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有趣的识字教学法(共8篇)
中国汉字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以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求变求新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如何让这一瑰宝得以传承呢?那就是“学习汉字,从娃娃抓起。”那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该如何去面对“识字教学”这份责任呢?“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本”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一种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如果孩子学得主动,肯动脑筋,那么,每个汉字都可以用多种的好方法来识记。
汉字分为四类,即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和形声字。一二年级学生学的字按结构分为两类,一类是独体字,一类是合体字。独体字大部分是象形字和会意字,合体字大部分是会意字和形声字,在教学中以形声字为最多。
教学象形字要充分利用象形字的字形特点,利用不同的图形、图示,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比如我在教学“鸟”的时候,出示了一副小鸟的图画,再对照上“鸟”这个字,让学生想一想,字里的每个笔画都可以想象成小鸟的哪些部位?小朋友们就跃跃欲试了,尤的说:“中间那一点示小鸟的眼睛,它正瞪着眼睛找虫子呢!”有的说:“最后那一横,就像小鸟的尾巴,你瞧,它的尾巴上有五颜六色的毛,多漂亮啊!”还有的说:“这整个字就像一只站在树枝上的小鸟,它在放声歌唱。”这样的教法,学生很乐意学,学得又很有趣味。
在第一二册掌握了大部分独体字的基础上,再学习三四册出现的合体字时,就有了一定的识字基楚这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合体字的教学,如用讲故事识字法、肢解字形识字法、比较识字法、形声字识字、猜谜识字法、熟字带生字等方法,不同生字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教。下面根据我自身的教学实践,说说这几种识字法的运用。
一是讲故事、儿歌识字法。
把生字编成一个故事来学,如:一个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边有棵树,他就靠在树上休息一下,这个字是“休”。再如:闻,有人听到门外有动静,他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一听。比如:星,星星宝宝那里来?太阳妈妈生出来。
二是肢解字形识字法。有些字看起来笔画繁多,学生一见认为难记、难写,如果把这些字分开来记,就显得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如“鼓”,可分成十豆十 又;“赢”可分为亡、口、月、贝、凡。有些字既可以肢解,又可在肢解的基础上体现出这个字的意义,那就更易记住,如丸、享,可释为丸子放在水里煮发出香味就是“熟”字。
三是比较识字法。
汉字中有许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象,字义却相差很远,怎样来识记区别这些字呢?可以用比较法学习,就是把这些字写出来进行比较。如:青、蜻、清、请、晴、睛,这些字分别在二三册中出现,可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字义上的比较,这些字的右边都是“青”,只有左边不同,然后再组词,就易记住了。
四是偏旁识字法(形声字识字)。在学生学过部分合体字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义。如木字旁:大多是与树木有关联,如松、柏、桦、树等。代表与水有关联,如河、清、湖、海等。代表与动物有关联,如猫、狗、狐狸等。提手旁的字多与人手的动作有关联,如提、抬、挑、担等。这样的形声字有许许多多,知道了偏旁的意义,看看声旁,就大体知道了这个字的读音和含义。这样学生有了认字的积极性,有些字即使没学也能大体了解字义和读音。但也有个别字形旁与字义不符的,如学习“牺牲”这个词,学生知道字义是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有的学生提出:“老师,为什么这两个字是牛字旁呢?”我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得出:“牺牲”过去指杀牛、羊等来进行祭祀活动。学生马上就理解这两个字的牛旁的含义。
让我们充分相信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把儿童作为教育资源来整合我们的教学过程。重视发挥每个儿童在优化整体中的作用,把儿童之间的差异看作宝贵的资源,看作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阶梯,把差异的产生和解决都视为推进儿童发展的契机。让我们找出一种更好的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从而达到为儿童营造了一个有效的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
谈谈识字教学
识字是阅读的教学基础,是教学的重点。现阶段的课改我们可以发现,一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加,如何让识字教学成为教学的难点,如何到达识字教学的目的,下面我谈谈我的看法:
一、让学生在读写实践中识记生字。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把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儿 童识记起来就会有兴趣,也容易巩固。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课外书籍,或者用自己的话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用语言组织起来,让学生用多种方式去识记生字,从而避免了机械、枯燥乏味的识记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让学生在反复应用中识记生字。
二、在识字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识 字兴趣,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
识字是件枯燥乏味的事,而对这样的事,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果说让学 生被动地去识字,不仅识字效率低,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创造学生的识字氛围,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识字,主动识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加一加
就是两个熟字或者几个熟字组成一个新字。为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这 类生字时采用加一加的方法指导学生去识记生字。如“机”字,我在教学的时候,要求两个学生分别拿着“木”和“几”字的生字卡片,其它学生唱《找朋友》这首歌,最后指导学生说我是“木”字,我找到的朋友是“几”字,我们合起来就是“机”了,机会的“机”,这种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的方法,学生不但掌握了生字,而且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复习了旧知识,学习兴趣也很浓厚。
2、减一减
用合体字减去一个独体字变成了一个新字。指导学生用减一减的方法去识 字。如“壮”字,在教学时,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用减一减的方法去记住生字:“我是装,服装的装,装字减去衣字就是壮,壮丽的壮”。这种减一减的方法,不仅复习了服装的装,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快,记得劳,3、换一换
偏旁是汉字的构成部件,学生掌握了偏旁,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学生知道了这个汉字的基本意思。在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用换偏旁的方法鼓励学生去识字。如“杨”字换各个提手旁变成“扬”字,表扬的扬。
4、编顺口溜
指导学生用顺口溜的方法识记生字,学生喜欢,而且识字效果也很好。如“碧” 字,在教学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去编顺口溜的的“一个姓王的阿姨和一个姓白的阿姨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引导学生编顺口溜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识字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创设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 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写字教学也是如此。因此老师要利用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老师根据学生好胜心里开展一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成立书法兴趣小组、开展写字比赛、参加书法大赛,每周举办学生作业展评等,向全体师生展示练习成果。向他们讲述身边同学用心识字、习字的故事,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他们受到熏陶,受到感染,认识到习字的重要性,从而对习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变成“老师要我写好字”为“我要把字写好” 这样,学生对习字在思想上有了重视,也就有了持之以恒把字写好的决心与动力。
一、直观演示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色, 领导学生看图画、电视录像、幻灯、实物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 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 收到记得快, 记得牢的效果。例如第四册归类识字 (二) , 教学内容是一些动物的名字, 分别有鸟类、兽类、昆虫类等, 我运用多媒体软件, 把这些动物出示在画面上, 并让它们动起来, 这样, 马上吸引了学生, 使他们很想知道这些动物的名字是怎样写的, 从而使学生集中了精力。
二、游戏法
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腻烦情绪, 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设计各种与生字接洽起来的游戏,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例如:
1. 找朋友。
老师把生字卡发到同窗的手中, 一个学生拿着“放”字说:“我是‘放’, 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学”的学生马上出来和“放”合在一起, 说:“我是‘学’, 我和‘放’组成‘放学’。”全班读“放学”。
2. 摘水果。
老师先画出不同的果树, 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贴到相应的果树上, 如:“杨、扬”, “刻、孩”, “栏、拦”等。教师读哪个字, 就让学生把带有这个字的水果摘下来, 然后用这个字组词
3. 动物找食。
老师在黑板上贴上带有汉字的食物画, 如:小虫、竹叶、青草、萝卜, 又在另一处贴上几种带有汉字的动物画, 让学生分别读出各种动物和种食物的名称, 然后辅助动物找出它们各自喜欢的食物, 相对应地贴在一起。
三、竞赛法
小学生好胜心强, 一提起竞赛, 他们就来劲了, 所以在识字时, 穿插一些竞赛, 能提高教学效果。如开火车竞赛, 教了生字后, 开两列火车竞赛, 看哪组同窗读得又快又准, 就评出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这些竞赛, 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培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得益彰。
四、情景法
关键词:趣味识字;识字基础;识字方法
对于一些对汉字还完全没有任何概念的学生而言,汉字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充满奥妙的文化,因为认字可以使学生通读整篇文章从中体会出丰富的情感。然而,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热情不可能一直饱满,尤其是每一节课中除了所学的知识不一样以外,剩余其他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的人都完全没有变化,这样枯燥的识字教学只会使学生更加失去学习兴趣。那么此时,我们就应在牢牢把握识字教学中让学生高效自主识字的教学目标的同时,从教学的形式、内容等等方面入手,探索更新更适合于学生的识字教学方式。
一、打好坚实的识字基础
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袁瑢老师曾在《提高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质量的体会》一文中精当地概括:激发学生独立自主识字能力的基础是教给学生识字工具和识字方法。首先,拼音是认识汉语的一种既基础又容易的识字工具。其次,通过一些字的偏旁以及其象形结构使学生大量地掌握生字,这又是一种有效的识字工具。最后,按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这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熟悉字义的工具。学生能正确而又熟练地掌握这些识字工具,就为他们独立识字奠定了基础。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生动形象图片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趣味识字的潜能。
二、用多样、灵活的识字方法激发兴趣
常言:“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自主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轻松识字,形成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在现实的教学生活中,我们也在积极地探寻着更高效更有趣的教学方式,争取能够通过汉字本身的结构规律让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识字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兴趣尤为关键。而我也常常采取一些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办法,如创设情境等方法来为儿童开展一些识字活动。如,学习《自选商场》一课,要学习14个生字:商场包奶牙毛巾笔作业本东西。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活动小组,模拟好一个小小的自选商场的购物情境,用小纸片写上商品名称。如,学生要买牙膏,就必须找出写有“牙膏”的小纸片交给售货员,找对了,读对了,就算购物成功。
2.归类识字法
通过将相同偏旁的汉字归成一类的方法会使学生更容易对大量的字进行记忆。将其归类之后,要比单个记忆的效果要好得多,并且还能够具体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展示识字法
对于某一个生字的教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这个字所表示的真正的含义来使学生真正领会它的实际意义。比如在学习“拍”和“打”字时,教师可以在某个学生身上先拍一下,之后,再打一下,此时让学生们区分其中的不一样之处,进而真正分清楚“拍”与“打”之间的根本区别。通过这样具体的展示法识字,会更加使学生对汉字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4.歌谣识字法
儿时的童谣对于孩子来说记忆是最为深刻的。因此,汉字教学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大量的童谣渗透许多学生不认识的汉字,会使学生认识汉字的过程更为轻松。
5.加加、减减识字法
学生学习了偏旁部首构字以后,可以通过一些偏旁的加、减使学生熟练字的用法。让学生领会到某个偏旁在不同的字上起到的不同的作用。进而发现汉字形成的奇妙。如,火+丁=(灯);新-斤=(亲);另外,给所学的字添减笔画,也可带出许多新字。如,(日)加一笔变成甲申由目白…这样既能互相比较,又能达到识字的目的。
6.形声字识字法
形声字的教学重点在于形。教学时,可以通过换偏旁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会一个字的同时,学会一串新字。例如“泡”“炮”声旁都是包,但形旁不同,“包、泡、炮、跑、袍、刨”等成串的比较会让学生在字义、字形和字音方面产生联系,快速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辨字能力。当学生悟出形声字的规律与识字方法后,老师可以让他们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其他形声字。这样可以充分挖掘出学生内在的潜力,激发出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并且大力倡导学生去开发与创新。
7.组词识字法
汉字是一个个的单字,有很多字,必须与别的字联合成词,才具有一定意义,更有一些字,因组合的不同,它的读音和含义也就有所区别(你好、爱好)。“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法既能使字的音形义较好地结合,有利于识字,又有利于儿童理解文字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有趣的课堂教学识字方法远远不止这些,像利用实物调动各种感官识字,编故事识字,猜字谜、画谜识字,找近义词、反义词识字等等。在識字教学中,科学、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不仅体现了识字教学的多元化,而且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充满童趣的气氛中教给他们识字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学生的语文兴趣才会得到提升,语文能力才会得到提高。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尽可能多地识字,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不断积累语言文字。这种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为语文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识字教学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只能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着前进,不断地总结、积累,和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周志恒.趣味识字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应用[J].丝绸之路,2010(10).
[2]陶万蓉.浅谈小学生快乐识字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
[3]李月英.如何让学生快乐识字[J].文学教育:下,2008(08).
(作者单位 内蒙古鄂伦春旗克一河第一小学)
(1)集中识字
集中识字直接承继蒙学识字教育的经验,旨在通过一二年级快速大量识字,使学生尽早做到能大量阅读,来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基本做法是一二年级的四册教材每册都分作几个部分,在每部分中先归类识字,再读若干篇课文,“识字──阅读”不断循环编排。
在归类识字中,基本字带字是最主要的识字方法。如,由基本字“青”,带出“清、蜻、情、晴、请、睛”;由基本字“方”带出“房、访、放”。这里的基本字,是指在字形相近的一组字中共同含有的能够独立成字的构字部件。而带出的字,多为形声字。由于在一组字中形、音、义有一定联系,易学易记易掌握。此外,基本字带字还采用部首带字的形式。如“氵”带出“河、滴、洗、游”;“穴”带出“空、窗、穿”。基本字组字,如“禾──火──秋”“门──口──问”,会意字、反义词归类等也常采用。
总之,集中识字主要依据汉字中占有很大比例的形声字的规律,以字形为中心组织识字。为了使基本字带字顺利进行,在识字起始阶段先学一批构字率高的基本字,打好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识字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集中识字的优点是: A、由于带出的形声字具有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且大多成串地学习,因此便于掌握。
B、由于字串中有一个共同部件(基本字),所以有利于识字过程的迁移。
C、由于带出生字的基本字大多是熟字,在识字时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已经掌握的基本字为支点,因此能够化难为易。
集中识字的缺陷是:
A、学生大量集中学习意义上互不关联的汉字,有没有课文的依托,因而学习过程比较单调乏味;
B、学的生字比较多,若不及时巩固、运用,容易回生。
(2)分散识字
1958年由江苏南京的斯霞老师实验成功的一种注重音、义联系,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主要特征的识字教学方法。它与集中识字以字形为核心不同,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
分散识字先教学汉语拼音,采取看图识字等方式教学一些独体字,打好识字基础。而后采取“多读课文多识字”的方法,随课文识字,两年学习课文近180篇,识字2000多个。
在识字教学时,具体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1.依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边读文边识字;
2.把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提出来先学,其他的随课文讲读时再学; 3.先学字词后读文;
4.在理解课文以后再学生字词。分散识字的优点是:
A、这种识字方法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在识字的同时通过阅读发展儿童的语言。
B、注重激发识字兴趣,强调打好识字基础,主张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分散识字的缺陷是:
A、教学目标比较多元,识字量往往受到限制,识字进程较为缓慢; B、生字随课文分散出现,不能充分利用汉字的规律进行教学,对学生自学生字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3)注音识字
这种识字方法一改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力求加快识字的做法,旨在从发展语言入手,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使初入学儿童不至于因为完成繁重的识字任务,而中断了语言的发展。具体地说,以学好汉语拼音并发挥其帮助阅读的功能为前提,以寓识汉字于学汉语之中为原则,在儿童未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借助汉语拼音,使听说读写同时起步,相互促进,达到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和同步识字的目的。
注音识字的具体做法是:
A、儿童入学,先用一个月的时间学好汉语拼音,强化直呼音节训练和书写音节训练,为读写训练打基础;
B、接着,通过三条途径进行识字教学。其一,借助拼音阅读纯拼音课文继而阅读注音课文。儿童在读注音课文的过程中一目双行,既看上一行汉语拼音,又看下一行汉字,很自然地对汉字边读边识,渐碰渐熟。其二,开设写字课,系统教学汉字的书写规律,解决“写”字的问题。其三,通过写作训练,解决“用”字的问题。鼓励学生在识字不多的情况下,用拼音夹汉字或汉字夹拼音写短文,最后过渡到全部用汉字写文章。
注音识字的局限是:由于汉语拼音功能扩大,汉字的形义关系被淡化,识字量逐步增加后,容易产生错别字。
(4)字族文识字
受传统识字经验和集中识字等经验的启发,在2500个常用字中,总结出一定数量具有派生能力的“母体字”,“母体字”可以衍生出几乎所有的常用字,称为“子体字”。把用母体字带出的一批批音形相近的合体字,组成一个个“字类”“家族”,称作“字族”。在2500个常用汉字中,确定母体字220个,字族389个。而后,以一个字族中的字为主,编写出课文,称作“字族文”。
利用编就的一篇篇字族文来识字,是字族文识字的主要方式。例如,围绕母体字“青”以及衍生的子体字(合体字)“请、清、情、晴、睛”,编写了课文《小青蛙》: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请你保护小青蛙,它是庄稼好哨兵。
字族文识字的特点是:
A、字族文识字法包含四个逻辑层次:母体字是识字的逻辑起点,字族是识字的单元和方法的载体,字族文是读文识字的载体,字族文识字是识字教学的载体。
B、字族文识字吸收了集中识字重视汉字构字规律的经验,分散识字重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经验,注音识字重视在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中识字的经验,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体现了“字形类联”“字音类聚”“字义类推”的特点,C、实验者对字族文识字作了如下概括:组字为族,因族设文,族为文统,族文相生;学文识字,披文见族,族字类推,环环扩展;以读促识,以识促读,文熟字悉,一矢两的。
(5)字理识字
是九十年代初由湖南省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贾国均提出的。所谓字理,是指汉字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
字理识字的核心是揭示和解析字理,以使学生牢固建立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其基本方法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字理识字的大体程序是:读准字音,解析字理,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采用的基本方法有:
A、图示法,如,教“隹”,字出示鸟的图画,教“采”字,出示手在树木上采摘的图画。教“牧”字,点出“牜”是“牛”的变形,“攵”是手拿鞭、棍的意思,而手拿鞭子放牛,正是“牧”的本义。
B、联想法,如,教“沙”字,启发学生想象河水少会看到什么──水少而沙现。教“灭”字,可进行火上加盖东西以灭火的演示。
C、歌诀法,如,教“互”字,可引导学生用歌诀“上一下一,倒七正七,互相学习”来帮助记忆。
D、猜谜法,如,教“画”字,老师可说出谜面“空山中间一方田”,让学生猜。字理识字教学法适用于任何一种语文教材。它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强化儿童对汉字音形义的记忆,能有效地预防错别字的产生和减少错别字,有利于儿童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6)听读识字
这是由上海师大小学语文研究中心吴忠豪主持的一项低年级语文整体教学经验。所谓“听读识字”就是使学生通过听故事、说故事的途径理解并熟悉课文内容和语言,然后根据记忆(或跟随老师或录音),尝试阅读课文,在阅读活动各种生字见面。经过一个阶段多篇课文的阅读,对一个个生字从陌生到逐步熟悉,最后达到识字的目的。简单地说,听读识字的教学就是通过“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认汉字”等语言实践活动,帮助不识字或识字量很少的如何儿童进行自主识字的教学方法。
听读识字的主要特点是:
A、根据儿童遗忘规律,在最容易遗忘的时候允许遗忘,等不容易遗忘的时候再要求记住。
B、强调在阅读中识读汉字,通过和生字反复多次见面,让学生运用无意记忆逐步记住生字。
C、重视学生的差异,开发学生识字潜力。
D、提倡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7)韵语识字 韵语识字确立“字从文”的观念,遵循“整体输入”原则,借助定位联想,以达到尽早阅读的目的。
其基本教学程序是:认读——理解——背诵——识字——写字——巩固应用
其具体做法是:
A、先认识1000个最常用的高频汉字,有助于尽早阅读;
B、将常用字组成常用词,再将常用词变成韵文,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语境中联系生活识记识字;
C、课文尽量避免重复字出现,突出意义组块、整体输入、先整体后部分的特点,成批识字;
D、不要求“四会”一步到位; E、采用韵语的形式学习汉语拼音。
韵语识字的缺陷是:
A、由于言语作品与汉字系统难以有机结合,编写韵语的同时不易做到编写同时又能适宜汉字难易顺序,因此,韵语教学不能贯穿识字过程的全过程;
近年来,美国密歇根儿童医院采用电子放射断层摄影技术(pel)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科学实验。实验证实:2岁幼儿的大脑皮质活动程度已基本接近一般成年人的水准,而4岁幼儿的大脑皮质活动程度达到一般成人的两倍,并且一直持续到10岁。也就是说:4—10岁这段黄金岁月是人一生中学习能力的顶峰期,要采用多种模式,不失时机地早期开发儿童大脑。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徐德江教授也得到同样的结论;当代幼儿有健康的体魄,却患有“智力发展的饥渴症”。并指出了早期开发儿童大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汉字做为开发儿童智力的主要方法,经多年教学实践得出令人振奋的结论:我国古老的汉字是科学、易学、智力型、国际型、优美高雅的文字,是比图画、积木和魔方更巧妙的玩具。可见婴幼儿识字的重要性。做为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几种识字教学的方法,以供同行们共同研究探讨。
一、随机认字法
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曾经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其中包含了儿童主体性的思想,何为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所谓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就是指学前儿童在学前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包括在教育活动中儿童的特点、权益、需要、发展等各方面的体现。
儿童的主体性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在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幼儿积极性的同时进行随机识字,是在幼儿没有任何压力下识字的良好的方法。例如:春游活动中,领幼儿去国土公园,刚刚下车,孩子们高兴地喊:“国土公园到了。”我问:“你怎么知道这是国土公园呢?”有的小朋友说:“妈妈带我来过。”我说:“我没有来过这儿,我却知道这是国土公园,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的说:“老师听别人说过。”有的说:“老师在电视上看过。”我的回答是:“我看见园门上有四个字,就是国土公园。”小朋友的眼睛都转向这四个字,并伸出小手,异口同声地说:“国土公园”。这样,在发挥幼儿主体性、积极性的同时,掌握了汉字。在这次春游活动中,孩子们既玩得尽兴又学习了汉字“国土公园”、“碰碰车”等汉字。
在幼儿园六科教学法中,也可以随机进行识字教学。大班社会课中认识幼儿园,教师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各部门。在上这节课时,我先领小朋友认识教室,知道教室是小朋友活动的地方。教幼儿看门上的班牌是“大一班”知道自己是大一班的小朋友。在会计室是会计办公的地方,并出示“会计室”三个字,并教幼儿认识园长室、厨房、盥洗室、厕所等,这样,在完成教学目的的同时,随机进行认字活动。在幼儿初步确认生字后,每天到各部门逐渐接触,进行汉字的再认,久而久之幼儿便掌握了这些常用字。
随机教学法没有固定的形式,教师在准备活动前或备课时要认真考虑,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识字教学。
二、游戏认字法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活动。”游戏也是《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形式加深幼儿对汉字的记忆,培养观察力、思维想象、语言表达能力、反应能力等,游戏贯穿了识字过程的始终。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多种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进行了汉字的确认,并加以复习巩固。例如:在学习汉字“猫、狗、兔”等名词时,我用模仿动物叫声或形象的动作,并出示字卡,幼儿在模仿的同时,认识了汉字。在生字确认之后,为了复习巩固,我创编游戏《叫醒字宝宝》,把字宝宝用小花被盖上,让小朋友去叫醒它,然后掀开小被看谁没起床。如果是“飞”字,小朋友就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做飞的动作,有的小朋友学小鸟飞,有的学蝴蝶飞。有一次叫醒的字宝宝是“爷爷”两个字,小朋友学爷爷的样子,有的小朋友弯腰驼背的样子,戴着眼镜,眼睛离书很远,手在上面指指点点。在游戏进行时,幼儿很有兴趣,都想看看是哪个字宝宝在睡觉,增强了游戏的神秘性和趣味性,在培养幼儿记忆力的同时培养了观察力和模仿能力。我还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季节创编游戏,为了进行生字的确认,我选用了幼儿喜欢的动物小白兔,结合秋天的季节,去拔萝卜。我做了很多立体的萝卜,上面贴有字宝宝,摆放在地上,组成一片萝卜地。请小朋友扮演小白兔,说儿歌,按老师的要求去地里“拔萝卜”,采用竞赛的形式,四人一组,增强了趣味性,使幼儿在玩玩做做中,找到相应的汉字,进行了生字的再认。游戏中,要面向全体幼儿,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幼儿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后,教幼儿理解什么是反义词,我创编了音乐游戏《找朋友》,为幼儿准备与人数相等的字卡,幼儿听音乐,每人找到一张字卡,认读后,找到自己的反义词做朋友。例如自己戴的字卡是“大”,则去找胸前是“小”的字卡的小朋友。两个人一组,跟着《找朋友》的音乐做动作。幼儿听着音乐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找到了自己的反义词朋友。
游戏做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在识字教育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使不同水平、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能在游戏中获得兴趣和满足。
三、实物认字
专家已经查出:在正常人所接受的信息总数中,83%是由视觉接受的,听觉占11%,其它感官接受的仅占6%,可见视觉的重要,日本著名汉字教育专家石井勋博士对婴儿的视力进行实验的结果是:婴幼儿将汉字字形与实物结合起来,要比将口语的语音同实物结合起来更容易。所
以,在幼儿园识字教学中,要给幼儿创造适宜的汉字环境,使他们很自然地把汉字与实物联系起来,就很容易学会认字。这是《幼儿听读游戏识字》中生活识字的一部分,在教室里将玩具、物品等贴上相应的字卡。例如:黑板、门、窗、椅子、钢琴、电视机等。在幼儿每天接触到物品时就看到汉字,把汉字和实物相联系进行汉字的记忆。
从表面现象看,汉字本来是枯燥无味的抽象的符号,通过教师采用丰富多采的形式,把原本抽象的符号变成一个个形象的事物。通过随机认字法,游戏认字法,实物认字等方法,使幼儿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学习。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经过三年的时间的学习,我班幼儿平均认读400个常用字,幼儿掌握这些常用字后,加快了学习儿歌的速度。《听读游戏识字》课文出示后,在欣赏一至两遍后,幼儿能运用已认读的汉字,以熟带生,进行跟读课文,打破了教师教、幼儿学跟着读的旧的教学模式。现在,我班幼儿对比较简单的儿歌,解决几个生字后,就能自己阅读,当众朗读出来。对于这项实验,家长也很感兴趣,我们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们介绍了《听读游戏识字》的意义及具体操作方法。改变了家长的一些不得当的方法,使家园教育取得一致性。
《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是在幼儿大脑发展的黄金期进行早期智力开发最好的一种方法,《幼儿听读游戏识字》大大丰富了幼儿的词汇量,提高了他们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并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关于幼儿识字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探索。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个孩子的头脑都是一片沃土,等待着育苗人的开垦、洒播。《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给我们带来一场春雨,洒落在肥沃的土地上。每个育苗人都在辛勤耕耘,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希望,世界的希望、人类的希望!为了明天美好的梦想,让我们共同去努力吧!
浅谈如何在幼儿识字教学中选择游戏
2011-06-09 10:00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识字游戏是幼儿科学识字教学方法的“灵魂”。由于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的能力较弱,所以教师在幼儿识字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幼儿自身认知特点及及识字步骤,选择适宜幼儿自身水平的识字游戏,是幼儿识字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幼儿在生字确认阶段游戏的选择
⑴幼儿识字游戏指的是幼儿生字确认阶段的游戏,幼儿经过反复看、听读后,对新接触的汉字的音与
形已有较模糊的认识,接下来,便是幼儿生字确认的过程。在确认的过程中,运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是幼儿乐于接受的。这一阶段游戏的选择首先应体现趣味性,即幼儿应在始终保持愉快的情绪下学习识字。而且,在识字游戏过程中,使幼儿积极参与与充分表现情绪达到最高点,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例如“谁帮字宝宝过桥找妈妈”这个游戏。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座桥,桥下有小溪流水。桥的右边画几间房子,房子门上贴有大字卡(字妈妈),小桥右边有几个与大字卡字相同的小字卡在草地上玩。游戏开始,老师用讲故事的口吻告诉幼儿“今天,有几个贪玩的字宝宝过桥去玩,天黑了,字宝宝胆子小,不敢过桥回家找妈妈。小朋友们谁最勇敢帮字宝宝过桥回家找妈妈?”老师先与幼儿一起猜认出哪些字宝宝贪玩回不了家了。教师逐一指黑板右边小字卡上的“字宝宝”。请幼儿猜认字宝宝“名字”(幼儿有了反复看、听读的基础,顺着句子可以说出字宝宝的读音)字宝宝“名字”逐一说完后,老师可请一名幼儿上台到黑板前扶着一个“字宝宝”(小字卡)边过桥边说;“X字宝宝你别怕,我帮你过桥找妈妈”。幼儿帮字宝宝找妈妈(大字卡),老师引导幼儿看字宝宝和房子里的字妈妈(大字卡),哪个长的一样,便将字宝宝(小字卡)贴入相应大字卡的房子里,并说“Ⅹ字妈妈,我把你的字宝宝送回来了。”此游戏可反复进行,幼儿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中,在玩中不知不觉认识了汉字,又满足了幼儿玩的愿望,同时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也在幼儿的心灵上播下了种子。⑵识字确认阶段。识字游戏的选择还要体现易用性和反复性,选择再好的游戏,倘若需花费很多钱去购买教具,或者需教师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或者游戏过程非常烦琐,它就不是一个好游戏。好的游戏即操作材料简单,且易于教师使用,效果还好。例如;“字宝宝换新衣”这个游戏。教师在游戏前准备几个字卡,字卡上字相同,字体颜色不一样。教师在幼儿确认生字后,抽一张字卡,请幼儿说出字宝宝名字,并提问,字宝宝的衣服颜色。请幼儿“关灯”(即闭眼),教师再抽一张字卡,再次请幼儿说出字宝宝的名字,并提问它换了什么颜色的衣服,依次类推,幼儿在猜想和猜测中将汉字反复记入了大脑,而且积极性很高。
二、幼儿在汉字再认,复习阶段游戏的选择
⑴在此阶段选择游戏时,不但要考虑游戏快乐有趣且要体现难易相当,动静结合,手脚并用。例如“小白兔采蘑菇”这一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幼儿手拿蘑菇状字卡在草地上,一组幼儿扮小白兔边跳边采蘑菇卡。采蘑菇的幼儿必须动脑筋将“字宝宝”名字说出来,即认读蘑菇卡上的生字。玩一遍结束,两组幼儿可交换角色,反复进行游戏。这个游戏选择不是很复杂,但效果好,幼儿都喜欢扮演其中的角色。在游戏中,幼儿没有任何压力和负担,能力强的幼儿尽可能多的认读些汉字,能力弱的幼儿也
能在最大限度上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两组幼儿交换角色进行游戏,也体现了动静结合,劳逸结合的原则。
⑵再认,复习识字游戏选择时,教师应考虑面向全体,照顾个别。汉字的再认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对幼儿的识字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游戏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当将幼儿记忆不太牢固的字出现频率高些,而且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要怕幼儿出错,出错不是件坏事,而是一次掌握该字的好机会。
三、幼儿识字过程中“难字”的游戏选择
教师在进行“听读识字”教学过场中,常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些字宝宝,幼儿在教师利用各种游戏引导下对其进行了确认,再认,复习巩固三步骤后,部分幼儿对这些字宝宝还是认读不清。这些汉字便是我们识字教学中所谓的“难字”。例如:有些虚字词,在课文中字频高,有是常用字,但由于其身份“特殊”在汉字中“地位不高”,幼儿不太注意,不容易认识。比如,的,得,地,都,各,很,越,就,在,再等等。对于这些特殊的“难字”,我们教师进行游戏选择时要体现灵活多变性。
四、幼儿听读识字中朗读游戏的选择
幼儿听读识字过程中,幼儿识字和朗读两环节是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的。幼儿对朗读活动兴趣的浓厚,直接影响幼儿对汉字认读的兴趣,所以朗读游戏的选择,教师也应多动脑,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朗读游戏中,从而提高幼儿认读汉字的速度。我认为,在朗读游戏选择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⑴分角色游戏,例如《爷爷和孙子》一文,教师可以让男孩扮演爷爷,女孩扮演孙子,进行对话朗读。又如《春雨的色彩》一文,教师可选几名幼儿分别扮演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等进行朗读对话。孩子在以上游戏中,可以随意根据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口气高低轻重不同,参与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朗读时,由于幼儿注意力集中,所以对课文中出现的字宝宝也进行了一次复习巩固。
⑵对读游戏:如《对答歌》一文,教师将将幼儿分成一对一对,进行对读比赛,幼儿在有节奏、且一问一答的形式下快乐有趣地进行朗读游戏。
⑶配乐游戏,如《绿蜻蜓》,《春天来了》两篇课文内容意境非常优美,教师选配上优美、好听的轻音乐,幼儿在朗读文章时,既体验到了朗读的快乐,也受到了美好音乐的熏陶。同时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与字宝宝进行了自由地交流。
总之,选择好的各种游戏,不但使幼儿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通过游戏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在好的游戏中,幼儿的品德行为、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
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规律,主要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情境中识字。课堂上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识字的兴趣。就本节课教学,我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
教学中我利用图画,使孩子能图文并茂地识字,课堂结构紧凑,使识字教学能与运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受到了好的效果。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努力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兴趣,使学生热爱语文课学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教学中我注意到了语文课程与生活经验的整合,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体意识,课堂气氛民主、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我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找朋友、猜猜看等等将这些儿童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三、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合作识字
我引导学生抓住汉字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让学生在师生合作、4人小组合作、同桌合作、两人合作中学习生字。教学中我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方式识字。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可以借助拼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通过自主识字,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四、写字指导到位,加强板书示范
写字是小学,特别是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虽然是电脑时代,但仍需要把字写得规范、端正、美观,这不仅是交流的需要,也是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民族素质的需要。因此,我十分重视写字指导,通过让学生自己来观察字宝宝在田字格的位置打破以往的老师说,这样学生通过自己观察记的牢固不容易忘记。学生观察的很仔细,然后让学生写字,我相信长此以往,细水长流,一定能提高学生写字能力。
通过对汉字渊源的追溯,我惊奇地发现汉字的一笔一画都代表着祖先造字的智慧。著名的语言文字学专家袁晓园说过:“世界唯有汉字有字理。”所谓字理,指汉字的造字构形理据。汉字的造字构形理据主要体现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以及转注和假借这“六书”造字法上。象形字源于绘画,见行知义;指事字源于记号和图画的有理结合,用指示性的符号特指事物的某一部分;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指事字组合而成的,用于表示较为复杂的语义;形声字由表义和表音两部分组成,仍然以象形字、指事字为基础的表义符号是表音兼表义的文字。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造字构形的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识记的一种教学方法。使用字理识字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形式:
一、正确分析汉字的偏旁部首
汉字以偏旁部首为枢纽形成紧密的关联性,北京大学的李大遂教授根据汉字偏旁分类,绘制了《合体汉字生成示意图》,通过这张图,读者可以清晰看见汉字根据偏旁的编排形成了网。他认为:“汉字形、音、义系统是以偏旁为枢纽建立起来的,偏旁是汉字形音义系统形成的主要因素,偏旁是汉字体系最重要的结构单位,偏旁之间的结构关系是汉字体系最重要的结构关系。”无独有偶,现行字理识字中“以一字带一串”的做法不仅抓住了汉字80% 为形声字的特点,也基于汉字偏旁的链接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本人发现教学中重视偏旁部首意义的教学,把形与义科学联系,学生会在长期潜移默化中建立一种科学的汉字体系:汉字的形体因义而建,汉字构建可以简单归纳为“因义赋形”。学生在众多生字中找到规律,就能够成批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案例分析(以“扌”为例):
人教版第二册的《识字二》会第一次学到带有“扌”的“扫”字。首先明确“扌”源于“手”的变化,当“手”做偏旁时写作“扌”,和手的动作有关。“扫”是一个会意字,通过引导学生做动作来体会“扫”的字义。在同一册中学到的“把、拉”二字,教师再次联系“扌”的意义,学生很快能体会到两个生字的字义了。在每次以“扌”为部首的生字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说出更多的汉字,并通过动作理解字义。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自然能见字形而理解字义了。如到第三册生字学到的“拥、抱、扬、打、指、接、拔、抬、折、抓、捉、拍、掉”学生能将字义与手的动作联系起来。另外在小学生字中常见的、和手相关的部首,如“(爪)爫”是一手抓拿之行、“(攴)攵”是右手执棍敲打之形教给学生汉字常识,那么在接下来大量的生字学习中,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字义。
以偏旁部首为线索的教学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生字库,也可用于区分容易混淆部首的生字学习中。如:“目”字和眼睛有关,所以“看、瞧”等字不能写成了“日”字旁。再如学生容易混淆的“礻”和“衤”也可解释前者是“示”字作偏旁的字形,表示祭祀;而后者是“衣”字作偏旁的字形,表示和衣物有关的事物。因此根据它们代表的意思来区分,教材上的“礼、祝”和“被、初、补”就不容易写错了。
二、遵循同源字中的音近义通规律
识字教学经过多年研究探讨,大部分教师意识到利用汉字规律来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正如本文教学策略中提到字理教学之偏旁分析一样。但是汉字中还有一些音近义通的同源字,如果仅仅从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来分析理解,还不足以理解母体字代表的本源意思。而一组同源词中的源词与派生词之间在意义上具有内在的渊源流别关系,构成一组音义相关的词。这种现象分为“语言的类推性”“孳乳分形”和“音转分形”等三个方面。在小学低年级识字中,我们提到音近义通现象主要是孳乳分形。例如《说文》:“取,捕取也。”原始婚姻经历过掠夺阶段。因此“取”由“捕取”义引申为“娶妻”,但最初并没有为之另造新字。例如《诗·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后来特为“娶妻”义另造了个“娶”字。这个“娶”字就是在旧词“取”的基础上孳乳而分化出新的字形,是孳乳字,其音义皆来源于源字“取”。
三、追源 - 对照的教学方式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生字以象形字为主的独体字,编者在教材安排上也以图文结合为学生创造了直观生动的文字世界。如“日、月、目、耳”等就配上甲骨文或者图画来对比教学。这也启示教师和学生,追源 - 对照是我们探究汉字世界的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追源就是从汉字的起源开始,简单阐述其变化过程,一般通过图形展示。而对照意味着楷体和实物或其他字体在比划或形状上的对比,利于学生理解汉字部件的意思,方便识记。如“鼠”的篆体字很清晰地展示出上面代表老鼠的头(三根胡须),下面代表了老鼠的脚和长尾巴。如“祝”的甲骨文左边为祖宗的灵牌,右边为一个人跪着,表示古代的礼节。再引导学生发现“礻”的字大多和祭拜祖或神灵宗有关:礼、祝、福。通过追源对比的字理分析,学生再不会把“礻”和“衤”混淆了。
当然,并不是每个生字都需要并适合字理识字,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把握一个度。在一些字理识字教学中,常常看到老师为了分析字理而字理,在讲述过程中分析字理时与课文使用的本义不同等情况。我国汉字历经多种字体演变,很多简化字很难和字源联系起来。字理识字教学对学生识字的益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利于理解字形
低年级的学生的认知以直观、形象为特点,擅长记忆直观、生动的材料,教师在讲解形象的字形时若能够联系代表的事物或展现甲骨文来进行简单的字理分析更有利于学生对生字的识记。人教版第三册《识字三》的“川”“州”,学生很难理解山川和州是什么。若能给出川的甲骨文并告诉学生,这代表着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正像河流形。而州的甲骨文是代表着河里的岛,居住的地方。通过简单的字理分析,学生对“州”“川”二字的字形了如指掌。
2. 利于理解字义
低年级学生的记忆多是靠联想提取的,就如上面的“州”“川”二字通过溯源就提取了字义。再如“染”是会意字,“氵”表示染色用的液体,“九”是个虚数,表示要染好颜色需要很多次反复进行,“木”字表示染色来源于植物,通过简单的结构分析,学生就不容易写错“染”字了。
3. 利于掌握汉字规律
正如上文所言,许多汉字以偏旁形成关联。在低年级生字教学中要把握好“第一次”,引导学生掌握识字规律,做到举一反三。如人教版第二册《识字二》中的“扫”是第一个具有“扌”的生字,教师引导“扌”是由“手”变化而来,与手的动作有关。学生在后来学到的“拥、抱、扬、打、指、接、拔、抬、折、抓、捉、拍、掉”就能够自主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样讲字理,讲一个带一批,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偏旁含义和独体字的含义之后,就能够自学很多生字了。再如品字形结构的字,我们在学习“森”字时理解三木“森”比两木“林”代表更多的树木,也让学生明白三个单体字重叠代表数量或程度加大,那么在学习“晶、品”等字时就容易理解了。
新教材配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图片,儿歌,童谣,有许多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课文,我们要让学生掌握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方法。
教例:将识字教学于古诗的吟诵结合起来,是一种非常好的识字方法,即符合孩子的天性,又能有效提高识字率。
在一年级的教材中安排了《一去二三里》、《画》、《静夜思》等内 容浅显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古诗。学生在吟读古诗中识字,兴趣大大提高,效果自然好。
还有教材安排了许多对对子,三字经。如“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花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姿对千红。桃对李,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话香。”这种传统的语文教学的精华一改单纯识字枯燥乏味的弊端,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读书中学习生字。
二、在游戏中识字
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处于儿童时期,由于特殊的心理特点,在识字上存在“学得快,忘得快”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实践,识字的最佳办法就是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中记住汉字。如猜字迷。我们根据字形特点编谜面,学生猜谜底,学生猜谜底的过程实际是识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认记是种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如“有人在门外,猜一字(们);有人在门内(则是闪)。
又如教学《操场上》一课,要认识的字为体育器材和体育动作,课前准备足球,拔河绳,皮球等。上课了,让学生到操场上,认识这些体育器材,再出示相应的生字卡片,用实物演示认字,像一些动作词拍皮球,打篮球,踢足球,跳高,跑步等,也让学生主动参于用相应的形体动作帮助记忆生字。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打”与手有关,“足”与脚有关,这样做把一节枯燥乏味的识字课上成了一节轻松愉快的游戏课,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三、在生活情境中识字
新课标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上,我们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多媒体,表演,帮助学生识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在课下,我们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
开学初,我为每个学生做了一张精致的姓名卡,贴在每个学生桌子上,方便其他学生认识该学生的姓名,我班有53位同学,姓名涉及的不同汉字有118个,刚入学的孩子对此很感兴趣。一星期后,这些名字就基本认识,为了对孩子的认字进行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作业本轮流让学生分发,起初不够顺利,渐渐地学都能熟练地分发作业本了,这118个汉字学生也能认读了。结合课文中出现的认识姓氏的题型,也鼓励学生回家后认读家庭成员及亲友的姓名。
四、学科整合识字
新課标,加强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能,淡化了学科界限,加强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了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上联系。学生识字可以在多门学科学习中进行:
案例《品德与生活》课上学《语文》
《品德与生活》的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简洁,富有生活情趣,一年级的教材全书注有拼音,学生可以借助拼音,认读这些课文。
《音乐》课上学汉字
现在的音乐实验教材,所选的歌曲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如《我和星星打电话》是一首充满童趣和幻想的歌曲,通过一个小朋友与星星有趣的对话,描绘了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太空宇宙的神往。
五、课外阅读识字
随着认字量不断增大,学生不会产生阅读兴趣,我们应指导学生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如:儿歌,谜语,绕口令,古诗词,寓言,童话故事等,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学生所学的一些字。当然,我们不能急于近利,盲目提高要求,否则会“弄巧成拙”扼杀学生的阅读热情,对优等生,让学生借助拼音或字典,稍差的学生阅读比较困难便引导他们“找朋友”,即从书中找出自己学过的生字,这样人人都在阅读,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读中所得,在读中获得发展。
【几种有趣的识字教学法】推荐阅读:
识字教学几种有效方式06-23
阅读教学中的识字05-30
一年级识字的教学叙事07-09
二年级识字教学的研究07-12
谈谈低段识字教学的策略05-29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论文的题目07-11
构建“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06-01
低年级语文中的识字教学10-02
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09-18
教学反思识字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