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扇形统计图》

2025-0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扇形统计图》(精选11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扇形统计图》 篇1

教科书第67页例2,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五3~5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

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

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出相关部分。

教师: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教师: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请你们算一算。

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

教师: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发现(“退耕还林”前与20xx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情况)。

(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发现,现在哪位同学能代表你们小组进行发言?

请一两位同学相互补充,找到统计图中发生变化的项目。

小结:对比两幅扇形统计图,同学们强调最多的是有许多项目发生了变化。有没有没发生变化的量呢?(课件重点强调:土地总面积没发生改变)也就是两个圆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总面积。

教师引导:结合我们的发现思考:森林面积的增加与荒山面积的减少会给这个村庄带来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村委会的领导面对20xx年底的统计图你又会作哪些思考?

(3)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师: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答,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的问题并进行解析。

2.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又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活动

教师:刚才我们分析的两个扇形统计图的圆都代表相同的含义——土地总面积,(课件点出“课堂活动”第2题——改变题目增加两个参数——美国、俄罗斯的面积和人口)现在呢?

教师:仔细观察这些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

教师引导:重点分析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

教师:面对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局面,你会做哪些思考?

四、练习应用,促进发展

1.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出示题中的两幅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对比。

(1)从两幅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算一算:从到20xx年,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分别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千米?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抽几个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评议。

(3)议一议:你对这种变化有什么看法?

扇形统计图的应用 篇2

同学们,你们知道八大行星之一、“寒冷的地狱”指的是哪个星球吗?

你们认为火星上有生命吗?为了了解同学们的想法,光明中学对七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到了表1中的结果.

图1中的扇形统计图是根据表1绘制的,表示的是对七年级全体男生的调查结果.

(1)持每种观点的男生人数占全体男生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请标在扇形统计图中.

(2)你能算出每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吗?

开眼界

美国新型火星探测飞船——“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于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8月12日7时43分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美航天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人员说,这艘飞船将探测火星上的水资源和生命线索,并为未来的火星登陆寻找合适的地点.

美航天局火星探测项目首席科学家迈克尔·迈尔说,这艘飞船的首要使命是探索火星上水源的历史和分布情况,解答火星上是否诞生过生命、现在是否还存在生命、生命诞生或消失的原因等问题.此外,它探测到的火星水资源分布信息,将为未来登陆火星的宇航员提供帮助.

火星探测研究科学家通过探测器搜集的数据分析发现,火星上可能有被覆盖的大面积冰冻水面,表面可能会发现其历史上曾有足以支持生命的环境.

经典例析

例1图2是某市第一季度用电量的扇形统计图,则3月份用电量占第一季度用电量的百分比是().

A. 55%B. 65%

C. 75%D. 85%

点拨

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可得百分比= × 100% = 65%.

解:选B.

评析

百分比有两种算法,本题中的算法是一种,还有一种是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占的数量与总体数量的比.

例2某商场家电部为了调动营业员的工作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等级管理.商场家电部统计了每个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23 17 16 20 32 30 16 15 15 26

15 32 23 17 15 15 28 28 16 21

商场规定月销售额达到或超过25万元为A级,低于19万元为C级,其他为B级.为了使商场负责人对各等级人数比例情况一目了然,请在图3中作出扇形统计图.

点拨

(1)作数据统计时,一定要保证每个数据都能且只能在“一个”范围内,不能有交叉,也不能有遗漏.

(2)计算百分比与圆心角度数:百分比=各部分人数/全体人数×100%,圆心角数=360°×百分比.

评析

在扇形统计图中,要注意人数、百分比和圆心角度数三者之间的换算.

即学即练

1. 图5是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扇形统计图,若参加舞蹈类的学生有42人,则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有().

A. 145人B. 147人C. 149人D. 151人

2. 图 6 是两户居民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列对两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甲户比乙户大 B. 乙户比甲户大

C. 甲、乙两户一样大 D. 无法确定哪一户大

3. 图7表示某校男女生人数,则男生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比为().

A. 46%B. 48%C. 50%D. 52%

4. 图8表示某中学的图书室共有3种图书,A表示艺术类,B表示科技类,C表示航天类.若该校共有图书3 000册,则艺术类书共有_________册.

5. 图9表示某村种有3种作物,若玉米共种了216亩,则小麦种了_______亩.

6. 某县有80万人口,其中各民族所占比例如图10所示,则该县少数民族人口共有多少?

7.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城镇居民对物价水平满意程度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如图11.据此,可估计2006年城镇居民对物价水平表示认可的约占_________%.

8. 观察图1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甲校女生比乙校女生少 B. 乙校男生比甲校男生少

C. 乙校女生比甲校男生多 D. 甲、乙校两校女生人数无法比较

9. 表3是对萌芽学校七年级男生对足球是否喜欢的调查结果,请根据结果画出扇形统计图.

10. 2007年某市春季房交会期间,一家房地产公司对参加本次房交会的消费者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1 200份调查问卷,实际收回1 000份.该房地产公司根据问卷情况,作了以下两方面的统计.

根据上述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被调查的消费者平均年收入为_______万元.(提示:在计算时,2万元以下的都看成1万元,2万~4万元的都看成3万元,依此类推,8万元以上的都看成9万元)

(2)打算购买80 m2 ~ 100 m2 的消费者人数为_________.

(3)如果你是该房地产公司的开发商,请你从建房面积等方面谈谈你今后的工作打算(不超过30字).

中考风向标

1. (2007年·德阳市)据统计,某班50名学生参加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评价等级为A等、B等、C等的学生情况如图14,则该班得A等的学生有_________名.

2. (2007年·陕西)2006年,全国30个省(区)、市在我省有投资项目,投资金额如表5.

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2006年外省(区)、市在陕投资总额;

(2)补全图15中的条形统计图;

(3)2006年,外省(区)、投资中有81亿元用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4亿元用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剩余资金用于我省其他地区.请在图16中画出外省(区)、市在我省投资金额使用情况的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的圆心角精确到1°,百分比精确到1%).

参考答案

1. 10

2. (1)2006年外省(区)、市在陕投资总额为124 + 67 + 66 + 47 + 119 = 423(亿元).

(2)如图17.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扇形统计图》 篇3

课题

认识扇形统计图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重视学习氛围的营造。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为学生创设一种安定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在教授新知前,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他们喜欢的运动聊起,在交流中提出问题,启发引导,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接受新知。2.重视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获取数据中蕴涵的信息,这是本节课的核心,也是统计学的核心。通过引导学生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数据分析观念。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1.组织学生交流喜欢的体育运动及参加体育运动的好处。2.课件出示主题图。

组织学生观察主题图,交流获取的信息。引导学生根据数据提出问题。3.引出课题。

1.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交流自己对体育运动的看法。2.(1)观察主题图,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主题图中包含的数学信息。

(2)根据数据提出问题。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填空。

(1)我们学过()统计图和()统计图。

(2)()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二、对比分析,生成新知。(16分钟)1.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1)组织学生观察统计表,根据统计表求出六(1)班的总人数。(2)组织学生分别求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3)填表。

2.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1)课件出示教材97页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交流题中的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总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引导学生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并解决问题。1.小组合作,解决问题。(1)12+8+5+6+9=40(人)

(2)乒乓球:12÷40==30% 足球:8÷40==20% 跳绳:5÷40==% 踢毽:6÷40==15% 其他:9÷40==%(3)根据计算结果,完成教材上的统计表。2.(1)观察扇形统计图,交流题中的数学信息。

(2)分组讨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推荐代表汇报: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3.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2.赵大爷家有一块菜地,分别种了黄瓜、西红柿、芹菜和韭菜,种植的情况如下图。

(1)根据扇形统计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已知黄瓜种了120 m2,求这块菜地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西红柿种了多少平方米?

三、拓展提高。(17分钟)1.完成教材97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101页3、4题。1.分组讨论,探究问题的答案。汇报:

水分:250×87%=(g)蛋白质:250×%=(g)脂肪:250×4%=10(g)乳糖:250×5%=(g)其他:250×%=(g)2.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3.小明家的月支出是3000元,各项支出分别是多少元? 小明家月支出情况统计图

四、课堂总结。(4分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认识扇形统计图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扇形统计图》 篇4

2、学情分析 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例如,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

能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此外,学生刚刚学习了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认识了扇形。这两方面的内容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预期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与总量的百 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恰当合理的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和运用过程,体验对比观察的学习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象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设计思路说明 在本节课的设计上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深入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经历了“温故—知新---应用—拓展“四个阶段,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再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重点难点: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分析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6、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条形统计图,课本(2)教师准备:课件、实物展台、微课 四、【科研目标】 1、在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学会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2、在形成猜想与决策的过程中,感受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重要性。

五、【教学安排】 1课时 六、【具体安排及设计意图】  导入 1、课前准备(1)对全班学生上学出行方式进行统计,汇总(2)制成统计表 六(5)班同学上学出行方式的情况统计表 出行方式 步行 电动车 自行车 汽车 人数 8 22 6 18(3)学生课前制作合适的统计图 2、课堂汇报,展示。

你选择的是什么统计图?(条形)为什么会选择条形统计图?它的特点有哪些?为什么没有选择折线统计图?它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识,巩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利用学生熟悉的例子引入新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 1、出示:条形统计图 问:(1)从这张统计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2)每种出行方式的学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学生计算,汇报 六(5)班同学上学出行方式的情况统计表 出行方式 步行 电动车 自行车 汽车 人数 8 22 6 18 百分比 15% 41% 11% 33%(3)如果想把这4个百分比也制成一张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哪个更合适? 出示条形统计图,问;

这张统计图的优点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不足之处? 【设计意图:构建学生间的认知冲突:通过学生的回答,产生不同的意见,从而构成认知冲突】 2、引出扇形统计图(1)你在生活中见过扇形统计图吗?描述一下(2)出示扇形统计图 a.图中整个圆、每个扇形分别表示什么? b.使用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好处? c.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d.如果让你制作这样一个扇形统计图,你准备怎么做? 3、学生讨论,研究和推理扇形统计图的画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过程。

4、微课:扇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及步骤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发展,就要留给学生发展的空间,通过合作交流,归纳概括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用微课的形式展现扇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的想象和推理得到印证。】 巩固 1、牛奶里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百分比如下:

问:整个扇形表示什么? 每个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每天喝一袋250g的牛奶,能补充每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 2、李明每天的作息时间安排如下图。

a.李明每天花多少小时做作业?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b.你认为李明的作息时间安排得合理吗? c.你的作息时间与李明的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相关练习,使学生学会利用扇形统计图解决生活问题,增强学生的统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拓展 下面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1、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2、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3、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会根据各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这其实是对小学阶段已经学过的三类统计图的整体性的回顾,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教学收获】 1、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数据并制成的相应的统计图表,收集有关能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的生活问题等,并在全班中交流,使学生自我复习了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百分数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课中顺利地进入新知的学习。

2、学生在丰富且熟悉的生活问题中,复习条形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到用统计图来整理数据、说明问题的优越性;

复习百分数意义、算出每种出行方式人数与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初步认识到用条形统计图和用扇形统计图表达时所需的数据不同等,这些都为学生后面进一步的学习做好了知识点的准备。

3、让学生从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每种出行方式人数与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过渡到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每种出行方式人数与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并要求学生说说从这幅扇形统计图中获得什么信息,这样便使学生认识到根据需要,相同的生活数据问题,不仅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也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对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有了初步的感知。

4、选取、呈现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较密切的扇形统计图,要求学生说说从这些扇形统计图中各获得什么信息,使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特点有着丰富的感知。引导他们观察、比较三种统计图的异同点,让他们在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探讨中初步体会出扇形统计图与其他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独特点,使他们倾听能力、合作能力、思考能力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5、适时出示的两道巩固题,使他们进一步体会到扇形统计图中是用圆代表总数量----单位“1”,每个扇形代表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

结合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运用百分数知识能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到扇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扇形统计图》 篇5

1、 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

观的反映部分量占总数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2、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过的条形统计图

的特点和作用的对比,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3、 在学习中,应该使学生体会到,各种统计图有不同的特点,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据的特征。

单元重点:使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单元难点:

1、 巩固对储蓄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以及国债利率的有关知识。

2、 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 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重点:

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难点:

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课本第106页的主题图(投影出示)

1、 观察主题图的内容。

提问:主题图上都画了哪些运动项目?

2、 收集和整理数据,统计全班最喜欢的各项运动项目的人数,描述制成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方法。分别展示在黑板上。

3、 这两种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如果要清楚的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选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同时课件出示。

二、 新知探究

(一)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教师提问

(二) 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三) 从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四) 生成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游泳的数学信息?(学生甘居直观观察,发表见解)

(五) 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六) 回顾知识生成,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七) “做一做”:自主看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分析后根据题意自主计算,全班核对)

三、 当堂测评

1、 练习二十五第1题:自主看图,说一说李明同学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从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安排时间才合理,才能做到劳逸结合)

2、 练习二十五第2题:自主看图,说一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在小组内交流。(使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爱)

四、 课堂总结

学生总结、比较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及折线统计图相比有何特点。

设计意图:

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我主要联系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让学生通过例题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并提出问题,加深对扇形统计图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合理存款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巩固对储蓄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以及国债利率的有关知识。

2、 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3、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促使学生了解教育储蓄、国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巩固对储蓄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以及国债利率的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明确问题

提问:妈妈要存款一万元,供儿子六年后上大学用,怎样存款收益最大?

解决几个很关键的信息:本金、可存款年限以及资金用途。

一、 收集信息

通过去银行咨询以及查阅相关规定的方式获取信息:

1、 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包括定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活期利率。

2、 教育储蓄存款免征存款利息所得税,它可存的期限以及相应利率。

3、 国债也是免征存款利息所得税,有三年期和五年期的……

二、 设计方案

根据上述收集到的信息,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具体的储蓄存款方案。

1、 将定期储蓄存款的方案填在课本111页第一张表格。

2、 其他存款方案,如教育储蓄存款方案以及买国债的方案可填在第二张表格。

3、 每一个具体方案都要求明确填出存期、到期利息、利息税以及到期收入等信息。

三、 选择方案

从上述各种可行的方案中选取受益最大,即最优化的方案进行合理存款,并计算出到期后总共的收入。

可能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教育储蓄存六年。

2、 先买三年期国债,到期后再买三年期国债。

3、 先买三年期国债,到期后再存三年期教育储蓄。

4、 先买五年期国债,到期后再存一年期教育储蓄。

四、 课外测评

帮爸爸、妈妈合理存款。

设计意图:

这是一节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课。教学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大:

1、 重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充分把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体现出来。

2、 注重比较,让学生通过具体分析得出结论。

3、 注重教学的实践指导。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扇形统计图》 篇6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课前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课前统计学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说说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2.在这些体育项目中,你喜欢什么活动?出示统计表,进行统计。(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

1.通过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预设:数量的多少对比:如喜欢乒乓球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比喜欢踢毽的多2人等;数量求和:如喜欢乒乓球的和喜欢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可以怎样比较?

3.如何计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学生进行口算或笔算,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校对。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计算出百分比并补充表格,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比不仅可以表示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的多少,还可以体现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与全班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加深百分比与绝对人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扇形统计图

(1)如果我用这样一张图来统计我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用这个扇形表示乒乓球的30%,你觉得这整个圆表示的是什么?

(2)乒乓球的30%又表示什么?

预设: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00份,喜欢乒乓球的占其中的30份。

(3)你能根据我们刚才计算的,把这张图补充完整吗?(教师可以逐项出示,并可以让学生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一下这块扇形可能表示的是哪个运动项目。)

(4)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扇形统计图。

(5)揭题:像这样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6)想想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7)小结:扇形的大小和项目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有关。我们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数量的大小。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1)看图说说,在这幅统计图中你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预设:量的多少:如谁多谁少,谁和谁一样多;部分和总量的关系:如喜欢乒乓球和足球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喜欢踢毽和跳绳以及其他项目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

(2)说说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优势?

预设: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清楚直观地看到量的相对大小;可以看到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3)小结:在这样的统计图上,我们不仅可以直观地比较各个扇形的相对大小,还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选择、补充,让学生经历扇形统计图制作的过程,使学生对扇形统计图有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认识,同时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和对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分析,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尝试练习

出示教材第97页“做一做”的内容。

(1)你能看懂这张扇形统计图吗?统计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根据旁边的图例来知道各个扇形代表的项目。)

(2)说说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如果每天喝一袋250 g的牛奶,能补充每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引导学生用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各百分数和250 g的关系,进而算出各种营养成分多少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获取信息并计算的尝试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四、课堂练习,巩固应用

五、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你对它产生了哪些了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扇形统计图》 篇7

共18分)1.(10分)下面是贝贝家去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其中旅游支出为3000元,请完成下表。

项目 饮食 服装 文化 旅游 其他 合计 占总支出的百分比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15% _______ _______ 支出钱数/元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000 _______ _______ 2.(2分)下面是新街生态园三种蔬菜种植面积的扇形统计图.(1)已知草莓园的面积是126平方米,三种蔬菜的总面积是_______平方米.(2)黄瓜园的面积是_______平方米,西红柿比草莓少_______%. 3.(2分)某校就学生对端午文化习俗的了解情况进行了随机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成如下两幅统计图。(注:A——很了解;

B——比较了解;

C——很少了解;

D——不了解)(1)本次共调查了_______人,请补全条形统计图。_______(2)对端午文化习俗比较了解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_______%,不了解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_______%。

4.(4分)如图是六年级(1)班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喜欢《芝麻开门》的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_______%。

(2)喜欢_______节目和_______节目的人数差不多。

(3)喜欢《芝麻开门》的人数比喜欢《新闻联播》多的人数相当于全班的_______%。

(4)喜欢《银河剧场》的人数相当于喜欢《大风车》人数的_______%。

二、解答题(共18题;

共183分)5.(6分)王阿姨上一周卖出冷饮情况记录如下。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涂一涂。

(2)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请写出2条。

(3)假如你是王阿姨,打算怎样进货?说说你的理由。

6.(7分)下图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1)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数的_______ %.(2)喜欢_______节目和_______节目的人数差不多.(3)喜欢_______节目的人数最少.(4)如果该学校有15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_______. 7.(8分)六年级进行了100米短跑测验,成绩统计如下:

(1)六年级参加短跑测验的共有_______学生。

(2)请完成两个统计图(3)成绩良好的学生人数比优秀的学生人数多_______%。

(4)表示不及格的扇形圆心角是_______度。

8.(15分)学校图书室有图书12000本,统计图如下图。

(1)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2)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本数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一位小数)(3)科技书的本数与连环画本数的最简整数比是多少? 9.(6分)下图是红光小学学生上学期体育达标情况统计图。

(1)请你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统计表。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合计 百分数 30%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人数 360人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2)这所学校该学期学生的体育达标率是多少? 10.(15分)下图是六(2)班体育委员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爱的体育运动后制作的扇形统计图,请你看图解答下列问题。

(1)哪种球类运动最受欢迎?(2)如果喜欢打排球的同学有9人,则全班有多少人?(3)喜欢足球的比喜欢篮球的多百分之几? 11.(12分)观察统计图,完成解答(1)这是_______统计图,_______课外活动最受欢迎,占_______ %。

(2)_______和_______受欢迎程度比较接近。

(3)如果六年级有学生240人,你能从这个图中,计算出六年级参加每种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吗?请计算出来。

(4)如果歌咏小组人数比科技小组多9人,那么美术小组有多少人? 12.(10分)根据下图解决问题:

(1)已知不及格的有2人,全班有多少人?(2)成绩良好的同学比成绩优秀的同学多百分之几? 13.(11分)下面是某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统计图。

(1)近视人数占全年级学生人数的_______%,视力不良(包括假性近视和近视)的人数占全年级学生人数的_______%。

(2)视力正常的有76人,六年级共有多少人?视力不良的有多少人?(3)通过上面两小题,面对这个学校六年级学生的视力状况,你有什么想法和好的建议? 14.(10分)下面是淘气的压岁钱的使用情况统计图。

(1)若淘气购买学习用品花去300元,那么他买玩具和存入银行各多少元?(2)你觉得淘气对压岁钱的支配合理吗?说说你的看法。

15.(15分)下图是某班学生上学的三种方式(乘车、步行、骑车)的人数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1)将条形统计图的空缺部分补全。

(2)该班有多少学生?请你分析出现这三种上学方式差异的原因。

(3)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16.(15分)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分类标准,将我国划分为三个带状经济区,即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观察下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哪个地区面积最大?哪个地区面积最小?(2)哪个地区的面积超过全国的一半?(3)请你算一算西部地区的面积。

17.(15分)下图是某养殖场养的鸡、鸭、鹅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鹅有615只,鸡和鸭各有多少只?(2)鹅的只数比鸭的只数少百分之几?(3)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18.(10分)小明家四月份支出及储蓄情况统计图:

(1)小明家四月份的伙食费共花了800元,小明家的支出及储蓄总共是多少元?(2)根据扇形统计图,把下表填完整。

19.(6分)下图是实验小学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实验小学喜欢《走进科学》栏目的老师占_______%。

(2)喜欢《大风车》的老师比喜欢《焦点访谈》的多20人,实验小学一共有多少位老师? 20.(10分)下图是一个果园种植果树情况统计图。已知这个果园共有果树600棵。看图回答问题。

(1)梨树有多少棵?(2)桃树比梨树多百分之几? 21.(7分)某市科学考试实施改革,考试结果以等级形式呈现,分A、B、C、D四个等级。某校六年级进行了一次模拟测试,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科学成绩进行调查统计,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这次调查共抽取了_______名学生的科学成绩。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如果该校六年级共有600名学生,估计一下这次模拟测试有_______名学生的科学成绩等级为D。

22.(5分)第三小学购买一批新书,数量如图所示.算一算,这个学校一共购进多少图书?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4题;

共18分)1-1、2-1、2-2、3-1、3-2、4-1、4-2、4-3、4-4、二、解答题(共18题;

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8

第七单元

《统计》 第一节 《扇形统计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能力目标: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渗透健康饮食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据统计北京市的肥胖儿童逐年增加,肥胖问题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重大问题,肥胖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关,那么怎样才是合理的饮食习惯呢?

2、这是专家通过研究制定出的适合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出示图)问:观察宝塔图你有什么发现吗?

(先出示宝塔图各部分名称及百分比让学生认识宝塔图,然后以用自己的理解说说自己的发现:多吃米饭和蔬菜、水果。不能偏食。……)

二、合作探究

1、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丽一天都吃了什么。问:观察统计表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说获得的信息。)

问:怎样才能知道小丽一天的膳食是否合理呢?

(算出各部分占整体的百分之几,再与膳食宝塔图中各层的百分比进行比较。)小组合作完成上表。

问:算出百分比以后与膳食宝塔图的各层的百分比进行比较,请你说一说小丽一天的膳食合理吗?(学生回答不合理之处)

问:通过比较你想对小丽说些什么?(学生建议小丽要多吃蔬菜水果。)

2、条形统计图

问:我们之前学过两种统计图?(学生回忆说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问:如果要表示各类食物摄入的具体数量,用什么统计图比较好呢?(学生回答条形统计图)(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

(意识到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食物摄入的具体数量。)

3、扇形统计图

问:如果想知道每一类食物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还能直接从条形统计图中看出来吗?

(引进“新朋友”——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反映各类食物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板书:扇形统计图)

问:通过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小组合作完成)

(板书:

1、整个圆表示总摄入量。

2、各个扇形表示的意思及所占百分比。

3、比较大小。)

问:圆代表什么?(整体)各个扇形分别表示什么?(部分)总结:扇形统计图表示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认识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9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一第68-70页。教材简析:

《认识扇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统计表及平均数后安排的,是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完成阶段,是下一学段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教学重点:

1.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2.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难点: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让学生谈谈对观看奥运比赛的感受。

谈话:是啊,每一枚金牌都是运动员们的汗水和血水凝聚而成的,都来之不易。(课件出示信息窗1的情境图)这就是第30届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榜。

仔细观察这些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可以是计算方面的,也可以是和统计相关的。回答情况预设:

(1)射击项目一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2)体操一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3)各种项目获金牌数的情况怎样? ……

2.出示红点问题:各种项目获金牌的情况怎样? 你能用学过的统计知识来描述一下吗?

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条形统计图来解答这个问题,教师应该给予鼓励。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一)描述数据。

1.谈话:在绘制统计图之前,我们先应将数据分类整理一下。学生小组合作,将信息表中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完成教师提供的统计表。(教师在此说明:水上项目包括:跳水、游泳、水球等;重技类项目包括:柔道、跆拳道、摔跤、拳击等。)

2.学生回顾学过的统计知识,将统计表中的数据用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大部分学生可能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来。)汇报交流,教师展示学生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用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项目获金牌的数量。3.谈话:怎样用统计图表示各项获金牌的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我们还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出示教材70页的扇形统计图)教师结合教材简要介绍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

(二)分析数据。

谈话:扇形统计图中的这些数据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小组交流,互动讨论。明确图中数据是指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之几。例如:射击5.3%表示射击项目金牌数占金牌总数的5.3%。谈话:仔细观察,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了解各项目所占金牌总数的比重。

(三)对比发现。

谈话:比较两种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每个项目各得了多少枚金牌;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各个项目所得金牌数与金牌总数的关系。

谈话:是啊,两种统计图各有特点: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三、实际应用,深化理解 1.自主练习第1题。

这是一道阅读扇形统计图的题目。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阅读统计图,然后和同伴说一说发现了哪些信息。交流时,重点说说各部分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如少数民族人口8.5%,能说出是指少数民族人口数占全国总人数的8.5%。通过该题,学生能对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有简单了解。2.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巩固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并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先让学会说说统计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然后独立解决问题。

四、课堂反馈,交流总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经历一系列的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扇形统计图》数学教案设计 篇10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认识扇形统计图并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必要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很多新知识都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数学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形成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对小学生来说,注重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理解和领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才能真正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它的优点,掌握它的用途,并结合实例让学生深刻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借助百分数的意义帮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实现知识的同化。

2.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在认识扇形统计图一课中,比较适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在画扇形统计图时,运用课件进行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观察、描述。

(1)课件出示教材96页例题情境图。提问:操场上,同学们在做什么?(打乒乓球、踢毽、跳绳、踢足球等)

(2)收集、整理数据。

①收集数据。(打乒乓球的有12人,踢足球的有8人……)

②对照。(比较自己收集的`信息与例题统计表中所给信息是否相同)

2.计算。

小组合作,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乒乓球占30%、足球占20%、跳绳占12.5%、踢毽占15%、其他占22.5%)

3.导入新课。

怎样能更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呢?我们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先通过观察、描述、统计、计算等活动为学习扇形统计图作铺垫,再直接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1.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课件演示画扇形统计图的过程。

①先画一个圆。(说明:用这个圆表示全班人数,即圆表示整体,圆可以看作单位“1”)

②在圆中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2)观察、思考。

①观察教材97页扇形统计图。

②思考。

a.图中的圆表示什么?(总数)

b.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可以直观、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c.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有关系)

2.把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例题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大小不同的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通过看图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97页“做一做”。

统计图右边的图例告诉我们不同颜色的扇形表示不同的营养成分。(引导学生明确解法并独立解题。求每种营养成分的含量,用250 g分别乘每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

2.完成教材101页3、4题。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00页1、2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扇形统计图》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要求

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所反映出来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中仅可能多的获取有用的信息。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想象获取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扇性统计图的特点,学会从扇性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难点:能够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

主体参与、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

某班委会决定用勤工俭学所得的班费购买一些有意义的书,为了满足大部分同学的需求,决定购买科技类,中外名著,课程辅导类等书籍。但不知有多少同学喜欢科技类?有多少同学喜欢中外名著?有多少同学喜欢课程辅导类?或其他读物?如果老师安排你去购买书籍,为满足同学们的需求,你该怎样完成这一任务呢?(学生经历充分的思考后进行讨论和交流,并达成共识)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要作出合理、正确的决策,都需要收集数据,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

我们经常用统计图形象的表示收集到的数据,小学我们就已经学习了两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学习新课

你能从下图中获取那些信息?

(标题、各类用的百分比、分比之和为

1、体与部分的关系、各类应用间的大小关系等)应百整之

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有效的决策。

某家教育软件公司为了作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教育软件,进行了市场调查,并根据调查

统计的数据作出了扇形统计图如上图:

根据统计图,你能帮助该公司开发教育软件决策的方向吗?

归纳提炼

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总体和部分的关系,其中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的是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学以致用

某中学收到一笔赞助费,可为同学们增添一种体育用品,为此在同学们中间作了一次数据调查,并作成扇形统计图如下:对照扇形统计图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6)能不能从这个扇形统计图中得出喜欢羽毛球活动的人数呢?你认为知道了什么便可回答上面的问题?

(7)假定收到的赞助费是十万元,按受欢迎的程度来分配这十万元,那么分配给购买足

球的金额是多少?

练一练

第186页随堂练习

想一想

第186页想一想

做一做

你能根据下面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吗?

归纳提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作业布置

1、第187页习题6.3

上一篇:社区工作者述职报告201下一篇:郑州大学cad考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