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教学案例1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压强教学案例1(精选12篇)

压强教学案例1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大气压的存在。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及研究问题的精神。

2、渗透等效思想。"

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及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教学用具:

1、演示:课件;报纸,尺子;塑料瓶,硬纸片;拔罐玻璃瓶,蜡烛,火柴,平底盘;钢笔;注射器等

2、分组:大小试管各一个,水槽或大烧杯等。课

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新课

器;

教师导控: 把尺放在桌面上,由学生用力打下;把报纸盖在尺上面,再由学生用力打尺,观察现象。

设计意图: 由学生演示实验,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前后两次实验现象的不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求知欲望,在学生兴趣正浓时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课教学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教师演示实验:

师:同学们请看:我这有一个塑料瓶,把它灌满水,然后盖上硬纸片,倒过来,纸片为什么不掉下来?

生:手压着纸片

师:将托纸片的手移开,现在是谁压着纸片呢?(略有停顿)我们周围没有任何东西,只有——空气(最好等学生说出来),是大气压压住了,有没有同学认为是水把它粘住了?

生: 有

师:这个小瓶底部有一个小孔,我一直用手堵住了小孔,如果我把手移开,猜一猜会发生什么情况?(可能有各种猜想,可让学生任意说,猜想之后)事实胜于雄辩,实际做做看(学生做的过程中,强调要先把小孔堵住,纸片和杯口不能有空隙)

生:水洒了(有的学生不小心,把水洒了)

师:为什么?

(先由学生解释,最后教师补充)

师:如果是水把纸片粘住了,松开手时,纸片应该依然不掉。但它现在掉下来了,这主要是因为瓶底的小孔和大气相通,也受到了相等的大气压力的作用,水由于重力作用就将纸片压下来了。

(如果有的同学还不太明白)

师:同学们请看,把瓶灌满水,不要把小孔堵上,会看到水从小孔流下来,现在我用纸片把瓶口盖上,水为什么不流了?因为小孔处的水被大气压压住了,我把纸片拿走,上下都受到相等的大气压压力作用,水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就又流出来了。那么到底什么是大气压强?大气压强是怎么产生的呢?(板书:产生原因:

1、受重力作用

2、具有流动性)

师: 原来地球周围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层就叫做大气层,由于空气受重力作用(板书:受重力作用)因此,大气有压强,而空气又象液体那样能流动,(板书:具有流动性)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我们把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板书: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前面的两个实验都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设计意图: 取生活中的物品反复做实验,通过小实验的层层设疑,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并由小实验的结论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思维,通过归纳以上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师:其实早在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奥托·格里克就已经用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同学们请看屏幕:结合课件介绍实验过程(板书:证明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师: 同学们再看下面这个有趣实验:(结合课件)把一个瓶子铺上少许沙子,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放在瓶子里,然后把剥了壳的熟鸡蛋堵在瓶口,过一会,发现棉花熄灭了,鸡蛋落入杯中,谁能帮我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引导学生回答并最后加以补充:棉花燃烧消耗了一部分空气,使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是大气压把鸡蛋压入瓶内)

设计意图:通过应用课件,使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并使课堂教学更直观,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2、学生分组实验:

师: 现在我们共同来完成一个实验:把大试管装满水,将空的小试管轻轻放入大试管内三分之一长度时,两手拿住大小试管,迅速倒置后,立即放开小试管,可观察到大试管里的水慢慢地流出,同时小试管在大试管内自行上升,在这个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用手保护试管,下面同学们边实验边讨论这是为什么?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困难的同学)(引导学生解释:水由于重力从两试管的夹缝中流出,使得小试管上部形成真空,大气压就将小试管压入大试管内)

师:同学们打过针吗?怕不怕?谁能描述一下注射器是怎么把药液吸上来的?

(结合学生的描述,教师边演示边复述:先把活塞推到底端,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再向外拉活塞,大气压就把药液压入注射器内了)

师: 同理,用吸管吸饮料,用钢笔吸墨水,也都不是吸上来的,而是大气压压上来的。

师: 现在同学们做下一个实验:把试管装满水,抓住管底向上提,保持试管口不要离开水面,猜想试管中是空的,装满水还是有水但不满?实际做做看。

生:装满水。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逐步的实验分析,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的能力.而后强调实

验条件,设法实验解疑,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调动,并且自己由实验现象总结规律,印象深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不仅能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还能让学生经历自己探寻规律的全过程,体会自己发现规律的那中快乐和成就感.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好的信心,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大气压强的值

接上面的实验

师:试管内的水产生不产生压强?

生:产生压强

师:水为什么不流出来?

生:大气压支撑着。

师:那么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呢?这个问题,实际上在格里克做他的著名实验之前11年,已由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解决了。(板书:测值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托里拆利做实验时用到了水银,而水银有毒,现在已经都不在课堂演示了,所以,请同学们看屏幕:(边看屏幕边讲解,把能支撑多高的水柱也计算出来,最好是一名同学上黑板做,其他同学在练习本做。最后强调他测出的这个值是海平面上的大气压值,地方不同,大气压也不同)(板书:760mmHg=1.01325×105Pa)

设计意图: 由于本实验中的水银有毒,所以由实验演示改为课件演示,同样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推理、科学实验是揭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并透过生活现象抽象出其本质,抓住主要矛盾,使学生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同时可以渗透等效思想。

三、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主要学习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实验尤其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充分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二是托里拆利实验说明大气压的值等于实验中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应用练习:

师:下面应用本节知识解决点实际问题:

1、同学们见过拔罐器吗?谁用过,帮老师演示一下是怎么用的,好吗?(找两名同学到前面演示,之后提问)你知道这里面蕴涵着什么物理知识吗?(帮助解答)拔罐器抽出了一部分空气,使得罐里面的压强小于罐外面的大气压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肉就被压进罐里了。

2、下面老师要考验你们是否能灵活运用本节知识:我把一小段蜡烛固定在小盘上,在盘中加入少量红色水,将玻璃瓶倒置在水中,罩住蜡烛,同学们注意观察,并用本节知识解释你看到现象。(引导学生解释)蜡烛燃烧消耗了一部分瓶内的空气,使得瓶内的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水压进了瓶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和认真观察及研究问题的精神。

五、课后思考题: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了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设想一下,如果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在教材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生物实验及实例中,哪些现象将不在发生?

设计意图:加强物理和人类社会、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六 板书设计

大气的压强

产生原因:

1、受重力作用 证明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2、具有流动性 测值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760mmHg=1.01325×105Pa 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 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七、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设计的主要思想:重视实验探索,发挥“主体教学”的作用,通过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在积极的探索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主动优化、补充简单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使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真正认清事物的本质,留下深刻的印象,变“学会”为“会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真知的兴趣和互助合作的精神。

3、采用“边观察、边实验、边讨论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施教,是为了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压强教学案例1 篇2

师:咱们班不少同学因近视而配戴了近视眼镜, 通过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一章的学习, 同学们已经明白近视眼镜是通过将入射光变得更发散的办法将本来成在视网膜前的像向后移动到视网膜上, 从而矫正了我们的近视眼。可是同学们可能没有想过, 一副小小的眼镜在设计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还有很多。 (出示眼镜, 并指着鼻托) 大家请看:这是眼镜与鼻梁接触处的两个鼻托, 为什么它与鼻子接触的地方要设计成扁平状的?

生:这种设计可以使鼻梁与它的接触处舒服些。

师:如果把这两个鼻托去掉, 直接戴在脸上, 会怎么样?

生:会因为硌人引起疼痛。

师:生活中用这种办法缓解生活用品对人体造成痛苦的事例还很多, 要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们需要用到一个新的知识,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起所要学习的内容——压强。从这节课开始, 我们一起进入第十章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的学习 (板书课题) 。

二、新课教学

1.压力

首先请学生按要求在学案上画出以下力的示意图。

学生认真画图 (教师行间巡视学生作图的完成情况, 进行个别辅导, 并留意共性问题) 。

教师对学生的作图进行评析 (纠正学生板演中出现的典型性错误) 。

师:细心的同学可能在画图时就已经注意到这几个力的共同点, 那么刚才我们所画的三个力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生1:作用点相同:都是作用在受力物体的表面 (受力物体) 。

生2:方向相同:垂直作用于受力物体的表面。

师:很好, 我们刚才所画的三个力都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 这是力的一种作用形式, 物理学里, 我们把垂直作用于受力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板书定义:物理学里, 把垂直作用于受力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

师:大家仔细观察上面几幅图, 并结合你的画图过程, 从施力物体、作用点、方向、大小这四个方面将压力与施压物体的重力区分清楚。有疑问的地方, 请互相讨论以解决它们。

学生积极交流、讨论, 并发表不同的见解。最后师生合作得出重力与压力的区别与联系 (如下表) 。

教师小结:压力其实是不同于重力的一种作用形式, 是一种与重力无关的力, 只是在某些情况下由物重产生。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师: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生: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师作实验演示, 如图1所示。

师:请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气球发生了形变。

生2:气球两侧与手接触的部位发生的形变不同, 与手掌接触的一侧几乎没有变形, 而用指尖压迫的部位发生了明显的凹陷。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描述得也很准确。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3:施加在气球上的压力越大, 气球的凹陷程度也加大。

师:很棒。那么, 如果从压力作用效果的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 它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这表明不同的压力产生的效果不同, 同样的压力也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师:说得真不错。为了让大家印象更深刻些, 我想请两位勇敢的同学到讲台前给大家表演个游戏。 (出示两只气球)

(选择两名体质、力量悬殊的学生。)

师:生1 (身强力壮型) , 请你用两只手掌去挤压气球, 慢慢将它压破。

(生1费九牛二虎之力, 历时半分钟左右终将气球压破。)

师:生2 (娇小偏瘦型) , 提供一根牙签给你, 你可有信心戳破一样材质、一样大小的气球。

(生2面带微笑地用牙签扎向气球, 气球在瞬间爆炸。)

学生饶有兴趣地观察两人的表现及效果。

师:同学们能否从刚才观察的这些现象中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压力的大小、接触 (受力) 面积的大小。

师:现给大家准备一些器材 (如图2) , 请你从中选出合适的实验器材, 并向全班同学讲解你的做法。

生1:我选择是的装有细沙的水槽、小桌、大砝码。先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需要保持受力面积相同, 两次都将小桌正放在细沙上, 一次在小桌上放砝码, 一次不放砝码。观察并比较小桌两次在沙中凹陷的程度。发现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 压力越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再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需要保持压力的大小相同, 两次都在小桌上放有相同质量的砝码, 一次正放小桌, 让小桌的四个桌腿与沙接触;一次倒放小桌, 让小桌的桌面与沙接触。观察并比较小桌两次在沙中凹陷的程度。发现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 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师生共同总结概括, 得出结论 (教师板书) 。

结论: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 压力越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 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

师:我们在实验时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时不可能都满足这一要求。那么, 如果要准确判断体形庞大的大象和身材娇小的芭蕾舞演员对地面产生的压强谁大谁小, 我们该怎么办?

生1:压力相同时来比较受力面积。

生2:受力面积一样时来比较压力。

生3:和比较密度一样, 比较相同受力面积上承受的压力。

生4:……

师:大家在学习上就要像这样敢动脑筋, 肯动脑筋, 多动脑筋, 还要勇于发表意见。

师:为了定量地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物理学里引入了“压强”。物理学上, 我们把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来表示。 (板书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师:类似的定义我们学过很多, 如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公式是v=s/t;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密度公式是ρ=m/V。你能根据压强的定义写出压强、受力面积和压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式吗?

生: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师:很好。如果我们用p表示压强, F表示压力, S表示受力面积, 则压强的公式可写为p=F/S。 (板书压强公式)

师:同样, 压强单位也跟速度、密度单位一样都是复合单位。你能根据压强公式写出压强的单位吗?

生:压强的单位是N/m2。

师:对, 在国际单位制中, 压力的单位是N, 面积的单位是m2, 所以压强的单位就是N/m2。为了纪念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 我们以他的名字“帕斯卡”作为压强的国际单位, 简称:帕, 符号Pa。1 Pa=1 N/m2, 1 Pa表示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 N。 (板书压强的单位:帕斯卡, 简称:帕。符号Pa)

教师出示一张新华日报。1 Pa的大小大约是一张“新华日报”平摊在地面上, 地面受到的压强, 这样化抽象为具体,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压强。

三、课堂练习

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第一道计算题。看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学生做题, 教师评析后小结:1.当物体在水平位置且处于自然状态下时, 压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2.受力面积不是指物体的表面积, 而是指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直接接触的那部分面积。当压力F和受力面积S都使用国际单位时, 得到的压强单位才是Pa。3.对于多“点”着地的物体要注意受力面积的计算。

四、巩固练习

1.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

kg, 他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2m2。请你算出: (1) 小明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2) 站立时小明同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g取10 N/kg)

2.池塘水结了一层冰, 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104帕。

问体重为500 N, 每只脚跟冰接触面积为2 dm2的人能否在冰上单脚站立?

3.一只大象重为600

kg, 每只脚掌与地的接触面积为600cm2, 则这只大象四脚着地站在地面时, 对地面压强多大?抬起两只脚时, 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又多大?

五、课堂小结

师:现在你能用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鼻托要制作成扁平状的吗?

生:我知道, 是从压强方面去考虑鼻托形状的设计的。在眼镜重力不变的情况下, 设计成扁平状后, 眼镜和鼻托的受力面积变大, 压强小, 我们戴着眼镜就舒服了。

压强概念教学案例剖析 篇3

摘 要 基于压强概念的抽象性,此节课的视角聚焦于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专注于概念获得过程中科学方法的显化。不仅体现了新课改“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核心理念,而且彰显了科学方法的教学逻辑,使得抽象概念的教学具体化、生动化,从而有效克服了学生的思维障碍。

关键词 压强 科学方法 比值定义法 教学逻辑

“压强”是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既是“力”的概念的拓展与深化,也是后续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的基础和主线。然而,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对压强定义采用的科学方法更是模棱两可。因此,如何降低学生的思维梯度、促成概念教学的顺利进行就成为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材编排的思路及问题分析

1.教材编排的思路

对于压强概念的建立,各版本教材的编写方式基本一致,大致思路概括如下图所示:

教材首先介绍压力的概念,再通过“压力小桌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然后直接把压强的概念定义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最后阐述压强的应用。教材这样整齐划一的编排方式,使得教师的备课也大同小异,按照这种思路书写的教案屡见不鲜。

2.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教材编排的思路顺应了新课改倡导的理念,凸显了探究实验的重要性。但是,在得到定性结论后,直接过渡到压强的定义,显得有些突兀,忽视了压强概念建立的过程,有重结果而轻过程之嫌。由此得到的压强概念在实际教学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在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所以压强的概念是由控制变量法得到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压强是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所以理应是比值定义法。

由于概念建立的过程不清晰,才导致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趋于肤浅。尽管和压强相关的日常生活经验很多,但是很难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联系起来,因为日常生活中用到“压力”一词的频率要比“压强”多,所以学生就容易形成错误的概念图式,即:“压力越大,压强越大”。为了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笔者认为,加强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显化压强概念建立背后的科学方法至关重要,唯有清楚了概念获得的来龙去脉,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压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二、压强教学的新视角

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按照比值定义法的本质,本文提出以下关于压强概念教学的三个阶段。

1.巧设问题情境,明确压强的物理意义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1]。创设问题情境旨在从生活走向物理,使学生明确物理概念的本源,从而产生感性认识,这既是概念形成的基础,也是对课程标准的回应。学生刚学完力学的基础知识,对力的概念比较熟悉,头脑中已有压力的概念,但对受力面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认识不足。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中的实例来阐释压强的物理意义更加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问题情境设置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亲力亲为,使新旧知识产生有意义同化,进而保持知觉的持久性。为此,笔者选取了学生最为熟悉的两个问题情境:(1)背书包时,单肩背和双肩背肩膀受压的感觉明显不同;(2)两个手指压住只有一端削尖的铅笔的两端,铅笔保持静止,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铅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手的两个力大小相等,但是两手指受压的感觉却明显不同。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究竟是什么不同才导致肩膀和手指出现这样不同的作用效果。学生容易得知,由于受力面积不同。进一步分析,相同的压力在笔尖上由于受力面积比较小,作用力就比较集中;而在笔头上,相同的压力由于受力面积比较大,作用力就比较分散,所以就出现了不同的作用效果。这就使学生感到有必要建立一个概念来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就是专门用来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由于压强这一概念在学生头脑中是没有观念认识的,因此这种对问题情境的分析至关重要,它不仅明确了压强的物理意义,还得出了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即压强不仅与压力有关,还取决于受力面积的大小,同时也区分了“压力”和“压强”这两个极易混淆的力学概念。

2.显化科学方法,阐述压强定义形成的思路

物理意义的形成可以从生活想象感知得出,但是物理量的定量描述就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数学工具。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思想来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压强概念建立的关键。既然学生已经得知压强是一个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的物理量,再加上学生先前学过的速度、密度的定义作为知识储备,压强的定义水到渠成。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分析,要想比较压强的大小通常有两种方法,在受力面积相同时比较压力的大小,在压力相同时比较受力面积的大小,那么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不同该如何比较呢?这一启发性的提问,自然而然地转入压强定义的引入。仿照速度概念的引入和定义的方法,如果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同,则想办法将某个量统一,比较另一个量。具体流程结合案例如上图所示。

流程图在彰显比值定义法逻辑的同时,使得压强概念的建立水到渠成。如果取出两个一样大小的受力面积,由于单位统一,称为单位面积,那么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就叫做压强。即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用符号P表示,定义式为P=,由于压力的单位是N、受力面积的单位是m2,所以压强的单位可以表示为N/m2,压强有一个专门的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1Pa=1N/m2。因为压强是一个新概念,所以得到压强的定义以后,明确各物理量的名称及单位至关重要。至此,对于压强的概念,学生就实现了从感性认识(物理意义)到理性认识(定义式)的飞跃。

科学方法的显化是概念教学的应有之义,比值定义法是压强概念建立过程中的重要科学方法。因此,教学中应该向学生交代比值定义法的含义及物理思想。所谓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量的比值去定义另外一个物理量的方法,它的基础是比较的思想。比较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抽象和概括的前提,是物理学常用的方法[2]。

科学方法的显化使得教学环节脉络清晰、逻辑一致,把概念建立的过程次第展开,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比值定义法的理解,促进了学生认知规律向更高水平发展。

3.回归生活现象,拓展压强概念的实际应用

创设问题情境,意在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在学生获得了压强的概念后,让物理回归生活,深化对压强概念的认识,既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又可以让学生体味物理与生活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情感上受到熏陶,进而提高学习兴趣,降低畏难情绪。

生活中压强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概念应用的环节,我们设置了问题组(如下表所示)。

表中实例尽管随处可见,但是以问题组的形式呈现可以较为直观地反应出受力面积在影响压强大小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再一次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认识,即:压强不仅仅与压力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相关。也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即:仅仅通过压力的大小来判断压强的大小是不准确的,这就好比不能用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瑞士的国民生产总值去比较两个国家人民的幸福指数和文明程度一样,国民生产总值只有分配到具体的人才有比较的意义,也就是比较要选取相同的标准。因此,压强的大小取决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其实质就是压力在受力面积上的分配。

三、比较与分析

与传统的教学设计不同,此节课的视角聚焦于生活现象,专注于压强概念获得的过程,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创新。

1.克服了以探究实验引入压强概念的弊端

此教学设计的视角打破了常规的实验探究引入,改为直接用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使物理更贴近生活。教材中利用整齐划一的“压力小桌和泡沫塑料”做实验,一方面由于压力小桌是厂家生产的“专门化”的实验器材,不是取自真实生活中的物品,学生对其“亲切感”不强;另一方面泡沫塑料受压发生的形变并不明显,使得探究实验虚化。此教学设计的引入方式是让学生身体力行,通过肩膀和手指受压的感觉真实体会到压力作用效果的存在,这样做不仅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也可以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从而使物理教学更加贴近生活。

2.明确了压强概念建立过程中用到的科学方法

传统的教材编排没有显化定义压强时用到的科学方法,这就造成了教学实践中的“两点论”,控制变量还是比值定义?其实上述两种观点均有不妥之处,在用压力小桌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用到的是控制变量法,但不能因此认为压强定义的得出也是控制变量法。第二种观点只是指出是比值定义法,却没有揭示比值定义法的内涵。其逻辑缺陷在于,它把结果当作原因来加以阐述,完全没有揭示出比值定义法的本质,忽视了比值定义法运用时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要用两个物理量相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3]。还有老师认为由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压强应该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4]。这是一种典型的误导,学生往往会认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就是正比关系”。此节课的视角就是要凸显比值定义法的内涵(选取统一的比较标准),用案例结合数据来说明压强定义的来龙去脉,这样做也进一步加强了数学与物理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比值定义法确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定义物理量的方法。让比值定义法作为一个概念图式纳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在后续学习类似的概念时能够自觉地把这些概念的定义方式进行归纳与分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李正福,刘超,李超,陈清梅.P=F/S:控制变量法还是比值定义法?[J].物理教师,2007(6).

[3] 邢红军.按照比值定义法的本质改进高中物理概念的编写[J].物理教师,2004(4).

[4] 王晓清,张伟.让物理更贴近生活—以压强的概念教学案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8).

八年级物理教学案例--压强 篇4

背景

《压强》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内容,压强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在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这节课是整个单元的一个基础。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案例

1、巧妙导入,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

在本节课开始用简单的小游戏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展示一枚鸡蛋,问学生如果把鸡蛋握在手心,手均匀用力捏鸡蛋,能否把鸡蛋捏碎,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捏不碎。一位女生上前面来亲自试试能否捏碎,她用了很大的力也没能把鸡蛋捏碎。男生们觉得这个女生根本没用力捏鸡蛋,所以鸡蛋没碎。一位力气大的男生说,我去试试,鸡蛋不碎都不可能,结果他来到前面也没能把鸡蛋捏碎。这个结果很出乎学生的意料。教师提问,谁有其他办法使鸡蛋碎了?学生说了生活中最常用的办法。教师又提出问题,一只手同时握两个鸡蛋,均匀用力,鸡蛋会不会碎呢?很多学生说,一个都捏不碎,两个就更不可能捏碎了。刚才试验的女生再次到前面捏鸡蛋,结果鸡蛋碎了,她说她用的力没有第一次大呢,鸡蛋却碎了,太不可思议了。试验结果出乎多数学生意料。教师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2、自主参与探究过程

教师展示图片:

一、在茫茫的林海雪原上穿雪板和不穿滑雪板的人的行走;

二、在沙漠行走的骆驼长着又大又宽的脚掌;

三、啄木鸟的嘴很尖;注射器的针头很尖。学生亲自体会,把铅笔一端削尖,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端,两个手指的感觉分别怎么样?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随手可得的器材,甚至包括学生的身体让学生进行观察,亲身体验,并且对这些实例共同的特征进行分析,学生交流得出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形状、材料、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有关。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和想法在课堂上用语言表达出来,学生真正的把物理和生活联系了起来。这一安排将学习过程由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寻求,让事实说话,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探究精神。虽然有的猜想是错误的,但说明学生也经过认真的思考,教师给予了鼓励和赞许。

3、学以致用、指导生活

压强概念在生活、社会中应用比较广泛。有时我们需要增大它,有时需要减小它,怎样来增大或减小压强呢?学生根据压强计算公式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展示宽带书包、坦克、切菜、按画钉等图片,由学生分析其中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方法是什么?紧接着问学生如何改变人体自身对地面的压强?并请学生到前面表演:有的抱着一摞书站在地上来增大压强;有的抬起一只脚来减小压强;有的坐在地上;有的把书放在地上人站在书上,来减小压强。学生在表演中通过探究合作获得了增大、减小压强方法的新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学习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4、课后延伸、拓展思维

通过观察汽车超载、道路被破坏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道路被破坏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压强》教学反思 篇5

八年级物理备课组王 明

压强是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概念,它不仅贯穿本章的学习,还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的基础。所以压强的概念在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压强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采取分析现象、找出原因、提出猜想、进行实验验证猜想的教学方法,力图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和掌握控制变量法。

一、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

我是直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例子来描述压力,利用压力的示意图,让学生自己体会压力,并对压力的概念下定义,接着让学生画出已知的重力的示意图,通过对示意图的观察,说出重力和压力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压力不等同于重力”。

在分析讲解压强的概念、公式时,做到由浅入深,一步步的逐渐深入,让学生很自然地接受并理解压强的概念。

在讲解例题时,通过让学生计算大象和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强,让学生深入理解“压力是指力的大小,而压强是指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这样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激发他们学习物理学的兴趣,落实了物理的社会实践性。

在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的讲解中,我从公式P=F/S、生活现象出发,并结合实例分析、运用来巩固。

在课堂总结中,我注意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要用学过的物理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进一步落实了“生活—物理—社会”的关系。

二、存在问题:

由于接班时间不长,对学生了解不够好,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回答问题不够踊跃,上课进度比较缓慢。学生看书回答问题,不能很好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致使学生利用书本上的将要讲的知识进行回答,常常使教师陷入窘境。

三、今后改进措施: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 篇6

大气压强这节课我准备了很久,首先是准备实验,我总想做一个应用了大气压的实验,让学生一目了然,又出乎学生的意料,来引起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所以我一上课就利用大气压对报纸的压力来折断小木板。一下就把评委和学生的注意力吸用过来了,然后通过纸片托水实验来说明大气压强的方向,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认识大气压的存在和大小,运用探究思想,突破重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下面是我的几点反思

1、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连贯性。大气压强概念贯穿全节,是重中之重的知识点,它是一根主线,把各部分的知识紧紧联系在一起,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注重前后知识间的有机渗透,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

2、教学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生活-物理-社会这一设计思路。大气压强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及自然现象的联系极为密切,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规律解释现象,说明道理,进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设计题的训练。

3、教学中结合了多媒体的应用。托里拆利实验要用到有居毒的水银,所以托里拆实验用多媒体播放的视频,视频清晰,学生看得认真,效果也较好,为了迷补实验的真实性,我演示了用水来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举一反三的动脑思想。

“压强”一节的教学探索 篇7

一、用有趣的实验导入新课

在这节课开始时先做了这样的实验:从讲台桌里拿出一个空抽屉 (抽屉开口上方事先蒙上一张纸) , 然后拿一块砖块平放在抽屉上方的纸上, 纸张虽然往下凹陷但没有捅破, 接着把砖块轻轻地竖放在纸上, 结果纸张被捅破了。为什么同样的一块砖用不同的放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呢?从而引入课题, 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这个实验的引入有利于学生理解物体被破坏的原因是压强过大。)

二、压力的概念、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通过下面的插图说明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理表面上的力, 压力与重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力。但压力有时与重力有关且相等, 如图1 (甲) ;有时有关但不相等, 如图1 (乙) ;有时与重力无关, 如图1 (丙) 。

三、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 按课本P137图8—4做砖块放在海绵状泡沫塑料上的演示实验, 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填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 压力越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 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 让学生用铅笔两端分别在手掌上以不同的力按压, 观察手掌凹陷程度, 体会压手掌时的感受。

3. 通过以下的图2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用压力的大小直接表示, 也不能用受力面积的大小直接表示, 但有一个物理量能直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这就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即图中的每平方毫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这个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 受力物理凹陷得越厉害, 物理学中, 把这个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的大小叫做压强, 对同一个受力物体的表面, 受到的压强越大, 受力物理表面的凹陷就越深, 因此, 压强 (单位面积上受到压力的大小) 能直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4. 指出桌面上放着粉笔盒、课本、墨水瓶等物体, 它们分别对桌面都有向下的压力, 但各个物体下桌面的凹陷程度是不一样的, 这个肉眼是无法看出并进行比较的, 但我们可以知道:只要分别计算各个物体分别对桌面的压强 (即桌面每平方毫米或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大小就可以比较桌面各处的凹陷程度, 其桌面受到压强大的那部分凹陷得深些。

四、压强的公式和计算

1. 压强公式的推导:

既然压强就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要求压强, 就是求出单位面积 (即每平方毫米或每平方厘米或每平方分米或每平方米) 上受到的压力, 因此, 只要把物理表面上受到的压力除以受到压力的面积, 就能求出压强。如:100N的压力作用在5m2面积上, 要求压强就求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即把100N/5m2=20N/m2, 这个20N/m2就是压强, 用p表示, 它是由100N的压力F除以5m2的面积S得到, 即公式:p=F/S。压强的单位由压力的单位和面积的单位组成, 写成“N/m2” (即牛/米2) 称为帕斯卡, 简称帕, 符号是“Pa”。

2. 压强的计算:

例, 50kg的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 每只鞋跟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50cmm2, 求这个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已知:m=50kg, S1=250cm2=250×10-4m2, g=10N/kg

求:p

解:p=F/S=G/S=mg/2S1=50kg×10N/kg/2×250×10-4m2=104Pa

答:这个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04Pa。

五、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1. 增大压强:

列举日常生活中刀刃磨得锋利、针和钉做得尖细都是为了减小 (受力物体的) 受力面积, 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增大 (对受力物体的) 压强;而物体表面所能承受的压强是一定的, 当外力所给的压强超过它所能承受的限度时, 物体就会被破坏。课前的演示实验中, 砖块竖放在纸张上, 纸张被捅破就是因为砖块对纸张的压强已经超过纸张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

2. 减小压强:

墙基造得比墙宽、铁轨铺在枕木上、滑雪时要穿上滑雪板, 这些都是为了增大 (受力物上的) 受力面积, 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减小 (对受力物的) 压强。

3. 人体受到压强和感受:

物理“压强”教学中的减压 篇8

一、案例

1.新课引入精彩新奇

器材准备:幻灯片、气球、钉子、钉板

在本节课开始,让学生观看幻灯片,一根人躺在钉板上,毫发无伤。让学生讨论,这个人躺在钉板上为什么毫发无伤?是真的有“气功”吗?然后拿出气球,告诉学生,我手中的气球也有“气功”。学生带着疑问的眼神看着我,我把气球放在了钉板上模拟了“气功”的场景,我又提出问题,我能不能把这个有“气功”的气球放在钉子上呢?学生在紧张的气氛中等待着结果,我没有自己做,让一个学生上来,把气球轻轻的压在钉子上,气球破了。学上在紧张的气氛中见证了气球的两种不同结果,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引入新课。很简单的教具去蕴含着“压强”的知识,效果明显。

2.创设情景丰富多彩

①让学生用手指分别压住笔尖和笔尾,说说自己的感受;②图片中的坦克履带为什么又宽又大;③竹木鸟的喙为什么那么尖,等等。利用随手得到的器材和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让学生观察、体验,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进行分析,学生由此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这一活动安排,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可以把学生对事物或现象的好奇、兴趣及探求事物奥秘的需求转化为求知的内驱力。

3.科学探究有序高效

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准备的器材有沙盆、自制的小桌、海绵、矿泉水,木板,让学生自选器材完成探究活动,一可以让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二让学生参与过程,体现物理教学的一个特点“玩中学、学中玩”。这不仅符合新课改思想,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4.回归生活激发兴趣

展示课本上的几个插图,“压路机、切菜刀、墙基……”,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是增大了压强还是减小了压强。再通过一张在破裂冰面上救援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人在冰面上,若冰面破裂可以采取哪些急救措施。学生在讨论中,获取了“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新知识,把这一节课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二、反思

一节课不论好坏,及时反思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在反思中才能成长,在反思中才能总结,在反思中才能提高。以下,是我对我这节物理课的反思。

1.我们需要创新的课堂

本节课的教学引入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引生入胜。课前的备课,除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课题的引入要新颖,贴近生活实际,要浅显易懂,不能采取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否则开局呆板,老套,学生就会陷入被动式接受的模式中,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而走入“死胡同”。只有创新,才能开创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2.我们需要一个快乐的课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了物理教学中的趣味性,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好奇、让学生动手参与,调动了学生的眼、手、脑等感官器官,知识的获得变得轻松,深刻,一节好的物理课应是让学生快乐的物理课。

3.我们需要一个实效的课堂

本人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处理,把课本中“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演示实验,改为自选器材的分组实验,不再是“教师做,学生看”,而是学生全员参与,是“学生做,教师看”。既解放了教师,又调动了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理解教材,抓住教材的核心,大胆创新尝试,又要求把握学生心理特征,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要敢于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一学生“乐学,善学”。

4.我们需要智慧的课堂

智慧的课堂,应该是探究未知、活化已知充满生机的课堂。本节课开始的从课堂引入,到环节过渡,做到环环紧扣,问题层层推进,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以生活背景为载体,带动学生积极的思考,主动探究,使学生变的主动、聪明、睿智,物理课堂成为了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的课堂。在一节充满智慧的课堂中,学生的兴趣会得到激发,探究的欲望会得到激活,知识的价值就会得到体现,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体验到求索的愉悦和求真的快乐,师生互动让智慧之花在物理课堂中绽放。

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这是我们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方式。帮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则应是每一个物理老师努力追求的方向。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 篇9

一、引入有效:“瓶吞蛋”实验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大气压帮忙把鸡蛋压入瓶内。

二、教学设计有效:教学理念新颖、教学设计合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依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从大气压强的存在到大气压强的测量再到大气压强的应用。特别重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

三、提问有效:不再是简单的设问,学生不是简单的用“是”或“不是”来回答。例如:大气压怎么把鸡蛋压入瓶内?让学生体会瓶内气压小于瓶外气压大气骨科鹱饔谩U庋嵛视薪锨康钠舴⑿杂胝攵孕裕谈牟皇羌虻サ闹叮撬嘉姆椒ā

四、教学活动实在有效:课堂气氛活跃,互动有效,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例如:学生上讲台亲自拉马德堡半球、学生做覆杯实验亲自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学生上来喝饮料,一位同学能喝到、另一位不能。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理解平时吸饮料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压强》教学反思 篇10

通过钉床视频引入新课,很快把学生带入了课堂。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再通过歌曲《脚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后再对此问题进行探究。进而得出压强的概念。

在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的教学上,本节课没有采用根据公式p=f/s进行理论分析,而是通过书包带子比较宽,图钉尖比较尖等生活用具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物品出发,归结总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本节课内容较多,没有进行压强的定量计算。

压强教学案例1 篇11

1.1教材分析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节内容放在大气压强之后作为它的拓展和必要补充,主要由“流体压强和流速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和“飞机的升力如何产生”两个核心问题组成。

由于“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此种原因所造成的许多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教材抓住初中生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特点,利用实验探究,模型展示,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物理规律,从中认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科学技术,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和两翼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了解生活中跟流体压强有关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过程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计划和实验方案;

(2)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学习如何使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3)学习从物理实验和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科学规律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流体压强与流速知识的学习,认识科学是有用的;

(2)学会用自然辨证法的观点看待事物,认清事物的两面性;

(3)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1.3教学重点、难点及应对策略

重、难点: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培养运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日常生活的现象的能力及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1.4应对策略

课堂采用情境教学、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2教学设计理念

这节探究活动课主要由“流体压强和流速之间存在的什么关系?”和“飞机的升力如何产生”两个核心问题组成,本节活动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器材,自己亲身经历观察、操作、制作、实践等各种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思考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经过观察、体验的过程,从中获得最直接的、最生动的实验事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亲近,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个知识点的处理,主要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演示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及飞机为什么能够上天,动画效果可以模仿飞机上天的过程,草原犬鼠的通风系统,让学生真正了解其本质,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能用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有初步的交流意识,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最后的创造活动中,引导学生利用“机翼”的形状进行逆向思维的创造方法,解决跑车“飘”起来的实际问题,注重学科间的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阶段学习中,已经对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有了深入的认识,但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与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并不十分清楚,这也正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

压强教学案例1 篇12

关键词:液体压强,问题情境,创设

科学的发展开始于发现问题, 问题可以激励人们去学习、去实验、去创造。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说, “问题”是指存在一种目标但尚未找到达成目标的途径的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在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创设这种问题情境, 让学生不断地以提出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最为重要的步骤之一。

下面笔者就以《液体压强》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几种创设问题情境方式, 谈谈自己的一些初浅看法。

一、让学生面临需要加以理论解释的现象或事实

课堂上要善于设疑, 这就是说要善于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理论的问题。科学知识学习是有连贯性的, 情境中产生的问题要旧中寓新、新中有旧, 新旧知识密切联系。例如在“液体压强”第一课时引入时, 我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在桌面上放一个木块, 问: (1) 请问桌面有无受到力的作用, 这个力是什么? (2) 为什么会受到这个力的作用? (3) 如果把木块放在竖直的墙壁旁, 木块对墙壁有无压强? (4) 如果是把水倒进如图的玻璃管中, 你将看到什么现象?能不能尝试解释一下呢?

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使学生面临要加以理论解释的现象,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复习固体压强产生机理, 尝试解释新的现象的机会。达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在完成实践性作业时产生问题情境

利用这一途径创设问题情境,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实践性作业应简单易操作、无危险性、趣味性强、现象明显、规律性强。同时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获取感性材料方法上的指导, 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强化信息的筛选取舍能力,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新。在上“液体压强”之前, 我布置了这样一组实践性作业:

1. 到市场观察, 看看有没有活的带鱼在卖, 看看带鱼的肚子有什么特点?

2. 在游泳课上, 站在游泳池中, 没入水下的和水上的部分身体感觉有什么不一样?说明了什么问题?潜水到池底和浮在水面感觉是不是一样?为什么?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这样一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感到既困惑又新奇, 感觉知道一些, 但又说不明白。这样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寻找解决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的内在需要, 他们都急着想去找到答案, 于是就产生了问题情境, 并把这个情境又带到了接下来的课堂上。

三、利用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来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 学生可以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和杂志等途径及时了解社会热点事件和时事新闻。学生也非常欢迎老师能在课堂中涉及这类问题。在讲授“液体压强”时, 我利用“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沉没”的相关报道和图片,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兴趣高涨。讲完这个小故事后, 我马上把话锋一转, 直切课题:

1. 为什么俄罗斯不马上派人潜水营救, 而要等外国支援?

2.为什么潜艇里的人们不直接潜水逃生?直接逃生会有什么后果呢?由于学生平时根本没考虑这些问题, 不能回答或不能完全回答, 所以求知的欲望高涨, 积极地进入了液体压强的探究活动中去。

四、让学生遇到关于某一事实或现象的日常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日常观念往往是片面的、表象的, 甚至是伪科学的, 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原有的日常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发生强烈的冲突, 激化学生意识中的矛盾,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在上“液体压强”时, 不少学生认为液体压强应该和液体重力、受力面积等因素有关。这是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日常观念造成的。为此, 我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我取用两个可乐瓶, 一个去底, 在顶部套上橡皮薄膜;一个只留头部, 也在顶部套上橡皮薄膜, 并套上紧带橡皮管的软木塞, 同时在上头连上漏斗。实验时, 分别向瓶中灌水, 如图所示, 可以看到前者橡胶膜略有凸出, 程度无甚变化。后者下面的橡皮薄膜明显凸出。如果手拿漏斗使它逐渐升高, 可以看到, 瓶底的橡胶膜越来越凸出。这时适时提问:

(1) 在上提漏斗的过程中, 水的重力有没有变化? (2)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水的总重虽然没有增大, 但由于深度增大, 压强也增大;升到一定高度时, 橡胶膜竟被胀破,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8) .

上一篇:合作才能成功的故事下一篇:大学教学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