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个人总结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个人总结(精选10篇)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个人总结 篇1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矫正人员期满个人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区矫正人员期满个人总结1

今年,我区社区矫正、刑释解教工作在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通过局领导班子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社区矫正工作方面

截至十月底我区共有社区服刑人员XX人,其中管制XX名,缓刑XX名,暂予监外执行X名,假释X名。其中今年新接收矫正对象X名,解除X名,均顺利办好各项接收解矫手续。目前,所有在册对象均在严格的管控范围内。我们的做法是:

(一)完善组织领导体制。

今年5月22日,我区在XX政府四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暨特殊人群专项组会议,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等领导出席会议,各社区矫正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共同研究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遇到的经费、人员等问题。同时会上分析了我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了近期工作任务。5月份与8月份,分别召开一次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共同深入推进我区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发展。逐步形成常态化的联席会议制度。

(二)加强工作队伍建设。

6月11日、12日,我局在XX举办了XX社区矫正工作骨干培训班。全区X个街道(乡、镇)司法所长、专职人民调解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共计X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队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规范全区审前社会调查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做好审前社会调查工作。截至十月底,我局共办理审前社会调查XX起,涉及被告人XX人,法院的采信率100%。对于重大特殊案件,由局领导亲自深入社区村进行社会调查,多方征求社会意见后,如实出具客观公正的审前社会调查报告。所有审前社会调查工作资料均已归档、入册,规范管理。

(四)建立全区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

根据省、市主管部门关于做好GPS全球定位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要求,我局顺利将首批71名矫正对象实行手机定位管理,严防脱管、漏管。目前,定位对象中已有X名解矫,全区X名矫正对象仍处于手机定位监管状态。

(五)严格落实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制度。

我局对每一名严格执行定期报到、集体学习、公益劳动、请销假、迁居、会客、考核奖惩等制度。司法所每月与公安派出所进行1次人员清查比对,区局每个季度坚持与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进行一次比对,强化监管责任,切实防止和减少衔接环节中的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

(六)筹建社区矫正中心

今年以来我区积极筹备“区社区矫正中心”,该“中心”计划依托我区首个安置、教育、转化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两类特殊人员的集散地而建立,建成后将成为全省首例集帮教、培训、安置、矫正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目前已向区委、区政府提交中心建设方案及预算。

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方面

(一)关口前移,深入监所帮教

20xx年以来,我们先后前往XX监狱等地开展帮扶教育,邀请政府部门、群众团体、法律服务机构、慈善组织和知名企业家、心理咨询师、社会志愿者、服刑在教人员亲属等,深入监所开展“一帮一”、“多帮一”活动。4月份,我局组织XX名帮教人员赴XX监狱帮教对XX名服刑人员进行一对一集中帮教,为服刑人员送去普法书籍、转递生活用品等,并向服刑在教人员宣传党和政府帮教安置的方针政策、介绍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安置帮教工作的最新动态。10月份赴长沙监狱开展了一次警示帮教活动,均取得良好效果。

(二)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加强衔接配合帮教安置是一项非强制性管理活动,衔接管控环节至关重要。为此,我们采取三项措施,有效破解了衔接管控难题。

一是抓好信息核查。20xx年底,全省统一启用了刑释解教人员管理系统,实现了安置帮教工作信息网上录入、流程网上管理、绩效网上考核,从源头上确保监所和我局同步掌握服刑在教人员基本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截至今年10月底,我局已经通过刑释解教人员管理系统核实374名服刑在教人员信息,核实率达100%。

二是抓好对茬衔接,今年我区已通过信息平台导出71名刑满释放人员。所有人员资料均已通过平台导出建立信息库,并明确了衔接人员、衔接日期和帮教责任人。对于重点帮教人员均由司法所与公安派出所衔接,列入了重点管控范围;对于一般帮教对象,由司法所动员其亲属或社区(村)干部代表接回,实现了司法所、派出所、基层帮教组织和刑释解教人员家庭的无缝对接。

三是抓双向管控。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我局及时根据监所提供的服刑人员情况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教措施,并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接收管理、安置帮教、就业及服刑人员刑释解教后的家庭生活情况等主动反馈给监所,以便监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自身的管理模式,确保了服刑在教人员顺利“回归”社会。

社区矫正人员期满个人总结2

我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自今年4月17日正式启动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司法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各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有力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各级社区矫正组织克服困难、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截止7月9日,已完成交接工作,于7月10日起转入正常接收,步入常态化管理的轨道。目前,全区已经累计接收各类矫正对象92名,已经解矫8名,新接收26名。其间缓刑63人;刑满释放后继续被剥夺政治权利的19人;假释6人;暂予监外执行的2人;管制2人。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精心组织,规范运作,是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前提

自社区矫正工作全面推行以来,区司法局作为牵头部门,按照“两办”转发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全面组织开展工作。

(一)调查摸底、理清思路。

今年3月,我们指导各街道、慈城镇,对各辖区内现有的五类矫正对象进行地深入细致排查,3月底进行了汇总。与此同时,局长亲自带队,多次走访宁波市社区矫正试点单位鄞州区司法局,咨询社区矫正工作难点和经验。在全区社区矫正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前,我们通过走访街道、慈城镇,及相关部门进行交流听取意见,积极赢取各单位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支持。并在指导思想上、工作经费、人员配备、办公场所的落实等方面形成共识,初步理清了工作思路。为社区矫工作的全面推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章立制,规范运作。

为了规范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起草《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同时,制作出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市里要求的三个阶段,结合我们江北实际将工作任务细化到每一天。以区委办文件形式下发了《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意见》,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与分工、工作原则及目标、工作范围及任务,实施步骤、工作内容、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并建立了例会、请示报告、档案统计、教育培训和奖惩考核六项制度。同时我们在档案建设上下功夫,统一印制各类登记表、社区矫正人员登记名册及帮教志愿者名册。在排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社区矫正对象人户分离,针对这一现象,及时研究,结合我区实际,参照试点单位制定了《关于人户分离的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日后的规范运行。

(三)指导督促,深入推进。

为了加强指导,由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牵头聘请了宁波大学法学院资深心理学教授组成江北区社区矫正法律事务和心理学专家咨询指导组。同时为了推进工作,区司法局多次到区法院、公安局、XXX等部门,就社区矫正工作的`运作和衔接,争取成员单位支持,深入推进。并坚持工作重心下移,从“排找困难,强化指导”入手,区司法局多次深入到各街道、慈城镇,了解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排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各街道、慈城镇做好矫正基础性工作。

4月17号下午。我区召开了全区社区矫正工作动员大会,区政府分管领导作了动员报告,区司法局、区人民法院、区检察院、公安局江北分局分别部署工作。为我区全面推行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求真务实,坚实基础,是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顺利运行的关键

我区把求实效作为工作目标,注重基础,大胆实践,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顺利运行。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为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我们分别向分管领导、分管部门、区常务会汇报情况,主动上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已便获得的支持。同时,成立了江北区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并按委员会统一要求,人事部门本着急事急办的原则,报请并同意,通过内部调整,成立了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科。财政部门按照需求,落实社区矫正工作启动经费和人头经费;公、检、法三部门全力协助配合,为确保社区矫正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各街道、慈城镇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明确由街道、镇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担任组长。各街道、镇结合工作任务,将民政、教育部门列入领导小组成员。各司法所落实了相对专一的工作人员,全面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日常管理。

(二)加大宣传,营造声势。

社区矫正是公共治理的重要方面,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所以广泛宣传,提高人们对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认识,转变观念,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为此,我们在全面推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初期,就着手编制印发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学习资料和宣传册,其中《社区矫正工作指南》共印20xx册,《社区矫正工作资料汇编》共印500册,同时从省里购买了《社区矫正实务》《浙江省社区矫正工作资料汇编》60多册。确保区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成员及各街道、镇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村、社区干部、社区矫正工作帮教志愿者以有社会服刑人员的单位负责人人手一份。同时,充分利用我区《新江北》报刊及广播电视台这一新闻阵地。发布了社区矫正工作的专访报导,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重大活动及时予于宣传。各街道、镇充分利用宣传厨窗、板报栏和横幅等广泛宣传。从而动员社会各界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三)汲取经验,强化培训。

为了避免在工作中走弯路,局领导亲自带队多次走访兄弟单位。在社区矫正工作全面启动后,又组织各街道(镇)司法所分管领导与司法所所长一同,到我市社区矫正工作试点单位学习参观,听取经验,翻阅档案。在社区矫正工作者上岗之前,我们组织司法所所长、社区矫正工作专门负责人和内勤进行岗前培训二天。聘请了区法院专业人士,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性及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社区矫正工作流程、考核、档案建立等知识进行了系统讲解。同时,各街道、镇分别集中组织社区矫正工作帮教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严把三关,是做好社区矫正起步工作的保障

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可鉴见的经验有限,大多数工作还是要靠自己边实践、边探索、边提高,为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我们严把工作环节。

社区矫正人员期满个人总结3

我是一名因xxxxx罪而被判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象,我到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在社会上服刑。在20xx年xxx季度,我能够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的各项制度,经过多次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谈话以及本人对国家法律的理解,使我认识到所犯的罪行给别人带来的危害,但是政府并没有放弃我们这些人,而是采用一切措施来挽救我们,我非常感谢政府的关心。

在矫正之初,我对自己的前途十分悲观,精神负担重,心理落差大,自认低人一等,平时闭门在家,不和外界接触,沉默寡言,不愿与家人亲朋好友交流,心态有些不正常。通过司法所与我促膝谈心,用典型案例教育等方法,鼓励我学习一门技术,掌握技术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这使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本季度,司法所工作人员经常教育我,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不管我有什么样的困难,司法所都尽可能帮助我解决。在接受帮助的同时,我也要帮助别人,积极改造,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合法的公民,才不辜负政府、社区矫正工作者和家人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今后,我要努力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工作管理规定,遵守社区矫正管理制度,做到每月向司法所报到、每月提交书面汇报小结,定期参加司法所组织的集中学习和公益等活动,自觉接受司法所的谈话询问,不断矫正不正当行为和违法错误言行,以实际行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以报答政府、社区矫正工作者和家人对我的期望。

汇报人:xxx

社区矫正人员期满个人总结4

上半年,xx社区矫正工作在县委、县政府指导下,严格按照上级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要求,扎实做好社区矫正的每一项工作,确保矫正对象不发生脱管、漏管、重新犯罪等情况。目前我乡在册的矫正对象有x名,其中汉族x名,维吾尔族x名,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入矫谈话、个别谈话、走访,及时掌握每个人的心理思想动态,通过公益劳动的等规定的方法,使每个矫正对象从心理树立起积极的人生观,从行动上表现出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现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基层基础,积极稳妥推进工作开展。

(一)明确工作思路。

乡党委、政府对我乡社区矫正工作作了专题研究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将此项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计划,为整项工作合理开展,稳妥推进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二)是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按照上级要求,对乡属各行政村开展社区矫正业务培训,对村治保主任和志愿者全面介绍社区矫正相关事项,让村级社矫工作者明确相关工作目的、任务、要求以及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二、抓好抓实新增社会矫正对象的提前教育工作。

为了能正确掌握每名矫正对象的动态心理反映以及社会表现,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矫正措施,我乡对每名新入矫对象均开展了必要的矫前教育,使其真正的树立回归社会的决心。在教育中,主要开展:相关社区矫正知识的宣讲,使其明白社区矫正工作的严肃性,树立正确的身份的意识,积极配合乡社矫办开展工作;预留相关联系方式,便于乡社矫办能及时通知其宣告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填写《社区矫正对象登记表》,了解相关罪错,关键的是加深其社会服刑意识,能在社矫期间切实约束言行,真正做到认罪服法

三、建立健全村级社区矫正阵地,加强与派出所的沟通,形成联动网络。

在矫正措施方面,我乡积极的拓宽矫正工作方式,积极探索提升矫正工作实效的切实方法。目前,我乡采用的矫正措施是加强走访,本乡社矫办在做好日常考核外,相应工作依托村级社矫小组的开展。目前,我乡已在所辖的x个村建立社矫小组,并委托村治保主任负责村级社矫工作的开展。

四、是规范考核工作,做好风险评估。

严格按照上级的方针、政策,根据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表现情况,如实给予以相应的月考核分,并作好入矫前的风险评估,认真制定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矫正方案。并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在严肃制度的同时,想社矫对象之所想,坚持人性矫正,保证相关制度能更好的落实。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个人总结 篇2

对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的效果是否达到理想状态, 社区工作人员利用科学的方法根据日常活动数据进行理论上研究, 同时也要通过仪器工具进行严密确定。我国在对社区服刑人员矫正质量评估上, 投入了较多人力物力, 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但也存在部分问题。

(一) 社区矫正质量评估尚未系统化

完整的社区矫正体系应包含明确评估意义、建立健全评估制度、评估指标、评估理论、评估方法、评估技术、评估分析、评估报告、评估案例、确定多元化的评估主体等内容。经过多年运行, 社区矫正质量评估虽已纳入日常工作, 逐渐步入正轨, 但按照上述要求尚缺乏系统化, 存在粗线条、模式化、单向性、可操作性差等问题, 未真正发挥社区矫正质量评估工作的重要价值。

(二) 社区矫正质量评估专业队伍缺乏

社区矫正质量评估致力于矫正对象的思想及行为矫正工作, 力求通过分析矫正对象引发犯罪的社会、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 寻找针对性的改造途径和方法, 全面提高矫正对象的改造质量, 这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能将法学、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 运用自如, 但当前承担社区矫正工作第一线任务的基层司法行政部门特别是乡镇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专业单一、工作繁重、身兼数职等问题, 且得到系统化、专业化培训的机会少, 评估工作的实际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二、系统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逐步完善社区服刑矫正质量评估体系

社区矫正质量评估是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和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的系统工程, 也是提高社区服刑人员改造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工作, 它通过对社区矫正质量进行评估分析, 揭示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趋势, 对社区矫正工作起到预测作用;正确认识和把握社区矫正工作的规律, 为建立科学的社区矫正制度和模式提供依据, 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改造工作进行指导、评价和控制, 所以构建科学、规范、系统、具有针对性的社区矫正质量评估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加强社区矫正质量评估系统建设

社区矫正质量评估体系建设应秉承四原则:一是客观性, 评价内容完整、全面, 可操作性强;二是连续性, 评价覆盖社区矫正全过程, 系统化、步骤化;三是层次性, 各级评估侧重点有所不同;四是互动性, 在基层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工作小组各成员的作用, 以司法部门社区矫正专干为中心, 各成员在评估中形成互动, 不断完善矫正方案。矫正目标是系统中最关键的内容, 科学的矫正目标应该从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状态和法律意识、行为举止来进行确定, 主要应包括基本素质的评估和对融入社会适应性的评估两大板块。评价方法呈现多样化, 综合运用专家评估、仪器评估、抽样调查、社区群众测评和委托调查等形式, 提高评估效果。

(二) 加强社区矫正质量评估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优化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制度。设立社区矫正警察, 对人员定员定编定岗, 每个基层司法所确保至少有一名正式干警专门从事社区矫正工作, 并按照政府购买岗位的方式, 为每个乡镇街道司法所配置一名社区矫正工作专职社会工作者, 以配齐配强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同时加强专业素质培训,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犯罪学、监狱学等学科知识更新。建立协作有力, 配合到位的互动机制, 成员单位之间形成合力, 真正形成“党委政府领导、综治部门协调、司法行政部门牵头, 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 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社区服刑人员矫正质量评估体系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社区矫正质量评估系统建设趋势主要应在两大角度进行提高, 其一为评估系统的不断优化, 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结合我国各地区实际, 构建更为有效、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其二为评估方法的不断更新, 随着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完善, 评估方法将呈现多学科相融合, 并将加入仪器设备的能量, 使评估体系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结语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质量评估工作在我国还处在发展阶段, 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通过不断改进其评估方向, 使社区矫正质量评估系统更为公正和准确, 同样使服刑人员能够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从内心层面上改过自新, 最后能勇敢地面对社会、融入社会。

摘要:社区矫正质量评估是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和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的系统工程, 也是提高社区服刑人员改造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工作, 它通过对社区矫正质量进行评估分析, 揭示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趋势, 对社区矫正工作起到预测作用;正确认识和把握社区矫正工作的规律, 为建立科学的社区矫正制度和模式提供依据, 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改造工作进行指导、评价和控制。

关键词:社区,服刑人员,矫正

参考文献

[1]张凯, 姜祖桢, 姜华.论我国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效果评估体系的构建[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校学报, 2012 (1) .

[2]周折.浅析目前社区矫正试点存在的问题[C].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研究文集, 2009:95-100.

社区矫正人员个人总结 篇3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下半年,我工区认真贯彻下级党委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本工区实际,以创建“平安工区”为目标,突出固本强基,切实加大防控力度,狠抓防范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工作。认真落实“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加强工区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增强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切实落实“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推动工区建设综合治理工作。通过一系列防范措施,工区治安形势良好。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法制意识

我工区 利用 黑板报、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开展了以“抵制邪教,倡导文明”活动,增强职工群众的法制观念,使职工群众进一步对社会的了解,对家庭社会关爱,为稳定工区治安秩序奠定了基础。

三、依法调处,化解矛盾

1、截止至今,我工区没有发生一次刑事案件,工区结合每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建档登记,工区领导小组定期走访,了解职工群众思想动态,开展经常性的帮教工作。

2、我工区密切联系群众,时刻了解职工的生活情况,及时调解职工群众的纠纷,努力创造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工区共调解矛盾1起,做好了邻里文明的和睦相处这项工作。

四、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教育工作

针对工区养殖区域,外来流动人口比较多,结合计划生育工作,对外来人口进行了入户登记调查和并签定流动人口暂住合同,对他们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让他们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治安秩序。

五、抓好安全生产防暑工作

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满鉴定 篇4

矫正对象储XX,男,现龄54岁,户籍在XX省XX县XX乡XX村XX组,因交通肇事罪于2009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被县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0)X刑初字第0008号判决书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于2011年元月6日社区矫正期满。

该对象自被移交到XX司法所接受矫正以来,XX司法所按要求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登记,指定了矫正责任人,登记确定了监护人和志愿者,制定了矫正期间的矫正方案,加强了对该对象以法律法规学习和公益劳动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改造,严格进行了每月一次走访谈话、每季度一次综合鉴定,并对其建立了规范的“一人一档”的档案材料。

该对象自被矫正以来,能认真悔过自新,努力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主动及时地递交月度思想汇报,遵守自觉遵守社区矫正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监督管理。通过一年的社区矫正,矫正期间能够认真履行法定义务,按时到司法所报到并上交思想汇报,积极参与各项公益劳动,积极打工还债,在矫正期间未发生任何违法违纪行为,增强了遵纪守法的观念,思想稳定,积极争取早日成为合法公民,周围群众对其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

该对象综合矫正情况反映良好,效果也明显,期限将满,特报请于2011年元月6日对该矫正对象解除社区矫正。

XX县司法局XX司法所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个人总结 篇5

用劳动回馈社会 用行动重铸人生

——XX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公益劳动

社区矫正工作是为了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强化社区服刑人员监管,确实提高社区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质量,帮助社区矫正人员改过自新,共同创造和谐社会环境的重要工作。按照社区矫正办法的实施要求,社区矫正对象应参加公益劳动,以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

2012年6月13日下午3点,在XX镇派出所的协助下,社区矫正XX中队组织辖区内18名社区矫正人员在XX镇XX村开展公益劳动。本次公益劳动主要是将因维修公路而堆放在路面上的泥土、沙石等杂物清理到路边,以保持交通顺畅,虽然时值夏日,天气炎热,XX中队的工作人员、XX镇派出所民警和社区矫正对象都没有任何怨言。在本次活动中,社区矫正对象们的劳动积极性都很高,不怕脏、不怕累,没有挑轻嫌重、更没有乘机偷懒的情况出现。参加这次公

益劳动的18名社区矫正对象中,除了16名男性社区矫正对象,还包括2名女性社区矫正对象。她们在此次劳动中,巾帼不让须眉,无论是劳动劲头还是劳动技能都丝毫不输于其他人。劳动结束后,看着干净整洁、焕然一新的道路,社区矫正对象们都表示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因为以前的违法行为而让社会和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参加公益劳动是一个回报社会的好途径。

什么是社区服刑人员 篇6

么?

[ 2010-05-02 ]

答:依据考核奖惩情况对社区服刑人员按“三级四等”进行分级管理。即:一级宽管、二级宽管、普管、严管。各等级标准为:

一级宽管级。二级宽管对象连续三个月评为表扬的,升为一级宽管管束。一级宽管的处遇标准为:每个月电话报到1次;每季度当面到司法所报到、交思想汇报、接收家访和群众考察评议1次;参加公益劳动不少于8小时;指定在本市及周边活动,可酌情减免集体学习、劳动时间和次数;经批准可出市10天以内,但每3天需电话报告1次。

二级宽管级。普管级的社区服刑人员有立功表现或连续三个月被评为表扬的,升为二级宽管。二级宽管的处遇标准为:每半个月电话报到1次;每2个月当面到司法所报到、交思想汇报、参加集中学习、接收家访和群众考察评议1次,参加公益劳动不少于8小时;指定在本市及周边活动,未经批准不许出活动区。

普管级。社区服刑人员自到司法所报到登记之日起划为普管级。普管级的处遇标准为:每周需电话报到1次;每月当面到司法所报到、交思想汇报、参加集中学习、接收家访和群众考察评议1次,参加公益劳动不少于10小时;指定在本区及周边活动,未经批准不许出活动区。

社区服刑人员法律知识试题 篇7

1、社区矫正人员包括: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裁定假释、被暂予监外执行。

2、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3、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4、非法拘禁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5、危险驾驶指的是在道路上追逐竞驾或醉酒驾驶机动车,情节恶劣的。

5、醉酒驾驶,是指在醉酒状态下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6、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7、醉酒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8、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

9、乘车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不得有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的行为。

10、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自由。(√)

11、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进行处罚。(√)

1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的,可以减轻处罚。(√)

13、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4、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公民个人所有。(×)

15、犯罪分子向所在单位领导主动交代罪行,也是自首。(√)

16、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予处罚。(√)

17、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将其约束到酒醒。(√)

18、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C)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A、三B、五C、十D、十五

19、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C)。A、村、社B、镇、乡C、市、县D、省

20、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D)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D)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A、一B、三C、五D、七

21、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B)小时。A、四B、八C、十六D、三十二

22、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C)小时。A、二B、四C、八D、十六

23、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ABDE)的情况。A、遵纪守法 B、接受监督管理 C、工资收入 D、参加教育学习E、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

24、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列入司法行政机关监管的社区矫正人员有:ABCD。A、被判处管制B、宣告缓刑C、裁定假释 D、暂予监外执行 E、被剥夺政治权利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个人总结 篇8

在这个月的缓刑期间里,我居住在县里,主要从事服务工作以及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帮助社区做了部分绿化浇水剪花等公益事务。

于 xx 月 xx 日还参加社区组织的文体活动,这段时间的改造期间没有做出违法违纪事情。我还认真回想自已之前的所做所为,认为以前我的所做所为触犯了法律,法院对我的判决是对的。这段时间里。民警在工作很忙的情况下多次找我谈心。对我做思想教育。让我永远不要忘了这次血的教训。抢劫罪。不但伤害了他人。也伤害自己。从我们谈话以后。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做了这样的事。我对国家和社会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觉的自已之因为犯法,是缺少学习,对公益事业不够积极,个人私心杂念太大,法律意识淡漠,忽视个人世界观改造,我现在很珍惜自已原来的工作岗位,如果能有回头工作的机会,我一定会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切工作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做公益,多做善事,我认为法律对我的判决是公平的,我在缓刑改造期间一定会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争取早日取得自由。

现在。我真正认识到了懂法。守法的重要性。现在我从思想上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了我的法制观念确实很单薄,从而导致了自己犯罪,我要在思想上,继续深刻的反思,再次加强我的法制观念,这件事对我来说,就是一件血一样的教训。

从今以后我要认真学习国家法律和党的思想政策。今后不该做的事情,我绝对不要做!经历过这样的事,我悔而再悔。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让我的心头。永远悬挂着一把法律之剑。做事三思而行。再也不会一时冲动。让自己犯下大错。不管前方的道路多么艰难,我都会顽强的走下去!

困顿中,请相信我还能振翅飞翔!

汇报人:

年月日

社区服刑人员思想汇报范文

尊敬的廖大队长:

您好,我们在这里相见,算来前后有 60 来天了。您给我的印象是正直、豁达、善良,又有军人和男人的刚毅。我想以这种方式向您汇报一下我的思想和感受。

我从一名普通的职员逐步成长为一名副厅级领导干部。我曾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勤奋好学、爱岗敬业,为社会也做了些有益的事情,组织上也给了我很多、很高的荣誉。

就是在这些光环的簇拥下,我从一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一夜之间成了阶下囚。我痛苦、彷徨、寝食难安,常想自己怎么走到今天,原因教训在哪里?首先还是放松了学习,不能用正确的理论指导思想武装头脑,错误的东西就必然乘虚

而入,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发生扭曲;二是交友不慎;三是对自己要求不严,认为逢年过节收点礼品、礼金算不上什么,忽视了量的积累可以产生质的变化。我的教训深刻、惨烈,无法挽回。

坐牢的日子实在不好受,我真切体会到什么叫做度日如年,什么叫做牢狱之灾。在我极度无助、孤独痛苦时,组织和你们多次专门抽出时间开导我,还询问执勤战士在工作上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查哨时,您还给我盖被子等,您的言行让我非常感动。

在您的言传身教下,战士们执勤文明礼貌、有礼有节,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给了我生活上的方便,在我身体不适时更是如此。我下一步要继续配合好专案组的调查、诉讼,彻底交代好自己的问题,认罪伏法,争取政府的宽恕。同时,配合好你们的执勤工作。对您的关心、关爱,再次表示感谢!

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社区服刑人员思想汇报范文

我接受矫正后,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会同我村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及我的近亲属,及时主动地与我联系,苦口婆心地劝导我,帮我查找犯罪原因,正确认识自己的犯罪行为,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同时,他们对我以及对我家人都非常关怀,我在社区服刑没有一点点被歧视的感觉。正是有了社区矫正,为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社会环境,使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树立了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信心,渐渐地从阴影中走出来。我深深地感到,社区矫正处处以人为本,矫正工作者并没有因为我是一名罪犯而对我另眼相个“犯罪人”体会到了社区矫正的“人性化”,使我处处能感受到政府对我这个误入歧途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也感到,一个人必须行得正、坐得直,只有切实地以法律作为约束自身行为的准则,才能立足社会。我想,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在司法所干部的帮助和教育下,于××年××月××日系统的学习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坚定了立场,坚定了信念,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本月××日我还参加我所居住村的村道卫生打扫,积极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一方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本月内我未做违反法律法规的事。

通过学习和自我改造,我希望通过司法所的帮助下早日回归社会,早日从一个“犯罪人”回到“社会人”,成为一名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社区服刑人员思想汇报范文

很长一段时间,在面对周围邻居和朋友时,我整天精神不振,对前途失去了信心。接受矫正后,司法所的工作人员看出了我的心思,他们严肃指出了我思想和认识上的错误,并会同社区司法综治协管员,及时主动地与我联系,苦口婆心地劝导我,帮我查找犯罪原因,正确认识自己的犯罪行为,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同时,他们还与我所在单位取得联系,让单位一同对我进行帮助教育。如今,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单位里,我都没有一点点被歧视的感觉。正是有了社区矫正,为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社会环境,使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克服了“不好意思”、“没面子”的心理障碍,树立了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信心,渐渐地从阴影中走出来,在单位,我更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我深深地感到,社区矫正处处以人为本,矫正工作者并没有因为我是一名罪犯而对我另眼相看,他们帮助我,教育我,经常走访我的家人,还代表政府给予我和我的家庭极大的关心和照顾。

他们帮助我,教育我,经常走访我的家人,还代表政府给予我和我的家庭极大的关心和照顾。还有很多,让我这个“犯罪人”体会到了社区矫正的“人性化”,使我处处能感受到政府对我这个误入歧途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也感到,一个人必须行得正、坐得直,只有切实地以法律作为约束自身行为的准则,才能立足社会。我想,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在司法所干部的帮助和教育下,努力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加强自我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早

日从一个“犯罪人”回到“社会人”,成为一名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社区服刑人员思想汇报范文

尊敬的××:

通过民警在这一年的对我不断的帮助教育,使我真正对自己所犯罪行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给我自己也带来了无法挽回的痛苦和损失,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这段时间里,派出所民警在工作很忙的情况下,抽出大里的时间针对我所犯的罪行进行了不厌其烦的,耐心细致的教育下。

现在使我从思想上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了我的法制观念确实很淡薄,从而导致自己犯了罪。我悔而在悔。我要重新做人,洗心革面。

这几个月我一直在家学习法律知识,力求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也没有做违法犯罪事情。今后(我)要做到遵守国家法律。同时积极同违法行为做斗争,并且积极检举揭发(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今后,我会永远不让龌龊的东西侵蚀自己的灵魂,真正认识到学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在我的心头悬有一把法律之剑,做事三思而行,切莫因一时冲动犯下大错而悔恨终身,所以,今后不该做的事情,我绝对不要做!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个人总结 篇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严格社区矫正刑罚执行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司法部《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吉林省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等规定,结合我省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区服刑人员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第三条 社区服刑人员管理工作坚持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的原则。第四条 社区服刑人员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人格不受侮辱、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享有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

第五条 社区服刑人员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管理,接受教育,按照规定参加公益劳动。

第六条 街道(乡镇)司法所负责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公安派出所应配合司法所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检察机关依法对社区服刑人员管理工作实施法律监督。第二章 交付执行

第七条 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处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公安机关、监狱机关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核实罪犯的经常居住地,告知其按规定的时间到经常居住地司法所报到,责令其在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上签字。罪犯系未成年人的,还需其监护人签字。在判决或决定生效之日起的7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直接送达或以挂号信的方式送达罪犯经常居住地的县(市、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管理部门和公安局户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监狱机关根据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对罪犯假释、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释放的,应当核实罪犯的居住地,告知其按规定的时间到经常居住地司法所报到,责令其在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上签字。在罪犯出监所之日起的7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直接送达或以挂号信的方式送达罪犯经常居住地的县(市、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管理部门和公安局户政管理部门。

第八条 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送达的法律文书包括: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送达回执。

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送达的法律文书包括: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病残鉴定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送达回执。

公安机关、监狱机关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送达的法律文书包括:刑事判决书、暂予监外执行通知书、指定医院的病残鉴定书、暂予监外执行具保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送达回执。罪犯假释的,送达的法律文书包括:刑事判决书、假释裁定书、出监所鉴定表、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送达回执。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罪犯释放的,送达的法律文书包括:刑事判决书、涉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期限改变的减刑裁定书、出监所鉴定表、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送达回执。

第九条 县(市、区)司法局收到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机关送达的法律文书,应当认真查验,详细登记备案。

法律文书齐全无误的,县(市、区)司法局应当及时转交司法所,同时将送达回执以挂号信的方式寄回原送达机关;法律文书不齐全或有误的,立即通知原送达机关补正。

第十条 人民法院对被告人或罪犯作出非监禁刑判决、裁定或决定的,可以委托被告人或罪犯经常居住地的县(市、区)司法局,调查考察适用非监禁刑的社情民意和监管环境,并于收到委托之日起7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调查考察的书面意见,县(市、区)司法局拟派员到庭的可一并提出。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监狱机关决定暂予监外执行,或者提请人民法院裁定假释的,可以委托罪犯经常居住地的县(市、区)司法局,对暂予监外执行、假释罪犯的社情民意和监管环境进行社会调查,提出评估意见。

第十二条 社区服刑人员由经常居住地司法所接收;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户籍所在地司法所应当协助、配合经常居住地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县(市、区)司法局及司法所应严肃、认真、细致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工作。对社区服刑人员管辖和接收环节的工作情况,应当详细记载并将相关材料备案,确保交接手续完备,有据可查。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一节 日常管理

第十三条 报到制度。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到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

(一)社区服刑人员应当自法律文书生效或出监(所)之日起7日内,持有关法律文书到经常居住地司法所报到,如实汇报家庭情况等,接受社区矫正。

(二)司法所应当为社区服刑人员办理登记手续,建立档案,会同公安派出所向其发放并宣读社区矫正告知书和社区矫正执行宣告书,责令其遵守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有条件的,应采取集中宣告。

(三)社区服刑人员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报到接受社区矫正的,司法所经核实确定去向不明的,应及时书面通知公安派出所,并协助查找。

(四)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定期到司法所报到并汇报思想、活动情况,递交书面矫正总结材料,司法所应当作好记录。

监外执行罪犯因身体情况,可以委托监护人或近亲属以书面形式汇报情况。

第十四条 监督制度。司法所应当在社区服刑人员办理登记手续之日起15日内,对其单位、家庭情况进行走访了解,确定监督人,组成监督考察小组,与监督人签订监督协议,制定和落实监督管理措施。

监督人由对社区服刑人员具有监督管理能力的直系亲属或所在单位、社区居(村)委会工作人员和愿意承担监督管理责任的亲友担任。监督人的基本职责:

(一)对社区服刑人员的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其遵守社区矫正规定;

(二)随时与社区服刑人员保持联系,掌握其动态和基本情况;

(三)每月以书面或电话的形式,向司法所反映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情况。遇有特殊情况,应当及时报告。

未成年人的社区服刑人员法定监护人应当协助司法所督促社区服刑人员遵守矫正纪律,履行矫正义务。

第十五条 走访制度。司法所应当定期走访社区服刑人员的家庭、单位和居住地的社区居(村)委会,向有关人员及当地群众了解社区服刑人员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

(一)定期对社区服刑人员实地走访,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每月与社区服刑人员见面一次;

(二)节假日及其他重点时期应当及时走访,掌握其动态情况;

(三)社区服刑人员受到奖惩、有重大思想问题或出现其他特殊情况时,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及时走访;

(四)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当根据走访情况及时调整矫正方案和矫正措施,增强矫正的针对性。

第十六条 迁居制度。社区服刑人员迁居或离开所居住的县(市、区),必须报告司法所,经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公安机关批准。迁居的程序和要求:

1、社区服刑人员迁居和保外就医。社区服刑人员确因特殊要求需转院或离开居住区域的,必须由其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监督人、社区居(村)委会出具证明,社区服刑人员本人填写社区服刑人员迁居审批表。

2、司法所会同公安派出所审核后,出具社区服刑人员的表现材料及意见,与社区服刑人员的申请一并交县(市、区)司法局审核。

3、县(市、区)司法局审核后,转送当地县(市、区)公安局批准。

4、社区服刑人员经批准迁居的,原住地司法所应在3日内向迁入地司法所介绍社区服刑人员的情况,并转递有关档案。

5、迁入地司法所接到有关材料后的3日内,将社区服刑人员纳入监管范围。

第十七条 请销假制度。社区服刑人员离开居住地县(市、区)行政区域活动范围的,必须报告司法所,7日以下由司法所批准;超过7日以上,由司法所审核,经公安派出所批准。请销假的程序及要求:

1、社区服刑人员本人向司法所提出申请,内容包括外出事由、时间、地点等,监督人、社区居(村)委会出具证明,社区服刑人员填写社区服刑人员外出请假审批表。

2、司法所核实后,签署初步意见并出具社区服刑人员的表现材料送公安机关审批。

3、公安机关批准后,司法所应及时通知社区服刑人员,同时告知其外出期间的有关要求,4、社区服刑人员一次请假不得超过7天。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假期的,应提前申请报批,由其监督人代为办理相关手续。

5、社区服刑人员返回后应及时到司法所销假,同时向派出所报告。未按时销假或未经批准离开居住地的,应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司法所应当对社区服刑人员外出情况进行登记。

第十八条 会客制度。社区服刑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或会见境外人士前,必须由其本人提出申请,监督人、社区居(村)委会出具证明,司法所审核后出具社区服刑人员的表现材料,送公安派出所审批。公安机关批准后,司法所记录备案。

社区服刑人员不得会见违法犯罪嫌疑人、同案犯、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以及非法组织的人员。第十九条 公示制度。司法所应当定期将社区服刑人员考核与奖罚情况等表现,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公布。第二节 分类管理

第二十条 司法所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规定,针对不同刑罚种类的社区服刑人员采取分类的监督管理措施。

第二十一条 被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

(二)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每月向司法所书面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四)遵守公安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五)离开县(市、区)活动范围7日以下的,应当报告司法所;7日以上和离开本省或者迁居,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六)定期接受司法所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

(七)有劳动能力的,应按规定参加司法所组织的公益劳动;

(八)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第二十二条 被宣告缓刑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

(二)每月向司法所书面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公安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县(市、区)活动范围7日以下的,应当报告司法所;7日以上和离开本省或者迁居,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五)定期接受司法所组织的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

(六)有劳动能力的,应按规定参加司法所组织的公益劳动;

(七)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缓刑人员还必须遵守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

(八)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第二十三条 被裁定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

(二)每月书面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公安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县(市、区)活动范围7日以下的,应当报告司法所;7日以上和离开本省或者迁居,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五)定期接受司法所组织的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

(六)有劳动能力的,应按规定参加司法所组织的公益劳动;

(七)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假释人员还必须遵守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

(八)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第二十四条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

(二)每月向司法所书面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离开县(市、区)活动范围7日以下的,应当报告司法所;7日以上和离开本省或者迁居,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四)被保外就医的罪犯应当在指定的医院接受治疗;

(五)被保外就医的罪犯确因治疗、护理的特殊要求,需要转院或者离开本地区当日不回居住地的,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六)被保外就医的罪犯进行治疗疾病以外的社会活动应当事前向司法所报告,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七)定期接受司法所组织的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

(八)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第二十五条 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

(二)不得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不得组织或者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结社活动;

(四)不得出版、制作、发行书籍、音像制品;

(五)不得接受采访,发表演说;

(六)不得在境内外发表有损国家荣誉、利益或者其他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言论;

(七)不得担任国家机关职务;

(八)不得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领导职务;

(九)定期接受司法所组织的个别教育,并报告活动情况;

(十)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第三节 分级管理

第二十六条 司法所应当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原因、犯罪类型、危害程度、悔罪表现、家庭及社会关系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采取分级监督管理措施,并根据矫正效果和需要,适时作出调整。

第二十七条 社区服刑人员分级监督管理分为严管、普管、宽管三个级别管理。初次分级监督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并依据矫正效果评估或奖惩情况实施动态调整,每三个月为一个考核期。

第二十八条 社区服刑人员在考核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严管。

1、接收不满二个月或接收时剩余矫正期不足三个月的;

2、风险评估被评为C类的;

3、规定期限内未报到或脱管下落不明的;

4、不认罪服法或拒不接受社区矫正的;

5、多次违反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或不参加矫正活动;

6、抵触情绪较大,扬言报复社会或他人的;

7、情绪低落,丧失生活信心,有自杀倾向的;

8、居无定所或者社会交往不良的;

9、无家可归且无亲可投(虽有亲属经做工作拒不接纳),生活确有困难,有过激思想、言论或行为的;

10、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暴力性犯罪之一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两次以上违法犯罪的;涉黑(恶)、涉枪、涉毒犯罪的;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团伙犯罪主犯、犯罪集团首犯;

11、其他有危险倾向的。

适用宽管、普管的社区服刑人员有上述第2至第8款及第11款行为之一的,降为严管。第二十九条 对适用严管的社区服刑人员,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每周口头或电话汇报1次,每月书面报告1次本人的活动情况;

2、每月个别教育不少于2次,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8小时,递交2篇学习心得体会;

3、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公益劳动时间不少于10小时;

4、对有心理矫治需要的,有条件的应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5、制定并落实个性化教育矫正方案;

6、原则不得外出或迁居,特殊情况的按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 社区服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普管:

1、经风险评估被评定为B类的;

2、严管期间以及普管6个月以上,情绪较平稳,基本能够认罪悔罪,接受管理教育,改造表现较好,有重新犯罪可能性的;

3、适用宽管的社区服刑人员,1次不遵守本规定第三十三条第2、3款之规定的,降为普管。第三十一条 对适用普管的社区服刑人员,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每半月口头或电话汇报1次,每月书面报告1次本人的活动情况;

2、每月个别教育1次,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4小时,递交1篇学习心得体会;

3、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公益劳动时间不少于6小时;

4、根据需要由司法所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5、符合条件的,经批准,可以外出经商务工。

第三十二条 社区服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宽管:

1、风险评估被评定为A类的;

2、年内连续2次受到社区矫正表扬或被评为社区矫正积极分子的;

3、受记功以上奖励的;

4、普管6个月以上,认罪服法,情绪平稳,改造表现突出,重新犯罪可能性小的。第三十三条 对适用宽管的社区服刑人员,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每月个别教育1次;

2、每季度书面报告1次本人活动情况;

3、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公益劳动时间不少于4小时;

4、符合条件的,经批准,可以外出经商务工。

第三十四条 县(市、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管理部门每季度将社区服刑人员分级监督管理情况上报市州社区矫正工作管理部门备案;市州社区矫正工作管理部门每半年将社区服刑人员分级监督管理情况上报省社区矫正工作管理部门备案。第四章 考核奖惩

第三十五条 司法所应当在监督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吉林省社区服刑人员考核奖罚工作暂行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日常行为的考核。

第三十六条 对社区服刑人员风险评估和日常行为的考核结果,应作为分级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

第三十七条 社区服刑人员在日常行为考核奖惩中受记功以上奖励的,在受奖励的当月晋升宽管。对符合司法奖励法定条件的,建议给予司法奖励。年内连续两次受社区矫正表扬奖励或被评为社区矫正积极分子的,从受奖励的当月列入宽管。

第三十八条 社区服刑人员在日常行为考核奖惩中受记过处分的,受处罚当月降至较严格的级别监督管理。受警告处分的,可暂不改变监督管理级别,在两个月考察期内仍无明显转变的,降至较严格的级别监督管理。对符合司法惩戒法定条件的,建议给予必要的司法惩戒。第三十九条 社区服刑人员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尚不够撤销缓刑或撤销假释、撤销暂予监外执行的,在受处罚的当月应列入严管。第五章 解除终止 第一节 解除

第四十条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限届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

社区服刑人员被判处管制、单处或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期限为判处的实际期限;被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矫正期限为缓刑考验期或者假释考验期;暂予监外执行的,矫正期限为在监外实际执行的期限。第四十一条 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前10日,由本人作出书面总结,司法所出具鉴定材料,报县(市、区)司法局审核批准解除社区矫正。

被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考验期没有违反法律及相关规定的,在考验期满前10日,由司法所出具鉴定材料,报县(市、区)司法局审核批准解除社区矫正。

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暂予监外执行期满前30日,由司法所出具鉴定材料,经县(市、区)司法局审核后报送原审批、决定机关。

第四十二条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在矫正期满之日书面通知本人,并以一定形式公开宣布解除社区矫正。第二节 收监

第四十三条 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原批准机关收到罪犯经常居住地县(市、区)司法局报送的相关法律文书后,应在暂予监外执行罪犯期满前7日,做出是否继续暂予监外执行的审批决定,并将批准通知书送达罪犯经常居住地的县(市、区)司法局。做出收监决定的,社区矫正终止。

第四十四条 社区服刑人员因重新违法犯罪被依法惩处,或严重违规被撤销缓刑、假释收监的,自羁押之日或收监之日,社区矫正终止。第三节 死亡

第四十五条 社区服刑人员死亡的,自死亡之日起,社区矫正终止。社区服刑人员非正常死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办理。

第四十六条 社区服刑人员死亡的,司法所应当在7日内,书面通报原判决、裁定人民法院或原刑期执行机关、县(市、区)司法局、公安局,同时通报检察机关,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第六章 法律监督

第四十七条 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监督由检察机关行使,各级检察机关监所检察部门履行社区矫正法律监督职责。

第四十八条 检察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交付执行、管理教育、考核奖惩实行全程监督。在监督中要支持司法行政、公安机关管理、考核、奖惩工作。

第四十九条 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司法行政、公安、审判机关沟通,提出改进或纠正意见;对问题严重的应提出书面建议,并发《检察建议书》。

第五十条 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中发现的违法问题,要提出书面检察意见,必要时发《检察意见书》;对严重违法的,必要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

第五十一条 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中发现的刑罚执行和管理活动中职务犯罪的,要依法查处;对未构成犯罪的交由有关单位和部门处理。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由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吉林省公安厅、吉林省司法厅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所提“日”,含节假日、休息日;“以下”、“以内”,均含本数;“以上”不含本数。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此前的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个人总结 篇10

当前,我国社区矫正试点正逐步深化,越来越多被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人适用于社区矫正。未成年人犯罪有其自身的特点:如盲目性大、偶发性强、纠和性高;违法犯罪的类型一般比较简单,主要是盗窃、抢劫、寻衅滋事、故意伤害及性犯罪等几种智能化程度较低的犯罪;违法犯罪的原因多受不良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违法犯罪的主体多为失教子女、失管学生及失控少年。因此,加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管理,使其悔过自新,重新做人,是社区矫正试点的重要任务,也是评估矫正质量和社会效果的主要依据,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建立专门社区矫正组织。社区矫正管理机关应牵头成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组织,并面向社会招募高素质的社工人员,以便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提供特色服务和全新关怀。与此同时,积极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如争取民间社团、慈善机构等非政府组织及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的支持和参与,共同做好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保护与行为矫正工作。当前,可探索“3+2”矫正模式。“3”,即三种力量,一是专职社区矫正工作者;二是关工委、共青团、妇联及其他热心社区矫正事业的部门和单位;三是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家长、亲友等。“2”,即:建立未成年人教育培训和公益劳动两个基地。其中,教育培训基地可设在市民学校、附近大学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举办法制道德、专业知识培训或讲座。公益劳动基地可设在敬老院、医院,让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为老人清扫房间、读书读报等,用劳动洗涮罪恶,用知识净化心灵。

上一篇:渴望成功作文300字下一篇:五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