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练习题(精选8篇)
一、填空题:
1.按岩石的成因可以把岩石分成三大类,一类是(),一类是(),一类是()。2.()爆发时地下溶化的岩石不会从火山的喷发流淌出来。3.观察岩石的方法()、()、(),通过学习我认识的岩石有()、()、()等。4.在岩石中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些叫做()。5.所有的岩石都是有一种或几种()组成的。6.岩石在()、水、()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7.一些保留有古代生物遗体或()的岩石叫做(),它们对科学家研究地球的历史有很重要的作用。
8.常见的岩石有()、()、()、()和()等,其中遇盐酸冒泡的是()和()。9.我能在家里找到一些岩石制品。如我们用的铅笔是用()做的。10.认识岩石的步骤是:先观察岩石的(),再测试岩石的(),最后观察岩石遇到()的反映。
11.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硬度最小的是()。14.矿物或岩石的硬度可以分为四个等级:()、()、()、()。15.矿物的透明度分为()、()、()。
16.岩石一般是由一种或者几种()组成的,我所知道的矿物有()、()、()。17.要想知道矿物的硬度,我们可以采用()、()、()等去刻划矿物,判断其硬度。18.花岗岩是由()、()和()组成的,其中()最硬,()最软。
19.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它广泛地应用于研磨、切割、抛光等重要工具中;硬度最小的是(),它是重要的固体润滑剂,还用来制作()。
21.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物近()种,其中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硬度最小的是()。22.我国已发现各种矿产()种,这些矿产资源属于(),任何()和个人不得私自开采。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经过地球运动,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形成的岩石是()。A.化石
B.浮石
C.页岩 2.下面三种矿物,硬度最大的是()。A.石英
B.云母
C.长石
3.沙漠中的石蘑菇主要是()作用形成的。A.水
B.生物
C.大气
4.某矿物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A.较软
B.较硬
C.硬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B.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岩石和矿物在自然界中是不变的。
6.下列矿物中颜色为黑色或红色,硬度相对较硬的是()A.方解石
B.硫磺
C.赤铁矿
D.方铅矿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C.岩石和矿物在自然界中是不变的。8.磨、碾子多是用()制成的。A.花岗岩
B.大理岩
C.砂岩 9.俗称“青石”,遇盐酸会起泡的岩石是()。
A.石灰岩
B.沙岩
C.花岗岩
D.砾岩
10.某矿物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A.软
B.较软
C.较硬
D.硬 11.用眼看是区别岩石的好方法。()
A.粗糙与光滑
B.颜色与光泽
C.软硬
D.光泽 12.用手摸是区别岩石的好方法。()
A.粗糙与光滑
B.颜色与光泽
C.软硬
D.光泽 13.一些岩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A.浮石
B.长石
C.化石
D.石英 14.硬度最小的矿物是()
A.石英
B.长石
C.石墨
15.在地下的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岩石,它是()A.沉积岩
B.变质岩
C.火成岩
16.下列矿物中颜色黑色,硬度相对较软的是()。A.石英
B.长石
C.云母
17.用于食用和防腐,还能制取纯碱、盐酸的矿物是()A.石膏
B.石盐
C.石墨
18.在野外我们观察岩石时,最常用的工具是()
A.放大镜
B.显微镜
C.眼镜 19.遇盐酸不会冒泡的岩石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20.某矿物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A.较软
B.较硬
C.硬
21.经过地球运动,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形成的岩石是(B)。A.化石
B.浮石
C.页岩
22.我们制作电线所用的原料之一的铜是从下列哪种矿物中提炼出来的()
A.黄铜矿
B.赤铁矿
C.石英 23.化石一般存在于()中。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岩浆岩 24.石英、云母、长石这三种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A.石英
B.长石
C.云母
25.通常情况下,含有动植物遗体的化石多属于()
A.变质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26.下面岩石中容易分层的是()。
A.板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27.下面岩石中遇盐酸会冒泡的是()。
A.砂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28.砾岩最主要的特点是()。
A.灰色
B.粗糙
C.由小石或卵石组成 29.我们在观察岩石时,常用下列方法中的()。
A.用秤称
B.用手摸
C.用尺量
30.用铜钥匙刻划不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A.较软
B.较硬
C.硬 31.遇到盐酸会冒泡的岩石不可能是()A.板岩
B.大理岩 C.石灰岩 32.下列鉴别岩石的方法中,最可靠的是()A.闻一闻岩石的气味 B.掂一掂岩石的重量
C.在显微镜下看岩石成分和矿物晶体 3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我国许多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
B.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的大国,所以浪费一些没关系 C.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要加以保护,合理开发
三、判断题
()1.制造钟表和计算机都要用到花岗岩。()2.各种形状的岩石都会改变模样。()3.石英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
()4.风化现象是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5.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6.各种岩石的硬度不同。
()7.赤铁矿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8.花岗岩是雕塑用的好材料。
()9.岩石很坚硬,永远不会改变模样。
()10.花斑状、岩粒粗、很硬,用小刀刻不动,这种岩石是花岗岩。()11.颗粒细而密,灰白色或灰色,俗称“青石”,这种岩石遇到盐酸会冒泡。()12.花岗岩比石灰岩硬。
()13.遇到盐酸会冒泡的岩石有花岗岩、砂岩、砾岩和石灰岩。
()14.通过眼看、手摸、刀刻、滴盐酸等手段可以辨认出岩石的种类。()15.如果从软到硬来给岩石进行排列,应该是花岗岩、石灰岩、页岩。()16.石油和煤几乎不可再形成,人类应节约使用。()17.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18.我国的稀有金属矿、钨矿、锡矿、等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19.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石英,它广泛应用于切割等重要的工具中。()20.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刻划的方法来判断矿物的软硬。()21.岩石的形成与地壳的运动无关。
()22.花岗岩主要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23.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4.有些矿物有着特殊规则的几何形状,通过观察他们的形状也很容易区分它们。()25.岩石都是灰色的,没有其它颜色。()26.石英具有多种色彩。()27.不同岩石的硬度也不同。
()28.各种形状的岩石都会改变模样。()29.赤铁矿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30.花岗岩是房屋装修的好材料。
()31.要辨别一块岩石是不是花岗岩,只要用手摸一摸就可以了。()32.我们用的铅笔芯是用石墨做的。
()33.我国的稀有金属矿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34.岩石和矿物很多,我们可以随意开采。
四、连线题
1.把下列矿物和它们相应的光泽连起来: 石英像玻璃光泽那样 长石有蜡烛一样的光泽 云母光泽和丝绸差不多
2.把下列几种矿物与它们对应的颜色连接起来: 自然金
黑色 黄铁矿
白色 石英
黄色 方铅矿
绿黑色 赤铁矿
樱红色 3.几种常见岩石的用途: 石膏做铅笔芯 石墨点豆腐 金刚石造房子 白金划玻璃 石灰岩做首饰
2.连线题,请你识别它们分别是哪种岩石。(10分)
五、识图题
1.请描述石灰岩的特点,并填入泡泡图。(如果圆圈里写不下,可以写在圈外)
石灰岩
六、实验题
1.矿物的软硬可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粗略地划分。请根据这种划分完成下表。软硬
划分依据
软
能用_______________刻划出痕迹。
较软
不能_____________刻划出痕迹,但能用___________刻划出痕迹。
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
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2.岩石和矿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我们用的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请你试写出几种岩石和矿物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岩石或矿物的名称
岩石或矿物的应用
七、简答题
1.如果老师让我们到野外去采集岩石和矿物标本,这时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2.地质学家是怎样鉴别矿物的?
一、练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练习课长期以来被定位为“ 教的补充”和“ 教的强化”, 因此, 出现了“ 练习课教学不用备课”的误区, 表现如下:
1.练习课=作业课
许多教师认为, 练习练习, 就是布置作业让学生练, 练完便就题论题, 很少有知识拓展和学法指导, 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重视, 整堂课完全是在“ 教练习”。 小学四年级数学“ 数与代数”的练习多以计算为主, 因此, 大量的独立计算任务使课堂气氛更压抑。
2.练习课无层次性
首先, 练习未分层。 许多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直接按教材编排顺序给学生布置练习, 因此, 在“ 数的运算”教学中出现先练竖式计算, 后练文字题, 再练竖式计算的情况, 让学生觉得重复无序。
其次, 学生未分层。 学生是个体, 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在练习课中对他们“ 一视同仁”, 则会导致基础较好的学生练习课轻松化, 而得不到更深层次的发展;基础较差的学生感到吃力, 仍旧一无所获。
3.练习课形式单一
单一的形式使得练习课枯燥无味, 在课堂中, 如果学生自始至终仅依照教材和练习册独立完成其中的练习, 练习的生活性和趣味性得不到重视, 学生便会对练习课毫无兴趣, 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4.忽略小结的重要性
在练习课中, 部分教师更重视学生多写多算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而忽略了小结的重要性。在小学四年级数学“ 数与代数”练习课中, 学生一堂课下来一直在计算, 期间或最后教师没有注意引导其总结和归纳方法, 导致学生为练而练,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练习课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 我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小学四年级数学“ 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的策略。
1.练习课应体现“ 用练习教”的理念
练习课应该围绕练习目标组织内容, 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练习设计,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方法。 其中, 练习的设计应当精练、得当, 过多或重复的练习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降低效率;过少的练习不足以使学生巩固知识技能。 练习课上, 教师不可以布置学生反复练习后就题论题, 完全不理会学法的指导和知识的拓展。
2.练习课要突出层次性
首先, 练习分层。 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将练习分层。 例如“: 数的运算”教学中, 教师的设计应从单纯的竖式题目开始, 再到简单的文字题, 最后到开放题。
其次, 学生分层。 观察学生平时在课堂中的表现和课内外作业, 将学生动态分层, 并随时注意学生的变化。 针对学生的分层, 教师在练习的布置方面也要分层, 这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或掌握基础, 或巩固知识, 或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师偶尔也可以“ 用B级人做A级事”, 以激励其奋发进取。
3.练习方式多样化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针对小学四年级“ 数的认识”枯燥的练习内容, 教师应对各练习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方式, 寻找丰富的素材, 合理组织, 使练习课生动有趣。
在重视练习的生活性和趣味性的同时, 对练习的方式作出一些调整,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四年级数学“ 数与代数”的练习并非都必须以书面化的形式“ 算”, 读数、口算、估算等练习都可以让学生口头练习, 更能训练学生的口算、估算能力及思维能力。 小学四年级学生已开始有自己的“ 想法”, 把自己当做“ 大人”, 幼稚的教学设计只会让他们更反感。 但争强好胜仍是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特点, 教师可以以竞赛的方式设计练习, 比正确率和速度。这样, 既节约了课堂时间, 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组织形式上, 可以让学生独立练习和合作练习。
4.重视小结的作用
在练习分层的情况下, 课堂中的小结显得很有必要。 尤其是在运算中, 不能让学生盲目不停地演算, 在一类或一层题演算结束后, 教师应当分析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另外, 小结的重点是总结由例及类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一类问题得到解决后, 组织学生总结归纳解题规律和方法能更好地巩固和强化知识, 形成技能技巧。
总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小学四年级数学“ 数与代数”的练习课教学应当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增强数感。 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 以取得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 从而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 数与代数”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一个多位数,十亿位上是3,百万位上是5,千位上是5,其余各位上是0,这个数写作_______,用万作单位约是________。
2.275+(A+43)=(275+43)+A,这是运用了_________律,A×25×4=A×(25×4),这是运用了________律。
3.晚上9时整,时针与分针成_______角,夜里12时30分,时针与分针成________角。
4.把“92—58=34,544÷34=16”合并成综合算式是________;将“32+200=232,25×8=200"合并成综合算式是_________。
5.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________条垂直线段,这些垂直线段的长度________。
6.一(个)、十、百、千、万等都是_______。
7.一正方形舞台四周站着一些小朋友,四个顶点各站着1人,这样每边上都有7人,这个舞台四周一共站了_________位小朋友。
8.
中有_______个锐角,有_______个直角,有________个钝角。
9.在纸上任意画2个点,经过这2个点最多能画()条直线;在纸上任意画3个点,每次经过其中的2个点,最多能画()条直线;在纸上任意画10个点,每次经过其中的2个点,最多能画()条直线。
10.六千零五十写作(),二百亿零六万写作()。500005000读作(),5000500500读作()。
二、明辨是非
1.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
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3.边画得越长,角就越大。()
4.读4003200时,一个O也不读。( )
5.一个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15万,这个数最大是154999。()
三、慎重选择
1.下列算式中,商不是三位数的是()。
A.6912÷64
B.9664÷64
C.584÷64
D.6401÷64
2.从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条。
A.1
B.2
C.3
D.无数
3.24048÷24的商中间有()个0。
A.1
B.2
C.3
D.0
4.5时30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度。
A.1 5
B.20
C.30
D.45
5:A、B、C 3只小蜜蜂去采一朵花上的蜜,如果它们飞行的速度相同,且均沿着直线飞行,()蜜蜂会最先飞到花上。
A.A B.B. B c.c
四、细心计算
1.口算。
870-780=
103×4=4080÷4=
680-(180+240)=
0×965+35=
2.用合适的方法计算。
345÷23
7200÷75
2090×16
157-46-54
25×16×50
490÷35
五、巧手作图
1.画一个比80度大的角和一个比80度小的角,并标上度数。
2.在右图上过4点分别向两条对边画垂线。
六、解决问题
1.一辆卡车每次运货5吨。用24辆这样的卡车运720吨货物,需要运多少次?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每小时行60千米,6小时可以到达。如果每小时行72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
3.小强、小红和小云去商店买同样的钢笔。小强买了4支,用去48元,而小红买了6支,小云用去了60元。小红花去多少元?小云买了多少支钢笔?
4.240名同学列队表演团体操,一共排成4个人数相等的方阵,每个方阵排5队。平均每队有多少人?
5.张老师买了8盒水彩笔、12张绘画纸和3块画板。水彩笔每盒13元,绘画纸每张4元,画板每块21元。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根据问题列表整理后解答。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3.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可分为来源于植物的食物和来源于动物的食物等。
4.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
5.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6.很多食品中添加了添加剂,常用的添加剂有转化糖浆、膨松剂、乳化剂、食用香精等。
7.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8.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
9.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10.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1.烧熟后食物容易消化;味道更好;许多细菌都被杀灭了。
12.熟的马铃薯和生的马铃薯一样富有营养,但熟的马铃薯含有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13.绝大多数的动物类食物是必须经过烧熟的,不能够生食。
14.酒精灯灯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在给物质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15.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生长需要营养。
16.用完酒精灯,灭火时要用酒精灯的灯帽盖灭酒精灯,盖灭后再重复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17.烧杯、烧瓶不可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需要垫石棉网。
19.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20.由于大多数的霉菌都含有对人体有毒的物质,所以发霉的食物是绝对不能够食用的。
21.食品的特点、包装和保存方法、配料都会影响保质期的长短。
22.储存食物的方法有冷冻法、曝晒法、腌制法、密封包装法、真空包装法、高温或低温灭菌法……无论何种方法,目的都是为了破坏微生物生长的条件,减慢食物的变质速度。
23.生产厂家为延长食物的保质期,通常会放人一些防腐剂类的食品添加剂,特别是水分较多的食物。这些食品添加剂或多或少对人体有害。保质期较短的食物,通常不含此类食品添加剂,是有利健康的绿色食品。
24.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温度等条件,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25.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26.从食品包装上获取的信息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营养成分、储存方法、食用方法、食品名称。
27.干燥的条件,可以较长时间地保存食物。
28.检测淀粉可以用滴碘酒的方法。如果滴上碘酒,食物变成紫蓝色,说明该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淀粉(糖)。
28.检测脂肪可以用挤压涂抹观察油渍的方法。如果食物在白纸上涂抹,白纸变得油腻更透明,说明该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29.检测蛋白质可以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
30.膳食营养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补充水果蔬菜、喝一些水、少吃油腻高能量食物、少吃零食。
31.生的食物可能带有细菌、寄生虫卵、残留农药,多吃会危害人体健康。
32.熟的食物营养成分没有变化,但更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33.食物中的配料可以增加营养成分,增加风味,但一些添加剂对人体有害。
34.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鸡蛋、瘦肉、鱼、豆、奶制品;脂肪丰富的食物:油、肥肉;糖类(淀粉)丰富的食物:谷类、红薯;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水果、蔬菜;矿物质丰富的食物:水产品、调味品。
35.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熟食比较松软,也容易被消化。生的食物能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2. 把水加热到℃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沸腾。
3. 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4. 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
5. 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6. 用人为的手段促使云层降水成为人工降水。它不仅能有效的缓解旱情,还有灭火的作用。
7. 茄子从播种到结果主要包括出芽长出第一片叶子长出花蕾开花结果等生长过程。
8. 蝴蝶把卵产在树叶上,卵孵化成幼虫,毛毛虫挂在树枝上成了蝶蛹,蝴蝶是成虫。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9. 液体气体固体在受冷或受热时体积会发生变化,这是它们的热胀冷缩性质。
10. 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1. 一壶水放在火炉上,水还没有开,壶里的水就往外溢,这是因为水受热体积膨胀的原因。
12. 瘪乒乓球入放到热水中会鼓起来,向瘪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再放进热水中不会鼓起来,说明瘪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鼓起来是球内的气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的结果。
13. 冬天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绷得比较紧,夏天比较松原因是电线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气温较高,电线受热体积膨胀,因此较松;冬天气温较低,电线受冷体积收缩,所以绷得紧。
14. 像食盐或白糖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分散到水中的过程叫做溶解。
15. 将水中不溶解的物质分离出来的方法有沉淀过滤。结晶的方法可将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16. 混合后不容易分离,而且很难恢复成原状的变化,是不可逆的过程。
17.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8. 蜡烛烧完以后不可能再生成新的蜡烛,说明蜡烛燃烧过程是不可逆的过程。
19. 金属在有空气有水有盐(或酸)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20. 不同的金属锈的颜色不同,铜锈是绿色色,铁锈是褐色,铝锈是黑色。
2、骨骼、关节受伤时,赶快热敷受伤部位。( )
3、没有参照物,我们就不能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在运动。( )
4、多吃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强壮骨骼和肌肉。( )
5、汽车行驶的快慢与轮子的大小有关。( )
6、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就是看哪个物体移动的快。( )
7、一般情况下,物体间的接触面越光滑,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小( )
8、物体的弹性是无限的。( )
9、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一、根据内容自编题目
过去,学生往往习惯于被动做题目,如果教师反向思考,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练习题目,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要设计好的题目,就必然会主动地去钻研教材,设计题目的过程就成了学生自觉学习的过程,题目设计好了,知识也就融会贯通了。这样,学习就从被动变成了主动,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都难。
例如:六上的第三单元《能量》中,学了《电磁铁的磁力》后,我请学生设计一个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题。学生为了设计这个题目,小组合作反复研究了课文的知识内容,还上网查阅了许多相关的资料,仔细分析自身具备的实验条件,最终拿出了自己满意的题目。然后,我请他们谈谈自己的设计过程,让大家对典型题目进行比较和质疑论证;最后请每个学生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练习。通过这样的系列活动,学生对电磁铁的磁力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这样的效果都是在学生自觉和兴趣中自然而然达到的。
二、将“对题”改成“错题”
引导学生从题目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下手,将对的题目改成错误,让其他同学判断或改正,是种很有效的练习方法。通过修改题目的过程,学生掌握了知识或技能的关键之处。这种有的放矢的练习方法,使学生突破难点、重点的准确度高,花费的时间精力比较经济,起到较好的增效作用。
例如:在学习了六上科学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后,我要求学生根据以下几组数据设计题目:地球上科学家已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物种超过200万种,已发现的植物种类有30多万种,已发现的动物种类有150多万种,其中昆虫达100多万种。将其中出现的数据改成错误的,或者把动植物的数据调换,设计成多变的判断题或改错题。学生通过改变数据和相互比较的设计过程和练习改错的经历,就能更准确、更牢固地掌握动植物目前发现和记载的数据,比单纯的填空或选择记忆更加深刻。
如有个学生这样设计:“改错题:地球上科学家已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物种超过200万种,植物比动物约多120万种,昆虫有30多万种。”通过这个题目的设计历程以及改错的体验,通过数字关系的自主思维撞击,能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物种的总数,植物与动物相比谁更多,多多少,昆虫是植物还是动物等知识点。这种反向的思考和练习比单纯的正向比较记忆效果好许多,当然学生的兴趣也更为浓厚。
三、发挥一题多变功效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练习时将一个题目的某个条件改变, 使题目发生变化, 从变化的练习和比较中把握知识的内在规律。这么做,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和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获取知识的本领。能够用较少的时间,获取较高的教学效果,并且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六上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的《杠杆的科学》一课后, 我利用杠杆尺设计一道“一题多变”的题目。在杠杆尺的左边挂钩码数发生变化, 那么, 要保持杠杆尺平衡, 杠杆尺右边的挂钩码数和位置应该相应地做怎样的变化?接着, 再变化左边挂钩码的位置, 要保持杠杆尺平衡, 杠杆尺右边的挂钩码数和位置又该怎么变化?如果杠杆尺左边的挂钩码数和位置同时发生变化, 要保持杠杆尺平衡, 杠杆尺右边的挂钩码数和位置又得怎么变化?通过这一系列的变化训练, 学生能深刻地理解阻力点、用力点和支点三者之间的本质关系, 也能较好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同时, 由于是在一道题目上改变其中的条件去练习, 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花费的时间也比相对独立做题经济, 效益较好。
祖莹传
祖莹,字元珍,范阳道人也。八岁能诵诗书,十二岁为中书①(学生),耽书。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其盛。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②。”时中书博士③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④。生徒(悉)集,莹夜读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扭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弗(还),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孝文⑤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⑥并陈(大义)。帝戏庐昶曰:“昔流共工⑦于幽州,北裔之地那得忽有此子?”昶对曰:“当是才为世生。”(以)才名拜太学博士。莹以文学见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⑧,何能共人⑨同生活⑩也。”盖讥世人好窃他文(以为)己用。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以命归之,必(见)存拯(11),时亦以此(多)之。
(节选自《北史》卷四十七)
1.下列句子中加括号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士严(毅) 毅:果决
B、不敢弗(还)
还:离开
C、常(语)人云 语:告诉
D、时亦以此(多)之 多:赞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中书监高允每叹曰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B、①生徒悉集
②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
C、①以才名拜太学博士
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D、①以命归之,必见存拯
②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十二为中书学生
B、恐漏光明
C、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
D、盖讥世人好窃他文以为己用
4.以下句子分为四组,全部反映祖莹喜欢读书或写作的一组是( )
①耽书,父母恐其成疾②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③尤好属文④夜读劳倦,不觉天晓⑤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⑥莹以文学见重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④D、①⑤⑥
5.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少年祖莹因为喜欢读书而获得了很大的名望。
B、祖莹的文才和记诵能力受到了当时的权臣和皇帝的赞许。
C、祖莹曾因夜读,第二天误拿了别人的《曲礼》去给太学生讲《尚书》,而能一宇不漏地讲诵《尚书》三篇。
D、祖莹认为文章应出于自己独特的构思布局,形成自己的风格,不能以生活背景相同为借口剽窃他人著作。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昔流共工于幽州,北裔之地那得忽有此子?
译:____________。
(2)当是才为世生。
译: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科学练习题】推荐阅读:
四年级科学上册试卷07-28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09-18
四年级科学溶解教案11-01
科学四年级上册课件11-03
四年级科学教案下册11-27
四年级科学上溶解12-01
木头四年级科学教案01-22
四年级上册科学电路01-24
小学四年级下科学计划05-31
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卷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