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规定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 直辖市建委 (建设交通委、规委)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竣工验收, 保证工程质量, 现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规定》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规定
2013年12月2日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竣工验收, 保证工程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竣工验收 (以下简称工程竣工验收) , 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管理, 具体工作可以委托所属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施。
第四条工程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工程符合下列要求方可进行竣工验收:
(一) 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二) 施工单位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了检查, 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 并提出工程竣工报告。工程竣工报告应经项目经理和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三) 对于委托监理的工程项目, 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了质量评估, 具有完整的监理资料, 并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经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四) 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文件及施工过程中由设计单位签署的设计变更通知书进行了检查, 并提出质量检查报告。质量检查报告应经该项目勘察、设计负责人和勘察、设计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五) 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六) 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以及工程质量检测和功能性试验资料。
(七) 建设单位已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八) 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九) 对于住宅工程, 进行分户验收并验收合格, 建设单位按户出具《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表》。
(十) 建设主管部门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责令整改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十一)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工程竣工验收应当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 工程完工后, 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 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实行监理的工程, 工程竣工报告须经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
(二) 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报告后, 对符合竣工验收要求的工程, 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组成验收组, 制定验收方案。对于重大工程和技术复杂工程, 根据需要可邀请有关专家参加验收组。
(三) 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7个工作日前将验收的时间、地点及验收组名单书面通知负责监督该工程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四) 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1.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分别汇报工程合同履约情况和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
2.审阅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工程档案资料;
3.实地查验工程质量;
4.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质量和各管理环节等方面作出全面评价, 形成经验收组人员签署的工程竣工验收意见。
参与工程竣工验收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 应当协商提出解决的方法, 待意见一致后, 重新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第七条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 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提出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主要包括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 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评价, 工程竣工验收时间、程序、内容和组织形式, 工程竣工验收意见等内容。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还应附有下列文件:
(一) 施工许可证。
(二)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
(三) 本规定第五条 (二) 、 (三) 、 (四) 、 (八) 项规定的文件。
(四) 验收组人员签署的工程竣工验收意见。
(五) 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有关文件。
第八条负责监督该工程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执行验收标准等情况进行现场监督, 发现有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的, 责令改正, 并将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情况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的重要内容。
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 依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号) 的规定, 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抢险救灾工程、临时性房屋建筑工程和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工程, 不适用本规定。
第十一条军事建设工程的管理, 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三条本规定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02-12-06
市监督站,市市政监督站,各区(县级市)建设局、监督站,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
我委为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广东省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规范和推动广州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竣工验收及备案工作,现结合我市的实际将《广州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有关竣工验收及备案表格委托广州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另行制定。
附件一:广州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附件
广州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验收及备案管理工作,明确其程序与内容,根据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部第78号令)、《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建建[2000]142号)、《广东省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粤建管字
[2001]35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工程、装修工程和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地下铁路、给排水、燃气、绿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及备案,适用本办法。
抢险救灾工程、临时性房屋建筑工程和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工程,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未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竣工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第四条 广州市建设委员会负责全市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由对工程实施质量监督管理的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以下简称备案机关)负责办理。
第二章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第六条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是指建设工程按报建审批、设计文件要求及合同约定的事项完工后,建设单位组织参建有关各方依照国家有关验收规范、标准,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的专项验收。该专项验收作为工程竣工验收前提条件之一,其作用等同于规划、环保和消防等专项验收。
第七条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由按规定对工程建设实施质量监督的质量监督机构依法实施监督,并出具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监督意见书。
第八条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内容、验收程序及所用表格等委托广州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统一制定。
第九条 监督机构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执行验收标准等情况实施现场监督,并在受到《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之后根据验收监督情况在5个工作日内向建设单位发出《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意见书》。发现工程质量验收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或工程存在影响结构安全和严重影响使用功能隐患的,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并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监督情况作为《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意见书》的重要内容。
第三章 工程竣工验收
第十条 工程竣工验收是指建设工程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的规定,已全部完成工程设计文件要求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建设单位已取得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出具的工程施工质量、消防、规划、环保、城建档案等验收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并编制完成《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全部取得工程施工质量、消防、规划、环保、档案等有关专业管理部门(或其委托机构)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后,应编制《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一式五份,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督机
构、备案机关及城建档案部门各持一份。
第十二条 监督机构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执行验收标准等情况实施监督,并在5个工作日内向备案机关提交《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意见书》。发现工程竣工验收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或工程存在影响结构安全和严重影响使用功能隐患的,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并将工程竣工质量验收的监督情况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的重要内容。
第四章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第十三条 工程竣工验收实行备案制度。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依照有关规定,到备案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建设单位持有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一式五份及下列文件,向备案机关申报备案:
1、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2、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
3、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申请表;
5、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6、勘察文件质量检查报告;
7、设计文件质量检查报告;
8、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9、市政基础设施的有关质量检测和功能性试验资料;
10、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监督意见书;
11、规划验收合格证;
12、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
13、环保验收文件;
14、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档案认可书。
15、工程质量保修书;
16、商品住宅的还应当提交《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17、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供的其他文件,包括:
①燃气工程验收文件;
②电梯安装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证书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出具的电梯验收准用证;
③单位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书;
(二)备案机关收齐、验证备案文件后,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及检查情况,15个工作日内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上签署备案意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部门、质监机构和备案机关各存一份。
第十五条 竣工验收及备案文件、表格填写内容必须真实,准确,文字简练,字迹清楚,应采用打印件或用钢笔正楷填写。第十六条 备案机关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当在收讫竣工验收备案文件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提出责令工程停止使用、限期整改、重新组织竣工验收等备案处理意见:
(一)工程竣工验收程序不符合规定要求;
(二)竣工验收备案文件内容不齐全或者采用虚假证明文件办理竣工验收备案;
(三)《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反映的质量情况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严重不相符;
(四)备案机关发现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行为,或存在结构安全和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的隐患。备案机关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整改、重新组织竣工验收的工程,由质监机构跟踪监督其整改情况和重新组织竣工验收的情况,并向备案机关报告,未经重新组织竣工验收认定合格的工程,一律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七条 备案机关出具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是建设单位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的必备文件。
第十八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后三个月内,向城建档案馆报送一套符合规定的工程建设档案。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不按规定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及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条 依法未实施工程建设监理的工程,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有关文件、表格中要求监理单位核查填写的内容,由建设单位负责核查填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广州市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各市、区建设局,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苏州高新区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现将修改后的《苏州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2000年印发的《苏州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附件一:苏州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办法
二00三年六月二十七日
苏州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部第78号令),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房屋建筑工程(包括设备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及备案,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 苏州市建设局是负责全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
苏州市建设局委托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市区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监督。竣工工程的备案由市建设局设在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受理。
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当地工程的竣工验收监督和备案工作。
第二章 竣工验收
第五条 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完成工程全部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达到使用要求;
(二)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三)有勘察、设计单位签署的质量检查报告、施工单位签署的施工竣工报告、工程监理单位签署的质量评估报告、检测机构的房屋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报告;
(四)有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的工程质量保修文件;
(五)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责令整改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六)有规划、公安消防、环保、城建档案馆等部门出具的准许使用证明文件或已经通过单项验收的证明文件;
(七)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供的其他文件。
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工程,建设单位不得组织工程的竣工验收。否则,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认定其组织的竣工验收无效。
第六条 工程竣工验收应当按如下程序进行:
(一)施工单位完成设计图纸和合同约定的全部内容后,自行组织验收,按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自评是否合格,编制并向建设单位提交施工竣工报告,申请工程竣工验收。施工竣工报告由工程项目经理、单位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施工竣工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工程概况、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情况、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建筑设备的进场复验报告或试验报告、建筑设备安装调试情况、工程质量自评情况。
(二)勘察、设计单位对照勘察、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的审查意见及由设计单位签署的设计变更通知书,对施工单位是否按设计要求施工的情况进行检查,向建设单位提交质量检查报告。质量检查报告由该项目的勘察、设计负责人和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三)监理单位核查施工竣工报告,并由工程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同时,总监理工程师根据工程项目全过程监控的情况,对工程质量情况做出评价,编制并向建设单位提交该工程的质量评估报告。质量评估报告由工程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单位法定代表人和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并加盖监理单位公章。
(四)受建设单位委托的工程检测机构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和工程实体质量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由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及法人代表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五)建设单位提请规划、消防、环保等有关部门进行专项验收取得通过验收证明文件或准许使用证明文件。
(六)建设单位提请城建档案馆对建设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取得工程档案认可文件。
(七)建设单位在取得上述文件并审查施工竣工报告、质量检查报告和监理评估报告后,制定验收方案。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验收组,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八)工程竣工验收结束后,由建设单位编制《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简称“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须使用苏州市建设局印制的格式文本(见附件一),报告一式两份,城建档案部门、建设单位各留一份。
第三章 验收监督
第七条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应提前7个工作日通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参加验收,并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提交有关工程质量文件和资料,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派员对验收工作进行监督。
第八条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验收工作中的组织形式、程序、执行标准和验收规范的情况及评定结果等进行监督,发现有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的行为或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应责令建设单位和有关单位进行整改,并签发整改通知书。建设单位和有关单位应当立即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由建设单位按程序规定重新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日期以最终验收合格的日期为准。
第九条建设单位如在竣工验收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未收到质量监督机构签发的责令整改通知书,即可进入备案程序。
第十条符合竣工验收条件且通过验收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5个工作日内向建设局提交房屋建筑工程或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监督报告。
第四章 备案管理
第十一条 竣工工程实行备案制度。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15日内向建设局提交下列文件,办理备案手续。
(一)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附件二)
(二)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三)城建档案馆出具的建设工程档案接收证明书;
(四)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 竣工工程备案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建设单位向建设局领取《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简称《备案表》);
(二)建设单位持加盖单位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签字的《备案表》及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材料,到建设局备案,《备案表》一式两份;一份建设局留存,一份城建档案馆留存。
(三)建设局查验相关材料是否齐全,若不齐全,须将材料退还建设单位,并发出《苏州市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未通过备案告知书》(附件三);
(四)建设局根据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提交的《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对建设单位提交的备案材料进行审查,符合要求,于15日内向建设单位发出《苏州市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备案告知书》(见附件四),告知书一式四份,建设单位、城建档案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各一份,同时,发还建设单位提交的除《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和《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以外的其他备案材料。不符合要求,于15日内向建设单位发出《苏州市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未通过备案告知书》,建设单位应按工程备案的要求,重新进行备案。
第十三条建设局或质量监督机构发现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有违反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的,应当责令建设单位重新组织竣工验收,重新办理备案手续;已投入使用的,建设单位应立即停止使用,重新组织竣工验收和工程备案,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十四条未通过备案的工程,备案机关和质量监督机构不得为其提供商品房销售证明文件。建设单位将未经验收的工程、或将不合格的工程作为合格工程擅自交付使用,以及未办理竣工验收备案的,建设局或质量监督机构应当责令建设单位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建设单位擅自交付使用,造成使用人损失的,由建设单位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五条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将依照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及有关法规、规章予以处罚。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苏州市建设局负责解释。
粤建管字[2003]97号
二○○三年七月十六日
社会服务性检测机构是指经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取得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资质证书,为社会提供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服务的机构(以下简称服务性检测机构);
企业内部检测机构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市政施工企业、预制构件厂、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等建筑业企业内设的试验室(以下简称企业试验室)。
第七条 监督检测机构的设立按照“一市一县设一机构”的原则进行。监督检测机构经地级以上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后,必须取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否则不得从事工程质量安全检测及鉴定活动,其检测数据、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工程质量评定、质量安全纠纷仲裁、工程质量安全鉴定和施工起重机械准用的依据。
第八条 服务性检测机构设立,经地级以上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资质认定。未经资质认定的不得承担社会服务性检测业务,其检测数据无效。
第九条 企业试验室是企业内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组成部分,可根据企业资质要求申请ISO9000等质量安全体系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企业自控不纳入检测机构资质管理的范围,其出具的试验室数据可作为工程质量安全的控制检验指标,不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
第十条 监督检测机构、服务性检测机构根据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服务资源分为三类:
(一)A类:工程综合性检测、鉴定;
(二)B类:工程专项检测(含建筑物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建筑施工起重机械、机具安全性能检测,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用品质量检测);
(三)C类:工程材料检测。
检测机构的资质应根据其技术力量、设备状况、检测能力、质保体系、检测资历进行核定,每一类检测机构的资质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各类、各级检测机构的资质考评办法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三年,有效期满后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复查换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资质有效期内的检测机构依法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实行年检动态管理。
第十二条 监督检测机构和服务性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并实行持证上岗,检测人员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机构负责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者,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颁发检测人员上岗证书。
第十三条 检测人员的检测上岗证实行动态管理。不再从事检测工作或工作调动人员,分别由所在地级以上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核销或更换资格证书。
第三章 检测机构的业务管理
第十四条 监督检测机构和社会服务性检测机构必须按资质等级、资质证书许可的业务范围、职责和权限开展检测业务,不得超越资质等级稳定的业务范围和权限承揽检测业务。
第十五条 检测机构应参照《实验室认可准则》(CNACL201—99)要求建立质量体系,积极参加实验室能力验证和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试验,以保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和公正性。
第十六条 检测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技术标准,并在检测报告中注明所采用的技术标准。
第十七条 省、市、县级监督检测机构在本行政区域内进行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无须办理备案手续。
本省监督检测机构和社会服务性检测机构跨地区、跨行业承接检测任务,须到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省外监督检测机构和社会服务性检测机构进入本省开展检测业务,应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备案后方可在我省开展检测业务,并接受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监督检测机构和服务性检测机构应按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统一格式出具检测报告,其检测报告内容、数据及结论必须准确可靠,须出具鉴定意见的应明确,并由电脑打印,不得涂改。检测报告必须具有试验员、校核人及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计量认证章(CMA章)和检测报告专用章。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测报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工程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实行有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和监督抽检制度。未经有见证取样送检的检测报告一律不得作为竣工验收资料。
监督抽检系指监督检测机构在负责实施项目质量监督员的见证下,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或工程实体等,按照规定的比率进行取样送检或实地检测的行为。
单位工程中的同一检测项目,采用同一种检测方法时,应当委托同一检测机构承担。监督检测机构和服务性检测机构在受理委托检测时,应对试样有见证取样或监督抽查送检有效性进行确认,经确认后的检测项目,其检测报告应加盖“有见证检验”或“监督抽检”印章。
第二十条 各级监督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数据具有法定效力,可以作为调解、仲裁、司法鉴定、处理工程质量安全纠纷的依据。
第二十一条 委托检测的单位方对社会服务性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数据有异议时,可提请本行政区域的监督检测机构复检;对监督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数据有异议的,可提请上级监督检测机构再复检。
第二十二条 检测机构禁止挂靠、转包、分包检测业务。
第四章 检测机构的职责权限
第二十三条 省级监督检测机构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行使以下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工程质量安全检测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二)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起草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有关检测工作的管理法规、规定;
(三)掌握国内外检测和技术、设备应用动态,推广应用先进可靠的检测技术、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组织各检测机构的技术研讨和工作经验交流;
(四)接受委托,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的工程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和仲裁、司法鉴定检测,承担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检测任务;
(五)参与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或调查处理;
(六)每年初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各类检测人员的培训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开展培训、考核工作,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颁发上岗证书;
(七)参与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资质考评工作;
(八)参与本行政区域内有关检测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成果鉴定;
(九)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检测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及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抽查;
(十)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二十四条 市、县级监督检测机构受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行使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工程质量安全检测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二)接受委托,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的工程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和仲裁、司法鉴定检测,承担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检测任务;
(三)协助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拟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有关检测工作的管理制度;
(四)参与本行政区域内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或调查处理;
(五)开展本行政区域内检测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组织检测技术研讨和工作经验交流;
(六)参与本行政区域内有关检测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成果鉴定;
(七)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检测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及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抽查;
(八)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二十五条 服务性检测机构履行以下职责:
(一)认真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工程质量检测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二)接受社会委托,在资质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检测工作,不应承担仲裁、司法 鉴定检测业务。
第二十六条 企业试验室履行以下职责:
(一)认真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工程质量安全检测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二)负责本企业施工或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自控和自检,不应承担社会委托的检测业务。
第五章 行政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检测工作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一)对本行政区域内检测机构的业务开展和检测人员状况实行电脑网络动态管理;
(二)定期和不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检测机构的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并接受和处理社会对检测机构的投诉;
(三)对检测机构执行有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和监督抽查制度进行监督检查;
(四)建立信息管理网络,适时向社会公布检测机构的市场行为和资信情况。
第六章 罚 则
第二十八条 检测机构有下列行为的,由其承接任务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情节严重或造成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责令停业整顿,报请资质证书颁发单位降低其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制造、提供假试样的;
(二)无证检测或超越资质范围承担检测业务的;
(三)伪造、涂改、毁换检测报告的;
(四)违反国家和省有关工程质量安全检测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规程、标准进行检测的。
有前款行为的检测机构的责任人员,由其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已颁发检测上岗证书的,由发证机关吊销上岗证书;构成犯罪的,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被吊销检测上岗证的人员,五年内不得重新考取本行业上岗证。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各地级以上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为了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管理, 提高工程勘察设计质量,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和实施监督管理的, 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国家实施施工图设计文件 (含勘察文件, 以下简称施工图) 审查制度。
本办法所称施工图审查, 是指施工图审查机构 (以下简称审查机构)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 对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的审查。施工图审查应当坚持先勘察、后设计的原则。
施工图未经审查合格的, 不得使用。从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监理等活动, 以及实施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应当以审查合格的施工图为依据。
第四条
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的施工图审查工作实施指导、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施工图审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审查机构条件, 结合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规模, 确定相应数量的审查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审查机构是专门从事施工图审查业务, 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独立法人。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审查机构名录报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并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
审查机构按承接业务范围分两类, 一类机构承接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审查业务范围不受限制;二类机构可以承接中型及以下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图审查。
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规模划分, 按照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一类审查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有健全的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二) 审查人员应当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15年以上所需专业勘察、设计工作经历;主持过不少于5项大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相应专业的设计或者甲级工程勘察项目相应专业的勘察;已实行执业注册制度的专业, 审查人员应当具有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或者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资格, 并在本审查机构注册;未实行执业注册制度的专业, 审查人员应当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近5年内未因违反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受到行政处罚。
(三) 在本审查机构专职工作的审查人员数量:从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的, 结构专业审查人员不少于7人, 建筑专业不少于3人, 电气、暖通、给排水、勘察等专业审查人员各不少于2人;从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审查的, 所需专业的审查人员不少于7人, 其他必须配套的专业审查人员各不少于2人;专门从事勘察文件审查的, 勘察专业审查人员不少于7人。
承担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的, 还应当具有主持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或者100米以上建筑工程结构专业设计的审查人员不少于3人。
(四) 60岁以上审查人员不超过该专业审查人员规定数的1/2。
(五) 注册资金不少于300万元。
第八条
二类审查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有健全的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二) 审查人员应当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10年以上所需专业勘察、设计工作经历;主持过不少于5项中型以上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相应专业的设计或者乙级以上工程勘察项目相应专业的勘察;已实行执业注册制度的专业, 审查人员应当具有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或者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资格, 并在本审查机构注册;未实行执业注册制度的专业, 审查人员应当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近5年内未因违反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受到行政处罚。
(三) 在本审查机构专职工作的审查人员数量:从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的, 结构专业审查人员不少于3人, 建筑、电气、暖通、给排水、勘察等专业审查人员各不少于2人;从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审查的, 所需专业的审查人员不少于4人, 其他必须配套的专业审查人员各不少于2人;专门从事勘察文件审查的, 勘察专业审查人员不少于4人。
(四) 60岁以上审查人员不超过该专业审查人员规定数的1/2。
(五) 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元。
第九条
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图送审查机构审查, 但审查机构不得与所审查项目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企业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送审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定。
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审查机构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图审查, 不得压缩合理审查周期、压低合理审查费用。
第十条
建设单位应当向审查机构提供下列资料并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一) 作为勘察、设计依据的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及附件;
(二) 全套施工图;
(三) 其他应当提交的材料。
第十一条
审查机构应当对施工图审查下列内容:
(一) 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二) 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安全性;
(三) 是否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对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 还应当审查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
(四) 勘察设计企业和注册执业人员以及相关人员是否按规定在施工图上加盖相应的图章和签字;
(五)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审查的其他内容。
第十二条
施工图审查原则上不超过下列时限:
(一) 大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为15个工作日, 中型及以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为10个工作日。
(二) 工程勘察文件, 甲级项目为7个工作日, 乙级及以下项目为5个工作日。
以上时限不包括施工图修改时间和审查机构的复审时间。
第十三条
审查机构对施工图进行审查后, 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 审查合格的, 审查机构应当向建设单位出具审查合格书, 并在全套施工图上加盖审查专用章。审查合格书应当有各专业的审查人员签字, 经法定代表人签发, 并加盖审查机构公章。审查机构应当在出具审查合格书后5个工作日内, 将审查情况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二) 审查不合格的, 审查机构应当将施工图退建设单位并出具审查意见告知书, 说明不合格原因。同时, 应当将审查意见告知书及审查中发现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企业和注册执业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问题, 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施工图退建设单位后, 建设单位应当要求原勘察设计企业进行修改, 并将修改后的施工图送原审查机构复审。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审查合格的施工图;确需修改的, 凡涉及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内容的, 建设单位应当将修改后的施工图送原审查机构审查。
第十五条
勘察设计企业应当依法进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 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并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
审查机构对施工图审查工作负责, 承担审查责任。施工图经审查合格后, 仍有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问题, 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 审查机构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十六条
审查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施工图审查应当有经各专业审查人员签字的审查记录。审查记录、审查合格书、审查意见告知书等有关资料应当归档保存。
第十七条
已实行执业注册制度的专业, 审查人员应当按规定参加执业注册继续教育。
未实行执业注册制度的专业, 审查人员应当参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培训, 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
第十八条
按规定应当进行审查的施工图, 未经审查合格的,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审查机构的监督检查, 主要检查下列内容:
(一) 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
(二) 是否超出范围从事施工图审查;
(三) 是否使用不符合条件的审查人员;
(四) 是否按规定的内容进行审查;
(五) 是否按规定上报审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
(六) 是否按规定填写审查意见告知书;
(七) 是否按规定在审查合格书和施工图上签字盖章;
(八) 是否建立健全审查机构内部管理制度;
(九) 审查人员是否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 有权要求被检查的审查机构提供有关施工图审查的文件和资料, 并将监督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
审查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审查情况统计信息。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施工图审查情况进行统计, 并将统计信息报上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受理对施工图审查工作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检举、控告和投诉。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审查机构报告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企业、注册执业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 应当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十三条
审查机构列入名录后不再符合规定条件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 不再将其列入审查机构名录。
第二十四条
审查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处3万元罚款, 并记入信用档案;情节严重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再将其列入审查机构名录:
(一) 超出范围从事施工图审查的;
(二) 使用不符合条件审查人员的;
(三) 未按规定的内容进行审查的;
(四) 未按规定上报审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的;
(五) 未按规定填写审查意见告知书的;
(六) 未按规定在审查合格书和施工图上签字盖章的;
(七) 已出具审查合格书的施工图, 仍有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
第二十五条
审查机构出具虚假审查合格书的, 审查合格书无效,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处3万元罚款,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再将其列入审查机构名录。
审查人员在虚假审查合格书上签字的, 终身不得再担任审查人员;对于已实行执业注册制度的专业的审查人员, 还应当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七十二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处3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 予以通报:
(一) 压缩合理审查周期的;
(二) 提供不真实送审资料的;
(三) 对审查机构提出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建设单位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 还应当依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七条
依照本办法规定, 给予审查机构罚款处罚的, 对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机构罚款数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并记入信用档案。
第二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确定审查机构的, 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第二十九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施工图审查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 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一条
闽建筑[2004]80号
各设区市建设局、房管局、市政公用局、园林局:
为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省厅组织制定《关于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详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迳向省厅建筑业处反馈。
福建省建设厅
二○○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附件
关于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提高招标投标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根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下列房屋建筑分部分项或专业工程可以单独发包:
(一)单项施工预算造价大于200万元或1 4层(42米)以上高层建筑的桩基工程;
(二)单项施工预算造价大于200万元或者不与主体结构工程统一设计、施工的装修工程;
(三)建筑高度24米及以上且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建筑的消防工程;
(四)冷冻机组制冷量30万大卡及以上的中央空调系统;
(五)建筑智能化工程、电梯工程;
(六)工程项目前期“三通一平’’工程。
招标人依法将分部分项工程或专业工程单独发包的,招标人编制工程预算造价和投标人报价应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计取总承包服务费。
第三条 施工企业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且该施工企业资质等级符合工程要求的,可自行组织施工。
第四条 同一招标项目按规定需有两种及以上不同专业资质条件要求的,应当允许投标人组成联合体投标,招标人不得歧视或者排斥联合体投标。
装修、幕墙、智能化、钢结构、消防、环境等专项工程的设计与施
工分开招标的,允许有相应施工资质的设计中标单位参加施工投标。
主项资质与增项资质具有同等效力,招标人不得歧视或者排斥具有增项资质的投标人参与投标。
第五条 所有应公开招标项目均实行资格后审。资格审查条件中,除下列施工总承包招标项目可设置投标人类似工程经验外,其他施工总承包招标工程不得设置。
(一)在我省未施工过,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工程;
(二)28层以上或单跨跨度36米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
(三)高度120米以上的构筑物;
(四)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或建筑群体;
(五)单项工程施工合同预算造价在3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
(六)断面20平方米以上或长度1000米以上的隧道工程;单跨40米以上的桥梁工程。
装饰装修、桩基、消防、智能化等专业工程招投标的资格审查条件另行制定。
投标人类似工程经验的有效时间为招标公告发布之日的前五年内,有关工程已经竣工验收合格。
第六条 全面推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发布的招标公告、招标文件示范文本。招标人不得要求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必须到场参加招投标活动。
第七条 招标公告发出后,投标人在指定的时间、地点不记名购买招标文件、图纸或从网上下载招标文件。
第八条 招标人不集中组织答疑。投标人对招标事宜的质疑以不署名、不盖章的书面形式送达招标人,鼓励实行网上质疑和答复。
第九条 招标人不组织投标人到现场踏勘,但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告知招标工程的具体位置和周边环境,并在现场设置足以识别的相应标识。投标人需要了解现场情况的,可自行到现场踏勘。
第十条 招标人应当采取措施,对依法必须保密的投标人名称、数量以及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投标的信息、资料予以保密,不得泄露。
第十一条 招标文件中设定为实质性要求的内容,应当集中在一个专门的章节内,并以区别于其他条款的醒目方式标明。
招标文件设定的实质性要求的内容,应当合法、合理、必要,不得违反现行有关规定和公平、公正原则。
未按前款规定集中醒目标明的条款,不得作为评标时的实质性要求内容。
招标工程应明确主要材料、设备规格、型号、标准,可提出不少于三个品牌供投标人选择报价,不得规定暂定材料品牌或暂定价格。
第十二条 招标文件中评标标准和办法的设定要淡化技术标,突出商务标,重在价格竞争。除符合本规定第五条的项目并实行综合评审法的,可进行技术标量化评审外,其他工程项目一般不进行技术标量化评审,只作合格与否的评审。
招标文件应当规定投标人中标后未按投标文件所列人员、设备等到岗到位的违约责任。
第十三条 招标文件中涉及工程造价的内容应当根据工程造价的计价办法、计价依据及有关规定编制,明确可竞争费用范围、造价包干形式、包干范围和不可竞争费用。
不可竞争费用包括安全文明施工费、规费、税金以及国家或省规定为不可竞争的费用。
第十四条 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项目,工程量清单应当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并与招标文件同时发给各投标人。工程量清单应当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本省有关规定编制。
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建设工程,应当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
第十五条 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工程款支付办法及相应的违约责任。招标文件中有关工程价款结算和支付的内容应当根据财政部、建设部《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财建〔2004〕369号)编制。
第十六条 招标人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在招标文件中规定防范风险的条款:
(一)采用固定价格的工程,按照工程的规模、工期的长短明确包干范围并计取相应的包干费用;
(二)明确不在包干范围之内(含设计变更引起)的单价确定办法;
(三)明确主要材料、设备价格包干风险幅度以及包干幅度以外的风险分担比例。
投标人在投标报价时应当考虑风险因素并计取相应的风险费用。
第十七条 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招标工程的工期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工期定额的规定,招标人不得任意压缩工期。
第十八条 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承诺派出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等管理技术人员,中标后不得更换;因不可抗力确实不能履行职责,需要更换的,所更换人员必须是本投标人单位的人员,其资格、职称等不得低于中标时的条件,并经业主同意。施工现场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其设备的性能和规格不得低于投标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承诺。中标人未按投标文件配备人员、设备、设施等的,招标人和监理单位、质量监督机构应当要求其整改,并以书面形式报告项目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 委托招标项目的招投标档案(材料),在招标代理工作完成前由招标代理机构负责保管;招标代理合同履行完毕后十五天内移交招标人按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招标代理机构应复制副本并保存三年以上。
第二十条 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应当同时遵守本规定中有关招标人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 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违反本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记入其不良行为档案,并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福建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管理试行办法》(闽建法〔2004〕148号)等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二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履行招投标监管职责,及时纠正招投标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依法予以处理。对不履行监管职责、违法干预招投标、从中谋取私利的监管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由福建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为切实做好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以下简称“治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移交、监测和维护工作,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参照《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施工质量验收办法(修订)》,制定本规定。
一、基本规定
(一)竣工验收阶段划分
治理工程竣工验收是指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包括经批准的设计变更文件)、建设单位与施工、监理等单位签定的合同等,组织各参建单位及有关专家,对治理工程建设全过程及每个阶段、每个部位(包括隐蔽工程和建筑材料等)的质量按有关规定进行的评定并出具验收意见书的法定工作程序。对招投标打包治理工程的竣工验收,以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项目为单位进行分别验收。
竣工验收分初步验收和最终验收两个阶段进行。1.治理工程竣工后,具备竣工初步验收条件时,由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工程竣工初步验收,并出具工程竣工初步验收意见书,验收意见若有整改意见应及时按照要求进行
整改。初验合格后,在建设单位管理下,由施工单位负责进行治理工程试运行及其维护。
2.治理工程试运行期满,经治理效果监测,工程运行正常并符合设计要求,具备竣工最终验收条件时,由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提出申请,市(州)国土资源局组织进行工程竣工最终验收,并出具工程最终验收意见书。终验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向工程运行管护单位办理移交手续。
(二)竣工验收的依据
1.现行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及其它相关规定。2.经审批或备案的勘查与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预算文件。
3.经审批的设计变更报告、图纸、预算等文件。4.经监理、建设单位签认的符合规定的设计变更通知单。5.招投标文件及合同文本。
(三)工程质量等级及评级方法
1.治理工程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等。2.评定方法由竣工验收组依据有关规定综合评定。
(四)竣工验收组构成
1.竣工初步验收工作由县(市、区)国土资源局组织,市(州)国土资源局监督,邀请有关技术专家、县(市、区)发改委、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人员组成竣工初步验收组。竣工最终验收工作由市(州)国土资源局组织,邀请有关技术
专家、市(州)发改委、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人员组成竣工最终验收组。
2.验收组成员人数应为单数,其中须有技术专家3-5人主要负责工程施工质量及技术审查。原则上,初步验收和最终验收技术专家分别由县(市、区)和市(州)国土资源局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专家库”中抽取。参加工程竣工最终验收组的技术专家应有一人以上曾参加过该项目初步验收工作。
3.省国土资源厅视情况派员现场指导竣工终验工作,并适时对竣工已验收项目进行抽验。
4.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查和监测等单位的代表(原则上应为该项目的专业技术负责人)参与竣工验收工作。
二、竣工初步验收
(一)竣工初步验收申请
施工单位在全面完成所承包的工程合同内容,工程具备初步验收条件时,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同意后,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工程竣工初步验收。
(二)竣工初步验收必须具备的条件
1.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含审批的施工图设计变更报告、符合规定的设计变更通知单)要求及合同约定的各项工作内容。
2.监理单位在施工单位自评质量等级的基础上,对竣工
工程质量进行了检查核定,按照有关专业“质量评定标准”进行了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完成了由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汇总表、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等构成的《质量检验评定报告》,各分部工程的质量均由监理工程师验收签署。
3.工程质量控制资料齐全,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配件和设备的合格证及进场复验报告齐全合格。
4.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完整,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符合相关专业竣工质量验收规定。其中抗滑桩、预应力锚索、锚杆等工程应由建设单位按有关规定确定相应资质单位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5.工程观感竣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6.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查和监测等单位按照附录4的要求,编制了完整的治理工程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且按治理工程项目文件资料顺序分类汇总、立卷并整饰后装订成册。
7.施工单位已编报工程结算书,并通过建设单位邀请的同级审计部门进行的工程结算审计。
8.施工单位已签署并向建设单位提交了《工程质量保修书》。
9.施工过程中,上级有关部门责令整改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10.附录4规定的初验阶段需要提供的有关文件齐备。
(三)竣工初步验收需提交的材料
除竣工初步验收申请和建设、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监测、检测单位提交的工作报告外,还应提交:
1.项目管理文件; 2.立项文件; 3.勘测文件; 4.可行性研究文件; 5.设计文件; 6.工程管理文件; 7.监理文件;
8.施工文件(含施工检测报告); 9.工程监测资料;
10.工程竣工验收文件(含工程结算及审计报告); 11.有关声像、电子文档等。
具体资料要求见附录2和附录4。相关资料提交单位以附录4中的资料保存单位为准。
(四)竣工初步验收的步骤和审查内容
1.验收组实地查验治理工程质量,听取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查和监测等参建单位的现场介绍和答疑。
2.召开治理工程竣工初步验收会,验收组听取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查和监测单位关于治理工程项目实施情况的总结报告。各参建单位采取多媒体依次分别汇报,项目分标
段施工的按标段进行汇报。
3.审查竣工技术总结报告及技术档案资料,重点是:(1)对所有参建单位的总结报告进行评价。尤其是对项目投资控制、施工合同执行、监理工作、设计变更、施工安全与工期控制等情况的评价。
(2)对质量验收工程档案(图纸、资料和成果)进行评价。尤其要将隐蔽工程和建后不易检测的分项、分部工程的施工、监理等单位原始资料和质量检验评定记录作为审查评定的重要内容。
(3)对竣工图表和工程结算及审计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核对。
(4)对施工过程简易监测报告进行评价,对下步试运行中治理效果监测提出意见;
4.验收组形成治理工程竣工初步验收意见书,综合评定治理工程是否达到设计标准、能否安全运行并形成验收结论,明确提出整改措施及整改责任单位。
5.初步验收质量合格的治理工程,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负责试运行期的管理和维护。
6.初步验收不合格或有缺陷的工程,应按整改意见由原施工单位限期修复、补救、完成,其费用自理。整改后重新进行初步验收。
三、竣工最终验收
(一)竣工最终验收申请
施工单位已对竣工初步验收意见书提出的问题组织了整改,工程试运期满且运行正常符合设计要求时,由施工单位提出竣工最终验收申请,经建设单位核实,符合竣工最终验收条件的,报市(州)国土资源局组织工程竣工最终验收。
(二)竣工最终验收必须具备的条件 1.经初步验收合格的工程。
2.对初步验收时提出的修复和补救工程、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等已整改补充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
3.根据工程设计及有关规定,工程试运行期已满(达到了一个水文年或以上)。
4.建设单位已组织编报项目财务决算,并通过市(州)国土资源局邀请的同级审计部门进行的项目财务决算审计。
5.建设单位按照附录3的要求,编写完成治理工程试运行管理报告。主要内容为:初步验收时提出的修复和补救工程整改实施情况、工程维护管理情况、工程试运行效果、竣工决算及审计情况、工程技术档案补充完善情况。报告必须经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6.施工单位按照附录3、4的要求,提交治理工程试运行竣工报告,主要内容为对初步验收时提出的修复和补救工程、工程档案资料等的整改补充情况、试运行期工程质量及效果情
况、工程维修情况。报告必须经项目经理、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7.设计单位按照附录3的要求,编写完成治理工程试运行设计总结报告,主要内容为对试运行中工程总体质量是否达到设计目标的总体评价。报告必须经设计负责人、设计单位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8.监测单位按照附录3、4的要求,提交治理工程试运行监测报告。报告应对治理工程试运行期(至少一个水文年)的工程效果监测进行总结。报告必须经监测负责人、监测单位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9.监理单位按照附录3、4的要求,提交治理工程试运行监理报告。监理报告应重点对治理工程试运行期工程质量进行评估。报告必须经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法定代表人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10.附录4规定的终验阶段需要提供的有关文件齐备。11.已按国家《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完成竣工档案资料立卷归档。
(三)竣工最终验收需提交的材料
除竣工初步验收意见书、竣工最终验收申请和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提交的试运行期工作报告外,还应提
交:
1.初验提出的整改意见的整改文件; 2.工程试运行期管理文件; 3.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和审计报告; 4.工程试运行期监理文件; 5.工程试运行期监测文件; 6.有关声像、电子文档等。具体资料要求见附录3和附录4。
(四)竣工最终验收的步骤和审查内容
1.验收组实地查验治理工程试运行后的质量,包括观感竣工质量。听取建设、施工和监测等参建单位的现场介绍和答疑。
2.召开治理工程竣工最终验收会,验收组听取建设、施工、监测、监理和设计单位关于工程试运行的总结或评价报告。
3.审查工程试运行技术总结报告及技术档案资料的重点是:
(1)初验提出的整改意见执行情况(2)工程治理效果监测情况(3)工程维护管理情况(4)项目财务决算及审计情况(5)工程竣工档案完备情况
4.验收组形成治理工程竣工最终验收意见书。根据试运
行情况,综合评定治理工程是否达到设计标准、能否安全运行;在初步验收评定的质量等级基础上,确认最终质量等级。项目所在地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应明确治理工程整改完善、使用维护的措施及责任单位。
四、竣工档案归档及工程移交要求
(一)竣工档案归档要求
1.按照国家《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治理工程项目竣工后,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查和监测等单位必须按附录4要求分别负责编制工程竣工相关技术档案资料。
2.施工、监理、设计、勘查和监测等参建单位向建设单位移交工程竣工档案资料,建设单位应做好工程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
3.项目所在地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负责工程竣工档案的验收和归档保存工作。
(二)工程移交要求
终验合格后,由项目所在地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指定设计使用期内的工程管护单位,并组织工程实物和相关档案资料的移交。
五、工程治理效果监测要求
(一)建设单位应按有关规定确定具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甲级资质的专业单位,在工程试运行期间开展工程治理效
果监测。
(二)监测单位应按照审批的施工图设计和审批设计变更中监测的要求布设监测网点进行监测、采集、分析和处理监测数据。对监测网点布置需要调整的应征得施工图设计单位的同意。
(三)监测单位在汛期到来之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巡查,检查监测网点是否有遭受破坏、损坏的情况,检查地质灾害体、治理工程是否有较大变形迹象,完善监测预警系统,确保安全渡汛。
(四)监测中发现地质灾害体或治理工程变形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向建设单位报告。建设单位核实后,立即向治理工程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出现险情的要迅即采取相应的预防或抢险措施。
(五)试运行期满后,监测单位应编制治理工程试运行治理效果监测报告。报告主要内容为:治理工程效果监测执行标准、监测方案内容及工作量、监测方法与主要仪器设备、对地质灾害体变形和工程治理效果的监测数据分析和主要结论、根据监测结果对试运行期工程治理效果做出综合评价,并附监测数据及相关分析图表。
六、工程运行维护要求
工程管护单位应按照职责,划定治理工程保护范围,设立保护标志,负责工程运行的日常巡视检查和维护管理。在工程
质量保修期内,由施工单位负责运行中工程质量缺陷的修复和加固。各类工程维护要点如下:
(一)排水工程的维护
1.工程管护单位应定期对排水工程进行检查,特别是汛前,要对排水工程设施进行例行检查。
2.发现排水沟损坏应及时修复加固、有裂缝的应用水泥砂浆修补并加设防渗层;发现排水沟或涵洞堵塞、淤积、洞口长草等,要及时疏导清除,保证水流通畅和排水效果。
(二)支(拦)挡工程的维护
1.抗滑桩、挡土墙、拦石墙、拦沙坝、谷坊坝、防护堤等支(拦)挡工程上不得随意搭建与防治地质灾害无关的其他构(建)筑物,不得随意在支(拦)挡工程体或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斜坡上加载,不得在支(拦)挡工程下方开挖坡脚。
2.定期对挡土墙上排水孔的疏通,防止细颗粒物质堵塞排水孔。
3.发现支(拦)挡工程体上出现裂缝,应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采取压浆机注压水泥砂浆填塞、环氧树脂粘合封填裂缝或对开裂工程体进行补强加固处理。
4.发现柔性拦石网损坏的,应立即修复更换损坏件。5.对人为破坏或拆除支(拦)挡工程,影响工程治理效果的,工程管护单位应责令当事人修复,并报告有关部门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个人的责任。
(三)护坡工程的维护
1.不得在护坡工程上随意搭建与防治地质灾害无关的其它构(建)筑物或在护坡工程下方开挖坡脚危及护坡稳定。
2.汛前应对护坡工程进行检查,发现格构或砌石剥落、破损、石笼护坡工程的石笼破损的应及时修复加固。
3.检查植被护坡工程植被生长情况,发现草皮等植被损坏,应及时补栽。
(四)锚喷工程的维护
1.经常检查挂网锚喷工程上的排水孔,发现排水孔堵塞,应尽快进行疏通。
2.发现喷射混凝土剥落、锚杆外露,应先对外露锚杆涂抹防锈漆,再用水泥修补喷射混凝土。
3.发现锚杆松动、挂网起壳脱落的,应补打锚杆或修复加固。
附录1 验收意见书格式
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初步验收意见书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最终验收意见书 附录2 初步验收参建各方提交报告格式 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管理总结报告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总结报告 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总结报告 4.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总结报告 5.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总结报告 附录3 最终验收参建各方提交报告格式 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试运行管理报告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试运行竣工报告 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试运行设计总结报告 4.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试运行治理效果监测报告 5.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试运行监理总结报告
附录4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应提交的资料目录 附录5 原材料检验各项记录表格 1.工程钢材材料台帐 2.工程钢材焊接台帐 3.工程水泥材料台帐 4.工程地材材料台帐
5.工程砂浆试块试验报告汇总表
6.工程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汇总表 7.材料合格证明及复试报告汇总表
8.工程构件与设备质量合格证明资料汇总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市政公用事业既存在着制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更面对着加快发展的大好形势和机遇。
公共服务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公共服务理念还未能真正成为统领各项工作的主线,在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离群众的要求仍有差距,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与焦点问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市场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公用事业进入市场后,给监管工作带来新的考验,目前监管法规还不完善,监管措施还缺乏力度,监管手段和经验还显得不足。
市政公用事业发展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
市政公用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还未全面形成。
燃料、原材料价格上涨加大了公用事业的成本压力,企业亏损严重,自我发展后劲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用事业的发展。
今年是我市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市政公用事业迎来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大好形势。
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促进市政公用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十一五”规划全面贯彻落实,为市政公用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刚刚过去的一年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2xxx年将继续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迎接党的十七召开,这正是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的大好时期,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市政公用事业必须先行。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市政公用事业事关国计民生,既关系社会经济发展,更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
按照中央宏观调控要求,必须坚持有保有压方针,严格控制非公益性城市建设投资,增加公益性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入。
国家确定的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战略,大力推行节约用水的一系列举措以及实行城市集中供热商品化和货币化补贴等,都是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也充分说明市政公用事业必须不断发展,逐步得到加强,城市基础设施要配套完善,城市承载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市政公用事业必须先行。
我市城市发展和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市政公用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当前,我市正处在新的发展时期,十一届全运会需要市政公用行业提供优良的服务,新区开发和老城提升等都为市政公用事业发展带来巨大历史性机遇。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道路、公交、供水、燃气、供热等提供的服务需求不断向多样化、多层次扩展,为市政公用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提高能力、扩大服务,创造更多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就有了可能。
因此,局党委要求广大干部职工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开创市政公用事业的新局面。
三、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卓有成效地完成20xx年各项工作,推动市政公用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20xx年市政公用系统总体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等重大决策部署,把握宏观调控机遇,紧紧围绕公共服务这个核心,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认真落实一岗五责,深入开展公共服务基础年主题活动,力求在公共服务水平上有新提高、在市政设施建设与维护上有新亮点、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上有新进展、在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与创新上有新突破,不断推进“运行机制高效协调、行业监管规范有力、公共服务放心满意”三大目标的实现,使市政公用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工作目标
完成城区35条道路建设改造任务,文明施工达标率90%以上;完成城区主次干道路灯节能分级控制以及35条重要主次干道路灯新建任务,路灯三率达到99%。
排水管理(污水、雨水收集与防汛)实施城区5条河道部分河段截污,污水处理率达到75%。
建成2-3个雨洪水开发利用试点项目。
新增防汛监测点2030处,改造34座雨污水泵站,完成45处低洼地区治理,确保城市防汛安全。
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完成年客运量6.6亿人次。
北园大街brt线路开通运营。
开工建设公交枢纽1处,新建、改造公交场站5处;出租车总量控制在8500辆以内,做好车辆退旧更新工作。
供水行业(节水、再生水处理)年供水量2万吨,城市水质综合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完成自来水户表计量改造2022万户;全年节水总量2000万立方米,城市万元gdp新水量降至21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2%以上;新建中水设施项目10个。
集中供热。完成南郊热电厂丁字山热源厂建设,新增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完成76个民用住宅、公共建筑热计量改造试点。
燃气行业。建设长清平安店至担山屯和德州禹城至济阳崔寨天然气次高压管线工程;新增燃气供气量2000万立方米,新发展居民天燃气用户3万户,建设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2座、子站3座。
(二)重点任务
1、继续实施道路建设改造工程
对七里山路、建辛路等35条道路进行建设改造。
加大道路文明施工管理力度,减少市政工地扬尘污染。
完成二环西路、历山北路等主次干道路灯新建任务。
实现主次干道路灯分时、分级、分段控制。
高标准抓好英雄山路、二七南路、建设路等在建工程。
扎实开展道路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对人行道占用、地上杆线无序现象进行专项整治。
2、加强城市排水管理
实施河道截污及综合整治工程。
完成腊山河、北太平河、兴济河、柳行河、全福河部分河段截污整治任务,同步实施河道环境综合整治。
做好水质净化三厂建设前期筹备工作。
加强城市排水许可管理。
修订出台《济南市排水管理办法》,规范排水许可管理。
加快污水管网配套建设,有计划地实施城区排水系统改造。
加大低洼地区治理力度,完善防汛指挥调度系统和应急抢险机制,做好物资储备,确保汛期安全。
探索雨洪水综合利用途径。
加强雨洪水控制与利用课题研究,选择项目试点,推广先进经验,提高雨洪水利用率。
3、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尽快起草我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推进大容量快速公交(brt)网络及公交场站枢纽建设,结合道路改造,加快推进brt网络建设,开工建设市立五院、黄岗路等公交枢纽。
新建改建城区道路具备条件的,均设立公交专用道;与***部门配合,加强对现有公交专用道管理,强化“公交优先”通行权。
推广公交车清洁燃料和节能技术、节能设备使用,加快双燃料公交车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公交”。
研究制定出租车退旧更新政策,经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大力开展车容车貌和服务行为专项整顿,组织开展出租汽车评优活动;与有关部门联合建立打击非法营运出租车长效机制,维护出租汽车市场秩序。
4、加强供水安全运行和节水管理
尽快出台《济南市城市供水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规定】推荐阅读:
临沂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2015-109-12
房屋建筑工程验收流程图(实例)09-09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10-24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目录11-22
建筑节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09-13
房屋竣工验收书面申请09-13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监理总结报告10-02
房屋建筑工程专业简历07-15
建筑节能工程竣工验收自评报告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