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宣传周
1、粮食是用来满足温饱的不是用来浪费的。
2、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3、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4、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
5、人人节约一粒米,拯救世间千万人。
6、节约粮食,人人有责。节约粮食,人人有利。
7、自觉遵守就餐纪律,养成饮食卫生习惯!
8、盘内一分钟,厨内更多功。
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11、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
12、浪费粮食是的犯罪!
13、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14、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15、粮食是血汗换来的!
16、一粒粮食,一滴汗水。
17、盘中粒粒皆辛苦!
18、节约粮食给未来生活多一点机会!
19、《锄禾》不止是诗,知辛苦,更需要行动。
20、爱惜粮食,从娃娃抓起!
21、民以食为天。
22、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23、珍惜劳动成果反对浪费粮食。
24、节约是美德,请珍惜盘中食物!
25、民以食为天,粮以俭为先。
26、省下一颗粮食,已许可以救活一个人的生命!
27、若要生活好,勤劳,节俭,储蓄三件宝!
28、一米一谷,都是春夏秋冬滴汗水的收获,请珍惜!
29、滴水凑成河,米凑成箩!
30、一斤粮,千粒汗,省吃俭用细盘算!
31、爱惜粮食就是爱惜生命!
32、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33、请记住:粮食来得不容易!
34、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35、饱时不忘饿时饥!
36、世界是我们的,粮食是世界的!
37、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
38、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39、生命诚可贵,粮食价更高!
40、粒粒皆汗水,滴滴是金钱!
世界粮食日宣传标语
1、放开粮食市场,加强监督管理
2、文明就餐,礼貌待人!
3、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4、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5、粮食来之不易,大家共同珍惜
6、创建节约型社会,从珍惜粮食开始!
7、纪念世界粮食日,开展爱粮节粮活动
8、爱粮节粮,建设节约型社会
9、加强粮食行政执法,提高服务人民质量
10、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爱粮节粮人人有责
1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2、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
13、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4、推行科学储粮工程,减少农民产后损失。
15、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6、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17、珍惜粮食,养成节约好习惯。
18、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19、纪念第40个世界粮食日
20、科学用粮,节约用粮,共建节约型社会。
21、桌上一粒饭,农民一滴汗。
22、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3、爱粮节粮,建设节约型社会
24、爱惜粮食,节约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5、粒粒粮食,滴滴汗珠,爱惜粮食,造福人类。
26、节约需从点滴起
27、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社会
28、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29、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爱粮节粮人人有责
30、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社会
31、天地“粮”心,珍食莫蚀!
32、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33、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须知人人有责。爱惜粮食,节约资源。
34、普及节粮知识,提高节粮意识。
35、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帮。
36、爱粮节粮,建设节约型社会
37、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8、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39、提高粮食品质,增强法制意识
期间, 组委会分别组织召开了展商座谈会、专业观众座谈会, 听取大家对展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并组织代表围绕如何实现展会可持续发展这一中心议题, 就加强专业观众邀请等分议题分组进行了深入讨论。
会议通报了第十二届粮油展工作计划方案。展会将于2012年10月16~18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除继续展出各类粮油粮机设备、产品及技术外, 还将结合山东产业发展特色, 重点组织面粉、食用油、玉米深加工以及饲料生产相关企业参加展览。展会同期将举行“全国粮食行业人才信息服务网”启动仪式和“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科学发展座谈会”等活动, 继续在参展产品中开展金奖评选活动。
关键词:粮食安全;困难;压力;关键;措施
俗话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是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
一、确保粮食安全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我国现有13亿多人口,人口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人均耕地不足1.4亩,约为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1/3,我们要用8%的耕地养活20%的世界人口,其压力是巨大的。近十年,我国人口年均自然增长数略有减缓,约为800万人。而同一时期,粮食年均增产量与此前的20年相比,从1037万砘锐减为164万砘。所以,相对于人口而言,粮食增产能力匮乏,确保粮食安全的压力在逐年增大。2008年前后,世界性粮荒的蔓延给我国敲响了警钟,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二、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维系粮食产能
粮食安全问题按其影响因素可细分为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人造性粮食安全问题。四种粮食安全问题中,前三种最终的成因都是因为粮食产能不足、产量下降。所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點在于维系粮食产能,提高粮食产量。
三、维系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措施
(一)构建合理粮价体系,维护粮食稳定产量
所谓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是指生产者对粮食价格的反应而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粮食产量的增减变化与粮食价格起伏密切相关,两者变动趋势表现出基本同步性。比如,1994~1997年期间,粮食价格连续处于高位,1998年粮食产量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51230万吨。1999~2002年期间,由于粮食价格持续走低,粮食产量在2003年滑到了低谷,仅43070万吨,以至引发了粮食安全问题。
维持粮食价格相对稳定、适度增长的状态,是确保合理的种粮利润空间,促进粮农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构建合理的粮价体系,首先要规范农产品交易市场,避免粮农利益被非正常侵占;其次要健全农产品供需平衡体系,避免丰收粮贱的现象。①2010年出现的大蒜、绿豆等农产品的价格风波,充分暴露出我国对农产品市场监控失力的弊端。我国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简化、净化农产品流通渠道,建立完备监控体系,打击不法行为,避免农民利益受损。②建立农产品供需平衡体系。首先建立强大的农产品收储系统,在2008年前后的世界性粮荒中,我国之所以未受大的冲击,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1.5至2亿吨储备粮,为当年粮食消费量的30%至40%,是世界粮食储备安全水平的二倍。其次建立农产品余缺调控系统。扶持粮食深加工产业的建设,以实现对陈旧粮的开发利用,实现粮食的动态供需平衡。
(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增收
所谓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是指是否具备必要的粮食生产能力而诱发的粮食安全问题。粮食生产能力主要包括耕地数量和耕地性能两个方面。
1.耕地数量是粮食安全的基础。1980-2008年,我国耕地面积年均减少约400万亩。为不突破我国耕地18亿亩的红线,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①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切实控制建设占用耕地。②对于因土建、化工、开矿等活动造成耕地损毁的,损毁方必须采取事后恢复措施。③加强对脆弱性耕地的保护,提高其抵御洪涝、沙化等自然破坏的能力。
2.在维持一定耕地数量的同时,维护提高耕地产出性能是十分必要的。①增加投入,推进对中低产农田的改造工程,不断提升优质高产农田的比重。②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模式。测土配方施肥可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量,并可避免化肥使用不当对耕地的污染性破坏。③大力推行有机肥工程。有机肥可更新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的生物活性, 提高土壤的吸收性能、和抗逆性能,从而提升耕地产能。
(三)加强粮食生产抗逆能力,降低粮食生产受灾程度
所谓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意指自然灾害诱致的粮食减产和绝收的粮食安全问题。近十年,我国粮食生产年均成灾面积约为2.7亿亩,年均造成粮食损失约300亿公斤。自然灾害是难以避免的,但我们可通过事前预防措施来降低其负面影响程度。①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降低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和破坏程度。我国投巨资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旨在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②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耕地防涝抗旱能力。抓紧实施病险水利设施的除险加固改造工程;以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兴建山区小型抗旱水源工程;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③推行种粮优种战略,提高作物抗逆能力。国家应加大优质粮种推广力度,从而实现粮食生产减灾增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2、科学用粮,节约用粮,共建节约型社会。
3、桌上一粒饭,农民一滴汗。
4、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
5、节约粮食,人人有责。节约粮食,人人有利。
6、饭菜穿肠过,节俭心中留!
7、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
8、严禁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行为。
9、节约粮食,人人有责。节约粮食,人人有利。
10、提高粮食品质,增强法制意识。
11、加强粮食行政执法,提高服务人民质量。
12、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须知人人有责。
13、普及节粮知识,提高节粮意识。
14、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须知人人有责。爱惜粮食,节约资源。
15、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
16、食物权是人人享有的一种生命权利。
17、珍惜粮食,养成节约好习惯。
18、爱惜粮食,节约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9、世界粮农组织确定:从1981年10月16日起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
20、自觉遵守就餐纪律,养成饮食卫生习惯!
21、粮食是用来满足温饱的不是用来浪费的。
22、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23、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爱粮节粮人人有责。
24、推行科学储粮工程,减少农民产后损失。
为了让孩子们树立节约意识,抵制和反对浪费粮食的行为,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从小培养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__县实验小学开展了“爱粮节粮,传承美德”主题教育。
主题教育班会
各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教育学生爱粮惜粮,让孩子们自觉的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抵制和反对浪费粮食的行为,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班会课上,孩子们了解到:对粮食的浪费是对资源的最大浪费。全球每年食物总产量中的三分之一,约13亿吨粮食被浪费。我们要积极宣传“爱粮节粮”知识,增强节约意识,引领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共同营造氛围,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
光盘行动
一菜一饭来之不易,爱粮节粮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我们要树立节约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日三餐做起,不浪费每一粒米,以“光盘”为荣,以“剩饭”为耻,争做爱惜粮食、厉行节约的表率和楷模。
手抄报作品
《悯农》不止是书本上的诗句,更要成为每一个人的行动。爱粮节粮的传统美德要靠新一代的孩子们去引领传承。让节俭美德,文明就餐成为实验小学的潮流新风尚,让这阵节俭之风吹入每个箬溪学子的心中。
每一粒粮食都是一个神话,经过四季的洗礼,终结成果,为人类贡献它的一生,所以我们无忧不能忘记苦难时,丰收了也不能忘记饥荒时。世界粮食日,请给每一粒粮食贡献它全部力量的机会。
“节约粮食”这句话说来简单,但我们身边却有很多人做不到。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愁吃,不愁穿,人们节约的意识就淡薄了。无论从网上看到的,还是生活中亲眼见到的,许多人在外边吃饭,点一大桌子菜,吃不了多少,剩下的全部浪费掉。甚至他们还嘲笑打包人的寒酸,殊不知他们才是应该被批评的人,不知道节约、浪费粮食。
我曾经也做过一次“败家子”。有一次去姥姥家,吃饭时不小心把一团米饭掉在了桌子上,看了一眼,然后继续吃碗里的饭。姥姥见我没有吃掉的这些饭,她二话没说把我掉的饭给吃了,我当时在想:“不就是一点饭吗,至于吗?”晚上跟姥姥闲聊天,姥姥给我讲了过去人们生活的艰苦,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我这才恍然大悟,姥姥是从穷苦时候过来的,自然知道生活的不易,而我大手大脚习惯了,不懂得节约有什么。
一、粮食安全的涵义
粮食安全的概念最早由联合国粮农组织 ( FAO) 1974 年11 月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大会上通过的《消除饥饿与营养不良世界宣言》和《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确定, 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起因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发生的世界粮食危机。1983年4月,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通过了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提出的粮食安全新概念, 其内容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的, 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个概念包括三项具体目标:①确保生产足够多的粮食;②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③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们都能获得粮食。1996年《世界食物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中重新论述了食物安全的内涵, 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喜好时, 才实现了粮食安全”。[1]
国内主流观点认为, 以FAO为代表的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虽然广为引用, 但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分析不能简单套用FAO的概念。结合中国的实际, 研究者对“粮食安全”的涵义有以下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认为, 完整的粮食安全概念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层次。宏观层次的粮食安全可通过全球及整个国家的粮食获取能力来反映。其中, 全球粮食获取能力取决于全球的粮食生产总量, 而一个国家在特定年份的粮食获取能力则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粮食生产量、粮食储备量和食物净进口量 (包括国际粮食援助) 。微观层次的粮食安全反映在家庭和个人的粮食获取能力上。粮食安全的不同层次是互相联系的。一般地说, 宏观层次的粮食安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微观层次的粮食安全。但是, 宏观粮食安全并不能保证全部居民家庭的粮食安全。微观层次的粮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 (马九杰, 2001) 。
另一种观点认为, FAO的概念不能反映现代市场经济情况下“讲本图利”的基本思想, 不利于指导具体的实际工作, 有必要对其进行扬弃和创新。反映粮食安全的本质要求并比较实用的粮食安全概念应该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与其生存和健康相适应的足够食品, 而对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进行动态、有效平衡的政治经济活动 (吴志华, 2003) 。
由此可见, 国内的粮食安全观点强调在“安全性”与“经济性”之间寻找有效的平衡点, 要求综合考察粮食体系中各种可能的隐患, 以合理的成本满足微观个体对粮食的需要。可控的粮食进出口通过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成本, 能促进更有效率地实现粮食安全。
二、我国粮食进出口现存的问题
1.粮食进出口稳定性差
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年粮食进出口数据 (见表1) 发现, 我国粮食进出口量年际波动显著, 表明我国粮食贸易稳定性差。究其原因, 主要有二:一是主要进口粮食来源国过于集中, 粮食进口的可控性较弱。我国进口大豆来源地主要是美国、巴西和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
阿根廷, 进口小麦的来源地主要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 一旦发生出口国大幅减产或贸易摩擦等问题, 在粮食贸易中就会处于被动地位, 贸易量出现大幅波动, 给国内粮食安全带来隐患。二是我国粮食市场机制比较落后。从内部因素来看, 粮食进出口主要受国内粮食供求状况、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 而我国粮食相比其他商品而言市场机制相对落后, 市场信息反映不充分, 使得粮食进出口经常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
2.粮食进出口时滞性现象明显
从理论上讲, 粮食进出口应该起到调节国内粮食供需和平抑价格的作用, 当国内粮食供应紧张时增加粮食进口, 当国内粮食过剩时适当出口粮食。粮食进出口的时滞性表现为粮食净进出口方向相对于国内粮食产量增减变化情况出现时间上的滞后状况, 不但没有起到平衡国内粮食供求的作用, 反而起到了逆向调节的作用。[2]也就是说, 由于粮食进出口的时滞性, 在国内粮食增产的年份, 我国反而大量进口粮食, 而在国内粮食短缺、粮价上涨的年份, 我国会大量出口粮食。从表1可以看出, 从1990年到2006年, 只有6年的粮食净进出口方向与当年的粮食产量增减变化相协调, 其余10年的粮食净进出口方向与当年的粮食产量增减变化相冲突。比较显著的如1993年~1997年间, 1993年至1995年由于农民工进城潮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粮价上涨, 但我国粮食却是净出口;1995年到1996年粮食增产, 粮价开始下跌, 我国却大量进口粮食;到1997年粮食产量下降, 我国却又开始净出口粮食。近一轮如2002年~2005年, 2002年~2003年中国粮食处于净出口状态, 与此同时粮价开始上涨, 决策者开始担心粮食安全问题;2004年至2005年在国内粮食丰收的情况下我国又一次大量进口粮食。
发生粮食进出口时滞现象的主要原因, 是我国粮食进出口计划的制定滞后于粮食供给周期, 计划的制定过于依据历史数据, 缺乏对未来粮食供求形势的理性判断。同时, 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我国的粮食进出口主要是国家发改委和粮食局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 向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达进出口总量的计划, 然后由中国粮油进出口集团公司来执行。由于多个部门参与其中, 进出口计划从确定到执行间隔时间长, 出现了较显著的时滞性现象。
3.粮食进出口品种结构有待改进
我国粮食进出口品种结构比较单一。在进口方面,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1997年以前我国主要进口小麦, 1995年和1996年分别占到进口粮食的56%和70%。1998年我国调整了进出口战略, 开始大量进口大豆, 到2005年和2006年大豆进口量分别为2659万吨和2827万吨, 占到当年粮食进口量的81%和89%,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而2006年小麦进口所占份额已下降到1.9%。事实上, 国际小麦市场供应量大, 成本低, 出口国多, 仍处于买方市场阶段, 适当地进口有助于缓解北方小麦产区的缺水情况。在出口方面, 我国主要的出口品种是玉米和大米, 1999年后我国实行玉米出口补贴政策, 玉米出口迅速增加, 每年均占粮食出口的50%以上。玉米是北方的主要农产品, 我国南方玉米作为饲料粮的需求很大, 但是又是其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 适当地进口有助于将更多的资源用于生产具备比较优势的稻谷。我国幅员辽阔, 南北比较优势差异很大, 应根据自身优势, 结合国际市场供求状况, 合理改进粮食进出口品种结构。
三、制定合理的粮食进出口战略
1.实现贸易伙伴多元化, 建立较为稳定的贸易关系
在WTO规则框架内, 扩大和发展与世界所有粮食出口国的贸易往来, 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 是中国粮食贸易政策的出发点。但是, 也要经常考察进口粮食来源地的变化, 避免提供进口粮食的国家过于集中, 从而在国际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 给国内粮食安全带来隐患。同时, 还要充分利用主要粮食出口国家之间的竞争以及他们的利益矛盾, 掌握粮食进口的主动权, 降低粮食进口成本, 增强国内粮食安全。另外, 要增加中长期粮食贸易的合同比例, 减少贸易摩擦和贸易不稳定性, 发展良好的贸易往来和合作关系。
2.改革粮食进出口管理体制
首先, 加强各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粮食的生产、贸易和储备管理部门之间必须要更顺畅地沟通和协调, 才能避免粮食进出口时滞性现象的频繁出现。如果了解中国国内粮食生产和储备形势的农业部、粮食局不能准确及时地把握粮食进出口信息, 中国粮油进出口集团公司等又不了解国内的生产、储备状况, 相关部门不能及时沟通信息, 甚至为了部门利益而制定互相矛盾的政策, 那么, 通过粮食进出口来平衡国内供求、平抑粮食价格、更有效地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其次, 放开对大型粮商的粮食进出口经营权。可在对大型粮商进行有效风险监督的基础上, 在弹性计划范围内, 赋予大型粮商较完整的粮食进出口经营权, 使得这些企业能随时根据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对进出口计划进行调整。
3.对不同粮食品种实行差异化贸易策略
(1) 大米:
满足国内, 适当出口。大米在我国口粮消费中占的比重最高, 同时大米也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产品, 在农产品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大米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大多与我国一样, 地少人多, 以小规模生产为主, 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从而我国大米具备了低成本的优势, 但我国大米的品质较低。纵观世界大米贸易市场, 其贸易量相对于其他品种来说比较小, 因而大米贸易首先必须强调满足国内供给, 以保障粮食安全, 然后进行适当的出口。我国大米的关键是品质差, 以后必须加大科研投入, 改良品种, 提高品质。
(2) 小麦:
适当进口。前面提到, 1997年以前我国曾大量进口小麦, 1998年开始随着优质小麦的发展我国大幅减少了小麦进口量, 2002年开始我国变成了小麦净出口国。小麦也是我国居民的主要口粮。目前, 世界小麦生产供给能力较强, 出口国多, 成本低, 不易形成卖方垄断。我国小麦生产主要集中于北方, 适当进口一部分小麦调剂国内市场供需缺口, 有利于缓解北方部分小麦产区缺水的困难, 减慢地下水位下降的速率,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 玉米:
南进北出。玉米是北方, 尤其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粮食生产品种, 产量很高, 相对丰裕, 供大于求。玉米主要的需求国是韩国、日本等, 距离东北地区很近, 具备运输成本上的优势, 东北地区可增加对这些国家玉米的出口。同时, 放开南方地区的玉米进口市场, 适当进口玉米, 以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
(4) 大豆:
注重稳定性。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与美国、巴西相比根本不具备比较优势, 因此目前大豆不应人为地设定自给比例。但进口量巨大, 来源国集中, 容易对大豆进口的稳定性造成冲击, 影响粮食安全。除与大豆出口国发展良好的贸易往来和中长期合作关系外, 我国可加强与南美洲地区的粮食生产合作, 鼓励国内企业购买、开发和租用其耕地, 建立国外粮食生产基地, 以提高大豆进口的稳定性。[3]
参考文献
[1]张苏平.粮食安全评估指标与研究方法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13) .
[2]卢良恕, 王健.粮食安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进口;政治因素;灰色关联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3-0041-04
一、前言
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已实现“十一连增”,但中国粮食进口也在年年增加,我国依靠自身的粮食产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消费需要。由于淡水、耕地等资源限制,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难度愈来愈大(高洁,2014)。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政府和专家关注的焦点。研究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文章非常多,许多学者从政治角度分析了粮食安全,认为粮食安全的威胁已经不是简单的来自粮食减产,自然灾害,粮食的政治性也非常明显, 粮食已成为农业超级大国的政治武器,一定的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然而这些研究主要从定性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计量实证性不足。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粮食进口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探讨政治因素是否显著改变这种关系,利用1995-2012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政治因素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二、政治因素对粮食政策的影响
粮食出口国的粮食贸易政策,是影响国际粮食市场的最主要政策因素。一个国家的粮食政策对其他国家的农业经营者和粮食消费者会产生连带影响(帕特里克·韦斯特霍夫,2011)。国际粮食出口总量关键集中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而粮食进口国则较为分散且多为发展中国家,这就形成了少数粮食出口发达国家控制国际粮食贸易价格和数量的局面。近年来,粮食出口国的农业政策,尤其是粮食出口政策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日益显著。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当粮食出口国的粮食生产受灾、或国际粮食市场供应不足,粮食出口国将以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等政策限制或停止本国粮食出口,借此来保护本国消费者。
政府不仅对国内的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政府为本国经济营造的国际政治环境同样是重要的,这种政治环境就是政府与政府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政治互信虽是建立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之上的,但是政治互信对经济合作的反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对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观念是有重大影响的,也就影响了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政策。日韩两国的粮食自给率和库存率都严重低于 FAO建议的一般性指标,但两国政府都认为不会面临粮食安全的威胁。而中国粮食自给率远高于日韩两国,却一直为粮食安全所困,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不同。国际政治中的粮食安全侧重于主权国家在食物供应链层面的风险。世界粮食贸易主要控制在以美国为首等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手中。日本和韩国是海上强国,又是美国的战略盟友,无论是运输安全还是粮食的供给保障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虽是日韩两国的近邻,经济发展也类似日韩轨迹,但地缘政治类属要求中国不能照搬日韩两国的粮食安全模式。中美意识形态不同,在合作的外表下美国对华政治政策一直怀有敌意,美国历史上有多次因政治原因使用粮食禁运的案例。因此,中国只能将粮食自给作为国家战略优先考虑。
粮食禁运是政治因素的极端体现,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双输结果,但粮食禁运的可能性始终围绕中国,许多学者研究这种可能性会不会转化为现实性。卢锋(1998)研究国际粮食禁运的历史以及中国与西方国家粮食贸易关系的演变情况;从历史事实的轨迹推断, 中国未来遭遇大规模粮食禁运的可能性较小。并且国际经贸环境的自由化演变趋势会进一步降低这类事件的发生机率。粮食禁运风险不应成为制约中国有关政策调整的决定性因素。朱晶(2000)认为实施有效的粮食禁运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被禁国对粮食进口的依赖;出口国有能力控制粮食出口的数量和国别;被禁国缺乏替代的进口粮源。通过分析粮食禁运的效果和成本,认为美国对中国粮食禁运的可能性不大,也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三、政治因素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实证分析
(一)粮食进口的政治因素折算
政府因素对国内的粮食进口有重要影响,而且政府为本国经济营造的国际政治环境同样是重要的, 政府对本国一般是可控的,对国外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政府的影响系数主要考虑与国外政府的影响。国外政府对农业资源的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与中国关系的等级,二是国外政府的稳定性易导致资源的政治风险,各国政府稳定性指数可从有关国际组织数据库查询。
中国与外国关系的定量方法参考阎学通和周方银(2004)国家双边关系定量衡量的赋值法。本文依据其赋值方法并简化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定量。按照外交关系亲密程度,从1996年开始将与建交的国家进行关系分类分等级,按照等级由低至高分别为:单纯建交、睦邻友好、伙伴、传统友好合作和血盟5类关系。其中,伙伴关系又分为:合作伙伴、建设性合作伙伴、全面合作伙伴、战略伙伴、战略合作伙伴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国与国的政治关系还受经济关系的影响,故中国与国外签订的贸易协定会提升中国政府与国外的互信水平,在此期间主要受中国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的影响。各国政府的稳定性和政策的一致性也会波动影响国与国的政治关系程度,本文的各国政府稳定性指数来自ICRG(International Country Risk Guide)数据库,这是目前学界使用较为普遍的和公认较为可靠的指标。
中国与国外有粮食贸易往来的国家众多,本文选取在中国粮食进口量排名靠前的7个国家,具体为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泰国、越南和法国。根据这7个国家在中国粮食进口中的比重进行加权综合,最后得到政治影响系数见表1中政治影响系数一栏。
(二)灰色关联度分析
粮食的定义各国不完全一样,中国的粮食定义包括麦子、大豆、玉米、 稻米和薯类。粮食安全可从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营养程度等方面来衡量,本文采用本国粮食生产总量与粮食消费总量的差异程度来衡量,即基于本国能力的供需缺口来测算。一国的粮食消费量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供给来自三部分,本国当年生产量、本国历年储备量和国外粮食进口量。一个国家的粮食储备量在一个范围内波动,调节余量有限。因此,在不受其它因素影响下,供需缺口与粮食进口量密切相关,供需缺口愈大,粮食进口愈多,关联系数极高。事实上,粮食贸易的因素影响非常多,有市场波动、自然灾害、支付能力和政治方面等诸多因素,其中政治因素是主要原因,如果政治因素发挥作用,那么,供需缺口与粮食进口量的关联系数就会发生显著改变。
国内粮食进口量对粮食安全的相互关系极为复杂,难以厘清各种影响机制,故二者匹配关系可用灰色关联度来表示。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种通过计算灰色关联度,用灰色关联序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和次序的多因素分析技术。其基本思想为,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可用来判断关联是否紧密。曲线相似程度越高,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本文采用灰色斜率关联度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几何思想是,可用曲线的斜率变化来描述曲线的变化趋势,如果两序列对应处的曲线斜率越接近相等,那么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就越接近平行,两序列就越具有更高的关联程度。斜率关联系数计算如下:
斜率关联系数
(1)
标准差能综合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或个别差异程度,公式中添加这一项为了消除两序列差别过大时的不良影响。
运用公式(1)测算供需缺口与粮食进口量的斜率关联系数得到历年的关联系数1;粮食进口量与政治影响系数相乘得到折算进口量,同样运用公式(1)测算供需缺口与折算进口量的斜率关联系数,得到历年的关联系数2,测算结果见表1。
用SPSS软件对关联系数1和关联系数2进行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检验。用Wilcoxon配对法非参数检验P值为0.523;用配对T检验参数检验P值为0.657。统计检验说明关联系数1和关联系数2无显著意义的差别,即政治因素在1995-2012年期间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没在造成影响。
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建议
虽然从实证角度说明政治因素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只是说明政治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可能性并没有转化为现实性,但危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杨正兵等(2009)从全球小麦贸易格局的变化中分析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贸易集团对中国进行小麦禁运的三个条件已基本满足。因此,中国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粮食安全的保障。
(一)扩大粮食规模经营,提高国内粮食产能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应加强耕地保护,优化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国内粮食产能。此外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补贴,降低生产成本,集中化经营,提高生产者积极性。
(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健全粮食补贴政策体系
加强粮食市场调控,使得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对粮油供求形势、市场价格的进行严格监测,坚持和完善粮食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加大对补贴力度。为了保障粮食供给的需要,加大对粮食补贴政策的研究。做好粮食重点宏观调控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三)推动粮食进口市场多元化,合理维护粮食进口自主权
中国粮食供给能力不足,在确保国内粮食安全、自给自足的前提下,保障我国粮食市场的供求平衡,降低对国际粮食市场的过度依赖,要推动国内粮食市场多元化,加强与多边国家的粮食贸易。合理维护粮食进口自主权,避免我国粮食对国外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
(四)加强粮食科技投入,推进科技服务
粮食的科学种植能够有效的提高粮食产能,节约土地。把科技进步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进行农业新技术创新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粮食生产中的科技投入,建立优秀的科技生产队伍,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为了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对“三农”的支撑作用,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和推广能力。逐步建立完善了以各级农技推广单位为架构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立了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的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服务体系。使中国粮食的发展得到较好的保障。
(五)扩大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强全球粮食定价的话语权
中国是粮食的生产大国,更是粮食的消费大国。但全球粮食的定价却掌握在美国等少数国家手中。中国应扩大对粮食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在美国为首集团之外再造粮仓,通过新增供给打破美国粮食定价的垄断权,使粮食价格在市场合理的区间波动,不受美国等国家的政治因素干扰。
五、结论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说明了1995-2012年期间,政治因素并未影响中国的粮食进口,从而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验证了相关学者认为当前粮食禁运的条件尚不具备的结论,以美国为首的政治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集团对中国发起粮食禁运可能性不大。然而,政治因素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始终存在,中国应采取措施保障自身的粮食安全水平,消除或改变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高洁.论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的关系[J].农业经济,2014(06):114-115.
[2]卢锋.粮食禁运风险与粮食贸易政策调整[J].中国社会科学,1998(02):32-47.
[3]朱晶.贸易、波动、可获性与粮食安全[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0:44-45.
[4][美]帕特里克·韦斯特霍夫.粮价谁决定[M].申清,郭兴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0-25.
[5]阎学通,周方银.国家双边关系定量衡量[J].中国社会科学,2004(06):90-103.
[6]杨正兵,童葶.小麦贸易格局的演变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基于“粮食禁运”的理论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17):320-325.
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学习心得体会1
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吃饭已不成问题的我们到底要不要重视节约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国的粮食现状是不容乐观的。2000年我国谷物、棉花,肉类总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粮食不知多了多少倍吗?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粮食竟比唐宋时代还少了200多公斤!!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已达十三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成为我国第一个大问题。如今,浪费粮食应该是最可耻的行为之一,因为浪费粮食就相当于慢性自杀!大家看到,现在铺张浪费的人越来越多,浪费的花样百出,虽说目前我们中国人是饿不死的,但中国人口每年净增长1200万人,如果现在浪费,以后的中国人只有饿死的份儿!
另外,我们应该有“一饭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的朴素情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选种、播种,锄草、施肥、收割到加工等,每一粒粮食饱含了农民伯伯和其他人的多少辛劳!所以,我们珍惜粮食也是对他们劳动的一种尊重。正是有了他们的劳动,我们才能吃得饱,吃得好;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劳动,当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旱灾等袭来时,国家才能调拨大批救灾物资,而其中的粮食成为灾民们的第一所需,也许平时在你看来从不放心上的普通食物会成为别人救命的稻草和天下最美味的食品!
看到此,有人会说,我也想节约,可如何去做呢?在这,我有几个小小的建议供大家参考:去餐馆吃饭,不要因为要面子就瞎点,其实够吃就行,不要太奢侈。在餐馆就餐后,如还有剩菜,就要打包回去吃,千万不要觉得很丢人,这其实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在家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少盛点,因为吃完了还可以再盛。还有,不要养成挑食的习惯,认为不好吃的就随便丢弃。
最后,我大声呼吁,人人应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请大家珍惜粮食,杜绝浪费,从自身做起!
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学习心得体会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我们每个同学牙牙学语的时候就会背的一首诗。是呀,农民伯伯播种、浇水、施肥、除草除虫,顶着烈日,冒着风雨,踏着霜露,经过大半年的辛勤劳动,才能收获,才能换来那一粒粒饱满的粮食。
尽管种粮食是那么辛苦,浪费粮食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
我在学校食堂吃饭,每天都目睹好多同学浪费粮食的现象。有些同学不爱吃某样菜,便将那样菜一动不动地丢在桌上;有些同学饭盛得太多吃不完,便理所应当地倒掉了。这样的浪费现象每天都有发生。
以前的我也不知道要珍惜粮食。有一次,我在家吃完晚饭正打算丢下饭碗离开餐桌,却发现奶奶正把碗里剩下的一丁点青菜捞在一起夹起来吃了。当时我就想奶奶真是小家子气,这么一点青菜就倒掉算了,何必吃得这么干净。直到有一天我看了新闻:在贵州山区有些孩子根本吃不饱。想起自己平时对粮食的不爱惜,又想起奶奶那天的节俭,再想起自己对奶奶节约粮食的不屑,顿时就感觉羞愧难当。我们吃得饱穿得暖,而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却连饭都吃不饱,我们这样浪费实在太令人惭愧了。
后来,珍惜粮食这个观念在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吃饭的时候,吃多少盛多少,吃完了再去盛。这对我们而言,只是举手之劳,而珍惜粮食恰恰就在这小小的举动之中。
让我们把节约当成一种习惯,一种美德。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美德长久地弘扬下去。
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学习心得体会3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时,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但同学们有没有想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大问题。所以,我们每个同学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俗话说:勤能补拙,省能补贫;精打细算,油盐不断。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然而,当我们随手扔掉一块馒头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正在为一餐饭而辛苦奔波?还有许多人正因饥饿而在死亡的边缘上挣扎?以前我总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浪费,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所以吃东西常常挑三拣四,吃不完就随手扔掉。可是自从我在电视里看到了很多非洲难民因饥饿瘦骨嶙峋、饥不择食,最终饿死在街头那惨不忍睹的情景时,我才突然觉得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地幸福: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有大房子住,上学放学都有汽车接送……正因为生活条件太好了,所以我才养成了不节约粮食的坏毛病。每次吃饭都会掉很多的饭粒,吃不完也觉得无所谓,爸爸妈妈批评我,我还找很多的理由来狡辩。想到这里,我感到非常惭愧,我真是太不应该了!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改掉这个缺点,节约每一粒粮食,再也不浪费了!
日省一把米,月节一斤粮。凡事贵在坚持,节约从点滴做起。
小伙伴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尽自己的一分力量,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乱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不浪费、不摆阔,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带回家。
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就是要我们把节约变为自觉、成为习惯。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责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节
约身边的每一滴油、每一粒粮,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富有,我们的祖国才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学习心得体会4
“节约”,是近年来很流行的一个词,几乎随处可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等等。节约,是一种美德。例如,节约粮食。
因为我的爷爷奶奶是农民,我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所以,我要提倡“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其实,在我刚看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这8个字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曾经闪过一丝疑惑,节约二字说的容易,可是做起来会不会很难呢?节约粮食对农民伯伯来说是否有好处呢?不过,很快我就想明白了,节约其实做起来并不难,相反可以说还很简单,只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来就可以了,比如说在出去玩的时候赶紧吃
完碗里剩下的那几粒米,几根面,几口馒头就可以了,这样,即便是对农民伯伯没有任何的好处,对我们来说渐渐的也会养成一种好的习惯,而且还不会让农民伯伯那一滴滴的汗白流,那一口口气白喘,那一声声的“好累”白说,那一份份的力气白使,那一次次望着庄稼成熟的笑容白笑。
粮食,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浇灌而成,是农民伯伯一次次辛勤施肥而成,是农民伯伯,总之,这一切的一切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粮食的来之不易,希望大家从自己做起,从而影响身边的人,让大家都懂得节约粮食。
锄禾日中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是在很早的时候,古人写一首诗叫《悯农》,(.)如果先不看内容,光看诗名,悯农就是怜悯农民的意思,这里的怜悯并不是可怜的意思,而是要理解农民的辛苦,他们每年辛勤播种,灌溉,施肥,除草,杀虫,可是即使这么的辛苦,有时候遇上天灾,收的粮食也就只能够一年的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农民虽然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人,但是他们却是最伟大的人。
所有的种种就是希望我们不要浪费一点一滴的粮食,因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学习心得体会5
这位伟人,有着一生用不完的美筵,正是因为他的节俭。冯玉祥将军教育儿子冯洪国也是如此:“儿啊,你要脱下军装、皮鞋到牛栅里去熏一下,闻一闻牛屎味,才会知道五谷香。古人说:奢能灭志,俭以养德。你虽然还不曾管事,谈不上奢华,但以你的穿戴上看,是危险的!”这蕴含着深刻道理的话“一板子”把冯洪国打醒了。他脱下了军装、皮鞋,换上了青年的便衣,穿上了粗布鞋。事情是这样的,冯洪国日本留学回国后,看望多年不见的老父亲,当父亲看到儿子身着西装脚蹬皮鞋,浑身散发着浓浓的香水味,便这样地教育自己的儿子。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补丁、牛棚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看到的是优越的生活环境,一到夜晚,万盏灯火大放光芒,一幢幢大厦顿时披上了宝石镶嵌的衣衫;一条条街道犹如星光闪耀的银河;再加上射灯如探照灯似的来回晃动,而在这闪耀着的美丽背后,又有谁看到了浪费的影子。的确,许多人都会这样认为:生活条件好了,就应该有这样的享受。于是,节约也随之被人们抛在了脑后。
这天中午,我经过学校的小店,里面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啊!同学们进来时迫不及待,出来时满载而归,我尝点你的薯条,你吃点我的鸡腿,真是不亦乐乎。我在班级里简单地做了一个调查:平均每天到小店去4次以上的有6人;去3次的有10人;去2次的有30人;去一次的有7人;一次都不去的没有(因为今天不去明天可能就去了,虽然我去小店的次数不算多,但我也在去的行列中)。去小店为了买学习用品的占四分之一;肚子饿买吃的占四分之一;还有四分之二的是为了解谗,看到别人在吃自己也要吃,更有同学是拿零食当午饭,中午菜不合胃口就一倒了之。前几天班级里还掀起了一股风,看谁穿得最有品味,今天你穿李宁,明天我就要换上安踏,有人还嘲笑同学穿假。哎,我真想告诉大家,勤俭才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不是攀比与浪费啊!
在班会课上,我和老师商量把《俭以养德》这篇文章推荐给同学们,老师同意了,听完了我对文章的介绍,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是啊!艰苦的生活虽然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我们仍应牢记:平日里节衣缩食,困难时才容易度过难关;富足时豪华奢侈,穷困时将难以生存。勤俭节约这一美德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2、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3、粮食安全牢记心,健康幸福伴你行
4、沉甸甸的粮食,凝结的不仅仅是阳光雨露和土壤的精华
5、牢牢把握“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战略部署。
6、粮食安全联万家,健康生活你我他
7、确保粮食消费健康营养放心安全
8、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
9、家家关注粮食问题,人人阻截问题粮食
10、切实履行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行业职责
11、安全粮食联万家,粮食安全靠大家
12、千方百计保护农民种粮和主产区抓粮积极性。
13、关注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14、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
15、“稻”是生存之道发展之道,一米一饭关系国家安危
16、手牵手把好粮食质量关,心连心守好粮食安全门
17、加快推进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建设。
18、想要健康活到老,粮食安全不能少
19、确保储备粮管得住调得动用得好
20、粮食安全,你我共同的责任;安全粮食,你我共同的心愿
粮食安全活动文案
1、食用放心粮油,保障人民健康。
2、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
3、爱粮节粮,建设节约型社会。
4、浪费粮食是最大的犯罪!
5、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社会。
6、粮食来之不易,大家共同珍惜。
7、打击非法经营粮食,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8、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9、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10、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11、增强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意识。
12、保障食物权利,爱粮节粮,共创节约型社会。
13、盘内一分钟,厨内更多功。
14、民以食为天,食以俭为先。
15、粒粒粮食,滴滴汗珠,爱惜粮食,造福人类。
16、浪费粮食是最大的犯罪。
17、天地“粮”心,珍食莫蚀!
18、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农不稳.无粮则乱。
19、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20、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21、爱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
22、人人节约一粒米,拯救世间千万人。
23、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2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5、纪念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开展爱粮节粮活动。
粮食安全走心句子
1、民以食为天,粮以俭为先。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
4、桌上一粒饭,农民一滴汗。
5、浪费粮食是最大的犯罪!
6、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俭留美名。
7、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俭型社会。
8、粒粒皆汗水,滴滴是金钱!
9、爱惜粮食就是爱惜生命!
10、粮食安全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11、饱时不忘饿时饥。
12、节俭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
13、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须知人人有责。
14、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15、一米一谷,都是春夏秋冬滴汗水的收获,请珍惜!
16、节俭粮食,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
17、爱惜粮食,节俭粮食。
18、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19、爱惜粮食,节俭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0、浪费粮食是最大的犯罪。
21、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22、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23、节俭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
24、节俭需从点滴起。
25、爱惜粮食就是爱惜生命,爱惜粮食就是热爱生活。
26、一斤粮,千粒汗,省吃俭用细盘算!
27、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28、浪费粮食是最大的犯罪!
29、节俭粮食,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
30、节俭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
31、放开粮食市场,加强监督管理。
32、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33、饱时不忘饿时饥!
34、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农不稳无粮则乱。
35、农民种的粮食是用来满足温饱的不是用来浪费的。
36、爱惜粮食,节俭粮食。
37、节俭粮食给未来生活多一点机会!
38、珍惜粮食,养成节俭好习惯。
39、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40、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
41、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俭型社会。
42、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43、生命诚可贵,粮食价更高!
44、节俭是一种美德,请珍惜盘中食物!
45、滴水凑成河,米凑成箩!
46、节俭粮食,人人有责。节俭粮食,人人有利。
47、有多余的衣服穿,有多余的食物吃。
48、浪费去无踪,粮食更出众。
49、节俭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粮食安全宣传周】推荐阅读:
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活动总结01-23
2020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工作总结09-18
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心得体会观后感10-10
粮食安全知识10-15
粮食安全生态经济10-09
粮食安全标准03-11
粮食安全及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调研报告06-09
食品安全 节约粮食11-23
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实施02-21
切实做好粮食安全生产工作07-08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