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的说课课件材料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航路开辟的说课课件材料(精选8篇)

新航路开辟的说课课件材料 篇1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航路的开辟》是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内容,是工业文明的崛起的开篇章。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连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各洲都成了西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资金来源、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生产的需求促使科技的发展,又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而工业革命的完成,又使工业文明飞速发展。这环环相扣的发展的起源都离不开地理大发现。所以,这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及主要人物。

(2)通过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3、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西欧人为什么要开辟新的航路?这一问题涉及到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简单介绍中世纪时西欧的发展情况,同时演示图片资料,让学生结合书本,将他们认为可能的答案说出来.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新航路的开辟给人类历史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将世界连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也给欧洲带去了大量资金和原料,促使西欧经济产生重大变革。.因而这些问题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亦是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探究性和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本课内容有很多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对涉及的一些人物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采取师生探究性、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比较有效。

三、说学情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以上的教学方法,即:同初中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因为大多学生在初中时都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识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提问的方式引入新课

(二)、教学设计 I、“一切为了香料”(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思考: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哪些?(这是本课的重点,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阅读课文材料、设计探究性问题 并与课文正文内容联系等来突破。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养成论从史出的习惯。)过渡: 以上是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动机,但是仅凭动机是不足以完成开辟新航路的,必须要有相应的科学知识和物质条件。动动脑: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在具备怎样的条件你才可以远航?议一议: 当时欧洲人具备这些条件吗?(用多媒体展示具备的工具)过渡: 在动机和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开辟新航路就是一件必然要发生的事情了,进入下一个问题“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II、海上探险活动的活跃(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说一说:西欧的远航家有哪些代表人物?(展示人物图象)充分利用地图,用多媒体展示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图(一边看图一边讲解航行路线,使学生比较直观了解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航海的过程。)动动手: 完成表格(用多媒体显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III、新航路与西欧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思考: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这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采取探究式学习,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出这些影响。但要注意:学生在这很可能将新航路开辟后给殖民地的居民带来的灾难这一影响过分夸大,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引导学生全面地、辨证地分析问题,要分清事物的主次矛盾。) 中外对比:(郑和下西洋6纪念)西方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有何不同?(通过对比,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五、说板书(多媒体显示)

六、说巩固小结:

开辟新航路教案 篇2

方案二,在世界航海史上最早的大规模的远洋航行是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远洋航行,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行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那么,欧洲航海家最早的远洋航行大约出现在什么时候呢,他们进行远洋航行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又是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开辟新航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个概念:何为新航路?说到新航路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旧航路,也就是说传统的贸易通道,一般意义上,传统商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陆路,即传统的“丝绸之路”;另两条是海路: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波斯湾或者红海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而新航路则主要是指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欧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既然东西方之间早就存在贸易通道,为什么西欧国家仍要冒着巨大的风险来开辟新航路呢?

一、东方的诱惑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材料一说明,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导致自然经济日趋解体,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增加。

社会各阶层人士无不醉心于搜寻黄金和财富。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需要增加收入,以购买更多的奢侈品。货币和黄金的需求量急增,但西欧贵金属产量本来就不高,而与东方贸易中出现的巨额逆差又使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西欧市场货币的普遍短缺,这就导致了欧洲人寻金的渴望。

(2)哥伦布就说:“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把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可见西欧社会上有一股寻求黄金的浪潮。

(3)这时候《马可·波罗行纪》的广泛流传,又刺激了人们向东方淘金的愿望。香料(4)当这种东方的诱惑袭来时,欧洲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政权葡萄牙在亨利王子的主持下不断地进行海外探险活动。这使得葡萄牙的航海大发现不像那些商人为贸易所进行的孤立探险,而是一个有规划、有系统的任务和策略„„ 这说明?国家支持航海行动,为了强化王权,积极对外扩张。

(5)材料5 当然欧洲探险家们的传教热情和他们对东方黄金、香料和其他财富的追求交织在了一起。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相比,更多地渗透着普救主义。它从一开始就以博爱人类为教育,并以全人类的宗教自诩,因而有一种强烈的使人人都接受基督教的要求。

(6)原有的东西方商路受阻——直接原因

加之,十五世纪中叶后,奥斯曼帝国势力强大,占领地中海东部广大地区,控制了东西方通商要道,传统的东西方贸易虽然没有完全中断,但土耳其人的横征暴敛和长期战争使正常的商业秩序遭到破坏,商旅裹足不前。从此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数量急剧减少,价格却迅猛上涨,欧洲上流社会不惜高价采购,导致贸易严重入超,贵金属大量外流,财政不堪负担。因此东西方商路受阻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教师提问】当然,假如作为当时的一位航海家,从这种想去海上探险到能去探险,还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思考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罗盘针的普遍使用,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得到改进。罗盘以及从阿拉伯传入的用于计算纬度的星盘广泛应用于航海。

事实上,在中世纪初期,西欧的造船技术就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至14世纪末期,西欧的船只多为单桅,只适合内海或沿岸航行,尚不具备深入大洋进行长距离远航的条件。15世纪之后,这种情况有了重大的改变,其主要标志是出现了多桅帆船。北欧诸国生产出二桅帆船,15世纪50年代的意大利出现了三桅轻快船。这些船既装有横帆,也装有三角帆;既可顺风航行,也可逆风航行,能够适应大洋的复杂气候条件。

另外这一时期欧洲已开始流行地圆学说,加上绘图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经度和纬度做绘图坐标,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画面。特别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更是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主观条件,使其成为可能。

此外还有14、15世纪在欧洲星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它的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勇于冒险、开拓进取,征服大自然,大胆的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正是在这些因素和条件的支持下西欧的探险家们率先踏上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根据大家已有的知识,葡萄牙和西班牙是率先开始新航路开辟的国家。请问,葡萄牙、西班牙为何走在开辟新航路的最前列?

①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这一地理位置有利于它们向海外发展。②两个国家都掌握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在航海技术上比较先进。③两国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航所必需的装备。④新航路的开辟也同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宗教情绪有关,他们在对外扩张时也把传播基督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

二、新航路的开辟(经过)

1.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活动(1)迪亚士--第一次到达好望角。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率领三艘轻便帆船从葡萄牙的里斯本出发,沿着非洲西海岸一路向南抵达非洲最南端的海角,将其命名为风暴角,回国后葡萄牙国王将其重新命名为“好望角”。

(2)达·伽马--第一次开辟通往印度的航线。

十年后(1497-1498年)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继续前行,绕过好望角,穿越莫桑比克海峡到达印度南端的卡里库特之后返回欧洲,开辟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2.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活动(1)哥伦布--第一次发现“新大陆”。

哥伦布是意大利航海家,出身于毛纺织匠家庭,年轻时当过水手,经常在地中海和北海航行。15世纪末欧洲兴起的黄金热和《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使哥伦布深受其影响。1492年8月,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率领三艘帆船和87名水手从巴罗斯港出发,开始了第

一次航行。他一路向东经过70天的艰苦航行,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他于10月12日到达巴哈马群岛的瓦特林岛,接着又到了古巴(他以为是中国)和海地(以为是日本)并宣称发现了亚洲的一部分,于次年3月沿着理想的航线返回西班牙。

在以后的8-10年间,哥伦布又进行了三次西航。哥伦布虽然没有到达梦想中的亚洲,但是他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新航路。并且促进了新旧大陆物产的交换与传播,比如玉米、马铃薯、花生、橡胶、可可、烟草等等传入其他州。

(2)麦哲伦--第一次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环球航行。

1519年,葡萄牙贵族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率领一支由5艘帆船和266人组成的探险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海岸,沿岸向南航行,穿过一个海峡到达了美洲西岸的大洋,这个海峡被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船队此时只剩下三条,他们在大洋上向西航行了110天,一直没有遭遇到狂风大浪,于是便命名这个大洋为太平洋。1512年3月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参与岛上土著部族的战争,受重伤而死,余下的人分两条船逃离了菲律宾。他们越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其中一条船在途中被葡萄牙海军俘去,1522年仅存的维多利亚号船和18名船员回到了西班牙。麦哲伦的全球航行历时三年,实现了从西方向西航行到达东方的计划,用确凿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把新航路开辟的经过给大家做一个总结。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两条航线,四个人物。

三、走向会合的世界

1500年左右的新航路开辟被大部分历史学家看作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足以可见这一历史事件在世界史上的关键地位。接下来请大家阅读材料和课本的内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给一些思路:对世界、对欧洲、对亚非拉。

1.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其一,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块大陆或半球。整个地球的外形首次被确定和绘入地图。人们真正具有了全球性视野和“世界”知识。

其二,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地理大发现加速了物种的交流,它包括人种、动物、植物三方面的交流。例如玉米,在15世纪引入欧洲,在发生饥荒的地方,逐渐成为人们充饥的主食。明朝时传入中国,有些地区把玉米叫做“玉蜀黍”。

其三,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2.商业革命——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联系加强,贸易的范围扩大、贸易的数量增加、贸易的品种增加、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以欧中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形成。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葡、英以及尼德兰所代替,其直接表现是世界市场的扩大、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16世纪中叶,安特卫普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而国际贸易的发展,促使新的信贷金融机构,以及股份公司、交易所等相继出现。这些都使得西欧早已萌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3.价格革命:美洲的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大大增加,远远超过了商品所需,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伪币,投机活跃,引起价格革命。一方面收取定额地租的封建地主,因货币贬值他们的实际收入而减少,陷于贫困破产;另一方面作为商品生产者的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获利最大,实力随之上升。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共同作用构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因素之一,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没落和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

对美洲: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据估计,在欧洲殖民者抵达美洲之后的一个半世纪里,中美洲阿兹特克和玛雅文明区的印第安人口从2500万锐减到150万,印加文明区的印第安人口从900万锐减到60万。

对非洲:非洲成为欧洲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罪恶的黑奴贸易开始。葡萄牙人在15世纪就开始把西非海岸的黑人卖给欧洲贵族。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送到美洲,跨越大西洋的黑奴贸易从此开始。

对亚洲(最初):欧洲殖民者最初在亚洲侵占一些大陆沿岸据点和岛屿,例如葡萄牙占据了中国的澳门。当时欧洲的商品在亚洲没有竞争力,欧洲人用美洲的白银来购买亚洲的商品,如纺织品、瓷器、香料、染料等。白银的大量流人,也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教学反思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体现了14——16世纪欧洲在思想、经济和对外关系方面的巨大变化,为以后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政治巨变奠定基础,本课是欧美国家社会巨变这一单元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得知学生对文艺复兴较陌生,有关信息缺乏,不利于教学。但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较感兴趣,相关信息有所了解,对教学有利。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分析、思考问题,提高学生能力。学生认知障碍点主要是:内容较多且较陌生,.文艺复兴内容抽象,理论性强,掌握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掌握文艺复兴的时间、背景、思想、性质、影响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影响等史实。通过对本课的教学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对透过现象分析问题本质的能力,锻炼、提高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地分析历史问题和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本课采用让学生通过搜集新航路开辟及其对欧、美、亚影响的资料,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教学难点

文艺复新和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五、教学反思

上完本节课,静下心来思索得失,觉得本堂课值得自己好好反思

(一)成功之处:本节课设计时我把教材分成两大板块,并以列表的形式呈现出学生掌握的内容,条理分明,重难点突出,便于学生的预习,本节课教学目标基本上能达到,重点突出,教学内容的设计科学合理, 授课过程中能够关注重点、突破难点。从上课学生反应和课后检测来看,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较好

(二)不足之处:

第一、同学们的预习虽然完成了表格内容,但是拓展延伸不做得不够,不能发现问题,在自由提问的八分钟当中,不够热烈,有小部分同学提出了问题但可探究性不大。第二、我自己设计的讨论题:新航路开辟的实质,同学们不知所云,我的启示也很欠缺,本身我自己对这个答案也有困惑,为西欧列强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我在网上查了这个答案,众说纷纭所以困惑。

第三、同学们的参与意识不太强,没有初二时积极,初三好像更害羞了,没好好的和他们

交流,今后在这方面有待加强。

第四、课堂上总感觉自己仍然讲得太多,好像很难突破这一瓶颈,在课堂模式,学生学法

《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篇4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初三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此外,一些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看相关影视剧、网上浏览也会了解古今中外航海家的知识。学生有学习本课的基本的知识储备。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了解开辟的经过。

(2)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史料、图片进行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2)通过采用地图动态演示、表格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经过。(3)通过哥伦布远航与郑和航行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哥伦布等航行家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指出远洋航行的艰辛,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得15,16世纪的欧洲人克服恐惧,历经千难万险,甚至以生命为代价开辟新航路?今天我们一起去追寻探险家们的足迹。解题:什么是新航路?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在这过程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不知道的地方,所以也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问题有个基本的知识储备),然后出示史料,让学生解读、归纳,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能力。史料解读:

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金银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金银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得出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得对货币的需求增加 材料二:“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把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 ——哥伦布

材料三:“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

得出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以及马可波罗行纪的刺激;

材料四: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比原价高8—10倍)。得出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了东西方商道

提出问题:假如你是当时欧洲的航海家要远洋航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出示图片:罗盘针、多恑帆船、地球仪等图片,认识到航海技术的进步、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增加。其他还有中央集权的支持。

出示材料:航海发现是首先在葡萄牙作为国家计划的,是一个全国计划,是一个由一个王子主持的计划。这使得葡萄牙的航海大发现不像那些商人为贸易所进行的孤立探险,而是一个两百年来有规划、有系统组织的任务和策略…… ——《大国崛起》解说词)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合作探究:航海家自述

航海家: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

要求:以第一人称并结合新航路开辟示意图讲述。讲清航海家的国籍、航海时间、支持国、航线、收获,每大组完成一个航海家,每小组共同准备,最后选出一人代表本组发言,准备时间2-3老师依据课件综述迪亚士,学生开讲。连线题检测。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过去了五百多年,但对他的争议持续不断,1992年,正值哥伦布开辟新航路500周年之际,美国明尼达大学法律系对哥伦布进行了一次模拟审判。身着15世纪服饰的12人陪审团在进行了3个小时的审理后,一致裁定:被告哥伦布,现年541岁,意大利人,在500年前犯下了谋杀罪、剥削奴隶罪、专制、灭绝种族的屠杀及国际恐怖主义等7大罪行。有鉴于此,哥伦布被判处350年徒刑。

另一面,每年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一是“哥伦布日”,美国大多数州都要举行活动,纪念哥伦布于1492年首次登上美洲大陆。为什么争议如此之大,我们从影响中寻找答案。

1、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把世界联接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图分析: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世界上各个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于是,各大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来源于各大洲的新的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如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传入欧亚,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等。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张,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使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使英国受益匪浅,逐渐强大起来,资产阶级革命也在欧洲酝酿起来,继而爆发了,使欧洲国家先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局限性:引发西欧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拓展延伸:

新航路开辟的说课课件材料 篇5

【教学内容】 《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П)第二单元的第5课,本课在历史必修(II)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会是高考涉及的重点内容之一。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巨变的一大标志,对欧洲和整个世界历史影响巨大,可以夸张的说近现代世界经济都建立在新航路开辟的基础之上。本课三目内容从原因到过程到影响,是典型的传统式三段结构,条理清晰,便于学习掌握。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地理大发现的名词概念课文没有表述,需老师补充。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一下学期的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乐于表现,通过初中和高中半年的历史学习,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和抽象思维还有待提高。同时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没有形成体系;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创设情景等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这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一、基本知识

1、知道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条件;

2、掌握迪亚士、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时间、路线、成就等;

3、掌握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对世界的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1、学会分析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全面影响,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前、课中、课后学生搜集资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锻炼了动手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在欧洲大陆有深刻的背景,中国的发明(指南针、火药)为之提供重要条件,通过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体会到世界各国是相互影响的,从而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开放的世界意识。

2、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多方面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认识和多角度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本课历史人物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的学习,培养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设计理念】 本节课主要是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努力体现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线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因此,我主要的设计思想如下:(1)采用情景设置、体验感受等开放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如 让同学们以商人、教会、国王和航海家的身份来分析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请同学来演示四位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过程;让同学以当时驻各洲的记者来报道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和感受历史学习。(2)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设计学生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些问题,通过开放的教学形式,突出学生的体验和感知,兴建知识主动性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高度、广度和深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要学生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不要做学习的奴隶。(3)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实践学习法,为学生的思维力的发展、想象力的发展,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的动画效果等把繁杂抽象的问题简易化,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确定上述重点的依据:从开辟新航路这一课题及影响(2)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确定难点的依据: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影响巨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其评价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而这些知识既属于难于理解的知识,又超出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所以确定对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为本课的一个教

学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时间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问学生从15世纪的世界观到当代的世界观,转变的关键是从什么事件开始的? 3分钟 教师利用幻灯片演示现代地球和世界地图的图片,然后再展示15世纪欧洲人所绘的世界地图,(当时欧洲人认为世界就是欧洲、北非以及亚洲的一些地方,大地也是平坦的。)问学生从15世纪的世界观到当代的世界观,转变的关键是从什么事件开始的?。看地图思考问题;并感受15世纪欧洲的历史氛围。知晓世界观转变的关键是新航路的开辟。

1、从学生的身边生活入手,激发其学习兴趣。

2、用地图和问题把学生带入教学情景。从而为讲授新课内容作准备 基础知识学习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0分钟 教师把新航路、旧航路图投影出来。提问什么是旧航路?什么是新航路? 教师投影打出,新航路辟前世界的基本情况怎样?提出探究一,新航路在什么背景下开的?投影打出五则材料和几幅图,后总结打出投影。教师引导归纳,并及时对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强调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提出思考题:假如你是当时的航海家,在怎样的条件下,你才会远航?在学生回答后投影出来,接着提出问题,在学生回答后投影出来 出示两道高考选择题 学生观察思考,比较两幅图的异同 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合作探究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并从上述原因中分析哪一个是根本原因,哪个是直接原因。学生边汇报探究成果,边听老师的引导、纠正和总结。思考讨论 完成练习

1、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2、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景设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老师讲解“新航路开辟背景”的枯燥。

4、使学生准确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5、学会怎样分析归纳问题。

6、通过做高考链接题检测学生对本目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并了解高考出题思路,学习答题方法和技巧。基础知识学习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分别介绍迪亚

十、达伽玛、哥伦布和麦哲伦四位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过程 5分钟 [过渡]老师在总结完背景后,过渡到“经过”的学习:“现在可以说开辟新航路是“万事俱备,只欠水手”了。那么走在开辟新航路前列的是哪几位航海家呢?他们又是怎样开辟新航路的呢?” 电脑显示四个航海家的人物图像及开辟新航路的路线图。指导学生观察《新航路开辟路线》图,思考并提取有用信息完成《新航路开辟简表》。指导各学习小组根据《新航路开辟简表》,归纳总结:从中能总结出哪些结论?还有什么疑问?总结学生的结论,回答疑问。教师鼓励性评点 任务1 学生读图、识图 完成表格,得出结论,自由提问。任务2 学生亲自转动地球仪感受新航路路线。任务3 通过做学案检测学生对本目内容的掌握情况。

1、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等不同形式,增强、记忆效果。

4、通过让学生用眼睛看、用手亲自实践、动脑思考,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做练习进行反馈。巩固练习航航海家 支支持国 方方向 目目的地 练习(填表题): 3分钟

1、出示表格指导学生进行填表,发现易错的问题,并进行讲解。完成表格。让学生及时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从而巩固基础知识。补充小结 补充讲解: 15世纪末到16世纪,继葡萄牙、西班牙开辟新航路之后荷兰、英国等纷纷开辟了欧洲到世界各地的航路,因而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不知道的地方,人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2分钟 [补充讲解] [演示] “地理大发现纪念碑”。领会记忆相关知识内容 “地理大发现”是教材上没有但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历史概念。这里为学生补充,帮助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探究学习

三、新航路 开辟的影响 [提出问题:] 新航路开通了,那么这会给欧洲和世界带来了哪些变化和影响呢? 10分钟 [情景设置]新航路开辟以后,你作为当时驻欧洲或美洲、非洲或亚洲的记者,你会写哪些短讯或消息来报道各洲可能发生的变化。[引导小结] 老师适时引导,进行有条理的小结。学生参看教师展示的几则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 发展学生的辨证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以各洲新闻记者的角度,不拘于教材的描述,大胆深入全面深入挖掘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正是对上述要求的落实和创新,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也有效的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延伸 探究 探究题目: 对比郑和下西洋与迪亚士、哥伦布等远航的结果与意义,你认为应该对他们作怎样评价。” 5分钟 演示问题 并进行相应的引导、启发和点评归纳。思考问题,讨论发言。1启发学生思考历史的得失,积累经验教训,指导现实社会生活。

2、拓展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分析、评价和比较的能力。课堂小结 简要概括本节课的内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并总体点评学生活动。1.5分钟 听学生归纳,电脑显示线索结论 边回忆本节课的内容,边听老师的小结。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并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印象。布置作业 0,5分钟 教教师布置作业 学生记录作业 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略)

【学习评价】 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评价内容见下表: 学习效果评估 很好 一般 加油

1、对本课知识线索的把握

2、对基本学习内容的掌握

3、对本节课教学节奏的感受

4、与老师的互动效果

5、与其他同学的合作情况

6、上完课后的总体感受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基础知识学习--巩固练习--补充小结--探究学习--延伸

探究---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新航路开辟的说课课件材料 篇6

教学反思

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课后,我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本课线索清晰,即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与条件)、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新航路的影响。我旨在通过本课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性,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历史学科的特点,搜集丰富的历史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现出来,既具有吸引力,由有强大的说服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效果佳,使参与拓展性问题回答的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备课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即从开始学习历史这门课程时就接触新航路开辟,学到现在,学生大多认为对这个考点很熟悉,复习课难免觉得无趣,不想看教材,可是做题时却不断出错,很多概念、内容似乎没有把握透彻。于是,我在教学环节和材料选取上下了很多功夫。在教学环节上,我使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材料展示、口述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知历史,由此理解为什么会开辟新航路,开辟了怎样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材料选取上,我以文字为主,结合图片,用以层层启发学生。

上课时,我尽量让每一个学生融入课堂。高三学生虽然较为熟悉历史学科的材料教学,但概括和分析材料的能力还不太强,因此我会时不时进行点拨,加之素材有难有易,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课堂提供了机会,尽量让大多数同学融入课堂。

新航路的开辟高一历史知识点 篇7

1、新航路开辟背景(或原因):

(1)根本原因:西欧各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具体原因:①西欧国家对财富的渴望。②《马可波罗行纪》的在欧洲广为流传,激 起西欧对东方的向往。③ 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了东西方贸易。④奥斯曼土耳其控制 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发展、寻找、垄断、控制)

(3)条件:①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探寻新航路。②人们开始相信地球是圆的。③航海技 术的进步。(指南针、大型海船)

2、急先锋:最早进行开辟新航路的两个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经过:四个航海家的航行情况:1487年,迪亚士率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并绕过非

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1492年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但他自以为到达了印度,因此称当地的居民为印第安人;1497-14,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航行到印度,第一个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最短的新航路;1519-1522年,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从而在实践上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4、影响:

(1)它是继郑和远洋航行之后人类航行史上的又一壮举。

(2)它密切了世界各大国之间的联系,把世界逐渐结为一体,对欧洲以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最早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加速了欧洲的早期资本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发展。也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4)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航运中心、商业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西欧大西洋沿 岸。意大利逐渐衰落,荷、英等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5、对比:1405-1433年,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殖民掠夺P63、P77-82 <理解>

1、15—16世纪最先进行殖民掠夺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葡萄牙: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沿海地区和岛屿,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领了我国的澳门;西班牙:美洲、亚洲的菲律宾。

2、17世纪开始,英国、荷兰和法国也踏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3、然后相继打败荷兰和法国,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

新航路开辟的说课课件材料 篇8

新航路开辟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教材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在此以前的世界基本上是彼此隔绝的。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因此,让学生充分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和具有的重大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开辟新航路的动机和条件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全面探索和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掌握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后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分析、引用史料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通过地图动态演示、表格归纳、历史比较、问题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比较、综合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主要航海家的活动,感受学习探险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该过程及其结果又充满血腥味和罪恶感。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及影响。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特别是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设置、设题引思、讨论探究、体验感受的模式。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由浅入深,有难而易,步步推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影响世界历史的10位历史人物

提出问题:为什么哥伦布能被评为影响世界历史的10位历史人物之一?(学生回答)西方史学家将这一时代称作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幻灯片展示《地理大发现纪念碑》。提出问题:为什么雕塑面朝大海?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地理大发现的过程就是航海家开辟通往东方的海上新航路的过程。展示本节课的课标要求,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

【过渡】通过学案检查,大部分同学认真完成,但个别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下面我们就学案上的合作探究题进行小组讨论。幻灯片展示小组分工情况

【教师活动】提出要求:各小组成员积极发言,各小组组长负责整合,小组内观点达成一致,并推选代表负责展示小组的讨论成果。

【学生活动】各小组分别讨论合作探究

1、合作探究

2、合作探究3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诱因:东方的诱惑

【过渡】我们的探究活动结束,轻松一下,看两幅图片。幻灯片展示中国古代农耕时代的文明成果:丝绸、瓷器、香料等。以上物品是中国农耕时代创造的农耕文明的成果,也是欧洲迫切需要的奢侈品,成为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重要诱因。我们进入第一部分——诱因:东方的诱惑。(幻灯片展示标题)【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如果你身为西欧的航海家,你如何说服当时的统治者,支持你去进行海外探险、开辟新航路?

【学生活动】小组代表展示合作探究1的成果。其他小组补充说明,教师总结评价

幻灯片展示问题: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就是一切。”想一想:欧洲人狂热追求黄金的根源是什么呢?(学生尝试分析,教师引导)幻灯片展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对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教师点明这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幻灯片展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图表,学生整理。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社会原因:对亚洲商品、黄金的追求

经济原因:传统商路受阻、高额利润的刺激 政治原因: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宗教原因:传播基督教

【过渡】通过以上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有了,那么假如你是当时的航海家在具备哪些条件的情况下,才会出海航行? 幻灯片展示多桅帆船、星盘、指向标、地圆说图示。【学生活动】学生总结条件。

幻灯片展示要点:造船技术的发展、航海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进步、王室的支持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发现:开辟新航路

【过渡】现在万事具备,航海家们就义无反顾的开始了远洋航行,去开辟通往东方的海上通道,进入第二部分——发现:开辟新航路

现在你们就是地理大发现时期的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让我们重游他们的远航路线。

【学生活动】学生结合幻灯片展示远航过程。

【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新航路开辟过程的规律总结: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两条航线、四个人物。(学生配合回答)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相遇:走向会合的世界

【过渡】通过两条航线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出各大洲的海上通道已经开通了,由此就会加强世界的联系,带来世界的变化。

幻灯片展示新航路开辟带来全球变化的图片和相关文字

下面我们进入第三部分——相遇:走向会和的世界。去深入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教师活动】学生展示合作探究2的成果: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小组间补充说明 幻灯片展示影响的要点进行整理。

1、对欧洲:西欧崛起;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贸易中心

2、对美洲:传统社会遭灭顶之灾;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做出贡献

3、对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

4、对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5、对整个世界:初步形成世界市场;人类由分散孤立到整体世界

指导学生辨别影响中对哪些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哪些地区产生了消极影响。结合对美洲和世界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交流:世界在改变

【过渡】以上我们分析的这些影响,基本上是一些传统观点,有人认为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交流带来的世界变化,下面我们进入第四部分——交流:世界在改变。因为我们的知识储备和掌握的材料有限,我们选取一个主题:白银的流向变化来探讨这一问题。这就是我们学案中的合作探究3。【学生活动】小组展示合作探究3的成果。

【过渡】通过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白银的流向变化,了解到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课下同学们可以尝试搜集资料,更加全面的了解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课外延伸】尝试利用各种手段搜集资料,更加全面地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小结】幻灯片展示知识结构示意图,形成系统清晰地知识体系。学生说明。【巩固练习】学生回答并分析思路

上一篇:写女生伤感的个性签名下一篇:“网络安全法规”学习心得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