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过程教案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舞蹈教学过程教案(通用12篇)

舞蹈教学过程教案 篇1

该教材设计来源于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在幼儿园舞蹈教学的中的运用。通过设计此活动,用身体来体验春天、感知春天,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孩子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教学上遵循“参与性”,让幼儿主动的自然的去感受、体会舞蹈。

幼儿现状分析: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5-6岁幼儿在艺术领域里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积极参与艺术活动,艺术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能用律动或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自己的情绪或自然界的情景。因此根据该幼儿年龄特点,我设计此活动内容,来让幼儿在以往对春天认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理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景物、事物美的方面。

2、能用律动或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自己的情绪或自然界的情景,愿意在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

活动准备:

1、录音机。

2、春天的音乐。

3、小星星(奖励贴)。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与幼儿谈话交流,引出关于春天的话题。

2、用“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的语句节奏型让幼儿说一说记忆里、经验里的春天,并用身体模仿自己说出的景物、事物的样子。

(二)对幼儿进行分组。

要求幼儿把自己用身体模仿到春天的景物与事物,按顺序以小组的形式在音乐里展现。

1、要求一,让每组幼儿以讨论的形式,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把自己想到的关于春天事物的肢体动作串联起来。

2、要求二,鼓励每组幼儿做的动作越多越好,并对做的好的小组使用奖励星进行奖励。(此奖励每组幼儿都有,教师以数量多少按照每组完成情况来进行奖励。)

3、要求三,每个动作以一个八拍的节奏来变化。

(三)教师巡回指导每个小组。

(四)作品展示。

播放音乐,根据一个八拍的节奏变化动作,教师可在一个八拍结束时提示每组幼儿变下一个动作。

(五)小结。小结此活动的优点与不足,鼓励幼儿多观察与发现身边事物与景物的变化。

活动延伸:

舞蹈教学过程教案 篇2

一、加强高师舞蹈编导教材的调整和优化

21世纪, 课程体系改革日渐深化, 为舞蹈编导专业教学提供了发展机遇, 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为舞蹈编导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十分必要。

(一) 优化教材内容, 提高教材实效性

教材内容相对陈旧, 不够新颖、缺乏实效性, 舞蹈编导教材自身具有稳定性, 但是, 由于现代舞蹈内容更新速度较快, 新理念、新知识层出不穷, 使得现有教材内容与现代社会对舞蹈人才需求存在差距, 基于此, 为了能够提高教材内容实效性, 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结合实际情况, 摒弃落后知识及内容, 确保教材准确性和实用性, 另外, 舞蹈作为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还需要积极向国外学习舞蹈编导专业内容, 取其精华, 逐步完善我国高师舞蹈编导教学1。

(二) 制定统一与多样化相结合教材

受到信息、网络等因素的影响, 高师舞蹈编导教材内容多样化问题日渐突出,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衡量标准的统一性, 但是, 多样性也是培养个性化人才的有效途径, 基于此, 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现代网络资源, 并提高高师院校舞蹈编导教学质量和效率, 需要将教材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在一起, 在舞蹈编导教学本质不变的基础之上, 丰富教材内容, 将更多时代性内容充实到教学中, 从而将舞蹈编导变为一项创造性工作。

二、提高高师舞蹈编导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在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 除了教学内容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舞蹈编导教学方式和方法也亟待改革, 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想象力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传统教学教师是课堂主角,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基于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 引导学生跟上教师的节奏, 帮助学生分析舞蹈作品, 掌握舞蹈技巧等, 激发学生兴趣及想象力, 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舞蹈动作技术及手法, 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其融合, 创作出更具特色的作品。另外, 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敢于向未知领域提出挑战, 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的束缚, 在保持舞蹈原则的基础上, 进行创作, 从而为日后学生参与社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动我国舞蹈专业教学可持续发展2。

(二) 丰富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舞蹈编导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掌握舞蹈基础技能,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明确这一点, 并且不需要在基本功练习方面下功夫, 可以换一个角度, 让学生对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基本功加以创新;另外,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 能够将知识更为具体、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教学中的某个剧目, 教师便可提前做好课件, 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分析等, 与此同时, 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 结合各个学生特征, 将其分为若干小组, 为学生创建良好教学氛围, 并将问题提出来, 引导学生以其思考、猜想、探索, 最终找到最佳方案, 并将舞蹈编导出来, 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还能够为日后构建教学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增加实践机会,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教学最终目的是落实到实践中, 舞蹈编导教学需要更多实践机会, 才能够丰富作品内涵。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通过即兴与剧目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发挥出来。即兴表演作为提高学生编导能力的重要途径, 能够帮助学生更合理的选择音乐风格、旋律等, 在即兴表演锻炼下, 能够培养学生在舞蹈编导能力;而剧目表演具有较大的推动性, 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 且在剧目编排过程中, 学生也能够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 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3。

根据上文所述, 高师院校作为我国培养师资力量的重要载体, 在促进我国教育教学发展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 在舞蹈编导教学中, 要明确认识到学生未来发展方向, 立足于当今教育形势, 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加强对教材内容及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调整和优化,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从而推动我国高师院校舞蹈编导教学发展更上一层楼。

注释

11 .赵海波, 黄宽柔.本体论视域下对我国团体操的再认识——基于团体操当代境遇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03) :259-261.

22 .徐学铭.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载歌载舞”教学形式的可行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2 (05) :12-14.

舞蹈教学过程教案 篇3

关键词:形体训练;舞蹈教学;重要性

形体就是指人体的外形和体形的特征类型,它和自身的遗传因素有关,但并不是完全不可改变的。通过后天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形体训练,就可以培养出标准优美的身姿。形体训练作为舞蹈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一、形体训练的必要性

形体训练是学习舞蹈的基础。形体训练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肢体能够具有一定的协调性、柔软度以及灵活性,这同样也是进行舞蹈教学的关键步骤。形体课程涉及现代舞、芭蕾、体操、迪斯科等一些舞蹈形式,学生可以随着音乐旋律的改变进行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训练,也同时学习了各种舞步的基础。形体训练既可以培养自身优雅的气质,还使得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较好的发展。

二、保持身体健康,塑造完美身形

形体训练的整个过程都要求练习者始终保持优雅端庄、舒展挺拔的姿态,饱满精神的气质,散发出强烈的艺术气息。通过基本的形体训练,可以纠正原本有些不正确甚至畸形的形体姿态,塑造出完美的体形,培养了良好的气质,既增强了身体素质,同时加强了自信心。形体训练包括静力性以及控制能力的一些训练,在锻炼练习者身体的灵活性、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以及自身控制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改善消化机能,最终使得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发展。

三、锻炼意志力,培养优雅气质

形体训练可以帮助练习者培养优雅的气质。气质是人自身的一种由内而外表现的美,具体表现在健康的身体、优雅的形体以及挺拔的姿态。同时形体训练也可以锻炼学习者顽强的意志力,提高自身克服困难的能力。形体训练是舞蹈学习中最基本的训练课程,要使自身身体的柔韧度以及灵活性达到标准,就必须付出努力。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形体训练中,训练者要忍受疼痛并且持之以恒地训练,才会在舞台上表现出自身的能力。所以,通过长期的形体训练就会培养出训练者顽强的意志力和耐力。

总之,形体训练是舞蹈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学生舞蹈入门的基本功训练课程。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具有形体美、姿态美、气质美,舞蹈教学中的形体训练课就具有这种培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华茹.少儿舞蹈中形体训练的重要性[J].大舞台,2012(04).

[2]顾忱.浅谈开设形体课的重要性[J].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0(01).

藏族舞蹈《想西藏》教学教案 篇4

初中教学 杜红娟、陈志红

一、教学课时:6课时

二、教学目标:

1.增强民族自豪感,对民族舞蹈的学习不怀有排斥的心态,有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意识,2.学习藏族舞蹈的动律和动态,了解藏族舞蹈的基本特点,学会辨认哪些属于藏族舞蹈的范畴;

3.通过小组合作,能结合音乐《想西藏》把这节课学到的动作有选择地串起来,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三、指导思想

本课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主要培养学生的舞蹈基础技能,增强学生对舞蹈的感受。通过训练肢体动作的协调性,音乐节奏的准确性。来锻炼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感受学习舞蹈的愉悦心情,通过学习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学法

1、教法:完整与分解动作的示范讲解法、动作姿态正误演示比较法、自主学练提示法、动作范例演示与启发法、合作探究激励法。

2、学法:动作方法观察模仿法、动作姿态正误对比简析法、交流展示评价法。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初步掌握藏族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

2、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难点

1、体态、动律的准确掌握,并能将其贯穿始终。

2、把握踢踏舞基本动作节奏、风格。

六、教学设想: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风格及动律的把握非常重要,本课是以通过探究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律及体态的学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动作而学 动作,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了解,联系到舞蹈动作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便于他们更加迅速、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

由于藏族踢踏舞是用脚踏音乐的节奏来舞蹈,其步法的变化,一般是与音乐节奏的变化相协调。因此本课以节奏为线条,贯穿舞蹈动作教学的始终。在动作的学习中,采取自己探索步法、给舞步取名等多种方式,不断巩固体态和基本动律,加深学生对舞步的记忆。活跃课堂气氛,并为后面的自主编排队型打下基础。

创编环节采取老师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完成的方式来进行,既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了舞蹈的乐趣,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七、教学准备:课件、CD音乐、视频藏舞组合片段、水袖。

八、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现在我跳给大家看一看,请你们来判断一下,老师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在体态、动律上有哪些特点?(教师示范)

生:藏族。

师:对了,刚才老师所跳的,就是藏族的

(一)基本体态及动律的学习。

1、找出藏族舞基本体态及基本动律,并练习。

师:看了老师跳的这段藏族踢踏舞后,请你们说一说藏族舞在体态和动律上有什么特点?老师的上身是怎样的?是直立的?还是前倾的?是紧张的?还是松弛的?

生:上身松弛,略微前倾 师:膝部动作有什么特点? 生:膝部有连续不断的颤。

2、探索藏族舞基本体态形成原因。

(1)提出问题: 师:那么藏族舞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呢? 生:„„(2)观看图片

师:现在,老师就给大家看一组我在西藏采风时所拍到照片,看同学们能不能在其中探寻出藏族舞动作的特点形成的原因。

第一张:巍峨连绵的雪山。

第二张:崎岖的山路。

第三张:雄奇的布达拉宫。

第四张:虔诚跪拜的藏民。

(3)探索交流

A、为什么藏族舞会有“上身松弛、略前倾”这样的特点? 生答:„„

老师补充:西藏在解放前是农奴制,农奴除负担一定的实物和货币地租,还要承担各种极其繁重的劳役,世代被束缚于庄园领地之上,领主可以将农奴随意馈赠、转让或交换,并使用各种私刑,以防止其反抗与逃亡,他们的生活非常的艰苦。

总结形成原因:农奴制;农奴饱受压迫;地位卑微;虔诚的宗教信仰。

B、为什么“膝部会有连续不断的颤”

生答:„„

总结形成原因:高原生活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为减轻自体力负担。

第二课时

一.藏族踢踏舞基本动作的学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藏族踢踏舞,也就是堆谐。它的主要特点是脚踏音乐节奏,配合上身的松弛随动,载歌载舞。而藏族人民的服装衣有长袖、脚蹬长靴,所以在跳舞的时候,会舞动长袖、踏地为节来烘托热烈的舞蹈气氛。

1.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长袖,请大家穿上,体验一下长袖舞蹈的感觉。(1)冈打的学习

老师把刚才跳的那段舞蹈再跳一次,请大家仔细看、仔细听,老师是不是踏着音乐的节奏舞蹈的?踏出了哪几种节奏?是用什么舞步踏出这些节奏的?

生:“XX XX”、“XX X”

师:大家刚才说出来的,就是藏族踢踏舞中最常见的节奏。

师:大家记不记得老师用了哪些舞步踏出了“XX XX”这个节奏? 学生回忆动作,引出“冈达”。2.教师引导学习“冈达”。

除了“冈达”,还有“踢”和“踏”的动作。(1)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的学习A、第一基本步的学习:

在冈打的学习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基本步。B、第二基本步的学习 师问:在第一基本步的基础上稍做变化,就是第二基本步。请同学观察老师做了哪些变化?

生答:步法,上肢动作有变化。

学习第二基本步。(2)摆步、摇步的学习。

师:同学们刚才看老师跳舞的时候,觉得老师的动作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生:不是

师:其实藏族人民非常聪明,同样是“XX XX”这个节奏,通过步法的调整,造成了强弱的变化,再配合多变的上肢动作,就使舞蹈动作变得丰富多彩了。老师跳另外两种舞步,大家看一看,听一听,是不是像老师所讲的这样的?

A、摆步的学习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根据动作特点,教师给出舞步名称:摆步 师问:老师刚才是不是在原地做的? 生答:不是

学生练习用摆步进退。B、摇步的学习

师问:在摆步的向上抬脚变成向前踢出,就变成了摇步。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学习摇步之后,师:可不可以拉手做?

师:藏族人民在欢庆节日的时候,都会载歌载舞,现在我们也来边唱边跳。同学们会不会唱《我的家乡日喀则》?我们在小学就学过,现在,我们就和着自己的歌声,拉手跳摇步。

学生尝试。

(3)退踏步、抬踏步的学习

师问:刚才我们所学的第一、二基本步、摇步、摆步都是用“XX XX”的节奏,“XX X”是藏族踢踏舞中另一最常见节奏,现在开始学习用步法踏出这个节奏。

A、退踏步的学习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师:是不是只能面对一点做? 学生面对不同方向练习。边唱边跳。B、抬踏步的学习

学习动作,根据动作特点,提示学生准确说出动作名称。(4)复习巩固

A、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六个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一起来回忆一下。

教师随意说出舞步名称,学生跳(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摆步,摇步,退踏步,抬踏步)。

B、请学生与老师一起舞蹈。

第三课时

一.创编组合 1.导入:

老师也看到大家舞蹈时非常的快乐。其实,快乐是踢踏舞的本质。师:现在请大家看一组藏族人民在欢庆节日时跳舞的照片。(播放有照片的课件)

师问:前面我们说堆谐是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人民所跳的一种农区自娱性圈舞,那么是不是始终在一个圆圈上跳?

生答:不是,有时一个,有时两个。

来,我们也围成圈边唱边跳,体会一下藏族人民跳舞时那种喜悦的心情。

2.按要求创编

不过,老师要给大家提出几个要求,请大家运用刚才我们所学的几个基本动作,根据老师的要求来编排。(所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要求:

A、出场形成一个圈。时间两个八拍。B、一个圈变成两个圈。时间两个八拍 C、两个圈流动起来。时间两个八拍

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设计如何完成要求A和要求B,然后由学生代表指挥大家一起完成。第三个要求全班一起设计完成。老师根据学生情况提出修改意见。最后三段连贯展示。老师点评。

3.老师补充结束动作。师:同学们跳得开不开心? 学生:开心!

师:那你们怎么表达你们的开心? 学生欢呼

师:其实藏族人民在跳到高兴的时候,也会喊出来!老师示范结束动作。口念“咻咻咻咻„„。” 学生学习结束动作。4.整体表演

师:好了,现在我们就把把“咻咻„„”这组动作加到我们自编组合的结尾。完整表演一遍。

师:老师都被你们的喜悦感染了,想和你们一起舞蹈了。大家对自己的作品满不满意?学生回答:满意!

那我们就给自己鼓鼓掌!

四、拓展

1、请观看录像判断,这是不是藏族踢踏舞。

师问: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今天我们学习了藏族的踢踏舞,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两段藏族舞蹈,请大家帮我判断一下,这是不是藏族踢踏舞?

播放一段弦子和一段锅庄。

生答:是

2、探讨舞蹈特点。师:从哪里判断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从体态,动律,动作特点,音乐等方面来判断。师:两段舞蹈分别是藏族舞蹈中的另外两种较有特色的类别,一个是弦子,藏族称为“谐”,另一个是锅庄,藏族称为“卓”。那么大家能不能说说,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分析(出示课件):

弦子:柔美开朗、舒展连绵。锅庄:粗犷豪迈,洒脱奔放。

二、总结

师:为什么同一个民族的舞蹈也会呈现出这么多不同的风格特点呢?不仅仅是藏族舞,其他的民族,如:蒙古族、傣族、还有我们湖南的苗族、土家族等等,这些民族的舞蹈都风格各异,他们舞蹈特点的形成,和这些民族人民的生活也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希望大家走进生活,用我们的双眼去观察生活,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这些民族的风土人情多做了解,为我们以后更快更好的掌握这些民族舞蹈奠定基础。

第4-6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理队伍,分四排按高矮顺序依次站好,然后在点名。

二、准备活动十分钟,把身体活动开,跟随音乐做热身舞蹈,积极模仿进行热身练习,师生互助,认真投入,气氛活跃。先从脚步入手,操化动作模仿,解决平步,靠步,撩步的协调问题。

三、聆听音乐:《想西藏》,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四.观看视频:藏舞简介(引导学生总结藏舞印象,如:甩袖子、欢快的等)

五、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巩固 用踏步做

1)左右左右„„ 2)左右右左„„.3)左 抬右右 抬左

2.屈伸:第八拍蹲准备 1 伸 2 屈

3.步态组合: 2*8 屈伸平步; 2*8 屈伸靠步;2*8屈伸撩步;2*8三步一撩

4.颤:一拍两颤 5.手

1)前后摆手 2)髋前划手: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3)晃手:单手从里到外顺势划圆

4)晃盖手:右手晃,左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

六、观看视频舞蹈《想西藏》的全部动作及队形的变化

七、模仿视频教学的全过程。

八、排练一个14人的组合藏族舞蹈《想西藏》,在12月20日前必须排练完整,以备在元旦汇演中展示。

要求:动作到位,节奏准确,面有表情,眼神到位,队列变化迅速而不 乱,给人一种真正的西藏味。

九、教学提示:

1.从藏民的日常生活启发学生动作的学习;

2.从聆听音乐或演唱歌曲开始,引导学生情感入手进行动律学习; 3.从藏区的地理位置切入,引导学生从一顺边的动态开始进行舞蹈学习; 4.可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设计小组的创编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总结

舞蹈教学过程教案 篇5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盘腿坐、正确的站立姿势、上课常规等

2、进修伸腿坐,要求幼儿双腿伸直并拢、双手轻放在身体双方,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

小舞蹈《两只山君》: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颔首

1-8:双手食指、拇指伸直,手肘弯曲后上伸,伸左脚做踵趾步(一再一次)

2-8:双手曲肘夹在腰部,前后摆动(握拳),脚做小跑步 3-8:双手五指张开遮眼,伸左脚做踵趾步;

4-8:手按节奏拍手后双手打开,伸左脚做踵趾步(一再一次) 间奏:重点操练脚尖脚跟踢步

一再一次

(二)、家长工作

1、请家长回家鼓舞激励幼儿在世人面前表演《两只山君》,并给以最年夜的鼓舞激励。

舞蹈教学过程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初步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混合节奏型。

3、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节奏的乐趣,培养幼儿反应敏捷及注意力集中。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十六宫格、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教具各一样、日历簿一个,磁铁若干、小棍棒、音乐磁带、录音机、铃鼓、口哨、水果卡片、水瓶一个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兔子舞》将幼儿带入场:

1、请幼儿歌唱《小天使之歌》,问幼儿是否喜欢音乐?

讲述音乐来源于生活,也是美的体现!

2、介绍节奏,告诉幼儿节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例如:拍手、拍黑板、踩地板、口哨、铃鼓所打出的节奏、妈妈炒菜的声音及洗衣服的节奏。

二、出示十六宫格:

1、介绍十六宫格,让幼儿猜猜十六宫格是用来干什么?

2、出示水果卡片,让幼儿将水果卡片放入十六宫格中,然后让幼儿在装有磁铁的格子里拍一下手,并给只有一个水果卡片的格子的取名,边拍边念。音乐起——

3、从十六宫格里拿出部份磁铁,问幼儿没有磁铁的格子里要不要拍手?然后给没有磁铁的格子取名。再请幼儿随音乐边拍过念。

4、请幼儿给水果卡片找朋友,再给有两个磁铁的格子取名,然后请小朋友跟着音乐边拍边念。

5、问幼儿一个磁铁、二个磁铁、没有磁铁的格子各叫什么名字?

三、教师小结、出示日历薄:

告诉幼儿一个水果、两个水果及没有水果的名字有两个,出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休止符,并向幼儿介绍。再作出总结。

四、游戏《节奏舞蹈》

轻音乐开始后,请家长同幼儿一起在场中自由舞动,并引导幼儿踩着节奏跳舞。

音乐起——

五、播放《兔子舞》,带领幼儿及家长离开课室并结束。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舞蹈教学过程教案 篇7

舞蹈教案的编写, 犹如打仗前制订作战方案, 施工前设计工程蓝图一样不可缺少, 它是舞蹈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后, 再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已有的舞蹈专业水平的基础上, 经过周密策划安排而设计的关于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是舞蹈教师进行舞蹈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本文将从以下三点来谈一下舞蹈教案对舞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益处:

舞蹈教案是体现舞蹈教学内容的重要方面。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教案四方面来体现的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只是涉及到了教学内容的原则方面。通俗的说, 就是规定出一段时间内要给学生教授哪些内容, 仅仅根据这些原则方面, 人们还是无法进行实际的教学活动。因此, 只有老师根据这些教学计划来编写适应的舞蹈教案来完成教学计划, 使这些计划中原则性的方面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环节甚至是每个因素上。如果没有教材、教案这两个因素,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就会变为可以坚持但无法落实, 可以理解但无法操作的东西, 从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就会丧失它的指导作用。舞蹈教学的目的是造就成千上万的舞蹈人才, 但是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不直接作用于学生, 而直接对学生发挥影响作用的只有教案, 只有这样才会使教学有条不紊的进行。

舞蹈教案是继理解理论知识和研究教学对象之后, 实现向舞蹈课堂教学过渡的必经环节

舞蹈教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表现为理解理论知识和研究教学对象之后, 再将理论知识联系到实践技能中以达到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是因为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教”要有教授的内容, “学”要有学习的可能。作为舞蹈教师即找到了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 理解理论知识, 又研究了教学对象的身体素质、已达到的专业水平和当前的情绪以及心理发展状况等诸多因素, 奠定了教学活动的基础之后, 再在舞蹈课堂的教学环节努力去实现与前两个环节的结合。舞蹈教案则是实现这种结合的必然归宿和体现, 假如没有舞蹈教案的编写, 舞蹈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教学对象的研究再渗透, 也无法使二者相交并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对象。

舞蹈教案是实现由备课向组织舞蹈课堂教学转化的关键点

舞蹈教学活动是在教师、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知识分别为三个顶点的三角区内共有四个子系统, 即备课系统、教授系统、学习系统、自学系统。这四个子系统是层层递进相互依托的。例如, 在这里, 以教材为依据, 教案为成果的备课行为与以教案为依托, 在课堂上对学生实施教授的行为, 始终都是以教案为中介的。所以说。没有备课子系统的存在, 就不会有教授子系统的存在。但是如果没有教案为依据, 那么就既不会有备课和教授这两个子系统的存在, 也不会有备课向教授的转化过渡。而一旦那样, 舞蹈教学活动就变成了海市蜃楼。

从效果角度来看, 缺少正确的舞蹈教案的教师尽管在课堂上凭口才和某些艺术的行为可能会创造出一堂生动活泼的舞蹈课, 然而在表面生动活泼的局面下, 却绝不可能创造出一流的效果。而那些事先有正确舞蹈教案的教师, 尽管有时也有可能失之于口齿之误, 或应变能力欠缺, 最终却可能清晰透彻的讲授其所要教授的内容。特别是在高年级的舞蹈教学中, 当学生摸透了教师的教学路数后, 学生会渐渐喜欢听这样有条理性的老师讲授的课。而对于那些思维混乱, 准备不充分的老师的课则不屑一顾, 那么后者的教学效果就一定不会很理想。

因此, 备课写好舞蹈教案是舞蹈教师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所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 它是教学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对新教师, 而且对老教师都是十分重要的。任何一种课, 教材虽然可能是一样的, 但由于对象、时间的不同, 在教学法上、程度上、节奏处理上都会发生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就要事先做出不同的预想和计划。舞蹈教学有别与其他课程的教学, 舞蹈教师不仅需要遵循教学大纲, 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弱点组织有效的教案。优秀的教师为了上好一次课, 甚至会预想和计划出几套方案, 供自己上课时选择。因此, 舞蹈教案的编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舞蹈教师积累教材和教学经验的好机会。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4.

舞蹈教学过程教案 篇8

一、群众文化和舞蹈的联系

群众文化是一种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强调自我参与,自我娱乐的一种文化形式,它的目的是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之余,利用其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舞蹈作为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一种,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大众所喜闻乐见。舞蹈是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和群众文化的有机融合,让大家都能参与其中娱乐交流,利用自由的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成为人们情绪宣泄的一个重要渠道,群众文化中的舞蹈推动了群众文化的发展,群众文化的要求也在促进着舞蹈的创新,它们俩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要说起现在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发展,那时十分流行的,原因在于这种群众文化中的舞蹈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这种舞蹈形式业余性较强,不同于专业的各种类型的舞蹈,群众文化中的舞蹈适合全民参与,简单的动作,流行的音乐,而且不论跳的好坏,都可以大胆参与其中。其次,这种舞蹈形式丰富,多样性强,群众舞蹈表演内容多样,广场舞,健身操,交谊舞,现代舞等等,不同类型的舞蹈各有其特点,你可以有多种选择,舞蹈参与人员也是多样化,年龄阶段不同,职业不同,知识水平不同等等,但是这并不影响群众舞蹈的发展,完全无障碍交流。最后,群众舞蹈表现在普遍性上,因为舞蹈自身音乐性,节奏感强,深的大众喜爱,很容易在群众中推广,成为广泛的娱乐形式。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把群众文化和舞蹈紧密联系,是一种发展群众文化的渠道,不同的舞蹈形式的兴起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部分,舞蹈推动了群众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二、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舞蹈的作用

群众文化和舞蹈是相互促进的,其中舞蹈对于群众文化发展的作用尤其突出,根据相关文献,总结了一些突出作用,这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舞蹈掀起群众文化热潮

舞蹈极具表演性与艺术性,易受到群众的喜爱,在少数热爱群众舞蹈的人士带动下,这种文化形式快速发展起来,遍及全国各地,一度掀起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可以说是群众文化中舞蹈表现形式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活动了,广场舞把退休大爷大妈们集合起来一起强身健体,后来更多的人加入,在一起娱乐,这种活动形式十分流行,也是比较简单和易于操作的,广场舞是对群众文化的一种新的发展,舞蹈风盛行,群众文化也就相应发展的繁荣。不仅是广场舞,舞蹈掀起的群众文化热潮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各地的民间艺术团演出,节假日组织各种演出活动等等都是以舞蹈为表现形式的文化活动。

(二)舞蹈提高群众文化参与度

在群众文化中,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广场舞、民间艺术团、群众艺术馆、元宵灯会、电影展等等,还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像文化公园,大广场,艺术雕塑等等,这些都是发展群众文化的一种途径。其中,舞蹈有它的独特作用,舞蹈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舞蹈对群众吸引力大,观赏性高,表现力强,很多人愿意参与学习,愿意观看这种有声有色的文化,而且舞蹈是锻炼身体的一种好方式,依托舞蹈发展的群众文化活动普遍参与度都很高,这样,群众文化的流传范围更广,有利于扩大群众文化的影响力。

(三)舞蹈传承群众文化

舞蹈是传承群众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很多都可以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素材,依托舞蹈表演,舞台展示表现出来,这样起到了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例如,中华传统的英雄故事,用舞台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或编一套舞蹈动作,将这些故事传达给群众,让群众更能接受并铭记,或者一些传统的习俗,通过舞蹈表演娱乐群众,与此同时也继承了中华传统,让传统文化和群众文化以一种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不至于太过枯燥无味,而是表现的有声有色。

(四)舞蹈发展群众文化

手写记录舞蹈过程-虫儿飞舞范文 篇9

八个幼儿身穿红衣来到舞台中央做准备。1号左脚着地,右脚向外侧提起。2号面向1号跪坐在台上,头向观众略倾斜同时双手捧起下巴做花儿状。3号面向观众双手向后抬起身体前倾做起飞状,4号做3号对称动作。

6、7号双腿着地双手向上伸展。8号右腿跪地,做双臂展开做起飞状。

第一遍音乐

[1~4]:八个幼儿,手臂向上抬起缓慢落下从右至左依次做翅膀飞舞的动作2次。

[5~8]:全体幼儿面向观众站立整齐,踮起碎步。

1、3号在踏步中向前移动一步,2号向后一步。三人在舞台右侧形成三角形队形。左侧6、7、8号做对称动作。

3、4号并排站好。

第二遍音乐(边唱歌边做动作)

[1]:全体幼儿头向身体左前方抬起看齐,双手缓慢抬起后向下落,同时身体逆时针旋转一周。重复一次。

[2]:做[1]的对称动作。

[3]:全体幼儿面向观众举起右手过头落下,同时头跟着手臂向上看后面向观众。

[4]:做[3]的对称动作。

[5~6]:全体幼儿面向观众双手向身后由下向上抬起,同时身体前倾。摇头摆手,持续3秒。

[7~8]:全体幼儿双膝弯曲跪坐在舞台上,身体向前倾斜双手向后弯曲。第三遍音乐 [1~2]:右边6、7、8号幼儿身体向上挺直同时双臂随着身体向上缓慢抬起,随后身体向前倾斜同时双臂随着身体向后弯曲落下贴身静止。

[3~4]:左侧1、2、3号做[1~2]相同动作。[5~6]:后面4、5号做[1~2]相同动作。[7]:全体幼儿动作同[5~5]小节,速度加快。

[8]:全体幼儿身体向上挺直,同时右手向右上方抬起,左手向下落下,眼睛和头同时跟着右手向上抬起。

[9]:全体幼儿面向观众左手静止,右手重复[8]中动作三次。第四遍音乐

[1~2]:全体幼儿起立踮起脚尖,手臂向后弯曲紧贴身体,手掌向外侧倾斜,头向左倾斜靠肩,逆时针旋转一周。

[3~4]:全体幼儿面向观众,在原地做奔跑动作整理队形。立正后右手向上弯曲抬起过头,随后落下,眼睛跟着手臂向上看向下看。

[5~6]:左手做 [3~4]对称动作。

[7~8]:全体幼儿双手侧平举,向上弯曲过头手背相对在头顶接触,同时抬头眼睛看双手。双手原路落下贴近身体两侧,头缓慢回来面向观众。

第五遍音乐(速度加快)

[1~2]:右边6、7、8号幼儿身体向上挺直同时双臂随着身体向上缓慢抬起,随后身体向前倾斜同时双臂随着身体向后弯曲落下贴身静止。

幼儿舞蹈《娃娃》舞蹈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这个幼儿舞蹈

2.技能目标:训练胯的柔韧性

3.感情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幼儿舞蹈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了部分幼儿舞蹈

三、教材分析:

《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教材》

四、教学重点难点:

对脚盘坐压垮

团身合胯

单腿颤压胯

五、教学准备

音乐,练功服

教学活动:

开始部分:

1.整队,点名,师生问好

2.检查仪容仪表

3.简述本节课主要内容

中间部分:

一、基本功:

1.热身

2.腿的练习

3.腰的练习

二、复习:

1.《吹泡泡》

2.《月儿》

3.《玩娃娃》

三、新课部分:《娃娃》

做法

准备位置:身向一点,对脚盘坐,双手抓脚弓处

准备音乐:

1-2:保持准备姿势

第一段

(1)

1-2对脚盘坐压胯

3-4还原

5-8重复(1)1-4动作

(2)

1-4娃娃向前爬

5回至准备位

6-8保持姿态

(3)-(4)重复(1)-(2)动作

第二段

(5)

1团身合胯

2-4保持姿态

5回至准备位

6-8保持姿态

(6)

1-2右单腿颤压胯2次

3-4回至准备位

5-6 左单腿颤压胯2次

7-8回至准备位

(7)-(8)重复(5)-(6)动作

第三段

(9)

1右勾脚打开至旁腿位,同时右手指尖朝前扶地

2-4保持姿态

5 左勾脚打开至旁腿位,同时左手指尖朝前扶地

6-8 保持姿态

(10)

1-2旁开腿压胯

3-4身体回至直立,指尖自然向前

5-8重复(10)1-4

(11)

1右脚收至对脚盘坐,右手同时抓脚弓处

2-4保持姿态

5 左脚收至对脚盘坐,左手同时抓脚弓处

6-8保持姿态

(12)

1-4团身合胯

5回至准备位

6-8保持姿态

第四段

(13)-(16)重复(1)-(4)动作

结束段

(17)

1-8重复(9)1-8动作

(18)

1-4娃娃前爬

5-8双肘撑地,团手托腮

(19)-(20)左右倾头8次四、二年级内容

二年级面临实习,上课内容仍以幼儿舞蹈创编为主

五、就业指导

幼儿舞蹈对学生以后的实习就业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勤加练习

结束部分

1.总结本课内容

舞蹈教学过程教案 篇11

一、情感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一)情感的基本含义

人是一种情感活动非常丰富的动物,在人的一生当中会经历无数的情感波动与变化,这些情感的波动与变化对于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赋予了我们超越于其他物种的特殊性,让我们变得更加特殊,更加“人性化”。从现代科学认知的角度上来讲,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不管这些情感的好或怀、积极或消极、正面或负面,它们都是我们必须要经历和面对的,是无法逃避的,而且我们也坦然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一些艺术化的形式,来表达和宣泄情感。

(二)情感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据考证,舞蹈最早的出现和宗教信仰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人们在祭祀和祈愿过程当中,都会跳起古老和神秘的舞蹈,用今天常人的眼光来看,这些舞蹈动作或许较为怪异,但是其情感表现力、感染力、震撼力都是非常强的,究其原因是人们在这些舞蹈当中倾注了所有的情感,因为在那些蛮荒古老的岁月当中,舞蹈几乎是先民表达和宣泄自身情感的唯一途径,是先民最重要的精神、情感依靠。

舞蹈是由一连串动作组合起来形成的艺术,现代的舞蹈不仅需要舞台的装扮,同时还要有音乐的渲染以及服装、道具等的搭配,可以说它是一个综合的艺术形式。在舞蹈动作中,优秀的舞蹈表演者往往会根据特殊的场合背景联想到自身的某种境遇,将自身融入那种特定的背景之中,然后表现在动作上,即动作情感体验。在舞蹈表演中,舞者不是通过语言去进行情感的交流,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表演者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以及背景音乐、道具等加以传递,最终实现情感的交流。情感与舞蹈之间并不是简单的蕴含关系,舞蹈是情感表现的载体,同时也是情感得以升华的重要途径,而情感则是舞蹈的灵魂,舞蹈因有了情感而打动观众,它是舞蹈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力[1]。

二、舞蹈表演过程中情感表现的重要性

(一)体现舞蹈作品的精神思想

任何一个舞蹈作品都是具有精神思想的,或喜、或哀、或憧憬,如果没有精神思想,舞蹈就只是单纯甚至是怪异的肢体运动,可想而知这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也没有存在的价值,更不可能成为一种表演艺术,所以在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能够体现出舞蹈作品的精神思想,那么如何才能体现出舞蹈作品的精神思想呢?单单依靠舞蹈动作是完全不行的,还必须要有情感的流露与表达,这样才能将舞蹈的精神思想很好的体现出来,赋予舞蹈以意义和价值。

(二)增强舞蹈表演的感染力

舞蹈表演需要充分展现艺术感染力,而感染力往往不是取决于舞蹈技巧,而是取决于情感的表现力。舞蹈表演者在舞台上的一肇一笑,一举一动都能表现出情感的爆发,而在此期间,观众会与之产生共鸣,震撼心灵,无论是欢喜还是忧伤的艺术形象,都会在一瞬间得到充分展示。舞蹈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是艺术形象的生命力所在,更是舞蹈表演者情感与艺术的融合[2]。

(三)升华舞蹈动作的内涵

舞蹈是以肢体运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表演艺术,所以舞蹈演员在表演过程当中的肢体运动非常重要,动作是否优美,直接关系到表演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舞蹈表演中所有的肢体运动都必须要由情感来支配,如果没有情感的支配和表现,舞蹈演员就犹如木偶和“行尸走肉”一般,就算动作再优美都缺少内涵,都无法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也就是说“技巧”是舞蹈的外衣,而“情感”是舞蹈的灵魂,要想使舞蹈完整,其二者缺一不可。只有通过情感的融入和表现,以情感来驱动肢体、应用技巧,才能升华舞蹈动作的内涵,赋予舞蹈灵魂,这样才能获得观众对舞蹈表演的欣赏与认同。

三、结语

舞蹈是一种以情感表现为核心,以肢体运动为表现形式的艺术,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技巧的应用,更要重视情感的流露与表现,这样才能体现舞蹈作品的精神思想、增强舞蹈表演的感染力、升华舞蹈动作的内涵,取得最佳的表演效果。

摘要:舞蹈是一门非常古老、非常大众化的艺术,最开始它并未带有任何的表演性质,而单纯是人们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宣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舞蹈伴随了人类的成长与发展,期间舞蹈本身不断的变化,不断的与其他各种文化艺术相融合,成为了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艺术门类,而且其表现形式也在不断的演化,以追随人们的思想变化与审美变化,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舞蹈始终没有改变的是对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因为在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情感是必须要具有的要素。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首先简单分析了情感与舞蹈之间的关系,然后对舞蹈表演过程中情感表现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舞蹈艺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舞蹈教学过程教案 篇12

从近期三篇教案看教学过程中的瓶颈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2010-03-23 10:43 从近期上过的《忆读书》,《天上的街市》,《蚊子和狮子》教案设计看能兼顾到教学目标的三维准则,能努力做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接受性和体验性的统一。但是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是活的,而反观这三篇教案我发现教条的运用三个维度目标,其中《蚊子和狮子》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正确理解寓意。 2. 初步掌握阅读寓言的方法。 造成教学目标的一些缺陷: (一) 缺乏严格的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盲目性。 当代教育技术学认为,教学设计首先应从学习需要的分析开始,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接着去调查学生的初始能力、一般特征和学习风格,进行学生特征分析,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最后再以学生为行为的主体,阐述教学目标,并付之教与学的实践。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应该呈现如下模式: 学习需要指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教学的总目标。学习内容,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总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学生特征指影响学生完成学习内容的知识准备,生理、心理准备,以及诸如智力才能、学习动机、生活经验、文化、社会、经济等背景因素。 严密、完整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以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为前提和基础。由于语文教学的范围广泛,知识系统较散,致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盲目性。 如:《忆读书》教案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理清记叙的顺序,了解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二)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三)领会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体会。 这个教学目标,如(一)整体感受,理清记叙的顺序,了解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可以适用于任何课文。千篇 一律的教学目标反映着千篇 一律的课堂教学模式。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缺乏对学生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生特征的认真分析。首先,教案所设定的总的教学目标,没有衡量学生现有知识状况与期望状况之间的差距,仅仅依一种课堂模式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已有的诸如默读习惯、归纳中心的原有能力。不分析学习需要,就难免在课堂上做重复工作,甚至抑制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既然理清思路、归纳中心是预初学生必须掌握的阅读能力,就应该认真分析掌握这些能力还需要哪些先决技能,切实进行学习内容分析,授人以渔。最后,(二)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三)领会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体会。 预初学生的生活经验、反观自身的能力等一系列学生特征,能否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语句,恐怕需要教师做一些铺垫和引导,笼统地说一句感受作者“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在实际中很难操作,必然使教学目标落空。 (三)、教学目标的阐述主宾混淆、用语含混,使语文教学目标难以付之课堂实践,并在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教学检测的盲目性。 为了强调“教是为了学、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宗旨,教学目标阐述中必须用学习目标代替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变化)的一种明确而具体的表述。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首先,“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是指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并没有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做些什么;其次,“明确而具体的表述”要求对于学习目标的表述应达到可以观察和测量的程度,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不切实际的语言。如:《天上的街市》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朗读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2、能力目标:掌握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学会使用联想和想象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现的追求自由幸福、向往理想世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天上的街市》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朗读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2、能力目标:掌握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学会使用联想和想象表现手法。 主宾清晰,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现的追求自由幸福、向往理想世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的行为主题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它们只表明了教师的教育意图,而不是对“学生通过教学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的表述。 还有“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怎样才算是“整体感知”而非“部分感知”?还有“了解中特征”,如何知道学生是否“了解”?这些都是模糊不清、无法测定的,因此也难以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教学目标的阐述主宾清晰,才利于课堂落实,课后检测;用语明确,易于把握,才有利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只能流于形式,给课堂带来随意性,给学习和检测带来盲目性。 其中《蚊子和狮子》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正确理解寓意。 2.初步掌握阅读寓言的方法。 如果能清晰的写出情感价值观目标则更好。 二.从作业设计看问题 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冰心作品。 要求:可以是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可以是背诵一段美文;也可以是介绍一篇文章。 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地表现自我,体会读书要用心,要能够读出真心、真人、真情以至创造真我。请大胆联想和想象,将心灵与自然万物的某次对话写成一首小诗。 我们学了寓言阅读的方法 ,了解了寓言的特点。 如果蚊子将要送命的一刹那,一阵风吹破了蜘蛛网,蚊子幸运的逃出来,蚊子会有怎样的想法和经历呢?发挥你的想象,你也来写一两句。 这三次作业的出发点都本着二期课改的精神,为学生营造一个乐学的氛围,发挥其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但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复习。期中让学生读了诗就写诗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第三个作业较好,能从学到的寓言知识入手让学生回家实践,建构起对寓言的认识,同时锻炼想象联想能力,给了学生充分的创造空间。本学期我想先从这里入手好好学习,让自己有所提高。

上一篇:环保演讲稿地球母亲的呼唤下一篇:诵读经典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