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自己,你就是你自己的偶像散文(精选10篇)
上初中时,我的一篇作文被语文老师作为反面教材,抄在黑板上讲评。其中,作文中引用了一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名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老师讲到此处时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个学生,开学前几天认真学习,后面再不努力了,能成功吗?
讲到此处,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所有目光都朝我看来,我羞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面对如此情景,我一气之下背起书包就跑回了家。母亲听完我的诉说后说:“你认为你引用的那句话没错,那你就坚持你自己的观点,不要为别人的看法而活,更别想得到所有人都认同你。”
在母亲的教导下,我又回到了学校。从那以后,不论做什么事,只要认为是对的,我就坚持自己的观点,不为世俗所媚,不为流行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浮华所惑,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现如今,我认识的好多人活在别人的眼里,没有自己的主见。同事小李买了一条裙子,穿到单位说:“这条裙子三百多块,好看吧?”小王接过话茬说:“款式还行,就是颜色有点老气,不鲜艳。”小李当下回家换了一条裙子。从那以后,谁也没有见过小李再穿那条裙子。
我参加工作至今三十年了,单位已换过十多任领导,记得第一任领导喜欢书法,于是,单位人人练起了书法。下一任领导喜欢奇石,单位人人办公桌上摆放一块石头。曾有一位领导喜欢钓鱼,于是,节假日人人拿着鱼竿去郊外池塘钓鱼。凡此种种,完全失去了自我。
让我觉得最为可笑的一件事是,曾有一任领导,看过秘书起草的文件后说:“刻苦钻研的‘刻’字你写错啦,应该写成‘克’。”秘书连忙说:“是!领导,是我大意了。”从那以后,单位的文件里只要有“刻苦”一词,一律写成“克苦”,着实让人啼笑皆非。
关键词:偶像崇拜,科胡特,自恋
各个时代, 人们选择娱乐明星、文化名人、草根阶级的成功人士等来充当自己的偶像, 不管是小朋友、青年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崇拜。追星、偶像崇拜似乎成了这个社会不变的主流。追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而且偶像似乎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自恋这样一个概念引入精神分析是从弗洛伊德开始。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 幼儿时期的原初自恋是作为个体成长的一个阶段, 但是在他的病人那里, 他看到很多人总是过分的关注自身;过少的投注于环境中的客体;与这些客体有不成熟的病理关系。弗洛伊德解释这是因为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挫折过早或严重的打断了婴儿早期的完美感和无所不能感, 从而使力比多没能投注到外部的客体上, 而是固着到自身, 形成神经症。所以成人身上表现出来的自恋倾向是病理的, 是不正常的。
从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到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再到温尼科特费尔贝恩的自恋理论的奠基, 到了科胡特这里, 他研究自恋是从客体关系理论强调的关系 (环境) 出发。他没有仅仅局限于弗洛伊德内驱力模式和力比多观点。科胡特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恋的倾向, 自恋是维系自我意识, 获得生存能量的必不可少的部分。科胡特认为婴儿开始是没有自体的, 但是他有内部驱力和双亲的投射。儿童天生的有自我成长的需求, 另外, 双亲对于儿童的反应、需要做出相应的理想化的响应。双亲是儿童的自体客体。随着成长过程中个体经历的非创伤性的挫折, 儿童会给自己创造一个夸大性的自体和理想化的双亲意向, 因为自体在强大的不能改变的现实中不能忍受, 所以需要一个夸大性的自体为自我提供能量、雄心和自尊。因为父母自身的缺点不能满足幼儿的幻想, 幼儿会感到失望, 为了填补失望, 幼儿要自己创造理想化的双亲意向, 之后理想化的双亲意向会被内化为超我。在这期间核心自体形成, 核心自体经传换性内化, 自体客体和它的功能被自体和自体的功能所取代。也就是说个体开始比较现实的看待被理想化的客体和世界, 开始用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如果童年经历重大的创伤和剥夺, 会妨碍紧密结合的自恋型自体结合为一个健康的人格。[1]这段对自恋的描述会给我们提供一种角度来理解偶像崇拜。
对于偶像崇拜这种现象来说, 个体在选择偶像的时候, 是从自身的不能满足的需要出发, 也就是说在偶像身上有个体一直渴望的缺少的某种体验或品质, 个体把自己的精力投注到偶像或明星身上的时候, 感觉是美好的、完整的。这时, 个体体验到的是理想化的双亲意向所带来的感受:你是完美的, 但是我与你在一起, 我是你的一部分, 所以我也是完美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 个体一直把偶像当成自体客体, 他不同于与我没有关系的客体, 而是能够满足我的需要, 幻想, 与我完美融合的客体, 是自体延伸, 是能够使我的存在得以确证的客体。随后自体客体的功能就会被自体和自体的功能所取代。这种自恋的投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巩固核心自体的稳定。在个体生理成熟之后, 一个人在潜意识里还是期待着能够回到小时侯那种无所不能的感觉中。出现在成人身上的这种退行是使个体在无可奈何的现实中暂时得到心灵慰藉和维持自尊的能量来源, 这表现在偶像崇拜中就是个体能够从偶像身上获得心理的幻想的满足。这种正常的自恋投注使个体的自我界限是清楚的, 他能够知道从偶像身上可以获得怎样的体验, 而不会过分的干涉偶像的生活。
但是在偶像崇拜现象中, 还有不能让人接受的粉丝, 做出不能让人接受的事情, 也就是说这些人的做法超过了人们可接受的度。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正常状态与病理状态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两者之间有一个临界点, 过了临界点, 人的病理状态就会呈现出来占领人的心灵。对于这种表现, 我们可以用下面一段话来进行解释:“在自恋的世界里, 每个人或每件事, 都是自体的延伸或充当自体。如果有任何挫折, 只是被体验为这个完美世界的瑕疵, 这种瑕疵或自恋性损伤激起一种不知足的愤怒, 但是他却不能识别出入侵者是与自体分离的。入侵者或敌人被体验为对延伸性自体的敌对部分, 自恋者希望对这部分进行完全控制。如果绝对控制的幻想被破坏, 这个自恋者就会体验到强烈的羞愧和愤怒。他们的自尊会受到伤害。”[2]表现在行动上就是粉丝们会用自杀、恐吓等各种方式来消除自己不能忍受的羞愧和愤怒而不考虑后果。在这种现象中, 个体就没有能正确处理与客体的关系。
综上所述, 从自恋角度理解这一问题, 会有助于我们从狂热的追逐中停下脚步, 反观自身, 从多角度理解自己。古希腊圣城德尔菲神殿上的著名箴言“认识你自己”道出了人生在世的真谛, 只有不断认识你自己, 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有健康人格的人, 我们才会善待自己, 善待他人, 善待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Michael.St.clair著, 贾晓明、苏小波译《现代经典很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年
[2]斯蒂芬.A.米切尔, 玛格丽特.J.布莱尔著《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年版
[3]查尔斯.布伦纳著, 杨华渝译, 北京, 《精神分析入门》, 北京出版社
[4]ichael St.clair著, 贾晓明、苏小波译《现代经典很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年
[1]Michael.St.Clair著, 贾晓明、苏小波译《现代经典很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 2002年。第195页到196页
在我们平凡的生活里,很多人都失去了挑战自我的勇气,也有很多人在经历一次次挫折和失败后,产生了彷徨无助之感,在这个时候,也许你会期待有个英雄出现,可无论你如何努力寻找,结果还是独自守着这份无助。可能此时的你会怨恨现实的残酷,羡慕别人的成功,但你却忘记了自己,忘记了还有你和你的心,存在于这个世界。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完全取决于自己,你必须做自己的英雄。
许多人在通往人生的那条道路上孤独徘徊,被迷雾遮住的双眼无法看清周围的环境。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人生道路上独行,尽管步履蹒跚,但有一条路你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之路。有一条路你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之路。人生最遗憾的事,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你曾经的那些好友,也许都过上了自己的生活,你的父母也会在守望中老去,没有人能一直陪伴着你。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都将渐渐离你远去。在此,你可以不拥有任何东西,除了对生活的激情和对未来的希望。
在这个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一个人去面对,独自去跋涉的.,路再遥远,夜再黑暗,也得孤寂地走下去。对于未来和前方的路,我们有太多的未知。正因为这些未知的因素,会在心理上产生恐惧。由于方向感的丧失,让自己变得虚无,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脚步也开始不那么坚定,可低谷也是走向另一个高点的开始。积极的人在绝境中看到的是希望,而消极的人在同样的绝境中,看到的可能是死亡。
也许你有战胜一切的能力,却没有一丝战胜自己的勇气。如果你只看到没有得到和失去的,那你将错过当下正在到来的。不要因为你曾经历黑暗、挫折,就对未来失去信心。只要勇敢地迈出一步,奇迹就会发生。只有在看清楚自己的时候,才能发现唯有自己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这时,你会明白心中的那个自己才是真正的英雄。
只要你在努力,生活就会越来越好;只要心中充满激情,你的未来就有希望;只要对生活拥有信心,心中就会充满爱。人生有许多挫折,每次面对挫折的时候你只要想反正都会过去,一切都无所谓。这也是在要求你勇敢面对挫折。可能很多次你都感觉自己不会成功,你也许会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走上失败的“绝路”。可那时的你都已经在“绝路”上了,就干脆大义凛然一些,也许就“绝处逢生”了呢。
没有英雄出来救你,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放弃,当你能直面险境时,你会发现,恐惧的力量正在减弱,只有你能做自己的英雄。虽然生活中的你我都不完美,但要一直努力下去,因为这就是我们必须要坚持做的事:“永不放弃,做自己的英雄。”
★ 也许有那么一天……
★ 品味一家幸福作文
★ 品味幸福作文700
★ 学生议论文:品味幸福
★ 稳稳的幸福人生哲理
★ 品味幸福300字优秀作文
★ 有人生哲理的座右铭
★ 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
★ 有含人生哲理的句子
自信心是一根柱子,能担起精神的广漠天空,自信心是一缕阳光,能驱赶迷失者眼底下的阴影;生活起居大伙儿一定要坚信自己,并熟记最成功的人便是你本身
在风烛残年之时,苏格拉底了解自身的巳时日很少,就想磨练和点化一下身旁那为颇有才气的助手。因此把那为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焟烛所剩很少了,得找另一根焟烛然后点下来,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这位助手就立刻心领神会,”您的观念辉煌必须非常好的传送下来……”
“但是,”苏格拉底慢悠悠的说,“我需要一位最出色的`继承者,他不仅要有非常的聪慧,还务必有充足的自信心和不凡的胆量……那样的候选人现阶段我都未发觉,你帮我物色一位吧。”
“好的,”助手说,我一定会竭尽所能寻找,不负您一件事的种植和信赖。”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在说些什么。
这名忠实而勤奋的小助手,任劳任怨地一开始依据各式各样的方式四处物色人选。可他领来的很多人,苏格拉底都表明不满意。有一次,当这位助手再度无功而反﹑返回苏格拉底眼前时,苏格拉底爱护地抚摩着这位助手的肩部说:“简直辛苦你了,但是,你叫来的那些人,实际上都不如你。”
“我一定继续努力,”小助手立刻言辞恳切地说“就是寻遍全世界,我也要把最成功的人挖掘出来,引荐给您。”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聊哪些。
半年之后,眼看苏格拉底就必须告别尘世间,但最出色的候选人还是沒有着落。在苏格拉底弥留之际,助手十分愧疚,泪如雨下地坐着高手床前,语调厚重地说:“真对不起您,我令您失望了。”
我在这个假期里,读了一本书,书名叫《你自己就是伯乐》。我读了之后我的感受是,不管你是高还是矮都有自己的想法。别人说你不行,你要适量的去尝试!就像文章中的人物一样,同学的眼里没有他,但他还是勇敢地尝试了每一次的比赛!说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海边玩。那天海浪很大,我心里很害怕,虽然我学会了游泳,但我不敢下海。妈妈让我看其他小孩都玩得很开心,让我也去玩一下。这时我想起了这本书,我想我也应该勇敢地去尝试。于是我跟着妈妈小心地走进海里,我被海浪冲翻在沙滩上,但我依然爬起来跟着妈妈往前走,终于离开浅水区,可以漂在海面上,这时终于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快乐的享受冲浪。
我终于感觉到我自己就是伯乐。
这篇故事讲了苏格拉底让自己的助手找一个最优秀的人选把他的文化传承下去。助手找的几个人都不让苏格拉底满意。最后,苏格拉底在狱中对他的助手说那些人都不行,其实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只不过你把自己忽略了,把自己耽误了,把自己丢失了......而你不敢相信自己,没有自信,没把自己推荐给苏格拉底。
记得有一次,我好不容易取得了一个表演的机会,在班会上展示自己这五年来学习的成果,而自己也为这个机会练习了很久很久,也在为这次自己的表演加油鼓劲,边练边幻想自己表演完,老师的评语是什么,同学的建议是什么。终于盼到了班会那天,轮到自己表演的时候,我由于紧张过度,像一块木头立在那儿。虽然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是由于不自信我还是什么都说不出来,好像时间都静止了一样。因为主持班会的同学没有想到会有这种突发状况,所以有些不知所措,过了一会,老师让下一名同学表演他带来的节目,他的节目本来不是很出色,但是由于他非常自信,他的表演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所以我下定决心,下次参加班会,不能像这一次,要做好充分准备,自信地展示自己的表演。
同学们,你看我,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生活中,我们会认识各种各样的人,有些缘只是擦肩就过,有些情,走过了,还会有淡淡回眸的温馨片刻。总是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就会想起那曾经飘落过的点点微笑。这个时候,你不用揽镜自照,就已经觉得面容明朗心情开阔起来。随着时光的流逝,从春夏秋冬到花开蕊落,人生的轮回,真正留在脑海中的不会太多。除非铭心刻骨的,但一般人这样的机会又不是常有。我们的记忆,总是在新旧交替中一点一滴地厚重丰盈起来。点缀了平淡的生活。
我曾经在7月份的时候和朋友相约一起去看海。她带了一个我不认识的散客,大家一起做个玩伴。回来之后,那个就算“熟悉”的朋友经常约我出去。包括这次“十一”,因为我有事,她假期短也就放弃了。我就有几分好奇。不过是短短几天出去一趟而已,了解也不多。她说,觉得你还挺爽的,做事粗中有细,许多时候很会为别人考虑,去玩累不着,开心!呵呵,原来是这样啊。我一向都是如此。只要有缘同行的,都尽可能地为他人设想的周全一点,所以,每年约我出去走走的人很多。在这方面,我很自由也不落寞。
罗曼罗兰说过:“要把阳光分散给别人,总得你自己心里有才行!”我们总是期望自己在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的人比落井下石的要多,但现实中却是很少。有的时候,基本就没有。所以就会不停地抱怨,难怪戴高乐说:“我认识的人越多,我就越喜欢狗!”不愧是法国总统,这总结的可真够精辟的。
对于交友,我有自己的心得:“假如我让你不快乐了,那么就请忘记我吧,我是无心的。倘若你让我烦恼了,还是放弃吧,拜托,我是那么的不值得。每当我设身处地为你考虑的时候,你是否觉得我应该就是这样!面对网络上的好友,不需要都相知,只是在彼此的对白中,欣赏!想吃放心面包,我还得自己去做!”
基本上人人都有利己向善之心,都希望被需要和认可。只是世俗的复杂淡化了这个禀赋,让困顿和愿望不停地纠缠,最后或许啥也得不到,只剩下烦恼了。这就是自己不快乐的根源,一切都是“欲之恶”惹得祸,如影随形,抛都抛不掉。我们置身于如此荒唐的世界,虽然地球上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富裕到无需操心物资的地步,但是也没有穷到只想着温饱的程度。只有不停的攀比,让彼此停不下追逐。活的累、生活的苦比甜多,说到底,这一切就全都是自找的。个个都如此,也就不稀奇了。
我们对故去的亲友寄托的最美好心愿,就是在天国能够永生!要知道,天使的两处住所,一个来自天堂,一个就在有爱的人心中。如果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取信!或许通往天堂的`路会“皇恩浩荡。”生在尘界的你我,都有自己的储蓄银行,平时的人际交往,就是在为信用卡揽积分。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养成好的习惯,不轻易透支你的额度,而是积极地投入,也许总有一天,在你需要动用的时候,回报的丰厚,已经远远地超过了所有的预期。
我们行走在路上,不是每天都可以碰到可以爱的人。
我们负重的人生,不是时刻都能够邂逅值得信赖的缘分!
如果期望今世可以结交几个,不管在网络上还是现实生活中,都可以安放孤寂和灵魂的朋友。在生命的繁花中陪自己去看日出日落,在悲伤困苦的时候,能一起共同度过命运的沼泽。那么,你最好先扪心自问一句:
总是在想,我们的一生无论是长还是短,我们的十五六岁,十三四岁的岁月总是转瞬即逝,而且最为重要的就是它们随着我们的年龄的增长,它们就像我们消逝的青葱岁月,一去不复返。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龄的增长还是因为什么,我们的年龄带给我们的是现实还是成熟,最起码看待问题的价值观和考虑问题的长远意义上是存在明显的特征。我们总是习惯性的拿着一副过来人的强调教导着比我们年幼的人,我们也总是习惯性的教导。在我的意识中,我其实特别的讨厌那种总是教导人的人,我喜欢用实践、用行动去证明。我之所以不说,我害怕我的多言会伤害到某一个被我训导的孩子的幼小心灵。可是我又在想,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像是一棵幼苗的成长过程。在生长过程中,不可能总是只是一味的去长着主枝干,而抑制小的枝丫的生长,只有小的枝丫配合生长的主枝干才能有力的彰显其值得被赞扬的未来。所以幼苗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配合合理的修剪,目的只有一个:为了主枝干的利益最大化成长。
在《镜子》,一部关于孩子,中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访谈中,俞敏洪老师对于中国家长与中国孩子的心理以及沟通交流教育问题上,他谈论他的看法是提到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中国的父母在孩子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我在看得过程中以及听俞敏洪老师的讲解中,我并不认为只是将责任一味的归结于孩子与父母的沟通问题上。而这些话必须要有一个稳固的大前提,那就是这样的平等式教育只能建立在有一定物质基础和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身上,这样的家庭才会有平等的地位或者说是一种资格,孩子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要么父母的文化水平是半吊子,要么父母的经济水平是半吊子,很多情况下需要自我约束和提升,在这里的提升只是先给孩子灌输一种现实性的目的心。最起码的是告诉孩子:你想要什么?
比如我的父母,他们可以给我一个温暖的家庭氛围,给我一个无需担心学费、生活费的环境,但是他们给不了我怎么样高层次的成长指导。但是他们不会像理论性很强悍的知识型父母,但是他们确实实干家,用他们的一言一行来潜移默化的教育我,而这一切还是需要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我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索的人。假如换成不爱思索,神经思维并不怎样敏感的孩子,又将怎么办?父母固然给孩子提供好了教育的物质基础,却怎么也触及不到孩子的心理。当你的孩子正直青春期,文化层次低的父母还是只是一味的为孩子创设物质条件,哪里知晓自己的孩子在此时此刻需要的不是丰厚的物质保障而是心理沟通。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替代另一个人度过属于自己的青春。只是青春的枝枝丫丫需要特定的时刻,特定的时期需要修剪、整理。
大多数农村的父母把孩子送入学校的.那一刻起,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只是物质基础的提供者与被提供者。等到孩子出现问题之后,首先考虑到的是老师的责任,将自己的一切潜意识之中就开始屏蔽。如果一个农村家庭出现一个优秀的孩子,最起码是学业上有所建树的孩子,我大脑的第一反应便是这个孩子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力真好。这个孩纸之所以成为一个命运与他人有别的人的首要前提一定是这个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教育却是是一门轻易说不清却又满含着智慧的学问。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除了生理性问题最为严重的便是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数孩子很轻浮,过分的看重自己的样貌,这些问题不但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时代问题。
在《镜子》中,俞敏洪老师说:“他觉得父母就应该从孩子两岁的时候就开始陪孩子阅读,到五六岁最起码可以自己独立阅读,到十几岁达到一种习惯性阅读,而在阅读书籍的要求上没有提出非要阅读什么?那么在孩子的未来青春变化过程中,变成坏孩子后也不会坏到哪儿去,最起码孩子已经潜在的某些文化底蕴、文化修养、文化教养已然成为他行事的一个标尺,有了属于自己独有的内在格局。”给予孩子的阅读不单单是提升孩子精神层次的愉悦,最起码在某些潜在的教导之中,带给孩子的世界是另一番别样的世界,而不单单是追求某些浅显的东西。突然想起院长说因为自己的职业关系,他经常和自己的儿子谈论的都是国际性的问题。我当时就特别的羡慕,一个孩子,我们只是想着先拉伸自己孩子的精神层次时,文化水平高的父母却在思考提升自己孩子的国际精神层次,那将是一种思维格局的划分和潜移默化。
你的青春没有一个人可以帮你行径它的每一步,哪怕是小小的一步也不可以。当我们的父母在精神层次上给予不了我们满足时,我们要感恩父母最起码可以提供给我们无忧的物质保障。我们的人生既然从开始到未来的年老都需要自己一个行走,那么我为什么不提前行使我们的权利呢?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过活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那么我们有什么必要非要听命于谁?知道想要什么真的很优秀也很可贵。
今天受到了批评,很严厉但很暖心的批评,可能我昨天理发后的发型有点引人注目,有点太短而且鬓间白发有了很多,一位很熟悉的朋友规劝我:“子龙,你干吗这么累?看你这么没精神呢!”
我解释道:“最近不是看世界杯吗?晚上连着熬了几次夜,再加上我死活不肯给自己放松一些任务,只好减少睡眠时间,才有点看上去很疲惫。不过稍微过几天就好了,我很会调整自己的!”
他摇摇头:“你是聪明人,有些话我也不想多说。在我们这个年龄必须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感觉累了就休息休息,感觉困了就睡觉,我们有大量的任务需要完成,有那么多的家人等待我们爱,但是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也就没办法爱其他人。”
很是汗颜,一般情况都是我给别人这么说的,很多道理我们都明白,但具体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总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例外,扪心自问,我爱自己吗?爱得有没有意义?
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很自律的人,自律到了可怕的地步,大家从我锻炼身体的曲线就可以看得出来,是一条几近于直线的走势,我懂得自己最缺乏的其实是放松,也缺乏对自己身体的温柔,每当我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我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克服它,而不是让它发泄出来,于是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总觉得自己很坚强,但只有在很少的场合里我才能有那种找到真我的感觉,比如说在老家炕头上陪着老太太聊天,比如说在县城双海湖畔眺望荷花,再比如说在南京梅花山绽开的一树繁花前痛痛快快的哭泣,我有时候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但我在乎自己的四面楚歌。我很古怪地发现,其实我真的并不太会爱自己,至少不会用我的方式爱。
我做过最傻的事情绝对不是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胖子,也不是当年下扬州闭关三年,愣生生把在这家单位里的.上升通道给打破,我做过最傻的事是十几年不思进取,坐等好运降临,可惜我失败了,就连彩票都中不了七等奖,那个时候的随波逐流是我很悲哀的一个阶段,但当时丝毫没有这种感觉,总觉得挺好的,有吃有喝有朋友,几把麻将就可以消磨一个下午,喝起酒来谁也不服就是扶墙,堕落到竟然给女儿施加压力,让她无论如何也要学习好,将来有大出息等等,我觉得自己是个大爱之人,爱所有的亲人、朋友、同事等等吧,但是我爱自己吗?我在乎自己的一种面子,总是喜欢那些虚伪的尊重,那不是爱,那是作茧自缚!
有时候我们要懂爱的真谛,就像信赖棍棒教育并不是犯罪,信赖沟通教育也未必是先哲一样,我们要懂自己需要什么,爱是一种蜕变和升华,而不是总让自己适应某一个环境,真正的高手是改造环境或者寻找适应的环境,爱自己就是要让自己变得更好!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爱自己的十种方法》,写得真好,可以说让爱自己变成了一幅画卷,可以大声赞美自己,可以停止让自己感到恐惧,耐心呵护自己的心灵和善良……但我从始到终还是看不到什么有用的方法,唱高调是大家都会的,我读这篇文章感觉不如像开头我朋友说的那样:干嘛那么累呢?
时光匆匆,转眼又快到了毕业的季节,看着word文稿中,硕导给布置的任务与时间安排,不禁惘然,当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将论文的事儿一拖再拖,终于到了期末,在老师的催促中承诺会利用寒假去完成,真恨自己没有早一点打开看一眼,这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完成的任务,瞬间挤满了短短的假期,更令人不安的是,对此,毫无头绪的我,只会整日整日地躺在床上满心忧虑的思索着忧虑,不知所措。
遥想过去的岁月里,每次早起上课或是实习,是我们永远都不会厌倦抱怨的话题,赖床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按掉恼人的铃声,忍受着辘辘的饥肠,缩进温暖的被窝,继续在自己的睡梦中“修行”……从此我们的生活中再也没有清晨的鸟鸣,也没有徐徐升起的朝阳,一切在睡梦中麻痹,倒在自己创造的“温柔乡”里,一觉不醒,每日过了一些什么浑然不知,只道日子一天天过去,流逝地比水更加迅速。到了该上课时去上课,到了该考试时临阵磨枪上战场……每每有想做的事情,总是三分热,随手扔,临近毕业,终是无成。直到事情堆积,压上自己的双肩,弯着腰,喘着气,才感三年虚度,该准备之事尚未准备,将做之事无从下手,而这一切,便是源于赖床太多,骨子里的惰性频繁发作。
一个人的生命,是该说长,还是说短,倒无定论,只是,若在该把握时,轻易地自我放纵,最终,只会让自己后悔莫及。天道酬勤,幸福从来只会敲响奋斗者的门扉,机会也只留给那些时时艰苦努力着的.人。
生活看似波澜不惊,其实依然充满着意外,我们不知道,在哪个转角,我们也许还来不及说再见,就要同这个世界,同那些再也无缘相见的亲人和朋友诀别,再也不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爱自己想爱的人。这是一个不平静的年初,新年钟声敲响,千万人欢呼雀跃之时,却传来三十多人惨死于追随新年钟声的噩耗。那其中多是如我们一般,正值美好年华的青年,更不乏艰苦卓绝,奋力拼搏之人。明明是在努力地生活,却被上帝无情地剥夺了继续活下去的机会,而我们在暖暖的被窝里虚度过的光阴,加起来,或许比他们的生命更长……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考试的前夕,想着曾经活生生的一个人,就要在异乡的殡仪馆火化,在这个寒冬化为灰烬,和风一起行向世人未知的远方,在那里,她是否依然笑靥如花,温若朝阳?或许心中悲愤不已,分明没有怠慢生活,却连努力的机会都不再有。
是啊,该醒来了,给自己上紧发条,活动活动已迟缓地如同老人般的躯体,运转一下锈迹斑斑的大脑,掸尽身上寄生的懒虫,在旭日下昂首挺胸,迈步向前。让自己在离去时,没有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没有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而得以安详地闭上双目,坦然西去。我们努力,只因我们还活着,只因我们不想腐烂在床榻上,只因我们不想,也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蛆。
【战胜自己,你就是你自己的偶像散文】推荐阅读:
成功就是战胜自己答案11-24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作文07-18
战胜自己的个性签名12-07
关于战胜自己的名言句子11-23
有关于战胜自己的名言名句09-12
战胜自己读书笔记06-20
战胜自己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10-21
战胜自己作文1000字11-25
中学生作文:战胜自己11-18
战胜自己优秀作文800字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