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

2025-0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精选11篇)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 篇1

(学生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学生人数为500人,收回有效问卷500份。

结果如下

(二)学习兴趣与目的三)学习方法与策略(四)自我评价(五)感知课堂教学

(六)外部英语学习环境调查

1.你对现在的英语学习是否有兴趣?

A.很有兴趣78 /50015.7%

B.比较有兴趣 278/50055.5%

C.有一点兴趣 100/50020.1%

D.没有兴趣44/5008.7%

2.你学习英语的原因

A.个人兴趣116/50023.2%

B.迫于家长和同学的压力35/5006.9%

C.为以后求学求职发展 260/50052%

D.其他_________________(说明原因)89/500 17.9%

3.你________参加系或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演讲比赛或讲座

A.经常41/5008.1%

B.偶尔 190/50038%

C.基本不 205/50041%

D.根本没兴趣64/50012.9%

(三)学习方法与策略

1.除了上英语课,你每天自觉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是 ________

A.不到1小时160/50032%

B.1-2小时175/50035%

C.2-3小时70/50014%

D.超过3小时95/50019%

2.除了课堂英语学习外,你还通过怎样的渠道进行英语学习?(多选题)

A.各种英语补习班 35/5007%

B.英文报纸、杂志155/50031%

C.英文电影、歌曲 280/50056%

D.和外国朋友进行交流 30/5006%

E.其它________

3.你________主动与他人交流英语学习经验

A.经常 65/50013%

B.有时230/50046%

C.很少165/50033%

D.从不40/5008%

4.在上课时,你习惯采用那种方式学习

A.不停地记笔记,课后再复习53/50010.6%

B.认真听老师讲解,偶尔记笔记 336/50067.2%

C.不听老师讲解,自己看书学习53/50010.6%

D.只听老师讲解,从不记笔记58/50011.6%

5.当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你常会怎么做

A.一般自己独立解决65/50012.9%

B.向老师同学请教244/50048.7%

C.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118/50023.6%

D.当时有问题,但过后不去深究 60/50012%

E.放弃 13/5002.9%

(四)自我评价

1.你对课堂的学习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是

A.80—100% 95/50019%

B.60—80% 337/50067.4%

C.<60% 68/50013.6%

2.人们常说阅读是外语学习的生命线,你的阅读范围有多广________

A.仅限英语教材 145/50029%

B.老师讲解的习题文章 189/50037.7%

C.其它英语读物166/50033.3%

3.与高中相比,你目前的英语水平

A.有很大提高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4/50010.7%

B.有所提高,但不明显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0/50046%

C.基本没有提高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50024.6%

D.出现下滑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93/50018.56%

4.你认为自身英语水平需要达到什么等级

A.A级或B级69/50013.8%

B.四级122/50024.3%

C.六级220/50044%

D.更高89/50017.9%

5.你目前已经通过的英语等级考试(多选)

A.A级或B级115/50023%通过时间(请填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

B.四级280 /50055.9%通过时间(请填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

C.六级94 /50018.7%通过时间(请填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

D.尚未通过任何等级 11/5002.4%

6.你认为你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最大困难(只选一项)

A.词汇量太小275 /50054.9%

B.缺乏背景知识30/5006%

C.缺乏运用机会74/50014.7%

D.语法不纯熟70/50014%

E.发音不纯正51/50010.4%

(五)感知课堂教学

1.你认为学习英语最有效的课堂活动是

A.老师满堂讲授知识 47/5009.4%

B.目标检测或练习76/50015.1%

C.围绕课文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296/50059.1%

D.笔头练习和翻译 82/50016.4%

2.你们英语课的讲练情况是

A.小部分学生练习(含活动表演),大部分教师讲解180/50036%

B.边讲边练,讲练比例由内容而定174/50034.8%

C.大部分学生练习,小部分教师讲解49/5009.7%

D.讲练中较少运用英语98/50019.5%

3.老师为了让你们记住单词、知识点、语法知识等基础知识,帮你们

A.想了很多方法100/50020%

B.建议一些方法378/50075.5%

C.没有想办法,让自己解决 23/5004.5%

4.你觉得以下哪种方式,能激发你的学习兴趣?

A.老师带着激情上课192/50038.3%

B.老师一直用信任的目光关注你90/50017.9%

C.老师从不表扬或批评你55/50011%

D.加强师生互动164/50032.8%

(六)外部英语学习环境调查

1.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说英语的氛围如何

A.气氛很浓,经常讲英文46/5009.2%

B.B.气氛普通,偶尔说英语358/50071.5%

C.C.几乎无人讲英语97/50019.3%

2.如果你在街上碰到一个外国人,你会

A.想上前交流,却缺乏勇气 226/50045.2%

B.走上前去和他(她)攀谈 39/5007.7%

C.打一下招呼,以示礼貌130/50026%

D.装着没看见105/50021.1%

3.你们学校开展英语角等英语活动吗

A.经常开展179/50035.8%

B.偶尔开展 245/50049.1%

C.从未开展 35/5007%

D.不关心41/5008.1%

4.你认为学校开展什么样的教学,对你的英语学习最有帮助

A.注重笔试,考级为重 37/5007.3%

B.注重口语,多开展英语活动 174/50034.8%

C.强调英语语法30/5006%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 篇2

关键词:外语类高职院校,英语学习现状,英语能力,体裁教学法

随着高校扩招, 全国各类高校人数突飞猛涨, 这对于高校而言是好事, 因为规模扩大了。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 学生质量差了, 教学难度大了。为了帮助学生学好英语, 找出适合的教学方法, 笔者对我院应用英语系2010级高职 (1-4) 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1 调查背景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普遍认为,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学生英语底子薄;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科学等现象。这一切反映的正是教师们强调“我教给了学生什么, 学生就应掌握什么”;而忽略了“我为什么教这些, 学生真正需要什么”的思考。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并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输出能力, 打破固有的教学思维已迫在眉睫, 真正让教与学达到教、学、用一致, 全面提高英语整体教学质量。

2 调查对象及方法

调查对象:我院应用英语系2010级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 (1-4) 班145人, 学生在校学习英语的时间约为一学期 (4个月) 。生源为高中毕业生, 学生入校总体成绩不高, 尤其英语成绩不理想, 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调查方法:自编问卷调查和访谈。题目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项目, 题型是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第二部分为主观问答题。调查问卷的内容涵盖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基础、态度、计划、效果、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态度、教学质量等方面。问卷使用的语言是汉语, 采用不记名方式由研究者向2010级高职 (1-4) 班学生发放。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45份, 回收142分, 有效率为97.8%。为保证调查的有效性, 笔者还结合问卷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3 学生学习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对自己所取得的英语成绩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1) 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程度。43.2%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57.8%的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一般;没有人对学习英语一点不感兴趣;2) 选择英语专业的理由。自己选择就读英语专业的学生占67.6%;父母建议选择的有24.6%;其他仅占7%。上述调查说明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兴趣。3) 对自己所取得的英语成绩是否满意。对自己学习成绩非常满意的学生仅占0.7%;而不太满意自己学习成绩的学生却占了97.9%;也有1.4%的学生觉得无所谓。造成这一严峻状况的主要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 学生整体英语基础薄弱, 对教学内容无法及时掌握。其次, 学生无法短时间内改变高中时代的学习模式, 特别是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不懂得如何预习, 如何听课和如何复习;再次, 英语专业的课堂更多是用英语进行教学, 这也影响了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另外, 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影响着学生英语的学习。

(2) 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 学生英语学习上遇到困难。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最主要原因为缺少词汇量, 共111人, 占调查人数的78%;72.5%的学生认为口语表达能力差, 影响自己的英语学习;57%的学生认为学习不好是因为自己的语法基础薄弱;45.8%的人认为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差;4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阅读速度慢。这些原因都会制约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进步, 同时也影响着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 而阻碍学生的英语输出。

(3) 学生是否有英语学习计划和是否坚持自己英语学习计划的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 一直有计划的占9.86%;只有4.23%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制定长期具体的计划;而为自己制定短期学习计划的学生也只占调查人数的64.1%;从没有计划的占22.5%;有短期学习计划的学生也没有能一直坚持自己的计划, 有时能坚持按计划学习的学生占69.7%;根本没有坚持计划的学生占11.39%;坚持按计划学习的学生仅占12%。数据表明, 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几乎是盲目的, 没有明确的计划。

(4) 学生最希望提高的英语能力的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 大部分的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英语学习的某个方面有所提高, 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 有此想法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88%;希望通过学习英语来提升自己交往、交际能力的占72.5%;另外, 希望通过英语学习提高自己外语写作能力的学生也占了调查人数的51.4%;希望提高自己应试能力的仅占38%。由此可见, 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都希望自己有所进步, 说明学生存在一定的发展动机。同时也表明, 高职高专学生特别希望提高他们的技能, 这和高职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动机是有的, 目标也是较为明确的, 他们希望通过在校学习, 提高自己英语输出的能力, 即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但由于自身英语底子薄、词汇量贫乏、缺少学习计划和合理高效的学习方法等诸多原因, 造成较大的学习困难。鉴于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 只有关注基础知识的教学, 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 提高学生英语的学习能力,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输出的能力, 真正达到教、学、用一致, 全面提高英语整体教学质量。

(1) 摸清学生的底细, 因材施教, 全方位整合教材

由于招生规模扩大, 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 但还有一部分仍然保持高一的英语水平, 甚至是初中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水平, 给授课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为了使学生在各自的程度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师在授课前应对学生进行一番了解, 既掌握学生的整体水平, 又能了解学生的水平差异。同时我们还要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 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程度的教学内容, 力求合理分配知识的重难点, 认真研究课堂教学, 尽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受益。

(2) 充分利用资源,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运用交际教学法, 以任务为主线,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其做法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 每组3人, 每个小组的成员都经过精心的安排, 成员的层次基本都是由较好、一般和较差组成, 其目的就是能让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影响, 好的帮助一般的, 同时一般的又能影响鼓励较差的。另外, 在教学中, 可以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活动, 规定每位成员都必须参加, 而且必须有自己的观点。这么一来, 小组之间的学习氛围就更浓了, 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也带动了。

(3)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创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一堂高质量英语课的前提。卢梭说的好, “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教育首先应是温暖的, 有人性味的。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 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 才能使学生“亲其师, 而信其道。”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 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 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 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 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 可以听之任之。另外, 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总是教师“一言堂”, 课堂上教师一味地灌输, 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 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 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其结果就是逐渐放弃英语学习, 从而导致“两极分化”, 教学质量不佳。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 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 全心地投入课教学。教师要想尽办法, 上好每一节课, 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相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 唤起情感共鸣, 引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4) 加强体裁教学, 促进学生英语口语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内容紧紧围绕职业的需求, 如外贸英语、酒店英语、旅游英语和文秘英语等, 无不体现职业特点。在教授酒店英语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酒店服务的整个过程, 分模块进行英语口语教学, 如:前台服务英语、酒店入住英语、酒店用餐英语等。通过体裁分析、模块教学与操练, 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以真正达到掌握与巩固。另外, 通过体裁教学也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尤其是应用文的写作, 应用文要求的是平实、准确、简洁、格式规范。通过对范文的介绍、讲解、分析、模仿、操练, 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范文体裁的文章写作。如书写祝贺信, 在西方国家里, 得知朋友订婚、结婚、生孩子、升职都要写信祝贺。祝贺信的用词要亲切, 信中要充满真诚的喜悦之情, 并且一定要写清楚祝贺对方的事情。正式的祝贺信用词严谨, 常常使用套语, 如:Congratulations on your success.欣闻成功, 谨致祝贺;I am glad to hear that you have got your promotion.听到你晋升的消息, 我为你高兴;May you enjoy good health and long life.祝您健康长寿。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法, 体裁分析教学仍处于我们教学探索的初级阶段,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教学工程, 任重而道远, 需要老师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李淑明.高职外语教学中教师激励策略的应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1) .

[2]王凯.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现状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 2010 (4) .

[3]徐虹, 胡家英.谈体裁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四级写作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 (10) .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 篇3

关键词:就业能力;问卷调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本文以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从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工作状态、岗位能力及毕业生职业发展影响等方面做了了调查。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和分析,就高职毕业生自身而言,发现影响其顺利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在于:能力结构不合理,尤其欠缺适应岗位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职业核心能力。

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就加快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课题组针对山东商务职业学院2013-2015年应用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206份,收回有效问卷172份,问卷有效率为83.5%。

一、问卷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

1.工作单位性质调查显示,有50%以上毕业生找到了和专业对口的工作,其中在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达到 72%。可以看出,毕业生大多认同“先就业、再择业”的念,“先就业”已成为毕业生的首要选择;二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已经没有显著变化,观2013年68%的学生选择民营企业,2014年有74%的学生选择民营企,2015年在民营企业的学生达到70%。随着民营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并伴随着企业制度的完善,企业待遇的提高和用人机制灵活,越来越受到高职毕业生的青睐。每年约有9%的毕业生有自主创业的强劲的需求。相对而言,在国企工作的毕业生仅约占8%。还有约15%的学生选择继续求学深造。

2.毕业生工作状态和愿望前景调查与分析

调查显示,90%的毕业生对自身当前从事的工作基本满意;82%的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岗位基本胜任,82%没有近期内调换工作的打算;在打算调换工作的学生中,85%认为工作太累、待遇太低。12%是因为专业不对口要调换工作。分析认为,虽然有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的压力,使毕业生总体上保持了一种有了工作就好的想法。但是毕业生对就业的状态比较满意。高职毕业生若能掌握一定的就业能力和基本的就业素质。在“就业难”的环境中可以实现相对高质量的就业。也可改变企业“招工难”的窘境。为此,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3.工作中最需要的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32%的企业认为高职毕业生目前最欠缺的职业素质是职业道德。34%的企业认为是职业知识能力和行业背景知识欠缺。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重要内涵条件,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也是由学校里的“学生”角色向社会里的“职业人”转变的重要条件之一。职业知识能力、行业背景知识的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基本范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着重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这是敲开企业大门的必备技能。而培养发展型、复合型技能人才,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人才更符合当前及今后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

4.“职业核心能力”的调查结果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界一直有“职业核心能力”的说法,这是在总结发达国家的职教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目前,“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公司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通过调查,学生基本了解这八项职业能力,分别有54%的学生认为最欠缺的是自我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据“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的预计,每3~5年就有50%的技能需要更新,现存的职业每过15年将有20%的被更换。为此我们的职业教育必须高举构建学习型创新型社会大旗,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让学生具备与与时俱进的意识和精神,在强调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尤其是注重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可促进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5.课程体系的合理性调查与分析

67%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使自己本身获益良。有42%的学生认为,在职业素质拓展课程的学习中获益颇多。职业素质拓展课是通过校内校外的职业实训,使学生在职业素质、技能、修养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的课程,是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一定程度而言,专业知识教育与职业素质拓展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可谓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达到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的目的。为此,高职院校应将职业素质拓展作为到专业课程的教学的重要补充,以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同步进行。

因此,按照社会发展对职业不断变革的新要求,学校也要有有针对性的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应树立“一手抓专业知识、一手抓职业核心能力、同步推进,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方式的灵活性,通过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全面创新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更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

二、对如今高职教育的启示和思考

加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功能是为就业市场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在招生和就业双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实现“高质量”的良性发展态势,关系到高职院校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首先,高职院校办学的立足点和最终服务点都应是放在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内涵的提升上。将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作为提升人才培养的品质、内涵、质量的重要切入点为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将职业核心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核心竞争力和适应岗位变换需求能力。

其次,高职院校应将学生培养的目标放在推动企业进步和满足社会需求上来。将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追求作为,学生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切不可再将培养“一技之长”为教育教学目标。将教育功能的实现最终体现在促进学生的进步成长和增值上。企业在全球化发展的宏大进程中,人才成为企业竞争的战略性要素。在人才培养上,力争为企业培养优秀员工,为社会发展培养可造之才,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经济、服务民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最后,明确教育目标,重构教育教学体系,将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建立集理念推广、技能开发与知识传授于一体的培养模式。把提高高职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纳入到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体系。整合教师队伍,通过内部提高、外部聘任建立专业化、技术强的教师队伍,同时也要注重聘请各个行业的高层次人才作为兼职教师,请他们进行职业技能指导,准确分析就业的发展动态。从而对高职学生进行实效性、个性化的培训指导,提高就业能力。

总之,就业能力是社会、学校和学生本省最为关心的核心培养,贯穿三年的高职学习生涯。高职院校要依据经济市场的供需变化,以发展的眼光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各个阶段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增加就业能力的持久性,强化职业核心竞争力。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前景等,做好人生规划设计,从而使高职学生在三年的培训学习中能够做好知识和能力准备,将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宝成 何万丽.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9).

[2]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启动 [EB/OL]. ht-tp: / / www. 5qiuxue. com / zhaosheng / jiuyeli / xinwen. htm,2005- 04 - 30 /2011 - 03 - 03.

[3]邱国丹.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9,( 16) .

本文系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教研项目《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析及培养路径》成果

高职新生商务英语学习现状调查 篇4

高职新生商务英语学习现状调查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定量分析,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新生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受试对象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最希望掌握的.商务英语技能和商务英语学习的难点和受试对象所喜欢的学习方式等.基于学习动机和合作学习理论,分析研究了问卷结果,并对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 者:罗秀 LUO Xiu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刊 名:平原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PINGYUAN UNIVERSITY年,卷(期):25(3)分类号:H319.3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新生 商务英语学习现状 调查研究 商务英语教学

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篇5

为了了解班里学生学习英语现状,即他们学英语中对听、说、读、写的掌握程度及在实际学习中是如何进行听说读写来提高英语水平。我设计了一份关于“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现把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你认为英语教学方法应:

A.以讲授为主B.以练习为主C.讲练结合D.以师生互动为主

2.你对英语学习感到:

A.轻松B.不困难C.只是记忆困难D.很困难

3.你对学好英语有信心吗?

A.很有信心B.有点信心C.心里没底D.没信心

4.你平时是否“开口大声”地读英语?

A.通常B.有时C.(几乎)决不D.偶尔一两次

5.你能听懂别人说英语吗?

A.通常B.有时C.(几乎)决不D.一两句

6.面对外国客人,你可以应付吗?

A.可以B.勉强可以C.几乎不可以D.不知道未遇到这样的情况

7.你的语法成绩一直很好?

A.一直都很好B.有些未掌握,大部分可以

C.只掌握一小部分D.几乎不掌握

8.对于记单词觉得困难吗,有必要吗?

A.不困难,有必要B.有必要,困难C不困难,不必要D.没有研究

9.你害怕在讲英语中犯错误吗?

A.非常害怕,怕被人笑B.不怕,希望别人可以纠正C.几乎无出现过这种现象

10.当面对有外国客人来酒店聚餐或住宿时,你会怎样做?

A.礼貌地跟外国人用英语打招呼 B不会说,通常只会微笑一下示意客人 C 因为不懂口语,不理会客人

11.你喜欢学习英语吗?

A.喜欢B.还可以C.不喜欢

12.你是为了什么去学习英语的?

A.为了工作容易沟通B.兴趣C.因为课程安排D.没考虑过

13.你觉得影响你学习英语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A.基础没打好B.兴趣C.语法D词汇

14.你喜欢背诵新的语法规则和生词吗?

A.通常B.有时C.(几乎)决不D.极少

15.你认为学英语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A.单词太多记不住B.语法不好学

C.口语说不好D很难听懂E.其它_____________

16.你现在最想提高的是:

A.英语口语会话能力B.英语阅读能力

C.英语写作能力D.英语应试能力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 篇6

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调查与思考

从分析自主学习者必须具备的.特征入手,通过调查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基于当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探讨高职英语教学实施自主学习的可能性.

作 者:吴建洪 作者单位: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江苏,太仓,215400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年,卷(期):“”(9)分类号:H3关键词:高职英语 自主学习调查与思考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 篇7

关键词:英语习语,文化,调查问卷

1 引言

英语习语是英语中使用最普遍、表达力最强、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语言形式, 是英语语言的精粹, 是英语使用者日常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提供客观信息或描述客观事物以外, 习语在表达个人情感和态度方面也极为出色。作为衡量语言使用是否地道的一个方面, 习语的恰当使用已成为揭示学习者是否接近母语者水平的重要指针之一。

《韦氏新世界大学词典》给习语下的定义是:

An idiom is a phrase, construction, or expression that is recognized as a unit in the usage of a given language and either differs from the usual syntactic patterns or has a meaning that differs from the literal meaning of its parts taken together (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 3rd edition, 1996) (习语是词组、结构或表达法, 在特定语言里被视作为习用单位, 其结构特殊, 或意义有别于其构成词的字面意义相加) 。

此定义涉及了习语的整体性、结构的特殊性以及意义的不等于字面意义的相加。

由于习语的整体性、结构的特殊性等特征, 习语成为外语学习者掌握的一个难点。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对此习语学习进行了相关研究。谭利思通过有声思维的方法, 收集了四名受试者对20个英语中常用习语的理解加工策略。吴旭东等以习语的概念基础与文化内涵、语言表达方式两个因素为基础, 分别建立跨概念和跨文化的英汉习语对比分类框架, 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分别调查了英语专业中级和高级学生对包含隐喻和文化内涵的习语的理解。于翠红、张拥政把英语专业62名学生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要求, 就英语隐喻习语的认知以及相关策略做了教学实验 (张向阳, 2010) 。以上研究主要集中于英语习语的理解加工策略、外语水平对习语理解的影响及隐喻习语认知的研究。本文主要从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和学习者理解习语的策略角度入手, 探讨我校英语专业学生习语学习的难点, 以期对教师、学生的教与学提出建议。

2 学生英语习语水平调查分析

(1) 调查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对待英语习语的态度和习语掌握的现状。

(2) 调查对象:

本调查选取的调查对象为华中农业大学英语专业2008、2009级学生 (分别为在读二年级、三年级学生) 各40名。2008级学生已通过了专业四级考试, 且有部分学生选修了英语词汇学, 2009级学生已掌握词汇6000个左右, 并具有按照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3) 调查方法:

研究采取调查问卷和访谈的调查形式。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英语习语现状调查, 主要考查学生对待英语习语的学习态度。第二部分为习语测试题, 主要了解学生习语掌握的情况及理解习语含义有误的原因。

(4)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问卷调查在课堂上直接进行, 回收有效问卷79份。结束后, 根据每一项的次数分布,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5) 结果分析:

1) 英语学习现状调查:

本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待英语习语学习的态度。从有效问卷分析得出的数据来看, 2009级和2008级学生的数据极为相似。因此, 我们选取了其中一组的结果。

表1:您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使用习语?

从表1可以看出:会下意识地使用自己所熟知的习语的学生不到10%, 偶尔使用习语明显占绝大多数。说明习语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一个难点, 不认识和不能准确使用是他们的主要问题。

表2:您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陌生的习语时通常会怎样?

从表2可以看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对待习语学习的态度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在遇到习语时, 大部分同学都会猜测一下其含义, 这说明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扎实, 他们能够判断并猜测习惯表达法, 具备一定的习语意识。

表3:您在英语学习时遇到需要用习语才能准确表达的时候会怎样?

从表3可以看出:有38.1%的同学尽量想出该习语并使用, 说明同学们还具有一定的习语意识。但怕习语使用不准, 换别的表达法占大多数, 说明在英语学习中, 同学们习语的掌握情况不太令人满意, 而会选择借助别的表达方法, 来逃避不会的习语。

2) 习语测试题

本部分为习语测试, 分别给出受试者15个英语习语, 让受试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推断出习语的含义, 不能参考词典等工具书。测试选择的习语是参照东北师范大学邹艳丽的硕士论文中的习语。此论文的设计者首先从Collins Co-build Dictionary of Idioms (1995) 选了100个习语, 然后请5个外教选出最常用的30个习语 (邹艳丽, 2006) 。本份问卷是从30个习语中依单数选择的原则选出的15个习语。

从表4中可以看出大二的同学们在理解文化内涵与汉语习语文化内涵相似的习语时, 正确率较高, 如习语6、10、12:wash one’s hands of sth.表示“退出, 不参与, 不对某事负责”, 相当于中文的“金盆洗手”;tighten one’s belt意思是“勒紧裤腰带, 节约地过日子”。be dressed to the teeth来源于to be armed to the teeth, 而意思却不尽相同, 表示“浓妆艳抹”。此外, 某些习语给人一定的语义联想或搭配联想, 如to start the ball rolling要是从字面来翻译就是:“开始滚这个球”。而实际上这个习语的意思是:“开始一个活动”。ball是一项运动, rolling是滚动的意思, 给人以联想,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同学们的正确率。

而有一些习语由于字面含义很难给人任何联想, 需要极强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做对, 如2、8、14、15。因此, 同学们的正确率很低, 有的习语甚至没有一个同学能够正确地回答。例如习语, hit the hay表示“睡觉, 就寝”。该习语源于美国社会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那时候, 大批的破产者无家可归, 对他们来说, 每天最头疼的事就是找地儿睡觉了。运气好的时候, 流浪者能在人家借住一宿, 运气不好就只能睡稻草 (to hit the hay) 。习语shape up or ship out表示“好好干, 要不就走人”, 该习语是在二次大战期间开始流行的。当时舰艇上的军官会对手下工作不力的水兵这样说:shape up or ship out, 意思是:要是不好好干, 就把你调到别的地方去, 而这“别的地方”往往是人们不想去的岗位。smell a rat该习语的产生可追溯到四百多年前。当时英国鼠满为患, 成群的老鼠常常肆无忌惮地满屋乱窜, 人们对老鼠的气味十分熟悉, 常常情不自禁地怀疑房子里有老鼠。后来人们即以smell a rat来比喻“觉得可疑, 感到不妙” (张向阳, 2001) 。习语不同于其它语言知识的特点就在于习语包含很多文化内涵, 习语的来源包括历史事件、风俗习惯、体育项目以及宗教文化等, 如果缺乏对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势必会影响学习者对习语的正确把握。

从表中大二、大三正确率的数据比较, 大三的同学没有在习语掌握上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经过一年的英语学习, 大三的同学并没有在习语上取得较大的进步。对于一些基本的习语, 如1、6、10、12, 整体上大三的同学没有很好的掌握, 说明同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甚至某些习语长期不使用, 出现了遗忘。而对于几个不常见的习语, 如2、3、8、15, 大三同学显然更胜一筹。通过访谈得知, 因为以上几个习语在大三课本上出现过, 所以大三同学普遍地对这几个习语能够很熟练地掌握。

问卷调查反映了同学们对英语习语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笔者通过访谈个别学生也发现学生很少主动去学习相关的习语知识, 老师在课堂上也很少涉及相关习语的讲解。

3 结论

这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校同学英语习语的掌握情况, 对教师、学生的教与学有一定的启示。同学们在英语习语学习的过程中, 文化知识背景缺乏, 对习语的重视程度不够, 是影响学习者的主要因素。对此, 笔者提出对本校学生习语学习、教师教学的几点建议:学生应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 丰富文化底蕴, 多涉猎历史、经济、地理、宗教等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多读多看原汁原味的英文材料, 如杂志、畅销短篇小说等原版英文材料, 观看电视新闻、电影和脱口秀等原版英文有声材料, 积累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习语;英语老师在语言教学过程的同时, 给学生提供丰富真实的语境, 让学习者感知语言的意思才有助于习语的掌握。帮助他们带着语言需求去掌握习语, 感受习语在交流中的用处。也应更多地传授相关的文化知识, 在文化的熏陶中提升语言技能。

参考文献

[1]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 (3rd edition) [S].Merriam-Webster, 1996.

[2]张向阳.英语习语教学研究述评[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6) .

[3]邹艳丽.英语习语的理解过程策略[MA].东北师范大学, 2006.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 篇8

【关键词】大专 非英语专业 英语听说 调查

国家教育部2007年7月26日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尽管社会发展对英语学习者的听说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专生的实际水平与社会对大专生英语听说运用能力要求之间的矛盾却日益加剧。因此有必要对大专生英语听说现状进行一个有针对性的调查。

一、调查设计

本调查以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3级大一护理系其中六个班300余学生为对象,通过《大专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说现状的调查》中的25个问题调查学生英语听说的现状和学生对英语教学的期待。开学第一周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4份,有效率91.33%,随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问卷显示90.51%的学生认为目前社会上“哑巴英语”现象严重,自己的英语听说水平达到良好和优秀的只有4.38%和11.31%,55.47%的学生只愿意和同桌或熟悉的同学交流英语,这表明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听说水平不自信,不愿意用英语与他人交流。

关于兴趣、焦虑、专注度方面,68.9%的学生表示对英语听说课的兴趣一般,59.34%的学生上课会紧张,58.39的学生只能在上课中间的二十分钟左右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学生的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在自主学习方面,一周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达到半小时至一小时的学生59.49%,51.09%的学生只会偶尔主动收听或观看英语原声音频或视频节目,这反映出学生基本只在课堂学习英语,课后自主学习意识淡薄。

虽然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容乐观,但他们在师生地位、听说素材、听说训练形式和教具方面对教师存在很高的期望。80.6%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希望听说素材多种多样:教材63.1%,原声电影74.1%,VOA,BBC新闻37.2%,英文歌曲77.0%,科技文化纪录片39.4%,A级或四六级听力试题35.8%; 听说训练方式各有不同:跟读63.9%,小组讨论72.6%,对话68.9%,情景表演55.8%,影视歌赏析83.2%,演讲或朗诵20.1%,英语角4.0%;教学工具与时俱进:黑板和粉笔6.2%,教材36.86%,PPT等多媒体课件72.99%。由此可见学生认为课堂中教师为中心的现象相当普遍,学习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加多样,教学工具紧跟时代脚步已成为学生迫切的期望。

三、讨论

既然大专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普遍不高,学生对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着多方面的期待,那么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师生课堂地位和课堂环境两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1.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大多数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仍然是课堂的权威,师生之间普遍存在一种“权威—依附”关系。教师往往靠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台录音机就能完成听说教学,英语听说教学依然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听力练习,反复的口头操练,熟练背诵交际句型,这种机械性的训练方式完全忽视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在英语听说学习中的作用,不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因此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立了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双主教学结构成为了时代的要求。课堂上,教师将话语主动权交由学生,由讲授者和控制者变为指导者和合作者,将课堂由教师一言堂变为师生共言堂。教师应引导学生构建有效的听说任务,给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

2.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在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仔细聆听、鼓励和赞扬向学生传达支持、信任、尊重等情感信息,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特别是注意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融洽、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英语实践和情感表达的机会。同时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从互联网和视听资料中选择难易适度的素材作为补充材料融入教学内容中或加工成多媒体教学资源,营造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和生活情景,让学生处于一种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能尽情参与、自由表达。

四、结语

通过此次的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专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普遍不高,在学习观念和态度上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但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师生在相对逼真的教学情境中愉快学习的要求却日益明显,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设计行之有效的听说教学模式成为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教育部高教司,2007.

[2]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秦晓晴.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3〕37号-638)阶段性成果。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 篇9

摘要: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英语水平尤其是读和翻译的水平普遍较高,可以用中英文双语进行数学教学。过往中英文双语教学的经验表明无统一教学标准和合适的教材或课件。建议今后加强这方面的实践与研究,加强师资的培训与交流,统一课程标准,选择适当的教材,开发优秀的课件。把双语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些英文专业持续的开展下去。

关键词:数学双语教学;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语课件;教材

1.问题提出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的交流变得迅速。在地球上各个国家的、民族的人们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尤其进入新千年以来,经济、科技更是全球化。为了适应这种挑战,教育部相继发了关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文件。例如(教高[2001]4号)提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教高[2007] 2号)指出:“鼓励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在教育部的这种倡导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在全国高校相继展开。但是,这些研究和实践都是针对本科生的。那么对于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来说,双语教学实践起来会很难。因为高职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的外语水平偏低,但是,高职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水平很高。我就这个专业开设数学双语课的可行性,必要性、教学原则和最终的预期效果做了调查研究。

双语教学是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基本要求是: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

2.研究方法

2.1被试

调查对象来自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及2010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人数为64人,发放调查问卷64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 64份。

2.2研究工具

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制作问卷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没有接受过数学双语授课,所以在问卷的前半部分说明了什么是数学双语教学。根据学生的英语情况双语教学可以有哪几种可行的方式和选择。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双语教学的各种可能的状况。对问卷的问题可以给予一个客观的选择。调查的问卷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调查学生对双语学习的兴趣与认识。此部分包括三个客观选择题。

第二部分是调查学生自我评价自己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水平。此部分包括一道客观选择题和一道主观开放问答题。

第三部分是调查学生希望双语教学中英语和汉语使用比例方面的有关情况。此部分为客观选择题。第四部分是调查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及对使用教材的看法。此部分为主观开放问答题。3 研究结果

3.1学生对双语学习数学的兴趣。

调查表明18%的学生对双语学习数学很有兴趣,其余的学生选择可以尝试。一名学生表明没兴趣。49%的学生认为双语学习数学可以提高自己用英文思考的能力。其余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英文的运用能力。选

择可以提高用英文思考能力的学生是英文基础非常好的学生。也就是说,即使学生的英文基础不是很好,但他们认为通过双语学习数学,也可以强迫自己去运用英文。

通过对问答题的回答表明:他们认为双语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自己的专业英语的学习。学生认为双语学习可以开拓视野,变换思维方式,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数学专业学习,掌握数学专业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数学专业英语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3.2学生英文水平的自测结果

有45%的学生选择读是他们最擅长的,有33%的学生翻译比较擅长。有3%的学生听的能力强。有30%的学生说的能力较强。有10%的学生写的能力较强。因为此项设计的是多项选择题,所以相加会超出100%。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读和翻译全英文教材障碍较小,对用英文交流和用英文写作业有些困难。

上部分客观题只能表明学生自己在英文听说读写译方面更擅长哪一项。不能说明他们的擅长程度。通过学生对这部分的主观问答题回答的调查表明:这个专业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对英文都比较感兴趣,有很好的英文功底。对用英文读、写、译都很有信心。但对英文授课时的听讲的问题是比较没有信心的,因为用英文听数学需要一个较长的反应过程。

3.3双语教学中英语和汉语的预期使用比例

学生认为在双语教学中,如果英语使用比率过低,那么双语教学没有达到应用外语的目的,但是如果英语使用比例太高,又会影响对数学课的学习。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使用中英文比例。这样教学效果才能最好。

教材选取:75%的学生选择使用英文同级别原版教材。这与学生读和翻译的水平较高有关。而且学生们很希望了解国外和自己同水平的学生使用的教材。

教师讲解方面:有83%的学生希望中英文混用。有的学生还希望用英文说一遍再用中文说一遍的方式。教师板书方面:65%学生认为可以全英文板书或全英文课件,这和学生读的水平较高有关。师生互动方面:学生倾向于英汉混用。因为全英文很难表达清楚数学思想。

作业方面:学生认为可以全英文书写。因为作业可以参考例题,而且英文的书写格式和用词相对固定,所以用全英文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4.对教师的要求及教师应该做的应对策略

经过以上的调查分析,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可以尝试用双语进行数学学习的。那么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教师在具体教学中的做法是有直接关系的。我们收集了一些开设过数学双语教学的院校中的教师的经验,对商务英语专业开设数学双语教学的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4.1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材

虽然,许多学生们都希望用同级别英文原版教材。但通过对有双语教学经验的老师调查表明:原版教材是不适合中国学生的。首先,原版教材是非常贵的,所以如果使用英文原版教材,那么给学生复印相关的学习内容比较好,可以节省费用。其次,高职数学的学习内容较灵活。所以原版教材的内容往往不符合高职的教学要求。4.2教师应该自己做适合自己学生的课件

教师最好选用一个多媒体教室教学,准备一个优秀的英文课件,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讲课内容。也会因为减少了板书而节约了教师的时间,节约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弥补因为是英语授课而造成的学生理解慢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在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这些课件。因为适合中国学生的英文课件是需要教师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的。

4.3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将要遇到的困难

学生的困难主要来自于对一些专业词汇的理解和掌握。因为英语中的数学专有名词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这些专有名词需要老师给予很好的讲解,或在学期之初,第一节时就给出全书专业词汇的英文互译。帮助学生克服对数学专业名词的恐惧心理。减少他们的压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让学生了解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数学符号都是相通的数学专业英语中,同一词根的词是很多的,这样需要记忆的专业词汇的压力就减小很多。比如:derivative(导数,名词)、derivable(可导,形容词)、derived curve 导函数曲线、derived function

导函数等。

(2)记住数学专业英语中有一些常用的表达式,也可以减轻阅读和听讲的压力

比如:数学中常用的充分必要条件用英文是if and only if;事先给出的变量或常量用英文是for given variable or constant.等等。

(3)提供给学生可以参考的中英文材料

5.结论

经过对学生和教师双方面的调查,得出结论:在教师的大量课前准备之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开设数学双语课程不但是可以尝试,而且可以长期坚持探讨下去,对提高学生的英文运用能力,用英文思考的能力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并且可以了解西方文化,在教育方面和世界接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参考文献:

[1] 冯振举, 刘刚, 高文佳, 陆书环 高师数学系开设数学双语课的调查分析与建议 [J] 数学教育学报 2010,19(1):51-54

[2] 邓引斌,李渺 高校本科生数学双语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J] 数学教育学报 2010, 19(6)44-45

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10

大部分学生的阅读与学生的语言能力相关,阅读效率取决于快速、自动化地词汇辨认和大量的词汇认知。让学生在其语言能力范围内接触大量可理解的语言材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手段和重要途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规定

1、能从一般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和观点;

2、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

3、能根据上下文线索推理、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4、能根据阅读目的确定不同的阅读策略;

5、能通过不同信息渠道查找所需信息。七年级: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理解简短的书面指令,并根据要求进行学习活动; 3.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4.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5.除教材外,英语阅读量达四万词以上。八年级:1.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2.能读懂说明文等应用文体的材料;3.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4.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 5.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 6.能理解简易读物中的事件发生顺序和人物行为; 7.能读懂简单的个人信件; 8.能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9.除教材外,英语阅读量应累计达十万词以上。九年级: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 7.除教材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十五万词以上。量变产生质变,没有一定的数量难有较高的质量。

我校英语教师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但收效不是很大;中外学者在阅读的本质、心理机制、策略与方法、阅读教学的理论与模式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我校有关中学生英语阅读方面的研究很少,尤其缺少英语阅读的实证研究。存在的问题有:调查范围局限于某一层次或某一局部区域,在广泛性和代表性上缺乏说服力。因此,为全面了解我校学生的英语阅读现状,我们对全校学生英语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以便正确认识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为提倡读书型外语学习、使学生真正享受读书和学习英语的快乐提供证据。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课题组于08 年5 月对我校初一~初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为了更好地展现时代特点,展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水平,我们选取我校四百七十七名学生进行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77 份,回收有效问卷477份,有效率达100%。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问卷涉及被调查者相关背景信息,采用单选形式。为了确保调查质量,本课题组完成问卷初稿后专题研讨,审稿后在课题组成员间进行试调查,而后对问卷每一小题进行认真地讨论和修订,修订稿出炉后选取20名学生进行小范围试测,分析研究试测结果,再次修订后才定稿问卷,然后在全校范围展开正式调查。为了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提高调查信度,我们要求学生在作答问卷时不写姓名,让其自由、客观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和情况。为了使被调查者清楚了解

调查意图并减少废卷,我们要求任课教师利用课前时间进行并在发放问卷之前对问卷作必要的讲解。

(三)问卷及数据处理

问卷汇总后,我们对问卷做了有效性筛选,对有效问卷遗漏值进行了处理:统计过程中发现的选项空缺设定为遗漏值,统计数据以有效数值为准。我们将477份有效问卷的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处理,计算出我校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各个部分的百分比(%)等数据。对于缺失值则依据默认方式进行处理(用平均值代替)。

三、数据分析

基于篇幅的限制,本文省略了各项数据的具体处理过程,以及与本文现有问题类似的题项数据,只重点分析一些与《英语课标》和日常英语教学直接相关的调查数据,讨论数据背后的观点,调查题目及结果附后。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数据反映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以探明究竟。

(一)英语阅读的需求和动机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① 在兴趣上,80.31 %的中学生喜欢进行英语阅读,说明他们有进行英语阅读的愿望和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有19.70 %的学生不喜欢进行英语阅读,这与多年的“应试”有关,强烈的功利观排斥英语阅读;② 在认识上,90.42 %的学生认为英语阅读对学习英语有大的作用,对英语阅读持肯定态度的是我校学生的主流;③ 在动机上,希望通过英语阅读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语言水平和扩大知识面的学生占 91.32 %;希望通过英语阅读提高阅读兴趣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占 7 %以上;只有不到2 %的学生不清楚英语阅读的目的。

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英语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通过英语阅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进而激发和拓宽学习兴趣,以及读懂故事后体会到成就感等,所有这些都刺激学生产生英语阅读需求。需要、内驱力、诱因和情绪等激发动机,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阅读动机是阅读者为了某种阅读需求而努力的态度、欲望和意愿,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二)英语阅读材料

调查显示,① 在阅读题材的喜好上,总体而言,过半数的学生欢迎轻松愉快的读物;具体地讲,学生在童话故事的喜好上大致相当;但对于幽默、动漫,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比差的学生低十二 个百分点;而对人物传记、历史地理和其它(如小说等)的喜好却高出 2 %,这反映了基础好的学生比差的学生具有更加清晰的个人追求和发展目标,具有更坚毅的意志和坚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相反,基础差的学生则比较多地倾向于喜好轻松快乐的读物。② 在材料的选取上,老师的推荐或学校订购的英语报刊或教材配套的材料占相当大的比重,这反映了学生对材料获取的被动性,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与课程同步或配套的趣味性读物的广阔的市场空间。③在对待英语简易读本和其它材料上,基础好的学生比差的学生高出 20 %,这揭示了以下问题:英语水平高的学生,更多地靠自主学习和兴趣坚持学习;其次,水平低的学生对材料的选择机会似乎更多地受老师的影响;第三,少数人把英语阅读看成包袱,某些教师的指导失误,使学生成为解题的机器,为做题而阅读,为考试而阅读。

阅读材料是泛读的核心,是有效激发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方式、提高阅读速度与能力的基础,是丰富语言和文化知识、培养阅读习惯和语言理解能力、培养

观察力和判断力、扩大词汇量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先决条件,是解决“费时低效”的基本环节。因此,能否提供“高兴趣”的阅读材料直接关系到读者的阅读兴趣、速度、进度、理解、能力的提高、词汇量的积累等效果。适应不同层次多种需要的“等级读物”能帮助学生获得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基本能力。

(三)英语阅读时间

调查表明,① 在阅读量方面,近两成学生每周只是偶尔进行英语阅读而且时间在半小时以下。② 在阅读的时间安排方面,六成以上是在周末和寒暑假,在这一点上,基础好的学生与差的学生有比较显著的差异,基础好的学生的英语阅读主要集中在周末和寒暑假,说明这些同学的阅读主要出于自主安排和自发需求;而基础差的学生主要集中在早晚自习,因为学校和教师的安排和要求,为了考分而被动阅读;且随着年级递增阅读量急剧减少。书香熏出优雅,每天喝牛奶,强健的是人的体质;每天读书,强健的是人的心智。读书多的人,视野开阔,精神充实,志向高远,追求执著。教师的读书爱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读书爱好。

(四)英语阅读习惯

调查显示,① 绝大多数学生进行个人阅读,与他人合作或共同阅读只占很少一部分,反映出他们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教研组对英语阅读的组织不足,没有形成阅读氛围等。② 正确的英语阅读是保持一定的阅读速度,不必追求细节,只要理解大意即可,对不妨碍理解句意的词,不必查字典,可以根据上下文揣测词意;要具有直接阅读、直接理解原文的能力。调查显示,半数学生的泛读方法较为正确。多数学生是为了读懂文章大意,阅读理解水平和阅读速度是阅读能力的两个重要标志。速度是泛读的保障,速度快而理解差则快而无用,理解好而速度慢则效率低。提高学生综合阅读素质的途径是训练学生在一定程度的理解前提下提高阅读速度,协调发展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只有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才能克服学生投人的时间和精力与学习效果不成正比的“高耗低效”问题,解决限制英语阅读开展的瓶颈,才能形成他们对英语阅读的正确认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包括:一是定书,养成每一本都要读完的习惯,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二是定时,养成每天都要读书的习惯,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就好几天不读;三是定量,养成每次都要有一定进度的习惯,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兑现落实;四是形式,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

(五)教师在学生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调查显示,认为老师有必要对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指导的占 81.98 %,证明大多数学生对阅读感到茫然,认为非常必要的基础差的学生比好的学生又多出十二个百分点,再次说明有百分之十二的学生对英语阅读读什么、怎样读、读到什么程度、材料的选取、阅读效果的检验等无所适从。中学生英语阅读常有盲目性、随意性、猎奇性和消遣性表现:①喜欢看什么就看看,不管有什么作用;②课本看腻了,随便找本书来调剂调剂生活;③只注意故事情节,其它内容一概说不清;④一度心醉神迷,弄得功课一落千丈;⑤根本没时间,„„等等,造成负面影响。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活动以防止学生放任自流,如指定一些篇目让他们以多种形式进行阅读,比谁读得多、快、准,最后以答题的方式考查,增强他们的参与和竞争意识,有效地训练阅读能力。通过教师长期的引导,激发英语阅读兴趣,使学生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情,足以长才”,“读书

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培养正确的阅读方向和发掘探讨的能力,成就他们伟大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六)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词汇量不足是英语阅读的主要障碍(占 64.23 %),其次是阅读速度慢(占15.77 %),这些问题阻碍了同学们的阅读,使同学们减少阅读量,从而导致阅读速度慢;反过来,阅读速度慢,致使阅读量减少,从而阻碍词汇量的积累,于是呈现恶性循环。鉴于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下决心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方能促使其成为良性循环。

四、结论与启示

本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英语阅读整体发展态势不均衡,阅读量小,阅读习惯和方法有待改进。总体来讲,学生对英语阅读持积极的态度;学生在阅读需求和动机上略有差异,但对于阅读材料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讲,基础差的学生更多倾向于幽默、动漫、基础好的学生则对人物传记、历史地理类书籍更感兴趣。调查显示,我校学生在阅读时间、阅读量上普遍不足,严重缺少合作阅读精神。学生词汇量不足是英语阅读的主要障碍,其次是阅读速度慢;学生非常需要老师对英语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 篇11

【关键词】口语测评 英语口语水平 策略思考

在我国学习英语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也早已成为中国各高校的必修课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教育部门、各大中专院校和语言学习者们对英语口语重要性的认识也日益增强。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在我国,各高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度是很高的,绝大多数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英语笔试。然而,他们在英语口语方面却存在很大问题。

一、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现状

2013年12月份,我校英语系和部分公外英语的学生参加了全国口语测评大赛。全国口语测评大赛的测评报告将学生的口语水平分为六个级别,最低级为一级,最高级为六级。纵观辽宁省参赛学生的测评成绩,学生的口语水平多集中在3-4级之间。为调查我校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我们统计了我校参赛的专业组和非专业组共计269名学生口语测评的成绩,结果如下表:

上述数据表明:总体上来说,能够达到英语语言国家本土口语水平的学生几乎没有,大部分学生的口语水平处于3级到4级D等之间,即处于中下水平。此外,我校英语专业组最高成绩78.6分,属于4级B等这一层次,在全省参赛选手中排名69,居省内英语专业组第17位(前16位均为本科院校参赛选手);非英语专业组最高成绩仅为61.69分,在全省参赛选手中排名334位,居省内非英语专业组第184位(含2位专科院校选手)。为了更全面地分析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口语水平,我们也充分考虑了该次测评大赛中的其它专科院校学生成绩,在本次大赛的专科院校非英语专业组参赛选手中,最高成绩为62.8分,位居全省参赛选手第303名,居省内非英语专业组第167名。这说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之间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尤其是公外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相信以上调查结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考。

此外,该测评从句子、单词、音素等层面对学生口语的纯正性给予评分,评分部分主要包括:语音能力、流利度、表达能力及总体口语水平几大方面进行测评。通过比对学生的测评报告,结合对学生进行访谈,我们发现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存在下列问题:发音不准;词汇量匮乏;表达不地道,中式英语泛滥;个别同学则陷入心中有却苦于无法表达的尴尬境地。

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主要因素

(一)母语的影响

中国式英语现象普遍,他们的口语让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到费解。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发音上,很多学生习惯把汉语的发音特点带到英语口语中,如有些学生为了使英语口语的语音语调听起来像汉语般抑扬顿挫,刻意模仿汉语的发音和语调,导致英语口语的语音语调听起来很奇怪。此外,地方音也是口语学习者的又一障碍,如很多学生在汉语发音中平翘舌不分,在英语的口语表达中,很多学生也犯相类似的错误。母语对英语学习者的另一大影响主要体现在用词及表达上。受母语思维方式和语言逻辑的影响,学生在英语口头表达中往往首先借用汉语思维模式,将汉语译成英语,然后再进行表达。这种做法不仅影响口语表达的效率,而且使英语表达不够地道,令听者感到费解。因此,学会用英语语言国家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消除母语的消极影响,对大学生的口语提高至关重要。

(二)英语语言环境的缺乏

隨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已经能够更加快捷、便利地获取英语口语学习方面的视频和音频资料,学生“学”语言的环境似乎并不缺乏,网上的口语教学视频和英文原声电影等影视资料都是大学生学习口语的最佳资源。然而“学以致用”,学是为了用,目前各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的是“用”的环境,对公共外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的英语学习还是始终局限在课堂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使他们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少之又少。

(三)消极的情感学习态度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感态度通常指的是内在学习动机不足、紧张焦虑、自信心低下等。流利的口语表达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词汇量和浓厚的跨文化意识。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相对薄弱,公外英语的学生更是如此,因而当面对口语这样灵活度较高的学科时,他们往往轻言放弃。很多学生反映因自己发音不够标准而不敢张嘴说英语,进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三、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策略思考

(一)夯实词汇基础

词汇量是任何语言学习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作为保障,一切的听、说、读、写、译活动都无法进行。同时,词汇的记忆也历来是语言学习者的一大难关。这里建议学生应该创建属于自己的系统的词汇记忆方法和体系,如联想记忆法,包括词根联想、词义联想、发音联想和语境联想,也可以说一切有利于词汇记忆的联想都可以运用其中。

(二)坚持正确的口语锻炼方法

口语的锻炼是多方位的。首先,学生应进行必要的语音跟读以纠正个人发音,并掌握基本的口语表达句型,以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度。英语中存在着很多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单位,它们在日常的交往中得以频繁使用。此外,进行相应的话题训练以培养语境和语感也是极其重要的。语言学习者都知道,口语和听力历来不分家。提高口语,就必须提高听力水平,反过来,听力水平的提高对口语水平的增强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学生应加强听力方面的练习与强化。

总之,口语能力的提高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多做对话练习。在练的过程中,英语的思维方式会逐渐养成,久而久之,则形成语言习惯。

(三)创造英语语言环境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信息化提高教育教学的工作效率,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也是创设英语口语语言环境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教师应将口语教学视频和英文原声电影等影视资料带入课堂教学,学生课余时间亦可对这些资料进行模仿,将自己沉浸于英语语言的世界中,耳濡目染,感受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与思维模式。

此外,话剧社、英语角等社团活动都是学生创设语言环境的有效场所。学生应多参加类似活动,克服自身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心理障碍,大胆表达,建立自信,提高心理素质。

(四)树立信心,强化内在学习动机

口语学习是语言学习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口语学习的效果又和学生的情感学习态度密切相关。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创建新型的口语教学模式,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口语水平的动力与信心;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学习动机;并注重提高自身口语水平,以教师个人丰富的知识内涵和流利、自信的表达对学生形成感召力与感染力。此外,学生应调整、端正口语学习的态度,努力培养口语学习兴趣,增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胡高攀,赵璇等.关于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多元化提高方法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4(262-263).

[2]李海.大学英语课外口语学习体系构建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26):154-155.

[3]王妍.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现状与解决对策[J].科技信息, 2010.06(40-42).

上一篇:传媒面试的自我介绍下一篇:两个细则奖惩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