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共6篇)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识别的关键信息: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从??中得到经验或总结教训,指导实践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 识别的关键信息: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如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毛泽东思想、生态价值观)/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坚持??方针
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识别的关键信息:在处理人与规律的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做事遭遇??/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超载,过度,急功近利,滥用??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
4.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识别的关键信息:办事情,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发扬科学精神/某事取得成功/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事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良xùn帽yīng健jiǎo子zhēn
实jǔ伏zhé点zhuì形zhuī
甲qiāo上è睡kē翅qiào
斯zhōng危bīn林yuàn璀càn
山mínqióng lái息qī孤pì
分miǎn日yì救zhěng繁yǎn
南lù近在咫尺悬崖绝壁崇山峻岭
葱茏茂密云雾缭绕烟波浩瀚弃荤食素
旁若无人乐不可支兴高采烈
二、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屈指可数:形容数量稀少。
无动于衷: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 漠然置之。
漫不经心: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 不放在心上。
憨态可掬:形容动物或人形态可爱、单纯的样子, 很招人喜爱。
三、识记下列文学常识的意思
1.《松鼠》的作者是布丰, 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进化思想的先驱者。 他用40 年时间写成了36 卷《自然史》。
2.《松树金龟子》, 作者法布尔, 法国昆虫学家、作家。 达尔文赞扬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他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3.《国宝———大熊猫》的作者是科普及传记作家叶永烈, 他是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的理事。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肄业 yì 指摘 zhāi 干禄gān 孜孜以求zī
B. 戳子 chuō 造诣yì 乖戾nì 道义相勖xù
C. 訾詈 zǐlì 裨益pí商榷què 力矫颓俗jiǎo
D. 镣铐liáo 兑现duì 蜷缩quán 义愤填膺yī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 风俗日偷 责无旁代 规行矩步 心急如焚
B. 骇人听闻 以身作则 旁稽博采 无济于事
C. 安之若素 不言而喻 豁然开朗 关怀备至
D. 束之高搁 终南捷径 浅尝辄止 繁芜丛杂
3. 下列作品、作家、朝代(或国别)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 )(3分)
A. 雨果,18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B. 《家》写于1931年,最初在上海一家报纸连载,题名为《激流》,属于巴金的《爱情三部曲》。
C. 《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战国的诗歌305篇,“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D.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最长的叙事诗。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电视剧中主人公的命运与观众息息相关,当主人公“厄运”来临,你想逃避都办不到,就像不能摆脱自己的命运。
B. 张承范敢以两千对六十万,证明了唐军不是完全没有战斗的勇气,在这曲末世风雨飘摇的挽歌中,大唐雄武之风犹未泯灭。
C. 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生动见证,他们志同道合,举案齐眉。
D. 刚进城的时候,女孩很高兴,东走走西逛逛的,看到好玩的就跳过去看看,毫不在意别人鄙视的眼光。
5. 选出对下面四句话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b. 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c. 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d.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A. a 叙述 b 议论 c 议论 d抒情
B. a 议论 b 叙述 c 议论 d抒情
C. a 叙述 b 议论 c 议论 d议论
D . a议论 b 叙述 c 叙述 d议论
6. 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6分)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补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二、阅读理解(一)(共15分,共3题)
敬业与乐业(节选)
梁启超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嘴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球赛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7. 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文中列举的四个理由是为了论述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文中说“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你有过这种经历或体验吗?请举一例说明。(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你能为作者说的“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这个观点提供一两个例子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二)(共15分,共4题)
陈友谅,本谢氏,祖赘于陈,因从其姓。少读书,略通文义。有术者相其先世墓地,曰“法当贵”,友谅心窃喜。
友谅初尝为县小吏,其时徐寿辉兵起反元,遂往从之。后文俊欲谋杀寿辉不果,奔黄州;友谅因乘机袭杀文俊,并夺其军,自称平章军。
始友谅破龙兴,寿辉欲徙都之,友谅不可。未几,寿辉次江州。友谅伏兵郭外,迎寿辉入,即闭城门,悉杀其所部。即江州为都,奉寿辉以居,而自称汉王,置王府官属。遂挟寿辉东下,攻太平。太平城坚不可拔,乃引巨舟薄城西南。士卒缘舟尾攀堞①而登,遂克之。志益骄,进驻采石矶,遣部将阳白事寿辉前,戒壮士挟铁挝击碎其首。寿辉既死,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
太祖患之,与战于武昌。太祖所乘舟樯白,友谅约军士明日并力攻白樯舟。太祖知之,令舟樯尽白。翌日复战,自辰至午,友谅军大败。友谅欲退保奚山,太祖已先扼湖口,邀其归路。持数日,友谅谋于众。右金吾将军曰:“出湖难,宜焚舟登陆,直趋湖南图再举。”左金吾将军曰:“此示弱也,彼以步骑蹑我,进退失所据,大事去矣。”友谅不能决,既而曰:“右金吾言是也。”左金吾以言不用,举所部来降。右金吾知之,亦降。友谅益困。太祖凡再移友谅书,其略曰:“吾欲与公约从,各安一方,以俟天命。公失计,肆毒于我。我轻师间出,奄有公龙兴十一郡,犹不自悔祸,复构兵端。一困于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重罹涂炭。公即幸生还,亦宜却帝号,坐待真主,不则丧家灭姓,悔晚矣。”友谅得书忿恚,不报。久之乏食,突围出湖口。诸将自上流邀击之,大战泾江口。汉军且斗且走,日暮犹不解。友谅从舟中引首出,有所指捴②,骤中流矢,贯睛及颅死。
(选自《明史·陈友谅传》)
【注】 ①堞:城墙上如齿状的薄型矮墙。②捴(zǒng):同“总”,统率,在这里是指挥的意思。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寿辉欲徙都之 都:把……当作都城
B.邀其归路 邀:邀请
C.友谅谋于众 谋:同……谋划
D.以俟天命 俟:等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祖赘于陈,因从其姓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B.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 以勇气闻于诸侯
C.公失计,肆毒于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久之乏食,突围出湖口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友谅听算命人说他家祖坟风水好,当出贵人。之后他参加了寿辉与文俊的反元队伍,后来杀死倪文俊,篡夺他的权位,最终野心不断扩张,弑旧主而自立为皇帝。
B.陈友谅刚开始劫持徐寿辉,大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最初只想称王,等他妙计攻克坚不可摧的太平城之后,内心更加骄横,最终杀了徐寿辉并取而代之。
C.太祖料事如神,下令所有的帆布都换成白色,使陈友谅“并力攻白樯舟”的计谋落空。他写给陈友谅的信,义正词严,并特别提出了陈友谅想活命的前提条件。
D.奚山突围,右金吾建议焚舟登岸,“趋湖南图再举”,左金吾认为这样示弱于人,且无法摆脱敌军。后来左金吾、右金吾先后向太祖投降,陈友谅更加困窘,最终失败。
13.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引巨舟薄城西南。士卒缘舟尾攀堞而登,遂克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即幸生还,亦宜却帝号,坐待真主,不则丧家灭姓,悔晚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9分,共2题)
14. 以“为善、诚实、守信”做开头文字,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4分)
他能够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重新崛起,成为名冠荆楚的“快餐大王”,是凭着做人与经商的美德,如为善、诚实、守信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案。(5分)
曾大才,生于1964年12月,汉族,大专文化程度,洪湖市人,中共党员,二级警督。1986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洪湖万全、黄家口、峰口、府场、戴家场派出所工作,历任副所长、指导员、所长,荣获“湖北省模范公安民警”“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特等劳模”等荣誉称号。
从警26年来,他破获大要案件75起,抓获逃犯68名。他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常年不休,因劳累过度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被医院诊断为中晚期肺癌,2012年,倒在了“清网行动”的工作岗位上。2012年新年的正月初二,由于新年,镇上汽车很多,交通出现堵塞。此时,曾大才不顾身体的不适,在镇上指挥交通。疏导完交通,他又赶回所里,主持开展“清网行动”,而此时,曾大才已经不能正常走路了。面对身体上的不适,有同事劝他早日住院治疗,但曾大才总会说这是小时候落下的病根,不碍事。就是在武汉住院期间,他也仍然牵挂所里的工作,趁着癌症化疗的间隙,回到所里处理工作,一直到生命的尽头。
请拟写一段在“全省优秀人民警察”颁奖典礼上为曾大才的颁奖词,要求语言连贯得体,使用多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共40分,共1题)
16.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与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 - 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原定由吉隆坡飞往北京。该飞机本应于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6:30抵达北京。
马航失联之后,我听到的该航班乘客家属说得最冷静的一句话是,我希望他死的时候不是特别痛苦。相比那些在坠机发生72小时后还在坚持相信奇迹的人来说,前者是真正的达观。
人生在世,过马路、乘飞机、结婚、生孩子,什么没有风险?有人进医院割盲肠就没有再出来。我们忍受不了的不是死亡,而是人在光天化日下消失,因为他们把我们抛弃了。
请你想象一下马航失联之后的遭遇,写一篇文章。
二、古今异义(必修1~5)
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1、 贰: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荆轲刺秦王》
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眼泪。今:鼻涕)
6、币:持千金之资币 (古:礼物。今:货币)物
6、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7、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8、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宫廷的侍卫。今:称中医医生)
9、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投击。今:拿着)
10、股:断其左股。 (古:大腿。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11、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
12、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
13、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
14、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
《鸿门宴》
15、婚姻: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16、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义;……的原因;今: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
17、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今义:程度副词)
18、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19、河南:臣战河南 。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
2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今义:略)
21、再:再拜献大王足下 ( 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22、山东: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肴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23、细说: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指详细地说)
必修二《离骚》
24、衣、裳: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古义:上衣为“衣”,下衣为“裳”。今义:指衣服。)
25、浩荡: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指荒唐。今义:指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
26、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指不得志。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7、流亡: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指随水流而消逝。今义:指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或祖国。)
28、固然:自前世而固然。 (古义:指本来就是这样。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或表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孔雀东南飞》
29、自由: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自由自在 。)
30、要:虽与府吏要。 (古义:约。今义:需要。)
31、可怜: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 。今义: 同情人家。 )
32、适:适得府君书。 (古义:刚才。 今义:适合。 )
33、却:却与小姑别。 (古义:回头。今义:转折连词。)
34、千万:千万不复全。 ( 古义:无论如何。 今义:再三叮嘱。)
35、扶持:好自相扶将。 (古义:扶持 今义:/)
36、何意:何意出此言。 (古义:料想。 今义:心意。)
37、劳劳:举手长劳劳。 (古义:怅惘若失)
38、奄奄:奄奄黄昏后。 ( 古义:暗沉沉的。 今义:气息将绝。)
39、逢迎:蹑履相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奉承、拍马。 )
40、交通:叶叶相交通。 (古义:连接。 今义: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工作
41、下床: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古义:从座位上起来。今义:离开床)(床:古指一种坐具)
42、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 (古义:多多劝告。今义:谢谢。 )
43、白:便可白公姥。 (古义:告诉 。今义:一种颜色。)
44、谴:为仲卿母所谴。 (古义:遣返,休,指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 。今义:派遣)
45、否泰:否泰如天地。 (古义:坏运气和好运气 。今义:否定;平安,安定。)
46、渠:渠会永无缘。 (古义:他 。今义:人工开凿的河道。)
《兰亭集序》
47、次:列坐其次。 (古:旁边,水边;今:次序,等第)
48、向:向之所欣(古:过去,从前;今:有方向、对着、偏袒等意思 )《赤 壁 赋》
49、斗牛: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50、白露:白露横江。 (古:白茫茫的水汽。 今:二十四节气之一 。)
51、茫然:凌万顷之茫然。 (古:旷远的样子。 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
《游褒禅山记》
52、十一: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 )
53、非常: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nbs; 今义:很,十分。)
54、至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古义:到; 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55、于是:于是余有叹焉。( 古:“于”,介词“由”;“是”,代词,代这种情况。 今:合用为连词。)
56、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泛指求学的人 。今: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必修三《琵琶行(并序)》
57、左: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古义:贬官,降职 。今义:方向,和右相对)
58、明年: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相对的)第二年,这元和十一年。今:今年后第二年)
59、因为:因为长句。
(古义:因此创作。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长句:古指七言诗。)
60、颜色: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神态、脸色、姿容。今义:色彩。)
61、老大: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年龄大。今义:排行第一的人。)
62、向前:凄凄不是向前声。 (古义:从前,刚才。今义:往前。)
63、当心:曲终收拨当心画。(古义:在……中心。今义:小心,留神;胸部的正中,泛指正中间。)
64、突出: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冲出来。今义: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
65、整顿: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整理。今义:对混乱的局面进行治理。)
66、去来:去来江口守空船。 (古义:去了以后 。 今义:去和来。)
《寡人之于国也》
67、凶:河内凶。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 。今义: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
68、河内:移其粟于河内。 (古义:黄河以内 。今义:河道内。)
69、加: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副词,更 。今义:动词,增加。)
70、走: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跑,逃跑;今义:行 。)
71、养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 (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72、然而:然而不王者。 (古义:“然”这样,“而”却,但是。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73、填:填然鼓之。 (古义:拟声词,模拟鼓声 。今义:动词,增加。)
《劝学》
74、金: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 今义:指黄金。)
75、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验,检查;今:探亲;)
76、博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博的学问 。今义:指知识、学识的渊博。)
77、假: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今义:与“真”相对。)
78、爪牙:蚓无爪牙之利
(古:爪子和牙齿,或比喻帝王得力的助手 。今:指坏人的党羽、帮凶。)
79、以为: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 。今义:认为.)
80、疾:声非加疾也。 (古义:快 。今义:病。)
81、跪: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腿 。今义:指跪下。)
82、用心:用心一也 。 (古义:因为心思。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8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安置,安身;今义:某人某事物上。)
84、江河: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古义:先秦时专指“长江”“黄河” 。今义:泛指江河。)
《过秦论》
8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86、赢:赢粮而景从。 (古义:担负,背负。 今义:胜或获得。)
87、以为: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把……作为 。 今义:认为。)
88、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古义:吝惜 。 今义:喜欢,爱护。)
89、以致: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古义:用来招致 。今义: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后果。)
90、于是:于是六国之士, (古义:在这时。 今:表承接,用在后面分句前。)
《师说》
91、学者:古之学者必有师 。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92、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93、不必: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
94、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否定副词。)
95、从: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而且 今: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96、众人:今之众人 。 (古义:一般人 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97、小学: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
98、拜:拜为上卿 (古义:授予官职)
99、寿:请以咸阳为赵王寿 (古义:向人敬酒或献礼。 今义:寿命,岁数等。)
100、亲戚: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近亲及姻亲,内亲外戚。今义:与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成员。)
101、指示:请指示王(古:指给……看。今: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102、前进:于是相如前进缶(古义: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走。)
103、宣言: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扬言,到处说。今义:国家宣传的事。
104、布衣:布衣之交。(古义:平民。今义:布衣服。)
105、左右:左右欲刃相如。(古义:左右的侍从。今义:方位名词。)
106、鄙贱: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 (古义:目光短浅。今义:卑微。)
107、约束:未尝有坚明约束者。(古义:名词,约定、契约。 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108、不肖:臣等不肖,请辞去。 (古义:不才。 今义:品行不好。)
109、宾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古义:门客。 今义:客人。)
《苏武传》
110、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111、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112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113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114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115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16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117、操持:卧起操持。 (古义:同义复词,拿着。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筹办。)
118、货物:以货物与常。 (古义:财物,礼品。 今义:出售的物品。)
119、实在: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120、从容:常从容淡静。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121、因此:欲因此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因果关系连词,结果。)
122、女弟: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和妹妹。)
《张衡传》
123、俗人:不好交接俗人。 (古义:追求功名和富贵的人。 今义:庸俗的人。)
124、周密: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细致。)
125、激扬:振声激扬。
(古义:清脆响亮。今义:激浊扬清;激动昂扬;激励使振作起来。)
126、因此:伺者因此觉知。 (古义:凭借这个。今义:因果关系连词,结果。)
127、下车:衡下车。 (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走下车。)
128、学者: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古义:有学问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必修五《归去来兮辞》
129、征夫:问征夫以前路 (古:行人;今:指出征的.人)
130、人事:尝从人事, (古:做官。 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事理人情。)
131、幼稚:幼稚盈室。 (古义:小孩。 今义:年纪小或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32、情话: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之间表示爱情的话。)
133、追:知来者之可追。 (古义:挽救,补救。今义:追赶,追求。)
《滕王阁序》
134、宰: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古义:县令 今义:动词,宰杀)
135维: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古义:在 今义:维护,维持)
136悲:谁悲失路之人 (古义:同情 今义:悲伤)
137、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贫穷,少钱)
138、赊: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古义:远 今义:赊欠等)
139、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古义:这 今义:常作判断词)
140、再: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
141、逢迎:千里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145、上路:俨骖 于上路。 (古义:高高的路。今义:动身。)
146、介:一介书生 (古:个。 今:介绍,介于)
147、学士:孟学士之词宗 (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常用来指学位)
148、数:识盈虚之有数 (古:定数 今:数量)
149、彩:彩彻区明 (古:日光今:彩色)
150、秋:序属三秋 (古:秋季的第三个月今:三个秋季)
151、猖狂:阮籍猖狂 (古:狂放,不拘礼法;今:肆无忌惮)
152、见机:君子见机 (古:看见细微的征兆。今:看机会看形势
《逍遥游》
153、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154、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155、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156、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
157、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春节)
158、海运: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动。今义:海洋运输。)
159、虽然: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连词,用于上句开头,承认甲为事实,但乙并不因甲事而成立 。)
160、生物: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古:天空飘浮的生物或云气、尘埃等。今:动、植物、微生物等。)
161.之二虫又何知 (古:泛指动物。 今:虫子。)
162.野马也,尘埃也 (古:流动的雾气。今:野生之马。)
163.蟪蛄不知春秋 (古:四季。今:春季和秋季,岁月;人的年岁)
164.我决起而飞 (古:快速的样子 今:决定)
165.枪榆枋而止 (古:触,碰 今:枪械)
166.适莽苍者 (古:往 今:刚好)
167.抟扶羊角而上九万里 (古:旋风 今:羊的角)
168.行比一乡 (古:合 今:比较)
《陈情表》
169、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170、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成人自立。今:(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
17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报答 今: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17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
17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古:申诉,诉说 今: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174、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辛酸苦楚,苦衷。今义:身心劳苦)
175、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赶快往前 今义:很快地跑)
176、拜臣郎中 (古义:尚书部的属官 今义:中医医生)
177、星火:急于星火。 (古:流星的光,比喻急迫。今:指微小的光。)
178、告诉: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今义:受害人向法院告发。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179、寻:寻蒙国恩。 (古义:不久。 今义:寻找。)
180、除:除宦洗马。 (古义:授予官职。 今义:去掉,不计算在内。)
181、婴:刘夙婴疾病。 (古义:绕。 今义:婴儿。)
182.晚有儿息 (古:子 今:气息;停止)
18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拳拳。今:少;不重要)
184.人命危浅 (古:不长。今:和深相对)
185.日薄西山 (古:迫近 今:轻微,少)
18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停止 今:没有用的)
龙锐
★ 北大清华学子给考生支招:如何给自己心理减压
★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梳理
★ 数学总复习梳理试题
★ 初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梳理
★ 谈复习备考演讲稿
★ 对高考学子的祝福语
★ 给高考学子升学祝福语
★ 祝高考学子的祝福语
★ 高考政治知识
一、多音字?
脏zāng(肮脏)zàng(肝脏)?
给gěi(送给)jǐ?(给予)?
磨m?ó?(折磨)m?ò(石磨)
恶?è?(凶恶)w?ù?(厌恶)?
二、近义词?
悲惨--悲苦?驱赶--驱逐?立即--即刻?
饶恕--宽恕?违抗--违背?坚决--坚定
三、反义词?
危险--安全?惩罚--奖励?错误--正确??
坚定--动摇?痛苦--快乐?屈服--抗争??
违抗--顺从?
四、理解词语?
悲惨: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本课指人类没有火的时候生活很痛苦。
驱赶:驱逐赶走。本课指用火驱逐赶走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惩罚:处罚。本课指宙斯对普罗米修斯采取残忍的手段,作为对他的处罚。?
领袖: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等的领导人。本课指宙斯是众神的领导人。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嘱咐。本课指宙斯命令火神惩罚普罗米修斯。
敬佩:敬重佩服。本课指火神佩服普罗米修斯。?
饶恕:免予责罚。本课指火神劝告普罗米修斯,只要认错,就请求宙斯对他免予责罚。?
屈服:对外来的压力妥协让步,放弃斗争。?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本课用来形容宙斯十分恼怒。
愤愤不平:心中不服,感到气愤。本课指大力神对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感到很生气。愤愤,很生气的样子。
五、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天神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拿取火种给人类。?
第二部分(第3-8自然段)写宙斯严厉地惩罚普罗米修斯,使他受尽折磨。?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写普罗米修斯被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所救,重获自由。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盘古开天地》知识点
一、多音字:
1、倒 dǎo 摔倒 东倒西歪;dào 倒茶 倒背如流
2、中 zhōng 中间; zhòng 中奖
3、抡 lūn 抡大斧 lún 抡材(挑选材料)
4、劈 pī 猛劈;pǐ 劈叉
5、降 jiàng 升降;xiáng 投降
6、血 xuè 血液;xiě出血了
7、创 chuàng 创造;chuāng 创伤
二、近义词:
辽阔—广阔 茂盛—旺盛、茂密 混沌—模糊 黑暗—昏暗
漆黑—黑暗 滋 润—滋养、润泽 奔流不息—奔腾不息 缓缓—慢慢
周围—四周
三、反义词:
漆黑—明亮 上升—下降 辽阔—狭窄 茂盛—稀疏 枯萎
重—轻 清—浊 黑暗—光明 滋润—干燥 缓缓—迅速
四、词语解释:
1、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2、混沌: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 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3、奔流不息:指水急速地流动而不停息。
4、茂盛:生长得多而茁壮。
5、滋润:增添水分,使不干枯。
6、创造:做出了新的成绩或东西。
7、抡:用力挥动。
8、黑暗:光 线不足。
9、猛劈:使劲用刀斧由纵面破开。
10、缓缓:迟,慢。
11、浊:浑浊
12、降:落下。
13、逐渐:渐渐
14、祖宗:一个家族的上辈,多指较早的。也指民族的祖先。
15、气息:呼吸时出入 的气。
五、词语辨析:
1、辽阔 广阔:都有宽广、宽阔的意思。
区别在于:辽阔还含有空旷的意思,多 用来形容海洋、土地、草原等;广阔多用来形容视野、天地等,有时可以换用。
例句:那是一片 辽阔的沙漠。
中国广阔的市场充满着机遇。
2、逐渐 渐渐:二者都有表示缓慢的变化之意。
渐 渐着重指一点一点无阶段性的变化,使用范围广,除用于人们的意识的过程、较长的活动外,还 可用于自然事物的变化;而逐渐则着重指一步一步有明显阶段性的变化,使用范围较窄。
例:天 气渐渐冷了,他的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
六、词语听写:
宇宙 黑暗 上升 下降 气息 四肢 肌肤 辽阔 血液
茂盛 滋润 创造 奔流不息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鸡犬不宁
后羿射日 叶公好龙 好娲补 天 八仙过海 开天辟地
七、隆隆的雷 飘动的云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滋润万物的雨露 美丽的宇宙
八、中国的神话人物:
盘古—开天辟地 精卫—填海 夸父—射日 女娲—造人、补天
后羿— 射日 仓颉—造字 神农氏—尝百草 燧人氏—钻木取火
愚公移山 哪吒闹海 嫦娥奔月 娥皇女英 共工怒触不周山
大禹治水 牛郎织女 巨灵擘山 八仙过海
百鸟朝凤 杜鹃啼血 刑天舞干戚 孟姜女哭长城 鲤鱼跳龙门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蝴蝶的家》知识点
一、多音字
嚷:rǎng叫嚷 rāng嚷嚷
雀:qiǎo家雀儿 què雀跃
二、词语解释
躲避: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震撼:震动;摇撼。
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造句:千万不要把这件事喧嚷出去啊。
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素洁:素净洁白。
确信:坚定地相信;坚信。造句:我们确信这一崇高理想一定能实现。
三、反义词
轻盈——笨重 柔弱——坚强
确信——怀疑 高兴——痛苦
鲜艳——暗淡 密集——稀疏
四、近义词
躲避——躲藏 震撼——摇撼
喧嚷——喧哗 轻盈——轻快
素洁——素净 柔弱——软弱
猛烈——激烈 确信——坚信
确定——肯定 高兴——兴奋
五、词语拓展
ABB式:黑压压 水淋淋 湿漉漉 沉甸甸
金灿灿 笑吟吟 水灵灵 好端端 美滋滋
六、课文主题
二、识记下列四字词语
三、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1.不识好歹:不知好坏。指愚蠢, 缺乏识别能力。
2.赏心悦目:因欣赏美好的事物而心情舒畅。
3.念念有词:旧指和尚念经, 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4.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5.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打扮艳丽。
6.承前启后:指继承前人事业, 为后人开辟道路。
四、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社戏》的作者是鲁迅, 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其代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的“社”原指土地庙或土地神, “社戏”是指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2.《端午日》的作者是沈从文, 原名沈岳焕, 湖南凤凰县人。代表作有《边城》《长河》等小说。沈从文读过两年私塾, 仅在小学受过正规教育, 他的知识和智慧更多是自然和人生这部大书给予的。他的作品取材广泛, 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各色人物的生活, 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3.《本命年的回想》的作者是刘绍棠, 中国著名作家, “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刘绍棠因受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 从而走上了乡土文学之路。他的作品通常以乡村生活为题材, 格调清新淳朴, 文笔通俗晓畅, 描写从容自然, 结构简洁完整, 乡土色彩浓郁。他创作了洋洋洒洒600万字的乡土文学作品, 其中有不少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4.《春》的作者是朱自清, 原名朱自华, 字佩弦, 号秋实, 原籍浙江绍兴, 生于江苏东海, 长于江苏扬州, 故称“我是扬州人”。他毕业于北京大学, 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中国现代诗人、散文作家。以散文闻名, 其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录于《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 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其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
5.《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 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勤奋好学, 博览奇书, 一生足迹遍及半个北部中国, 在此基础上撰著的《水经注》四十卷, 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历来研究《水经注》已成为专门的学问, 称为“郦学”。郦道元写景, 遣词精当, “词组只字, 妙绝古今”, 或用白描, 或施浓彩, 疏落有致, 都能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意境。《水经注》文章清丽, 富于变化, 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著作。《水经注》还开创了山水游记的先河, 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李白、杜甫的诗篇里, 都吸收了《水经注》的艺术滋养。柳宗元也深受郦道元的影响。苏轼说:“嗟我乐何深, 《水经》也屡读。”这是苏轼对《水经注》文学语言的艺术感染力的赞赏。
6.《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 著名小说家、剧作家, 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老舍有“语言大师”的称号, 一生写了800余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 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 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等。
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 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 所运用的群众口语, 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 取材较为广泛, 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 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 并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 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7.《夏》的作者是梁衡, 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 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在散文创作方面, 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 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 行文草木有灵, 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 特别是历史伟人、名人题材的写作, 其作品《晋词》《觅渡, 觅渡, 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8.对联常识
对联, 也称楹联、对子, 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意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 始创于五代时期, 盛于明清,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的形式工整, 平仄协调, 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 所以, 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意, 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
对联的长度不定, 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 长则可达几百个字。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 下联在左。
五、背诵下列语句
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宛转, 悠扬, 使我的心也沉静, 然而又自失起来, 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2.《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3.《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4.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 有的地方雪厚点儿, 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
6.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7.春之色为冷的绿, 如碧波, 如嫩竹, 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 如夕阳, 如红叶, 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 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 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六、积累下列文言词句
5.重点字词
略无 (完全没有) 飞漱 (飞泻冲荡) 沿溯 (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良多 (确实很多) 涧肃 (山涧寂静) 属引 (连续不断, 引:延长)
6.重要译句
(1)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翻译: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 遮蔽了天空和太阳。
(2)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翻译:白色的急流, 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 倒映着 (山石林木的) 影子。
(3)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翻译:江水清澈, 两岸山峰高峻, 山上草木茂盛, 的确是趣味无穷啊。
七、鉴赏下列古诗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赏析】诗人敏锐地抓住了最具早春特色的景物———如酥的小雨、朦胧的草色, 运用比喻、对比、反衬的手法, 描绘了一幅清新恬淡、情趣盎然的早春图。第一句“天街小雨润如酥”, “酥”就是奶油之义。经受如酥小雨的滋润, 草色清新、柔嫩, 透过雨丝遥望草色, 更给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之美。“草色遥看近却无”, 兼摄远近之景, 传神地描绘出早春之色, 表现了诗人在久盼中突见草色的无限喜悦之情。“最是一年春好处”, 一年之计在于春, 而春天的最好处又在早春。早春时节的草色是柔嫩的, 更是娇贵的。诗的结尾说“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人认为早春的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绿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这一对比, 更加反衬出了早春的特征。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在这首词中, 写晴, 作者抓住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物, 明月、清风、鹊、蝉、蛙和清风送来的稻花香, 既写出了所见、所闻, 又写出了所嗅, 使人如身临其境。“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写出了农家的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 抒发了人逢丰年的喜悦。这正是作者心情的自然流露。这一句写得有景, 有声, 有情, 三者水乳交融, 真是情景相生, 声情并茂。
写雨, 既有层次, 又有特色。先以“七八个星天外”写雨前的天象, 再以“两三点雨山前”写骤雨来临, 最后写雨中人的心理变化。他想起了“社林”边的“茅店”, 可那是“旧时”, 不知现在在否。等他转过“溪桥”, “茅店”忽现!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忽见”一词, 把人物的喜悦心情活脱脱地再现出来。这一句写得灵活、轻快, 富有情趣, 读后, 那个急而复喜的雨中人的形象, 历历如在目前。
3.《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推荐阅读:
必修四文言知识梳理04-03
高一语文学必修四考试知识点09-23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05-26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材分析(课文分析+知识点)01-09
必修基础知识点梳理06-14
高二语文必修四作文02-10
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03-26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梳理10-29
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题10-27
必修四语文默写及答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