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动态监管(精选8篇)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保证建
设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维护市场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山东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勘察设计活动的,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勘察设计市场动态监管,是指对勘察设计企业资质、业绩、质量、市场行为等进行适时监督检查,并及时作出处理的活动。
第四条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勘察设计市场动态监管工
作;设区的市、县(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勘察设计市场动态监管工作。
第五条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本辖区内从事工程勘察、工
程设计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可采取以下形式:
(一)集中监督检查;
(二)临时抽查和巡查。
第六条监督检查的人员组成:
(一)两名或以上佩戴执法证的监督检查人员。
(二)熟悉资质管理和资质审查的专家。
(三)相关专业的技术专家。
第七条集中监督检查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范围为:
(一)勘察设计企业:取得国务院和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工程勘察设计、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及专项工程设计证书(以下简称资质证书)
1并在我省行政区域范围内注册的企业,在鲁承担勘察设计项目的省外勘察设计企业。
(二)勘察设计项目:上完成的勘察、设计项目,包括省外勘察设计企业在鲁承担的勘察设计项目。
第八条集中监督检查的程序:
(一)制定监督检查方案并公布。
(二)检查方出示相应的检查文件或证件,明确监督检查内容。
(三)被检企业如实提供相关文件资料;
(四)检查方按检查方案对检查内容逐一进行检查。
(五)检查方将检查情况予以记录,并由被检企业负责人和检查人员签字确认。
(六)在监督检查中发现被检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达不到资质标准要求或者其他违法行为和重大质量安全问题的,核实后依法提出行政处理或者行政处罚建议,现场下发执法告知书。
第九条集中监督检查应按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一)自查阶段:受检企业按照检查要求认真进行自检,并上报以下材料:
1、自检报告1份。
2、由“企业勘察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发送的数据1份。
3、加盖注册执业师印模的资质检查申请表1份。
(二)检查阶段
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直有关部门按隶属关系进行检查,所检查的企业数不得少于辖区内企业总数的50%,按检查文件的要求向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报书面检查报告、检查情况汇总表、检查工程项目情
况一览表和检查勘察设计企业情况一览表。
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各设区市25%以上的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在各企业资质证书有效期范围内必查一次,被实名投诉和举报企业为必查对象。
(三)总结阶段: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查,对检查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写出书面检查报告,对违规企业或个人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条监督检查结论为合格和不合格。
(一)企业符合资质标准,遵守有关市场、资质管理规定,质量行为良好的,检查结论定为合格。
对合格的省内企业,在勘察设计资质证书上加盖山东省勘察设计市场检查合格专用章。
(二)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市场检查结论定为不合格:
1、注册执业人员或技术骨干人数未达到资质分级标准要求的;
2、存在出卖资质图章、代审代签、压价竞争、越级承揽业务等不良行为的;
3、受检材料中存在伪造、恶意涂改等不良行为的;
4、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有严重质量问题或因勘察设计原因造成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
5、违反市场管理规定、资质管理规定及其它有关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第十一条对监督检查不合格的省内企业,资质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由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建议并上报;资质由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仍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的,依法吊销其相关资质,收回其资质证书正、副本及证书专用章。
对监督检查不合格的省外企业,两年内不予办理进鲁备案手续,并将处理
结果告知企业工商注册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对在检查中存有严重违法、违规和违反强制性条文的各方主体质量企业或个人予以不良行为记录,在媒体公开曝光,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并不得参加本诚信企业、文明企业等荣誉表彰评比。
第十二条加大对依法诚信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表彰宣传力度,并纳入绿色通道,切实发挥动态监管的激励作用。
第十三条临时抽查和巡查采取不定期随机监督检查的方式,主要查处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受理的临时性举报和重大勘察设计市场及质量问题。
第十四条有关部门在实施监督检查时,不得妨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者收受企业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有关企业和个人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应当协助与配合,不得拒绝或阻挠。对拒不提供被检资料,予以通报,并责令限期提供被检材料。
第十五条实施勘察设计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将企业合同履约、招标投标、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行为信息记入诚信档案。
对勘察设计企业实行量化考评,并实行诚信评价等级制度。对从业人员实行“红牌”、“黄牌”警示制度。
第十六条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通过施工图审查建立勘察设计质量管理档案。
凡连续两年经国家、省、市质量检查、市场检查、施工图审查检查发现有不合格项目或施工图审查不合格率达到20%或一年以上无勘察设计业绩的勘察设计企业,连续四年未作出省部级优秀勘察设计成果的甲级勘察设计企业以及连续四年未作出市级优秀勘察设计成果的乙级及以下企业,均不予资质升级和
第十七条省外(境外)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来山东省承包建设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的,应当到省和项目所在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省内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包括中央驻鲁企业)在山东省境内跨地区承担业务的,不再在各设区市办理备案手续,但应办理勘察设计合同登记手续。
企业或注册人员在备案时提供虚假资料的,省、市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予备案,并作为不良行为记录向社会公布。
第十八条实行勘察设计市场信息化管理制度。
勘察设计企业业绩、注册执业人员及技术人员的签名、毕业证、职称证、个人业绩等应通过“企业勘察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及时进行网上上传和更新。
第十九条加大对资质资格申报弄虚作假查处力度,实行申报企业注册人员、工程业绩等公示制度。
对于申报材料有弄虚作假嫌疑或被举报的企业和个人,要及时开展核查。经核查确实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对其申请资质资格不予行政许可,在一年内不受理其资质升级和增项申请,在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网站和各级有形建筑市场予以通报,并记入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对于存在伪造印章等严重违法行为的,移交公安或司法部门处理。
第二十条推行并健全违规勘察设计企业法定代表人约谈制度。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在勘察设计市场竞争中违背公约及规定的企业和在施工图审查、勘察设计及施工图审查专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企业逐一进行约谈,并建立档案,对重点企业进行追踪检查,对情节严重的要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并网上
第二十一条完善勘察设计市场自律体系,建立勘察设计市场自律委员会。第二十二条加强对勘察设计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
建设单位与建设工程勘察、设计项目承包企业应当执行国家和省规定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不得违反规定压低建设工程勘察费、设计费。
第二十三条对有关部企业或个人在勘察设计市场动态监管中的其他违规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1 动态监管的意义
随着监理行业的不断壮大, 监理市场的监管必然会产生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 突出问题表现为现场监理机构注册人员资格、专业、人数不符合要求、工程监理实际取费不符合规定、监理通知不闭合、总监和现场监理人员到岗履职情况差等方面。因此, 研究完善监理行业管理制度, 推进监管模式改革, 科学、合理地引导监理市场的健康发展就显得更加迫切。通过信息平台, 实现动态监管, 及时披露企业和人员信息, 是实现信用评价体系的基础。动态监管逐步实现从以资质资格准入为主的监管手段向信用准入为主转变, 形成以诚信为衡量标注的优胜劣汰机制, 实现“宽进严管”的监管模式。
一是, 动态监管能够有效解决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格管理相脱节的问题。二是, 动态监管使人员流动规范化。利用网络手段实现信息共享, 让监管方能够及时掌握人员的变动情况, 有利于加强从业人员管理, 实现行业自律。三是, 动态监管是实现“宽进严管”的必然选择。对监理企业加强日常监管, 能够促进监理企业主动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从而对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防止安全事故起到了积极作用。
2 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
建立监理市场信用评价体系的原则是简便、有效。如图1所示, 对监理企业信用评价应该需要全面收集该企业的不良记录和良好记录, 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来确定。不管是不良记录还是良好记录都要通过相应的行为信息来反映, 而这些行为信息主要来自于现场监理机构。从组织结构上来讲, 监理企业最基本的组织单元是现场监理机构, 同样也应作为信用评价体系中最基本的信息单元, 监管方利用对现场监理机构的检查、考核等手段, 就可以得到这些行为信息, 此信息将作为评价该企业信用的重要依据。按照责权关系, 对产生这些行为信息的从业人员建立信用记录, 则形成了对从业人员 (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 的信用评价。监理行业作为咨询服务业, 人的因素对行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从业人员信用体系的建立对强化人员管理, 提高执业素养作用明显, 而且符合“重人员、轻资质”监管模式的发展方向。为了企业信用、人员信用评价体系更加全面, 在建立评价体系时也应该考虑诸如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人员是否满足资质标准、取费是否符合规定、骗取中标等非现场监理机构原因的因素, 而且, 信用体系评价体系的标准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 同样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3 现场监理机构记分管理
以现场监理机构为基本单元, 通过记分对不良行为和良好行为进行量化, 按照本地监理市场的特点制定记分标准, 形成记分表 (示例见表1) , 同时, 对相应的从业人员 (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 也通过记分的手段实施量化管理, 这就为实行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差异化监管提供了量化依据。对信用差的责任主体 (监理企业、从业人员) 通过集中培训学习、约谈、通报批评、清出市场等行政处理措施, 并与行政处罚相结合, 促进主要责任主体认真履责;对信用好的责任主体则要通过表彰、奖励、投标加分等方式予以鼓励, 并为信用好的企业和个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推进监理市场发展壮大。
现场监理机构记分管理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记分对象的选择、记分标准的设定、记分的内容及判断标准、记分周期的选择、奖/惩措施等方面。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信用评价的有效性、合理性、公平性。在记分对象的选择中, 如果在实施初期可以突出重点, 选择监理企业和总监作为记分对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对项目现场监理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或考核时, 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 应当依法进行处理、处罚, 并及时将记分情况逐级上报, 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累加。对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求限期整改的违法违规行为, 整改期届满仍未达标的, 以原记分值的2倍重新记分。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违法违规信息进行汇总和整理, 并按照设定的处理措施做出相应处理, 通过信息平台予以公示。监理企业、从业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及时查询积分情况。记分周期一般按照整年计算, 每年从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记分周期届满, 监理企业和总监的年度积分清零, 重新记分。
现场监理机构记分管理实施过程中, 最重要的环节为记分标准的设定以及违规处理。记分标准的设定要综合考虑本省监理市场的状况 (企业数量、资质等级、地区差异、从业人员数量等) 、从业人员在应分担的责任、定性指标定量化等方面的因素, 标准的设定要适合本地市场具体情况, 太低就失去了约束力, 太高会阻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通常采用专家打分等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确定, 而且标准也需要动态调整, 一般2年调整一次。
违规处理的标准一般分档设定, 一般不超过三个档。当监理企业的累积分值达到相应的分值, 就按照对应的处罚标准对该企业进行处罚, 通常对企业的处罚方式有约谈、通报批评、限制承揽项目、一定时间内禁止投标、清出市场等。当从业人员达到相应的分值, 同样按照处罚标准对人员进行处罚, 通常对人员的处罚有参加培训、通报批评、暂停总监资格、暂停执业资格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将对企业和从业人员记分代替对企业和人员依法处理、处罚。
4 结束语
动态管理的实施, 能够有效解决对从业人员一贯难监管、监管难的局面, 能够解决对责任人员到岗履职监管难题。动态监管的实施, 密切了政府监督与监理企业间的联系, 形成了互动, 是强化日常监管的重要手段, 强化了企业主体质量、安全意识, 有利于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 有利于全面提高监理企业对质量安全的自觉性、主动性。以监理市场动态监管为抓手, 构建了省、市 (州) 、县 (区) 三级信息联动工作机制。
打破了信息孤立、分散的管理方式, 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各级监管部门间的互动, 提高了监管工作的水平, 对于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提供了基础保障。从现场监理机构的记分管理的实施, 到监理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 借助信息平台, 实现监理市场的动态监管, 建立监理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信用体系, 对于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促进监理市场良性发展是一种长效手段。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网格化;海事动态监管模式;动态风险
0 引 言
“十二五”期间,随着浙江省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水上交通变得更加复杂,公众对安全出行的诉求不断提高,海事部门面临的水上交通安全形势依旧严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任务更加繁重。目前,浙江海事局全面应用了覆盖船舶管理、船员管理等信息化应用系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船舶交通服务(VTS)、闭路监控(CCTV)系统等在海事监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初步形成以巡逻船为主的水上交通立体监管体系;开发集成了AIS、VTS、CCTV等信号源和通航要素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网格化、可视化信息平台,实现了船舶的“可视、可听、可控”。根据浙江省海事辖区网格类型的划分,浙江海事局出台了《浙江海事局动态监管网格化管理办法(试行)》;然而,网格类型在划分后不能够随通航环境、交通流等实际情况进行实时改变,存在网格类型划分与实际通航安全风险情况不符合的现象,海事监管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便优化海事监管和应急救助资源配置,提高海事监管和应急救助水平。本文对浙江海事辖区的通航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建立网格风险动态评估模型,以便根据通航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对网格类型进行动态调整,探索实现基于动态网格风险的海事监管新模式。
1 海事网格化管理及其优点
1.1 海事网格化管理
海事网格化管理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将海事管理区域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以顺畅的协调机制和便捷的跨部门业务流程为纽带,实现网格单元与各管理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责任,对网格内的部件和发生的事件实施有效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实现全方位覆盖、全天候监控和快速反应的管理系统。
海事网格化管理是根据海事辖区进行网格划分,并对辖区内的各类通航环境、船舶、气象信息等信息资源按网格划分来进行管理。
图1 网格与资源的关系
系统中的网格资源采用分级管理,从网格到浙江沿海辖区,依次递归;其他资源信息采用分类管理,各类资源之间单独管理;将各类资源信息根据其地理位置,分配到网格,进行关系关联。借鉴海洋与渔业部门的渔区编码,对于未编码海区按相邻渔区编码进行加位处理。[1]
1.2 海事网格化管理的优势
当前,网格化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的运用已相当成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海事监管资源所具备的分布性、异构性、自治性和动态性与网格特点相符合,因此,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可有效解决现有海事监管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为海事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可行的解决方案。海事管理引入网格化管理模式的优势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2.1 实现管理资源的最大程度共享
通过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使网格中的各个部门实现流程和信息共享。当发生险情或出现违章情况时,网格化管理系统可自动根据各网格单元内资源的使用情况,对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协同调配,从而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最大共享。
1.2.2 实现控制的实时性
通过构建立体化的网格化管理信息传输通道,可使指挥机构、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通过公共信息平台获取相关海事信息,从而确保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1.2.3 提高海事预警能力
海上事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特点,借助网格化管理平台的实时监控和预测功能,可及时发现和甄别仍处于萌芽状态的事故或事件,并发出预警,彻底改变目前海事监管中被动、滞后的局面,为完善沿海水上交通事故或事件的预警机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能及时综合各方面信息,针对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结合应急预案,可迅速形成相应的行动方案,使预警信息更具针对性和明示性,减少恶劣天气带来的损失。
1.2.4 增强预警互动性
海事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及海上人员能最早发现潜在危机,是预警信息的重要来源。网格化管理方式的推行可为行政相对人提供畅通的信息通道,也可使事故险情和危机等得到真实记录和及时回应。这不但可缩短海事管理机构应急处置的响应时间,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同时可展示海事管理机构对公众举报的重视程度,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2 浙江海事辖区网格化管理现状
2.1 管理成效
随着海事网格化管理的不断推进,海事管理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同时在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水上交通事故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1)理顺工作职责。通过网格的划分明确各单位职责,消除管理的死角和重复部分;提高发现事故的能力和预防能力,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海事管理机构只能在事故发生后处理的情形。
(2)缩短了事故处理时间。以往通过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长时间才能处理的事故,现在依靠网格化管理在短时间内就可解决。
(3)建立了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通过网格化系统将事故的发现、处理的整个流程自动记录在系统中,使监督评估部门能够快捷、方便地调用,为监督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
(4)增强了海事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业务处理的各个环节都处于监督评估部门的监控之下,促使海事执法人员在事故处理中自觉遵守依法行政的要求,规范业务用语和执法流程。
海事网格化管理改变了传统海事管理粗放、低效、盲目的落后方式,使海事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高效化转变;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优化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形成职责明确、执法规范、服务精细、管理有序的新格局,进一步强化了海事管理机构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2.2 存在的问题
2.2.1 动态网格化管理尚未完善
目前,在“网格化、可视化信息系统”中,网格风险类型一经设定就无法随通航环境、交通流等实际风险情况进行实时改变,存在网格类型划分与实际通航安全风险情况不符合或不同步的现象。
2.2.2 传统的部门结构影响海事网格化管理效能的发挥
目前,海事网格化管理在海事管理机构内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更多表现在监管手段的变化,通过大量引进信息化技术,实现了海事管理触发机制质的提高,由以往事故发生后触发和依靠相对人报告或举报的被动触发机制,变成了通过AIS,CCTV,GIS等系统监督和预防的主动触发机制。但是,海事管理机构的各职能部门结构没有根据网格化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海事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流程。
2.2.3 新旧体制尚有摩擦,尚未达成统一认识
新的海事网格化管理模式对已经运行了几十年的传统海事监管模式造成很大的冲击,虽然大部分执法人员对海事网格化管理报以支持的态度,但几十年的监管习惯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很多人认为海事网格化管理仅仅只是一种手段的变化,对整个网格化管理理念给海事监管工作带来的革命性影响认识不足,这也从客观上影响了海事网格化管理的整体运行。
2.2.4 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支持
传统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都是针对传统的监管模式,特别是行政审批、调查取证等方面。海事网格化监管虽然在技术上完全可做到无纸化办公、异地办理各种业务,但由于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支持,不仅没有提高管理效率,反而因为两种体制同时运行,加大了执法人员的工作量,也间接造成执法人员对网格化管理认识的局限性。
3 浙江 海事动态网格化监管模式的提出
3.1 定 义
海事动态网格化监管是指根据海事网格通航安全风险的实际情况和辖区海事监管及应急资源数量,对各海事网格进行海事监管和应急救助力量的统筹分配及资源协调,力求海事监管与应急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监管资源的集约化,有效提升监管效能,确保对关键网格(高风险网格)的重点监管,维护辖区水上交通安全。[2]
3.2 监管流程
实时采集海事辖区内各网格的气象水文、交通流等信息,以现有的通航要素系统和船舶信用系统为支撑,根据网格动态风险评估和分级对各网格的通航风险进行测度、分级[3,4];根据辖区内各网格的风险分级结果,对各网格实施不同的监管模式。
3.3 监管模式分类及应对措施
3.3.1 红色应急管理
组织协调海事巡逻船艇对实施红色应急管理的网格动态游弋值守。红色应急网格归属分支局,充分利用AIS,VTS,CCTV,甚高频通信(VHF)等一切有效动态跟踪监控手段,对网格内的4类重点船舶实施跟踪监控,对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及时给予必要的提醒,并提供相应的安全信息服务。
如遇大风、浓雾等恶劣天气而导致巡逻船艇无法出航,网格归属的海事基层单位应做好相关记录,并利用AIS,VTS,CCTV,VHF等手段加强电子巡航工作。
3.3.2 黄色预警管理
根据辖区和黄色预警网格周边的海事巡逻力量,组织协调船艇进行网格巡航;根据网格现场实际决定动态游弋值守或定时巡航(时间间隔不大于24小时),网格归属的海事基层单位利用AIS,VTS,CCTV,VHF等手段加强电子巡航工作。
3.3.3 蓝色预警管理
根据辖区和蓝色预警网格周边的海事巡逻力量,组织协调船艇进行网格定时巡航(时间间隔不大于48小时),网格归属的海事基层单位利用AIS,VTS,CCTV,GIS,VHF等手段进行电子巡航工作。
3.3.4 常态管理
网格归属的海事基层单位利用AIS,VTS,CCTV,VHF等手段进行电子巡航工作;海事巡逻力量巡航时间间隔不大于72小时。
3.4 监管保障
3.4.1 制度保障
制定海事动态网格化监管制度,使海事动态网格化监管有法可依,并形成长效机制。
3.4.2 信息系统保障
对现有海事“网格化、可视化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完善海事网格化动态风险评估系统建设,实现海事网格风险的动态评估和分级。完善AIS,VTS,CCTV,GIS,VHF等信息系统建设,扩大其覆盖范围。[5]
3.4.3 指挥力量保障
在现有指挥中心、交通管理中心中设置专门岗位,完成对巡逻、救助力量的调配和指挥。
3.4.4 巡逻和救助力量保障
完善巡逻与救助力量的建设,对海事监管移动终端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具有海事网格动态风险分级的同步显示和预警功能。
4 结 语
水上交通安全风险系统是时变系统,系统风险随着通航环境、船员适任能力、船舶安全状况和货物属性、海事管理力量的动态投入等的变化而实时改变。在分析浙江海事辖区网格化管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浙江海事辖区水上交通安全风险系统实际情况,提出动态网格化监管模式,探索对不同网格实行动态分级管理,提高网格风险类型划分的正确性和动态性,动态统筹调配海事监管资源。试行动态网格化监管模式有助于优化海事监管力量调配,提高海事监管效率,减少目前存在的主观性强、缺乏动态全局统筹的缺点,有效保障通航安全。
参考文献:
[1] 浙江海事局.浙江海事局监管网格化、可视化需求研究[R].2013-10.
[2] 浙江海事局,上海海事大学.网格风险评估体系研究[R].2014-12.
[3] 黄常海,胡甚平,郝严斌,等.单船动态风险评估模糊推理系统的设计与模拟[J].中国航海,2011,34(2):68-73.
[4] 黄常海.基于VC与MATLAB的船舶航行动态风险推理系统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11.
国研网金融研究部 发布时间:2010-01-07
一、监管动态
1.胡晓炼:须留意黄金资产价格泡沫。中国证券报12月3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2日表示,目前黄金价格已是历史高位,须留意黄金资产的价格泡沫。外汇储备的整体配置要考虑长远效益,目前国际黄金价格已处于高位,对于黄金资产的价格泡沫要给予警惕。
点评:目前美国黄金期货价格触及历史高位,造成金价大涨的原因除了美元走弱之外,还有市场流传的中国将再次增加黄金储备的传言及大量的ETF买盘。
2.上期所:加快石油期货上市准备工作。证券日报12月3日消息,为了满足目前的燃料油现货市场发展趋势以及燃料油期货市场交割的发展趋势,上期所将在华东地区增设四个新的燃料油指定交割库,交易所表示将会密切跟踪现货市场的变化,贴近现货市场需要,不断完善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在能源类品种研究开发方面,加大研究开发,推进原油、汽柴油、沥青等石油期货品种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
3.白银铅焦炭等期货品种有望推出。中国证券报12月4日消息,在3日的“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交易所、商业银行、期货公司、现货企业相关人士认为,应从多种途径强化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多家期货交易所的负责人表示,将积极研究并推出铅等期货新品种。对于股指期货何时推出的问题,相关人士并未透露具体的时间表。
4.投资股指期货须具备三个要件。证券时报12月4日消息,中金所总经理朱玉辰3日表示,目前中金所正在建立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投资者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才能投资股指期货。首先,参与股指期货的投资者要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中金所将根据经济实力对投资者进行筛选,50万元是开户门槛;其次,投资者要对期货知识有一定了解,中金所将对投资者进行必要测试;第三,投资者要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即要参与过模拟交易和商品期货交易。点评:2009年将成为期货行业发展的分水岭。若股指期货明年推出,将对期货市场产生较大推动力,实现成交量同比翻番应该没有问题;若未能推出股指期货,今年50%的同比增长速度应该能得到保持。
5.渤海商品交易所确定开业首批上市原油和焦炭两品种。新华网12月9日消息,国内首家股份制商品交易所――渤海商品交易所8日在上海进行路演,渤海商品交易所董事长阎东升透露,该所已经确定原油和焦炭作为开业第一批上市的两个品种。据介绍,首批上市的两个品种将为国际原油中国价格以及中国焦炭世界价格奠定基础。同时渤海商品交易所推出的覆盖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交易时段的24小时交易,将给大宗商品投资注入活力。
6.商务部正着手起草大宗商品市场管理办法。上海证券报12月17日消息,商务部正着手起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以推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种种迹象显示,国家对于大宗商品市场的定调已逐步从早期的“规范”转变到“推动和促进”的轨道上来。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主任刘俊生指出,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规模小、地域性过强、功能配套系统性不合理等问题。如何完善电子交易平台的标准化、促进电子交易与物流系统的信息化整合,提升电子交易平台的国际化水平,创造交易良好的诚信交易市场,建立有序的法律保障环境等,日趋成为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发展的迫切需求。
7.尚福林:适时推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上海证券报12月19日消息,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18日表示,要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逐步完善新股价格形成与承销配售机制,适时推出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并将建立灵活的转板和退出机制。
8.现货交易破题 原油期货放行加速。中国经营报12月19日消息,12月16日,商务部有关司局消息人士表示,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将于2010年上半年会商原油期货如何放行,同时也会对目前实施的国内企业原油销售权限核准制度进行探讨甚至修改。从大的趋势看,原油期货晚推不如早推,早推不如快推,预期,有关部委2010年将集中对不利于原油期货推出的部分政策法令进行修改或完善。
9.渤海商品交易所18日开业 推出原油和焦炭现货交易。每日经济新闻12月19日消息,12月18日,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开业,焦炭和原油两个品种正式上市交易,当日原油和焦炭分别报收于4076元、1640元,成交量分别为147.75万手、94.5万手。
点评:渤海商品交易所推出的原油产品,对于中国谋求原油国际定价权和话语权,有深远的意义。10.上海证监局支持期货公司引入质量管理体系。中国证券报12月25日消息,海通期货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24日通过专家组的现场审核,成为业内首家通过此类认证的期货公司。
点评:期货公司引入质量认证管理体系,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公司自治,外部监管和新政监管的有机结合。
11.为防范假日风险上期所提高期货保证金比例。第一财经日报12月25日消息,元旦临近,为了确保市场平稳运行,24日国内各大期货交易所纷纷发出通知,提醒投资者防范假日风险。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还特别规定,将对元旦休市前后各合约交易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幅度作出调整。
12.分类监管正式实施 期货公司瞄准3A标杆。证券日报12月28日消息,继证券业实行分类监管之后,证监会2009年8月初就《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试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9月1日该《规定》正式实施。《规定》实施了两个半月后,期货业首次分类监管评审结果评出。在目前国内165家期货公司中,此次评出的A、B、C、D、E类公司数量分别为18家、37家、81家、28家和1家。其中A类公司占近11%,B类公司占22%,C类公司占49%。目前,分类监管对于期货公司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期货公司设立营业部与分类评价结果衔接工作有关问题的规定》,从12月1日起,期货公司申请在住所地证监局辖区内设立营业部的,最近一次的期货公司分类评价类别应当达到C类以上;期货公司申请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营业部的,最近一次的期货公司分类评价类别应当达到B类以上。
点评:分类监管的主要目的是加快期货市场的兼并重组,扶持优势期货公司做大做强。根据管理层的意图和安排,股指期货、CTA(商品交易顾问)、境外期货代理等期货创新型业务首先将被赋予评级靠前的公司,而排名靠后的企业则在业务扩张等方面受到限制。现在期货公司离最高级别3A尚有差距,但随着我国期货业的发展壮大,相信3A级期货公司必将脱颖而出。
二、市场动态
1.国内现货黄金白银大涨创新高 黄金每克首破265元。新华网12月2日消息,2日,国内现货黄金价格大涨,再创新高。数据显示,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AU99.95收盘于每克265.71元,上涨6.11元,共成交2664公斤;黄金AU99.99收盘于每克265.77元,上涨5.79元,共成交2915.8公斤;黄金AU100G收盘于每克266.12元,上涨1.58元,共成交103公斤;黄金AU(T+D)递延交易品种收盘于每克265.76元,上涨6.12元,共成交28106公斤;黄金AU(T+N2)收盘于每克264.75元,下跌5.28元,共成交60公斤;铂金PT99.95收于每克339.17元,上涨6.99元,共成交18公斤。而在现货白银方面,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AG(T+D)收盘于每公斤4238元,上涨131元,共成交294840公斤。
2.期市向单日万亿成交额迈进。期货日报12月8日消息,近期,受双节消费旺季来临、南美大豆到港延迟、投机基金垂青等因素带动,以豆油为代表的大商所油脂板块表现抢眼,7日,该品种成交量突破177万手,创上市以来新高。受此影响,当日大商所单日成交量、成交额及总持仓创历史新高,其中单日总成交量达7087108手,超出2009年8月13日的成交量历史高点6701668手;成交额达到了3536.69亿元,超过了12月4日的3401.37亿元;总持仓达3664450手,同样超过本月4日的历史高点。
点评:今年大豆供应形势已经基本定型,美国基金的炒作导致国内大豆跟涨,资金成为当前豆油价格走势的主导,并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3.郑商所批准三家菜籽油交割仓库。期货日报12月16日消息,郑商所已于2009年12月14日批准中储粮镇江粮油有限公司、中储粮合肥油脂库、西安油脂公司油脂仓库为指定交割仓库,上述单位将从2010年月1月4日起开展菜籽油期货交割业务。同意荆州金楚油脂公司、张家港江海粮油接运公司、新元粮油(武汉)有限公司恢复菜籽油期货交割业务,上述单位将从2010年月1月4日起开展菜籽油期货交割业务。
4.上期所同意江苏永钢变更产品标牌。期货日报12月16日消息,日前,上期所发布通知,根据《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同意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变更其线材、螺纹钢注册品牌的产品标牌。
5.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首份行业自律发布。每日经济新闻12月17日消息,12月16日,我国首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行业自律发布。这份倡议明确提出各市场参与者应“规范自身行为,探寻大宗市场管理标准,共同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的秩序,为国内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树立典范”。
6.螺纹钢和天胶期货手续费双边收取遏制投机初显成效。每日经济新闻12月19日消息,18日是上期所对螺纹钢和天然橡胶合约两品种采取日内交易手续费双边收取的第三天,从三天螺纹钢和橡胶期货成交及持仓情况看,遏制投机已初显成效。12月16日,天然橡胶主力1003合约成交79.48万手,所有合约成交量93.2万手。螺纹钢主力1005合约成交164.42万手,所有合约成交量172.74万手。12月18日天然橡胶主力1003合约成交111.48万手,所有合约成交量129.47万手,螺纹钢主力合约RB1005成交106.17万手,所有合约累计成交量112.81万手。
点评:从成交量情况看,上述两个品种的交易手续费日内双边征收对遏制投机起到了初步效果,其中对螺纹钢的作用比较明显,而橡胶期货成交量出现大幅增长这主要由于国家调整进口关税对行业形成利好所致。
7.四大期货品种创年内新高。上海证券报12月25日消息,24日,国内期货市场整体反弹,铜、锌、橡胶、白糖四大品种携手创出年内新高,成交量、持仓量较上一交易日出现明显放大。
8.期货第一股 中期期货:3亿元。国际金融报12月23日消息,中期等3家期货公司于今年10月宣布合并。合并重组采取吸收合并的方式,即以中期期货作为合并存续方,中国国际期货和中期嘉合期货作为被合并方。合并前,中期期货、中国国际期货和中期嘉合的注册资本分别为0.5亿元、2.2亿元、0.3亿元。合并后,存续公司的注册资本则达到3亿元,中国中期出资占存续公司比例为22.46%。
点评:并购重组将是明年起期货行业发展的重头戏。从行业内部来看,期货行业分类监管启动是推动兼并重组的最大因素,因为期货公司只有保持成为A类或者B类期货公司,才能够拿到创新业务资格,才能增设网点。在未来,期货公司将以增级、保级为目标来整合资源。并购后,期货公司的规模有望迅速增加,网点有望实现互补,还能获得分类监管加分,所以预计并购重组节奏会加快。
9.券商系期货公司异军突起 挟优势征战2010年。证券日报12月28日消息,最近三年,券商系期货公司的数量、注册资本、总资产等经营指标均得到快速提升。截至今年12月初,全国共有63家券商参股或控股期货公司,占现有163家期货公司的38.65%。这些券商系期货公司的注册资本金总额为74亿元,平均每家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达1.13亿元。其中,海通期货的前进速度最引人瞩目,公司注册资本金由初期的3000万元增至目前的5亿元,位居全国期货公司首位。数据还显示,自2006年券商全面介入期货市场备战股指期货以来,券商系期货公司总资产年均增幅近50%,注册资本金、净资本、净资产年均增幅在 15%左右。客户保证金规模年均增长75%,占市场总量的三成;代理交易额年均增长72%,占市场总规模的四成。
点评:券商过去是、未来仍将是期货行业背后的一个重要推手。股指期货对证券公司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证券公司必须争抢期货公司资源。伴随着股指期货即将到来,券商在期货市场的作用会更加明显,券商系期货公司的优势也会进一步上升。整体而言,券商需要期货公司,期货公司也需要券商。2009年,仍有很多券商都在洽购期货公司资源,很多期货公司也在寻求与实力派券商合作。未来三年则是分化的三年,行业洗牌不可避免。
10.两月内推出4个新品种 期市成交额突破100万亿。证券日报12月28日消息,2009年的期货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2个月内推出了4个新品种。3月27日,钢材期货两大钢材品种螺纹钢和线材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推出。4月20日,国内最大的粮食品种早籼稻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5月25日,PVC(聚氯乙烯)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11月2日,期货市场的年成交额首次突破100万亿大关,这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迈入了一个新阶段。
点评:预计2009年全年成交量将突破20亿手大关,保证金规模达到1500亿元左右。预期2010年我国期货市场将会继续保持强势增长势头,成交量突破30亿手大关,保证金突破2000亿元。
11.期指推出传闻再现 炒作或复制创投模式。每日经济新闻12月31日消息,12月30日早间,有关股指期货获得国务院批准的传言就在市场上迅速传播,带动了期货概念股与券商股全面走强。
点评:随着未来股指期货推出的预期越来越强烈,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那些参股A类期货公司的上市公司。
前 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系统架构概述 政府监管平台 企业监控平台 性能与技术要求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丘舍金、李旭光、冯泉、罗冠伟、董轩、刘建、洪茂枝、周炜、沈兵、张锦、李文亮、尚绛、梁金焰、刘佳欣、李明瑛、朴松爱、孙亚夫、张伟。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
平台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中政府监管平台和企业监控平台的功能要求、性能与技术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政府监管平台及企业自建或运营商搭建的卫星定位监控平台。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 20263 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
JT/T XXXX-XXXX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平台数据交换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道路运输车辆 operating vehicles 以营运为目的,并有营运许可证的车辆。
3.2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 GNSS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operating vehicles 以提供道路运输车辆实时位置和状态信息为特征,具有运输车辆驾乘人员及运输车辆管理者等用户远程信息服务,反映运输车辆动态数据,满足营运监管部门及安全监管部门对系统信息运用要求,能对服务范围内的车辆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综合性信息处理系统。系统由卫星定位系统、通信网络、监控平台及车载终端等部分组成。
3.3 政府监管平台(简称政府平台)government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platform 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通过提供信息处理及人机服务接口等功能,实现对服务范围内的车载终端和接入平台进行管理的系统平台,主要实现对上级平台的数据报送和对下级接入平台、运输企业、车辆、从业人员、业户的管理以及车辆运营安全的监管。3.4 企业监控平台(简称企业平台)enterpris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platform 企业自建或委托第三方技术单位建设的卫星定位动态监控平台,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通过接入通信网络对服务范围内的车载终端和用户进行管理,并提供安全运营监控的系统平台,主要实现对平台中的车辆安全运营的实时监控。
3.5 接入平台 access platform 接入到政府监管平台的平台,包括企业监控平台和下级政府监管平台。
3.6 车载终端 vehicle terminal 安装在道路运输车辆上满足工作环境要求,具有卫星定位系统、移动网络接入、道路运输车辆行驶记录、道路运输车辆相关信号采集和控制,与其他车载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提供监控平台所需的信息,完成监控平台控制功能的装置。
3.7 监控信息服务系统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ervice system 和通信网络接入网关相连,包含能提供车辆位置和状态等信息的车辆位置信息服务系统、提供监控工作站进行地图浏览和查询的电子地图系统以及存储和备份车辆信息的数据库系统,并提供后台管理和维护支持的系统。
3.8 监控工作站 monitoring station 和监控信息服务系统相连,能提供车辆管理和控制等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接口的系统,是监控平台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实体。
3.9 休眠 sleep 车辆熄火后,终端继续保持与监控中心联系的一种特殊状态。车辆熄火后,终端自动进入休眠状态,关闭除无线通讯模块外其他不必要设备,并自动持续降低数据上传频率。
3.10 疲劳驾驶 tired driving 驾驶人的连续驾驶时间超过4h时,认为该驾驶人进入疲劳驾驶状态。
3.11 区域报警 regional alarm 车辆驶出或驶入规定区域范围。
3.12 地理栅栏 geographic fence 通过监控平台对车辆设定限制区域实现当车辆从此区域移出或是进入后报警的功能,并以声、光等方式提示。
3.13 在线车辆 online vehicles 当前连接到监控平台的车辆。
3.14 上线车辆 previously online vehicles 监控平台设定时间内曾经在线连接到监控平台的车辆。
3.15 车牌 license plate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颁发的机动车号牌以及车牌颜色简称。如闽AY3154黄。系统架构概述
系统由政府监管平台、企业监控平台、车载终端、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组成。通过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业务管理以及数据交换和共享。
政府监管平台与上级或下级政府监管平台对接,也可直接提供企业监控平台接入,主要实现政府管理业务功能,以及对下级接入平台进行监管和考核。
企业监控平台接入到政府监管平台,主要通过对车载终端的控制,实现对营运车辆安全运营的监控,并实时上报各项数据给政府监管平台。
政府监管平台之间通过专线网络或互联网VPN方式进行连接,企业监控平台与政府监管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或专线网络方式进行连接,车载终端与企业监控平台或政府监管平台之间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连接。政府监管平台
5.1 基本功能 5.1.1 接入平台管理
应提供接入平台管理、平台信息查询和平台考核等功能,具体功能要求如下:
——接入平台管理具备平台配置管理、平台自动查岗和平台手工查岗的基本管理功能;
——平台信息查询具备平台基本情况、平台在线车辆、平台历史上线车辆、平台未上线车辆、平台运行日志和平台巡检日志等查询功能;
——平台考核包括平台动态数据传输情况、平台链路通断情况和平台车辆上线情况和平台查岗统计等,具备对接入平台按日、周、月、季和年进行考核的功能。
5.1.2 报表导出功能
平台中所有查询结果及统计分析结果均应支持excel的报表导出功能。
5.1.3 车辆数据定时下发功能
定时向接入平台下发其上报的正常汇报车辆列表及异常车辆列表。
5.1.4 报警
应支持接收由下级监管平台或企业监控平台上报的报警信息,包括紧急报警、偏离路线报警、超速报警、区域报警、疲劳驾驶报警等。
产生报警时,可通过声、光、图片和文字等方式提示并显示车辆动态位置信息和静态信息及相关信息。
5.1.5 报警管理
应支持接收接入平台上报的报警信息及对应的报警处理信息。如下级监管平台或企业监控平台未在约定时间内上报报警处理信息,监管平台应向其发送报警处置请求指令。
5.1.6 基本资料管理
提供对接入平台的各种车辆、交通从业人员和运输企业等基本资料的查询管理功能。
5.1.7 危险品车辆/企业管理
5.1.7.1 危险品车辆查询和统计功能 危险品车辆管理应具备以下功能:
a)危险品车辆查询,包括在线危险品车辆查询、上线危险品车辆查询、跨域危险品车辆查询和警情信息查询;
b)危险品车辆统计,包括危险品车辆在线情况统计、危险品车辆上线情况统计、危险品跨域(不同地区监管平台间)情况统计、危险品车辆报警情况统计和危险品车辆分布情况统计。
5.1.7.2 危险品运输企业查询、统计和考核功能 危险品运输企业管理应具备以下功能:
a)危险品运输企业查询,包括危险品运输企业详细情况查询;
b)危险品运输企业统计,包括危险品企业分布情况统计、危险品运输企业所属车辆上线情况统计和危险品运输企业所属车辆报警情况统计;
c)危险品运输企业考核,包括危险品运输企业的月度、季度和考核。5.1.8 班线客运车辆/企业管理
5.1.8.1 班线客运车辆查询和统计功能 班线客运车辆管理应具备以下功能:
a)班线车辆查询包括在线班线车辆查询、上线班线车辆查询、跨域班线车辆查询和警情信息查询;
b)班线车辆统计包括班线车辆在线情况统计、班线车辆上线情况统计、班线车辆跨域(不同地区监管平台间)情况统计、班线车辆报警情况统计和班线车辆分布情况统计。
5.1.8.2 班线客运企业查询、统计和考核功能 班线客运企业管理应具备以下功能:
a)班线客运企业查询包括班线客运企业详细情况查询和班线客运线路查询;
b)班线客运企业统计包括班线客运企业分布情况统计、班线客运企业所属车辆上线情况统计、班线客运企业所属车辆报警情况统计;
c)班线客运企业考核包括班线客运企业的月度、季度和考核。
5.1.9 旅游包车/企业管理
5.1.9.1 旅游包车查询和统计功能 旅游包车车辆管理应具备以下功能:
a)旅游包车查询包括在线旅游包车查询、上线旅游包车查询、跨域旅游包车查询和警情信息查询;
b)旅游包车统计包括旅游包车在线情况统计、旅游包车上线情况统计、旅游包车跨域(不同地区监管平台间)情况统计、旅游包车报警情况统计和旅游包车分布情况统计。
5.1.9.2 旅游包车企业查询、统计和考核功能 旅游包车企业管理应具备以下功能:
a)旅游包车企业查询包括旅游包车企业详细情况查询和旅游包车营运线路查询;
b)旅游包车企业统计包括旅游包车企业分布情况统计、旅游包车企业所属车辆上线情况统计和旅游包车企业所属车辆报警情况统计;
c)旅游包车企业考核包括旅游包车企业的月度、季度和考核。5.1.10 货运车/企业管理
5.1.10.1 货运车辆查询和统计功能 货运车辆管理应具备以下功能:
a)货运车辆查询包括在线货运车辆查询、上线货运车辆查询、跨域货运车辆查询和警情信息查询;
b)货运车辆统计包括货运车辆在线情况统计、货运车辆上线情况统计、货运车辆跨域(不同地区监管平台间)情况统计、货运车辆报警情况统计和货运车辆分布情况统计。
5.1.10.2 货运企业查询、统计和考核功能 货运企业管理应具备以下功能:
a)货运企业查询包括货运企业详细情况查询;
b)货运企业统计包括货物企业分布情况统计、货运企业所属车辆上线情况统计和货运企业所属车辆报警情况统计;
c)货运企业考核包括货运企业的月度、季度和考核。
5.1.11 车辆动态监控管理
车辆动态监控功能应至少具备以下几个功能:
a)提供对车辆的实时监控、单向监听、双向通话等功能,提供对多车的车辆跟踪、报文发送和车辆拍照等功能,并可支持对反馈报文、车辆行驶记录数据及照片的历史数据查询。
b)提供对指定单车车辆历史轨迹回放功能,并支持在历史轨迹点提供车辆事件的提示。
c)提供查询指定时间段、经过指定区域的车辆信息,应支持多区域多时间段的联合查询。
5.1.12 车辆视频监控
提供对单车或多车的视频信号监控查看功能,应支持实时监控及历史视频数据调用查看。
5.1.13 电子地图管理
5.1.13.1 电子地图基本功能
电子地图应支持包括漫游、放大、缩小、全图、拉框放大、拉框缩小、距离量算、比例尺显示、打印和当前屏幕图像保存等基本操作;支持电子地图的鹰眼功能、标注功能、图层控制功能、量算功能、地理信息查询功能和路径分析功能;支持对电子围栏设置、行驶区域设置和行驶路线设置功能。
地理信息查询支持对设施点、地名、道路和行政区域模糊检索。
5.1.13.2 电子地图表达
电子地图表达应符合GB 20263的规定。
5.1.13.3 目标影像展现
支持车辆等动态目标、自定义设施和点线面叠加;支持地图显示、影像显示、影像和地图叠加显示。
5.2平台接口功能
5.2.1 与其它平台信息交换
实现与企业监控平台、上级政府监管平台及下级政府监管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包括车辆动态信息、静态信息和跨域信息的交换功能。
具备下发通知信息给接入平台的功能。
5.2.2 数据共享接口
提供标准数据共享接口,为其他政府部门提供数据共享接口服务。
5.3 系统管理
系统提供用户、角色、权限和日志管理功能。
提供报警控制参数配置功能,实现对报警的声、光提示可控配置。
5.4 统计分析
5.4.1平台管理统计分析
提供对接入平台总数、在线平台数、平台入网车辆数、平台在线车辆数和平台车辆报警数的统计分析。
5.4.2 车辆管理统计分析
提供车辆统计报表和车辆综合统计分析功能,具体功能如下:
——车辆统计报表应具备车辆上线情况统计报表、车辆跨域情况统计报表和车辆警情(警情包括下级平台上报的报警及本平台自行产生的报警)统计报表。
——车辆综合统计分析应具备车辆信息在线分析、车辆上线情况同比/环比分析、车辆警情情况同比/环比分析和车辆跨域情况同比/环比分析功能。
5.4.3 其它统计分析
提供对地区车辆统计分析和重点运输车辆的特殊统计分析功能。
地区车辆统计分析包括对地区所属车辆上线情况统计和地区所属企业平台上线覆盖情况统计。
5.5 运营维护功能
监管平台系统运营维护应至少具备以下几个功能:
——服务器状态监控功能,能监控各种服务状态;
——系统资源监控功能,能监控各服务器资源消耗情况,可显示资源消耗情况。企业监控平台
6.1 基本功能 6.1.1 报表导出功能
平台中所有查询结果及统计分析结果均需支持excel的报表导出功能。
6.1.2 报警和警情处理 6.1.2.1 报警
应支持接收由车载终端触发的报警信息,包括紧急报警、设备故障报警、偏离路线报警、区域报警、超速报警、疲劳行驶报警、断电报警、超时停车报警和电瓶欠压报警等。
应支持由平台产生的报警,并应能配置是否下发终端进行报警提示。
产生报警时,可通过声、光、图片和文字等方式提示并显示车辆动态信息、位置信息和静态信息及相关信息。
6.1.2.2 报警信息处理
提供对终端上报的报警信息和企业平台分析产生的报警信息进行处理,报警信息处理过程包括报警信息确认、报警处置、报警处理情况登记和报警信息处理状态跟踪,以及报警信息查询和报警统计功能。报警处理可依据不同报警类型进行如下方式的处置,包括车辆监听、拍照、报警解除和下发信息等,通过下发信息达到提醒司机的目的。
企业监控平台应支持将报警信息和报警处理结果信息实时传送到政府监管平台,并响应政府平台下发的报警处置请求指令。所有报警及报警处理信息均应记录并提供查询功能。
6.1.3 监控功能
6.1.3.1 车辆监控管理
车辆监控管理包括车辆上下线实时提醒、车辆调度、车辆监控、车辆跟踪、车辆点名、车辆查找、区域查车和车辆远程控制的功能:
——车辆上下线实时提醒:实时反映车辆上下线情况,通过声、光等形式进行提醒; ——车辆调度:通过多种方式选择车辆,并向车辆下发调度信息;
——车辆监控:实时接收终端上传的动态信息,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其位置,并可根据需要显示车辆动态信息;
——车辆跟踪:以定时方法,在电子地图显示单车或多车实时位置和状态信息;
——车辆点名:向指定车辆发送车辆点名命令,终端上报车辆位置信息,企业平台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车辆位置;
——车辆查询:按照车牌号码、SIM卡号码、司机、企业和车队等条件查询车辆;
——区域查询:在电子地图上查询设定区域的当前车辆;
——远程控制:将监听、解除监听、GPRS连接、抓拍等指令发送到终端,通过终端实现相应功能。
6.1.3.2 历史轨迹回放
提供支持单车指定时间段内回放车辆历史轨迹的功能。
6.1.3.3 定时定位车辆查询
根据车辆的轨迹数据,查询指定时间段内、经过指定区域的车辆信息,应支持多区域多时间段的联合查询。
6.1.3.4 车辆视频监控
提供对单车或多车的视频信号监控查看功能,应支持实时监控及历史视频数据调用查看。
6.1.3.5 电子地图管理
电子地图管理应符合4.1.13的规定。
6.1.4平台接口功能
6.1.4.1 与政府监管平台信息交互
实现与上级政府监管平台的信息交换,包括车辆动态信息、静态信息和跨域信息的交换功能。
具备接收上级政府监管平台下发通知并进行醒目显示的功能。
6.1.4.2 监控平台间连接情况
具备监控自身与上级政府监管平台间连线情况功能,并以声、光等提示信息提示用户直至恢复连接。
6.1.5 监管功能 6.1.5.1 监管巡查 响应政府监管平台下发的岗位巡检指令,并将巡检结果上报到政府监管平台。
6.1.5.2 监管平台实时数据交换 收到车辆上报动态位置信息后,立刻向政府监管平台实时上报车辆的位置、状态信息和报警信息,响应政府监管平台拍照和监听指令,显示政府监管平台下发信息。
6.1.6 统计分析功能
对车队或车辆报警、行驶里程、车辆上线率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文字或图表方式表示统计分析结果。
6.1.7 管理功能 6.1.7.1 终端管理
支持终端开户、销户、车辆停用、车辆转组和终端转车等功能。
提供对终端参数配置管理功能,包括IP地址配置、报警参数配置、区域设置和路线设置配置、终端固件升级等功能。
6.1.7.2 基础信息管理
提供SIM卡管理、终端管理、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车队、运输企业管理功能,并提供对车辆信息的综合查询。
6.1.7.3 行驶记录管理
提供远程调用车辆行驶记录相关信息,并能够对车辆行驶记录信息保存、查询、统计、分析和打印。
6.1.7.4 多媒体信息管理
提供对终端上传的音频、视屏、图片等信息的检索上传、存储及查询等功能。
6.1.7.5 系统管理
系统提供用户、角色、权限和日志管理功能。
提供报警控制配置功能,实现对报警的声、光提示可控配置。
6.1.7.6 运营维护管理
监控平台系统运营维护应至少具备以下几个功能:
——服务器状态监控功能,能监控各种服务状态;
——系统资源监控功能,能监控各服务器资源消耗情况,可显示资源消耗情况。
6.2 业务功能 6.2.1 偏离路线报警 当车辆偏离预设的行驶路线范围超出阈值时报警,并以声、光等方式提示,提供对偏离路线报警的记录和处理。
6.2.2 线路关键点监控
支持对车辆行驶路径关键点时间的监控,即当车辆未按照规定时间内到达或离开指定位置时,实时以声、光等方式提示。
6.2.3 地理栅栏
车辆熄火后,以车辆熄火位置为中心,以不大于600m的距离为直径,设定一个电子栅栏,当车辆从此区域移出后报警,并以声、光等方式提示,提供对报警的记录和处理。
6.2.4 疲劳驾驶报警
当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超过阈值时报警,并以声、光等方式提示,并提供疲劳驾驶报警的记录和处理。
6.2.5 司机身份识别
对终端上传的司机身份信息识别,并将司机身份有效性结果信息下传到终端,完成司机身份识别过程。
6.2.6 特殊业务功能 6.2.6.1 班线客运
6.2.6.1.1 营运线路查询
提供对长途班线客运线路查询功能。
6.2.6.1.2 乘客超员监控
通过拍照或视频方式监控车辆超员情况,提供对车载终端直接通话功能提醒驾驶人员超员,提供对超员的警告、记录和处理。
6.2.6.1.3 分路段限速监控
分路段设置限速阈值,实现超速报警,并提供对超速的警告、记录和处理。性能与技术要求
7.1 质量与性能指标 7.1.1 系统总体性能
系统总体性能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支持系统7×24h不间断运行;
——车载终端在非休眠状态下上报车辆动态数据时间间隔不大于60s;
——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故障恢复时间不超过120min。7.1.2 应急与报警信息响应时间
报警及报警信息处理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应急与报警信息处理时间不超过10min;
——优先保证报警信息及报警处理信息显示。
7.1.3 接入平台数量
政府监管平台支持与之对接的平台数量不小于100个;
7.1.4 接入车辆的数量平台车辆接入性能要求如下:
——具有海量定位数据高并发处理能力:平均 500条/秒、峰值1000条/秒;
——企业监控平台能支持至少10,000台终端接入,支持超过10,000个动态目标的监控能力;
——政府监管平台能支持显示超过100,000个动态目标。
7.1.5平台响应时间
最大并发用户数达到系统设计要求的并发用户数时,各事务平均响应时间不应超过单用户平均响应时间的五倍。
7.1.6 地图数据质量
电子地图数据质量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电子地图应使用经国家测绘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电子地图;
——地图更新频率不少于一年一次。
7.2 网络传输
网络传输环境要求如下:
——政府监管平台之间支持专线网络或互联网VPN连接;
——企业监控平台支持互联网或专线网络等方式连接政府监管平台。
7.3 数据存储和备份 数据存储及备份要求如下:
——数据在线存储时间不得少于183天; ——建立数据备份机制,每月对数据进行全量备份,每周对数据进行增量备份,系统数据恢复时间不超过5h;
7.4 安全要求平台安全要求如下:
——满足GB 17859第3级及以上安全要求;
——数据库中关键数据加密存储,用户密码加密存储;
——采用日志对操作和接收及发送的数据记录,至少存储183天日志数据;
——采用备份平台,主平台出现问题能自动切换到备份平台。
——平台间数据交换采用加密传输方式,具体要求见JT/T XXXX(《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平台数据交换》)的规定。
7.5 系统运行环境 系统运行环境要求如下:
——通信网关、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独立部署;
——数据库服务器能支持大数据量存储与检索;
xx有限公司“以奖代补”沼气工程项目建设于xx。xx年xx月xx日动工建设,xx月初主体竣工投入运行。
该工程为USR厌氧发酵池+地埋式厌氧发酵池+湿式气柜结构,建成Φ6.5*6.8m(H)钢混USR发酵池一座,池体容积250立方米;Φ5.35*4.0m(H)湿式气柜一座,储气容积90立方米;地埋式厌氧发酵池215m³。
此外建成配套附属工程:进料斗2.4立方米;匀浆池27.0立方米;酸化池27.0立方米;固液分离床12.0立方米;沼肥池120立方米;氧化塘800立方米;锅炉房20.25平方米;沼气净化间20.25平方米;发电间20.25平方米。完成沼气站电气设备、工艺管线的安装。
该工程从筹建到建成运行管理,始终坚持领导重视,技术规范,管理法人制的原则,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技术员、管理员、操作工分兵把口,各施其职,责任明确,奖惩严明等一整套管理措施。施工过程中未出现过任何故障和技术事故,保证了沼气池高效安全正常运转。
项目监管部门:(公章)
项目负责人:(签字)
互联网研究机构CIC于2013年发布了微时代危机管理白皮书,针对各类微博负面信息的分析中找寻到这类反常的公关行为,使用微博进行恶意攻击多使用领袖用户,传播周期较长,所发布的内容特点为掐头去尾、断章取义,以往所发生的内容也会被不断的被重新提及并加以谴责。再者,传统的企业负面新闻一般为某一家或数家媒体发布,其他媒体跟进报道,媒体之间并无直接联系。但微博中的恶意造谣,所参与发布账号直接关联,要么互为关注关系,或互相转发。
微博是一柄双刃剑,即可以发挥自媒体的作用发布个人的情感,也可能导致网络舆论的负面化。 伴随用户量的急剧增大,微博可以通过民众发表个人意见、推动言论民主,但是所产生的消极情况给现实社会也造成了的扰乱,微博中舆论的传播机制,如图1如示。
2012年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公布的《新媒体蓝皮书: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指出,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工具,微博传播对于社会发展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其负面效应也很显著。在数以亿计的用户畅所欲言的微博平台中,已经有小部分用户所表露的对法律的蔑视以及对正常伦理情绪的践踏, 逐渐引起了监管部门的警示,具体形式表现为以下几种,微博谣言、微博损害权益、微博摆布舆情发展。
由于以上多种情绪的发泄及散布,急需明晰政府监管部门,微博平台企业及微信发布用户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以上现实本节针对不同的微博信息发布言论及其影响的不同,利用演化博弈理论确定了三者之间是否进行监管。
1企业与监管机构之间的文献研究
目前,随着网络的普及其应用逐渐广泛,对于网络监管方面的研究也较为广泛。我国的网络应用多样,均专注于自身发展,但是对于网络方面的言论监管不足,因此也就出现了政府监管部门的不断抽查重视等现象,但是这种管制并不利于各种网络应用的良性发展。同时也暴露了我国对于信息服务业的管制政策不完善,即其规范不够细致。所以,针对网络应用的管制问题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研究成果也较为分散。
互联网监管的相关研究涉及到多学科方向,所以不同专业方向的研究者对互联网管制的相关演变研究做出了各自的分析。Friederike S等[1]研究了互联网中的社交网站等应用高速创新的环境中,在应对突发性事件危机处理的时候,微博应用twitter比其他传 统性的媒 体起到了 更为重要 的作用。 Chen[2]通过分析twitter的用户在其应用中所占据的时间越长,则该用户所希望得到的非正式性沟通交流的要求就会越多。张庆民[3]通过对2011年受到广泛关注的环境污染做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涉事企业与媒体以及互联网用户网络舆论的传播扩散的关联。方薇等[4]研究了互联网的舆论协同化模型并且将马尔科夫链并入到互联网的言论管制问题研究中,提出了基于互联网言论的协同马尔科夫模型。 张一文等[5]以系统动力学作为研究基础展开建模分析了非常规性的突发现象的互联网言论中的管制方、网络用户、媒体三者的关联性关系以及相关性影响因素的推动作用,最终分析了相应的研究结论。 兰月新等[6]构建了突发性现象的网络言论管制的微分方程,得到了3个特点,并依据其得出的特点将网络言论管制的周期划分为产生期、扩散前期、扩散后期以及平稳期四阶段。顾洁莹[7]把突发性的事件所产生的网络不同时候的节点分类,即谣言扩散者、实情传播者、无知追随者,最后基于传播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建立了网络言论管制的演化扩散模型, 同时加入仿真分析将网络言论扩散的影响因子定义为传染系数。唐超[8]利用2011年的某网络言论扩散事件的言论情感性进行挖掘,最终找到了网络言论情绪的发展规律,网络言论的情绪也是扩散演化中不可或缺的影响之一。陈福集[9]在网络言论扩散管制中加入了Galam模型进行分析,借助实证研究得到了网络言论演进将会朝向是和网络用户的个人偏好有直接关系,具有一定的规律以及可控性。
林爱瑁等[10]对于微博应用中所存在的侵权以及谣言的治理等问题进行了聚焦研究,研究发现不仅仅要对微博进行实名制以及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整治规范外,更应该开展并且实施微博中真正的自我净化的管理机制,采用网民自发式的管理等。 金屏[11]在研究中指出通过理性的了解到谣言所产生的环境及其制造谣言的心理变化,将谣言看做成社会中的其他违规现象一样对待,运用民主包容的言论环境中具有理性的解决谣言的发布。
伴随微博应用的迅速崛起,微博舆论事件层出不穷表现突出,引发了政府监管部门高度的重视。 微博应用作为网络舆论的新兴关注焦点,逐渐成为行业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2演化博弈模型假设
微博平台企业与领袖用户双方博弈所面临的决策环境是复杂的,为了便于分析,作出如下假设:
( 1) 博弈中仅有3个参与者。微博平台企业和微博用户,微博监管部门,博弈三双方都是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指博弈双方都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对不同的策略获益后的判断能力,但缺乏事前的预测能力,处于理性和不完全理性之间。因此,博弈的三方都处于有限理性。
( 2) 行为策略。监管部门根据用户违不违规来是否处罚微博平台企业是否进行查处配合的策略。 监管部门在面临微博用户发布违规信息时会进行监管,微博平台企业也要配合监管部门做出一定的查处,如果微博平台企业没有进行查处时即监管部门会对微博平台企业进行处罚,如若不查处则微博用户发布不良信息将会给监管部门带来的损失,则监管部门也会处罚微博平台企业。
( 3) 行为策略采取的比例。三方博弈的初始阶段,假设监管部门实施监管的概率为X,则监管部门不实施监管的概率为1 - X; 微博平台企业实施查处的概率为Y,则微博平台企业不实施查处的概率为1 - Y; 微博用户发布不良信息的概率为Z; ,则微博用户不发布不良信息的概率为1 - Z;
( 4) 参数假设和基本解释。c1为监管部门的监管费用; c2为微博平台企业的查处费用; 为微博用户发布不良信息给监管部门带来的损失; c4为监管部门监管微博平台企业不查处时,监管部门对微博平台企业的处罚; c5为监管部门监管微博平台企业不查处时,监管部门对微博用户的处罚; c6为微博用户发布不良信息给微博用户带来的收益; c7为微博用户发布不良信息经查处后给微博用户带来的损失; 为了研究方便,A代表监管部门; B代表微博平台企业; C代表用户; Y表示实施策略; N表示不实施策略[12,13,14]。
3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微博平台企业实施查处违规用户的行动,监管部门既可以采取查处又可以采取不查处方案,如果实施了查处的方案,要视查处成本的高低来决定,以及违规影响损失来决定。监管部门若查处时则会带来较大的查处成本和降低企业的自由度。若采取不查处策略时,则会投入较大的监管成本造成一定的违规影响。微博平台企业采取不查处领袖用户发布广告的行为时,监管企业同样有查处和不查处两种策略。监管部门若查处时则会带来较大的查处成本和降低企业的自由度。若采取不查处策略时,则会投入较大的监管成本造成较大的违规影响[15]。
根据以上假设,进过分析可知监管部门,微博平台企业及用户三方共有8组博弈组合策略为
( 监管,查处,发) ,( 监管,查处,不发) ,( 监管, 不查处,发) ,( 监管,不查处,不发) ,( 不监管,查处, 发) ,( 不监管,查处,不发) ,( 不监管,不查处,发) , ( 不监管,不查处,不发) 。
这8组组合策略的收益为
。根据上述假设和博弈组合策略可知,监管部门的期望收益为
微博平台企业的期望收益为
微博用户的期望收益为
4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由演化博弈的原理,如果某种策略的适应度或者其所付出的支付比种群的平均适应度要高,则此种策略就将在种群中不断的发展,这表现为种群中采取某策略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增长率要大于零。其中,复制动态方程实际上是某策略在群组中被实施频率的动态微分方程[16]。
4.1动态复制方程
监管部门的动态复制方程为
微博平台企业的动态复制方程为
微博用户的动态复制方程为
4.2动态复制方程的均衡研究
( 1) 监管部门均衡分析。当c1> c4且z < 0. 5时,也即监管部门的惩罚小于监管部门的监管费用且微博用户发布信息概率小于0. 5。
( i) 当时,F( X) = 0,这意味着对所有的水平都是稳定状态,也即无论微博平台企业和微博用户采取何种策略,监督部门都不改变其策略。
( ii) 当时,令 F( X) = 0得X =0,X =1是X的稳定点,由
可知:
( a) 当时,,故X = 1是稳定点。
( b) 当时,是,故X = 0稳定点。
当c1= c4或z = 0. 5时,也即监管部门的惩罚等于微博平台企业的查处费用且微博用户发布信息的概率等于0. 5时:
( i) 当y≠0时,F( X) = 0,这意味着对所有的水平都是稳定状态,也即无论微博平台企业和微博用户采取何种策略,监督部门都不改变其策略。
( ii) 当 y≠0 时,令 F( X) = 0 得 X = 0,X = 1 是X的稳定点,由可知: 当y > 0时,,,故X = 0是稳定点。
当且时:
( i) 当时,F( X) = 0 这意味着对所有的水平都是稳定状态,也即无论微博平台企业和微博用户采取何种策略,监督部门都不改变其策略。
可知:
当且时:
( i) 当时,F( X) = 0,这意味着对所有的水平都是稳定状态,也即无论微博平台企业和微博用户采取何种策略,监督部门都不改变其策略。
可知:
( 2) 微博平台企业均衡分析。当c2< c4时,也即微博平台企业的查处费用小于监管部门的处罚费用时:
( i) 当时,F( Y) = 0,,这意味着对所有的水平都是稳定状态,也即无论监管部门和微博用户采取何种 策略,监督微博 平台企业 都不改变 其策略[17]。
当c2= c4时,也即微博平台企业的查处费用等于监管部门的处罚费用时:
( i) 当X = 1时,F( Y) = 0,这意味着对所有的水平都是稳定状态,也即无论监管部门和微博用户采取何种策略,监督微博平台企业都不改变其策略。
( ii) 当 X≠1 时,令 F( Y) = 0,得 Y = 0,Y = 1 是X的稳定点,由可知,当 X < 1 时,,故 Y = 0是稳定点。
当c2> c4时,也即微博平台企业的查处费用小于监管部门的处罚费用时,由可知,,故Y = 0是稳定点。
( 3) 微博用户的均衡分析。当X = 1或时,则,令 F( Z) = 0,得 Z = 0,Z = 1。由可知,,故 Z = 0是稳定点,也即监管部门实施监管时,微博用户选择不发不良信息。
当时,可知,故Z = 0是稳定点。
当且时,可知( 1 - X) ( 1 - Y) c6- ( X + Y - XY) c7> 0,故Z = 1是稳定点[18,19]
5结论及建议
由于上述的多种情绪的发泄及散布情况,急需运用微博技术采取自律的控制方式。其中,技术层面的管制对于微博的约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效果。 所以,据此来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规范违规的用户。微博平台企业同样可以通过技术优势对微博舆情、转发、认证等可控手段对微博采取制约。
( 1) 微博实名制注册。可以有效的督促用户的自律及追踪问责。微博采取的实名认证包含两种形式,一是新浪加“V”及搜狐的“”认证,另外的方式则为人民网的普通用户加“V”及内部人员加 “报”认证方式。目前的认证以名人和企事业公司等机构。普通用户可以采用后台实名,前台匿名的认证方式,既不会泄露用户隐私又会形成违规追责的作用。在施行实名制的时候还是要巩固个人的信息安全技术以及法律保护意识。
( 2) 内容审核制。可以有效的控制信息的传播有序安全的的方式。其需要增强如微博图片、文字及评论的编审制度,发觉微博中有发布不良信息的微博,如色情、暴力、反动言论、造谣等信息,立即加入后台中通知发布者删除或直接屏蔽加黑等。如果在微博中散布上述违规信息,微博会主动发出发送失败请检查的提示信息; 新浪或搜狐的微博中发布敏感信息,信息会遭到删除,并收到警告的提示。在加强内容的监管外,微博还需要认真并即时处理违规信息的相关投诉,发动公众自行监督虚假违规信息。
关键词:无人机;土地综合整治;土地综合整治测量;土地综合整治监管
土地综合整治是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力支撑,对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2]。据初步了解,目前全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达到l万多个,国家、省、市、县投入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资金每年达到1000亿元[3,4]。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作为航空遥感中的一支新生力量,刚刚从军用领域扩展到民用产业,是一种新型的低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快速获取系统,具有高机动性、低成本、小型化、专用化、快速、实时对地观测众多的优点,可弥补卫星遥感受气候条件影响大、影像获取周期长、影像分辨率不够等弊端,有望进一步拓展应用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各个环节[5,6,7]。本文立足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的技术特点,结合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际需求,就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的一体化应用模式进行研究。
1 解决思路
按照项目的进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可以分为选址、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工程验收和工程监管6个工作环节[1]。根据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工作环节,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可以按照如下解决思路一体化应用于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全过程[8,9,10]。
2 工程试验
2.1 实验区概况
为探索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一体化应用的可行性,按照图1中提出的解决思路,选取了一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作为实验区。试验区内耕地分布集中、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平均海拔约30m,土地综合整治区域面积约35平方公里。
2.2 试验过程
按照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进程,整个试验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用图测制阶段。
2011年10月,采用“两外两内”的技术路线应用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获取了整治区内地面分辨率0.14米的航拍影像。在像控测量的基础上,进行空三加密,制作0.14米高分辨率正射影像(DOM)。在立体下采集35平方公里的1:2000地形图,并将内业采集的线划图叠加DOM作为外业调绘底图,按照边调绘边上图的流水化作业模式,完成了整个测区35平方公里1:2000DLG合格产品的生产,如期地移交规划设计部门开展土地综合整治设计。鉴于无人机姿态不是很稳,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设计中对道路、沟渠的高程精度要求较高,为确保成图的精度,对区内道路、水沟等野外补充采集高程点。
(2)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竣工测量阶段
2012年4月,在土地综合整治施工完毕后,采用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按照规划设计测量阶段航飞的技术参数,再次获取整治区相同分辨率的航摄影像,并成功地测制了35平方公里满足《湖南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竣工测量的要求》的1:2000地形图,制作了0.14米分辨率的DOM。
(3)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工程量提取分析阶段
基于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和竣工测量两个不同时相的DOM,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在ERDAS Objective模块下分别设计了基本农田、水利设施、田间道路、防护树木种植等工程量的自动化提取方案,应用于本项目中各项工程量的提取,并采用目视解译方法对自动化提取的结果进行了少量的人机交互处理,得到最终的工程量。将最终提取的结果按类别逐层输出为.shp格式,并利用特征信息转换功能,将每个类别的属性参数写入所输出矢量文件的属性表中,在Arcgis软件中进行工程量统计分析。
2.3 试验结果分析
(1)测图效率分析
如表1所示,与传统全野外数字化测图模式相比,采用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一体化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综合整治前期地形图测量和竣工图测量的效率。本文的方法缩短了成图的周期,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2)设计效果分析
由于DOM影像数据应用到了规划设计中,一改以往单纯地基于地形图进行规划设计的弊端,向设计人员直观地再现土地综合整治区的原貌,降低了设计人员读图需要的时间,促使项目的设计更加地合理、客观、科学,进而提高设计的质量。
(3)竣工成果分析
与传统全野外方式相比,采用本文的工作模式进行竣工测量,除了能提供竣工测量图外,还将提供清晰的正射影像,进一步丰富了传统竣工测量的成果,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期的科学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4)工程量提取精度分析
为验证工作量提取精度,在项目区内施工前后分别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实地调查、测量、记录,提取了基本农田、水利设施、田间道路、防护树木种植等工程量。结果表明,采用传统方法和采用无人机技术提取的工程量高度吻合,但采用无人机技术的工作效率,远远高于传统方法,解决传统方法定位难、丈量难、记录难和分析难的问题。因此,应用无人机低空技术辅助进行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工程监管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
3 结语
基于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能够提高规划设计测量和竣工测量中的测图效率,能够提高设计的质量,降低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丰富竣工测量的成果;同时基于高分辨率的无人机影像能够快速提取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量,用于辅助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工程量监管,从而提供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监管工作的水平,有效避免因监管不到位而导致的重大损失,促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监管工作走向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高向军.土地综合整治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4.
[2]孟宪素,李少帅.遥感技术在土地综合整治复垦开发项目监管工作中的应用实践[J].资源与产业,2009.4,11(2):66-70.
[3]高世昌,王长江.中国土地开发整理监管工作回顾与展望[J].资源与产业, 2009.8,11(4):51-54.
[4]刘晓丽,王丹.3S 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监管中的应用[J]. 吉林农业,2010,(11):147-148.
[5]韩霁昌,成生权,张红凯. 测绘如何在土地整理中发挥作用[J].中国土地,2003,(7):39-41.
[6]李忠仁. 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C]. 重庆市测绘学会2005-2006年学术论文集,2006:447-449.
[7]汤江龙.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测绘技术及应用[C].华东六省一市学术交流会,南昌,2007.6:105-109.
[8]郭云开.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遥感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8.1.
[9]吴云东,张强.立体测绘型双翼民用无人机航空摄影系统的实现与应用[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9.6,V26(3) :161-164.
[10]巾海建,郭荣中,黄小波等.微型无人机(MUAV)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中的应用[C].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9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