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产学研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共9篇)

产学研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篇1

作计划

2012年XX学院按照学校党委要求,努力作为,在科研方面凝练专业方向、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打造实用成果,精心组织产学研活动,发挥产学研在专业建设、教学、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服务于我院的专业建设和教学,产学研实力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我院的产学研工作呈现出有努力而成果不够、有社会效应而经济效应不够的局面。现将本学年工作总结如下,以便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便于今后更好的工作。

一、产学研工作举措与成效

1、在思想认识和工作部署上高度重视,加强了对产学研工作的宣传与倡导力度,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对产学研的重要性和地位的认识。通过专题会议和与教师交流,努力消除我学院广大教师不用搞科研的错误认识,积极扶持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同时,学院领导都很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一方面在业务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给青年教师予以扶持和创造机会,同时积极鼓励青年教师组建科研与实践团队,努力改善我院产学研工作局面。

2、进一步加强了产学研工作平台建设。一是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我院实验室、实训中心申购了先进的实训仪器设备,完善学生实训环境;二是积极建立并切实加强重点实习基地建设,将重点实习基地发展成为学生实习、就业的主要基地。在密切联系原有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我院去年签约XX县XX乡、XX镇,建立了新的艺术采风实践基地,在便于激发师生创作灵感、提高我院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弘扬并推广当地风俗文化,取得了多方共赢的成果;三是把产学研活动与“请进企业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学院外聘教师在教学、人生道路指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除鞋设专业外,我院聘请5名实践经验丰富的实际工作者进行美术学、艺术设计专业授课,还针对学生毕业前专业方向选择,聘请了多名客座教授进行了专题讲座。

3、进一步加强了产学研合作和交流。一年来,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了与泉州等地合作企业之间的产学研交流与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按照企业的交流意见对毕业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新的、有益的探索。积极组织师生走出去,分别与XX镇XX村、XX市军分区、XX区消防大队、XX武警支队八中队等单位联合,开展村标设计、军徽设计、联合画展、消防品宣传展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同时我院领导班子、产学研骨干积极参与到地方建设中,在XX文化工程验收、工艺美术师评审、高考评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与XX等地企业、单位展开洽谈,努力寻找横向合作项目的契机。

4、在常规性科研管理工作方面,除了加强并积极探索我院内部产学研制度建设、产学研管理队伍建设外,努力强化产学研项目申报的宣传力度和立项组织工作,在产学研项目申报中加强组织,提高教师的申报比例和立项率;准备强化产学研立项项目的管理,拟实行项目负责人问责制,积极督促项目研究人员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立项课题。

5、积极开展实习基地的维护与建设,努力将实习基地建设与学生就业结合起来,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同时积极与新老合作单位联系,组织了3场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近百个。

我院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中,进行的积极、有益的探索,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又掌握了各种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参入产学研相结合的能力,锻炼了教师队伍,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产学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诸多原因,我院的产学研工作呈现出有努力而成果不够、有社会效应而经济效应不够的局面。

1、主观能动性方面,教师参与产学研工作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主动性不够,尚未形成成熟地产学研合作团队。

2、因经验不足,加上其他客观原因,横向项目大多流产,签约率非常低。完成的横向项目经济效益不够。

3、同样受经验不足影响,纵向项目申报及立项较往年有一定提高,但与其他兄弟院系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4、受课酬分配等客观原因影响,部分校外客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够,甚至个别教师存在较大的消极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和人才的 培养。

5、校企合作有待深入。学生的理论授课、实践教学和假期安排与企业的生产需要、人才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三、今后产学研工作改进措施及工作思路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院拟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继续加大对产学研工作的宣传与倡导力度,努力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参与产学研工作的积极性。

2、尽快建立起成熟完善、富有战斗力的产学研合作团队,积极参与到横向、纵向项目申报中。

3、在项目申报方面加大对广大教师的培训指导力度,以克服申报经验不足的问题。

4、扩大校外交流,积极拓展横向合作项目渠道,提高对市场行情的掌握力度和谈判技巧,提高项目签约率。

5、强化产学研立项项目的管理,确保项目按时、按要求结项。今后,我院将在以下几方面拓展并改善产学研合作的局面:

1、以XX奖学金的设立及后续工作的开展为契机,加大与校友的联络力度,积极拓展校外项目合作渠道。同时在我院师生作品拍卖过程中积极扩大我院的社会影响力。

2、以XX实训基地为依托,积极联络鞋类制造企业,寻求合作契机,努力实现部分市场产品的校内生产。

3、积极拓展校内外培训渠道。着手举办XX市工艺美术师培训班、XX方向专升本培训班,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学生的实习、就业为载体,学院与企业相互融合,今后艺术设计学院会坚定不移地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以提高我院办学质量,发挥教学社会化的功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XX大学XX学院

产学研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篇2

会上,章康华主任首先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重要论述,学习了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相关精神。回顾总结了2014年全省扶贫和移民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全省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在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和水库移民管理,减贫增收实现了预期目标,品牌创建取得了预期成果,社会帮扶发挥了预期作用,制度监管达到了预期要求,各项工作均进展顺利。对于2015年的工作,章康华指出,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谋划之年,更是全省扶贫和移民工作的创新之年、完善之年。新常态下,全省扶贫和移民工作者要用新认识、新理念、新举措、新作风来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由此提出了“123456”的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总体目标、夯实两个基础工作、抓好三项考评考核、提升四大品牌工程、推进五项重点工作、强化六项保障措施。”对于全省扶贫和移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章康华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清醒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第二,进一步强化扶贫和移民项目资金的监管;第三,确保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纪检组长罗聪明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全省扶贫和移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纪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的工作部署,严明政治纪律,坚持依纪依规管党治党,深入落实“两个责任”,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在全省扶贫和移民系统开展“廉洁扶贫行动”,实现扶贫和移民资金安全、项目安全、干部安全,为全省扶贫和移民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政治纪律保障。

产学研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篇3

【摘 要】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推进协同创新,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从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分析入手,审视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与高校学生工作之间的相互作用,探析协同创新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工作的新模式。

【关键词】协同创新 高校学生工作 模式转变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协同创新体现了科技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本质,是新时期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新思考,是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学校作为科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推进协同创新的重大战略机遇,高校学生工作也随之迎来了创新的思考。

1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

《辞海》对“协同”的解释是:一是指协调一致,和合共同;二是指团结统一;三是指协助、会同;四是指相互配合。管理学上的“协同学理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普遍存在有序、无序的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序和无序之间会相互转化,无序就是混沌,有序就是协同,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再起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气候创新理论得到不断发展。协同是指元素对元素的相干能力,表现了元素在整体发展运行过程中协调与合作的性质。协同创新,可以理解为通过加强系统内部以及系统内外部的沟通、交流、合作,构建有序架构,更高效地实现创新的过程。

协同创新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 Sloan's Center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最早给出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

高等学校进入协同创新领域,产学研合作是这一阶段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2011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合作各方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准则,为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所达成的分工协作的契约安排,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大学或科研机构为技术供给方的研发合作是主要形式。技术需求方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机主要在于获取互补性研究成果、开发新产品、进入新技术领域;技术供给方也可以在此过程中获得研究的经济支持、推进研究的实用性、开拓研究的创新领域。

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的基础是参与各方通过能力上的优势互补,从而在与各自需求相匹配的合作期望上达成一致。在国家创新系统中,技术需求方企业和技术供给方大学或者科研机构,既存在明确的创新智能分工,也存在各自的创新资源缺口。技术供给方知识扩散的需要与技术需求方创新知识源的需要,构成了协同创新的供需市场。

2产学研协同创新对高校学生工作的要求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重大战略选择,国家科技创新的新占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新需求,都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2.1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高校学生工作更新理念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完成了从“精英化”模式向“大众化”模式的转变,党和政府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的提出,高校应与时俱进,抓住机遇,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工程,以高水平的科研实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力量,这就迫切要求高校学生工作更新理念。高校学生工作整体要从过去的经验事务型向现在的研究学术型转变,由经验形态向协同创新形态转型。高校学生工作要以多学科理论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目标,科学化的整合学生工作中的琐碎事务,系统化的规范学生工作中的常规工作。

2.2 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高校学生工作革新机制

协同创新的高校学生工作机制是实现高校学生工作价值追求的有力保障。高校学生工作体制机制实则是“育人为本”的体制机制问题,其关键在于建立“全校全方位”和“基础在基层”的全员育人格局,形成多部门、多方位、多层次、多内容间的协同,创新统一高效的中层运作,夯实院系基础,全力突破学生全面发展问题。从完善高效学生工作组织入手,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通渠道;完成创新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任务,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支持;时刻把握夯实学生工作基础这一重心,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打好基础。

2.3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目标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其本质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即德才兼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品学兼优,创新精神,高的情商。当前,高等教育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在于重智育而轻德育,重理论而轻实践,这就阻碍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学生工作应以产学研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创新工作目标,重视对学生协同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协同发展,有意识地协调好学生个人理想和社会发展的统一,协调好学生情感与理智的和谐,协调好学生学习和社会工作的关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合理地完成大学生涯规划,调高协同创新能力,顺应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发展要求,从而实现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3高校学生工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支持

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要求的同时,高校学生工作也反作用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进程。endprint

3.1高校学生工作在理念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产学研协同创新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高校学生工作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高校学生工作理念中的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工作的价值追求。这一理念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关注人格发展,帮助学生建立品行系统,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核心,围绕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帮助每个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发展规划。德育为先理念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统帅和灵魂,高校学生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主线,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团结协作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协同创新。高校学生工作已不再是简单、封闭、单一、经验,而是复杂、开放、多元和科学,围绕大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健康成长、卓越成才开展工作,从思想上引导学生积极认识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意义,从学习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实践,从实践上引导学生积极创造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成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提供了积极的思想保障和有力的机制支持。

3.2高校学生工作从模式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以多学科理论为指导,以研究型、学术式的工作模式替代过去的传统型、经验式工作方法。把学生事务处理与研究相结合,力争将复杂零碎事务系统化,注重将管理经验成果化,积极将管理实践理论化。在学生工作多中心、多平台、多层面协同发展的进程中,促进学生更新观念,落实行动;在因材施教、因材施管、因材施育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高校学生工作顺应新时期的要求,更加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目标追求,更加注重环境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新要求,更加重视非正式的、活动性的、偶发性的工作渠道,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和谐发展。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从机制上保证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计划,从理念上保证了学生能够积极认识产学研协同创新精神,从实践上保证了学生能够积极完成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

4产学研协同创新对高校学生工作的促进

产学研协同创新给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要求,更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继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高校面临的又一次挑战和机遇,是中国高校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契机。

4.1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了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创新

创新工作理念,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共同目标,也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要求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在协同创新为主旋律的新时代下,高校学生工作要培养学生具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终身教育的观念,帮助学生掌握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拓展学生参与变革和适应变革的潜力。

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学生发现创新项目。学生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一方主体,应该积极主动的投身到课题科研活动中,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要避免“保姆式”“家长式”的工作观念,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找寻适合自己的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到协同创新活动中去。

变管理为服务,帮助学生建立科研平台。高校学生工作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任务中所承担的不是主体角色,而是各方主体间的桥梁角色。高校学生工作要从管理模式转向服务模式,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任务中的体现就是积极搭建学生与专业教师之间,学生与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平台和协同平台。

变直接为间接,促进学生创建协同渠道。产学研协同创新不应该仅仅着眼于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还应该关注高校内部,不同学科之间,不同专业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协同创新。高校学生工作应该通过鼓励不同专业学生间的交流,不同学科学生间的协作,学生与导师间的沟通,创建高校内部的协同创新渠道,从而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的进程。

4.2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了高校学生工作的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工作无论是更新理念、革新机制还是创新目标,都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科学化的、有战斗力的队伍,产学研协同创新更加需要一支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高校学生工作队伍。

坚持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职业化方向是前提,学生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不仅是高校只能细化,分工细化的直接要求,也是学生工作队伍发展过程中自身职业归宿和价值体现的历史选择,更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的有力保障和有效支持。要按照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纪律严明、作风正派的要求,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成为大学生日常管理的骨干队伍。

坚持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基础,由于学生工作内容泛化以及学生工作的事务性,造成专业的边缘性;由于学生工作职责的扩大化以及学生工作的复杂性,造成专业的离散性;而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有一支具有专业性的科学化队伍。高校学生工作始终是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基础和前提的,专业化建设中应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求。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各个梯队中应当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从专业组成上保证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性。

坚持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多样化发展是关键,学生工作既是一项实践性、综合性的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性、科学性的工作。不同专业的学习要求不尽相同,不同学科的学生特点不尽相同,加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要求,高校学生队伍也应多元化,以实现不同学科协同合作,不同专业相互补充。多元化的高校学生工作队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能够更好地顺应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的发展要求。

4.3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了高校学生工作的模式转变

好的队伍还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模式来发挥作用,一直以来,高校一直在探索学生工作模式的完善与转变。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是通过对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endprint

实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环境机制,发挥社会、家庭、学校的育人功能,增强学校育人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要求有广阔视野和有机融合的环境,必须摒弃高校过去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把学生培养放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和谐的大环境中。按照学校的定位来培养学生,按照社会的需求来锻炼学生,按照家庭的影响来塑造学生。在充分尊重人的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人才,满足协同创新理念的要求。

实施德育、智育、体育一体化导向机制,发挥思想教育、专业学习、科研实践等的育人能力,强化学校育人功能。在学生个性培养上,重视完美人格的塑造和健康身心的打造,树立平等意识,不仅要关心学生,更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确立以学风建设为导向和重点的学生工作格局,确立学风建设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核心地位,确立学风建设在高校学生质量培养工程中的关键地位。重视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体能素质,通过体育课程和体育运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

实施课堂、社团、科研团队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发挥知识传授、兴趣活动、科研课题等的育人作用,提升学校育人水平。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有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团队和梯队,高校学生工作要引导学生将课堂的知识与课外的实践相结合,将兴趣爱好与社会需求相融合,将科研课题与创新能力相切合。通过课堂学习找寻自身兴趣爱好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通过课外活动发现自身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的交叉点,通过科研课题挖掘自身能力与科技创新的契合点。

5小结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2012年3月23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高校均在不同程度上推进协同创新,并积极研究基于协同创新要求的教学研究、学风建设研究、高校科技能力提升研究、体制改革研究等,但对于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创新研究只是凤毛麟角。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高校学生工作更新理念,革新机制,创新目标;同时,高校学生工作在理念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产学研协同创新,从模式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了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创新,队伍建设,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John H·Schub, Susan R·Jones, Shaun R·Harper, and Associates. Student Services: 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11:409.

[2]Hurtabo, Engberg, Ponjuan L. The impact of the college experience on students learning for adiverse democracy [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 2003,(11).

[3]Rita Colwell.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s:30 Years of Partnership[R]. NSF, 2003:35.

[4]NSF.I/UCRCModel Partnerships[DB/OL].2012-01-20.

[5]Gertner D, Roberts J, Charles D.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a CoPs approach to KTPs[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J]. 2011,15(4):625-647.

街道基层重点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篇4

一、2015年工作亮点

(一)基层党建工作扎实深入。把“书记项目”作为基层抓党建的重要抓手,确定《深化华强北商圈“一领两建三同”党建工作模式》为街道党工委2015年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加强基层党建治理,开展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联系群众工作,共进驻社区28次,走访居民群众及商户数12030户,派发联系卡和宣传单张12311张,为群众解决问题52件。围绕“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核心主题,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共申报11项到区委组织部。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转变。

(二)法治改革项目成效初显。实施“法治街道先锋诚信商圈楷模”法治改革项目,打造“法治一条街”。一是创新普法宣教模式。在华强北手机报创办“法治华强北”栏目,发送各类法治信息2千余条;设立“法治信箱”,收集并回复意见200余条;创建“法律小讲堂”,听课人数达800人次;开展“法治诚信”道德论坛,倡导商家诚信经营;二是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行“律师驻队”模式,立案数量增加25%,罚款执行率上升20%,案件执行率提高40%,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群众投诉降低70%;累计发放法律服务卡200余张,有6家商户已凭卡享受到专业优惠的法律服务。推进“一社区一法律顾问”、“所所结对”等,帮助辖区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三是设立专业调解机构。设立全国第一家街道级仲裁站——深圳仲裁委员会华强北工作站,为辖区矛盾纠纷提供专业快速仲裁,设立华强北街道和谐劳动关系综合服务中心,推行“集成化解”矛盾纠纷模式,自8月6日成立以来,共受理劳资纠纷32宗,共涉及员工120人,经额28.6万元,调解成功率达到100%。

(三)安商稳商工作持续升温。联合区委宣传部、区经促局,持续开展第三届商圈品牌宣传系列活动。举办第三届旺购季及首届“创客荟”开幕式,筹划组织百万市民看华强北、《创享华强北》专题宣传、“约惠华强北,畅享新繁华”惠民月、华强北故事荟等品牌宣传活动,进一步聚集商圈人气,提升华强北商圈商业品质与氛围。

(四)城市更新改造和转型升级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方面,围绕“转型升级、繁荣发展”目标,以“地铁7号线工程和华强北立体街道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和外立面改造工作。将上步片区第三、七、十四单元作为今年城市更新重点,三单元嘉年项目、七单元迪富宾馆、华胜项目施工进展顺利,十四单元兰光项目、苏发项目、中联项目稳步推进。结合立体街道建设,大力推进外立面改造工作,茂业百货、女人世界已完成,新欣大厦、中航公寓正积极推进。在区政府统筹下,积极协调推进华强北立体街道建设工作,相关前期工作准备已基本就绪,预计年底将正式开工。转型升级方面,分阶段对华强北大型商场营业额、人流量、出租率、单位租金等基本情况进行跟综调查,制定《转型升级基础数据统计表》,并将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撰写调查报告。大力开展创客活动,先后成立赛格创客中心、华强北国际创客中心、深圳创客联盟,举办了“2015华强北国际创客论坛”、“创客荟”等活动,吸引世界知名智能硬件孵化器hax等机构落户华强北。

(五)城市管理工作成绩突出。制定《华强北街道道路综合环境“路长制”管理工作方案》、《华强北街道2015市容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华强北街道2015年背街小巷市容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等,对辖区市容环境开展全面整治,前三季度市容环境综合考核工作分别取得全市第五、第八、第六的较好成绩。

(六)安全维稳工作扎实有效。安全生产方面,强化领导“一岗双责”工作机制,贯彻实施新《安全生产法》,持续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开展安全生产日常巡查,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启动安全监管“微实事”惠民项目,确保辖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可控。11月初,举办华强北第三届消防业务技能大比武活动,组织辖区12支义务消防队伍参加,有效提升了实战技能。综治维稳方面,全力做好全国“两会”、市党代会及“两会”、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庆等重点时期的信访维稳工作,共排查出6名重点人员,2起群体性不稳定因素。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起,涉及金额673.56万元。

(七)民生服务工作惠民惠商。街道2015年“民生微实事”共审批通过80个项目,其中服务类项目45个,工程类项目34个,货物类1个;投入资金共计792.99万元,其中微实事资金投入597.81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95.18万元,社会资金占24.6%。

(八)商圈特色文化精彩纷呈。继续深化华强北特色电子商业文化改革项目,制定《关于深化华强北商圈特色电子商业文化工作方案》,组织华强北“文体艺术节”、华强北“好声音”、华强北“手机游戏争霸赛”等文化品牌活动。全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00余场。召开商圈文化工作座谈会,与《中国文化报》合作,推出华强北商圈特色文化的系列深度报道。

(九)社会组织建设蓬勃发展。华强北街道社区基金会推行见义勇为奖励、诚信商家评选、特别困难救助三项制度,积极弘扬商圈正能量。街道香港商家联谊会新设立青年工作部,搭建与香港各界沟通桥梁。群众文化学会积极参与商圈文化建设,先后举办活动近百场。华强北商会、XX市电子商会积极参与政府安商稳商工作,为商圈发展出谋划策。

二、存在问题及挑战

(一)党建工作手段和方法不丰富。对于商圈非公党建工作的改革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习惯于用体制内的方法去指导体制外的党建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立体街道建设进度相对滞后。随着地铁7号线的工程推进,华强北立体街道建设的各项工作虽然也正同步进行,但进度相对滞后。如果立体街道建设不能与地铁施工同步完成,势必会影响华强北片区的整体规划建设。

(三)安商稳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地铁围挡施工已有三年之久,沿线商家的坚守已近极限,安商稳商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离商家期待仍有较大差距。明年的安商稳商工作如果不能在形式、内容上有所突破,不能进一步取得区委区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华强北商圈将面临更严峻挑战。

三、2016年工作思路

(一)巩固发挥党建工作引领统领作用。继续推进“一领两建三同”党建改革项目,探索商圈非公党建工作新规律。围绕“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核心主题,抓好基层党建治理,落实申报的11项“基层党建创新项目”。

(二)协调推进城市更新和转型升级工作。加快第三、七、十四单元的更新改造进程。密切关注地铁7号线施工和立体街道建设工程进展。发挥华强北商圈产业优势,鼓励发展创客活动,打造创客摇篮。

(三)持续抓好安商稳商工作。总结三年安商稳商工作经验,通过召开商家媒体联席会议、社会商业组织座谈会等,集思广益,开拓思路,丰富安商稳商手段和方法,帮助辖区商家企业度过难关。

(四)不断深化法治改革项目。进一步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升法治建设环境。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优化法律质量。发挥专业调解机构职能,健全法治工作平台。

产学研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篇5

二〇一一年工作总结暨二〇一二年工作思路

2012年1月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药监系统机构改革取得突破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局以建设一流的领导班子,培养一流的职工队伍,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树立一流的行业形象为目标,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

一、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全年工作任务

编制不足、经费短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是我局改革阶段存在的实际情况,看到别的单位相继外出对标学习,我们只能在网上查阅学习借鉴,提高认识,全盘贯穿节俭办事,纵横对标的理念,即:和当地其他单位比作风、比形象,和同行比业绩、比创新,和同志之间比效率、比主动。具体到每一项工作中突出一个“实”字,即:见真见实。针对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省、市上级部门的安排,结合自身机构改革阶段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了今年十项主要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是:尽快推进机构改革定位、人员到位、职能调整,建立运转协调高效的监管组织体系;有效解决药品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杜绝药品安全事故,公众对药品安全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全面调研了解掌握食品领域存在的隐患问题,探索食品领域薄弱环节的治理措施和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办法;依法行政水平和监管队伍素质持续上升,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药监形象。

总体任务是:①积极推进机构改革;②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 1 巡查力度和频次;③全面开展药品领域的各类专项检查;④加强对基本药物的监管和抽验;⑤全力推进“双评”工作的开展;⑥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⑦扎实开展下乡驻村工作;⑧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用药宣传活动和企业诚信经营教育活动;⑨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⑩落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

二、完善机制、着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完善药品质量诚信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建立完善药品质量诚信机制:一是建立企业质量诚信制度;二是建立企业质量诚信体系运行机制;三是建立企业质量诚信信息库。通过诚信机制,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对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引导、督促药品经营企业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药监局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工作时间专人值守,受理群众举报及时处理。

(二)实行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各有侧重,相互协作,发挥团队精神

局领导以及办公室、食品科、药品科各科室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对各块工作做了细致的分工,在充分发挥好个人特长的情况下,也为干部职工进一步提升自我能力提出了做法、要求。全局作为一个整体,坚持做到分工不分家,分管领导勤沟通,科室之间互相帮,齐心协力,规范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立“一岗双责”机制,认真推进各项工作的进度

以履行“一岗双责”为重点,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做到行政工作与“双评”、文明单位创建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防止一手热、一手冷,防止顾此失彼、相互脱节现象;自上而下,加强领导,要求职工做到的、干部 首先要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首先要做到;规范责任体系,夯实制度基础;追根溯源,关心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建立起“双评”制度保障。其中,日常工作是载体,将“双评”、文明单位创建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坚持走齐头并进、相互协调、共创辉煌的路子。

(四)建立健全目标责任体系,分解目标任务,加强监督检查 在市委、市政府要求的大框架下,我局自身建立健全目标责任体系,细化工作目标,逐级分解工作任务,层层落实目标责任。编制“横到边、纵到底”的监管目标责任网络,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形成各负其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努力构建药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目的是最终实现药品安全监管全覆盖、无缝隙。

三、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年来,各项工作均完成情况良好。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局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安全用药知识在广大群众中得到大力宣传,企业诚信经营意识显著提高,药品监管卓有成效,“双评”工作硕果累累,文明创建有序进行,食品安全积极筹备,下乡驻村扎实有效。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机构改革稳步推进

机构改革,药监部门经历了体制的重大变化和职能的重大调整。在历时两年的改革中,全局上下齐心协力,竭尽所能,努力争取,主动积极地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和争取,受到了高度重视,得到了大力支持。现在主体构架已经完成,成为政府的工作部门,食品化妆品监督机构已经政府批准上报太原市编办。

(二)宣传普及用药知识 开展安全用药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药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各相关部门和全市涉药单位代表300余人隆重举行了“安全用药月”古交市启动仪式,现场发放安全用药知识手册、传单10000余份,制作宣传展板50块,悬挂宣传标语50条;并在电视台开辟专栏播放药品安全知识专栏,先后播放了国家局统一制作的7个公益广告和11个专题片;利用“电影下乡”的形式放映药品安全宣传片;举办药品安全知识大讲堂20次;通过报刊对药品安全知识进行系列报道,宣传范围遍布14个乡镇街办。通过大型户外现场宣传、报刊系列报道以及群众咨询等多种方式的宣传,广大药品经营、使用者学习了法律知识,增强了药品经营、使用者的责任意识;消费者了解了法律法规和药品鉴别知识,提高了维权意识和假劣药品鉴别能力。

(三)规范企业自律行为

对药品从业人员定期轮训,注重持证上岗。今年以来,聘请省市有关专家对药品从业人员开展了GSP认证培训、从业人员上岗培训、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等,对企业进行行业行为规范指导,教育企业树立“质量为先”的观念,每次宣传活动都邀请企业一起参与,引导企业自觉抵制违法违规行为,提高企业的自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了监管效率。

(四)深入推进药品监管

药品监管是我们的中心工作。今年我们着力完成了六大项任务:

一是开展了药品市场集中整治。在全市范围内对基本药物、省市公布的重点品种实行严格监管。重点加大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学校校医室的药品、医疗器械购进、管理、销售、使用等的监管力度。

二是加大药品监督抽验力度。贯彻“以监督检查为主,计划抽验为辅” 的原则,规范抽验方法,加强对药品抽验的管理,进一步提高药品抽验的科学性、权威性、时效性。监督抽验中药材、中药饮片30批;抽验西药、中成药品40余批。三是加强特殊药品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特殊药品专项整治活动,制定了工作方案结合禁毒工作,高度重视对特殊药品的监管,对使用特殊药品的单位以库存专账制度、“五专”经营制度执行情况、使用药品的处方等为重点进行监管,杜绝了违规使用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的行为。四是加大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市场的整顿规范力度。统一印发了中药材、中药饮片购销记录,要求医疗机构、农村社区服务卫生所、药品经营企业建立健全中药材、中药饮片购销记录。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中药材、中药饮片购进、验收、储存、养护、出库等各项登记记录制度。对从非法渠道采购、购进假劣中药材、中药饮片者坚决予以查处,同时追根溯源,查假打假,决不让假劣中药材、中药饮片坑害百姓。五是加大对流动药贩的打击力度。对于目前尚无有效手段查处流动药贩的客观情况,药监部门与公安部门配合,对伪造法人委托书、销售资质、销售公章等相关证件的流动药贩采取行政拘留,有效地遏制了流动药贩在本地区的活动。这一做法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成为当前治理流动药贩的有效举措。

六是切实开展邮寄药品检查。采取强化网点检查、前台收寄把关、严格票据查验等多项措施,防止邮政渠道销售和寄递违禁药品以及假劣药品,有力地强化了对邮寄药品的监管工作。今年成功查获1起邮寄假药的违法案件。

七是依法加强对违法保健食品广告的监管。根据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第四期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公告中所涉及的保健食品广告发布行为依法加强了监管;对广告中涉及产品的经营企业列入重点监管对象重点检查;同时,做好对辖区内媒体发布保健食品广告的监测和上报工作。

八是集中开展药品隐患排查工作。按照太原市政府《关于药品隐患排查的通知》精神,制定了全市的实施方案,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对药品领域的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进行了集中清查,收到了明显的实效,药品市场秩序得到根本好转,受到了太原市政府药品隐患排查督查组的好评。

此外还开展了终止妊娠药品专项治理、医用氧使用专项检查、非药品冒充药品的专项检查。通过检查,我们先后查获了复方氨酚烷胺片、虫草鹿茸丸、采乐酮康唑洗剂等假劣药品,有力地震慑了违法行为。

2011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648人次,监督检查316单位次,立案16起,结案16起,查扣违法药品价值1.68万元,配合公安部门行政拘留2名流动药贩,提出整改意见14份,罚款5万余元,进一步规范了我市药品市场秩序,震慑了假劣药品违法行为,保护了人民健康,维护了合法经营企业的利益。

(四)“双评”创建贯穿始终

我局历来高度重视“双评”工作和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并把这两项工作纳入每年的主要工作之中贯穿始终。行风评议工作是对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的制约,对工作作风的转变和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机关内部管理和行风评议是内力与外力的表现,两者的有效结合将会起到完美的效果,文明单位的创建也就顺势而成,所以每位职工对此都有了深刻而统一的认识。

今年以来,我局在继续推行一卡一表制度、公布接待热线、畅通举报 渠道、召开座谈会的基础上,认真学习了《古交市整肃工作纪律“六个严禁”,整治投资环境“六个不准”的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组织大家观看《廉政中国》、《小官大贪》、《暗访》、《右玉精神》、《铁纪》等警示片教育片,并将省纪委“五个不准”和市纪委“八条禁令”发给每位职工,严肃纪律,制约行为,教育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聘请市局文明创建负责人为全体干部职工做文明礼仪报告,规范文明行为;大力倡导全员学习,创学习型机关,建学习型队伍,更新观念,丰富知识。

(五)食品安全积极参与

由于机构改革尚未最终完成,目前餐饮、保健品、化妆品这一块的监管工作我局尚未承担;但是一些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局内部组织干部职工先后学习了《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为下一步的监管准备了理论基础;积极参加太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各类食品安全监管会议,学习阶段性食品工作和文件精神,把握政策与形势,积极参与省、市对我市的食品检查,了解市场动态和存在的问题、隐患,探索解决的方法和突发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置办法,为我们今后的监管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

(六)下乡驻村扎实有效

我局负责马兰镇康庄村的下乡住村活动。通过和村干部的交流以及对村民的走访,掌握了康庄村的基本情况,撰写了调研报告。针对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如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村干部缺乏挖掘和培育第二、第三产业的意识等问题提出了探讨性的建议,并结合实际,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村里的公益事业建设赞助2000元,为村民免 费发放《安全用药与合理用药》手册400套;积极联系冰雹灾害损失的补偿事宜;联系医院为村民开展义诊活动;探索中药材种植的致富新路子。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对于我们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我们也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主要表现为:

一是人员编制不足,古交市的药店、医疗机构分布范围较广,执法任务极重,执法力量亟待加强;二是缺乏自己的办公场所,基础设施薄弱,工作饱受限制;三是经费少、装备差和古交市客观地理条件不便的限制,对部分山区的农村尚不能实现长期、有效的监管,容易留下安全隐患;四是没有自己的监督检验机构,执法中难以及时提供有法律效力的检测结果,监管能力严重滞后。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努力争取各级各界的关心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期盼着能够尽快加以解决。

五、2012年的工作思路

2012年,我局将紧紧围绕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这一根本任务,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能力建设为主线,以防控质量安全风险为着力点,以提高公众满意度为目标,大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监管能力水平,有效履行药品、医疗器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职能,努力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食品药品监管事业长远发展打下更为坚实、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积极组建食品化妆品监督所和食品药品检验所

尽快组建并完善食品化妆品监督机构和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充实执法力量,补充执法装备,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尽快形成药品、餐饮的基础检验能力,为行政监督提供技术保障。

(二)有序推进食品安全监管

充实监管力量、加强执法培训,抓好调查研究、建立制度规范,突出监管重点、摸索工作经验,坚持示范带动、促进行业自律,全面有序开展餐饮、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是着力打牢工作基础。突出抓好制度建设,着手制定我市餐饮管理办法,完善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和重大活动餐饮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规范,制定保健食品、化妆品日常监管工作指南等规章制度,建立餐饮安全社会监督员网络。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全面实行分级量化管理。对所有餐饮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企业自律意识,树立企业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对全市餐饮环节全部实行分级量化管理,改进饮食环境,规范操作行为,控制质量风险。

三是重点抓好专项整治。重点加强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落实索证索票、健康体检和安全培训制度,严厉打击违法使用变质原材料以及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

四是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整治。全面清理保健食品品种,整治夸大功能、利用会议活动等变相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行为;强化保健食品、化妆品违法添加药物专项检查,依法打击保健食品、化妆品违法行为,整顿市场秩序。

(三)深入推进药品安全监管

切实解决挂靠经营、过票等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检查,重点整治购销渠道不规范、掺杂使假、非药材冒充 药材等违法行为;将疫苗纳入日常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疫苗冷链管理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药品分类管理专项检查,重点解决执业药师在职在岗、处方药凭处方销售等问题;对非法宣传的药品和保健食品采取限售、停售等行政强制措施;继续抓好非药品冒充药品、邮购寄递假劣药品等专项整治;加强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口腔义齿等专项检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精心策划和组织热点问题的专项稽查,查处一批社会影响大、公众反映强烈的案件。

(四)全面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

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全覆盖抽验,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完善基本药物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积极引导合理用药,确保基本药物的质量安全。

旅游风景区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篇6

江津市四面山管理委员会年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200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四面山观念大更新、体制大创新、旅游大发展、经济大提升、局面大开创、和谐大构建的一年。四面山管理委员会在江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以打造“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为目标,模范贯彻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抓住重庆新华集团入驻四面山景区和四面山管委会成立的新机遇,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创新工作,大力发展旅游、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强化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三项建设,全面构建和谐景区、在把四面山打造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的征程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一、2006年工作成绩突出

(一)财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景区经济发展大提速。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到905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接待游客20.24万人次,同比增长13.33%,旅游综合收入8498万元,同比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694元,人均净增长280元。

二是财政工作开创新局面。全年共完成财政收入 万元,占年计划 万元的 %;加强财务管理,认真清理村社财务,严格支出,与去年相比,各种经费支出下降11%。偿还债务近300万元。(从201月到2006年10月,四面山管理委员会偿还债务近600多万元。年的招待费与2006年相比,下降了52.6%,2006年在2007年的基础上又保持了良好的下降趋势。)

(二)农业农村工作成绩喜人。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坚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贯穿农村工作始终,积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和地方特色,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加工农业,使之成为景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完成了10000亩优质农产品基地规划,发展反季节蔬菜500亩,发展了黄连100亩、天麻100亩、兰草20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林海村草食动物养殖基地新发展黄牛100头、羊500头,燕子村新种植糯玉米300亩,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15万元。同时,发展50亩岩蛙养殖场,引进业主兴办3个企业,新建1个小水电站,发展法人单位20个、私人企业22户,改建山坪塘5口,容量5000平方米,新建羊舍800平方米,养羊150只;猪链球菌和禽流感防治工作得到加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905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加强财务管理,认真清理村社财务,严格支出,与去年相比,各种经费支出下降11%。偿还债务近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694元,人均净增长280元,实现了景区人民“粮增收钱增长”的目标。

二是林业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方案、队伍、技术三落实。确保了30年无一例火灾险情。从“真实、准确、负责”六字上下功夫。抓好退耕还林督促检查工作,确保直补资金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并通过了国家和重庆市的检查。认真做好10余万亩天然林的保护和管理;搞好2007年退耕还林的规划和设计;全面开展禁种铲毒工作,严格检查,建立专门举报奖励制度,多方位进行监控和预防,永远保持“零目标”。

三是农村建设、市政管理、国土环保、地灾防治得到进一步夯实。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完成了四面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四面山旅游发展规划已相继出台;进一步规范农村房屋新建、改建行为,严格按照土地使用审批和房屋构建审批程序办理,从严控制景区建设;改造了场镇供水系统,绿化人行道1200米,完成了集镇龙潭路800米的街道硬化。新建山门1座、停车场2个。改建望海景区公路5.3公里,安装安全护栏。改造景区景点3处。装修了长廊B栋四星新华宾馆1幢、五星级特色宾馆望乡台别墅1幢。修建“洛维四面山水”产权式休闲度假村,扩大并完成规划区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建设垃圾集中堆放站2个。配套完成城镇公用绿地面积3000平米,完成了主要街道两岸的灯饰工程;清还工程欠款189.76万元,无拖欠民工工资现象;对地质灾害进行专人监测,对危险防治地带进行专项治理,滑坡治理进展顺利。对15户实施了地质灾害易地扶贫;

四是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红石镇工程已于9月份顺利启动,天然气安装工程正在进行当中。

(三)旅游工作创新发展。

关于产学研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7

一、应健全产学研工作机制

上级政府重视, 分管市长过问, 部门牵头, 拟设立横向合作机制。 (如市科技局、经贸委、财政局、教育局、科协、学校院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产学研合作的会商制度) , 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部门资源合力,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指导, 争取财政对产学研工作专项经费的逐步提高。

二、发挥好行业协会的作用

相关部门、行业学会应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协调, 建立起广泛联系、相互沟通, 促进科技资源流动的服务体系, 处理好合作中的各种矛盾。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行业学会的行业管理优势, 有效推进产学研工作多层次稳步开展。

三、加强产学研工作网络建设

充分利用中国现行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信息化领域的宣传、推广, 我们将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将网络打造成企业、学校院所共同关注的集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学校资源、企业需求的综合信息平台。

四、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活动

以讲求实效为原则, 组织好科技洽谈会、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针对企业的需求和产业集群特征, 组织与省内外学校院所分类学科领域的专场对接交流, 主动为企业与学校院所的衔接沟通创造有利条件。

五、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引导

重点是发动市属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请进来”高层次人才及研发团队, 使之成为市属高新技术企业升级和新产品研发关键技术的支撑力量, 充分发挥产业优势。

六、鼓励本地学校院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激励机制

出台科教扶企、科教帮企、科教为企政策, 鼓励专家教授走进基层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加大对企业宣传力度, 扩大教学资源为社会服务的广度, 树立为淮安经济发展的责任心、自信心。

七、探索企业与学校院所合作的多种形式

加快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机制和平台。鼓励学校院所与企业以技术合作、利润分成、技术入股、有偿服务、共建技术开发中心等多种形式, 实现紧密融合, 把学校院所的技术、知识引入企业, 促进企业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产品的战略储备、产业结构的升级。

八、努力抓好一批产学研合作重点项目

加大产学研合作的实施力度, 突出抓好地方重点产业群、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积极利用科教资源改造传统产业, 提升工程机械、农业深加工等产业的工艺技术水平。

九、大力宣传

一批产学研合作的典型和科学合理合作形式的企业, 在合作中注意培养地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以此为契机吸引团队、留住人才。

十、完善市科技局产学研工作的管理

逐步建全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校企基本资料库, 进行动态管理, 适时掌握产学研合作情况, 必要时, 主动帮助协调解决难点、难题, 拓展他们的合作领域。

产学研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篇8

同志们,大家好!

....现就我分管的工作向大家总结汇报如下:

一、客运生产经营情况

1、公司现辖客运公司3个、客运站8个,(其中一级站1个、二级站3个、三级站3个);客运单位现有在岗人员?人,其中管理人员?人.2、公司现有营运客车154部,较去年同期减少5部,总客位数6853座,本年更新客车?部,增加座位76座。车辆新度系数?。预计全年行驶总里程?万车公里

3、公司现有客运经营权的线路86条,共113.5个班次,实际运行75条共101个班次。线路及班次综合利用率分别为87%和89%。其中县境内1条实际运行1条,县际班线5条实际运行5条、市际班线36条实际运行33条,省际班线44条实际运行36条。

4、公司营运客车预计全年完成客运收入?万元,同比上年增加?万元,增幅?%;全年累计完成客运周转量?亿人公里,完成年计划的 ? %。司属四个二级以上客运站预计全年完成?亿元,同比增加?万元,完成年计划的? %,超产?万元,增幅? %。

5、截止11月30日,全司未发生工业、消防安全事故。共发生交通行车责任事故?起,责任折合?起;实际致伤?人,责任折合?人;实际致亡?人,责任折合?人;预计经济损失?万元。交通安全四项指标分别为:责任事故率0.17次/百万车公里(低于控制目标的79.3%);责任受伤率0.21 人/百万车公里(低于控制目标的48.9%);责任死亡率0.01人/百万车公里(低于控制目标的91.8%);经济损失率18325元/百万车公里(低于控制目标的71.8%);均未超过行业控制标准。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优化班线资源,拓展经营空间,做精做强客运主业 一是继续经营好现有班线,积极申报到期班线延续经营权,巩固班线利用率。今年,经过市、区两级运管机构严格审核,成功获得了固原至太阳山以及4条县际客运班线的延续经营权;

二是优化线路结构,通过变更站点、调整班次、更新车辆、改进服务等措施,盘活了固原至白芨沟、石炭井等六条长期停运班线和经营质量不高班线,有效改善了班车的使用效率和运营质量;

三是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开发新的班线资源。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分析,与合作方的联系沟通,目前已与内蒙古乌斯太和鄂托克前旗的两家客运公司达成互营意向,双方正在向各自地方运管部门申报; 四是抓住道路运输环境大整治活动实施和客运站场环境改善的有力时机,经自治区物价局批复同意,向固原市物价局提交申请,报备登记,公司适时提高了站务设施费收取标准,经测算,除同心、隆德站外,司属其它各站站务设施费提升50%;

五是根据运营车辆的车型提高和运输成本加大等情况,在充分调研论证和保证客源稳定的基础上,提高了西吉至西安、隆德至西安、泾源至西安的票价,并着力推行固原发往西安班线普客、快客一票制的实施,较好地提升了班车运营效益。

3、紧抓机遇,全力以赴实现“春运”、“五一”、“十一”客运黄金季节增效创收

春运等节假日期间的旅客运输是检验客运单位运营能力、展示企业形象、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时机,客运单位严格按照执行公司统一部署,站、司之间高效配合、密切协作,强化运力保障,科学合理安排班次,及时调配运力,注重优质服务,齐心协力做好客运安全稳定和优质服务工作,确保节假日期间提质增效、安全运行的目标。

4、汽车站场是百姓出行的集散地,是公司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群众的根据地。为进一步塑造企业形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今年,公司把改善站场形象、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作为重要工作之一,投入资金为西吉、海原两站安装微机售票系统,对西吉、同心两站的站场设施进行了必要的修缮。同时,各车站继续坚持和完善封闭式管理,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规定,落实交通部“三优、三化”标准,开展“道路运输环境大整治大绿化活动”,提高了服务水平,为旅客创造了温馨、安全、快捷的乘车环境,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同时,积极寻求行业管理部门支持,加大站场周边经营秩序治理整顿,努力为经营者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整体经营秩序大为改观,为今年实现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付出了努力,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的工作还面临许多许多困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客运市场运力大于运量的矛盾凸显,行业管理部门对线路申报管控力度加大,班线开发相当困难;二是受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影响,如移民搬迁、城镇公交一体化、节假日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等,对公司中短途班线造成较大冲击;三是宁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已逐步成型,人民群众出行可选择方式增多,对我司的客运主业发展将形成冲击;四是在内部管理上,基层单位个别领导缺乏学习,观念守旧、安全意识淡薄,工作开展不扎实,人浮于事,流于形式;部分单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差,业务知识欠缺,责任心不强,部分员工集体观念不强,缺少爱岗敬业、主动工作、主动服务的职业意识。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经营部、安技部和各客运单位,要认真分析客运市场,研究对策,开源节流。充分发挥天豹品牌优势,积极拓展省际班线;强化内部管理,....五、明年的工作思路

同志们,继党的十八大之后,今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为交通运输事业大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政府简政放权、控制“三公”消费、改革收入分配等政策的出台以及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总目标,都为企业带来发展良机。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把握规律,抢抓机遇,努力探索转方式、调结构的新思路,攻坚克难,确保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

1、以稳定为前提,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我公司安全生产、大局稳定。

2、打好开年第一仗,确保“春运”圆满完成。2016年春运工作将于元月中旬拉开序幕,各客运单位要全面做好准备工作,积极应对恶劣天气和客流异常增长;安技部、经营部等机关部室要全力投入“春运”,积极配合、协调沟通、服务一线,实现开门红。

3、深化完善标准化作业体系建设。一是要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现场审核结果,加快完善客运分公司标准化体系,争取获得道路客运安全生产标准化1级企业资质。二是要以1级企业的标准,全面启动客运站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工作。三是要按照标准化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安全工作机制,推进工作的规范化。

4、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方向,以市场需求导向,积极大胆开拓适应市场变化的运行方式,满足旅客对出行更舒适更便捷的消费要求。一是对客流密度较大的的线路,尝试推行档次较高的商务车,实行滚动发班;二是落实固原至北京、固原至乌素图、固原至上海庙、增开各县至西安二班的班线申报工作;三是恢复运营公司现有未运行的线路,提高班线利用率。

5、转变小件快递公司经营模式,使资源发挥最大效能。扩大快递公司经营规模,引导其他外站开展快递业务,形成以银川天豹快递公司为辐射的天豹快递网络。

6、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

产学研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篇9

区委“十五”暨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的报告

区委“十五”暨20工作总结和20工作思路的报告市委:“十五”以来的五年,是##区各项改革整体推进、新旧体制转换更替、建设与发展等各种矛盾集中显露、复杂交织的特殊时期。区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实现了新体制下的良好开局。一、过去五年的工作(一)坚决贯彻市委决策,以发展的观念抓区划,各项调整顺利完成,市委、市政府从按照跨河发展战略的需要,做出了对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决定。对此,区委站在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到区划调整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大举措,拉开了城区发展的空间,给##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区划调整过程中,区委按照平稳过渡、顺利交接、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原则,统一安排部署,强化组织领导,把握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实施,在保证各项工作不散、不断、不乱的同时,圆满完成了区划调整的各项工作,并完成了新旧体制和机制的转换,实现了平稳过渡。 (二)牢牢把握第一要务,以“三化”的思路抓发展,全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近几年来,区委牢牢把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权,紧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特别是在区划调整后,##区政治、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区特殊的区位,特殊的区情,特定的阶段,新的区委班子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始终坚持把事关##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放在突出重要位置,紧紧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放松,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带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把改革作为发展的主动力,把开放作为发展的主战略,把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主旋律,坚持用发展统一思想,用发展凝聚合力,用发展赢得一切工作的主动权,表现出了对##区经济发展上的果敢抉择和高超驾驭,保证了党委核心作用的发挥。针对##区由原来服务城市到建设城市、经营城市、发展城市这一根本任务的转变,区委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新任务、新机制、新观念”大讨论活动,推进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了思想,转变了观念。在此基础上,区委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提出了新区发展思路,制定了##区的五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标;在发展战略上明确了以先期启动建设10平方公里城区为主,带动曹老集镇、梅桥乡“两翼”共同发展的格局。围绕上述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实施措施,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农村和小城镇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致力实现##区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齐头并进。预计到2005年底,全区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5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财政收入7500万元,比上一年增收10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3253元,同比增长19%。全区先后引进各类项目100个,累计引进资金12亿元。工业园区合同引进资金9亿元,其中已入驻企业30家。商贸物流园区和再就业园区已启动建设。(三)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统筹的观念抓发展,城乡面貌日益改善区委在抓好新区建设的同时,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面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农村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及各项配套改革,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在新区建设过程中,不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来谋取发展,而是坚持把维护好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如:在征地拆迁补偿费发放、失地农民的安置、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保证了群众的既得利益。6万平方米的桂花苑农民新村已基本竣工,桃花苑农民新村已开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新建和完善了一批直接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村庄道路和水利设施,北淝河治理、淮北大堤小##排涝枢纽扩建、骨干排涝站更新改造、曹王路、后圩路、梅胡路的修建等一批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四)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着力推动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区委充分发挥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的关系,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大力推进依法治区进程,深入开展了“四五”普法活动,并顺利通过验收。大力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深入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高度重视支持工商联的作用。以查处了违反计划育政策的党员干部为突破口,全区计生工作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以教育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为重点,兴建改造了15所中小学校。完成了行政村的撤并工作,由83个村居撤并为54个。全区的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都有了新的进步。人民武装、群团、老干部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五)以和谐的理念抓稳定,做好民生工作,努力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区委始终把营造环境作为党委抓经济工作的载体和抓手,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化解各类矛盾。以深入贯彻新《信访条例》为突破口,坚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打击,在全区开展依法治访工作,实行了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使全区信访工作跃入先进行列。坚持以打促防,标本兼治,精心组织和抓好严打整治斗争,重拳打击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和项目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创建“平安##”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了基层治安防范体系建设,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增强。进一步关注弱势群体,认真开展救灾救济工作,着力打造和落实帮扶济困长效机制。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工作,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六)以创新的精神抓党建,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加强在全区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深化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了部分副科级干部竞争上岗。进一步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配齐配强了乡镇党政班子。完成了区机关机构改革工作。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平稳顺利地完成了村两委的换届工作,认真做好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工作。积极探索各种新的经济、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坚持源头治理、惩防并举的方针,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廉洁自律,在全区党员干部中集中开展了以王怀忠腐败犯罪等案例为重点的警示教育,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机关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回顾“十五”以来的工作,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区划调整以来,##区用稳健起步和迅速启动的实际行动,为“十五”建设划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为我们做好“十一五“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物质基础。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如,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稳定的形势不容乐观;少数领导干部思想仍不够解放;加快推进城市化和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等等。所有这些,需要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克服和改进。二、2006年的工作思路2006年是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努力做好2006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为此,根据中央和省、市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提出2006年“围绕一条主线,实施两项改革,加快“三化”进程,推进四项工作”的“1234”基本思路。围绕一条主线,即: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实施两项改革,即:区直事业单位改革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快“三化”进程,即:大力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全面协调发展,现实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左右,农民人纯收入同比增长4%左右,财政收入比上年增收1000万元。推进四项工作:一是推进对外开放。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经济总量,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培育机械制造、汽车配件、生物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电子电气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二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制定好村镇建设规划,努力把我区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三是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机制,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政府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四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平安##”活动,抓好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社会。三、实现2006年目标的举措为保证2006年目标的实现,我们主要强化“四个保证”。一是强化思想保证。要把先进性教育的成果转化为东向发展的动力。我们将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四句话的目标要求,继续突出改进“两风”,增强“两情”,强化长效机制,使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永不竣工的群众满意工程,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二是强化组织保证。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提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水平,为各项事业大发展奠定组织基础;继续深入开展“五个好”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创建活动,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提升农村基层组织水平;进一步加强社区和新经济、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三是强化物质保证。从我区实际来看:##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合徐、界阜蚌高速公路先后建成并在此交汇, 206国道、101和301省道穿境而过,区内拥有曹老集铁路货运站、公路客运北站和即将建设的淮河货运北岸码头。##区发展定位为##市的城市副中心,是承载##市加工业、商贸中心城市地位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充足的土地储备,为加工业和商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区有可能成为皖北地区重要的加工业基地和商品集散地,成为##市向皖北地区辐射的桥头堡。四是强化体制保证。一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明年初将全面铺开,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和农业、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区各项工作的新机制。二要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不断赋予效能建设新的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能力地整合一切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办事效率,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三要大力建设节约型社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从点滴做起,从小事抓起,强化节约的具体措施,建立健全节约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增强全区人民的节约意识,推进节约型社会健康发展。 中共##市##区委员会二00五年十一月十日

上一篇:胖大海作文下一篇:我的一次选择初中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