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第二课堂的改革与创新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职高专英语第二课堂的改革与创新(精选10篇)

高职高专英语第二课堂的改革与创新 篇1

从高职高专学生生源差异、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与期望值以及教师教学上面临的棘手问题等方面,阐述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并结合现代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求,制订“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当中起到真实有效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既是高职高专学生英语整体素质提升的基石,也是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起点。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1.学生生源差异很大学生生源广泛,来自全国各地上至东北三省,下至海南;东至沿海城市,西至新疆。学生学习能力分为两大梯队①高中毕业的学生(即秋季高考的学生);②中专毕业的学生(即春季高考的学生)。

产生的问题不同省份英语教学水平不同,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譬如,来自海南的学生和来自山东的学生海南的英语教学水平偏低,有的学生甚至连26个字母都不大会写,初中的基本英语语法也没有掌握;而山东有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亚于本科生。此外学生学习能力也有很大差异,比如高中毕业的学生和中专毕业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就极不相同,给学习成效提升带来极大困难。

第 1 页

2.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期望值(学习动机)不同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受到影响。高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期望值存在很大差异一般而言,东南部和高中毕业的学生,往往在过完A级以后,还要求通过四、六级考试;而西北部和中专毕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期望值则可能仅仅是通过英语A级考试而已。

3.教师教学上面临的棘手问题。由于两极分化问题严重,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常会遇见棘手问题,即有的同学吃不饱,而有的同学又听不懂。

二、教改方案与整改措施

鉴于教学供给和学生需求的缺口如此之大,我们决定在单一实用英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设“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

“一个中心”即在原有实用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增设AB级和四六级辅导班。该教学采用模块式教学,即AB级和四六级均分四个模块进行教学AB级――听力模块、语法模块、阅读模块、写作和翻译模块;四六级――听力模块,翻译模块,阅读模块,写作模块。在AB级辅导当中重点讲解天津版AB级与全国版AB级的区别。

第 2 页

五个基本点

(1)举行英语演讲比赛

每年在新生入学时就开始筹备英语演讲比赛,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比赛题型为模拟演练、诗歌朗诵以及英文辩论。在决赛当中就当今社会焦点和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分正反方展开激烈英文辩论。这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并促使其关注国家大事、国计民生以及自己的切身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能真正地融入社会,而不再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局外人。(2)增设英语调频广播 每天分三个时段7OOam、12OOam、7OOpm,通过调频播放英语AB级听力、四六级听力、Special English、国外名著、英文电影等英语音频。这既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也补充了学生跨文化上的缺失。(3)英语小品戏剧表演 从英语演讲比赛进入复赛的学生中,挑选学生,或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可由教师提供话剧脚本,亦可靠学生自编自导。(4)英语写作大赛 在每年10月进行英语写作大赛海选,给学生政治、科技、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写作题型。学生在准备写作大赛的过程当中,扩展了英文写作的层次与视角,也丰富了课余生活。(5)英语多媒体辅助课堂 多媒体形象生动,在国内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有利于语言环境的创设与形成。教师可为学生挑选不同英语水平的视频资料英文MTV、英文动画片、第 3 页 动感英语、英文经典电影、名人演讲等,要求学生课下完成,并上交英文感想或缩记,亦可发表到校园网、教师邮箱、微信或个人博客上。

三、效果评价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学生不同的英语学习需求得到满足。(1)学生的英语AB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2)学生反映,经过“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第二课堂教学的改革,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幅提升。他们不仅在英语技能素质(听、说、读、写、译)上得到提升,也在个人心理、文化修养、社交素质上得到提升。他们看待这个世界不再以单一的视角,而能从多元化的视角审视世界。

四、结语

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从历年职场需求的变革中,我们也能隐约感觉到,未来中国社会更大的职场舞台属于职业教育,作为高职高专教师唯愿高职高专学生能在这一历史机遇中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高职高专英语第二课堂的改革与创新 篇2

1 全面分析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

1) 服装专业英语课涵盖的教学内容

笔者曾采用的服装英语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服装英语》, 是高教社的专门用途英语系列教材, 与中国纺织出版社的教材相比, 本书从内容上更简洁易懂, 因此更适宜高职学生的学习。但内容上仍有些零散和不够全面, 如服装面料的介绍数量少且常用的少, 服装制板和裁剪的专业词汇十分分散。因此, 在教学中第一步就是对教材进行整合, 把十个单元的内容进行调整, 分为服装设计产业的发展历程, 服装设计的原则, 服装面料, 辅料, 颜色, 制版, 工艺, 工厂生产, 促销, 零售, 合同和工作单等应用文几个大方面。另外, 对于教材不全的内容进行补充, 如对于世界知名服装品牌及设计师的介绍和对其作品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网络、书籍和媒体等渠道, 收集相关信息, 对教材中的不完善部分加以补充, 使学生能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2) 分析不同教学对象的特征, 因材施教

高职生的文化课基础较差, 英语程度在入学时只有初中水平, 且参差不齐, 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 这些都给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 在服装英语课当中有必要将大量的基础知识给予补充, 并且针对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例如, 有的班级学生服装专业课的基础很好, 他们在中专和技校阶段就已经学了将近三年的服装专业课, 在这一方面, 他们有很大的热情, 在大一阶段的基础英语课程教学中, 笔者曾与他们探讨过关于对专业英语的想法, 并在基础课程教学中适当加入专业英语的内容, 感觉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兴趣远远高于对基础英语的学习, 但以目前学生的英语基础, 想把服装英语课上好, 让他们有真正的收获, 还是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因此, 在这样的班级教学要力求浅显易懂, 以口语化和实际应用为主, 尽量避免使用高难词汇,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不因专业词汇太难而放弃学习。

2 在教学实践中求创新, 在创新中循序渐进的发展

既然服装的专业英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英语教学过程, 就必须采取特殊的教学方式, 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服装是一门动手能力较强、创新思维较多的专业, 它的专业英语教学只有结合几个方面的因素, 学生才能真正掌握。

1) 图文并茂吸引注意力

一般学生对于单纯的文字教学, 很难提起兴趣, 而加以图片匹配的课堂教学, 效果就十分不一样了。由于服装专业的专业词汇相对而言比较多、难以记忆、容易混淆, 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也会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在这种情况下, 就必须要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以英文为例, 例如:有些学生对于服装专业术语中的“省”和“皱褶”两词的意思理解含糊, 但是在英文中两词的表达是大相径庭的, “省”是“dart”, 而“皱褶”是“pleat”。并且在教这两个词的时候, 配以相应的图片解释, 就既能让学生体会到两者的区别, 又能很快的记忆这两个单词。

2) 规律总结增进记忆力

专业英语的词汇量过大, 就要求老师教会学生进行词汇规律性的总结。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 只知道死记硬背, 不会寻找规律记忆,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某些单词,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科学的学习方法才是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所在。在服装的专业英语中, 是有很多规律可循的。以英文为例, 如:有些衣服的名称是用人的名字命名的, Lenin Coat (列宁大衣) 、Nehru Jacket (尼赫鲁茄克) 等。有的是用球类名称命名的, Baseball Jersey (棒球衫) 、Football Jersey (足球衫) 等。有的是用地点命名的, Vienna Coat (维也纳大衣) 、Spanish Coat (西班牙大衣) 等。有的是用工作命名的, Painter Smock (画家工作衫) 、Pilot Shirt (飞行员衫) 等。只有教会学生自我总结规律, 大量的单词记忆才不会成为难题。

3) 宽松环境创造适应力

人们接受知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只依赖于老师的单方面总结教学, 忽视学生的参与性, 对于知识的接受和吸纳是极大的障碍。教师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运用一定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 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可以适当的开展课堂内的活动, 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来为学生营造氛围, 便于更快掌握知识。如:词汇竞赛、知识抢答、分数积累、实物讲解、创新大赛、小组活动等都是可以在课堂中运用到的有效的激励办法, 老师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适当的措施, 来促进服装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

4) 形式多样丰富知识力

服装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安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递进教学:名词篇入手:职业装词汇、秋冬服饰面面观、服装印花词汇、服装衫裤部件名词、男装名词集锦、女装名词集锦等多分类词汇;颜色篇普及:红色类、绿色类、紫色类、橙黄色类、青蓝色类等各颜色分类;面料篇强化:纱线英语集、摇粒绒知识、纺织原料、面料词汇、纺织面料瑕疵名词等分类;技能篇实践:服装英语实用技能培训实用语句、服装英语会面与了解、服装英语交流等类别;贸易篇实习:外贸经典口语精选、外贸运输常用英语、日常使用书面英语、验货评语集锦等分类;管理篇综合:服装店铺常用对话、服装度尺部位英语词汇、常用行业英语集锦、实用英语对话汇总、服装品质控制等管理分类。

5) 实践操作加强竞争力

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真正运用到实践中, 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从纸上谈兵到实际中的运用, 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大跨度, 是一个新起点。就与同手工技艺而言, 专业英语的学习也必须要经历从书本到企业的过渡。在实践中运用专业英语有很多种形式, 可以让学生到工厂与外商交流, 阅读他们的外文说明书, 进而指导工人的实际操作。也可以让学生到公司, 涉及一些与外商打交道的业务, 在与他们合作的过程中, 锻炼自己的英语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外商或者国外的服装博览会、服装发布会、色彩发布会、流行趋势预测等方面的会议和表演, 去认真听那些用英语讲解的服装流行因素, 把它们运用到日常的服装行业发展中来, 为中国服装业借鉴国外的长处、弥补自身不足贡献一份力量。

3 创新型教学的优势

针对高职学生英语的学习现状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探讨了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该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强调课前十分钟的英语活动, 在讲授课文时注意导入, 课文讲解过程中进行选择性精讲, 课文学习后通过听说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通过多媒体来刺激学生学习, 参与的兴趣.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教学是双向的, 所以如果只管“满堂灌”, 则难以有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连续上几节课的时候, 一定要留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如果学生流露出疲倦、迷惑、厌烦等, 必须适当调节课堂气氛。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轻松一下, 采用听歌、唱歌、讲笑话等方式。不可否认, 这可以达到调节课堂气氛的目的, 但课堂上的每分每秒都限宝贵, 与其用一些与专业不相关的信息或方式来调节课堂气氛, 不如用与专业息息相关、学生又感兴趣的信息或方式来调节课堂气氛好, 既可以故松又可以额外学习到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总而言之, 服装专业英语的教学是我国服装行业走向品牌、走向国际化的必备因素, 它需要学生本人、学校和社会大环境的共同关注, 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教师精湛的教学技术、学校高度的政策重视、社会积极的实践支持, 就能真正培养出适合中国服装业未来发展所需的国际性人才。而要上好服装英语课就不能墨守陈规, 一定要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切实有效的教学道路。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

[2]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 篇3

【关键词】高职 英语 教学

一、前言

现阶段,几乎所有的高职英语教学都遵循着统一性的原则。而每个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知识储备、对事物的认知等都有很大的差异,这种统一的教学方式很难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采取的方式也非常单一,严重的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以及个人特长的发展。创新性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在现代化教学理念指导下,有效的解决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达到新时期对于高职英语教学工作的新要求,为高职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高职英语教学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模式,虽然也会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很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不转换教育理念,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段与模式,在教学工作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1.教学模式决定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足。现阶段,很多的高职多媒体教学的条件有限,很多学校具备开展多媒体教学的环境。即使有的学校具备了相应的条件,教师在进行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也不重视对于实例的分析,往往偏重于英语的语法讲解上。这样,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英语的语法知识,但是不通过实例的运用分析,很难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与运用,加上语法讲解的枯燥性,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有的甚至出现抵触情绪。教师在进行英语课程讲解时也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性,还是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教师也不能随时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能及时调整课程安排以适应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使得学生越来越觉得学习难度加大,失去对英语课程学习的热情。

2.教育改革力度不足。随着教育的不断创新与完善,教育改革需求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以适应不断改革的教育事业,素质教育正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与产物。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在现阶段有了很大的成绩,九年义务教育以基本普及,两基教育工作也基本实现。不过,很多教师不具备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还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一味的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教师作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这样不仅让学生觉得学习较为吃力,也很容易因枯燥的课堂内容让学生失去对英语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3.课程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高职英语课程对于其他的课程教学来说,其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随时的都会用到所学的英语知识。而很多的教师在进行英语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将实际生活和英语教学工作有机的结合,将现实生活隔离于英语课堂教学之外。高职阶段的学生,对于很多事物的处理能力还不足,可能没有办法很深入的了解与掌握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导致自身知识体系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受到影响。另外,如果课堂上所讲授的英语知识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自我体验有所出入的话,极易导致学生在认知方面出现分裂情况,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

三、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1.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转变,英语教育被逐渐的受到重视。时代的发展促使了生产力的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素质教育更加的符合现阶段生产方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已经与传统的人才要求不相符,新型的人才必须拥有充足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合作精神以及过硬的实践技能,在思想上要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及高的道德情操等。所以,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教育模式。

2.教育改革自身的要求。随着教育的不断创新与完善,教育改革需求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以适应不断改革的教育事业。不过,很多地区的教育方法还是有着较多的不足,较大程度的影响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改善。很多有天赋的学生,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失去了特长发展的机遇,而要被动的束缚于死板的教育环境下。因此,素质教育在教育改革要求的大背景下被提出,以便改善现阶段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措施

1.创立基于微课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的微课教学指的是通过教学视频,教师进行英语课程讲授的时候,就课程中所涉及的一些知识以及相关的教学工作而需要的多个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翻转课堂则是将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创新设计,并将课堂时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革新,其重点在于将知识放在课下进行学习,而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对于知识的巩固以及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在微课教学的基础上,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加的系统以及实现网络化教学,让翻转课堂的实现有更加充足的资源保障,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老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2.建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所谓的项目化教学指的是教学过程中以工作项目为载体,把英语学科的课程进行逐个分化,建立不同的子项目,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围绕所建立的子项目进行,学生则通过参与这些项目来完成对于知识的学习。而工作过程指的是学生为了达到项目所设定的目标而实施的具有一定完整性的工作程序。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的符合高职院校教学的特色,也能够满足现阶段社会以及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符合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的要求。在进行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设定项目的具体内容以及要实现的学习目标,以书面、多媒体、邮件等形式让学生及时的了解项目的内容以及动态,同时给学生充足的资料与相关知识点。而学生则可以划分成不同的团队,对涉及的项目进行资料的查阅与收集,并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讨论完成该项目的计划以及方案。在项目的实施阶段,教师应当为学生建立一个适宜的氛围,给定一个相对真实的项目环境,引导学生科学的组织、协调以及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完成项目之后,可以采取自我评价以及互相点评的方式,对每个团队的工作进行评价。不单单要评价每个团队的最终成果,对于项目实施的过程也要进行科学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讨论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3.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结合力度。学生的听力主要是指学生接受并理解口头信息的一种能力。對于每一种语言的学习听力都是基础性的能力。教师在日常的课程讲授中要强化学生对于听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习惯。同时,还要知道学生了解听力提升的技巧,掌握英语中连读、同化等最易影响听力的因素。在听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阅读的水平。在进行听力培训的过程中,还要适当伴随着阅读训练。教师可以给学生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同时设定一些阅读目标,使学生有目的的去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掌握文章的关键信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增加学生的口语表达内容,在进行听力练习或者阅读练习的过程都可以穿插学生口语的练习。在进行听力培养的时候,可以组织分组对话,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口语的能力,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听力培养。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可以进行口语的教学,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大声的朗读出文章的内容,这样能让学生更易掌握文章的内容与知识点。在以上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做能力是学生组织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综上,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将这四个方面有机的融合,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

4.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关键学生课下养成学习英语的习惯,学校也应当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利用校内网络在学校建立英语学习论坛,让学生能够在其中进行讨论以及疑难解答。也可以通过微信、qq等网络软件,建立自己的学习群,通过游戏、聊天等方式学习英语,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另外,学校要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设置英语角、开展英语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进来,在其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超男.试论如何提高英语微课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5,(25).

高职高专英语第二课堂的改革与创新 篇4

摘要:文章论述了当前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存在的行政话语的超限化,管理运行的稳态化,教师管理的禁锢化,薪酬管理的地量化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对称性生态管理,竞争性生态管理,人本化生态管理,激励性生态管理的改革创新管理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生态化管理

作者简介:李柱粱(1961-),男,安徽太湖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副教授。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高职教育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为:09YA880018,项目主持人:张健。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01-0017-03

管理,即管辖和治理。萧宗六认为管理是“管理人员领导和组织人们去完成一定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的目标的一种活动。”管理生态环境,是与管理活动相关的环境因素的总和。它是由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运行等一系列要素构成的制约管理成效的管理生态系统。考察当前高职教育的管理生态环境,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行政话语的超限化。在行政主导型的管理体制下,高职院校的行政权力被权威化、扩大化.所谓超限,即超过行政管理的边界和权限,肆意泛化。如对学术管理的僭越,以权力话语取代学术话语.干预和行使学术管理的职权,“教授”与“处长”的话语杖不可等而视之。由于对行政权力超限缺少规控,当官者往往能拿到更多的资源.包括学科建设资金、研究经费、职务晋级、成果评定、教学收入分配等。更有甚者以权力与政府官员交易,以权力掠夺他人学术成果者也大有人在。由于行政权力无处不在,使得许多具体管理也完全纳入了行政权力掌控的范畴,这也为行政权力的扩张、膨胀提供了机会,为违反教育规律的行政操弄打开了方便之门。行政权力超限运作的“价值示范”,使人们对行政权威充满了羡慕和向往,强化了“官本位”的价值取向,诱使一些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人都想跻身行政管理岗位,去竞聘系主任、所长、校长等行政职务。这样导向和管理的生态环境没有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到积极作为、踏实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建功立业上.反而误导人们去经营与领导的关系,为谋取一官半职努力。这就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对学校求真务实、共谋发展的环境营造和提升质量、争先进位的办学追求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管理运行的稳态化。稳态化管理所追求的四平八稳、平衡安定的管理生态,当然不能说不对。我们这里所说的稳态化管理,是指那种一味求稳怕乱的僵死化管理。首先,稳态化管理者所追求的管理目标不是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要发展.而是总担心出问题、添乱子、惹麻烦,因而在管理上一味求稳怕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能维持现状,就阿弥陀佛。其次,处顺安常,不思进取。没有开拓精神和创新勇气,不敢引入竞争,大胆改革,生怕引起冲击,形成动荡,难以收拾。第三,面对不容错失的发展机遇,瞻前顾后,权衡掂量,决策优柔寡断,担心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往往坐失良机。稳态化管理最大的弊端在于,稳而不活,僵而不变.使整个体系的运作缺乏生机和活力,导致发展停滞,管理低效,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能和后劲.这与生态化管理的目标要求是完全相悖的。

(三)教师管理禁锢化。教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支撑学校发展的“骨骼”和核心资源。因而教师管理是高职院校的“重头戏”.但就目前来看,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师管理还存在着违背生态化管理的一些误区。表现为:1.“监禁式”管理。即以各种方式对教师加以管束,如“坐班制”,要求教师有事没事都要耗在学校,待在办公室里;还有“签到制”,要求教师既要“签到”,还要“签退”。2.“罚款式”管理。在有的学校里,教师稍有“违规”.就要记到帐上,扣减考核分、满勤奖等,实施经济制裁。其依据是“人性本恶”,“不罚不老实”,“不罚不自觉”。禁锢化教师管理,一是导致教师情绪抵触化。虽然教师对禁铜化管理制度不得不执行,但只是被动地不得已而为之,并非主动执行,自觉维护。二是做事效率低效化。“坐班”的公共环境毕竟是开放的空间,人来人往,嘈杂纷扰,不适合教师完成备课、科研等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只好等到下班回家再做。三是时间利用浪费化。有的教师上班路途较远.为了“坐班”,时间都耗在了路上,另外,即便没有课时.许多事情没法做,也只能呆在办公室无聊地打发时间。

(四)薪酬管理地量化。有些高职院校,由于财政拨款少.生源数量少,加上基建、设备购置、正常运转到处都需要花钱,资金压力非常大。因而不敢“乱”花钱.包括教职工的薪酬发放也抠得很紧,控制得很死。只发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部分,少有津贴、奖金入帐。还美其名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下岗工人强多了。他们往往以发展需要压低薪酬,以“锅”、“碗”理论为说辞,以讲奉献、讲创业、要求职工注重长远利益,总之,学校的利益应最大化,职工的利益可最小化。这种牺牲职工利益的薪酬管理逻辑是“文革”左倾理论的俗套,在人性化管理的今天.早就应该被扬弃。再说,指望从职工的钱袋里抠出可怜的散碎银子盖楼、买设备,那是杯水车薪的营生,是穷途末路的表现,绝不是大家的手笔,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真正优秀的领导是绝不会这样以“钱”为本.而无视职工的根本利益的。

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通过教育生态化管理的改革创新来加以解决。所谓生态化.就是以生态化的视野和理念,去协调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最优化地处理管理过程中问题的目标和策略。教育生态化管理是以学校为生态单元.依据生态学原理,对学校实施生态化管辖和治理的一种管理样态。这里仅就上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四种管理样态。

(一)对称性生态管理。所谓对称性生态管理,是说学校的管理要权力分层、职能分解、功能分类,要各司其职,定位清楚,所做的工作要与自己的管理职责、职能相对称、对应。要管住行政权力越位这只“有形的手”,院级领导所应具备的三种能力是战略思考与规划能力、资源整合与运作能力、动态管理与协调能力,他们的职责在于确定一个团队的努力方向和价值追求。实施正确的精神引领,保证“做正确的事”,从事务性管理逐步走向战略性管理,从局部性、适应性管理走向整体性、前瞻性管理。优秀领导的特征在于,富有远见,志存高远,他真诚地欣赏他人的同时,乐于为别人的成功喝彩,给他人的发展留有空间。他从不矫情伪饰、装腔作势、专权恣肆.不随意插手和“庖代”一些具体琐屑的工作,以免影响部属工作的正常开展,甚而使他们无所适从。他谦和平易、作风民主、富有亲和力。他能够应对各种压力.善于追新求变,具有开拓精神,具有构建“双赢”局面的能力。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是“正确地做事”,它强调做事的规范和程序的合理性。要按照领导部署和部门职责,提高工作任务落实的执行力,出色地完成管理的本职工作。对称性生态管理的意义在于:1.调动群体的管理智慧和工作积极性,形成“事事有人干,人人能干事”的工作局面。2.保持良好的管理秩序,使系统的运行有序、高效。3.放手、分权、信任的管理导向,有利于管理职能部门.强化责任意识,不依赖、不扯皮,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竞争性生态管理。我们正处在一个崇尚竞争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一个强手如林、充满竞争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你追我赶的时代,是一个大潮涌动、不进则退的时代。时代转换、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计划经济的垄断教育转为市场经济的竞争教育。教育发展的生态环境有了本质的改变,这就要求教育管理模式要积极顺应和跟进这种变化,实施竞争性生恋管理。竞争性生态管理是以竞争为手段,调动和激活人的积极性.使他们以高昂的精神、充沛的激情投入工作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关键在于营造和创设一种竞争的机制和环境。如教师评优机制,学生选课机制.末位淘汰机制,竞争上岗机制等。这些机制有利于打破稳态化管理“稳而不活,僵而不变”的弊端.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人的素质和管理质量,促成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组合并发挥最佳效应。使学院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并真正成为教育竞争的优胜者。

竞争性生态管理的巨大作用,在于它能使每一位参与竞争的主体产生压力,强化动力,激发潜力,形成活力。它能带给人一种惶悚、警醒的内在压力,使人破除惰性积习,改变疲沓作风,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竞争能强化动力。优胜劣汰的现实,不进则退的法则.逼迫你不敢懈怠,始终处于“充电”状态,如拧紧发条的时钟不知疲倦地奔赴新的前程;竞争能激发潜句,竞争是能力的PK,智慧的较量,有时非常激烈.甚至残酷:非倾尽心智、激活潜能不能制胜:竞争能形成活力。压力的逼迫,动力的驱使,潜力的释放,使得竞争往往成为活力的源泉,它能点燃人的工作激情,振奋人的精神风貌,升华人的忘我境界.使工作始终在快节奏中高效运转。

(三)人本化生态管理。人本化生态管理,即以人为本位.把人放在根本的位置上考虑各种管理问题.显示出一种人性化的基本立场和倾向。这种管理的.操作要领是.1.倡导非强制性的“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在顺应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非强制性的手段.把管理者的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动的管理方法。它拒绝强制粗暴,远离独断霸蛮,反对居高临下,不主张用刚性管理的强制办法压服,而是主张通过教育、协调、激励等柔性方式,启发人的认同、接受,并自觉地加以执行。这就要求我们要“下大力气加强管理者‘非权力影响力’的内功修炼,努力做到:用文化的力量陶冶人,用思想的力量感召人,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用情感的力量感化人,用智慧的力量启迪人。”2.把握柔性管理的技巧方式。一要善于说服。说服,是“有目的性地支配他人的力量”.是柔性管理最常用的一种“常规武器”,说服是不露痕迹的心灵交融,是没有距离的平等沟通,是熨贴舒心的思想浸没,是心心相印的精神往复。二要投入真情。人不仅是理性的载体,也是情感的产物。人本身就是父母情感对撞、精血交融的结晶。可以说情感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禀赋,是人性中最根本、最重要的特质。柔性管理倘能从这里切入,平等沟通,坦诚交流,真情投入,往往事半功倍。三要喻理计利。喻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晓之以理。计利,就是站在被管理者的立场,设身处地的替他考虑、着想,晓以利害。计利说服的关键在于.要使对方感到并认同你所希望和要求他做的,也是他自身的利益所在。这样,无须多费唇舌也许只消一句话,就可以打动对方的心坎,一拍即合,一语见效。柔性管理的技巧还有知彼、诚信、理解、尊重、宽容等。3.给教师一定的自由度。教师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特征的职业,他们的劳动时间具有“全天候”性,很难用上下班来严格界定,因而其学习、备课、科研等都要求时间和空间上的非限制性。这样才有利于他们高效率的创造性工作。马克思曾经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空间”。因而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管理.绝对不宜采用“坐班制”等禁锢化的管理模式.而要让他们有自己管理的空间和时间,有一定的自由度和成长的机会.这样才能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激励性生态管理。激励性生态管理是以物质的和精神的激励方式,肯定教职工为学院发展的贡献和付出,所实施的一种旨在鼓劲激励的生态管理方式。1.用好薪酬“杠杆”。薪酬是衡量人的工作付出所支付的一种酬劳.它是与人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货币回报。尽管高职教育总体投入不足,运作艰窘,但也不能成为我们压低本来就处于高等教育低位水平的职工薪酬的理由。马克思早就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追求、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是人的本能,是人类行为的强大动力。因而决不能压低和牺牲职工的工资待遇来谋发展,恰恰相反,还要随着学院的发展水涨船高。拉布吕耶乐说:“成功的最佳捷径是让人们清楚地知道,你的成功符合他们的利益”。如果学校的规模扩大,收入增多,而职工的收入却没有相应提高.他们就会感到学院的发展与己无关,就会变得冷漠、疏离,甚至混事。这好有一比,如果说学院的发展是地基.职工收入就是建立其上的房子。房子固然离不开地基,但也不能光打地基,不盖房子,毕竟给人遮风避雨的不是地基,而是房子。值得注意的是,运用薪酬激励不是“撒胡椒面”,要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所抹杀的人力资源的价值差别,对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要有一种补偿机制、倾斜措施。真正实现优劳优酬、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尤其是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重视精神“能源”。激励性生态管理还要重视精神“能源”的开发。精神激励的方式很多。如评优奖先、理解重用、先机培训、表扬肯定、关心尊重等,用好这些激励手段,满足人的多元化需求,与物质激励形成互补,就能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激励人们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努力工作。

总之,生态化的高职院校管理,必须坚持以职能为取向,以竞争为核心,以人为本位,以激励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创生良好的管理生态环境,实施生态化的科学管理.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

2王继华.校长职业化释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1:6.

高职高专英语第二课堂的改革与创新 篇5

【摘要】传统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按照教材安排章节依次讲授,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们应该以具备护理职业核心能力作为培养基础,以符合临床实际需求为教学改革目的,以更开阔、更具创造性及灵活性为教学改革原则,弥补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促使护理专业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护理职业核心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职业核心能力临床需求

基金项目:院级基金项目编号AZJKY2018003。

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背景

随着人们对护理要求的逐渐提高,护理模式也逐渐向“以人为本”转变。近几年,更是以“健康保健”为工作重心,这就对护理职业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种临床需求,护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1]。我国于2003年首次提出职业核心能力标准,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评估病情干预能力,卫生保健宣讲指导能力,计算机基础熟练操作以及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其中外语能力以英语为最基本语言要求。为优化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案,国内外多个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长时间摸索及实践。但对如何改革基础护理学教学,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教学重心,完善教学基础,构建新型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研究[2]。

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如何完善护理职业能力理论研究、强化情境教学的重要性、灵活性及建构性均引起相关领域专家及资深学者的重点关注。在模拟情境教学中,通过强调教学实践的真实性及灵活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学实践性与创造性[3-4]。在培养职业核心能力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个人修养、技术操作等是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而且在长时间的培养过程中,应循序渐进,由基础护理向深入学习、综合运用逐渐转变。

很多因素能够对护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质量产生影响,主要包括护理教学设备及课堂环境、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及学生个体特点等。而护理职业核心能力通过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及良好人文素养的护理专业人员,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对护理工作及人际交往能力有清楚的认识。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通过改革护理工作模式,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节约了一定的医疗人力资源成本,同时还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及人文素养[5]。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最基本的主干课程,也是护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及护理习惯养成的开端。所以,必须在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体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具体步?E及系统化教学内容,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及灵活性,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其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逐渐转变。

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1.树立护理人文教学理念,创造护理职业素质培养氛围

目前,护理专业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大多存在不够宽容、不能换位思考等缺点。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宣扬南丁格尔精神,强调博爱、奉献以及人道主义精神,可通过相关专题讲座、图片展等系列活动,使护理专业学生充分理解南丁格尔精神,从而对其护理素质及人文素养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此期间需要配合护理职业教育专业学习[6]。

在护理专业校园阶段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综合性人文素质,在社会实践中注重学生护理服务关爱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农村、居民社区、敬老院、孤儿院等地区及机构的健康服务,包括健康咨询、护理实践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护理工作本身存在的意义及重要性。

不同学年的学生在医院实习的目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1)第一学年,学生可以在医院多看多听,尽可能多感知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人文效应,培养自身职业热情。(2)第二学年,学生可以结合护理专业课程,进行见习护理,逐渐接触护理工作实质,熟悉护理工作节奏,了解自身与资深护理人员之间的差异,加强护理知识的学习。(3)第三学年,学生通过在医院长时间的实习,熟练护理专业操作技能,培养自身护理核心职业能力,保证护理职业情感教学的完整化。

2.建立情境化教学专业场所,培养护理职业核心能力

由于学习环境与学习效率关系密切,因此,在模拟真实场景的护理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实践――综合素质的相互印证、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护理专业素质,教学方式包括多媒体教学、情境模拟教学、仿真人体模特教学等,通过不同教学模式,从不同侧面或角度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基础理论及操作水平的提升。比如模拟护理情境设计,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护士、患者、家属、医生等。各小组分别进行情境模拟演习,其他小组可对演习小组的设计方案、演习过程等进行评价,最后由护理专业教师进行总结[7-8]。通过体验不同角色所感所知以及心理特点,强化学生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同时,学生对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及操作步骤、流程、注意事项的理解均明显得到提升,能更加适应临床护理工作要求,尤其是某些侵入性护理操作,如静脉穿刺、导尿术等,更需要教师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对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开阔学生眼界,使学生护理习惯及技术操作更规范、更合理,更加符合临床实际要求。

洪汉霞、苏静[9]在60名护理专业学生中应用案例与情境模拟联合教学法教学,相对于另外60名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而言,尽管他们期中考试成绩略低,但期末考试成绩优势非常明显,而技术操作水平期中考核及期末考核成绩均高于传统组,其中期末考核成绩差异十分明显。这就表明在护理专业学习中,鲜活的案例分析,灵活的护理实践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具有良好的作用。刘荣萍[10]研究成果显示,在24名护士及实习护士的常规查房学习中融入情境模拟教学法,相对于对照组而言,不仅查房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而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实习护士考核优秀率也得到明显提高。因此,在医疗机构常规查房教学中融入情境模拟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调动查房气氛,加强护士及实习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还能促使护理团队更具凝聚力。

结语

通过对基础护理学教学的改革,能够成功激发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PBL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带给护理专业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使其在学习及实践过程中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自主搜寻答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批判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及临床适应能力,并进一步增强职业发展潜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青文、冯华栋、刘雅玲:《理实一体化在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卫生职业教育》2013年第31卷第4期,第125-126页。

[2]林杰:《改革与创新是提高护理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卫生职业教育》2014年第32卷第7期,第81-82页。

[3]李彩福、李明今、李春玉:《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推动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年第10卷第10期,第107-108页。

[4]沈旭慧:《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护理基础教学改革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3期,第141-143页。

[5]李丹:《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护理实验教学改革》,《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年第29卷第9期,第1413-1415页。

[6]杜良行:《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化学教学实践研究》,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4。

[7]田金霞:《浅谈教师对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14期,第38-39页。

[8]黄万琪、程清洲、杜丹丹等:《护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全科护理》2013年第11卷第4期,第1043-1046页。

[9]洪汉霞、苏静:《案例与情境模拟联合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年第26卷第6期,第158-160页。

[10]刘荣萍:《护理教学查房中情境模拟法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卫生产业》2015年第16期,第32-34页。

高职高专英语第二课堂的改革与创新 篇6

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的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来源于教师的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创设一些于学生实践紧密相连的情境,让学生饶有致地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参与数学学习,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多样的教学手段,亲切的教学态度,有趣的教学活动,以及适当的游戏,巧妙的设疑,形象的教学语言,开放式的问题,良好的学习氛围都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了条件。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一年级下册19页20以内退位减法“用数学”时,由于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暂,所以了解应用题结构比较困难,通过设计“捉迷藏”13个同学玩捉迷藏,没藏好的6人,藏起来的多少人?“丢手绢”有8个男同学,6个女同学,有多少人在玩丢手绢?“捉小羊”捉住了7个,还有几个?让学生用三句话自由编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玩中了解了应用题的结构,又比较顺利地理解了其加减法的含义。

二、创新意识地培养

新大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一次明确地写入了“前言”部分,并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大纲的全文。“创新意识”是指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真理的心理取向,它是一种意愿。数学是科学思维的工具,因此,创新意识必须反映在创新思维方面。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我们探讨的问题。有经验的教师认为,数学学习不仅成为学生对要领、法则、定理、公式的弄懂、牢记、再现和熟练地运用,还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如在组织学生用0、1、2、3组成乘法题并分类后,我有选择地让学生练习,练习中没有规定用口算还是笔算,而是提出要求;能口算的就口算,不能口算的就笔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在这几句话中,教师把自由交给了学生,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对于能口算的给予表扬,让学生在计算后感悟,今后做题要根据题目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不要死板地认为哪种用口算,哪种用笔算,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计算能力。又如在复习课中,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已学过的知识,有的画枝状图,有的画集合图,各有特色,让他们用自己的记忆方法来整理。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把例题放开让学生自己思考、试做,然后讨论、评价,同时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来表现数量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已基本能用线段长短比例表示数量,还能用多种算法来解答。我认为这些都是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沿袭已久地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如:调查本校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情况,面对这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地探索和交流。首先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是用什么数据来刻画课外活动的情况,是采用调查和收集数据。接着的问题是“可以调查哪些呢?”对此,学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对学生提供的办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充分讨论,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这些解释中能作出什么判断?能想办法证实或反驳有些数据得来得结论吗?这是一个开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高职高专英语第二课堂的改革与创新 篇7

1 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1 学生整体英语水平较差, 对英语缺乏兴趣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主要来源于两部分:第一, 来源于国家统一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 他们虽然都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但学生质量参差不齐, 整体水平偏低;第二, 来源于中职中专学校。这部分学生只在初中学过一些英语知识, 英语基础不扎实。进入大学之后, 部分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英语学习的难度加大, 进而导致其逐渐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课堂枯燥乏味

目前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 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教学中单纯注重单词和语法, 缺少课堂互动, 学生被动接收知识, 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随着高职院校软硬件建设的逐步完备, 但部分教师尚未具备熟练操作这些设备的能力, 不能够掌握这些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这使得新设备不能被充分的运用到丰富课堂形式和课堂内容的过程中去, 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很难被调动起来。

1.3 教学环境有限, 缺乏目标语言环境

各大高校的英语教学都主要以课堂为主, 学生只能上课期间在书本中接触到英语, 下了课就完全忽略或者忘记, 上课的时间有限, 再加上教师怕学生们不能完全理解英语, 并不在课堂上采用全英教学, 这更是限制了学生接触目标语言的机会, 不利于他们学习英语。

2 改革和创新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

2.1 融趣味性于教学方法中, 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人类的正向情绪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兴趣, 另一种就是愉快。兴趣能够极大地增强一个人的求知欲, 充分调动一个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要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为学生营造愉快轻松地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因为喜欢而学习, 而不是因为学习而学习。教师应努力做如下几点:

第一, 教师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改进教学过程, 转变教学理念,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推陈出新;第二, 师生之间感情的好坏决定着能否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激情满怀, 教学方法要丰富, 对于取得优秀成绩或者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 让学生能建立其自信,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 教师应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例如, 教师在教词汇时, 可以使用图片教学或者视频教学。在学习对话时, 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 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开展一些有趣又有意义的课外活动, 让学生参与其中, 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点。例如, 可以通过播放英文电影让学生在娱乐过程中学习一些西方国家的日常用语, 了解他们的语言习惯。皮亚杰曾说过, 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够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英语最直接、最内在的动力。因此,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堂时, 一定要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真正主人。

2.2 教学法突出以人为本, 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根据教学的目的、大纲要求以及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 运用正确的方法启发诱导学生,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进其能力的提升, 保证其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要做到引起学生兴趣, 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它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大学英语精读课为例, 这门课程讲听说读写译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 能够有效的启发学生的心智, 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 教师们应该采用演讲、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 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还可以通过设计对话、小组活动、故事讲述等多种课堂活动来营造的良好的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运用能力。

课堂提问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启发手段。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往往所起到的作用也有很大的不同。在讲授新知识之前, 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教材的内容。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提问, 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在讲授完新知识之后进行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材料内容, 检查学生们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让他们能够参与到真实的语言交流活动之中。课堂中, 根据所学内容, 设定一个主题, 让大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 促使其积极的进行思考, 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 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3 导入构建主义理论, 改革英语教学方法模式

构建主义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主要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创设激趣、相互探究、激思拓展、互展评价。这几个环节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2.3.1 创设激趣是构建主义课堂教学的一个初始步骤

本环节可根据课程内容学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一些有趣的活动, 在借助多媒体手段, 给学生们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富有趣味的, 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体验。

2.3.2 相互探究是构建主义课堂教学的渐进环节

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就给学生设定任务, 课堂上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 不能脱离主题。通过解决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 词汇的不断积累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或者相关体验, 更好的理解当前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教师指导学生建立起几个群体讨论小组, 为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创造机会, 帮助学生共同学习。在一个群体中, 个人和个人对同一件事物的观点或看法可能会不一致, 但只要小组成员能够齐心协力, 相互配合, 就一定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3.3 激思拓展是拓展环节

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资料, 包括个中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 让学生根据所得到的资料自己完成对重点知识的归纳。把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们自己阅读课文并及时提出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 分配好课堂时间, 及时对文章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处理,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

2.3.4 互展评价则是构建注意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师生一起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 让学生自己去归纳和总结, 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课堂重点和语言运用技能。学生展示完毕, 就进入最后的评价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对小组分工合作、材料的整理分析、整体演示等各个环节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 使其更加深入、系统的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并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然后再进行小组互评。最后教师还要对整个话题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

2.4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丰富英语实践活动形式

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资源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培养他们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将每个章节的重难点、词汇、篇章、练习以及作业等系统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深入掌握每节课的重点。学生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知能性等特点来设计电脑虚拟对话, 根据电脑的判断和提示, 不断改进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多媒体教学技术对于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合理的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英语教学过程中, 能够极大地增加课堂信息容量, 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机会, 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把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劳诚烈.3T模式——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4) :33-35, 56.

[2]覃成强.对中国高校英语教学方法的反思[J].学术论坛, 2006 (7) :201-205.

[3]许穗.浅议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方法改革[J].新课程:教研, 2011 (1) :97.

[4]高国勤.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7) :37-38.

[5]杜宗蔚.刍议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25) :102-103.

高职高专英语第二课堂的改革与创新 篇8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积极心理学 改革和创新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95-02

一、引言

近几年,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兴起,高职英语教学虽然在逐步完善,但问题依然没有完全解决,例如:高职生英语水平较弱,英语学习漫无目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差;英语课程模式不完整,教学方式不灵活,教学内容枯燥,教学范围片面,教师自我评估低等。而这些因素,造成了根本性的英语教学高水准的难以实现性,学生无法改变自己的英语水平。职业倦怠(burnout)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根据对高职院校英语课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目前高职(特别是民办高职) 英语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高职英语教师身上职业倦怠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部分教师对英语教学工作缺少重视和认真的态度。上课时按步就班,講课缺乏新鲜动力,甚至是生搬硬套,老师不关心学生听课状态,只管自说自话。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通过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和座谈会交流发现,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这一不良倾向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除了英语专业之外,其他所有专业所学的英语课程一成不变。由于英语语言的广泛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现在市场英语语言方面人才需求极大,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无论是教学作用还是教学定位都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上发生着变化,从传统教学的书本性到目前英语应用的实际性推进转,从而使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进展得到提高。因为一些英语教师对高职英语教育的重要性认知度低,使得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灵动性及责任感不高,工作效率慢。

三、高职英语教学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应用

从一种新的、积极的视角来解读心理学,将目标针对于人性积极面,其研究层面广泛,像个体的情感,行为和认知等方向,提倡对人的本人、动力及能力以一种更随性,更肯定的眼光去看待与理解。要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需从本文从教育者、教学对象和教学评价三方面落实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开始。

1.以教育者身份去研究积极心理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操作

积极心理学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制度为三个支撑点来探究相应问题。高职英语教师的自我成长怎样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去催进,完善高职英语教师自身职业倦怠的消极心理现状和高职英语教学低效性现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具难度的问题。而从积极心理学中可以提炼科学的方法。

2.高职英语教学应用积极心理学从教学对象方面研究探讨

高职英语教学必须切实大学生的多彩的现实生活,才能被学生接受认可和喜欢。

高职英语教学应用积极心理学的主导思想,就是以学生生命成长为本,想要高职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幸福快乐的成长,必然要关注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积极情感体验能力的提升和优良学习氛围的生成,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3.高职英语教学应用积极心理学从教学评价方面研究

高职英语课教师应基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为英语考试、评价的指导思想和积极理念。考评的目的是在引导大学生自省、发现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不断成长,让教学者成为大学生发展的人生导师,使学生终身受益,更好的发挥发展、激励、诊断功能,而不仅限于检验大学生“学”的效果。目前,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因素影响高职英语教学效果落后,另外的重要因素就是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对学生进行知行结合的全面考核。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6/22/content_8901.htm.

[2]李俊平.积极心理学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3.

[3]刘桂芬.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促进学校心理教师的自我成长[J].学术论坛,2010(5):203-204.

高职高专英语第二课堂的改革与创新 篇9

国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的如火如荼,从主科数学语文英语到副科音乐体育美术无一不涉及,作为英语课更是积极的响应和参与,把《英语课程新标准》中新的理念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英语的教育教学改革,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我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体会和心得。

第一:注重听说训练,培养英语的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要想学好就必须多听,多说,多练习。我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在这几方面去培养她们,逐渐的让她们养成听完就会说的习惯,我采取了一些方法。

首先,在课堂上我尽量用英语教学,这样教学不仅是创设一种英语环境,更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训练她们的听力,看他们是否对一般的课堂用语达到一听就明白的境地。例如:一上课的师生问好: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下课时说的再见Good bye!上课中反复说的 Open your books, listen and repeat, Read after me, What’s the meaning? Read the test or word.等等.对于这些简单的课堂用语已经达到了非常熟练的地步。

其次,在英语的教学中我还采用听和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例如我讲的what time is it?这一课,重点的句型处理完后学习新课文。我先让学生看挂图,通过挂图知道课文讲的大概是什么,然后边看图边说Tom!Yes? get up!get up!通过图,我的表情和动作让学生猜Get up!的意思,有的学生一下子就猜到了,接着我又问if you are Tom’s mother, what are you say?(如果你是Tom的妈妈,你会说什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想象Tom的妈妈说什么,这样的教学就比告诉他们get up!You are late.的意思效果要好。处理完课文的主要句型后,就是对课文进行全面的记忆和应用。我采取听录音复述的方法,听一遍复述一遍,2,3遍下来课文的内容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在通过2人的对话练习,本课的内容就能背下来了,what time is it? 这个句型学生掌握的非常牢固。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同学们一直不停的听和说,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一致认为听起来不费劲,说起来也比较轻松,听和说不在成为学生头痛的问题,而是成为他们表现自己的舞台。

第二:采取丰富多采的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心理特性,在英语教学中要善于运用丰富多采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首先:根据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性比较短,不容易集中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取了“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等。例如学习What’s the matter with him? 这一课我采用了表演法,前25分钟先学完课文,当我看到同学们有点疲惫和不集中的时候,突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白大褂问Who will be want to a doctor?同学们立刻精神振奋,纷纷举手表示想当医生,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练对话上,课文的内容在对话中得到了练习和巩固,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针对小学生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我采用了一些直观的教具,如幻灯片,简笔画,图片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感受,使学生很快的记住了单词和句型。

创新教育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 篇10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开发创新性思维为核心、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随着信息时代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语言交流能力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迎接带来的各种挑战时应具备的能力之一。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应在继承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创新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开展英语第二课堂对丰富英语学习资源,创设真实有效的语言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必要性。

关键词:创新教育 第二课堂 情境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029-02

引言

创新教育从根本上讲是提高教育对象的创新素质,它是通过现代科学知识的传授、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法的训练,培养和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人的整体素质发展为目的的新型教育(唐国庆,周振铎1999)。其核心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即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创新教育主要在于对学生语言技能、语用能力、思维习惯综合运用及其激发自身思维能力潜质的实践引导。教育部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中也明确指出了这一点,“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要达到这一目标,实现大学英语创新教育,需要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学的客观状况,改革教学模式,转变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成果。

然而,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英语学习对于我国大多数学习者而言就是为了考试,应试成了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动力。他们在实时外语学习过程中除了应付考试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外语学习成功体验,有的甚至长期在错误的学习理念下苦苦挣扎,学而不当,用而不达,费时低效,严重挫伤外语学习的积极性(蔡基刚2009;周燕2010)。部分教师也深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课堂教学任务重等因素,结果也只能围绕教材和练习题展开教学。总而言之,第一课堂受制于教学内容,教师素质、课堂教学时间及教师已经形成的教学模式等较客观的因素,在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转变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的同时,应将第二课堂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在保证英语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的同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开放、灵活和广泛的优势特点,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拓宽其知识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现阶段,常规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仍然以讲解词汇、语法、句型、课文为主要任务。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一方面受到场地、课时、教材、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要承受来自四、六级考试的压力,教师更加倾向于语言形式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忽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囿于条件,英语小班教学没有普遍铺开,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英语课堂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一个老师面对五六十个学生的模式,难以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口语训练。口语能力强、性格外向的学生表现积极活跃,而那些口语能力差的学生愈发自卑。于是,口语能力强的学生越来越优秀,而口语能力差的学生却越来越沉默。这显然不利于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参与课堂的、配合教学的情感。此外,考核成绩的测试方法也往往只能反映学生对语言形式掌握情况,而对学生交际能力的检验却缺乏效度。

情境认知将语言知识看做一整套工具。她的重要特征是:语言工具只用通过运用才能完全被掌握和理解,语言知识具有情境性,而语言学习的有效性是基于真实或近乎真实的学习环境的创立。英语第二课堂可以不受教材、课时、场地的限制,通过丰富的形式内容,创造英语使用的各种有效真实的情景环境,提供多元化的角色和视角,从而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此外,作为第一课堂的课外延伸,第二课堂还具有隐性教育功能,属于实践教学,能够为创新人才的素质培养及创新精神塑造提供健康宽松、潜在引导的教育环境提升学生思维实践能力,对于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创设健康宽松、潜在引导的教育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黄立鹤,2010)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组织模式

3.1保障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创新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理念的转变。转变教育观念,即实现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学生是知识的能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体的学生观的转变;实现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向驾驶式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的教师观的转变。因此,在发挥第二课堂对学生创新教育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倡平等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把单向的主、客体被动接受的封闭教学模式转变成主体兼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以竞争承办、自愿报名、自主设计组织、自主管理等方式,使学生与教育者共同主导第二课堂活动,努力建立一个开放式的第二课堂运行机制,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创新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完成的,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是决定教育效果的核心因素。实现创新教育,必须把教育者作用于大学生自身的外部推动力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这种转化不仅要依靠教育者的教育,更要依靠学生的自我教育。

3.2 注重语言基础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培养

上一篇: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怎么写下一篇:建设工程财务报销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