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精选5篇)
前段时间在北京卫视看过一个北大才女的演讲,题目叫《做一个怎样的子女》,一句“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不要等到来不及了,不要等到没有机会了。就像所有的父母都不愿意缺席孩子的成长,我们也不应该缺席他们的衰老”,真挚的话语感动了全场,也深深地感动了我。
休息日,回娘家看望老母。边和母亲摘菜,边家长里短地聊着。我告诉母亲,同事的儿媳马上要生孩子了,她要请一个月事假,我下个月回来或许会少些。母亲怔了怔,眼神落寞,怕我发现,转身安慰我说:没事,工作要紧。看着母亲变化的神情,我安慰母亲说,放心吧,下了班,我也会时常回来。
去年,三姐做了奶奶以后,抽不出太多时间陪伴母亲,其他姐妹都在外地工作,也顾及不上。有一次陪母亲聊天,母亲心酸地说:如果你父亲还在就好了,有人听我唠叨,听我说话,我也不会太寂寞,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端详着老母满脸的皱纹,我心酸不已,把母亲揽在怀里,劝慰说,妈,您放心吧,我会常回来看您的。
近年来,母亲对我的`依恋越来越重。大姐搬了新房,想让母亲去她家过年。我劝母亲出去散散心,去大姐家住一段时间,母亲孩子似的对我说,想过了清明,让我陪同,看着眼前的“老小孩”,我答应母亲,到时一定向公司请了假,专程陪母亲同往。
每次回家时,我都能从母亲欣喜而依恋的眼神里,看出她是多么盼着我回家。可她知道我工作不易,尽量不给我添麻烦,独自承受着日复一日的孤独和思念。
奶奶去世三周年后, 我们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可是每次回家, 都会来到奶奶的坟前看一看, 今天也不例外。父亲和我们一起, 看着坟前的草, 我们都不由自主地动手, 将这些顽强不屈的小草清除掉。看着墓碑上奶奶的遗相, 我控制不住自己, 泪流满面, 多么慈祥, 可爱可敬的奶奶。
我在心里默默地念叨“奶奶, 您虽然离开我们已经快十年了, 但是您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我们会永远记在心里的”。不经意间抬头, 我看见父亲的眼圈也发红了, 我知道, 父亲的心里的难过不亚于我。父亲是一个不拘言笑的人, 很少看见他落泪, 这是第二次。还记得, 第一次见父亲流泪是奶奶去世下葬的那天, 他的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 划过脸庞。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是未到伤心处, 那一刻, 我完全能体会父亲深深埋藏在心里的思念和不舍。
离开奶奶坟头的时候, 我不由的一步三回头, 可是再也看不见她老人家的身影, 再也听不到她的声音, 再也听不到踏进家门口时她老人家的嘘寒问暖, 再也喝不上她沏的一杯茶, 再也吃不上她做的一顿可口的饭菜了……
在回家的路上, 我的思绪又飘到了奶奶去世的第一个春节, 在我们给奶奶的遗相前磕完头后, 爸爸摸着我儿子的头说:“看你多幸福, 有妈妈在你的身边, 而我从此再没有妈妈了。”听到这句话, 我的眼泪又不自主地流了下来, 心被深深的刺痛了。
“我这次回来带了一本自己写的回忆录, 有时间了看看, 也算是跟一次时髦吧”, 父亲说。翻到书中关于回忆奶奶的那篇章, 我是带着泪水看完的, 看不到华丽的字句, 只看到父亲深深思念、怀念奶奶的情愫。父亲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也把我带到了刚去他乡的那年。
那是一个初春的早晨, 教室里老师用本地方言讲着《列宁理发》, 一个小女孩听不懂老师的讲解, 眼睛直直地盯着对面山上的那个护林房, 心想, 如果奶奶住在那里, 是不是放学后, 她也可以回到奶奶的身边, 想着想着又是满脸泪水。那个小女孩就是我, 那时的我是多么的思念奶奶呀, 可是相隔千里, 我只能把思念深深地埋藏在幼小的心灵里。
参加工作后, 借着工作忙的缘故, 也是很少回家看望奶奶, 时间就这么悄悄地从我身边溜走, 直到奶奶去世的前几天, 才回到奶奶的身边, 看着瘦骨嶙峋的奶奶, 我后悔了, 为什么之前不能多陪陪她, 现在的我已是无能为力, 只能眼睁睁的这么看着她。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 我不能再这样了, 我不能等到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
因为还发着高烧,父亲就背着我,去几里外的公路边等车子,父亲想送我去县城医院。就这样,父亲背着我,似乎很吃力,我的耳边,只听到他呼哧呼哧的喘气声。
我说,爸,背不动,你就放下来吧,你扶着我,咱慢慢走。说着,我就要从父亲的后背上滑下来。可倔强的父亲不许,坚持着将我一路背到了几里外的公路边,直到来了一辆公共汽车。
后来,我上大学,娶妻生子,好景不长,本该是父亲享福的时候,父亲却因癌症去世了。父亲去世的那天,我赶到老家,瘦削的母亲红肿着眼睛,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爸走了,我老了没人陪了啊!”母亲是十八岁嫁给父亲的,在那饥肠辘辘的年代,父母养大了我们弟兄姐妹五个,正是父母相依为命,一家人才在贫苦交加中维持了生活。在柔弱的母亲眼里,父亲就是她的靠山,是家中的顶梁柱,是她生活的全部依靠。
在那艰苦年代,靠种几亩农田,要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就必须减少家中的开支。记得我刚学认字的时候,没有书,父亲就用毛笔,把字写在纸上,教我认字。为了省下学校的报名费、书本费,就这样,父亲俨然成了我的家庭老师,直到十岁,我才去到学校,上了小学一年级。
小时候,我们男孩子理发,也都是由父亲来剪。父亲不知从哪里买回来一把剪刀,在我们每次理发之前,父亲都会从堂屋里拖出一张长板凳,接着说:“三子,坐下来,我把你头发剪剪!”然后,我会听话的坐在板凳上,只听父亲手中的剪刀从头顶上掠过,几阵“咔嚓咔嚓”声后,我眯着眼睛,就能看见自己的头发纷纷落地。
在我们上学时,父母最愁的当是我们每年开学时的读书报名费。为这,父母没少尝试挣钱的办法。上初中后,记得我家每年都要养上百十只鸭。只要我们一放学回家,就帮父母到河里赶鸭子。夜里,为了防止野畜,我们都要带着衣被,随父母一起坚守鸭栏,常常天还没亮,我们就发会发现鸭栏里白白的鸭蛋一片,捡起一个又一个白白的鸭蛋,即使再苦,父母的脸上也会露出会心的笑容。
我工作后没几年,就要结婚了。记得那天一大早,母亲从老家赶到县城,吃过中饭后,她丢给我两千元钱,说:“家里也只有这些钱了,我和你爸对不住你。”我知道,母亲是说她给我的钱太少了,不好意思拿出手,可那一刻,我的眼泪却溢满了眼,后来听母亲说,那两千元钱,可是父亲戒了几年的香烟钱呢。
2018-02-26美文共享
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成人,我们应该如何去回报父母? 当父母老了,变成小孩,你还有这份耐心吗? 为人子女,你真的做好赡养父母的准备了吗? 孝顺父母,你真的知道怎么做吗? 下面的故事虽短,却很感人
小时您背我,长大换我背您!
您把我带到这个世界,长大让我带您去周游世界
陪伴是最好的感恩!
世间最不能等的事情是孝顺,及时行孝
儿时,您是我的依靠,现在,我让您依靠!
父母老了,换我来照顾您!
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变老!
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依赖;长大后,我们是父母的靠山。当父母唠叨的时候,请对他们足够的耐心; 当父母需要你的时候,请给他们足够的关心;
当父母的脚步不够利索的时候,请给他们足够的爱心。
愿天下父母:
胡爸爸是一名搬运工,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供女儿上大学。邻居们问他,为什么不让女儿去打工,分担家庭众人。他说:“我不想我女儿走上我的老路子,读书可以改变她的人生。我就是砸锅卖铁,就是累死在工地上,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都会想尽办法供她读书。”小依没有让胡爸爸失望,考上了武汉大学。临走前,胡爸爸在枕头下拿出一块布。布里头好像包着什么东西。一层一层的掀开,是钱。胡爸爸仔细的数着,生怕漏了哪张。一角,两角,数着是钱,其实是泪与汗。
胡爸爸踉跄的站在小依面前,树皮般的手托着小依的手背,另一只手紧紧的攥着钱缓慢的交到小依的手心。“这是三百四十一元三角,不是很多,依依你收好,到了武汉买件像样的衣服,别亏待自己。爸爸不在你身边,你要懂得照顾自己。”胡爸爸眼睛早已泛红,眼泪划过那张被岁月折磨的不成样子的脸,滴在了小依的手上。“爸,我舍不得您。我不想上大学了,我想留下来陪您。”小依已经泪流满面,对于她来说,她第一次离家,没有什么比亲人更重要。“你这傻孩子,说的是什么傻话。快走吧,一会儿,火车就开走了。”父女两依依惜别,在小依转头的瞬间,胡爸爸的眼泪刷刷的往下流,直勾勾的看着女儿的背影渐行渐远。
当女儿停下脚步,回头看时。胡爸爸迈着蹒跚的步子一步一步的消失在小依的视野中。
三年后,小依因为勤奋刻苦的特点,学校将她推荐给一家大型企业公司实习。边实习,边读书,一有空就回去看胡爸爸。给他带点城里有的新鲜玩意。胡爸爸老了,步子迈的一步比一步沉重,动作也迟缓了些。又过了三年,小依在武汉买了套房子。日子过得还算舒坦,但工作繁忙,小依已经很久没回去看看胡爸爸了。
胡爸爸老了,每天搬条凳子坐在门边,往里看那张一尘不染的书桌。以前,小依每天在书桌前读书,胡爸爸一忙完回家,小依就拉着胡爸爸在书桌前坐下。轻轻的帮胡爸爸捶捶背,捏捏肩。桌前有太多的回忆,对于胡爸爸来说,它不仅仅是书桌。小依的公司每个月都有关爱空巢老人的活动。这天,小依突然觉得其实他也成了空巢老人。
小依来到刘奶奶家。刘奶奶80高寿,口齿不清,家里的年轻人都外出上班去了,就留一人在家。那日,小依和刘奶奶聊的正开心的时候,电话铃声突然响了。“奶奶,我去接个电话。”“爸,怎么了吗?是没钱用了吗?女儿前不久发了工资,过会儿就给你打过去。”“我,我就是想你了,就想打给你,听听你的声音。今天周日,还上班吗?”“没,今天公司活动。叫关爱空巢老人。”“空巢老人?”“就是他们的儿女都不在身边,我们每月都会过来给他们点生活用品,陪他们聊聊天。”“哦,他们好可怜。是要关心关心。”说完,胡爸爸就把电话挂了。
突然,小依好像想到什么,心里头咯噔一下。其实,胡爸爸也是一位空巢老人。他何尝不想要女儿能陪他聊聊天,哪怕一天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