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共15篇)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篇1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经历了盛衰变迁,但始终延续不绝,是世界文化史上延续时间最长、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本文从刚健自强的基本精神、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非凡的包容会通精神、天人和谐的科学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文传统、贵公贱私、报效祖国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存大同、求小异的中庸主义思想等方面论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作 者:刘艳  作者单位:株洲工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 刊 名:船山学刊 英文刊名:CHUANSHAN JOURNAL 年,卷(期):2004 ”"(3) 分类号:G0 关键词: 

★ 论哲学基本问题

★ 论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特质和价值目标

★ 《金刚经》的基本精神

★ 科学精神的概念及其内涵

★ 论中国读后感

★ 哲学论域中的自我

★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 关于中国哲学经典名著读后感

★ 中国精神读后感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篇2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思想博大精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不仅吸取和融合了祖国母体文化中的各种思想营养, 同时也吸引了外国异质文化中有益成分。所以中国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复形态。但是由于其形成和发展在中华民族的同一社会共同体中,受共同历史背景的制约, 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多元结构中始终有一个共同的文化精神贯穿始终, 这种共同文化基本精神犹之乎灵魂, 贯穿于思想文化的各个层面, 渗透于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各个领域, 把中国思想文化凝结为一个整体, 为思想文化的发展确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中国思想文化具有哪些基本精神呢?简而言之, 主要有下述三个方面的基本精神:1.天人合一2.家族本位3.协和万邦

1、天人合一

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界的一致”, 反对将人类和自然对立起来。“天人合一”虽然语出北宋张载的《正蒙》, 但“天人合一”观念则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报”, 即祭祀上天的意思。“天人合一”的“人”主要指相对于自然界的人类。“天”的原意指人头, 后引申为头上的空间, 泛指自然界和自然规律。“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中国传统自然哲学, 特别是道、无、一、元、气、理、阴阳等理论, 这些理论是“天人合一”思想形成的依据和支点。物质起源于“无”, 产生于“一”, 生命依赖于“气”。道是物质运行的规律, 存在于客观世界,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老子》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在老子看来, 万物是由道派生出来的“一”是太始元始, 是宇宙的原质, 也就是元气。“二”指阴阳, 阴阳二气相互激荡, 化育而生成万物, 阴阳反映了事物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三”指冲气以为和。宇宙起源的基本程序是道 (无) —— (气) ——二 (阴阳) ——三 (和气) ——万物。戴震也说:“阴阳五行,道之实体也。”把阴阳五行与“道”联系起来,认为阴阳五行是“道”的实际表现形式。“五行”相生相克, 相互依存, 彼此制约, 是生态平衡的基本机制。“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既对立又统一, 相互依存制约和斗争, 取得统一就可实现动态平衡。

2、家族本位

家族本位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具有超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家族之所以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 不仅因为其独特的维系文化传统、保存传统文化的作用, 更是由于其特殊的情感纽带, 使中国文人可以从中获取可靠的精神资源和人生动力。

农业生产劳动才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劳动。农业生产劳动以前的中国古人采集和狩猎同一般动物从自然界里觅食没有什么本质上区别。农业生产不但使中国的黄河流域在石器工具时代能率先进入文明, 也使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石器工具毕竟简单、落后。石器文明不是我们通常所了解和想象的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是必须由许多人组成一个基本单位在一块土地上进行集体劳动, 才能进行有效的农业生产。这就使得个人本位和家庭本位被淘汰出局。大家族以它在血缘关系上的优势, 同时具备能够适应石器工具的落后农业生产, 成为当时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农业生产凭借经验, 有成功经验的人理所当然只能是年长者的家族家长。所以家长权威的形成不仅是血缘辈分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在获取财富的生产劳动中的领导作用。自然血缘关系的家长权与生产管理分配的领导权相结合, 形成家族成员对父系家长由衷崇拜和绝对服从的习惯和观念, 家长领导管理家族成员的方法规则之家法则成为中国最早期法律的渊源, 家族是社会基本生产单位和权利单位的社会存在也决定了中国家族本位和孝的观念的形成和确立。夏商周春秋时期中国疆域的诸多国家实际是由许多父系大家族联合组成的宗族国家, 国是家的联合体, 这些宗族国家的国法实际上是对当时的社会习惯与各个大家族家法的综合与提炼, 家法是国法的理论基础, 国法是家法的演绎和派生。

3、协和万邦

睦邻友好的和平战略是古代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主流,古代中原王朝在强盛时代也极少发动对外战争。对外战争大多是采取防御政策, 即使有进攻, 也是以攻为守, 而不是出于掠夺目的。战争获胜后, 便多班师回朝。对于肯称臣降服者,中国政府往往对其采取厚往薄来政策。

协和万邦的外交政策形成原因:首先,儒家思想的礼让精神儒家不主张武力争夺, 强调道德修养,君子动口不动手;在做人方面, 认为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在儒家思想熏陶下, 中国以礼仪之邦而自豪, 文化温和, 注重心灵礼仪教化,因此, 中国的文化基因爱好和平, 讲礼貌, 喜欢宽容, 提倡温、良、让与和为贵, 有文质彬彬, 兼容天下事物的博大精神。

其次,中国特殊的地理方位限制了对外扩张思想的产生。自商周以来, 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 是天朝上国。这种心态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古代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国的陆界基本以河流、山脉、沙漠、戈壁等自然物体作为分界。东临大海, 西部及北部内陆有沙漠高山横亘,与西亚之文化地域, 往来不易。

最后,中国具有长期的农耕文明历史。农耕文明重安定, 轻征战。中国古代把农业作为国家的根本, 文明形态是农耕文明, 中国的农耕文明具有以下一些文化特点:第一, 生产具有连续性, 专注程度高,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不崇尚暴力,热爱和平。第二, 农业需要定居, 定居产生安土重居的思想, 缺乏带冒险的进取精神。第三, 原始农业除了仰赖天时外, 主要靠农人的勤勉, 一般不与外界交换什么, 与外界的联系是松弛的。第四, 中国古代官方长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重的是农业税收, 因为农业要灌溉, 土地要丈量, 因此要求安定。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中国文化书院讲演录第一集——论中国传统文化[M].三联书店出版.

[3]、中国文化书院讲演录第二集——中外文化比较研究[M].三联书店出版.

[4]、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中国和平出版社.

[5]、姜义华, 等.港台及海外学者论近代中国文化[M].重庆出版社.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四个基本精神 篇3

摘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会通包容的价值体系和基本精神。本文阐述了四种基本精神的实质与内涵,旨在宣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引导人们重视古代精神。

关键词:古代传统文化 基本精神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负载着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孕育、升华出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宗教感情和民族性格,使得中华民族在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兼营并蓄、坚忍不拔、谋求和谐中走到今天。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包括:

1.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与人是世间最核心、最本质的一对矛盾。《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界的变化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不受人的意志支配。《易经》认为,天管不了人事,“天、地、人”三者各行其道、相互对应、相互联系;庄子曰:“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以道家、儒家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家竭力主张在“敬天”“畏天”的基础上追求天人协调,与自然和平相处。

2.人与社会的和谐

儒、释、道三家都强调通过把握事物的度,获得人际关系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认为人和社会应建立一套以“仁”“孝”等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精神价值体系,崇尚道德,施行“仁政”,强调个人应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直至实现“大同”政治理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条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

二、以人为本

《列子》说:“天地万物,唯人为贵。”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以人为中心,重视人,但不强调个人,而是重视人伦,重视处理群己关系,强调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占据中国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始终关注的焦点是现实社会政治的有序、和谐,及人的价值理想问题,整个文化关注和努力的目标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

与西方合理的利己主义不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一直主张利他主义,即仁道、恕道,主张实施“人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素,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三、贵和尚中

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处处充满着贵和、重和的思想。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礼之用,和为贵。”“和”对于维护一个社会系统的稳定显得非常重要,它的四个最基本的特征是整体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性的统一。

实现“和”的最根本途径是“持中”。在中国文化中,“中”与“和”密切相连,“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宋儒程颐说 :“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朱熹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中庸精神,儒家的基本精神,其真谛就是执中守正、恪守中道,寻求适度。在今日语境下,“中庸”就是守中、不走极端,正确把握好度并协调好各种关系,以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进步。

四、会通包容

会通是指会合疏通之意,包容是指容纳、宽容、大度。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来自传统的中和思想,尤其是“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念。英国人威尔斯在他的《世界简史》中写道:“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蒙蔽而处于愚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其与道教、佛教文化从最初的似乎截然对立,走向互相吸收,互补共生,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篇4

【摘 要】法理学包括了法哲学和法的理论。中国大陆法学界有人在探讨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关系,主张把法哲学从法理学中分离出来,强调法哲学与法理学的不同。文章对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中国法理学;基本问题;研究

《法学基础理论》的教材中,虽然也包括了一部分法学学的内容,但这部分内容的份量很有限,一般都只在导论或绪论中阐述一些法学基础理论,而教材的主要的、绝大部分的内容是阐述法的基础理论或法律基础理论。法理学的改革,使这门学科得以名副其实。

一、现代法治秩序之塑造

现代法治秩序的构建问题是中国当代法理学的基本问题。从法理学的角度看,又包含观念与制度两个方面。第一,一些基本的现代法治观念与原则的重新梳理与富有中国法理学自主性品质的确立。笔者认为这个基本工作,是当代中国法理学的一项首要的学术工作。因为,百年来,我们的法理学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于西方现代性的法学以及法律秩序,给予了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而建国以来,对于苏联“国家与法”的法制学说,以及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也给予了一定的研究,并且落实到法制实践之中。但是,总的来说,我们的法理学并没有把两个路径的法理学之基本观念与原则,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两种法理学,放在整个现代法制秩序的框架内,加以富有中国化的学术理论上的梳理与研讨,不是教条主义的照搬移植,就是意识形态化的被利用,中国现代法理学的自主性品质还不明显或还根本没有确立起来。第二,中国的现代法治秩序,从根本性上说,是一种制度建设,所以,当代法理学的基本任务就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性和观念性的自立自足,而是要具体地融汇于中国的法治构建。西方的现代法理学,乃至其当代的最新法理学,都与西方社会的现实进程密切相关,西方社会很多方面已经到了后现代那一步。关注中国的法律制度实践,就是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基本问题。这个制度实践之法理学问题,首先,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的法理学,或具体一点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秩序的法理学。关于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宪法学,更需要法理学给予梳理、研究和诠释。共产党通过革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属于现代国家的制度形态,关于这个”人民共和国“的法理,或人民主权的建国理论,无论从宪法学原则还是从法理学原则方面,时至今日尚缺乏一些理论上的经典论述,其中,人民、中华民族、共和国、宪制、公民、权利保障、分权制衡、制宪权、立法权、政府论、代表制、民主、司法、人权等,这些关涉一个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理念与制度,确实需要从基本的法理学层面予以论述。其次,关于民法问题,或有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国有与私人财产、商品交换、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为未来民法典提供理论基础的中国当代的民法哲学,当然也属于法理学的基本问题。民法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基本法,其各个时期和版本的民法典,都为其社会的塑造和演进,提供了有效的制度支撑,中国的当代法理学,其基本问题之一,无疑是推进这个民法法理学,从而在未来恰当的成熟时期,完成中国民法典的现代工程。

二、如何看待新旧两个法制传统

革命建国之后,如何建立现代法治秩序,如何面对法制传统,这无疑是一个法理学的挑战问题。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在前30年,我们显然是一种激进主义的反传统法理学,这个在“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中达到极端。其结果在此也不用多说,既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现代法治秩序,也没有保存好传统,到了崩溃的边缘。改革开放,我们才开始采取现实主义的理性态度,建设自己的法治秩序,时至今日,小有成绩,尤其是经济方面,俨然一个大国崛起于当今世界,近些年来,激进偏颇的民族主义十分嚣张,相对于中国现代法治秩序的重大不完善,这种情况令人堪忧。从当代法理学的视角看,我们有新旧两个本质上不同的传统要加以对待。新传统表现出一个重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制特性,即一个从苏俄模式的现代法制秩序,逐渐向一个现代法治文明国家的演变,尽管时至今日并没有完成,但毕竟有了一个曲折的转变过程,就其未来方向来说,是与当代法理学的基本主题相一致的。如何对待新旧两个传统,应该采取保守的渐进改良主义,激活旧传统中的优良民族法制资源,纠正新传统中的激进主义偏差,逐渐建立起一个符合现代法治秩序的中国主体性的法治文明。所以,复古主义的所谓各种新儒学或新法学,在今日的中国是走不通的,王朝体制、天下秩序的复辟,在今日世界格局下已是明日黄花,但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德治理想,以及仁义礼智信等一些古典的伦理观念和原则,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大的价值,尤其是在矫正自由主义的权利法理学之过度膨胀和极端化方面,仍有积极意义。但是,它们也需要创造性的转换。至于对待百年“党国”体制新传统,也不能一概拒斥,同样应该抱有同情性的理解,毕竟它们是中国人民历史性的一种选择,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关键是如何寻找一条稳妥的改良之道,从而以最小社会代价地走出“党与国家”体制,完成现代法治国家的法理学转型。当前中国法理学普遍存在着两种隔膜甚深的话语,一种是西方现代法理学的复制移植,在空泛的所谓纯学术研究中连篇累牍,另外一种则是法律条文的实用主义注解,在不言自明的潜规则之下有着广阔的操作空间。在现代法治秩序的前提下,如何建设性地弥补理论研究与法制实践之间的鸿沟,也是当代中国法理学之基本问题之一。

三、基于优良法治的对风险社会的应对

首先,在对待当今风险社会的法理学学科构建方面,我们应该承认普遍的人类核心价值观念以及基于这些观念的法治体系,这是所谓“共同责任”的理论基础。共同性或普遍价值便成为法理学的学理依据,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承认这些法理学的基本价值,并不意味着我们是模仿、追随西方价值,而是与西方世界以及其他世界共同应对现代风险社会的挑战,是基于中国自身问题的理论诉求,要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必然使我们接受或承认人类共同的价值。其次,应该看到,上述的普遍价值观念是需要一套优良的法治制度支撑的,对于风险社会,这套优良制度的支撑就更加迫切。尽管我们在一些具体的法律制度的举措方面,尤其是在一些涉及我们国家和社会利益的联合国乃至地区组织的法律机制的磋商、谈判和构建等问题上,力求某种“差别责任”原则的实现,但这些差别责任原则不是为了回避乃至拒绝我们的“共同责任”原则,而是为了促进我们构建一个优良的法治秩序,是为了为人类共同的命运作出未来更大的贡献。中国的法理学应该有一个世界眼光,有一个基于自主性的全球化条件下的责任担当。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基本问题,就有三个层面的命题:一是建立一个现代法治秩序的法理学,一是改良新旧传统的法理学,一是面对全球化新挑战的法理学。三种形态的法理学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即处于古今中西之交汇的现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法理学,这个历史的巨变时期对于我们既是一个挑战。

【参考文献】

[1]贺卫方.关于法治与法学研究[A].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C].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粱治平.法律解释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杜,2008

中国哲学基本精神探析 篇5

中国哲学基本精神探析

全球化的呼声加剧了我国学术界梳理、沉思、拣选传统文化的.急迫性.选择哲学这一文化核心内容为切入点,把我国传统哲学基本精神归纳为三个方面,即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天人合一”宇宙观,人与人(社会)关系上的亲亲人伦价值观,自然、人与自我关系上的直觉思维方式,并从现实出发予以评析.

作 者:武铁传 作者单位: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部,河南,洛阳,471003刊 名: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UOYANG TECHNOLOGY COLLEGE年,卷(期):13(1)分类号:B21关键词:天人合一 宗法人伦 直觉思维

试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篇6

3.试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略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方式 篇7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会自发形成, 而必须自觉的加强文化建设, 才能把文化转变和上升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核心价值的体系化

文化是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这种世界观和价值观规定和影响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价值观念对人们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具有导向作用,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各种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并存, 这种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反映在这文化领域就是文化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在我国文化生活中, 各种文化良莠不齐, 有先进文化、有中性文化也有落后文化, 甚至也有西方发达国家文化霸权主义渗透的反动文化。这对人们的思想或行为产生了或有益健康或消极颓废的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必须坚持价值主导战略,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 引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正确把握, 是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正确价值标准。因此, 我国的文化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进行, 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 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并贯彻在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既尊重差异、又包容多样, 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2) 最终使其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 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文化经营的产业化

文化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 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发达与否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文化经营的产业化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而技术革新和内容创新是文化产业保持生机活力的源泉。当前, 我国文化产业的关键问题就是技术落后和缺乏创新。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功夫熊猫》引起了广大中国观众的惊呼, 熊猫和功夫都是中国文化元素, 却被美国文化惊醒了新的诠释和演绎, 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创新给文化产业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根本, 是不竭的动力源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增强文化软实力必须进行文化创新。要深入实际、群众和生活, “创造更多反映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3) ,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增强文化软实力, 扩大文化的影响力。

经济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 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 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就成为无本之物无源之水。我国文化资金投入不足, 与我国文化大国地位很不匹配现状急需改变。当前,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单一, 资金不足, 多元的投资体制仍未形成, 这也是困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问题。因此, 在增加政府投资的同时, 应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 鼓励各种投资主体投资文化产业,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文化传播的洁净化

一个国家的文化能不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与沟通, 并且提升自身文化的影响力, 这与国家的文化传播能力密不可分。随着文化传播能力不断增强, 则本国的文化容易传到世界其他各国并且为各国人民所了解、认同和接纳, 最终使本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得到更好的融合, 使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得到扩张。所以, 提高文化传播能力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前提条件。文化传播能力是文化交流融合的程度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小的重要标准。

当前, 我国文化传播领域充斥着许多非主流文化, 大量不良信息、淫秽色情信息在网络上泛滥、手机色情产业屡禁不止。这对我国文化建设造成了及其消极的影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 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热衷于传播渗透自己的价值观念。美国的软实力, 例如电影、体育、音乐等, 是其外交中的重要内容, 这使得美国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等不断地传播和渗透到其他国家, 甚至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成为其主流文化。这是当今美国谋求称霸全球的文化霸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文化传播的洁净化是提高文化软实力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联网已成为重要的文化创作生产平台、文化产品传播和消费的平台。因此,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 我们要加强文化传播尤其是网络文化传播的监督和管理, 一定要严防死守, 防止低俗文化传播、泛滥。另一方面, 要弘扬主旋律, 加强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宣传, 大力弘扬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传播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通过发展孔子学院、对外汉语等方式, 提高世界人民运用汉语沟通的能力, 更有益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播。使诗歌、戏剧、武术、绘画、中医、饮食等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总之, 提高文化传播能力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前提条件。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上创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使文化产业、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更加高效、便捷和纯洁地进行传播。

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民族文化及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 也是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 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美国迪斯尼公司创作的《花木兰》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创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以中国人物为原型的美国动画片使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英雄变成了穿着中国服装的朱丽叶。日本根据中国的古典名著《三国志》、《西游记》等为版本, 不断创作出新的漫画、动画、电影、电视剧等, 取得了巨大成功, 给我们巨大的震撼和警示, 这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巨大魅力。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创造了丰富的优秀文化。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 这是我国和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 中国正在进行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特别需要文化精神的丰富底蕴, 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文化。这就无法回避地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问题, 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天人合一”、“和谐”、“中庸”、“仁义礼智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孝道价值观以及宽容的美德与平和的心灵等这些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温家宝同志指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 源远流长的文化, 这种文化的核心优势以和为贵, 就是‘和’的文化, 当然我们还要和而不同, 这种不同就是相互补充, 相互借鉴, 而不是冲突的来源。”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国宝贵的文化矿藏, 并把它加工转变为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或现代创意内容中适当加入古典民族文化元素, 这是摆在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积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不断培养和提高原创能力, 鼓励民族文化创新, 为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做出不懈的探索, 进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摘要:当今, 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当代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文化软实力资源。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 如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年, 第33页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年, 第34页

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 篇8

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族的文化表明的是文化的民族性、国度性;科学的文化表明的是文化的`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大众的文化表明的是文化的民主精神.

作 者:盛海英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刊 名: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CHANGCHUN MUNICIPAL COMMITTEE年,卷(期):“”(1)分类号:G02关键词:先进文化 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的科学性 文化的大众性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篇9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从五大历史视野看新时代的意义,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

A.我们的党具有前所未有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能力 B.我们的国家前所未有地接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 C.我们的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D.科学社会主义前所未有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活力,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A.全面依法治国 B.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人民当家做主

3.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的发展理念。

A.创新、共赢、绿色、开放、协调 B.共享、协调、绿色、开放、共赢 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D.可持续、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4.()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创造()是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A.新的历史 B.新的世界 C.新的实践 D.新的思想

2.人类面临的许多共同挑战有()。

A.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B.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C.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D.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正确 错误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正确 错误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确 错误

4.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篇10

其实,侠在诞生之初并无令誉,且长期以来被视作异端。如最早将侠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并加以论断的韩非子说:“人臣肆意陈欲曰侠,”而“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4]19。西汉的司马迁虽对侠之“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精神盛赞不已,但并不否认其“不轨于正义”的行为。东汉班固也说:“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竞为游侠……于是背公死党之议成,守职奉上之义废矣。”[5]92因此,在他看来,游侠“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史记》、《汉书》之后,正史不再为侠单独立传,但在每提及侠,亦多贬损之辞。如“王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石)崇颖悟有才气,而任侠无行检。在荆州,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6]33。“高乾……少时轻侠,数犯公法……数为劫掠,州县莫能穷治。招聚剑客,家资倾尽,乡闾畏之,无敢违迕”[7]21。“(沈)光独跅驰,交通轻侠,为京师恶少年之所朋附”[8]64。

综上,笔者以为,欲论中国侠文化,必先明确现实之侠与观念之侠的区别。所谓“现实之侠”,是指现实生活中真正存在的侠;而“观念之侠”则是人们受文艺创作的影响所产生的对侠的观念上的认识。其中,“观念之侠”实际上是一种幻想的侠,但因其符合人们的某种心理期待而很容易被接受和喜爱,并以之作为衡量侠与非侠的标准。愚以为,把握侠的这种现实与观念的双重性,实乃解读中国古代侠文化的关键所在。

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司马迁所称道的“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布衣之侠”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侠往往并非如此。这是因为:一、侠之行事多“不轨于正义”,也就是缺乏基本的依据与是非标准。当然,对侠自身而言,可能觉得自己是主持正义,“替天行道”,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即使如此,谁能保证他永远会站在正义的一边呢?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的伦理社会中,要做到绝对的大公无私是近乎不可能的。二、侠所信奉的“义”纯属个人之私义,即“背公死党”之义,因此注定不可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那么他所主持的“公道”又从何谈起呢?假使那些自命为侠的人各持一套“义”的标准,只顾行己之“义”,那结果又当如何呢?

可见,在实际生活中,要真正做到主持正义的“侠”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现实生活中所谓的“侠”更多地表现为豪滑无赖的形态。陈宝良先生指出,秦汉流氓群体中总有“轻侠少年”之类。葛承雍先生也称唐代之侠是流氓恶少与豪侠武雄的统一体。韩云波先生则干脆将流氓性格总结为侠的重要特征之一[9]。“任侠”往往会成为侠之残忍好杀的最好借口。事实上,历史上的许多江洋大盗、流氓无赖正是打着侠的旗号称霸一方、胡作非为的。自秦汉以来,中国大一统的封建统治模式要求将整个社会置于其严密的控制之下,像西汉时那种“权行州域,力折公侯”、“以匹夫之细,窃生杀之权”的豪侠之属无疑是饱受打击的对象。而且,随着专制统治的不断加强,封建法网的日趋严密,侠的生存空间必然会日益减少,从而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此亦为势之所趋。

然而,也正是由于现实中侠的衰落,为世人对侠的重新想象与文化再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现实之侠虽然一再衰落和萎滥,但侠的精神却被屡屡保留和升华。因此,侠并未因其日益衰落而淡出历史舞台,反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此种变化,自然由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所致。

1.侠是社会普遍不公的一种对抗物和补偿物。由于侠“不轨于正义”的反正统倾向,使其极易成为对社会抱有不满情绪者的精神慰藉。正如有论者指出:“游侠的兴盛和延续,是以封建王朝的深刻内在制度的缺陷为基本诱因的。”[10]正是现实之侠的或缺激发了人们对理想之侠的向往与推崇。如果举世皆是打抱不平的侠客,那就实在没有好侠与咏侠的必要了。文学作品中侠的队伍也在一天天发展壮大,其结果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即中国历史上侠客众多,且多为“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但稍加考察就会发现:此类“为国为民”的侠客多为文学之想象,而现实中的侠却总是良莠不齐,真伪难辨。只是,长期形成的对侠的善意期待往往使人们有意无意的忽视这种差别,将观念混同于现实。结果,观念中侠的形象被无限夸大,人们的咏侠也越发热烈。

2.侠是对诸多不甘平凡之人的一种心理满足。张业敏即认为,“人们对侠客的向往与倾慕”实际上是一种对男性人格的崇拜,是一种对“打斗勇力,流血牺牲的向往”。韩云波先生用更为诗意的说法解释道:“世界上多数人,平平淡淡活。平平淡淡死,虽然平平淡淡才是真,心底里却总是冲动着寻求刺激的欲望或性情。武侠小说,乃至更广泛一些的暴力文学,乃异曲同工的言语快餐,岂不正是满足了人们心灵深处的那一种冲动?那一种激情?”侠也因此几乎成了“国民心理中的十全大补丸”。对于广大文士而言“,身在法令外,纵逸常不禁”“,死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侠客更容易成为他们向往的对象。因此,好侠或咏侠成了中国文人的一大嗜好。乔力、张亚昕曾对文人的这种“大侠情结”有过精辟的论述:“借武侠的特立独行来寄托文人的价值观念,大侠情结的重心不在于武侠有多少令人叹为观止的真功夫,而在于他们能做到文人想做却又办不到的事。所以,大侠情结所代表的文化心态也属于文人,武侠已被文人的价值观念所同化,侠非侠,侠是人的性情。”[11]

3.侠是对儒家正统文化的一种互补。中国自秦汉以来,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思想界一直弥漫着理性主义的传统。儒家文化以“仁”为最高之人格,“礼”为等级之差别,“中庸”为行事之原则,其本身对社会的稳定和谐颇有益处。但随着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儒家的道德被不断强化,甚至走向极端。尤其是“忠”、“孝”等具体功用更是被极度强化,变成了对君主和家长的绝对服从,从而成为对人性的极大束缚。以致在封建社会中,个人丧失了个性的独立,只能以家族成员的身份而存在。本来,道德规范是具有实践性的社会准则,但如果道德过于神圣,超出了人之常情,便会导致所在人群的过度压抑,或者流于虚伪矫饰,表里不一。而与之相反的是,“赖力仗义”,不避法禁的侠之精神恰恰是对儒家文化负面影响的一种互补。侠的放纵不羁使其表现出另一种独特的魅力,因而很容易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篇11

A.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D.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

2.总书记提出要确保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A.2025年 B.2020年 C.2030年 D.2035年

3.新时代的时代任务是()。

A.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B.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D.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4.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

A.自由和民主 B.团结和民主 C.爱国和民主 D.爱国和团结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人类面临的许多共同挑战有()。

A.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B.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C.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D.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2.新时代是()的时代。

A.谱写历史新篇章 B.打开世界新画卷 C.开创实践新局面 D.推动思想新发展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基本方略是理论变成实践的中介。

正确 错误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正确 错误

3.中国崛起改变了世界格局,世界变化给中国带来新机遇新挑战。

正确 错误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篇12

题目: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学院:

专业:

指导老师:

作品时间: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就是社会主义文化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意义

正文:

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虽然有其超越时代的共同性,但作为一定文化的总体而言,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同社会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它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就是社会主义文化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

在十五大报告中,详细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内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新阐释,既坚持了毛泽东关于经济、政治与文化关系的基本理论,又充分吸纳了邓小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是对毛泽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思想和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思想的有机整合,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全新内涵。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原因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一方面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没有改变,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冷战思维时有表现。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更加激烈。“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使文化发展越来越呈现出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多元文化并存使中国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异域文化的挑战,但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抗撷也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一)世界格局下各种文化发展不平衡

首先是全球视域下,各种文化之间的力量对比极不平衡,西方特别是以少数发

达国家为主导的文化形态长期以来一直以文化霸权的方式影响我国文化建设的进程,这种状况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加剧。在这种严峻环境下,如何做到因势利导、挺立起中国特色的价值观,成为当代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思考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世界格局下各种文化发展的趋势

其次是在世界发展主题由战争向和平转换的背景下,西方日益热衷于以文化侵略的方式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各国在抢占科技制高点以领军未来科技发展潮流的同时,都纷纷加大对本民族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文化多极化与文化一体化并存的趋势。从当前形势看,“尽管美国“一超独霸“的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打破,但国际经济政治格局面临着重大调整,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强劲。世界各国捍卫国家主权与尊严、维护民族独立与文化特性,企盼和平与安宁、谋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同样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反对“文化殖民主义“的呼声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所认同。“这位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

综上可知建设中国特色先进文化是应对当今国际形势变化发展的需要,当然在这个发展建设祖国就必须发展经济的时代,建设中国特色先进文化亦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三)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是适应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规律的反映。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文化领域的情况错综复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会引起生产、分配、消费等各领域的重大变革,而且经济的变革也必然会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重大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不仅人们利益格局的调整,会引起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当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广为渗透于社会各领域后,导致了一部分人价值观念发生偏差,所以社会发展迫切要求尽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体系以应对精神文化领域面对的重大挑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意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先进的教育、科学、文化,给人以知识武器,成为一种智慧的力量,推动人们有效地建设现代化事业。智力文化水平的高低,集中反映着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总体水平。其发达程度同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并常常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智力水平的提高。而人的智力的提高,又要受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制约,受到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影响。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就要有科学文化的高度发展。文化对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表现在它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可以激发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形成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首先是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命

题。新世纪新阶段,文化业已成为社会的核心要素,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的关键点,新兴文化产业更是成为各国竞争的核心领域。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命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判断表明。党已充分认识到文化与经济、政治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发展趋势,对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予以了深刻体认,这对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性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二)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新命题

其次是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新命题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破解了发展中的难题,中国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同。但社会转型与“时空压缩”也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矛盾,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的“失和”上,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具体表征为: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结构重组,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影响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对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了在文化价值层面解决“失和”难题,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新命题,为解决社会层面的“失和”难题提供了精神文化的支撑。可见,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思想,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立足于破解当代中国发展难题的文化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古今中西”文化论争的科学的解答。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视阈。

五、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如果缺少正确的理论作支撑,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厦就会倾覆,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国家不知向何处去,人民不知向何处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文化创作的最深厚的源泉,存在于亿万人民的生活实践之中。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略论清代宗教立法的基本原则 篇13

一、皇权高于教权

政教关系是宗教与世俗社会产生联系的核心关系。中国古代的政教关系的特点是“政主教从”,即政治、国家处于主导地位,而宗教处于从属、辅助的地位。“政主教从”表现在国家的权力架构上,就是皇权大于教权,宗教势力的大小取决于皇权的强弱程度,作为皇权掌握者的君主对宗教的盛衰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清代是中国古代专制集权达到顶峰的时代,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更加巩固。清代皇帝也把这种权力运用于对宗教的治理,因而在宗教立法的各个方面无不体现着皇权的力量。

首先,清廷把宗教事务纳入到国家法制的轨道,运用法律的手段对宗教事务进行全面的管理,侵夺宗教自我管理的权力。清代有关宗教立法中对僧道资格的取得、寺观的修建、僧道宗教活动等的规定,对藏传佛教的喇嘛额缺、廪饩、朝觐、宴赉等作出事无巨细的规定,对基督教传教士的活动、教堂的修建进行限制等,表明行政权力的无处不在,也显示了行政权背后的皇权对教权的巨大威力。

其次,清廷优礼一些宗教上层人物,赋予他们一些法定的特权,但只允许他们在划定的权限内行使这些权力,不允许有超越规定范围之外的特权。在藏传佛教中,大小活佛都要经过朝廷的正式册封,才能正式成为宗教领袖。即以达赖喇嘛而论,其作为藏传佛教的最高领袖,在藏区拥有巨大的宗教权力和行政权力,但自五世达赖被册封以后,后辈达赖也要经过这一具有法律效力的认定程序。在《钦定西藏章程》等法规中,规定了驻藏大臣全面管理西藏事务的权力,侵夺了达赖的政教大权。乾隆五十九年(1794),乾隆帝还表扬了不叩拜达赖喇嘛的大臣:“据成德来京奏称,和琳办事甚妥,且见达赖喇嘛,不行叩拜,达赖喇嘛惟命是从等语。和琳如此举动,甚为得体。”[1]代表国家的官员不叩拜宗教领袖,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礼仪问题,实际上表明了皇权对教权的主导地位。另一藏传佛教领袖二世章嘉活佛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未经批准在西藏私自会见第巴桑结嘉措,被判处绞刑,后从宽免绞,但被剥夺了“呼图克图”名号。这说明,即使是清代最受统治者尊崇的藏传佛教,宗教领袖的封赠权和废黜权都掌握在朝廷手中。

再次,最大限度实行政教分离,禁止宗教势力干预国家行政事务。清代边疆实行政教合一的地区很多,在蒙古地区,哲布尊丹巴掌握外蒙古政教大权,全蒙古地区设置七个喇嘛旗;在西藏地区,实行以达赖喇嘛为首领的政教合一制度;在甘青地区,僧官世袭,僧俗合一。但是,这些都是经过皇帝批准之后才实行的政教合一,且只在地方实行,中央仍然牢固地掌握制度制定和行使的主动权,与其他国家实行的政教合一有本质的区别。在中央层面上,从来不曾让宗教势力主动染指国家权力。乾隆帝最为优待三世章嘉活佛,“上尝以法司案卷令师判决,师合掌曰:‘此国之大政,皇上当与大臣讨论,非方外之人所敢预也。’”[2]361章嘉活佛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与权力界限,因而拒绝了乾隆帝的命令。国师尚且不染指国家政事,其他宗教上层人物就更不可能了。清廷为了保证政教分离的实现,使宗教势力不干预国家政事,在立法时作出了详尽的规定。

二、以儒统教

以儒统教是指清代的宗教立法以儒家思想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汉代儒家思想被确立为统治思想以后,法律逐渐儒家化,礼的原则和精神渗入到法律之中。唐代完成了礼法合一的过程,法律调整的社会各个方面无不以伦理纲常观念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宗教也不例外。自佛教东传、道教产生以来,佛道二教就被纳入到法律调整的范围之中。及至清代,最高统治者崇儒重道,在宗教法制建设中尤以儒家的思想作为管理宗教事务的基本原则。

首先,清代调整佛道二教的立法贯穿着儒家的思想。清代的度牒和僧籍的管理,对僧人出家资格的限制,对寺观的管理,背后无不体现着儒家的思想观念。对僧道的犯罪与处罚,更是以伦常观念为指导。僧道没有超越世俗的特权,反而要服从世俗的观念,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惩处。清律要求僧道要遵从儒家的孝道观念,规定“僧尼道士并令拜父母,祭祀祖先,丧服等第皆与常人同”,否则要“杖一百,还俗”[3]292。这是与佛教讲求的抛弃一切世俗的观念相违背的。对于一些犯罪行为,如犯奸罪,对僧道的惩罚比俗人要重,因他们身份特殊,犯奸罪既违反戒律,又违反世俗法律,重惩可以起到警示作用。

其次,在调整藏传佛教的立法中也以儒家观念为指导。存留养亲制度作为体现儒家孝道观念的制度,既适用于汉传佛教,也同样适用于藏传佛教。《理藩院则例》规定:“蒙古地方喇嘛等,有犯偷窃等罪,声明亲老丁单,援请留养之案,查明该犯亲老属实,平日在该旗当差,仍与老亲同居籍以养赡者,方准照例留养。如从师居住庙宇不养老亲者,概不准留养。”并且,在司法实践中也彻底贯彻了这一制度。《刑案汇览》记载了乾隆五十六年(1791)发生的一个案件:“此案明噶图之母,虽现年85岁,但既据该员外郎呈称,该犯有弟他布恺充当喇嘛,现已回旗等语。是他布恺既经回旗,即可侍养伊母。若论已当喇嘛,不愿侍养,即应照僧道不拜父母律拟杖,勒令还俗。明噶图一犯不便以独子例准其留养。”[4]85该案中,喇嘛他布恺回旗奉养其母,致使犯罪人明噶图因不是独子而无法留养,刑部官员就喇嘛是否应该留养表明了明确的意见,如果喇嘛不愿侍养应该处以杖刑。由此可见,儒家伦理纲常观念在指导着涉及藏传佛教的立法和司法实践。

再次,对于基督教,清廷也是以儒家思想来衡量。康熙后期发生的礼仪之争,是清廷施行禁教的导火索。礼仪之争的源起在于罗马教廷禁止中国教徒尊孔敬祖,这与中国传统的观念和行为直接冲突,加之其他因素,最终导致信奉理学的康熙帝的震怒,下令禁教。康熙帝认为,如果传教士遵守“利玛窦的规矩”,即遵守利玛窦确立的尊重中国传统的传教规矩,就允许传教,如果不遵守,就禁止传教。可见,康熙帝完全是以儒家的传统来看待基督教。即使到了晚清,清廷在丧失管束基督教的自主权的情况下,所制定的一些调整基督教的法律制度,仍然体现了儒家的这种观念。

三、从俗从宜

从俗从宜是“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简称,源出《礼记·王制》:“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这是历代处理边疆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在对宗教进行立法的时候,清统治者也注意采用这一原则,多次表明了采用这一原则的态度。雍正帝在地方官奏请禁止伊斯兰教时说:“朕思回民之有教,乃其先代留遗家风土俗,亦犹中国之人,籍贯不同,嗜好方言,亦遂各异。是以回民有礼拜寺之名,有衣服文字之别。要亦从俗从宜,各安其习,初非作奸犯科惑世诬民者比,则回民之有教,无庸置疑也。”[5]雍正帝明确要对伊斯兰教“从俗从宜”,因而不加禁止。乾隆帝针对喇嘛教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两金川喇嘛,均系邪教。不便仍留其地。但番人习奉佛教,该处独无喇嘛,似非从俗从宜之道。”[6]“况本朝之维持黄教,原因众蒙古素所皈依,用示尊崇,为从宜从俗之计。”[7]即使到了道光年间,皇帝仍然强调这一点:“至于各外番及各寺院喇嘛等,向既有此称谓,自可随俗从宜,不必禁止。”[7]由此可见,从俗从宜一直是清代管理宗教所坚持的基本原则。

从俗从宜,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为“从俗”;一为“从宜”。从俗,是指尊重和保留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政治经济制度、宗教信仰等,特别是宗教信仰,清廷基本不加干涉。清廷对蒙藏民族信奉的藏传佛教,不但不加以禁止,反而更加尊崇,优待喇嘛,利用它巩固在边疆地区的统治。在征服回疆后,对伊斯兰教,“不加干涉,教民仍诵经礼拜,沿用回教历书;判断诉讼,引用教规,不从国家法律”[8]291,认可伊斯兰教法中的部分法律在当地继续有效。从宜,包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两个方面。清廷尊重民族宗教习惯,绝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地点等形势的变化随时调整,显示了高度的灵活性。对新疆地区的伊斯兰教,统治前期“从俗”,到清末新疆建省后,就把内地实行的乡约制度推行到这里,改变了原来伯克管理宗教事务的制度。对西藏地区,乾隆后期针对西藏弊政,制定《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等法律,改变原来拉穆吹忠降神做法寻找转世灵童的习惯,代之以金瓶掣签制度,对原来的宗教传统进行了改革。

清廷不但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适用从俗从宜原则,也对内地宗教采用这一原则。一方面不干涉内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对信奉佛教还是道教或是其他宗教并不过问,在具体的法律规定中虽没有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事实上却奉行宗教信仰的自由。另一方面,调整佛、道教的制度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更易。清入关前对佛、道教虽已接受,但了解不深,所以其时施行的政策多因时、因地制宜,没有系统、连续的佛教政策。入关之后,顺治初期制定了一些针对佛、道教的禁令,但在顺治帝接触禅宗以后,这些制度逐渐松弛。康熙帝推崇理学,再度对佛、道教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但在实际施政过程中并不严格执行。雍正帝本身佛学修养深厚,推崇佛教,提倡三教一体,着重从法律上解决佛教弊端的同时避免对佛教的滋扰伤害,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乾隆帝又一反乃父政策,对佛、道教再度严管,在其统治的前几十年多次改易度牒制度,直至因效果不理想最终废除这一施行千年的制度。对于基督教,清廷从容教,到禁教,再到弛禁,最后全面放开,无不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而修订相应的政策和制度。

四、宽容与限制并行

宽容与限制并行原则是指清代的宗教立法既对宗教持宽容甚至尊崇态度,但又规定对宗教的各种限制,这是清廷“宽严结合”治理思想在宗教领域的具体运用。一方面,对各种宗教,只要不触犯统治利益,不违反国家统一,不冒犯国家主权,清廷都承认其合法存在,并允许其自由传教和人民自由信教,允许宗教团体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清廷允许佛寺道观进行自我管理,承认正一真人对天师道的管理权,认可藏传佛教寺院自身的等级制度及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确认伊斯兰教法在回疆地区一定范围内的法律效力,在允许基督教传教的时期对传教行为和信教行为尽量不加以干预等等,都表明了清廷的宗教宽容态度。

另一方面,在皇权至上的清代,统治者对作为社会重要力量的各种宗教始终不放心,从而采取法律手段控制其规模,限制其任意发展,使宗教始终处在国家可控的范围内。控制宗教的法律措施就是在进行宗教立法时设置种种限制性甚或禁止性的规定,纵观清代的宗教立法,可以说总体上体现了这种限制的原则。从规定僧道出家年龄和资格到寺观房屋的出租及禁止妇女入寺烧香,再到严厉惩治僧道犯罪,从规定喇嘛额缺及详细待遇到限制喇嘛出行,从禁止回民信新教到规定伯克和阿訇的职权,从禁止旗人信天主教到清末以中国的官阶等级对应天主教的教阶制度,事无巨细,宗教始终处在限制其任意发展的法律网之中。这些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归结到一点,就是防止宗教势力过大,与世俗政权争夺政治和经济利益,威胁到皇权统治。

总之,清廷在赋予宗教团体和宗教信徒一定自治权力的基础上,对宗教总体上予以限制。正因为如此,清代的宗教立法,就体现为以调整国家和宗教组织及宗教信徒之间关系的公法为主,从部门法的角度来看就是以从上到下管理宗教事务的行政法律制度和刑事法律制度为主,基本上没有调整宗教内部及宗教之间的法律关系的私法规范。

综上所述,以上基本原则贯穿于清代宗教立法的全过程,对立法形式和内容起着基础性的指导作用,并且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对清代各宗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清高宗实录.卷一千四百五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昭梿.啸亭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祝庆祺.刑案汇览三编[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5]清世宗实录.卷八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一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清高宗实录.卷一千四百二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篇14

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1)校风建设。

校风建设校风是一所学校所具有的独特风气,是一所学校的教育秩序、相互关系及精神面貌,是一所学校成员稳定的行为习惯,是一所学校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它与校训、学风、教风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2)教风建设。

教风是教风是学校成员对教育者应该“如何教”的一种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它体现了人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总之,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3)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风是学校成员对学习者应该“如何学”的一种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它体现了人们对学习活动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4)学校人际关系建设。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篇15

对策

分析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态势看,笔者的基本判断和提出的对策如下。第一,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从移植组装开始向自主开发的成长阶段迈进,但总体上看发展很不平衡。总体上讲,东部沿海企业好,西部和民营企业差;说得多,做的少;物质的多,精神的少;外显的多,深层的少;共性的多,个性的少。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仍然没有引起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足够的重视,应当从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和迅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出发,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还需要进一步宣传和引导、强化和推动。第二,我国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研究方法已经开始从定性描述转向定量分析,从案例分析转向各种实证模型的建立;研究范围从宏观环境转向微观组织,从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扩展到非公有经济实体甚至虚拟企业的企业文化;研究对象从对企业内个体研究转变为对员工整体的研究,从单纯的研究企业形象开始深入到研究企业审美文化和知识资本的人才要素等。但总体上说研究结构的多,制度的少;研究硬性的多,软性的少;阐述概念的多,实证研究的少,特别缺乏对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深层次的文化的研究,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不强,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三,许多大企业集团已经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全部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许多大企业集团设立了企业文化部、公共关系部、企划部或信息传播等专门机构,旨在协调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有的将其列入企业发展规划。如上海宝钢大力推行CS战略,已经形成了具有宝钢特色的用户满意文化,而三高一流(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高于群众、操作业务技能高于群众、生产工作业绩高于群众、培育一流的党员队伍)作为党建工作实践活动的创新,已成为宝钢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出台了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宝钢文化的构成体系和宝钢的理念形象与行为形象,形成了宝钢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纲要。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两张皮的现象,没有真正地融合,没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乏渗透力和实效性。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粘合剂,可以改变以往企业中思想工作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企业文化建设决不能孤立地进行,更不能把它作为时髦的装饰品,而应该自觉地利用和发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和优势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同时使思想政治工作找到一条渗透企业经营管理中去的途径和载体;要不断地增强企业思想政治

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感,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服务。第四,企业家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也是培育独特的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的关键所在。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企业精神的核心,是影响企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但企业家精神不能涵盖企业文化的全部。卓越的企业文化是卓越的企业家的人格化。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企业家的素质、决策力和领导力越来越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家应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第一践行者,第一宣传者。正如海尔集团CE0张瑞敏在海尔充当的角色那样: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实际上,海尔的扩张主要是一种文化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带去了一套海尔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人格化。企业家要注重自我修炼、自我珍重、自我提高,以人格魅力凸显与张扬个性,并进行科学的CI、I、I、IS设VMC计和恰当的形象塑造和传播;要学会用纵向思维、逆向思维和横向思维进行创造性地思考,特别是战略思考,并能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和企业新的情景修正企业战略和经营策略,调整自己的领导方法和管理方式,引导和影响企业员工进入有信心、有能力状态进行创新。第五,企业领导人开始注重企业文化中人才的要素及其价值的开发与利用。观代人力资源开发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突出人力资本的价值,突出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世界三大旅游公司之一美国罗氏旅游公司的经营高招是:重心放在激发员工的忠心和进取心上,坚持以员工第一为原则。以年均增长率100%高速发展的中创软件之所以成为中国IT业的旗舰之一,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精心打造企业的团队精神,推行契约式管理,为高知人才提供最好的发展机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以与您共同发展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美好前景吸引人才,不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强化服务意识,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客户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无缝对接,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当强调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人是最重要的关键因素。要坚持以人为本和人本主义,注重创造宽松、优美的工作环境,更加关注人的个性的张扬和能量的充分释放,重视人才的再培训、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第六,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生命所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条件。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当务之急必须唤起诚信,重建信用文化。企业良好的伦理道德、高尚的价值观和正确的经营理念是培育企业诚信文化的前提条件。信用累积与升

华形成的商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在东方管理智慧的宝库中,儒家管理之道的核心思想是德治。诚实守

-147-

关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基本判断及对策短论

信乃为人之道,立身之本,是企业精神第一要义,要使诚实守信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深入到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如杭州胡庆余堂的企业精神就是戒欺两个字。企业自律与社会对企业的他律是建设企业信用文化、塑造企业诚信形象的根本途径。如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的最高原则就是信奉诚信、稳健;山东三联集团把走大道不走小道,走正道不走歪道作为企业经营伦理。社会对企业诚信的他律,有赖于政府和中介组织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诚信的市场环境,如开通企业信用网络或企业不良行为警示系统、规范信息披露和建立资信等级制度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激励、褒扬诚实守信的企业,抨击、鞭挞和打击各种信用失范和缺损的黑洞行为,如中央电视台在今年3.15特别节目中揭露的丹麦国际名牌音响香武仕的造假事件。爱因斯坦说过,一切人类的价值的基础是道德,诚信是所有企业经营者、所有企业的资本。中国企业经营者的诚信问题是关系中国企业家成长的要害所在,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那些不守信用的企业是没有出路的。具有70年历史、年上缴利润1000万元的南京冠生园因陈馅事件被央视曝光后被迫破产再造,根本原因是该企业本身失去了起码的诚信,不重视产品质量,愚弄、坑害消费者,结果终被消费者所抛弃,被市场所淘汰。市场需要建立游戏规则,更需要诚信和法律支撑。企业经营者和全体员工都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维护商誉,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市场,健康发展。第七,当今社会是一个崇尚品牌的时代。品牌文化的本质是企业通过向顾客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取得一流的市场销售地位和效益。但目前的中国企业大多缺乏对品牌资本的认识,没有把品牌的差异性变为最大化,没有把品牌作为企业的运作中心,没有建立起客户对品牌的强烈的忠诚度和崇敬感,没有利用各种方式为品牌制造更大的价值。企业品牌的生命力以及在消费者中的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由企业的创新能力来支撑的。因此,要积极创建企业的研发机构,打造世界品牌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和提升品牌的内涵和管理能力,培育和形成良好的企业整体价值和独特的本土品牌文化,不断提高企业名牌产品的附加值和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第八,世界文化相互兼容,丰富多彩。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企业文化的底蕴首先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兼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是一元与多元的兼容。虽然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十分显现,但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所构成的企业文化各有特色,并总是处于流变的动态过程之中。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定融合了民族文化和历史人文精神的精华,必定注重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来充实、丰富、发展自己的企业文化。中石化集团公司在境外上市后,在市场上进行了新的定位、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对原有的企业文化进行了修订,他们在爱我中华、振兴石化的企业精神基础上又提出了竞争、开放的经营理念,扩展市场、增加回报的经营战略,公司利润最大化、股东回报最大化的经营宗旨,外部市场化、内部紧密化的经营机制,规范、严谨、诚信的经营准则和永不满足、各得其所的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具有民族性、可塑性、整合性、多样性等特征,其发展的总趋势将呈国际化、本土化、多元化、人性化。我们要以开放、兼容、效率的学习精神,学会拿来主义,交流文化理念,主动吸纳外国优秀的企业文化,把它融合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中,而不能全盘西化、食而不化。第九,现代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新经济中的霸主将是那些建立在文化创新基础上的企业。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已经不再只是进行各类资源整合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组织,更重要的是应被看作更符合人性激励创造鼓励创新的学习型组织,因为未来惟一持久的优势,乃是抓住一切机会不断学习而且比对手学的更快、更好的企业。21世纪是一个不断学习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说过,未来将是全球竞争的时代,这种时代能成功的公司,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未来的企业文化将是综合的文化,是吸收了最开放、最前卫、最高质的现代文化而形成的。拥有中国鞋王之称的森达集团,把视今天为落后的哲学理念升化为其蓬勃向上的企业精神。企业信息化是中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企业要加快实现信息化,核心是导入ERP系统。P不是普通的软件产品,而ER是国际最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流程、管理工具的凝结和数字化的表达,企业要利用ERP,提升自己的业务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企业家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而不可沉缅于过去或现有的成功,要不断地忘掉过去,超越自我、展望未来,建立新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只有坚持创新,摧毁自我,改造自己,追求卓越才是企业的新文化革命和文化力的力量源泉。正如美国通用电气GE的CEO韦尔奇所说,最终的竞争优势在于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以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第十,从长远看,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努力培育和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努力培育和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其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有些企业忽视了这一重要目标,那样必然失去正确的方向。以先进文化为指导,才能体现文化进步的性质,体现文化发展的要求,这是企业文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按照社会主义文化前进的方向建设企业文化,有利于形成先进的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有利于企业进行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有利于企业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和持续的竞争力。要代表先进文化和体现先进文化的特征,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突出时代特色。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企业没有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人才培训工作作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的环节来抓,缺乏企业文化交流与培训,没有一定资金的投入,这就很难取得真经。要确立培训是投资,不是费用的新观点,不仅要注意企业文化硬件设施的建设,更要注重企业文化的软件建设,常抓不懈,协调发展,使先进的企业文化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作者单位:中央企业工委)

3、创立最具激励机制的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平台

企业精神的提炼,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过程,创立和提炼它,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企业精神的形成,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需要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不断地利用各种途径进行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个性心理培育,同时要反复地进行审视、分析和,并在实践中及时提炼出其中的优秀部分,几经反复后,再用最简单概括的语言,总结出其中的精华,由此形成企业意识中最具激励的东西——企业精神。不难看到,企业精神的创立,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结出的硕果。因此,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促成企业精神的形成和创立。创立企业精神,不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而是利用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的热情,形成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工作合力,继而又炼出更新的精神成果,不断推进两个文明的建设。

4、确立高标准的企业道德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培育企业道德,这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企业道德是企业员工的重要行为规范。

5、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努力为之服务,这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6、提高职工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上一篇:热爱学生无私奉献下一篇:村干部教育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