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分析(精选8篇)
摘要:近年来,由于受对外贸易中技术壁垒的限制,我国出口食品因包装质量问题频遭国外封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是食品包装材料生产和使用大国,国家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然而,在我国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违规行为非常严重。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现状,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食品包装、现状与问题、对策
一、食品包装的定义
食品包装是食品商品的组成部分。食品工业过程中的主要工程之一。它保护食品,使食品在离开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过程中,防止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外来因素的损害,它也可以有保持食品本身稳定质量的功能,它方便食品的食用,又是首先表现食品外观,吸引消费的形象,具有物质成本以外的价值。因此,食品包装制程也是食品制造系统工程的不可分的部分。但食品包装制程的通用性又使它有相对独立的自我体系【1】。
二、安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食品包装材料自身缺陷带来的危害
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食品包装材料主要分为塑料类、金属类、和纸(壳)类等。塑料是使用最广泛的食品包装材料。塑料属于高分子聚合物,在聚合合成工艺中会有一些单体残留和一些低分子量物质溶出【2】。为了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一些添加剂(如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抗静电剂、可塑剂等加工助剂)。上述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从聚合物材料向接触的食品中迁移而污染食品。
金属包装材料化学稳定性差,特别是包装酸性内容物时,金属离子极易析出而影响食品风味,一般需要在金属容器的内、外壁施涂涂料,内壁涂层中的化学污染物会向内容物迁移污染食品,外壁含苯的涂料和油墨也会渗透而污染内容物。
纸制品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包装材料,在食品包装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纸包装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造纸过程中加入的添加剂,或原料本身的不清洁,或采用霉变甚至使用回收废纸作为原料【3】。
2.2包装材料生产不规范带来的危害
目前我国食品包装生产企业近6 000余家,规模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小型企业占相当大的比例,目前仅就塑料袋的生产,全国90%的企业都是小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和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比较突出【4】。有些企业为降低成本,使用劣质原材料,甚至非法使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在一次性塑料餐饮具生产中,使用工业级碳酸钙、滑石粉、石蜡等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或加入有毒色母料把产品染成黄色,还堂而皇之地标上“可降解”字样;或加入有致癌作用的荧光增白剂掩盖杂质。
此外,我国大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实行外购包装制品,而生产包装制品的企业通常是通用型企业,其生产环境和卫生条件难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同时,现在绝大多数食品企业不允许包装企业在产品上打上自己的标志,公众无法监督,包装企业又多以成本高低来决定购买加工材料,从而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2.3食品包装安全监管薄弱
在我国尽管食品包装材料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卫生标准。但是受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分工的限制,目前的法律体系并没有得到较高水平的贯彻执行。监管缺乏依据,缺乏技术支撑。相对于食品本
【5】身的安全监管来说,我国食品包装安全监管明显薄弱,甚至存在“监管盲区”。我国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必须获得生产许可,但在包装企业中,却缺乏有效的准入和管理机制。目前只制定了《食品用塑料及纸制品的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市场准入强制生产许可(QS)认证》,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而陶瓷、玻璃、金属、橡胶、竹制品等食品包装材料,大部分仍未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更令人忧虑的是,即使对被纳人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容器、包装产品也未能做到严格地“许可”后续监管。
2.4包装材料的标准和检测方法亟待健全完善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管理相对滞后,部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及加工助剂的标龄较长,检测项目相对较少,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许多成分和新产品缺乏相应的标准和检测方法,导致包装材料中的有害成分得不到有效控制。在复合包装材料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油墨和胶粘剂,目前还没有卫生标准和全国统一的产品标准【6】。随着一些新型的食品包装材料的层出不穷,亟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更新,并完善新材料的安全性评价程序和评价机制。
三、对策
3.1制定和完善法规
通过有关法规的制定和对广大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教育和引导,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绿色包装可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确保绿色包装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2加强对新型材料的研究
大力推广现代包装新技术取代传统包装工艺是确保获取绿色包装的有效方法。例如,采用电子分色、电子雕刻取代落后照相凹版制作工艺,避免了因腐蚀液排放而危害环境卫生。在食品包装工艺上大力推广使用公害小、污染小的“绿色”印刷材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3.3积极引进、吸收国外成熟技术
对绿色食品进行适度包装,积极推广“无包装”、“减包装”及局部包装。美国颁布了《包装和包装废弃物限制法》,日本颁布了《商品礼盒包装适当化纲要》,还有一些国家明确规定了包装费用应控制在商品价格的15%以内【7】。尽量使用同一材料,减少材料种类。尽量使用同一材料进行设计,不是限制包装设计的多样性,而主要是出于方便回收的考虑。采用可拆卸化、易压缩、折叠的设计。在设计包装物的结构时,应考虑可拆卸、易压缩、易折叠,使之更便于运输和回收。建立先进的回收系统,从而做到节约能源与资源。3.4加强设计识别
绿色包装与绿色食品密不可分,绿色包装在对绿色食品的包装过程中不仅是对材料、功能的要求,同时对包装外观的识别也有明确规定。环保部门对绿色包装的外观要求必须是“五位一体”: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字样、编码、防伪激光标签和认证单位。消费者在购买绿色食品时依据其外包装上的上述5项标准即可确定所购商品是否为真正的绿色商品【8】。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包装没有统一的要求,大部分绿色食品没有采用绿色包装,有些甚至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做包装。绿色包装已成为我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因此,在我国包装行业推广“绿色包装”,势在必行。
总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食品包装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也越来越“以人为本”,想着健康环保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的相关制度越来越完善,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从长远的角度看,社会环境需要食品产业的高安全性,因此,作为食品生产最后环节的包装材料的安全也成为重中之重。我们应当清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也应该对未来充满期望和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包装产品几乎渗透到了各个行业的产品中, 各个行业的产品在包装后, 才能完成生产全过程, 形成最终产品。尤其是食品包装, 包装产品有质量问题, 直接或间接的造成最终产品的质量问题, 目前, 生产食品包装产品面临诸多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就包装产品质量现状的主要问题和对策论述如下。
简述包装产品
食品包装是产品的容器和外部包扎有着识别、便利、美化、增值和促销等功能。包装是产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产品只有包装好后, 生产过程才算结束。产品包装是一项技术性和艺术性很强的工作, 通过对产品的包装要达到显示产品的特色和风格, 与产品价值和质量水平相配合, 包装形状、结构、大小应为运输、携带、保管和使用提供方便。
食品包装以包装容器形状可分为:箱、桶、袋、包、筐、捆、坛、罐、缸、瓶等类。以包装材料可分为:可分为木制品、纸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品、陶瓷制品和塑料制品等类。
食品包装具有三大功能, 即对产品的保护性、单位集中性和方便性。
第一, 对食品的保护性包装体现了包装的目的, 即保护食品不受损伤和损失。包装的保护性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①防止食品破损变形:食品包装必须能承受在装载、运输、保管等过程中的各种冲击、振动、颠簸、压缩、摩擦等外力的作用, 形成对内装产品的保护, 具有一定抗振强度。②防止食品发生化学变化:食品在流通、消费过程中易受潮、发霉变质而发生化学变化, 影响食品的正常使用。这就要求包装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隔水分、潮气、光线及有害气体的作用, 避免外界环境对食品产生不良影响, 防止有害生物对食品的影响。
第二, 食品包装的单位集装性。包装有将食品以某种单位集中的特征。包装成多大的单位, 既取决于企业的生产情况, 又要兼顾物流、消费的需要, 一般来讲包装要求既能分割又能重新组合, 以适应多种装运条件和分货的需要。
第三, 食品包装的方便性。为食品流通、消费提供方便是一种合理包装必备的特征。因此, 食品包装的大小、形状、包装材料、包装重量、包装标志等各个要素应为运输、保管、验收、装卸、计量、销售等各项作业创造方便条件, 同时, 包装拆装作业本身能简便快捷, 拆装后的包装材料应当容易处理。
包装产品质量现状和问题
用户的需求多样化, 食品包装的多品种小批量无法进行质量控制
用户的需求多样化, 包装产品的生产模式中多品种小批量将逐渐增多。21世纪的市场是动态多变的, 顾客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以往的少品种、大批量生产将会让位于面向顾客订货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食品包装的用户需求也将随之发生改变。在这种生产模式下, 原来常用的、面对大批量的质量控制技术, 特别是统计质量控制技术已不再适用。因为统计质量控制中, 必须具有数量足够的样本, 如不少于50个, 才能提出统计结论, 否则, 得到的分析结果将毫无意义。而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 产品的生产批量往往不到50件, 因此无法进行质量控制。
生产型标准让位于贸易型标准, 定位于用户对食品包装的影响逐渐加大
产品的质量标准分为生产型标准和贸易型标准。目前, 国内食品包装企业的产品标准基本是执行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质量标准, 即生产型标准, 同时接受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查和监督。生产者把生产的产品达到或高于国家标准作为目标。而国际上通行的则是贸易型标准。是生产者根据市场和本企业的情况而制定。在制定标准的指导思想上, 前者以指导生产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 而不注重市场需求的变化, 后者则主要以面向市场、面向用户为出发点;在标准的指标方面, 前者指标多、项目细, 后者只有为数不多的基本指标, 其它要求则根据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因而适应性强, 将产品质量标准定位于用户的需求。
产品成本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
国家标准GB/T 19000-2008中对质量成本下的定义是: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质量而造成的损失。在标准中对该定义有两个注解:①组织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对质量成本进行分类;②某些损失可能难以量化表示, 但很重要, 如丧失信誉。
随着包装质量的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增加对产品质量的投入, 形成的质量费用支出越来越大, 影响经济效益。因此, 在强调经济效益的今天, 单一注重质量成本也势必影响产品质量。
包装标准体系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
我国目前的包装标准体系分为包装基础标准:包括工作导则、标志、尺寸、术语、件环境条件、运输、试验方法、技术与方法、设计、质量保证、管理、回收利用等;包装专业标准:包括材料、容器、集装容器、装潢印刷、机械、设备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和贸易的发展和变化, 原有的标准体系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国民经济的需求, 原有的包装标准体系主要目的是从生产和技术角度对有关包装技术、试验、工艺、管理等提出要求, 比较适合计划经济体制。但对于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 尤其是加入WTO, 参与国际贸易竞争, 该体系就显得软弱无力, 尤其是在贸易方面和市场方面, 几乎无所作为。因此说我国现存的包装标准体系失去了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指导意义, 尽快修改包装标准体系, 使之更加合理和完善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绿色包装产品质量成为食品包装业发展的关键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食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与此同时, 食品包装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也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它对环境的危害, 所以绿色包装成为包装产品发展的方向。因此, 我们应提倡使用无毒、无害, 使用后易于回收或自然分解的包装材料, 绿色食品包装的内、外在质量是今后食品包装业发展的关键。
对策分析
对于用户的需求多样化, 食品包装的多品种小批量无法进行质量控制
把在线实时控制技术加入质量控制实践中, 将是中小批量生产中质量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制造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在线实时检测和反馈控制技术上。
生产型标准让位于贸易型标准, 定位于逐渐加大用户对食品包装的影响
食品包装生产中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确定包装产品的质量标准, 重视产品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采用可信性设计和质量功能配置等新技术。
根据现代质量管理理论, 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 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 质量检验只能剔除废品, 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因此应将提高设计质量放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的首要位置。为了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 除对设计结果进行评审外, 还应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各种现代设计技术, 如可信性设计、健壮设计、质量功能配置、动态设计、仿真技术等, 保证食品包装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从而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从用户的观点去看质量, 一般包括六个方面的特性, 即性能、可信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和时间性。以上六个特性中, 可信性是特别重要的。
质量成本管理
在质量管理中要选择适当的方法, 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高的质量。为了能解决质量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包装企业应大力推行质量成本管理, 使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时平衡质量投入和质量效果的关系, 选择恰当的质量管理方法, 以较小的质量管理投入生产出符合用户质量要求的产品。
包装标准体系适应市场需求
技术标准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贸易、保护民族产业、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技术进步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新形势的需要, 改变我国食品包装标准既不配套、不完善又繁杂无序, 难以保证食品包装质量的现状, 使得我国包装标准既能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惯例, 又能与我国的具体情况相适应。我们要以提高本国技术标准水平为目的, 研究和制定一系列对我国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以保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绿色包装产品质量管理
从设计方面考虑, 首先, 要针对食品的特点, 详细地分析其包装品的应有功能和最基本的功能特性, 进一步评估这些功能的实现是否消耗了比较少的材料和能源, 对环境造成了最小的压力。其次, 在设计过程中既要分析食品假装的功能结构, 也要分析食品包装的材料结构。在功能结构方面, 要弄清包装食品的形态、质量、品类、属性和运输的范围, 分析确定包装品主体的结构功能或附件的功能, 进一步明确包装品的使用目的。在材料结构方面, 要分析包装材料的属性与包装用途是否配置合理;分析整体产品的材料构成和可拆卸性、使用实效;尽量在同一食品包装中减少材料种类, 以便分类回收;分析是否还可以节省材料和减少体积、重量。应从食品包装的循环周期上考虑如何设计, 便于在整个包装品循环周期内对资源消耗、环境影响做总体描述。
从用材方面考虑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再生利用, 这不仅节约了原材料, 也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目前, 许多企业包装时已考虑使用中型、重型的瓦楞纸箱或白色板箱, 并使用各种防潮保鲜纸张代替塑料薄膜进行包装。
要充分考虑材料的降解性。1997年, 原国家环保局公布了可降解塑料包装制品环境标志及产品技术要求, 生物降解塑料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包装材料。这种新型塑料在废弃后, 能在一定的时间内经光合作用而脆化、降解成碎片, 再经过自然界侵蚀进入土壤而被微生物消化, 不再对环境造成污染。国务院办公厅也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并已正式执行。
包装设计时应尽量避免选用多种不同材料。这样可以简化包装的制造工艺, 便于包装拆卸及回收、分类和再利用;对于复杂包装, 宜采用易拆卸分离的结构设计。要简化包装, 做到适度包装。包装设计减量化可从源头减少包装废弃物, 是世界公认的包装绿色化的首选途径。
【关键词】食品安全;包装;策略
【中图分类号】R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78-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加入了世界,形成了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由单纯的国内市场竞争,逐渐转变为国际市场的竞争。竞争的太激烈使一些食品公司只图单方面的利益,而忽视了食品包装的安全问题。在国外已经对食品包装有专门的检测,对包装中有害物质进行检测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食品安全问题。虽然我国也在食品包装上有自己的规定,但是还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提并论。
1 我国食品包装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较早颁布的一部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里面简单的对食品安全进行了规定,装食品的包装应符合规定,在接下来的几年来又有几部法律相继出台,《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料卫生管理办法》、《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管理办法》。这些法律切实有效的对食品进行了约束和帮助。但是这些远远不足,仍然不能使市场处于一个安全平稳的状态,这就要求更多的法律法规的颁布来制约市场中不法现象。
2 食品卫生包装卫生检测标准
为了制约食品包装中的不良现象,我国一共颁布了45项符合国家级标准的条约,其中高度控制和制约的就是重金属,一些蒸发的残渣等,一些那时限制的单体和化合物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具体情况,不能满足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把这个问题已经高度重视起来了,他们不惜花重金对食品包装安全进行专门研究,在这方面的研究上我国远远落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限量的食品包装的助剂,加起来总共才有65种,但是在欧盟,将近400多种化学物质受到限制,具有明确规定的使用量,这个量在国外具有严格的限制。由于这方面的差异,逐渐把我国和国外企业的距离拉开,不仅外国商品充斥着中国市场,而且由于这方面的严重不足,致使我国的商品在出国进行检测时受到阻碍,由于这方面的缺陷使我国商品不能顺利出口,同样不能在国外畅销。
3 对食品包装进行评估的标准
食品包装材料的研究是一个涉及较深的领域,只有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研究,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无法更加深一步的取得成果,我国没有一个合理的标准对食品包装进行评估,最重要的是无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在这方面没有较强的技术,没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在这方面进行实际操作。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去约束食品包装材料,但这是远远不足的,由于技术的落后,我国没有对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进行一个合理规范的评价,我国在安全评价技术方法和标准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 食品包装检测的对策
4.1 加强检测的监督系统
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食品标准检测水平,就必须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研究人员应把国外成熟的检测系统,经过自己的加工和修改,使之适应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激烈的食品市场,把食品安全作为食品行业的最大标准和基础,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必须增强食品包装检测的力度,政府颁布的《进出口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实施检验监管工作管理规定》,对食品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2向先进国家学习
要想真正在这一方面取得进展,就必须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经验。要把国外的标准引进国内,把国外在这一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设立一些专用部门,切实学习国外的检测标准,把日本,美国和欧盟设为首要学习目标。应该探究处一种快速检测出食品包装中有害物质的方法,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研究的同时要进行有目的的研究和调查,把比较典型的有害物质和国际上都比较注重的物质进行钻研,这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所以相对于国外来说就得付出更多的艰辛。
4.3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政府要加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包括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使更多的技术人才能不断创新,精益求精。通过我国自己的研究,尽快把这一方面的技术空白填补上,不能在这一方面受到国外的技术限制,尽早取得自己的科研成果,才能使我国食品包装安全取得一个新的突破。
5 结语
食品包装安全作为食品生产的基础,要想在这一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把基础打好,我国严尽力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但是不能照搬照抄,因为各国经济和市场,具有不同的发展规律,要在原有先进经验基础上,加进我国特有的元素特点,把食品包装安全彻底做好,达到国际水平。使我国商品不但能在国内取得好的效益,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国外取得信任,树立良好的形象,不但使我们好的形象竖立在外国人面前,为以后其它领域和行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我国在食品包装安全上取得成就,不但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食品行业的前进,最重要的就是展示了我國的强大,我们不依赖国外先进的技术,我们有自己独立的技术,刻苦的钻研,将一个强大的中国展示在国际面前。
参考文献:
[1] 闫丹丹. 中国节庆食品销售包装的设计策略分析[D]. 2012.
[2] 李波. 聚乙烯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及迁移研究[D].2012.
[3] 李小梅. 塑料与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的测定及迁移研究[D]. 2011.
[4] 窦桂丽. 食品包装的安全性设计研究[D]. 2011.
2.1 包装材料与工艺有度
当前在食品市场中,奢华包装、过度包装仍然屡见不鲜,特别是有些保健食品、饮料酒、糕点等包装,为了突出豪华气派的感觉,利用多种高档材料以及复杂、高消耗的工艺[ 5-7],这些包装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且浪费了资源。在全球提倡低碳环保的趋势下,食品包装设计在材料与工艺选择及运用方面,应做到符合客观实用与规范尺度。在保证包装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成本、产品特点、品牌、消费者以及环境等因素,尽量减少包装材料用量和种类,选择可重复再用和再生的包装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以及可降解材料等绿色材料;尽量减少繁琐、高耗、不利于包装后处理的工艺,避免或减少资源浪费、生态破坏以及环境污染。中国设计师彭冲设计的“黔之礼赞”有机米包装见图1,纸张来自当地人家的手工造纸,印刷使用的是植物染料,凭借其环境友好和回归传统生产的设计特色获得了pentawards食品类最高奖项铂金奖。
2.2 设计装潢有度
食品包装装潢设计是利用图形、文字、色彩和肌理等,通过艺术设计手段传达食品信息,它对于消费者认识商品、产生购买欲、获得审美体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华丽的外表,过度装潢,也会过犹不及,带来负面效果。例如色彩,过度追求绚丽的色彩效果,色彩种类增多,油墨印刷面积加大,用色成本就会增加,还不环保,甚至增大油墨渗入食物而损害消费者健康的风险[8].装潢设计在不影响包装效果的情况下应该注意:尽量采用单色或者是双色进行设计,减少油墨种类[9];尽量采用环保油墨,减少印刷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肌理和色彩,采用局部色彩设计方案,减少用色,在设计时将标识等必要元素设计在主体位置,其他部位可通过大面积留白,体现材料本身的自然美[10];利用透明材料或开窗式结构,显露食品形象和特征,让食品本身成为图形的主体或一部分,减少图形和色彩的使用。例如美国设计师Beth Coller设计的CITRO糖果包装见图2.
2.3 包装结构与造型设计有度
1,绿色食品:需经专门的机构认定,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无污染的安全优质的营养类食品。机构认定后允许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2,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是指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3,食品分析包括感官分析、营养成分分析、添加剂分析和有毒有害物质分析。
4,食品分析方法采用的标准:国际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5,样品的采集数量和保存。采集的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一般样品在检验结束后,应保留1个月以备需要时复检。易变质的食品不予保留。
6,样品预处理:在正式测定前,对样品进行适当处理,使被测组分同其他组分分离,或者将干扰物质除去。有些被测组分由于浓度太低或含量太少,需要将被测组分浓缩。这些过程称作样品的预处理。原则:一,消除干扰因素;二,完整保留被测组分;三,使被测组分浓缩。
7,湿法消化法:在强酸、强氧化并加热的条件下,有机物被分解,其中的C、H、O等元素以CO2、H2O等形式挥发逸出,无机盐和金属离子则留在溶液中。在整个消化过程中,都在液体状态下加热进行,故称为湿法消化。特点:加热温度较干法低,减少了金属挥发逸散的损失。易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操作需在通风柜中进行;消化初期,产生大量泡沫易冲出瓶颈,造成损失,故需随时照管,还应控制火力防爆。8,感官检验顺序:通常先进性视觉检验,再依次进行嗅觉、味觉及触觉检验。感官检验简单易行、灵敏度高、直观准确、可靠性高、实用性强。9,感官检验时,液体样品需注入无色器皿,透过光线检查。10,卡尔-费休法:简称费休法或K-F法,是一种迅速而又准确的水分测定法,它属于碘量法,被广泛用于多种化工产品的水分测定。此法快速准确且不需加热,在很多场合该法也常被作为水分特别是微量水分的标准分析方法,用于校正其他分析方法。
原理:基于水分存在时碘和二氧化硫的氧化还原反应。2H2O+SO2+I2→2HI+H2SO4。此反应可逆,在体系中加入了吡啶和甲醇则使反应顺利的向右进行。反应完毕后多余的游离碘呈现红棕色,即可确定达到终点。适用范围:适用于含有1%或更多水分的样品,如砂糖等。
X=(T*V)/(10*m)X:水分含量,mg/100mg;T:卡尔费休试剂的水分含量,mg/mL;V:消耗卡尔费休试剂的体积;m:样品质量,g
11,水分活度测定:扩散法——样品在康威氏微量扩散皿的密封和恒温条件下,分别在Aw较高和较低的标准饱和溶液中扩散平衡后,根据样品质量的增加和减少,以质量的增减为纵坐标,各个标标准试剂的水分活度为横坐标,计算样品的水分活度值。该法适用于中等及高水分活度(Aw大于0.5)的样品。12,食品的各组分经高温灼烧时,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最后有机成分挥发逸散,而无疾成分则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称为灰分。食品的灰分与食品中原来存在的无机成分在数量和组成上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严格说应该把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食品的灰分常称为总灰分(粗灰分)。按溶解性分为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反映的是可溶性的钾、钠、钙、镁等氧化物和盐类含量。水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污染的泥砂和铁、铝等氧化物及碱土金属的碱式磷酸盐含量。酸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环境污染混入产品中泥砂及样品组织中的微量氧化硅含量。酸溶性灰分=粗灰分-酸不溶性灰分。
13,铁的测定:硫氰酸盐比色法、磺基水杨酸比色法、邻菲罗啉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邻菲罗啉(邻二氮菲)比色法原理:邻菲罗啉在微酸性条件下能与二价铁离子生成橙红色的络合物,在510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其吸光度与铁的含量成正比。食品样品消化后,铁以三价形式存在,故显色以前应先加盐酸羟胺,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如有其他金属离子干扰,可加柠檬酸盐或EDTA作掩蔽剂14,有效酸度:是指被测溶液中H+的浓度,准确地说应是溶液中H+的活度,所反映的是已离解的那部分酸的浓度,常用pH来表示,其大小可借酸度计(即pH计)来测定。
15,挥发酸的测定说明:溶液中总挥发酸包括游离挥发酸和结合态挥发酸。由于在水蒸汽蒸馏时游离挥发酸易蒸馏出,而结合态挥发酸则不易挥发出,给测定带来误差。故测定样液中总挥发酸含量时,须加少许磷酸使结合态挥发酸游离出,便于蒸馏。
滴定前必须将蒸馏液加热到60-65℃,使其终点明显,加速滴定反应,缩短滴定时间,减少溶液与空气接触机会,以提高测定精度。
16,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样品经过高速离心及适当超滤等处理后,直接注入反相化学键合柱(C18填料)的液相色谱体系,以磷酸二氢铵为流动相,有机酸在两种相中进行了分配分离,于紫外检测器200nm波长下进行液相色谱定量分析。17,索氏提取法。原理:将经前处理的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蒸去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即脂肪(或粗脂肪)。适用范围:适用于脂类含量较高、结合态的脂类较少、能烘干磨细、不易吸湿结块的样品的测定。特点:测得的只是游离态脂肪,而结合态脂肪测不出来。结合态脂肪不能直接被乙醚、石油醚提取,需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水解处理,使之转变为游离态脂肪后方能提取。此法是经典方法,对大多数样品结果比较可靠,但费时间,溶剂用量大,且需专门的索氏抽提器。注意和说明:提取时水浴温度不可过高,以每分钟从冷凝管滴下80滴左右,每小时回流6-12次为宜,提取过程应注意防火;抽提是否完全可凭经验,也可用滤纸或毛玻璃检查,由抽提管下口滴下的乙醚滴在滤纸或毛玻璃上,挥发后不留下油迹说明抽提完全;在挥发乙醚或石油醚时,切忌用直接火加热。烘前应驱除全部残余的乙醚,因乙醚稍有残留,放入烘箱时,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18,还原糖的测定方法。糖类分子中具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的双糖都具有 1
还原性。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有铜盐法、铁氰化钾法、碘量法、比色法及酶法等。铁氰化钾法(GB/T5513-1985)。原理:还原糖在碱性溶液中将铁氰化钾还原为亚铁氰化钾,本身被氧化为相应的糖酸:2K3Fe(CN)6+R-CO-H+2KOH=2K4Fe(CN)6+R-CO-OH+H2O 剩余的铁氰化钾在乙酸的存在下,与过量的碘化钾作用析出碘:2K3Fe(CN)6+2KI+8CH3COOH=2H4FeCN)6+I2↓+8CH3COOK析出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2Na2S2O3+I2=2Na+Na2S4O6由于反应是可逆的,为了使反应顺向进行,用硫酸锌沉淀反应中所生成的亚铁氰化钾。V=[(V0-V1)*c]/0.1V:氧化样品液中还原糖所需0.1mol/L K3Fe(CN)6溶液体积,mL;
V0:滴定空白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V1:滴定样品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c:Na2S2O3溶液的浓度,1mol/L。
特点及适用范围:终点明显、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是粮食、油料等样品中还原糖测定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19,总糖的结果一般以转化糖计,但也可以以葡萄糖计,要根据产品的质量指标要求而定。20,常量凯氏定氮法原理: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是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以标准盐酸或硫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消耗量可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硫酸钾:可以提高溶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分解;硫酸铜:起催化剂作用。
21,防腐剂:是能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延长食品保存期的一类物质的总称。我国许可使用的品种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钠、丙酸钙、对羟基苯甲酸乙酯、脱氢乙酸等。
22,黄曲霉毒素(AFT):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为二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致癌。溶解度很低,易溶油、氯仿、甲醇、乙醇。耐热,普通烹调加工温度下破坏很少。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强,污染最广。
23,食品分析:就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一、名词解释
1.准确度:表示测量值的平均值与公认的标准值(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2.精密度:为测量值在平均值附近的分散程度。
3.有效数字:所有的确定数字再加上最末一位不确定的数字。4.采样(取样):从待测样品中抽取其中一部分代表整体,这种方法称为采样。5.共振(吸收)线:原子在吸收合适频率的光后(受光能激发),其最外层电子可跃迁到不同能级的激发态。当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即第一激发态)时,所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线。
6.特征谱线:由于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结构不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其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吸收的能量不同,因而各种元素的共振线不同,各有其特征性。7.锐线光源:能发射出半宽度小于吸收线半宽度谱线的光源,如空心阴极灯。
8.膳食纤维:是指在人类的小肠中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在大肠中能部分或全部发酵的一类以非消化性多糖为主的化合物的总称,包括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其中也包括食品添加剂中的食品胶。
9.食品感官评价:是在食品理化分析的基础上,集心理学,生物学,统计学的知识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以感官评价员的感觉器官为基础,采用适当的数学统计方法来评判食物优劣的一种实验方法。
10.嗅觉:是指食品中的挥发物质刺激鼻腔嗅觉神经时在中枢神经引起的感觉。
11.嗅觉阈:是指一种嗅感物质被感知的最低浓度值以及对嗅感物质变化察觉的最小范围。
二、填空
1.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调整配方和研制新产品,并对食品生产新工艺进行评价,找出导致不合格产品的原因。
2.食品分析成功的因素:分析方法和应用软件。
3.与分析结果的质量有关的标准包括准确度、精密度、选择性、偏差、灵敏度、检出限、测量限和动力学范围。
4.样品的制备方法:常规减量法,研磨,酶的钝化,防止脂质氧化,微生物的生长和污染。(简答题,看书拓展)
5.A=εbc,对于给定的体系,在低浓度(c≤0.1mol/L)时,A和样品浓度存在线性关系。但在高浓度时,由于样品内分子间距变小,其相互作用增强并影响电荷分布,这种分子间的微扰明显的影响待测组分捕获特点波长的能力,ε可能发生变化,使之偏离线性工作曲线,不成线性关系。
6.一般分光光度计上定量测定的最佳吸光度范围为0.2~0.8(或透光率15%~65%)在最佳时可读到1.5或1.5以上。
7.一个分子如果沿着它的电荷分布方向振动时,其电荷分布就是电偶极矩会发生变化,则这个分子可以产生红外辐射吸收。造成偶极矩变化最重要的振动是(伸缩振动,弯曲振动,变形振动)。红外光谱与分子振动有关。
8.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主要由光学检测和计算机系统组成。9.光学检测系统由迈克尔孙干涉仪、光源、检测器组成。
10.样品的制备技术包括固态样品,液态样品和气态样品的制备,应用时需根据样品的物态和理化性质进行选择。液体样品常选用光程为0.01-0。1mm的液体池,气体样品选用气体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池测定,气体池为2-10cm的长圆筒。(简答题,看书拓展)
11.从质谱解析的角度将离子分类为:分子离子、碎片离子、同位素离子、多电荷离子、负离子、离子-分子反应生成的离子和亚稳离子等。
12.感官分析实验室应控制地环境包括:温度和湿度、外界干扰、气味、颜色、照明。(简答题,看书拓展)
13.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与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4.美国有关农产品安全的主要法令有《联邦食品、药物、化妆品法》、《联邦肉类检验法》、《禽类产品检验法》、《蛋类产品检验法》、《公共健康事务法令》。
15.国际食品分析标准主要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国联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上有影响的组织还有国际公职分析化学家协会(原称法定分析化学家协会)。
16.香气化合物的提分离的三个特性:挥发性、溶解性、易被某些材料吸附。17.蒸馏法分为直接蒸馏、真空蒸馏、水蒸气蒸馏。18.基本味觉是指甜、酸、苦、咸。
19.实验室内感官分析的评价人员有评价员、优选评价员、专家。
三、简答。
1.分析中的误差类型主要有哪几种?其来源及避免方式是什么? 答:(1)误差类型: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
(2)①系统误差来源:实验室偏差和方法偏差或二者之一;
避免方式:仪器校正,空白试验或标准品校正以及采用不同分析方法等手段纠正)。②随机误差来源:由操作者、仪器和方法的不确定性造成,如读取分析天平读数、判断滴定终点的变化以及使用移液管或容量瓶。避免方式:仔细地操作。
③过失误差来源:仪器失良,试样的意外损失。
2..NIR光谱(近红外光谱法)在食品中的应用是什么? 答:(1)谷物和油料种子中蛋白质、水分和含油量的测定;
(2)鲜肉和加工肉制品、家禽和鱼类制品中的水分、蛋白质和脂肪的测定;(3)食品中糖类和有机酸的测定
3.香气提取中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答:(1)静态顶空取样法①优点:简单、温和、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对于均匀液体样品,重现性好。
②缺点:对于固体样品,由于表面积不均一,取样重现性差,灵敏度低,分析结果不能反应一些化合物在食品中的真实含量。(2)动态顶空取样法
①优点:Tenax对大多数非极性或弱极性香气分子有较好亲和力,且香气分子热解吸充分。②缺点:Tenax表面积较小,吸附容量有限,对硫化氢的极性风味成分几乎不能吸附。(3)溶剂提取法
①优点:简单,有效,有较高的提取回收率。
②缺点:存在香气组成偏向,造成新的、不均衡香气损失。(4)蒸馏法(直接蒸馏法)
①优点:对水分含量较低(≤5%)的烘焙食品,热解吸技术较简单、实用。②缺点:易堵塞仪器的气路,需加装除水装置,有香气组成偏向。(5)吸附法
①优点:集萃取、富集,进样任务于一体,简单、快速、无需溶剂,可获得重现性。②缺点:缩短萃取头使用寿命。4.炭化的目的是什么? 答:(1)防止在灼烧时,因温度高实验中的水分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扬;
(2)防止糖,蛋白质,淀粉等易发泡膨胀的物质在高温下发泡膨胀而溢出锅;(3)不经炭化直接灰化,炭粒易被包住,灰化不完全。5.最常用的检测器及其应用。答:(1)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热导检测器(TC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和火
焰光度检测器(FPD)(2)应用:
气体分析:热导检测器(TCD)
单糖分析:①单糖衍生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②糖醇三氟乙酸酯衍生物: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氨基酸分析: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农药残留分析:火焰光度检测器(FPD)6.紫外-吸收光谱法特点是什么。
答: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应用范围广,对很多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都能进行测定,并能定性或定量测定大部分有机化合物;仪器价格便宜,操作简便快速。
实验部分
1.水分含量分析法
(1)直接烘干法(常压干燥法)原理:直接干燥法是基于纯水的沸点在常压下是100℃,然后在高于此温度下加热样品使水分蒸发。通常在常压及温度103℃±2℃条件下加热样品,使水分不断向外界蒸发,直至样品质量恒量。(2)直接烘干法注意事项:
①直接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应符合的条件为:该测定条件下,水分是测定条件下唯一的散失物质;水分可完全蒸发排出;食品中其他化学组分不发生化学反应,或者因化学反应引起的质量变化可忽略不计。
②该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动植物性食品水分含量的测定,如谷物及其制品,淀粉制品等。③对于含水量较低(低于14%)的固态样品应先研碎,过筛;高于16%的样品应先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此值,在按上述方法测定水分含量;对于含水量大于20%的试样,称取试样后先置于70~85℃的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加热2~4h,然后升温至103℃±2℃,按上述方法测定。对于半固体态或胶稠态样品,因在干燥过程中表面容易形成硬膜而阻碍水分的挥发,可事先在样品中加入海砂或者无水硫酸钠,搅拌均匀,以防止硬膜形成,同时可以增大受热表面积,利于水分散失;液态样品可先低温蒸发浓缩样品,而后再高温蒸发水分。
④对于不适宜常压干燥的样品,依据其自身的理化性质和测定目地和要求,可采用真空干燥法、红外线干燥法、化学测定干燥法。2.还原糖的鉴定(1)直接滴定法的原理:将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等量混合后摇匀,加热至溶液沸腾,以次甲基蓝做为指示剂,用含有还原糖的样液滴定,还原糖与酒石酸钠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棕红色Cu2O沉淀,Cu2O沉淀对滴定终点的观察有干扰,故在碱性酒石酸铜乙液中加入少量亚铁氰化钾,可是之与Cu2O生成可溶性的无色络合物,消除干扰。待Cu2+全部被还原后,稍有过量的还原糖将次甲基蓝还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指示滴定终点的达到。使用。(滴定必须在沸腾条件下进行,以驱赶氧气)
(2)样液预实验目的:一是便于进行样液浓度的调整;二是可知样液的大概消耗量,以便在正式测定时,预先加入比实际用量少1ml左右的样液,以保证在1min内完成续滴定工作,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3.维生素C的测定
2,6-二氯靛酚滴定法的原理:染料2,6-二氯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呈粉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被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后颜色消失。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染料液的量,与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4.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的原理:样品用浓硫酸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则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气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以标准盐或硫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消耗量,可计算出样品中氮含量,再根据蛋白质中氮的含量通常在16%左右,进而换算出蛋白质的含量。(2)在消化反应中,常加入硫酸钾、硫酸铜来加速蛋白质的分解,缩短消化时间。①加入硫酸钾的作用是可以提高溶液的沸点,加快有机物分解。
②加入硫酸铜是起催化剂的作用,有助于蛋白质的分解,缩短消化时间.(3)注意事项:①是蛋白质含量测定最常用方法。操作相对简单、结果准确、费用低,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
②缺点:消化时间太长,消化过程中会出现有毒有害气体,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且所需试剂都有腐蚀性。
1实验部分
1. 1样品及试剂
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乙醇,均为分析纯; 活性炭吸附柱; 市场收集到的16种样本( 4个不同品牌7种酸牛奶包装袋,9种膨化食品包装袋) 如表1所示。
1. 2仪器及分析条件
GC与MS传输线温度280 ℃ ,离子源温度250 ℃ ,离子流电压70 e V,载气为高纯氦气,分流比50∶1,流量为1. 0 m L/ min。色谱柱为DB - 5MS毛细管柱,型号为30 m × 0. 25 mm × 0. 25 μm,色谱柱初温150 ℃ ,保持1 min,以20 ℃ / min升温至280 ℃ ,保持15 min; 分流比为50∶1,载气为高纯氦气, 载气流量为1. 0 m L/min; 不分流进样,进样量为0. 2 μL; 进样口温度220 ℃ ; 质谱条件: 传输线温度280 ℃ ,EI离子源温度250 ℃ ,溶剂延迟3 min,检测方式为全离子扫描模式( TIC) , 扫描范围为40 ~ 280 m/z。
1. 3实验内容
1. 3. 1样本预处理及提取
选择标准的称量纸置于电子天平上,去皮后用干净的剪刀将包装袋样品切碎至称量纸上,准确称量0. 0200 g,将称量后的样品放入贴好标签纸的10 m L小试管中。
1. 3. 2提取剂的选择
为了比较不同提取剂提取效果,本文随机抽取奶制品的1#、2#和4#作为研究对象做两组比对试验,分别采用10 m L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溶剂提取,震荡后待分离物质完全溶解,静置10 min,用长颈漏斗过滤,取上清液用于GC - MS分析。
1. 3. 3提取方法的比较
目前食品包装袋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索氏提取、超声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和加速溶剂萃取。文中比较了超声和索氏提取两种方法的提取效果。
超声方法: 将称量好的样品放入干净的烧杯中,用移液管加入5 m L乙酸乙酯溶解,将烧杯放入超声仪中,超声波辅助萃取30 min,滤纸过滤取清液,置于水浴加热箱上蒸发,使试管中的溶剂挥发,待溶剂快挥干后经活性炭吸附柱脱色后用于GC - MS分析。
索氏提取方法: 将称量好的样品用干净的滤纸包裹严密, 置于索氏提取仪内,在蒸馏瓶中加入80 m L的乙酸乙酯,加热至虹吸现象15次,全程大概30 min,将液体全部移至下端蒸馏瓶中连接上蒸馏装置,对液体进行蒸馏待剩余少量液体时将液体转移到蒸发皿中缓慢蒸发,待溶剂快挥干后经活性炭吸附柱脱色后用于GC - MS分析。
1. 3. 4检测
运用气质联用仪对提取的样本进行总离子流图和特征离子流图进行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 1提取剂提取效果对比
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两种溶剂作为提取剂以超声波辅助萃取3份不同奶制品包装袋中邻苯二甲酸酯,结果表明: 乙酸乙酯提取效果较好。图1、图2是2号样品两种提取剂提取后气质联用仪总离子流图。
2. 2提取方法提取效果对比
对所有样品分别利用乙酸乙酯作为溶剂超声振荡萃取法, 索氏提取法两种提取方法提取样品,采用相同的气质条件进样分析。结果表明: 超声振荡萃取较之索氏提取法更容易提取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图3、图4是4号样品两种提取方法提取后气质联用仪总离子流图。
2. 3气质联用仪分析结果讨论
2. 3. 1不同奶制品包装袋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测定与比对分析
将收集的7种奶制品包装袋以乙酸乙酯作为溶剂,超声震荡萃取后,以总离子流图中质量数为149的特征离子进行分析,部分特征离子流图如图5 ~ 图8。每种包装袋中所含邻苯二甲酯类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 3. 2膨化食品包装袋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测定与比对分析
将收集9种膨化食品包装袋以乙酸乙酯作为溶剂,超声震荡萃取后,以总离子流图中质量数为149的特征离子进行分析,部分特征离子流图如图9 ~ 图12。每种包装袋中所含邻苯二甲酯类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3结论
综上结合表2和图5 ~ 图12,可以看出所分析的样品基本都含有邻苯二甲酸二( 2,甲基) 庚酯,同时也不难看出不同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及种类存在差距的,这为不同食品包装袋差异性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摘要:以奶制品包装袋、膨化食品包装袋这两种常见的物证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市面上常见的4个不同品牌7种酸牛奶包装袋,9种膨化食品包装袋,运用气质联用法对这些包装袋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进行分析,同时考察了超声波提取方法和索氏提取仪这两种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食品包装袋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种类存在较大差异,这为我们在法庭科学中对食品包装袋这类物证的对比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概述
食品安全风险指的是食品中含有某種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因素从而造成对人群健康的不良影响;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就是以食品作为对象,对其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行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并对其风险程度进行一些科学评价,从而通过管理来达到对这些可能性风险的减少或控制,从而为其流通提供安全保障。其中包括风险信息的交流、风险关联者的分析、学术组织间的交流等,评估的内容会涉及到整个食物链的所有环节,对于不确定的因素也会进行一些暴露范围的确定并予以权衡,做出相关的控制调整等;重点在于管理措施的提出与对评估者的要求、管理者的职能职责履行监管等,从而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与指导。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作用
首先,通过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可以促进对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因为在原则方面,这种分析重点在于为预警机制提供依据,以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尝试最为成功,欧盟通过委员会其框架内的视频、饲料等资料的调研,建立了系统的预警系统,也通过分析实现了食品安全信息方面的互通与交流,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除危机的方法,最终达到了对于食品安全可能造成的恐慌的控制。
其次,通过分析能够将评估后的结论作为基础依据,为监管及立法提供资料;从而对整个风险管理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将每个环节纳入到风险分析之中,以此完善立法与食品分析的工作效率,比如通过一些方法的运用、模型的建立,找到主要的监测要素及相关权重,从而提高检测的科学性与风险管理的合理性等。
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新形势下,通过一些机构改革之后,评估机制、体制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有了更多的业务分配与职责承担,尤其是对于食品风险的评估、监测、技术支持等;也使各方面的资源得到了一个合理配置及调整,技术机构的参与程度更高,预期效果也不断得到证实;
其次,主要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认知差距方面,也就是说存在科学事实与民众风险认知之间的差异,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现象;以食品添加剂方面的争议最为典型;另一方面,在风险的交流方面一直属于单向性,相关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一直是由下到上,而且反馈的信息得不到相关回答;而机构所公布的数据总是受到民众的质疑,对外公开的信息在数量上与质量上都有待提升。
解决措施
首先,需要将食品质量管理中对于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方法、流程、结果、报表、数据等进行具体而及时的公布;加大宣传力度,让民众了解到实际的工作情况;应该增加一些渠道,比如手机应用程序、网络公共平台、公共资料查阅区域设置等来增加消费者与机构之间的对应性了解,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明确的交流与沟通,说明其中的因由,防止“打太极”与“官腔官话搪塞消费者”;另一方面,应该鼓励消费者通过合法途径去了解自身想要了解的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重点在于对消费者权利与义务方面的督促;另外,需要开展一些交流讨论会,尤其是借助媒体的力量与网络平台的力量,将事实传递到消费群体之中,并对其反馈的信息进行回复,要求及时、有理有据。
其次,应该加快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方面的基础条件建设的同时,增加专家讲解、专员解读、公共座谈,并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与经费支持,提高投入的同时,加快建设步伐;在我国目前的状况下,缺乏的是对于民众的食品安全科普教育,要真正做到科学普及、正确指导、明确说明,仔细分析,在提高民众普遍认知的前提下,扩大媒体的监督与民众的监督,共同促进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从而为民众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应用,清除掉社会上的负面因素及消极心理,尤其是通过对这些关系民生大计的问题解决可以更好的为政府树立好形象,增加消费者对政府的信任等。
总之,应该以国际化的标准与科学原则作为基础,真正以合理的手段、细致的工作态度做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并增加与消费者的交流,增加多样的交流渠道,从而将其中的问题与对问题解决措施讲解清楚,从清晰、有力、明确的方向努力,回答民众的质疑,从而为民众的安全生存提供重要的保障,减少社会上的抱怨与恐慌,用实际行动提高公信力、赢得民众的信任。
【食品包装分析】推荐阅读:
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09-22
食品冷杀菌技术分析论文10-10
食品安全问题及分析11-20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报告11-29
对食品检验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论文10-10
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10-28
中国的食品行业质量安全状况分析10-30
小学食品食品安全主题班会12-09
新食品安全法食品检验10-31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