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纪律教育(精选8篇)
全市政法机关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训活动开展以来,市司法局采取“五抓”切实推进全系统干警职工的纪律作风建设,进一步深化“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抓领导重部署。各级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训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市局及时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认真研究部署全系统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训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制订了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抓动员重教育。该局及时召开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训动员会议,向全体干警职工传达上级整训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宣布了实施方案和工作纪律。局党组将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训活动与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四进四访”等结合起来,组织全体人员开展了集中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教育,筑牢全体干警职工思想防线,切实做到警钟长鸣。
抓查摆重剖析。对照司法行政干警各项禁令的执行情况,结合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会和目标考核会,深入开展“查思想、看是否忠诚,查宗旨、看是否为民,查执法、看是否公正,查操守、看是否廉洁”的“四查四看”活动,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确保问题找准,原因析透,整改落实。
抓细节重管理。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训活动开展以来,该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从上下班纪律、请销假制度、警车管理使用、非工作期间行为规范等细节入手,加强细节清理,将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环境的改善,大多数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大好时光和有利条件不断积累知识,提高技能,充实自己。他们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积极上进,刻苦学习,诚信为先,健康成长,体现了当代学生积极向上的朝气和活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他们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纪律观念还不尽如人意。
一、学生纪律意识淡薄
职业院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纪律意识淡薄,表现在:迟到、早退、旷课,不假外出、夜不归寝,整天泡在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场所或沉迷于武侠小说之中,打架斗殴、抽烟酗洒,在公众场所衣冠不整或过度亲密,上课随便讲话、做小动作、看课外书籍、睡觉、吃东西、玩手机、听MP3、传纸条递东西,考试作弊等,而且屡教不改,个别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学生纪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产生的不良后果
1、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了这些违纪现象的产生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正确的人生理想,遵纪守法意识薄弱。一些学生认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拼搏,现在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痛痛快快地玩乐了,把过去失去的“快乐时光”弥补回来,缺乏理想,没有更高的追求。
第二,高职学生本身存在素质缺陷。学生之所以就读高职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因其行为习惯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方法不当等,进入职业学院后,其思维惯性导致无法很快纠正其不良习惯。
第三,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自我约束力差。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多元化,这其中必然包含一些消极的、不良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稍有不慎,就可能不辩是非,栽了跟头。
第四,我们所制定的大部分规章制度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时代距离过大,针对高职学生特点的较少。与小学、中学、大学的相关规章制度雷同,缺乏针对性,没有能够有的放矢地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并且常规较多,具体化不够,从而可操作性也较差。
第五,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缺乏心灵的沟通。这可能与学生的性格有关,有的学生比较内向,不爱聚群,不喜欢和别人打交道,感觉到自己很无助;有的学生从小没有离开过父母,受尽了父母和亲人的宠爱,庇护。现在离开了他们,一时感觉到没有了依靠,凡事都要自己去拿主意,做主张。一些小事还可以解决,但是一旦遇到了稍微大点的事就不知所措了,对事物没有一定的判断力和洞察力,觉得自己好无能,好窝囊,有的还会感觉身边的同学在讥笑他、嘲讽他,于是也不愿和周围的同学说话,更不要说打交道了。
第六,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在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由于各种原因,作为从事学生管理的教师队伍不是很稳定,队伍素质也有待于大幅度提高。所以在执行规章制度过程中,存在着执行纪律不严格、不公正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学生对规章制度的信任。
2、不良后果。
(1) 学生纪律意识淡薄,无视学校规章制度,不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浪费了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更重要的是,没有实现国家对你的愿望, 直接影响到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 延误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耽误了学业,辜负了父母的期望,造成了家庭经济的损失。试想,经过十几年的辛苦努力,若因违反校纪而不能完成学业,从而影响前途,这不是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吗?何况,一个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学生,父母历经艰辛,寄予很高期望。
三、对学生纪律教育的弊端采取的措施
1、深化教育,提高学生纪律修养水平。
在学校,纪律不仅是保证学校教学、管理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而且关系到一代新人高尚品德的形成。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是高职学院的一项重要任务,直接关系到我国新一代产业工人的基本素质。广大学生应该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增强纪律修养,做遵守纪律的模范。
2、强化管理,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加强管理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把对学生最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日常行为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各个层面的规章制度固定下来,以制度管理为保证,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把测评的成绩与学生评优、奖惩、就业推荐挂钩,同时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德育目标具体化、行为化,形成可测量的、可操作的行为规范和具有导向、激励、约束作用的德育考评指标体系,将考评结果纳入学生学籍管理中。坚持日常管理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学生日常教育分三个阶段进行。一年级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二年级以专业教育为重点;三年级以就业教育为重点。
3、增强沟通,提高学生社会适应程度。
要做到严格要求与情感注入相结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解决思想、生活和学习困难,“善”待学生,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心心相融,建立起平等互助、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高职学生,要严守规章,自我完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言行举止上时时自我审视,严格要求自己。凡事从我做起,互相督促,互相帮助,共同创造并维护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两股绳凝成一股劲,才能使学生的纪律观念得到整体上的提高,才能把高职学生的纪律教育搞好。
总之,学生纪律教育必须结合学校实际,端正思想,转变观念,按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针对性施教,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修养氛围,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高职学生的零距离上岗, 从某种意义上说, 其纪律教育是青年学生接受学校纪律教育的最后一站。部分学生不太守纪, 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 高职教育必须在加强对他们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纪律修养;强化管理, 但要带着感情去教育学生, 避免生硬的说教和强迫命令, 要使学校纪律成为学生内心尊重、乐于服从的纪律。
当然,英国BBC也这么认为。
当地时间8月4日晚,BBC播出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讲述了5名中国教师按照纯中国式的教学方式,教英国学生学习数学、科学、体育等课程。一个月后,这些学生将和由英国教师授课的学生一起考试,一决高下。三集纪录片目前只播出了第一集,就引发舆论的普遍关注,片中的中国教师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英国学生也颇有怨言。
而留给中国观众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英国的孩子是否足够坚强。我们更多思考的是,中国的教育是不是足够“坚强”?中国孩子的成长需要怎样的教育?为此,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博士汪冰。
纪律往往是为了满足单向传递
中国的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最喜欢说的话就是,“你怎么这么不乖”“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意味着,听话、服从是中国式好孩子的标准,尊敬师长也就成了一切校园生活的前提。所以,当5名中国的中学教师来到英国学校,发现“学生对教师的敬畏”并不是天然法则时,他们的内心最初是有些崩溃的。
汪冰觉得,这其实有关文化差异,并不关乎对错。“在一个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里,重要的是和大家保持一致;而在强调个性的文化里,重要的是保存自我。”他认为,除了这个前提,纪律本身也有值得探讨之处。
上课随意讲话、不听教师讲课,甚至是在课堂上化妆,有媒体报道说,“这是英国学生给中国式教育上了一课。”在汪冰看来,“老师说话的时候学生不要说话”与“学生能不能说话”,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如果纪律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那就是好的纪律;而如果纪律是为了让老师省事,从而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就不是好的纪律”。
在中国,大部分学校是大班教育,纪律能保证课堂的安静、安全,使50多个学生都能在教室里有效率地学习。汪冰说:“如果50个人乱成一团,教师和学生都是受害者。而BBC片中实验的不合理之处,是让习惯了小班教育的英国孩子突然进入大班,这对中国教师是不公平的。”
“但纪律是有限度的,过度强调纪律,会限制孩子的自由发展。而且纪律往往是为了满足单向传递,时间久了,学生的思维会有惰性——听老师说就够了,不需要参与。这就是中国学生不太爱发言的原因。”汪冰解释,单向的教学方式,在人多、时间紧、任务重的时候,会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但不容易“走心”。纪录片中也提到,学生们好像都明白了,但一下课就都全忘了。
“在教育领域,参与性的记忆是最牢固的。”汪冰认为,双向的教育方式至少有3个优势:一是学生不容易疲劳,不懂可以随时停下来讨论;二是师生之间更加平等,有讨论的意愿;三是学生的提问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这是单向的教育方式永远无法做到的。“就像谈恋爱,没有人愿意和只会自说自话的人交往。需要交流,才能互相理解。”
汪冰说,如果换做5个英国教师来中国上课,他们大概会痛苦于“在人群中叫喊却无人应和”,鼓励了半天也不见得有人愿意说话;而学生的苦恼很可能是,学了一天,什么硬货都没学到,就顾着跟大家聊天了。“但只要愿意给中国孩子时间和机会,都会慢慢变化,00后就比80后开放多了。”汪冰说。
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独特的优势
纪录片中,一个男孩体育不佳,跑1 000米对他来说简直是个噩梦。但他在解中国的益智玩具九连环上天赋异禀,全班同学都乐于向他请教。
汪冰说,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注重“因材施教”。比如,对阅读障碍的孩子会更多使用听觉的教材,课外也会给予特别辅导。“如果班上只有十几个孩子,我们就有机会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是在目前中国的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都是在同一个班级、用同一套教材、施行同样的教学节奏。当那么多孩子在一起,我们只能取最大公约数”。
但是,汪冰提醒,如果一个孩子被教师评判为“高考要考的科目都不行,你学其他的有什么用”,那孩子可能会采用自毁的方式彻底放弃自己——我就不学了。“因此,即便从功利的角度来看,我们也要鼓励孩子,如果他能从一些与考试科目无关的事情上找到自信,就不太容易放弃学校的学习”。
汪冰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男生特别喜欢打网球,但因为学习不好,父亲就不再让他打球了。然而,不再打球的孩子不仅学习依然不好,自信心也特别受挫,和家长的关系开始对立。父亲为了修复关系,请了教练继续教儿子打网球。渐渐地,父亲发现,孩子在打球的时候特别能吃苦,就赞美儿子:“你练那么长时间也不累,面对困难那么勇敢,在学习上也应该能做得更好啊。”故事并不是心灵鸡汤,孩子最终也没有成为“网球高手+学霸”,如果他学会了把打网球的经验迁移到了学习上,父子关系也得到重建。
“如果帮助孩子找到自信,在他未来面对人生困难的时候也会更加勇敢。”汪冰说,“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生命中不全是困难,除了困难还有其他愉悦,他才会更愿意去解决这些困难。”
节制和规则是中国教育更要突破的方面
汪冰觉得,BBC之所以拍摄这部纪录片,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英国的教育有一部分出了问题。而这个问题并不仅仅是纪录片开头所说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中国上海中学生的数学、阅读、科学能力均为世界第一,而英国学生的排名则在20名开外”。
为了表现“纯中国式教学”,英国学生被要求穿上了连中国学生自己都吐槽过无数次的“像降落伞一样”的校服。平日里做算术都仰仗计算器的学生,要在一堂课内学会三角函数。一个小姑娘嘟囔:“为什么要学,让我们学会怎么缴税不就可以了。”学生每天早起做早操——据说为了训练集体意识,“大家一起做一件正确的事”……
一个屡次“破坏课堂纪律”的女生被老师请出了教室,一个上课爱说话的男生被老师惩罚面壁,再进行下去,似乎就差“请家长”这一招了。但英国孩子似乎并不在乎。女孩说:“如果不是考虑到我的朋友,我才不会来学校。”
“强调纪律、强调集体,其实还是在默默传递一个理念:老师是对的。这会让孩子从小觉得,谁做权威就可以任性、可以随意制定规则。”汪冰认为,东西方教学方式没有绝对高下,节制和规则才是现在中国教育更要突破的方面。
汪冰提到,比如中国孩子在外留学,家长特别担心他们吸大麻、滥交。“在一些国家的文化中,如果高中毕业还没有性经验,就会被嘲笑;男孩在大学有很多亲密关系是一种自豪。但问题在于,这些国家的年轻人一旦选定了交往对象,就会比较忠诚;而中国孩子可能只学了一半,没有搞明白全部。”
“节制和规则不应该被全部抛弃,因为孩子是一种不考虑未来的动物。他们只想及时行乐,很少有孩子能想到为什么读书。如果完全不加限制,一味强调快乐,那是教育者没有尽到一个成年人的责任。”汪冰说,“痛苦是学习的一部分。进入社会后,每个人都要靠自己,不会再允许你为所欲为。”
有很多HR曾经跟汪冰抱怨,他们发现90后的孩子很注重自我感受,简而言之,就是想要“活儿少、钱多、离家近”,“你如果让我不爽,我是不会妥协的”。汪冰说:“这其实是一种缺乏职业精神的表现。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对于职业精神的教育十分匮乏,而孩子的自我解放又很彻底,抱着要被全世界点赞的心态进入职场,就十分危险。”
汪冰说:“英国的教育方式会让自律的孩子更加自律,因为他们尝试过自由;也会让不自律的孩子很难变得自律,分层十分明显。只是在英国,你可以靠福利过得还不错。”
纪录片第一集的结尾,中国教师开始尝试新的管理班级的方法——选班委。这一方式的结果如何尚未可知。汪冰认为,既然班委是由孩子们自己选出的,就要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以实现同伴的示范作用、同伴之间的自我管理,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一件好事。但是,汪冰提醒:“班委只是一种形式,究竟它是帮助教师来实现某种权威的意志,还是让学生彼此示范和影响,实现自觉、自我管理,将决定这件事的最终结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链接
中西教育,交流比判优更重要
英国广播公司日前出品了名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的纪录片,在中英两国教育界以及媒体上引起了教育模式优劣的争论。
纪录片共有三集。讲述的是五位来自中国的中学教师,在英国学校把中国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西方课堂的故事。该校50名九年级学生接受了为期一个月的“中式教学”,然后要与同年级的其他学生进行考试,以检测中西两套教学方式的效果差别。
第一集刚播,就引起了硝烟弥漫的舆论大战。在英国媒体的诸多报道和评论中,“中式教育方法”主要表现是:早七点上学,晚七点放学,在课堂上遵守纪律,不得随意讲话。这些对中国孩子可谓司空见惯,但在以鼓励“多元教育”为核心的英国学校,却被认为不可思议。片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摩擦也大多源于此。英国《独立报》刊发评论《也许猛虎教师可以从精力充沛的孩子身上学到什么》,认为“英国学校的教学文化是‘学生中心式’,而中式教育的特征则讲求‘权威、纪律和残酷竞争’,这实际上令九年级的学生们陷入了文化冲击中”。
有人认为中式教育实难在英国学生身上产生效果,甚至有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也有人认为,这其实是给英国教育传统带来了新鲜的空气。有着160年历史的《每日电讯报》发表了教育家安娜·布兰斯基尔的评论《一场课堂小骚动可能是件好事》。安娜原是英国布里斯托的一位资深中学历史教师,后前往耶路撒冷担任一家国际学校的中学部主管,对国际教育有比较深刻的认知。她认为中国教师走进英国课堂对当地教育有着积极作用:“对教师而言,参照他山之石反躬自省是一件极有吸引力的事情。从这次试验看出,当学生们更安定地坐在教室里时,我们的教育体系可以更好地鼓励他们跳脱窠臼,大胆思考,去提问和挑战一些预设的想法。”
其实,西方教育领域对于中式教育方法的探讨,近几年一直保持着一定热度。2011年,耶鲁大学法学院华裔教授蔡美儿出版了《虎妈战歌》,在西方教育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这位“虎妈”把两个女儿送进美国名校,并且学业、音乐和体育都很出色,她的教育方法虽受诟病,却也收获了一批西方粉丝。时隔4年,一部由赵薇、佟大为主演的中国电视剧《虎妈猫爸》再度在西方媒体和社交网站上点燃了对中式教育的热议。BBC和《每日电讯报》等媒体极尽能事地向受众介绍了中国的“虎妈”与“象妈”“猫爸”与“狼爸”的差别。
近年来,东辽县纪委不断探索创新有效、管用的监督审查方法,落实“三转”要求,转变纪律审查方式,在确保审查问题数量和质量前提下,确保纪律审查快查快结、快进快出,进一步发挥了纪律审查工作的作用。
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是实现对违纪违法问题快查快结、快进快出的关键
每个执纪执法机关,都有着党章和法律法规赋予的工作职能,有着各自的专业优势和职能优势。实践证明,作为组织协调反腐败的牵头单位,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检察、法院、审计等部门联合审查,形成工作合力,是实现对违纪违法问题快查快结、快进快出的关键。如2012年,东辽县纪委与东辽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联合查办的涉嫌违法获取房屋产权证骗取征地回迁楼面积及补偿款案。由于该起违纪违法问题涉案人员众多,身份复杂,有的涉案人员还不是监察对象,仅靠纪委自身力量无法在短时期内顺利查办,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极容易流失,失去最佳审查时机。因此,东辽县纪委立即抽调4名审查人员,与县检察院反贪污局、公安局经侦大队全体干警组成专案组,迅速开展工作。专案组采取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快速出击、深挖细查的审查策略,经过连日奋战,使这起错综复杂的违纪违法问题得以成功侦破。共查实假房照50本,涉案面积2813.192平方米,涉案金额近200万元。涉嫌违纪违法人员44人,判刑10人。其中,2012年9月,县房屋产权交易所征收科原科长李英忠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可以说,这起违纪违法问题的成功侦破,主要得益于反腐败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准确把握工作定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群策群力,不但降低了审查成本,而且提高了审查效率。
强化线索分析,选准突破口,是实现对违纪违法问题快查快结、快进快出的基础
实现对违纪违法问题快查快结、快进快出,必须要加强对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分析研判,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细枝末节抓关键节点。一旦找准突破口,就集中兵力,排除干扰,全力查办。涉及犯罪的,迅速移送。如,2013年11月,东辽县纪委对省纪委交办的县就业局个别工作人员收取好处费,伪造虚假养老保险档案问题进行了立案调查。针对举报件,围绕群众举报内容,审查人员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初核方案,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最终决定在县农行服务公司办理档案的职工中入手,认真筛查,寻求突破。事实证明,审查思路是正确的。通过对参保人员谈话取证,找到了“东辽县平岗镇民政办公益岗人员丁兆丽”为中间人这一重要线索。审查人员顺藤摸瓜,在外围继续收集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后,仅用一天半时间,就将该起违纪违法问题查结。因涉嫌犯罪,当天下午涉案人员就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014年12月,东辽县就业局原失业职工管理科工作人员张文华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东辽县就业局劳动就业中心原副主任孟繁可因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
过硬的审查技能,是实现违纪违法问题快查快结、快进快出的前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确保纪律审查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对违纪违法问题快查快结、快进快出,一线审查人员必须要具备出色的发现问题能力、突破审查问题能力、准确量纪能力、以案施教能力、廉洁自律能力。特别是在审查问题关键环节、重要节点把握及关键证据锁定上,如果没有过硬的能力做支撑,很难将违纪违法问题快查快结、快进快出。实现这些能力,就要把学习和研究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和精神需求。也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在纪律审查工作中,不辱使命,有所作为。近年来,东辽县纪委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组织开展了纪检监察业务大讲堂、计算机操作技能大比武、岗位大练兵等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了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为实施全员审查夯实了坚实基础。2014年7月和11月,东辽县纪委先后查办了金州乡新正村党支部原书记党权制作虚假合同非法买卖集体资产案,安恕镇大道村党支部原书记朱如贵虚报耕地面积骗取征地补偿款案。这两起违纪违法问题案情都较为复杂,时间跨度大。但由于审查人员业务过硬,从线索锁定到公安机关批捕前后都用了不到一周时间。2014年12月,党权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一年。2015年5月,朱如贵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坚强的党性,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实现对违纪违法问题快查快结、快进快出的保证
学校第x次党代会审议通过了纪委工作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学校纪委六年来完成的各项工作,信息量大。六年来工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纪委和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纪委委员,各党总支、支部纪检委员和全体纪检干部的辛勤付出,在这里,我真诚的感谢并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又面临省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工作。在未来一个时期,我们要把高质量的纪律检查工作作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题中之义和重要保证,合力推动学校纪律检查工作再上新台阶,具体来说,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学校改革发展和干部成长提供“有本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政治保障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以国家权力为中心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纪检监察机关首先是党的政治机关,政治建设是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持之以恒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即: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两个维护”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每项工作都要从“两个维护”出发,把讲政治放在各项工作、思维的最前端,把政治建设放在纪律建设的最前沿。
一要以政治建设立魂。在深化理论学习中提高政治站位,在应对复杂环境考验中保持政治定力,在加强实践锻炼中磨砺政治品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育人方向,秉持“教育是政治的故乡”这一理念,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要坚守政治规矩又要尊重教育规律,不断探索符合学校特点和规律的政治生态优化路径,以良好的政治生态涵养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供铁的纪律保障。
二要以责任担当立威。要聚焦党委中心工作,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打牢管党治党、治学办校的政治根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维护学校党委各项决策落地生根。要加强对党内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努力防范意识形态风险和廉政风险。当前,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监督检查,从课堂、论坛、网络、自媒体、社团活动等方面严把政治观,弘扬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价值观,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尊严和权威。
三要以深化“三转”立本。全面落实省纪委关于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部署要求,坚持“双重领导”制度,聚焦主责主业,通过常态化、全覆盖、有实效的监督工作,在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过程中,旗帜鲜明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的头脑,坚决克服“七个有之”(2014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x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打造“四有”干部环境(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强调,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聚焦党委中心工作,发挥“护卫舰”功能,为党委履行主体责任保驾护航,为“有本事、干成事、做贡献”的同志提供“不出事”的政治保障。
二、围绕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协同学校党委其他部门,全面开展“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教育活动
(一)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遵循社会客观规律,推动历史前进,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实现共产主义。再提不忘初心,就是进一步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还是进一步保持党的纯洁性,持续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党的纪律在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党成立之初,全国50多名党员中产生13名代表组织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来,这13名代表中有4人先后脱离党组织、叛党投敌,现在我们发展成为拥有9000万党员的大党。历史证明,没有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我们的党就有可能成为苏联的共产党。我们反思历史、追根溯源,苏联共产党的衰亡,败在自身,尤其在苏共执政后期,党的纪律涣散,党风不正,官僚主义盛行、形式主义泛滥、享乐主义蔓延,与人民群众离心离德,没有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和党的纪律,这是苏共亡党丧权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正是由于我们中国共产党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毫不手软地惩治腐败,实实在在的转变作风,才能保证我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铁的纪律是管党治党的重大法宝,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对党的纪律规矩作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这是我们党对初心本愿的执著坚守,更是对使命意识的时代诠释,我们要用党的纪律端正党风、增强党性,深入抓好纪律教育,把教育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党性修养、忠诚履职尽责的思想自觉和实际行动。
(二)深入开展“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教育活动和“两线”教育活动
高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评价学校发展的根本标准,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的首要标准,“为师之务在于胜理,为师之要先胜其德”,育人者要先受教育,我们要注重教育引领,突出师德养成,督促教师队伍筑牢理想信念、涵养道德情操、守正仁爱之心,始终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全面构建“两线”教育常态化格局。具体来说:
1.始终坚持理想信念宗旨“高线”。“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是使党员干部“不想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大家要坚守精神家园,充分弘扬我校百余年红色历史积淀的文化,坚守其信仰,发扬其精神。不忘初心的教育,应该包含我校老一辈革命者所萌发的初心,学习他们的高尚革命道德。坚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认真学习廉洁自律准则,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真正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2.始终坚守纪律法规“底线”。一要全面开展底线思维大讨论。各个岗位的党员干部要自划纪律“红线”,习惯自我警示、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觉把个人行为严格约束在党纪法规框架内,按程序办事、按规定办事、按制度办事。各党总支、支部纪检委员要在本学期或下学期陆续组织本部门开展讨论活动,要有计划、有倡导、有启发的开展活动,要将大家形成的底线共识细化下来,固化讨论成果,形成行为准则。二要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分期、分批、分主题的组织党员干部到廉政教育基地接受教育,用好、用足身边人、身边事的警示教育素材,做到警钟长鸣。三要创办《纪检监察情况通报》专刊,定期发放,按时宣讲,将底线教育融入到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四要强化师德师风监督,对违反师德师风问题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把纪律建设融入到师德师风建设、校风学风建设全过程,全面构建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自律的格局体系。
三、严格执行监督条例,正确行使监督专责,发挥“探照灯、无影灯、长明灯”功能,努力实现监督全覆盖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做细做实监督责任,必须秉要执本,尊崇党章赋予的职责定位。
1.突出政治监督,发挥“探照灯”作用。以政治监督为统领,突出主体责任,紧盯关键少数,紧紧围绕贯彻党章和党内法规,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开展监督,尤其是对践行“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开展监督,坚决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令不止的行为,确保学校党委各项决议决策落实到位。
2.实现监督全覆盖,发挥“无影灯”作用。2016年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建立健全了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摘要:一要发挥党委的监督,党委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常委会委员和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督职责;二要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监督,党的基层组织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了解党员、群众对党的工作和领导干部的批评和意见,定期向上级党组织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三要发挥党员对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意见和诉求,揭露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参加党组织开展的评议领导干部活动,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纪违法的事实;四要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支持民主党派履行监督职能,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其中,纪委的监督只是党的整个监督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加强对所辖范围内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所以,纪委监督就是监督的再监督。纪委的监督不是监管,协助党委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不能协助变牵头、牵头变主抓、主抓变负责,不能“越俎代庖”取代主责部门的主体责任,出现问题不能当“挡箭牌”,要对监督的主责部门依纪依规精准问责。
3.做好日常监督,发挥“长明灯”作用。在日常监督中,要找准影响和制约监督质量的突出问题。一要紧盯重点人、盯紧重点事,强化对“关键少数”特别是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班子成员的监督,紧盯财务管理、基建工程、物资采购、选人用人、招生考试、办公用房、公车使用、公务接待等重点领域和岗位的风险防控,实施精准问责。二要紧盯关键环节,关注重要时间节点,关注侵害广大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持续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挖细查“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的种种表现,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支持开展工作,用心倾听群众意见,及时向党委汇报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形成善于监督与乐于接受监督的浓厚氛围和良好习惯。
四、强化执纪问责力度,充分发挥“四种形态”不同功能,及时“扶歪树、治病树、拔烂树”,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1.转变执纪理念“扶歪树”。“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是监督执纪的第一种形态。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重点在严,关键在贯通“两个责任”,运用第一种形态既是党员所在党组织的日常教育、监督和管理之责,也是纪检机关的重要职责。一要正确抓早、善于抓小。医者治“未病”,患者要早医,纪检工作如同行医,是挽救和保护“政治生命”的工作,执纪监督就是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只有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工作原则,早教育、早警示、早纠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避免犯大错,才能真正管住大多数,最大限度地保护干部、挽救干部。二要完善“制度的笼子”。要以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为抓手,以尊重学校管理架构为前提,落实约谈函询制度、廉政谈话制度、问责制度,正确研判学校的政治生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指示精神。
2.精准处置问题“治病树”。坚持“靶向治疗”思维,对违纪现象分类区别处理,坚持“一案双查”,精准问责,深化落实“一为主两报告”制度,按照谈话函询、初步核实、暂存待查、予以了结四种方式,规范、科学处置问题线索,完善安全审查各项保障,坚守查办案件安全“生命线”,健全文明审理有效措施,把惩教结合、宽严相济体现在破纪之初直至立案审查之后的全过程,通过正确实施党纪处分,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
3.严处重大违纪“拔烂树”。严格遵照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正确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能,立案审查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合法、手续完备,使处理结果与违纪行为相适应,努力做到纪法衔接、法法衔接、纪在法前。坚决除掉侵害党的肌体的害群之马。
五、依托红色文化引领工程,大力开展“一院一品”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积极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
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对提升学生廉政文化素养,提高教职员工的职业道德操守,厚植学校立德树人之根基具有深远的意义。我校百年办学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一轴两翼三维五馆”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涵养德育生态系统提供了优质载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全面整合了文化资源配置,这些发展成就为我们打造廉政文化品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纪委将会同党委各部门积极组织师生员工开展廉政书画展、廉政文艺汇演、廉政作品诵读比赛、廉政格言警句征集等多种形式的专题廉政文化活动。各纪委委员,党总支、支部纪检委员要充分发挥所在二级学院专业特色,抓住部门职能特点,形成“一院一品”特色项目,把持续提升廉政文化影响力渗透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力营造廉政氛围,积极推进从不敢腐、不能腐向不想腐转变。
六、守正出新,善作善成,打造“讲忠诚、爱干净、敢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1.纪检干部要坚持“四有”。四有是“头上有剑、心中有德、手中有戒、脚下有道”。
头上有剑,一是“尚方宝剑”的剑,二是“利剑高悬”的剑。“尚方宝剑”指的是党纪法规,是党章赋予我们每一名党员的权利,和每一名纪检干部应有的权利,有权就有责,就要有责任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利剑高悬”的剑表示时刻存在的危险,纪检干部时常要提醒自己,对党纪法规要有敬畏之心,做到心存敬畏、坚守底线,确保监督执纪权力始终在制度的笼子里规范有序运行,要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要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意识,强化自我监督、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乐于接受社会监督,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建设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干部队伍。
心中有德,不要心中有鬼。道德品行是一个人行为操守的准则,是做人的底线。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行,不仅是确保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关键,也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保证。所谓心中有德,礼仪自存,讲道德就是教大家学好人、长好心、当好人、做好事,汇聚正能量,构筑道德高地,接受道德的洗礼。纪检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良好的品德不仅是立身之本,也是做好自身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三严三实”第一个要求就是“严以修身”,修身即修德,是领导干部为官从政之首要。领导干部的道德好坏具有放大和示范效应,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和带动他人。作为一名纪检干部,要做到诚信为本、正直为贵、宽厚为德,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手中有戒。戒指戒尺,就是行为规则要有尺度,掌握分寸,是指的“严于用权”。为官用权,能否抵住诱惑是一个躲不开的问题。一步很短,一生很长,有时一步走不好就毁掉一生。“不受曰廉,不污曰洁”,纪检干部为官用权,一定要心中有杆秤,手中有戒尺。面对诱惑,一定要谨记“当官就不想发财,发财就别来当官”的告诫,不起贪恋之心,不取不义之财;面对亲情,一定要吃透严是爱、宽是害的辩证法,不能因循私情而违背原则;面对朋友,一定要把握分寸、谨慎交往,不能因哥们义气而丢掉党性。总之,就是要讲原则、守底线,不为私利所困,不为私情所惑,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用权。
脚下有道。《庄子•缮性》:“道,理也。……道无不理”。《韩非子•解老》以“道理”并提,认为“道,理之者也”,“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凡是历史上一切有作为的人物,也许他不知“道”为何物,或者也许不了解中华道家的文化,但是他的所作所为,一定符合于大道。纪检工作中可能会碰到很多的麻烦事,在处理的过程中,除按照党纪国法坚持原则外,更要讲清道理,要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不能口大气粗、盛气凌人即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的很多人不完全明白党纪国法具体规定,直接拿党纪法规去解释很难接受,必需转换成其能接受的道理来说明。讲道理就是讲方式、讲方法。用有道理的方式方法处理事情,不仅能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化解矛盾,让大家心情舒畅,这样做工作就是“道”家了。
2.纪检干部要坚持“四自”,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四自”,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自重就是珍重自己的言行、人格和名誉,绝不干那些自轻自贱与领导干部要求不相符的事情。纪检干部要时时刻刻想到自己的责任和身份,不在大款面前低三下四,不出入灯红酒绿场所,不在人际交往中低级庸俗,不在处理个人和他人利益时只考虑个人,时时刻刻珍惜党员干部的名誉,不忘人民的重托。
自省,就是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单位和国家,一个人的错误有它的形成过程,有萌发阶段,别人是很难发现的,往往是到了一定程度别人才能发现,到那时已为时已晚。所以,作为一名纪检的领导干部,要做到防微杜渐,确保不出问题,重要的还是靠自省,要经常提醒自己在家庭、住房问题,礼尚往来方面,接人待物方面是否过得硬。
自警,就是用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警告自己,不要有任何越轨的行为。作为纪检干部不仅要知法懂法,还要时时对照违纪违法案件中的反面典型,从中汲取教训,让自己时刻以党的利益为重,不用公款为自己赢得私利,不为利、权、色所诱惑。那些被查处的违纪违法干部,正是从不自警走向犯罪深渊的。这些人存曾有侥幸心理,总认为只要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也没有关系,其结果是,小洞不补,大洞受苦,一发不可收拾。
自励,就是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振奋的精神状态。一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的道路上,无论是一帆风顺,还是坎坷不平,都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做到成绩面前不满足,失败面前不气馁,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并正确认识和处理三种关系。即:奉献精神与利益原则的关系,党的事业与个人价值的关系,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为此,我们要时时自励,始终以崭新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建设中来。
同志们,各党总支、支部纪检委员是学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纪检工作在基层党组织的延伸,在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确保学校中心工作顺利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家要坚持不懈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开展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月活动剖析材料
继矿区召开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月活动动员会后,组织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召开民主生活会,会上,集中观看了《没有“规划”好的人生》、《“正风肃纪、创优环境”警示教育片》等电教片,学习了省、市区关于教育整顿纪律作风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我发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现了自己与相关文件要求存在的差距,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一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谋事能力不强。办公室工作计较琐碎杂乱,自己在工作中,疲于应付。工作中存在浮漂的作风,静心细想工作能力不足,忙忙碌碌做完工作,自己的主管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充满激情、以饱满地热情开展工作,把心思用在琢磨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功夫下到办公室各项工作地细致落实上来。二是工作作风不够深入,联系实际能力不深。作为办公室人员,努力配合部领导及各科室人员扎实开展组织工作。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离领导和同事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倾听领导及同事的心声,切
实急领导和同事之所思、所想、所盼。扎实开展办公室上传下达、左右协调、内外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苦练内功,提高素质和增强能力。
三是工作作风不够科学,学习意识不浓。只有不断地学习,推陈出新,工作才能更加接近科学。平时,工作比较忙,用来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地时间不足。没有深厚的理论和专业业务支撑,工作的科学化便无从谈起。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挤出一定的时间,深入细致地研读党的理论、防止、政策,读懂贯彻组织工作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推进自身工作的不断提高。
开展党性教育学习。在“三严三实”教育和主题教育等相关教育学习的基础上, 认真学习《党章》、党纪条规。
作专题辅导报告。结合“三严三实”教育专题二中要求开展专题党课教育活动。
组织警示教育。结合“三严三实”教育中反面警示剖析, 召开一次队伍情况分析研判会, 组织观看省纪委、省公安厅纪委拍摄的警示教育片, 从身边的违法违纪案件中汲取教训, 自警自省, 自我革新。
开展勤廉典型教育。结合“强军先锋”先进典型培育活动, 形成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组织集体廉政谈话。结合“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和消防执法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 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
强化党委主体责任。结合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宣贯工作, 组织班子成员召开一次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专题学习会, 强化落实主体责任的担当意识。
改进工作作风。结合消防执法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 通过暗访、通报、整改、追责四管齐下, 改进工作作风。
整顿财务管理。结合“三严三实”教育中深化“四个整顿”, 强化责任追究, 增强审计整改力度, 规范财务管理。
开展廉洁读书月活动。认真落实省文化厅、省纪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全省廉洁读书月活动的通知》要求, 领导干部要带头读廉洁书籍、带头写读书心得、带头作学习交流, 积极参加征文活动。
关键词:多元价值取向;纪律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18-02
在科技创新与技术知识迅速发展的21世纪,我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给我们物质满足的同时,也思考着新的社会环境将给人们的价值观带来新的挑战。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丰富的社会生活加上西方各种思潮无所不在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尤其是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带来的价值观扭曲往往造成大学生过分的追求自我个性。因此,加强大学生纪律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保障。
一、多元价值取向与纪律教育的含义及辩证关系
(一)含义厘定
1.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和舒曼最早提出的“ValueOrientation”即价值定向,后又经前苏联心理学家在其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来的。解释为人们根据自己固有的价值观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和行为上的一种稳定趋向,也就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追求价值的一个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具体体现在他一旦形成便指导着人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指导、调节、规范的作用。
2.纪律教育
纪律教育的内涵总体上包括三个层次,即认识、态度、行为三方面的教育。认识是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相关规范制度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对规范制度有一个良好的认识;态度是通过对制度规范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对纪律制度以及纪律精神达到认同;行为的教育是指通过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力,达到纪律教育的目的,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心有素质的人。
(二)多元价值取向和纪律教育的辩证关系
多元价值取向和纪律教育的辩证关系,究其实质就是要搞清楚价值取向和纪律教育的辩证关系。如前文所述,价值取向是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而由此产生的一种心理和行为上的稳定趋向。众所周知,每个人由于其生长背景以及自身价值观的不同,加上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导致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新时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必然带给纪律教育工作一些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可见,多元价值取向和纪律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多元价值取向是纪律教育效果的外在因素。首先,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给新时期纪律教育提供了很多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其次,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仅给中国带来先进的管理思想,西方各种享乐主义的价值取向也极大地冲击了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并在一些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价值判断的扭曲,给纪律教育带来了诸多困扰。另一方面,加强纪律教育也是形成良好价值取向的内在因素。加强大学生纪律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德育教育,同时,良好的纪律教育让学生在维护学校秩序的过程中由他律向自律的发展,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二、多元价值取向对纪律教育的影响
当前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并且是摇摆不定的。可以说,多元价值取向的存在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了解西方先进纪律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不仅能让我们在对比中可以找到中国高校目前管理上的问题和有待于提高的地方,重要的是给我们纪律教育提供新的理念方法,从而借鉴先进的理念来强化中国高校的纪律教育。然而,由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加上自身对社会各种信息缺乏自身一定的辨别能力和准确的认识,尤其在功力以及享乐主义的诱导下,很容易形成损害他人、损害社会的价值取向,从而纪律教育带来了很多困扰。
(一)学生经验自主建构的缺失
为了适应当今多元价值取向的教育环境,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自主建构,其旨在培养学生充分主观能动性。但是,现实中的纪律教育还是习惯于将纪律的要求抛给学生,而不是努力去寻找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的活动或方式去宣传教育,这样学生对于纪律教育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而不是主动去思考纪律教育的真正内涵和价值。这种形式主义的纪律观,即忽视了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疏忽了学生在反思纪律基础上的自主经验的建构。这样造成了纪律教育太过于形式化而没有了针对性,并且也没有具体化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得学生无法将纪律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因而对纪律教育难以理解。
(二)学校教育管理略显不足
在中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一直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应试教育在起到规范教育的同时,其教育模式无形的也在压抑着学生的个性,这样不仅忽略了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长年累月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产生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大,很容易滋生出对考试的逆反心理,因此在压力的驱使下,很多学生就会做出违纪行为。
(三)社会环境对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1.社会压力过大
大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与社会接轨的重要场所,对于大学生来说同样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比如,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以及家庭经济的压力。面对这些压力学生如果不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或者压力得不到缓解,很容易在压力的驱使下产生对社会对生活负面的情绪。这些情绪反映在纪律的价值观上就表现在愤世嫉俗、不满社会、自暴自弃,甚至走向极端。
2.社会不良信息的困扰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信息传播变得快速畅通。学生在学校关注着各种来自社会的元素,当然,这些元素中不乏有很多容易扭曲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困扰,由于大学生对很多信息缺乏衡量的价值尺度,因此一旦这些不良因素主导了学生的思想,必然会引导学生一些与学校规范相悖的行为。
(四)家庭教育的弊端
1.过度溺爱带来的影响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也因此对孩子产生了过度的溺爱。在大多数父母的观念里,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用管,造成了很多孩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过度的溺爱却忽视了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疏忽了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形成了自我为中心、忽视学校纪律的不良习惯。
2.过度管理带来的弊端
很多父母对子女由于寄予的希望过大,而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这也管、那也管,而且必须什么都要做到最好。这样的要求很容易造成孩子产生很严重的叛逆心理,尤其是孩子正处在青春的叛逆期。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上了大学后,一旦挣脱了父母的“紧箍咒”,加上逆反心理作祟很容易出现纪律问题。
三、多元价值背景下优化大学生纪律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理论灌输引导教育
在学生思想意识逐渐提高的过程中,一直以来都离不开理论灌输教育,同时,理论灌输教育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纪律教育作为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其目的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最终目的是将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优良道德品质,提高自身的素质。因此,加强高校纪律教育,就必须进行必要的理论灌输教育,正面引导学生,必须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多层次的进行灌输教育,坚持不懈,从而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理解纪律教育,并达到对纪律教育的认同和掌握。
(二)加强法制纪律教育
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大学生的价值观、精神面貌、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备受社会的关注。但是,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现象时刻冲击着人们的眼球,成为人们饭后茶余的热门话题。从云南大学马加爵的杀人事件到清华大学刘海洋泼硫酸伤熊事件,从天津大学马晓明杀亲案到中国政法大学陈春明老师被学生杀害事件,加上前不久发生的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等等。屡屡发生的犯罪事件告诉我们加强大学生法制纪律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应该将法律教育内容引入大学生课堂上来,使课堂生动活泼化,这样不仅可以燃起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根本上避免大学生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将纪律教育融入到各种活动中
多元化价值取向下的纪律教育不是简单说教过程,真正意义上的是要学生将纪律教育内化,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学校应当将纪律教育寓于各种学生活动中来,开展各种纪律教育为相关主题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便达到纪律教育的真正目的。具体做法有。
1.请有关人士来做法制教育报告
学校可以定期请相关权威人士来校开展以“大学生法律知识教育”为主题的法律报告,召集学生积极参加。对学生进行多次的法律知识讲解,可以以案例讲解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违法乱纪的危害,并且使学生在思想上对纪律法律产生兴趣,达到内心的认同。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法律知识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和公共秩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纪律观,提高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法律自觉性。
2.定期开展纪律主题活动
开展主题活动一直以来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各种丰富的主题活动,来为学生创设一种积极紧张、愉快活泼、乐观向上的良好教育氛围,比如严格的军训通过对学生进行军事化训练,来让学生感受军人严谨的生活作风,养成军人克服困难并且坚韧不拔的毅力。同时开展主题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以及个人服从集体的意识,在学生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纪律精神。
3.利用丰富的校园资源营造纪律氛围
首先,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资源,比如在宣传栏设计各种以纪律教育为主题的文章版面,随时提醒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其次,在生活区强调注重各种公共场所的卫生,杜绝乱扔乱吐不良现象。这样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通过遵守公共秩序,形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推进纪律教育】推荐阅读:
廉洁纪律教育06-29
纪律安全教育总结07-05
纪律教育宣传标语09-13
纪律教育学习汇报10-20
推进教育工会工作06-07
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11-26
政治纪律教育专题党课06-10
大学纪律教育学习总结06-11
学校纪律教育月总结09-11
入学纪律教育活动总结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