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对策探析(精选8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县域经济是一个十分重要,又十分复杂,说起来十分沉重,同时是我们十分感兴趣的问题。说它十分重要,因为它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最小单位;说它十分复杂,是因为涉及面宽,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县域经济要做到协调、可持续发展十分困难;说它十分沉重,是因为我们去过西部的许多县,虽然看到了一些县域经济富裕、不断发展的一面,但看到更多的是贫穷、落后的一面;说我们十分感兴趣,是因为县域经济发展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去认真研究。
一、县域经济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下述特点:一是具有特定的地理空间,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二是具有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三是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四是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五是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经济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有多个层次:相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如欧盟、亚太地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是区域经济的范畴;相对于一国经济而言的区域经济,如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也是区域经济的范畴;相对于一个省而言的县域经济也是区域经济的内容,如陕西从大的方面划分为陕南、陕北、关中等不同的区域,仅就关中地区可以以区县为单位划分为更小的区域。县域经济是狭义的区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最小单位。
2、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一个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个环节,一、二、三产业各个部门。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趋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格局和面貌,县域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强弱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强弱,如西部经济不发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部的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弱。从第三届全国百强县的排名来看,几乎被东部地区垄断,西部地区仅有三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西部地区的真正崛起有赖于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
3、县域经济在各项指标中均占到绝对比重
据统计,截至底,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共有2860个(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其中,市辖区830个,县级市381个,县1478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全国县域内国土面积有896多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3%;全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到9.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3%;全国县域经济的GDP达5.7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4.5%。
4、县域经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县域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是农民的主要聚集地。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三农”问题关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目前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县域经济不发达。
二、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十大因素
通过对不同地区县域的比较研究发现,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竞争力强弱,受以下十个因素的影响:DECD=F(NR HR PL EC ML ES EE IA CL PLS)
其中,DECD―县域经济发展,NR―自然资源,HR―人力资源,PL―生产力水平,EC―经济制度,ML―管理水平,ES―经济结构,EE―经济环境,IA―无形资产,CL―城镇化水平,PLS―生产与生活方式。
1.自然资源的禀赋与自然条件的优劣程度
自然优势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优势有两种: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是县域产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源优势是产业优势形成的前提条件,同样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如陕西神木县和靖边县之所以能进入第三届全国西部百强县之列,与其煤、石油等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是密不可分的。同样,县域经济的发展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自然条件决定着当地居民的生存条件、生存环境,地理位置决定着一个县的区位状况,决定着它的交通状况、对外开放条件与开放程度等。一般来说,具有区位优势的县发展较快。沿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较快,自然条件、区位优势是其重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枢纽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单一非再生资源的长期使用,自然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对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作用有弱化的趋势。
2.人力资源状况
人力资源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因素,但人口大县不等于经济强县。人力资源不仅包括一个县所属的人口数量、人的素质,还应包括人的理念及人力资本状况。如果说人力资源的数量决定县域经济中劳动力供给、市场需求以及劳动力的`素质,那么,人的理念及人力资本状况则决定县域经济增长的方式和发展的速度。
3.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实力,它决定着经济总量及发展水平,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效果。如西部经济落后,东部经济发达,由此决定了东部经济是个“发展”问题,而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发展问题,首先是解决生存问题;二是县域经济的“产品―企业―产业”三位一体的现状,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既定起点,也是吸引外资的平台,是外资与本地企业对接的基础。
4.经济结构和经济活力
经济结构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生产力布局,即县域经济结构,它影响和决定着县域经济是否协调、持续发展的问题。县域经济活力是县域经济市场机制力量的体现。非国有经济比重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力指标,其他还有:机关人数与就业总人数的比率反映出就业导向和就业活力;人均存贷额反映金融方面的活力;GDP与就业总人数的比率也是一个反映经济产出活力的指标。
5.资本、技术及管理水平
资本与技术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它决定着县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及层次,决定着产业选择及升级换代问题;管理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县域经济的管理水平与发展速度。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县市政府及县市领导的能动作用非常大。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温家宝同志在《经济日报》成立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的批示中指出,“农村的发展,县委、政府是关键”。
6.经济制度及政策
具体指:一是产权制度;二是政府的经济政策;三是管理制度,如干部管理制度、干部选拔制度等;四是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化程度,如是否引进了竞争机制等;五是政府引导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7.经济环境及对外开放程度
经济发展环境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目前重要的是营造软环境,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进入。经济环境既是对外开放的前提,也是反映开放程度的一个标志,它是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入世后,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仅在县内、省内、国内定位,要在全球经济中定位,要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提升竞争力。对外开放程度可以用进出口总额与GDP比率、利用外资的总额、外资企业比重等指标来衡量。
8.县域的知名度及无形资产
县域的知名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无知名度;二是知名度是否转换成无形资产,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品牌。县域知名度的提高通常借助于一些历史文化遗产、特殊的产业,如陕西临潼借助于兵马俑、户县借助于农民画均成为享誉中外的知名县。但这些县的知名度没有完全转化为无形资产,没有有力地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的知名度高,无形资产大,有利于吸引外资,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9.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正相关。城镇化水平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城镇化水平决定着县域的生产与消费水平;二是城镇化水平决定着县域的市场化程度;三是城镇化水平是县域工业化程度的反映;四是城镇化水平决定着县域经济结构。
10.居民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直接决定着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传统的生产方式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县域经济的现代化;自给自足的传统生活方式影响县域市场体系的形成,影响第三产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
三、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障碍
据统计,截至20底,全国GDP超过50亿元的县共有262个,东部地区191个,中部地区52个,西部地区19个。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有88个,中部地区有9个,西部地区仅有四川双流县、新疆库尔勒市、重庆江津市3个,而且分别排在48、60、98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受制于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而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障碍:
1.观念落后
西部地区观念落后表现为:一是长期受自然经济观念影响,尤其是小生产观念浓厚,如缺乏成本观念;二是受原始市场经济观念影响,如反映传统小商品经济的“汉唐雄风”、“丝绸之路雄风”影响着西部县域市场经济的发展。入世后,西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外文化理念的冲突,即现代市场经济理念与自然经济理念的冲突。理念冲突具体表现在:一是西方人崇尚透明度与西部人崇尚暗箱*作的冲突;二是西方人崇尚市场经济规则与西部人崇尚钻空子的冲突;三是西方人崇尚法治与西部人崇尚人治的冲突。
2.产业定位不明确
县域经济发展要有明确的产业定位,要抓住一两个产业,做大做强,要形成和县域资源相适应的特色经济。但西部地区的大多数县产业定位不明确,选择产业过多,多个产业齐头并进,而且各个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小,特色经济不明显。如陕西有的县在县域发展战略中确定了五大支柱产业,结果一个产业也做不大,没有自己的特色,形不成规模。
3.经济结构不合理
一是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东部县域经济中基本上是非公有制经济占绝对比重,如浙江、江苏省等公有制在县域经济中几乎已全部退出,而西部县域中公有制还占有很大的比重,非公有制经济不发达,东西部经济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所有制结构的差异;二是产业结构单一。西部地区的县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化程度低,第三产业不发达;三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企业化、产业化水平低。
4.政府政策与竞争机制滞后
一是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仅限于经济方面,在政治方面不但未给非公有制企业优惠政策,甚至连平等政策也未落实,如非公有制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很难进入政府;二是干部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县乡干部很难优胜劣汰;三是企业家机制未形成,管理队伍的培育工作滞后。
5.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落后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西部地区许多县的生产方式落后,如在农业生产方面机械化程度低,有的地区仍然主要靠人力和畜力;在仅有为数不多的工业生产中,信息化程度极低,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在生活方式方面,一是农民意识浓厚,县乡干部生活节奏慢,现有的城镇人口大多是“计划经济的城市人”,缺乏“市场经济的城市人”。二是农民及城镇人口保持着传统的农民生活方式,大家都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消费,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四、加快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转变观念
加快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首先,要树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的观念。如要树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求所有,但求所得”、“允许私有企业企业主入党”、“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等观念;其次,还要树立正确的县乡干部评价观念。不能以“是否有问题”作为衡量县乡干部的标准,以“是否有问题”为评级标准会使理性管理者做出“不作为”的选择,而应以是否创造了财富、为老百姓办实事、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县乡干部的标准。
2.对县域经济准确定位
对县域经济准确定位包括对县域定位与产业定位。只有准确定位,才能明确发展方向,才能找到发展的突破口;只有准确定位,才会有科学的发展思路,才能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层次。具体说,一是为县域准确定位,如西安临潼区可定位为世界旅游名区、西部经济强区;渭南的潼关县可定位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一线两带”的东起点、关中城市群的第三层次。二是产业定位,县域经济要以某一主导产业为中心,其他产业相配套,发展特色经济。县域经济要形成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在这个产业群中,主导产业要明确,产业结构要合理,产业结构要向优化和高级化演进。
3.创建新机制
首先要在县乡干部选拔中引入竞争机制,并加大外聘力度,增加外聘数量,促进县乡干部选拔机制的转变;其次,建立创新机制,特别是要加大文化创新力度,推动自然经济文化向市场经济文化转变;再次,要加大县域内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留住科技人才,也要加强对基础人才包括青年技工和农民的培训,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4.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在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要树立“非公有制企业是县域经济的第一主体”的观念;在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低的县,应通过在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便利和优惠政策,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创业;在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到一定比重的县,应通过企业家培训、企业制度改革等措施实现非公有制企业的二次创业,并切实解决二次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5.实行土地制度创新,走农业规模经营的道路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鼓励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扩大经营规模。只有扩大农业经营的规模,才能解决土地使用规模狭小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同时,要调整村镇结构,扩大村镇规模,形成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
6.营造良好环境,大力引进外资
一是要为外商提供生产经营的必要资源,在落后地区可无偿提供土地等资源,只要外商来生产与消费,就能带动经济发展。二是塑造软环境,改变“关起门来打狗”的局面,特别是政府要从提供优惠政策转变为提供优质服务。
7.经营县城,强化中间环节作用
县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大城市向农村辐射的中间环节。因此,要鼓励农民进入县城,使县城的人气旺起来;建立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机制,吸引民间资本和引进外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调整乡镇、村庄结构,提高县域经济的城市化水平。以上七条为一个整体,其中转变观念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与核心,机制是保障,产业是载体,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手段,规模经营是方式。当前要抓住转变观念这一核心,推进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只有转变观念,才能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为县域经济准确定位,并制定科学发展战略;只有转变观念,才能建立新的机制,选择最佳发展手段,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只有转变观念,才能实行土地制度创新,走农业规模经营的道路;只有转变观念,才能大力引进外资,并经营好县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五、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需要处理好的七对关系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除了要做好以上七个方面工作以外,还必须处理好以下七对关系。
1.优惠政策与优质服务的关系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由于发展起点比较低,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优惠政策,但要转变一味地依赖优惠政策的误区,要处理好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的关系。优惠政策是吸引外部资金的重要条件,而优质服务是留住外部资金的保障,只有提供优质服务,优惠政策才能落到实处,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相对于东部省份的县来说,优惠政策对西部地区的县不具有比较优势,在优惠政策上各个地区可以互相模仿,而且模仿成本低,所需要的时间短。而对于西部地区的县来说,提供优质服务是塑造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优质服务是一个地区的“内功”,经过长时期才能形成,而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即使模仿也需要较长时间。
2.主导产业与产业多元化的关系
西部地区的县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根据资源禀赋状况选择主导产业,在主导产业选择上一定要有比较优势和“特色”,但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并不是只发展一种产业,而放弃其他的产业。在产业选择上要妥善地处理好主导产业和产业多元化的关系,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应多业并举,但产业多元化应尽可能是同心多元化,即各个产业之间应有比较大的关联度,这样才可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龙头,通过各个产业链条之间的相互带动,促进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
3.企业规模与企业数量的关系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竞争力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中坚力量。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一批企业来支撑,企业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更需要农产品种子的研发、种植、养殖、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等农业性企业。特别是对于农业占比重较大的县来说,企业这一组织形式比分散的农户具有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谈判力和竞争力,所以应尽可能培育、扶植一批企业。促进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不仅需要一批企业,而且需要有一些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对于一个县来说,只要真正有一两个大企业,就足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而且企业的数量和企业的规模是互相促进的,一个大企业会带动一批小企业,一批小企业经过竞争会培育出大企业。
4.向市场要钱与向政府要钱的关系
对于相对贫困的西部来说,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理顺向市场要钱与向政府要钱的关系。全国贫困县绝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造成贫困的原因有多种,有自然因素,有人为因素。对于自然条件恶劣造成的贫困,政府有责任和义务通过财政对其进行转移支付,对其进行“输血”。但仅仅依靠“输血”只能解决生存问题,不能解决发展问题,要使这些贫困县摆脱贫困,必须使其有“造血”功能。所以对于贫困县来说,如何脱贫致富,谋取发展应摆在首要位置,要发展就要有市场意识,从市场上获取财富。
5.引进外资与利用民间资金的关系
资金短缺往往被认为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引进外资被视作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灵丹妙药。引进外资固然会解决资金瓶颈,同时还会带来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对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来说,如果能引进外资,无疑会加快其经济的发展,但关键是西部县域依靠什么优势来吸引外资,有无外资进入后的发展平台、对接基础,也就是说引进外资后如何与本地经济对接。所以,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首先要启动民间资金。在西部许多县存在资金短缺和银行大量存差,以及资金大量外流并存的困境,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金短缺,而是没有启动民间资金。要吸引外资,首先应启动民间资本,使民间资本和外资同样享有国民待遇,为其创造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其共同促进西部县域经济发展。
6.国有企业退出与事业单位退出的关系
所有制结构差异是造成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西部地区一些县公有制经济占有相当比重。西部地区的县也认识到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调整所有制结构的举措,加大国有企业退出步伐。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渐缩小。但是事业单位的数量却依然很多,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数量仍然很大,县级财政收入主要用于支付事业单位的开支,甚至有的县财政入不敷出。所以对于西部地区的县来说,不仅国有企业应全面退出,而且一些事业单位也应该尽快退出。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供水、交通、文化教育等公用事业的公共产品属性在弱化,由政府出面通过事业单位的形式提供这些准公共产品的必要性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减少事业单位,可以大大缩小县级财政的开支,把有限的收入用到更需要财政支持的领域,同时可真正减轻农民的负担。
7.营造良好环境与提升县域形象的关系
一、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障碍
1. 农民重视短期效益
农民关心的问题一直是如何在短期内解决温饱和改善自己的生活。因此, 农民是否愿意接受农村循环经济建设往往是从短期的经济利益出发, 看是否能即时为他们增加收入, 如经营者能多注意环境和生态的效益, 虽然在短期内经济效益较低, 但随着环境和生态条件不断改善, 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环境方面的效益便能转变成经济效益, 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得到维持和加强。循环经济的思想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而, 因此要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就要依靠全社会民众的广泛参与。但农民对循环经济的理念及实验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 也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循环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去, 因此, 发展循环经济就失去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2. 政策保障体系不健全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而我国的农村循环经济还是刚刚起步, 存在政府职能部门与产生废弃物单位之间、政府职能部门与农民之间及农村循环型企业与农民之间掌握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相关政策的制订。即使制订了, 也不能保证其有效性与针对性。目前, 我国农村循环经济除了为了扶持试点地区国家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资金外, 其它地区对农村循环经济的生产者不但没有给予一定的补贴, 而且连一些普通的金融政策也没有享受到。
3. 循环经济技术落后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不仅要有公众的参与、政策的保障, 而且还需要先进适用的循环型技术。由于从事循环型技术工艺研究的科研院所对有关废弃物信息的掌握处于不完全状态, 这势必影响到循环型技术的研究与攻关, 所有这些都不利于循环型工艺技术的开发与创新, 不利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对策
1. 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
政府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农村经济增长是以自然资源等各种要素的大量投入为代价, 农村过去那种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如果一味地以不正确的政绩观等指导农村工作, 农村的资源消耗过快, 资源瓶颈和供给问题日益凸显, 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恶化, 农村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会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 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发挥环保部门推动者和先行者作用的前提下, 在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下, 各个部门都要参与其中。
2. 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要把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纳入到农村发展规划中去, 并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 做好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和研究工作。对一些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取得的经验, 要不断扩大范围, 把农业循环经济推广到全国各地。在能源利用方面, 要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工程, 积极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另外, 在研究上还要重视、制定清洁生产、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各项指标体系、各种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 在统计中体现出这些指标, 以此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衡量标准。
3. 政府加大循环经济建设投入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减轻环境压力, 加大经济发展空间是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中央财政应该在预算中安排专门的支出计划, 以确保资金的正常支付。地方政府要重视和支持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挥好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 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乡镇企业要重视自身的积累, 每年留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发展循环经济。要积极探索增加发展循环经济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通过政府、企业、农民的共同努力, 促进农村循环经济资金投入的稳步增长。另外, 还要进一步研究新形势下促进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 要注重运用财政、货币、税收、利率、价格等经济杠杆手段, 引导乡镇企业、广大农民摒弃以前各种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生产、生活行为, 走循环经济之路。
三、结论
发展大计,教育为本,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关键在于教育。我国的农村教育,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整体水平较低,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极不相适应。研究教育投入产出比的相关实验数据显示,儿童在接受四年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可提高国内生产总值4%。由此可见,基础教育的社会收益率远高于个人收益率,基础教育落后是农村长期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我国目前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正实施着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农村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用现代化的眼光和手段脱离贫困,创造财富。加强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可以合理优化农村人员教育结构,使其学有所用,从根本上提高农民致富的能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所以,提高基础教育投入水平和总量,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并确保西部中小学教育质量是关乎国家发展大计的重要国策。
二、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不断增加教育投资,发展壮大中小学教育,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当前,西部教育一、二期信息技术教育工程、义务教育项目、贷款赠款项目、普九项目、农村住宿制学校项目等大力改善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进行师资培训等措施使学校的软硬件等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西部人均受教育水平以及各级升学率等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随着西部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也暴露出了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与矛盾。
1.政府财政投入少,“举债普九”现象严重
我国财政投入一直以来都侧重于高等教育,公办大学普遍无序地扩招,民办大学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而一直以来,九年义务教育在整个教育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偏低,虽然在1993年就提到要把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提高到4%,但直到近年才刚刚兑现。我国对各级政府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财政投入的负担比例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县乡级财政微薄,在落实农村“普九”、进行“两基”达标验收和改善办学条件时,一些农村地区不得不采取“先上马,后备鞍”的办法,西部地区表现得则非常突出,很多学校为了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棘手问题,迫不得已进行教育集资,或用贷款进行危房改造,建设“普九”工程。“两基”达标后,很多农村中小学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西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农村地区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举债现象严重。
2.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学校布局面临巨大调整
农村中小学校设施简陋、再加上自然环境和地域发展因素制约,教学条件十分短缺和恶劣,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增危房,尤其以云南、甘肃、内蒙古农村中小学危房严重。甚至有些偏远或自然环境恶劣的农村地区长期都没有学校,学生上学都要走十几里的山路。学校是发展教育的标志性建筑,西部很多基层政府认为要想发展教育就要先大力建设学校,很多校舍工程草草上马,不管是否实际需要,村村建学校,没有经过合理考察和论证,导致学校建成后位置不合理,交通等配套设施不完善,不少学校的服务半径会扩大到4~6公里,最远的长达20公里,没有全方位的、综合性的校舍建造规划,不能吸引优秀教师,有些学校投入使用几年后就因为各种原因被撤掉,白白浪费了教育资源。在布局调整中,由于国家收紧了土地调控政策,因此在土地置换、新建报批、征用土地、出让闲置资源等方面阻力很大,布局调整工作举步维艰。
3.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近几年来,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师资队伍素质有所提高,但从目前来看,西部农村师资总体素质不高,“以县为主”并不意味着教师工资就有了保障,“拖欠教师工资”仍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持续存在。由于长期以来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西部相当多的县财力十分有限,难以承受义务教育的重负,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偏低、住房难等问题日趋明显。在对西部一些地区的调查中了解到,农村中小学教师月工资一般在500~600元之间,每月95元的“西部贫困地区生活补贴”,由于需要学校“自筹”,多数学校没有办法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均无力参保,拖欠教师工资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中小学教师严重流失,队伍不稳的情况表现得较为突出。且教师教学水平不高,专业知识匮乏,学历合格率低,未受过严格教师培训,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严重、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失衡,教育方式和观念都已落后,这些都导致了农村中小学教育无法补充足够的新鲜血液,教学质量很难提高。
4.教育观念滞后,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一直都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西部农村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首先,主要以教学成绩或者学生考试分数来评估,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对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再有,面对亟待发展的广袤农村,从新课改本身来看,存在教材内容设计城市化倾向突出、反映农村实际的教学内容偏少等问题。大多数教材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情况反映不够,而“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离农村社会发展实际较远,严重影响新课程在这些地区的实施。现今农村基础教育偏执于新课程改革道路上,城市化倾向明显,没有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设计教材内容,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对培养农村迫切需要的各种农业人才重视不够,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5.农民整体素质偏低,“读书无用论”盛行
落后的个人素质给现今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带来很大影响,从地域上来说,乡村学校就在农村社会中,更需要民众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虽然说义务教育不用交学费,但生活费、交通费及其他杂费等开支对于一般农村家庭而言,仍是负担。很多农民存在认识错位,认为要致富就要尽早赚钱,再加上硬件设施不足和投资教育并没有让家长们迅速看到实际回报等原因,许多家长认为让孩子上学是费时费钱的事,即使孩子能上了初中,也不一定能上高中;即使上了高中,也没有能力继续攻读大学;即使真的拿到了大学文凭,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不如早些让孩子出去赚钱,读书无用论一直没有根除。由于上学的吸引力越来越低,农村中小学学生入学率远低于城镇,一部分小学生不得不辍学在家,一部分初中生也因此停学外出打工,这不得不说与农民的教育评价心理有关。同时因为西部许多地区农村家庭尚未脱贫,以及一直存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导致女童失学或辍学率较高,农村很多女孩的受教育基本权益没有得到保障。
三、我国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对策探讨
我国是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农业大国,但目前已有29.7%的农业户籍人口居住在城镇,不再务农。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由于农村教育发展的滞后,导致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涌进城市,农业发展进一步放缓。因此,我国义务教育的重点必须转向农村,要把农村中小学教育提到关系民族存亡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要明确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战略任务和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期促进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1.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化解“普九”债务
要想切实推进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发展,提高西部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国家政策就必须首先向西部农村倾斜,给落后地区适当的照顾,努力建设公共教育财政体系,并采取多渠道积极筹措、加大教育专项资金的数额,化解“普九”债务,这样才可能逐步缩小地区教育投入差距,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农村中小学的症结。从国家战略层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地位,建立从中央到县乡各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政府分担机制,科学测算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需求,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提出分担义务教育经费具体的刚性指标,从而建立起稳定和规范的农村义务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对财政困难县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力度。
2.加大资金管理力度,合理规划农村中小学教育建设
西部地区单纯依靠当地财力很难在较短的时期内从根本上解决办学条件,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建设的调研、投入和监督。首先,应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提高农村中小学校舍投资成功率。各区县根据农村人口变化特点、学校办学与扩张能力、当地经济发展趋势和未来影响教育发展的可能因素,制订基础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规划。对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仅要站在优化资源、发挥办学规模效益的角度,更要站在解决农民上学难、上学贵的角度制定方案,切忌盲目“一刀切”简单地进行撤并。对边远地区的麻雀学校,应根据当地经济、生源和交通等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要充分考虑配套设施、交通条件、稳定的师资队伍和生源,重点撤并20人以下的村小及教学点,优化配置资源,办好乡(镇)中心校,并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这才能达到钱尽其用,人尽其才。其次,政府在制定中小学教育发展政策时,要正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诸多困难,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对中央、省市转移支付资金的督导制度。第三,要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把危房改造工作和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尽快解决办学条件问题,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提供有利条件。
3.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行农村教师聘任制
现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水平良莠不齐、待遇过低、负担太重、条件艰苦、流失率高的现象,而师资力量和教师素质是教育事业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首先,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农村教师的学历教育和教学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使命感、责任感,使其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素质。可以树立身边的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感召教师,由优秀的教师讲述成长过程,通过现身说法激励教师,达到情感的共融,事业上的共识,从而确立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形成工作的内驱力。其次,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待遇,建立农村教师的职业发展体系,改善其就业和生活环境,保证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逐步扩充。第三,要全面推行农村教师聘任制,国家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十分重视农村教师的选拔培训工作,严格依法执行教师资格制度,同时还要健全中小学教师农村服务期制度,积极引导和鼓励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和城镇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切实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指导工作,采用“结对子、压担子、引路子”的办法,使他们在教学岗位上学本领,练功夫,迅速成长,增强教师队伍的后劲。
4.更新教育观念,突破农村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局限性
努力普及西部农村基础教育要求广大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改变过去的教师的课堂专业生活方式。绝不能让考试分数决定一切,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尽可能多关心每一个学生,发展农村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为西部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最基本的人才温床。农村教育的目的应从传授简单的基础知识和劳动技能,转向培养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综合性技术人才。我国农业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平均为40%左右,发达国家则平均高达70%以上,越是在经济条件差的农村地区越急需专业技术人才,这就需要我们迅速转变教育观念,采取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教育模式,从中小学教育做起,要在遵循基础性、全面性的前提上,走突出西部农村教育特点的育人之路。全力突破农村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为发展农村特色高中教育和农村高职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5.改变农民教育评价心理,提高“普九”质量
“素质教育”是一个响亮的口号,它给教育发展带来了生机。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实施的城乡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只是优先保障城市发展,牺牲了农村利益,广大的农村地区因此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相对落后、贫困、文化素质不高的状态。农村居民综合素质不高,读书不能服务农业,读书无用论根深蒂固,很多孩子因各种原因早早放弃学业,离开家乡去较发达地区打工,此种恶性循环极大地迟滞了农村发展。我们应大力加强农村全民综合素质,加速发展各类教育,下大力气办好各类农民夜校、农民扫盲学校,同时提高农民掌握科技知识的能力,帮助农民尽快利用科学技术与管理知识脱贫致富,让农民深刻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在心中构筑起正确的教育评价理念,愿意为此进行提早投入,形成一个投资教育与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要利用各种救助项目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县(区)政府明确各方职责,设立扶贫助学基金,规范、公开、严格开展“两免一补”工作,从而形成控辍保学的工作网络,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入学问题和务工农民子女就近入学问题,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质量,最大限度地推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高海燕.教育研究.江苏教育,2007(11).
[2] 宋永军.加快山区教育发展的思考.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1(12).
[3] 孙伍呷,吴勰,鲁伍坚.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15.
[4] 顾微微,杜瑛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探索,2011(2).
我国西部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旅游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当地的旅游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低、效率和效益均不理想、科技含量低等.因此为了促进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在转变观念、提高旅游经济的科技含量、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等方面下大力气,用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作 者:杨春彩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刊 名: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10) 分类号:F59 关键词:西部 旅游经济 问题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天水市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慢到快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全市富有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繁荣城乡经济,开辟新的税源,增加就业岗位,增强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到2004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3.76万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32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8%,私营企业达到1876户,注册资金达到17.71亿元,增长21.7%;营业收入达到7.07亿元,增长64.0%;投资者人数4536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88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7%。民营科技企业167户,全年技工贸收入4.03亿元,实现税金2820万元。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亿元,同比增长16.0%。
一、天水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
1、发展规模逐步形成。近年来,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制定了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建立健全了服务协调机构,优化了发展环境,调动了创办非公有制企业的积极性。目前,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已从较为狭窄的领域不断扩展,生产经营范围涉及到机械制造、电子电器、农副产品加工、精细化工、旅游服务等60多个行业。天水兰天房地产开发公司由房产向商业、工业综合发展。天水昌盛食品公司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产销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30户,列入全市“10强50户”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就占了多一半,达到28户。
2、产业结构日趋完善。全市经过几年发展,有相当多的私营企业紧随市场经济调整结构,逐步由第三产业向第二、第一产业拓展。向生产型、科技型发展,多渠道吸引外资,在加快技术进步,加大资金重组力度上大做文章,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完善法人管理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吸引股金,增强了企业的发展活力。
3、企业管理日益规范。全市不少非公有制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管理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比较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个人决断的色彩逐步淡化,个别企业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从而改善和提高了他们的决策水平和决策效率。
4、品牌优势正在发挥。天水是国家老工业基地,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部属、省属、市属企业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工业产品已达400多个系列,3200多个品种,有60多个产品出口亚洲、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22种产品进入陇货精品和甘肃名牌的行列。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将带着品牌、带着信誉,整体进入非公有制经济的行列。目前,全市私企已经形成了上千种高科技产品,其中有14个产品被评为国家和省市级名牌产品。
5、资产投资大幅增加。随着投融资体制的不断变化,非公有经济投资额及比重逐年上升,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正在初步形成。2004年,非公有经济投资完成2786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8866万元,增长32.82%。投资比重由上年的55.80%上升到本年的63.22%。
6、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一支新生力量,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新产品相继开发成功,目前,全市167家企业中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8家,有6家企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天水长城电器仪表厂生产的防窃电记录仪器被广泛应用于国家电网改造工程;天水华园制药设备科技公司研制的智能速控全自动高效中药制丸机系列产品,已占全国50%以上的市场份额。
7、社会贡献越来越大。2004年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0.0亿元,增长11.6%,占GDP的比重上升到32%,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7.2%。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救助失学儿童596名,资助贫困大学生99名,为教育扶贫及各类公益事业捐款1914万元,光彩事业项目129个,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和再就业人员10.05万人。
8、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在国企改制中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兼并、购买、参股国有、集体企业,大力发展混合经济。天水华园制药设备公司投资830万元兼并了天水医疗器械厂、天水兰天房地产开发公司整体收购甘肃天河酒业集团和天水宾馆,标志着兰天公司多元化经营、集团化发展又迈上了新的步伐。天水三星公司、天水雄风轮毂制造公司等都自筹资金更新设备,上新项目,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企业生产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二、天水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1、体制的制约。政府机构改革后,各类行业协会仍然在履行着“第二政府”的职能,对非公企业实行多头管理、多头执法、有利可图的事情部门之间争着管,无利的事情推诿扯皮无人管。各类行业协会凭借政府机关的行政职能,借管理之名,行收费之实,有的重罚轻管,有的重收费、轻服务。他们凭借多年来形成的行业优势,对非公有制企业多方制约,甚至侵占其合法权益。
2、环境的制约。全市经济发展和优化软环境的大量问题都与观念、认识有关,深感陈旧落后的观念,半僵化的思想认识,已成为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优化环境的主要障碍。一些公务员,特别是负有一定领导责任的公职人员,对企业,特别是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只看到它们在市场经济中发展致富的一面,而看不到它们在增强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方面的贡献。有的对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理解,甚至心里不平衡。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服务、引导于管理之中,而是变着法子制约、刁难。服务的具体措施少,“三乱”现象依然存在。
3、资金的制约。资金是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大难点,非公有制企业筹资难是许多非公有制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当前,主要表现在非公有制企业筹资渠道单一,争取资金渠道不畅,普遍反映银行贷款难。多数个体、私营企业由于缺乏正常融资渠道而无法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特别是对那些原本经营好且有发展前景的高成长型企业,得不到有力的资金支持而贻误商机。
4、人才的制约。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中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技术水平有限,尤其是高级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不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才,也很难引进人才,也有些企业不重视发挥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使一些有一技之长的人发挥不了作用,而留不住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非公企业的发展。
5、文化的制约。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建设是民营企业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有效途径,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功能。非公有制企业的文化建设,反映了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全市部分非公业主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没有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凝聚力不强,很难形成拼搏向上的企业团队精神。对工、青、妇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6、理念的制约。非公企业多数是通过家族经营发展起来的,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受水平、知识的局限,已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而相当部分的股份制企业,也是由亲朋好友合股组建的,随着企业发展,内部管理层累积的亲朋越来越多,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非公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一些非公企业经营者缺少科技知识和创新意识,发展思路较窄,投资行为短期化,不善于开发外地空间。不少非公企业品牌意识不强,质量意识淡薄,尚未把创品牌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产品创新能力差,没有研究开发新产品的机构和规划。企业管理凭经验,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缺乏对企业管理不断创新,实行科学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
三、加快天水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探析
当前,天水市非公有制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有不少差距,而且应当看到发展中的差距还有拉大的趋势,在贯彻十六大精神,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物质基础,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老问题,应有新的对策,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实施跨越式发展。
1、根除弊端,放手促发展。天水非公有制经济要实施跨跃式发展,必须从根除体制弊端上有新的突破,如果没有体制上的更新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只能象“小脚女人走路”那样迈不出步伐。要从现实情况出发,对私营经济的发展实行“不看成分,看发展”、“不看性质,看贡献”的政策,对其要象对待国有那样一视同仁、一律平等。要做到:工作上“放手”,支持和促进私营经济放开手脚发展,形成与其他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局面;机制上“放活”,立足于创新,着力于搞活,以灵活的机制激发主体创业,以创新的手段增强其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发展上“放胆”,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业主敢试、敢冒、敢闯,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高低,从而促进私营经济加快发展。
2、优化环境,服务促发展。实践证明,良好的环境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的关系,认真解决好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的问题,由“婆婆”型政府转为“保姆”型政府;二是严格按照法令法规、市场经济规则和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严格执法、社会管理、营造环境上来,把那些不该由政府管的事统统放给企业、中介组织、市场去管;三是要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凡是直接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经常性办证收费的部门和单位,都要大力推广“一站式”、“一个窗口办事”的服务方式,公开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期限、办事人员、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处罚措施等等,杜绝暗箱操作,从根本上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
3、全面准入,平等促发展。一是要坚决落实和用好、用足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及现行的省、市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努力提高政策的执行能力;二是要对现行政策进行清理和修订,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限制,破除体制限制、地区分割、行业壁垒和人为障碍。对国家产业政策允许的,要鼓励私营经济进入,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拓展其发展的空间和领域。彻底改变对非公有制企业“另眼相看、另册相应、另类相待”的行为,营造非公企业平等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
4、拓展融资,扶持促发展。非公企业的发展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扰,融资困难是摆在非公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一是对有前途、有潜力的私营企业,政府可以直接财政投资、财政担保和财政贴息;二是制订私营企业贷款担保暂行办法,通过财政预算、税收补贴等多种途径积极筹措担保资金,认真组织实施担保贷款,解决中小私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三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信用氛围。对正常发展、合法经营、信誉良好的私营企业,要在贷款上予以倾斜,支持其做大做强;对那些素质低下、信誉较差,有钱不还、恶意拖欠的私营企业,要以法律法规严厉制裁,减少金融风险。
5、更新理念,创新促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大多是由家族式、作坊式发展起来的。发展初期,由于企业规模小,凭经营者的经验和灵活的机制,可使企业得到一定发展。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中,非公有制企业主一定要更新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不断进行企业管理创新、科技创新、营销创新、产品创新,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以新、优、特占领市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企业做大做强。非公经济人士要在探索创新中,开拓商机,开创新的事业,创造新的财富。
6、政治关怀,鼓励促发展。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在不同的场合,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传播媒体要开辟专栏、专题和专版,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在发展私营经济方面制定的方针政策,宣传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其在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进步中所取得的成绩;二是建议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增加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比例,力争在三至五年内使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市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达到30%左右,使其能通过提案等形式直接向市委、市政府反映意见和要求。三是及时表彰企业发展前景好、上缴税金多并且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光彩事业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以此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发展企业,为社会多做贡献的积极性。四是各级领导要理直气壮地为遵纪守法、贡献较大的私营业主壮胆撑腰、排忧解难,并为私营业主评选先进,政治安排等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私营业主“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较富有”;五是教育、鼓励广大有识之士特别是高科技人才,克服到私营企业吃亏、没有发展前途的模糊认识,积极参与私营经济的投资、生产、经营中去,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是一个世界难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我国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相当少。西部地区是大城市、大农村并存,民族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等特征集于一体的特殊地区。因此,应借鉴国内外经验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区域联合与协作”等方面实现西部地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顺利实施。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问题与对策
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是一个世界难题。2007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欠发达地区的重庆和成都市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南部的深圳、东部的上海浦东、北部的天津滨海之后,中国首次在西部地区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中,批准重庆市作为我国唯一一个以省为单位的改革试验区,是中央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和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重庆、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两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显著的城乡差距、工农差距、收入差距、城市化滞后、城乡劳动就业不协调、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农民市民化缓慢、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等方面的矛盾与问题严重阻碍着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顺利实施。笔者紧紧围绕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这一主线,在全面把握西部地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大城市带大农村发展格局的条件下,详细剖析阻碍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体系。
一、国内外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研究综述
(一)国外学者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
从历史上看,各国在发展初期都经历了城乡关系失衡的非良性互动状态。发达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经济和城市经济领域。然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十分突出,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及其区域二元社会经济文化结构问题的研究则集中在较广泛的领域和视野展开。其中,刘易斯(W.A.Lewis)(1954)提出的“二元经济论”、费景汉、拉尼斯(John C.H.Fei、Gustav Ranis)(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费景汉——拉尼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乔根森(D.W.Jorgensen)(1968)提出的“二元结构模型”、哈里斯、托达罗(Harris、Todaro)(1970)提出的“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缪尔达尔(Karl Gunnar Myrdal)(1957)提出的“地理二元结构理论”等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出发,把城乡关系成为其最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他们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城乡关系、结构变迁、劳动力转移、资本积累、技术选择、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人口增长极变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形成了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霍华德(E.Howard)(1898)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沙里宁(E.Saarinen)(1910)提出的“有机疏散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932)提出的“广亩城理论”、芒福德(L.Mumford)(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城乡发展观”、麦基(T.G.Mcgee)的亚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20世纪开始的“城乡边缘区理论”、岸根卓郎(岸の根卓の男)提出的“城乡融合设计”概念等从社会学和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对统筹城乡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二)国内学者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同志的城乡关系论对计划经济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骆子程等学者以城乡二元结构为基本线索,系统分析了城乡矛盾的特殊性、演变过程、体制原因及影响后果,并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思路。接着,周叔莲(1996)、郭
克莎(1996)、金碚(1996)、王建(1996)、王积业(1996)、农业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1998)等学者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21世纪初期,曾菊新(2002)、张平军(2004)、周一星、石忆邵和张翔、柴彦威、金艳、曾磊、鲁奇(2002—2005)等学者从社会学、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对城乡统筹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进行了系统研究。目前,党和国家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对学术界提出了重大的研究课题。2007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欠发达地区的重庆和成都市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求学者们对其中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可以发现:其一,国外学者研究的理论大多是在发达国家城乡关系问题并不明显的条件下创立的,且一般把城市与乡村分离开来研究,这对发展中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针对性明显不足;其二,国内学者多数集中在宏观层面,围绕社会热点就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展开应对性和政策式讨论,紧紧围绕城乡关系问题展开研究的论文和专著一般散见于对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之中,而针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特殊性进行重点研究的更不多见;其三,国内大多数学者主要对东部发达地区的城乡统筹问题进行研究,而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问题缺乏相应的研究。因此,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和成果,结合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及其原因,运用投资学、运筹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理论来研究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符合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及政策建议。
二、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也存在阻碍着城乡统筹战略的顺利实施的主要问题。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思想观念上的制约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观念思想制约是限制城乡进一步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一,“等靠要”、“为搞实验区而搞实验区”等消极思想限制了人们的积极主动性发挥,不利于重庆市在制度上进行自主创新,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第二,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必须要做好近期与远期目标想结合的战略规划,戒除一蹴而就式的改革观念。第三,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人为地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加大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
(二)城市化进程滞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对工业、农村对城市的依存关系日趋增强。但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滞后,使得城市负担不断加重,削弱了城市的先头带动作用。表现在:第一,整体城市化水平偏低,决定了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处于较低的水平。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低,2006年仅26.9%。第二,区域差异显著。2006年都市城市化率达到61.5%,而其他地区城市化率分别只有20.8%。第三,城镇体系建设不合理。城市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中等规模城市出现断层,影响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功能及城市化进程。滞后的城市化进程减弱了城市对农村的带动效应,不利于统筹城乡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城乡劳动就业不协调
城乡劳动就业不协调是西部地区城乡统筹问题的根本所在。表现在:第一,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严重。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占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城市就业吸纳能力较弱。目前,西部地区城市优势产业培育不足,导致城市劳动承载能力的不强,已经成为城乡就业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三,城乡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结构的不匹配,进一步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而影响到统筹城乡发展进程。
(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不平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严重制约着重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约着西部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表现在:第一,基础建设投入的不平衡,城市投入的总量高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础设施投入的不平衡,2006年,西部地区城市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为农村的14.29倍。第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广大农村不能分享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第三,医疗卫生水平的不平衡,不健全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远远滞后于城市。第四,科技文化的不平衡,科技文化的投入、应用推广等城市大大超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平衡阻碍了农村的快速发展,扩大了城乡间发展差距,对统筹城乡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五)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
收入分配不合理不仅影响了西部地区消费与投资结构的协调,而且从长远来看关系统筹城乡的成败。表现在:第一,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始终要高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7年的5 302元上升到2006年11 57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7年的1 692元增长到2006年的2 87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18倍,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增长了1.69倍。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扩大的趋势。1995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为3.13倍,到了2006年达到了直辖以来的最大程度,收入差距扩大了4.03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的隐性收入,其城乡居民的实际差距将会更大。第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总体小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改革30年间的绝大多数年份中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幅要高于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而且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变动态势极不稳定,不利于差距的缩小。
(六)农民市民化缓慢
农民变市民速度的缓慢,不仅不利于农民增收,还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是影响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主要障碍。表现在:第一,农村人口比重较大,目前仍然有55%的人口生活在农村。非农就业的适应能力差和就业及收入的不稳定制约农民转化为市民。第二,农民市民化障碍重重,在体制制度及意识观念等方面的阻力较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二元体制下的户籍政策,农村的土地制度,不平等的教育体制,歧视的就业政策等制度层面的制约因素,以及法律意识、思想观念等其他方面的因素,都将对农民市民化进程产生阻碍作用。
(七)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制度障碍,削弱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已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表现在:第一,户籍制度不统一,制约城乡二元制结构的改变。第二,土地制度不健全,农村宅基地还在增长,没有实现居住性转移。第三,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全市还没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劳动和社保局分支机构在全市覆盖不广。第四,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农村税费改革不彻底,基层财政转移支付面临诸多问题。第五,农村金融制度发展滞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完成,金融产品单一,服务水平较低,农业保险发展迟缓。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是造成二元经济社会体制的主要原因,导致政府政策向城市倾斜,形成了封闭的城乡关系,造成了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机制的缺失,不利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三、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完善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规划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这必然要求制定详细的战略实施规划。战略实施规划主要包括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目标包括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近期目标: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成有西部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形
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
远期目标:努力把两个地区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懈奋斗。建成有适度差异的具有新型城乡特点的城乡经济社会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
(二)深化思想认识,破除落后观念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统筹,同样也是思想观念的统筹。第一,破除旧有的城乡差别观念。传统的城乡差别、收入差别、工农差别等观念严重阻碍城乡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因此应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新观念,以新观念促进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以新观念引导新发展。第二,破除改革中的“等靠要”等依赖思想。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点在于体制制度的改革,打破旧有的体制束缚与制度障碍,进行体制创新,从制度与体制中释放出新的生产力,并以新型城乡一体化制度保障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第三,避免改革一蹴而就的心态。“急于求成”、“为搞实验区而搞实验区”等心态不仅不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而且将会加大统筹城乡改革的难度。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制定远期与近期相结合的战略规划,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第四,破除改革“避重就轻,求稳怕乱”的思想。统筹城乡改革的核心在于打破旧体制,在于某些统筹土地、户籍及社保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只有破除改革“避重就轻,求稳怕乱”的思想,树立积极进取、敢闯敢冒、超前思维等观念才是改革成功的保证。
(三)加快城市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于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首先要做大城市经济圈,扩展城市经济圈的发展空间和容纳能力,逐步实现大城市带大农村协调发展,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城市经济圈的壮大一方面可以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撑和科技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农民变市民进程。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发展优势产业以及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化等方面。
1.突出城市产业发展带动作用。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对农村的经济带动作用主要依靠产业的带动作用来实现,通过城乡产业的链接与融合来实现城乡经济发展深度和广度的拓展。这两个地区是传统的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是传统的优势产业,但目前应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和制度创新,一方面对现有产业进行整理和升级的同时积极培育具有潜在优势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主动将产业链向郊区和有条件的农村城镇地区延伸,以产业发展为依托,来促进当地城市化建设和农民市民化进城。
2.增强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城市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增强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将有利于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以及发展统筹城乡战略的顺利实施。
3.探索农民变市民的创新模式。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和重点在于农民变市民,目前农民变市民进程主要是受到现有体制与机制的制约,因此,加快农民市民化必须进行模式上的创新,打破旧有的体制和制度。尤其是在城乡结合地区,农业产业化及农民市民化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可以优先考虑在城乡结合部率先进行农民市民化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四)加快农村自身发展,提高农村对城市的支持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加快农村自身的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是发展城乡统筹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根本任务。
1.加大农业发展支持力度。现有农业投入水平较低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瓶颈。因此,稳定提高对农业投入的比重,增加支农投入的总量,是促进农村、农业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
2.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约3/4,而且在广大农村地区已经出现大规模的劳务输出现象,发展劳务经济的条件已经具备。而且发展劳务经济既增加了农民收入
来源,也使进城农民提前适应了城市工作与生活节奏,增强了城市适应能力,为农民市民化创造了有力条件。因此,劳务经济可以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主要是:第一,组织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第二,突出企业优势,创新就业模式。第三,发挥政府作用,做好就业服务。
3.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第一,建议逐步建立起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失地农民以土地换住房、社保等制度。按照总量不变、占补平衡原则,合理调剂区域建设用地指标;通过互建工业园、财税分成等方式,与库区的对口支援区县及其他地区协调建设用地指标,保证统筹城乡发展用地需要。第二,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完善农村承包地流转方法,明确流转程序,配套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按照“承包地换社会保障、宅基地换住房”的原则,采取置换或回购土地、实施“新居工程”、享受廉租住房、自主购房补贴等办法,鼓励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流转承包地”,进入城镇或农村新型社区居住。第三,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村民集资、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在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区修建标准厂房或职工公寓出租,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村收入,逐步实现工业向园区(基地)集中、人口向新型社区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从而实现促进农民市民化、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
4.加快生产要素向农村扩散。生产要素是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基础,包括资本、人力、技术等。目前困扰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资本和技术,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现有农村财政金融体制较为落后,对城乡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不够突出。同时也不能发挥出对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资金支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而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多是粗放式经营,技术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相对不足,又加剧了其他生产要素的耗用。主要措施为:第一,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分配合理的公共财政制度;第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尝试土地入股、以地换资等资本筹措方式;第三,尝试建立农村银行,激活农民或农村自有资金;第四,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发展“博彩业”在内的政府或私人的现代融资渠道;第五,加大对农业的技术支持力度,着重解决关系农业发展的节水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突出问题。
(五)统筹城乡发展,发挥城乡协调互动作用
1.确立战略工程地位。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明确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地位是顺利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的先导和根本。
2.建立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打破农民变市民的户籍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体系,消除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在工资、社保等方面的差别。
3.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
4.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改革是完善政府职能,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第一,加强政府在统筹城乡进程中的主体作用;第二,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强化政府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第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5.构建开放型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统筹城乡发展,不仅要实现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还要以一种开放型思维,将重庆市、成都市更好地融入到区域经济、全球经济的合作中去。加强相互之间以及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鼓励优势产业、企业“走出去”,支持外地优势产业、企业“引进来”。
6.建立健全预警监控机制。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触动和涉及到各组织、各部门以及个人的利益与矛盾,存在着潜在的改革风险与挑战。因此,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土地流转等风险监控机制,建立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利益诉求和保障机制,建立各项改革措施的信息披露机制将能有效规避各种创新的潜在风险和降低各项改革的制度成本。
7.优化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在统筹城乡的过程中,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至关重要。城乡统筹中的资源配置不是资源的平均配置或均等化配置,而是需要针对城乡发展的不同需要和特点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资源的优先配置,对农村地区的公共资源配置采取有针对性的倾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体育教师
一、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困难
农村小学体育落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祖国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重视体育事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因为经济、环境等条件的限制,他们对体育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刻,认为体育课不是一门升学必考的课程,学得好坏都是一个样。 因此,上课时持“ 无所谓”态度,懒散,积极性不高。 就目前制约农村体育教学的诸多问题作简要分析。
1.学校体育设施落后或不健全体育设施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较落后,而且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操场进行上课,“ 普九”活动使学校的硬软件按学生基本配齐,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有占去了很多体育场地,原本孩子们应该在体育课上得到的激情与快乐要到哪里去寻找?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农村学校对体育教学的忽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应该并重,在我们有些农村学校校长眼里仿佛只看到了“ 智育”。 我们应该重视体育教学,把我们现有的体育设施利用起来,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更有趣,让更多的孩子体验运动带给我们的快乐。
2.重智、轻体的观念在农村普遍存在,体育教师的地位低下,不受重视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社会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情况。对教师体育知识、体育教学方面的培训就很少。在这种情况下, 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教师自身又没有及时“ 充电”。 体育教学的单一化、程式化、刻板化根本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
二、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困难的对策
以上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重智育、轻体育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农村体育教学的开展。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转变观念,强化管理,提高工作创新能力
学校体育的主管部门要彻底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强化管理,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为了促进地方学校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教育主管部门要克服人力、物力、财力的不足,尽可能地举行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推进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和开展,并且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
2.加强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 1) 把体育教学经费拿入县 、乡( 镇) 级财政预算 ,确保经费到位,尽管财政困难,但也不能穷了“ 学生的体育教育”;( 2) 有计划、 有步骤地配套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教参以及部分现代化教学设备;( 3) 学校应给每一位体育教师配齐课标、教师用书、学生体育课本等教学用书,购置一些必要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学器材,保证基本的体育教学条件。
摘要:绿色物流在我国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体制政策、基础设施、信息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发展障碍。分析了阻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各种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绿色物流;发展障碍;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之一直以来对环境问题的忽略,人为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益恶化。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应发展清洁生产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以及发展绿色消费,以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发展绿色物流以减少商品流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消耗。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向生态工业文明的跨越,培育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目前,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绿色物流作为绿色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刚刚萌芽,还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其理论与实践都尚处于摸索阶段。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绿色物流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经济主体的盈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经济利益,它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
1绿色物流的内容
1.1集约资源
这是绿色物流最本质的内容,也是发展物流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绿色运输。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物流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绿色运输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其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1.2绿色仓储
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资源消耗;布局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仓库建设还应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
1.3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的的包装方式,包括包装材料的绿色化、包装方式的绿色化、包装作业过程的绿色化三个方面。实施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
1.4绿色流通加工
绿色流通加工是出于环保考虑的无污染的流通加工方式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总和。实施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废料,与废弃物物流顺畅对接,降低废弃物污染及废弃物物流过程中的污染。绿色信息搜集和管理。物流不仅包括商品空间的转移,也包括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储存和利用。绿色信息的搜集和管理是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依据,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储存各种绿色信息,并及时运用到物流管理中,促进物流的进一步绿色化。
2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主要障碍
2.1思想认识障碍
全社会绿色物流理念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各级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企业片面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忽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效应。
2.2体制政策障碍
我国物流业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多头管理、分段管理体制,造成物流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物流体系内在联系被人为分割,严重制约物流体系的整体统筹与规划,影响各种物流服务的协调发展,妨碍物流社会化、集约化进程,导致物流资源的严重浪费。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目前我国在绿色物流产业政策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扶持政策,各种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
2.3基础设施障碍
近几年来,尽管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已有较大的改善,但与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绿色物流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偏小,按国土面积和人均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美国为6869.3公里/万平方公里和253.59公里/万人,德国为14680.4和65.94,我国仅为1344.48和10.43,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其次,缺乏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现代化物流设施,严重影响物流集散和运输效率的提高。第三,物流设施结构不尽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
2.4技术障碍
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不同物流部门之间技术、设备、信息标准不统一,非标准化行为相当普遍,尤其在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物流成本上升,资源浪费,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2.5人才障碍
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物流人才的严重匿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绿色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物流专业人才也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当前我国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比较低,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物流学历教育与培训认证工作滞后;物流师资力量薄,教育手段落后,严重制约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
3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建议
3.1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
政府要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引导工商企业打破其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自我服务来完成的经营组织模式,鼓励企业实行物流外包,开展第三方物流,以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物流企业要打破“环保不经济、绿色等于消费”的传统观念,应着眼于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树立集体协作、节约环保的团队精神,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目标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3.2制定规范的现代绿色物流产业发展政策
现代绿色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涉及运输、仓储、装卸、货代、联运、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环保等行业,政策上关联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商务部、信息产业部、海关、环保、工商、税务等许多部门。为避免政出多门,确保政府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我们应该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设立统管物流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提出现代物流发展政策、协调全国和地区物流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等。
【西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对策探析】推荐阅读: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09-24
西部地方政府如何促进经济快速发展07-14
轮台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措施和对策07-05
影响农村代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07-25
对农村卷烟市场存在问题的研究与对策06-06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06-24
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7-05
新课标下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与对策09-16
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