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病人标准护理计划(精选5篇)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的疾病。根据受压组织不同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及混合型颈椎病。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颌枕带牵引、颈托和围领等)和手术治疗,后者又分前路及前外侧手术及后路手术。其中前路手术常需取髂骨植骨。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焦虑;(2)躯体移动障碍;(3)自理缺陷;(4)舒适的改变;(5)有排泄型态的改变;(6)有牵引效能降低或失效的可能;(7)有发生意外的可能;(8)潜在并发症--窒息;(9)潜在并发症--脑脊液漏;(10)潜在并发症--褥疮。
焦虑
躯体移动障碍
自理缺陷
以上一~三均参照“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舒适的改变
相关因素
1、神经根受压。
2、脊髓受压。
3、交感神经受刺激。
4、椎动脉痉挛。
主要表现
1、颈肩痛,并向上肢放射。
2、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
3、头痛、头晕、眼花、视觉障碍甚至猝倒。
护理目标
病人不舒适的症状减轻或得到控制。
病人未出现由于不舒适而引起的并发症。
护理措施:
体位:颈椎病病人的病程较长,且有反复性,入院后须去枕平卧硬板床,保持颈椎平直,可在头部加枕垫使颈部后伸,以增加舒适感。
为病人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持病室清洁及床单位的干燥、整洁,调节室温于 22-26℃,地板干燥无水。
协助料理日常生活,防止由于行走不稳、眩晕而致的摔倒。
病室有防摔倒设施:地板为防滑材料;厕所有扶手;有助行器等。
症状发作间歇期,下地活动时有人照应。
症状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日常用具尽量为不易破损的材料,避免病人使用时,由于乏力致物品坠地摔坏,刺伤、烫伤皮肤。
维持牵引病人有效效能,改善舒适状态。
重点评价
病人不舒适的症状是否减轻。
病人是否得到了较全面的照顾。
病人是否出现由于不舒适引起的并发症。
五、有排泄型态的改变
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六、有牵引效能降低或失效的可能
对照“骨科常用外固定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七、有发生意外的可能
参照:“股骨颈骨折病人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潜在并发症--窒息
相关因素
清理呼吸道低效:呼吸肌麻痹、全麻插管术后、颈部过度制动所致。
血肿压迫:伤口渗血多且引流不畅。
植骨脱出压迫气管。
进食不当,误入气管。
主要表现
病人无力咳嗽、排痰,喉部有痰鸣音。
伤口明显肿胀,急起气促。
头痛突然剧烈移动后呼吸困难。
进食后呛咳、紫绀、濒死感。
护理目标
病人呼吸道通畅。
病人伤口引流通畅,无血肿压迫。
病人体位舒适,未出现头颈部剧烈地移动。
病人未出现窒息。
病人一旦出现窒息,能得到及时地抢救。
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术后病人(尤其是术前有瘫痪者)有无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并作如下准备:(1)置抽吸装置于床旁,有痰时及时抽吸,保持呼吸道通畅。(2)备气管切开包于床旁。
观察局部渗血情况,警惕血肿压迫脊髓、气管而窒息。(1)保持伤口内置负压引流装置通畅,以防术后肌肉创面渗血而致血肿。(2)观察颈部伤口敷料渗血及颈部肿胀情况。若伤口敷料渗血多,颈部逐渐肿胀,且负压引流装置引流量少,则很可能出现由于渗血导致肿胀,压迫脊髓、气管而窒息。(3)一旦发现肿胀明显且伴有气促、紫绀等窒息前兆,立即报告医师,积极静脉用止血药及扩容,并作好血肿清除术的准备。
颈部两侧置砂袋制动,严防头颈部突然转动、过早翻身而致颈部植入骨松脱,压迫气管而窒息。(1)前路手术后,在拔引流管前仰卧位,不翻身(需在骶尾部、肩胛区、足跟等骨隆突处按摩,免生褥疮),以防引流管位置移动或脱出致引流不畅,也防止植入骨松脱。(2)协助翻身时,保持头颈部一致,保持颈与脊柱在同一轴线上,且翻身的频率与幅度依病情而定。以防扭曲、用力过度致植入骨脱出。
加强巡视(尤其是夜班),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变深、血压下降等。在夜间,若伤口局部有血肿存在,极易导致窒息而死亡,应立即报告医师作相应处理。
进食注意事项:(1)术后当天禁食,以后根据颈部肿胀、喉部舒适程度、呼吸道分泌物量来决定进食时间与种类(由进食流质→半流质→软食)。(2)饮水、进食速度宜慢且均匀。
遵医嘱准确、及时使用脱水剂和少量激素,以减轻脊髓、颈部水肿,防止窒息。
重点评价
病人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痰鸣音。
病人伤口引流是否通畅。
病人颈部是否得到了妥善的制动。
病人进食方式与种类是否依病情而宜。
病人一旦出现窒息,是否得到了急救。
九、潜在并发症--脑脊液漏
相关因素 硬脊膜破裂。
主要表现
伤口引流量过多、且引流液体稀薄、色淡。
伤口敷料上有渗液、或被渗湿,颜色淡红或无色。
护理目标
病人出现脑脊液漏时能及时被发现并得到妥善处理。
病人出现脑脊液漏后无明显的继发感染(颅内感染)。
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伤口引流液的量与色,出现脑脊液漏时,及时报告医师。
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过多后颅内压降低所致头痛、血压下降等,并作相应处理。(1)平卧位。(2)多饮盐水,必要时遵医嘱静滴生理盐水。
预防感染:(1)及时更换被脑脊液渗湿之敷料,且在颈部区域外垫无菌、吸水性能良好的棉垫。(2)更换引流装置、倾倒引流液时严格无菌操作,以 防逆行感染。(3)遵医嘱使用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4)观察体温及有无颅内感染征象(头痛加剧、呕吐、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等)。(5)加强营养,静脉补充氨基酸、血蛋白等,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重点评价
病人是否存在脑脊液漏。
病人出现脑脊液漏后是否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1 术前护理
需要手术治疗的颈椎病病人多是药物、理疗久治不愈, 已出现严重临床症状的病人, 如上肢麻木、肌肉萎缩, 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 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瘫痪等;同时, 由于久治不愈, 病人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带有失眠、烦躁、焦虑、忧郁等症状, 对医生的能力或手术的成功性也多持怀疑态度, 经常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 有的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精神压力很大。疾病治疗过程, 很大程度上是医患配合的过程, 除了成功的手术和对症的用药外, 积极的心态、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心, 往往更能促进疾病的治愈。因此, 颈椎病病人的术前护理, 除了为手术做好各项准备外, 心理护理也相当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病人在治疗期间的精神状态, 也关系到病人身体状态的恢复。其实, 病人来医院治病, 就已经把治愈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医生身上, 他们最期望的是能从医生的言语上得到疾病可以治愈的信息, 从而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但是, 医护人员往往都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将治疗预期原原本本地告诉病人, 甚至有的医护人员为了避免承担责任, 往往夸大病情, 把治疗预期说得非常渺茫, 比如说:“你这个病很难治好”、“你这种病发展下去只会越来越严重”等等, 让病人看不到希望, 失去信心, 心灰意冷, 这样, 病情就自然难以好转。正所谓是“病人无医, 就会无望;病人无护, 就会无助。”作为应该给病人带来信心和希望的医护人员, 不能让病人感到无助和无望。有句话说的好:“善医者, 必先医其心。”所以, 在遇到向笔者咨询治疗效果病人时, 都是以一种轻松语气耐心细致地向病人介绍颈椎病治疗的知识, 手术的基本常识和手术的必要性, 介绍手术成功病例等, 消除病人的疑虑, 增强对手术和治愈的信心,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进入手术, 配合手术的成功实施。
2 术后护理
成功的手术只是病人康复的开始, 良好的术后护理更是康复的关键。颈椎病病人的术后护理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病人手术后返回病房时, 要保持脊柱水平位搬动病人, 颈部两侧用沙袋固定, 以对头颈部起到相对制动与固定作用, 减少病人在睡眠时头颈部的异常活动。
(2) 保证病人在生理上、环境上的舒适状态, 是恢复的关键。因此, 病人的卧床应该有利于病情稳定, 有利于保持脊柱平衡为佳;枕头符合颈椎生理曲度的要求, 以中间低, 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 质地柔软, 透气性好;要加强患处清洁护理, 保持皮肤、被服清洁干净, 术后每两小时给予病人更换体位一次, 预防压疮;病人最好采取侧卧或仰卧, 不可俯卧, 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 双髋及双膝呈屈曲状, 全身肌肉得到放松;对于长时间卧床得不到基本运动的病人, 应经常帮助按摩其肩胛部位、腰椎部位, 并鼓励其多活动未受损部位。
(3) 病人手术后由于全麻插管和牵拉的关系, 多数会出现咽部不适、吞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轻者一般可自行缓解, 重者可用常规雾化吸入以解决痰液粘稠和缓解咽部刺激。
(4) 及时用引流管处理负压。使用引流管时, 要做到“双人查对制”, 掌握挤压引流管时间,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不要打折和受压, 避免负压引流不畅, 血肿压迫血管引起窒息;应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数量, 发现异常, 应及时报告和处理。
(5) 病人在恢复之前生活自理能力差, 体内环境处于十分不稳定的状态, 容易引发自身慢性疾病或产生其他并发症。因此对患者全身状况的观察和检查, 能全面了解病人的康复状;教会病人用正确的方式, 可避免自身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比如, 有高血压、心脏病史的病人, 一定要定期测量血压和心率, 避免各类药物交叉反应, 导致血压或心率出现过大波动带来的不必要的危险;有肺部疾病的病人在护理期间要应鼓励和教会其咳嗽, 即用手指在颈部按压气管, 使呼吸道分泌物随咳嗽排出, 以避免病人在剧烈疼痛时因频繁喘息而引发呼吸道症状。
(6) 鼓励和要求病人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术后半天即可坐起, 术后一至两天即可下床走动, 每日数次进行上肢、下肢和手的小关节活动保持各关节良好的功能位。为预防病人锻炼时发生意外扭伤, 应要求病人戴上颈托。
3 出院医嘱
病人出院, 只是护理工作暂告一段落, 为了能让病人尽快恢复和减少复发, 笔者还给病人提出一些注意事项。
(1) 出院后要按医嘱进行治疗, 定期回院复查;应减少工作量, 适当休息, 症状较重者, 应当停止工作, 绝对休息, 而且, 最好是能够卧床休息, 以巩固和提高治疗效果, 促使病情早日缓解, 机体尽快康复;应当避免参加重体力劳动, 提取重物等, 平常应当注意保护颈部, 防止其受伤。
(2) 适当进行颈部锻炼以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 以缓解颈部疲劳, 增强颈部肌肉韧度和颈段脊柱的稳定性。
临床资料
本组65例均为我院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男50例,女15例,年龄28~72岁,平均41.6岁,颈椎间盘突出52例,颈椎骨折脱位13例。
护理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患者一方面对手术感到恐惧,另一方面也会担心术后疗效。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并且讲明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同时介绍同种疾病采用手术治疗术后的恢复情况,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进行术前锻炼:①术前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活动,增加肺的通气量;②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的变化;③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用2~4指在皮外插入拟行切口一侧的内脏鞘和血管神经鞘问隙处,持续地向非手术侧推动或牵拉,使气管牵过中线,每次坚持30分钟以上,训练3~5天。
术后护理:心理护理:颈椎病是慢性病,恢复需要一定时间,且术前病情轻重不一,术后恢复效果也不同。患者要有良好的心态,消除悲观、急躁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才有可能配合术后的康复护理,也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恢复。
加强呼吸道护理:①促进痰液排出:应用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1支加入50ml生理盐水中,行雾化吸入2次/日,可减轻呼吸道炎症、水肿,稀释痰液,利于咳出。必要时可用电动吸痰器。②水肿防治:术后1周为水肿期,4~5天为高峰期。此期应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如出现声音嘶哑、呼吸表浅,提示有喉头水肿的可能。应予吸氧、雾化吸入,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如出现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应及时切开气管。③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即在睡眠时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现象。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床边备气管切开包,以便急需时使用。
切口的护理:①术后严密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切口敷料要密切观察,短时间内渗血较多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有引流管者,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观察引流物的性质和量,特别是当引流液多,且为清水样液时,应考虑为脑脊液漏,应立即告知医师,采用头低脚高位。②切口疼痛:术后2~3天内每晚睡前都可以给予有效的止痛药,但应禁止使用有可能抑制呼吸的药物。使用镇痛泵容易取得患者的合作,止痛效果也越来越被肯定,患者易接受,比较满意。
防止植骨块脱落:术后要严格限制颈部活动,颈托固定,翻身时保持头、颈、肩、躯干成一条直线,至少2人协助翻身,1人扶头、肩,另1人扶躯干、四肢,翻身同步进行。
饮食指导:颈椎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疼痛,要指导患者正确进饮、进食。喝水时要选取管径细一些的饮水管,进食要先进流质,再到半流质饮食,最后进普食,服药最好碾成粉末状用汤勺送服。进饮、进食、服药、吞咽时动作要慢,防止因方法不当引起剧烈呛咳。
功能活动的康复指导:①早期功能锻炼:术后麻醉清醒后,生命体征稳定时,可进行握拳、足趾背屈等小关节的活动。术后第2天开始协助患者做肢体的抬高和关节的活动、肌肉收缩锻炼。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瘫痪者应进行肢体各关节被动活动和肌肉按摩。②术后活动:凡颈椎稳定者,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术后3~5天即可带颈托或支具由床上坐起活动,逐渐开始下床活动。对颈椎稳定性较差或术前神经系统症状明显者,相对卧床时间长一些,在恢复期,可在床上运动,伸屈活动为主,卧床1~3个月后,带颈托或支具逐渐坐起和下地行走。颈椎手术带颈托或支具的时间为1~3个月。
呼吸科常用的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2、清理呼吸道无效
3、气道交换受损
4、低效性呼吸形态
5、有感染的危险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7、语言沟通障碍
8、活动无耐力
9、体液不足
10、有窒息的危险
11、不能维持自主呼吸
1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3、口腔粘膜改变
14、有受伤的危险
15、疼痛
16、预感性悲哀
17、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
18、潜在并发症:电解质失调
19、潜在并发症:化疗反应 20、潜在并发症:气压伤
21、潜在并发症:负氮平衡
22、便秘
23、睡眠型态
24、有误吸的危险
25、吞咽困难
26、只是缺乏
27、焦虑
28、恐惧
29、心输出量减少
标准护理计划
1.体温过高
【相关因素】
感染 【预期目标】
1.病人能说出体温过高的早期表现。2.病人体温降到正常范围。【措施】
1.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2.每4h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4.鼓励病人多饮水或选择喜欢的饮料。
5.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流质或半流质。6.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7.协助口腔护理,鼓励多漱口,口唇干燥时涂护唇油。8.体温超过38.5℃给予物理降温。
9.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10.指导病人及家属识别并报告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和体征。
2.清理呼吸道无效
【相关因素】
1.痰液过多 2.痰液粘稠 3.咳嗽无力 4.支气管痉挛 5.呼吸衰竭需要插管 6.气管插管的刺激 【预期目标】
1.病人咳嗽、咳痰后呼吸平稳,呼吸音清。2.病人主诉痰液减少。3.病人能有效地咳出痰液。4.病人能保持呼吸道通畅。5.病人能复述有利于排痰的因素。【措施】
1.保持室内温度18-20℃,湿度50%-70%.2.指导并鼓励病人有效地咳痰,必要时吸痰。3.鼓励病人多饮水以维持病人足够的液体入量。4.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5.翻身,叩背。
6.插管前,给不能咳出痰液的病人经鼻吸痰。7.插管后及时吸痰,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8.准确记录出入量。
9.向病人讲解排痰的意义,指导他有效地排痰的方法:
⑴尽量坐直,缓慢地深呼吸。
⑵屏住呼吸3-5秒,然后慢慢地尽量由口将气体呼出。⑶做第二次深呼吸,屏住气,用力地自肺的深部咳出,做两次短而用力地咳嗽。
⑷做完咳嗽运动后休息几分钟,再做下一次咳嗽训练。
3.气体交换受损
【相关因素】
1.肺部感染 2.气体弥散障碍 3.气体交换面积减少 4.气道内粘液的堆积 5.供氧改变 【预期目标】
病人维持理想的气体交换,表现为动脉血气分析值正常。【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2.遵医嘱低流量吸氧1-2L分,随时观察鼻导管是否通畅。3.给予舒适的体位,如半坐位。4.协助变换体位和叩背。5.指导病人有效地呼吸技巧: ⑴横隔式呼吸:
a.护士将双手放在病人腹部的肋弓下缘,嘱病人呼气。b.吸气时病人应放松肩部,通过鼻吸气,将其腹部向外突出,顶着护士的手,屏气1-2s。c.呼气时,护士双手在病人肋弓下方轻轻施加压力,同时让病人用口慢慢呼气。
d.以上方法反复练习后,让病人学会自己操作,坚持每日练习数次。⑵缩唇呼吸:
病人用鼻吸气,然后通过半闭的口唇慢慢呼气4-6s,尽量将气呼出。
6.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7.鼓励病人积极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8.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4.低效性呼吸型态
【相关因素】
1.感染 2.缺氧 3.疼痛
4.气管支气管阻塞 5.焦虑 【预期目标】
1.病人能维持正常的呼吸型态,表现为呼吸平稳。2.病人能维持最佳的呼吸型态,表现为呼吸困难减轻。【护理措施】
1.给予舒适的卧位,有利于呼吸。2.保持供氧通畅。3.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4.鼓励病人有效地咳嗽,必要时吸痰。5.指导病人采用横膈式呼吸。6.指导病人交替使用减轻疼痛的方法。
7.呼吸困难或疼痛时陪伴病人,使其得到安全感,以减轻病人的焦虑。
8.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9.指导病人放松技术,如缓慢地深呼吸,肌肉 逐渐放松。
5.有感染的危险
【危险因素】
1.白细胞减少,免疫受到抑制。2.营养不良。3.插管。4.介入性治疗。5.慢性疾病。【预期目标】
1.病人住院期间不发生感染。
2.病人能够描述可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因素。【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必要时给予室内空气消毒。2.必要时实行保护性隔离。
3.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并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4.给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5.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
6.进行各项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7.教育病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自我保护。8.指导病人及家属有关保护性隔离的知识和技术。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相关因素】
1.不能获得充足的食物
2.疾病或治疗引起的代谢需要量增加 3.感染 4.吞咽困难
【预期目标】
1.病人体重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0%(15%)。2.病人体重增加 kg。
【护理措施】
1.与营养师和病人共同商定病人的食谱。2.必要时帮助病人进餐。3.鼓励病人家属从家里给病人喜欢吃的食物。4.必要时给予鼻饲饮食或胃肠外营养。5.协助病人口腔护理,增进食欲。6.每周测量体重。
7.言沟通障碍
【相关因素】
1.气管插管、气管切开。2.呼吸困难导致说话困难。
【预期目标】
1.病人能有效地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2.病人能改变后的沟通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
【护理措施】
1.注意观察病人非语言的沟通信息。2.利用唇形获得病人要表达的信息。
3.安排熟悉病人情况,能与病人有效沟通的护士进行连续性的护理。
4.利用手势语进行沟通。5.提供病人字词卡片,笔和纸。
6.同病人交谈时要有耐心,态度和蔼,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7.尽量提问一些简单的句子,可以让病人用“是”,“否”或点头,摇头回答。8.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
1.全身虚弱 2.长期卧床 3.强制性活动受限 4.氧供需失衡
【预期目标】
1.病人活动量增加时无喘憋现象。2.人主诉活动时,疲劳或虚弱减轻或消失。
【护理措施】
1.保证充足的睡眠。
2.病人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可在床上活动四肢,然后逐渐下床,循序渐进。
3.移开障碍物,保证病人的安全。4.病人活动和外出检查时,应有护士陪伴。5.鼓励病人在床上做主动或被动的肢体活动。6.活动后休息,必要时吸氧。
7.和病人、照顾着一起制定活动目标和计划,增加病人的积极性和自信。
9.体液不足
【相关因素】
1.呼吸急促或大量出汗使体液丢失过多。2.液体摄入量减少。
【预期目标】
病人不出现脱水征,尿量>30ml∕h。【护理措施】
1.鼓励病人多饮水。
2.口腔护理,3∕日,促进饮水欲望。
3.及时提供便器,告诉病人不要因为怕尿频而减少饮水量。4.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
5.准确记录出入量,维持出入量平衡。
10.有窒息的危险
【危险因素】
咯血
【预期目标】
病人不发生窒息 【护理措施】
1.少量咯血病人卧床休息,大咯血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2.准备好抢救物品,如吸引器,氧气,气管插管,止血药及备血等。
3.如发现病人咯血征象:胸闷,气急,紫绀,面色苍白,冷汗,突然坐起等,及时报告医生。同时让病人侧卧,头低足高,轻拍背部,协助将血咯出。
4.无效时用鼻导管吸出,必要时气管插管。
5.发生大咯血时,护士应镇静,安慰病人,减少紧张。
11.不能维持自主呼吸
【相关因素】
1.代谢性因素 2.呼吸肌疲乏 【预期目标】
病人呼吸困难减轻,表现为呼吸平稳,动脉血气值正常。【护理措施】
1.观察呼吸状态的改变:包括频率,节律,深度的改变。2.观察呼吸困难的程度,有无三凹征。3.遵医嘱吸氧,并观察吸氧疗效。
4.协助病人保持舒适的体位,身体尽量坐直。5.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舍后坠。
6.有计划安排治疗和操作,保证病人充足睡眠。
7.准备好气管插管,吸引器,呼吸器,呼吸兴奋剂和强心剂等。
1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相关因素】
1.年龄过大,不能活动 2.长期卧床 3.营养不良,消瘦 【预期目标】
病人皮肤保持完整,不发生褥疮。【护理措施】
1.给卧床病人制定一个翻身时间表,2小时一次。2.病情允许鼓励下床活动。3.制定预防皮肤受损的常规措施。⑴2小时翻身一次。
⑵避免拖,拉,拽等动作。
⑶骨突出部,如骶尾,外踝垫海绵圈。
⑷保持床单位干燥,平整,无渣屑。
⑸局部促进血液循环:温水擦浴每日一次,受压部位用50%红花酒精按摩。
4.每次更换体位时注意观察骨突出部位。5.保持肢体功能体位。
6.鼓励病人多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7.发生皮肤破损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破损面积扩大,并加快愈合。
8.教育病人及家属预防褥疮的有效方法。
1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气管插管有关
【预期目标】
病人气管插管周围皮肤保持完整。
【护理措施】
1.固定插管的胶布及时更换:
⑴经鼻插管:皮肤出现发红等刺激症状及时处理。
⑵经口插管:每日或隔日将插管从一侧换至另一侧。2.口腔护理每日4次。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排痰。
4.每次翻身时,保护好气管插管,避免过度牵拉和扭曲。
14.口腔粘膜改变
【护理措施】
1.禁食
2.机械性损伤:如气管插管,胃管
【预期目标】
1.病人能保持基本的口腔卫生。2.病人口腔粘膜完整。【护理措施】
1.根据病情做口腔护理(3∕日或随时),保证最佳的口腔卫生状况。
2.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漱口液。3.口腔粘膜有破损时: ⑴遵医嘱给予表面止痛药。
⑵指导病人口腔麻药在饭前15-20分钟用药漱口,或饭后立即涂在损伤处。
⑶指导病人等药物溶解一会后再吃饭。4.对口腔感染病人:
⑴遵医嘱局部用抗生素和∕或抗真菌药。⑵停止使用牙刷,用棉球擦洗或漱口。5.进食要微温或凉,减少对粘膜刺激。6.进食少量多餐,饮水使用吸管。7.教育病人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性。
15.有受伤的危险
【危险因素】
1.意识障碍 2.头晕∕晕厥 3.疲乏∕无力 【预期目标】
病人不发生损伤 【护理措施】
1.有头晕或晕厥症状时,嘱病人卧床休息。2.保持病室安静,动作轻柔,减少对病人不良刺激。3.病人下床活动时,有人搀扶。4.病人外出检查时,有人陪伴。5.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容易拿取的地方。6.保持环境中无障碍物,地面防滑。7.安排病人房间离护士站近的地方。8.加床档,防止坠床。9.躁动病人进行保护性约束。
16.疼痛
【相关因素】
1.癌细胞浸润胸膜 2.胸膜摩擦所致 【预期目标】
1.病人主诉疼痛减轻∕维持在最低限度。2.病人掌握减少诱发疼痛的因素。【护理措施】
1.与病人共同寻找疼痛的最低限度。⑴给予舒适的体位,如平卧,健侧卧位。⑵避免剧烈咳嗽。⑶有意识地控制呼吸。
2.鼓励病人保持最适宜的活动水平。3.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
4.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如听音乐,看书,报纸,电视等。5.指导病人交替使用减轻疼痛的方法。
6.指导病人采用放松术:缓慢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7.晚期癌症病人遵医嘱给予三阶梯药物止痛。
17.预感性悲哀(病人∕家属)
【相关因素】
1.疾病晚期
2.预感到有可能失去健康 3.预感到有能失去重要的人或物 【预期目标】
1.病人∕家属能够表达其悲哀情绪。2.病人∕家属能够维持最佳自理水平。3.病人能得到支持或寻找到帮助。
【护理措施】
1.与病人∕家属建立融洽的关系,倾听并鼓励病人∕家属表达感受。
2.提供病人∕家属一个安全,独处以发泄悲痛的环境。3.在病人∕家属悲痛时,表示理解并尊重其文化,宗教,信仰,种族和价值观。
4.提供病人∕家属保健信息和组织,如抗癌协会。5.鼓励病人意志坚强,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6.鼓励病人∕家属参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计划的决策与实施过程。
18.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
【护理措施】
1.观察痰的颜色,性质,气味和量。
2.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3.口腔护理,每日3次。4.吸痰等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5.及时吸出痰液,避免痰液堆积和吸入性肺炎。
6.鼻饲饮食者,注意抬高床头40-45度,缓慢少量多次喂食,避免反流。
19.潜在并发症:电解质失调
【护理措施】
1.观察电解质失调的表现:
⑴ 呼气性呼吸困难
⑵咳嗽无力,痰液粘稠
⑶ 尿少,水肿
⑷进食少
⑸ 动脉血气分析值异常
⑹ 腹胀,恶心,呕吐 2.检测血气和钾钠氯 3.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有无尿少。4.给病人进食含钾的食物。5.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吸氧。6.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
20.潜在并发症:化疗反应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化疗反应的表现;如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
2.掌握化疗药物的药理作用,剂量和方法。遵医嘱准确给药。3.保护和合理使用血管。
4.静脉给化疗前和给药过程中,严密观察输液室否通畅,询问病人有无局部疼痛,保证药液不发生外渗。
21.潜在并发症:气压伤
【相关因素】
压力支持通气
【护理措施】
1.观察气压伤的体征:捻发音,皮下气肿,胸部运动改变,胸部不对称,动脉血气分析值异常,气管移位,烦躁不安。2.每日监测胸部透视结果。
3.如发现气压伤征兆,立即通知医生。4.准备好胸腔闭式引流用物。
22.潜在并发症:负氮平衡
【相关因素】
1.代谢需要量增加 2.食欲降低
【护理措施】
1.计划病人食谱,考虑到病人的饮食习惯,选择病人喜欢的食物。2.协助病人进食。
3.做口腔护理,每日2次,促进病人食欲。4.为病人创造一个愉快的进餐环境。
5.进餐同时可以吸氧,避免因进餐气短而导致食欲下降。6.必要时遵医嘱给药静脉补充营养。
23.便秘
【相关因素】
1.饮食中缺乏粗纤维 2.活动量少 3.日常生活规律改变
【预期目标】
1.饮食疗法:
⑴介绍含纤维素的食物:带皮的新鲜水果,蔬菜。告诉病人每日正常的肠道活动应包括0.8Kg的蔬菜和水果。⑵了解病人对食物的好恶。
⑶开始食用粗纤维食物应从少到多,逐渐增量。2.充足的液体入量:
⑴鼓励病人每日至少摄入2000ml液体,每日饮水1000ml以上。⑵早餐前半小时喝一杯热水。3.排便时,病情允许协助在便盆上排便。4.不能下床者可抬高床头。
5.排便不要用力过大,以免造成疲劳。6.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7.病情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增加活动量。
8.遵医嘱给予大便软化剂或缓泻剂,必要时灌肠。
9.向病人及家属解释预防和处理便秘的措施,如饮食和活动。
24.睡眠形态紊乱
【相关因素】
1.疼痛∕不舒适 2.焦虑∕恐惧 3.环境改变
4.病理因素:缺氧,呼吸困难
【预期目标】
1.病人叙述出妨碍睡眠的原因。2.病人主诉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
【护理措施】
1.提供有助于睡眠的环境: ⑴保持环境安静。
⑵关闭门窗,拉上窗帘。⑶关上灯,尽量不开床头灯。
2.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3.提供病人促进睡眠的措施: ⑴减少睡前活动量。
⑵睡前喝一杯热牛奶,避免喝茶和咖啡。⑶热水泡脚,背部按摩。⑷缓解疼痛,止咳。
4.减少病人白天睡眠时间和次数。5.和病人一起制定白天的活动计划。6.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并观察疗效。7.对于焦虑的病人:
⑴陪伴病人,解释病情,治疗,检查情况,使其放心。
⑵避免与其他处于焦虑的病人接触。
⑶必要时给予镇静催眠药。
25.有误吸的危险
【危险因素】 1.意识障碍
2.咳嗽和呕吐反射降低 3.鼻饲有胃管 4.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预期目标】
1.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
2.病人∕家属能够描述预防误吸的方法。
【护理措施】
1.准备好吸引器和吸管。
2.咳嗽或呕吐反射降低,及时报告医生。3.意识障碍病人,给予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4.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
5.病人在进食期间护士和家属应该: ⑴观察误吸的症状和体征。
⑵指导家属喂饭时,给予病人舒适的位置,喂饭动作轻。每勺量不要太多,要给病人充足的时间进行咀嚼和吞咽。⑶给病人提供容易吞咽的食物。6.对鼻饲病人:
⑴进食前检查胃管位置是否正确。
⑵进食前检查胃内残余物,残余物多暂时停止进食。⑶进食速度要慢,抬高床头40-45度。7.协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6.吞咽困难
【相关因素】
1.气管插管 2.肿瘤
【预期目标】
1.病人维持适当的营养,表现为体重稳定。2.病人不发生窒息。
【护理措施】
1.选择软饭或半流,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的食物。2.吃饭时保持端坐,头稍前倾的姿势。
3.给病人提供充足的进餐时间,速度慢,量少,液体与固体交替进食。
4.减少进食时环境的干扰因素:如电视,收音机。5.插管病人给予鼻饲胃管饮食。
27.知识缺乏:(特定的)
【相关因素】 1.【预期目标】
1.病人能够描述所患疾病的症状。
2.病人∕家属表示愿意遵守为促进健康制定的保健措施。
【护理措施】 1.通过交谈了解病人对疾病和未来生活方式的顾虑,有针对性给予解释和指导。
2.对病人进行疾病与健康知识的教育。3.让病人明确学习知识的目的。4.鼓励病人自学有关知识。
5.使用各种方法提供信息:解释,讨论,讲课,示教,图片,录像,书面材料。
6.讲授内容不要太多,减少疲劳。
7.学习新技巧,新内容后,给病人练习和复述的机会,对掌握情况进行反馈
8.鼓励病人有规律进行锻炼
28.焦虑
【相关因素】
1.对心理和身体的威胁或感觉到有威胁 2.健康状况改变
3.损伤性检查,手术和各种治疗措施 【预期目标】
1.病人能描述焦虑的症状 2.病人能说出应对焦虑的正确方法 【护理措施】
1.认识到病人焦虑,承认病人的感受,对病人表示理解。2.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 3.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紧张和顾虑。4.使病人感到安全,必要时陪伴病人。
5.经常巡视,了解病人的需要,鼓励病人产生焦虑时告诉工作人员。
6.通过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7.保持病房安静,避免与其他焦虑病人接触。
8.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术:缓慢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气功,听音乐。
9.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焦虑药。
10.指导病人适当使用药物,并了解不良反应。
29.恐惧
【相关因素】
1.害怕疾病 2.预感到危险 3.死亡的威胁 4.语言交往障碍 5.介入性治疗
【预期目标】
1.病人能确认恐惧的来源。2.病人能采取一种正确的应对方法。3.病人主诉恐惧感减少∕消失。【相关因素】
1.鼓励病人表示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
2.经常给予可帮助病人减轻恐惧症状的言语性和非言语性安慰:如握住病人的手。3.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术。
4.病人感到恐惧和治疗过程中,留在病人身边以增强安全感。5.通过连续性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6.帮助病人确认以前使用过的有效应付恐惧的方法。7.鼓励病人休息以增强应对能力。8.肯定病人的成绩,增强病人的自信心。
30.心输出量减少
【相关因素】
1.肺心病 2.正压通气 【预期目标】
病人能达到足够的心输出量,表现为脉搏有力,生命体征正常,尿量﹥30ml∕h
【护理措施】
1.有计划护理,减少不必要干扰。
2.保持安静,限制探视,保证病人充足的睡眠时间。3.指导病人活动时要有短暂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存能量。
4.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5.遵医嘱给药并观察药物疗效。6.准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
呼吸科常见疾病及护理诊断
1.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 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 2.体温过高 2.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
2.气体交换受损
3.有感染的危险 4.睡眠型态紊乱 5.知识缺乏 3.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
2.清理呼吸道无效 3.体温过高 4.活动无耐力 5.体液不足 6.语言沟通障碍 7.有感染的危险
4.支气管哮喘
护理诊断: 1.低效性呼吸形态
2.清理呼吸道感染 3.体液不足 4.焦虑 5.舒适的改变
5.支气管扩张
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
2.气体交换受损
3.恐惧 4.有窒息的危险 5.潜在并发症:咯血 6.急性呼吸衰竭
护理诊断: 1.不能维持自主呼吸
2.清理呼吸道无效
3.潜在并发症:感染 4.焦虑 5.知识缺乏 7.承认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
护理诊断: 1.低效性呼吸型态 2.气体交换受损 3.潜在并发症:气压伤 4.心输出量减少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6.知识缺乏 7.口腔粘膜改变
8.潜在并发症:电解质失调 8.机械通气
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 2.清理呼吸道无效 3.潜在并发症:气压伤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5.6.9.肺炎
护理诊断: 1.2.3.4.5.10.肺脓肿
护理诊断: 2.3.4.5.11.肺结核
护理诊断: 1.2.知识缺乏
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 清理呼吸道无效 气体交换受损 疼痛∕舒适的改变 体温过高 知识缺乏 清理呼吸道无效 体温过高 气体交换受损 有受伤的危险 潜在并发症:负平衡 低效性呼吸型态 体温过高 1.3.知识缺乏 4.活动无耐力 12.肺癌∕支气管肺癌
护理诊断: 1.疼痛 2.气体交换受损 3.低效性呼吸型态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5.预感性悲哀
6.潜在并发症:化疗反应 13.胸腔积液∕胸膜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病人80例, 纳入标准:1均经X线、 CT明确诊断, 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2];2同意遵守配合治疗及疗效观察;3颈部活动受限;4年龄在18岁~65岁;5椎旁肌和斜方肌以及背肌较为紧张, 有明显压痛;6无神经损伤表现, 无手术指证;7治疗前3年内无颈椎部手术史;8认知、沟通能力正常。排除标准:1颈椎有脱位、结核、感染、肿瘤史以及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2肩周炎、神经衰弱、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颈部扭伤等其他原因导致的颈椎间盘退变所致的颈、肩疼痛;3过敏体质或对本药物有变态反应;4治疗前2周内服用止痛药;5合并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以及造血系统严重疾病;6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7精神病;8未按照疗程治疗, 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 对照组男18例, 女22例;年龄28岁~65岁 (45.6岁± 16.2岁) ;病史15d至20年 (5.2年±1.4年) 。观察组男1 9例, 女2 1例;年龄3 0岁~6 5岁 (4 6.2岁 ± 16.8岁) ;病史15d至16年 (5.0年±1.2年) 。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两组病人均给予牵引治疗、电磁治疗、口服药物治疗等措施,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用药指导、起居、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2.1.1推拿护理主要手法有揉法、滚法、点按法和弹拨法, 部位为颈项部、颈部、背部和上肢部, 按照相关文献的五线五区十三穴进行推拿[3]。力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使力量向深层渗透, 对于合并有颈椎后关节紊乱者, 进行扳法操作, 以整复关节紊乱。最后对颈根部后枕部发际采用理筋手法, 左右各5遍, 再擦颈部, 以透热为度。周一至周五, 每天1次, 周六、周日休息。连续推拿4周。
1.2.1.2功能锻炼急性期发作卧床的病人, 鼓励病人在床上活动四肢, 告知病人家属可帮助病人按摩上、 下肢肌肉, 以减少卧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待症状缓解时, 指导病人采用双掌擦颈法、双手抱枕前屈后仰、 耸肩法、滚肩法、头手相抗法等疗法进行颈背肌功能锻炼, 教会病人动作要领、锻炼次数、锻炼时间, 告知病人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 尽量避免做颈部环转运动;将功能锻炼的相关内容制作成视频、演示文稿 (PPT) 或健康宣传资料发放给病人。
1.2.1.3健康行为干预1讲解颈椎病防治的重要性、预防措施, 如纠正不良坐卧姿、防止颈部受凉、低头伏案工作勿过久、长时间驾车、头颈部过度后仰或前倾、参加重体力劳动、避免睡过于松软的床垫等, 纠正不良的生活、工作习惯、睡眠体位, 提高健康意识[4]。 告知病人尽量保持颈部平直, 始终保持颈椎的正确生理曲度, 睡眠时最好取仰卧位, 不可俯卧睡眠, 颈部不要悬空, 使用高度10cm左右的鞍形护颈枕。以上健康知识制作成图文并茂的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微信、 QQ等方式发放给病人, 便于学习。2发给病人一个带提醒图表的医学记录表, 记录颈椎病发作的时间、性质以及程度。嘱病人加强体育锻炼, 如游泳、太极拳等。定期活动颈部, 长期伏案工作后做颈部保健操, 缓解颈部肌肉疲劳。3帮助病人制定颈椎健康行为量表, 要求病人每天记录自己的行为, 包括作息时间、颈部保暖、体力劳动、饮食情况、做颈部保健操等情况, 每周嘱病人检视自己的行为, 以期纠正不良生活体位、生活方式、工作体位等。
1.2.1.4饮食指导颈椎病是椎体退化, 骨质增生引起的, 在常规饮食指导的基础上, 嘱饮食有度, 不要做到饥饱失常, 多进食营养价值高、含钙多、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品, 能够延缓衰老, 强健骨骼的食物。嘱病人饮食上尽量选择与治疗相协调的食物, 推荐给病人有利于颈椎病治疗的食疗法, 如生姜粥、川乌粥、荔枝煲鸡汤以及天麻炖鱼头等。
1.2.2观察指标1疗效参照相关标准[5], 痊愈:颈部活动度恢复正常, 肌力正常,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颈部X线片显示退行性变明显改善, 能正常的劳动和工作;显效:颈部活动度接近正常, 肌力接近正常,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劳累后颈部有不适, 颈部X线显示退行性病变部分改善;有效:颈部活动度、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可做轻工作, 颈部X线显示退行性病变部稍有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或病情有所加重。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2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于入院时和出院时让病人根据自身的感受进行评定, 评分0分~10分, 0分为无痛, 10分为不能忍受的剧烈疼痛。评分越高疼痛越强烈。3日本整形外科协会 (JOA) 评分:采用JOA疾病治疗评分系统进行评价, 主要包括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感觉和膀胱功能4个维度, 分别评分0分~4分、0分~4分、0分~6分、0分~3分, 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4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 (SF-36) 评价病人, 该量表包括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力、 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8个维度。 36个问题, 各个领域的评分为0分~100分, 分数越高, 表明功能越好。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
分
3讨论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临床表现为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 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等, 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 并导致了病人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质量下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复发是颈椎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因此, 在加强治疗的同时, 护理干预的实施同样重要。
3.1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颈椎病病人的治疗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是指利用前瞻性、多方面的护理手段以提高护理效果, 促进病人康复的一种护理模式。有研究显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纠正颈椎病病人的不良生活习惯, 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治愈率, 改善生活质量[6]。有研究也表明,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颈椎病病人的临床疗效, 降低疾病复发[7]。本研究结果显示, 综合护理干预组病人疗效高, 颈肩痛、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好,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以上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表明综合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效果良好。
颈椎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不良的工作体位、睡眠体位以及生活方式等。要提高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仅依靠治疗手段是不够的。纠正病人的不良行为方式, 是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复发的关键。综合护理干预从影响颈椎病病人康复的因素入手, 一方面通过推拿护理舒筋活络, 促使病变部位脊柱的平衡性逐步恢复, 减轻受压神经的压迫程度, 改善神经根的水肿状态, 加快病痛部位的血液循环, 减少病人的颈肩痛[8,9]; 通过功能锻炼, 缓解颈背肌疲劳, 增强力量, 巩固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另一方面用认知—行为技术对病人进行健康行为干预, 传授给病人颈椎病相关的预防和保健知识, 使病人对颈椎病的病因、病程、预后方面形成正确的认识, 减少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对颈椎病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影响, 保证了治疗效果。此外, 饮食指导的应用帮助病人通过科学的饮食, 强健骨骼, 对日后延缓颈椎的退行性变, 预防复发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3.2综合护理干预改善了颈椎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目前已经成为评价治疗和护理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现代医学已经不仅强调延长病人的寿命, 更重要的是注重病人存活期间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 综合护理干预组各方面的生活质量较高, 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这一方面与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治疗效果, 改善了颈肩痛和关节活动功能有关;另一方面综合护理干预利用现代的通讯手段积极传授颈椎病健康保健知识, 如微信、QQ和短信等。相对于传统健康教育, 此类健康宣教方式更方便、快捷、更有趣味性, 而且方便病人随时随地观看[10], 最大可能性地传播了知识, 帮助病人纠正日常生活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行为, 保证科学的体位、生活方式、锻炼、饮食等, 改善了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满足颈椎病病人治疗期间的护理需求, 提高治疗效果, 显著缓解临床症状, 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颈椎病病人颈肩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颈椎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40例病人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40例病人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颈肩痛情况、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日本整形外科协会 (JOA) 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满足颈椎病病人治疗期间的护理需求, 提高治疗效果, 缓解临床症状, 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颈椎病,颈肩痛,综合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姚红姣, 李梅华.多学科综合护理在神经肌肉激活术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3, 27 (7B) :2117-2118.
[2]张伯勋, 王岩.现代颈肩腰痛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242-243.
[3]胡艳明, 杨静茹, 李丽娜.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进展[J].河北医学, 2015, 21 (8) :1532-1534.
[4]刘婷.综合护理干预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 (32) :116-117.
[5]韩福祥, 秘兴锋, 司俊梅, 等.秘制祛痛黑膏药治疗老年颈椎病的疗效及对NRS和JOA评分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 (20) :5698-5699.
[6]潘建华.综合护理干预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16) :16-18.
[7]牟秀云, 贾红玲.综合护理干预对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 2015, 22 (8) :1265-1267.
[8]马美芬, 张强.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18) :2093-2094.
[9]张丽, 夏清, 叶亚玲, 等.综合性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 (20)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