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精选7篇)
教材简介:
本单元主题为“人与自然”,安排了《古诗两首》《望月》《灰椋鸟》《水》等文,一个习作以及一个练习。《古诗两首》中,两首诗同写六月的西湖景色,各有风味,表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感受能力,形象生动的想象能力,高超的遣词造句能力。《望月》是篇散文,写甥舅俩在望月中愉快交谈,背景是夜深人静的月夜,在行进的江轮甲板上,静谧的月色,颇增几分童话色彩。形散神聚,富有童真童趣。《灰椋鸟》是篇记事写景的散文,写了“我”和同伴一次去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全文情真意切,情理贯通,拟人手法和发问句的妙用,让人在思考中体味明理。《水》是篇记叙文,文采用反衬法,衬托出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教学本组文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品味文本的语言美与意境美。本单元习作是根据晴朗的夜空写想象作文。练习七是培养学生用词得体的习惯,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还培养了学生的读写说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强,理解能力一般,而本单元文大多是想象文,因此,在教本单元是时,我会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段来理解文内容,由语言文字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大胆发表自已的见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能力目标:
1、通过抓重点词句段来理解文内容。
2、能理解内容,由语言文字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能在观察夜空的过程中,产生奇思妙想,写想象作文。
情感目标:
1、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4、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会默读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2、发挥想象并进行形象的比喻。
3、能正确解释诗句的意思
4、学会分号的用法。
、学会在书信中得体措辞。
教学难点:
1、观看夜空,发挥想象并具体表达。
2、针对环保话题搜集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教学方法及环节设计:
在教《古诗两首》时,我按照以下思路展开:先介照背景,学生初读,接着引导学生按以下的方法学古诗。第一步:释诗题;第二步:知诗人;第三步:明诗意;第四步:悟诗情。最后让学生结合诗意展开想象。
《望月》我侧重引导学生抓住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来教学,小外甥的聪明好学体现在哪?爱幻想又体现在哪?让学生通过抓住描写小外甥说话的动作、神情的句子来体会。最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灰椋鸟》侧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灰椋鸟开始归林—归林是——归林后的情景和我的感想,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懂得鸟是人类的好朋友,要保护鸟类。
《水》这篇文时从两个方面来写水的珍贵的,先总体写水的缺乏,后具体写人们是怎样珍惜水的,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对这两个方面展开教学。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习作七是要求写想象作文,要求学生在晴朗的夜晚,远眺皎洁的月亮,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美妙的遐想,并把自己的想象表达出来。
练习七中的“语文与生活”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培养学生用词得体的习惯。“诵读与积累”主要是朗读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着提出各自的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并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文本、感悟文本。
2、应注重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品味文本的语音美与意境美。
3、体会分号的用法。
4、引导学生观察夜空,奇思妙想,写想象作文。
、让学生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培养学生用词得体的习惯。
习题的设计:
1、积累有关月亮的诗句。
2、说一说:你打算怎样珍惜水资源?
3、设计两条节约用水的宣传语。
xx中心学校集体备发言记录表
五年级语文备组
发言人
发言内容
莫xx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抓重点句并联系上下文来感悟文本,在教学《灰惊鸟》一文时,我们还可可提供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更了解该鸟的特点,并懂得植树造林,爱护鸟、爱护自然的重要性。
田xx
本单元在教学时应要注意人文教育的渗透,还有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的渗透。在理解文内容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外延伸,收集节约用水的名言,最后应注意这一单元的作文教学,让学生自由想象发挥。
黄xx
本单元中的《水》是篇记叙文,文采用反衬法,衬托出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在教学一组文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曾x
东院小学 陈惠芬
2018年3月24日
单元教材介绍:
本单元以美德为题材,共编排了五篇课文。其中《范仲淹的故事》《体育课》《虎口藏宝》是精读课文,《顶碗少年》《失去的一天》是略读课文。
《范仲淹的故事》讲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的故事。他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而能刻苦学习,胸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体育课》重点讲在一堂体育课上发生的事情。因为涅利太瘦弱了,妈妈认为他做不了那样的体育活动,所以前来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但涅利硬是不同意。他坚信自己能跟其他同学做得一样好。在体育课上,涅利用他那消瘦的手抱住横木往上爬,他使出了全身力气,希望自己也能像其他人那样站到高高的横木顶上。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涅利终于爬到了横木顶,站到了平台上。《虎口藏宝》讲的是纳塔莉巧妙地将虎口里藏的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表现了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顶碗少年》写的是作者二十多年前观看杂技表演时,曾经见过一个英俊少年在表演顶碗时,两次失败都没有气馁,最后获得成功的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不要退却,有时候成功就在于再坚持一下。《失去的一天》写的是九岁的佩佳没有完成妈妈给他安排的一天的任务,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做。妈妈领他看了在这一天里拖拉机手、建筑工人、面包师的工作成果和图书馆里大家一天看过的书,使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这个故事教育儿童失去一天就是失去了这一天里应该做的一切,这是无法弥补的,从而使他们懂得要珍惜时间。
这五篇课文不仅生动有趣,而且耐人寻味,从不同角度给人以启迪。自强不息、刻苦学习、机智勇敢、勇于拼搏、奋发向上的美德,像一把把金钥匙开启成功之门;更像熊熊燃烧的的火炬,照亮了人们不断超越自我的人生道路,鼓舞人们不断前进。
本单元要求认识21个字,会写33个字。单元学情分析:
在第一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记叙文,学生已经初步的掌握了一些,如,抓人物言行体会人物心理、通过事件体现人物品质等读书方法。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教学,就有必要利用本单元的教材,让孩子进行充分的预习,在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依据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教学。对于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在表现人物精神面貌上的作用。单元教学定向:
1.认识21个字,会写33个字。
2.通过学习本单元文章,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到启迪,学习自强不息、刻苦学习、机智勇敢、勇于拼搏、奋发向上的美德。
3.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4.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积累语言,注意体会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在表现人物精神面貌上的作用。单元重点分析: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2、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得到正能量的启发。单元难点分析: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得到正能量的启发。
2、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积累语言,注意体会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在表现人物精神面貌上的作用。
3、引导学生积极地朗读课文后,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扩大阅读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单元教学方法建议:
情景教学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法 读悟教学法 单元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单元教学安排:13课时 例课教案
18、《虎口藏宝》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虎口藏宝》是语文S版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表现了纳塔莉的机智勇敢和聪明。
文章以宝物——胶卷为线索,写了“纳塔莉发现胶卷——陌生人搜查胶卷——纳塔莉藏起胶卷——歹徒抢走调包胶卷——威廉叔叔夸奖纳塔莉”等内容。
作者通过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从而让学生从阅读中,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定向:
1.指导学生认识“瞥、栩、眶、忡、蝶”等6个生字,学会“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生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等词语。
2.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3.领悟作者是怎么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纳塔利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2.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定向:
1.指导学生认识“瞥、栩、眶、忡、蝶”5个生字,学会“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生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等词语。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
二、重点、难点及突破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自主识字,熟读课文,试着学习带着问题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为了突出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识字兴趣。⒉采用多种形式读带动学生识字。⒊运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熟读课文。⒋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三、导学: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2.教师:同学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虎口里的宝物是什么吗?(能够证明两个家伙是间谍的胶卷)3.教师设置悬念,导读:课文围绕这卷胶卷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
(二)检查反馈,理清条理。1.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一读。(2)全班读一读。
(3)教师: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多,而且有些字还比较难写。你能不能给同学提个醒呢?(指名反馈,教师强调)重点注意:“瞥、琢、眶、遮、堪、徒”等字。(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课文读通的情况。2.指名反馈“栩栩如生”等词语的位置以及意思。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琢磨:仔细考虑,细致思考的意思。
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身体由于过度劳累而无法支撑。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迷惑不解:指对某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
攥:用手抓住或抓稳。
3.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4.教师: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你们是怎么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的?(指名反馈,教师引导)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他为什么又要让我再把它藏起来呢?”):纳塔莉从陶瓷虎口中发现了一卷胶卷。
第二部分(从“纳塔莉把胶卷塞进衣服口袋……”到“好了,大功告成!”):陌生人来家里搜查胶卷,纳塔莉巧妙地调包,保护了胶卷。
第三部分(从“那两个家伙一溜烟似的离开了……”到结束):威廉叔叔知道纳塔莉巧妙地保住了胶卷惊呆了,高兴地夸奖她是个聪明的孩子。
(三)初谈人物形象,鼓励深入探究。
1.教师指名反馈:在这紧扣读者心弦的故事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其中谁是文章的主要人物?(文中刻画的主要人物形象:纳塔莉、威廉叔叔、两个间谍。主要人物:纳塔莉)2.指名说说纳塔莉留给你的印象。(学生根据阅读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教师适当地归纳、总结)纳塔莉:机智、勇敢、聪明。
3.教师: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品质特点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展现出来的。现在,请同学们继续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描述纳塔莉言行等方面的语句,再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作者是怎样刻画出纳塔莉的形象的。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老师的要求深入探究。
四、目标检测:
1.补充词语,并说出前三个词语的意思。
疲惫不()无能()()()()如生 若明若()价值连()喜出()外 忧心()()迷惑不()()()得意 翻箱倒()2.比一比,组成词。
胶()徒()琢()瞥()眶()堪()跤()陡()啄()憋()框()湛()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不仅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还初步交流了对故事的主人公纳塔莉的认识。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作者是怎样通过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述突出纳塔莉的机智、勇敢、聪明的。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定向
1、反馈、交流上节课自读的情况,从语句的品读中感悟人物的特点。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言行、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3、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难点及突破的方法: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内容。了解纳塔利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领悟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是本课的重难点。为了突出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首先我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出描写纳塔利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并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加深内容的理解。其次在熟知这些句子后加以抓住关键词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和动作描写,并认识这样写的好处。其间还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更深地感受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及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得到正能量的启发。
三、导学
(一)谈话导入。
1、齐读课题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虎口里藏着什么宝贝?(出示胶卷图)这不是普通的胶卷,里边暗藏着什么?这胶卷对两个歹徒来说意味着什么?
3、考考你:(1)文中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他们之间的故事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2)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3)娜塔莉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略)
(二)细读课文,品词品句。
1、找出文中有关描写纳塔莉心理活动和动作的语句并用笔画出来,有体会的地方作好批注。(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用“——”表示,动作描写的句子用“﹏﹏”表示。)
2.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并反馈(课件展示重点句子):(1)心理描写的句子
①“胶卷算什么宝物呢?”纳塔莉想,“难道威廉叔叔是在同我开玩笑吗?他为什么又要让我再把它藏起来呢 ?” 师: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纳塔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天真、爱动脑筋)②胶卷!纳塔莉有点儿心虚地在口袋里摸摸。“原来他们是要找这玩意儿!为什么呀?他们肯定不是好人我得把胶卷快藏起来!”
师:可以看出纳塔莉有什么样的品质?(机敏、果断)③还是藏在那只陶瓷虎里最保险,对,应该把胶卷放回那儿!师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纳塔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爱动脑筋)(2)动作描写的句子
① “纳塔莉一边琢磨着这些字句的意思,一边用手指去摸陶瓷虎的那对眼睛。”
师:什么是琢磨?通过“琢磨”看出什么?(这一段话主要写的是纳塔莉善于思考,发现了胶卷。)
②纳塔莉来到楼上自己的卧室,朝四周扫视了一遍,书架、梳妆台、写字台、床头柜……却没有找到最适合藏胶卷的地方。
问题:这些地方为什么不合适藏胶卷?
③纳塔莉关上房门,眼睛拼命地四处搜索着。突然,她看见了自己的照相机,眼睛不禁一亮。她迅速取出照相机里的胶卷,把威廉叔叔的胶卷装了进去,然后把自己的胶卷塞进口袋。
师:抓“拼命”一词进行体会,感受纳塔莉把胶卷放进照相机的妙处。问题:如果是你,你还能把胶卷藏在哪里?(然后进行比较纳塔莉办法的高明。)
④纳塔莉背对着那个高个子,手里攥(zuàn)着胶卷,在陶瓷虎右眼眶鼓起的地方按了一下。老虎的嘴慢慢张开,纳塔莉一松手,赶忙把胶卷放进老虎口中。
(通过纳塔莉藏胶卷、取胶卷、放胶卷这些动作,体会她的机智勇敢、聪明。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纳塔莉动作的词,提问: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或者用换词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准,比如 :“手里攥着胶卷”的“攥”字能换成“拿”、“捏”、“握”吗?为什么?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具体展示了纳塔莉将胶卷藏好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纳塔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三)体会威廉叔叔对纳塔莉的夸奖,并试着夸夸纳塔莉。
过渡:纳塔莉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敢成功保护了胶卷,对于这种结果威廉叔叔有什么反应?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找到课文的原句答)
1、他惊呆了!连连摇着头,高兴地说:“你可真是个聪明的孩子!”(1)威廉叔叔高兴地夸奖纳塔莉,但为什么又“连连摇着头”?
师:所以威廉叔叔才会发自肺腑地夸奖纳塔莉:“你可真是个聪明的孩子!”(2)指名读、小组读。
(3)用自己的话来赞一赞纳塔莉吧!(生各抒己见)
四、总结全文,角色朗读
1.教师小结:同学们,纳塔莉的机智、勇敢、聪明的确令人佩服。我们再一起分角色读一读课文,希望这次能够把纳塔莉的形象读得活灵活现。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纳塔莉是聪明的,她能够在危机中保护好胶卷不仅因为她的机智,还因为她的勇敢和镇定。老师希望你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能够保持镇定,冷静地多想一想。
六、布置作业: 拓展小练笔
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动笔续写片段。
上课铃响了,老师抱着一摞试卷走进了教室,看着老师那阴沉沉的脸,同学们猜想这次考试成绩一定不好,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了……
七、板书设计
威廉叔叔
两个歹徒
寄 ↘ 胶卷↙抢
↑调包
纳塔莉
(聪明
机智
勇敢
临危不惧
本组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3篇课文,其中一篇讲读课文由3个片段组成。它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此外,本组课文以“人”为本,紧紧围绕专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本组教材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用了不同的手法,有的侧重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为主。这三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本组教材紧紧围绕专题,形成了“读人、说人、些人”的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才。
二、教学目标
1、认真学习本组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
2、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3让学生学会积累,并把积累运用到学习中去。
三、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学习中运用。
四、课时安排
《人物描写一组》3课时
《刷子李》1课时
《金钱的魔力》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3课时
《回顾拓展》2课时
一、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是“难忘童年和童年趣事”,并提示学习要求和阅读方法。
2、这单元课例由5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3篇《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的发现》,略读课文2篇《祖父的园子》《儿童诗两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窘、绞”等生字,会写“痴、愧”等生字,正确书写“牧童、祸患、幼稚”等词语。
2、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牧童》。积累有关童年生活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4、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5、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摘抄感动的语句。
6、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7、围绕“难忘童年”来进行口语交际及写童年趣事的作文激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从词句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揣摩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2、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文中美好的语言,感受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一、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是“难忘童年和童年趣事”,并提示学习要求和阅读方法。
2、这单元课例由5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3篇《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的发现》,略读课文2篇《祖父的园子》《儿童诗两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窘、绞”等生字,会写“痴、愧”等生字,正确书写“牧童、祸患、幼稚”等词语。
2、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牧童》。积累有关童年生活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4、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5、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摘抄感动的语句。
6、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7、围绕“难忘童年”来进行口语交际及写童年趣事的作文激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从词句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揣摩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2、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文中美好的语言,感受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3、“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应关照编排特点,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5、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3.想象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收集吕岩、杨万里、辛弃疾的生平
2、有关古代童年生活的古诗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过安仁》。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诗人吕岩借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
2.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明学生读,正音。(注意读准“篙、棹”)
(3)多种形式读诗,要求正确、流利。
(4)自学,看看能否弄清诗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特别提示:看图理解是好方法。
(5)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再读感悟,体会诗境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全班交流,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要求: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
(3)师生共同评析。
4.品评诗句,悟其感情
诗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把两个顽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猜猜诗人当时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在观察两个孩童?(喜爱)
5.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六)作业、拓展
1、背诵古诗。
2、课外读读写儿童的诗。
3、推荐背诵杨万里的其它诗。
第二课时
(一)乐调情
1.用学生熟悉的曲子唱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2.学生交流有关宋词的知识,教师适时小结。
3.板书题目,读题。(强调“乐”的读法)
4.介绍辛弃疾生平。
(二)读入情
1.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
3.采用各种形式读这首诗,要求:正确、流利。
(三)品悟情
1.自由读词,理解词语意思,准备质疑。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3.同桌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句子意思。
4.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5.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6.请学生自由谈所想象的画面。(特别提示: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
7.学生自由读,边看图边读边悟情。
(三)议深情
1.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2.总结: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2、小练笔:读了这三首古诗词,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茅檐 低小 翁媪 吴音 相媚好 醉 大儿 中儿 小儿
无赖
【教学相关链接】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桑茶坑道中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抄写喜欢的句子。课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抄写喜欢的句子。【教学准备】
1、歌曲《送别》
2、电影《城南旧事》片断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断,配歌曲《送别》,了解小说《城南旧事》。阅读课文后面的“资料袋”。
2、电影中的主题曲是《送别》,唱出的不仅仅是对离去的朋友的不舍,也唱出了对美好童年的深深依恋。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
3、读课题,闭上眼睛想一想,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三个词语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组合出无数的画面,教师要鼓励学生流畅地说出自己的想象。
二、自由畅读,步入童年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说说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事情?朗读相应的部分。
3、再读课文,觉得最好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三、深入阅读,品味童年
1、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最有意思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①读读这个句子,从这些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②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呆呆地看一样东西,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同桌相互说一说。
③想象作者面对骆驼,呆呆地注视的情景,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2)我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①读读这段话,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和体会,但一定要在课文中找到依据,比如:
◇“我”很喜欢骆驼,不希望它遇到什么危险,他是不会遇到狼的。
◇“我”可能把自己也当作了骆驼,觉得自己更知道骆驼的心思。„„
②比较句子
◇我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我幼稚的心灵中有一个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课文中为什么用“充满”而不用“有一个”?“充满”说明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骆驼也脱掉了它的旧驼毛袍子啦!„„因为太不整齐了。①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里你又看出了什么?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四、作业
1、选择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背诵。
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
第二课时
一、继续品读,感悟童年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的想念童年和童年的生活?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朗读体会。
2、学生品读感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1)童年可以有漫无边际的想法。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不是的,爸!他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我真想拿把剪刀替他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2)童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②把两句话联系起来,你心里有一种什么感觉,体会到什么?
◇童年的傻事多么美好。◇“我”的心中充满了留恋。
„„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
(3)童年很快就过去了,过去就不会回来了。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②细细地品读这些句子,从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淡淡的忧伤 ◇暖暖的心情 ◇失落和怀念 „„ ③带着自己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二、吟诵课文,回味童年
1、轻声吟诵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感情。
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三、拓展延伸,珍惜童年
1、童年是美好的,光阴是宝贵的,这正是这篇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而你此时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许多有趣的经历呢?(鼓励学生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2、.推荐阅读《城南旧事》另一本则是高尔基的《童年》,这两本书都非常的棒,大家可别错过了这写好书。
四、布置作业
1、课文描写的一些场景和画面,一定使你印象深刻。找出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写下来。
2、阅读《城南旧事》或是高尔基的《童年》
【板书设计】
6.冬阳·童年·骆驼队
学骆驼咀嚼(4)
想象驼铃用处(5—9)
对童年生活无
} 想替骆驼剪毛(10)限怀念 追问骆驼去处(11—14)
7*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教学重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萧红的资料。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学生自主学习。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
2、汇报交流:
⑴ 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⑵ “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小节):“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
⑶ 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节):
① 思考: 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② 交流、讨论:
⑷ 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思考: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
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表达感受
8、童年的发现
【教学目标】
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给童年带来的快乐。3.了解课文“童真童趣”的特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被老师罚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真实反映童趣”的。【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的教学挂图。【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2.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 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课文课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2.激趣朗读,作者的发现有趣吗?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四、阅读理解“‘我’发现了什么?”
1.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2.朗读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
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体会作者的感受。
五、开放拓展
收集同学间童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
六、作业:抄好词句。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以作者是怎样发现这童年的秘密的导入新课教学。
二、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三、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
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说出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这句话。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愤懑的感受。
四、从课文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五、总结交流
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作业::抄摘5个好句子并写体会。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梦中飞行――>人的进化 地理课上――>胚胎发育 生物课上――>驱逐迫害
9、*儿童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
本课的教学课件,本课的教学挂图,课外的儿童诗。【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朗读诗歌
1、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2、朗读课文。
二、感情朗读,体会意境
1、指导学习《我想》
(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①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
②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③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比较朗读,理解诗歌
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四、诵读诗歌,感悟语言
1、自由诵读诗歌,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特别的句子。
2、说说这些诗句特别在什么地方?(1)很有韵味。(2)语言中有图画。
3、朗读或背诵这些诗句。
五、作业
1、选择背诵诗歌。
2、有兴趣的,可以试着写一首儿童诗。【板书设计】
我想
安、接、装、种、悠、长、望、飞
童年的水墨画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目标】
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活。
3.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达真情实感。
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准备】
1.有关童年的音乐磁带。
2.收集有关童年的碟片及照片。【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课文,激发情趣
1.回顾本组内容,说一说《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2.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天真、可爱„„)
二、打开记忆,回忆童年
1.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静静地回忆一下,自己轻轻地说一说。
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童年难忘的故事。
课堂评价:(1)有没有把事情说清楚。(2)有没有把事情说具体。
3.学习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三、课堂交流,分享童年
1.每个学习小组评选最难忘的童年故事。2.各个学习小组轮流在班内交流最难忘的童年故事。要求:一位同学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其他的同学说说推荐的理由。
3.师生共同评议说得是否清楚、具体,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四、修改提高,难忘童年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说得更清楚更具体。
2.尝试把学习小组内各个同学的童年故事,连起来,变成一个有趣的童年历程。
3.班内交流。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味了《童年》这优美的歌曲。听了这样的歌曲,我们想到很多,好像也看到了很多。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同学们和老师所收集的童年影集吧!这些都是我们童年时代捕捉的特别镜头,里面珍藏着大家的美好回忆。
2、学生交流翻看影集。
3、过渡:同学们,童年的歌声还在我们的耳边吟唱着,童年照片中的美好画面还在我们的眼前浮现,大家一定有很多感想吧!一定回想起了许许多多的童年往事,其中,有一定很多有趣的事情!现在请同学们用简单的几句话把自己童年最有趣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大家,好吗?
4.指名发言。
5.听完同学的有趣事,大家一定会发现,在我们的童年时代里,有许多有趣的、值得回忆的事情,今天老师要大家把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最有趣的童年往事说出来,让大家彼此分享。
二、自由交流,拓展思路
1.过渡:现在,咱们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说说你们在童年时代的有趣的事情。所说内容不限,可以写童年时代发生在学校的趣事,也可以写发生在家里的趣事,等。只要是觉得有趣的事情就行。一位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同学们可要听仔细了,他的童年趣事,到底有趣在哪里。(老师随时参与各小组中,分享大家的趣事,并认真观察,适当、及时地给予必要的点评。)
三、大组交流,评价指导
1、让四人小组推荐代表,说说他那有趣的童年往事。要求把故事的过程说具体清楚。
2、组织评价。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评价:“他说的童年往事是不是有趣?”“他是不是把故事发生的过程说具体清楚?”或者“你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赏?”“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听清楚?”“你对怎样说得更好有什么建议?”等。
四、草拟片断,渗透写法
1、让学生把的童年故事写下来,让老师和更多的同学分享。先让学生写一个自己认为最有把握写好的片断。教师巡视,发现典型。
2、写好之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着看。教师选择典型的例子,组织全体学生展开评价,可以欣赏写得好的地方,也可以指出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五、小结谈话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的眼前呈现出许许多多有趣的童年往事,如梦如画,丰富多采,充满着天真无比的童趣„„。由于时间关系,大家还没有把全文写完,下课后继续写完,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让老师分享你们的童年趣事。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展示典型,组织讲评
1、教师事先从学生的初稿中发现典型。
2、.导语:同学们,老师阅读了同学们的作文,就好像走进了你们的童年,感受到大家童年的纯真和美好。
3、用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让作者朗读。
4、.生共同评议。
导语:刚才听了这位同学朗读了他的习作,大家看看,他写的童年往事是否有趣,他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师生评价)
导语:这篇习作在语言运用方面,你最欣赏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欣赏?还有什么建议?
5、展示中等的习作,让组织学生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注意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6.展示教师杜撰而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同样问题的“病文”(也可以从外引进),组织评价。
二、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自己的习作,先指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和不足,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一评优缺点,提出修改建议。
三、总结谈话
通过这节课的讲评,大家的思路应该更加宽阔了吧!为了使大家的童年趣事更加生动,更加精彩,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修改意见,回去把文章认真改一改,把童年趣事写得具体,更生动,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你们童年的美好和欢乐。
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标】
1、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
2、积累名言警句。
3、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数】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由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弄清他们交谈的内容。你对哪些话有同感呢?在四人小组内,结合本单元的课文例子来讨论。
2、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独特发现与体会。师:你读本单元课文,还有哪些发现,哪些独特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4、生再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5、教师小结:作者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我们读课文时,就要入情入景,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传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值得我们有感情的再读一读,请同学们选者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二、日积月累
1、自由朗读句子,读通顺、流畅。
2、指名朗读、齐读。
3、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背的句子多。交流评比。
4、谈理解:学生自由读背后,对句子会有体会,教师引导学生谈对句子的理解。教师适当评价,不要讲得太多,学生有疑则答。在各小组交流基础上,全班交流,弄懂大致意思即可。
5、生交流:我在哪里见过这些词句?我曾经用过这些词句吗?师生集体评议。
6、诵读练习:这些句子能背了,能诵吗?引导学生诵读。
7、课外要求:课外看看这些名句出自哪篇文章,找来读一读。
三、课外书屋
1、教师诵读,激情引入:教师深情地朗读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童年》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师:刚才的文章怎样?知道是谁写的吗?待学生回答,教师点明:这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著名小说《童年》。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童年》这本书。大家有兴趣读吗?本周,我们将开展一个读书交流活动,主要就围绕这部书来进行,现在我们就分头准备吧!
3、我们先集中看看这部书的精彩片段吧!老师用课件呈现《童年》的四-五则精彩片段。
4、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本单元由《我从哪里来》、《人的一生》、《细胞》、《我像谁》、四课组成。主要是研究人作为生命世界的一部分如何繁殖下一代、人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的构成和遗传变异现象,以及认识生命个体、科学技术研究的现状,提高学生对生命延续意义的认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逐步进入青春期,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他们在身体形态和功能等方面都将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一阶段他们难免会对自己身体发育的特点和青春期应该怎样搞好卫生保健产生疑问;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体验到在丰富多彩的生物界里,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生物体,也会产生“各种生物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儿女的相貌往往和父母相似,又有些不同,这是为什么”等问题。如何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了解与生命的延续相关的科学知识,解决学生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是本单元编排的主要目的。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需要,根据《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来编写的。本单元相关的生命世界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是: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2.懂得交流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能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并做好观察记录。
4.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5.能够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6.能够对同一现象作出不同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
2、能够尊重证据。
3、能够珍爱生命。
4、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5、愿意合作与交流。
科学知识
1、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
2、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3、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
一、单元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课文的内容生动、感人,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比金钱、财富更重要;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想想等。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
本组4篇课文的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尤其是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十分逼真,这些都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好材料。
课文之外,还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让学生积累有关诚信方面的古诗文名句和由“信”字组成的词语,这不仅能丰富语言积累,而且能使学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让学生通过说和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加深对“诚信”这一专题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措施:
1、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2、另外,建议学生运用课文中获得的阅读方法去阅读有关选学课文,搜集发生在身边的有关诚信的事例,加深认识,并付诸行动。
三、教学时间: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人物语言、行动、外貌描写的特点
2、理解重点语句中包含的深刻意义。
3、培养学生“以诚待人”的意识。教学准备:课件资源、相关知识储备
教学切入点:从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入手,引发学生对于“以诚待人的思考。
教学创新点:在教学本组课文时,让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品味作者对人物、行动及外貌的描写特点。教学疑点:课文中揭示主题的语句的含义。教学练点:
1、21页小练笔
2、抄写《7尊严》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3、作文:说说我的心里话
四、具体教学分析:
5《中彩那天》
教学建议
1.课始,可通过启发谈话或者用一个简短的有关诚信方面的故事导入
课文,揭示课题,理解“中彩”的意思,提示“中”读第四声。2.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默读全文,画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然后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作适当的点拨。3.本文故事性强,适宜于进行复述训练。要求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再浏览3—9自然段,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给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列一个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复述故事内容,要关注学生在复述过程中的语言质量,并有意识地提示运用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4.“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这句话是教学的难点。首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7、8两个自然段,懂得“道德难题”具体指的是什么?然后环绕最后父亲是怎样解决这个道德难题的?父亲这样做值得吗?等问题,采用师生合作解疑的方法,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对话环境,对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应给正面引导,注意体现文本的价值取向。
5.要把握住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统一协调。6.本文课后的“小练笔”对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加深对课文理解有着很好的作用。通过讨论,相互启发,想象出库伯把汽车开走后,我们全家人的表现,主要还是“我”和爸爸、**的表现。
7.课后,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诚信方面的事例,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说说对“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体会。
6《万年牢》
教学建议
1.课文前的提示语提示了阅读的要求,可让学生先读一读,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2.教学略读课文,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根据上面的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作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3.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自己的评价。
4.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人。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谈。
5.对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先联系上下文分别说说它的意思,再说说这中间的相互联系。
6.关于父亲受雇于老板这件事,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讨论: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
7.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拓展带读一篇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7《尊严》
教学建议
1.课文文字浅显易懂,可以多给时间引导学生自学。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识记生字,理解词义,读通课文;同时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课文的思路。
2.本文的生字词教学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可分散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进行,有关人名、地名等可在启发谈话,初步感知故事内容时进行;有的词语比较容易理解的,可以选择一部分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凭借这些词语复述故事内容。一是以词语为依托,串连课文的内容;二是检验学生对词语是否理解,并尽快将这些词语加以内化;有的词语则在体会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中加以深化。还有些词语在结构上很有特色,可以从构词方式上让学生体验,如“狼吞虎咽”,引导学生发现其中两对同义词;又如“饥寒交迫”,其中有“饥”与“寒”这一对相关的词。课后可让学生找一找构词方式有特点的词语加以积累。
3.在深入阅读时,可抓住“尊严”一词,先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再思考为什么杰克逊说哈默有尊严。引导学生通过对哈默的外貌、动作和语言进行品味。
8《将心比心》
教学建议
1.本文是略读课文,宜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遇到不理解的词句时,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或主动向老师询问。
2.初读时,要求理出“我”所经历的两件事。同桌之间相互口述,再
让几个学生在班上复述。
3.再读时,拟采用移情体会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要是你是那位阿姨会怎么做?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位被扎针的母亲,你会这样做吗?如果对那位护士进行责怪,甚至辱骂,将会产生什么后果?然后针对上述问题与文本进行对话。在相互交流中,再反复阅读文中的人物对话,以加深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物语言的本身。如语言中“人称”的指代要明白,层次要分清,交代要清楚等。在理解的基础上,可提供一些情景进行迁移训练。如公共汽车上一位红领巾让座,一位老人在种树,让学生展开想象,模仿课文的语言描写,写几句人物的对话。
4.文中的最后一段可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记诵,然后说说对“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理解。
5.课后,可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日记的形式写一件有关将心比心的事。
第二单元课时教案
5、中彩那天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拼读“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拨电话、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2、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导入课文,揭示课题。(出示:一位母亲说:“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请根据母亲的这句话做一道加法题。(诚实﹢信用﹦财富)做对了吗?
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彩那天》中去寻找答案。板书课题。读课题,读准“中”的字音,理解“中彩”的意思。
2、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抽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交流生字词学习情况。
读自己画出的生字词,说说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
思,提出自学后还不能理解的词语。
3、默读课文,课堂自习。
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结合课文中叙述的故事列出提纲,准备复述故事内容。
4、自学反馈。
(1)解答疑难,提示生字词学习的难点。
(2)理解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为复述做准备。
4、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思考:父亲中彩后,“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各自试着把这种感情变化用朗读恰当的表达出来。
(3)指导试读,评价、点拨。
5、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写出音序、偏旁,找出形近字、多音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听写词语。
2、抽读课文,勾出母亲说的话。母亲的话让作者深刻地体会到什么?
(出示: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
刻。)
为什么?
3、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内容。
(1)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探究问题一:“你父亲正面临的着一个道德难题。”这个道德难题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道德难题?
探究问题二:父亲最后拨电话给库伯,让他把车子开走,你觉得父亲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
(2)学生各自针对上述问题阅读思考,准备交流。
(3)小组内讨论交流。
(4)各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可将学生的想法加以归纳引导学生讨论。
例如:
A、课文说到库伯家里很有钱,完全有能力去买一辆汽车,而“我”家里很穷,父亲有那么渴望得到一辆汽车,是否可以去和库伯商量一下,把车留下。
B、彩票上K字记号除了父亲,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不用打电话给库伯等等。
(5)小结:教师对各组的发言作点评。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5、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1)体会开头和结尾的联系。
(2)说说为什么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理解这个“富有”的特殊意义)
4、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小练笔”。
提示:开展想像,我就是父亲,把当时面临难题时的想法写出来。
5、课外作业。
联系实际,写一则有关诚实、讲信用的日记。板书:
5、开头:诚实﹢信用﹦财富
中
起因:(神情严肃)
彩 事
那
经过:(道德难题)
诚 实 守 信
天 故
结果:(特别高兴)
结尾:受益匪浅
6、万年牢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
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独立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课文的题目是“万年牢”,文种三次讲到了万年牢,每一次都讲了什么? 请你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讲了哪几件事?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三、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评价。
四、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地谈。
着重抓住下列语句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
1、“早晨起来,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儿……”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实在。
2、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亲的手艺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请去当伙计,每月有工钱,由于父亲看不惯老板变着法儿赚钱的生意经,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五、对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
1、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说说三处“万年牢”中间的相互联系(见教材35页)
六、讨论父亲受雇于老板这件事
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
七、拓展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读一篇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八、板书设计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工艺高、质量好
万年牢的生意:好的产品受信赖 赢得众多回头客 生意旺
万年牢的人品:诚实、守信
九、作业设计:
结合生活中的故事写一写对“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理解。
十、反思:
在本文中,对于“道德难题”的理解要引导学生抓住父亲的动作、语言、神态来加以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理解母亲说的“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也做这样的人。
7、尊严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富有”的真正含义,做有尊严的人。
2、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己的尊严。
三、课程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一)导入:板书课题《尊严》
尊严是什么? 怎样才能得到尊严?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找一找。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哈默的尊严的?
(三)自学反馈
(1)解答疑难,提示生字词学习的难点。(2)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并复述。
(四)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一)分析第三次对话
1、探究问题一:通过三次对话这年轻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探究问题二:杰克逊大叔怎么知道年轻人将会是百万富翁?
(二)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读一读、演一演这三次对话。
(三)师生互评。
1、师:正是由于年轻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夸他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四)总结课文在;年轻人拥有了这么多的高贵品质,但是它的成功还要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板书:努力
年轻人用自己的努力,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叶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
师总结:我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不断努力,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板书设计:
7、尊严
(自立+讲原则+自强+自尊)×努力==成功 作业设计:
1、抄写文中含义深刻的话。教学反思:
本课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年轻人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体会文中的含义,本文的“尊严“并不仅仅赞美了哈默很有尊严,也赞
美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的长者之风。
8*将心比心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你认为什么叫将心比心?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让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帮助解决。2.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纠正读错或读不好的句子。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4.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后,合作自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横线标示出来。
3.齐读第三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纹线勾出文中阿姨和母亲说的话,仔细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5.学完课文,你对课文中的阿姨和母亲想说些什么吗?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后拓展。
1.以“将心比心”为题,写一写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2.创设情境,补充对话。
①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位小朋友给抱着孩子的阿姨让座。②在人来人往的超市里帮素不相识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买的东西。③大街上,帮助一位残疾的叔叔捡他掉在地上的东西。板书设计:
8*将心比心
阿姨
奶奶
将心比心
母亲
护士
将心比心
人
人
将心比心 小练笔:他(她),让我感动。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课前准备
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垃圾,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例如:别人有事情找你父母,父母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情呢?
1.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样的话想说?(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面。
第二课时习作我的发现 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2.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情,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2.思考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欢心的事情,也可以是烦恼的事情、难受的事情……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4.学生动笔。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是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小练笔: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语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 语文园地二 》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要真实,要有自己的想法。
2、写出的文章有条理,内容清楚,有主题。
教学重难点:文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层次清楚,内容具体。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这段时间你有什么话憋在心里很想说出来,可又没有合适的机会说出来吗?现在说出来听一听。让学生相互说说。
二、现在我们来看看这次习作的要求,让学生默读,说一说习作要求什么,给我们提示了哪些写作的内容。
三、让学生在说一说自己想些什么?怎么写?
四、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学生口述作文的优点与不足。再次提醒学生文章的真实性。
五、出示范文,进行分析。
六、学生习作。老师个别指导。
七、以学生的文章作案例,进行讲评。
八、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交换修改习作。
九、誊写习作。
学习“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学生逐句自读,要求读正音,读通顺句子。
3、读读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师生交流讨论释疑。
5、熟读、背诵。学习“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学生自读。
3、师生共举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的含义。
4、选取其中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的意思,写一个事例。学习“我的发现”
1、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哪些经验。
【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推荐阅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07-02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09-23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350字10-08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10-05
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06-21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试题07-19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试卷10-26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B(鄂教版)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