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探讨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探讨(精选10篇)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探讨 篇1

李艳

 2013-04-02 10:57:26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02期

摘要:泰安供电公司依据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发展纲要和考评标准的具体要求,各县、市供电公司统筹规划,制定详细的电气化村建设实施方案,全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三新”战略,电气化建设

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举措。2007年以来,泰安供电公司在没有国家电力建设投资的情况下,各县公司自筹资金,积极支援地方经济发展,全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在工程建设上,努力做到理念创新、技术突破、细节完善,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达到精品工程。截止到2011年,泰安所属四县市供电公司全部被山东省经贸委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联合行文命名为“山东省新农村电气化县”,59个乡镇被命名为“山东省新农村电气化乡(镇)”,444个村被命名为“山东省新农村电气化村”。2012年,新泰市石莱镇电气化乡(镇)1773个电气化村顺利通过了泰安市验收委员会验收。下面介绍泰安供电公司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过程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把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摆到县级供电公司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

2007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新农村电气化百、千、万工程”,充分体现了新农村电气化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刘振亚总经理指出加快农网发展、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是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的关键,提出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三新战略”。泰安供电公司领导充分认识到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与县级供电公司重点工作是有机整体,抓好新农村电气化工作就是保安全、保稳定、促服务。公司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强调“加强新农村电气化创建工作,提高农电工作精细化水平”。

二、以“三新”战略为统领,主动沟通,政企合力,强势推进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

这是一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造福百姓的惠民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明确目标后,各公司一方面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专业组,落实责任。另一方面主动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沟通汇报,把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统筹协调。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村也分别成立了用电管理协调小组,建立了“政府主导,电力主动,乡村互动”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机制。

三、以“十一五”电网规划为先导,科学筹划,快速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一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由于受人均用电量等指标的限制,泰安供电公司根据国电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要求,对泰安农电现状认真调研分析,结合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新农村建设进度,精心编制了与新农村建设总体发展规划相适应的《“十一五”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实施方案》,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相衔接,做到示范先行、循序渐进、逐步推开。从各地实际条件出发坚持标准、实事求是,按照A、B、C不同分类,以创建相应类别的新农村电气化为起点,逐步向更高类别升级。二是采用典型引路、分步实施的原则。选择一批条件好、村风正、班子强、经济活跃的村,如新泰市供电公司新汶街道办事处孙村、东都镇东都一村、宫里镇汶城村等电气化建设样板村。在样板村的示范辐射下,以点带面,快速推进。三是积极采用新设备、新工艺,大力推动农网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地提高。配电线路采用全绝缘化设计,开发了绝缘线专用穿墙套管;低压设备采用了非晶合金变压器,架空绝缘电缆,配备了智能电容器、复合绝缘子、防爆式避雷器、塑钢遮栏等先进设备;淘汰铁旦瓷瓶和茶台,更换成P-6T针式瓷瓶和XW-4C悬式瓷瓶,大幅提高了低压线路绝缘水平;选用集抄电表,抄表收费实现了远程控制;采用了玻璃钢电表箱,规范了接户线、进户线标准,低压线路达到既实用又美观的效果。

四、以安全和质量为前提,扎实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要精心组织,精细管理,认真把握好安全与进度、安全与质量、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稳中求进,好中加快。

一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制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低压配电设施建设标准》、《社会主义新农村配电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档案资料填写标准》等规章制度,从工程设计、立项、审批、施工到竣工、验收、决算等环节做到了闭环管理,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是严格工程质量管理。按照10~15年不落后的原则,从工程设计、设备选型、现场施工等环节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水平。公司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强调“电力规划与经济规划相协调,电网建设与环境建设相协调”。在施工中,建立健全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明确施工负责人为质量第一责任人。为确保工程质量,实行了质量跟踪制,定期调度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质量情况。加强工程监督,开展项目工程“回头看”检查,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及时整改,确保了工程优质率的100%。

三是严格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单位制定了严格周密的施工方案,完善了施工四大措施,严把开工、收工、间断、转移关,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及施工现场“十不准”,确保了人身、设备安全,保障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改造的顺利进行。

四是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取得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为顺利完成电气化乡镇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成立了由乡镇政府领导、村委领导组成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班子,在建设中,与地方政府积极沟通,为试点工作地顺利开展提供了条件。

五是严格“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管理。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优化服务、规范管理,各县公司连续多年获得全市行风评议公共服务类第一名的好成绩,全部被国网公司命名为“国家一流县供电企业”。

五、新农村建设效果显著,惠泽三农

一是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三农”注入了强劲的能源保障和动力支撑。通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优化了低压电网结构,消除了用电瓶颈,改善了供电质量,降低了低压线损,提高了供电可靠性。随着用电条件的好转,老百姓过上了安心舒畅的好日子,农村家用电器大幅增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带来的实惠和便利逐渐显现出来。

二是通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提高了新农村建设的质量。

三是通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锻炼了队伍,提升了服务,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工程启动后广大电力职工奋战在农村第一线,老百姓看到了一支想老百姓所想、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队伍,造就了一支作风优良、技能高超、服务优质的职工队伍,紧密了电力企业与老百姓的关系,塑造了企业良好社会形象。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的实施,泰安市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水平得到显着提高,低压配电设施得到综合治理和规范,农电管理和优质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逐步形成了供用和谐的良好局面。泰安供电公司将以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契机,认真总结,巩固提高,努力筹集建设资金,继续加快新农村电网建设步伐。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探讨 篇2

1.1 产权点下移, 电网维护资金缺口大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完工后, 下户线以上电力资产全部归属供电企业, 一旦损坏, 就需供电企业出资维修更换, 加上一、二期农网改造还贷压力较大, 给县级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较大的压力。随着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的实施, 固定资产逐年增加, 难以足额提取电网维护费, 供电企业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安全包袱。

1.2 建设资金紧缺

县级供电企业进行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建设, 都是依靠企业自筹资金, 对于效益比较差的或者亏损的县级供电企业很难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就河南省鄢陵县电业局而言, 基本上以农村居民生活用电为主, 由于区域经济较差, 供电能量增长缓慢, 导致了企业经营举步维艰, 自身积累严重不足, 无法自筹资金改造电网, 全区75%的农村低压电网仍在等待着后期的改造, 要建设符合标准的新农村电气化镇与电气化县, 就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1.3 电力设施保护亟待加强

由于农村电力设施点多、线长、面广, 且大部分在野外, 被盗被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以鄢陵县前期投入建设的花卉台区为例, 电力设施完整的现仅存30%, 另外70%的电力设施已被盗窃。鄢陵县属于花卉大县, 区内花卉树木较多, 电力通道内树障多, 且还有不少违章建筑, 砍伐和拆除难度较大, 直接威胁到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人民群众的安全。

1.4 电网建设涉及的赔偿等政策问题棘手

在农村低压电网建设和农村综合变电站建设过程中, 存在着对沿线居民群众、单位的赔偿处理难题, 涉及面广, 情况复杂。特别是输配电线路建设项目普遍存在着选址难、征地难、赔偿高的问题。按现有政策进行赔偿处理, 与被赔偿方要求差距大, 难以达成一致, 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 造成工程延误。

2 解决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思路

2.1 强化组织领导, 形成工作合力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启动后, 要建立由政府主导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机制, 要把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纳入地方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做到统筹安排, 同步推进, 协调解决好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及时掌握本地工程的进展情况, 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支持供电企业做好电网规划、用电管理、安全管理和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指导各乡镇政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 切实负起责任, 特别是土地征用环节的责任, 积极化解电力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共同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2.2 搞好宣传, 加强沟通, 营造良好氛围

要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深入发动, 使社会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意义、政策有充分地认识。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 争取其关心和支持, 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使他们明白“谁受益、谁投资”的道理, 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热情。

2.3 搞好试点, 整体推进, 注重工程建设实效

由于工程浩大、线路长、面积广, 施工条件复杂, 因此采取“前期试点先行、中期全面铺开、最后攻坚克难”的原则进行。为摸索经验, 要首先选择建设一个新农村电气化村示范点开展工作。试点村工程投运后, 积极协调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和有关人员开现场会, 总结试点经验, 全面动员部署, 以点带面, 在全县全面铺开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工程进行中必须紧紧围绕当地新农村建设, 与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配套。要把加强村级电网建设作为重点, 并将其作为整个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的基础。要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讲究技术含量, 而不是简单的拆旧补新。应逐步建成符合农村特点, 且能持续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坚强农村供电网络。同时, 要加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考评工作, 按照“建成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 制定考评细则, 规范考评程序, 严格考评管理。

2.4 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赔偿问题

针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出现的青苗赔偿问题、基础赔偿问题、电力线路通道问题, 首先要通过宣传教育, 使群众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 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其次, 协调政府部门督促工程所在镇、村干部到现场办公, 及时解决问题;必要时可通过法律手段, 比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解决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

2.5 多项措施并举保护电力设施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探讨 篇3

一、农村宣传工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党领导下的宣传工作贡献不容忽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宣传工作机制已经相对稳定。但是面对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既有的宣传工作机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宣传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宣传工作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1.指导思想滞后

目前农村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已经与农村的实际发展的需要不想符合,既有的农村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上局限于稳定以及经济两个领域,各项宣传工作的组织与开展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中,虽然农村宣传工作的稳定以及经济定位依然很重要,但是新农村建设中更加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乡风文明以及管理民主就属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农村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已经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不符,指导思想滞后的情况亟需改变。

2.管理模式僵化

从目前农村宣传工作的管理模式来看,现行的管理模式采用的行政主导的职能管理模式,到了农村这一个层级政府机构设置中,并没有一个专门的宣传机构,负责宣传工作的职能部门很多,宣传工作的开展一般都是临时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员来进行,这种宣传工作管理模式的管理很容易导致宣传效果的不佳,农村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成为了宣传工作效果提升的一个瓶颈。

3.宣传方法单一

在农村现有的宣传方法主要就是通过广播以及标语来进行,既有的宣传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农村居民新的要求,在信息获取方式多元化的时代,农村居民已经对于传统的宣传工作方法产生了一种抵触心理。上述宣传方法基本上属于是单通道的信息传递,只是考虑将要求农民应该怎么样,而没有考虑农村居民要怎么样,这种中宣传方法没有二者之间的信息对等流动,宣传效果自然不佳。

二、创新农村宣传工作机制的策略

农村宣传工作机制的创新在构建新农村的现实背景下显得尤其迫切,本文在对农村现有的宣传工作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以下几点创新机制来提升农村宣传工作效果。

1.更新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决定了农村宣传工作的整体走势,对于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农村宣传工作指导思想应尽快改变,农村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应朝着促进农村文明程度的提升转变,各项宣传工作的开展应以促进乡村文明为基本的侧重点,宣传工作的开展应围绕着这样一个指导思想进行开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农村宣传工作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存进作用。指导思想的转变应注意相关舆论的宣传,通过舆论宣传来使农村宣传工作人员自觉的在行动中按照指导思想的要求办事。

2.创新管理模式

如果说指导思想是从观念层面来进行农村宣传工作机制的创新,那么管理模式则是从组织层面来进行创新。在乡镇农村这样一个基层政府组织机构,应创设一种复合农村实际的宣传工作管理模式,乡镇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宣传工作机构,这样一个机构由乡镇政府的一二把手进行负责,将各个职能机构中具有良好宣传能力的工作人员吸纳进来,形成一个分工合作、职责明确的组织体系,这将会改变以往因为临时性的工作效果不佳的局面。

3.变革宣传方法

宣传方法是宣传工作开展的载体,同样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宣传方法往往会出现大相径庭的结果,考虑到传统的农村宣传工作方法已经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变革宣传方法已经是宣传工作机制创新的必然选择。新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宣传工作方法的变革应充分考虑到农村居民的诉求,多多采用寓教于乐,而非说教式的,枯燥的宣传方法。宣传方法的变革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增强宣传者与农民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宣传效果。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与宣传工作内容之间有着很多的契合点,通过宣传工作机制的创新将会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而农村宣传工作机制的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寄希望于一朝一夕实现宣传工作机制的创新是不现实的,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我们坚信,只要地方政府不断的努力探索,一定能够开创农村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林晶.做好农村新闻宣传工作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J].农村实用技术,2010(8).

[2]罗崇明.认真做好新时期农村新闻宣传工作[J].党的建设,2007(8).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探讨 篇4

解决农村的生活污水,改善环境卫生,是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之一.淳安县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农村污水处理尚属起步阶段.文章结合淳安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实际,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淳安县要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引入生态排水一源分离及资源化理念,为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污水处理工作走出困境找到了突破口,同时对全国各地的农村污水处理工作都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作 者:吴志旭 戴瑞静 徐李琦 Wu Zhixu Dai Ruijing Xu Liqi  作者单位:吴志旭,Wu Zhixu(淳安县环境保护局,浙江,杭州,330127)

戴瑞静,Dai Ruijing(瑞安市环境监测站,浙江,温州,325200)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探讨 篇5

张采薇

 2012-05-04 09:06:01

来源:《农村经济》2011年第9期

摘要:乡村景观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目标,对乡村各种景观,特别是对乡村民居景观、乡村文化景观、乡村公共设施景观等进行改造、优化、开发的活动。本文针对我国乡村景观设计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景观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及强化景观设计理念、廊道与斑块协调建设等策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景观,策略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由我国政府推动、旨在造福广大农民的宏伟战略,其内容涵盖农村发展的诸多方面,乡村景观建设也应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景观建设并未受到普遍的重视,与之相关的建设内容也存在一些问题,即乡村景观建设缺乏系统规划,村庄住宅建设随意性大;新村设计城市化,景观过分人工化;村民自住建房缺乏景观意识;传统建筑损毁严重;乡村古树遭大肆贩卖,农村居民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恶化了环境景观;等等。由此,对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景观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策略的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一、概念与意义

乡村景观(Village Landscape)是指以人口自然聚居形成的村庄为中心的聚落景观、农业景观、乡村自然景观的综合体。而聚落景观包括乡村民居景观、乡村文化景观、乡村公共设施景观等,主要体现为建筑景观;农业景观包括农田景观、牧场景观、果园景观、鱼塘灌渠景观等;乡村自然景观包括村庄周围的山体、河流、湖泊、海岸、森林植被、野生动物等。

乡村景观建设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目标,对乡村景观进行改造、优化、开发的活动。乡村景观建设的意义包括四个方面。①为村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通过景观建设形成整洁的村容、优美的环境,缩小城乡差距。②保护、传承地域传统文化。通过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乡土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的修缮,实现对乡村深厚传统文化的继承。③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④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向往田园风光的城市居民前来游憩、休闲,为村民提供就业和增收渠道。

二、乡村景观建设策略

1.强化景观规划理念

将景观设计规划理念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中,要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发挥当地的地域个性,即地域所具有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产业、气候条件、土地条件、村民思维方式和建筑样式,设计既要扎根于地域风土(当地气候、地质、地形、植被),又要传承地域历史和文化。〔1〕

要制定有关乡村景观保护、规划、设计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编制办法。乡村景观规划有着不同于城市景观规划的特点,但目前还缺乏对乡村、自然有深刻理解的乡村规划师,很难保证乡村景观规划的质量。因此,应该抓紧培养一大批既懂得空间规划知识,又具有乡土、自然知识的乡村规划师。〔2〕村民自己新建、改建住宅时,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结合乡村景观规划,对民居的高度、风格、位置、材料等进行控制,以符合村庄整体的景观特色。

2.廊道与斑块协调建设

在景观学(Landscape Studies)中,廊道(corridor)是指具有线性或带形景观、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乡村景观廊道主要包括河流、道路、林带等。斑块(patch)是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的空间单元。乡村景观斑块主要包括村落、农田、草地、湖塘等。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廊道与斑块的建设应该协调推进,不论是河流等自然廊道,还是公路等人工廊道,保持其连续性和两旁的造林绿化都是必不可少的,有条件的地方应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休闲带。要优先保护集中连片的农田和自然植被斑块,通过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耕作斑块、居住斑块和自然斑块大集中、小分散,确立景观的异质性来实现生态保护。规划中集中使用土地以确保大型植被斑块的完整性,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3〕对于村落来说,应着力营造其内部的均质性,实现民居的风格统一和分布均匀,突出村庄入口、街巷交叉口和重点地段等节点的景观特征,强化聚落景观的可识别性;对于农田则避免其破碎化,保持其一定的面积和较为规整的形状,减少其中不必要的人工建造物。

3.改造乡村民居景观

在新农村建设中,对于现有乡村民居中有历史价值、名人价值、艺术价值的古旧民居,要尽量予以保护、修缮,有的可对内部进行一定程度的现代功能完善,便于现有居住者的生活改善;对于村民自建不符合本地传统民居风貌的砖混建筑,应进行传统风貌改造;对于统一新建的新村,应具有乡土特色,尽量避免现代样式、城市样式;对于无景观价值、无法改造的新旧建筑应予以拆除。

4.加强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修复

乡村传统文化景观大都没有得到政府文物部门的保护,但对于乡村景观和村民精神需求和人际粘合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注意保护、修复。对于曾经塑造了村民记忆而又已被拆毁的重要传统文化景观,可在修旧如旧的前提下进行重建。如一些村庄里的牌坊、戏台、庙堂等。要深入挖掘地方传统建筑文化及民俗文化的精髓,继承传统建筑所特有的造型及构造手法,实现现代乡村建筑的文化复兴。

5.注重公共空间景观建设

传统的乡村一般都有公共空间,比如祠堂、戏台、水塘边、集市场地、村口大树下等等,它们是村民集体活动和相互交流的重要场所。有的乡村公共空间具有多种用途,农忙时用于晒谷,农闲时用于简单的活动,婚嫁时用于娶亲活动,殡丧时又可以用作道场。这些公共空间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景观建设中体现乡村文化内涵的重要方面。在景观建设中,要注意赋予这些历史传统场所与空间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形式和功能,满足现代乡村居民生活与休闲娱乐的需要。对现有公共空间应进行建筑改造、四周绿化、座椅设置、灯光配置等景观功能完善,根据村民需求和村庄实际,进行新公共景观建设,赋予其健身锻炼、村民大会、儿童游乐、电影放映等功能。

6.建设绿化景观

大力进行考虑造景效果和季节相变化的村庄绿化规划设计。对于旧村更新改造,要照顾到当地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进行绿化;对于建设新村,则可相应提高绿化标准,统一规划、集体栽种,乔灌木搭配,形成多品种、多层次、多形式绿化格局,体现地方特色。〔4〕

村中的池塘、河流、学校、道路、公共活动场地等是绿化的重中之重,原因之一是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条件较好,易于成景。原因之二是它们的景观构成往往成为村内的景观骨架。在村落周围应建设保护绿带,形成环村景观林,一可游憩,二可强化边界效应;〔5〕在乡村农宅与企业之间建设隔离林带,协调两者环境景观;在每个民居周围应广植竹木,利用绿篱来分隔每家的院落。要求村民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栽花植树,不仅营造田园生活画卷,还能够改善局部小气候,形成适宜的人居生态环境。

就大多数乡村地区而言,其经济等各方面条件还比较低下,管理又不够精细,因此,不应选用高档次的植物,而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以抗逆性强兼具观赏效应的乡土树种为首选,注意观赏性树种与当地乡土树种的有机搭配,如可选用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的果树和经济林树种,以及选择一些有一定自播繁衍能力的植物种类,体现乡村独有的“野”趣。还可选用适应性强、花期长、管理方便的多年生宿根花卉。

7.兼顾景观的生产性、经济性

乡村景观建设要为农民的脱贫致富助一臂之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支持景观建设的积极性。如树种选择上要把树种的生产功能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并用密植间伐的方式求得景观和生产的统一,或直接选用一些观赏价值高的果树作为造景树,在植物的选择上要注意植物本身的药用和食用价值。〔6〕

实行土地集约经营,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几乎每个国家国土面积的大部分都是农业用地,农作物的播种、生长与收割体现了季节的变化、时间的轮回,这样的农业景观是乡村景观中田园风光的集中体现。应利用田地的划分,配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形成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形成田园景观效果的乡村风情。还可选择具有观赏效果的瓜果蔬菜等进行植物培植,并将农业生产和园林建设结合起来。

将庭园经济作为乡村景观进行建设,适当开发极具本土特色的家庭园林景观式农家乐、农业休闲观光体验园,为村民创收创造条件。以乡村景观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开发必须与当地生产、生活相协调,确保旅游设施建设和项目开发与地方景观、文化的融合。

8.保护乡村古树

乡村的古树一般都有很长的树龄,往往具有风水意义和位于村庄重要公共空间位置。除由政府进行挂牌保护、法规制约外,还要引导村民制订村规民约,参与古树、大树的保护。通过各种方式使村民意识到大树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促使他们放弃杀鸡取卵式的眼前利益。

9.注重营造水景

水景是景观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乡村景观中更是山水田园风光的体现。要充分利用村庄内部和附近已有的河流、小溪、水塘,进行适度改造。即使在半干旱区,也可开挖池塘蓄积雨水,既可灌溉,也可造景。

10.营造动物景观

动物作为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派生物,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田园和自然风情。从景观效果和可及性来说,乡村野生动物主要有鸟类、蝴蝶和蜻蜓等昆虫、鱼虾蟹等水生动物、蛙类等两栖动物,也包括一些小型陆生哺乳动物;而田间道上的牛、马、驴、骡等家畜更是乡村一景,农家养殖的鸡、鸭、鹅、猫、狗等也具有景观效果。维持良好的生态、管理好家畜家禽,是使其发挥景观功能的关键。

11.提高村民景观意识,鼓励村民参与规划建设

由于乡村传统文化的断裂和对物质生活的单向追求,村民大多缺乏正确的景观观念和审美素质。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应有意识对村民进行景观价值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景观意识和审美水平。多角度宣传乡村景观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到乡村景观建设不仅仅能改善生活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也与他们自身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

可以组织举办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竞赛,组织专家和村民进行评审;以区域或村为单位评选出乡村景观最优地区,予以表扬和奖励,不仅可以提高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水平,而且还可以加强各地的交流与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加强村民对自己家园的认同感,重新建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激发他们改善乡村面貌的热情,树立创造美好家园的责任感。〔7〕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乡村景观建设必须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应鼓励村民参与,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了解村民的合理需求,注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激发村民互助合作、共建家园的积极性。在实施前要通过展示、宣传,使村民充分了解建设的意义与实施过程,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也鼓励村民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8〕

三、结语

乡村景观,不论是阡陌、溪流、林木,还是农田、村落,都是海德格尔对理想的人类生存形式——“诗意地栖居”的完美体现。古代文士的居住选择是“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乡村景观、田园风光的“如画”、“入诗”,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乡村与城市相比,具有生活恬静、节奏舒缓、人口密度小、亲近大自然的特征,作为人文与自然的综合体,乡村是介于大自然和城市之间、非人造与人造混合的环境。要保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中国人心灵向往的意境,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不可或缺。因此,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强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建设古朴典雅、生态宜居、兼顾生产性和经济性的现代新村,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重任。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探讨 篇6

论文摘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这是当前加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指导性文件。农村的文化建设问题倍受关注,广大农民在物质生活条件富裕之后,面临着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极大需求和渴望,提出要解决基层农村农民的“文化饥渴”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我市农村基层文化工作实际,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迫在眉睫,责无旁贷。文章从具体操作角度,提出农村文化建设重在实践探索的问题,以改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宏观管理、中观管理的分析比较透析,而在微观管理方面的分析较薄弱的现状。

关 键 词实践农村文化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重点和难点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无疑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足,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事关全局的战略性举措。

2005年11月份,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意见》,这是当前加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指导性文件。《意见》的制定,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意见》的实施,对于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市文化部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大局和中心工作,市、县(市)区、乡(镇)街办三级整体联动,认真谋划、积极实践、大胆创新,基础建设得到改善,城乡基层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1年,市文化局响亮提出“把先进文化送进千家万户”的口号,紧紧抓住市、县、乡镇、村四级网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部门联合表彰为省“三下乡”先进集体。2004年开始,南通市文化局在全市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百千万”工程,即市区组织较高水准的文化活动一百场;县(市)区组织有一定影响的文化活动一千场;乡村因地制宜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一万场。据统计,2004年全年市级重点文化活动128场次,受众面32.8万人次,县(市)区有影响文化活动1026场次,受众面171.6万人次,乡(镇)村(社区)各类小型文化活动17060场次,受众面超过708万人次。

二、农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新情况不容忽视。

农村文化建设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面临大量新问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新矛盾。基层文化建设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很不平衡,在一些地区,某些层面上,基层文化建设正面临着严峻形势。

(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2002年,我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发展我市文化事业的几点意见》(即文化经济政策),在乡镇、街道没有能够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绝大多数乡镇财政仅保证文化站工作人员的人头经费,文化站办公经费和业务经费微乎其微,或者完全靠自筹,远未达到市规定的“每年对文化事业拨款的增长幅度高于当年财政预算增长幅度的1-2个百分点”的要求。少数乡镇财政收入逐年有所增加,但文化经费却在逐年减少。乡镇文化经费每年也是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得到落实。

(二)乡镇文化站阵地流失、蜕化情况比较严重。一些乡镇虽保留文化阵地,但分散在乡镇机关各处,逐步蜕变为乡镇机关内部文化活动场所,丧失了作为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的地位和作用。不少乡镇文化站阵地破落,没有经费整修。农村文化活动项目单调,活动器材陈旧老化,对群众吸引力不强。图书室形同虚设。部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以前属于万册图书室,但多年未购进新书,图书陈旧不堪,基本无人问津。

(三)基层文化人才匮乏。近5年间,乡镇事业单位的改革,为基层文化工作输送了一批年富力强、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的年轻干部,但新上来的文化站长大多数在文化工作的组织能力、专业素养方面存在着相当的差距。有个镇文化站长兼镇征兵、团委、规费征收等3项工作。有个镇文化站长身兼包括屠宰等5项工作。有的镇文化站要完成数万元征收任务,才能拿到全额工资。有些文化站工作人员没有拿到今年的工资。部分乡镇文化站工作同志的保险金没有完全落实。有的镇文化站站长四项保险从来没有办过。

(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各县(市)区经济条件的制约、领导重视程度等原因,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极不平衡。南三县(市)乡镇文化站建设情况普遍高于北三县(市)。各县(市)区内乡镇之间发展情况也区别很大。海门市海门镇、三和镇、麒麟镇都拥有设施齐全、环境一流的文化活动中心,这与

不少乡镇缺乏文化设施形成鲜明反差。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滞后于城市。只有半数的行政村建有综合活动室,其中大部分只有场地,没有相应的活动条件,缺乏正常的文化活动。

(五)文化产品质量的提高滞后于人民群众欣赏水平的提高。为农民提供的化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特别是全国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村演出场次越来越少。在基层,特别是在农村,为农民创作的作品实在很少。在许多地方出现了群众文化需要不断增长与公共文化服务不足的矛盾。群众喜欢的、需要的文化服务,基层文化站不能提供;基层文化站提供的,群众不喜欢。

(六)基层文化管理体制不顺。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县级图书馆购书费用占经费总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许多乡镇文化工作者待遇问题难落实,队伍不稳定。我市一些地方在撤乡并镇时,或将文化站与广播电视合并为广播电视文化服务站,或将文化站与党校合并为文化服务站,极少数的甚至将文化站与党校合署办公又挂靠广播电视服务站。由于上一级机构仍履行原有职能,造成交叉领导,各自为政,条线不清,职能不清,工作十分被动。造成了宏观难调、微观失控的局面。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重在于实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按照既鼓农民“钱袋”又富农民“脑袋”的思路,重视维护农民的文化权益,尊重农民的精神追求,致力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一)构建文化体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传统文化的“根”在农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强健的生命基因,所以,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要充分利用其内在因素,促进“内生先进”。构建农村文化网络体系。要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农村社会总体发展规划,要建立由主要领导任主任的社会文化工作委员会,协调指导全市的农村文化工作,发挥宣传、文化、科技、教育、妇联、团委等市直部门和群众团体的只能作用,实行上下联动,齐抓共促;镇级成立文体站,建立文化活动中心,配置工作农村文化大市。经过努力,要形成市、镇、村三级文化网络体系,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建立农村文化责任体系。要将农村文化建设的任务细化、量化,作为市、镇领导任期责任目标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奖惩兑现。各镇、村把农村文化工作同农村干部的工资、奖金挂钩,实行文化工作与经济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验收,为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健全农村文化投入机制。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投入是难点,也是关键。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投资保障机制,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活动经费支出,确保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不低于当年财政总支出的2%;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新模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二)坚持三级联动,搭建农村文化载体。文化设施落后、文化阵地匮乏,是农村文化单调乏味的主要原因。要坚持市、镇、村三级联动,为农民参加文化活动提供场所、搭建载体。市级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抓好一批为农服务的文化设施龙头。为农民传送科技致富信息,提供服务,捐赠物品。表演以科技致富、科技兴农为内容,贴近农村、贴近群众的文艺节目。镇级强化示范引导职能,重点建好文化站的文化活动中心。要结合小城镇建设,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要求每一个镇规划建设一处包括影剧院、图书馆、农民夜校和各类游艺室在内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抓好队伍建设。要有几支素质高、拉得出的文化队伍。没有队伍就没有活动。文化站除了自己直接组织、培养的“正规部队”外,更应有众多的、分散的厂矿、企业、学校中的“地方部队”,要经常深入基层,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基层文体骨干,利用这些“地方部队”,做到资源共享。文化站的根一定要扎在基层,扎在群众,才能拥有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骨干队伍,才能开展热热闹闹的文化活动。村级突出经济实用原则,重点管好“两网、一院、一室”。“两网”是指有线电视网和远程教育网。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有线电视网,有线电视进村率达到100%。市电视台开办农科频道,定期播放政策、农技、卫生保健等方面的节目。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在村(居)全部建起远程教育实施,实现资源共享、一网多用。“一院”是要在全市农村开展创建文化大院的活动。一到农闲季节,让农民自发聚集到大院,看戏跳舞,打球下棋,吹拉弹唱。“一室”是指建立农村图书室,旨在倡导全民读书活动,设立家庭图书角,培养知识型农民,鼓励群众“少抽一盒烟,少喝一瓶酒,多买一本书,多学一点科学文化知识”。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探讨 篇7

1 政企联合, 奏响序曲

政府主导、职能协调、群众参与是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基础。鹿泉市高度重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 成立了由政府部门挂帅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各乡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小组”, 把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到鹿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统筹安排, 同步推进, 坚持以“政府发动, 乡村主动, 电力推动, 百姓互动”为方针, 精心规划、统筹实施, 有序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2 强化宣传, 营造氛围

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 鹿泉供电公司积极宣传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 宣传报道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成果, 使广大群众了解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目的, 以取得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农村群众的支持, 促使全社会形成关心电气化建设、支持电气化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 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融入社会合力。该公司充分利用标语、广告、宣传画等形式加强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宣传, 特别是录制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公益广告, 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 期间还组织了“电力安全送农民、百场电影进农村”活动, 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让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3 科学谋划, 奏响强音

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高、要求严、范围广、工期紧的形势下, 鹿泉供电公司严格按照《“十一五”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与改造规划》要求, 在建设初期, 通过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标准和规定, 请上级领导和专家现场指导等, 严格把住设计、物资、施工、质量、验收五道关口, 严格标准, 规范运作, 使工程设计满足并适当超前于经济发展需求, 确保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

一是搞好建设试点, 以标准化样板“引路”。

该公司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 在村风正、班子强、乡村经济活跃、农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向阳村和洞沟村进行样板村创建。在施工中, 采用典型引路, 分步实施, 按照10~15年不落后的标准, 严格设计标准和施工工艺, 从工程设计、设备选型、现场施工等环节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做到“规范、标准、美观”。期间组织专家组多次到现场进行指导, 严格把关, 明确工作标准, 为公司全面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对照标准, 全面推开。

在总结两个示范村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该公司迅速在宜安镇和山尹村乡全面铺开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 2007年顺利通过2个乡、14个村的A类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验收;2008年乘着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有利契机, 该公司又向着建设新农村电气化县的目标全面迈进, 又有5个乡、48个村纳入到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 并顺利通过了市发改委新农村电气化乡镇验收。

三是科学规划, 统筹部署。

在市政府的领导下, 积极与文明生态村、小康村和标准化安全用电村建设紧密结合, 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载体, 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成果不断扩大, 实现了在电力供应上游刃有余, 满足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用电水平的提高也使各种家用电器在全市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开展在全市掀起了又一轮百姓上电办企业的热潮。“电力得到保障, 企业不断增多, 百姓更加富裕”成为鹿泉经济发展最为显著的特点。

4 效益显著, 实现共赢

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 鹿泉供电公司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优化服务, 规范管理, 注重实效, 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一是通过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优化了农村电网结构, 提高了农网供电能力, 提高了供电质量, 降低了低压线损率, 同时也解决了因一、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后经济比较发达的村用电能量增长较快, 造成个别村出现的用电“卡脖子”和供电超半径的问题, 提高了供电能力, 减少了故障率。二是通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30%的乡村实现了预付费磁卡表收费, 提高了工作效率, 克服了旧有电费回收模式的弊端, 从根本上实现了“五分离”。三是通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锻炼了队伍, 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 打造了一支作风优良、技能高超、服务优质的职工队伍, 密切了供电企业与老百姓的关系, 塑造了供电企业良好社会形象。四是让百姓用上了“放心电”、“实惠电”, 农民购买家用电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普及率显著提高, 明显增加了售电能量, 降低了线损率。五是让农民用上“安全电”。通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村内线路更加整齐

关于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探讨 篇8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一是少数乡(镇)、村干部对于新农村建设存在模糊认识,思想上希望立竿见影、早见实效,期望两三年功夫就能建成新农村。二是一些乡村建设新农村对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得不够好,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工程,缺乏自觉参与意识,存在过分等待政府投入的依赖思想。三是一些地方在工作中只重硬件建设轻生产发展,以为修了几条路、盖了几栋房、建了几幢楼就是新农村建设,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加快生产发展、建设文明家园的有效措施。

(二)宣传发动有待加强。一是重城郊、轻边远。个别地方在宣传发动上存在一些“死角”。二是重形式、轻效果。一些地方宣传发动形式较为单一,效果不是很明显,部分农民甚至错误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扩大扶贫范围。

(三)投入力度尚需加大。尽管各级财政在资金安排上逐步向农业农村倾斜,但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相比,仍存在着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上历史欠账较多,部分农村道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四)管护维护需求迫切。通过新农村建设,建成了一批村屯道路、小型农田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但我们在下乡工作时也常看到竣工不久的村屯硬化道路出现了破损、坑洼等现象。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迫切需要制定维护管理措施,不然就会出现新村没新貌、建成养不起的状况。

(五)公益事业发展滞后。一是农村医疗条件差、治疗水平低,农民因病返贫、因灾致贫现象比较突出;二是农村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导致择校问题加剧,无法实现教育公平;三是农村文化设施欠缺,群众文化生活比较匮乏。

二、几点建议和思考

一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干部群众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国家扶持和农民自强的关系,把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为我建设”、“要我建设”变为“我要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不能一哄而上、搞“一刀切”。要采取典型引路,扶持推荐一批村级班子战斗力强、生产发展水平高、集体经济实力强、公益事业发展好的典型,以供其他行政村学习借鉴。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整体有序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是逐步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把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公共财政的职责,统筹兼顾。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逐步向“三农”倾斜。应在以县域范围内,全面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让财政资金投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是大力支持发展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经济实力,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前提。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要优先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做大农村经济的“蛋糕”。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标准农田标准化生产,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完善各项涉农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效益,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支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建立优势产品产业带,发展主导产业。合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五是搞好规划、重点投资。建设新农村,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进行指导,必须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以中心村为重点,以农业现代化为标准,对道路、学校、卫生、文化等进行全面规划,统一布局,将农民最需要、最迫切以及影响大、见效快的项目作为重点,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

六是积极探索财政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途径。农业经营规模较小,组织化、专业化生产程度不高,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原因所在。制定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农民把分散经营的承包土地,向种田大户和符合条件的农业生产企业集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田水利统筹规划,提高规模经营效益,提升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创新机制,探索财政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实现农业现代化。

七是探索思路、完善办法。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持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切入点,帮助群众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摸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法、途径。同时应当坚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三分建、七分管”的原则,不断完善各项管护措施,进而促进新农村建设沿着良性轨道发展。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财政厅农村处)

责任编辑:洪峰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探讨 篇9

【关键词】乡土景观;新农村建设;国土景观;文化景观

乡土景观的保护问题,是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急需探讨的问题。中国广大农村保持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根脉,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能否妥善保护有着深厚历史文化沉淀的乡土景观,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传承与更新的关系,最终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当前迫切要做的是如何能通过规划的途径,特别是对那些没有被确立为国家或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乡土景观进行价值甄别和保护,使之融合进新农村建设当中,对促进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于2010年10月19日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第十次峰会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世界农用林业中心、国际植物资源研究所等50多个国际环境机构和组织与日本环境部,共同发起了“全球传统生产性乡土景观保护合作倡议”。该倡议指出传统生产性乡土景观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这种可持续管理的和谐模式,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胁迫下正萎缩消失。各发起方希望通过努力,把“乡土景观保护项目”推广成为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项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农业历史遗产项目等相似的全球性项目。由此可见,关于乡土景观的保护问题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成为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对乡土景观的理解

乡土景观园林存在着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传统乡土景观园林伴随着农耕文明而出现,随着工业文明及当今后工业文明的进化,景观园林同样也在走向现代。其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乡村人们生活的演变,乡土景观园林始终与广大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关于乡土景观的定义,笔者认为较全面的说法是俞孔坚所提到的:乡土景观是指以大地景观为背景,以乡村聚落景观为核心,由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是当地人们为了生活所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乡土景观是“寻常的”、“经济的”、“传统的”、“本土的景观”,而非追求“高雅的”、“高技术的”、“高资源消耗的”、“异域的”景观。乡土景观唯其“真”,唯其“善”,唯其“美”。如此真善美的文化景观,却在农村建设的热潮下遭到破坏,这的确是很令人惋惜。

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乡土文化景观的现状

从1978年到2010年,我国小城镇的数量从2173个发展到19522个,随着撤乡建镇和拆村并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建制镇更加增多,集镇、村庄逐步减少。这种乡村城市化不是意味着把乡村变为城市,而是在于节约用地和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随着乡村城市化的不断进行,乡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居住文化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许多传统的聚居村落也将随之消失。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在全国各地的迅速推进,既为古村落的保护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例如,乡土景观的保护意识不强,在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设性破坏的状况较为严重。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某些地区的做法就是一个字——拆!之前不进行调查研究,许多比较有文化特色的乡土景观沦为城市化的牺牲品。不尊重当地居民的文化信仰和生活习惯,各种矛盾不断升级。

在乡村城市化的过程中,脆弱的土地生态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庞大的人口数量、有限的土地和水、林资源、由于几千年不断的开垦,使中国的土地生态异常脆弱,自然灾害频繁。而乡村城市化对土地的侵占又使这种人地关系矛盾进一步紧张。

首先,总体规划与景观设计分离。一些农村虽然编制了总体规划,但许多项目并不是由景观设计师一开始就参与其中的,而是由其规划师和建筑师分别独立完成的。这样就造成了景观建设的不完善性和被动性,甚至具有应付性。因此,农村建设在景观设计方面还处在无序状态。

其次,景观建设不够全面。在目前的农村建设中,往往忽略了一些残留的景观滞后,如集市、街道、公共绿地等公共空间的死角及宅前屋后的个人空间,景观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

第三,乡土文化流失惨重。农村住宅作为一种传统的居住形式,经过千年的衍变,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文化性。景观及建筑的色彩、格局、样式一味的相互抄袭,缺乏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不但没有继承或发展当地民居的传统与特色,更不能体现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和地域特色,反而会使之将其慢慢遗忘。

三、保护乡土文化景观的途径

针对以上问题,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增强农村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工作的危机感和责任感,采取有效途径及措施方法,保护日益恶化的乡土文化景观。

古老中国土地上,由于世代人的栖居、耕作,留存了丰富的乡土遗产景观,它们尽管不像官方的、皇家的历史遗产那样宏伟壮丽,但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与他们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恰恰是构成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最终这种信仰才能做出真正符合当地人们生活习惯的乡土景观,才算得上是好的规划设计。

1、历史遗存的保护与恢复

乡土景观中的历史遗存具有很高历史文化价值,且具有不可复制性。我们应当充分地发掘、保护和利用这些历史遗存,使他们能够更加完整有序地成为乡土文化的承载体。一方面可以通过强化宣传,建立起当地居民自发保护的机制;另一方面要开展调查研究和评估工作,对具有保护价值的乡土景观遗存进行全面的调查,建立档案名录。乡土景观的再生要立足于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艺术的手法,科学的理念,还原或再现。对现有景观进行恢复与功能再造,使原本属于这片土地的有利信息得以保留,并通过再创作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获得再生展示并延续当地的历史与文明旧。

2、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

在不同的景观环境设计中,对地方历史民俗文化的尊重有以下三种途径:对地域传统文化的“活化”;对地域传统形式的借鉴;传统生活方式的参与和感受。

乡土文化的“活化”。民间的乡土节日文化、家庭文化、习俗文化等,经过了岁月变迁,可能已经丧失了原有的鲜活颜色。对地域传统文化的活化,其关键点在于保持其原汁原味。首先,对于逐渐沉寂或遗失的地域传统文化通过民间查访、阅读历史资料等方式,对零星的文化片段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并根据其脉络进行适当的添加和创作,使之易于理解,便于更完整的保留和传承。其次,要善于挖掘乡土景观蕴涵着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注重对乡土人文生态的保护和利用。以便更好地发挥民间传统文化在乡士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最后,乡土景观的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解释着地方文脉,仅靠表层的感觉、感官的体验来打动人的景观是无法长久的。乡土文化的传承,既要全面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吸取来自各方的文化精华,整合到本土的文化中来,使传统文化得到升华。

乡土文化的借鉴与表达。乡土文化具有区域感和差异性,作用上的互补、空间上的重叠、时间上的动态变化。从景观设计层面来说,就是对空间周围环境信息、民族风情、城市历史、宗教思想、传统习俗等方面分析,提炼相关信息,形成抽象符号表达所提炼信息的主题内容,使人们视觉上接受浅层审美后,通过联想、想象引发更深含义的意境审美,从而加深人们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乡土文化的体验与感知。从人与生俱来的好奇的本性和亲近乡土的意愿出发,借助各种活动让游人自己去感知乡土的存在。包括让游人参与农业生产、手工艺、乡土饮食的制作、参与当地特色节庆和乡土社会活动等,在乡土文化的体验中得到情感上的共鸣与升华。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要实现乡村环境景观化、大地景观多样化的建设目标,必须保护好乡土文化和乡土景观,使之重新融入农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中,同时也必须确保在乡村开发建设中乡土文化景观特色价值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文明的引入和历史文化的传承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在人地关系的和谐图景中显现新农村魅力。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通过对当地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分析和思考,提取出适合塑造新农村面貌所需元素,把它融于新农村景观的建设当中,对于提升农村文化底蕴和激发农村生活活力,维持农村生态、文化特色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探讨 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 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07)11-0067-03

1999年,重庆市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列为重庆实施的八大重点教育工程之一。经过“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国家农村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和“国家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建设,建成了重庆教育城域网和13个区县教育城域网,农村地区初步形成了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为主导,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广校等为辅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一、重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经验

重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与壮大,为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将优质教育资源快捷地传送到广大农村地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大了经费投入,充分保障项目实施

重庆教育经费年投入量逐年增长,2006年全市地方教育经费投入为168.10亿元,其中预算内拨款为99.31亿元。与1997年相比,全市地方教育经费投入增长了4.10倍;其中预算内拨款增长了4.43倍。“十五”期间,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超过14.5亿元。截至2006年12月,国家和地方财政对重庆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4亿元,其中中央投入17696万元,市级和区县投入6544万元,在全市38个区县的8594所农村中小学建设了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其中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项目学校3005所,模式二(卫星教学收视点)项目学校4632所,模式三(计算机教室)项目学校957所,受益教师和学生达300万人。

2. 强化了组织领导,促进实施与管理

为切实加强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领导,重庆市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办公厅、市教委、市发改委和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组成的重庆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统筹协调、检查督促、落实资金配套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重庆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办公室,负责工程项目工作的组织实施、日常管理和指导检查。各区县根据本地实际成立了相应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各地教委、发改委、财政局及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切实担当起本辖区项目工作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各项目学校建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明确管理部门,切实担负起本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和教学应用工作。

3. 构建了“一机三用”模式,充分发挥设备效益

为了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设备的作用,在总结黔江区经验的基础上,重庆明确提出了“一机三用”应用模式,即“上课学生用,课余教师用,节假日农民用”,努力将实施远程教育项目的农村中小学建成当地的信息中心和文化技术传播中心。

“上课学生用”,规定农村小学光盘播放点每周每班至少有2-4 节光盘应用课,初中和中心小学的卫星接收点每周至少安排20节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课,达到总课时的15%,全校教师应用面不得低于60%。

“课余教师用”, 要求项目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教师收看远程教育电视节目40节课以上,学科教师每学期网上观摩优质课10节以上,同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改进教学观念。

“节假日农民用”,要求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在节假日和寒暑假向当地农民开放,让农民收看农业实用技术信息,让基层群众就近享受技术学习和文化服务,促进农村党员教育,丰富农村文化。目前,“一机三用”模式已经在重庆市项目学校全面推广,全市正掀起资源应用的高潮。

4. 加强了教师技能培训,积极扩大应用范围

广大农村教师能否熟练掌握设备使用和资源应用技能,直接关系到设备效能的发挥,关系到“农远工程”的成败。为此,重庆市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1)构建三级培训体系。建立了市、区县、学校三级培训机构。(2)组建资源研究专家指导组。由市教委基础教育处牵头,市教科院、市电教馆、高校的专家和部分优秀的一线教师共同组成远程教育资源研究专家指导组。(3)以会代训、以赛促用,营造资源应用的良好氛围。

5. 增强了规章制度建设,有效促进项目实施

为了促进全市远程教育工作的协调发展,重庆市教委建立了每年对项目区县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专项评估制度,重点督导工程实施和三种模式的应用情况。对工程实施管理规范,措施有力,效果良好和应用成效显著的区县和学校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力,导致工程延误、设施设备闲置、效益发挥差的区县和学校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如果整改不力,对全市工作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甚至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区县和学校,市教委暂停给该区县安排远程教育项目和其它建设项目。

二、重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发展,重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已经初显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种种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经费投入不足制约农村远程教育的发展

据调查,目前重庆农村远程教育建设资金投入比例大致是学校自筹占53.8%,国家扶助占5.1% ,地方政府拨款占17.6%,企业投资占2.6%,财政投入有限,只能起到补充作用,学校自筹和按政策标准规定向学生家长收的“上机费”占的比例比较多。而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政策的全面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在资金支持方面将面临很大的困境。此外,贫困山区严格执行国家“一费制”政策,用于项目维持发展的经费无法保障。农村远程教育项目的持续发展亟待专项资金支持。

2. 农村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针对性不强

目前,农村远程教育在内容上比较单一,为“三农”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现有网上教学大部分是将教案的文字材料以网页的形式设置在网上,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好的网上素材库和多媒体课件,且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能满足重庆山区、库区农民需要的资源不多;没有根据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调整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在农业生产、销售和技术培训方面的作用尚未有效开发。

3.农村远程教育资源贫乏与资源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虽然过去几年重庆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开发了大量的课程和课件,但是很多课程资源往往只是简单地把文字教材变成电子文本,把录像教材变成电子课件给学生,缺乏经过整合的、适应学习需求的教学设计和各种媒体的一体化设计。教育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制约自身发展的主要矛盾。而与此同时,教育资源重复建设情况比较严重。因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难以充分体现。

4.农村远程教育缺乏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远程教育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的两大功能要素。有效的资源提供是远程学习的基础条件,但是,有资源而没有与之匹配的支持服务系统,那么资源也无法获得有效利用。当前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机构只重视为学员提供教学资源,而忽略对学员学习过程的支持服务的现象较为普遍。教学培训过程没有体现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和特点,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学员的连续关注,对学员的学习缺乏过程评价和激励,甚至没有为学员提供必要的网络学习技能和方法的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重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

5.农村远程教育基础设施不配套导致网络传输受到限制

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要求覆盖面广、主干光纤容量大、传输速率高,能进行实时交互的远程教学,不仅可以传输文本,还可以传输实时的音频、视频数据信息。但目前重庆开展远程教育所必需的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尚不配套,在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开展远程教育的门槛仍然偏高。现行网络的运行质量不高和带宽不足,使得许多媒体手段不能很好地应用,严重影响着远程教学的质量。

6.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较低

现代远程教育对教师处理信息、使用媒体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成为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重庆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大多数农村教师的技术水平、利用信息化环境备课以及信息教学的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部分教师利用信息化资源的意识不强,缺乏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影响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推广和使用。

三、重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趋势

重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就是要逐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使其具备现代远程教育所需的全部功能,覆盖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方面,成为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平台。该平台应当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农村网络支撑平台、农村教育管理系统、农村教育资源库和农村教学支持系统(如右上图所示)。

1. 农村网络支撑平台

根据重庆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状况,采取循序渐进、阶段式发展模式,分批分阶段发展卫星电视教育网、教育科研网、公众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等公众和专业信息传输网络,逐步形成以卫星视频传输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多元化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支撑平台,满足广大农民进一步学习的需求,有效地实现同步实时授课、异步按需点播、辅教工具、教学资源管理等应用的有机集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远程教育。

2. 农村教育管理系统

农村教育管理系统是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支持着远程教育系统的运行、监控、反馈等各项工作需求。农村教学管理系统贯穿于农村远程教育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资源管理、教学管理以及系统管理。资源管理包括对教学资源上传和下载的管理,保证其安全性、完整性和稳定性,支持最大访问能力,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等;教学管理包括对教师、学生、学籍、教务以及学习、考试的管理等;系统管理则实现对安全、性能、计费、故障等方面的管理。建立与健全农村教育管理系统对于提高重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运行效率至关重要。

3. 农村教育资源库

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任务。教育资源库为远程教育的教与学活动提供大量灵活、方便、高效的教育资源,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资源库中包括媒体素材库、题库、案例库、课件库和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能为用户提供资源检索、资源发布、资源应用等多个方面的服务。建设农村教育资源库,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提供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农村先进适用技术与市场信息、科普知识、文化体育、公共卫生及典型经验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已成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

4. 农村教育支持系统

农村教育支持系统为学习者提供各种学习支持、信息咨询和资源共享的服务,是保证农村远程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育支持系统由一系列支持多种教学模式的教学工具构成,主要包括学习系统(非实时/实时)、授课系统(非实时/实时)、教学资源编辑制作系统、辅导答疑系统、作业评阅系统、考试系统、评价系统、交流讨论工具、虚拟实验系统及搜索引擎等,其基本功能是在整个远程学习过程中为学生与辅导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学机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提供便捷的渠道和工具,以此来解决农民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激发农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四、结束语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新型的教育方式,在把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广大农村、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等方面具有传统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时期,现代远程教育必将成为转化重庆农村巨大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

[2]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2006.

上一篇:税务干部八项规定学习心得下一篇:当代中国人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