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资源的公平利用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图书馆资源的公平利用

论图书馆资源的公平利用 篇1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专注。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建立科学的运营机制,对图书馆人力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培训管理、选拔录用等,以达到对高校图书馆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从而开发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潜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增强他们的事业心,为高校图书馆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人力资源管理能够高效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价值,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等多方面的需求,努力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目的和

工作宗旨。高校图书馆想要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基础,它决定着图书馆的工作质量。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虽然已经逐步走上正轨,但是仍然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外企业界得到普遍的重视。因为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资源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当前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已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发展指导思想,充分开发和利用高校图书馆已有的人力资源。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不十分乐观。不少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比较混乱,没有建立完整的管理体制,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现象比比皆是。高校图书馆的职工在工作中往往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这些现象都会严重影响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阻碍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二、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流失较大

人力资源流失较大,主要表现为高校图书馆人才调动失

控,流失的人才主要为高层次管理人才。虽然人才作为一种资源是可流动的,并且正常有序的流动也可以使人才增值。但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的人才流动却并不在正常范围之内,这也与工作性质与工作态度有关。不少图书馆专业的人才在毕业之后认为高校图书馆工作单一枯燥,且没有发展前途,所以纷纷谋求其他的岗位,造成了无序的流动,这对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可以说,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尤其是管理人才的流失,会严重妨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影响到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2.图书馆工作人员价值观存在偏差

传统服务理念对图书馆工作人员价值观的制约和影响是最大的。图书馆职员一般情况下都在一种干净、封闭的环境中工作,很容易忽视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并产生一种消极和倦怠的工作心理。长期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高校图书馆职员的心态与价值观念会存在偏差,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也会逐步消退,甚至导致他们贪图安逸,无所事事。

3.高校图书馆管理者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 从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态势来看,我国高校的大多数图书馆还缺少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理念。图书馆的管理层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读者服务水平和加强信息资源开发

建设上,而对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一直沿用了陈旧落后的管理理念。这种管理理念从20世纪80年代末一直沿用到现在,但是面对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并催生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

三、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强化人们的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能够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激励机制中,又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所谓精神激励是通过理想目标所产生的内在精神动力对职工产生刺激和激励。高校图书馆领导应该充分根据不同职工的个人能力、特长、兴趣,来分配工作,这样才能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除此之外,图书馆领导还要善于树立职工学习的先进工作榜样,并对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和学习,使之成为职工心中的一面旗帜。而物质激励能更好地满足图书馆职工在现实生活中的物质需要,解决他们工作之外的后顾之忧,确保职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因此,馆领导在对职工进行精神激励的同时,还要充分体会职工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图书馆职员的培养和教育,促进职工个人素质的提高。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成熟,图书馆职员应尽快提高知识水平,因此,鼓励图书馆职工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努力把图书馆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这也是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现代高校图书馆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做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使高校图书馆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论图书馆资源的公平利用 篇2

一、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外企业界得到普遍的重视。因为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资源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当前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已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发展指导思想, 充分开发和利用高校图书馆已有的人力资源。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不十分乐观。不少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比较混乱, 没有建立完整的管理体制, 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现象比比皆是。高校图书馆的职工在工作中往往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这些现象都会严重影响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 阻碍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二、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1. 人力资源流失较大

人力资源流失较大, 主要表现为高校图书馆人才调动失控, 流失的人才主要为高层次管理人才。虽然人才作为一种资源是可流动的, 并且正常有序的流动也可以使人才增值。但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的人才流动却并不在正常范围之内, 这也与工作性质与工作态度有关。不少图书馆专业的人才在毕业之后认为高校图书馆工作单一枯燥, 且没有发展前途, 所以纷纷谋求其他的岗位, 造成了无序的流动, 这对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可以说,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 尤其是管理人才的流失, 会严重妨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 甚至影响到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2. 图书馆工作人员价值观存在偏差

传统服务理念对图书馆工作人员价值观的制约和影响是最大的。图书馆职员一般情况下都在一种干净、封闭的环境中工作, 很容易忽视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并产生一种消极和倦怠的工作心理。长期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 高校图书馆职员的心态与价值观念会存在偏差, 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也会逐步消退, 甚至导致他们贪图安逸, 无所事事。

3. 高校图书馆管理者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

从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态势来看, 我国高校的大多数图书馆还缺少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理念。图书馆的管理层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读者服务水平和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建设上, 而对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一直沿用了陈旧落后的管理理念。这种管理理念从20世纪80年代末一直沿用到现在, 但是面对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 并催生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

三、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 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强化人们的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 能够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激励机制中, 又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所谓精神激励是通过理想目标所产生的内在精神动力对职工产生刺激和激励。高校图书馆领导应该充分根据不同职工的个人能力、特长、兴趣, 来分配工作, 这样才能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除此之外, 图书馆领导还要善于树立职工学习的先进工作榜样, 并对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和学习, 使之成为职工心中的一面旗帜。而物质激励能更好地满足图书馆职工在现实生活中的物质需要, 解决他们工作之外的后顾之忧, 确保职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因此, 馆领导在对职工进行精神激励的同时, 还要充分体会职工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 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 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图书馆职员的培养和教育, 促进职工个人素质的提高。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成熟, 图书馆职员应尽快提高知识水平, 因此, 鼓励图书馆职工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 努力把图书馆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 这也是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 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现代高校图书馆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做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才能使高校图书馆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 建立科学的运营机制, 对图书馆人力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培训管理、选拔录用等, 以达到对高校图书馆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 从而开发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潜能, 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 增强他们的事业心, 为高校图书馆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虽然已经逐步走上正轨, 但是仍然还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中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汤洪延.图书馆管理中的激励与惩罚[J].图书馆建设, 2002 (4) .

论图书馆资源的公平利用 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期刊;利用率

期刊阅览室是高校图书馆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期刊论文是高校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基本体现。期刊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和学校科研水平,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起重要作用,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期刊的利用率,开发期刊文献的价值,对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提高图书馆办馆效益和学校教学科研水平。提高期刊的利用率,是目前高校图书馆界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1高校期刊阅览室期刊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把期刊文献资源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投入巨大经费购置电子和纸质期刊,但是让人尴尬的是,尽管这些期刊资源花费相对个体的图书馆经费十分巨大,但大部分期刊利用率都不高,甚至有部分期刊无人问津。这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读者对期刊阅览室资源缺乏了解

尽管期刊资源是高校的主要信息资源之一,但对读者的宣传推广工作却十分滞后,许多师生对期刊资源不了解,认为期刊里面的内容过于专业,只针对某一部分的特定人群,所以往往会被大众读者所忽视,期刊阅览室在许多人眼里只是一个自习室。

1.2期刊资源数量有限,缺乏合理性

由于各高校购买期刊资源的经费是有限,购置的期刊种类不能涵盖所有期刊,因此不能满足读者的全部需求。有一些很受欢迎的资源由于价格高而无力购买,但是图书馆资源又要定期更新,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又只能用有限的经费购买性价比较低的期刊,这样容易造成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1.3期刊资源闲置较多

现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电子资源获取相对以前比较方便,读者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万方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查询比较快捷,不愿意舍近求远在到期刊阅览室里来查询阅读纸质期刊,造成期刊阅览室的纸质期刊资源闲置较多。

1.4期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业务水平不高是高校图书馆多年以来存在的问题,图书馆管理体制还是比较传统,管理人员大多只能做到开门、通电、断电、关门。遇到一些简单的软、硬件问题也基本上只会摇头,真正能为读者解决问题的少之又少。

2影响高校期刊阅览室期刊资源利用率的几个因素

2.1高校图书馆内部的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大学生对阅览室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些高校设施较为陈旧,缺乏最基本的配备如空调、沙发、绿植等,已不能满足读者的对阅览环境的需求,这就严重影响了读者对期刊阅览室地使用。

由于体制等因素,一些高校图书馆在期刊阅览室工作人员的配备方面缺乏专业人员,人员配备结构不合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难以满足读者的需要。另外,图书馆工作人员对本校学科的专业设置及教学需要的期刊资料不了解,只做好开门看门关门的基本工作,谈不上深入做好推荐阅读、解答咨询等工作,也没有能力去做好这些工作,这都影响了期刊阅览室的利用。

2.2读者自身方面的原因

随着网络移动技术长大的一代大学生更倾向于阅读一些短快、经松的东西,他们即使来期刊阅览室,也大多是阅读娱乐杂志,对于专业性很强的学术a期刊基本不闻不问。这些大学生缺乏利用期刊获取信息的意识,忽略了通过专业期刊信息的学习提高自己专业学习功能,如果提高读者信息素养是高校图书馆急需解决的。电子期刊的出现是对读者传统阅读习惯的挑战,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读者,他们已经习惯了纸质的期刊阅读,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知识的缺乏限制了他们对期刊资源的充分利用。

3提高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利用率的策略

3.1加强期刊资源的宣传、增加期刊阅览室的服务时间。

大多数高校期刊阅览室都是采用开架阅览,方便读者查询。高校应当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作为图书馆服务宗旨,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把学生请回到期刊阅览室的同时,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期刊阅览室的规范管理,采取各种办法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期刊文献资源。

3.2加强读者期刊资源使用能力的培训

为了让读者尽快熟悉期刊资源的使用方法,要对读者定期进行期刊检索培训。工作人员可以制作期刊阅览室期刊目录表,对所有期刊进行分类标引,读者就可以很方便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期刊,也可以把期刊目录表挂到图书馆网页上,方便读者在网上查询。期刊阅览室还应该定期举办期刊推荐会,要有针对性地讲解与读者学习和研究相关的期刊文献,介绍新订阅的期刊资源,引起读者的兴趣,吸引更多的读者进入高校期刊阅览室。

3.3营造期刊阅览室环境

期刊阅览室是读者查询文献资料的重要场所,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读者能满足在视、听、触觉等方面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使读者心旷神怡,产生一种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从而提高学习和阅读的效率。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吸引读者积极进入阅览室学习和阅读,从而提高阅览室的期刊使用率。

3.4提高高校期刊阅览室工作人员素质

高校图书馆要努力加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根据需要努力提高馆员的知识结构层次,定期對馆员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学习。馆员自身也应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自身素质,在认真、全面做好服务的同时,通过一些有效的途经,通过自学提高自身的专业素。高校图书馆对知识全面,信息技术较强的工作人员还要重点培养并予以重任,也能刺激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作好期刊阅览室的工作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3.5利用学术馆员,开展个性化服务

作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主体,尤其是作为信息导航和提供者,图书馆派专人与某一个系或学科专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在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互相沟通,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提供期刊文献信息服务,起信息联络、资源组织,传递导航的作用。

3.6发挥微信功效,加强与读者互动

高校图书馆有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以后,能够实现简单的期刊检索、读者证和微信号绑定及解绑、查询已借过刊、馆内期刊信息检索等。这些服务主要是利用了微信的信息交互的特点,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消息接口实现了对用户消息的自动即时回复,实现了一些图书馆的常用服务,未来可以再结合微信的信息推送的特点,以及一定的数据分析技术,对图书馆读者进行精准的信息投送(比如有针对性的期刊推荐等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各个图书馆对于各种新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会逐渐普遍起来,微信服务在图书馆的应用也将会更加广泛,图书馆信息技术工作者应该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充分了解新技术的特点,结合图书馆业务,将更多更好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图书馆服务中来,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和优质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期刊利用率是高校信息数字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期刊阅览室的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要以本校的专业设置、教学科研水平等作为参考指标,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加大期刊资源的宣传,促进期刊资源的利用,通过不断更新,不断调整期刊资源,适应读者的需求,较大发挥期刊的作用。期刊资源是高校图书馆重要信息资源,做好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的利用必将为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色彩。转贴

参考文献:

[1]严影.《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报刊阅览室读者服务探讨》.图书馆论坛.

[2]候健刚.《浅谈高校图书馆阅览室环境建设》.

论图书馆资源的公平利用 篇4

提高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情况,提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的`一些有效途径.

作 者:周胜瑜 ZHOU Sheng-yu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图书馆,天津,300191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年,卷(期):200919(23)分类号:G258.6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电子资源 利用率

论图书馆资源的公平利用 篇5

亲爱的同学,您好!为了了解同学们读书情况和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情况,以便进一步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使学校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同学的发展,请您填写这份调查问卷。对您的支持和参与表示衷心感谢。

《普陀区中学生对学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组 2009年4月30日

1、你的年级:()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E.高二 F.高三

2、你认为读书(除课本和教辅类书外的书)对于中学生来说

A.非常重要,对人格的形成、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B.对学习有较大帮助

C.可有可无,只是口头说说罢了 D.说不清楚

3、你平均每周读书(除课本和教辅类书外的书)的时间()

A.12小时以上 B.6至12小时 C.1至6小时 D.基本不读

4、你认为读书(除课本和教辅类书外的书)是一件:()

A.快乐的事 B.痛苦的事 C.无所谓

5、你一般是在什么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A.一有空就看 B.晚上作业完成后 C.周末或假期 D.根本没时间

6.你平时看的课外书主要是从哪里来的?〈可多选〉()

A.买的 B.从图书馆借的 C.向同学借的 D.网络上的 E.家庭藏书 F.租的

7、你到图书馆的频率是()

A每周两次以上 B 每周一次 C每月一两次 D每学期一两次 E基本没有去过

8、你基本不到图书馆借阅的原因是()

A.考试压力大,作业太多,没时间 B.在图书馆中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书 C.图书馆内太吵闹 D.图书馆馆舍环境差 E.不喜欢阅读 F.其他 9.你对图书馆的排架熟悉程度()

A.通过查询,能够准确找到想要的书的位置

B.通过查看书架上的标签,能大致找到想要的书的大类位置。

C.不知道图书的排架顺序,但能找到小说、散文等少数几类书的位置。D.随便看,一般是无目的的借书。10.如果找不到想要的图书,你首先()

A.放弃不找 B.询问学生管理员

C.询问图书馆老师 D.使用图书馆书目查询系统查询

11.你认为目前学校图书馆较能有效利用的资源是()。〈可多选〉

A.图书 B.期刊 C.报纸 D.电子资源 E.图书馆老师 F.场地

12、你不利用或不常利用图书馆资源的主要原因:()

A.图书馆资源不能满足需求

B.有需要,但查找不方便或不知如何查找所需的信息

C.不知道有哪些资源可用、也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 D.不需要

13.你利用图书馆资源的主要方式是()

A.到图书馆阅读 B.去图书馆借书 C.到图书馆做作业 D.参加图书馆老师组织的各种活动 E.到图书馆上课 F.请教图书馆老师关于读书方面的问题 G.其他

14、你利用图书馆图书、期刊、报纸、电子等资源,主要是为了()

A.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B.考试或竞赛需要 C.增长知识、拓宽眼界、提高能力 D.休闲、娱乐 E.其他 15.你每天能够自由到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借书或阅览的时间是()

A.3小时以上 B.2到3小时 C.1到2小时 D.1小时以下 16.你校图书馆阅览室里经常是()

A.人满为患 B.多数座位都坐满了人 C.一半以上座位空闲 17.就你校图书馆开馆时间,您的评价()

A 方便 B 比较方便 C 不太方便 D 很不方便

18、你希望图书馆增加或深化以下哪些方面的服务?()A、参考咨询,解答读者需求 B、定期推荐好书

C、举办各种读书活动 D、开设阅读指导、信息检索课等 19.你认为本校图书馆急需改进的地方(可多选)()

A.增加藏书的种类和数量

B.增设开放式检索设备,做到文献资源的随时检索

C.电子阅览室做到网络畅通,有各种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习光盘等可用D.延长开放时间

E.采取新书通告、电子信息、主页等向读者及时通报最新的文献资源 F.图书、期刊的排架合理有序,方便查找

谈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 篇6

图书馆的文献包括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利用率多数的图书馆还有上升空间,据调查显示,有部分图书馆的读者到馆人数不多,占办借阅证人数的50%,且到馆借阅纸质资源(图书、期刊)的平均借阅率只有40%,有的书籍甚至无人问津,纸质资源利用率不高。我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也不高,现在超星在我校开通了手机图书馆,读者可通过手机下载图书进行阅读,但下载率也低,另外数据库利用率参差不齐,总的也是较低。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

1、馆藏文献资源宣传不广泛、不到位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每年都在更新或有的新购进,虽然图书馆主页上都有新书和新进数据库通报,读者必须进入图书馆主页去浏览新书通报才能知道,这种传统的宣传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造成有部分读者不清楚图书馆有些什么文献资源,也不清楚文献资源有无更新。我们知道,现代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而革新的,会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方式,比如很多图书馆都开通微信公众平台,读者可成为该平台的用户而享受智能服务(消息推送、自动智能应答等),读者可自行个人管理自身信息 (如读者可通过微信建自己的图书馆、续借图书、借阅证挂失、查询个人借阅情况、预约图书)。但详细具体的智能服务不是所有读者都清楚,有部分读者思维还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上。

2、与读者沟通不深入

社会的进步让读者追求个性化,图书馆的服务要从读者的兴趣爱好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服务,这需要图书馆有固定人员进行这项工作,由于馆员人数、年龄、专业等因素的限制,导致与读者沟通不广、不深入,不能及时了解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当然也就不能及时提给读者所需的信息。

3、图书馆的发展读者没有参与其中

图书馆没有充分调动读者参与图书馆的发展,读者只是从图书馆获取所需的信息,并没有参与文献资源的宣传、管理,读者在图书馆没主人公感。

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1、调动读者参与馆藏文献的宣传

(1)首先成立读者协会

成立读者 协会是协 助图书馆 宣传文献 资源的一 个举措。读 者协会成 立的宗旨 ,是增强校 园读书氛 围 ,活跃校园文 化 ,它是在校 团委和图 书馆领导 下 ,由图书馆发 起、组建的 大学生社 团组织 ,是协助图 书馆开展 工作的 ,是作为图 书馆与读 者间的纽 带 ,读者协会 会员要积极 参与图书 馆文献资 源的宣传 、加工、管理 等工作 ,及时报道图 书馆发展 动态 ,努力扩大 图书馆的 影响 ,让更多的读 者了解图 书馆的新 动向 , 引领更多 读者使用 文献资源 ,同时也能 收集读者 的个性需 求 ,加强图书 馆与读者间 的沟通了 解。

(2)调动读者利用网络广泛宣传文献资

读者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宣传的影响力不可忽略。读者参与宣传可弥补图书馆人员不足,而读者90%有手机上或平板电脑网习惯,我们可在读者中选出一部分自愿者,参与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宣传,及时发布馆藏书刊目,在网上作重加强新书、新刊的通报,组织读者协会会员撰写新书书评、新书导读等形式,及时把新文献资源推介给广大读者。对于新增数据库要让自愿者带头使用,再对数据库进行详细的介绍,深化了宣传效果,吸引更多读者利用馆藏文献资源。

2、图书馆网络上设立读者书刊论坛

读者书刊论坛可由大学学生自行设计栏目板块,校团委和图书馆指导下,充分调动读者的主体用,从内容的策划到方案的设计、管理都由读者协会的会员承担,整个活动进程凝聚了馆员和读者共同智慧,读者协会参与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会带读者协会以外更多读者的参与。读者书刊论坛以会员注册方式,注册成为会员后可以论坛上发表新书书评、数据库使用心得、对图书馆的意见与建议等,图书馆在给读者提供一个交流文化思想的同时,给读者创造了在实践中锻炼的机会,也增加了图书与读者间交流的机会,促进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了解,增进图书馆与读者间的沟通与理解。

3、图书馆设立读者制造空间

近年来,制造空间(makerspac.es)在图书馆界变得越来越流行。制造空间是一个能够让人们聚集在一起设计并完成某个项目的地方。制造空间一般会向用户提供使用材料、工具和技术,让读者能够实现动手性探索与参与性学习。3D打印机的问世,实现了把读者设计的数字化文档转换为塑料制作的实体物品。3D打印机设备成为当前图书馆制造空间中最重要的设备,它能帮助读者在图书馆进行创造。如图书馆可以使用数字打印技术帮助读者制作图书 ,在图书制作 完成后 ,除了读者可 以带一本 ,另一本留在图书馆内进行流通。创造空间是青年读者的创新学习空间,能吸引更多青年读者利用这个空间中的技术和资源进行数字媒体的创造,通过数字媒体的学习来增强年轻人对于数字媒体的兴趣,扩大学习范围,设立新的学习目标。从提供资帮助到提供创造空间,是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潮流,它们体现了图书馆研究和图书馆实践的紧密结合,真正做到让读者融入到图书馆中,是图书馆的一个创新。

三、综论

论图书馆资源的公平利用 篇7

朱里街道河滩小学

陈红霞

2014年10月

充分利用图书室资源,进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图书室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可以利用图书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规范学生的阅读内容,传授课外阅读的科学方法,并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图书室 读书环境 课外阅读指导

我们学校图书室现有藏书一万多册,为充分发掘图书室的资源,使图书室真正成为丰富学生课外知识的主要渠道,培养学生终生学习习惯的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我们首先完善了借阅及赔偿制度,针对师生借阅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借阅法,简化借阅手续。结合实际情况培养班级图书管理员,壮大了服务队伍。其次利用优秀书刊资源,激发师生借阅兴趣,一、营造文明、高雅的读书环境,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其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图书室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应配合教育政策与教学改革的需要,主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图书室在素质教育中能否发挥好的作用,关键在于领导的重视。各级领导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彻底转变过去把图书室视为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把图书室的建设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大图书室的投入,包括经费投入和领导精力的投入。给予图书室较充裕的场地。美化图书室的周围环境,逐年增加图书室藏书量。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文明、高雅、安静、书香馥郁的读书环境。尽可能地增加图书室现代化设备的更新、添置,以满足现代信息社会和学生素质教育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要保证图书室所藏文献的健康性,娱乐性和趣味性,这样,既能保证他们在阅读中受到健康有益的浸润,又能使他们得到身心愉悦,并在快乐中增长知识。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有高品位的图书室设施及环境,图书室应建在宁静的地方,便于学生使用。图书室内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方便择书、自由学习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能力,才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图书室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作用。

二、充分利用图书室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先进理念,要求我们在校的所有师生应积极利用图书室,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拓展读书活动的外延,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读书能愉悦身心,寓教于乐,使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张弛有度。要使校园保持读书热,就必须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以活动引领读书,以活动激发阅读,以活动促进阅读。

(一)进行阅读指导。为了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可定期举办阅读指导讲座。一方面由图书管理员向学生讲授阅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供参考咨询和查阅文献资料等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由各任课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课外阅读辅导,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可推荐优秀书目。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知识水平和特长爱好等,有针对性地推荐不同的图书。对低年级学生,着重推荐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名人传记、英雄人物事迹以及历史典故等书刊。对高年级学生,着重推荐富有哲理,能够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创新、如何生活之类的图书。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居里夫人曾经说过:“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要无限相信书的潜力。为了使学生的阅读活动丰富多彩,富有成效,可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指导学生阅读与各种课外活动的开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融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努力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把读书活动同开展趣味知识竞赛结合起来,开发学生的智力。根据学生好奇性强,肯动脑、思维敏捷等特点,可结合书本知识和课外读物的有关内容,有计划地开展“三会”(读书报告会、佳作欣赏会、读书故事会)、“三赛”(朗诵比赛、背诵比赛、读书知识竞赛)、“三评”(优秀读书笔记展评、优秀手抄小报评比、班级读书新星评比)活动,使学校图书室真正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了应有的功能。开展讨论会和辩论会,开展读书心得、书评、演讲等读书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演讲能力、辩论能力;开展由家长共同参与的“亲子阅读”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这种形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鉴别能力。把读书活动与学生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注重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学校可结合每年重大纪念日和活动,制定一些比赛,如“爱我中华”、“颂祖国”等演讲、故事会、绘画书法等,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把读书活动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为了开拓学生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可经常组织学生做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并让学生将所见所闻写成文章,利用宣传窗进行宣传。同时将他们收集的图片、写的文章装订成册,作为成果进行展出,以期激发更多的学生热爱图书,阅读图书。

论图书馆资源的公平利用 篇8

论文摘要:期刊文献作为图书馆最常用、最直接的信息传播载体,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知识新、参考价值高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发利用期刊文献资源为高校科研人员、师生服务,已成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课题。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期刊文献资源利用水平还不高。本文就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图书馆期刊资源利用率的几点对策。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期刊;利用率

l目前影响图书馆期刊利用率的因素

(1)利用期刊意识能力不足。表现为仍有相当学校读者信息意识淡薄。学生普遍缺乏利用图书馆期刊文献信息的意识,不善于利用期刊文献信息和丰富的高校图书馆馆藏,特别是图书馆期刊文献资料。办有借书证而从未光顾过图书馆的读者并非鲜见。二是信息获取能力低,收藏信息的图书馆,读者不去借阅、利用,期刊文献中蕴涵的信息就不会为读者接受。由于读者的信息获取能力低,不知道本专业有哪些图书馆检索工具书,不知道本专业在图书馆有哪些核心期刊,不了解这些期刊的结构及检索路径和方法,久而久之,就视图书馆文献敬而远之。

(2)期刊资源配置不合理。表现为一是与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不协调,没有根据学校学科设置,合理配置各类文献资源比例,造成期刊资源利用率低。二是没有考虑满足学校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从读者的反馈信息来看,专科生比较关注的是图书馆的基础服务内容,本科生和考研生的意见和需求则转移到文献参考咨询服务方面,如希望扩大馆际互借服务、提供更便捷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条件、提高文献传递服务的效率等;教师则更加关注电子资源的使用问题,并对文献信息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希望增加外文期刊、要求举办针对性的讲座培训、更好地发挥学科联络人的作用等。

(3)期刊资源配置不足。表现为纸质期刊数量不足、品种不多,纸质期刊尚未突破传统服务模式局限,电子期刊开发的深度与广度又不足,加上开放时问有限、阅读座位不够,难于满足读者的需要,特别是近几年多数高校实行扩招以后读者人数的剧增,导致文献总需求激增,招生人数增加必然导致读者人数激增,读者人数增加使得图书馆馆藏期刊相对减少,图书馆经费少和书刊高价格的压力,新购置的期刊和复本量都跟不上扩招人数的步伐,读者需求与图书馆的文献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电子期刊虽很大程度上能代替图书馆己订购的纸质期刊,但节省经费并不明显,师生大部分愿意用纸质期刊。

(4)新技术应用较慢。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普及,电子期刊也快速发展,但时至今日,高校图书馆期刊采用成功的计算机期刊管理系统很少,究其原因,电子期刊虽然在装订、人力、空间存储费用上看比纸质期刊省人,省空间、省一些经费,但电子期刊也有局限性:①许多网上电子期刊尚缺乏严格的精审制度,质量有待确定;②目前使用电子期刊,仍然存在涉及作者、出版者、订购代理商、图书馆的版权价格问题;③电子期刊的数量、可获性、价格等不稳定;④一旦取消订购电子期刊,则该刊的过刊可能丧失掉;⑤技术力量不足;⑥各高校图书馆对电子期刊资源缺乏协作精神,资源共享往往只限于本图书馆。

(5)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不高。传统封闭、低层次服务的格局是影响期刊有效利用的重要因素。多数图书馆期刊信息服务单一,服务方式陈旧,主动服务意识较差,“守摊式”地坐等师生上门,对纸质期刊不流通,不外借等因素严重制约纸质期刊的利用率。期刊工作人员在结构上不够合理,素质普遍偏低,学图书馆学专业的人不懂本校所设专业知识,学本校专业或其他专业的人不懂图书馆学知识。现有人员素质适应不了深层次期刊资源开发和高质量服务水平的需要,除了提供阅览借阅外,几乎没有去搞深层次的期刊信息开发工作。

2提高期刊利用率的对策

(1)转变观念,重视开发利用期刊资源。期刊具有时效性强,内容新颖、形式灵活等特点,能快速地反映社会性和科技的动态,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期刊的文献的作用对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期刊的利用率越高,所产生的效应、效益也就越大,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水平就越高,对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竞争力作用就越大。因此,对高校阁书馆来说,改变过去长期以来“荦书轻刊”、“重藏轻用”观念,重视期刊资源开发利用,引导读者重视图书馆期刊文献获取信息显得十分重要。对高校师生来说,要更加注重提高利用期刊扶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期刊文献及时了解掌握学科专业最新动态。

(2)明确要求,合理配置期刊资源。首先要根据学术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科特色和科研优势确定选购期刊的范围,突出重点,突出藏刊特色。其次,要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选择学术水平高,实用价值大、利用率高的作为核心期刊,要连续订购,以保证期刊的完整、系统。理论性期刊、资料性期刊、普及性期刊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前两种应该是收藏的主体。在选订某种图书时,注重三大衡量标准;即注重期刊的内容质量,是看其是否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参考性,注重期刊的构成质量,即期刊体系结构的科学合理程度,衡量标准是看其体系结构的,度、深度、新度的科学性及各部分比例关系的合理程度。第三,不断扩大电子期刊订购。电子期刊因其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易于检索等特点受到用户的喜爱,越来越多的读者将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作为自己查找资料的首选。在数据库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读者才会考虑到纸质期刊和其他的途径。

(3)应用新技术,实现期刊工作现代化。期刊工作现代化主要是为了加快期刊信息的交流传递,提高馆藏期刊的利用率和摆脱落后繁杂的手工操作,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期刊管理,光学记录应用于期刊文献典藏,光盘应用于期刊联网,为读者提供多功能的计算机网络资源服务,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期刊管理模式,使图书馆真正成为集用户需要的信息资源和服务为一体的大信息平台。一是建立馆藏电子期刊和印刷型期刊的导航。摸清楚本馆全文电子期刊的,将所有数据库中的全文电子期刊挑选出来,将整理出来的目录和印刷型期刊目录合并、分类和组织。利用数据库技术整合在一个统一的界面下,读者可以通过刊名、issn号等检索所有的期刊,方便读者的使用,大大地提高期刊的利用率。二是整合电子期刊资源。针对用户的需求,开发出统一的检索界面平台,读者输入检索词后,所有的馆藏信息都能快速获取,包括印刷型、光盘型、数据库等各种类型的资源均在同一个界面显示。第三,提供馆藏印刷型期刊的目次服务。对于没有全文电子期刊的纸质期刊,可以将纸质期刊封面目次扫描上网,保证用户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新文献信息,并根据需要前来借阅。

(4)完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要通过制定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确保期刊的有序流通。摆放期刊按学科分类排放,将核心的、常用的期刊放在显眼易取的地方,开辟新期刊专架,让新期刊及时呈现在读者眼前,对新订期刊及时宣传报道,如办期刊宣传栏,编制图书馆文献新刊通报、目录索引等,并送有关领导、系部、各教研室、供他们需要时查阅。开展专题咨询活动、解答各类有关咨询。对期刊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与深层服务,向读者提供广、快、新的信息服务,开展网上咨询,为读者搭建互动交换平台,帮助师生在茫茫的期刊世界中漫游,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所需的.信息。积极实行纸质期刊的流通,纸质期刊的流通是期刊管理和服务创新的大势所趋,也是提高期刊利用率的一种方法。加强与馆外信息机构的合作,采用更加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和国内外的许多机构建立联系,通过期刊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等多种方式,满足用户对各类文献信息查询以及快速获取的需求,网络文献传递服务有利于促进最广泛的、面向最终用户的资源共享和保障,依据地域优势,本着互惠互利、注重效益的原则,各馆将对成员馆读者开放文献阅览、电子阅览等服务,实现了多个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

论图书馆资源的公平利用 篇9

1 信息资源来源社会化

伴随咨询业务量的激增和咨询内容的繁多, 大量咨询问题的解答要求图书馆必须拥有更为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 图书馆信息资源扩大外延势在必行, 而图书经费和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有限性制约着DRS的开展。因此, 必然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上大量的各类社会共享信息资源, 将其融人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体系, 成为DRS的重要参考信息源。广泛、多样的资源保障系统将为DRS能够向读者提供全面、准确、快捷的优质咨询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国教育部对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定义是“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将用户与专家和学科专门知识联系起来的问答式服务”。图书馆参考咨询员很多还不是专家, 不可能各个学科都面面俱到, 总会遇到超出自身知识无法回答的问题, 或者由于咨询量的剧增, 使参考咨询员往往不能及时地完成咨询任务。为了弥补这一缺陷, 使咨询问题的解答更具准确性、可靠性和权威性, 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 聘请和吸纳图书馆以外的资深专家加入到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工作中, 将是必然的和可行的。把有知识背景的信息检索专家、参考咨询专家、社会各行业领域学科专家充实到咨询队伍中, 承担兼职的咨询工作, 形成DRS系统的专家库, 协同建立咨询问题解答的保障机制, 这将大大提高咨询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 取得最佳的服务效果。

架构在开放性网络平台上的数字参考咨词服务, 其用户将不再仅局限于到馆的或本地的用户, 用户范围将扩大到整个社会乃至世界各地, 所有上网的终端访问者只要有需要咨询的问题, 都可能成为DRS的潜在服务对象。DRS的用户具有匿名性, 会给参考咨询馆员增加解答难度, 缺乏用户背景知识会使咨询双方沟通不够清晰, 影响咨询问题的解答。这时, 参考咨询馆员的责任心和理解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给用户提供贴切全面的服务才能真正赢得用户与服务对象社会化直接关联的是用户的需求多样化, 用户咨询问题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管理等社会各个领域。可以说, DRS将使更多无法预见的社会成员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服务对象和资源的使用者, 无形之中拓宽了传统概念上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范围, 丰富了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内容, 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可以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DRS通过面向政府决策、科研企业经营与产品开发的社会化服务, 将与整个社会和机经济活动产生更为密切的联系, 真正体现出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同时, 也将提升图书馆整体的社会地位。

2 信息资源合作化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合作化。这有两方面原因:

客观上, 咨询问题日益复杂多样, 服务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 人员和资源有限, 以及服务时间、地点、人员配置等原因, 单个图书馆都会感到势单力薄, 难以实现24/7的理想服务模式, 用户的咨询需求难以有效满足。为了更好地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需要图书馆等信息机构充分发挥各馆馆藏和专家资源优势, 联合起来, 协同解答咨询问题。

主观上, DRS的合作化与图书馆界倡导的馆际信息资源共享相一致。多年来, 图书馆人从不同角度研究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 积累了丰富的业务合作传统和基础, 如联合馆藏和联合编目等。DRS本身无疑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共享方式, 不仅实现了图书馆人多年的夙愿, 而且在形式和理念上都丰富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内涵, 使信息资源共享在手段和内容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因此, DRS走合作化的道路是必然的和可行的。根据工作时区、资源特点、学科优势等来选择最合适的图书馆, 把最佳的解答传送给最终的用户, 这是DRS合作化的初衷。

目前, 主要的合作性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有:

国内地区性的: (1)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汕头图书馆、湛江图书馆等合作建立的“数字图书馆参考咨询眼务中心”; (2) 上海图书馆联合上海高校和科研图书馆及相关机构建立的“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 (3) 浙江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省科技信息所共建的浙江省联合知识导航网; (4) 台湾“国立图书馆”委托新竹交通大学图书馆开发的台湾地区在线合作参考咨询服务网。

全国性的: (1)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及科研院所图书馆联合相关文献信息机构, 推出的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科学参考咨询台; (2) 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全国图书馆信息咨询协作网”; (3)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专家咨询系统”。此外, 由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承办,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参建的CVRS项目 (CALLS分布式联合虚拟参考咨询系统) , 是中国高等教育分布式联合虚拟参考咨询平台。

3 参考信息源的利用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馆藏参考信息源从载体形式到内容都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不仅有印刷型信息源, 如馆藏书目、索引、文摘及种类检索工具书等, 还有异军突起的电子型信息源, 如数字化的光盘、电子期刊、电子工具书、全文数据库及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一般认为前者是传统参考咨询信息源, 后者是数字参考咨询信息源,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首先, 应正确看待这两种信息源的关系, 通过参考文献5对传统参考咨询信息源与数字参考咨询信息源及其检索进行的全方位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两者有共存互补的基础和必要。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国立公共科技图书馆 (FHHFBCOPAH) 在1985年—2000年期间参考服务使用的信息资源结构的统计结果显示, 传统信息资源与局域网和互联网上的电子资源共同构成了图书馆参考服务的信息资源基础, 并指出这有利于合理地对不同类型的咨询问题做出解答。可以说, 印刷型信息资源和电子型文献资源都是开展DRS的有效参考信息源。

美国著名参考馆员I.C.马奇总结出参考咨询的“三M”法则, 即“资料” (material) 、“智力” (mind) 和“方法” (method) , 认为资料是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的物质保证, 信息源对DRS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建设参考信息源时, 必须注重传统参考信息源与电子信息源同时并举, 并有机结合使用。还需将常用的有关网络参考咨询的学术站点加以集成, 或利用有关信息采集系统和搜索引擎系统进行集成和整合, 通过合理配置多载体、多类型的文献资源, 形成新的具有特色的馆藏优势。通过DRS, 将促进传统文献资源与不断增长的数字化资源和网络资源实行集成管理与服务的机制与界面, 探索新的DRS方法。

4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规范进展

随着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广泛开展和深入进行, 国内外图书馆开始重视网络参考咨询服务质量的控制与评价。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主要有: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方法。

主观评价, 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评价标准, 由专家或同行进行评价。

客观评价方法, 单从用户角度对咨询服务进行评价。目前通常采用的方式:用户调查表 (发放或在咨询网站上链接) 和用户评价答复的满意度。

服务质量控制, 目前采用的技术手段有:在咨询系统的解答过程中, 请用户对答复信息进行现场打分评价。根据综合 (主观和客观) 评价, 对不合适的咨询人员进行再学习或调整。

摘要:本文结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指出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未来发展的四个趋势, 即个性化、社会化、合作化和集成化, 并结合每种趋势分析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完善和促进作用, 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个性化,社会化,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马艳.试论网络下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报杂志》.2000 (3) .

论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 篇10

2.1 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

图书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是指在庞大的因特网信息群中根据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要求,搜集相关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加以组织,使用户浏览或查询。在进行上述的工作中,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人工采集。主要通过浏览因特网、查阅书目、报刊等相关工具或通过与他人交流获得。其优点在于链接站点由人工筛选,相关度较高。其缺点在于效率低,难以采集到相关的URL。

自动化采集。一是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指能在数据库中查找信息的工具,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服务手段,它将因特网的网站或网页进行收集、组织、整理,然后再以超文本的形式,通过因特网,向网络用户提供网络信息资源的服务。其优点是其数据的产生简单、方便,能找到大量的信息。但其产生的数据有可能比网上资源本身还大,而且目前还没有任何搜索引擎解决了非文本、图书、压缩文件、音响、动画文件等的索引和编制问题。采用这种方式,查准率不高,用户难以找到实际有用的相关文献。二是由专门的采集软件来完成。其工作原理是,从一个或一组URL开始,访问该URL并进行本地检索,同时记录该URL,然后再以这些新的URL为起点,继续进行本地索引,直到没有满足条件的URL为止。在记录新的URL时,可以进行分析判断,去掉不需要的URL。其优点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采集比较完整。在网络信息资源采集的实际操作中,可结合人工采集和采用专门的软件来完成。

2.2 网络信息资源整合

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分类法。按照体系分类法的原理,在网

络信息资源中,按照某种事先确定的概念体系结构,分门别类地逐层加以组织,用户通过浏览的方式逐层加以筛选,直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进而通过信息线索找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

(2)专题法。提供检索窗口,进行多元检索,用户只要在出口输入信息的相关词,即可找到所需信息线索。

(3)软件法。即将某学科或领域的所有已获得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固定的记录格式存储,并提供若干检索入口,用户通过检索入口,就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或资料。它包括两种:一是专题数据库法。图书馆可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开发具有权威性、使用性、可靠性并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建立一些学科专题数据库,将有关网络信息资源汇集起来,以方便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有价值的信息。二是指示数据库法。由于因特网是依靠域名进行管理的,并为其提供静态的IP地址,IP地址是和URL(域名)是由因特网的网络信息中心配置以标识一个唯一的实体,即网址,这就为管理网络信息资源提供了条件。利用一些优秀的搜索引擎,把分散的网址集中起来,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有针对性地对已开发的网络信息资源分类,并进行专业标识,在把分类后的网址按照排序的方法呈现、规范化,然后提供给用户,使其可以迅速查找相关数据,了解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等。

2.3 网络信息资源的系统管理

网络信息资源的动态性使其能够被分享、重复使用和分析,能够被改装、拷贝以及用新的方式重新组合。网络空间也可以为用户提供集合的、筛选的、选择性的多种服务,这些都为人类从整体上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提供了可行的工具。但再好的科学技术假如失去科学合理的管理为支撑,也无法达到目的。近年来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管理体制与之不相适应,不同的系统的信息服务网络林立,没有协调为一个整体,无法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部门之间、地方之间相互分割,自成体系,信息资源网络发展欠协调,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重复分散、浪费和效率低下的现象。这就意味着用户要获得有效的、完整的检索结果,就必须做相当多的工作,这也同时增加了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难度。实际上,这与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相悖:共享的网络信息资源需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也就是相互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满足用户的要求。由上可知,相互不协调就是制约我国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的瓶颈。因此,在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中,笔者建议采用系统资源共享的管理方法。

系统资源共享的管理方法并非新思路。IT界早已开展了这方面的服务,例如虚拟主机(各用户共享同一台主机),主机租用(各用户共享网络设备、监控设备、电源机房等)。系统共享管理方法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各馆的现有人才和软硬件的作用,从总体上提高各馆系统维护、运行、更新成本,为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提供长期、稳定、可靠的系统和网络平台。与国外一些图书馆流行的系统外包相比,系统资源共享的管理方法更有利于协调各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

系统资源共享的管理方法大致分两种:一是以中心馆为主、成员馆为辅的集中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资源共享的优势,投入少,维护方便,对各成员馆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适用于中心馆数据量、用户量都不大的情况。二是松散性合作模式。分散管理较为灵活,适用于各馆之间差距不大,数据量、用户量较大,对软硬件、网络响应速度、带宽要求较高的情况。这两种管理模式并无明显区别,可同时使用,二者各有侧重。

收稿日期:-04-16

【参考文献】

1 毕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索传军.论网络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4)

3 孟广均.信息资源管理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论图书馆资源的公平利用 篇11

试论网络环境下古籍图书的保护与利用

古籍图书保护与利用是当前摆在图书馆古籍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光荣使命.网络环境下的古籍图书保护是对以往古籍保护方式的一个新的`尝试.必须大力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古籍图书如何进行更好地保护与利用的途径,同时认真研究数字化古籍文献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应对策略.

作 者:石岩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图书馆,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刊 名:理论观察英文刊名:THEORETIC OBSERVATION年,卷(期):2009“”(5)分类号:G250关键词:古籍图书 古籍保护 网络

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的保存和利用 篇12

关键词:保存,利用,数字资源,迁移

对图书馆来说, 传统资源 (如:书籍、胶片等) 的保存, 已经摸索出了一套非常成熟的方法和工具, 利用它们我们可以避免传统资源受到损害, 可以将这些珍贵资源保存上百年, 甚至上千年。但是, 对于更好地完成对数字资源的保存和利用还将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 数字资源也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在增长。因为它比传统的纸质介质更易传播、复制和再利用。但是, 数字资源不易保存的特性, 也对人们保存人类文明的知识记忆提出了挑战。

人类之所以取得今天的进步, 也是与过去的文明无法分割的。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充满了对新知识的追求和对旧知识的重构和提精的过程, 所以, 如何完成对馆藏数字资源的管理、保存和利用就成为当前图书馆面临的责无旁贷且极具挑战的任务。

一.数字资源不易保存的原因

首先, 我们分析一下数字资源不易保存的原因:

1、存储介质易损坏

即使在非常理想的环境下, 记录数字资源的介质也是非常容易受到损坏的。由于这些介质具有易碎、易损、易变质等特性, 也就使得数字资源极易丢失。目前, 即使使用寿命较长的光盘, 理论寿命也就仅有十到一百年, 而光盘具有不可修复的致命弱点, 一旦受损将使得整张光盘的数据无法使用和修复。

2、对于已经存储的数字资源缺乏重放和修复技术

对于介质的易损性可能并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将要面临的更大挑战是如何使得我们过去已经存储的数字资源可用。众所周知, 目前计算机软、硬件发展迅速, 硬件和软件的更新通常是以三到五年为周期进行循环的。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便宜的价格和更先进的技术, 同时也给数字资源的永久保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3、对于数字资源的保存缺乏统一的协议、标准和方法

为保留我们存储的数字资源的利用价值, 使得这些资源在较长时间内可用, 必须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否则, 在没有统一标准和规范情况下存储的数字资源, 未来在使用时将存在很大的风险。

4、数字资源无法独立存在, 必须与软件相结合

数字资源之所以能够得以利用, 是因为有相应的软件支持, 二者密不可分。软件的可用性又与存储介质和介质的存取软件密不可分。而就目前的技术而言, 还未研究出如何将过去淘汰的软件与现在的介质相结合的方法。

二、对保存数字资源存储介质的要求

图书馆履行着保存珍贵数字资源的义务和职责。作为图书馆来说, 应当在有限的经济和技术资源下, 履行归档保存和服务的需求, 尽可能地满足各类读者的不同形式和层次的要求。存储系统应当能够处理各种类型的数字信息, 包括文本、数字、音频、视频、图像等。我们存储的这些数字资源不应当仅仅作为纸质介质的替代品, 因为很多资源仅以数字形式存储, 不能打印出来。从理论上讲, 存储系统应当具备以下能力:

较长的生命周期

较高程度的灾备防护能力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较大的存储能力

三、图书馆对馆藏数字资源的保存、管理和利用策略分析

目前, 大多数的书商为图书馆提供的数字文献是存储在光盘上。随着缴送数字文献的增多, 如何对光盘进行合理的管理、保存和利用也是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面临的问题。此外, 很多图书馆都将归档的数字资源存放在光盘上, 如何保证这些资源的持续可用, 如何保证提供合理的保存条件等都是需要考虑的。

如何存储资源描述信息同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很多资源都具有多种存储形式, 如缩微胶片、磁盘、光盘等, 书目记录和相关的描述信息都具有不同版本的描述, 如何将这些信息进行合理整合, 如何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也是我们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数字资源数量的不断增长, 可以采用层次化的存储管理技术, 即分级存储管理 (H i e r a r c h i c a l S t o r a g e M a n a g e m e n t, H S M) 技术, 以实现对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 提高每种存储设备的利用率, 节约成本。该项技术主要通过存储管理软件实现文件在高性能存储设备与低性能存储设备之间的透明传输。由于高清晰的图像文件的访问频度较低, 主要被放置在速度较慢的存储介质上。对于应用来讲, 文件的传输和存储是透明的, 通过在系统中驻留一个“s t u b”文件, 用于指向文件实际的物理存储位置来实现资源的透明传输。目前该系统对资源的组织主要通过相关的命名机制结合Unix目录结构来实现, 但目前在这方面还没有统一的命名标准规则。此外, 对于一条资源记录中包含多个文件, 如对于一篇文章中存在多个图片, 而且每张图片都是按单独的文件进行扫描而成的情况, 也无法实现将所有文件作为一个单元记录管理。

对于存储资源的管理, 应当做好资源逻辑名称和物理名称的对应关系, 即应当有一张表格, 详细记录不同资源条目的存储位置。特别是随着资源量的增长和存储策略的变化对资源的存储位置作出变更时, 应当及时地对资源存储表格作出变更。这种管理方式只适用于资源数量比较小, 对资源的存储和访问一般比较固定的情况。但是, 图书馆主要面对的是对海量数字资源的管理, 应当制定相应的的命名规则, 开发更智能的资源管理系统, 特别是当资源的存储位置发生变更时, 在资源条目和它们所包含的内容文件之间建立更合适的组织结构。

对于图像文件的存储可以采用对高清晰的未压缩的图像文件离线存储, 以降低存储成本;对于压缩的图像文件一般存放在在线设备上, 为用户提供在线服务。随着数字资源的不断增长, 如何管理这些海量数据, 如何确保已归档数字文件的持续可用性, 是图书馆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当前, 所有文档资料依赖于计算机存储, 随着计算机软件、硬件更新频度不断加快, 我们如何在多年后依旧保证数据的持续可用, 数据库中的数据依旧保证具有完整的数据结构, 都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理论解决办法主要是迁移策略, 但是目前仍旧停留在理论阶段。目前美国国家档案馆主要采用“原始数据格式”的存储方法, 他们将所有用于长期保存的数据用ASCII码存储, 以减少对计算机的以赖性。如何能够更好地保存和管理数字资源, 是每个图书馆面临的巨大挑战, 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四、数字馆藏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原则

图书馆藏数字资源丰富, 资源类型复杂, 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和国外一些图书馆的先进经验, 同时遵从以下原则:

可靠性原则

无论采用何种保存和利用方法, 都必须确保所保存资源安全、可靠;确保所保存资源的“真实性”。

可用性原则

不同类型数字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方式不同, 应当根据资源的不同类型制定合理的策略, 保证对资源的正常应用。

总之, 我们所制订的标准和策略应当确保现在的数据可以安全、可靠地迁移到下一代系统同时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可用。

参考文献

[1]、王中海.浅谈数字资源的保存.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9期

[2]、张晓林, 宛玲.CSDL外购数字文献资源的长期保存策略,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年06期

[3]、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Guideline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Digital Heritage.March2003.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o13/oo1300/13007le.pdf

论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论文 篇13

4结论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关部门应该立足城市发展的实际,从长远发展战略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确保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问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侯丽鸿.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J].山西建筑,,40(3).

论图书馆资源的公平利用 篇14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今后,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取而代之的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不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进行具体的规定。同时,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还实行了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学校和教师在课程管理和教学实施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开发课程。要开发课程,必须拥有足够的课程资源,于是课程资源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被提出来。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小学仍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同样需要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出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急需研究的新课题,它将成为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问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结合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践的观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开发与利用以及开发的主要原则和途径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概念

资源指“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资源的概念在不断扩大,资源不再仅仅指自然的资源,还包括了各种社会的资源。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都需要有一定资源的支持。

课程资源是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2]。”“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3]。”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要达到新一轮课改的目标,当然也需要有一定的课程资源作为前提。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即是指形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根据这一概念,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亦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素材性资源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锻炼方法与手段、体育教学组织与教法、课程目标、体育情感与价值观等五个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条件性资源主要包括实施本课程的人才资源、财力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和体育器材用品资源等5个方面。

素材资源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要素的来源,即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方法体系的来源。它可以看作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运行的软件。现代信息传递的渠道多种多样,体育课程素材资源可以从各种教材、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音像材料、光盘和互联等获取。另一方面,还有大量的体育课程素材资源存在于各地方、社区之中,需要靠我们去开发、筛选和利用。

条件资源是体育课程实施所需要的硬件,缺乏条件资源体育课便难以顺利进行,因此,它决定着体育课程实施的范围和实际水平。体育课程对时间和空间条件要求是比较高的,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需有较大的时间和空间作为保证,除此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人力、财力和体育器材的支持。

课程资源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的前提,但丰富的资源只有经过筛选和加工后才能真正进入课程。因此,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目标,需要提高课程资源开发和运用的水平。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全国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的体育课程管理体制。由专家们根据体育学科的逻辑编制的统一大纲,把各学年段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进度安排得十分详细周到,全国各地都按照统一的大纲实施体育教学。全国一个纲的课程管理体制,具有权威性,管理十分方便,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执行起来较省事的特点。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学生的基础等差异很大,以致于不少地方由于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执行大纲。原大纲包含着大量的未经改造的竞技体育内容,其中一些内容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可望不可及,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未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根据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不再制定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而是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称课标)。课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对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提出具体的要求,但对完成课程目标所需要的内容与方法只提出了一个大体的范围,各地区、学校和体育教师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由于课标没有规定教学内容的时数,根据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状况,教师可随时对不同内容的教学时数进行调整[4]。课标是对全体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各地方、学校和教师应当努力做到的。但对于如何实现课标,地方、学校和教师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地方、学校、教师应当根据各自的需要、特点和优势,充分挖掘丰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并从中筛选出受学生欢迎的、有效的和切实可行的各种教学内容与方法,创造性地去实现课程的目标,做到目标一致,殊途同归。另外,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也是为了调动地方、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让大家放开手脚更好地完成课改的任务。这些改革措施不仅意味着给予地方、学校和教师放权,更意味着对地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今后不再有现成的固定的“脚本”照搬了,每位体育教师都应当在追求课标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拟定自己的“脚本”,上出自己的特色课。更新观念,全面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体育课程被理解为仅仅是按课程表排的,在学校操场上的体育课,是一个限定在学校中和规定的45min内的封闭系统。对体育课程的这种理解,限制了我们对身边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的关注和开发。如今,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逐渐打破了以往的封闭式的课程观,把体育课程看作是存在于校内外广大空间且不受45min限制的开放系统。“因此,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让体育课走出学校运动场,与学生的课余活动、家庭和社区生活结合起来,是现代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5]。”这种新的体育课程观有利于我们开拓眼界,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3.1 树立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时间观

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首先要有时间的保证,仅靠每周2~3次体育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程包括课业与进程,其中,进程决不仅仅指课堂上的教学过程,还应当包括学生在校内的

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外体育活动过程,包括学生节假日参加的家庭、社区等体育活动过程。学生的这些体育锻炼时间都应当被看作是体育课时间的延伸,属于体育课程的时间范畴。充足的时间资源是实施体育课程的保证,体育教师应以开放的眼光积极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的时间资源。

在体育课改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常使得体育课时间的安排不可能同以往那样固定不变。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在时间资源的调配上应当灵活机动。目前,不少学校的选项课、俱乐部制等学校改革,就不但打破原来的班级授课制,也打破了常规固定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有时还要求我们打破一堂课45min的规定,有些内容的教学需要采取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必要时还可以安排在周末进行。当然,时间资源的灵活调配,并不是意味着可以随便和无计划,任何时间上的调配都应当事先征得学校的同意,并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3.2 拓展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空间

体育课程的实施需要有较大的空间,没有足够的空间,体育教学便难以进行,这是体育课程一个突出的特点。然而,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学校的体育空间都是十分有限的,这对体育课程改革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在努力拓展校内体育空间的同时,还应当以开放的眼光去开发校外的体育课程空间。

上一篇:2022新时代好少年心得及启示下一篇:德育之感恩父母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