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共15篇)
新课程如同一股春风,带着久违的清新吹进了课堂,洋溢着人文气息的新理论更是涤荡着我们的心怀。首先,老师对课程改革做了回顾,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进行了阐述。面对社会的发展,我们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必须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然后,对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的构建以及编写依据、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行为的区别、评价体系的变化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讲解。其次,老师们的重点讲解,当前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分析和当前体育教学方法带来的利与弊等。重点证讲解了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并结合教学实际,在新课改下的体育课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怎样评课等,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等内容。对我今后的学习有了更大的帮助。
经过登录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注册学习,通过《新课程培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使我 重新认识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深刻内涵,通过学科内容中例举的案例,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组织,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我们 体育 老师 一边 学习一边 网络交流 研讨,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我们体育教师的观念转变,把适应新的课程方法和理念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教授们高深的专业理论报告,不平凡的经历、严谨的治学精神及观摩名师体育课例的令我留恋往返、茅塞顿开的感觉。使我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为自己今后的教育实践打下了基础。通过学习,使自己有了不少的收获!
这次学习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骄气,焕发出无限生机。通过培训和一年多的网络学习考核,我从一些优秀的教授、教师身上不光学到了教学、研究的本
领,而且学到了如何做人为师,新跋涉的新起点。今后,我们在地方做好骨干辐射作用,朝着体育课程的探索和改革的方向前进!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虽然身体很累,但留给我的收获却是无穷的,头脑是充实。通过学习,我收获了很多平时很难了解到的经验和教学方法,通过学习让我更深的认识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体育课的乐趣,也对教好新教材充满信心。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为做一名优秀的体育老师而努力。
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巧设悬念诱兴趣
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绪言》一节时可向学生展示体育科学的发展历史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介绍体育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体验“处处有体育”的真情实感,与此同时巧妙地配合体育训练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体育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体育,增强对体育学科的兴趣。
另外,在每节课的导入时,也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的问题或者实验,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二、诱导探究激兴趣
诱导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力及创新精神,是体育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视听并举,深思结合,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体育知识的兴趣。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效果甚佳。
三、研讨释疑增兴趣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 (实验稿) 》基于“整体”与“一贯”的理念, 将初中 (七、八、九年级) 原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 关注学生的健康, 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方式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 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必须对传统体育课进行全面改革, 在目标、内容、途径、评价等方面进行突破创新。
一、依据教学目标, 创新教学思维模式
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 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 (1) 增强体能, 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 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4)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 发扬体育精神, 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笔者以为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 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 创新教育途径, 是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可作如下尝试: (1) 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 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 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 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构建有效载体。 (2) 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 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 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 (3) 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等诸方面内容的有机结合, 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 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 以体益美,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 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 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我们学校根据自身运动场地狭窄的实际, 自编了室内徒手操, 解决了部分学生不能做课间操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 编写了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增强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整合教学资源, 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素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 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 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 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 要树立“大体育”观念, 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 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
笔者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 科学设计。“动育”, 即运动技能教育, 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 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 即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 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 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 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 因此, 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 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 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 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 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 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 让学生掌握性科学, 打破性神秘, 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 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 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 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 对于增强学生体能,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教学评价多元化,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笔者以为科学的课程评价既是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推动力, 也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因此, 评价方法多元化。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检测, 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以评价量标体系为依据, 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自评可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 互评则应充分调动小组同学的积极性, 重点对学生参与运动过程、心理健康、体育文明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 师评则是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给予适当的定性描述和定量检测。
一、摆脱束缚,认识新课程本质,树立新课程理念
作为我本人来说,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虽说我所接
触到的就是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并没有传统体育教学经历,但是作为被教育者,却是实实在在接受了12年(小学与中学阶段)传统体育教育的。因此,当我成为了教育者后,难免在教育教学上也会有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子。所以我认为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是很有必要好好学习课程课改的相关学习材料,唯有此才能使自身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新课程的理念,把体育与健康教育定位在确保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确立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而不是只教给学生单调的运动技术及提高學生的身体素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者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多角度正视被教育者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由“育体”向“育人”的全面转变,倡导“人性中心”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思想,我想这就是课改前与课改后课程性质的本质区别。
二、在课程水平目标的指导下,正确制定教学目标,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
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后,我们都知道,新课标改变了以往教学大纲的教材规定模式,而是改用水平目标来指导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强调体育与健康课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如何通过身体的活动去实现健康的目的。那么在达到同一目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途径,不同的年纪、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学校的学生对使用的教材也就有了不同的选择,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水平目标要求制定出正确的、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班级的学生情况以及学校场地器材的具体情况科学地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选用更符合学生的身体、心理的需求,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学习和掌握新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课程水平目标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多下功夫去研究,在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拓展教材功能,提升教材内涵,使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三、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我们都知道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对待新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在体育课上,对新知识,新技术动作都会有较强的好奇心及模仿能力。但是腻烦心理同样是这个年龄段学生所具有的特性,那么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怎样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体育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究关于体育活
动的心理倾向,是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初中学生所处的年龄特征,我认为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并不难,只要授课教师能善于引导,把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再配以教师自身优美的示范及诱惑性的讲解,相信学生是很乐于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的。兴趣产生了之后,教师就要多下功夫去研究如何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长久性。相信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教师开始新的教学内容的时候,学生总是跃跃欲试,练习的积极性很高,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或练习过程的重复,那么学生就会慢慢地失去练习的兴趣,甚至不愿意参与。这是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做改变,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保持。
(2)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创设多种教
学情境,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历练、主动探究,对教师来说,变讲堂为学堂;对学生来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体验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相对留给了学生较大的空间,授课教师如果能科学合理地是用上述多种新型学习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在多种方式的学习中认识了运动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
四、科学、灵活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不断的评价,借以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取而代之的是更科学、灵活的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的时候,由于学生个性特点的不同,身体素质的差异,要做到灵活掌握评价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对于身体条件好,运动天赋强的学生,要从严要求,进行横向比较,让他知道自己和他人比较的优缺点;而对身体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应该纵向比较,让他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这样教师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让学生找到自己进步的动力。此外,在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适当采用小组评价与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进步与提高自身体育欣赏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这些评价方式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五、课堂后进行总结和交流
课后注重总结,经常与同事、同行进行交流,这是我们惯用的交流、学习方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大有益处。此外,和学生进行总结和交流,听取学生的看法,有时也能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初中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有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体验学生的感受,对课堂教学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做到教学相长。
2012年7月12日
西宁行知小学
赵志龙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益非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榜样。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建立合理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将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高亮丽的风景线。师生情感关系,从整体上说,目前的状况仍难以另人满意,师生之间的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的源泉。
优化师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新型的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
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利用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二、上好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就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
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3、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摘要]在农村初中教育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是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游戏等多种教学法进行体育教学。
[?P键词]农村中学;体育;健康;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84-01
在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新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指出,在体育教学中,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个性与兴趣爱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教授学生体育运动知识、技能的同时,尽量把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
一、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行体育教学
在我国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部分体育器材稀缺,造成一些课程无法正常开展。一些农村中学对于体育器材的管理不严格,学生不注重对体育器材的保护,造成学校的体育器材受到严重的损坏或直接丢失,影响相关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针对教学器材稀缺的问题,教师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
例如,教师在农村中学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在学习一些新、难动作时,利用多媒体视频演示、挂图等教学设备进行的辅助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效果。但是农村中学缺乏教学设备,无法借助教学设备进行教学,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教师在口头教学中,需要组织好语言,选择准确的词汇,表达某一动作,在口头表达动作的同时,尽量让语言生动有趣,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口语。在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演示起跑的动作要领,并要求学生做好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动作,在说出“各就各位”口号时,教师用形象的比喻如“绷紧的弹簧”,让学生体悟该动作的要领。在使用这类比喻时,更易于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并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行体育教学的效果明显。
二、利用游戏法进行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对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要激发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游戏法进行教学。
教师在使用游戏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例如,在农村体育教学中常采用“穿隧道”游戏,“穿隧道”游戏需要将学生分为几队,每队学生为两人,两队学生面对面站立,并搭住对方的手,然后教师发令,让学生一对一对穿过隧道。这类游戏可以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会将脚伸到“隧道”内,影响其他学生通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此情况,教师需要在游戏前给学生讲解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游戏规则,从而让游戏更好地进行。教师在课前还可以开展“萝卜蹲”游戏,通过让学生配合,提升学生的协调能力,实现学生之间的良好协作。
三、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体育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兴趣爱好,促使学生朝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教师在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与生活习惯。
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教授给学生相应的篮球技巧之后,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挑选出篮球技巧相对娴熟的学生作为小组长,由小组长配合小组成员进行篮球技巧的训练。教师在一旁巡视,在适当的时机给全体学生做一次动作演示,从而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篮球技巧。又如,教师在加速跑的体育教学中,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不同小组的学生站在不同的跑道上,进行五十米的加速跑比赛。对加速跑总时间较短的小组,教师给予其奖励,而对于对加速跑总时间较长的小组,教师再对学生讲解加速跑的动作要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加速跑。在慢跑教学中,学生会感觉较为无聊,对教学活动无心参与。这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抱团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慢跑的过程中,边喊口令边做徒手操,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乐趣,从而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需要尽量将课程变得生动有趣,通过语言、游戏等技巧与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促进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自19全国第三次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工作会议提出了“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来,20中国启动了基础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20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部又先后推出了《基础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纲要》及小学和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并在部分地区学校试行;9月,试行范围进一步扩大,继而颁布了新的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至此中国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基础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从指导思想和内容框架方面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本文想谈几点认识与思考。
一.对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
(一)新课标与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
继承与发展是此次基础课程改革的特点。新课标更为彻底的.摒弃了以前我国基础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那种“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更为充分地突出了教学中心是学生这一主体。同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理念要求是一致的,即:将“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一教学理念和国际上的“人本主义”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理念是一致的。
(二)新课标促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理念更为完善
新课标通过试行有着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它进一步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必须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强调体育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增进学生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的功能,在体育教学史上将体育功能延伸至社会生活,并以此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即;(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它不仅符合当代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发展的趋势,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新课标的领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 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堂结构, 融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 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 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二、改革课堂内容与教学方式, 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时代性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大胆改革,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体现新课程的时代性。在课程内容方面, 重视改造传统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类项目, 精选适应时代要求, 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教学方面, 力求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 提倡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快乐教学法, 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根据高中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特点, 十分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能力。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乐意学习, 积极参与运动, 不断健康成长。
四、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 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 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 促进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 达到热爱体育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什么是快乐体育呢?我个人认为:所谓快乐体育是重视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感到乐趣, 愉快地从事体育运动并健康成长。也可以说是“寓教于乐”。这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快乐体育教学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 能享受运动的乐趣, 是发动每一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有效途经。在实施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时, 应克服困难, 想方设法创造有利条件, 充分满足学生体育兴趣,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愉快学习。在我们学校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高级中学, 我有机会有条件开展快乐体育。各种体育设施较为齐备, 有标准的田径场及田径场周边设置的各类健身器材, 有环保型的篮球场和室内体育馆, 有排球场, 有羽毛球场, 而且还比邻有三百五十个台阶的望峰山。有较为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例如抛绣球、滚铁环、毛南傩面舞、马革竞走、板鞋竞速等等项目, 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 质朴、憨厚、勤学、听话, 非常热爱参加体育运动, 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得到了“快乐”, 得到了健康和开心。我在新课堂标准下试行快乐体育教学作了有益的探索。
1. 快乐体育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高中学生文化课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 压力也很大, 上体育课时, 我试图让学生减压, 充分让学生身心放松, 听乐曲跳韵律操或做有趣的体育游戏, 学生十分开心, 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来。在风和日丽的日子, 还时常带学生登望峰山进行越野跑, 既得到锻炼, 又能享受了大自然的美好环境, 呼吸着山林间新鲜的空气, 学生可以放声大叫, 释放心中的郁闷, 开开心心地上完一节课, 还依依不舍, 期待着下一节体育课的到来。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快乐体育的源泉。
环江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毛南族有许多传统的体育项目, 如同顶、同填、同拼、傩面舞蹈, 滚铁环、马革竞走、板鞋竞速等等。每一项都妙趣横生, 刚开展起来, 由于还没掌握要领, 滑稽动作层出不穷, 令人忍俊不已, 捧腹大笑, 在开心的气氛中学会动作, 既得到了体育技能, 又得到了开心快乐, 可谓达到心旷神怡, 身心健康。就是若干年后, 同学们都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了, 每每谈起高中的快乐体育, 大家还津津有味、记忆犹新、兴趣盎然、非常开心。
3. 快乐体育有利于调动学生终身锻炼的积极性。
我们要培养和塑造一代新人, 就要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终身锻炼的积极性, 使他们在高中三年中得到快乐体育。“快乐”二字是针对情感而言的, 情感上的快乐不仅需要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以苦为乐, 持之以恒, 进而要使学生产生获取成功的喜悦。为此, 我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一方面是激“情”, 激“趣”, 激“志”,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另一方面是激“疑”, 激“思”, 激“智”, 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和创造思维。在快乐体育教学中, 还特别强调让学生在肯定性评价与成功的反馈中获得快乐感, 增强信心, 强化心理素质, 达到在快乐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实现培养目标的目的。
通过高中三年快乐体育教学的成功和喜悦, 潜移默化, 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心态, 积极锻炼, 健康成长,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摘要:所谓快乐体育是重视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感到乐趣, 愉快地从事体育运动并健康成长。快乐体育教学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 能享受运动的乐趣, 是发动每一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途径。在实施快乐体育教学方法时, 应克服困难, 想方设法创造有利条件, 充分满足学生体育兴趣,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愉快学习, 从而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授课班级:255班
授课时间:2014年3月15日
一、指导思想
本课主要围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结合中学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主动、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思维、主动探究掌握技术技能的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实施能力。注重身心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发展跑动作速度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发展动作速度,灵巧和下肢力量素质,提高动作节奏感。
3、培养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
三、教材选择与分析
本单元是依据人教版水平二的要求设计的。通过多样的跑、跳跃练习和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的一些情景或主题性的游戏活动。本课时主要是依据教材选取了50米、30米、各种跑的情景游戏来发展学生的速度能力。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255班45名学生,学生跑的素质普遍较好,而且学生对快速跑的学习热情高涨,能积极参与练习,但是学生对跑的相关知识了解的少,比如起动反应动作、怎么样才能跑的快、接力跑游戏中的技巧等等,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的给学生传授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跑的知识。
五、本次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加快学生快速跑反应;
难点: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六、组织与方法
本课首先通过汶川大地震故事为引导话题在通过争当逃生勇者为情景将学生带进跑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认识快速跑的重要性和对快速跑的兴趣。
七、教学反思
速跑的技术包括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四个部分;起跑是为了摆脱静止状态,需要快速的反应能力,起动以后保持低重心;起跑后的加速跑,在摆脱静止后的基础上继续加速直到达到最大的速度;途中跑是为了保持较高的速度尽量做到少减速;冲刺跑要求有较强的冲刺意识,身体前倾并且快速的通过终点。
1、运用游戏法和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锻炼热情。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创设游戏和比赛的情境,让同学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整堂课同学在快乐的游戏中拉开了序幕: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强调课的主题,“刘翔是跑什么项目?”、“哪位同学知道做好站立式起跑的关键是什么?”“反应迅速、快速启动”。然后抓住“反应迅速”是做好起跑的关键,安排了“叫号跑圈”和“猜拳跑圈”的热身小游戏,既起到了锻炼反应能力又预热了身体,使同学身心完全投入到课堂里。
2、鼓励同学亲身体验,比赛气氛贯穿教学始终。在教学中要重视激发同学的情感体验,让游戏伴随着同学学习与活动是体育新课标的一种尝试,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同学活动、体验、心情都能达到锻炼过程。在同学试做一次站立式起跑后,针对发现的错误动作,马上用口诀的方法让同学复习动作过程。“两脚前后站,两臂正相反,前脚稍蹲,后脚成弓,上身前倾。信号一响,摆臂快,后脚蹬地比箭快。”这样既记住了要领又饶有趣味,重复了多次练习后心里还是很高兴。接着用不同姿势的起跑再次提高同学的练习兴趣,又锻炼了同学的反应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活动量。在巩固练习中安排了“巧夺体操棒”的游戏,边巩固起跑动作又有角力对抗,同学更加感受到起跑迅速的重要性。
3、主动参与学习,产生教、学互动其乐融融。为了让同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请同学当起“小裁判”,在做示范和练习时同学尝试发令。设计不同信号的起跑练习。如在小组合作、玩“巧夺体操棒”游戏时,和同学一起玩游戏,让“小裁判”做出公正判决。
一堂课下来,收获很多,但也找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
1、课堂教学组织还不是太严密,认为很多地方不用太过赘述,但是实际中,学生的行动和我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在教学的语言中,也还有不完美的地方,表达不够准确,因而造成局部时间内的小混乱。2、纠正学生的不足时还不到位。比如学生的跑姿出现问题时,没能及时跟上予以帮助和指导。只是在最后大体上总结了一下,针对性不强,改进效果不理想。3、课堂内的突发事件,没能及时的处理好,教学的机智还有待提高。
一、为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积极性,树立其自信力,必须按一定方式在学生中进行分层教学。
体育教学中“吃不饱”“吃不了”是通病。按其能力素质不同我们可以将其进行分层教学,这其实也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之必然趋势。有一项大学学生身体素质测验调查结果,达到及格标准人数仅占总人数的35.06%,不及格的却达64.94%,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长期积弊之所在。而分层教学的意义所在也正是为更好地达到教师教学的终期目标: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与培养学生自身在体育学习中得到创新思维与能力。
二、必须借助于体育的人格教育力量,培养学生创新之品格。
教师可以结合讲解教材中的集体项目内容如球类项目、接力赛等,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同时,让学生在战术配合的练习中体会集体主义的精髓和集体协作的力量;在耐久跑、障碍跑教学中,培养学生坚韧之毅力,不畏艰难之勇气,勇于拼搏之精神。继而教育引导学生懂得无论学习、工作都需要具备这些意志与品质。从而使学生更深层次地领会到这一些,才会勇往直前,不断进步,为自己、为集体,智慧的火种从此埋下。
三、必须改革现有体育教学模式,释放学生,还他们以自由的空间,培养其创新精神。
传统体育教学的“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巡回指导→终结评价”的模式已是昨日黄花。那种以教材为中心,力求把学生加工成“标准件”的教学,必然在组织教法中忽视学法、学生个性差异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与当今所倡导之“素质创新教育”大相径庭。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当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自己承担选择后果时”“就最大程度上”“表明这类参与学习比消积听从教师学习有效得多。”这样,以创新教学为目标的教学,释放学生,还其以自由的空间与时间,必然地带动了他们对创新精神的理解与执著追求。
四、要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必须先有具有创造能力型的教师,师资是关键。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与全面推行,作为培养体育创新能力学生的教师也应面临着重新学习进修的必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一个恒古不变的真理。目前的体育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等),学会学习方法为主;要求体育教学要和健身教育结合起来,和学科联系起来,更多地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与兴趣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学生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的大环境下,没有创新能力型的教师怎么能行。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教海无边,教师也绝对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寻不见一条适合于任何学生的教学方法和途径。走创新教育之路,让他们在创新思维中体会成功,这样的教学势在必行。一点呼吁:让天下所有关心子女健康成长的父母,让天下所有着力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老师,都来关心孩子的教育,关注他们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让他们在自我的学习中不断求新、求进、求发展!
小学低段的体育教学,应以游戏为主。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取乐’,达到娱乐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要作好体育游戏的教学,首先应懂得如何创编游戏。娱乐性是检验体育游戏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体育游戏只有具备了娱乐性、趣味性,才得以使其存在与发展,更具有诱人的魅力。如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游戏(母鸡爱小鸡、丢手绢、猫抓老鼠),源远流长。所以体育游戏的创编,应从提高其娱乐性、趣味性出发。
1、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理念中,强调了本课程要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并强调在重视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各种知识。
2、在“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的理念中,为了防止教师误解“激发运动兴趣”理念,不重视学生对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最终导致“放羊课”教学的现象,在强调激发运动兴趣的同时,提出要“重视对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等。
3、在“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理念中,强调各地各校要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形成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帮助学生达到国家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
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二、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更加符合实际与时代要求
修订稿在课程性质上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定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时,加上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二是强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性质,并对这些性质进行阐述。
三、要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
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学习方式,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提倡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关键词:课标;调整;变化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已颁布实施,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变化对体育教师理解新理念和新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一、更加突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1.进一步明晰了课程的性质,强调它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并强调该课程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科学性质,要求体育教师一定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2.从课程理念上,进一步强调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1)强调要“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各种知识”。(2)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3)强调“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4)强调“各地区和学校要根据课程目标及内容,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
3.将“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改为“课程设计思路”,使之落脚于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和健康发展方面,强调课程目标和内容都是为了保证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进度,同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达成更高水平的目标。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设置为易观察的行为表征,帮助教师准确观察、指导和评价学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建立评价内容多元、方法多样、主体多元,有利于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和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我评价能力。以上可看出《标准》更注意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与机会,注重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使学生更好地形成终身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
二、进一步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
《标准》中强调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完整统一,不可分割教学,并突出了小学与中学阶段重点学习和发展的目标,主要通过身体练习的过程来实现;突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体发展,教学方法要有助于促进三维目标的整体发展。根据减负要求,删去了难度过大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通过目标达成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与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删去了实验稿中“课程总目标”和“学习领域总目标”,在课程目标中增加了“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验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等目标的描述,在各层面都非常强调“目标引领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促进目标达成”思想,促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形成“目标教学”思想,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来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三、为学校和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1.落实三级课程管理精神,明确地方学校实施课程的权利和义务,帮助教师理解和贯彻课程标准精神。
2.为体育教师提供清晰指导,加大体育教学的可选择性。将“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列举了所需学习的课程内容,可供选择。在“教学建议”部分进行了阐述,帮助教师理解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方式。
3.挖掘学习评价多元功能,指导教师有效开展体育学习评价。在“课程内容”每一条加了“评价要点”,能清晰评价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删去对教师教学评价和课程建设评价,突出对学生学习评价关注,“附录”增加了可直接参考的案例,启发思路,解决评价的可操作性问题。强调教师要正确处理评价与测试和“体育中考”关系,避免“应试课”冲击和替代正常教学。
4.去掉原教材编写阐述语气,改为建议性注意事项。强调一纲多本和教材多样化原则,去掉“健康性”“兴趣性”原则阐述,增加“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差异性”内容。
5.完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强调遵循学生体育基本特征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定要与身体练习有关,无助于身体练习的内容不应作为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只是“内容的标准”而非“标准的内容”。把“知识、技能、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这一定位对今后教学将起到积极指导作用。“教无定法”,但教师要悉心研读《标准》,并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形成特色,努力营造积极而多元的教学模式。
一、强调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体育课程的最高和最终目标不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 而是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并在各方面有所发展。这就决定了运动技能的学习主要是手段, 它是为实现健康的目标服务的。课程改革几年来,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逐渐为广大的体育教师所认同, 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 都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 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动特别重要, 因为体育既与学生的升学关系不大, 更不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水准。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兴趣, 并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他们才会自觉参与体育活动, 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谈到体育课程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 有人会说,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有几十种不同的兴趣,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又怎么能满足这么多学生的兴趣呢?实际上, 相似的年龄具有相似或相同的兴趣和爱好, 一个有40多名学生的班级不可能有40多种不同的运动兴趣, 总有一部分学生喜欢篮球, 一部分学生喜欢健美操等。至于有个别学生喜欢某种特殊的运动项目, 教师可指导其课外进行学习。通过多年的体育课程改革实验, 广大体育教师已充分认识到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 还是教学方法的安排, 都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加重视选择学生化、趣味性强、健康价值更突出的运动项目。笔者根据多年对体育课堂教学信息的了解以及平时教学的许多案例, 表明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主题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 例如在一堂县级公开课“导趣、导思、导练”的案例中, 教师创设了《西游记》中的一段情景, 让学生在其所喜欢、熟悉的情境中参与各种身体练习活动。再如, “美化情境, 激发兴趣”的案例中, 教师对投掷教材进行了改造, 将沙包改造成扎上彩条的毽球, 投沙包改成投毽球,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多年来的体育课程改革实验表明, 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 并不意味着提倡“放养式”的教学。例如, 有的教师上体育课给学生几个球, 让学生去玩, 自己则东张西望或“身在曹营心在汉”, 心思全然没有放在教学上, 这是新课程严禁拒绝的。教师要和学生学在一起、玩在一起。
四、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学生在体能、运动技能、爱好、个性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后天的学习上, 而且与先天的因素有关, 例如, 一个学生无需付出多大的努力, 100米跑可达到13秒, 另一个学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只能跑出14秒的成绩。这就是客观差异, 这种差异往往是后天难以弥补的。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待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 会造成有些学生受益, 另一些学生可能会遭受挫折或失败。
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要部分之一,是连接小学乃至大学体育的一个关键所在。体育教育,包括了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情感储备、智能开发、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身体健康等诸多人类基本素质的培养,体育教学改革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这些方面的发展。
本学年,我担任八年级(6-7-8-9班,学生总数168名)四个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每个班级一周授三节(本人周课时十二节)。
期末我进行了仔细思考本学期的本职工作一系列问题,比如,校领导重视的程度、大纲教材、场地器材、师资状况等软、硬件因素,总结并撰写了以下阻碍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的几个不足之处:
1.级领导重视不够,比赛奖金和场地,器材缺乏。
校领导,尤其是教务领导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心倾向了语文、数学、等与升学有着密切关系的科目上,没有重点考虑体育改革。需要的器材不能得到满足,专业教师不能得到及时的引进,我校的体育课在一部分校领导看来就是活动课,学生只是学习累了出来活动一下。学校也不会将很多的资金投入到校内外的各种比赛当中去,因为搞好体育比赛是要花钱的。另外,体育器材比较容易损坏,新增器材远远高于其他学科器材。
2.我的教学方法落后,用国语来授课水平较低,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我仍未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束缚。沉醉于现有的教法之中,安于现状,不思创新。考评以身体素质达标为准,我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简单课堂教学依然存在。这样,在教学中就不可避免地压制了学生地情感,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抑制了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发挥。我也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有时候,学校场地的限制、我专业的不高,导致学生只能在给定的几个项目上选择。此外,作为一名班主任,管好班级,这样无疑会增加了我的的工作量。3.教材陈旧、重复过多,脱离学生实际。
我担任的体育教学还是传统体育教学体系,仍未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束缚。我还在沉醉于现有的教法之中,不思创新,课堂教学仍然是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几乎没有室内体育场所。教学内容基本是走、跑、跳、投等一些竞技体育项目,各项动作技术难度大,重复过多。小学生学的东西初中还在学,脱离学生实际,难以满足学生对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实用性的需求。我觉得,学生上体育课,表面上愿意,内心却极不情愿,严重压抑了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对运动乐趣的体验。这方面,我未进行研究思考。
今后我努力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放开手脚,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去为学生拓展一个空间,而不是让学生艰难的来适应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学习和教学只有在师生愉悦的情况下才会迸发无限生机。
音体美教研组:吾布力喀斯木
2017.7.2
比西巴格乡中学2016-2017学年 八年级(6-7-8-9班)体育与健康教学反思
音体美教研组:吾布力喀斯木
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宗旨,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练氛围,把实践和探究的空间留给学生:让问题引发思考,让实践发现规律,让兴趣发展能力,让体验收获成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激励和发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材特点
软式排球是排球家族的新成员,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由于它质地柔软、不易挫手,安全,易学,易掌握,趣味性很高,非常适合初中学生健身、娱乐。学好软式排球技、战术,为更好地学习硬排球、沙滩排球、气排球技术奠定良好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软式排球还因质地松软、安全、易掌握、规则灵活而具有很高的体育锻炼价值,能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生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教材内容
主教材:软式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通过学练,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增强肌肉、骨骼、韧带、关节力量,提高心肺功能;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合作、交往能力;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这一教材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符合以学生为本、成为课程标准水平四的学习内容。
副教材:合作游戏──跳竹竿。
目的使学生进一步在参与、合作与交流中,重点发展下肢力量及协调能力,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享受快乐与成功,获得身心陶冶。
教学目标
体现课程标准,以健康为第一、以育人为宗旨,掌握学科知识与基本技能,突出锻炼身体的实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软式排球的起源、发展及特点,熟悉球性,使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
过程与方法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采用问题导入学习,尝试探究、思考解疑、主动学练、实践运用、评价激励学习方式,体验快乐与进步。
情感与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软式排球运动,热爱生活,渴望健康热情。
重难点
教学重点:插、夹、抬与击球部位。(抬送幅度大)
教学难点:击球时控球方向及力量。
教学设计
教法本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初中学生教学课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否通过教师的心理诱导,激起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根据初中学生具有观察模仿能力强、兴趣广泛、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的特点,本次课导学策略以:问(问题引入)──试(尝试改变规则的比赛、练习)──疑(练习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教师讲解、示范与指导学生合作互助)──评(学练中展示与评价)──用(实践与运用于健身、娱乐比赛、评比中)为主线,重点在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创设趣味多样的学练情境和方法,以问引趣、以趣促学,寓教于乐,融德、智、体、美于体育教学中,使技能学练和健身趣味盎然。
学法素质教育体育课堂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把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抓住学生好奇的特点,以趣味的问题引出学习内容,在学练软式排球、跳竹竿时,采用学生喜爱的比赛、游戏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学生通过观察示范和讲解,在主动自主学练中掌握技能,在展示评价中交流,在体验进步和发展中成功,使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乐于学习、会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确立目标
问:“今天我们班来了个新‘朋友’,你们猜猜是谁?”有趣的提问引入课的开始。提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主动、自主学习,敢于实践探索,在合作学习中进步,体验快乐和收获。
二、友情合作分组、自由组合进行兔子舞游戏。在游戏中发挥学生思考、组织的潜能;创编兔子舞动作和队形,在欢快的乐曲中提高身体、心理活动能力,为结识新“朋友”做好热身活动。教师参与游戏中,及时鼓励、点拨学生,使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结识新“朋友”──软式排球,引入主教材学习。
问:“你知道排球运动有几种?尝试过吗?”“你知道这种排球的名称吗?怎么玩?”
1.友情合作分组,带着问题进行尝试比赛,体验感受软式排球的质地、重量、性能和玩法,寻找答案,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再发现新问题。
问:“怎样才能在比赛中获胜?应掌握什么基本技术?”
2.本课学习内容──正面双手垫球
采用“确立目标──尝试探究──提出问题──疑难解答──互帮互学──展示评价──实践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
确立目标──本课熟悉球性,学会双手正面垫球技术,尊重学生差异。对身体素质和能力强的学生,应很好地掌握垫球技术;对身体素质和能力一般的学生应初步地掌握垫球技术;对身体素质和能力弱的学生,教师与学生多关心、帮助、指导,使他们努力学会动作,鼓励共同进步。
尝试探究──在垫球技术的学练、比赛中,积极思考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实践,并与同伴互相交流切磋,大胆创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提出问题──在学练中,激励学生多提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在课中问题可由教师提和学生提,鼓励学生质疑多问为什么。
疑难解答──疑难问题在学练中产生,就应在学练中获得解决:由教师的讲解、示范引导;由教师的点拨、纠偏解决;由学生的反复体验练习解决,由学生互帮互学中解决,或通过在课外看书、看电视比赛等方法中解决。
互帮互学──强调学生的“双重角色”,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担任“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角色。在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后,可去指导、帮助、鼓励、提高同伴,并注重对学习困难的同伴进行关心和帮助,使课堂教学融合到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探索中去。
展示评价──在学练中发现自己、展现自己,诚实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完善自我和他人,学会做人。教师评价在全课过程中以激励方式评价每一位学生。
实践运用──通过实践和运用,突破教学与技术的重点、难点的方法和途径:
1.徒手模仿练习:插、夹、抬动作练习;(抬送幅度大)
2.自主学练:自抛自垫球;
3.合作学练:两人一组互垫球;
4.趣味练习:垫球比多,“天女散花”垫球入筐,体会控球的.力量、方向;
5.尝试学练后的比赛:采用降网高(降低难度要求),可多次击球,无场地限制,球可落地一次后再垫球的比赛练习。同时,在每项学练活动中,教师都非常关注中、弱学生,亲自指导或陪练,并请技术好的学生帮助他们,营造一个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和谐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作风,并在生活中得到体现。实现课程标准以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发展的目的。
教师鼓励学生苦学(多练)、巧学(会练)、会学(巧练)、形成技能,学会一项终身健身的运动项目。
本课搭配了合作游戏:跳竹竿练习,在欢快的乐曲和明快的竹竿声中,发展学生下肢力量,提高运动负荷,增强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让学生可以有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去创新,去展示,从中了解和感受民族特色体育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通过欢快的舞蹈放松身心,感受优美音乐与舞姿,陶冶身心,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运用评价方式结束本课教学:学生分组坦诚地自评、互评。
教师最终小结评价:表扬勤学苦练的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树立学习的榜样。指出存在问题(不点名道姓),引以注意,改正缺点,争取进步。
中图分类号:G 8 0 6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 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 人类的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但是, 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 对人类健康形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至关重要, 而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 因此, 世界各国之所以不约而同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其原因也在于此。
1 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1.1 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1) 新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 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2) 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而不是最高要求。强调基础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教育, 内容也随时代而更新。
(3) 课程标准指明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 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 而不是教教科书”。
(4) 课程标准的范围应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 即认知、情感和操作技能。这一方面我国以往的教育模式是非常欠缺的。
1.2 教学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关系
(1) 以往的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窄, 教学内容缺乏弹性和选择性, 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而新课程标准注重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 并将其作为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 教学大纲对学科教学工作做出了十分具体细致的规定, “刚”性太强, 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课程标准则增大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自主权。新教学理念提倡课要讲得粗糙一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堂宜粗不宜细, 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2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理念
在学生达到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的基础上, 《标准》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 体现课程的整体健康观和育人功能,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重视建立较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注重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使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以及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2.1 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 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2.2 新课标指导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2.2.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 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 融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 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无论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 都要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 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2.2 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 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大胆改革,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在课程内容方面, 重视改造传统项目和引人新兴运动类项目, 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在教学方式方面, 力求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 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2.2.3 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 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体育与健康问题能力的过程。
2.2.4 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 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 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都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 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能水平, 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3 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益处
3.1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明显提高
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过去相比, 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 尤其技术教学时学生能主动听、主动练, 且乐此不疲。此外, 由于注重了学生运动爱好和技能专长的选择, 学生的运动意识和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为学生身体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2 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的调动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了体育教师更大的空间, 一些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专业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的调动。过去, 由于体育没有文化考试的压力, 一些教师只需依据教学参考书和课本, 用固定的教案、固定的教学模式、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除了在评优课、比赛课上挖空心思搞创新, 平时的随堂课很少创新, 因此难得“充电”。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尤其要面对自己的专业不能适应学生需求的挑战。例如, 过去的专业是田径, 篮球水平一般, 现在根据学校的实际要教学篮球课, 这无疑给了体育教师压力, 同样也让体育教师产生了教学创新的动力。现在教师主动学习的意识强了, 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的多了, 集体备课的氛围比过去更浓了。
3.3 学校对体育工作的投入和参与大为增加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同样给了学校更多的空间, 五个领域的教学在学生的情感和健康方面等要求具体化, 有利于学校素质教学目标的实施。此外, 一些学校投入了许多硬件设施, 规范了学校的硬件管理, 对体育的关注大大提高, 推动了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
4 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现实矛盾
4.1 学生的运动时间、运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根据课程标准, 各学校每周的排课方式是不同的, 有的是每周排一次课 (90分钟一节课) , 有的是每周排二次课 (45分钟一节课) 。对学生来讲, 每周一次课虽然当时能尽情地活动, 但一周只有一次, 碰到下雨就没有了活动机会;若是每周两次课, 学生往往热完身刚进入状态就下课, 加上城市中学场地少, 热门的项目学生选的人数多, 运动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4.2 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 众多的主、客观因素让体育教师压力重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过高地估计了普通体育教师现有的能力。许多体育教师单一的专业或专业不强都将影响教学质量。
(2) 高校的改革滞后于中学, 教授们的授课大多以理论传授为主。大学生们没有一个感性的训练体会, 实习期间各中学课改的步伐各不相同, 以至于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上课仍然沿袭着自己做学生时的方法, 对新课改的认识理解不透, 要么过于追求“花俏”, 要么犹如“放羊”。
(3) 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安全问题压力较大, 这让许多教师在体育课上只求太平无事、而不求教学质量。有些学校的口号不是“健康第一”, 而是“安全第一, 健康第二”。虽然安全与健康之间矛盾不大, 但是在体育教学中只求安全的教学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吃苦耐劳、坚决果断、顽强的意志力以及承受挫折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大打折扣, 这与我们体育教学的初衷相悖。
(4) 可以参照的科学评价体系不够明确, 尤其是教学内容中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缺少一个评价量。我们知道, 新课程中允许学生在一个项目上学完18个学时后另选其他项目, 也允许学生学完一个项目后再选同样的项目, 这给教师在教学和评价方面增加了难度。
4.3 学校硬件建设滞后阻碍了课改的推进
(1) 一些学校本身的体育场地少而小, 体育器材缺乏, 没有发展的空间;有些地区和学校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学校不可能因为体育课程的改革而扩建体育场所, 增加体育设施、器材, 课改的硬件得不到保证。
(2) 体育选项和其他学科选项的要求对学校的排课提高了难度, 特别是平行班级较多的学校更难。
(3) 原有的行政班力量渐渐削弱, 班与班之间的竞争逐渐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 给学校的校运动会、年级竞赛、团体操等大型活动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5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实施的几点思考
5.1 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
新课程给了各地方的空间, 则地方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进行研讨, 挖掘地方体育文化和资源, 有组织的设立各种“样板”学校, 形成地方特色。同时, 编写具有地方特色、指导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指导用书。定期对体育教师组织培训, 实行多级培训制度, 尤其是实践课。在培训中尽量提供给教师能实际操作的技术技能, 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给学生上课才有足够的“底气”。
5.2 学校要在硬件设施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而完成这一途径最基本的条件是场地器材的设施和师资队伍质量的保证。因此, 加大体育硬件设施尤其增添新兴体育运动设施和加大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投入, 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5.3 教师要积极参与改革, 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新课程需要我们不仅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下功夫, 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技能。客观上讲, 组织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 因此, 不必片面追求组织形式的花样, 而忽略体育在提高学生健康体魄、提高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功能。作为体育教师要抱着教学相长的态度,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合新课程的改革。
5.4 高等院校要了解中学课程改革进程, 为中学培养高质量人才
师范院校的改革应该走在中学改革的前沿, 以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目标, 深入到中学课堂, 并结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研究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建议体育院校可以增加中学教材教法等课程, 为各中学输送能胜任中学体育教学的体育优秀人才。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国家对培养人才和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鉴于此, 国家提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课程体系, 以提高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新课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黄德炜《.认知新课标, 更新体育教学观念, 打造全新的教学模式》海淀论文集[D], 2004.
[3]陈向明, 曾琦.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8.
[4]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5]张晖, 等.新课程的教学改革[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6]孟凡丽, 于海波.课程实施研究20年:检讨与启示[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 2003, (2) :128~131.
【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09-23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06-25
初中体育与健康《篮球行进间高手肩上投篮》10-25
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11-25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11-28
初二体育与健康教学学习心得05-29
爱课程体育与健康答案07-12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11-04
初中体育课教学心得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