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的实习自我鉴定(精选8篇)
专题分类:>师范类自我鉴定>师范类自我鉴定范文>师范类毕业自我鉴定
师范类实习自我鉴定12月30日,我们小组顺利地完成到利川一中的实习。三个多月的实习已经结束,从国庆前的准备阶段,到正式讲课,这一过程的收获体会是很多的。通过这次实习,我认为,不仅使我掌握了基本的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与他人交际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应尽的责任,为以后步入社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通过本次实习,我感觉到不仅仅是在教育教学中,在社会生活中的各
个方面,大事小事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这种准备应当是多方面的:既要备自己,又要备他人;既要备事件提前,又要备事件滞后;既要备突发事件,又要备平平淡淡。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走向成功。机遇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其次,通过本次实习,与人交际的能力,我自认为上升了一个台阶。第一堂课前,我的心“嘭嘭”直跳。但一旦走上了讲台,恐惧心理莫名其妙地跑到了九霄云外去了,然后顺利地讲课。还有,就是当偶尔讲错时,我会拿“太紧张”当借口,这样会缓和尴尬的气氛。另外,我发现与我的指导教师交流的也很顺利,这除了认真、坦诚的态度外,也与实习一个月练出的“胆量”密不可分。
再次,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了高一篮球联赛。这无疑在拉近师生关系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师范生实习自我鉴定球赛结束后,我们负责球员的后勤工作,虽然花钱不多,却让我们感到很快
乐。最后,学生离开时,一句“注意安全”出自我的口中,我确实感到肩上的担子不只是这一句话,而是语言无法表达得发自内心地对自己学生的呵护和关爱。
还有,那就是在高一七班的交流会。通过师生交流会,师生感到毫无距离和代沟可言。我作为实习教师毫无保留的传授了自己的学习经验,积极鼓励他们学习的态度,使学生感到考上大学并不难,只要通过努力,一定会顺利过关。当然,我还为学生上演了一人一首歌,这更是师生亲密无间。最后,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我们的交流时间太短。
让我体会很深的首先是对教育这份事业的热爱。在学习中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对教学的热爱是使你全身心投入教学的动力,不管是备课,还是讲课。备课中,具有了动力,才能全方位的考虑过程、内容,考虑学生的反应。正如实习开始,学校副校长所说的“备学生”,怎样体会到学生的反应。有了这份动力,才会想出设计出更好更
科学的方法,应用于教学过程,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才能很好的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次是要设定较高的目标,同时又要考虑到效果不佳时,自己的反应。就是预先想到效果不好时,自己应承受这份压力,较好期望固然很好,但若由于自己的能力所限以及各方面的变化,引起教学效果不佳,自己应接受这一现实。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破坏了整个活动。当我第二次课效果不好时,当时实在难以接受,尔后的两天为下次的备课则没了兴趣,没有了热情,自己前两次作了充足的准备为什么会这样?我在思考这些,思虑再三,还是备课不充分,没有更好的调动学生,既没有预计学生的反应,又没有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比如第二次课的板书问题,这都是没有预计到的。
而当我在第三次课时,心情平淡而又有热情,坦然面对一切。这样就好了许多,语速较前两次慢了一些,课堂中
出现的错误少了许多。
总的说来,实习让我收获许多。不仅仅是对教学,做任何事情都满怀热情。我抵制住了第三次课前的不良反应,作了充分的准备。对事情结果期望高,严要求,又要以最坏的结果来考虑,坦然面对。这是我较深的体会。师范类实习自我鉴定相关内容:实习单位鉴定意见十例
xx同志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有创造性、建设性地独立开展工作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在工程计算领域不断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师范生实习自我鉴定...造价实习自我鉴定范文
年来工程造价的学习,使我对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校实训内容有:cad、预算软件、工程造价实训。我对土建、装饰、水电定额与清单、autocad、预算软件、法规、工程管理等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基矗实习期间,我能够把所学的知
教育实习作为教师职前教育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师范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专、精、深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师范生身上出现了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再加上高校教师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实际相脱离,使得许多师范生在教育实习时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也使得教育实习在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促进其自身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方面难以发挥重要作用,更难以发挥高校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效。
1 制约师范生教育实习成效的主要因素分析
教育实习成效的高低,既受到高校和师范生自身因素的制约,也与实习学校等外部环境有关。只有深入分析这些制约因素,才能更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从而有效发挥高校为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责任与义务,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1.1 教育实习的组织者———高校的角度
高校作为教育实习的组织者与领导者,自身对于教育实习的重视程度与安排的适切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实习的成效与质量。但是,部分高校在教育实习安排方面存在的诸多不合理因素,严重制约着师范生实习的质量。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1 带队教师质量不高
高校带队教师水平的高低是制约着实习质量好坏的因素之一。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教育实习过程中对带队实习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虽然高校选拔的多数带队老师都能够很好的胜任本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但是部分教师对中小学新课程的具体要求、教学实践环节、学生管理、班级管理等工作缺乏充分认识,难以较好完成教育实习这一任务。再加上部分高校师资力量短缺,年龄大些的教师不愿去等原因,所以多数高校在选拔带队教师过程中也只能是让部分缺乏教育实习经验的年轻教师带队,致使教育实习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调查发现,56.76%的师范生认为,学校选拔的指导教师根本无法胜任实习工作;47.65%的师范生表示,带队教师未能有效帮助自身开展教育实习。
1.1.2 实习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实践类课程作为师范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师范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在这些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难以有效满足实习生在教育实习方面的需求。以西部某高校为例,该校70.7%的实习生认为学校实习课程的安排不合理,不能有效帮助自己较好的完成实习。就实习课程开设的数量而言,16.9%的实习生表示自己所在学院没有开设相关课程;58.1%的表示开设了1-2门课程;仅有8.7%的学生表示,学院开设了四门以上有关教育实习的课程。而且在开设的相关课程当中,多数师范生表示,学校开始的实习课程以理论课程为主,缺乏实践性,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1.1.3 实习时间短,安排不合理
实习时间安排的合理与否以及实习时间的长短是制约实习效果取得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多数高校教育实习时间仍然采用的是教育部规定的“教育实习时间为六周,一般安排在大学第七学期进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习生根本无法真正进入教师角色,更难以获得系统的教师专业技能与技巧。调查发现,40.68%的师范生希望实习时间为三个月,41.16%的希望为半年,更有9.44%的师范生希望实习时间为一年。在实习安排的方式上,89.71%的师范生希望安排在大学三年级下半学期。师范生对于教育实习时间的安排和需求与目前高校现行的教育实习时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部分高校目前现行的实习制度难以与广大师范生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1.1.4 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缺乏
1992年,原国家教委师范司发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指出:“对高等师范学校在校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部分高校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对某高校师范生的调查发现,37.06%的师范生表示自己所在学院没有开展过相关教育技能的培训,33.17%的表示不知道是否有相关的培训内容。而与之相对的是,分别有61.99%和24.46%的师范生表示,希望学校强化他们在教学技能与教学基本功方面的培训。当前部分高校针对师范生实习前系统培训的缺乏,导致师范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根本无法有效驾驭新课改的跨学科知识和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的教学,更难以应对新课改提倡的开放式教学中层出不穷的问题。
1.2 教育实习的指导者———中小学的角度
1.2.1 实习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实习学校的重视程度是提高师范生实习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部分高校的教育实习基地存在着学校对于师范生的实习不够重视,支持力度不够,指导教师选拔不负责等不利教育实习有效开展的问题。调查显示,24.92%的实习生表示,实习学校未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上课的机会,13.84%的学生认为实习单位没有积极配合他们的教育实习,特别是有40.92%的师范生认为,在上课机会的提供和指导教师的帮助这两个关键环节,实习学校并没能给他们提供有效帮助。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学校对于实习生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持怀疑态度进而怕影响学校的日常教学计划;另一方面是让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担心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对教育实习大多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不愿让实习生真正全面参与到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在指导教师的选拔上具有随意性。
1.2.2 指导教师缺乏对实习生进行有效指导
作为教育实习的指导者———中小学教师,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对实习生的指导水平和能力,是决定实习成效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部分实习指导教师对于师范生的实习指导流于形式,未能按照教育实习计划来开展指导,责任心缺乏,严重制约了高校师范生实习的质量。[1]调查显示,13.80%的实习生认为,制约实习质量的最大因素源于指导教师素质的高低;29.06%的实习生表示,影响自身实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在于实习教师对自己指导的程度和水平。
1.3 实习的主体———师范生的角度
1.3.1 职业意识不强
教师职业意识是指教师对自身的地位、价值、素养和活动方式的认识、评价及态度,是教师自觉能动性的观念表现。[2]对于师范生而言,培养教师职业意识,就是要提高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并由此衍生出一种角色意识和服务意识。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自己将承担工作的意义,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明确专业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为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做好充分准备。但是,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意识较弱,认同感较低。数据显示,只有8.23%的学生非常喜欢教师这一职业。这一现状也导致部分师范生忽视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锻炼,难以有效开展教育实习。
1.3.2 缺乏对实习目的的深刻了解
教育实习,是实现师范生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变的重要步骤,更是实现其由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途径。但是,调查显示,部分师范生对实习目的的缺乏深刻认识,对教育实习开展的作用和意义缺乏深刻了解。数据显示,51.73%的学生对实习目的了解较少,43.83%的学生基本了解实习目的,二者相加高达95.56%。再加上多数高校实行学生自主实习与学校统一组织实习相结合的方式,部分学生为了考研,就以为实习参加与否都不重要,因此,他们在实习方式上都会选择自主实习的方式。实际上,这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参加实习,而是在家中或者学校学习,使得教育实习流于形式;更有甚者,少数不考研的学生也不去实习学校实习,而是在实习时间结束后拿上实习报告让实习学校盖章就万事大吉。
1.3.3 缺乏对基础教育的全面了解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存在的脱节现象,使得多数师范生根本不了解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对于目前正在开展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知之甚少。因此,他们在实习过程中根本无法针对中小学实际开展有效教育教学活动。调查发现,分别有60.29%、24.21%的师范生表示自己不太了解或不了解当前的新课改,二者相加占到了被调查对象的84.50%;更有甚者,有2.17%的师范生完全不知道新课改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实习生对于新课改提倡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回答则更让人担忧,数据显示,有高达87.90%的师范生表示不知道。当前部分高校师范生对基础教育了解之欠缺,导致他们在实习过程中根本无法准确把握当前中小学教育的实际状况,更无法准确地把自己所学知识与中小学实际相结合,更难以通过教育实习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1.3.4 不熟悉中小学基本教学规范
中小学基本教学规范是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执行的日常规范。它有利于增强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能力,使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目前,大多数师范生并不熟悉中小学教学的基本规范,更不知道教案该怎么写,课该怎么讲,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等。调查显示,有高达78.45%的师范生不熟悉当前中小学基本教学规范,另有2.66%的师范生则表示完全不知道。师范生对于中小学教学规范的不熟悉,导致师范生在实习个过程中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教学,这也是很多学校不愿接受师范生实习的一个重要原因。
1.3.5 教学技能不强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或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练习、训练,形成、巩固下来的迅速、准确、流畅、熟练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系列行为及智力活动方式的总称。[3]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它对于教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就成为是师范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多数高校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技能培养的倾向。师范生普遍存在着“三笔字”书写不规范,普通话发音不准,语言表达不流畅,讲课缺乏层次性和逻辑性,板书设计不规范、结构不合理,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差等问题。
2 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成效的对策
2.1 完善高校实习制度
教育实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个学院、各个部门的全力协助,共同完成。因此,高校应从学校层面出发,就实习中的相关问题做出制度安排,保障教育实习的顺利开展。对于学校而言,要从实习生课程的设置、培养、选拔、管理及带队老师的管理、奖惩措施等方面制定严格的、具体的规章制度,如制定《高校实习实施办法》、《高校实习管理办法》、《实习奖惩办法》等制度,确保从制度层面保障教育实习的顺利实施。
2.2 改革教师教育课程
理论课程是师范教育的基础环节,改革教育实习,应首先从课程改革开始。[4]课程的设置应该遵循灵活性、针对性的特点。在前两个学期主要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人文类课程、理工类课程、艺体类课程。并且实行主辅修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即要求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理工类和艺体类课程,而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文史类和艺体类课程,以达到丰富知识,扩大视野的目的。在大学二年级开始分学科专业培养,加强学生的专业针对性。在大学三、四年级,集中学习教育理论基础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研究与拓展、中小学学科课程研究、教师职业信念与养成和教师教学综合实践等模块课程,强化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5]同时,开设教师教育类的选修类课程,增设具有专题性、开放性,能供师生探讨的课程,建设由素质教育、教师职业教育、实践教育构成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注重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突出实践课程,精选选修课程,加强综合课程,使师范生形成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从而为教育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加强职前教育的培训和指导
实习前的培训和指导,是形成教师技能必不可少的途径,也是顺利地完成实习的各项工作,以及毕业后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加强对师范生职前教育的培训和指导。具体包括:
2.3.1 加强基本理论学习
拥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是对师范生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开展教育实习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引导实习生学习、掌握和领会教师职业技能的理论知识,深化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师范生对于基本理论的学习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掌握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知识,为实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同时,突出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所有专业的师范生都必修这些课程,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使之具有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其次,强化与新课改有关知识的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传播者。在学习新课改基本理论的过程中,要注意把先进的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现状相结合,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有关内容,以促进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
2.3.2 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专业技能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所需各种技能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加强师范生职前专业技能的培训,是使他们具备教师技能的重要举措,是保证他们能够顺利完成教育实习中各项任务的基本条件。因此,对师范生的培训应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培训的过程中,应着重培训实习生如何撰写教案、如何分析学生和教材、如何备课和上课、如何进行教育评价、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如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如何进行班级事务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等技能。在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中,也应注重对师范生进行“三字一话”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严格考核,从而提高师范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
2.3.3 严格实习前的模拟教学
教学活动是对师范生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性检验。因此,高校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保证教育实习的顺利进行。教育实习开展之前,学校应通过开展“模拟现实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服务,为师范生高质量完成教育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模拟现实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学校应按照专业把参加实习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均配备一名研究中小学教育的优秀教师对学生加以指导,同时聘请中小学优秀教师作为指导教师,现场指导学生的实习训练。同时为了保证模拟教学的效果,学校要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参与下的现场逐个考核过关制,成绩合格者方可以参加实习;对于表现较差、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实行重新试讲,如再不合格,则不能让其参与到教育实习中去,以保证培训效果。
2.4 大力推进顶岗置换教育实习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师范生到农村“实习支教”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各高师院校必须大力推动“顶岗实习”的开展。[6]大力推行定岗置换教育实习,就是要从各个方面改革高校现行的教育实习方式。具体包括:在时间上把实习时间延长至半年至一年,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师范生充分了解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热爱教育的热情,树立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理想和信念;在方式上,采取全程式参与式,即让师范生全面参与到实习学校的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工作、班级管理、教育教学改革等。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更好地促进师范生的“师范性”教育和实践性教育;在管理上,把实习生纳入到当地教育部门的管理当中,以便更好的管理。
2.5 完善实习基地的督导与评价
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师范生实习的成效。因此,必须加强和完善对实习基地的监督与评价,以便更好地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加强对实习基地的监督与评价,需要高校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对实习基地从基本建设、师资水平、指导教师的选派、以及对实习生的支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考核采取百分制,具体量化二级考核指标,划分考核等级。对于考核优秀的基地要给予资金奖励,并对该校从教师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于考核及格的实习基地要从多方面予以支持和帮助,以改进实习基地质量;对于考核不及格的基地要适当撤销,以保证实习基地的质量。对于实习基地的考核,要建立由各学院主管教学的领导、当地教育部门领导、实习带队教师、实习学生代表共同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实习基地进行考核,以保证考核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黄勇樽,李晓兰.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实习问题论析[J].今日南国,2010(3):53-54.
[2]钟启泉,岳刚德.论教师委员会的专业性、自治性与合法性[J].全球教育展望,2007(1):34-38.
[3]于洪卿.关于师范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0(12)下旬刊:8-9.
[4]宋爽.位入手———切实提高教师教育实习质量[J].平原大学学报,2008(3):101-102.
[5]祁雪晶.实践—从学生到教师的必经之路[N].光明日报,2009-4-29-1.
关键词:教育实习 师范生 信念 影响
师范生的信念来自于学生时的学习体验,因此,教育实习的目的是重塑教师信念。但是先前形成的信念在实习中也很难改变。正因为如此,教育实习一直以来受到很多关注,而且,在重塑师范生信念上,教育实习也是个挑战。笔者结合师范生在教育实习前后中信念及一些变化,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1.关于教的一些信念:
在实习初期,关于有效的外语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的,所有的师范生都有相似的信念。最初,他们不仅强调交流的必要性和小组活动,而且要关注学生。比如说学生想怎么学,想学些什么?一些也认为一些活动(例如游戏、唱歌) 更有可能提高学生的交流技能,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当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想,他们说,在大学时就是这样学习的,在高中时期,他们的老师常用相反的方法(枯燥的英语课),所以上学时不喜欢英语课。如果他们进行英语教学时,想有所改变。
在实习进展一段时间后,在真正的教室授课后, 师范生关于教学的信念在部分地发生变化。例如,一位老师所纪录的,“我以前总认为在教学时,做游戏是最好的也是最容易的方法,但是现在我认为我当时的想法是错误的。在今天这节课上,我采用了一个游戏活动但我却没有控制好课堂,活动远远地偏离了本节课的话题,所以活动注定是失败的。我不确定我会不会再使用这样的活动了。”其他老师也谈到虽然游戏、小组活动等有时是有效的,但活动本身很难控制,所以他们宁愿不用。
同时师范生开始实习时,一些老师认为在外语学习中,语法教学是最不重要的。正如一位老师所说,“我把语法看做是一种复杂的技能,因为语法学习需要强化词汇、句型、时态的准确性,这使我很烦脑。我记得上学时在writing和speaking的活动中,老师总是不断纠正我们。我不喜欢在说话时被别人打断, 所以我不想让我的学生有被打断的感觉。”然而,后来这位老师却谈到语法应该被强调。在她看来,错误的认识消极影响学生的writing和speaking的活动,而且对语法错误的认识应该通过强调语法技能而去避免。在经历了真正的教学后,这位老师之前的信念也在发生变化。
在实习初期,所有参加实习的师范生都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应该立即订正。而且有两位老师也反对他们在实习时他们所看到的老师的做法: 他们直截了当地去订正学生。他们认为直截了当的订正不应该出现在语言课堂上。一些老师曾经认为最好使用不明显的订正,这样能够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发现错误。
2.关于学的一些信念:
在教育实习初期所有的师范生都曾经认为学习一门外语要求一种特殊的能力。一位老师是这样解释的:一些人有学习语言的能力,但一些人却没有。老师即使擅长教学,但如果学生没有学习语言的能力,那么成功的学习是不会出现的。在教育实习末期,两位师范生老师他们有机会和一些他们认为没有学习外语能力的学生在一起,而且他们努力来帮助这些学生,这些学生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外语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当问及他们是不是肯定当初的想法时(学习外语需要特殊的能力),他们都否认了这一点。
同时,在教育实习初期,一些老师也认为成功的语言学习取决于教材的有效使用。一位老师曾说:“缺乏教材意味着少参与课堂,而且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当问他为什么这样理解时,她说:“应该是这样的呀,教材增加学生的参与,我喜欢教材。”但是最后,在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到教材的时教了一段时间后,她的信念也发生了变化:建构成功的学习环境和教材无关,但是和老师的创造性有关,而且和老师如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有关。
这些研究发现表明师范生都是有着各种各样的信念而开始的教育实习。这些信念是和他们以前的学习经历和他们在大学里所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贯穿教育实习初期,师范生的信念没有太大的变化。然而,在实习末期,这些教师有机会观摩真正的教室,有机会在真正的课堂上教学,他们对以前的信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完善和改变了他们的一些信念。这样的认识被认为是观摩和教学实习的结果。
本篇论文表明目前的教育实习给师范生一个机会,检验他们开始培训时的信念是不是有效,如何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虽然实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但这有限的时间影响了师范生的信念。因此,笔者认为教育实习是有必要的,同时也是有效的,同时也认为延长观摩实习的时间将会帮助教师进一步提高他们对自己信念的认识。
师范生实习的自我鉴定1
我觉得我很幸运。塘厦镇第三小学这里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友善。他们已经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在实习期间,我常常和他们倾谈,他们教授我许多做人做事的原则,包括教育工作上和生活上。对此我万分感激。
__年2月28日至4月13日,我在塘厦镇第三小学实习了45天。在45天内,我上了64节课。我做了那么久的学生,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踏进校园,每个同学都露出一脸的紧张、兴奋。在整个实习期间,我主要有两个任务:一.听原任老师的信息技术课。二.做好教学工作。由于我没有跟班做班主任,所以我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我的学生和钻研教学方法。
听课时,我是坐在后面听原任老师讲课。这种听课和我以往的听课不一样,这种听课并不是为了学习老师所讲的知识,而是学习老师怎么样讲课,学习如何传授知识,如何驾驭课堂,如何控制授课时间等。信息技术课其实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它需要的是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己操作,要控制好整个教学过程并非是件易事,所以要学习的知识真的很多很多。
讲课时,要做到在快乐中学习,不能孤立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样,而应该从教学内容中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所以我花许多时间去制作教案、课件,但是这些都只是事前的准备。当我们第一次上台面对一整班的小朋友授课时,心中的感觉更是紧张到一个极点。但是在原任老师的教导帮助下,我的课一节上得比一节好,越讲越熟练,越讲越流畅,都能做到突出重难点,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不但可以良好地控制授课时间,也能够适时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对上课时的课堂纪律也能完全在掌握之中。可是做个好老师并不是只要做好这几点,还有教学方法、授课形式等方面都需要我们有所突破。
在这片纯净的土地上,我感受到当一名老师的自豪感!
师范生实习的自我鉴定2
光阴荏苒,一个月的实习将要划上圆满的句号。
通过本次实习,让我得到了丰实的磨炼,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为我今后走上讲台做一位合格人民教师作了良好的铺垫。同时也是我大学期间最令人难忘的一段求学时光。
实习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虚心听取指导老师意见,认真备好和上好每节课,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尽责各个工作环节。
在讲课中,我不断吸取教训,学有所成。学会怎样引导学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好更透彻地学会知识。
当然,要成为一位优秀教师,还要不断努力,学习更多的经验和技能。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懂得用博爱和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位学生,让快生和慢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但由于时间有限,我觉得还有很多东西有待我去学习。
在这些天的实习中,我受益匪浅,让我有机会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站在教育最前线,面对双双求知的眼睛,心中倍感任重而道远。
教然后而知困,给学生一滴水,需要老师拥有一水库都不为过。今后我一定要更加勤奋学习,做一位优秀园丁,把祖国花朵浇灌得更加艳丽。
饮水思源,能够圆满结束这次有意义的实习活动,离不开实习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怀和指导,离不开带队老师的关怀和指导,离不开队友们的支持和帮助。
在此我一一深表谢意。虽然今天我是一名普通的实习生,但明天我有信心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努力用智慧和汗水来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师范生实习的自我鉴定3
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我得到了一次较全面的、系统的锻炼,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实习完毕了,这个实习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日子,一开始的时候很怕,现在想来,日子还是过去了,而且可以拿到优秀实习生,所以,得到一个启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在__附中实习的六周期间,我获益良多。除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还提高了自己的执教能力。
我确立好自己的角色,实现从“学”到“教”的角色转换,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组织教学,“以身立教”,从心理上做好当老师的准备。以真心实意、积极主动地向指导老师学知识、增才干,用自己的行动换取他们的信任,营造和谐的实习环境,为我成功的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实习目的明确、动机端正,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明确施教对象结合施教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备好一份教案后,向实习指导老师、本组同学一一征求意见,改了又改,才实施教授,把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实习期间除了上好自己的实习课外,我还有目的地听课、评课,弄清好的好在哪里,差的差在何处,以便自己教学时作为借鉴,并做好把听、评课记录。
总结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在存在不少缺点,如:教学技能、技巧仍较薄弱,专业基本功不扎实,语言表达不清等。
我应该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的学习,为做好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做好准备。
师范生实习的自我鉴定4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首先,在我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在大学课堂里所没有经历过,没有学过的东西,以前总认为自己的有很强的亲和力,做每件事都很自信。
课堂应该充分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在自己认真总结过后,不断的改进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而认识到本班学生对讨论活动比较感兴趣,在之后的上课之中,就改进了教学方法,同时指导学生对教师教学的相关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这样就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得我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其次,课前准备工作要充分,作为一名教师,我在考虑问题时,做到了细心全面,并且要切合实际的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的眼神、表情、语速等等都很恰当。
最后,认真总结老师及学生给我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的扩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的提到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很多学生在经历了这次试讲过后,不管是在课堂的回答问题还是在课堂上的讨论活动,以及他们站在讲台上的发言,都变得更加的自然而自信。可以说在这短短的实习期间,我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在这大约_个月的实习生活中,我学会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虽然不能说实习能改变我的全部,但至少在经历实习之后,我变得更加的稳重和冷静。同时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有动力。
师范生实习的自我鉴定5
实习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仅可以看清楚自己的能力,更可以找到和书本上完全不一样的知识面。古人常说:听不如看,看不如做。人可以发展到如此强大,当然不是由想象而来,没有一步步的做,又何来一步步的发展。在本次长达四个月的实习期间,我从各方面了解了自己将来的工作性质、义务与责任。
我通过听课初步了解教师们的教学方式,大致掌握年龄阶段学生的授课特点。教师们介绍说幼儿园重点培养学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个领域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以前我比较注重于对有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的理论学习,常常忽略了对幼儿生活常规的关注。这一次在幼儿园实习,第一次完整的观察了幼儿园一日的生活,发现其实训练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及自理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一门值得重视的学问。_老师很会利用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把有计划的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如,我们班有两位小朋友浪费洗手液,_老师就会跟小朋友说明我们幼儿园的洗手液是怎么来的,不能浪费,我们要争当勤俭节约的好孩子。这些日常突发事件都成为教师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机会。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掌握了一些与幼儿相处的方法,这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实习让我的思想逐渐成熟,也使我懂得了:“学高为师,行正为范”的道理。
师范生实习的自我鉴定6
我想回顾这些日子的点点滴滴,第一次听指导老师范老师的课,我学到的是认真负责的态度,激情大方的教态,和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及活跃课堂气氛;第一次备课写教案,我学到了每个环节都需要全面兼顾,才能实现课堂结构,明白了备课需要有遇见性,需要多了解学生,周密安排,查找资料,以便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料不到的情况;第一次上台讲课,这是一个将纸上内容付诸实际操作的环节。难忘指导老师的反复指导,同伴间真挚的鼓励和下面孩子们包容的笑脸,让我觉得很放心,大胆地说着,渐入佳境,原来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教态从容,头脑冷静是关键,语言要平稳,动作要沉着,重点要突出,按部就班地完成各个教学环节,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些都在以后的教学中一一改进。再如多次的评课,在互相的评价中总结经验教训,明白是非优势,长短得失,取得不断进步。
一切有付出的过程都会有一个美好的,就象辛劳的耕作会有好收成,努力的学习会上好大学,勤恳的工作会有更好的生活,一切都象大自然一样无比自然。实习的日子也是这样,很纯粹,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住进了这个看似有点荒凉的郊外,却让人心里平静。
关于班主任工作,在和这些孩子们接触的日子里,我一路收获感动。这些十七八岁的孩童,给予我的不仅有年轻的活力,纯真的童心,还有对待生活的那份热情,与他们的情结暗生在一次次清晨的早自习,暗生在每次课间操“时代在召唤”的旋律中,暗生在“天天读,天天唱”这些充满娱乐性与知识性的活动中和每次都热闹非凡的班会上,与他们交流需要用心,需要换位思考,需要融入他们的世界,这些也是作为一个班主任所必须具备的,但是两个月的时间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更好的磨合和更深入的交流,而这些我做的还很不够。
“教师这个职业既是导演、编剧,又是演员”,确实,只有将这三个角色扮演好,才能导出一出好戏一堂好课,即使不华彩也平实。这次的实习给予自己的不仅仅是走走过场那般简单,它在我的整个人生路上也了留下了许多痕迹,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
顶岗实习即将结束,回顾这段时间的实习生活,感慨颇多。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教育实习对每一个准教师来说,都是一步非常重要的棋,是我们师范类学生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必需环节。这次顶岗实习,我收获了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体会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责任,以及明白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要付出的艰辛和劳累。实习期间,我担任了七年级142班的数学和141班的地理老师。在教学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借助有关资料认真研读教材。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较为适宜的教法,认真备课,准备每一节课的教案,并以最大的热情去上每一节课,课后融入学生当中,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再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课后认真批改作业,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所有的教学任务。准备是充分的,但实际的教学情况是我们不能预料到的,例如:在教学是学生的反应与课堂突发状况是很难提前把握的,因此在准备上课之前,一定要把书本掌握透,知识点不要落下。
除了教学工作之外,我和另外一位实习生担任起了管理学生会的工作,每周的大扫除带他们检查卫生,布置每周的工作,通过他们了解学生的生活卫生情况。这锻炼了我们管理一个小集体的能力。
同学们在我的讲座上积极提问、仔细听讲,尔后以热烈的掌声鼓励,鞭策着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创新开拓,不断进步!
我,以一颗真诚的心、朴实的情,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打动了学校的领导、老师和亲切、可爱的同学。
一、顶岗实习的理论基础
所谓顶岗实习, 即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在学校的组织下, 到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进行较长时间的实践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1]。这一实习模式的提出, 深刻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 以及陶行知的做中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同时实践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是我们更好地将理论作用于实践的唯一途径。传统教育实习长期存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及教育技能相脱节的现象。教育实习生拥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和知识, 却在教育技能方面有所欠缺, 很难独立处理好教育实习中遇到的事情。因此, 要使教育实习生获得丰富的必要的理论知识, 提高实习生应对多变情境的能力, 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顶岗实习区别于传统的教育实习, 不仅要求实习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 更要具有良好的教育技能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所以顶岗实习更具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性质, 通过实践使顶岗实习生获得更多实践经验, 更好地从事教育工作。
2. 陶行知的做中学。
陶行知先生非常强调“做”和“学”的结合, 也就是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他强调师范生不但要学到专业知识, 还要学会教学技能。而我国的教育“重理论”, “轻技能”的现状一直没有得到改变。因此顶岗实习恰好可以调节二者的关系, 不仅让师范生掌握理论知识, 而且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学到更多实践知识。
陶行知强调“做学合一”, 此方法源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的理论。他说:“事怎样做就怎样学, 怎样学就怎样做;不在做上下工夫, 教故不成为教, 学也不成为学。”[2]
3.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是解释人类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影响重大。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的。它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3]。顶岗实习的过程是师范生自我探索知识的过程, 在教师的指导下, 深入到教育教学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并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形成新的知识。顶岗实习改变以往虚拟的教学情景, 而是深入真实的教学现场。
二、顶岗实习在强化师范生专业发展方面的优势
师范生专业发展属于教师专业发展范畴, 其专业发展的内涵主要是通过专业训练, 使师范生具有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 并培育专业理念[4]。教师专业发展包括职前教师专业发展和职后教师专业发展。师范生专业发展主要属于职前教师专业发展, 是指入职前以教师为导向的专业知识、教学经验、教育理论素养的提升和发展。为此, 师范生专业发展即指师范生在教师职前教育阶段, 通过专业学科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获得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从事教育职业及培养职业道德情感的过程, 也是从学生的角色向准教师角色转变的过程。
1. 专业知识得以应用:顶岗实习搭建了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
师范生专业知识的获得, 一般认为是通过高等师范院校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获取, 事实上, 教师仅有渊博的理论知识是难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师者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充分论证了这一点。顶岗实习给师范生提供了更多锻炼机会, 使实习生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不断锻炼、打磨, 充分融入到实际教学中。有数据显示, 我国教师获得课程知识和技能的途径7.6%得益于专家讲座, 11.8%来自到高等院校进修, 19.7%是自己学习的结果, 60.9%则靠在实践中的学习和体会[5]。
由此可见, 大量知识的获得并不是仅从理论学习中获得, 主要的还是来自于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恰恰以其实践性丰富了师范生的专业知识。
2. 专业技能得以提高:顶岗实习拓展了师范生的专业技能。
经过调查显示, 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在顶岗实习中切实得到了提高。
(注:该数据出自于笔者关于顶岗实习的调查。以下数据,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也同样来自本次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 在师范生的三笔字这一教学技能上有59.9%的顶岗实习生认为比实习前有进步;有80.3%的同学认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 这里的突发事件主要指上课讲话, 上课做小动作, 影响其他同学听课, 打架逃学, 等等。
除此之外, 调查还发现, 在实习生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技能上, 只有4.1%是不太认同的, 而认同的比例达72.1%。可见在顶岗实习中, 师范生自行处理教学上遇到的问题, 正确运用教学方法这方面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再者, 通过顶岗实习, 师范生教案的编写能力增强。师范生在高等师范院校学到知识只是在虚幻的环境下进行的实践, 可以说是一种理想状态, 是模拟课堂、教案设计等。在调查中发现72.6%的实习生认为顶岗实习后, 可以写出成熟的教案, 所以说理论知识还是要与当时当地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3. 专业情感得以丰富:顶岗实习震荡了师范生的心灵和追求。
专业情感的主要体现表现为专业道德与专业信仰。尽管师范生已经接受了三年的教师教育, 但从站在讲台上那一刻起, 作为教师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等各种情感才真正开始萌发。
与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相比, 顶岗实习更具有真实性、体验性、情境性等特征。有学者曾深刻地指出:“教育是引导人朝向精神自由的阶梯, 它通过传递知识使人不断获得解放, 它通过引导人经历不同的境界而使人不断跨越现状, 它通过精神的交往而使人不断追求和探索新的精神和自由。”[6]历史学班刘晓夏说:“我第一次看到他们, 他们拿着笔让我写下名字, 围着我、牵着我的手问‘老师, 你家乡在哪呀?’‘老师, 你会唱歌吗?’, 他们的笑让我觉得很有亲切感。尽管早上五点半要起床看学生做早操、晚上还要熬夜备课、写教案、改作业, 实习生活很辛苦, 但我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每当看到学生开心的笑脸, 我就很有动力。”正是这种真实的教育情境激发了实习生从教的信心和热情, 产生了沉重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
三、提高顶岗实习工作效率, 促进师范生专业发展的策略
1. 政府部门:落实保障政策。
(1) 增加经费投入, 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顶岗实习需要相当的经费支出, 因此建立健全专项经费保障机制是必要的。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对实习学生的生活补助和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费。具体包括学生生活补助、人身保险、交通补贴、教师培训资料、住宿及生活补助与高等师范院校培训经费等。教育实习经费的投入, 可以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师范院校和地方政府三者之间的比例投入, 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配比。同时, 要加大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力度, 高校和各级政府应设立“顶岗置换”教育实习专项资金, 并纳入财政预算, 实行专款专用, 切实保障教育实习的顺利实施[7]。
(2) 完善就业服务机制, 减少实习生的后顾之忧。
随着高校的扩招, 就业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必须面临的压力之一。顶岗实习由于时间较长, 实习生面临着实习与找工作的冲突, 往往会使其意志和行为受到影响。所以只有为顶岗实习生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机制, 才能减少顶岗实习生的后顾之忧, 安心投入实习工作。因此, 地方政府应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顶岗实习生从业的优惠政策, 比如在顶岗实习结束后, 联系用人单位在高等师范院校举办专门的顶岗实习生招聘会、顶岗实习生报考本省内某些岗位的考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宣传当地的实习工作, 能吸引更多师范生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
2. 高等师范院校:彰显关爱性和实践性。
(1) 丰富教育课程内容, 重视传统实践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所需各种技能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因素。加强实习生的职前专业技能培训是使他们具备教师技能的主要举措。因此, 对师范生的培训应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应着重培训师范生如何撰写教学计划、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备课和上课等。也应注重对师范生进行“三字一话”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严格考核, 提高师范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
(2) 加大实习岗前培训力度。
在进行一项新的工作时候, 要进行相关的岗前培训。顶岗实习生第一次以一种“全职”教师的身份从事教育工作, 完善的岗前培训才能保证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首先应该加大教学技能的培训如板书设计、导入技巧和提问技巧等。其次要加强实习生的心理辅导力度, 在培训中应该增强实习生应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并对实习中可能的问题给予一定的解决办法策略, 减轻实习生的心理压力。
(3) 加强实习指导工作。
要达到较好的指导效果, 高等师范院校要加强指导老师的资格认定, 聘用考核, 明确指导老师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保证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目前, 师院指导工作方式是送下去, 接回来, 中间巡回指导, 就是指导老师定期到实习学校对实习生进行检查和指导。但有时候只是像走过场一样, 指导效果不是很好。这就要指导老师在巡回指导时经常检查实习生的实习手册和教案, 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指导意见。
3. 实习学校:公平对待, 积极接受。
(1) 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实习学校是师范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 所以实习学校的环境会影响实习工作的效果。为了强化顶岗实习工作的效果, 要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第一, 实习学校与高等师范院校进行合作沟通, 可以提高实习学校的教育教研水平, 有利于学校之间指导教师的沟通交流。第二, 实习学校要尽量合理安排好实习生的教学任务和实习生的食、宿等生活方面的问题。
(2) 平等对待实习老师。
在顶岗实习生到实习学校进行实习期间, 实习生也是作为实习学校的一名教师, 对实习学校同样付出劳动的努力。因为实习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更应该在生活上关心, 在工作上指导实习生的工作。而不应该分彼此, 错误地把实习学校老师和顶岗实习生分开。
4. 实习生自身:展现主体性。
(1) 转变传统的实习目标观。
顶岗实习属于职前教育阶段对于师范生的专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相关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及高等师范院校的误导, 实习生经常把顶岗实习的目的定位于提高教学技能, 能单独承担教学任务即可。这样不但会贬低顶岗实习的价值, 而且会影响到实习生的实习效果[8]。为了在实习阶段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实习目的就不应该单单局限于形式上的教学技能, 而应当让自身在实践中提高专业素质, 改善过去传统、不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及教学观, 进而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精神等方面走向成熟, 顺利过渡和跨越到正式岗位。
(2) 全面提高个人理论修养, 高度重视顶岗支教实习。
顶岗实习生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 更应在日常学习中多接触与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 加深自身对顶岗实习的理解, 从思想上重视顶岗支教实习。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不仅能够充实实习生的学习生活, 更能使实习生深入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 尤其是对教育现象的认识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理解和解释。同时, 全面提高个人理论修养更有利于顺利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从而为圆满完成顶岗实习工作。
(3) 强化责任意识, 倡导奉献精神。
顶岗实习服务对象是农村中小学, 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条件方面都逊色于城市学校, 条件相对艰苦。因此, 顶岗实习生要调整好心态, 把顶岗实习当做走上教师岗位前的岗前培训, 当做人生中宝贵的经历。首先, 顶岗实习生要给自己定好位, 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实习生应该持着谦虚、实干的态度, 把在大学里学到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传播给实习学校的老师和学生, 同时要向实习学校的老师学习教育教学经验。其次, 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既然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要遵守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 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 而不是想着自己只是暂时扮演教师的角色就如走形式一般。
摘要:与传统教育实习模式相比, 顶岗实习更具真实性、体验性、情境性等, 在培养师范生专业发展方面有着突出优势。为进一步提高顶岗实习工作效率, 促进师范生专业发展, 本文从政府、高师院校、实习学校及实习生本身四个层面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顶岗实习,师范生专业发展,途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秋晨.高师生顶岗支教实习:现状与思考——基于“红土地支教”的调查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 2012.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
[3]叶俊生.信息技术“情境-驱动-探究”数学模式[J].铜陵职业技术学报, 2009.
[4]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试验, 1998﹙1﹚.
[5]沈兰.浅析教师参与校本培训课程开发的困惑和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 2003 (3) .
[6]王坤庆.精神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117.
[7]孙刚成, 乔刚.西部农村“顶岗置换”教育实习探究[J].延安大学, 2011.
关键词: 数学师范生 认知结构 教育实习 影响
认知结构属于心理学概念,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发展。一个人的认知结构都是在不断学习过程中借助同化作用,使得自己原有认知不断扩大或者是改进而形成。一个人若形成了认知结构,认知结构就会成为他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元素。数学师范生的认知结构如果形成,将会对教育实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一、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
数学师范生要想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形成相对完善的认知结构。但是如何能够让数学师范生形成相对完善的认识结构,却是教育界人士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由于认识结构十分复杂,不可能单纯地从一个方面说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站在数学师范生培养目标的角度比较合适。以此角度来讲,数学师范生应该具备的认识结构有如下几点:首先,本体性知识,即与数学教学的具体知识必须有所了解,如数学分析、几何学、初等数学等,这样在进行教育实习时,才能够教给学生实质性的数学知识;其次,条件性知识,即与数学联系密切的知识,其中包括数学教学知识,教育学知识,以及心理学知识等;再次,实践性知识,即与数学教学息息相关的实践性知识内容,主要包含数学观、数学教育观、教学设计与管理方面的内容等。
二、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对教育实习的具体影响
数学师范生教育实习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学技能,而教学技能则与数学师范生的认知结构有着直接关系,所以探讨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对教育实习的具体影响,实际上就是在研究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对教学技能的影响。
1.若从整体上看,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的各个层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及实践性知识对教育实习效果都没有过于明显的影响,只是三者相比较而言,条件性知识与教育实习有更大的相关性。但是从微观角度来看,条件性知识中数学教学知识及教育学知识、实践性知识中的数学教育观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都有明显影响。从中就可以总结出,师范院校在培养数学师范生时,一定要从以上三方面入手。
2.大量研究表明,数学师范生的条件性知识结构对教学技能产生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数学教学知识及教育学知识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影响更显著。这实际上并不难理解,数学师范生的数学教学知识越丰富,可教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就越多,而且师范生对教育学知识有所掌握,自然对教学方法非常了解,在课堂上就能够通过最有效的方法将自己熟知的数学知识教授给学生,由此保证了教育实习的效果。
3.数学教育观之所以与数学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有很大的关系,主要是因为教育观影响着教学态度,数学师范生若能够树立积极向上的教育观,教学态度也会非常积极,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也会带给学生积极的影响,由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形成良性循环,教学实习效果自然很好。
但数学师范生的教育观受到时间校内实践训练的影响。这是因为数学专业学生在校外实习的时间并不长,要想提升自身素质,校内实践活动自然必不可少。校内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尽快将自身掌握的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转变为实践性的知识,而且能够强化学生教学的基本功,使得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更自信。研究发现,教学基本功扎实的数学师范生,在讲台上会更自信,更容易融入教师这个角色,教学过程中也就将是否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充分理解数学知识为教学重点,而那些基本功比较弱的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更关注自身的语言表达、板书美观性等问题,往往达不到理解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加深数学师范生对教材的理解,对课堂结构的理解,由此影响师范生自身的数学教学观,最终影响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及教育实习效果。
三、培养数学师范生优良认知结构的对策
要对培养数学师范生的教师进行大力培训,使其符合师范数学生认知结构要求。承担着数学师范生培养任务的高校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较低,其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相脱节。另外,数学师范生毕业后大部分都要在中小学从事教学,但师范院校的老师本身却一般没有在中小学开展教学的经历,在教学中无法对师范类学生授予相应的教学经验,再加上一些师范类院校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是很高,缺乏专业的教学方法。并且从教学方式上看,高校的数学教学和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完全是两个模式,学生并不能直接借鉴自己老师上课时的方式方法,因而教师起到示范作用。从数学专业知识角度来看,数学师范学生在大学中学习的知识内容与自己今后从事工作中需要涉及的中学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也有一定区别,如何将两者逻辑联系到一起,是数学师范生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在实际师范学校学习中,高校教师却并没有重视这方面内容的教学和指引。
另外,在数学师范学生的学习中,应该要清晰地了解认知结构,但如果学生本身对认知结构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或者并不重视认知结构的问题,则很难构建出良好的认知结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数学师范生的学习中,即因为对专业的学习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在学习中往往过于重视数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没有放过多精力在数学教育学习上,这导致其认知结构的构建受到很大影响。
四、结语
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对教育实习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有关院校在培养数学师范生时,要着重考虑认知结构的问题。调查显示,大部分院校对数学师范生的认知结构的培养并不十分重视,这使得一些数学师范生的基本功不合格,教育观不正确,教学态度不端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所进行的认识结构与教育实习影响之间的研究,就是希望能够为师范院校及数学师范生提供参考,希望能够在日后的师范生培养及师范生自身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关注认知结构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姜燕,刘翻.认知结构思想的历史演变及研究展望[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1).
[2]马健生,孙珂.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免费师范生研究型教育实习模式初探[J].教师教育研究,2011(03).
【师范生的实习自我鉴定】推荐阅读:
师范生实习过程自我鉴定07-12
师范生实习鉴定表自我鉴定通用07-10
2018师范生实习自我鉴定书09-09
师范实习鉴定表自我报告07-21
师范实习自我鉴定300字10-16
师范专业毕业生中学教育实习鉴定09-24
大学师范生的实习心得体会06-26
师范生的实验小学实习报告09-06
体育专业师范生的优秀自我鉴定09-10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生的自我鉴定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