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幼儿发展评价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四章幼儿发展评价

第四章幼儿发展评价 篇1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探讨教师发展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者应掌握教师发展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教师发展评价的内容

教师的发展评价是离不开幼儿的发展评价的,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

对教师的评价应包含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两个方面,我们主要谈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一)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所有的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都应该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必须要了解本班幼儿的现状,教学的出发点是幼儿的发展现状。此外,教学的落脚点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它也要求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应建立在幼儿已有的基础之上。所谓教学促进幼儿的发展,即教学的任务或目标应该落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中,而要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首先也需要了解幼儿的现状。

在以往对教育活动的评价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强调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能达成,现在却只是强调了目标应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的现状的基础上。这很重要的是一些新的理念的出现,特别是弹性课程这一概念的出现,强调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也应该根据幼儿的反应灵活地、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与内容。也就是说,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能依据原有的设计方案进行,也可能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调整相应的目标与内容。当然,这种调整不是随意的,它遵循的原则是“更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很显然,教师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判断出原有方案或称为 “跟着老师走” 还是新方案或称为“跟着幼儿走”更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非常了解本班幼儿的发展现状。

2.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对学习积极性的强调,即是在强调学习者的内在动机问题。良好的积极性是保证有效学习的重要基础。在以往,我们选择教育内容的时候更多的强调要符合目标,但今天我们也开始强调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因为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将能有效地保证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需要在符合目标和符合幼儿兴趣、爱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知道,目标和内容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一个目标可以由多个内容来实现,同样,一项内容也可以实现多个目标,这就为我们找到这个平衡点提供可能。找到这个平衡点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幼儿的兴趣中寻找与目标相吻合的内容。但这不等于说幼儿不感兴趣的内容就不能成为教学的内容。有些内容幼儿可能不感兴趣,但是这些内容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么老师就要采用一定方式方法,借助于自己的教育智慧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案例:

陈老师发现班上的两位男孩从来不在她设立的折纸区活动,邀请他们参加,两个孩子都以“不喜欢”为由拒绝了。可是,陈老师知道折纸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怎么办呢?她开始有意识地去观察这两个男孩,她发现这两个孩子特别喜欢玩枪,常常拿着积塑插出的枪在活动室中打打闹闹,她想到了办法。第二天,当这两个孩子又在玩枪时,陈老师加入了,掏出了一支纸折的枪。这下可把两个孩子乐坏了,争着要这把枪,陈老师不慌不忙

地说:“想要是吗?想要就跟我来,我们一起来折。”两个孩子高高兴兴地跟着老师去了他们不喜欢的折纸区。选择教育内容要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样,教育的方式、策略、环境条件也应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促进幼儿的发展,并不是仅仅为了满足幼儿需要、兴趣。所以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发展。

4.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和个性特点,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尊重,要为每个幼儿提供广泛而全面的发展机会,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条件,同时主动、及时地进行反馈,帮助幼儿充分认识自己,增强他们的信心,并使他们的优势向弱势迁移,最终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5.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应是动态的,要紧密跟随幼儿在学习活动时的思考,把握时机提供适宜的“支架”,不断地减少“支架”,最终撤销“支架”,使幼儿能够独立解决挑战性的问题,提高教师教学和幼儿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

对教师素质的评价可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参与和共事能力、反省与计划性等方面进行。

二、教师发展评价的方法

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和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参与评价的制度。因此,对教师发展进行评价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幼儿园教师发展评价的主要方法。自我评价重在帮助教师建立反省意识,提升自我工作、自我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发展教师反省认知能力,使教师成长为反思型的教师。自我评价的运用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自我评价问卷

2.建立幼儿发展档案

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幼儿建立个人发展档案来进行自我评价,运用档案评估法所收集到的各类反映幼儿学习和发展状况的资料,不仅能折射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个成长轨迹,同时也是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一把尺子。

3.对照计划进行评价

自我评价还可以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原有水平提出一个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一学年对照计划进行评价,并提出新的计划与措施。

(二)观察记录

管理者对教师发展的评价也可采用观察记录法,这就如同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一样,将平时在与教师共同研讨、听课、观看活动、沟通交谈等环节中的所看、所听详细地进行记录,了解每个教师的发展情况、教学特色、专业上需要加强的地方,及时与教师沟通,通过有效的支持与服务,帮助教师不断发展。

管理者平时的观察记录还可与学期末的阶段评价相结合,因人而异,展示长处,鼓励教师之间相互欣赏,营造一个团队共进的氛围。

管理者还可以为每个教师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将平时的观察记录、各种评价资料放进档案袋,以此来反映教师发展的历程。

(三)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用摄像方法将教师的教学活动拍摄下来,组织教师采用个人、小组或集体形式进行研讨,重在引导教师关注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困惑或教师专业发展中普遍欠缺的能力进行团队反思,每个教师都应主动参与,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都可以围绕案例进行思考,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并通过相互讨论、撞击、澄清一些模糊认识,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四)家长评价

家长评价也是对教师发展评价的一种手段。通过家长问卷、家长座谈等形式可以了解教师的服务态度,了解家长对教师工作的看法以及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评价等。

第四章幼儿发展评价 篇2

一、正视幼儿发展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的发展评价过程中, 我们要充分重视强调和鉴定的功能, 不要一味地追求评价的结果, 并根据这个结果将幼儿分成若干个等级等等, 这样极大地伤害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因此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儿童之间存在的差异, 对每一个儿童都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同时也要对幼儿发展评价有个正确的认识, 充分发挥发展评价对于儿童发展的促进功能。通过我们的发展评价, 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建立起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另外, 评价的内容也不要过于单一和片面, 这些都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容易造成幼儿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或者是认识不到自己的长处而过于自傲或者是自卑。在很多幼儿园的幼儿发展评价中, 其评价内容主要是针对儿童的知识和技能两方面, 对儿童的非智力因素却不是很重视。儿童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非智力因素都是儿童综合素质的体现, 我们要充分重视这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例如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的独立和自信以及主动求索、乐于助人等, 这些都是儿童非智力因素良好发展的表现, 我们要充分重视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的这些优秀的非智力因素, 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避免单一和片面的发展评价对儿童优良综合素质的扼杀。

在评价过程中要避免传统模式将幼儿置身于一个预先设定的共同标准或者是常规模式下, 要充分尊重儿童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更不能沿袭传统模式中教师人为地将幼儿特质纳入事先预测和控制的框架之中。传统评价把幼儿置身于一个预先确定的共同标准或常模下, 将幼儿的特质强行纳入成人预测和控制的框架之中的做法, 应废除根据某个既定的目标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将学生分成优、良、中、差几个等级的做法, 要重视儿童个性发展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注重发扬儿童的个性和潜在的创造性, 要通过我们的评价, 全面而综合地反映儿童发展的实际情况。

在评价的过程中, 我们不要一味地采用定量评价和教师评价, 要鼓励学生自我定性、自我评价。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自我。在传统的评价模式中, 教师过分地强调定量评价, 只重视对幼儿科学性的体现, 忽略了很多评价内容, 如儿童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参与兴趣、对知识的求知欲望、是否有良好的个性和品质、责任心的大小等等, 这些都是不能用定量的评价来反映的。与此同时, 定量的评价无法做到对幼儿发展的全面性评价, 也无法对儿童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 对于教师确切了解儿童并且不断的完善教学措施和教学策略帮助甚微, 也不可能实现发展评价的真正价值。另外, 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充分重视幼儿的自评, 提高儿童在这个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幼儿自我评价的能力。与此同时, 我们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评价过程的重要性, 不要一味地重视评价的结果, 因为结果只能反映出很小的一个方面, 其全面性和客观性是比较低的, 评价的过程才能真正地反映出儿童在个体发展中的个性, 也才能帮助教师制订出更好更完善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对于评价的结果要正确的使用, 不能让评价的结果成为形式主义, 例如有些幼儿园把幼儿发展评价与教师的工作质量挂钩。掺杂了个人利益的儿童发展评价就很难做到客观和真实, 很多教师为了凸显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对评价的结果弄虚作假, 掩盖了幼儿真实的发展情况。这些教师根据自己制订的幼儿发展评价来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这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这样的幼儿发展评价不但违背了评价要真实和客观的原则, 而且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改革毫无帮助。

当代的幼儿教育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往, 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都对幼教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诸多压力下, 我们要正确使用幼儿发展评价, 还这些评价以真实性和客观性, 让幼儿发展评价切实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改革指明方向, 我们也要根据客观而真实的发展评价对我们的教育教学积极改进, 树立正确的幼儿发展评价观, 在教育教学中切实满足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对于幼教工作提出的要求。

二、尊重幼儿发展评价的发展趋势

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 我们要充分发挥幼儿发展评价的功能, 不能只注重对于其鉴别和选拔功能的利用, 更要按照其发展的趋势, 对其教育和促进发展的功能加以利用, 全面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我们还要严格遵守幼儿发展评价以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为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原则, 充分、客观、全面地了解幼儿的真实发展水平, 了解其发展的需要, 掌握每一个幼儿的长处和缺点, 并以此作为教育合力选择教育目标和教育策略的依据, 为幼儿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让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断的发展。

幼儿发展评价的内容不但要真实地反映幼儿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发展情况, 还要如实地反映出幼儿在个人兴趣、情感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做到全面而真实, 也要整体地反映出幼儿发展的综合情况, 不要一味地重视对幼儿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反映, 这与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是格格不入的, 也与《纲要》中提出的“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 防止片面性, 尤其是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 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是相违背的,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要充分重视幼儿在身体、认知、语言、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避免单一和片面的发展评价的产生, 在发展评价中既要反映出幼儿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 又要反映出幼儿在个人兴趣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正确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优势和个性特点, 制订出良好的教学策略, 因此施教,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的发展全面而正确, 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在进行幼儿发展评价的时候, 我们要充分重视每一个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性, 重视儿童由于身体素质、认知能力、情绪情感、社会能力、生活能力和生活习惯等因素而产生的个体差异, 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幼儿,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避免在传统的评价模式中采用一刀切的评价模式, 多采用个体化评价标准,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在评价的过程中尽量少用横向比较,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尽量多采用纵向式评价, 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促进每一个儿童的全面发展。

另外, 在评价的过程中, 我们也要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使用, 互补互助。传统的幼儿发展评价多采用一些诸如测验或者是问卷等可以量化的评价方式, 这些虽然对于幼儿的知识和技能有着很好地反映, 但是无法做到全面地反映幼儿的综合发展情况, 而且这种方式也有欠客观和完全。知识掌握得好、技能使用得好并不代表着幼儿发展的状况就一定很好。因此, 在进行幼儿发展评价的时候, 我们也要加入定性评价, 让两者结合, 充分发挥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势, 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出幼儿发展的情况。对这两种方法的正确使用, 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意对优质资料的积累, 将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真实地记录下来, 例如可以采用录音、拍照、摄影等方法, 为定性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这样不但可以准确而全面地对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也能够对幼儿的综合发展情况有一个比较客观而真实的掌握, 方便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改革。

在评价的过程中, 我们不能只把幼儿当成是教师完全支配的对象, 也要让其成为评价过程的参与者, 鼓励其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在幼儿园中, 大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评估和反省能力, 教师应该对幼儿的这种能力加以培养, 这不仅有利于教师能够正确客观的对幼儿进行评价, 也能够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充分建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 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 为幼儿在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中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对幼儿的发展评价中, 教师要注重评价的过程, 不能只一味地追求评价的结果, 要根据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 将评价的过程融入生活之中。与此同时, 教师也要有效地利用其评价的结果, 体现评价的真正价值。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发展的评价信息进行分析, 掌握本班幼儿的整体发展水平, 对自己的教学大方向做一个基本的定位。在此基础上, 对评价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 了解每一个幼儿发展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个体教育策略, 同时教师也应该将评价结果真实而及时地反映给学生的家长, 让学生的家长正确认识孩子们的发展情况, 更好地配合我们的教学工作。

三、引导家长用心对待幼儿发展评价

幼儿最早的学习场所是家庭, 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 每个家庭的父母都对孩子的初期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之前所形成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都是来自于他们的父母, 因此父母也要担负起作为幼儿教师的责任。对于幼儿的发展评价, 家长有着独一无二的话语权, 因为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和行为相对于在幼儿园要放松很多, 也真实很多, 家长能够观察到大量、真实、自然的行为, 对于幼儿的发展评价也最接近真实, 因此家长要在幼儿的发展评价过程中主动配合教师对幼儿进行客观而真实的评价, 帮助教师做出最为正确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此同时, 家长还要给予孩子适量的家务工作, 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让孩子在简单的家务劳动中体会合作和分享的乐趣, 加强与孩子的交流。

另外家长要抓住孩子们“好表现、喜表扬”的特点及时教育孩子, 家长应该学会尊重孩子、启发孩子、赏识孩子。家长通过细心的观察, 搜集信息, 及时了解自己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 了解孩子多方面的发展情况, 正确对待自己的孩子, 认真对待对孩子的发展评价。家长对于幼儿的发展评价也要掌握一定的方式和方法。

四、关注幼儿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

传统的幼儿发展评价的模式只注重幼儿静态知识获得的结果和结论, 对于幼儿是如何获得知识的积累关心甚少。而现代的幼儿发展评价讲求的是评价者对于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思考、假设、选择、推理等动态过程, 关注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能力的提高, 学习迁移能力的展现以及在解决问题中所展现出来的学习兴趣、课堂注意力和为了解决问题所付出的努力程度。这些都是现代幼儿发展评价所要关注的内容。在幼儿阶段, 了解孩子如何获得答案或解决问题要比判断孩子的行为结果是否正确要重要得多, 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改进学生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 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这些都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也是当代幼儿发展评价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总而言之, 在幼儿园的幼儿发展评价中, 教师要尽职尽责, 真实而准确地对幼儿的发展做出最正确的评价, 帮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信心来, 也要通过我们的评价, 真实而客观地反映出孩子的发展状况, 掌握孩子个体发展之间的差异, 对孩子因材施教, 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幼儿的发展评价中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并将科学的评价观落实到幼儿发展评价的具体实践中去, 有效地保证幼儿发展评价工作的展开。

摘要:幼儿发展评价要求教师要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出幼儿在某一个阶段的发展情况, 要注重评价的过程, 不能一味地追求评价的结果;另外对于评价的结果要加以正确的利用, 根据真实的评价结果制订出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 同时也要积极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发展评价中来, 让家长这个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对孩子的发展负起责任来。最后在评价中要注意对儿童的动态评价, 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发展评价,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海燕.幼儿发展评价研究综述[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9 (5) .

[2]刘霞.试析当前幼儿发展评价改革的基本走向[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08 (Z1) .

[3]沈小婷.从幼儿发展角度反思当前的评价实践[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 (6) .

多元评价促进幼儿科学发展 篇3

幼儿在幼儿园无时无刻不在和活动发生交互作用,活动中能否给予幼儿正确、有效的评价,关系到幼儿的发展和教师教育行为的提高。注重平日活动中对幼儿的发展评价,避免只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在原有评价方式的基础上,我们应拓宽评价渠道,注重多元评价,更大限度的发挥评价所起到的教育作用。

1 注重个体发展中的综合性评价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自始至终贯穿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对幼儿行为给予及时的评价,可以从幼儿的学习兴趣、态度、个 性、习惯、能力等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指导。面对全班个性各异的幼儿,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是否科学?如果细想一下我们会发现,每个幼儿都有他突出的独特表 现。他的语言表达不好,但手工制作却相当精巧;他的绘画水平差,但身体的活动能力非常强等等。这些都是幼儿个性差异所存在的多元化体现。因此,以幼儿的个 体差异为基点,注重幼儿的各方面发展,对幼儿进行综合性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对幼儿的评价曾局限于对单一内容的评价,而多元的综合性评价涉及所有的领域,并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随着课程方案由“刚性”变“弹 性”,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内容也逐步趋向于多元化,既关注幼儿在各学习领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也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沟通能力的发展;既了解某个 幼儿一段时间内身体、社会、语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或某个幼儿的兴趣、个性特点、学习方式、发展优势等,也了解全体幼儿在某一领域或某一具体活动中的发展 情况。因此,评价中我们也采用了多种评价手段,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终结性评价,而更多的注重了对幼儿的日常评价和阶段性评价(既可选择课程来评价,亦可选 择幼儿综合能力的评价);由单一的评价幼儿某一方面发展,扩延到注重多方面目标的渗透。如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方面的评价时,强调了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性评价, 在幼儿表达时,针对其表达情况(语言的连贯性,逻辑性,完整性,用词的是否恰当等方面)进行及时的当场评价,不仅将对幼儿教育行为落到日常的每一个教育契 机,更将对幼儿的评价变得自然化。再如,在对幼儿绘画能力进行阶段性评估时,我们不仅注重绘画技能的评价,而且还将幼儿的想象力、涂色、以及讲述自己作品 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作为评价的目标渗透进去,既强调了幼儿的独特智力倾向,又对其整体发展进行了整和,客观、公证的对每一名幼儿做出了综合性的评价。

除日常活动中随机观察的口头评价、幼儿发展的阶段性评估外,轶事记录个案性评价,以及问卷调查和档案性评价也是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段相对稳定 的时间内(如一学期),通过各种形式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幼儿有一个更系统,更准确的了解和评价,以帮助教师采取更行之有效的教育 教法。

2 强调在真实情境中的动态评价

真实情境的评价是指在幼儿真实的生活、学习的情境中对幼儿所进行的评价,即“评价发生在教室的真实情境中,评价基于对真实表现的解释,而不是对 设计活动的解释。”动态评价则更关注幼儿个体能做到的以及借助成人或同伴之间的互动所能实现的潜能成长。在动态评价过程中,幼儿会被教师予以暗示或其他支 持,这时,评价与教学成为一体,这种动态评价显然是发生在教育过程之中,而不是在教育过程之后。如:教育活动中,有的幼儿比较胆怯,很少主动当众发言,教 师可以以比较大方的幼儿为榜样,课堂上随机鼓励其大胆发言,对胆怯幼儿表现出的进步及时在全班幼儿中给予当众表扬,树立其自信。私下里,教师还可对幼儿的 活动区活动进行单独指导鼓励其大胆表达与别人交流。在肯定他进步的同时以建议的口吻对他提出更高一步的要求,这样一来幼儿在老师的肯定与建议中能更快的调 动起积极性,单单几句对他评价的话,便会让他树立自信。再如:活动区活动中,有的幼儿老是局限于原有的游戏内容,遇到困难也不太爱动脑筋解决,在讲评中, 教师就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其他幼儿一起帮他想办法、去尝试。这样,不仅为遇到困难的幼儿想出了办法,而且还调动起幼儿下次区角活动进行再创造的兴趣, 从而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与小伙伴的游戏中得到潜能的发展。

3 尝试多元参与的互动式评价

以往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基本上是由教师进行的,家长很少参与对幼儿发展的评价。而实际上,正如《纲要》中指出的那样:“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 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只有将涉及幼儿的所有人(包括幼儿自己)的意见、观点都加以综合, 评价才能真正反映出幼儿的发展,通过各方的对话,大家也才能不断地成长。因此,评价者由单一向多元的过度势在必行。

幼儿发展评价 篇4

甘肃省保育院高敏

幼儿发展评价是以幼儿园发展的实际状况与预先设计的并要籍由教育活动达成的目标进行比较作出关于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而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幼儿发展评价在评价内容的选择上,方案的制定等方面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而大大减弱了评价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那么,如何将幼儿发展评价更好的运用于幼儿园教育实践以达到评价服务教育活动的作用呢?

一、评价内容的选择以幼儿园实际教学需求为主

幼儿发展评价在幼儿园实践中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通过对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价,了解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评价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但并不是任何教学内容都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应从幼儿园实际发展情况出发,选择在某一方面对教学水平具有指导性作用的内容进行有针对的评价,如:某幼儿园在幼儿进入大班后,加强了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其进入小学后的学习。这已成为该园一个传统的教学活动,那么,幼儿数学发展水平评价就可以成为我们选择的一个内容。

二、评价方案的制定以教师工作情况为依据

发展评价的主要实施者是教师,要使评价活动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有效的评价数据,就要将评价方案的制定与教师工作情况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了解教师工作时间安排。幼儿园各种活动多,教师工作任务比较重。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制定方案时要尽量简单易行,将评价活动融合于教学活动中,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评价,这样既不给教师带来太多的压力,又能完成评价活动,获得有效评价数据。如:进行幼儿教学发展水平评价时,可以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某一内容幼儿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这样将一个大的评价活动,分配到各个小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评价。

评价方案中量化方式的确定应与教师知识结构相结合,方案中指标体系的量化,有易于操作的直接量化,等级量化,也有相对复杂的加权量化等,由于教师知识结构的限制,在不影响评价结果的前提下,我们选择相对简单的直接量化和等级量化方式。这样既可以节省评价时间,又有利于评价结果的统计。如:在进行幼儿活动能力发展水平评价时,用“达到”,“稍欠”,“未达到”来表示量化结

果,就此比较容易操作。

三、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

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遵循易于操作,总体评价与个别评价结合的原则。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每一项评价活动中都使用总体评价与个别评价结合的方式,应从评价内容与评价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评价的方式。如:在进行幼儿园五大领域发展水平评价时,由于评价项目太多,个别评价费事过多,这样首先以班为单位进行评价,然后由教研组按比例的有机抽取幼儿进行个别评价。最后将二者评价结果结合形成最后评价结果。在进行小班幼儿生活水平发展评价时,以幼儿个体为单位进行评价,而不需整体评价。

在实际评价工作中我们发现,往往要评价的对象是一个班乃至一个年级的幼儿在这种情况下要逐个进行评价,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不易于实行。即便评价方案中的量化方式是最简单的等级量化。那样就可以运用先总体评价,后个别评价的方式。首先在评价等级中以总体为对象填写相应的人数,然后按班级人数比例随机抽取相应人数,进行个别评价,最后将二者结果形成最终评价。

四、评价结果与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学前教育评价中,有对什么问题的评价就有对什么问题的指导,从评价到指导,再从指导到评价,循环往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必需过程,那种只评价不指导的作法是不可取的,所以,将评价结果反馈到教学工作中,并能进行改进是我们工作的另一个重点。

在评价工作结束后,将评价结果进行总结,然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找出改进的方法,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进行改进并组织有针对性的复评,这个方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坚持与改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切实贯彻评价指导实践是评价价值的真正实现。这是我们保证评价指导实践的一个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工作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总之,幼儿发展评价是幼儿园提高幼儿发展水平促进教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力求评价活动与幼儿园发展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评价的价值,而不仅仅流于形式,这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摸索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评价霍力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章幼儿发展评价 篇5

2、会正确使用小勺独立、愉快地进餐。

3、能安静就寝。

4、能按音乐节奏做模仿操。

5、会进行穿、拣、搓等操作活动。

6、在教师指导下会互相滚接球。

7、在老师鼓励下,愉快参加各类活动。

8、在众人面前表现大方。

2、喜欢老师和同伴。

3、对人有礼貌,会正确使用“请”、“谢谢”礼貌用语。

4、在老师提醒下会遵守日常生活常规和简单的游戏规则。

5、爱护玩具,会轻拿轻放,用后放回原处。

6、喜欢和同伴一起玩,不争抢玩具。

认知领域

1、能感知秋季、冬季的明显特征。

2、能认识自己的幼儿园。

3、在教师指导下,对常见自然物感兴趣。

4、能根据物体的某一明显特征进行分类。

5、能比较判断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6、能区分物体的上下、左右空间方位。

7、能愉快参加简单的操作活动。

2、能理解成人的要求,并按要求去做。

3、能用普通话与承认作简单的交谈。

4、能理解常用的名词、动词、量词。

5、在成人的指导下逐步发准易错或感到困难的字。

6、喜欢看图书。

2、能辨别四种颜色,感受多种色彩的美。

3、喜欢唱歌,能独立唱完一首歌。

4、能随音乐进行简单律动、舞蹈。

5、能运用圈涂、摆涂的方法按一定方向涂染、绘画。

6、能进行简单的粘贴、撕贴活动。

正视孩子的游戏

有的家长认为游戏就是玩,是无意义地浪费时间。其实,孩子正是在游戏、玩耍的过程中认识周围的环境,学习如何适应生活、掌握知识、强健体魄,增强智力。在丰富多才的游戏中,幼儿的各种能力都会得到迅速地发展。角色游戏可以使幼儿体察人生,学习合作和交往的方式,发展想象力;结构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兴趣、观察力、想象力和细心的态度;活动性游戏可以活动四肢,开动大脑,锻炼体格。因此,游戏是幼儿的幼儿的主导活动,同时也是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主要途径。问:您常和孩子一起游戏吗?(请在与您的行为相符的序号上打“ ”)。

答:1、从未有过 2、偶尔 3、经常教师签字:

……本学期幼儿上学至x年1月25日止,26日正式放假。

本学期放寒假时间:x年1月26日—2月5日下学期幼儿入园时间:x年2月6日

1、寒假期间,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做好水、火、电、行车等安全工作。

幼儿身体健康状况发展分析、评价 篇6

为全面了解幼儿与健康主要指标的达标情况,掌握全园幼儿的营养和体格状况,促进幼儿健康成长,2021年5月27日,我园保健室配合清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保医生对全园幼儿进行了内容包括:全园幼儿身高、体重、心肺、龋齿筛查,中大班幼儿血色素、视力等方面的健康全面检查和评价。我园又严格按照《安徽省省幼儿园保教管理指导意见(试行)》中“幼儿园要定期进行幼儿健康检查”的要求,认真执行“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对每个幼儿建立健康档案。”从此次幼儿园体检结果来看,我园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一、健康检查结果

我园共有162名幼儿,参加此次体检的幼儿有162人,体检率达100%。清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体检的幼儿进行了身高、体重、心肺、血色素等检查和营养状况评估,全园幼儿体重达标率为63.6%,身高达标率为70.3%%;肥胖儿1人(0.6%);低体重:5人(3.0%),生长迟缓:2人(1.2%),龋齿全园0人(0%);贫血患儿22人(13.5%);视力不良:0人(0%),从此次体检结果我们发现我园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但我园幼儿刚入园不久,也存在以下问题:

1、家庭膳食结构搭配不合理。

2、家长保健意识欠缺。

二、主要原因分析

是膳食结构搭配不合理。大部分家长对小孩过于溺爱,没有合理的调节儿童饮食,偏食、挑食、吃零食等不良习惯普遍,导致食欲减退或偏食,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贫血患儿达22人,发生率达13.5%。

三、对策与建议

综合我园目前的情况,可按“四个强化”加强儿童营养不良防治工作,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一是强化宣传,加强儿童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普及工作。幼儿园要进一步加大对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制作儿童营养知识专栏、开展现场咨询活动、举办科学育儿知识讲座等方式引导广大家长避免过于溺爱儿童,增强营养健康知识。

二是强化指导,大力推广平衡膳食。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育儿知识讲座,聘请专业医生对家长科学育儿进行指导,以增进幼儿的体格、智力发育,为未来储备体智双优秀的人才奠定基础.三是强化监测,在幼儿园定期开展幼儿体格检查登记。幼儿园要把幼儿体格检查登记纳入幼儿园常规工作中。

四是强化控制,建立健全幼儿健康监测与控制的长效机制。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对幼儿园卫生经费的投入,强化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卫生保健服务质量。

以评价促幼儿全面发展 篇7

关键词:个别化学习活动,学习成果,评价观

一、班级中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评价现状

个别化学习活动结束了, 老师请大家把材料都收起来, 然后开始讲评:“今天你在个别化学习中去了哪里, 玩了些什么好玩的东西, 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孩子们纷纷介绍了自己今天玩了哪些材料。有的孩子站起来说“:我今天做了一辆小汽车, 做得很漂亮。”教师评价“:哦, 你今天的作品真漂亮, 使用了不同的材料来装饰小汽车。”有的说“:我今天和××一起搭了拼图。”老师追问“:你们的拼图完成了吗?“”完成了!”教师评价道“:哦, 你们今天的合作很成功。”孩子们纷纷说出了今天的游戏情况。老师一一作了简单的回应。孩子提出了几个自己遇到的问题, 请大家一起帮助解决。

二、对于现状的思考

从个别化学习分享评价过程中的分享评价形式上看, 老师是起了引导的作用, 主要让孩子来说说自己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 再请大家一起帮助解决, 老师重点讲的材料也是通过自己对孩子的观察有选择性地讲的, 似乎已经满足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但是仔细观察, 我们会发现, 在整个个别化学习活动中, 评价仅仅出现在了学习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交流环节, 而且主体是老师。老师的确让孩子有了很多说的机会, 但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了这样的机会?分享交流环节的时间有限, 对于许多孩子活动的情况, 都是由老师用一句话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显然是很单调的, 这样的评价效果与新课程理念下的“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 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相比显然是不够的。

三、依托班级的个别化学习活动进行尝试与研究

如何使个别化学习中的评价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日常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改变自己以往的评价方式, 带着“以评价促发展, 将评价的主人从老师变为孩子”这样的观念进行尝试。

我选择了以大班开展实践,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尝试:将评价贯穿于整个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评价的机会, 提高评价的质量。

四、个别化学习活动中评价实践的经验总结

(一) 个别化学习活动应注重过程性评价

1.老师要从更多的方面、更多元的角度进行观察:孩子是否仍旧对材料感兴趣, 是否能够自主地投入个别化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发现问题后能否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解决问题, 使用了哪些方法等。

2.连续性地呈现幼儿的个别化学习成果。

(二) 给予孩子更多成为评价主体的机会

1.将评价的标准给予孩子, 让孩子能够为获得更好的评价而努力, 激发孩子的自主性。

2.创设游戏规则, 为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评价提供平台。

3.合理的检验验证环节, 为孩子的自我评价搭建基础。

4.分享环节给予孩子充分表达自己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收获的机会。

(三) 评价的标准要多元化, 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提高评价质量

老师要正视幼儿间的能力差异, 不要横向评价, 更多的要纵向评价, 要从个别孩子的现有水平出发。同时, 在评价的时候要提高评价质量, 有针对性地评价。不能简单地说:“哦, 你今天表现真好!”这样类似的话, 而是要在观察的基础上, 将具体哪里表现得好说出来。评价时, 不要一直局限于作品是否漂亮、拼图是否完成、数字是否正确, 而应该更多元地评价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例如拼图, 就算今天没有完成, 只要我比昨天多拼了几块拼图, 就是一种进步, 就是表现好的体现, 评价应当是动态的。

五、小结与反思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尝试, 我发现孩子对于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兴趣更高了, 而对于游戏的自主性也更强了, 而我通过这样的实践, 对于班中孩子的发展情况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对于如何更好地以评价促进孩子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实践中做得比较成功的有两样, 一是幼儿学习成果的连续性展示。通过这样的展示, 幼儿能直观地发现自己在不停地进步, 也能从同伴的作品中摄取经验, 而老师也能通过孩子的发展变化了解孩子的现有水平, 能够对孩子有一个更科学合理的评价, 从而适当地投放材料, 促进孩子的发展。二是五角星的运用, 在游戏过程中它作为孩子重要的评价道具, 加强了孩子对游戏的投入程度, 促进了孩子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能力发展。在游戏后的分享讲评环节, 它又极大地促进了孩子们交流的兴趣。

当然, 在这个过程中, 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在如何更好地提高评价质量上, 通过高质量的评价促进幼儿发展方面还做得不够, 需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试论幼儿发展评价的指导策略 篇8

【关键词】幼儿发展评价 活动材料 幼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241-02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温情、喜欢、关怀、尊重、认可、关爱称为积极的关注,并把它看作是人类的普遍需要和自信的源泉。那么,我们对幼儿发展评价的研究,就是要以最大的热情去关注孩子们的发展,以最大的期盼盼望孩子们的成长,使每个幼儿在认识活动中,用他们的智能去学习和分享他们知道的东西,快乐地成长起来。这就需要幼儿教师采用有效的幼儿发展评价策略。

一、幼儿能驾驭的认知活动材料的准备是幼儿发展评价的必要条件

认知活动材料准备可以从以下途径展开:

(1)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教育来源于生活,许多材料都可以从幼儿的身边找到,如钥匙、锁、纽扣、小毛巾、小夹子、杯子、瓶子和筷子等,还有各种小石头、海螺、种子等这些常见又不起眼的物品。

(2)幼儿自己收集的。幼儿自己收集来的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如小时候用过的鞋子、围巾、小衣服、小玩具等,可以进行配对、运水、数数、等分等。

(3)幼儿学习用品。幼儿的学习用品中,尺子可以进行测量活动,书本可以比较厚薄,对各,类笔的长短、粗细的区分及卷笔刀的使用等等。

二、科学合理地组织与实施评价,对幼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树立正确的评价观。通过评价能更好地建构幼儿活动内容体系,促进幼儿发展。评价能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发展中的整体水平和发展中的个别差异。评价是为了尊重幼儿的发展,在所有的评价信息中,不但可以得出我们的教育规律,更重要的是改善教育,包括内容、组织、手段、方法等。

(2)明确评价的目的。幼儿发展评价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在评价中发现幼儿的学习规律,活动规律和认知特点,无论从哪个角度评价幼儿,评价我们都要把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放在评价工作的首位。

(3)建构合适的评价场景。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评价应选择适合幼儿的表现且喜欢的场景进行。比如在游戏中的观察评价;在操作中的兴趣评价;在互动交流中的社会认知能力评价等。在真实情景中的评价,得到的信息更科学和真实。

(4)尊重幼儿的客观表现。客观性是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在评价中绝不能参入主观成分,更不能把幼儿当成“小大人”。

三、学习各种理论,更好的改善幼儿活动、游戏处境

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发展的含义,使我们更清楚如何改善幼儿活动、游戏的处境,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1)理论学习。要做好幼儿发展评价,需要对幼儿发展理论逐一学习,并能知晓幼儿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发展等涵盖的内容,认真学习《纲要》和《指南》,以《纲要》的精神来引领评价。

(2)语言培训。评价者的语言在评价中处于关键地位,尤其我们评价的对象是幼儿,幼儿对语言意图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他们也获取更有效的参照的交流技巧。因此我们对评价者的语言培训遵循以下原则:语言清楚,交代明确;语言描述规范统一;语言准备简洁明了。

(3)解读材料。材料的解读包括材料功能以及材料与幼儿发展的关系,读懂材料所蕴含的多元教育价值,在评价中让幼儿全方位、整体地发展起来。

(4)诠释方法。评价方法的使用对评价结果起着关键作用。评价方法是动态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比如观察评价,主要是对个体在真实的环境中收集幼儿的表现,不加任何控制。

四、了解幼儿发展目标,建构幼儿发展评价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从智能理论的角度去观察和谈论幼儿,我们惊奇地发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也告诉我们,教师要善于珍惜、爱护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创设各种游戏情景,让幼儿多动手、多动脑、多实践、多探索,帮助幼儿主动地发展。

(1)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事物的各种基本属性的认识,信息加工能力,语言认知,艺术感知力和社会情感认知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建立幼儿发展评价体系时既要兼顾全面又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

(2)幼儿成长记录档案能动态地评估幼儿的发展水平。我们将幼儿的各种作品、相关资料收集和积累起来,为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价提供全面的、丰富的、生动的信息。教师通过成长档案积累的各种作品特点及记录来评价幼儿,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保证了评价的准确性。另外,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更好地树立自信心,增强成就感和责任感,享受成长的乐趣。

(3)建构幼儿发展评价体系要考虑对幼儿教育的有利因素。比如对幼儿心理、生理的有利成分;评价的材料、方法是否能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是否适合幼儿的发展;创设的评价环境是否和谐等。

通过幼儿发展评价,我们更多地获得幼儿学习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从幼儿认知的主动性入手,在摄取、分析、重构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关注幼儿发展的各项教育性、价值性的元素。评价所提供的各项策略都有益于幼儿的感知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评价的全过程为幼儿发展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2]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第四章幼儿发展评价 篇9

身体健康与动作发展领域: ○能单脚站立20秒以上。

○连续跳绳2下以上。

○把球踢向前方,或者能连续2次踢中用绳系住的毽子或沙包。

○连续地边走边拍球至少5下。

○用双手抓住横杠或门框等将自己悬空吊起20秒。

○单手用肩上投掷的方法将沙包向前方投掷5米。

○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

○快跑30米。

○连续行走1小时以上。

○把线穿进针眼。

○在1厘米宽、20厘米左右长的横格中画横线,不碰上下线。

○用小锤子钉钉子,不敲空、不敲到手。

○按轮廓线剪出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

○用笤帚把地扫干净。

○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起床不磨蹭。

○在提醒下,少吃不健康的食品。如油炸食品、烧烤食品、碳酸饮料等。

○主动饮用白开水。

○主动保护眼睛。如不近距离看书,不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看电视不超过40分钟。

○每天刷牙,并能主动保护牙齿,如少吃糖不咬硬东西。

○保持和维护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用正确的方法洗脸、洗手、擦鼻涕。保持衣着整洁。

○大便后能完全擦拭干净。

○根据自己的冷热增减衣服。会自己系鞋带。

○不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

○能识别常见的安全标志,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物品(农药)。

○运动时能主动避免给他人造成危险。如跳绳时离他人远一些。

○遵守交通规则,当他人违反交通规则时能够提醒。

○知道简单的自救方式。语言发展水平目标:

○概括作品的大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有争论的时候,能耐心听对方把话说完。○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

○根据故事书的插图或者故事的部分情节来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创编故事。

○用图画和简单的符号表现一件事或一个故事。社会性与情感方面的发展水平目标:

○知道哪些事是自己现在能做的,哪些是现在还做不到的。○独立地对自己作一个大致的评价。

○知道自己家庭的主要亲属及其与自己的关系。○能说出自己现在居住地的省、市(县或区)名称。○遇到困难时,相信自己能解决,不轻易请别人帮助。○对自己的事情有自己的想法。

○与同伴或成人的看法不同时,能坚持自己的合理意见并说出理由。○对长辈有礼貌。

○有一个或几个固定的好朋友。○对别人的请求能够积极回应。○共同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能说出引起自己某种情绪。○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按约定好的规则游戏。○遵守和别人的约定。认知领域:

○运用两个一数、5个一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数量。

○不受摆放形式(如排列的疏密程度、摆放的形状等)的影响,比较出两组物体(6个以内)的多少。

○用阿拉伯数字正确表示10以内物体的数量。○估计物体的大概数量。○以自己为中心判断左右。

○照着轮廓图,用至少5块拼版图形。○辨别从不同方位所拍的同一常见物体的照片。○根据自己的熟悉的建筑物照片说出拍摄的角度。○根据简单示意图中所标的位置拿取或放置物体。○按照简单的类别概念给熟悉的物体分类。

○按照自己的标准给物体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理由。○按长短顺序把物体(至少6个)排成一排。○创造出有规律的动作或图案、彩练等。

○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和减的意义。如知道什么情况下该用加法什么情况下该用减法。

○以某个物体(手、脚、小棍、尺子等)为单位来进行长度测量和比较。○借助某种工具或方法(数数、沙漏、钟表等)估计时间。○对感兴趣的问题想方设法寻求答案,并乐在其中。○猜测问题的答案、并尝试运用某种方法进行验证。○用小实验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在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

○用图画或符号记录自己探究的过程或结果。○与同伴讨论问题。○初步认识到生长变化是生物的一个主要特征。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常见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感知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感知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艺术领域:

○感受环境中美的事物。

○尝试向别人展示并介绍自己觉得美的东西。○欣赏音乐或舞蹈、戏剧,学唱和模仿表演。

○欣赏自己喜欢的绘画、工艺品、摄影作品等,说出自己的感受。○唱歌或表演。

○用画画、捏泥、折纸等多种方式,做出自己想做的东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艺术表现。○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

○用身体动作(如拍手、踏脚等)或可敲击的物品(包括简单乐器)伴随歌唱敲打节拍和节奏。

○用唱歌或舞蹈动作表现音乐的情绪情感(如欢乐的、忧伤的)。

○运用较丰富的色彩、线条、形状以及材质等表现想象的或现实中的事物。

○根据音乐自编舞蹈或根据文学作品进行戏剧表演。根据需要,选用材料,制作玩具、环境装饰品或道具。学习品质:

○引发孩子提出问题、猜测答案、验证自己的猜测。○体验观察周围的变化、参与讨论新的事件或现象。○体验出主意、发起活动。○体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坚持克服困难。

第四章幼儿发展评价 篇10

国信嘉园幼儿园 金灿丽、周晶晶

摘要:教师评价作为教师得天独厚的权利,它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影响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本文在分析其现状的同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幼儿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教师评价行为;幼儿人格

前言

教育中的评价行为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望达到教育价值增殖的过程。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行为具有管理之意,但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基本环节,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的途径之一。

而幼儿是逐步依赖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到学会自我评价的。他们从成人的评价中获得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这里的成人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教师,而教师的评价行为对幼儿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教师评价对幼儿的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

一、当前幼儿园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分析

(一)晕轮效应

教师在评价幼儿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个态度误区——晕轮效应,教师的评价行为中的晕轮效应对幼儿人格发展的负面影响。晕轮效应也指成见效应,指在观察判断和评价某一行为主体的时候,由于该主体的某一方面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以次掩盖了出的这一方面则演绎、扩张开来形成晕轮的作用了教师评价中的这一效应会对幼儿人格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于幼儿的喜爱程度和智力测验的结果来区分“好孩子”、“聪明的孩子”、“笨孩子”,肯定性的评价较多地给予在语言和认知发展较好的孩子,而对于“爱捣蛋”、“老犯错误”的幼儿,教师的评价往往是否定性的,使幼儿体验不到教师表扬的自豪和成功的喜悦,而更多的是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没其他小朋友聪明,幼儿的挫败感极强,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幼儿常常会把教师的评价内化为自己的评价标准,从而容易导致幼儿在完成任务的时候缺乏坚持性和自信心,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正因为这样的晕轮效应,导致教师对幼儿作出不公正、不客观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会降低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权威感,使教师的评价不能发挥作用。

(二)评价标准成人化

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对幼儿的期望值过高。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会出现言语不当的情况,成年人在对自己同龄人讲话时,往往会考虑到对方的自尊心,而面对幼儿时却很少想到幼儿的感受,忽视了每个幼儿都需要鼓励,需要尊重。

附件一:组织幼儿利用废旧的纸盒进行小制作,在展示幼儿作品时,有一名

幼儿高兴地举起自己的作品让老师观赏,教师一看粘得歪歪扭扭的小飞机,冷漠地随口说道:“你没用心做吧,放那儿吧。”过后其他小朋友都兴奋地谈论今天的作品时,这位小朋友神情沮丧地坐在边上。因为刚才在做作品时,他是很用心做了,但是老师没有给他正确的评价。

附件二: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教师给小朋友们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以下是师幼对话的情景:

师:过了几天小蝌蚪的身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长出了两条腿)

师:对,在大脑袋和长尾巴之间长出了两条会扑水的后腿,小蝌蚪能游得更快了。

师: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的妈妈,它游哇游,这时它看见了谁?

(幼:鲤鱼妈妈。)

师:小蝌蚪是怎么问的,鲤鱼妈妈是怎么说的?我请几对小朋友来表演一下。(表演完毕)

师:通过表演,大家知道青蛙的外形特点了吗?

(幼:四条腿,宽嘴巴。)

师:小朋友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幼:要是鲤鱼把小蝌蚪给吃了怎么办?

师:„„(愣了一下,然后假装没听见,孩子很失落,觉得自己的问题很愚蠢。)

幼儿一旦感受不被尊重,就会产生一种低落的自我感受,形成一种消极的心态。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蹲下身子与幼儿的视线平行,正确的认识幼儿的接受能力,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或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从而对幼儿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三)评价语言空泛、缺乏个性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存在着比较空泛、缺乏个性和真诚等问题,在幼儿园,我们也会常常听到有的教师每天重复的几句话“你不错”、“你真棒”、“你能干”等,仿佛是口头禅似的。其实,这样一般化、笼统化的评价意义不大,开始还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后来就变成了空话和套话,并不能让幼儿明确地知道自己优缺点,有时还会产生混乱,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感,还使师幼关系变得肤浅而形式化。还有些教师喜欢对幼儿进行负面的评价,随意贴标签,如“害羞”、“动手能力差”、“能力一般”、“内向”、“不爱说话”等等,由于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较差,很容易认同教师的评价,结果就会固化他们较低的自我效能感。

附件三: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语言往往不具体,缺少针对性。如“画得不错”“有进步”“真漂亮”等,这类语言幼儿听后并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有了哪些进步。对幼儿创作过程的评价语言也不够深入,缺少启发性。如“你画的是什么”“想想春游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照顾妈妈的”等,这类语言对幼儿来说过于抽象,不易操作,基本上是无效指导。有的教师指导语言虽很具体,但表现出明显的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如在幼儿画完一只猫后,老师启发说:“猫饿了得吃饭,给它添上一个食盆吧”。还有的教师不顾幼儿的想法和体验,采用否定性的语言说:“你怎么画了个黑太阳?”“怎么画得乱七八糟的,重画!”以上这些语言与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评价形式单一,忽视非言语评价

教育评价大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教师在评价幼儿常常用到言语评价,却忽视了非言语评价及其独特功能。其实,在教育中非言语评价使用起来最简便、最频繁,也最有效,能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独特心理效应。如教师对幼儿某种良好行为的微笑、点头等,对乐于助人者的点头、鼓掌等。这些非言语评价具有其他评价行为所具有的激励功能和调控功能,并且具有其他评价行为所不具有的优势。

(五)评价情绪化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开心的事,如果把个人的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大半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教师遇到不顺心的事的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就会影响工作的质量。有一位教师因为受到了批评,情绪不好,当两位小朋友发生矛盾哭闹时,教师没有认真了解、安抚,而是大声的训斥两个孩子。于是两个孩子的心理必然受到伤害,其后果往往不可预计。幼儿的心理是稚嫩的,作为成年人理应去小心呵护,而不是去伤害。做教师的也许工作了一天累了,想休息一下,而这时的孩子由于某种原因想亲近你,缠着你做这做那,这时有的教师就会不耐烦地说“去去去,自己玩去。”这样的反应会导致幼儿极度的失望,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二、改进教师评价行为的策略

(一)正确使用表扬和批评

1.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幼儿

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幼儿,不能带着偏见运用表扬和批评。既要看到幼儿的优点、长处,又要看到幼儿的缺点,根据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作出评价。表扬是为了肯定幼儿,促使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而批评是为了避免孩子产生骄傲情绪,为了使幼儿发现自己的缺点、错误,便于及时改正。

2.先抑后扬地安抚脆弱的幼儿

批评对于那些胆小怕事、性格内向的幼儿时,应特别慎重,因为这部分幼儿往往因为老师的批评长时间放不下,表现为情绪紧张、抑郁,对学习活动、集体活动失去兴趣。教师在评价这些儿童时应主义方法的运用,如私下给他指出哪里做得不好,摆事实、讲道理,帮助幼儿真正认识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能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如果需要在集体面前批评时,可以采取先抑后扬的办法。这样一来,不但引起这位幼儿的注意,起到了应有的教育效果,而且保护了他的自尊心,避免了不良后果的产生。

3.鼓励表扬“被忽视幼儿”

教师应该重视这部分孩子,应关心他们的成长,应有意识地引导其主动地与其他幼儿交往、积极的参与集体活动、敢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然更重要的是对此类型的幼儿应该经常给予肯定和鼓励,特别要经常当着全体幼儿的面表扬他的每一点进步,这样不但其他幼儿开始注意他,愿意与他交往,而且他自己也能逐渐走出自己的封闭的小天地,从而使自己的社会化进程能顺利实现。

(二)灵活把握言语和非言语评价的时机

幼儿有独立的人格,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成功,渴望教师能够关注他、表扬他。因此,如果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总是受到教师的冷遇、指责或是被教师不闻不问都会使幼儿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容易形成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在对幼儿进行正面评价的时候,要善于捕捉和发现幼儿的优点或成功之处。当儿童有进步时,教师的一句“真棒”、“有进步”的称赞。特别是教师的身体语言动作的支持。即教师运用自己的眼神、表情、手势和其他关怀性的身体动作(如拍肩、抚摸头)等传递对儿童的关爱、肯定与心理支持,如与言语支持有机配合使用,则对儿童的作用更大。当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进步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使幼儿的成功变为可观的,成为推动他继续努力的动力;当然,教师也应该关注不爱说话、不善交际的、胆小、性格内向的幼儿。当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一个赞赏的、满意的眼神,一次肯定的点头示意,一次轻轻的抚摩,都是对幼儿最好的支持和肯定。非言语方式特别是亲密的身体接触在教师评价中尤为重要。教师的微笑、点头、注视、轻轻的抚头、拍肩、握手等都会使儿童感到极大的温暖、关爱和信任,自尊心和自信心都会随之增强。

(三)具体评价为主

教师有时会为了维持班级纪律、组织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等目的实施评价行为,或者表扬遵守纪、完成教学目标的幼儿,或者批评违反纪律、不能完成教学目标的幼儿。尽管教师评价蕴涵的目的不同,但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他们往往会把教师蕴涵其他意图的评价当作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单纯评价。因此,不论教师的评价行为是出于维持班级纪律,还是实现教学目标等目的,这些评价行为都会被幼儿简单理解为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评价,并会以此为标准评价周围事件。教师在日常评价中应该以具体评价为主,避免评价空洞和泛化。评价语言要具体,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评价方式具体评价幼儿。具体的评价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便于幼儿理解评价内容,也利于幼儿评价能力的提高。

如在上述美术活动的评价中,教师评价可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你为什么要这样画?”“还可以怎样表现?”引导幼儿边画边思考,完善自己的构思;中大班幼儿能力较强,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教师应更多采用协商和引导的语言,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总而言之,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与不同点,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错了”,因为艺术是无错的。

(四)在同伴面前慎重评价幼儿个体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特别是当众评价行为,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择伴行为。幼儿不大愿意和一个经常被教师批评的幼儿一同玩耍,相反,他们很愿意和一个经常受到教师表扬的幼儿作朋友。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特别是当众否定幼儿时要慎之由慎。当众的否定评价不仅会伤害受评价幼儿的自尊心,而且会影响其他幼儿的选择行为,容易孤立受批评幼儿,不利其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

(五)从幼儿出发

教师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幼儿,在此基础上才能实施评价。教师一方面应该认识到幼儿作为尝试独立的社会个体,作为受家庭、社会文化共同建构影响的社会个体,其行为具有复杂性,出现消极行为在所难免;另一方面更要理解幼儿作为成长初期的个体,他们有着寻求真理、道德、美感的本能,但鉴于知识、表达能力有限,幼儿很多稚嫩的行为也许有着善良的本意,却带来了较为消极的后果。作为教育者,教师在实施评价前应该联系具体场景及幼儿的年龄特征,客观确认被评价幼儿的行为初衷。

客观的评价应该看到每个人的进步,对每个幼儿不同程度的进步都给予恰当而及时的评价。正确的评价应该将目光顾及到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和进步。这种评价是针对幼儿个体的行为的,不能轻易把幼儿放入群体与他人作比较。如果我们总是把幼儿的进步与比他强的人相比,那么他永远看不到自己的进步。所以对幼儿的评价应着眼于与他自身相比,时时处处让他在教师的帮助下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且这样的评价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每个幼儿在各种场合都可能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在这种情形下,幼儿往往会表现得劲头十足,他得到一次表扬,就期望第二次。这种积极的情绪就会一直支持他向成人所希望的方向努力。

(六)评价方式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幼儿的认知是很直观、具体的,如果仅仅依靠语言的力量,评价很难在幼儿身上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采用一些形象有效的手段配合语言来进行评价。同时要注意,采用了一种教为有效的评价手段以后,也不要一劳永逸,因为从小班到大班,幼儿的心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不断走向成熟的,使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势必会减弱对幼儿的吸引力,从而失去应有的作用。

一般来说,小班幼儿比较乐意接受小红花。小红花是一个实物,幼儿看得见、摸得着,在受到老师肯定的同时,他可以拥有它。这使得肯定的评价更为直接,更为有力,幼儿以后就乐意重复受到肯定的行为,从而使正确的行为得到强化。中班幼儿对小红花的态度就不那么热情了。中班阶段,改换一种评价方式,这本身就是对幼儿成长的一种肯定,他们是乐意接受这种改变的。到了大班,幼儿的眼界显然比小、中班幼儿宽多了,思维也更活跃,他们爱想问题,爱探求未知的世界。如果能利用他们感兴趣、向往的事物来作为评价方式,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师的评价行为追根到底来源于对幼儿真诚的爱。评价就像一门艺术,其艺术力量在于达到对幼儿的激励作用。这就需要师幼之间真诚的交流,增强幼儿的荣誉感和自尊心。作为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尊重儿童、信任儿童、理解儿

童,这样的评价行为才是科学的、有效的,才是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参考文献

上一篇:《寂寞陈寅恪》读书笔记下一篇:时间长河的梦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