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微课教学设计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再别康桥微课教学设计(推荐10篇)

再别康桥微课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目标:让学生掌握诵读技巧

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诵《再别康桥》 设计思路:

《再别康桥》就像是一首萧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个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题目和作者可以用平淡、正常的语音和语速读出来:“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较长的停顿之后,轻声读出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其中读到三个“我”时,都要作短暂停顿,“走了”与“正如”要连读,以表现出诗人感觉在康桥的时间太短,不忍心离去之情。也因此,最后一句“作别”、“西天的”都要稍作停顿。诗的第一节在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节的节奏要比第一节快一些。其中要在“心头”作略为明显的停顿,其他的停顿按照正常情况,另外,“金柳”与“是”,“艳影”与“在”要连读,以此诵读处理来表现出诗人对金柳及其倒影的喜爱与难忘。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第三第四第五节,诗人的感情不断地走向激动、高亢,所以,诵读的速度应逐渐加快,语调也应该持续提高,要在第五节的最后一句达到全诗的顶点。其中,第三节的“软泥上的”、“油油的”、第二个“在”、“甘心”都要作短暂的停顿,“青荇”与“油油的”要连读,而“甘心”要重读。第四节的“不是”、“是”、“在”、“沉淀着”、“似的”等词语都要作短暂停顿,而“彩虹似的梦”要重读,语速要慢。第五节整个一节的语速都要比其他节慢,语调要高,“撑”、“向”、“青草”、“更青处”、“满载”、“一船”、“在”、“星辉”、“斑斓里”、“放”等词语都要作短暂的停顿,此节的后面两句都要重读,而最后一句应该用语调的最大声来读,这是诗人感情发展的高潮。诗的第六节诗人由梦幻回到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低落下来。因此,第六节的语速要慢,语音要低。其中“但”、“我”、“不能”、“悄悄”、“夏虫”、“也为我”、第二个“沉默”等词语作短暂的停顿。而两个“沉默”应该连读,以使听众能体味出诗人离别的惆怅。诗的最后一节诵读的处理技巧与第一节相同,三个“我”与“不带走”、“一片”作短暂停顿,“走了”与“正如”连读,首尾两节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朗读指导:

(一)节奏:轻柔,和谐

语调:舒缓,低沉 感情:惆怅,惜别 重读:【 】 轻读:()(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做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

徐志摩

(二)、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 / 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 / 招手,作别∥西天的 /云彩△

那河畔的 / 金柳,是∥夕阳~ / 中的新娘△ ;

波光里的 / 艳影,在我的心头 / 荡漾△。

软泥 / 上的 / 青荇,油油的 / 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 / 里,我甘心∥做一条 / 水草△!

那 / 榆阴下的 / 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 / 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 / 长篙,向 / 青草更青处 / 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 / 星辉斑斓里 / 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 / 也为我/沉默,沉默~∥是 / 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 / 我走了,正如我~ / 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 / 衣袖⌒,不带走 / 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微课教学设计 篇2

《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它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诗境之美。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沉思。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诗歌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如何得到?

2.教师在学生学习体悟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教学策略的基本途径有哪些?教学策略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具有何种意义?

3.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

【案例背景】

本课学习目标为: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B.通过教师的指导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结晶。文学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一方面欣赏主体有某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赏客体对主体具有吸引力。教学条件下的文学欣赏活动有其特殊性,首先是要认识学习者已有的学习基础及知识背景。高二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鉴赏能力。读解文本的“语表层”几无困难。但正是由于对内容的“粗知”,而容易使他们产生满足感,失去进一步鉴赏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强化并保持学生对鉴赏活动的需求。教学策略之一是使教学内容“陌生化”,即拉开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产生少知感甚至未知感,生疑生惑,从而,让距离去调动学生。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

【案例实录】

导入新课后,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在此基础上提问:《再别康桥》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它美在哪里?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

片段:

师: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

生:徐志摩笔下的离别像暮春里牧童的笛声,既让人欣喜又让人伤感。

师:能结合诗歌具体谈谈么?

生:诗歌的感情从惆怅到热烈,在第五节达到高潮,在第六节陡然低落,沉浸于寂然,只能带着无限的怅惘离去。这种感情的变化正是基于对康桥的不可遏制的爱,这种爱让人欢喜让人忧。

【案例后记】

《再别康桥》是说不尽的,尽管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学生领略了这一艺术精品的风采,但认识的只是冰山一角。案例的操作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主线,努力“删繁就简,避熟就新”,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深。要激发、调动学生思考,关键是要将一定的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主体鉴赏活动始终置于“最近发展区”,以最终实现有所发现的预期结果。

【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而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教学条件下的鉴赏活动,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策动并促成主体鉴赏。案例中教师始终做到:既不将知识和盘托出、全盘授予,也没有简单地设置学习目标或用指令性任务去驱动学生鉴赏,而是努力将一定的教学内容问题化,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鉴赏实践。以对问题的探究———展开问题或解决问题为途径,从而实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

本案例中“意象与意境”这一文学知识,教师不是用定论的方式传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感悟自己去发现知识。

寻梦:《再别康桥》的教学灵魂 篇3

《再别康桥》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广受师生喜欢的篇目,许多教师只把眼光放在内容层面的“告别”主题和形式层面的“三美”理论上。许多研究从“惜别启发他灵性和智慧的康桥”、“惜别过去在康桥的美好时光”、“惜别那段和林徽因刻骨铭心的爱情”、“惜别他追求自由和美的理想”、“惜别他的西洋梦”等方面实现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是解读的视角也还是停留在“离别”的视角上,教学就容易陷入到千篇一律的套路中。虽然《再别康桥》的诗名包含“别”的内容指向,离愁别绪也是诗的内容之一,但是没有抓住文本独特的魅力。“梦的特质”是此诗与其他离别诗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其惆怅而又凄美的寻梦历程凝聚在有限的时间(某个晚上)和有限的空间(康桥)里,给读者留下了想象与回味的空间。因此对梦境特点的把握和寻梦历程的体味应该成为此篇课文的教学灵魂。虽然也有部分老师看到了诗中“寻梦”的内容,但是仅限于分析“撑一支长篙”的那节诗,却没认识到梦境特质是从头到尾弥散在整首诗中的。

教师文本阅读视角的单一化,导致了教学内容僵化和教学组织程式化,使诸多教学案例出现了“重复”的现象:在课堂的开始阶段介绍闻一多的“三美”理论,然后直接或者间接地引导学生分别从语音、意象画面、诗歌结构来分别印证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从表面上看这种教学安排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利用文学理论来关照语文教学是新课改呈现的特点之一,但问题是用印证文学理论的方式来处理教学,未免有“按图索骥”之感,同时也局限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想象空间和情感体验。符合“三美”理论的诗歌很多,那《再别康桥》这首诗的独特性在哪里?文本解读分析决定了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决定了语文教师对教学重心的把握。充满梦幻特质的意象与意境、人生的寻梦才是《再别康桥》最为独特的地方,所以对“寻梦”的品味和体验应该是这首诗的教学灵魂。下面我就从“梦的特质”的角度来解读此诗的文本个性。

一、康桥:源自人生经历的梦的缘起

徐志摩为什么再次回到康桥呢?是为了追寻美丽的昨日之梦、理想之梦,治疗心灵的创伤。当时徐志摩的人生遇到了诸多的不如意:首先是事业上的不如意。由于思想观念差异和年轻气盛等因素,他在文学争论中得罪了郭沫若等人,受到了创造社的攻击,以他为主导的新月社的发展也步履艰难。其次是与陆小曼的感情出现危机。他和张幼仪离婚是顶着很大的道德和社会舆论压力的,所以对与陆小曼的婚姻抱有很大的期望值,但是两人的隔膜在加深,“最让徐志摩伤感的,或许是这样的事:他写的诗,小曼基本上不看,更别说给个好字了。”①在徐志摩看来,陆小曼并不能成为他文学创作上的支持者和倾吐心声的对象,另一方面从陆小曼的感受来看,“志摩是浪漫主义诗人,他所憧憬的爱,是虚无缥缈的爱,最好处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地,一旦与心爱的女友结了婚,幻想泯灭了,热情没有了,生活便成了白开水,淡而无味。志摩对我不但没有过去那么好,而且干预我的生活,叫我不要打牌,不要抽鸦片,管头管脚,我过不了这拘束的生活。”②她觉得徐志摩对她的爱变得淡了,也不愿意受到管束,其异常奢侈的生活也让徐志摩不堪重负,两个人的心渐行渐远,共同话语变得越来越少。再加上陆小曼和翁瑞午关系有不检点的地方,《福尔摩斯小报》刊出一篇《伍大姐按摩得腻友》造成绯闻,给徐志摩带来了伤害。“家事,是那样的不可对外人言道;国事,又是这样的只能郁积于心中。情绪实在是太坏了,便萌生了到国外走走的念头。”③胡适在1928年6月5日的日记里也提到“志摩殊可怜,我很赞成他这回与文伯去外国,吸点新鲜空气,得点新材料,也许换个新方向”。理想和美好愿景在国内四处碰壁,国家的多难、事业和生活的不如意让徐志摩产生了出国寻梦的念头。

人在遇到挫折和身心疲惫之时是容易怀旧的。六年前康桥给予徐志摩一生中最为精彩和惬意的人生经历,圆了他色彩斑斓的梦,于是康桥成了他怀旧的对象。六年后他来到康桥想重温旧梦,让受伤的心灵得到安慰,让疲倦的心灵得到憩息。但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物是人非,他就像是一位过客来寻找一帘幽梦。圆梦与寻梦,康桥成了徐志摩一生的梦。

二、金柳:传统意象文化内涵的改变体现出梦幻特色

人在生活中的认知受到自身知识积累和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观察和认识事物多是理性的,而梦是以非理性为主要特征的。诗人对柳意象的体验是非理性的,更符合梦境的特征。柳意象在传统文人的文化意识里面是和“折柳相送”的离愁别绪有关的,包含着哀伤的心理体验。但是康河边的柳在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作者眼中却是夕阳中的新娘,夕阳的红光给柳树抹上一层金色,给柔美的画面涂上了暖色调。出嫁时的新娘不但突出美丽鲜艳的特色,也象征着女性出嫁时洋溢于心中的托付终身的归属感。新娘的艳影投射在康河里,认为康河是值得托付终身的,“波光里的艳影”隐喻梦中实现美好愿望的途径。作者一改柳树蕴含的让人哀怨的情感体验,赋予它幸福感和甜蜜感,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视域。可以说“金柳”既是即将成为别人的新娘的林徽因的化身,也是作者追寻美好事物在梦境中的反映,是幸福爱情在他心里的投影。尽管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带有忧伤的,但是“金柳”在这里却充满了温馨,“柳”意象文化内涵的转变体现着梦境的非理性层面,充满了梦幻感。

三、青荇:梦的文化特质

水草是江南水乡的意象,具有典型的江南知识分子的文化特质,承载着徐志摩的梦幻。青荇在水里招摇,似乎等待特定的人来采摘,其实是作者充满着爱的心在摇曳、在动情,增添了梦的动感。青荇热情地招摇欢迎“我”,其实是反衬我对康桥的眷恋,只有它还理解和挽留“我”,只有它还器重“我”、爱戴“我”,让孤独的心得到安慰。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说明我不是梦的游历者,而是想要化为梦境中的一部分。“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青荇是淑女采摘的对象,我想化为青荇这样的一棵水草,是希望和前来采摘的淑女相见吗?对爱情梦幻般的憧憬,让疲惫的心得到慰藉,水草和水的接触隐喻爱情得以实现的状态。有的研究者曾细致地考证了诗中所写的水草是菰草而不是青荇,难道是徐志摩的描写错了吗?是否是菰草,那是科学观察问题,而意象的选择是一个文学观察的结果。意象是客观景物在作者主观心灵世界的投射,所以意象和客观物象存在着一定的变形,这种变形与作者的主观感觉和文化内蕴相关,所以不能用科学观察来否定文学观察的价值。

“甘心做一条水草”和前文中“波光里的艳影”是有照应关系的,在情感表达上有延续性,有这样的隐喻:自己虽然得不到即将成为别人新娘的林徽因,但是她的艳影倒映在河波里,我成为一条水草也就能够跟她的倒影“千古相随”啦!

四、星辉:寻梦的短暂实现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诗经·蒹葭》对伊人的追寻,追寻理想之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验,甚至有人把这称为“过程美学”。《蒹葭》中弥漫的飘忽不定的朦胧美也增添了“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梦幻感。梦为什么在青草更青处?又增添了梦境的神秘感。最终寻觅到了什么?满载一船星辉。夜空、星星、船、寻梦人、水草、河水都笼罩在星光中,描绘了水天相接的画面,只有梦才能消除空间的阻隔,因此诗中弥漫着浓浓的梦幻氛围。星辉就是这梦的灵魂,“满载”写出寻梦的收获是沉甸甸的。“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蕴有收获的喜悦,同时也是长时间压抑的情绪的释放。爱情的失败、婚姻的不如意、事业的艰难,多么想回到精神故乡的康桥抚慰受伤困倦的心灵呀。

星辉是徐志摩追求自由、美和爱的象征,是他理想的人生状态。这梦里,只有他一个人在寻找、一个人在探索,这样的“单独”让他的精神和理想有了一种孤独感。这一船星辉照亮了载他的船,却照亮不了他的整个人生,所以星辉只是梦的暂得,而不是永恒。

五、别离的笙箫:梦的幻灭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寻梦的高潮,是寻梦暂得的喜悦,但是后面紧接着说“但是我不能放歌”,为什么不能大声庆贺自己梦的实现?是担心“放歌”会打破当前的梦境,会让梦得而复失了。笙箫作为一种乐器,演奏音乐是其存在的价值,它的旋律哀婉凄清,切合惜别之情景。本应该奏响离别之音的笙箫却是以“无声”的状态出现的,这异常情况反映出笙箫的功能性价值被消解,这遵循的不是认知的逻辑,而是情感的逻辑,暗示着梦的破灭。应该热闹的夏虫却沉默,应该奏响的笙箫却是“悄悄”,只有在梦中才会有“演奏却无声”的感觉。

最后,“不带走一片云彩”表露了洒脱的心胸,也是把自己从梦境中“无痕”地轻拉出来,让梦依然寂静,让梦得到保存,让梦因没人破坏而实现存在的永恒。正因为“我”有“不带走”、“不占有”的心态,梦才会在“我”心中永久地存在,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得到留守。整首诗以梦为核心组成了这样的结构:梦的追寻——梦的暂得——梦的幻灭——梦的留守。

梦境是轻轻的、悄悄的,所以“我”是轻轻地来,悄悄地走;梦境是美好的,梦幻中的金柳成了新娘,反映渴望甜美爱情的内心世界;梦境是朦胧的,康桥所有的一切都轻柔地笼在一片星辉之中。在进行《再别康桥》的教学时,我们不仅可以关注蕴于诗中的离愁别绪和“三美”理论,更要关注融在整首诗中的梦幻特质,将学生一起带入优美而又略带哀伤苦涩的寻梦旅程。

参考文献

①②③韩石山:《徐志摩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203页、205页。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篇4

通榆十中

李 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品味诗的意象,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过程中,完成认知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悟作者情怀,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

趣,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领悟诗情,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意象体会诗人情感的鉴赏能力及查询搜集、整理归纳的能力。

课前学案(必须完成):查找有关徐志摩的资料。教学环节:

一、导入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听朗读录音,整体感知

四、自读诗歌,把握节奏

五、指名朗诵,体会作者情感

六、赏析诗歌三美

七、背诵全诗

教学过程:(课堂实录)

师:从古到今,亲人朋友间的分别是最让人伤感的,在古人作品中,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近徐志摩,走近他的《再别康桥》,去领略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课前,老师曾让同学们查找徐志摩的相关资料,哪位同学想把你的成果展示给同学们呢? 生:„„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比如说,他是在什么时候写的这首诗?为什么是再别?

生:„„(需要学生说出关键的两点,一是作者对康桥的情节,二是诗的写作背景,学生说不全面,教师要补充)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可以肯定,徐志摩是一位很有才气却英年早逝的天才诗人,那么他的诗到底美在什么地方呢?他的《再别康桥》能否带给同学们一些启示呢?现在我们来研读一下这首诗,请同学们先来听这首诗的配乐朗读。生:听录音

师:这首诗音节和谐,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结合诗人对

康桥的情结,你觉得怎么读才能更恰当的表达诗人的情感呢?请同学们自读这首诗,认真揣摩一下语气,看谁朗诵的最美,最能打动同学们!生:„„ 师:就到这吧!哪位同学来试一试?(两名同学)生:„„

师:读的都很好,现在请我们班朗读最好的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好不好? 生:„„

师:读得真不错,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它跟以往我们学过的送别诗有什么不同吗? 生:以往学过的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是康桥,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

师:作者对康桥惜别的那种感情,是借助于哪些意象表现出来的? 生:云彩、金柳„„

师:这些词语所描绘的景物色彩鲜明,读起来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可以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例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小草在招摇,似乎有话对诗人说„„

那么,同学们能能用画笔,选择一节你最喜欢的诗,结合意象的特点,把它画出来呢?可以分组,一名同学画,另一名同学用文字来描述这幅画面。要求:描述时,至少要用到两种修辞方法。老师可以给同学们做个范例。

我选的是第二节,这是我设计的画面,我把它命名为“河畔金柳倒映图”,我是这样描述的: 夕阳慢慢向西沉去,沿着那条熟悉的小路,我又来到了康河边,康河边的杨柳披着金黄色的晚礼服,柔情脉脉,含羞低垂,就像我梦中妩媚娇美的新娘,而我,却不得不离她而去,那份不舍,让人魂销肠断„„ 生:展示„„

师:看了同学们的画,听着同学们的描述,眼前似乎出现了一个自由、浪漫又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徐志摩,徐志摩,真的是才华横溢啊!他的诗,像画(绘画美)、像歌(音乐美)、有形(建筑美)(板书)。难怪在他英年早逝后,胡适会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哪位同学再饱含情感的为同学们朗诵这首诗? 生:„„ 师:谁再来? 生:„„

师:太美了,为了把这种美珍藏在我们的记忆里,现在,给同学们时间,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时间内把这首诗背下来,让它定格在你的记忆里。开始!会背的同学举手!生:„„

师:请同学们一起背诵这首诗!生:„„

师:同学们记得很快,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记住徐

志摩,记住《再别康桥》,下课!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通榆县第十中学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划分节奏,标出韵脚,通过朗读说说诗歌的音乐美; 2.通过分析意象(意境)欣赏诗歌的绘画美; 3.通过分析诗歌形式体会诗歌的建筑美。

学习重点:通过分析意象(意境)欣赏诗歌的绘画美。学习难点:这首诗与一般的离别诗不同之处。学习过程

古诗词导入(2分钟)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

一、自主学习(8分钟)任务

1.了解诗人徐志摩的生平及写作背景(多媒体显示); 2.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分诗歌节奏,标出韵脚; 3.每小节诗歌用一个词语概括内容; 4.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5.在预习本上写下质疑。过程

1.检测自学效果 a.字词读音。

b.朗诵,注意节奏,指出韵脚,说说音乐美。

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1)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箫,桥;来,彩。(2)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3)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c.指名再黑板上写出概括内容的词语。(此练习与朗读同时进行)

二、合作探究(20分钟)任务

a.诗人情感的变化?

b.本诗写有哪些意象?有何内涵?

c.意象的组合就是意境,体会绘画美。d.说说诗歌的建筑美。过程

a.诗人情感的变化?

1.难舍难分 2.欢喜和眷恋 3.更加欢喜和眷恋 4.对康桥永久的眷恋 5.寻找往日的追求和希望 6.情绪低落、静思默想 7.悄悄作别

b.本诗写有哪些意象?有何内涵?

1.云彩:中国古代传统意象。李白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云飘来荡去,正像游子一般,日暮也给人落寞之感,因此是“西天”。借来代指美好的一切。

2.“金柳”“新娘”

与“夕阳”相映,像给柳树披上金似的。柳的意象:离别。(1)折柳送别。(2)“柳”的谐音“留”。(3)西安灞桥,是古代的送别之地。伤心不过灞桥柳。

河畔的金柳比喻成夕阳中的新娘,生动活泼形象的描绘出了夕阳下柳枝的美好姿态,浸透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欢喜和眷恋之情。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突现了康桥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同时也含有对林徽音的感情因素。并且“柳”与“留” 有一种谐音关系,表达出了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

3.“青荇”、“星辉”、“笙箫”——描写康桥景观之美,体现诗人对康桥的眷恋。4.水草: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明净、自由自在抒发了对康桥的无限依恋。

5.夏虫: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等复杂感情。

c.体会绘画美。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d.说说诗歌的建筑美。

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三、评价提升(6分钟)

这首诗与一般的离别诗有什么不同?

1、离别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作者告别的是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告别的对象由人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俗套,给人清新之感。

2、特殊的离别气氛。一般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或肝肠寸断;而此诗却以“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因伤感而产生的沉重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3、独具慧眼的意象选取。一般离别时,诗人眼中会有高楼大厦,会有车水马龙,也有送别的人,但本诗作者借以寄情的对象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给人以独特的清新感。因此此诗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四、达标拓展(2分钟)

彩色封面校本教材《导学练案》第14页“达标拓展”部分第2题。

五、总结(2分钟)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篇6

1、感受作者对康桥的深深依恋之情;

2、通过诵读法与涵泳法,品析诗歌所蕴含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3、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在理解感悟中提高新诗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在理解感悟中提高新诗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法与涵泳法,品析诗歌所蕴含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讲课之前,老师想先问大家几个问题。还记得几个月前从初中毕业时的情景吗?大家在告别自己的母校时心情是怎样的?

(请若干同学简单分享自己的心情)

除了离别母校,我们的人生中还充斥着其他各种各样的离别。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也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的离别感受,大家有没有想到一些与离别有关的诗词呢?

(学生说出想到的诗句)

这些都是古典诗歌中十分经典的离别诗词句。而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一首不太一样的现代离别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二、标题分析

关注诗歌题目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大家从这个标题中能获取哪些信息呢?

(离别;再次离别;别的是康桥)

PPT展示徐志摩三次告别康桥的背景资料。

(1922年,徐志摩从剑桥进修回国,写下长诗《康桥,再会罢》;1926年,旅游后写下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第三次旅游英国,独自回到母校,朋友们都不在,回国途中于中国海上写下《再别康桥》。)

三、一轮诵读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青荇、榆阴、长篙、漫溯、笙箫)。

2、大家觉得这首诗的韵律读起来美不美?为什么美呢?

明确:

①“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②每节押韵,逐节换韵,具有音节的波动和韵律感;

③回环复沓,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

这种由诗歌韵律和谐、节奏鲜明所带来的美感,我们称之为“音乐美”。

3、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有个十分突出的特征——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感。如果把诗里的每个字看成一块砖,把整首诗看成一栋建筑物,大家认为它美吗?(PPT展示本诗的不同排版方式让学生比较。)

明确:从段落上看,每节四句,各句错开,整齐划一。

从句子上看,每句6-8字,大致相等,具有句的整饬和节的匀称。

这种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所带来的美,我们可以称之为“建筑美”。

四、二轮诵读

1、我们已经一起分析了这首诗的音乐美和建筑美。现在请大家一起齐声把诗歌朗读一遍。这次注意体会诗歌的内容美在什么地方。

2、在课堂一开始,大家回忆了不少古人写离别的诗词。徐志摩的这首诗和这些诗歌相比,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作别的却不是人,是景物。用西天的云彩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具有诗意,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3、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有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至两个比较喜欢的意象,讨论这个意象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结:诗人选择了巧妙的意象,并用华美的辞藻表现出来,使整首诗具有色彩感与动态的美感。这种画面感的美我们称之为“绘画美”。

4、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刚刚我们已经从细节上考量了作者的情感,那么整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明确:作者情感变化图

5、请一位同学根据情感变化图,朗读诗歌。读完后大家点评其对感情的处理是否合理。

五、三轮诵读

1、通过刚才反复的朗读,我们整理出了这首歌具有“三美”——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PPT展示:

事实上,“三美”是由闻一多提出的创作主张,也是新月派的理论基础。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在新诗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新诗理论,并在创作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验。本诗的作者徐志摩,便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2、接下来老师还要给大家提个问题——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作者告别的仅仅是康桥吗?

预设:学生回答大致会出现三类。第一,诗人向母校剑桥大学告别;第二,诗人向过去的自己告别;第三,诗人向自己的意中人告别。

3、刚刚我们对诗歌的解读都是基于诗歌本身,但是,文本解读也同样强调“知人论世”,即在解读文本时需要了解作者,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PPT展示徐志摩在康桥大学期间的资料。

总结: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徐志摩在康桥大学期间自由的大学生活、美好的情感回忆和资本主义理想。这些既是诗中所提到的“彩虹似的梦”,也正是作者所依依不舍、难以割舍的。

六、总结

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果说王国维的诗歌体现的是中国古典山水画,那徐志摩则用他的画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的西方油画。我们能够在诗中读出诗人真挚的情感蓄积,正是因为诗人精心雕琢的形式、纯熟技巧的运用、珠圆玉润的华藻。这样的诗怎么能不美呢?最后请大家带上这节课对诗歌的理解,配上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背景音乐,再集体朗读一遍《再别康桥》。

提示:播放背景音乐。

七、作业布置

再别康桥微课教学设计 篇7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很有道理。在朗读教学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真正发挥学生朗读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朗读的欲望,努力让他们在兴趣中愉快的朗读。

1.课前预读。在上《再别康桥》前,首先让学生在自习课上试着预读,并且让学生自由放声地朗读,以达到感知课文,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教师只起到组织作用,不直接参与其中。很多同学通过自由朗读,慢慢地感受到了诗歌中的美,有的在试着背诵,有的在品味着自己喜欢的词语,每个人都陶醉在属于自己的诗歌意境中,也许是感伤,也许是美妙,又或者自己变成了徐志摩。

2.诗歌背景与作者解读。通过自习课上的学生们整体感知后,学生们获得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上课我就补充地介绍徐志摩的创作思想。徐志摩曾在一篇散文《吸烟与文化之辩》中,他说过:“我眼是康桥叫我睁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振动的。”可见康桥对他的影响之大。这样之后学生的朗读兴趣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化,对诗歌的整体体验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后,但是他们对于诗歌句式上和内涵上的理解还是参差不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朗读技巧方面加以指导和训练。如此,对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学会停顿。停顿的把握应根据诗歌内容需要灵活处理,有时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所以我在接下来的授课时,拿出几组不同的停顿,让学生们来对比分析: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与“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与“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渐渐地就能掌握住停顿的技巧了。

2.把握语调。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语调包括语音的高低、强弱、缓急几类。同样我也给学生进行指导性地朗读,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其中“轻轻”两字动作上应该是轻盈的,所以节奏上应该是舒缓的“;走了”“、招手”有说明作者的情意是缠绵的,同时又怀有淡淡的哀愁,所以语调上应该有些低沉“;西边的云彩”色彩比较鲜明,有种对美的理解,所以在语调上应该有些加强。如此,学生们就能通过诗歌的品读,以此类推慢慢就能掌握一定的感情,对诗歌也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三、教师带头,以情感人

教师范读,是可以把自己对教材的感悟,通过声音传递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于是我在接下来的授课中,把我之前给学生进行指导的朗读技巧进行了示范,并且一口气读了两遍。然后停下来告诉学生,这首诗不仅你们喜欢,我也更喜欢它,它是作者诗学主张的一个印证,也是个人对爱、美、自由的一个诠释。学生们听得很受感染,并且要求我再读一遍,于是我就满足了学生的要求,读完后,赢得了学生的一片掌声。

从中可以看出,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也能从中弥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隔阂,真正地走近学生的内心。在这种情绪氛围的渲染下,很多学生这时都有跃跃欲试的冲动了,想要一读为快,为接下来的朗读教学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四、学生朗读

这是整个朗读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它能够衡量学生们对这篇诗歌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饱满地激情去诠释他们心中的那座“康桥”。

1.自由朗读。这时的自由朗读并不是课前预读,它需要同学在教师之前的指导和示范下,进行提高性的朗读,并且要把诗歌的领悟通过朗读来表现。我给了学生七分钟时间,学生们有的在深情地朗诵,有的在琢磨着停顿和语调,也有的加入了自己的个人色彩;当朗读的声音渐渐地趋于消退时,我就要开始接下来的个人朗读了。

2.个别朗读。学生个别读是在课堂上展示学生个人朗读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教师针对具体学生不同的朗读特点给予个性化点拨和指导的良机。

《再别康桥》美在哪里? 篇8

《再别康桥》第二节中出现的“柳”是第一个重要意象,柳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作为承载留别之情的物象出现,恰与《再别康桥》要表达的对故地的留恋之情相符,作为长读中国古诗的读者,我们很容易被这第一个意象俘虏,在柳枝缠绵的美景中陷入留恋不舍的情绪中。而徐志摩在这个意象上投注的心思远远超过柳本身的寓意,他将柳比作新娘,顿时赋予了本身婀娜多姿的柳树更多的娇艳柔美,在夕阳的金光灿烂之下,柳树的身姿同波光里的倒影交相辉映,犹如梳妆镜前盛装的新娘,这个光彩夺目的场景作为回忆中的第一个画面,令人沉醉。除此以外,“新娘”这个喻体还有更值得玩味的地方,若是为了表现娇艳柔美,比作“美人”不可以吗?为什么偏偏是新娘?这里面有更为强烈的爱恋,诗人对剑桥大学的深情,恐怕唯有以新郎对新娘的爱,方可比拟吧。

与第一个场景中灿烂妩媚的形象不同,第二个场景着意突显的是水草的油润舒展,不为惊艳夺目,只求逍遥自在,“软泥上的”“油油的”“柔波里”这些修饰语加重了水底青荇柔软的特质,除了在视觉效果上令人感到舒适愉悦之外,自由飘动的水草也容易令人理解诗人身处母校,犹如孩子在母亲的怀中一般恣意快乐,因此“青荇”这个意象与“柳”一样,兼有美化视觉效果和抒情两方面的作用。

诗歌的第四五节可以合为一个场景,诗人撑着长篙,在榆阴下的潭水中漫溯,由彩霞满天的黄昏时分,直到夜幕上张满了星辉。潭水是揉碎了彩虹,倒映着满天的斑斓星辉,人似乎是在宝玉珠翠中前行,天上地下,都透着晶莹的清光,更加如梦如幻。这两节是视觉效果最美的,也是抒情最强烈的,诗人已有起先的轻轻招手,禁不住开始放声高歌。

《再别康桥》的绘画美,主要体现在第二节到第五节,意象特征由温暖妩媚到清凉璀璨,视角由河畔到水底,再将天上地下合二为一,抒情特点由含蓄缠绵到纵情高亢,可以说这四节是本诗的精华部分。但是,无论是中文专业出身的还是非中文专业出身的,大家最熟悉的并不是这核心的四节诗,而是开头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以及结尾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为什么会这样?这就牵扯到我们要讲的三美诗论中的第二点:音乐美。

第一节的前三句采用复沓的修辞手法,通过连续使用“轻轻的”这个状语,为诗歌开篇奠定了一种反复演唱般的音乐效果,最后一节的两个“悄悄的”也是一样的效果,并且“轻”和“悄”声母一样,从发音上讲,首尾形成呼应,从内容上讲,都突出道别时动作的轻柔,表现对康桥的珍爱和不忍惊动,意思上也构成了回环。这便是首尾两节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

我们再来看看整首诗的音乐特点。第一二三六七节中,各自的偶数句韵脚是一致的,比如第一节的偶数句末字韵母都是ai,第二节偶数句末字韵母都是ang,而且第一节和第七节的韵脚都是ai,第三节和第六节的韵脚都是ao,诗歌内部形成了不规范的对应回环。而且这五节诗的偶数句末字韵母都是以元音a作为韵头的,各节诗在押韵方面既有内部的統一,又有整体上的关联,同时各节还有区别,读起来既能令人感受到舒畅爽朗的音乐美,不会觉察到其间有刻意的押韵讲究,藏高超的作诗技巧于不动声色中,确实证明了闻一多所说的“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

《再别康桥》以其浓烈深沉的抒情历来为人称道,也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首兴之所至挥笔而就的随意性很强的诗歌,或许徐志摩当真具备这样的实力,正如曹植七步可写就流传千古的诗,李白醉酒后的信笔涂鸦便可成就半个盛唐一样。但是我以为,徐志摩一生,无论情爱还是创作,都以追求完美为己任,作诗当然不会马虎,即使是情潮翻涌之时,下笔的每一个字都是有讲究的,这一点无论是意象的选择还是韵脚的调整,都可以证明。同时,徐志摩在写这首诗时,人在“中国海上”,我们的教材中有注明,可以想见,此时的他已经远离康桥,心之所向,却目不能及,回忆与想象便更能激发诗人心底的热情,于是这首温柔缠绵的诗也出现了情感喷发的段落,比如说我们刚刚提到过的第四五节,从视觉效果上来说,这两节营造的画面最为璀璨斑斓,从音乐效果上来说,这两节突破了全诗以a为韵头的押韵方式,第四节偶数句末字分别为ong和eng,这两个韵母的韵头不同,韵腹韵尾相同,我不知道浙江人讲话怎么念“梦”这个字,如果是台湾人,会把“meng”这个读音发作“mong”,所以第四节内部的韵脚可以视作一致,差别非常小,而且韵腹韵尾是“ng”,跟第二节的“ang”的韵腹韵尾有重合,可以这么理解,第二节的韵脚在与全诗保持一定的联系的同时,开始发生变化,这恰恰暗示了诗人的情绪开始走向激昂,而当他的吟唱达到高亢的地步时,是到了第五节。第五节偶数句末字的韵母分别时u和e,与全诗的任何一节都不相同,情感的迸发已经无法再受韵律的限制,这种自由的表达,对韵律的突破才能更好强调诗人对康桥的眷恋痴迷。《再别康桥》音节抑扬合度,全诗构成一阕完整的乐曲,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是对闻一多三美诗论中音乐美的最好实践。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篇9

1.知识目标:了解徐志摩及新月派的“三美”诗歌创作主张。

2.能力目标:诵读诗歌,把握诗歌意象,欣赏诗歌意境,学习新诗的欣赏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对康桥的深深依恋和依依惜别之情,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意象的把握与体味、诗情的领悟;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播放朗诵带《再别康桥》。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创境导入

1928年夏天,伦敦,康桥。一个风度翩翩又带着倦容的年轻人,在夕阳的余辉中踽踽而行。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80年后,伦敦,康河。一块白色大理石碑上面,刻录下了这段诗句,也铭记下了这个年轻人的康桥情节。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徐志摩和他的的《再别康桥》。板书课题。

二、知人知世

1、徐志摩:学生简介志摩。

教师强调总结: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社诗派的代表诗人。

2、康桥:学生读

通过课前背景资料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说过: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生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齐读)“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有人甚至说,在徐志摩身上萦绕着“康桥情结”。

三、美之初感受

1、检测读、评价读

下面就找一位同学来读《再别康桥》,学生进行评价。

学案上的字音,学生读

2、示范读、自由读、感知美

播放朗读的《再别康桥》,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再别康桥》作为崇尚美、爱、自由和主张诗歌“三美”的徐志摩的代表作,无疑是美的,你觉得美在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

1,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 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 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2,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3,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意象,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四、美之再探究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意象,诗人具有深厚的古典诗词修养,深得“意象”三味,我们共同来探讨诗人是怎样借助这些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序号 图画(标题) 意象 手法 情感

各小组选择自己认为写的好的一小节进行赏析,探究本诗美及产生美的原因?

1小组交流

2交流反馈

3归律总结

五、巩固训练:背诵本诗。

六、课后作业。

再别康桥教学方案 篇10

说课:

一、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二、教材分析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高中语文第一册即为诗歌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再别康桥》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属于必读课。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这又契合了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2、引导学生体味诗中的意象美;

3、当堂背诵全诗。

四、教学重难点

1、诗情的领悟是难点与教学的重点;

2、意象的把握与体味,“三美”的领悟

五、说教法: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尤为重要。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比单纯的知识传授要重要得多。1.诵读法 :这是阅读诗词的一般方法

2.联想法

3、音频辅助法

4、小组讨论法

(徐志摩是现代诗坛独具魅力的诗人,单凭一首诗是很难“窥一斑而知全豹”为更好地培养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鉴别能力,我们引入联想比较法。学生可课外查寻有关抒写离愁别绪的诗词和课文进行比较,另外可以引导喜爱徐志摩的学生阅读诗人的其他诗并作进一步深人钻研。)

六、教学设想

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

七、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首先在PPT上展示几张康桥以及康河的图片,建立同学的画面感

2、提问:古今中有许多抒写离别的诗句,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生涯中有哪些离别诗句给你留下很大印象?引入《再别康桥》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林语堂评价他是“奇才”与“情才”。他的新诗有着特有的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可堪千古绝唱。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分析题目。

《再别康桥》是诗人1928年第三次漫游欧洲,再回母校,故地重游时所作的,所以这个题目中有一个“再”字;那么,从这个“别”字,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啊?离别(学生答)对,它是一首离别诗。

四、《再别康桥》的音频示范朗诵。

五、配乐,让学生朗读,读的时候注意字词和韵律

河畔(pàn)

青荇(xìng)

长蒿(gāo)

漫溯(sù)笙箫(xiāo)

载①zǎi②zài载歌载舞

装载

登载

斑斓(澜、阑)

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重音,朗读时力求做到抑扬顿挫、身临其境、声情并茂,朗读时语调要柔和、舒缓。

六、具体分析文本

1、再读诗歌,分小组探究,找出意象并分析含义和作用

(云彩,金柳,青荇,水草,清潭,星辉)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恋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意象。

2、逐句讲解诗歌,意象处重点讲解。

3、探究欣赏——欣赏“三美”

(一)音乐美 诗歌的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有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都是音乐美的表现。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轻轻”“悄悄”等叠字的仿佛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节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C.回环复沓。首节与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这样,通篇章节错落有致,诵读时,自然会有 一种旋律感。

(二)建筑美 通过诵读,我们从听觉上已深深感受到了本诗音韵之谐和,节奏之明晰,感到了音乐的美感,那么我们再看看诗的外形,谈谈诗行的排列有何特点?

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

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每句字数6—8字,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美学家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则是凝固的音乐。读着本诗,一种流动的建筑美和凝固的音乐美,令你心境摇摇,美不胜受。

(三)绘画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七、总结提问

与其他送别诗相比较,本诗情感上有何不同?

大家看过柳永《雨霖铃》这首词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种离别的气氛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沉重)就是词中所说的“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如柳宗元有《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都是两眼泪汪汪的离情别绪,但徐志摩的这首诗呢?大家读了有没有这种沉重之感?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所以说本诗营造的气氛轻松。

八、作业:

1、背诵全诗。

上一篇:配电线路复习题下一篇:一1元宵节通讯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