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的重要性

2024-1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供水的重要性(推荐8篇)

城市供水的重要性 篇1

一、供水管网漏损率的确定

建设部提供的资料表明,根据对408个城市的统计,我国城市公共供水系统(自来水)的管网漏损率平均达21.5%。

国家相关标准确定了城市供水企业管网基本漏损率不应大于12%。根据我公司2003年底的统计资料(生产科提供):年供水量为735万吨,年售水量为540万吨,确定我公司的修正值为+2%,最终确定

我公司供水管网漏损率为24%。

二.影响管网漏损率的主要因素

1、旧城区管网管材落后、腐蚀老化、年久失修,旧城管网所用管材主要是灰口铸铁管、自应力混凝土管和镀锌钢管,漏失甚是严重。

灰铸铁管因其生产工艺本身的缺陷和问题,含碳量较高、金属基体组织和石墨形态不理想、管体截面不均匀、铁水易于吸取气体、管壁孔气难于消除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灰铸铁管脆性大、强度低,残余应力大,成为管道爆管和暗漏的主要隐患。

自应力混凝土管由于铺设年代久远,经过道路改、扩建多位于机动车道下面,路面移动荷载较多,且埋深较深,由于路面沉降,易造成管道断裂、接口脱落爆裂,由于路面干扰噪音较大,漏点不易检测。

我市DN100以下多数采用镀锌钢管,钢管埋设在地下,年久内外腐蚀严重,造成漏水。DN100以下虽然管径较小,但位于背街小巷与下水道混杂,跑冒滴漏不易检测,漏点个数位居第一,其漏水量不容忽视,特别是压力稍大时,可以说是整管到处都漏。

2、施工质量也是引起供水管网损漏的重要因素。

安装管理不严格,所用材料质量把关不严,沟槽基础和土方回填不合格,而导致的安装漏失严重。

1)、管道经过软土地基时。软土天然含水量大、可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当软地基压缩沉降、或管体上部受覆土、车辆荷载及土体侧向位移时,产生纵向、横向剪切,在接口、腐蚀点等最薄弱处产生破裂而漏水。或发生胶圈挤脱、水泥承口松脱而发生漏水。

2)、在有局部坚石、砖块相接触处或回填有大于规范的石块、建筑垃圾、冻土等,由于没有处理好基础垫层和回填土方质量不好从而引起UPVC管发生破损。

3)、铸铁管中大部份是因沟槽处理不好,地基下沉,管体挪位造成承插口爆裂,管道安装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回填所致。

4)、腐蚀问题。管道防腐措施不当,特别是在施工困难、管道交错、横过下水管等复杂地段中小口径钢管,由于管内壁没做防腐,管外壁防腐层太薄,造成管道腐蚀。在经过下水道、排水沟时,没有加强防腐措施。这样管道腐蚀穿孔时,就往下水道、排水沟漏水,因此难以被检测到。

5)、阀门安装、阀门井筑砌不规范,伸缩器不合格不能伸缩,造成阀门维护工作难以开展,发生漏水后难以维修。

6)、表前附件漏水处理不及时,甚至长期跑、冒、滴、漏。

3、加压泵站出厂水计量不准确,而导致的计量偏差。部分用户水表质量不合格或年久失修没有定期周检造成计量不准。

4、用户稽查不力,违章盗水、转供水严重

a、表前两趟管、卸表盗水,拔指针,改动水表齿轮,故意埋表和损坏水表等盗水。

b、部分企业或用户用水量增大时,故意损坏水表进行盗水而少计收,造成漏失。

c、消火栓管理不力,从消火栓上私自大量盗水。

5、营业所管理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a、抄收员管理不力,存在人情水、关系水,里外勾结,少抄、低估甚至不抄共同制造表坏、未用水等现象。

b、营业核减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避免造成已抄而又减免的漏失现象。

c、水价变更监督机制有待加强,避免造成的价位漏失。

d、用户台帐管理存在漏洞,偶见丢失用户、无用户档案现象而造成的用户用水无人抄收的漏失。

6、管网压力调度不合理。对于我区目前实际情况,工矿企业较少,日变化系数大,因夜间压力过大而造成的无为漏失。

供水压力 就某一处漏点而言,漏水量与压力成正比。供水压力持续高压或压力的骤变,均会引起存在爆管隐患的管道发生爆管事故。

7、检漏设备不健全,检漏人员未经正规培训,人员技术素质较差,检漏力度不大。

8、市政道路施工、建筑施工时基槽开挖使管身两侧受土压力不均造成管道坍塌或直接破坏管道,车辆等外力辗压,均会造成管道发生意外爆管事故。

三、控制管网漏损的对策

1、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a、通过管网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建筑文摘”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ml面,某一部位发生冬季凸起或雪融,夏季凹进或潮湿的地表面异常现象。

b、路边的一排树木、其中的一、两棵比周围其它树木生长的茂盛。

c、某一段供水管网附近,杂草、芦苇生长的很好,而周围其它地方根本没有生长的现象。

d、道路边上的建筑物、围墙、电线杆或侧石发生倾斜和凹陷的情况。

e、个别供水管网区域或线段,出现较大管网压差,其压差值大大超过正常的理论计算的水头损失数值。

f、个别雨、污水井、电缆沟水排放量过大,且水质清,长期没有断流现象。尤其是雨水井、电缆沟在没有雨天的情况下,有排水现象更引起怀疑。而且此种漏水点存在隐蔽性强,水损失量大的特点。

3、通过运用科学仪器手段,对管网运行参数、压力、流量等数据的测定。

a、对在线管网在不影响企业用水情况下,可分片、分段、逐级进行总干管测流和分干管测流。首先要确定总表与分表的误差数值,使总水表和分水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同时读取1小时水量,看其是否平衡,如果总表取水量和若干个分表取水量之和的差在两种表的误差范围内,说明这是水表本身误差所致,管线没有泄漏,如总表取水量和分表取水量之和的差大于两种表的误差范围,则认为管线有泄漏。

如果分表数量过多,测漏时尽量关闭那些可以暂时停水的用户,以使测漏结果明朗化。减少总表与分表产生的误差。

b、用泄漏噪声自动记录仪对路面负载较重的地段的管网,如十字路口、丁字路口、企业大门出入处,道路拐角处,重要干线的过路管线进行漏噪声监测,特别是夜间使用,监测效果更好。它由6个自动记录的传感器组成,把监测的结果通过控制器送到计算机,然后由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给出漏水情况。

c、根据供水情况和条件把供水区域分成大小适中的若干小区,主要考虑能够形成枝状供水条件,或通过关闭阀门形成枝状供水条件也可,用超声波流量计对该区域24小时全天流量和最小流量进行监测,一般最小流量测试时间设置夜间0-3点所发生流量,仪器显示结果有无流量出现零的时段或根据24小时流量计算出全月流量与水费收缴做平衡比较,以确定该小区是否有漏水现象。

4、非漏点的排除技术

在取得以上三个方面的资料数据后,对这些异常迹象经过加工处理,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判后,进行确认、解释和排除,为漏点的准确定位打下基础。

1)、任何探测到的振动声波,都存在漏水的可能性。反过来,管网存在的振动声波,有可能不是漏点引发的,还存在着其它因素:

a、用户水表安装不规范或流量过大,使水表传动齿轮超负荷,出现咬合声音。

b、一些类别的阀门如:中线蝶阀、截止阀、止回阀等,其结构的形式对水产生阻流现象,从而引起振动。

c、一些在线的入户闸、阀闸、水嘴等,在运行操作上因开启不够,或关闭不严,从而使管网产生振动,出现声波。有些暂没联通的入户闸,因其封闭不严,有渗漏现象,同样也会产生振动声音。

d、在小区网内,用户私自安装管道泵,或高层建筑二次加压水泵,其运行时,也会对市政管网产生振动声波。

e、有些大的机械设备运转时,或其它一些管网出现漏点时,因在施工时与供水管网交织在一起也会产生共振。

f、一些管件如:三通、弯头、比例较大的渐缩管,水经过此处时,要改变流向或加快流速与管壁间产生摩擦,出现声波。

要掌握对不同的现象产生的各类声波的音色能加以区分,就要多听、多练、多实践。因为各种现象产生的声波有它的规律性和特性,只有通过若干次对某一种声音的监听,就能掌握其声波的特性和规律,听起来就耳熟。除此之外还要靠追声法,追踪产生声源的振点。在获取声波地点的管网上,再取不同方向的两点,作相关比较,根据声波的大小,然后确定声音的来源方向,继续向声音大的方向追声,直至追至声源。用开关阀门,或水表等方法制止振动声波出现,以及结合在线管网实际构成情况等方法来观察确定声音的起因,以达到排除这些不是漏点引起的声波。

2)、当环境、植物、建筑物等发生变化和出现异常现象时,首先考虑其异常现象周围有无供水管网,或有无其它如:绿化、热力管网,再观察其现象与管网泄漏有无关系,是否由地面沉降不均匀,建筑物受力不平衡等因素所产生。当确定异常现象周围有供水管网存在时,就要对管网的声波作重点探测,以此判断有无漏点。当雨、污水管道、电缆沟内出现水排放量大,且水质清时,用追水法追至水的源头,根据排放水量,结合供用水量做相关平衡比较,以及对被怀疑的水样,进行针对性的水质化验分析,做最后的水样判断和排除。水质化验分析是探测漏水点的一种很好的辅助方法,一般常用的化验方式为:余氯、水温,电导性酸、碱值,硬度等的测定。

3)、排除不确定因素最有效的方法是追水法。假设漏点存在,其漏失的水量必有去处。一般有三种可能;①如果漏点附近的土质没有经过换填改造,保持原始状态,漏失水量很快渗出地面,成为明漏。②通过附近的雨、污水管。③通过换填改造后的石屑层、炉灰层、砂层窜入很远的地下。利用追水法,把异常迹象附近所有可能排放漏水量的雨、污水井逐个进行排查,判定有无漏水现象存在。

三)、检测方法的应用和技术规定

1、采用音听法,应符合下列条件:

a地下管道的检漏可采用此法;

b用音听法检漏前应掌握被检查管道的有关资料;

c先用电子音听器(或听棒)在可接触点(如消火栓、阀门)听音,以初步判断该点附近是否有管道漏水;

d应选择寂静时段(一般为深夜),在沿管段的地面上,每1m左右,用音听器听音。当现场条件适合应用相关仪,可用该仪器复核漏水点。

2、采用相关分析检漏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a二接触点距离不大于200m,DN≤400的金属管,尤其是深埋的或经常有外界噪声的管段宜采用此法;

b二个探测器必须直接接触管壁或阀门、消火栓等附属设备;

c探测器与相关仪间的讯号传输,可采用有线或无线传输的方式;

d相关分析法与音听法结合使用,可复核漏水点位置。

3、采用区域检漏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a居民区和深夜很少用水的地区宜采用此法;

b采用该检漏法时,区内管网阀门必须均能关闭严密;

c检测范围宜选择2~3km管长或2000~5000户居民为一个检漏小区;

d检漏宜在深夜进行,应关闭所有进入该小区的阀门,留一条管径为DN50的旁通管使水进入该区,旁通管上安装连续测定流量计量仪表,精度应为1级表;

e当旁通管最低流量小于0.5~0.1m3/(km·h)时,可认为符合要求,不再检漏。超过上述标准时,可关闭区内部分阀门,进行对比,以确定漏水管段,然后再用音听法确定漏水位置。

4、采用区域装表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a单管进水的居民区,以及一、二个进水管外其他与外区联系的阀门均可关闭的地区可采用此法;

b进水管应安装水表,水表应考虑小流量时有较高精度;

c检测时应同时抄该用户水表和进水管水表,当二者差小于3%~5%时,可认为符合要求,不再检漏;当超过时,应采用其他方法检查漏水点。

5、采用区域检漏兼区域装表检漏时,在检漏区同时具有区域装表法及区域检漏的装置。当进水量与用户水量之比超过规定要求时,采用区域检漏法检漏。

四)、区域漏损控制的技术方法

区域漏损控制就是在区域漏损评价的基础上,主动地、有计划地对管道进行检漏。首先确保各阀门启闭良好。可以在消火栓附近加装流量计和加压泵。在检漏时,可使用加压泵,短时间增加区域内管道压力,更易发现漏点。在夜间11:00pm~4:30am作区域流量监测,这段时间内用水量较少,如果流量计显示有较大的、稳定的流量,则可能存在漏损,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漏损控制包括4个主要步骤:

(1)用阀门控制和分割测试区域。区域内用水只能经过流量计进入管网。

(2)流量监测。记录各个时段的流量,观察区域内用水或漏水的变化。

(3)流量分析。分析连续记录的流量数据,与合理的夜间最小流量作比较。如果有相对较大的夜间流量,就可以初步判断存在暗漏。先关闭距离流量计最远的阀门,再关闭近一点的阀门,每一次关闭阀门时,记录流量计数据。流量下降比较突然时,说明有漏损的管段正好被关闭了,这段管道将重点检查。

(4)检漏。在怀疑有漏损的管段上确定漏点,开挖修理。

前3个步骤是通过区域性的流量检测,了解供水管网的工作状况,评价区域漏损。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检漏、维修计划。在管网中实行区域漏损评价和主动检漏,与被动检漏相比,虽然多耗费一定的资金,但更有利于保障供水和及时维修。

五)、分片区主动检漏的方法

在怀疑有漏损的重点区域,关闭与相邻管道连接的阀门和用户阀门,用消防车向区域内的消火栓输水加压,通过察看管道压力在升压后是否能保持稳定,初步了解测压区域内管道是否有大的漏损;第二阶段是检测可能有漏损的管段,保证了管道的正常运行。

分片区地主动检漏是减少暗漏的主要手段。关于检漏仪器的使用,听音检漏和相关仪检漏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大部分暗漏可以用听音检漏的方法确定,少数漏点可由相关仪发现。听音检漏要求沿着管线检查有无泄漏,有些地方管线埋设较深或管线上方有杂物堆积,这些情况下,使用相关仪较有优势。相关仪虽能排除干扰,可以在白天嘈杂的环境下使用,有较高的漏点定位精度,但在实际使用中,相关仪的使用效率不如听音检漏。从国外的检漏经验看,也以听音检漏为主要手段,配合使用相关仪,把相关仪用于定期的管网漏损巡查。根据检漏仪器的使用特点,一般在深夜进行检漏,主要是避免外部噪声的干扰,在0.15~0.20MPa的管网压力情况下,听音检漏可以发现并确定漏点(通常情况下,管网压力在0.3~0.5MPa左右,检漏效果更加明显)。

六)、漏点的定位技术

当初步确定管网存在漏点后,需对漏水点的确切位置,进行逐步缩小其存在范围,由区域缩小到线段,然后用仪器确定为点。缩小范围的方法有两种:

1、用流量计显示法缩小范围

由近及远,逐步开起阀门,观察流量计,那段无流量显示,说明此段无漏点。那段流量计开始计量水流量,说明漏点此管线段。

2、通过声波消失方法缩小范围。

由远及近,逐步关闭阀门,产生振动声波,说明管线存在漏点。

3、漏点的精确定位主要靠两种仪器设备:相关仪和频率分析型检漏仪。

a、相关分析定位

相关仪工作原理

供水管道存在漏点,漏水声会沿管道传播,在两端放置的传感器会收到漏水信号。如果漏水点正好在中间,信号同时到达。如果不是在中间,会有先后得到时间差Td。设总距离D,声波传播速度是V则可以求得漏水点到B传感器的距离L:

L=(D-V×Td)/2

实际中,D可测量得,V由主机自动给出,Td则是通过相关计算得到,Td的计算过程如下:

假设R传感器收到的震动信号为Y1(t),B传感器收到的震动信号为Y2(t),由同一震源发出的两个信号经噪声过滤和内部滤波器的补偿作用具有相似性,可近似看为:Y1(t)=K Y2(t-T)。

两个信号延迟时间T的大小相关函数确定:

当R取值大时,Td=(T)由此求出延迟时间Td。如果Td=DV说明漏水点在蓝色(B)传感器处或蓝色(B)传感器以外;如果Td=-DV,则漏水点在红色(R)传感器处或红色(R)传感器以外。如果Td=0,则L=D2,说明漏点在中间。

相关技术的应用:

由相关计算得到漏点与A传感之间距离:

L=(D-V×Td)/2

理论上当D、V、Td无误差时,L亦无误差。相关仪可以准确给出漏水点。但在实践中

D,V,Td都有误差,而传播时间差Td由高精度的相关测定求出,所以Td的误差几乎不被考虑。怎样减少D与V的误差是能否使用好相关仪的关键所在。

管线长度的输入误差,通常是由于地

下管线走向不明(如管线转向,埋深变浅、变深等)而引起,这种情况时,充分利用管线探测器,配合管线图查明地下管线走向十分必要。

b、频率分析型检漏仪定位

在听漏过程中,人耳能辨别泄漏噪声的大小,而无法定量区别其频率。利用接地探头,沿管线上方间隔0.5米选点,垂直管线平行位移三点,大管道采用S形选点,逐点进行监测,通过地面音强、音频的探测分析,来精确定位。其关键在于不同漏点,选择不同频带,如选择正确,能提高漏点定位精度,减少误差。

漏水点产生漏水声的频率与管网破裂大小、管径、管材有关。通常,塑料管的漏水声为低频信号而钢管或铸铁管的漏水声为高频信号。技术人员在对漏点定位时,必须掌握漏点所在管线的管径、管材等参数,以便正确选择滤波频带,这样就可以把泄漏噪声的主频率突出出来,其目的是放大泄漏噪声信号,抑制干扰噪声信号,使技术人员能快速精确定位漏点位置。

以上两种仪器设备,可根据不同漏水点、不同管材、不同地点、环境分别灵活使用,同时也可对同一漏水点使用不同仪器相互探测,相互复核,相互确认,以进一步确定漏点的准确位置。

六、结束语

供水管网漏损率是供水企业重要的考核指标,加强漏损控制的目的就是尽早发现漏点,减少漏点的漏损时间,降低漏损量。这对保护城市水资源,改善环境,提高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有积极意义,我们应该从各种环节做好工作,将管网漏损率控制在行业标准范围内。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建筑文摘”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

城市供水的重要性 篇2

电液比例阀包括比例流量阀、比例压力阀、比例换向阀。根据工程机械液压操作的特点, 以结构形式划分电液比例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螺旋插装式比例阀, 另一类是滑阀式比例阀。

螺旋插装式比例阀是通过螺纹将电磁比例插装件固定在油路集成块上的元件, 螺旋插装阀具有应用灵活、节省管路和成本低廉等特点, 近年来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常用的螺旋插装式比例阀有二通、三通、四通和多通等形式, 二通式比例阀主要是比例节流阀, 它常与其它元件一起构成复合阀, 对流量、压力进行控制;三通式比例阀主要是比例减压阀, 也是移动式机械液压系统中应用较多的比例阀, 它主要是对液动操作多路阀的先导油路进行操作。利用三通式比例减压阀可以代替传统的手动减压式先导阀, 它比手动的先导阀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更高的控制精度。可以制成伺服控制手动多路阀, 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 减压阀使输出活塞具有不同的压力或流量进而实现对多路阀阀芯的位移进行比例控制。四通或多通的螺旋插装式比例阀可以对工作装置实现单独的控制。

滑阀式比例阀又称分配阀, 是移动式机械液压系统最基本的元件之一, 是能实现方向与流量调节的复合阀。电液滑阀式比例多路阀是比较理想的电液转换控制元件, 它不仅保留了手动多路阀的基本功能, 还增加了位置电反馈的比例伺服操作和负载传感等先进的控制手段。所以它是工程机械分配阀的更新换代产品。出于制造成本的考虑和工程机械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特点, 一般比例多路阀内不配置位移感应传感器, 也不具有电子检测和纠错功能。所以, 阀芯位移量容易受负载变化引起的压力波动的影响, 操作过程中要靠视觉观察来保证作业的完成。这种由电磁比例阀、位置反馈传感器、驱动放大器和其它电子电路组成的高度集成的比例阀, 具有一定的校正功能, 可以有效地克服一般比例阀的缺点, 使控制精度得到较大提高。

2 电液比例多路阀的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技术

为了节约能量、降低油温和提高控制精度, 同时也使同步动作的几个执行元件在运动时互不干扰, 现在较先进的工程机械都采用了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技术。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是一个很相似的概念, 都是利用负载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去调节泵或阀的压力与流量以适应系统的工作需求。负载传感对定量泵系统来讲是将负载压力通过负载感应油路引至远程调压的溢流阀上, 当负载较小时, 溢流阀调定压力也较小;负载较大, 调定压力也较大, 但也始终存在一定的溢流损失。对于变量泵系统是将负载传感油路引入到泵的变量机构, 使泵的输出压力随负载压力的升高而升高, 使泵的输出流量与系统的实际需要流量相等, 无溢流损失, 实现了节能。压力补偿是为了提高阀的控制性能而采取的一种保证措施。将阀口后的负载压力引入压力补偿阀, 压力补偿阀对阀口前的压力进行调整使阀口前后的压差为常值, 这样根据节流口的流量调节特性流经阀口的流量大小就只与该阀口的开度有关, 而不受负载压力的影响。

3 工程机械电液比例阀的先导控制与遥控

电液比例阀和其它专用器件的技术进步使工程车辆挡位、转向、制动和工作装置等各种系统的电气控制成为现实。电气操作具有响应快、布线灵活、可实现集成控制和与计算机接口容易等优点, 所以现代工程机械液压阀已越来越多地采用电控先导控制的电液比例阀 (或电液开关阀) 代替手动直接操作或液压先导控制的多路阀。采用电液比例阀 (或电液开关阀) 的另一个显著优点是在工程车辆上可以大大减少操作手柄的个数, 这不但使驾驶室布置简洁, 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操作复杂性, 对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随着数字式无线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 出现了性能稳定、工作可靠、适用于工程机械的无线遥控系统, 布置在移动机械上的遥控接收装置可以将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转换为控制电液比例阀的比例信号和控制电液开关阀的开关信号, 以及控制其它装置的相应信号, 使得原来手动操作的各个元件都能接受遥控电信号的指令并进行相应动作, 此时的工程机械实际上已成为遥控型的工程机械。从安全角度考虑, 它发射的每条数字数据指令都具有一组特别的系统地址码, 这种地址码厂家只使用一次。每个接收机只对有相同地址码的发射信号有反应, 其它无线信号即使是同频率信号也不会对接收装置产生影响。加上其它安全措施的采用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工业遥控装置与电液比例阀相得益彰, 电液比例阀为工程机械的遥控化提供了可行的接口, 遥控装置又使电液比例阀得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4 电液比例阀在工程机械上应用实例

该机采用了3片TECNORD TDV-4/3 LM-LS/PC型比例多路阀, 负载传感油路中的3个梭阀将3个工作负载中的最大压力选出来送至远程调压溢流阀的远控口, 调整溢流阀的溢流压力, 使液压泵的输出压力恰好符合系统负载的需要即可, 从而达到一定的节能目的。压力补偿油路使得通过每一片阀的流量仅与该阀的开度有关, 而与其所承受的负载无关, 与其它阀片所承受的负载也没有关系, 从而达到在任一负载下均可随意控制负载速度的目的。某推土机推土铲手动与电液比例先导控制实例。当二位三通电磁阀不通电时, 先导压力与手动减压式先导阀相通, 梭阀选择来自手动先导阀的压力对液动换向阀进行控制;当二位三通电磁阀通电时, 先导控制压力油通向三通比例减压式先导阀, 通过梭阀对液动换向阀进行控制。

5 小结

以上简要介绍了电液比例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工作特点, 对比例阀的负载感应和压力补偿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电液比例阀的不同应用, 特别是在工程机械的先导控制和遥控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论述。电液比例阀对简化工程机械操作、提高效率和作业精度以及实现智能化作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日益拓宽必将使工程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摘要:电液比例阀是阀内比例电磁铁根据输入的电压信号产生相应动作, 使工作阀阀芯产生位移, 阀口尺寸发生改变并以此完成与输入电压成比例的压力、流量输出的元件。阀芯位移也可以以机械、液压或电的形式进行反馈。近年研发生产的插装式比例阀和比例多路阀充分考虑到工程机械的使用特点, 具有先导控制、负载传感和压力补偿等功能。它的出现对移动式液压机械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电控先导操作、无线遥控和有线遥控操作等方面展现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插装阀,电磁阀,节流阀,减压阀

参考文献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城市供水的重要性 篇3

关键词: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 城市供水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064-01

1 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的特点

普通变频恒压供水方式存在着能源浪费、二次污染、给城市管网造成负压等等弊端。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既能利用自来水管道的原有压力,又能利用足够的储存水量缓解高峰用水,且不会影响城市管网的正常供水。

1.1 不会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

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设备是直接与市政管网连接,中间没有其它环节,省去了低位水箱,系统全密封运行,异物不能进入系统内部,不与空气直接接触,不会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同时降低了成本,节省了水泵房的占地面积,降低了建筑负荷。

1.2 充分利用管网余压,节约运行成本

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在运行时借助市政自来水的压力,在原有管网压力的基础上叠加所需的压力差,差多少,补多少,充分利用管网的余压,系统自动调整水泵运行台数或调整水泵转速,实现一直在高效率点运行。大大节省了运行费用,符合国家节能的要求。

1.3 低区供水稳定,停电不停水

无负压变频供水系统直接和市政自来水管网相连,在停电时加压泵虽停止工作,但自来水管网压力依旧可维持低区用户供水,即使在停水时,用户也可以靠稳流灌存水维持短时间供水。

1.4 减少系统损失,节约能源

无负压变频供水系统全自动运行无须专人值守,也没有水质处理仪器,免去定期清洗、消毒等工作;减少了系统滴、漏、益流的损失。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2 系统运行原理

(1)当自来水压不足致使压力下降时,防负压装置和稳流罐中的检测装置采集稳流罐中的真空度及水信号,通过控制柜控制防负压装置和稳流罐中的特殊装置动作,抑制负压产生,保证城市管网不受影响。

(2)设备正常运行时,系统叠压(无负压)直接供水,通过实际用水情况设定用水点工作压力,用负压反馈来调节变频器频率。如果实际压力高于设定压力,降低变频器频率,反之升高变频器频率。

(3)当设备进水压力不小于出水设定压力时,水泵机组进入休眠状态,系统通过旁通管直接供水。

3 节水、节能情况比较

3.1 传统的供水方式:浪费现象严重

(1)水资源浪费。

水池(水箱)经常存在跑、冒、滴、漏、蒸发等现象,且水池(水箱)的定期清冼,清洗水箱时必须将原水箱中的水全部放完再用大量自来水冲洗,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假设北京市人口共1300万,每5000人共用1个水箱,共需水箱2600个,每只水箱按80t计算,每个水箱每年至少清洗2次,全市每年为清洗水箱白白放掉的自来水就要高达416万吨。

(2)电资源浪费。

市政管道有压水放入水池或水箱中,原有的水压力变为0。送到用户的水又要从0开始加压,造成能量的白白浪费,北京市每年的生活总用水量大约为7亿吨,利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的水量50%左右,其它50%为加压供水,所需水泵重复加压每天的耗电量为

=

=80882(kWh)

W----水泵的耗电量(kWh)

r----水的密度(kg/m3)

Q----水的流量(m3/s),取11m3/s

H----水被提升的高度,市政给水压力一般为0.2~0.3MPa,本计算中H=20米

t----水泵的运行时间(h),计算一天的耗电量取24小时

1----水泵的效率,取80%。

2----电机的效率,取80%。

该部分用水是由若干台水泵进行加压的,但计算的方法相同。每天重复加压浪费的电能就8万度电,在能源如此紧张的状态下,应该采用更好的供水方法,减少能源的浪费。

这种运行方式能耗大,设备运行费用较高。

3.2 无负压给水方式:节水、节能、运行经济

(1)节水。

全封闭结构,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不存在清洗、消毒用水。每年可以节约大量的自来水以及水箱清洗的费用。

(2)节能。

设备与自来水管直接串接,可以充分利用自来水管道的原有压力,在自来水管网原有压力的基础上进行加压。如果自来水管道的压力满足要求,设备就停止工作,节能效果显著。以六层楼为例,用水高峰期时,水压可以达到4层,用水低峰期时,可以供到6层。無负压供水设备只是在用水高峰期时对5~6层用水进行加压,用水低峰期时不用加压供水。能耗大大降低,可达到50%~80%以上。

(3)低区停电不停水。

突然停电的情况下,无负压供水设备利用管网的原有压力,给用户供水。做到停电不停水。

(4)运行经济。

这种运行方式能耗小,设备运行维护费用低,比较经济。

4 安装情况比较

4.1 普通变频恒压供水方式

普通变频恒压供水方式供水,必需修建水池或水箱,如果采用水池,水池内有严格的内防腐要求,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水池结构墙上要预留很多套管,增加了泄漏点,加大了施工难度,使管道和设备布置、安装复杂;如果结构墙上套管预留不准确,会给施工、安装带来更多的困难。如果采用水箱,水箱的基础施工,水箱的安装、灌水试验、管道的连接,安装较复杂。其次不论修建水池还是安装水箱,都占用了很大的建筑面积。

4.2 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方式

无负压设备成套出厂,用户的自来水进水管和出水管直接与设备对接,安装简单,施工周期短,并且大大地节约了占地面积。

5 结语

无负压恒压供水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节能、节水、节地、节省建设资金等方面优势显著,成为取代水池、水箱等传统二次供水设施的首选。但要实现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持续发展,市场急需规范,必须设置进入门槛,制定高水平的行业标准,使无负压供水系统真正达到节水、节能、节约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第二十一条.

[2]刘永刚.无负压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山西建筑,2006,32(19):158~159.

[3]伊君.无负压供水设备初步探讨[J]. 中国建筑信息,2006(1):6~7.

城市供水条例全文 篇4

第二十条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水质检测制度,确保城市供水的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第二十一条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管网测压点,做好水压监测工作,确保供水管网的压力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禁止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装泵抽水。

第二十二条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应当保持不间断供水。由于施工、设备维修等原因需要停止供水的,应当经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提前24小时通知用水单位和个人;因发生灾害或者紧急事故,不能提前通知的,应当在抢修的同时通知用水单位和个人,尽快恢复正常供水,并报告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三条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应当实行职工持证上岗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人事部门等制定。

第二十四条用水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计量标准和水价标准按时缴纳水费。

第二十五条禁止盗用或转供城市公共供水。

城市公共供水服务规范 篇5

城市公共供水服务规范

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940—2007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山东省建设厅(2007年12月29日发布,2008年1月20日 实施)

前 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建设厅提出并组织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市市政公用局、济南水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市海润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高密市水业公司、临邑县供水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善东、王冠、李继春、姜力、李瑞仙、李强、周广安。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公共供水的定义、服务质量、服务时限及监督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城市公共供水服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705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T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CJ/T 206?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城市供水条例》 《城市道路管理条例》

《山东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 3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城市公共供水

是指城市公共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单位和居民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

3.2 城市公共供水设施

是指专用水库、引水渠道、取水口、泵站、取水井群(井)、管网、水厂、公用水站、消火栓、贸易结算水表及其附属设施。3.3 二次供水

二次供水是指公共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度储存、加压和消毒或深度处理,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3.4 二次供水设施

二次供水设施是指为保障用户用水需求而设置的高、中、低位储水池(箱)及附属的管道、阀门、水泵机组、气压罐等设施。4 供水水质与压力 4.1 基本要求

供水企业应为用户提供连续、稳定、优质的供水服务。4.2 供水水质

4.2.1 公共供水水源采用地表水时应符合GB 3838标准的要求,采用地下水时应符合GB/T 14848标准的要求。

4.2.2 城市公共供水水质应符合GB 5749标准的要求。

4.2.3 城市公共供水水质检测的采样点选择、检验项目和频率及合格率应按GB/T5750和CJ/T 206执行。水质 综合合格率应达到95%以上。

4.2.4 城市公共供水的水质情况经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后,应每月在当地媒体或网站公布。

4.2.5 城市供水水质不能达标时,应迅速按规定程序告知用户,并启动应急预案,尽快恢复正常供水。4.3 供水压力

4.3.1 城市公共供水管网干线末梢的服务压力不得低于0.14MPa。

4.3.2 城市公共供水的管网压力合格率应达到96%以上(不含因水源短缺或不可抗力引起突然爆管造成局部地区出现降压断水的情况)。5 服务要求 5.1营业服务

5.1.1 供水企业应与用户签定供用水合同,以确认供用水关系,规范供用水行为,明确供用水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5.1.2 供水企业应设置供水服务热线,全天(24小时)接受用户咨询、求助及投诉,并与当地12319服务热线联动。积极采用现代化服务手段、新型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高效服务。5.1.3 供水企业应设立客户服务中心,全面负责供水经营与服务等各方面的业务受理。客服中心应公开业务受理范围、办事程序、受理时限、服务承诺、投诉电话及收费标准等服务内容,向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5.1.4 城市供水服务应建立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AB角制等规章制度。不予受理的业务应明确告知不受理的原因。

5.1.5 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用户,不论用水规模大小,均享受平等服务。须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由供水企业与用户约定。

5.1.6 实施供水企业经营公报制度。每年3月底以前,供水企业应在当地媒体或网站上公布经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确认的企业的基本情况、上一生产经营与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和本供水经营管理目标和保障措施等信息。5.2 收费服务

5.2.1 供水企业应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5.2.2 供水企业应以供用水协议约定的贸易结算水表显示的用水量向最终用户计价收费。5.2.3 不同用水性质的用户共用一具贸易结算水表的,其收费标准应按供用水协议的约定分类比例收费。用水比例发生变化有争议时,应重新核定用水分类比例;双方对用水分类比例不能达成一致时,应分表计量。

5.2.4 抄表收费人员应向用户出具用水量通知单及收费发票,抄表准确率应达到99%以上。供水企业应提供水费查询服务。

5.2.5 对违反《城市供水条例》有关规定应停止供水的用户,经县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供水企业应在停水3日前,向用户发送停水通知。5.3 服务人员要求

5.3.1 服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熟练的业务技能,接待用户时,应主动、礼貌、热情,不推诿、搪塞。

5.3.2 服务人员应着职业装,衣着整洁,佩带胸卡,仪表端庄,举止文明,使用文明服务用语。

5.3.3 服务人员上门服务时,应主动向用户说明来由,并出示相关证件,征得用户同意后入户服务。

5.3.4 入户维修服务人员维修完毕,应将现场清理打扫后方可离开。

5.3.5 在为用户服务过程中,应秉公办事,不得吃、拿、卡、要,不得刁难。5.3.6 治水人员应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6 供水设施维修、抢修

6.1 贸易结算水表的维修与更换

6.1.1用户贸易结算水表报修的,供水企业应在24小时内到场维修。水表不能修复的,应予以更换。

6.1.2 供水企业应备有周转用水表,以备维修贸易结算水表时临时更换之用。6.1.3 维修后或更换的水表应经有资质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6.1.4 用户或供水企业发现贸易结算水表或水量有疑问,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的,应将贸易结算水表送有资质单位进行鉴定。6.2 设施抢修

6.2.1 供水企业因工程施工、设备维修等计划性原因停止供水或降压时,应提前24小时通知用户;因发生灾害或紧急事故等不可预见原因停止供水,应当在抢修的同时通知用户。局部地区生活用水停止供水超过72小时的;应当采取临时供水措施。

6.2.2 接到漏水或爆管报告后,供水企业应在2小时内到达现场做止水处理。

6.2.3 城市公共供水设施发生突发性事故后,供水企业要及时组织抢修。水管直径在300mm以下的修复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水管直径在300mm至800mm的修复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水管直径在1000mm以上的修复时间不超过48小时。(由于交通、道路或其它障碍无法进行修理以及不具备作业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除外)6.2.4 抢修施工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设置围挡和公示牌,夜间设置警示灯,减少对城市交通影响。涉及破路的,应在抢修的同时按照《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办理破路施工手续。

6.2.5 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维修、抢修完毕后,应清理现场,并在24小时内通知其他相关部门处理现场。

6.2.6 发现闸阀井、表井、消火栓等井盖或设备丢失、损坏的,应于8小时内进行补配或修复。不能及时补配或修复的,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7 二次供水服务要求

7.1 二次供水设施应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的要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操作运行、维护保养、巡视检查制度及安全责任制、水质定期化验制等各项规章制度。7.2 二次供水水质应符合GB 5749标准的要求。7.3 二次供水压力应符合供用水合同的约定。

7.4 二次供水管理与操作人员应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

7.5 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应保持二次供水设施周围的环境整洁,每周至少检查一次。7.6 二次供水设施应至少每半年清洗消毒一次,并对水质进行化验。清洗消毒工作应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清洗机构进行。

7.7 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应保证供水不间断、小修不过夜,大修停水提前24小时公告。8 监督管理

8.1供水企业应聘请社会监督员,定期收集和分析用户意见。每年不少于两次以调查问卷或座谈会等形式,邀请社会各界对企业服务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8.2 供水企业应定期对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对出现的服务质量问题及时整改。

8.3 城市公共供水企业、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应接受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对供水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及时整改有关问题。9 投诉与处理

9.1 供水企业受理用户的投诉或主管部门转办的投诉,一般投诉件2日内办结;复杂投诉件7日内办结。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篇6

城市供水单位应当做好原水水质检测工作。发现原水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时,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水利、环境保护和卫生主管部门。

第九条 城市供水单位所用的净水剂及与制水有关的材料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净水剂及与制水有关的材料等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城市供水单位应当选用获证企业的产品。

城市供水单位所用的净水剂及与制水有关的材料等,在使用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质量标准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条 城市供水设备、管网应当符合保障水质安全的要求。

用于城市供水的新设备、新管网或者经改造的原有设备、管网,应当严格进行清洗消毒,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 城市供水单位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编制供水安全计划并报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备案;

(二)按照有关规定,对其管理的供水设施定期巡查和维修保养;

(三)建立健全水质检测机构和检测制度,提高水质检测能力;

(四)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频率和有关标准、方法,定期检测原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水质;

(五)做好各项检测分析资料和水质报表存档工作;

(六)按月向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如实报告供水水质检测数据;

(七)按照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的要求公布有关水质信息;

(八)接受公众关于城市供水水质信息的查询。

第十二条 城市供水单位上报的水质检测数据,应当是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检测的数据。水质检测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客观、公正地出具检验结果。水质检测数据按以下程序报送:

(一)城市供水单位将水质检测数据报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地方网中心站汇总;

(二)地方网中心站将汇总、分析后的报表和报告送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

(三)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汇总、分析地方网中心站上报的报表和报告,形成水质报告,报送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城市供水单位从事生产和水质检测的人员,应当经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但是,仅向本单位提供用水的自建设施供水单位除外。

第十四条 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应当建立水质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人员,加强水质管理,定期进行常规检测并对各类储水设施清洗消毒(每半年不得少于一次)。不具备相应水质检测能力的,应当委托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测。

第十五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以及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 [以下简称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城市供水水质检查和督察制度,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进入现场实施检查;

(二)对供水水质进行抽样检测;

(三)查阅、复制相关报表、数据、原始记录等文件和资料;

(四)要求被检查的单位就有关问题做出说明;

(五)纠正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十七条 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妨碍被检查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知悉的被检查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十八条 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阻挠。被检查单位应当接受监督检查和督察,并提供工作方便。

第十九条 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实施现场检查时应当做好检查记录,并在取得抽检水样检测报告十五日内,向被检查单位出具检查意见书。

发现供水水质不合格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责令被检查单位限期改正。

第二十条 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应当委托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监测站或者其他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进行水质检测。

第二十一条 被检查单位对监督检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监督检查意见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实施监督检查的机关申请复查。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将监督检查情况及有关问题的处理结果,报上一级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并向社会公布城市供水水质监督检查年度报告。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违反本规定行为的,有权向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举报。

第二十四条 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城市供水单位应当依据所在地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备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二十五条 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二)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三)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五)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六)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理措施;

(七)应急供水设施、设备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八)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事故或者安全隐患后,应当立即向有关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或者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报告。

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接到安全事故或者安全隐患报告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接到安全事故或者安全隐患报告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通知有关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

第二十七条 发现城市供水水质安全隐患或者安全事故后,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立即启动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者扩大,并保障有关单位和个人的用水;有关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应当立即组织人员查明情况,组织抢险抢修。

城市供水单位发现供水水质不能达到标准,确需停止供水的,应当报经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批准,并提前24小时通知用水单位和个人;因发生灾害或者紧急事故,不能提前通知的,应当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通知用水单位和个人,并向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八条 发生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事故后,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和取证。调查取证应当全面、客观、公正。

调查期间,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证据,不得谎报或者隐匿、毁灭证据,阻挠、妨碍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取证。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的罚款:

(一)供水水质达不到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

(二)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未按规定进行水质检测或者委托检测的;

(三)对于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净水剂及与制水有关的材料等,选用未获证企业产品的;

(四)城市供水单位使用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净水剂及有关制水材料的;

(五)城市供水单位使用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城市供水设备、管网的;

(六)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未按规定对各类储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的;

(七)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隐瞒、缓报、谎报水质突发事件或者水质信息的;

(八)违反本规定,有危害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的其他行为的。

第三十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城市供水单位未制定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

(二)城市供水单位未按规定上报水质报表的。

第三十一条 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不履行本规定职责、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循私舞弊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因城市供水单位原因导致供水水质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给用户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城市供水的重要性 篇7

1.目前我国对城市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普遍较低,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忽视了对全局的综合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支持, 而过于重视水资源监测、水资源管理、工程建设等多方面的信息化建设, 加之推进力度较弱, 降低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于全局工作的推进。

2.在城市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中, 欠缺对全局的统一规划以及相对应的技术支持。在对开发相关专业软件应用的时候, 没有与建设综合档案的管理系统联系在一起, 各自发展, 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全面协调、整体推进的形式, 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目标不够清楚明了, 没有考虑长远的规划和建设, 没有建立完善的数据统一标准以及格式。

3.供水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不够完善, 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经过由低级到高级, 由单个到群体的发展过程, 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基础是开发和建设完善的数据库系统, 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快供水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4.供水档案管理工作者对现代化档案管理技能的掌握不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供水档案信息化管理已经开始普遍实行办公自动化了, 在办公自动化的过程中没有及时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 使得部分管理工作者没有熟悉和掌握网络咨询服务、电子档案的归档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操作技巧和能力。

二、加快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方式

(一) 通过相关方式不断增加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先进性和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需要配备相关规模的硬件设备, 对于资金的需求性较大, 在资金投入上必须和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匹配, 在资金投入上不断增加与档案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 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正常运行, 有条不紊的开展。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机构的建设, 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 由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参加组成, 分管领导带头挂帅, 不断研究和探讨整体发展方案和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长远目标, 确定短期的阶段性工作目标, 及时解决和处理建设过程中的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明确相关工作机构的相关人员, 落实好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工作任务, 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 加入到系统内部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去并和所属的相关部门管理目标责任制。

(二) 重视管理工作, 打牢建设基础

第一, 为了能够确保供水档案信息化资源的正常交换,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 就必须重视和制定与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匹配的相协调的发展战略以及相对应的工作计划。

第二, 是不断建立和完善供水档案信息化的管理制度, 明确档案信息管理的具体流程, 实现供水档案信息的收集、让供水档案管理不断的标准化、规范化, 为确保供水档案信息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行, 不断加强供水信息档案综合档案室的业务监督工作和指导工作职责。

第三, 在供水管理软件的应用上不断的进行加强, 加大推广与供水系统相对应的符合规范的供水档案信息管理软件, 加强对供水档案综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 实现文件级的电子检索。

第四, 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综合档案室是归档文件的信息接收和管理机构, 必须重视和严格建设它的信息管理制度, 这样才能够确保档案电子文件的可靠安全性、以及文件的真实完整性。严格执行双套制的管理方法, 把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一起归档, 以实现数字化档案室。

第五, 不断推动和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及自动化办公的共同发展, 不断发挥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作用, 充分发挥和利用网站的重要作用, 向社会提供网上咨询和查询的服务, 有计划有目的上传公开的供水档案目录或者开放的供水档案全文信息。

(三) 为水污染防控、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支撑

近年来我国水污染越来越严重, 水污染防控显得尤为重要。而供水档案包括了水量、水质以及所有和水相关的数据, 它对水污染防控解决水环境的问题,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例如2005年在松花江水污染的事件中, 根据相关单位的综合供水档案资料, 结合实际情况, 通过反复校核, 提出了污染带推移的情况分析, 为松花江水污染防控工作指挥决策争取到了主动权。哈尔滨市政府就可以根据这些预测, 实行相关的工作措施有效的控制水污染, 以及降低水污染给当地市民带来的损失和不便。供水档案信息不仅在保障河流健康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维护人水和谐的方面, 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利用供水档案资料的分析结果, 有效的维护河流健康, 确保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以及饮水安全, 促进人水和谐发展。

(四) 加强培训, 建设队伍

计算机技术作为供水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际载体, 这就要求了供水档案信息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供水档案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 还需要具备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见, 培养和构建能够胜任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性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目前供水档案信息管理的当务之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培训, 和培养队伍。

第一,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 把供水档案建设和与其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现代化管理技术知识等各个方面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加入指导教学计划, 采取相关制度鼓励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通过业余进修、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 不断提升供水档案工作人员管理和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 铸造一批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供水档案信息的工作人员。

第二, 不断引进与此相关的专业人才, 以及先进技术, 优化人员结构, 提高供水档案信息工作人员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

第三, 不断加强对供水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相关信息意识的培养, 使供水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掌握和运用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手段, 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第四, 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不断增强档案管理发展的原动力。

三、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对城市保障能力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要, 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城市保障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供水管网犹如一个城市的身体血液, 只有城市血脉畅通了城市保障力才能够提高。供水系统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之一, 是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消防, 促进城市建设进程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水污染严重, 经常出现爆管、漏损、能耗过高等各个方面的供水问题, 阻碍了城市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 城市发展越来越快,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城市供水系统发展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 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这种新趋势, 适应科学发展观的需求, 必须加快提高城市供水系统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脚步, 实现对城市保障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城市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城市保障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必须对此引起重视。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加快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城市保障力, 就必须加快供水档案信息化管理。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如何加快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本文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加快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加强领导, 增加收入;注重管理, 打牢基础;加强培训, 培养队伍。总之, 加快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也是提高城市社会保障力的关键因素, 对于城市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必须对此引起重视。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 如果把水比作是城市的血液。那么城市供水管网就是城市的血液和命脉, 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要保证一个城市血液畅通, 就必须做好城市供水管网档案信息化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 城市供水管网越来越现代化, 加快供水管网管理现代化是社会的迫切需要, 确保供水管网档案信息的完整性, 准确性, 对建设和维护城市的供水保障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如何加快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以及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对城市供水保障能力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供水保障力

参考文献

[1]周琳.加快供水管网档案信息化建设, 提升城市保障能力[J].档案与建设, 2011, 04:65-66.

[2]刘晓杰, 王磊, 福龙, 贾建勇.我市大手笔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和供水质量[N].承德日报, 2011-05-21001.

[3]沈旭.供水安全多指标分级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3.

[4]韩晓平.针对供水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J].科技与企业, 2012, 24:93.

[5]李光华.松辽流域城市供水保障问题思考[J].东北水利水电, 2013, 12:29-30+72.

[6]崔君乐.提高科学发展水平确保首都供水安全[J].国有资产管理, 2010, 10:37-39.

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管理的若干思考 篇8

关键词:供水水质 安全 管理

随着工业用水循环率的提高,节水措施和节水意识的提高,城市普遍存在供水总量需求下降的趋势,但是,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28000亿立方米,而且其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造成我国的水问题很多,除了大的洪灾、旱灾外,在城市地区表现突出的是城市缺水和水污染。水资源的短缺造成社会经济的损害已经大于洪涝灾害,水资源的问题近年来也已经超过石油、能源等問题,被放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特别是京、津、华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甚至低于极度缺水国家以色列的人均449立方米水量,水问题尤为突出,水质问题是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型式,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代的水资源首要问题就是水质普遍恶化的问题。在水质型污染严重的现状下,必须提高供水安全的意识和技术保障手段,所以《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提出在21世纪最关键的前10年中,提高水质是主要目标。

目前,我国供水行业和国际上发达国家供水行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在供水水质指标A0C水平上,欧洲国家平均在10μg/L以下,而国内领先的深圳梅林水厂通过臭氧+活性碳吸附深度处理的出厂水AOC水平在37μg/L,而全国大多数出厂水AOC平均值在100μg/L左右;在消毒工艺特别是安全加氯工艺、供水管网和用户终端水处理设备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城市供水安全的概念

水是维系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需、不可替代的基本物质,饮水对维持生命非常重要。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提供安全的饮水对身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是基本的人权,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水的安全性对于保障公众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许多国家将供水安全纳入了国家安全的概念中。

供水安全(SafetyandSecurityofWaterSupply)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供水水质在使用中不应该给人体带来短期或长期的健康危害,即供水在自然属性上的安全性(WaterSafety)

二是,供水系统对遭受突发事故的威胁,包括,事故型供水水质危机有自然灾害、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内源性水质恶化、水厂运行事故和破坏性水质危机有人为蓄意破坏或恐怖袭击时,具有良好的预防、保护、应急和恢复功能,即供水在社会意义上的安全性(WaterSecurity)

二,水质安全管理是政府职责

造成水质风险的因素很多,特别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基本国情下,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众多且密集居住,自然灾害频发,洪水泛滥和严重缺水会形成高浊水、突发卫生事件、水环境突然变化,内源性水质恶化,异嗅异味富营养化蓝藻和绿藻以及微囊藻毒素、水源地周围有毒有害化学品和生物制品事故性泄漏、水厂事故、净水技术和工艺的不足、人为破坏和恐怖袭击等,所以,政府对水质安全的监管十分重要,是政府的职能所在。事实上,我国从1993年就开始了对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的政府监管,在城市公用事业领域中是最早实行政府监管的行业,而且重点就是对水质的监管。2005年底松花江污染造成哈尔滨近4007]人口停水四天的事故再次敲响了城市水质安全的警钟!

三,净水工艺技术改造措施

通过技术改造使净水工艺的每一环节在技术上处于经济合理的状态,是提高供水水质的重要环节。

1、适宜的混合条件

在常规处理中,短促而充分的混合是保证后续工艺处理效果的关键。生产运行中。当混合设施实际运行G值,有一定程度偏离合理值时,为改善混合条件,通常可采取以下措施:改造为机械混合池,效果较好的为水泵提升扩散管道混合器、机械搅拌混合器、水泵提升喷射混合器等;当有几组混凝沉淀池时,可比较停役其中一组后的综合效果,用两只管道混合器以适应不同水量。

2、充分、完善的絮凝过程

完善的絮凝是提高絮凝沉淀效果的首选,沉淀效果决定于絮凝体沉降特性和沉淀条件。水中脱稳颗粒碰撞的机率与GT成正比,用搅拌试验可求得当地水源最佳絮凝条件的GT组合。以同样静止沉淀条件,用搅拌试验来比较理想的混合、絮凝条件与生产絮凝池的差距,可以评估生产混合和絮凝设施的技术状态。

改造絮凝池是相对投入少而效果显著的技术和工程措施。改造内容主要是调整隔板间距(在机械絮凝池则是调整转速)或延长时间。折板絮凝池是维持较均匀G值的有效形式之一,机械絮凝设备是适应流量变化的合理形式。

3、合理的沉淀池改造

当絮凝体凝结良好,沉淀后水仍不能保证出水浊度的目标要求,则需研究沉淀池(或澄清池)改造的必要性。将斜管沉淀池改造为斜管沉淀/气浮池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效益好的实用技术。

首先,投资省、简单易行。整个沉淀池改造工程仅增加两面隔墙和一套压力溶气水制取及释气系统,斜管沉淀池的原有结构不变。

第二,处理效果好,滤池过滤周期明显延长。与常规气浮池相比,充分利用了池中原有的斜管,一方面提高了气浮分离效率,另一方面斜管上附着的生物膜在水中溶解氧较为充足的条件下,对于靴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第三,运用合理、灵活。沉淀气浮两个功能互相切换方便,对原水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强,使整个水厂的沉淀池负荷处在合理的状态。

4、严格最后把关性工序

对以浊度所指示的污染物而言,过滤是最后把关性工序。滤池冲洗后,滤料表层的含泥量宜小于1%。当滤层的浊度去除率较低,宜研究应用助滤剂和滤层改造的可行性。用模型滤池进行若干种滤层的过滤模型试验,求得适合本地条件的滤层和改造可能取得的效果,然后根据效益和投入分析确定改造方案。

此外,当常规处理后的水质不能满足供水水质要求时,则需增设相应的深度处理工艺。对经常超标项目,特别是有毒有害物质,要按超标项目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可查阅该项目的溶解眭、分子量、能否生物降解、氧化和吸附特眭等资料,以便针对特性选择工艺,经过多次的试验,确定相应的工艺方案及主要参数。

四,完善配水系统及管理维护对策

水质标准是指用户龙头放出来的水质。在出厂水符合标准的基础上,为保证管网水符合标准,应做到:

上一篇:大型车展策划案下一篇:支玉恒教学实录——《飞夺泸定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