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讲故事》演讲稿(精选13篇)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雷锋精神 创建文明校园。有这样一个人,他来到这个世界普普通通,离开这个世界轰轰烈烈。他身高只有1米54,体重不足50千克,但在我们心中无比高大。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谁不知道他的英名?他就是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雷锋!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于是,雷锋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一个普通战士的光辉形象牢牢地印在了千万人民的心中。为了更好地弘扬雷锋精神,我们向全体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学习雷锋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二、学习雷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吃苦耐劳,自立自强。
三、发扬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培养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他很平凡:技校生, 操作工, 班组长。
他很精彩:劳模, 标兵, 金牌, 奖章。
子承父业走进吉化
1986年, 17岁, 刘玉考入吉林化工技校化工班。1989年7月毕业, 分配到吉化染料厂25号车间。
刘玉的父亲是吉化化肥厂装卸队工人, 看到儿子按自己设计的“初中毕业上技校, 技校毕业进吉化”的“人生流程图”, 如愿以偿地穿上工作服, 成为吉化人, 甭提多高兴了。
那个时候的染料厂, 设备陈旧, 工艺落后, 坛坛罐罐, 环境艰苦。刘玉所在的车间生产还原艳绿FFB, 因为有毒有害, 工人们时常是防毒面具, 大皮兜子, 全副武装, 刚刚20岁的刘玉却十分知足, 爱岗敬业, 人们总是见到他乐呵呵的在岗位上奔波、忙碌。
刘玉入厂那年, 吉林省、化工部分别做出“学吉化”的决定, 吉化公司电视有影, 报上有名, 全国各地到吉化参观学习的人, 络绎不绝, 这让刘玉感到光荣而又兴奋。
下班回家, 他跟同是吉化人的父亲谈起自己参加工作的体会:“爸, 当个吉化人真好, 真光荣!”
“儿子, 咱得当个合格的吉化人、优秀的吉化人!”
当时, 吉化党委正在组织“吉化人形象”大讨论。为了说明什么是“合格的吉化人”, 爸爸讲了“麻袋毛”的故事:“你们染料厂有个李云山, 老工人, 那真叫爱工厂, 做主人, 长年累月, 他用积攒起来的麻袋毛给厂里换回两台大解放。”
这是刘玉第一次知道李云山的名字, 也头一次听说“麻袋毛”的故事:“爸, 你放心, 不能光沾吉化的光, 我也要为吉化争光。”
从此, 李云山就是榜样, 刘玉下定决心, 要成为“麻袋毛”精神新时代的传人。
1990年5月, 进厂还不到一年。有一天, 刚接班, 氧化反应锅的法兰垫呲开了, 浓度98%的强酸夹带物料溅射出来, 刘玉毫不犹豫的冲上去, 关掉阀门, 控制险情, 避免了事故的蔓延。
衣服烧碎了, 脸又红又肿地苍了起来, 从医院回家, 母亲吓哭了:“儿子, 再有这事儿你不能上啊!”
比谁都心疼儿子, 却一直没言语的父亲生气了:“他是操作工, 他不上谁上!”
“妈, 爸说的对, 我有岗位责任, 我不上谁上?”
刘玉始终把父亲视为“导师”。他说:“我有个好父亲, 他给我人生注入的都是爱工厂、做主人的正能量。”
2013年父亲被查出肺癌, 晚期, 刘玉打算请几天假, 在家陪陪他。但是不行, 爸爸都快要把心掏出来了:“儿子, 你一天也不能请假,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你是带队伍的人, 啥时候都别忘了自己劳模、班长的身份, 尽忠高于尽孝。”
“原来咱爷俩都是吉化人, 现在我不行了, 你必须担起咱家两代人的责任, 好好干, 干出个样来。”
2015年春节, 大年初四, 父亲走了。
捧着老人的遗像, 接过老人的遗愿, 担起两代人的使命和责任, 刘玉继续演绎精彩吉化的感人故事。
尽职尽责的好工人
苯酚丙酮装置是吉化30万吨乙烯的配套工程。在“96.9”开车目标明确之后, 1994年刘玉被调了过来。
吉林石化的苯酚丙酮装置引进美国UOP技术。对刘玉而言, 从还原艳绿到苯酚丙酮, 决不仅仅是个“调动”啊, 那简直就是从封建社会一下子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从手工作坊一下子到了现代技术。
他十分震撼, 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油然而生。
在新车间、新岗位, 刘玉最佩服班长吕海波。吕海波比刘玉年长10岁, 技术过硬, 名满全厂。有一次, 精馏岗位的一台设备打不出料, 谁也找不到毛病, 美国专家来了也没辙, 吕海波瞅了瞅, 胸有成竹地说:“里边结晶了, 堵了。”
大伙将信将疑地把设备拆开, 果不其然, 哗啦一声, 大夏天却淌出一堆“冰”来。刘玉佩服得五体投地:“高手, 当工人就得这样, 给工厂长脸。”
在25号车间, 刘玉已经当了3年“岗长”。但是, 到了苯酚丙酮他必须从头做起, 从“外操”到“内操”, 从“主操”到“备员”, 20年间, 装置区里的酚回收岗位、烃化岗位、氧化岗位、分解岗位、精馏岗位他干遍了, 车间里的工艺流程倒背如流, 装置里的阀门节点了如指掌, 凭着精湛的技艺, 他从初级工, 干到高级工, 2011年考取了工人技师称号。
2008年开始, 化工市场动荡, 苯酚丙酮装置无法稳产高产, 负荷频繁调整, 给工艺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
无法承受也得想法承受。刘玉和他的一线操作人员必须责无旁贷地担起自己的责任, 调控运行参数, 确保平稳操作, 提升质量, 降低成本。QZ—2000是一种价格昂贵的催化剂, 使用寿命3年, 但是频繁调整负荷, 势必影响其活性, 影响到产量和质量。而要恢复催化剂活性, 就必须全线停车, 进行热苯冲洗, 带来成本与消耗的巨大压力。
那些日子, 在工艺工程师的指导下, 刘玉和班组成员早来晚走, 死看死守地盯着DCS画面, 盯着AMS塔的塔板温度和焦油塔回流流量, 连续跟班分析检测1100多次, 渐进调整, 寻找最佳运行数据, 将装置的控制点优化在90%以上, 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 有效降低了各项能耗指标, 为工厂创效106万元。
十几年来, 刘玉上班, 没坐过厂里的通勤车。无论上什么班, 无论白天晚上, 他必须比别人提前到岗1小时, 坐在电脑前, 对装置区成百上千个控制点、监测点, 逐个翻看其数据变化, 凭经验, 判断生产工艺的运行情况, 心中有数, 遇事不慌。
有一次, 在中控室精心监盘的刘玉发现C区中和酚回收单元PRU系统的流量指示有问题, 拿起对讲机通知“外操”:“马上确认一下, 我怀疑FRS-5017画面显示的进料量是假数值。”
“外操”到现场一看, 已无流量, 确实是“假数值”, 立刻处理, 没给生产造成损失。刘玉常说, 再现代化的技术也得靠人去精心管理, 这种假象如果不识破, 处理不及时, 就会烧坏设备, 酿成事故。
2011年10月, 利用大检修的机会, 厂里给装置加了一台空压机, 使苯酚丙酮产能从11万吨增长为13.5万吨。但试车不顺利, 启动就报警, 开不起来。新设备制造厂家的技术人员来了, 也没查出毛病。一直在现场忙碌的刘玉提出了他的看法:我看这像是循环水系统的自我保护功能, 是不是管线里的盲板没有打开?
一查, 果然如此, 让刘玉言中了。人们赞扬刘玉“技术过硬”, 但刘玉一再强调, 当个合格的吉化人, 技术业务得有李国才、侯德武的“矛盾乐”精神, 爱厂爱岗得有于德泉、李云山的“麻袋毛”精神。刘玉本人率先垂范, 爱工厂, 做主人, 始终是标杆, 是员工中的佼佼者。
2013年2月, 刘玉向车间“请战”, 把中和酚回收单元伴热系统改造任务承揽下来。他带领大家一口气换掉了中和单元36个老旧疏水器, 又把工艺管线伴热回水与暖风机回水合并为一条管线, 同时还组织大家清洗了蒸汽凝液罐上部的冷却器。这三招儿下来, 两个月, 为工厂创效16万元。
刘玉说:“节能降耗人人有责。工厂里, 能源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可着劲儿的用, 很多事儿其实就是个责任心问题。”
他带人把泵房的蒸汽采暖, 改为凝液回水供热, 按照零上5~10℃的标准严格控制, 在保证设备、管线安全过冬的同时, 一个月, 全车间的蒸汽消耗每班节约17吨, 每天节约50吨、每月节约1500吨, 折成人民币就是20多万元。
夏天的一个晚上, 凌晨4点, 在装置区巡检, 经过铁路专用线站台, 刘玉看到己二胺空桶参差不齐的堆放在那里, 走过去, 他想归弄归弄, 随手一搬, 感觉桶底有液体流动。一连检查了好几桶, 或多或少都有些挂壁料残留。己二胺, 进口化工原料, 一吨5万多元, 空桶没空, 就这么从眼皮底下放走了?不行!下班后, 他再次来到站台, 50多个待运空桶, 挨个“控”了一遍, 1个多小时下来, 竟然回收了价值1万多元的原料。
刘玉把他的发现跟班里的党员同志说了, 跟他一块儿回收己二胺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空桶里倒出了化工三班党小组的“第一桶金”。当时在工厂开展“党员人均创效1000元”活动中, 他所在的化工三班人均创效8000元。如今, 这个回收项目已经列为车间党支部的“党员工程”长期坚持, 每年回收己二胺价值5万余元。
家大业大, 积少成多, 节能降耗就像海绵里的水, 只要挤总是会有的。2009年春天, 天刚亮, 站在车间控制室门前的刘玉, 看到装置区里的照明灯全都在曙光中有气无力地亮着。心想:“冬天7点钟亮天, 夏天4点钟亮天, 装置里这么多照明灯, 要是管理不好, 那得浪费多少电呐!”
于是, 他和副班长车军、运行工程师冯长满商量, 尝试着把“照明灯”纳入班组岗位责任管起来。从此, 整个装置里819盏照明灯, 被化工三班20多双“定时开关”般的眼睛死死地盯上了, 4个月下来, 节电5.64万度, 价值5万余元。
领导把刘玉班的做法在全车间推广, 使个人行为成为团队行动, “麻袋毛”精神在新时期、在他的故乡染料厂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与升华。2013年, 刘玉20年如一日点滴节约的事迹被拍成电视专题片, 获评中国石油最美一线石油工人称号。
尽心竭力的好班长
2000年刘玉被选为副班长, 2003年当上了班长, “长龄”已有15年。
也许有人会问:班长到底是个多大的“官”?他有什么权力?能管多少事?
苯酚丙酮装置占地4.5万平方米, 安装着现代化程度很高的631台设备, 21座高塔, 28个大罐, 几千条管线, 遮天蔽日, 而里面走的物料易燃易爆, 有毒有害, 当厂长、车间主任下班回家以后, 班长就是生产活动的总指挥, 他就是这片广阔天地说话算数的主宰。
2010年夏日的一天, 4点班, 晚上10点多钟, 突然风起云涌, 雷电交加, 刘玉和全班同志的神经高度紧张起来, 大家都明白, 面对这种天气的第一要务是严防“晃电”事故的发生。
在中央控制室, 刘玉操起对讲机, 面对DCS画面, 向外操、内操, 向各岗位发出“密切关注装置运行状况”的号令。按应急预案的要求, 当务之急是把全班人马“钉”在岗位上, 随时准备处理异常情况, 外操启动设备, 内操调整参数。
果不其然, 10点15分, 一道强烈的闪电划过, 瞬间断电, 装置停车, 12台泵全部停止运行。可是, 此时化学反应还在装置里继续, 一旦操作失误, 或处理不及时, 超温, 超压, 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刘玉在指挥各个单元内外配合、尽快开车的同时, 自己一头扎进狂风暴雨, 冒着电闪雷鸣, 朝800米开外氧化单元那个反应剧烈、开车难度最大的岗位跑去, 那里有两台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大型机组:冰机、空气压缩机, 他必须亲自处理, 亲自启动。
刘玉带领班组员工一起回收化工原料
当时, 从1楼到6楼, 几乎所有的泵都被“晃”停, 要完成一个操作, 至少折腾两个来回, 刘玉和他的同事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尽快把装置开起来, 绝不能让“小故障”扩大蔓延成大面积系统停车的“大事故”。
在长800米, 宽400米, 高6层楼的硕大空间, 15名操作工, 纵横驰骋, 镇定而又准确地忙碌, 只用15分钟, 就让装置全部恢复了正常运行。
可是, 还没等大家喘口气, 第2次、第3次晃电又接踵而至, 两个多小时, 刘玉带领大家处理了4次晃电事故, 顺利切换设备31台次, 稳住了装置的运行状态, 避免了全线停车, 挽回了企业至少500万元的损失。
一个个操作工都成了落汤鸡, 但大家累得高兴:这一宿没白熬, 这一宿有价值, 大家共同经受了一次对工厂, 对岗位, 尽职尽责的洗礼和考验。
刘玉指挥若定的魄力与权威, 源自对装置的了解, 对技术的把握, 当然也包括对他的员工心里有底。
刘玉所带的化工三班, 始终是吉林石化、中国石油的模范集体、标杆班组。有人把刘玉班组比作新时期吉化染料厂的“黄埔军校”。十几年来, 手把手“传、帮、带”, 化工三班培养出许多技术尖子和走上管理岗位的基层干部。
刘玉有个爱徒叫车军, 1994年技校毕业, 机灵好学, 是个好苗子。刘玉一直鼓励他“再学习”:“咱们掌管着这么先进的装备, 你那点知识哪够用!”听师傅话, 小伙子拿到“大专文凭”, 刘玉还说“不行”, 2012年车军拿到华东理工大学的本科学历。在刘玉成为吉林石化“十大金牌”工人之后, 车军紧追不舍, 成为吉林石化第5届“十大金牌”工人, 同时还考上“高级技师”, 只有“技师”称号的刘玉比谁都高兴。他说:“这证明了一个真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杨云龙, 在苯酐车间当过多年班长, 是个“硬手”。2008年, 转岗分流到刘玉身边, 外操, 内操, 从头做起。这个人办事麻利, 闻风而动, 但刘玉强调“雷厉风行没错, 但在这么精密的现代化装置里, 不能听风就是雨, 必须思考一分钟。”经过5年磨练, 如今杨云龙也跟刘玉一样在化工一班当班长, 撑起一片天地。他说, 刘师傅让我“想好了再去”, 这对我不仅是个重要改变, 也是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
2013年长春工业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陈刚, 入厂后, 一直放在刘玉班培养锻炼。有两次夜班, 小伙子困了, 刘玉亲切地招呼他:“走, 我带你到装置里转转。”边走边看, 边看边讲, 把困倦时刻变成了学习机会、实践课堂。陈刚说, 师傅亲兄弟一样, 用行动教育我珍惜每一天, 珍惜每一刻。
李树江, 年龄偏大, 身体不好, 转岗来到化工三班, 人生地不熟, 一直有点隔阂, 融不进这个集体。刘玉主动亲近他, 上班带他巡检, 下班一起回家, 尽量让这位老同志感到班里有温暖。一次夜班, 李师傅突然觉得头晕没劲儿, 直冒虚汗, 大家不知所措, 刘玉马上想到他有脑血管毛病, 送到医院, 诊断为重度脑梗塞。住院护理, 照料饮食, 刘玉和班里的同志全程参与, 李师傅不仅庆幸自己摊上了一个好班长, 更认可这个集体可以托付。他一再表态:“别人不愿意干的杂活儿, 我都能干。”上夜班, 他总是早来个把小时, 把食堂送来的夜餐, 每人一份, 装好, 摆好, 竭尽全力让这个班像家一样。
曾经在化工三班当工人, 现已调到关键岗位, 当上中层干部的大有人在, 陈亚军、陈启昌、姚兵、石林等当年刘玉的徒弟, 如今都成了厂里的部门领导。
刘玉说, 一个人再能耐, 就是浑身是铁, 能打几颗钉?团队的力量, 才是实力, 才是战斗力、竞争力。
乔安山,1941年5月15日生。1959年在鞍山钢铁公司,乔安山认识了一位19岁的工友。两人在一个宿舍里同吃同住,情同手足。
这个时候的他根本想不到,在不久的将来,他的这位好朋友会影响他一生。这个人就是雷锋。
乔安山是1959年来到鞍钢化工总厂工作的。跟雷锋认识的时候,雷锋也不过19岁,两个人其实还都是孩子呢。雷锋原名叫雷振兴,当工人的时候他希望自己做工业先锋,就给自己改了名字叫雷锋。1960年雷锋报名参军,乔安山也跟随雷锋来到了解放军某部汽车连。雷锋是乔安山的班长,乔安山是雷锋最亲密的战友,他俩同开一辆车,一起执行国防施工任务,天寒地冻的日子还一同睡在一个被窝中。
可是这一段情同手足的友谊,却在乔安山21岁出头的那一年戛然而止,这段友谊也成为了乔安山心中永远难以抚平的一道伤痕。
1962年8月15日上午,八点多钟,雷锋和乔安山哥俩开着“嘎斯”51型卡车从工地执行任务回来。当车开进连队车场后,雷锋发现车身上溅了许多泥水,便让乔安山把车开到九连炊事班室外的水龙头处去洗洗。但是,卡车要开到水龙头处,必须经过九连连部房前和空地场上晒衣绳之间的狭窄土道,还得拐个直弯。为安全起见,雷锋下车站在卡车的左前方指挥着,就在快要通过的时候,突然卡车左后轮滑进了路边的水沟,撞倒了一根日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乔安山听到咔嚓一声,雷锋被倒下来的方林杆子砸在头部,当场晕倒过去。
事故发生后,战友们立即用担架把雷锋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各级首长也都赶到了医院,同时他们以最快速度把沈阳的医疗专家接到抚顺抢救雷锋的医院。
由于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22岁的小战士雷锋去世了。
在太平间里,乔安山久久不愿离去,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心中充满了自责。他摸着雷锋被鲜血染红的军装,希望雷锋能立刻站起来跟他说:“走,小乔,洗车去。”
事后,经过调查,组织上对雷锋同志的牺牲定下结论:“因公殉职,意外事故”,“乔安山没有直接责任”。虽然组织上百般劝说乔安山不要背包袱,但战友的死一直使乔安山久久不能释怀。
一些小事让部队发现了不平凡的雷锋
1962年8月15日中午12点,雷锋牺牲的消息传了出去,一时间无数人为此悲痛不已。8月17日,在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政府为雷锋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近10万人为他送行。《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纷纷发表社论,介绍和评论他的事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也都为他题词。
一个普通战士的离去,为什么会有国家领导人的题词,还牵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呢?
雷锋的塑像曾经有一段时间在全中国很多地方,大小街道上、工厂学校里处处都是。在宣传材料和文章里面的雷锋,也几乎集中了所有朴素的美德,助人为乐、大公无私、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等。
在乔安山的记忆中,雷锋是自己的班长也是最好的战友,小伙子性格非常可爱,活泼开朗,爱唱爱跳。而最早发现并报道雷锋乐于助人事迹的是两位记者:李健羽和佟希文。
雷锋是1960年1月8日入伍的。因为当时身高不足,才1米54,本来不够当兵的条件,但是雷锋入伍愿望特别强烈,而且在地方上已经有了很好的工作表现,是靠后补名额才走进了军营。1960年7月雷锋受到一次三等功表彰,10月受到一次二等功表彰,之后雷锋得到晋升上等兵的奖励。像这样的奖状雷锋还有很多,他几乎月月受奖,获得了从连、营、团到军区的各级荣誉。
当时,李建羽、佟希文二人也了解到了上述材料,在钦佩这个小战士的同时,他们对雷锋更感兴趣了。
雷锋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村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不满七岁父亲、母亲、哥哥就相继去世,雷锋成了孤儿。
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路过雷锋的家乡。9岁的雷锋一心想参军,他找到了解放军连长。当时由于雷锋年纪太小,连长没同意他参加队伍。虽然雷锋没有参成军,但他却一直没有放弃要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的想法。
1960年1月8日,雷锋终于被批准入伍了,当时毛主席要求,军队要加强忆苦思甜的教育,中央军委也在全军展开了“两忆三查”活动,部队正在抓忆苦典型,并且要出身苦表现好的。
最早让部队注意到雷锋的是一些很小的事。这是我们根据雷锋的遗物制作的一个小木箱。真正的小木箱是雷锋用自己找来的废旧木板钉起来的。里面有些什么呢?一些螺丝钉,几截用完的牙膏皮,几根绳子,还有很多小东西。在很多人看来,这些东西基本上是废品,没有什么用处,可在雷锋的眼里,他们都是宝贝。
有时候到外地作报告,按理说,怎么着也得带点特产吧,可雷锋带回来的全是这些他所谓的宝贝。他还给这个箱子起了个名字,叫作“节约箱”。
但是就是这个连一瓶汽水都舍不得喝、省吃俭用的雷锋,做出了超乎人们想象的事!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1960年10月上旬,沈阳军区《前进报》收到了一篇写在白纸上的小稿,小稿的内容很简单:有一个工程兵战士,每个月的津贴只有6元钱,他却拿出了200元的积蓄支援遭受水灾的驻地和新成立的人民公社,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赞扬。
《前进报》总编辑看到纸条后很受感动,敏锐地感觉到这条线索的价值。当时国家困难,提倡节约,艰苦奋斗,也提倡团结互助,一个小战士居然省吃俭用捐了那么多钱,太不容易了。于是,总编辑就打电话给李健羽和佟希文。
他给他们看了那篇小稿子后说,这是一个对内对外都很有挖头的报道线索,那个雷锋可能很不简单,二位就准备采访吧。于是二人就来到了雷锋的部队。
采访完成之后,两位记者与雷锋同乘一趟火车离开沈阳返回抚顺的连队。火车上,雷锋帮助列车员清理卫生,给旅客端茶倒水,忙了一路。
nlc202309080945
返回沈阳后,李健羽和佟希文开始进行写作,最初的题目是《党的好后生》,稿子写好后,李健羽拿给总编辑与新华社辽宁分社社长看,他们都表示满意。
稿子随后上送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杜平中将审定。杜平给了雷锋很高价,并将通讯的标题改为《毛主席的好战士》。
雷锋开始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著名典型,他的名字一下子家喻户晓。紧接着,几家大报刊又把雷锋事迹写成报告文学,并同时配发评论和雷锋日记摘抄,文艺界的作家和诗人也都通过撰文和写诗热情地颂扬雷锋精神。总之,举国上下不约而同地提出,要让雷锋精神在神州大地开花结果。一个自觉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全国各条战线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随着雷锋照片、事迹及学习雷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以排山倒海之势蓬勃兴起,雷锋也迅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楷模。除了雷锋自身具备的条件之外,时代元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任何英雄主义的诞生都和当时国家所处的历史时期有关,雷锋也不例外。
上世纪60年代初,大跃进与自然灾害使年轻的中国进入第一个困难时期。国际上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我国实施封锁,全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陷入空前未有的艰难境地。当时就流行这样的说法:苏联变脸快,美国封锁严,领袖压力大,百姓生活苦。那时的中国像一艘大海中的扁舟,上下颠动,内外交困。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振奋精神,奋发图强,克服暂时的困难。在那个艰苦的时代,中国人需要战胜灾荒、战胜封锁,需要勒紧裤腰带,需要在牙缝里省下钱来支援两弹一星。
而实现这一切都需要一种顽强的精神和斗志,需要一种来自凡人的震撼力。自身条件加之时代元素,雷锋精神就此诞生了。
那时的雷锋不仅在本部队作忆苦报告,还经常受到其他兄弟单位的邀请,沈阳、大连、海城、辽阳、丹东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除了去部队外,还有国家机关、学校、工厂等等。有时候一次巡回报告就要十多天。他的报告的题目是《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父母就是党》。为了作忆苦报告,雷锋出差越来越多,他一路都在做好事。那时候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牺牲后不久,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雷锋同志的高潮。国防部在1963年1月7日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雷锋的葬礼上,抚顺有十万民众为他送行。
1963年3月5日,《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毛主席给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朱德也相继为雷锋题词,从此开始了党内外、全国各族人民学习雷锋的热潮。在绝大多数国人心目中,学雷锋是一项提倡助人为乐的公益活动。不论其缘起如何,经过五十年磨砺,如今已被简化为三个字:做好事!
雷锋精神已成为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基因,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雷鋒。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高二(7)班的高露凡,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将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在中国,我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大地上,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名字是烙铁,深深地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他的精神,是阳光,温暖着每一个人,他就是雷锋。每一次想起雷锋,我的脑海总不自觉的出现这样一段文字:“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的虚度光阴而悲哀,又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那么富有爱心,永远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二十二岁的生命短暂,可却已发出耀眼的光芒”,就如郭沫若曾在《满江红雷锋》中这样写到。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百姓仰英烈!
在中国铁路界,也有一位活雷锋,他是郭明义,一位普普通通的铁路工人,1990年以来,他坚持无偿献血6万毫升,1994以来他为希望工程捐款10万多元。帮了别人,贫了自己。数十年来,家里没有一分存款,一家三口蜗居在不到40平方米的工房里。有人问他说,唉老郭,你这样图啥呢?老郭说:说实话,我也真的啥也不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选择,我觉得这就是我的选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正是如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给他的颁奖词“他总看到别人需要什么,他总是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滴血,每一枚硬币都滚烫热火,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普通,越彰显普通的伟大!他是中国当代活雷锋!公而忘私人本道,粉身碎骨自皎洁!
或许有人感觉雷锋是触不可及的。其实啊!他真的一直都在我们身边。看!他是跃入冰河救助老人的蒙城小伙,是为保护儿童而牺牲的战士杨科樟,更是小巷救火英雄王峰,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老师,他们无疑是雷锋精神最好的继承者!我们爱他们,爱他们的公而忘私。我们爱他们,爱他们的为国为民,我们爱他们,最可爱的中国英雄!
同学们,人为什么而活?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雷锋以他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中国,向世界做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同学们,中华儿女们!
在此,我仅代表新一代的中国青少年郑重宣誓!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当中去!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习中,干出一番不平凡的大事!将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宣誓人:中国青少年
为了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寻找雷锋足迹,3月19日下午,赣榆县黑林小学在多媒体教室举行了“我身边的雷锋故事”演讲比赛。
来自各完小初选出来的16名选手以饱满的激情讲述着身边的活雷锋,赞颂着本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经过激烈的角逐,共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前三名王子阳、王烁和邱萱将代表学校参加县级比赛。
清早,我刚来到学校,就看到有许多人在读书,但是与往日不同的是有许多人把书包放在桌子上,不知道去干什么了。他们去干什么了?我在心里苦思冥想,可是就是想不起来,由不得多想,我就拿了一把扫帚去扫地了,可谁知,我刚来到卫生区,就发现卫生区的地板发亮,也不知道是谁扫的。会是谁扫的呢?今天是3月5号,是雷锋的纪念日,不会是雷锋扫的吧!肯定不是,一定是那几个把书包放在桌子上的同学扫的。
扫完地,我回到班里,准备也向雷锋学习,正巧,我的同桌杨文杰没有 带文具盒,也没有带笔,于是,我就把我的笔借给了他,杨文杰连忙对我说了一声谢谢。我的心里美美的,这时,我才明白了雷锋为什么要做那么多的好事,因为帮助别人,能使别人高兴,快乐,能使自己更高兴,更快乐,更开心。
2014年2月初,我们爱心团队的工作人员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产生了向总书记写信汇报开展“跟着郭明义学雷锋活动”的想法,并得到大家的赞同、鞍钢党委领导的肯定。2月中旬,我们将信件上报。
3月4日,收到总书记的回信,我们非常激动和感动!总书记的回信是对我们的殷切嘱托,是对我们大力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鼓励和鞭策。我们决心在新的起点上,踏实工作,忘我奉献,戒骄戒躁,再创佳绩,绝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团结带领鞍钢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全体志愿者,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释放正能量、传递好声音、弘扬新风尚、共筑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深刻领会回信精神的丰富内涵,不断提升鞍钢
广大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是深刻认识加强全员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传承和弘扬具有鞍钢特色的英模文化。201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鞍钢曾涌现出孟泰、王崇伦、雷锋、郭明义等在全国家喻户晓、影响几代人价值取向的英雄楷模和学习榜样,这是鞍钢宝贵的文化积淀和精神财富,是融入在我们每个鞍钢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因此,我们不仅要珍惜、传承,更要发展、创新,使其成为一代代鞍钢人的文化自觉和精神家园。
二是深刻认识开展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性,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希望我们“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们要通过坚持不懈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在参与岗位建功、奉献爱心的实践中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把中国梦激发的强大正能量,挥洒在平凡的岗位上,让主流的声音、主流的价值取向,牢牢占据全员的思想阵地,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全员共同遵循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
深入开展“跟着郭明义学雷锋”活动,
为鞍钢战胜严峻挑战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近年来,鞍钢党委始终把加强郭明义爱心团队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品牌活动来抓。
一是高度重视。2010年至今,鞍钢党委多次下发文件,对扎实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引导广大职工学习郭明义,做高素质鞍钢人。
二是建立机构。专门组建了郭明义爱心工作室,配备5名专职人员,完善了工作制度,为推动工作提供了坚实保证。
三是创新载体。举办“鞍钢郭明义论坛”“鞍钢雷锋文化论坛”等,参与职工超过6万人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组建了郭明义最新事迹报告团,在鞍钢作报告10余场。发挥新媒体作用,郭明义微博的粉丝超过2 000万。
四是推进理论研讨。成立了“郭明义精神研究会”,已发表成果40多篇,出版专著5部。
五是实践推动。建立郭明义爱心团队分队200多个,举办大型活动30多次,近万名鞍钢志愿者参加。
六是做好协调服务。协助省内、钢铁行业、中央企业和部分省市的爱心分队,在鞍钢、鞍山开展奉献活动130多次。
通过深入开展学雷锋、学郭明义活动,激发了全员敬业爱岗、创新奉献的积极性。2013年,在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需求不旺等严峻市场条件下,我们坚决打响了扭亏增效攻坚战,取得了重大成果,全集团减亏108亿元。其中,鞍山钢铁盈利10亿元,为鞍钢集团实现全面盈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郭明义爱心团队在助人为乐、
造福社会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
爱心团队的成立和发展,源于郭明义的激励示范,更源于鞍钢各级组织的支持帮助。2009年7月,在鞍钢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将郭明义成立的爱心组织进行整合,组建了鞍钢郭明义爱心团队,下设8个专项志愿者大队。近年来,开展捐资助学活动19次,捐款近200万元,资助困难学生3 000多名,在鞍山、新疆、重庆援建希望小学各1所;开展无偿献血20次,总量100多万毫升;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20余次,采集样本4 000多例,其中17人初配成功,3人成功捐献;1 000多人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其中3人完成了捐献。鞍钢已有2万多名职工加入爱心团队。目前,郭明义爱心团队遍布全国,成为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爱心组织。
强化自身建设,创新工作模式,
不断推进爱心团队各项工作上新水平
一是不断创新活动的模式,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跨时空、跨地域的全国性大型活动。
二是规范团队分队和志愿者的管理,不断完善运行机制。
三是完善捐赠“五公开”模式,建立更加透明、公开的渠道,便于内部監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四是宣传选树标杆团队和杰出志愿者,推动各分队整体建设上水平。
五是创建更多更具感召力的活动品牌,吸引各方面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学雷锋活动中来。
六是坚持两不误两促进。一方面发扬鞍钢产业工人勇于奉献、勇于创新的主人翁精神,一方面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帮助别人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把传递爱心作为公民的责任,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不懈的追求,把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作为前行的航标,让雷锋精神的种子,在神州大地开出更加璀璨的花朵。
(责任编辑:罗志荣)
那一年,他倒了,大地轰鸣,风雨同泣,山河怆然。不经意间如歌的岁月,伴随风的歌喉,把我簇拥到这阳春绿柳,当我掀开三月五日,那不寻常的日历。雷锋,他来了,他又回来了,他又回到了我们身边„„他平凡,却不贫乏,普通,却能普及大众。
有的人,生的光荣,死的伟大;有的人甘做牛马,服务人民;有一种精神引领光明,有一种思想升华了境界,只要“雷锋”吹过的地方,到处是和谐的欢畅,只要雷锋到过的地方,哪里都有温暖的怀抱„„
从昨天到今天,他的名字一直被人们记起,一直被人们传颂;从海角到天涯,他的名字,一直跟随着岁月,不断转换着身影。
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雷锋的影子。他的丰采,鼓舞着全国的人民;他的笑容,好像阳光照进了每个人的心中。
没有将军的赫赫战功,没有文豪的宏篇巨著,他不过是极其普通的“一滴小小的春雨”,然而即使是这样,他也愿意学习红烛,为他人照明。
雷锋。你,是一滴水,却能够,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你,是刚展翅的鸟,却能够,一心向着党飞;你,是才点亮的灯,只不过,每一分光都没浪费;你,是刚敲响的鼓,却能把,每一声都化成雷。
雷锋,你悄悄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激情仍停留在山河。你的心珍藏在真善美的角落里;你的精神深刻地印入我的灵魂!
那种善于挤和善于钻的“钉子”韧劲;那种无私奉献的“傻子”情怀;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士兵心曲。
雷锋,唤起了心底的潮汐,潮起潮落,日夜流穿我的血管,也充满了我的心灵。雷锋,默默地将你歌唱。
那淡远,那朴素,令人心折;那雄壮,那伟大,令人感动;那时光,那生命,令人深深叹息!
岁月抚平了记忆,日子渐去渐远,而雷锋,那个二十二岁的青年,却如一面不倒的旗帜,在神州大地上高高飘扬。
我们不会忘记,那个普通士兵的名字,他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滋润了多少心田。我欣慰,雷锋的精神与时代的进步同样富有;我荣幸,雷锋的精神弥久是社会弘扬的主流;我感怀,雷锋的精神永恒激励千万人的阳光行动;我骄傲,——雷锋,他没有走„„ 愿我能用行动诠释历史使命,用生命守护道德尊严。希望的种子,包含着艰苦奋斗的身影,多彩的五线谱上愿有你我他的声音。
三2班张馨允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三二班的张馨允,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我们少先队员的好榜样---雷锋叔叔。
有一次雷锋在沈阳火车站准备坐火车去外地,一出检票口,他看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还有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听完这些雷锋叔叔的故事,我的心里很感动。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一个响彻中国大江南北的名字,一个鼓舞我们父辈几代人的楷模,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战士„„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个人和他感人的事迹吧!
1960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这天肚子疼,他想,今天夜里还要出车呢,肚子老疼怎么办?就跑到团部卫生连去看病。值班军医给他看了看,开了一些药,说:“你是夜里着凉了,回去用暖水袋捂一捂肚子,好好休息一天,就好了。”雷锋从卫生连出来,走到半路,看到一个建筑工地上,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推车的,挑担的,来来往往。他突然听大喇叭里喊:“运砖的同志们注意!砌砖组的同志大显身手,砌砖速度打破了昨天的纪录,运砖组的同志加油呀!”雷锋听了情不自禁地把衣袖一挽,推起一辆车手推车朝工地奔去。雷锋一连推了几车砖,身上出了汗。他把军装脱了下来搭在车把上,越干越欢。工人们都好奇的看着他,有的说:“同志,谁叫你来干活的?”雷锋笑了笑说:“是你们把我吸引来的呀!”“我们?”“是呀!你们星期天也不休息,今天我也没事„„”说着,他又推着车走了。雷锋一鼓作气不知推了多少趟,汗水都湿透了背心。整个工地你追我赶,热火朝天,大家越干越欢。上半天,超额完成了施工任务。中午,劳动结束后,雷锋拿起军衣,准备回连队时,一帮工人忽地把他围住了。这个和他握手,那个向他致谢。一个穿白衬衣的人,上前来拉住他的手,热情地说:“你到这里来劳动,给我们的鼓舞不小。”
雷锋不好意思地说:“这有什么!我和大家一样,只是尽了我应尽的义务。”
女广播员跑来问道:“可是干了半天,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叫什么呢?”
“我该回去了„„”雷锋拔腿就走。
广播员故意板起面孔说:“同志,广播你的事迹,不能看成光是对你的表扬,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也会有推动作用呀!”
雷锋只好说出了自己的名字。那位广播员一甩辫子,笑着跑开了。不一会儿,她那尖嗓子传遍了工地:
“感谢解放军,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同学们,就让我们牢记这感人的话语,把雷锋精神永远留在心中!
一、活动宗旨
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演讲技能,发现和选拔演讲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校期初工作计划,定于三月下旬举行学雷锋演讲、讲故事比赛活动。
二、活动内容:“学雷锋精神,讲雷锋故事比赛”
三、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2013年3月23日(下周五下午)
五、活动形式:
本次活动分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各班同学在班内进行比赛。每班选拔1名同学进行校赛。
六、活动要求:
每班请于3月22日前将本班推荐参赛选手姓名、故事题目上报本班语文老师处。
讲故事比赛以雷锋故事为主,内容健康、高雅,格调清新、明朗,充分体现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参赛选手的仪表大方、自然、得体。参赛选手必须在4分钟内脱稿独立完成。
七、活动评分项目及标准
1、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楚、声音响亮。(3分)
2、语句流畅、语言生动、精神饱满、感情真挚。(5分)
赖:尊敬的各位老师,
黄:亲爱的同学们,
合:下午好!
赖:我们的梦想,肩负起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为实现国富民安而努力;
黄:我们是祖国的希望,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建设祖国而奋斗。
赖:说到这里,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像雷锋叔叔一样用美丽心灵建设美丽中国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用心延续着雷锋的生命,延续着勤俭节约的美德,成百上千的”活雷锋“应时而生。
黄:我的梦就是就是学习雷锋,做一名美德少年!
赖:新江镇中心学校“我的中国梦——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讲故事比赛现在开始。 黄:下面,由我宣读本次比赛的细则
一、本次比赛的评分,采用10分制。现场公布成绩统计到小数点后面两位,再后的分值四舍五入。
二、本次比赛每位同学的最后得分为所有评委打分的平均数。为了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主持人通报同学时,不报姓名,只报同学序号。
三、本次比赛讲故事同学的比赛时间不得超过4分钟。每超过10秒扣0.05分,不足10秒按10秒计算。每位同学的比赛计时从同学自报“我的故事题目是----”开始到同学自报“我的故事完毕”截止。凡未讲“我的故事完毕”者,计时继续进行,超时的按规定扣分。计时员在离比赛结束时间还有30秒时第一次举牌提醒同学;到达比赛结束时间时第二次举牌并开始计超时。
四、评分标准
(一)故事内容健康丰富,观点正确,主题鲜明、集中;(2分)
(二)选材典型,材料能说明观点;(1.5分)
(三)语言生动流畅,无语病;(1.5分)
(四)普通话标准,声音宏亮;(1分)
(五)吐字清晰,语速适当,语调抑扬顿挫;(1分)
(六)神态自然大方,精神饱满,动作自然;(1分)
(七)内涵与表情相结合,以情感人,以形传神,感染力强;(1.5分)
(八)参赛同学的着装应适合学生的身份和年龄。(0.5分)。
黄:同学们按照比赛安排表的次序进行比赛。
黄:雷锋的精神是一句坚韧的话语,激起融入社会、服务他人的时代旋律。雷锋精神早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一部分。第一个出场的同学将给我们带来一个关于同学之间的美德故事,他要讲的故事是《大个子女生和小个子男生》 ,有请他上场。
黄:近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它已经深深的熔铸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下面请2号同学送上他的故事《讲雷锋故事,发扬雷锋精神》。
黄:孝心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接下来有请3号同学带来《闪光的孝心》。 赖: 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人们用心延续着雷锋的生命,延续着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新世纪的我们,更应该向他学习。接下来有请4号同学带来《争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
赖:如果有一场道德考试,我们每个少先队员都应该认真思考怎么才能践行雷锋精神交上一份完满的答卷。下面请5号同学带来《完满的答卷》 。
赖:青山不能忘,大地不能忘,雷锋精神与日月同光;今生不能忘,永远不能忘,雷锋精神代代传
扬。走进新时代,雷锋精神就更不能忘了。6号同学要讲的故事就是《争做新时代的活雷锋》 。 黄:听了前边的同学的故事,我想到在我们的校园里,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小雷锋,给别人的无私关怀,为学校、为班级做好事的身影随处可见„„。下边就请7号同学讲讲他身边的学雷锋故事,请听《<乐于助人>3人组合》 。
黄:1962年,一场意外带走了雷锋,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的青春年华里。但雷锋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时刻鞭策着华夏儿女。接下来有请8号同学带来故事《雷锋没有离开我们》 。
赖: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人们用心延续着雷锋的生命,延续着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请听9号同学的故事《雷锋就在我身边》 。
赖:回觅上世纪60年代,在中华大地上掀起的轰轰烈烈的学习雷锋热潮,雷锋事迹在大江南北拨动着炎黄子孙的心弦。而在今天,榜样的力量也丝毫没有减弱。雷锋精神一直珍藏在人们心中。有请最后一位同学上场,他要讲的故事是《雷锋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黄:精彩的故事,有力的号召,为了共同的目标——弘扬雷锋精神,传颂少年美德。
赖:我们由衷地希望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让雷锋精神经久不衰,将学习雷锋进行到底。 黄:今天的讲故事比赛在同学们的精彩演绎,各位评委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赖:经各位评委综合打分,获奖情况已经揭晓,获得本次比赛三等奖的是:获得本次比赛二等奖的是:
赖:获得本次演讲比赛一等奖的是:号同学,他的故事题目是《 》 。
下面请学校总部领导为获奖的同学颁奖(播放颁奖音乐)。
黄: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向获得此次演讲比赛一、二、三等奖的同学们表示祝贺!
结束语:
赖:一个个学雷锋的美德故事如散落在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悄悄走过,珍惜地看着这些晶黄:莹宝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寄出一份梦想,蹲下投放。
赖:梦想还在继续,我们的视线还在执着,默默献上自己微薄的力量。我将从心灵出发,从美德建设开始,去实现我的梦,实现我的中国梦!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六(2)班的选手——,我给大家讲的故事是--《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我很小的时侯,就经常听大人们说:“学雷锋,做好事”。当时我不明白,做好事就是做好事,为什么前面加一个“学雷锋”呢?上学以后,在三月五日这天,老师说:“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学雷锋日“。从那天起,我终于知道了雷锋叔叔——一个平凡却有着许多不平凡故事的人。
雷锋,原名雷振兴,出生在湖南望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更不幸的是,万恶的旧社会逼得雷锋家破人亡,他的父母和兄弟都相继去世了,雷锋七岁就成了一个孤儿,然而,这些苦难却让雷锋和同样贫苦的乡亲们成了“亲人”,他事事为“亲人们”着想,还经常帮“亲人们”做好事。
解放后的雷锋参了军,他依然处处为别人着想,有需要帮助的人他总会毫不犹豫走上前去帮忙......。1962年,雷锋因公牺牲年仅22岁。
雷锋叔叔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钱师傅是杭州钢铁公司北苑的居民,是“爱心天天行服务站”的副站长。有人做好事不留名,可钱师傅却不一样,他大大方方地告诉大家:“有事来找我,我随时候着。”雷锋说过,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活雷锋”钱师傅,退休后已经为大家服务了9年多。他说,只要身体吃得消,这个活雷锋他愿意一直当下去。他的手机号居民们全都知道,有事挂个电话,不一会,就能等来乐呵呵的钱师傅。什么水管堵了,电灯坏了,空巢老人要去挂点滴等等,大事小事他全管,全是义务劳动。他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热情谱写了雷锋精神。
【《学雷锋讲故事》演讲稿】推荐阅读:
《雷锋小故事》日记11-02
身边的雷锋故事12-30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10-20
雷锋的故事观后感07-19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作文11-21
当代雷锋郭明义的故事11-21
读雷锋的故事读书笔记12-10
雷锋故事读后感600字07-12
雷锋故事读后感350字09-20
读书笔记雷锋的小故事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