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立意明确(精选10篇)
【立意明确】
1.概述
我们不论写什么文章,在下笔之前,总要先考虑写什么内容,体现什么思想。这个过程,就是提炼主题的过程,古人称之为“立意”。在评卷过程中,立意一直是阅卷老师关注的焦点。“意”立得如何,是否突出、有深度,可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和的成绩。
综观全国各地的小考、中高考评分标准,无一不将“立意明确,中心突出”这一要求作为其重要的评判标准,而且它在各地评改中所占的分值比重普遍较大。
立意鲜明、新颖、深刻,乃是考场作文成功的关键。
2.策略
如何达到上面所说的“鲜明、新颖、深刻”呢?我们不妨采用以下方法与技巧。
明题依体凸中心。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其次依据文体明了中心。以写记叙文为例,可抓住记叙的线索,诸如景、物、人、事、思想感情等,这是做到立意明确的先决条件;三要精心选择能表达文章中心的材料,若材料与中心联系不紧,就影响中心的明确;四是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两句话进行议论或抒情,揭示文章的主旨,使整篇文章宛如画龙点睛般活脱起来。
化大为小炼主旨。仅以话题作文为例,考生可在析题的基础上,化大为小,把思维引向深入,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口拟题立意。如对话题“处处留心皆学问”,有一位考生从茶壶泡茶久了,里面长了“垢”,可泡出的茶却一天比一天香的现象入手,进行深度思考,最后明白了“只有积年累月长出茶垢的壶,才能泡出清香爽口的好茶来”的道理。在具体而生动的.记叙中,突出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话题要旨。经过这样的“炼旨”,立意自然就高人一筹了。
平中见奇出新意。常见的方法有
(1)“旧瓶装新酒”。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理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
(2)“反弹琵琶”。运用逆向思维,从反面提出自己与传统和世俗相悖的观点,以新眼光、新理念来分析事物,评价事物。
(3)聚焦时代。针对社会现实,关注时代热点,比如对于救助弱势群体的看法,对环境污染的看法等,把自己对材料的独特体验、见解、评价等纳入文中。
三思而行求深透。
立意求深要求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要努力发掘出事物内在的思想内容,要把有关材料放在一定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挖掘出它的社会意义,要善于把事物之间的内存联系,提炼出深刻的主题。
【范例】
2016年山东高考语文考试刚刚结束,关于高考作文的讨论再次成为了网友们关注的焦点。如果说去年的“瓜豆”之争是生活中的家常,今年的“我的行囊”则有着一股清新的文艺范。青岛九中语文研究组组长陶文老师表示,从难度上来讲,今年的语文题目总体与去年持平,具体到作文题目来说,今年的作文题较之去年更方便考生扣题、立意,可以相对简单了。
“行囊”就是人生行文贴近生活是关键
陶文老师说,去年的“瓜豆”作文难在立意,而今年的作文主题相对明确,“行囊”指的是人生道路,“行囊”里有用、无用的东西,就是学生们在人生路上拥有的爱好、品德、智慧、理想这些东西,对青岛学生而言,这样类似的作文题在之前的练习中并不少见。
在谈到写作的关键时,陶文老师强调,既然作文题目的立意并不难把握,那么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就落在了学生是否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围绕题目的立意进行阐述,根据陶老师的经验,一位地罗列空话、套话难出高分,高分的关键是要用中学生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例子来组织文章。
高考作文评卷更宽容
由于高三老师并不参与高考监考,陶文老师是从学生那里听来了一部分考试的信息,从学生们的反馈来看,今年的语文试题难度总体与去年持平,算是中规中矩。
陶文老师说,从去年收到的学生反馈来看,高考语文作文的评卷相比各学校自己的模拟考试要更宽容。据陶文老师介绍,2015年的山东高考的作文是,“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的材料作文,很多考生在估计自己的文书时,因为觉得自己作文立意的问题,往往估地过低。
1. 抓关键语句。
即抓住能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这样的句子一般设置在材料的开头、结尾, 有时也指材料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例如:足球名将贝利初露锋芒时, 记者问:“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 成为世界球王, 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 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贝利初露锋芒时说“下一个”, 表现他不满现状;成为世界球王后说“下一个”就更表现了他勇于进取, 奋斗拼搏的精神, 抓住此点立意即可。
2. 抓因果关系。
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 由果溯因, 找出事情成功、失败的根源, 从而能得出最佳立意。
例如:汉钟离到人间传授法术, 指导人们如何“点石成金”。人们蜂拥而来求艺, 唯独吕洞宾问道:“点石成金之后, 金子还会变成石头吗?”汉钟离道:“会, 但那是在3000年以后的事情了。”吕洞宾大惊失色:“如果有人3000年以后本想靠着一块金子来度日, 但金子却变回了石头, 那岂不是害了人家1这法术万万学不得!”吕洞宾拒绝学“点石成金”的法术———他刚一拒绝, 便成了仙。
材料强调吕洞宾拒绝学法术, 并且刚一拒绝就成了仙, 原因是怕害了人家。由果溯因可得出:心存善念即圣贤, 不可见利忘义, 要保持高贵的天性等。
3. 抓情感倾向。
有些材料中的词语具有明显的褒贬色彩, 能够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感情态度, 由此思考, 往往能得出最佳立意。
例如: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 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怪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从材料中的“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充斥厌恶之情的词语可推出作者对接上断臂的做法持否定态度, 对其保持自然状态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 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4. 抓主要对象。
有些材料中涉及的人或物不止一个, 我们要分清主要对象和次要对象。只有抓住材料中的主要对象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最佳立意。
例如:美国一个自然保护区内, 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 于是, 鹿没有了天敌, 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 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笨拙, 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 鹿又奋力奔跑了, 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这则材料涉及四个对象:人、狼、鹿、植物。但主要对象应该是鹿:鹿因为没有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得太安逸、舒适, 于是体态笨拙甚至大批死亡;后来又因狼的介入而奋力奔跑, 从而恢复了生机。由此可立意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5. 抓材料之间的关系, 主要有对比、并列和互补三种关系。
例 (1) : (1) 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2) 一只蚂蚁来搬米, 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 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 轻轻抬着进洞里。
第一则强调人多心不齐而坏事, 第二则指出人多心齐而成事, 由此可见两则材料是对比关系。但人的多少不是材料的关键, 二者所共有的关键点在于是否心齐。因此, 材料的中心是成事根本在于人心要齐、同心同德。
例 (2) : (1) 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 下面深不见底, 则敢于走过去甚少, 但若横木置于地, 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 (2) 小李第一次演讲, 事先也做好了充分准备, 但一走上台, 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 便浑身冒汗, 脑子里一片空白, 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这两则材料应是并列关系, 都说明了本来能做好的事结果却失败了。抓住二者失败的共同原因:胆小, 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由此可得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例 (3) : (1) 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 (2) 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1) 强调人做事要有坚定的信念; (2) 强调人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二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可得出观点:既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 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如何进行高考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写作?我以下面的三个例子予以解说。
例1——
材料: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要求: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应该思考:
(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
主要描写了三个对象:乌鸦、牧羊人、小孩。
(2)它们都有哪些行为?
乌鸦的行为:模仿老鹰抓小羊,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行为:对乌鸦的行为进行了评价,说它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的行为:也是对乌鸦的行为进行评价,说它是一只挺可爱的鸟。
(3)乌鸦被牧羊人抓住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它的身子太轻了,爪子又被羊毛缠住了。
(4)分析乌鸦被抓住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同样是抓小羊,老鹰抓小羊为什么不被抓,而乌鸦却被抓住了?
因为老鹰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翅膀,快速的飞翔速度,而这一切乌鸦都不具备,但它却盲目(机械)地模仿、照搬,这是造成它被抓住的本质原因。
(5)面对乌鸦的这一行为和结果,牧羊人和孩子分别作出了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对乌鸦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肯定,肯定了什么?否定,否定了什么?
牧羊人:否定。否定的是乌鸦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模仿的行为。
孩子:肯定。肯定的是乌鸦的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的精神。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从乌鸦、牧羊人、孩子这三个角度去立意:
(1)要考虑自身条件(要量力而行)
(2)要有自知之明
(3)摆正自己的位置
(4)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
(5)要敢于尝试新事物,努力追求理想
例2——
题目要求:阅读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自主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头驴子和一匹马到某磨坊去应聘推磨工作。结果,驴被选中,马遭淘汰。一年以后,这匹马被伯乐相中,成了远近闻名的千里马。磨坊的主人闻讯以后,后悔不迭地跑去对千里马说:“你如此能干,当初我居然没有聘用你,我真是有眼无珠呀!”“幸亏当初没被你聘用。”千里马说,“不然,我现在就不会成为千里马,而是变成一头推磨驴了!”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应该思考:
(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
驴子、马、磨房主人、伯乐。
(2)他们都有哪些行为?
驴子和马到某磨坊去应聘推磨工作。结果,驴被选中,马遭淘汰。
马后来被伯乐相中,成了远近闻名的千里马。
磨坊主人闻讯以后,后悔不迭。
马为伯乐相中成为千里马感到庆幸。
(3)驴被选中,马遭淘汰的结果表明了什么?
驴是适合推磨的。
马尽管能干,主人也有对它不公正的时候。
(4)磨坊主人后悔不迭的原因是什么?千里马感到庆幸的原因是什么?
错失了一匹能干的千里马。
找到了能施展才能的地方。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从多角度确定立意:
(1)莫将人才放错了位置
(2)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认清自己,找准位置
(4)莫让人才空埋没
(5)机遇成就梦想
(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7)错过也许意味着新生
(8)要正确地面对挫折
(9)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例3——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老子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应该思考:
(1)这三则材料各表述了哪几个意思?
自知者更圣明,能战胜自己的人更强大。
不知道自己有不懂得的东西会有祸患。
人们要懂得自知自爱。
(2)这三则材料有什么共同点?
就是人要有——自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从多角度确定立意:
(1)人要懂得自知
(2)自知者更圣明
(3)战胜自己
(4)不要不懂装懂
(5)无知会有祸患
(6)要学会自知自爱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写作关键在于分析材料,提取内涵,联系现实,确定立意,表达观点。这重要的关键抓住了,学生选择论据,对事情进行分析,用论据证明论点,做出结论是不会有大的差错和问题的。
附:学生考场习作——
做人要自知
何卓恩
什么是自知,自知就是自己对自身能力的了解,掌握自己的情况,不过于浮夸自我,懂得收敛自我。自知在古代被圣人作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老子曾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就是了解别人的人聪明,而了解自我的人圣明。后者在层次上显然高过前者,对应着后者能给人的帮助也是大于前者的,自知的人明白事理,不狂妄自大,不奢望一手遮天,以自身的实际能力去脚踏实地地办事,显得小心谨慎,不在错误的方向上做错误的选择。而不懂得自知的人却往往忽视自身能力的限制,嚣张霸道的处世态度,更容易使人迷茫,陷入迷途,在错误的方向上做出错误的决定,继而一错再错。
做人要有自知,我们在社会上立足也要学会自知,在社会秩序稳定的今天,仍有许许多多令人发指的不良风气的存在,污染着人们的心灵,扰乱社会安定,我们要在对待社会中做到自知,正确地分辨出不良的社会风气,远离污染,做到洁身自好,不要被一时的欲望蒙蔽双眼,不要让私念占领自己的心头,不要让利益驱使自己的行为,在社会中失去自知,就会被社会所遗弃。在当今物质金钱横流的社会里,失去自知,便失去自我,失去立足于社会的能力,终究会失去社会,失去世界。
做到自知不仅体现在对待社会上,也体现在对待自然上。今天的人类,滥用地球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以及生态的破坏。温室效应、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无一不在提醒我们人类,我们对大自然的破坏大自然也以灾难的形式反馈于我们人类,全球化的灾难趋势是不容忽视的。人类应该觉醒了,身为地球的主人,如果继续这样无节制地使用资源和污染环境,那人类离毁灭也就不远了。我们要在对待自然中做到自知,我们是地球的主人,拥有使用资源的权力,但更拥有保护资源的义务。我们应该保护地球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恢复自然秩序,停止无节制地开采资源。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延续下去的基础,做到自知,做到人与自然相互平衡,和谐发展。
做到自知。是我们为人处世,对待社会,对待自然的基础准则;做到自知,是我们升华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动力源泉;做到自知,更是我们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
体育运动员不断冲刺极限,“更高、更快、更强”体现了人类挑战极限,不断突破的精神。
拉一个弹簧,如果拉力超过了弹簧的承受极限,弹簧就会失支弹性。
在某些领域,我们需要不断突破极限,在另外的领域,又需要量入为出,留有余地。
请以“极限”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题材目自拟。思路提示:
可以从以下角度入笔:①写潜能与极限的关系。②写一种“体验极限的感受。③极限是绝对存在的,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能给自己无限加压,不然,后果是过犹不及。④ 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地球的承受力已达到极限,所以我们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迟到达极限的时间,以使人类得以生存,使我们的文明得以发展。⑤ 极限可以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盲目地向极限挑战,是无视客观规律的表现,结果可想而知。(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沟 通
王生想借邻居家的斧头来用。
在去邻居家的路上,他想,邻居会把他的斧头借给我吗?那个斧头可是他新买的,他舍得吗?他本来就不是个大方人,上次我向他借犁,他就说犁坏了。这一次他肯定不会借给我,一把斧头都不愿意借,这个邻居也当得太无情无义了,以后我要是出点别的事,让他帮忙,他更不会帮了,这算什么邻居!
王生边走边想,越想越气,他怒气冲冲地敲开了邻居的门,对邻居说:“留着你的斧头自己用吧!”然后扭头就走了。邻居莫名其妙地站在那里。
王生的问题是出在和他人非常严重地缺少沟通,沟通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在整个社会都很重要,请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思路提示:
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记叙类:① 续写故事。②从反面想像一篇”鸡犬专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故事。议论类:谈人们对“沟通”的态度及“沟通”对国家、民族发展的作用。散文类:用优美的文笔抒写“沟通”的种种感悟。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有一天,来了一位老人,问他:“年轻人,你干嘛不高兴?”青年回答:“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这么穷?”“穷?我看你很富有嘛!”“这从何说起?”青年问。老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假如我今天折断你的一根手指,给你一千元,你干不干?”“不干!”“假如斩断你的手,给你一万元,你干不干?”“不干!”“假如让你变成八十岁的老翁,给你一百万元,你干不干?”“不干!”“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一千万元,你干不干?”“不干!”“这就对了,你身上的钱已经超过一千万了,你还不高兴吗?”老人笑吟吟地走了,留下青年在思考。阅读以上材料,请以“生命的价值”为话题,或发表议论,或讲述故事,或畅谈感想与体验,或抒发对人生的感情与情怀。文题自定,体裁、题材自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则不限字数)。思路提示:
所写的文章不管用什么体裁,主题均应定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财产,青春更是宝贵的财产,因此,每一个人要珍惜生命,珍惜青春,努力拼搏,创造不朽业绩,实现生命的价值。”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曾经听说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10元钱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走了没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郑重其事的说:“你和我一样,都是商人。”
一年之后,在一个商南云集、热烈隆重的社交场合,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销商迎上这位商人,不无感激地自我介绍道:“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你。您就是那位盾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商人为止。”
请以“尊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思路提示:
在人际关系或国家关系中,彼此需要尊重。全社会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是不言而喻的。现代教育有一种新理念--”4 尊重教育“,这是素质教育思想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一个民主、平等、开放的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尊重教育“的内涵是:教育者要尊重教育和教学规律,受教育者要尊重知识和学习规律;教育者要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受教育者要努力成才、脱颖而出;教育者要尊重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尊重其人格及个性发展,受教育者要自我尊重,要在一个相一尊重的氛围中生动、活泼、愉快地发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尊重,修心养性,教学相长,等等。
话题作文,选村要善于”化大为小“,从宽泛的范围中”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立意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表现手法要善于”独辟蹊径“,既要选择好有一定拓展空间的内容,又要选准新的切入点,从新的角度认识事物、表现事物。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那是个冰冷的冬夜。我和朋友驶过一处我们不太熟悉的城区,汽车突然滑出道路,撞入一户人家的前院。我们用力推车,附近人家有好多人也出来帮我们推。最后把车推了出来,我们要赔偿房子主人前院所受的损失。
他断然拒绝了,笑着说:“看见大家同心救急扶急,留下几条车辙算得了什么?”
大家都多一份友爱,世界就多一份温馨。
请以“互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思路提示:
”互助“这个话题的实质是爱心。爱心是美德的种子,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温情,是对他人的同情、关注和给予,是人的德性、良知和教养的体现,是社会稳定的人性基础。爱心付出的回报就是你得到别人的爱。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够拥有一份爱心是难能可贵的。大家都多一份关爱,世界就多一份温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这个话题作文的写答,一定要走出”互助“仅指”互相帮助“的狭窄立意,要从爱心这一根本进行深层次挖掘、多角度立意,方可写出深刻、新颖的文章。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哲人说的好,数学和音乐是人类精神中两种最伟大的产品,是两个金碧辉煌的世界。数学仅用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和若干符号就造出了一个无限的、真的世界;音乐是用五条线和一些蝌蚪状6 音符就造出了一个无限的、美的世界。
这段精辟的话使你产生什么联想?对你有什么启迪?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思路提示:
材料中有两组概念:”最伟大“"金碧辉煌”“无限的、美的”与“十多个数字”“若干符号”“五条线”“蝌蚪状音符”。前者代表伟大、丰富、无限,后者代表平凡、简单、有限。用判断句把两者联系起来:伟大寓于平凡,丰富寓于简单,无限寓于有限。或者,真和美的宫殿是用朴素的砖瓦建成的。再看这个观点在现实中有什么意义。雷锋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许多人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惊天动地的伟业。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事例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 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经历,抒发感受;可以发表议论,评述世态,等等。注意:
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思路提示:
以“感动”为话题写作文,要调动生活积累,回忆起曾经让我们感动的人或事,情或景,并选取其中内蕴丰富,值得反复咀嚼、玩味的材料组织到文章里来。从内容上说,既可写伟人壮举,也可写凡人小事,也可写造化奇观,鬼斧神工。但有一点,这绝对是令你感动,也能令读者感动的事情。要采撷生活中足以令人感动的事,用朴实率真的文字加以表现即可。只要文章内容能够围绕话题,阐发“感动”的深层内涵,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应该说,就都合乎题意要求。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春天
一树金灿灿的迎春花下,几位幼儿园的小朋友争得面红耳赤。一个说:“春天从天上来。”一个说:“不对,春天从地里来。”一个说:“春天从南方来。”一个说:“不对,春天从东边来。”又一个说:“春天从花骨朵里来。”一个说:“不对,春天从我小姨家来,我小姨家在春城。”
阿姨听得乐了,心里说:“多可爱呀,这些花一样的孩子!春天不就写在他们的脸蛋儿上、眼睛里、心灵中么?”
是啊,春天究竟从哪里来呢?
——请以“春天从哪里来”为话题,自选角度,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思路提示:
春天,既有大自然的春天,又有人类社会的春天;既有个人的人生的春天,又有国家的、民族的、事业的春天。它既是多彩的自然季节,又是丰富的艺术象征。艾青不是有诗云:“人问:春从何处来?我答:来自郊外的墓窟”吗?这里的春,显然是指革命烈士用鲜血换得的美好生活。——那么这各种各样、林林总总的春天究竟都从哪里来呢?果真能充分展开联想,这个话题还是很有写头的。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面 具
面 具
儿童的世界里
没有你便没有乐趣
成人的世界里
有了你就有了悲剧
没有你世界不会完美
有了你世界不再完美
请以“面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写作中只要与“面具”有关即可。
2.文体不限,可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思路提示:
写好作文,首先是理解好这首诗短诗。诗中儿童的面具自然是指孩子们戴在脸上耍的“小猫”“小白兔”之类的玩具,所以“没有了你便没有了乐趣”。而成人世界里的面具,“有了你就有了悲剧”,可见这面具是指成年人交往中的种种假相虚饰,即掩饰内心世界的虚伪做作。而“没有你世界不会完美,有了你世界不再完美”则是该诗的核心。写作此文,要尽量围绕着这个核心句进行生发、拓展。但写作要求中讲只要与“面具”有关即可,那么在立意方面可以更宽泛一些,在选材方面、文体方面都可更广一些。惟一需要注意的是,“面具”必须是文章的中心内容,表情达意的关眼点、落脚点。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现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现象纷繁复杂,出现了许许多多新鲜的玩艺儿,给中学生带来了种种诱惑,有的对中学生有益,有10 的却带来弊端。你是如何面对这些诱惑呢?请以“面对诱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文体不限。(2)自拟题目。(3)不少于800字。思路提示:
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从两方面思考:①面对带给人欣喜和希望的代表新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诱惑。② 面对干扰正常的生活和秩序的不良诱惑。在审题立意时一定要考虑清楚,在构思表达时一定要中心明确,不然就有可能犯偏题的毛病。
(十一)阅读下面材料,从师生的看法中选择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某教师坚信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达到预期成功的道理,他用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成语故事来教育学生,说是只要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就一定能把学习搞好。
某学生却另有看法。他认为“铁杵磨成针”是一个笨办法,它与高效率的时代格格不入,学习也应讲究技巧和方法。思路提示:
在审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毅力、方法与成功的关系,只有辨清了它们辨证统一的关系,才能立好意,出佳作。
(十二)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丰富多彩,我们身边有多少事需要我们关注啊:关注世界风云,关注国内改革,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关注我们的现在与未来,关注亲人与家庭,关注同学与老师„„请以“关注”为话题,自拟文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思路提示:
在这一话题中,提供的需要“关注”的范围很大,可写的内容也很多。这时也许我们会感到无从下手。怎么办?有效的方法是化大为小--选择其中一点,不及其余,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
(十三)根据下面的材料,以“该怎么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有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说的是中国、日本、美国的孩子学画苹果。中国的孩子画苹果,是由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标准的苹果,规定出先画左后画右,这边涂红,那边涂绿。
日本的孩子画苹果,由老师擎着一个苹果,孩子们观赏后作画。美国的孩子作画,老师提来一筐苹果,任孩子们拿一个自己画。思路提示:
关注教育就是关注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教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金钥匙才是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对素质教育的呼唤和思考是本题的目的所在。
(十四)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被称为“死亡之海”,以前还从未有人徒步穿越过它。为了征服它,身强力壮正值盛年的中国著名探险家余纯顺不幸遇难。据报道,余纯顺选择六月份横穿大漠,遇难地距大本营只有1.4公里。专家推测,遇难的主要原因是炎热、饥渴和迷失方向。
不久,52岁的欧洲女性卡拉,只身一人,历时20天,于1998年11月18日从南向北穿越成功。她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没什么危险,一切都很正常。”据报道,卡拉的背囊睡袋是专门研制的,重量轻,保暖性强。背囊上的太阳能电池,可以为携带的卫星电话、定位仪等提供电源。她带的药片食品--长效蛋白,吃一13 片可以长时间不用进食。为了这次探险,她两年前就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比如选择冬季是为了避开春天的沙暴、夏天的高温及秋天的大风。冬天虽冷但可以通过保暖服装来克服。选择冬季,是成功的主要原因。卡拉说:“我不挑战自然,我是千方百计地适应自然。”
从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对待自然有个挑战与适应的问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意义,挑战,表现出人的精神,适应,表现出人的智慧。请以“挑战与适应”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思路提示:
1)挑战与适应是面临问题时的两难选择。挑战,固然是一种精神;适应,也不仅仅是一种策略。余纯顺和卡拉的故事说明了挑战与适应都是一种美。
2)可以虚构一则两人登山的故事,一个选择平坦的路,一个选择陡峭的路,从不同选择、不同感受中抒发自己的感想。3)在生物进化的历史上,有大批生物因不适应环境而绝迹,有的则顽强地活到了今天。可能写一则童话故事,写动物中的某一种(如长寿者乌龟)是怎样为适应环境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4)人类对待自然界也有个挑战与适应的问题。如愚公移山的故事;移山便是一种挑战,而搬家则是一种适应。挑战固然精神14 可嘉,但却破坏了生态环境,在环保问题日益重要的今天,我们应选择适应。
5)面对机关工作日复一日的枯燥和人与人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我们该适应这一切还是向这样的环境挑战?适应便只能等老,挑战却没有对象,生活如此无奈,我们如何抉择?可虚构一篇小说表达当代青年的思考。
(十五)根据下面材料作文。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个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萧伯纳谈得是现代人的一个思想原则,那就是“思想与合作”原则。所谓“思想与合作”原则是指不同声音、观点的沟通、碰撞和合作,要求承认差异,强调宽容、平等和多元。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请以“对话使人生更精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
1)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2)题目自拟。3)不少于800字。思路提示:
“对话”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怎样看待“对话”,怎样实现“对话”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要引导学生站在整个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角度上挖掘题目的内涵。(十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猪向牛抱怨它不受人们的欢迎:“人们经常提及你的善良和你那仁慈的目光。确实,你给予了人们牛奶和奶油,但我给予人类的更多,我奉献人类熏肉和火腿,但是,人们还是不喜欢我,为什么?”
牛想了想说:“也许是因为我是在生前奉献的。”
牛的回答很巧妙,生前奉献是针对猪的评论而言的,实际上牛的奉献更彻底。
请以“奉献”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思路提示:
追求奉献还是索取,这是人生价值高低的分水岭。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奉献。古今中外许多伟人英雄,他们生前无私奉献,为人类社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人民把他们刻在心里,千古流芳。同样,更多地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辛勤劳作的、像牛一样的普通人民,像工人、农民、教师、清洁工等,他们一生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不求名利。他们平凡而伟大,吃的是草,流出来的是血和牛奶,他们更值得歌颂、赞美。相反,对于那些骑在人民头上横行霸道,利用手中权力贪污腐化,勒索百性的索取者,人民深恶痛绝。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对社会的贡献自然也不同。只要一生尽力奉献,哪有高低贵贱之分!何必牢骚抱怨,难道为人民奉献,就是想得到人们的“喜欢”吗?你身边像牛一样奉献的人或事很多,不妨记述一二;奉献只为沽名钓誉的社会现象也有,可略作评论。也可大胆想象,联系社会现实,编述故事,表现观点。(十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面对网络
电脑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上网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但网络如大海,可以承载理想之舟,也可以倾覆未来之梦。
请以“面对网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问题自选;③不超过800字。思路提示:
网络世界鱼目混珠,泥沙俱在,所以既可以写正面向上的内容,也可以反映消极和负面的东西。但是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内容,作品的思想感情必须是健康的。写此类文章,应该处理好积极与消极、情感与理智的关系。(十八)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真正的自信者必须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又往往与对自己的怀疑和不满有着内存的联系。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天才都并非自信的人,相反倒是有几分自卑,他们知道自己的弱点,为这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于是奋起自强,有了令人吃惊的成功。
周国平《智慧与人品》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我相信,天才骨子里大都有一点自卑,成功的强者内心深处往往埋着一段屈辱的历史。”请仔细揣摩划线句,联系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以“感谢自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思路提示:
对于这样一个话题,我们应该联系材料,运用辩证思维来审题立意。辩证的观点包括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对18 立统一的观点。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来分析材料,就能避免绝对化,也不会将本来是一个消极的心理品质当作“恩人”来感谢。材料中说,自信与怀疑和不满“有着内存的联系”,天才“也有几分自卑”,我们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分析,可以看到:自信与自卑紧密联系着,它们并存在人们的性格里,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我们可以从“自卑是生命的元素”角度来立意。材料中又说,天才“知道自己的弱点,为这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于是奋起自强,有了令人吃惊的成功。”我们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可以看到:自卑可以转化为积极因素,自卑具有很强的“反作用力”;可以立意为:化自卑为动力、在自卑中奋起。“成功的强者内心深处往往埋着一段屈辱的历史”更揭示出自信与自卑交织在一起。人,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可以立意为:用自信战胜自卑。
(十九)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水,无处不有。水孕育了生命,也可吞噬生灵;水滋润了大地,也可冲毁万物„„人不能没有水,自然不能没有水。
请你以“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思路提示:
本题写作思路主要有:
一、根据话题的提示,写水吞噬生灵、冲毁万物,或者由“人不能没有水,自然不能没有水”发挥开来,19 呼唤保护水资源。
二、联想水的其他特点,比如: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是水;遇到障碍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大度量的,是水;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雾,或凝结成晶莹如镜的冰,但不论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还是水。然后找到人与水的相似点,构思成篇。(二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毫米,是一厘米的十分之一,是一米的千分之一,微乎其微。然而,牙膏开口扩大一毫米可以拯救一个产品滞销的牙膏公司;飞机机翼脱胶一毫米可以让飞行整机坠毁;人的心扩大一毫米会„„
请以“一毫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思路提示:
在文章的表现方法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作文中,也可根据试题的宽余度,做到扬长避短。
首先要选择擅长的文体。现在的高考作文,上海卷几乎每年是文体不限,全国卷也有时”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现在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淡化文体,这样就给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了充分的自由。有人擅长记叙文,有人擅长议论文,也有擅长杂文,每位考生要了解自己擅长的文体。文体不限,说明任何一种文体有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而具体到考生,应该说肯定会有一个最佳的选择。当然,根据不同的作文内容,每个人文体特长也是有位移的,但基本上是比较固定的。
其次,要选择擅长的行文结构。文章的结构必须适应不同体裁的特点,但更要适应学生自身的表达特长。同为记叙文的顺序和线索,有人爱以时间,有人好用空间,有人却擅长时空结合。而《琐忆》、《谁是最可爱的人》,则是用材料的性质来安排结构的。也会有人按认识发展的顺序,如《荔枝蜜》,更有人擅长以人物的意识流动为顺序,不一而足。从文章的结构的基本环节--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来看,也明显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色,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三,要选择擅长的语言形式。语言表达主要是方式和方法问题。文章是语言的艺术,人对语言的领悟和驾驭也是有明显的区别。有人擅长议论、说明,有人擅长叙述、描写。有的人语言庄重严谨,有的人语言生动、诙谐;有人朴实,有人华丽。近些年,高考作文要求语言表达不拘一格,强调了综合运用,但具体到每个考生,具体到某篇文章,还是有一个最佳选择的。作文语言就像一个人的衣饰及所表现出的气质,如果穿惯了便装的人突然去穿西装,就显得特别别扭,失却了自然的形象。要是一篇作文,突然改变自己的语言形式和风格,就很难行文顺畅。可以说,在文章写作中,语言是最能体现个性的地方,每个考生都要准确把握自我。
思路一:紧扣“随想”二字,毫无疑问,选择散文文体最为合适。生活中,许多小事物都会触发我们无穷的联想。花草树木、风雷雨电、鸟兽虫鱼、笔墨纸砚、锅碗瓢盆,无不是我们选择的对象。写这类文章,首先要对横线上所选的事物给予描叙,这描叙要尽量做到细致形象、生动传神,同时还必须将自己融入事物中去思考,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情感连接起来,才具备感人的魅力,也才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反之就好比眼睛缺少眼珠一样,没有神韵。切记,“随想”的事物要有作者自己独特的感受,因为越是个性化的东西越能给人以新意。
思路二:这个题目,同样能写成议论文,如当你看到乱扔纸屑的现象时,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联想到社会上许多不文明的现象,然后进行分析、挖掘,阐明其危害,得出自己的观点。切记不能空发议论,不然读者不会心悦诚服。总之,求真、求新、求美,方能显出较高的思想性,展现较高的文学性,这就是我们作文应追求的目标。
6、生活中,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很多,例如:自己的未来,身边的人和事,我们生存的环境,民族的复兴,世界的和平,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纪念5·12大地震……你关注什么?请以“我关注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
[思路分析]
“我关注”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是你认为值得关注的大千世界中的任何事物,因此,它有话题作文一样的自由。
本命题中,关键词是“关注”,“关注”意味着“关心重视”,这要求你对写作对象了解并有一定的思考,否则难以写出较好的文章。不管你使用什么文体,都要先选择、确定关注的对象,然后再写作文。文章中要反映关注这个对象的哪些方面,以及为何关注,才能将你想说的话表达清楚。
可以“关注”生活中的小事;还可以“关注”生活中的大事;“关注”可以是对美好的人、事的关心。“关注”也可以是对消极、丑恶的现象的重视。长在江边的“你”,对汉江很关注,你发现汉江变得浑浊了。你呼吁人们要保护汉江。
总之,考题范围宽泛,选材自由,题材不以大小正反论优劣,只要有真实的感受,有一定的思考,就可以写出不错的文章。
7、请以“我们的名字叫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 (2)补全作文题目.
[思路指导]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写作的主体是我们,对青少年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培养青少年群体意识、分析综合能力、把握形象特征能力,都是一个极好的引导。审题没有障碍,考生可以写欢乐、喜悦,也可以写尊严、责任;可以写拼搏、奋斗,也可以写谦让、遗憾;可以让考生更有创造性地描写“我们”的世界,表现“我们”的世界。写出考生在交往、合作和发展中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写《我们的名字叫子女》,可以用饱含真情的语言,诉说着同学、自己以及“我们”这一群人对父母的理解和热爱;写《我们的名字叫中国人》,以翔实的内容写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我们的文字、我们的文学、我们在世界上日趋发展的辉煌等,字里行间流淌着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真是人人有话说,人人能写好的题目,就看你能不能抓住“我们”这个群体名字的代词所包含的特征特点、特定的事件和场合了。
8、跨入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多么精彩!请以“生活因____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友谊、诚实、歌声等),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9、半命题作文“____之于我”导写示例
相关展示
【引言】
从全方位训练学生的思维考虑,从培养学生全面的作文素养和作文能力考虑,各级各类考试中,作文的考查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教师对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等主流形式之外的作文应该作一些补偿性的训练。半命题作文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半命题作文的基本形式是将一个完全命题省去一部分,省去的部分由考生去补填出。要填出省去的部分,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一是补填写文章的选材,如,“我为________塑像”;二是补填出文章的立意,如“________,我所追求的品质”。从本质上讲,半命题作文只是划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的自由留给了考生,因而属于半封闭半开放性的题型。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书法之于林散之,正如音乐之于王洛宾;哲学之于周国平,正如文化之于余秋雨……可以说,他们各自所钟爱的事物也承载了他们生命的几乎全部内涵。
请以“________之于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补全所给题目,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800字以上。
【审题提示】
显然,这是一个要求补填出选材的半命题作文题。与常见的话题作文相似的是,这里也给出了一段材料。但是,二者又有明显的不同,即所给材料在写作构思和立意时的作用是不同的。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只是起到引出话题的作用,写作者可以借助材料进行审题立意构思,也可以不受材料的束缚,只要扣住话题来写,就是符合要求的;而此处所给的材料对我们的审题立意和构思却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含了题目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这段材料给我们提供的信息主要有以下三点:
1.书法、音乐、哲学、文化等某一事物与某一具体人的紧密联系。
2.这一事物是这个人所钟爱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近年来高考作文形式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需要首先了解出题人的意图,方能迎刃而解地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以时评写作为例,这类作文形式的出题意图一般是考查学生对时事的了解程度。高中时期作为高考冲刺的最后准备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被调动到极点。文可出口成章,理可计算实验,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恰恰就是由于学生过于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对于时事的了解。殊不知高考作文出题人恰好抓住学生这一方面的漏洞,使得学生在正式写作时很难下手。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在学生高考冲刺阶段提醒学生注重时事政治,从而应对考试中作文出现的突发情况。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坚持收听或者观看半个小时的新闻联播节目,并对其中感兴趣的部分做记录,从而丰富自己的作文素材库,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他们自己的应试作文能力。
二、高考中如何写好时写作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督促学生认真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为了提高他们的时评写作能力,教师还需要要求他们每天获取足量的时评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应试写作素材库。教师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能力,可以在课上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以下几点讲解内容作为抛砖引玉,可供教师进行教学参考:
(一)立意明确,符合新时代的价值观
时评写作,顾名思义就是文章题目或者提示信息具有较强的实时性且一般都是真人真事。教师在教导学生如何写好这类作文的时候,首先需要教授他们如何准确获取题目知识并确立正确的立意。同时时评写作立意是否明确还关系到整篇文章的价值观。要知道只有符合新时代并且健康向上的作文价值观才会得到评卷教师的青睐。一篇时评写作拥有明确立意且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心中有一个大方向,从而不至于出现“跑题”的现象。同时在另一方面文章价值观积极向上也是这篇时评写作的加分之处,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最终取得一个不错的高考作文成绩。时评写作立意明确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锻炼出来的。例如教师可以从高中语文教材课文内容出发,通过阅读高中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这篇课文,并要求他们自行写出一篇读后感,文中需要添加时评类素材。教师通过这种平时的时评写作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文章的立意准确性。
(二)文章结构紧凑,体现时评写作文章的美感
在高考作文阅卷的过程中,时评写作的紧凑结构同样是作文出彩的地方。教师在教导学生如何写好时评写作文章时也需要着重向他们强调这一点。一篇时评写作如果拥有紧凑的结构,无论是在时事的叙述方面还是在对于事件的议论方面都充满了美感。为了提高学生时评写作文章结构的紧凑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从阅读做起。例如教师在课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方面的优势,帮助学生寻找一些结构紧凑的时评写作的满分作文供他们的阅读。学生在阅读这些满分作文的过程中需要留意它们的文章结构,无论是“总分总”结构,或者是“开门见山”等形式都应该熟记于心,并且在下次写作的过程中运用到,从而使得自己所写的时评写作文章也具有同样的紧凑结构。
三、课余生活的点滴记录与积累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能力,不仅需要教授他们相关的时评写作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还需要让学生注意在课余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与积累。这是因为时评写作之所以难度较大,就是由于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常见时事经历太少造成的。督促学生注意课余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与积累,一方面可以有效丰富学生脑海中的时评写作素材资料,从而使得他们在之后的写作中做到“有料可叙”。同时在另一方面这种做法还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于生活中时事的感悟,从而使得他们在正式写作中真情流露,从而避免时评类写作“无病呻吟”现象的出现。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养成每日写日记的好习惯,学生在日记中可以记录今天看到的或者听到的有趣故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时评写作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时评写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加课堂上写作技巧的谆谆教诲,同时还需要向学生强调课下的点滴记录,从而多角度地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2]杨艳丽.自出机杼成佳作——浅谈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之有创新[J].课外语文,2015(22).
[8]武国屏.千锤百炼久久为功——谈高考作文的写作[J].山西教育(招考),2015(Z2).
高考英语看图作文通常是给出一幅或两幅或多幅图片,要求考生仔细分析图片内容,并通过文字形式将图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一般来说,所给图片均反映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现实。
看图进行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是:认真审图、确定主题、提炼要点、展开联想、变点为句、连句成篇。要达到这些要求,我们就必须认真审图,善于利用图中人物间的关系、人物的对话、人物的活动及所处场所、以及图中的文字说明和标识来提炼要点;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利用图片中的所有信息,揣摩、推测出题者的意图,确定图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Fame usually comes to those who are thinking something else. (O. W. Holmes )
二、高考英语看图作文的写作技巧
1. 仔细审题:包括文体、人称、时态。理解到位:整体把握整幅图或一组图的连贯性理解及题目要求。
2.归纳要点:保证文章内容的完整。基础到位:用简单句写整幅图或每幅图的主题句。
3.扩展成句:注意英语表达的习惯,根据提纲扩展句子。细节到位:注意整幅图或每幅图的次要内容(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
4.连句成篇:利用一些表示转折、因果、选择等关系的关联词和过渡句,把句子连接起来。表达到位:按情节发展先后,承上启下整理成文。
5.全面检查:格式、文体、要点、语法、字数等。检查到位:对照整幅图或每幅图,检查全文定稿。
三、例题
下面以2011年江苏省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为例,谈谈高考英语看图作文的写作方法。
下面这幅照片展现了女儿为回家妈妈拿包的情景。请根据你对这幅照片的理解用英语写一篇短文。
你的短文应包含以下内容:
1.描述照片内容,如情景、人物、动作,等等;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感想;
3.举例说明你能为家长减负做些什么。
注意:
1.可参照图中文字及下面文章开头所给提示,作必要的发挥想象。
2.词数150左右。开头已经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3.作文中不得提及考生所在学校和本人姓名。
The burden of students has been a hot topic for years,but the load of parents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especially from their own children.
【分析】
1.文体的确定
根据题目要求包含的内容,第一条“描述照片内容,如情景、人物、动作,等等”和第三条“举例说明你能为家长减负做些什么”。说明要用记叙文来写,而第二条“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感想”说明要用议论文来写。总的来说这篇短文的体裁是夹叙夹议。
2.人称和时态的确定
根据题目要求包含的内容,第一条“描述照片内容,如情景、人物、动作,等等”应该用第三人称,第二条“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感想”和第三条“举例说明你能为家长减负做些什么”应该用第一人称;无论是“描述照片内容”还是“谈谈你的感想”都要用一般现在时。
3.归纳要点
根据所给图片和题目要求,可归纳要点如下:
(1)The girl remove the bag from her mother’s shoulder.
(2)The mom feels happy and thankful and kneels down.
(3)I think of myself. I am busy studying all day. I don’t pay attention to my mother’s needs and feling.
(4)I should help to share my mother’s daily burden to be a good daugher.
4.扩展成句、连句成篇、全文定稿
The burden of students has been a hot topic for years,but the load of parents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especially from their own children.
The picture shows us a touching moment when a little girl comes to greet her working mom. Realizing her mom must be very tired after a day’s work, The girl helps to remove the bag from her shoulder. In response, the mom kneels down to show how happy and thankful she feels.
All this reminds me of my mother who has been doing whatever she could to let me have the best. But totally engaged in my own study, I seldom pay attention to what my mother needs and feels, and think studying well is the only thing I could do in return. Now I know I can do my bit to help with the everyday washing, bedroom cleaning or at least prepare breakfast myself,so as to share my mother’s daily burden. The picture convinces me it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o be a good daugher than a “good”student.
【提示】
看图作文的“图”不局限于某一类型的图,如漫画、广告,也包括其他图画、照片、图表等情景材料。考生可根据情景图示的寓意、内容或情节线索,自己组织文字、进行描述、叙述、比较或表达思想观点。作文应覆盖提示的要点,但应避免仅根据提示文字作简单翻译。
巩
固
练
习
练习一
下图反映了一社会问题,请你根据对下图的理解用英语写一篇短文,讲述一下你对此现象的看法。
注意:
1.仔细品位漫画中的幽默和无奈,不要做简单描述
2.词数150左右。开头已经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3.文中不得提到考生所在学校和本人姓名。
People are concerned that we seem to spend more time watching TV than reading books.
练习二
下面显示了某校高三学生周末放假的学习生活情况。
Ways to spend the weekend
The jealous are troublesome to others, but a torment to themselves. (W. Penn)
根据上图信息,请以“Ways to spend the weekend”为题,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要求如下:
1.简要描述图中的信息;
2.说明原因(为了高效学习;锻炼身体;争分夺秒……);
3.谈谈你的看法。
练习三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画,运用合理的想像和推理,用英语写一篇短文,阐明人与环境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注意:
1. 短文应包括两幅图画的内容。
2. 词数100左右。
3. 参考词汇:沙丘 sand dune,进 advance,退 retreat,水土保持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提示:这是一篇看图作文,作文体裁夹叙夹议,先描写图画内容,人们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沙丘、沙尘暴的产生,人们重新植树,有效抵制沙丘的进攻;再议论图画所暗示的深刻含义,呼吁人们重视生态平衡。
【参考范文】
练习一
People are concerned that we seem to spend more time wat ching TV than reading books. “If reading books is so important, how come you never see people on television doing it?” What can you say if challenged by the little innocent girl in the picture? Unfortunately the little girl has found out that in modern life TV plays such an important role that we seldom have time for books. More and more “television time” or even “Internet time” is taking the place of “reading time”, which does more harm than good to us.
Reading is more important to everyone, especially us students. Books help us have access to all the great knowledge of mankind. With a good book in our hand, we will not feel lonely, as we can make friends with the various characters in books. Through books, we can also learn about people and places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It is my firm belief that reading is one of the greatest pleasures in life and books, rather than the television, will remain our friend.
练习二
Ways to spend the weekend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chart, senior three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ways to spend their weekends. Going back home and having a good rest is what most students would like to do, while 25% students choose to study at school during weekends. The least students, accounting for 15%, take outdoor activities, to spend their weekends.
Various reason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different choices. Those who choose to go back home believe that a good rest does help them relax and work more efficiently during the school time. Outdooractivity lovers hold the opinion that taking exercise is a wonderful way to refresh themselves. However, a small number of students living far away from home tend to study at school to save every minute to study.
Personally, despite the study pressure, senior three year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studying all the time. Sometimes a good rest and proper exercise can be of vital importance.
练习三
As is shown in the pictures,tree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In the left picture, people are fleeing from sand dunes because they cut down all trees. In the right picture, people have planted many trees and the sand has retreated.
People should realize the important rela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f we continue to destroy forests, destroy the balance of nature, the real victims will be us humans.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和谐社会需要健康的人际关系。那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呢?有人说需要“微笑”,有人说需要“赞美”,有人说是“共情”(即同感,同理心,同情),有人说是“倾听”,有人说应当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有人说生活中应多作换位思考……
那么,你的看法呢?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此题的中心话题十分明显:
“那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呢?”一一规定了写作的中心话题,必须围绕这个话题说理论证。(注意“如何”,如何就是怎么办、怎么样。也就是说作文主要内容必须回答“怎么样”,而不是“为什么”等。)
“那么,你的看法呢?”一一关于什么的看法?答:关于如何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看法。题中的六个有人说都是回答这个问题的。
一、明中心
明确中心,就是要弄清材料的寓意,寓意清楚了,立意也就有方向了。
(一)抓关键
这里的关键既指关键词也指关键句,抓住这些,就能把握材料的中心,做到准确立意。
【例】黑暗中,石头愤愤不平地对身边的钻石说:“我不知道平时人们为什么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作宝贝。现在你跟我又有什么两样呢,不都黯淡无光吗?”
钻石说:“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
这时,天边露出一丝星光。石头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
这则材料的关键句是:“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而该关键句的关键词是“别人的光芒”,第三自然段进一步补充说明了钻石如何对待别人光芒的方式——借用、利用。
立意:懂得借力;善用人者得天下;因你闪亮而闪亮;善假于物;吸收别人的长处并为我所用以成就自我;正确认识自我并善于借助外力以成就自我(彰显自身价值)等等。
(二)巧概括
有些寓意类材料,主要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几乎找不到揭示中心的关键词句,这时就要通过分析层次、筛选信息、提炼整合等方法巧妙概括出材料的中心。
【例】一个卖草帽的老人,有一天躺在大树下打盹,醒来一看,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的猴子都顶着一只草帽。于是就把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猴子见了也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他拣起草帽高高兴兴回家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和孙子。很多年后,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草帽同样被猴子拿走。他突然想起爷爷讲的故事,就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结果树上的猴子不但没跟着做,反而冲他嘲笑似地吱吱大叫。他正纳闷,猴王出来了,说:“还跟我们玩这个,你以为就你有爷爷吗?”
这则材料没有揭示中心的关键词句,需要我们分析层次、筛选并整合相关信息进行概括。材料分两层,第一层写一个卖草帽的老人,利用猴子善于模仿的特性智取了被猴子拿走的草帽;第二层写他的孙子遭遇了类似的经历,依旧采用他爷爷的做法,结果出人意料,受到了众猴的嘲笑。材料的中心可以概括为: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立意:要批判地继承;经验主义要不得;要进行创新等等。
二、找对象
寓意类材料作文对象有的比较单一,有的比较复杂,一般说来,材料中涉及几个对象,就可能有几种立意角度。
(一)单一对象
这类材料,对象往往只有一个,只要围绕这个对象分析其主要的行为就可以提炼出立意。
【例】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则材料的对象就是蜗牛,主要行为:想东游泰山,但因为时间太长而放弃,后来想南下长江,又因为时间太长而放弃;从此一蹶不振,最终死在草丛之中。
立意:确立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执着追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干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等等。
(二)多个对象
这类材料,对象至少有两个或者更多。首先要依次找出材料中的对象;其次要细致分析每个对象的主要行为;然后准确提炼立意;最后要根据材料叙述重点把握主要对象确定最佳立意。
【例】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觉。等鲸以极快的速度冲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而沙丁鱼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
这则材料主要有两个对象,一个是鲸,主要行为:穷追不舍,浑然不觉,进入险境无法动弹,结果是面对死亡;一个是沙丁鱼,主要行为:逃命,冲向海滩,获得机会,结果是成功逃生。
从不同对象出发,有以下立意:
鲸:强者仗恃优势而无所顾忌,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强者须看到潜在的危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懂得进退方为智者;该撒手时就撒手(学会放弃)等等。
沙丁鱼:用智慧战胜强敌;要善于利用自身条件;面对强敌不慌乱,从容应对等等。
三、析原因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由果溯因提炼立意通常是比较实用的方法。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立意明确】推荐阅读:
高考作文立意指导07-20
高考作文指导一 审题立意10-06
关于高考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10-14
考前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模版10-31
高考哲理散文写作指导06-19
高考语文 写作指导 开头结尾10-29
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作文六点规则06-03
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作文获得高分的五字要诀11-16
高考作文指导结构06-01
高考作文指导三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