣椒和西红柿的果实,说一说从花到果实的变化和发育。

(2)各小组一起观察自己带来的果实或种子,认识哪些是果实?哪些是种子?说说这些果实或种子是怎么形成的。

思考讨论:

(1)桃、向日葵等植物,每个子房里只生一个胚珠,每个果实里只有一粒种子;有很多植物,每个子房里有多个胚珠,果实里就有多个种子。那么,胚珠和种子在数目上是什么关系?子房里的每个胚珠都能发育成种子吗?

(2)我们经常看到,扁豆或大豆的豆荚中,本来应该长有种子的地方空着,这是什么原因?

3.根据学生讨论的问题,教师重点讲解子房和胚珠相应结构的变化。并指导学生将果实各部分与子房各部分结构对应起来。(板书如下:)

子房壁→果皮

子房

珠被→种皮果实

胚珠受精极核→胚乳种子

受精卵→胚学生利用一周时间

完成探究活动并记录详细的结果,课堂上共同呈现表达与交流。

学生交流回答。

学生根据小组的实验过程,进行阐述

在发育过程中,果实每天膨大的体积是不同的。

各个实验小组派出代表对实验过程进行汇报,由其他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评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学生自带辣椒和小刀和其他果实和种子

学生分析、讨论

学生记录到课本上并记忆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为学习新知识

做好铺垫。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用所学知识解释某些生活、生产问题,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并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提高学习兴趣。

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对于这样的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学会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进行实验分析,得出结论。所以本实验注重对类似研究方法的指导。

通过交流讨论可以提高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让学生用流程图表示发育过程,让学生动态认识子房各部分结构如何发育成果实的相应结构,明确果实形成的基本事件。并归纳子房和胚珠结构和演变结果,使知识系统化、整体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利用“描述和说明”,让小组成员互相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巩固知识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知识整合

迁移应用

科学《果实和种子》教学反思 篇4

双受精:精子+卵细胞形成受精卵

精子+极核形成受精极核

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探究活动

果实的发育

1、选择不同成熟程度的几朵花,从正在含苞待放的花蕾到花瓣已经凋谢的花朵,分别切开每一个子房并注意观察子房发育过程中生长变化的情况。为获得好的观察效果,最好采用玫瑰花、苹果花或番茄花。

科学《果实和种子》教学反思 篇5

一、名词解释

.单性结实.聚合果和聚花果.颖果.角果.世代交替

二、判断与改错 .无胚乳种子不形成胚乳。().单子叶植物胚中的外胚叶相当于双子叶植物中的外胚乳。

().外胚乳具胚乳的作用,仅见于无胚乳种子。

().未受精也能形成种子的现象叫单性结实。

()5 .所谓无子果实就是经过单性结实产生的不含种子的果实。

().植物的珠被层数与其种皮层总是相同的。

()7 .一串葡萄由一个四锥花序发育而来,称为聚花果或花序果,也称复果。(). 种柄是由 胚柄发育而来的。()9 . 风梨(菠萝)由花序发育而来,属假果。

().桃 和梨均具有 假果。

()11 .被子植物的孢子体极为退化不能独立生活。

().被子植物的孢子体阶段是从合子开始到大孢子母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为止。()

三、填空 . 胚 形成中的第一个细胞是,其第一次分裂通常是不均等的向分裂,形成和,前者靠近珠孔端,以后发育成,后者选珠孔,以后发育成。

.被子植物胚乳的发育,一般有、和 三种方式,其中以 方式最为普遍。

. 发育成种皮,发育成果皮。

.以吲哚乙酸等生长素的水溶液喷洒西瓜临近开花的花蕾,得到无籽果实。这一现象称

单性结实。

.种子的结构一般包括胚、胚乳和种皮,有的还具外胚乳,这四部分分别由、、和 发育而来。少数植物种子具有的假种皮由 发育而来。

.根据果皮是否肉质化,将果实分为

两大类型。后者根据成热后 幂皮是否 开裂,被分为 _____ 和 _____ 两类。.聚花果是由 _____ 发育而成,聚合果是由 发育而成。

.果皮可分为、和

三层。

.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的主要食用部分各是什么 ?

草莓:,无花果:

;梨:

;西瓜

;柑橘(柑桔): 桃

花生;

;玉米:

;石榴:

;银杏: ;荔枝

。.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是指,它包括两个阶段,即

和。

.在被子植物中,其雄配子体是指,雄配子是指

;雌配子体是指,雌配于是 指

。雌雄配子受精后形成,进而在 中发育为,即下一代植物体的雏形。

.被子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发生

次,发生的场所是在 和

里面。14 .就生活史而言,被子植物的孢子体比裸子植物的更,而配子体孢子体更。

.核型胚乳和细胞型胚乳发育形式的最大区别是胚乳形成过程中是否有一个 期。16 .根据果实的形态结构可将果实分为单果、果和 果三大类。

.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经历了、、、四个阶段。

四、选择填空

.荔枝,龙眼的食用部分是种皮,它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

A .珠柄 B .珠被 C .珠心 D .子房内壁

.核型胚乳中胚乳细胞形成的方式是

A .先 产生核后产生 壁

B .先 产生壁后产生 核

C .核和 壁同时 产生 D .胚乳一直保持游离核状态

.胚柄的作用不包括

A .固着和支持胚体

B .吸收营养转运至胚

C .调节 胚 早期发育

D . 分化成胚根 4 .胚乳发育的 方式中,发育过程可区分为游离核的形成期和细胞时期两个阶段。

A .核型

B .细胞型

C . 沼生目型

.外胚乳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

A . 3N B . 2N C . N

.外胚乳来源于。

A . 反足细胞

B .基细胞 C 顶细胞

D .珠心

.不经过受精作用就能产生新个体来延续后代的方式包括。

A .单性结实

B .无融合生殖

C .营养繁殖

D . A、B 和 C E . A 和 B F . A 和 C

G . B 和 C .假果是。

A .果实的变态

B .由花托发育而来

C .由花托和花被发育而来

D .由子房和其他部分共同发育而来

.苹果的果实属于。

A .假果

B .梨果

C 肉果 D .单果

E . A、B 和 C F . A 和 B G . A、B、C 和 D 10 .豌豆的果实属于。

A .肉果

B .干果

C .裂果

D . 闭果

E .荚果

F .角果

G . A、D 和 F H . B、C 和 E I . A、D 和 E

.荚果与角果的根本区别在于。

A .荚果果皮肉质可食,为肉果,角果的果皮干燥,果

B .荚果比角果粗壮或长

C . 荚果由具边缘 胎座的一室子房发育而来,而 角果由具中轴 胎座的二室子房发育而来

D .荚果由单心皮雌蕊发育而来,而角果由二心 皮组成 的雌蕊发育币成

.蒴果是由 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

A . 合生心皮

B . 具侧膜 胎座

C .具中轴胎座

D . A 和 B E . A 和 B 或 C F . A 和 C

.草莓的 果属于。

A .聚合果

B .单果

C .聚花果

D .复果

.由 2 — 3 心皮组成、一室的子房发育而来,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不易分开,此类果实属于。

A .角果

B .荚果

C .坚果

D .颖果

.苹果等梨果的食用部分主要来自。

A .子房壁

B .花筒(托杯)C .珠被

D .花序轴

. 风梨(菠萝)的果实的食用部分主要是。

A .果皮

B .果皮和种皮 C .花序轴

D .花被

.西瓜的食用部分与 的果实一样,均由发达的胎座发育而来。

A .南瓜

B .柑桔

C .黄瓜

D .番茄

.柑橘类果实的食用部分是。

A .内果皮

B .内果皮 擘 上的肉质腺毛(汁囊)

C .种皮上的肉质腺毛(汁囊)D .发达的胎座

.蒲公英的 上有一伞状结构,适于风力传播。

A .果实

B .种子

.棉的种子外有细长的绒毛,具 的作用。

A .保水

B .保温

C .防虫咬

D .适于风力传播

. 只能由单心皮子房发育而来。

A .核果和荚果

B .荚果 C .蒴果和颖果 D .双悬果

.果皮的作用是。

A .保护种子,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养料

B .保护种子,协助种子传播

C .协助种子传播,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养料

. 沿腹缝和背缝 两面开裂的单心皮干果称。

A .荚果

B . 菩 荚果

巴蒴果

D .角果

. 茄的果实 属。

A .浆果

B .柑果 巳 蒴果 D .瓠果 25 .葵花子是。

A .坚果

B .瘦果 巴核果 D .芬荚果

.被子植物生活史中,孢子体阶段始于 _____。

A .大、小孢子

B .受精卵

C 种子 D .幼苗

.被子植物生活史中,配子体阶段始于。

A .大、小孢子

B .雌、雄配子

C 成熟花粉、成熟胚囊

D .受精卵

. 具根、茎、叶的桃树幼苗。

A .为孢子体,处于无性世代

B .为孢子体,处于有性世代

C .为配子体,处于无性世代

D .为配子体,处于有性世代

.被子植物生活史中,两个世代交替的转折点是。

A .减数分裂

B .受精作用

C .花粉和胚囊发育成熟

D . 胚 形成

E .种子萌发

F . A 和 B G . B 和 E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单性结实

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就发育成果实,这种现象称单性结实。单性结实过程中,于房不 经过传粉或任何其他刺激,便可形成无子果实,称为营养单性结实,如香蕉,若子房必须通过诱导作用才能形成无子果实,则称为诱导单性结实(或刺激单性结实),如以马铃薯的花粉刺激番茄的柱头可得到无籽果实。

.聚合 果与聚花果

一朵花中有 许多离生雌蕊,以后每一雌蕊形成一个小果,相聚在同一花托之上,称为聚合果,如白玉兰、莲、草莓的果。如果果实是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来,花序也参与果实的组成部分,这称为聚花果或称为花序果、复果,如桑、风梨、无花果等植物的果。

.颖果

颖果的果皮薄,革质,不开裂,含一粒种子,果皮和种皮紧密愈合不易分离.颖果小,一般易误认为种子,是水稻、玉米和小麦等禾本科植物特有的果实类型。4 .角果

角果是由二心 皮组成 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果实成熟后,果皮由基部向上 沿二腹 缝线裂开,成 2 片脱落,只留假隔膜,种子附于假隔膜上。角果是十字花科植物的重要特征。根据果实长短,将角果分为长角果和短角果两类。

.世代交替

在植物的生活史中,由产生 孢子的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和产生配子的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世代交替。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 . 一 2 . 一 3 . 一. 一. 一 6 . 一. 一. 一. + 10 . 一. 一 12、+

改错: 1 本句 可改为:“无胚乳种子一般是在胚发育过程中 巳 形成的胚乳,其营养被胚吸收,种子成熟时无胚乳,并非不形成胚乳,但也有些无胚乳种子根本不形成胚乳,即受精极核不发育而退化,如兰科植物”。

. 本句可改为 :“外胚叶是某些单子叶植物胚体上与子叶相对一侧的突起,而外胚乳是具胚乳作用的珠心组织,为部分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所具有”。

3,“仅见于无胚乳种子”可改为“有外胚乳的种子,可以是无胚乳的,也可以是有胚乳的”。.“单性结实”改为“无融合生殖”,5 .删去“所谓”一词,将“就是”改为“包括”。因为并非所有的无子果实都是单性结实的产物。有性生殖过程中,胚发育受阻也可形成无子果实。

. 本句可改为 “植物的珠被仅一层时,种皮也只有一层;珠被二层时,种皮一层或二层”。

. 本句可改为 “一串葡萄由一个四锥花字发育而来,因花序轴未参与果实的形成,所以一串葡萄是数个单果的简单集合,而不是复果·

l ·胚柄· 玫 为·珠柄· 10,本句可改为 “枕的果实是真果,而梨的果实是假果”。.将“孢于体”改为“配子体”。

三、填空

.合子(受精卵)、横、基细胞、顶端细胞(顶细胞)、胚柄、胚 2 .核型、细胞型、沼生目型,核型 3 .珠被;子房壁 4 .诱导(或刺激)5 .合子(受精卵)、受精极核、珠被、珠心、珠柄或胎座.肉果、干果、裂果、闭果.花序、一朵花中数 个离生 雌蕊 8 .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花托、花序轴、花筒(托杯)、胎座、内果皮上的毛囊(汁囊)、中果皮、子叶、胚乳、种皮的外表皮、外种皮、假种皮.“从种子到种子”这一全部历程、二倍体阶段(2n)(或 孢 于 体阶段)、单倍体阶段(n)(或配子体阶段)11 .胚、胚乳、外胚乳、种皮、种孔、种柄、果皮.成熟花粉粒、精子、成熟胚囊(或八核胚囊)、卵细胞、合子(受精卵)、胚囊、胚 13 .

一、花粉囊、珠心 14 .复杂、退化.游离核.聚合、聚花.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

四、选择填空

科学《果实和种子》教学反思 篇6

活动背景:

在一次午餐吃水果活动中,一小朋友拿着手里的香蕉来问我:“老师,这香蕉里面黑黑的、一点点的是什么?”“老师,这个可以吃吗?”我问全班的小朋友:“你们谁知道香蕉里面黑色的小点是什么吗?”有小朋友说:“这一定是香蕉快要烂了,香蕉变了颜色就不能吃了。”马上有小朋友说:“不对,这是香蕉的种子,我爸爸教过我的”我肯定并表扬了这个小朋友。看着小朋友将信将疑的神态,我设计科学活动“找种子”,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了解种子的奥秘,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知道水果、蔬菜等都有种子。

2、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萌发对科学、对大自然的兴趣。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准备苹果、香蕉、橘子、西瓜、南瓜、西红柿、葡萄等水果。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纸,各种种子若干。

3、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昨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参观了我们的蔬菜园地,看到了许多碧绿碧绿的蔬菜,你们知道吗?这些蔬菜是由什么长出来的吗?

老师总结:这些蔬菜是由一颗颗小小的种子长出来,我们平时吃的水果也是由种子发芽的结果的。

(评析: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出课题,显得自然而亲切,一个小小的问题,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明确了活动主题,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二、找种子

1、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蔬菜和水果,要请你们用自己的小眼睛找找看,他们有没有种子,找到后,看一看,和同伴说一说,种子它藏在哪里?是什么样?(幼儿自由探索)

(评析:在探索活动中,幼儿对种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瓜果左看右看,有的用手摸摸,有的用手捏捏,有的用鼻子闻闻,有的交头接耳,相互交流,每个幼儿都处于积极的探索中。)

2、幼儿交流探索的发现。

(1)、谁愿意上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种子?

幼儿一:我找到了苹果的种子。

师:我们大家来看看苹果的种子的什么样子的?

幼儿:苹果的种子是黑黑的,小小的。

(评析:教师让幼儿找出种子并放在视频转换仪下进行展示。通过视频转换仪放大了种子,幼儿很清晰、明确地观察了种子的外形特征。)

幼儿二:我找到了西瓜的种子。

师:西瓜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评析:当幼儿看见西瓜的种子的时候很兴奋,原来西瓜的种子就是我们在超市里买到的西瓜籽,它可以吃呢。)

用同法和幼儿一起观察橘子、黄瓜、西红柿、葡萄的种子。

(2)、师:有谁找到香蕉的种子吗?

幼儿一:香蕉是没有种子的。

幼儿二:我找到香蕉的这个小黑子。

师:其实香蕉它也有种子,这些小黑点就是它的种子,只不过是他们退化了,现在的农民伯伯非常聪明,用科学的方法不用种子也能种香蕉,所以香蕉的种子就慢慢退化了。

(评析:香蕉的种子具有特殊性,幼儿很少了解,通过单独提出,幼儿了解香蕉种子的独特性,达到了教学目标。)

3、我们知道苹果、黄瓜都有种子,老师告诉你们,除了这些,还有许多瓜果、蔬菜都有种子,小朋友以后长大了就会慢慢知道了。

(评析:在本次探索活动中,幼儿积极讨论,主动询问,了解了各种瓜果蔬菜的种子的特征。)

三、操作活动:种子和果实匹配。

1、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小卡片,上面有各种果实,旁边有各种种子,请你们给这些果实找种子,找到后把种子贴在果实的下面。

(评析:教师为幼儿设计一份记录表格,表格的上面是各种果实,考虑到种子的外形特征,教师在下面用双面胶带贴着,幼儿找到种子后就可以把种子贴在胶带上,这样方便了展示。)

2、幼儿交流活动结果,并且请集体检查操作结果的正确。

师:谁愿意上来告诉大家你的发现?我们一起看看他找的种子对不对?

(评析:幼儿从感知到接受、理解,而教师设计这一环节,不但能检查幼儿的学习的结果,还使幼儿学习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四、活动延伸:

1、种子发芽实验。

3、种子贴画。

教学反思:

活动中充分让幼儿动口动脑,既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发展了思维,各种各样的种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但又不被注意的东西,因此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搜集各种丰富的材料,结合幼儿的实际经验,调动幼儿多感官参与,鼓励幼儿自由的观察、操作、发现、比较、讨论与探究,充分展示了一个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发现学习的动态活动过程。使幼儿带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探究欲望,对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及异同展开了多角度地联想和思考,在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加深了认识,以至于在“分组找种子”这一环节中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其观察能力既思维创造能力得到了高度和谐地发展。整个活动的气氛随幼儿思维的活跃而活跃起来。孩子们是在玩中找,找中学,议中学,想中学结束的。

科学《果实和种子》教学反思 篇7

活动目标:

1、乐意倾听故事,能听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了解苹果种子长成苹果树的过程,并通过身体动作加深对“生长”的体验。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老师拿出一只苹果,切开请幼儿观察里面有些什么。(有果肉,果核、种子或果实)。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把果核部分切出,把种子给幼儿,让幼儿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种子,再把果肉给幼儿品尝。问幼儿苹果好不好吃,老师接下来要说一个和苹果种子有关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苹果种子的故事》。

2、中间部分

(1)老师拿出玩具小鸟一只,完整讲述故事:“小鸟吃苹果的时候,一粒种子掉在了地上。”老师的另一只手一松,让手里拿着的种子掉到折叠好的苹果树下。”“小鸟拍拍翅膀飞走了,泥土象又轻又软的被子盖住了种子。春天的时候,种子发芽了,伸出两只嫩嫩的小手,想要更多的拥抱。”老师伸出手模仿种子发芽,手慢慢伸出。“太阳说:“我来抱抱你吧。”老师拿出手工太阳粘在天空中,“雨水说:‘我来抱抱你吧’。”

老师拿出画的小雨点粘在天空中。“抱一抱,再抱一抱,小芽就长高了。”老师把折垒好的苹果树的图画慢慢展开。“一天,小芽正在晒太阳,听见一只小鸟在叫它:‘喂,苹果树!’它奇怪地问:‘你是在叫我吗?’是的,它已经长成了一棵苹果树。”苹果树的图画这时候完全展开,是一棵长着红苹果的大大的苹果树。

(2)老师问:“刚才老师讲的是什么种子的故事呀?”让幼儿回答。(《苹果种子的故事》)。

(3)老师拿出玩具小鸟,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的对话部分,例如,师:“小鸟吃……的时候。”引导

幼儿说“苹果”。师:“一粒……掉在地上。”引导幼儿说“种子”。师:“泥土象又轻又暖的被子盖住了它。春天的时候,种子发芽了,伸出两只嫩嫩的……,想要更多的拥抱。太阳说……,雨水说……,抱一抱,小芽就长高了。一天,小芽正在晒太阳,听见一只小鸟在叫他:“苹果树”他奇怪地问:‘你是在叫我吗?’是的,小芽越长越高,已经长成了一棵苹果树。”当幼儿回答正确的时候,老师及时以点头或微笑鼓励,并且用表情暗示更多的幼儿回答问题。

(4)老师和幼儿共同把故事复述一遍以后,老师夸奖刚才大家回答得真好,现在还有没有哪个小朋友记得刚才讲的故事是什么种子的故事呀?(.教案来自:教.案网)加深故事名字的印象。

然后问幼儿苹果种子能够长成大大的苹果树,中间有哪些人的拥抱呀?点着太阳和雨点的图片,提示幼儿回答有阳光和水的拥抱。老师总结,有了阳光和水的拥抱,苹果种子才能长成的苹果树呢。

(5)请幼儿在课室内寻找苹果,然后一个一个轮流把苹果贴到苹果树上,贴以好后,对着苹果树说声:“我来抱抱你吧。”然后拥抱苹果树。练习句型“我来抱抱你吧。”

(6)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粒苹果种子,随着老师讲述的故事做出各种相应的动作。开始时,幼儿蹲在地上,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先伸出嫩嫩的小手,再慢慢向上生长,越长越高,最后站得直直的,双手打开向上伸长,长成了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体验苹果种子长成苹果树的过程。

3、结束部分

老师说不仅苹果种子成长需要阳光和水,我们人类生存也同样需要阳光和水,现在让我们喝水去吧。自然结束。

故事:

小鸟吃苹果的时候,一粒种子掉在了地上。小鸟拍拍翅膀飞走了,泥土像又轻又软的被子盖住了种子。春天的时候,种子发芽了,伸出两只嫩嫩的小手,似乎想要更多的拥抱。太阳说:“我来抱抱你吧。”雨水说:“我来抱抱你吧”抱一抱,再抱一抱,小芽就长高了。一天,小芽正在晒太阳,听见一只小鸟在叫它:“喂,苹果树!”它奇怪地问:“你是在叫我吗?”是的,它已经长成了一棵苹果树。

科学道理:种子发芽需要阳光需要水需要泥土里的养分还有空气。

教学反思:

《苹果种子的故事》是一篇科学童话。教学中既要让孩子进入童话的情境,又要学到科学知识。教学较好地体现了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这节课教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把语言训练和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小班幼儿处于形象思维,我非常注意发挥这一优势。“幼儿操作这一环节,把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儿童语言发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发展了思维,又训练了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丰富了儿童的词、及表达能力。这节课还充分利用图画,训练儿童看图、想象和说话。

通过看图讲述,使学生形象具体到感受蚯蚓说的“外面亮得很”。第二次是在种子挺出地面以后,通过看图讲述,把“苹果种子长成苹果树的过程”具体化。

1.果实与种子 篇8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果实,什么不是果实。2.会做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条件的实验。

3.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并设计实验。4.了解种子传播的途径。

5.能亲自栽种几棵植物,写好观察日记。教学重点: 解剖并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教学难点: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教学准备:

萝卜1个、土豆1个、每两个学生1个花生、放大镜、镊子、实验记录单。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辨果实,初步了解果实与种子的关系 1.多媒体出示各种水果和蔬菜

西红柿、苹果、花生、菠萝、土豆、菜椒、橙、萝卜、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研究果实和种子,请看大屏幕,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些水果和蔬菜,你能说一说哪些是果实吗?为什么?同桌可以讨论一下。2.学生回答 预计:(生:①水果是果实。②蔬菜是果实。③菜椒、黄瓜、花生不是果实。④萝卜是果实。⑤莲藕是果实。)

师:我们常说“开花结果”,这个“果”就是果实。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由辨别果实而导入,体现了有效教学的思路。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的不足,未必能清晰作出判断,所以提示学生“开花结果”这一点,帮助学生初步了解。

3.了解果实的特征 师:有些同学可能还是还不能够理解到底如何来分辨果实的,显然我们从果实的外部是找不到果实的共同特征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果实的特征

师:小朋友,你找出果实的特征了吗? 生:外有果皮,内有种子。

师:对!果实内部都包含种子,而种子以外的部分都称为果皮。

小结:凡是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成的都是果实。(板书:果实 果皮)种子

4.辨一辨

师:老师这里还准备了许多水果和蔬菜,你们能帮老师辨一辨哪些是果实,哪些不是吗? 生:能 师:(出示草莓)是果实,它由果皮和种子构成。师:(出示地瓜)不是果实,它是植物的块根。师:(出示萝卜)对啊,因为萝卜是直竖的根膨大的部分所以没有种子。师:(出示莲藕)莲藕是荷花的地下茎,它不是果实 师:(出示洋葱)洋葱不是果实,它没有种子 师:(出示土豆)土豆是植物的茎,它不是果实

师:由于土豆和莲藕的内部也没有种子,所以它们都不是果实。(用小刀切开土豆和莲藕。)师:那么香蕉是不是果实呢?仔细观察!预计:(生:①不是,但有黑色的小点。②是,因为它是水果。)师:噢!其实黑色的小点就是种子,所以香蕉是果实。5.补充说明

师:有些果实比如香蕉、菠萝一般不需要种子繁殖所以它们的种子逐渐退化了。

二、观察种子,探索种子的内部构造 1.过渡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果实的构成,果实除了可供我们食用之外,它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呢? 生:种子。师:大多数植物的一生,都是由果实中的种子开始的,种子也给植物带来了更大的生存机会,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研究——种子。(教师板书)2.提出问题

师:你想了解关于种子的哪些知识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提出问题。预计:(生:①种子的种类有多少?②特点怎样?③种子内部是什么样子的?④种子里面的小芽有什么作用?⑤小芽叫什么?⑥种子是怎样传播的?

师:看样子同学们对研究种子兴致很高,老师很欣赏大家这种好学好问的精神。但这么多问题咱们不能在这节课上全部解决,所以让我们选取一些这节课上可研究的问题,老师建议先来研究一下种子的内部构造好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果实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这一问题自然过渡到研究种子,鼓励学生提出问题。3.进行预测 师:一颗小小的种子能够成长为形态各异的植物,那么这个花生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呢?你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猜一猜吗? 学生发表观点。预计:(生:①花生里面有两个瓣。②瓣上有小芽。③瓣的形状有点象椭圆形。)

[设计意图]对种子的构造提出自己的猜想,培养了学生善于提问、敢于猜想的科学精神。4.解剖实验并观察记录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猜想,但科学要尊重事实,我们要怎样才能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呢?下面我们来进行解剖实验。[设计意图] 三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尚不足,教者在学生提出问题发出猜想后,再适当的点拨,最后进行演示实验,减轻了学生的操作难度,培养学习通过细致观察得到准确信息的习惯。师:下面请各位同学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动手实验。师:同桌两人相互配合,共同解剖,协作画图。师:课件出示花生及胚的结构示意图。

师:镊子剥下的花生的皮叫种皮,白白嫩嫩的两片是子叶,露出的尖尖的是胚。尖尖冒出来的部分是胚根,与子叶相连的是胚芽,连接胚芽和胚根的是胚轴。

师:别看这小小尖尖的胚,将来能发育成长为一株植物呢!而两片肥厚白嫩的子叶都是为胚提供养料的。(板书:种皮 子叶 胚)

师: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篇来了解一颗种子是如何长成一株植物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自验证种子的内部构造,并且将自己观察所得用笔画下来,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出来,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敢于实践的能力。

三、知识归类,了解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1.过渡

师:我们已经弄清了种子的内部构造,大多数植物要繁衍后代都要靠种子的传播,种子又是怎样展开这趟生命之旅的呢?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了解哪些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指名学生回答。预计:(生:①蒲公英是靠风来传播的。②椰子是靠海水传播的。③葡萄是靠小鸟传播的。④豌豆是靠自身的弹射传播的。)教师根据回答适时板书。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对植物种子的传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让学生自己说,培养学生乐于交流的习惯。

2.播放视频:种子的传播

师:植物妈妈真有本事,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来传播自己的种子,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种子还有哪些传播方式。

师: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植物为使自己的种子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而慢慢适应环境,慢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传播种子的方式,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借助外部力量如风力、水力、动物,二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弹射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更丰富了学生对植物种子传播的了解,同时将零散的知识归类,得出植物种子传播是借助外力和依靠自身两种方式。

四、全课总结,回顾果实和种子的知识 1.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了解了果实和种子的哪些知识? 预计:(生:①我学到了果实的构成和分类。②我知道了种子的构成。③我还了解了种子传播的方式。③我知道了果实有种皮和种子。④我还知道种子里有子叶和胚芽胚根。⑤我还知道有的种子是靠外力来传播,有的种子是靠自身弹射来传播的。)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对全课的学习内容再次进行梳理,使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知识网络。2.拓展

师:其实有关果实和种子还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观察,去发现,老师想留个问题给大家课后思考并实验:一颗种子需要哪些条件才能萌发呢?希望大家自己动脑设计好实验方案并且亲手播种一颗种子,下节课上一起交流你们的发现。

[设计意图]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打下基础。正体现了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问题出课堂的教学理念。

板书:

果实 果皮 种子

种子名称 种皮、子叶和胚(胚根、胚轴、胚芽)

传播方式 一是借助外部力量如风力、水力、动物,二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弹射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能够描述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鼓励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与他人交流,取别人之长的品质。

3.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定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4.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教学难点:怎样设置对照实验;怎样探究空气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课前准备: 材料有:黄豆若干、培养皿(装种子)、塑料口杯(可用来盛装种子)、带盖的容器、吸水纸、标签、土壤、清水、量筒、烧杯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形成假设

师:当你步入绿油油的田野,看到良田沃野、麦浪滚滚你能想到些什么呢? 生:田里的植物是怎样从一粒种子长这么大? 师:我们来寻找一下那种感觉!(课件出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看到这几句话,你有什么样的联想? 预计:(生:1.描写草的生长。2.描写植物生长的过程。3.春天的时候小草会发芽。)[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动画片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师:我们知道农民们一般也在春季播种,为什么要选择在春季播种呢? 预计:(生:1.春季春暖花开,天气变暖了。2.春季万物复苏适合植物的生长和繁殖。3.我觉得春天春雨也较多,适合植物的生长。4.春天到了,冰融化了土壤也变软了,适合种子生长。)师:说的非常好,跟农民伯伯想到一块去了,我们知道农民在播种时首先要选种,也就是种子首先要具备萌发的条件,除此之外种子萌发还需要哪些条件呢? 预计:(生1.我认为需要阳光和水。2.我认为需要肥料。3.我认为还需要水分。4.还需要空气。)师:如果假设植物的萌发需要水,你怎样让人信服呢? 生:实验。师:这节课就给大家一个机会,同学们可以验证一下种子萌发时是不是需要你所假设的环境条件。并根据你们的计划来领取实验需要的材料。

[设计意图]教师用亲切的语言通过层层设问与同学进行交流,激发学生思维。由春天进行播种,渗透教学种子的萌发需要合适的温度。2.设计实验,制定计划 第一小组汇报:

我们假设种子萌发需要水,为了探究这个条件,我们小组里选择的实验材料是:黄豆,因为黄豆的萌发时间较短;容器是培养皿,培养皿用来观察实验过程很清楚;其他材料有标签、土壤和清水。实验步骤是:

1.选10粒黄豆种子,分成两组,每组5粒;适量的种子可以增强说服力,也便于观察。2.将两个培养皿分别贴上标签1和标签2,再放入等量的土壤;2个培养皿可以进行对照实验,保证结果的科学性。

3.将5粒种子分别放入培养皿中,一个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另一个培养皿不放水,把它们都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第二天开始观察记录。

师:很好,在观察的过程中,有水的培养皿中水分可能蒸发掉,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第二小组汇报:

我们小组想验证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我们选择的是10粒黄豆种子、2个带盖容器、吸水纸、清水、标签。实验步骤是:

1.在一个容器内放入适量的吸水纸,倒入适量的水后放入5粒黄豆种子,贴上标签1; 2.在另一个容器内放入适量的吸水纸,倒入过量的水后放入5粒黄豆种子将种子完全浸泡在水里,贴上标签2; 师:是的,由于水中的气体较少,就可以通过这个实验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了。同学想了很多方法,能看出大家的思维非常活跃。但是同学们也不要忘记,在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对照实验的计划和具体操作过程的控制。这是我们实验结果科学、准确的保证。

[设计意图]将探究实验的过程放在课堂上进行而不是课后让学生独自完成,从而加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示范。3.动手操作,实验论证

师:现在实验计划已经拟定好了,咱们每组派一名同学到前面领取你们组需要的实验材料,其他同学在下面做好分工准备,大家可以开始了。生:取本组需要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师:对学生选取材料、分组实验进行指导。(十分钟后)

师: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完成的小组先停一下,大家课后继续做。已经完成的小组,哪个小组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组的实验装置? 生:学生展示过程略。师根据情况进行指导。

师:老师也提前作了一组探究空气、水分等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让我们在课余时间一起来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好不好? 4.课堂小结,课外拓展

师:大家想不想提前欣赏一下种子萌发的过程? 视频展示种子萌发的过程。

师:大家在实验时能这么快看到种子萌发的过程吗? 生:不能,这经过了媒体处理了。师:对,其实老师每次看到这个短片,都会发出感想,其实你们就像是一粒种子,老师希望你们能早日萌发,茁壮成长。

[设计意图]以让学生观察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片段结束教学等环节,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目的。5.课后延伸,布置作业

师:一周后,根据课上实验计划进行的实验,观察结果,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

得出结论:在种子自身条件良好的前提下,种子萌发还需要合适的温度、空气和水。

科学《果实和种子》教学反思 篇9

一、选择题。

1下列植物中,果实长在土中的是

A西瓜B芋艿C花生D菱

2下列属于被子植物特有的器官是

A主根B花C果实D种子

3下列各项中属于果实的是

A西瓜子B南瓜子C葵花籽D豌豆

二、课后作业。

1.若一个西瓜里有200粒西瓜子,那么一朵西瓜花里有子房数个,胚珠数至少个。

2.向日葵的花盘上为什么有的籽粒是空瘪的,有的就是饱满的呢?

科学《果实和种子》教学反思 篇10

张贻青 李婷婷 许敏慧 龙睿玲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 果实种子类药材在市场上种类繁多,其价格与产地、种植管理、采收时节、炮制方法等有着密切关系,虽然其在亳州中药材市场所占份额不多,但品种众多。通过对亳州中药材市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亳州中药材市场上的果实种子类药材,对其中几十种果实种子类药材的产地、价格、种类、储藏与加工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为果实种子类药材的市场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尽管学术界关注中药材市场已有很长时间,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但就笔者目力所及,多是对整个市场或单一药材进行研究,以果实种子类药材进行深入研究的并不多,因此笔者对果实种子类药材进行专门的市场分析。论文中的关键问题是了解药材市场上果实种子类药材的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为果实种子类药材的长远发展提供市场参考。

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实地走访、资料分析、比较研究和文献法,并充分利用了互联网专业网站对中药材市场最新动态进行调查研究。

关键词 康美中药城;果实种子类药材;市场分析

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居于中国四大药都之首,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素为“华佗故里,药材之乡”,历史悠久。历来为中草药市场调查的首选地点,其市场状况基本上反映了中国中草药的沿革,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此次通过对市场上果实种子类药材种类、价格、加工及管理的调查,深入了解几种代表性的药材以便更好的阐明其发展历程及未来前景,分析了果实种子类药材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规范果实种子类药材发展的建议。1 经营现状

此次我们实地走访了康美华佗国际中药城所有的果实种子类摊位、枸杞类专卖店铺数家,对市场上销售的35种果实类中药材、25种种子类中药材的价格及产地作了初步了解,并深入了解枸杞、连翘、决明子、女贞子、砂仁、覆盆子、栀子、五味子这8种中药材,对其产地、规格、价格起伏、市场管理、炮制与贮存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调查发现,果实种子类药材占市场份额不多,品种也大多固定,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对其前景持保留态度。2 市场状况

2.1 果实种子类属于中药材分类中的大类,涉及品种较多,涨跌起伏频繁。通过分析康美中药城果实种子类药材的价格变化趋势及其指数涨跌发现,2009年之前指数普遍偏低,其中2009年3月指数只有452.03,已达最低,价格平均线最低。此后,虽然指数有明显增加,持续到2011年8月达到最大值,989.35,价格平均线达1000以上。但很快指数开始下跌,2012年年底,跌至832.6,价格平均线再次降至1000以下。自新药市建成以来,即2013年3月,指数在不断地波动中上升,目前已达最高值1150.5,涨跌幅只有-0.02%,价格平均线持续上涨。

2.2 中药材的价格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自然灾害与人为因素,在果实种子类药材中果实类中药材占了很大比重,其价格也受这两大因素主导,在果实类药材中,价格一直保持平稳的有路路通、金樱子、乌梅、香橼、陈皮、巴豆、石榴皮、使君子、诃子、女贞子、夏枯草、瓜蒌、丝瓜络、鹤虱、小茴,其中有7种药材产地较广,1种药材有3处产地,还有2种药材有2处产地,且大都都产于江西、云南、四川、甘肃这些长江流域物种资源丰富大省,因为产地较为广泛,其对自然灾害的调节能力较强,所以价格相对平稳。价格曲线只有一个峰高的有荜茇、马兜铃、地肤子、辽五味、覆盆子、枳壳、苏子、牛蒡子这8种药材,对其价格在2005-2015年这10年内最高价与最低价的涨幅进行研究,调查表明涨幅超过200%的有荜茇(云南、进口)、马兜铃(东北)、地肤子(东北)、覆盆子、枳壳(江西、湖南)、苏子,近年来涨幅很大的是枳壳和苏子,其中枳壳存在人为炒作因素(大户购货囤积)。价格起伏比较大的药材有8种,主要因素还是自然生长环境与市场需求,像山五味、吴茱萸和草果的生长周期长,库存薄弱;鸦胆子与蔓荆子小三类药材摆脱冷背,而花椒与草果作为药食两用药材市场需求量逐步上升,花椒有国家政策支持,进口合法;草果则由人为因素主导,“动作”不断。持续“升温”的有小茴、连翘、枸杞、砂仁,其中枸杞前势看好。

相比果实类中药材而言,种子类的药材市场一直比较低迷,但其中也不乏价格波动比较大的药材,如胖大海在2009年和2014年达到高价,今年价格开始回落。而作为药食两用的薏苡仁随着需求量日益增多,国产的价格从09年开始起伏不断,近年来价格有所上涨的只有柏子仁,其余市场依旧不景气。2015年亳州药材市场果实种子类价格表

药材 枸杞 红枸杞

产地 宁夏

价格(元/斤)140-160

甘肃

黑果枸杞

青海

500/公斤 1000及以上/公

砂仁 广东阳春县 进口(海南)

80-90 56 400 67 80 150 150 130 9 砂仁 壳砂

国产

阳春砂

云南

四川(颗粒较小)四川(颗粒较大)

覆盆子

安徽(颗粒偏小)

浙江

果实

金樱子 肉 片

五味子 辽五味

江西 11 42 南五味

25-26 江西

13-23 红栀子

栀子

福建 15 黄栀子进口

缅甸

胖大海

国产 广东、广西、云南

陈品低至60 青翘

山西 40-42 连翘

黄翘

山西 70-80 决明子

全国各地均有

10-13 内蒙

50-60 菟丝子

宁夏

4 8种药材的深入调查 4.1 枸杞 4.1.1 红枸杞

宁夏中宁枸杞最佳,普遍前端有白头。新疆枸杞糖分较高,至夏天容易黏结成块,一般不售。新疆枸杞差者价格30-40/斤,好的有60/斤,宁夏选好包装的为70-80/斤,枸杞价格走俏。4.1.2

黑枸杞

黑枸杞主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生长在3000-4000M盆地沙漠地带,海拔高,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洁净。营养价值极高,含有17种氨基酸,13种微量元素,其中钙、镁、铁、锌、铜的含量远高于红枸杞。同时黑枸杞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

其价格与海拔成正比,青海黑枸杞更好,价格普遍高于甘肃所产;近几年价格平稳,现在略高。果实辨别:甘肃果实偏灰,青海果实更亮,甘肃果实还混有未成熟果实。

入水后呈蓝紫色(PH较高),酸性水(如矿泉水)入水后呈紫红色,花青素活性很强,遇到不同的水质水温颜色都会有变化,一般来说,绿色、紫色、紫红色均是正常的。冲泡时不得用沸水,应用50-70度左右的温水或冷水。

储藏方法:放入冷藏室保鲜最佳。4.2 连翘

4.2.1 品种介绍:

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分为青翘和老翘(黄翘)两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常用大宗药材。4.2.2 市场调查:

去年河南产区以及山西部分产区减产、产地加工户积极收购鲜果,走动畅快且鲜果收购价格居高不下,再加上市场库存薄弱,青翘的价格持续上涨且居高不下,去年最高时价格涨到60元。由于去年的获利,今年出现了“抢青”现象,但由于产量大,并没有出现价格上扬的趋势,市场上青翘的价格在40-43之间,以青生晒为主,以种粒饱满、顶端尖锐、气微香、嘴嚼味苦者为优质品;老翘的价格在70-80之间,以过筛无籽、颗粒完整者为上乘品。货源都来自山西,因为山西野生资源最丰富且品质最佳。老翘分为硫熏和无硫两种,在市场上的价格并无差别。4.2.3 结果分析:

近年来一些突发疾病如SARS、H1N1猪流感病毒的发生,使得连翘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价格也是平稳上升,今年青翘的价格处于平稳状态,目前已有今年产新品种出售,上扬动力不足,青翘正常产新时间在8月上旬到9月上旬,近几年多提前至6月下旬,但有效含量是否达到药典要求,有待进一步的调查。主要的加工方法是水煮和生晒,以水煮法为好,市场上生晒者居多,因其时间短、方法简单,但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弊端,在实际过程中有些表皮颜色正常,壳内种籽发霉、质量较差,不符合质量标准。不管是何种炮制方法,都是药农凭经验操作,均没有蒸制和煮制的量化指标,不同药农的经验差异,导致连翘饮片品质参差不齐,影响临床应用。4.2.4 认识误区:

市场上普遍认为老翘以无心者质量最好,价格也最高,资料中记载连翘最早的炮制方法是去心,但也有些记载要求连心用、取心用,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连翘壳与连翘心的区别不大,连翘无需去心。还有人认为连翘的药效与其芳烈气味密切相关,气味与果实的老嫩有关,主张采用青翘、少用老翘为佳,用青翘时以整个果实入药,不须去心。4.3 决明子 产地来自全国各地,价格波动不大,在10-13元/斤,最高为13-14元/斤,以肥大饱满者最好。4.4 女贞子

产地来自全国各地,价格走势平稳,在4元/斤左右,以外形为肾形者为好。4.5 砂仁

价格与产区有很大关系,阳春砂产区不同,价格悬殊,以广东阳春县所产砂仁、壳砂最佳 药用规格:颗粒状、果实状、壳状 4.6 覆盆子

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的干燥果实。

四川产地以颗粒较大者价格为高,颗粒大者为150元/斤,颗粒小者为80元/kg,浙江产地相比往年价格有所下降,为130元/斤,安徽产地普遍颗粒较小,价格也为150元/斤。

近期亳州药材市场覆盆子价格走势有所下滑,浙江大颗粒货价在135元左右;四川小颗粒货在70元左右。4.7 栀子

分为红栀子与黄栀子两类,以红栀子为好且价格偏高,江西产地的红栀子价格略高于福建。分为去籽和全果实入药,去籽价格高于未去籽者 4.8 五味子 4.8.1 品种介绍 属于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是南五味和北五味的成熟果实,始载与《神农本草经》中。常与秋季采摘分为辽五味与南五味,辽五味价格普遍高于南五味。

北五味子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生于海拔1200-1700米的沟谷、溪旁、山坡。南五味子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4.8.2鉴别

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先油润,果实柔软,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南五味子粒较小。表面棕红色至暗红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4.8.3认识误区

市场上普遍认为北五味子质量优于南五味子,价格也更高。传统中医使用的是南五味子,但由于北五味子产量大,口感较好(偏甜)以及市场的炒作,已经替代南五味子成为主流药材,但其实南五味子的药理作用更好。

我们通过对这8种中药材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其从市场初期到今年的价格涨幅做出如下统计(决明子的价格波动极小): 果实种子类药材在生产炮制及市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5.1 中药材的采收及炮制

中药材作为经济作物,除了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外,其在田间的管理及采收比一般农作物的要求要严格的多,但通过在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上与药农的沟通,我们了解到药材的一般采收过程。这些药材一般以村或县为单位,集体种植,在产新的季节一起采购,药农从采收到简单的处理(如生晒、炒制、水煮等)独自操作,全凭个人经验,大多都是小作坊式的加工炮制,无相关的技术指导。同时,某种药材在市场上走势较好,“抢青”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就使得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很大,直接影响处方配伍。5.2 中草药生产和质量控制条件

上一篇:往届毕业生自荐信范文下一篇:信息技术教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