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申请书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教师申请书(精选8篇)

农村教师申请书 篇1

尊敬的教育局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三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同时感谢领导在百忙中审阅我的申请报告!我叫刘洁,男,汉族,1984年10月出生,户籍永兴县,2009年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教育专业(师范类),本科,毕业后考入株洲炎陵县东风中学,工作六年间,我恪尽职守,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得到了炎陵县领导及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2015年参加郴州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分配到鲁塘镇中心学校。在鲁塘中学的三年里,我一直兢兢业业,认真做好各项教学工作,如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教学任务,教学成果较好,所教的班级208班在2017年的中考中取得了北湖区农村学校第一名。一个7A,两个6A1B都是出自我班,所教的数学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虽然我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的家庭生活困难实在太大,在双方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我们在同心立交桥附近的水榭花都小区按揭购置了住房,我们的女儿才6个月,儿子今年5岁,已经在上幼儿园,马上升小学,我工作任务重,根本无法亲自接送,现在父母年岁已高,身体都不好,均患有严重的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常年靠药物维持,奔波于各家医院,家中无人来照料老人和小孩,这给我们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诸多困难。而我们夫妻都需要工作,无暇顾及家庭,教养孩子,以及家务劳动。希望上级领导能体谅我家庭生活上的不便与困难,审验我的调动申请,为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减少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支持鼓励我将教学工作搞得更好,同意我的请求,将我的工作调动到离家相对较近的学校——郴州市五中。

我会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工作,加倍努力,创造更好的成绩。此致

敬礼!

申请人:刘洁

电话:***

农村教师申请书 篇2

传统的教师评价多是奖惩性评价, 以奖励和惩处为最终目的, 主要着眼于教师的过去, 面对的只是少数教师。这种评价片面强调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 而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和发展功能, 尤其是受到社会某些因素的影响甚至变得有些不合理, 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我们应努力构建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体系。

一、教师评价体系的制定原则

首先, 评价要立足教育的发展, 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奖惩教师, 而更多的是为了促进教师和学校未来的发展。

其次, 要强调过程, 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 对教师工作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长期的、持续的评价。

再次, 要面向全体, 而不是面向少数优秀教师或少数不称职教师。也就是说, 包括领导和职工在内的全体教职工都要接受评价。

第四, 要互动参与, 要强调学校行政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校内与校外间的沟通, 鼓励全体师生员工, 学生家长, 以及校外有关人员积极参与教师评价工作, 要求评价过程务必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

最后, 教师评价内容有条件的可以在学校网上进行, 但一切评价都应该客观公正, 甚至应以真实姓名来评价教师。

二、教师评价的内容要全面

在现行的教师评价中, 不少以教师参加教学竞赛的成绩、撰写和发表论文的篇数、学生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等来作为教师评价的主要根据和内容。一些教师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 千方百计地想在这些方面出成绩, 有些甚至是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 或者是在竞赛中投机取巧博取名次, 而在正常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却不认真对待, 甚至领导关照、学校评价制度的片面性、人情关系占有主导地位, 这种片面的评价对教师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

既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我们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 那么我们的评价内容就应该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职业角色、专业知识、学历、业务能力、教育科研等多方面的内容, 通过评价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的职业态度、师德水平、工作方法是直接关系教师形象的因素, 在评价中应当加以重视。

评价内容全面并不是暗示我们在评价教师时要面面俱到, 而是要用积极的眼光和多个角度去看待教师的成长。每一个教师都有其独特的能力和才能, 有些教师教学能力强, 有些教师管理班级有一套, 有些教师科研能力强, 不一定要分出谁强谁弱, 而是要通过评价引导教师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能为自己教师生涯的发展和成长负责, 能成为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师。另一方面, 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每个教师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我们在评价时要根据发展的原则, 提倡教师自我的纵向比较, 以专业化为我们的最终归宿和目标, 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持续性发展。

三、教师评价的几个方面

教师评价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 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1. 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 提高专业素质。

只有教师才更了解自己的实际问题, 只有教师才能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而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因此我们在评价时要注重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 调动教师积极的自我反思与实践, 使其以主体身分投入其中, 让他们在反思中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完善教育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学能力。

通过教学后的反思, 教师会意识到新课程对教师自身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清楚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他们所获得的决不是某一节课如何上, 而是从中提高了教学能力, 并能因为反思而主动地去实现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 这个意义比反思这节课的效果和评价获得的等级要深远得多。

在进行教师自评时, 要实施低利害评价, 避免把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利益直接挂钩。否则会影响评价的客观性, 不利于教师深入反思自己的不足, 改进工作中的问题。

2. 学生评价。

在以往的教学中, 学生只是作为评价的对象, 往往只能接受评价。新的评价理念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评价, 把学生也作为评价的主体。

《我国淡水资源》教学后, 教师们都在热烈地争论这节课应该怎么上才更有实效。听课教师认为授课教师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掌握得不太好, 活动太多, 学生可能在活动后没有多大的感悟。应该在指导行为方面更结合实际一些, 减少一些看起来太花哨的活动, 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上课教师也认可了大家的意见。但接下来的情况让作为教师的我们始料不及。很多学生在上完一节教师们评价为花哨的课后却深受感动, 在周记上不约而同地写到了这节令他们难忘的课。有些学生则在周记里提到很喜欢教师上课时所采用的诗歌朗诵、设计广告等活动形式, 而这些形式却被听课教师评价为太花哨了。有个学生在周记中写道:回家后我看到妈妈把洗菜的水顺手倒掉, 很心痛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知道吗?我国的淡水资源已经很少了, 请妈妈节约用水!”这难道不就是我们想达到的教学效果吗?我们能轻率地下“活动没有实效”这个结论吗?这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如果脱离了学生在教学后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就凭空争论某节课的好坏是不全面的, 如果不能受学生欢迎的课, 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促其形成良好的行为和社会性发展的课, 怎么能称之为一节好课呢?再精密的教学设计, 再高超的教学技能, 如果没有学生的认同, 那也是毫无意义的。要评价教师的教学, 学生的意见最有说服力。

让学生参与评价, 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的着眼点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 对教师的评价最直接的根据应该是学生的发展水平, 因此, 应该以学来论教。但不是仅仅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

因此, 我们鼓励教师在上完课后, 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设计不同的评价表格, 让学生填写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表, 将学生对课的评价意见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参考依据之一。这只是让学生参与教师评价的形式之一。作为教师, 和学生沟通的机会是无时不在的, 我们鼓励教师自觉地利用各种机会听取学生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这往往能让教师更快更准确地发觉自己教学中不良的教学行为并得到改进。

学生参与评价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来进行, 或是开展评比活动让学生来当评委。如在不少小学开展的“我最喜爱的教师”活动, 学生根据学校各位教师的表现评出他们心目中最好的教师。不少获得这种称号的教师表示:得到学生的认同比获得其它奖励更令人鼓舞, 毕竟教师的生命价值要通过学生来得以体现。学生的评价是一种鼓励, 更是一种鞭策, 能让教师往更高的台阶攀登, 不断地完善自己。

3. 教师之间的互评。

教师之间的互相评价能使教师比较容易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同行之间在对话和争论中, 往往能对教学中的问题有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达到教师和评价者的双赢, 实现评价者和被评者的共同成长。尤其是被评价的教师在旁观者的评价中, 往往能跳出自己思维的迷宫, 有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感觉。

在教师互评时我们应注意处理好两个极端, 才能使这种评价真正发挥实效。一是不能只说好话, 不谈不足。有些教师在评价时彼此恭维, 戴高帽。这样的评价流于形式, 被评的教师不但不能了解自己的真实教学水平, 可能还会沾沾自喜, 满足现状, 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另外一个极端是只挑毛病, 没有肯定。有些教师听课后把讲课教师说得一无是处, 毛病一大堆, 优点却没有, 大大打击了上课教师的积极性。这种评价也没有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可见, 引导教师转变评价的观念, 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是很关键的。教师之间要建立坦诚、互相尊重的关系。同时还要解除教师的思想顾虑, 让教师认识和感受到互相之间的评价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不是为了找毛病挑刺, 也不是为了评先进树典型, 更不是为了淘汰一些教师。在实行人事改革的时期尤其要摆明态度, 将诊断和选拔性评价及发展性评价区分开来对待。这样, 教师才能放下包袱, 把自己对教师的真实意见和想法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

我们在实践中鼓励教师角色互换, 以肯定教师的成绩为主。在这基础上, 以“假如我来执教这节课, 我会怎么处理”来带出他对课堂教学的意见, 提供上课教师参考。

4. 家长和社会的评价。

某小学通过“和家长的一封信”这种形式加强和学生家庭的沟通。除了每天的家庭联系簿外, 学校每位教师都要不定期地和学生家长通过信件的形式通报学校与班级的工作, 而家长也通过反馈表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和提出自己的意见。很多家长的评价使教师们深受鼓舞, 作为教师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彰显。也有家长把自己对教学的意见反馈给教师, 家长中也蕴藏着很多宝贵的教育资源可以利用。家长参与评价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家长提出的宝贵意见也使教师们对教育教学的改进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家长参与评价, 还可以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 通过各种渠道让家长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把评价意见提供给教师, 便于教师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

多元的评价主体共同参与教师评价, 这样的评价结果能比较准确和客观地反映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以及教书育人的成果。

四、建立教师评价档案

借鉴成长记录袋这一方式, 在教师评价中通过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来记录和引导教师的成长, 它不是给予教师好与不好的结论, 而是注重教师在业务学习发展过程中成长和改变的事件。应提倡建立过程型档案袋, 通过过程型的成长档案更能把教师的每一步成长都记录在册, 教师能从中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 而不是仅仅“秀”自己的成果。

档案袋由封面目录、个人简介、学校目标、教师自身发展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个案分析、教师互评、校长导评、成果展示几部分组成。

这种过程型成长记录袋是一个持续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将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密切结合, 使教师的个人需要与学校的需要巧妙地融为一体, 并通过“小步子”原理, 在不同时期引导教师指定适切的成长目标, 使教师能持续渐进发展, 教师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会带动学校的发展。成长档案不但能促进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和民主参与, 而且能促进教师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学校也会因为使用这种评价方法而得到发展。

农村教师申请书 篇3

《河南省农村幼儿教师有效培训资料》是由《河南省农村幼儿教师有效培训研究》课题组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幼教专家、园长和一线精英教师,从农村幼儿教师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精心收集、整理、编写而成的。它内容实用、条理清晰,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应知部分,下册为应会部分。应知部分包括幼教政策法规、专业理论、安全和卫生保健、家园共育、河南人爱河南五个部分;应会部分包括体育、音乐、舞蹈、美术、语言、计算、科学小常识等内容。其中,音乐、舞蹈、体育方面,还精心制作了四张教学光盘,随书附赠。

这样的内容构成,不仅适用于最基层的农村幼儿教师培训,高一级的乡镇、县(区)幼儿教师培训也可以使用。今年培训可以使用,明年、后年培训也可以使用。同时,幼儿园老师用来自学也很合适。

广播站:

《教师书屋》栏目,为您介绍有关儿童及其成长,有关教师生活、教师整体发展的优秀文学、艺术、科学、文化和教育出版物。同时,适合幼儿阅读的优秀读物,我们也希望能够推荐给广大教师,并通过教师推荐给孩子们。各位老师,您最近正在读什么书?正在给孩子们推荐什么书?您认为特别值得推荐的书,都可以联系我们,向我们推荐。同时,也欢迎出版社的朋友们,将你们出版的适合幼儿、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图书推荐给我们。

电子信箱:524247395@QQ.com。联系电话:0371-66315837。

(《河南省农村幼儿教师有效培训资料》,贺昌明/主编,河南省农村幼儿教师有效培训课题组/组编,海燕出版社出版)

农村教师申请书 篇4

为进一步落实《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实施办法(试行)》,从今年3月16日起,广东省各级认定机构将开展全省高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人员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据了解,农村从教人员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缴纳认定费120元;申请人认定资格必须为广东省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师范专业应届及暂缓就业的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拟到农村从教、并与县(区)教育局签订《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意向书》的人员。

申请人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达到《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身体素质需根据《广东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体检合格;同时,必须已修学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取得《广东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培训合格证书》,或参加由各市、县(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的“两学”培训,并考试合格。

申请人可在广东省教育厅网站(www.gdhed.edu.cn)主页“热点关注”中的教师资格认定专栏上直接下载相关表格。

农村低保申请书 篇5

尊敬的潘集区各级领导:

我叫***,家住潘集区贺疃乡***户。由于原来家境贫寒,小学只读到三年级,家中现有四口人共同生活,(户口簿上为五口人,女儿外嫁后户口未迁出),现在居住在自家的房子里,该房屋建于2002年,由煤矿企业给予的塌陷区移迁补偿款请人所盖的搬迁楼。我家的所有收入全来自承包地所带来的收益,抛去维护该承包地的所有费用,年所有收入不过五千元,家中生活困难,特申请低保。我的家庭情况是:

我本人,现年67岁,早期因种种原因患有精神类疾病,虽经治疗但仍有反复。

妻子***,现年62岁,常年身患高血压,稍有劳作,头晕目眩,血压波动极大,严重影响自身的生命安全,不得不在家静养。

长子***,现年36岁,未婚,幼时生病,因家境贫寒,私自抓药喂食致使我儿智力低下,丧失了基本的劳动能力,经我市精神病医院鉴定为残疾三级。

女儿***,现年34岁,早在2002年就已出嫁,现住潘集区***室,无业,无任何经济收入。其夫,是****工人,月工资两千元左右。她有一个女儿,10周岁。她家生活也很困难,每月还得还房贷,不能给我生活费用。

不孝养子***,现年25岁,2010年外出打工与外省一位女子相识,并于次年来家举债为其办理了结婚仪式,至今未办理结婚证。婚后不久,便又外出靠卖体力为生,生活过得风餐露宿,对我二老生老病痛不管不问也无能力照顾。我两个老人带着残疾的儿子生活过得捉襟见肘,常常是有这顿,没下顿,生活特别艰苦。现在连平时控制病情的药都只好停了。

幸好,我听说中央对特殊困难的农民有政策照顾,可以申请低保,我异常的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于是,我特向上级领导申请低保,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我有理由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相信伟大的政府会给我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的生活危机,向我伸出援助之手!

此致

申请人:Fwsir

农村贷款申请书 篇6

申请书一:

ZXX银行:

本人系沿河官舟镇居民,从事商业活动数年。主要经营蛋糕店、广告、建材、水泥批零、黑水山王店采石厂(合资)以及其它部分工程。家庭月收入20000元左右。现急需资金周转,特向贵行申请个人贷款1200000(壹佰贰拾万)元,期限5年。并同意将官舟镇 326国道边市政中心一栋商住房(私人房产)作贷款抵押,同意贵行向其他金融行业查询个人信息、了解个人资信情况。

本人本着诚实信用原则,并在贵行开立存款还款帐户,保证按期按时还本付息,同时接受贵行所有合法催收措施并自愿承担一切后果。> 贷款申请人:> 贷款担保人:> 申请日期:

申请书二:

尊敬的银行和学校领导:

我是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xx级硕士xx班的学生xxx,家住湖南省xxx,地处偏远的西部山区,当地交通不便,经济极不发达。

XX年8月,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可以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学习;忧的是,每年3100元的学费从何而来?父母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四处奔走,东借西凑,可是9月份我到大学报到时,仍然还欠600元学费没有交清,是伟大的母校以她宽容的胸膛接纳了我这个寒门学子。之后三年中,我获得学校一次性减免学费2400元、湖南省政府奖学金XX元及减免学费1550元、校奖学金500元、考研奖金1000元以及每年500元师范专业奖学金,并且通过自己平时做社会工作获取报酬,我不但圆满完成了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还考上了久负盛名的华南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可是如今,父母不再年轻,体弱多病,家境亦无好转,面对每年8000元的学费以及广州高昂的生活开支,亲朋好友的帮助简直是杯水车薪!而我除了要完成学业和科研工作之外,还兼任了社会工作,业余打工的所得很是有限。但是,我依然坚定地选择了读研这条路,因为我知道,在求学成才面前,任何经济上的困难都是暂时的、都是可以战胜的。我不畏惧困难,更不讳言贫穷,所以我郑重地向学校、向一贯以来支持寒门学子成长成才的中国银行提出助学贷款申请。

我在大学本科学习期间积极上进,遵纪守法,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品学兼优,多次获得各类奖项,诚实守信,没有任何不良行为;担任过学生会主席等职务,对社会工作尽职尽责,并于XX年加入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我希望在华南理工大学这个人才荟萃的大熔炉里,能够继续创造佳绩,获得助学贷款会使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早出成绩、早日成才,早日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离校后我一定按照协议规定按时偿还贷款,决不拖欠,因为我知道还有很多和我处境差不多的学子等着这笔贷款去交学费!请银行和学校领导相信我,我以我的人格作为担保!特此申请,望予批准!

此致

农村教师申请书 篇7

1. 从国际来看, 世界各国都把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 (贫困) 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地位

2011年1月19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2010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 主题是“向边缘群体提供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序言中提出, 各国政府需要紧急行动起来, 创建保护贫困与弱势群体的机制。增加入学机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并未带来教育质量和教育针对性的提高, 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面临教育质量危机, 无法承担危机所带来的后果。同样, 大部分发达国家也没有为所有学习者提供有质量的教育。

联合国四大主要机构的负责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安东尼·雷克和国际劳动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共同表示:“教师是教育系统的核心, 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训练有素的、专业的、有积极性的教师, 我们就有违背我们10年前在世界教育论坛上对全球儿童和青少年所作出的承诺的风险——到2015年普及教育。”

2010年国际教师节的主题是“复兴始于教师”, 彰显了教师在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同时还强调, “地位低、工资低、工作条件差侵犯了教师的权利, 也降低了年轻人加入和留在教育行业的积极性。为实现到2015年全球大约增加1 030万教师的目标, 这种情况必须加以纠正。”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 教师队伍建设是当今世界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对各国教育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师资来源需要改善, 二是教师地位需要提高, 三是专业发展需要保障, 四是师生比例需要缩小。把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 (贫困) 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教师工作的首位, 是当前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

2. 从国内来看,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2010年, 我国在校生总数为25 960.8万人, 全国专任教师数是1 415.7万人。农村教师约占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的80%, 约为912万人。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 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巨大进展和成效。但总体上看, 农村教师仍然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 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教师的收入和待遇有待改善, 边远贫困地区教师补充困难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 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于2010年7月29日正式颁布。《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提高教师地位, 维护教师权益, 改善教师待遇, 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 提升教师素质,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11年教师节前夕, 胡锦涛总书记到北京第八十中学亲切看望师生员工, 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希望和要求。2011年8月28日, 温家宝总理在河北召开了农村教师大会, 总理在讲话中指出:“我国有900多万农村教师, 他们长期以来工作在比较艰苦清贫的环境中, 恪尽职守, 不计名利, 默默耕耘, 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一些较为偏僻的乡村, 教师不仅是教育事业的支柱, 还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任务。小而言之, 全村的兴衰, 大而言之, 全民族的命运都掌握在你们手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 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多措并举,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关注农村教师的成长。近年来, 我们以推进教育公平为重点, 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办了几件大事:一是在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项目, 二是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三是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的“特岗计划”, 四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率先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 五是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试点。

1. 完善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 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优秀教师

2007年, 国务院在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2011年, 10 597名免费师范毕业生全部到中小学任教, 91%到中西部任教, 39%到农村学校任教。温家宝总理五年来四次到相关师范大学看望免费师范生。特别是2011年6月17日, 温家宝总理再次来到北京师范大学, 参加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 充分肯定了试点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温总理饱含深情的讲话, 对师范生是一次深刻的职业理想教育。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 延揽了大批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 师范生生源质量明显提高;促进了教师教育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新突破;坚持了正确就业导向, 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全部落实到中小学任教;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有力促进各地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温总理说:“经过四年不懈努力和探索, 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实践证明, 国家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2. 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2010年中央财政投入5.5亿元资金实施“国培计划”, 共培训中小学教师115万人, 其中农村教师占95.6%。为保证培训质量, 提高培训效益, 抓好六个方面工作。第一, 坚持“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 创立示范性项目和中西部项目。第二, 全面实行招投标机制, 公开择优遴选高水平院校和机构承担任务。第三, 采用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和大规模远程培训等多种模式。第四, 创建“国培计划”专家库和资源库, 吸收一线优秀中小学教师。第五, 创新监管机制, 利用信息化手段对项目实施全程监控, 对培训质量实施网络匿名评估。第六, 印发《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推动各地有计划地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 建立完善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

“国培计划”培养了一大批农村“种子”教师, 有力推动了师范院校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 也带动了各地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的全面开展。欣喜的是, 2010年中央财政投入5.5亿元, 带动了全国各省投入10亿元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

3. 扩展“特岗计划”实施效果, 激发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活力

为解决农村地区师资紧缺、结构性失衡问题, 2006年, 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联合启动实施了“特岗计划”, 由中央财政支持, 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任教。《教育规划纲要》指出, 继续实施“特岗计划”,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当教师。2011年, 中央财政用于“特岗计划”的经费为34.7亿元, 招聘了49 870名特岗教师, 赴21个省区、751个县、16 536所农村学校任教。特岗教师三年服务期满留任比例连续三年均达到87%以上。在服务期满后有自由择业权利的情况下, 如此多的特岗教师选择继续留任, 让人惊喜和感动。他们投身农村教育、潜心教书育人, 更多的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 体现人生价值。各地普遍反映, “特岗计划”有力地调动了地方补充教师的积极性, 形成了引导大学生到中西部农村艰苦边远地区长期任教的新机制, 为农村学校补充了大量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

4. 推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 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

2009年, 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 高中、幼儿园等非义务教育学校从2010年开始实施。据2010年对2.1万名教师的抽样调查, 实施绩效工资后, 城镇教师工资增长19%, 农村教师工资增长34%, 两者的差距大幅度缩小。

5. 实施农村边远艰苦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试点, 改善农村教师住房条件

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等7省区开展试点, 推进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2011年增加到15亿元, 扩大到中西部22省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中青年教师住房纳入各级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解决范围。

三、全力推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建设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们必须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为主线, 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努力提升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为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 重点为农村学校培养大批骨干教师, 支持到农村学校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的专业成长和长远发展。

二是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国培计划”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师培训, 特别要加强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

三是健全农村教师正常补充机制。进一步完善“特岗计划”政策, 扩大“特岗计划”规模, 使其成为中西部农村教师补充的主渠道;扩大“特岗计划”实施范围;进一步调整中央补助经费标准, 建立与全国中小学教师年平均工资收入同步提高的动态调整机制。全面推动地方政府采取特岗教师到岗后学费返还、补偿、代偿等有效措施, 鼓励、吸引大批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建功立业。

四是建立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的定期轮岗交流。

五是鼓励各地建立健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 并作为职称、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抓好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实习、支教工作, 以及农村教师置换脱产培训工作。

六是完善教师准入退出制度。建立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 严格按编制正常补充合格新教师。在试点的基础上, 逐步推进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 健全农村教师正常的退出机制, 解决既超编又缺人的突出矛盾。

七是完善激励机制。国务院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试点, 将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职称从副高级和中级提高到正高级。这是对广大中小学教师价值的肯定, 是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

对于到农村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特岗教师, 政府有责任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政府也更应该关注几十年坚守在农村, 默默无闻为农村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教师、今后, 教育部将和相关部门一起, 为广大农村教师提供更好的条件和待遇, 让优秀的人才真正进入到我们的教师队伍当中。

教师流失困扰农村教育 篇8

进城教师有苦衷:因各种原因“逃离”乡村

在从农村走进县城的教师之中,不少教师是主动进城,因为房子在城里或是家属在城里,或是年轻人,希望改变下一代命运,想尽办法进城;一部分是被动进城,或是因为孩子要上学,希望孩子能享受好的教育资源,或是父母年纪大了希望能尽一份孝心;还有一部分,正在想办法进城,他们渴望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有更多自我实现的机会。而城里,有太多他们想要的。

农村校长很焦虑:没有优秀教师怎么搞好教学

目前的现状是,不仅村小缺教师,就连中学都缺教师。有些初中的科目已经到了几乎无专任教师上课的地步,最后的办法是某些教师临时“改行”,以解燃眉之急。关于乡镇中学教师流失的问题,主要存在三个原因:一是乡村教师待遇低下,社会地位一般,教师个人发展空间不大;二是农村教师在城里买房子的多,尤其是乡镇教师在县城买房的多,上下班不方便;三是近年来新聘教师补充数不足。

某乡镇中学校长无奈地说,作为一名中学校长,加强辖区内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其工作的核心,但教育质量的提升还需师资力量作为保障,即使有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设施,如果没有优秀的师资也难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局长很为难:拿什么留住优秀的教师

发愁的不仅是乡镇学校校长,还有很多欠发达地区的县市教育部门,某县教育局长就碰到好几件头疼的事。

几所学校校长向他诉苦:一中的年轻教师暑假扎堆参加省、市高一级学校的招聘考试,考上了10多名,这几年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骨干教师,一下子就流失了“半壁江山”。而该县某中学校长直到开学两个月了,还在向县教育局打报告申请调入1名教师,因为教师流失严重,导致学校有些科目无人上课,有的教师一人兼两人的课时任务,任务最重的每周达30个课时。

“深究其原因,最主要还是农村教师的待遇相对较低,基础条件较差,职称评聘及评先评优机会少,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幸福感不强等。”该教育局人事部一位干部说,在农村学校,特别是一些村小,办学条件较差,生源少,教师很少有机会评先评优评职称。普通的农村教师在职称评聘上能评上中级已经很不错了,鲜有普通农村教师评上高级职称的。加之农村空心化严重,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把孩子带到城区就学,甚至从小学起就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留在农村的都是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外出打工,由祖辈带大的孩子。农村被整个社会边缘化,农村教师也遭受此冷落境遇,对职业认同感不强,不能安心在农村任教。一些教学骨干频频流向城市,另外一些选择考公务员或转行等。

近年来,针对农村教师流失严重、农村学校教师短缺的现象,该县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解矛盾。一是努力提高偏远学校教师待遇。从2013年起,该县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用于落实偏远学校教师特殊津贴,教师按学校地理位置,每人每月享受300到500元的特殊津贴。二是加快教师住房改造步伐。近两年共建教师公租房、廉租房项目40多个,解决教师住房3000多套,使农村教师能以校为家,安居乐业。三是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通过引进高学历人才、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补充特岗教师、选拔优秀初中生定向培养等方式,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加强自身“造血”功能。四是创新教师交流机制。鼓励城区骨干教师下乡支教、助教,开展“送课下乡”“送培到校”等活动。

上一篇:网上花店管理系统下一篇:乡镇食品安全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