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修辞格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汉语修辞格(推荐7篇)

现代汉语修辞格 篇1

一、仿拟修辞格与互文性理论的含义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定义“仿拟”修辞格时说:“为了讽刺嘲弄而故意仿拟特种既成形式的, 名叫仿拟格。仿拟有两种:第一是拟句, 全拟既成的句法;第二是仿调, 只拟既成的腔调。”这一定义把仿拟的功能限于“讽刺嘲弄”。后人的认识有所发展, 张涤华、胡裕树等主编的《汉语语法修辞词典》把“仿拟”定义为“根据交际需要, 模仿现有的格式, 临时新创一种说法”。并把“仿拟”分为“仿词”“仿句”“仿调”等类。我们认为, 可以把仿拟辞格定义得更为宽泛一些, 不单是对现成的词、句、篇的“套拟”可以算仿拟。

体裁上的一致也不妨算作仿拟的一种。如, 诞生于唐五代, 兴盛于南北宋的词, 当初在某一词牌刚刚定型时依照该词牌所作的词, 显然都是仿拟以前同一词牌的作品而来的。因此, 我们可以把仿拟划分为“话语仿拟”和“体裁仿拟”两类。话语仿拟可按语言单位分为仿词、仿句、仿篇, 这是传统修辞格研究中较为重视的内容, 体裁仿拟大体按文本体裁划分, 从理论上讲, 所有的体裁都可以仿拟。但是, 有些体裁本身就有严格的格式规范, 属于这些体裁的文本先天就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 例如格律诗词、法律、公文、合同等有规定体式的文本, 甚至书信、启事、名片等都有约定格式的文本。

互文性理论是由20 世纪60 年代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符号学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在其著作《词、对话和小说》中首先提出的, 是从苏联形式主义理论家巴赫金的“对话”“复调”和“文学狂欢化”理论中衍生而来的。在克里斯蒂娃看来, 所有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的碎片交织而成的, 都能够从中找到其他文本的影子。不过, 这种交织并不是指简单的抄袭、剪贴或拼凑, 而是说某一文本的构成成分往往超越该文本, 指向别的文本, 进而与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联系起来。也就是说, 解读一个文本, 不应只局限于该文本的内部, 必须把它和其他相关文本联系起来看待。我们大致可以这样理解互文: 作为观察对象的文本 ( 语篇) 与其他文本 ( 语篇) 之间存在的某种内容上或形式上的联系。

二、仿拟修辞格与互文性理论的关系

根据研究互文性理论的各派学者对“互文”作出的分类, 大致有以下几种:水平互文与垂直互文 (克里斯蒂娃) 、强势互文与弱势互文 (詹妮) 、显著互文和构成互文 (费尔克劳夫) 、物质互文与结构互文和物质—结构互文 (普赖特) 、具体互文与体裁互文 (辛斌) 。“水平互文性”指的是一段话语与一连串其他话语之间的具有对话性的互文关系。“垂直互文性”指构成某一语篇较直接或间接的那些语境, 即从历史的或当代的角度看它以各种方式和与之相关的那些语篇。“强势互文”是指一个语篇中包含明显与其他语篇相关的话语, 如引言、抄袭等;“弱势互文”是指语篇中存在语义上能引起对其他语篇联想的东西, 诸如类似的观点、主题思想等。“显著互文性”是指一个语篇中标明的与其他语篇的互文关系。“构成互文性”指一个语篇中各种体裁或话语类型规范的那些复杂关系。“物质互文”即语言符号的重复使用, “结构互文”即语法规则的重复使用, “物质—结构互文”即语言符号和语法规则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篇中的重复使用。“具体互文性”是指一个语篇包含可以找到具体来源 ( 即写作主体) 的他人的话语, “体裁互文性”是指在一个语篇中不同文体、语域或体裁的混合交融。

仿拟与互文的关系, 由以上阐述可以清晰看出, 汉语仿拟辞格就是费尔克劳夫的“构成互文”、普赖特的“结构互文”和辛斌的“体裁互文”。

三、仿拟修辞格在互文性理论上的应用

“仿拟”是一种有意模仿既存的词语、名句、名篇的结构形式而更替以全新内容来表情达意的修辞文本模式。也可称作是“旧瓶装新酒”。“互文性”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意义不确定的概念, 互文性有着太丰富的含义, 因此有人责备互文性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论。但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 无论是从文本的产生还是从文本接受的角度来看, 互文性对文本间的内在联系是有解释力的。仿拟在传媒间的大量使用就是互文性的一个典型表现。传媒语言是社会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又对社会语言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里的传媒语言包括报刊语言、广播语言、影视语言、网络语言、手机短信等。由于传媒对社会生活巨大的影响力, 传媒语言日益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传媒话语中仿拟的使用非常普遍, 形式多样。各种媒介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任何媒介中只要是能引起人们兴趣的内容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到其他的媒介。下面略举几例:

例一:错过股市期市不要再错过“碳市”。

例二:从哥吃的不是面, 是寂寞的出现起, 所谓“的”寂寞体各种版本在网上层出不穷, “哥睡的不是觉, 是寂寞”“哥抽的不是烟, 是寂寞”“哥发的不是贴, 是寂寞”等等。

例三:2010 年11 月腾讯公司和360 公司矛盾升级之时, 腾讯发布《致广大用户的一封信》, 其中写道:“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 我们刚刚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一时间网友纷纷改编, 在互联网上迅速推广了这一句式, 被网友戏称为“艰难体”。

例四:“你问我, 何时出线去, 我也轻声地问自己, 不是在此时, 不知在何时, 我想大约会是在梦里”。这则短信仿拟的是曾流行一时的《大约在冬季》中的几句歌词。写信人只是改动了原歌词中的两个词语, 而正是这两处小小的改动, 写尽了无数球迷对中国足球寄予的厚望以及中国足球惨遭淘汰后的那种失望与无奈。

例五:“曾经有一份很简单的试卷摆在我的面前, 而我没有认真做题! 等我去补考的时候, 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此!假如上天可以给我一个重来一次的机会, 我一定会仔细复习积极备考!如果一定要在备考上加上一个期限的话, 我希望是两个星期!”

例六:开发商说: 站起来是房子, 躺下去还是房子, 那才是真的好房子!

专家说:站起来是小高层!倒下去就是连体别墅了!开发商太有才了!

新华社说:周围楼房情绪稳定, 纷纷表示此楼倒下对它们影响不大!

外电说:意大利有斜塔, 中国有躺楼!

网友说:根基不牢, 再高的上层建筑也会倒掉!

楼房说:站着累了, 没想到躺会儿, 却被记者拍到了!

以上所举仅仅是仿拟在传媒话语中的几种类型, 社会实际生活中有着更多的表现形式, 可以说每天都有新的仿拟在产生, 不胜枚举。仿拟的流行是因为它符合现代社会人们既求新又怀旧的心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基于对仿拟修辞格的探讨过程, 互文性理论与汉语修辞格之间的关系也就体现无余, 在仿拟的过程中拟体与本体有着紧密的关联, 拟体通常的形式主要有仿词、仿句、仿篇、仿体裁, 通过对原文本的引用、模仿、套用等, 都与原文本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这都是互文理论的体现。

摘要:近些年来, 互文性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界的重视, 促进了语言学界对这一理论的探讨, 但他们多是从批评话语的分析以及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认知理论等角度进行讨论。而互文性理论本身在语言层面上与汉语修辞格有许多相同的特征, 本文将从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出发, 探讨互文性理论与汉语修辞格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互文性理论,汉语修辞格,汉语仿拟修辞格

参考文献

[1]郑庆君.互文性理论与汉语修辞格的关系探析——以汉语仿拟修辞格为例[J].当代修辞学, 2011 (3) .

现代汉语修辞格 篇2

关键词:《汉语修辞格大辞典》 特色 价值

“修辞格”是在语言实践中形成的能增强表达效果的可复制性使用模式。就汉语的修辞格(以下称“辞格”)而言,远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出现了,如“赋比兴”等。但至今人们仍难以断言汉语当中究竟有多少种辞格形式。据既往情况来看,但凡关于辞格的辞典,收录辞格的数量都会超过百种。而本着“求实、求新、求全”原则收录汉语辞格达287种之多的《汉语修辞格大辞典》,可谓迄今为止收列汉语辞格最全备的辞书。

一、汇聚既有研究成果,在传承学术研究的同时建立起开放性研究起点

随着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汉语语言学无论在语法、词语的历时、共时研究上还是语音的信息化处理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辞格研究似乎还没有取得相应的进展,“辞格研究学术含量的提高与成果数量的递增也没有同步”。这种情形的出现,一是研究者大都处于以个体研究为主的状态,从而缺少了团队协同攻坚的客观条件,自然难以形成集约式研究的阵势和取得共识性成果,这从目前大量存在的辞格实同而名异上或可看出端倪;二是对辞格的研究成果缺少阶段性的集成总结,即使像《中国修辞学史》这样的洋洋大作,也不能涵盖辞格生成与理解的全部复杂现象。

汉语的辞格研究历史源远流长,为了更好地推进辞格研究继续朝纵深方向发展,也迫切需要在新研究形势下对既往的研究做一个阶段性总结。《大辞典》适时地担负起了这一集结号的使命。从《大辞典》附录的“修辞格论著分类篇目索引(1977—2009)”中可以看出,此间发表和出版的研究著述(包括汉语界、外语界的成果以及博硕学位论文等)数量约达9000篇部,涉及的各种辞格达二百八十多种。这种资料汇编,对于透视辞格研究的历史时空与总结研究成果具有集成意义,对拓展研究者的研究视界也具有一定启示意义。而基于既有辞格成果上的新的归并、总结、分析与阐释,对于汉语辞格研究者的拓展研究和创新研究均具有巨大的学术推进意义。

纵观1977年以来的辞格,出现了相同辞格以不同术语称谓和相同辞格的内涵与外延或多或少地出现差异性阐释的情况。所以,对实同名异的辞格加以归并,对近似而不同的辞格予以厘清就显得非常必要。“比照现有同类工具书,《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从三个方面重新处理汉语辞格:梳理已入典而宜删除的辞格、梳理已入典而宜归并的辞格、增加应入典而未入典的辞格。”例如,对在目录首页中就列有的“比喻/譬如”“避讳/讳饰”“层递/层进/递进/渐层”等主条目和副条目的归并。这些实同名异的辞格,其内部都存在着使用频率不一的情况,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分歧。因此,《大辞典》在编辑辞格条目时就兼有了同类归并、异类切割的作用,将内涵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辞格集约阐释,还可以引导学界进行转移性研究和创新性研究,从而使这部《大辞典》具有开放性研究的起点之意义。

二、注重实用性,分级辞格并确立了“定义”“例释”“辨析”体例

《大辞典》求实、求新、求全,全息性地收列汉语辞格,注重从公众语言生活中发掘鲜活的辞格用例,从而反映了语言运用和社会生活的互动。《大辞典》共收录一级辞格和二级辞格287种,收录的辞格分为主条、分条和副条。主条为一级辞格,分条为二级辞格(主条的下位层次条目),副条则是一级辞格或二级辞格的同格异名条目。例如:

设彀 shegou /设收/诱问

[定义]为了诱使对方说出自己想要的结果而故意设下一个话题陷阱,然后再一步一步地将对方引到这个陷阱中,让对方在“受骗”的同时又有恍然大悟的感觉的一种修辞方式。又叫设收、诱问。

例1:黄宏:我是修鞋子的,我不卖鞋钉。

巩汉林:修鞋子的为什么就不能卖鞋钉呢?

黄宏:你能到澡堂子里买拖鞋吗?

巩汉林:不能。

黄宏:你能到饭店里买大勺吗?

巩汉林:不能。

黄宏:你能到公安局买手枪吗?

巩汉林:不能。(小品《鞋钉》)

例2:甲暗恋乙很久了,他很想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和乙报考同样的学校,但又不好意思亲自去问,只好向乙的好朋友丙打听。

甲:嗨,你知道乙报考什么学校吗?

丙:你能保守秘密吗?

甲:当然能。

丙:那我也能。

例1中巩汉林饰演的商人要从黄宏饰演的修鞋人手中买几个钉子,修鞋人不卖,认为这样有违修鞋之道,但商人认为这没什么,非要买,于是修鞋人连用几个问题将商人一步一步引向自己所设置的“陷阱”。既然不能到澡堂子买拖鞋、不能到饭店买大勺、不能到公安局买手枪,那当然也不能到修鞋店买钉子。这一番推理使商人理屈词穷。

例2中甲想从丙口中探取乙的报考信息,但丙和乙是好朋友,不会轻易地把好友的情况泄露给别人。因此,她先设下一个话语圈套,问甲是否能保守秘密,甲肯定会说“能”,而这正是她想要得到的回答。既然你能保守秘密,那么“我”也能保守秘密。机智的回答既使丙巧妙地“脱身”,又使甲无话可说。

[辨析]设彀与歧疑。两者都含有引话语接受者上当的意图。区别是:

(1)设彀是表达者为了诱使接受者说出自己想要的结果而设置话语陷阱;歧疑是表达者为了造成接受者的误解或疑问而故意保留关键性话语。

(2)设彀不会使接受者产生误会;而歧疑则恰恰利用了接受者的误解。

此条目以“设彀”作为主条目,而把“设收/诱问”作为了副条目,这样一来就有了同类归并的作用,便于人们把握概念的精神实质,显得科学而合理,因为“彀”指圈套,“设彀”很容易被理解为“设套”,因而字面意义既便于领会也强化了“设彀”者的动机。《大辞典》将相对常用的辞格称谓列于首条,体现了学界多数的共识,也便于人们把握词条的意义。

在对辞格进行阐释时,《大辞典》的“定义”“例释”“辨析”三位一体模式为其一大特色:在“定义”方面,《大辞格》先是对每个辞格进行定义,阐释辞格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同时就将之与相类辞格进行了区别。“例释”则是对定义后的辞格提供实践运用上的“语例”,通过文学范例及其他文本范例进行说明。“辨析”是对字面上可能易混的相近辞格的厘清或切割。《大辞典》编排上的“定义”“例释”“辨析”体例特色和“对能否独立成格有争议的条目,在目录和正文中以*号标记”的规定有助于实现辞典的实用功能,能让人们了解一个辞格的自身区别性属性以及与相近辞格的差异,从而提升研究者对微观问题的关注意识,并帮助学习者避免误用或混淆。

三、例释文献的附加值:提示研究新视界,促进辞格转移、扩展研究

《大辞典》中援引的辞格例释,文学作品中的范例占据了绝大多数,也有文论、广告和曲艺方面的实例,“不影响理解的语例用自造例”。从选例的均衡性与全瞻性角度看,《大辞典》中的辞格例证来源似乎并未能顾及言语修辞的所有文本范畴,如传媒言述风格的范例,辞典中就颇为罕见。陈望道先生曾提出修辞学要以语言为本体,因而辞格研究也要在语料上下功夫,注意挖掘、发现新的语言事实。

辞格背后的机制及与其他语言现象之间的联系,应该是辞格研究的应有之义。要深化辞格研究,必得探究各种辞格背后的机制、各种辞格与其他语言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而辞格研究要引向深入,还要将其与其他学科沟通起来,因为修辞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当某一辞格以表层结构的综合体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时,其深层结构当中必然会以社会心理、历史传统、文化观念、伦理意识、审美情趣、经验阅历、风俗习惯、个体差异等为底蕴,因而也就会与相关学科发生关联。王力先生曾说过,在语言研究问题上没有理,只有事实,谁能把一种语言现象阐述得最透彻,最合理,谁就是最高明的语言学家。而对于辞格研究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已有理论方法解决不了的就要寻求新的理论方法。

正如《大辞典》代序中所说:汉语修辞格的系统性梳理和阐释,可以开发的学术空间很宽广。这是一个庞大的学术工程,不可能一次性完成。作为阶段性总结标志的《汉语修辞格大辞典》在新的研究形势下高质量地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其自身的编写特色与内在学术价值必将在未来大力助推汉语语言学修辞格研究,使其经过学人的世代接力不断向新的远大目标前行。

参考文献:

[1] 陆俭明.汉语修辞研究深化的空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8(2):28-40.

[2] 谭学纯.辞格生成与理解:语义·语篇·结构[J].当代修辞学,2010(2):68-76.

[3] 谭学纯,濮侃,沈孟璎.《汉语修辞格大辞典》:编撰背景\编撰定位和词典结构[J].辞书研究,2010(5):115-135.

[4] 徐建华,关新.新闻标题修辞论[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合作项目“音韵学术语规范问题研究”(项目编号:L15EYY001);2015年度鞍山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课题“弘扬国学文化视域下的音韵学术语研究”(项目编号:2015b02)

作 者:李秋霞,博士,鞍山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古代汉语教案 修辞 篇3

修辞: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一、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

1.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是一脉相承的,学习古代汉语的修辞,便于探求与追溯现代汉语修辞方式的源流,促进我们的写作。

2.学习古代汉语修辞方式与学习现代汉语修辞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前者,主要强调的是指导阅读,而不是如同对于后者那样还要指导说话写作,我们学习古代汉语修辞的目的,主要在于通晓古人常用的修辞表达方式,减少阅读上的障碍,从而更顺利地读懂古书,提高我们阅读古书的能力,所以和《现代汉语》课本比较我们教材所介绍的古汉语修辞方式的名目以及内容上都有不同。

古汉语的修辞方式很多,这里我们只讲最常见的方式:

一、引用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到“引用”的目的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根据具体的事例来比照抽象的义理,引用古代来验证现在)这句话同时也揭示了“引用”方式的特点。

引用分为三种:引言、引事、引文。

1、引言,就是引用口头流传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如:

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书经·盘庚》 迟任,上古的贤人。这是商王盘庚对臣下训话时引用的。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传》

季布楚人,为项羽将,刘帮曾以千金赏求捕季布,布以任侠著名,重然诺。2.引事,就是引用历史故事

明引: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报任安书》

暗引: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於君侯。(李白《与韩荆州书》)

韩荆州即韩朝宗,曾任荆州刺史,李白把他与东汉李膺相比,《后汉书·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李白的信中用了这个故事,而未出现观李膺的名字,所以是暗引。

3.引文,是引用见于书面的文字。先秦著作以引用经书为多。诗曰:“孝子不匮,永锡而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二、譬喻

譬喻是最普遍使用的一种修辞方式,分明喻与隐喻

明喻往往用“譬如”“譬犹”“譬之”“犹”“若”“如”等词,如: 若网以纲,有条而不紊。《书经·盘庚》 好比网在纲绳上,才能有条理而不乱。隐喻的特点是不同喻词,如: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这是一个判断句,谓语是比喻的部分,曹操象豺虎一样凶狠

三、代称

代称也叫“借代”,就是不把事物的名称直接说出来,而另外换个名称。这种名称和该事物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代称和譬喻不同,代称是直接代替,只涉及同一事物,而譬喻是说甲物好比乙物,涉及两个事物。

1.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如: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荒凉地方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水经注》 .水

将军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甲;兵器

2.用泛称代特称。如:

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后汉书·华佗传》 .代寄生虫

3.用特称代泛称。如: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李白《古风》 ..泛代有优秀传统的古诗

四、并提

并提就是在一个句子中同时表述两件相关的事。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这种表达方式又叫“分承”,也可以叫“合叙”。如:

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史记·韩五信列传》(文种,范蠡没有一点罪,却死的死,逃的逃)

这一类句子,在翻译时,要把并提两件事分开,才能使读者、听者也清楚。耳目聪明。《后汉书·华佗传》(耳朵听力好,眼睛视力强)脭醲肥厚。枚乘《七发》 肉之精也。

五、互文

互文的特点是上下文互相呼应、补充。它和“并提”方式的区别是:互文把应该合成一句的话分成了两句,而并提则把该分或两句的合成一句。互文,也叫 “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不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悲哀欢喜,也不因个人的处境好坏而悲哀欢喜)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焦仲卿妻》 东、西、右、右。都种了松柏和梧桐。

六、夸饰

夸饰,就是一般所说的“夸张”。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卫风·河广》

(谁谓河面宽广,竟容不下一只小船)刀,小舟,后写作舠。极言河之小。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眥尽裂。《史记》

七、倒置

倒置,有的修辞学著作叫作“颠倒”,有的叫“错综”。这是古汉语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式。

例置,和古汉语法中所讲的词序“倒装”或“前置”有所不同,后者一般是有语法条件的,而倒置却没有。倒置现象不符合语法规律。只能说是一种修辞方式。如: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江淹《恨赋》)应作孤臣坠涕,孽子危心。

《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危,恐惧不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八、委婉

委婉,不直言其事,就是把话、行文说得含蓄、婉转一些。有的著作叫“婉曲”。常用委婉语有下边几种:

(1)避粗俗

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 权起更衣。《赤壁之战》

(2)避忌讳。主要忌讳说“病”“死”

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尚谁立哉?《汉书·灌夫传》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报任安书》

(3)避冒犯

对别人(尤其对君上)用敬词,对自己用谦词,如敬词:足下,辱赐,左右; 谦词:仆,贱事,下大夫,牛马走。(4)交际辞令(礼貌语言)“无令与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九、省略

省略本是语法问题,但句子成分的有略,有时也与修辞有关,这里附带说一下:

1.省略主语:

()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左传》 2.省略宾语或兼语

明日,子路行,以()昔()。《论语》 3.省略述语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可以远怨矣。《论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4.省略“曰”字

判断句

一、句子的分类

句子分类的方法很多,用不同的标准分出的句子种类是不同的,根据句子的语气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还可以分成肯定句和否定句;根据句子结构的繁简,可以分成单句或复句;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分为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因此,同一个句子,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它,可以有不同的名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这个句子,从语气来说是陈述句,又可说是肯定句,从句子结构繁简来说,是复句,从谓语性质来说,是描写句。

在句子的多种分类方法中,按谓语性质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方法,从谓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即偏重从意义方面来分,分成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描写句一般是用形容词或形容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叙述句一般是用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表示一种动作或叙述一件事情。

三类句式中,描写句古今变化很小,我们不讲,叙述句数量最大,结构也最复杂,古今变化不小,前面“《词类的语用》”“《古代汉语的词序》”和下面的“《古汉语的被动表示法》”都谈的是叙述句。判断句古今也有明显的变化,这是本课需要讲的内容。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词“是”。例如:你们是大学生。.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判断词“是”在句中起判断作用,又有连系主语和谓语的作用,因此又叫作系词。

现代汉语中也有少数不用判断词“是”的判断句 例如:今天星期二。昨天阴天,今天晴天。我西安人。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不用判断词“是”的,一般只限于表示日子、天气,籍贯之类的句子。

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的形式同现代汉语正好相反,一般是不用判断词“是”的,例如: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

古汉语的判断句是加上语气词或靠词序来表示判断。古汉语的判断句有这么几种形式:

1、主语后面加“者”,谓语后面加“也”。例如:南冥者,天池也。《庄子》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史记》 吾所欲者,土地也。《韩非子·五蠹》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

“者”在这里是起复指主语和提顿引出谓语的作用。如果看重“者”字的复指作用,就可以认为它是代词,并与其它情况下的“者”字的词性是统一的,如果看重“者”字的提顿引出谓语的作用,就可以认为它是表示提顿的语气词。重要的是:这种“„„者„„”也式的判断句,比只有“也”字的判断句,其判断句的形式更加明显,判断的意味也更强一些。

2、“主语,(语音停顿)谓语十也”,主语和谓语的中间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谓语的后面用句尾语气词“也”来帮助判断。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

不穀之国家,蠡之国家也。《国语》

3.主语十者,谓语。(谓语后边没有“也”。)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 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

这种没有“也”字的判断句,判断意味没有带“也”字的判断句那样强。4.主语+谓语,主语后面没有“者”字提顿,谓语后面也没有“也”字帮助 判断。例如: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 荀卿,赵人。《史记》 仓颉,黄帝史。

这种“者”、“也”都不用的判断句,判断意味更弱一些、是一种解释性的句式。

古汉语表示否定的判断句,是在谓语前面加上否定副词“非”,例如: 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

“非”字虽然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它不是判断词,而是副词(表否定),它的作用是对谓语的判断进行否定。

在古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语常常是不出现的,这是判断句的省略形式,上面表否定的两个判断句,都是承前省略了主语“楚”和“此”。有的主语在本句中根本不出现,而是包含在上文的论述中。例如:

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子反曰。“嘻!退!酒也!”谷阳曰:“非酒也。”《韩非子·十过》

子曰:“隐者也。”《论语·微子》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前一例主语根本不出现,例二是承上文“客何为者”的提问而把主语省略,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对语中,在这种情况下,句末的“也”字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三)“为”、“惟(维)”、“乃”、“即”等词在判断句中的词性和作用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还有在谓语前面加上“为、惟(维)、乃、即、必”等词的,有必要对这些词在判断句中的词性和作用进行一些分析。”

“为”本是一个动词,是“做”、“成为”、“作为”等意思,例如: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劝学》 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

“为”字的动词意义有时比较抽象,比较虚,容易被看成判断词。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为孔子,”《论语·微子》

前两例的“为”字都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是”,但实际上第一例是“作为”,第二例意思是“算作”。“为”仍是动词。这句是叙述句,例三在先秦常见的用法不用为

古汉语中有极少数句子中,“为”才和现代汉语的“是”相当。余为伯倏,余,而祖也。《左传》

但这种情况在先秦极少见,我们不要轻易把带“为”的句子当作判断句来理解。惟(维)字用在主语和名词谓语中间,像判断词,如: 我马维骐。《诗经·小雅·皇皇者华》 尔惟旧人。《尚书·大诰》

实际上这种“维(惟)”字是句中语气词,起引出谓语和加强语气的作用,因为不仅在名词谓语的前面可以用,在形容词或动词谓语的前面也可以用“惟(维)”,例如: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文主》 百工维时。《尚书》

例一是形容词作谓语的描写句,例三“时”活用作动词,“及时(奉行职责)”的意思,是叙述句。

“乃”、“即”、“必”、“则”用在判断句中,更显然不是判断词,而是副词。例如:吾乃梁人也。《战国策·魏策》 .是乃狼也。《左传》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史记》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 .“乃”、“即”、“则”在句中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必”字更明显是表示事物的必然性。

(四)指示代词“是”和判断词“是”

“是”作为判断词,是何时产生的,目前语法界还有争议。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认为是西汉时产生的,在先秦古籍中,“是”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象判断词“是”,实际上是指示代词。

是吾宝也。《左传》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荀子·天论》

上面例句中“是”都用于“此”正确的翻译都应该加上指示代词“这”“这个”。译文中的判断词“是”,是翻译过程中加进去的。再如: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墨子·非攻》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同上)对比这两个例子,“是何故也”就相当于“此何故也”,“是”和“此”都是复指前文所说的内容。

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也。《荀子·天论》

繁启蕃长于春夏,蓄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同上)第一例“是”容易看成判断词,对比下例就可以看出,“是”显然是指示代词,复指前面的主语。在先秦,“是”字最重要的语法作用之一,就是这种复指 前文的方式。例如:

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韩非子·五蠹》

这例中“是”复指的前文很长。判断词“是”就是由复指前文的指示代词发展而来的。上面的例子前文很长,有必要复指,但有时前文很短,复指的必要性小,“是”字的复指意味逐渐减弱而帮助判断作用逐渐加强,于是由指示代词向判断词转化。例如: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复指 .巫妪,弟子,是女子也。《史记》过渡

“是”作为判断词,到了汉代就出现了《史记》中有几例,东汉王充《论衡》和汉代乐府都有用判断词。例如: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

天子识其书,问其人,果是伪书。《史记》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

但是,魏晋以后仿古的文言文,虽然在判断句中间有时用判断词“是”,然而一般还是用先秦判断句格式,不用判断词“是”。

(五)判断句的活用判断句的基本作用是谓语对主语进行解释或分类。例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 别,省也。《左传》

例一,谓语对主语进行解释,主语,谓语是同一事物,主语和谓语对换,不影响句子的基本意思。例二,虽然也是谓语对主语进行解释,但主语只是属于谓语所指事物的范围之中,实际上谓语是对主语进行分类,这类判断句,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不能对换的。典型的判断句所表达的意义主要是上面所说的这两种情况,主语和谓语所指的应该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但是古今汉语的判断句都有一些灵活运用的句子,古汉语中灵活运用的判断有三种情况。

①采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的修辞手法。

主语和谓语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判断,但是在语言形式上却是典型的判断句,这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段,是一种隐喻。例如: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这种表示比喻修辞手法的判断句,我们在理解时不能固执在主语和谓语是否同一类事物,而要从谓语名词的某一特征去了解它对主语的判断。

②用判断句形式表达一种比较复杂的内容。

主语和谓语也不是同一类事物,又不是一种比喻,而是表达一种复杂的内容,主语和谓语之间只存在某种联系。例如:

夫战,勇气也。《左传》(作战是要靠勇气的)百乘,显使也。《战国策》(带看后辆车乘的显赫的使者)

这种表达复杂内容的判断句,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直译成现代汉语往往说不通,在阅读时,必须灵活掌握。

③用判断句形式表达事物的因果关系

在表达因果关系的复句中,结果在前,原因在后,用带“也”的判断句放在表示结果的分句之后来说明原因。例如: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

汉语言借代辞格的运用 篇4

一、借代的定义及分类

(一)借代的定义

传统修辞学将借代辞格定义为根据修辞需要,临时以相关的人或事物代替本来的人或事物的修辞格,叫做借代;逻辑思维将借代定义为借代是同一个概念域中邻近概念之间的临时替换。这种定义是建立在对借代辞格产生的心理基础的认之上的,是对借代更为理性的定义。与传统定义相比,这个定义仍然包涵相关性、临时性、本体与借体的替换三个因素,而概念可以是名词概念、动词概念,也可以是形容词概念,以“概念”的替换代替“名称”的替换,弥补了传统定义容易让人误解为借代只是名词间替代的不足。

(二)借代的分类

从唐代崔融所论菁华体开始对借代理论进行研究起,到标志修辞学产生的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以至现当代修辞学的权威著作中都对借代做了系统的研究,总的来说传统分类中借代辞格大致可以分成十类。

第一,以部分代全体,即以事物的主要特征指代该事物。

《战国策•齐策四》: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铗,本是剑把,这里用来指代整个剑。)第二,以事物的属性代替该事物。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芳菲,花的香味,这里指代花。)

第三,以人物生理上的特征或标志代人物。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古人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一种长寿的象征。黄发,这里指代老人。垂髫,本是儿童的一种发型,这里代指儿童。)第四,以地名代事物。

唐白行简《李娃传》:食顷,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大宛,古代西域国名,以产明马著称,故以“大宛”代指骏马。)

第五,以专名代通名。

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善才是人名,善弹琵琶,后来就用他的名字泛指琵琶名师。秋娘是唐代一位歌舞名妓,后来泛指长于歌舞的女子。)第六,以官名地名代人。

宋欧阳修《赠王介甫》: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李白曾任翰林学士,故有翰林之称;韩愈曾任使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翰林、吏部是官名,在这代称人名。)第七,以具体代抽象。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是常用的音乐器材,这里用以指代音乐,此特指扰人的乐声。)

第八,以原料代成品。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金铁是做刑具的原料,这里代指刑具。“婴金铁”即用铁锁、铁圈套在脖子上,这叫钳刑。)

第九,以作品代作者或以作者代作品。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王叔和为西晋太医令,著名的医学家,著有《脉经》、《脉诀》、《脉赋》,又编次张仲景《伤寒论》三十六卷。这里,以“王叔和”代医书。)

第十,以实数代虚数。

《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勿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三,表示多;三岁即多年,并非确数。)

二、借代的功用

借代的形式是概念的替换,通过替换概念,借代辞格的功用总的来说可归纳为两个功用:第一,称说功能。借代就是换称,因语境表达的需要,不用本体事物,而改换与本体相关的事物代替。可见,借代最基本的功能还是称说功能。不管表达者是出于何种目的,运用何种手段建构借代文本,它的基本形式还是改换称谓;第二,描写功能,一个辞格能够存在,说明它有积极的修辞作用,借代辞格以换名的形式能使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能引发解读者的联想,更深刻地体验本体事物的内在特征,这就是借代辞格的描写作用。当本体是具体事物的时候,借体往往是本体最明显的特征或标志,这种特征或标志往往就是表达者要表达的语义重点,也应该是接受者解读的重点,在这里将特征和标志代替事物的名称,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给接受者以审美体验的同时,有利于接受者的解读。当本体是抽象事物,借体往往是有形可感的具体事物,这不但摆脱了表达者对抽象事物难以摹状的尴尬,同时将无形托以具体,让解读者对本体有了感性的认识,更有利于文本的解读。

(一)可以使语言具体形象,易于理解

借代可以将抽象生硬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易于接受者的解读。这多表现为以事物的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

(二)可以使语言简洁精练,以少胜多

有时,有些复杂概念不易称说,表达者就用一些简单的概念代替,试图在表达信息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复杂概念简单化。多表现为以专名代通名,以实数代虚数。

(三)可以使语言富于变化,避免重复

古诗忌讳同词重复,有时诗人为避免同词重复,多用借代。

(四)可以使语言变得幽默诙谐,达到讽刺的效果

鲁迅《呐喊 头发的故事》: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地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代表了国家的尊严。“洋布”代外国的国旗,表达了作者对洋国旗的不屑。加上前面有“撅”、“斑驳陆离”的修饰,表达诙谐幽默,讽刺有利。)

(五)可以使音律和谐

古诗词对格律的要求十分严格,有时为了满足诗词平仄、对仗、押韵的要求,不得不改换事物的名称,这时,借代就是常用的手段。

第一,出于平仄的需要

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玉勒雕鞍”代华贵车马及乘坐的人,这一句平仄格律要求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玉勒雕鞍”符合前四字“仄仄平平”格式要求,而“华贵车马及乘坐的人”的意思除此是难以完成的。)

第二,出于对仗的需要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代“音乐”,为的是与下句“案牍”相对。如改用“音乐”则对仗不工了,因为“音乐”是抽象名词。)

第三,出于押韵的需要

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朱户”代“富贵大户人家”;“尺素”代“书信”。因“户”、“素”与其前后的“露”、“去”、“苦”、“树”、“路”、“处”合韵。“素、露、树、路、处”合韵。“素、露、树、路”属去声“七遇”部,“处、去”属去声“六御”部;“户、苦”属上声“七虞”部。“遇、御、虞”三部通押。)

三、借代辞格运作过程分析

借代是汉语中的传统辞格,运用极为普遍,借代不仅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同时是一种重要的语义转移手段和认知思维模式,语义学家在研究语义转移时,常常提及借代,认为借代是语义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语境:借代修辞的约束机制

语境是修辞的生命之源,没有语境,修辞无从谈起,“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语境又是一切修辞活动的规约,主体表达者在建构文本时,要考虑语境,接受者解读文本时也要考虑语境,最终修辞效果的好坏,也是由文本对语境的切体程度决定的。

根据语境学的原理,语境可以分为语言内环境和语言外环境。语言内环境包括上下文语境和修辞语言本身的属性;语言外环境包括言语交际的目的、方式、文化背景、心理特点等语言外部因素。语境对于修辞的重要性已是众所周知,下面看一下,借代文本的辨认对语境的依赖。

不同的辞格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不同,有些辞格本身具有自足性,有形式上的标志,如比喻格中的明喻、暗喻、回环、顶真等辞格,它们的建构和解读受语境的制约很少。还有一些辞格由于本身没有明显的标志,而且临时性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境的制约,离开语境,这些辞格很难独立存在。借代就属于后者,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

(二)联想:借代运作的心理机制

修辞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不但受社会心理的制约,也受交际双方心理状态的影响。

因此,研究借代辞格要考察其心理基础。由一个概念而联系到临近的另一个概念,在心理学上叫联想。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某一现象时,我们就会在这一对象的刺激下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从而形成对客观事物新的认识和体悟,这种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就是联想。联想是人类认识事物,储存事物,提取记忆的方式,是借代辞格赖以存在的心理机制。

心理学上,按传统的分类方式,联想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四大类。其中“关系联想”是借代辞格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无论是主体对文本的建构,还是受体的解读,都是基于此种联想的。

关系联想是指反映事物之间的种与属,部分与整体,主体与宾体,原因与结果等关系的联想。按联想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关系联想又分为四类:反映事物种与属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叫做“种属联想”;反映事物主体与宾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联想,叫“主宾联想”或“主从联想”;反映事物部分与整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联想,叫“偏全联想”;反映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联想,叫“因果联想”。

(三)借代文本的辨认对文内语境的依赖

文本建构完成,只意味着这个交际活动刚刚开始,要想一次修辞实践实现其价值,必须要经过接收者的辨认和解读。一般说来,接收者对辞格的辨认并不困难,很多辞格在文本表现形式上有很强的标志性,如明喻的标志“像”,暗喻的标志“是”,引用的标志是引号等等。借代辞格有时候也用引号将代体引起来,说明这个词在这里用的并不是它的本义,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且多用在近现代作品中。

当然,对修辞文本的辨认,主要依靠的是修辞经验和审美经验的积累,经过长期的积累,这些经验在我们脑中沉淀,形成对各种修辞模式的影象,这些影象在不受外界刺激的时候,我们是觉察不到的,但是,当我们再次遇到类似的文本时,这些影象会被自动激活,大脑将其归到最为相近的影象中,再作出有意识的判断,得出确切的结论,到底属于何种修辞文本。但是,对修辞经验和审美经验并不丰富的初学者而言,以形式逻辑是否混乱来判断借代修辞文本,无疑是辨认借代修辞的一把钥匙。

(四)借代文本解读过程阐释

借代文本的建构,以逻辑上的不合理造成了语境与语义的冲突,而借代文本的解读正是利用联想对这种冲突的分析解决,并在此过程中得到审美经验和冲突化解的快慰。

联想是借代文本解读的钥匙,接受者联想语境以和表达者相逆的方向展开联想,排除表达者设置的障碍,领会借代文本表达的信息。

修辞信息包括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两部分,两者相互依托,相互交叠,共同构成修辞信息的整体。读者对辞格的解读实质上就是对这两部分信息的获取过程。由于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审美习惯、对接受对象的认识程度等的差异,造成了同一文本的解读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不外乎三种类型,下面以一首词为例,看借代文本解读的这三种情况:

宋周邦彦《倒犯•新月》:霁景对霜蟾乍升,素烟如扫。……驻马望素魄,印遥碧,金枢

少。

第一,信息等值。所谓信息等值,是指表达者提供的修辞信息,经由接受者的认知和审美活动的准确把握,不但语义信息得到破译,相应的审美信息也被品味和体验,读者在明白所指的同时,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审美享受。当然,由于一个修辞活动从表达到接受,要经历不同主体的两次主观介入,不同主体的文化经验、审美习惯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这种等值是近似的、模糊的。在借代文本解读中,由于表达者和接受者对本体和借体认识程度相似,对两者的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达成共识,这就可以使两个不同主体的联想能在近似的轨道上发生作用,这样,接受者在解读过程中,不但可以破译语义信息,同时可以获取相应的审美信息,大致感受到表达者在表达时的情感状态。

第二,信息增值。信息增值是指由于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和文化经验丰富,对接受对象的认识深刻,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不但轻易破解语义信息,而且以借代文本为联想唤起点,展开丰富的联想,获得了比表达者的预期值还要大的审美享受。应该指出的是,借代审美信息的接受增值是伴随着接受者的审美联想而发生的,此时的审美联想超越了借代文本本身给予的联想空间,接受者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审美经验,展开了与之相关的更为丰富的联想,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审美享受。

第三,信息减值。在接受修辞学中,表达者的意图部分落空或者完全不能被理解,叫信息减值。信息减值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接受者不能破解语义信息,就更谈不上领会审美信息了;另一种是由于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和知识储备有限,在借代解读中,接受者对本体事物认识不够,对构成借代的联系没有认识,这个文本就无法被解读。如果接受者对这一联系只有肤浅的认识,仅够完成解读语义信息,不能根据审美经验展开联想,不能获得审美享受,表达者的部分用意也就落空了。

成功的借代文本解读,不但可以破译文本信息,同时可以在联想的过程中体验审美的快慰,享受化解语义冲突的成就感。

四、借代辞格运用的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

借代是本体与借体之间的替换,这种替换的前提是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只有两者存在了这种相关性,联想机制才能沟通本体与借体。这种相关性可以使时间上的,空间上的或者是因果上的,种属上的等等。它不是物理世界的普遍的联系,而是经过人类认识的结果,是心理层次上的相关。这种相关性要被用于借代修辞,必须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一个借代文本要经过读者的解读,如果读者经过思考仍不能发现借体与本体的相关性,破译修辞信息,那么这次修次活动就是失败的。当然,有些相关性可能涉及专门的领域或者只在一个团体内被认同,利用这种相关性建构借代文本时,要在上下文中作出说明,让读者在解读是有理可循。

(二)显著性原则

单纯就是本体与借体的关系而言,为了实现单纯的称说功能,与本体关系最为密切的事

物最容易成为借体。也就是说,在一个概念域里,里本体概念越近,越可能成为借体。但是多数借体文本的运用不只是单纯点的换名那么简单,表达着总是或多或少的想要这个文本起到描写作用,在这个因素的参与下,显著性原则就发货作用了。表达着将最为显著的特征作为借体,呈现在解读者的面前,使本体事物更富有形象性,也能让解读者更深刻的体会本体事物的特征。

(三)切境性原则

借代辞格的运用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有时是对事物的褒扬,有时会起到讽刺的效果。因此,借代的运用要注意适合题旨的环境。

结 论

现代汉语修辞格 篇5

①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②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③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④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⑤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⑥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英汉语新闻标题的语言及修辞比较 篇6

新闻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 与文学英语相比, 有其独特的语言和修辞特征。新闻英语不仅是最鲜活的语言, 更是各类语体的集大成, 新闻英语中既有市井俚语, 也有各学科的术语;既有诙谐轻松的饭后谈笑, 也有措词严谨的政治用语。内容涉及政治、外交、经贸、科教、文体、民生、宗教、环卫、能源、交通等, 可谓包罗万象。因此, 做好新闻英语的教学和研究无疑是重要而具有实用价值的。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 张健教授认为好的新闻标题犹如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起着传神达意和吸引读者的作用。若标题得势, 则全文皆振;标题失势, 则全文皆靡。[1]为了能吸人眼球, 新闻标题在措词和措辞方面就非常讲究。可以说新闻标题就是一篇超级浓缩的“美文”, 不仅要意美, 也要音美、形美。本文将重点探讨英汉语新闻标题的措词和措辞特点, 从语言和修辞两个方面对英汉语新闻标题进行比较研究。

英汉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

无论是汉语新闻标题, 还是英语新闻标题, 它们的共同点就是简明扼要, 是对整个报道内容的高度提炼, 可谓一字涵千言。[2]由于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文字, 在实现新闻标题的“简要”这一目标时, 两种语言采用的表达手法是不尽相同的。不同点首先反映在词汇上, 因为在语言诸要素中, 词汇是最活跃、最敏感的部分。

(一) 英语措词重“小词”, 汉语措词重“大词”

由于英语是字母文字, 字母越多的单词占据的空间就越大。为了让新闻标题简短,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措词自然要首选那些短小的单词。这就是说, 在表达同一意思时, 英语新闻标题倾向使用“小词”。这些短小易懂、形象生动的措词不仅能增强新闻的简洁性和可读性, 而且还能美化版面、节约篇幅。而汉字无论笔画多少, 所占空间都是一样的, 汉语表达非常重“意象”, 因此, 汉语新闻标题在措词时喜欢选用浓墨重彩的“大词”。由于汉语中四字格表达具有独特的音韵美, 尤其是汉语成语, 不但音韵和谐, 而且意蕴丰富, 汉语新闻标题中的四字格运用自然就很常见。如某一重大活动或会议开幕, 英语标题在表达“开幕”时, 常用的词是open, 而汉语标题通常会在“开幕”前加上“隆重”二字;如是闭幕, 一定会是“胜利闭幕”或是“圆满结束”, 而英语则是end。我们比较下面两个英汉语新闻标题就能很好地理解二者的这一区别。

1.‘Young Marshal’dies at 101

这是报道张学良将军去世的英语新闻标题, 措词非常简洁, die简短得不能再简短了。顺便提一下,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引号与汉语新闻标题不同, 通常是使用单引号, 而不是双引号。相对于英语新闻标题, 下面的汉语标题不但措词上力求浓墨重彩的“大词”, 而且力求文字对仗工整, 采用“多层式”标题, 运用汉语中独特的四字格表达, 做到标题意美、音美、形美, 以其创意和文采来吸引读者。汉语标题如下:

2.捉蒋传奇人物

张学良先生仙逝

两岸政要唁电不绝

(二) 英语标题忌“动词”开头, 汉语标题偏“动词”开头

西方媒体都标榜“公正、客观”地报道新闻真相。英国的《泰晤士报》甚至打出“We take no pride in prejudice”的品牌广告语[3], 意思是“对于有失偏颇的报道, 我们并不引以为豪”, 旨在说明自己的报道是客观公正的, 不以偏见而感到骄傲。而英语中以动词开头的句子都是祈使句, 而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禁止、劝阻等, 其作用是要求、请求或命令、劝告、建议别人做或不做一件事。因此, 祈使句显然不能作为英语新闻标题。西方著名的新闻媒体, 如美联社、路透社、《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 甚至中国的英语报《中国日报》都在它们的“编辑手册”中专门提醒编辑“Never begin a head with a verb”。与英语新闻标题不同的是, 以动词开头的汉语新闻标题却非常普遍。究其原因, 主要是中国的新闻报道, 特别是政治性的新闻报道, 总有些“宣传”的功能, 尽管也是秉承客观与公正, 但是由于带有“宣传”的目的, 难免会有让读者或听众要去做什么, 而不能做什么的“主观导向”。此外, 汉语新闻标题偏爱动词开头句, 这与中国的口号与标语文化有关, 而汉语中的许多口号都是以动词开头的祈使句, 很多口号都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比如陈胜、吴广提出的“伐无道, 诛暴秦”口号, 抗日战争时期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以及“为人民服务”、“讲学习, 讲政治, 讲正气”、“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等口号都是中国某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 有其积极作用。可见, 汉语新闻标题采用“口号式”语体是完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口号式”标题具有很强的震撼力、感染力。如下所示:

1.切实巩固前两批成果扎实抓好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 (《人民日报》, 2009-09-02)

2.维护稳定促团结保障民生谋发展 (同上)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 (同上)

4.让公平和正义的旗帜高高飘扬 (《文汇报》, 2010-02-22)

(三) 英语新词多是“生造词”, 汉语新词多是“新意词”

二战以来, 随着政治、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的不断变化和飞速发展, 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景象。反映这种变化的语言必须产生新词才能与之相适应, 因此, 英语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新词。新闻媒介是在第一时间向大众传播各种新事物、新思想的重要阵地。要表达各种新事物、新思想, 就必定会使用众多新词语, 难怪有人将新闻媒体戏称为“使用新词的庞大机器和杜撰新词的巨大工厂”。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这一事实我们不容否认, 因此, 当今众多领域出现的新事物、新思想自然要用英语来表达。到目前为止, 英语中的词汇大约有200万, 其中50%是二战以后产生的新词。根据《伯恩哈特词典伴侣》的统计, 每年进入他们计算机数据库的新词和新意多达1500~1600个。[4]据有关学者研究, 英语新词的形成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传统构词法构成新词, 包括派生法, 如preschooler (学龄前儿童) ;合成法, 如soft-landing economy (软着陆经济) ;缩略法, 如flu (influenza, 流行性感冒) , PC (个人电脑) ;拼缀法, 如lunarnaut (lunar+astronaut, 登月宇宙航行员) ;类推法, 如snowstorm (暴风雪) →sandstorm (沙尘暴) →brainstorm (头脑风暴) 。二是赋予旧词新的词义, 如net原指任何“网”, 现在的一个新意是“因特网”。三是吸收外来语作为新词, 如来自汉语的fengshui (风水) , 俄语的sputnik (人造卫星) 。四是杜撰新词, 这类词在商标品牌命名中最多, 如Rolex (劳力士) 手表。可见, 除了第二种形成方式外, 英语中的新词都是生造词, 所以英语词汇每年都在增加。

而汉语中的汉字数量却是相对固定不变的, 汉语中出现的新词只是旧词被赋予新意而已, 并不是生造出来的汉字。而今最为流行的汉语新词“囧”、“雷人”、“山寨”、“躲猫猫”、“蚁族”等都不是生造词。“囧”本义为“光明”, 从2008年开始在中文地区的网络社群间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 成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频繁的字之一, 它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 “囧”被形容为“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蚁族”原意是一种昆虫族群——蚂蚁, 而现在被赋予了新意, 指“80后”这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 即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接合部的大学生。“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 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 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因此称这些汉字为“新意词”, 也就是有了新的含义的汉语字或词。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的强大影响, 汉语中出现了许多从英语中借来的词, 很多英语借词频见于各类新闻媒体中, 也常用于新闻标题, 如卡拉OK, X光, CT, CD, DVD, T恤, WTO, APEC等, 其中一些词已收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成为汉语中独特的“新词”。

(四) 英语标题“重点化”, 汉语标题“总体性”

在揭示新闻事实的精华内容方面, 汉语标题倾向于“总体性”, 着眼于尽可能详尽完整地囊括新闻内容。读者只需一览标题, 即知全文概要。英语标题在揭示新闻内容方面远远不如汉语标题那样具有深度与广度, 而是采取“重点化”手段, 着力于以精练的文字概括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某一点或方面来吸引读者。[5]

在形式上, 汉语标题, 特别是重大新闻的标题, 常采用引题、主标题、副题的多层式标题, 而英语标题的形式则是单层式标题。例如:

1.终结韩国人在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项目上连霸纪录

周洋以一敌三

90后创造历史

中国代表团单届冬奥会金牌数历史性地增加到3枚

(《文汇报》, 2010-02-22)

而同一天的《中国日报》上的这则新闻的英语标题就简单得多:A Shy Star thrust into the Games’Spotlight

由于英语标题突出重点, 与汉语标题相比, 省略就用得很多。省略成分多是虚词, 不会影响表达。例如:Obama toUrge Oversight of Insurers’Rate Increases (The New York Times, Feb.22, 2010)

该标题中, 美国总统Obama只用其姓, 省略了名。翻译成汉语时, 我们采用“名从主人”原则, 不用补充出总统的名。但是, 在汉语新闻标题中不能只用中国领导人的姓, 而省略其名, 或用名而省略其姓, 都是有悖中国的姓名文化传统的。因此, 西方媒体中采用省略手法称“胡锦涛”为“Hu”, 翻译成汉语时, 一定要遵从我国的姓名传统文化, 将“Hu”译为“胡锦涛”。因此, “Hu Elected Chinese President”这则新闻标题翻译成汉语一定要将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胡锦涛当选中国国家主席。此外, 例句中的标题在to前还省略了is;Oversight前省略了冠词the, 补全如下:Obama is to Urge the Oversight of Insurers’Rate Increases

英汉语新闻标题的修辞特点

作为新闻标题的措词是为了强化主题、吸引读者, 而措辞便是记者的匠心所在。[6]我们已分析了英汉语新闻标题词汇语言的独特风格, 新闻标题语言首先要简洁明了、新颖幽默, 如果仅仅是平铺直叙则很难吸引观众的眼球, 丧失了关注率就更谈不上信息的传播了。其次, 新闻标题语言更要富有韵味, 也就是新闻标题语言应该是“韵文”。因此, 新闻标题常常会借助修辞手法, 使语言表达具有音韵美、形式美、内容美、意境美, 从而增加报道的可读性、生动性和吸引力。英汉语新闻标题中常采用比喻、押韵、夸张、对偶、排比、双关、用典等修辞格, 我们将主要分析英汉语新闻标题在运用修辞手法时的不同之处, 以便更好地翻译新闻英语标题。

(一) 英语标题重“音韵”, 汉语标题重“形美”

为了能让标题吸引读者, 英汉语新闻标题都比较注重表达的韵律美, 在用韵方面, 英语标题胜过汉语标题, 英语中不但有尾韵, 还有头韵和元音韵, 后两种押韵在汉语中也有, 分别称为双声和叠韵, 但在汉语标题中却很少运用, 而英语标题中的头韵和元音韵修辞格却用得很多。由于汉语单音词较多, 即使是复音词, 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 因此对偶表达是汉语的一大特点, 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艺术手段, 这一修辞手法能使表达内容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 给人以美感。汉语中的很多四字格就是形美、意美的对偶表达。如汉语政治口号“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 “保家”与“卫国”形成对偶, 同时“抗美援朝”与“保家卫国”也形成对偶。这样形式上整齐划一的表达自然有很强的美感。因此, 汉语新闻标题很喜欢用对偶句式, 由于对偶句本身就具备音韵和意境美的特点, 因此, 这样的新闻标题无疑会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意美以感心, 音美以感耳, 形美以感目。如下所示:

1.科技护鸟东滩添翼 (《文汇报》, 2010-02-22)

2.绿满三晋功在千秋 (《新华每日电讯》, 2009-09-02)

《中国日报》是中国目前唯一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和被国外媒体转载最多的报纸, 以“语言隽永”著称[7], 我们选择了几条运用押韵修辞手法突出“音韵”美的新闻标题, 如:

1.Stimulated Stimulus (头韵, 元音韵) (Dec.19, 2008)

2.Plastic is not so Fantastic (尾韵, 元音韵) (Dec.31, 2008)

(二) 英语新闻标题的修辞翻译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要在译文中再现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修辞美, 就应该充分发挥汉语表达的优势, 采用四字格, 以“形美”转译汉语标题中缺少的头韵或元音韵, 同样能够起到音韵美。如下所示:

After the Booms Everything Is Gloom

繁荣不再萧条即来[8]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Boom”和“Gloom”构成尾韵 (rhyme) , 而汉语译文通过“再”和“来”, 也达到了押韵的效果, 两个四字格, 构成对偶句式, 读来朗朗上口。另一译文“一别繁荣, 一片愁容”[9]也是两句八个字, 不但首尾都押韵, 而且把原文的事实性陈述化成了形象性描述, 给人一种行文紧凑、一气呵成的感觉。

结语

我们简要阐述了英汉语新闻标题的语言和修辞特点, 重点是关注两种不同新闻标题在语言表达和修辞运用方面的差异, 旨在更好地了解新闻英语在标题中的独特措词与措辞。在解析两者的措词特色时, 我们指出英语措词重“小词”, 汉语措词重“大词”;英语标题忌“动词”开头, 汉语标题偏爱“动词”开头;英语新词多是“生造词”, 汉语新词多是“新意词”;英语标题“重点化”, 汉语标题“总体性”。在解析两者的措辞特色时, 我们主要论述了它们之间一个最为显著的区别, 一个重“音韵”, 一个重“形美”, 并探讨了充分发挥汉语表达的优势, 采用四字格, 以“形美”转译汉语标题中缺少的头韵或元音韵的英语新闻标题的修辞翻译。

摘要: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深入研究英汉语新闻标题的语言和修辞差异, 有助于促进新闻英语和新闻翻译的教学。本文从语言和修辞两个方面对英汉语新闻标题进行了比较, 旨在更深入认识新闻英语的语言特征, 并更好地欣赏新闻英语中的修辞韵味。

关键词:新闻标题,语言,修辞,比较

参考文献

[1]张健.新闻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1]张健.新闻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2]曹明伦.谈英语报刊新闻的基本特点及其翻译[J].中国翻译, 2005 (6) .[2]曹明伦.谈英语报刊新闻的基本特点及其翻译[J].中国翻译, 2005 (6) .

[3]唐见端.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技巧[J].新闻记者, 2005 (9) .[3]唐见端.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技巧[J].新闻记者, 2005 (9) .

[4]汪榕培.英语词汇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4]汪榕培.英语词汇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5]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6]许明武.新闻英语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6]许明武.新闻英语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7]方梦之, 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综合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7]方梦之, 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综合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8]刘其中.新闻翻译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8]刘其中.新闻翻译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浅谈汉语新词语修辞的辩解方法 篇7

【关键词】修辞 新词语 比喻 借代 仿拟

新词新语是观察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改革的大门开放以后,国外文化蜂拥而来。诸如“的士”、“酒吧”等词语纷至沓来。国内国外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产生了一批反映时代变革的新词新语。随着国内旅游热兴起,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许多农村人口投身于旅游景点的商业服务,于是便在原先的交通工具上精心修饰,仿照“的士”,出现了“马的”、“驴的”、“轿的”、“摩的”、“板的”等系列新词。这种由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旅游文化的发展,农业文明开始向现代文明转换。研究这种新词新语具有广义文化学的意义。研究这种新词语还有社会学的意义。比如“下岗”一词,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不存在的。进入90年代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严酷的竞争机制,必然使有的企业破产,有的工厂倒闭,职工下岗不可避免。与“下岗”相对应,运用对义仿拟手段出现了“上岗”这个新词语。此外,“绿灯”、“黄昏恋”等等,都反映了这一特定时期的重要社会问题。

最重要的是研究这种新词具有语言学的意义。语言同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最为迅速。如“绿色工程”“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绿色事业”、“套书”“套裙”“套餐”“套会”“套票”等系列套词反映了修辞构词的灵活性、形象性和系统性。语言的活跃,反映思想的活跃,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结果。研究由修辞构成的新词语是要寻找其规律,预测其走向趋势,引导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语言规范标准化。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全球化国际交往的需要。

一、“修辞学造词法”诠释

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生概括的说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词手段来对客观世界大量的空符号作及时有效的补充。产生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有新外来词语的吸收、旧词语的复活、方言词语的吸收等等。我们着重要谈的是以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任学良先生曾提出“修辞学造词法”,就是运用修辞手法(即所谓的辞格)来创造新词的方法。新词语有不少正是利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比如用“鞭打快牛”来喻指对贡献大的人或企业过度加码,使其做更大的贡献;用演员出台表演的“出台”来喻指一系列成套的政策措施跟群众公开见面,即形象又生动。

二、比喻造词法

从结构上看,新词新语里运用比喻這种修辞格的,大体有以下几类:

⑴、以喻体作修饰成分,本体类属作中心词,构成新词语。如:

龙头企业拳头产品窗口行业星火计划胡子工程尾巴工程

这类新词的喻体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取譬的着眼点也多种多样,其突出之处是使得语言表达简洁明快。如:

草根工业:喻指植根于乡村土地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

龙头企业:像龙头一样能带动全局和其他企业前进或发展的企业。

尾巴工程:指某一工程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但尚有某些收尾项目未曾完成,好像拖了个尾巴。

⑵、以喻体代指本体,也就是赋予某些词语以新的比喻义。如:

绿灯窗口龙头新星拳头黄牌气候余热婆婆短平快

在这类词语中,由一些本来是普通语词,如“婆婆”、“窗口”、“拳头”;有的本来是专业、行业用语,如“绿灯”、“黄牌”,作为新词语,它们被赋予了新的比喻义,使用范围扩大了。而且有的新词语还可以作为构词成分,组成相关的新词语。如:

气候:大气候小气候新星:网坛新星影坛新星诗坛新星在这其中的“窗口”、“龙头”、“拳头”与前头所说的第⑴类关系密切或是由⑴类省略本体类属词形成的。比如“龙头”据一些语言研究者考察,在报刊杂志中先是出现“龙头产品”、“龙头企业”等短语,随后才出现“龙头”单独使用的情况。如: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龙头”。或是先出现喻体单独使用的情况,然后扩展成⑴类词语,像“窗口”,举个例子来看: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部门是社会文明风尚的窗口。由此产生了把这些行业总称为“窗口行业”的说法。这两类词语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在口语中“窗口”、“龙头”、“拳头”等词语的比喻说法是早已存在的,当它们进入书面语后,很快就被推而广之了。

这一类单音节词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使用范围比较广,但它们能不能被认为是后缀成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首先,一般后缀成分如“子、头、儿”等本身已无实词意义,它们的词义已经虚化或消失了。而“坛、星、霸、风、热”这一类单音节词,仍保留一定的实词意义。例如“热”,指受很多人欢迎的或很多人热衷的某一社会现象。“坛”,在词典中早已说明指的是体育界或文艺界,只不过由它构成的新词更多了,而“坛”的词义并未消失。至于“风”本指一种自然现象,但自古至今就被喻指社会风气或作风,如“党风”、“世风”、“校风”、“学风”等,近年来产生的“吃喝风”、“麻将风”仍是这个意思。

其次,“子、儿、头”等后缀成分须依附于前边的词语存在,是名词的标志,而“热、坛、风”这一类单音节词,则勿须依附前边词语存在,可以单独使用。再次,在修饰性词语和这些单音节词之间,结构较松散,有的也可以插入其它词语。修饰这些单音节词的成分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没有一定限制。由于这类单音节词确实存在一种后缀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称其为类后缀成份。

⑷有的新词语,从它开始使用,就作为一种比喻用法。如:

大锅饭:喻指不符合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

一刀切;喻指那种不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的简单化的工作方法。

上一篇:甜甜的早安语下一篇:快乐的童年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