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考研学校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文地理学考研学校(精选8篇)

人文地理学考研学校 篇1

人文地理学传统厉害的学校和研究院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

在这里北京大学的地理学就不要说了,拥有地理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也是拥有地理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中山大学的人文地理学也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科学院虽然没有国家重点学科,但是其地理学在全国的地位可想而知。这五个是人文地理学的最高学府,也是考研难度最大的学校和研究院所。

拥有人文地理学博士点的学校:安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这些学校拥有人文地理学的博士点,其中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虽然不是“211”高校,但是这几个学校的人文地理学的难度并不小,热度可想而知了。在这些高校里,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的难度应该相差不大,都是211的院校,而且人文地理学综合实力并不差,具体排名可以参考上面的网站,其中南京师范大学是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估计是这批学校里最难的,原因大家都知道。

拥有人文地理学硕士点且是211工程的学校:湖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昌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延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浙江大学。其中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的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一个档次上次的,报考人数和报考难度相差不大,但是华南师大因为地处广州,而且学校公费比例大,所以相对比较热门。浙江大学虽然没有博士点,但是由于是全国知名大学,所以报考人数并不低,而且由于招生人数少,难度非常大。云南大学虽然地处偏远,但是学校是211,而且人文地理学还可以,报考虽然不如湖南师大、华南师大、西南大学,可是并不会差到哪去,但是2011年人文地理学需要调剂的。南昌大学虽然是211,可是人文地理学只有一个硕士点,而且是挂靠在南昌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综合实力相信大家都知道,排名在全国不怎么样。所以并不是很热门,难度也不是很大。前几年因为有个方面不考数学,导致了很多学生的报考,最激烈的一次就是2008年。不过从2009年开始要考数学后,难度就大大降低了,每年都需要调剂,不过2011年没有调剂。延边大学在吉林延吉,地处偏远,不过由于是211,所以并不需要调剂。

拥有人文地理学硕士点的一般学校:江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广州大学、华侨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这些学校就不要多说了,由于本身实力和地理位置等相关原因,并没有上面的学校那么热门。不过西安外国语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华侨大学、广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基本是不需要调剂的,一志愿报考人数一般都能录满。

不过今年教育部公布了新一批的学科学位点,增加了不少新的学校,但是现在因为没有招生,所以实际的效果并不知道。

可能还有一些科研院所招收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生,但是一般都属于中国科学院的分支科研机构,这里就不多说了,难度大家应该知道。

人文地理学在09年以前都不是很热门,因为有的学校不考数学,而且单科和英语分数线非常低,导致这几年的报考人数激增,而形成了现在僧多粥少,报考人数多余,每年不少考生落榜的局面。所以大家报考的时候请慎重选择,因为人文地理学并不是很好就业,如果大家是为了考研而考研,只是为了一个文凭的话,劝大家不要贸然报考,以免大家读研期间后悔!

下面说下人文地理学不考数学而且报考相对热门的学校:属于“985”和“211”的学校有武汉大学、浙江大学,这两个学校的报考难度是不考数学中最大的,因为前面这两个“荣誉”就增加了不少报考人数。属于“211”的学校有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这几个是不考数学的重点大学中报考相当热门的,而且招收的学生也比较多。其中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的分数线也是水涨船高,今年的分数线大家看看就知道了。华南师范大学虽然分数线不高,但是每年改卷的老师压分相当严重,今年需要调剂是没有想到国家线会上升这么多,但是本身学校的生源并不差。湖南师范大学今年报考人数有200多人,虽然没有压分,但是上线的人数就有60-70个,虽然录取了42个,但是竞争相当激烈。西南大学也是如此的情况,分数线非常高。西北大学虽然不考数学,但是试卷的难度并不容易,而且地理学也非常有实力。中国地质大学的情况也是如此,比较热门的学校。非重点大学报考相对热门的学校有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华侨大学、湖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学考研学校 篇2

一、学校实行人文管理的现实意义

与理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 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实施管理不同, 人文管理是将人看作一种待开发的潜力巨大的资源, 强调人的精神需求, 以激励、调动、激活行为主体内在需求和动力、追求主动发展为主要手段, 着眼于管理人的思想, 间接影响人的行为。由于人文管理模式在组织形式、管理手段等方面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 体现出强大的优势, 因而成为学校管理方式嬗变的必然选择。

(一) 人文管理是学校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

学校教育是具有人文特点的事业。学校管理的过程, 本身就存在一些无法监控和衡量的因素。这决定了学校管理不可能简单僵硬地运用固定的劳动规则来衡量、评价一切, 更不可能按预先的、硬性的规章制度来处理和解决问题。只有通过人文管理, 用共同的价值观、精神和道德规范影响和教育教师把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统一起来,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把学校的资源有效地整合积聚起来, 使各相关要素发挥最高的效能。人文管理既反映出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的高低, 也展示着学校精神的内涵, 是学校增强竞争力、推动变革、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二) 人文管理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客观需要

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一方面, 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了对教师的管理不能过分依赖明晰精确、科学理性的管理方法;另一方面, 其劳动成果往往体现在学生的成长成才和社会价值上, 很难用精确的量化标准来衡量。因此, 教师希望学校管理者承认并尊重他们个人的价值和尊严, 更希望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这不仅是教师个体精神上的需要, 也是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需要。人文管理重点着眼于管理人的思想, 强调尊重每一位教师, 倡导学校与师生员工的共同发展, 更有利于创设有利于教师个人发展的工作机制, 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提高工作效率, 帮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

(三) 人文管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优秀的学校文化, 孕育优秀的学校教育, 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人文管理强调通过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的打造, 为学生全面发展营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搭建共同的精神家园。尤其是作为学校文化核心的精神文化,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着环境熏陶和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这样的教育, 往往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因素, 在学生个人成长历程中持续而稳定地发挥作用。因此, 实行人文管理, 是创建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加强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二、学校人文管理的方法与路径

(一) 以人文本, 健全规章制度

人的自觉性通常要借助于规章制度的约束。忽视制度管理, 往往无法保证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人文关怀就会成为空谈。所以, 管理应先从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着手。理性管理往往喜欢把数字和指标体系作为教师评价的全部, 忽视了教师作为管理主体的作用和教师工作的灵活性和复杂性, 显现出种种弊端。而人文管理少了条条框框等外力的限制约束, 易于从内心深处激发个人的内在潜力。以人文本, 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是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的关键。制度一经制定, 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都不能置身制度之外, 也不能感情用事或徇私情。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也保持制度的稳定性。

(二) 以人为本, 营造关爱氛围

1. 尊重关心教师。

教师视尊重为第一需要。因此, 学校管理者一要尊重教师, 通过鼓励其参与管理, 唤起教师对学校发展目标的关心和兴趣, 让教师认识各项目标的内容、意义和相互关系, 以利于协作, 同时, 鼓励教师从中得到经验、启示和能力的锻炼, 实现价值。二要学会倾听。现实生活中的职务和地位的差别, 容易让管理者与教师之间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真诚倾听, 能缩小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认识和感情上的距离, 不仅能帮助管理者获取大量的信息, 而且可以帮助管理者认识和欣赏教师, 与广大教师建立一种更为融洽的关系。三要了解教师需求, 尽可能帮助教师解决难题。

2. 理解宽容教师。

理解, 就要关注教师的成长进步, 鼓励教师放手独立工作。要善于心理换位, 帮助教师树立自信心, 取得情感共鸣。对教师的合理需要, 应尽量创造条件予以合理满足;在教师的需要与集体、社会需要发生矛盾时, 要教育、引导教师认识到其个人需要是在集体和社会中实现的。要根据不同层次教师需要的不同进行引导帮助, 如学校可以积极为年轻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 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引导他们在为学校服务、学校的发展中取得成就;可以创造工作条件帮助中年教师满足成就的需要, 引导他们在团队共同进步中做出个人成绩。

宽容, 就是要对持有不同观点的教师公正宽容对待。通过说服、宣传、沟通、交流、创设情境, 对教师的不满情绪进行疏导, 有效转变教师态度。对因为有过工作失误, 害怕再犯错误或工作中有很大压力的教师, 要正确理解和更加宽容。要认识到, 教师的心理挫折常常反映了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弊端, 管理者应当深入了解原因, 在管理工作中做一些改进。既不能担心因管理方法不妥, 造成教师懈怠工作, 甚至引发纠纷, 为顾面子而不去管;也不能认为做人的工作要靠教育, 以不便管、不敢管、不能管为由不作为, 造成了管理上过分宽容的无原则性, 影响学校的发展。

3. 激发鼓励教师。

理性管理和人文管理都强调对教师的激励。理性管理重物质激励、重惩罚, 人文管理重精神激励、重表扬。事实上, 教师虽然关心自己的生活, 希望提高物质待遇, 但同时也希望在精神上有所满足, 得到尊重。人的管理首先是人心的管理。任何人在感情上都需要尊重、信任和理解。因创新素质教育模式闻名的北京十一学校推进改革的一个策略便是“鼓励先进、允许落后”。学校通过创立“王春易教学方式变革研究室”、“方习鹏教学评价研究室”、“周志英探究教学研究室”、“贺千红过程评价工作坊”、“侯敏华学生咨询工作坊”等, 为“先行者”创设了良好的工作情境;还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在各种大小场合现身说法, 把他们的照片与主要事迹贴在学校主道旁的宣传栏里, 让他们传递变革的希望与力量, 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同事。学校管理者在管理中也要从调动教师积极性、能动性着手, 多给教师一些“感情投资”。可以通过帮助教师树立正确可行的奋斗目标, 进行目标激励;可以通过交办一些重要任务, 进行信任激励;可以通过评优表彰, 进行荣誉激励;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自我保健、生活指导等方面的宣传、指导和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 调试教师心理压力, 丰富教师业余生活, 减轻教师心理疲劳及压力, 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为教师提供实现志向和发挥才能的机会, 进行情感激励。

(三) 以人为本, 管理重心下移

理性管理要求对学校内部的一切工作加以分工。但实际操作起来, 分工不可能穷尽所有, 而且各项工作的划分一经固定下来就容易变得死板。随着工作的进行, 经常会出现一些没有被明确是谁或由哪些部门管辖的事务, 极易产生推诿。当前, 很多中学推行的级部主任分级管理和高校推行的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正是通过管理重心下移, 探索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探索。教育管理着就是要通过改革, 明确不同层级的管理职能、权利和职责, 赋予下一层级更多的权利, 以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上的优化, 规范管理行为, 激发系部的活力, 减少管理环节和信息流动的障碍。

(四) 以人为本, 实行民主管理

在学校内部, 教师是具有双重角色的。从管理的层级上讲, 教师属于学院的职工, 是被管理者;而同时, 教师又是具有独立自主性的专业人员。不同的角色定位, 必然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作为专业人员, 其行为选择多以专业知识为基础, 而作为职工, 要求教师的一切行为接受来自行政权威的控制。而行政工作与教师及教学工作的性质、特点也决定了很难用同一个标准来对工作成果进行客观评价、比较, “专业取向”与教师“纪律控制”之间必然产生激烈的冲突。所以, 在学校内部既有专业管理, 又有行政管理, 他们在功能上互相协调、互相补充, 又各有特点。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不能仅仅通过行政权威来进行管理, 必须更多地发挥民主的作用。民意可疏不可堵。管理者要积极建立平等对话制度, 鼓励教师参与管理决策。在管理措施出台之前, 要多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 对于不同意见不能简单粗暴地依仗行政权威进行压制, 而要认真对待, 仔细研究, 吸收其中的合理部分。要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 树立学术权威, 把学科发展等专业性问题交给学术权威界定、处理。

(五) 以人为本, 加强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秀的学校文化, 能凝聚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精神文化包括共同愿景、学校精神、办学宗旨、管理理念、教育观念、校风、校训、教风和学风、学校的各种典礼、文化活动以及人际关系等。精神文化的构建直接影响学校办学方向和师生的活动方式, 制约着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学校要让师生以创新的思维, 从教育的特点和学校自身的实际出发, 共同参与学校愿景的策划。通过学校规划、管理, 达成共同愿景, 将学校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紧密结合起来, 使组织内部焕发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袁小平.从对峙到融通——教师管理范式的现代转向[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钟惠英.高校教师柔性管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浅谈学校人文教育 篇3

一、人文教育提出的背景

人文知识缺乏。现在的不少学生懂得因特网,懂得炫,懂得酷,可就是不了解长城、黄河,不了解孔子、孟子、范仲淹,不了解《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试想他们怎么可能为自己的民族献身?怎么可能为自己的祖国出力呢?

人文精神缺乏。浮躁、肤浅、盲从、冷淡和求利的情绪,或多或少在滋生蔓延。有些学生信仰危机、荣誉感淡漠、进取意识衰退、价值观念混乱、道德水平下降、道德准则失范、道德行为失序。

教师施暴、学生暴力杀亲案件增多。最近几年来,关于教师施暴、学生暴力杀亲等新闻时有见诸报端,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令人费解和不安,引起社会公议。

科学技术如果丧失了人文价值和人文目标,那后果就不仅仅是危及人类的精神生活,历史上很多触目惊心的事实屡次证明了这一点。日本的细菌部队和德国集中营的活体医学实验,用先进技术做没有人性的事情,那是科学技术的堕落。电子宠物让我们的小孩失去了感受生命的能力,而电动玩具的设计似乎是以把青少年训练成杀人不眨眼的杀人魔为目标。从电动玩具的演变就可以看到年轻人的需求是什么,就是新奇和刺激,追求新奇和刺激的结果就是让我们的青少年学不会怎样去尊重别人,不会尊重老年人,甚至会反过来否定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网络最大的特性—匿名和多重身份的扮演,让小孩子从小就学会不用对自己的言论负责,12的岁小孩在网络上可以轻易实现当20岁妙龄女子的梦想。

二、开展人文教育的意义

人才是现代化建设的出鞘之剑。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只会一门专业知识或一门技艺,不懂哲学,不懂文学,不懂历史,不讲礼貌,不讲道德,不讲奉献,专门利己,毫不利人,急功近利,躁动不安,心胸狭窄,趣味庸俗,除了物欲膨胀不知人生的意义,这样的人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吗?如果接班人都是这样一些人,我们的国家还能建设成为文明、进步、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吗?我们的民族还有前途和希望吗?

三、人文教育资源的利用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一贯有着优秀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的传统。从孔孟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以”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发展到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所有的一切是那样令人欣慰。老子、孔子、屈原、司马迁、杜甫、顾炎武等一代又一代人文思想家,影响着几十代人去进行创作。

四、实施人文教育的措施

人文教育就是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格的完美,它可以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体系,提供良好的人文导向。教师必须将人文教育的目的从大量概念、事实、原理及技术的掌握中解放出来,促进对个体和社会日常生活实践的人文反思,唤醒青少年真正内在的人文需要,培养他们基本的人文素质,帮助和鼓励他们理解历史上高尚的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切实增强学生对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等堕落人文意识的批判力和抵抗力,使他们真正感受和体验到人性的美好和不可让步的尊严。

必须将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教育知识一起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敬业,要教书育人,要为人师表。毫无疑问,要提高业务教师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真正地把传道、授业、解惑融为一体。首先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既充分了解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又深刻认识到近一百年来我国所蒙受的奇耻大辱,要将血的历史教训永记于心。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必须高度重视人文课程建设,不能将其看做是可有可无或无足轻重的东西,必须改变其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边缘地位,将其确定为核心课程之一。必须将人文素质的发展作为全面衡量学生发展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适合于人文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

人文教育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民族灵魂的塑造。忽视人文科学,忽视人类的情感精神,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精神水平的下降,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突出人文教育。

人文地理考研笔记(补充) 篇4

城市的出现: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们寻求一些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利于交换的地点集中定居,以其手工产品与农牧民进行交换,从而在地域上出现了一种以交换为目的的新型居民点——城市。

(2)近代城市发展时期(18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a.城市发展加速,城市规模越来越大。190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13.6%,1950年达28.7。b.城市功能趋于多样化。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科技、文化、信息及商业中心。c.城市地域结构日益复杂化,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功能分区。

d.城市地区分布差异显著。其中工业化国家城市发展迅速,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缓慢。

7、客家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起源:该方言形成于宋代以后,后来移民为“客”,早来定居者为“主”,因而出现了“客”或“客家”之称,由于山区封闭,形成“主”“客”语言上的差别。

地理分布:客家方言的分布既有相连成片的地区,又有较多的语言岛。主要分布于粤东、粤北、闽西、赣南,此外在广东、海南、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台湾、广西还有分散的“岛状分布”

语言的传播特性

1、外延性

2、连续性

3、层序性

4、复合性

5、竞争性

6、演化性

7、阶层性

二、语言的传播与环境

(一)、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特别是地形条件对语言的传播影响极大,对于一个地形复杂的区域而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区域外的语言难以进入。二是区域内的语言也难以对区域外的语言产生大的影响。

由于地形复杂的地区阻碍了语言的传播与交流,因而语言种类繁多,而地理条件单一的地区有利于语言的传播与交流,因而语言的种类少,且分布范围广。

(二)行政区划的影响

1、语言(包括方言)的分布往往同行政区的界线相一致。

2、地区的分化和统一常常引起语言的分化和统一。

3、各地区的语言总是尽量接近行政中心的语言。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

1、移民所带来的语言取代当地土著居民的语言。

2、移民所带来的语言渗透到当地语言中,对当地语言产生影响。

3、移民的语言被当地语言排挤并最终消亡

(四)经济条件的影响

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语言的对外影响力成正比,其原因是: 一是发达国家或经济发达地区,对语言的创造起到了带动力作用(如对新发明、新产品、新的生活方式的命名)。二是落后地区为了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促进和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有必要学习发达地区的语言。

三、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一)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

(二)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

(三)新来移民所带来的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四)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

语言景观:能从语言上直接体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或历史发展状况的景观称为语言景观。

一、世界文字及其特征

(一)文字的本质特征

文字三要素 : “形”、“音”、“义”。

文字体系:图画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汉字为表意文字、英语为表音文字。

(二)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点

1、汉字: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字,它不依附于任何其它文字体系,独立形成和发展。优点:一字一音,形象直观

缺点:字多、书写难度大

2、阿拉伯文字:前身是“那巴泰”文字,后这一文字中出现了阿拉伯的词语,公元四世纪起,用来表达阿拉伯语。

3、希腊文字(略)4.拉丁(罗马)文字

二、地名景观

1、地名景观有以下特点 :特殊性、符号性、变异性

2、汉语地名结构一般为专名+通名。如:李家、王家、张家为专名,“村”为通名,合起来为李家村、张家村等。

《米兰敕令》与基督教合法化

公元1--4世纪初年,早期的基督教,思想上坚持推翻罗马统治,行动上拒绝崇拜罗马神和罗马皇帝,曾屡遭罗马政府的残酷镇压。君士坦丁大帝(约公元274--337年)登位后,开始意识到,基督教可以强化帝国的统治工具,于是在公元313年与他潜在的对手李基尼乌斯在米兰联合发表了《米兰敕令》,规定信奉各种宗教都享有同等的自由.没收的基督教徒集会场所和其他财产一律发还.这标志着基督教的合法化,以及基督教开始和罗马帝国结合.第二节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一、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与主要宗教的传播

(一)移民

(二)传播

1、交流和传教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婚姻是宗教交流的一个重要形式。宗教统治者威望可以促进宗教传播。

2、有组织的传播基督教即是有高度组织化的传教活动,随着西方老牌殖民帝国的扩张,传教士总是有组织地被派往某国或某地区进行传教,而佛教和伊斯兰不属于此列。

(三)领土竞争

伊斯兰教的传播与领土扩张相伴而行。

(四)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有以下几种形式:

1、和平共处:如儒、佛、道的融合,即三教合一。往往在同一座宗教建筑里供奉着儒、佛、道三教的偶像。

2、竞争:如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十字军东征)

3、排斥: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对东方宗教的敌意。

二、宗教与国家民族的关系

1、神权政治:如早期的伊斯兰教,中世纪天主教教皇,2002年前阿富汗的塔利班。

2、政府与宗教:政教合一的国家,中东地区许多阿拉伯国家属之。还有很多国家虽然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但却确定某一种宗教为国教

3、民族与宗教:宗教常常影响着一个民族在政治归属上的合与分,进而改变政治地理格局,当今世界许多民族分裂问题均与此有关。

四、主要宗教分布区

(一)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以及南非、澳大利亚等地,另外,英国、北爱尔兰中(北)部、荷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芬兰、德国等是新教的势力范围。天主教在拉美占统治地位(一些受英、德殖民文化、法律影响的国家除外)。

(二)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其中信奉者以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

(三)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

一、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宗教礼仪、习俗与地理环境

尽管宗教信仰中含有许多超现实成份,但地域性的环境差异仍然对宗教信仰以及宗教风俗起着一定的影响。1.对饮食的影响2.对作息时间的影响3.对资源利用的影响4.对生儿育女的影响5.对文化的影响6.对妇女地位的影响

二、宗教与文化

1、由于宗教以及地方信仰中往往有选择地将本地区某种环境要素神圣化,从而直接保护了某区域的地理环境或某些生物种类,如某些树木,印度教的牛,以及五台山,峨眉山等自然环境。

2、宗教往往起源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而这些特殊的环境对宗教观点(文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沙漠环境对一神论的影响,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均为一神论。

3、宗教圣地是宗教文化的重要代表。宗教圣地主要包括宗教领袖、宗教圣贤诞生、创教或埋葬的地方以及宗教四大佛教圣地、武当、崂山、恒山道教圣地等。

三、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犹太教的9、10月住棚节(农作的开始),3、4月的五旬节(收获季节)便与地中海气候有关。美国基督教的感恩节(11月第四个星期的星期四)是为庆丰收而设立的,而加拿大气候较冷、故感恩节是11月第三个星期的星期四。

第四节宗教景观

宗教建筑是最具代表意义的宗教文化景观。由于人们对于神灵的崇拜,祈求得到神灵的保佑,不惜花巨资修建教堂、神庙、清真寺。各类宗教建筑不仅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建筑水平,而且融合各种艺术精品为一体,在大地上构成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与文化宝库。除寺庙以外,宗教景观还反映在墓地、聚落与地名等方面。

麦加禁寺简介

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阿拉伯语al-Masdjid al-Haram的意译。位于阿拉伯半岛城(今沙特阿拉伯境内)中心,是全世界穆斯林礼拜朝向“克儿白”(天房)的所在地。穆罕默德生前将周围划为禁地,即禁止非穆斯林入内和狩猎杀生、斗殴等行为,故名禁寺。当时只是一块东西宽、南北窄的露天礼拜场所,除“克儿白”外无其它建筑。638年,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扩大了院落,并修建了围墙。646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又进行了扩建并增修了廊檐。656年,阿巴斯王朝哈里发艾卜·加法尔·曼苏尔在扩建禁寺过程中,增加了黄金装饰和各种雕刻,还修建了第一座宣礼塔。后经历代哈里发和当代沙特阿拉伯政府扩建,禁寺面积已达18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万人礼拜。

麦地那圣寺简介

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寺。阿拉伯语al-Masjid al-Nabi的意译。位于麦地那城,又名先知寺。622年9月穆罕默德由麦加迁徙至麦地那时始建,初以椰树杆为梁,用泥巴、干草和树枝搭制而成,围墙高不足2米。经不断扩建,至穆罕默德逝世时面积已达2475平方米。现在的规模是1848年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布杜勒·麦基德费时12年扩建奠定的。1955年沙特政府再次大规模扩建,使圣寺面积达16326平方米。现有8座尖塔,其中两座高70米;5道大门:西面为和平门和慈门,北面为光荣门,东面为妇女门和哲布利勒(天仙名)门。

大殿和走廊由232根圆柱、474根方柱及689道拱门联成一体。殿内的宣讲台有12层台阶,全由大理石砌成。穆罕默德陵墓位于寺内东南角。艾卜·伯克尔和欧麦尔二位哈里发及圣女法蒂玛的陵墓也在寺内。每年都有许多朝觐者来此瞻仰。

耶路撒冷远寺简介

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又名阿克萨清真寺(al-Masjid al-Aqsa)。位于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城内。寺名源于《古兰经》载:穆罕默德一夜之间“从禁寺行到远寺”。相传在穆罕默德圣人复兴伊斯兰教以前,先知苏莱曼始建。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初期确定为穆斯林礼拜朝向。638年,第二任哈里发征服耶路撒冷后重修。705-709年,伍麦耶王朝哈里发阿卜杜勒·马立克·本·麦尔旺及其子瓦利德再一次大规模修建,使寺殿高88米、长90米、宽36米,有大理石圆柱53根,方柱49根。1948年阿以战争发生后,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并陆续拆毁了周围的大部分建筑。1969年8月被焚,远寺许多建筑均遭到严重破坏,属于历史文物的宣讲台也化为灰烬。

一、政治空间结构: 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和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政治地域结构。

二、政治实力结构: 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政治地域结构。

政治扩散: 政治现象在某一地方出现后,可通过各种方式向另一地方传播,被称为政治扩散。有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两种。

美国地理学家M.I.格拉斯纳根据领土大小对当今世界上的国家所作的规模分类

特小国:面积不足2.5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小国:面积2.5万~15万平方公里之间的国家;中等国:面积15万~35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大国:面积35万~250万之间的国家; 特大国: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国家。

(二)领土形状

1、按国家领土的形状特点,可以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六类(见教材)

2、另外一种同样是按照国家的平面轮廓和领土构成将国家分为以下几类:(1)团块状国家(2)几何形状的国家(3)狭长型国家(4)串珠状国家(5)穿孔型国家

目前,世界上150多个沿海国家和地区中,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的有中、俄、美、日、法、印等近120个国家和地区;200海里的国家有巴西、阿根廷等13国;3海里的有丹麦、澳大利亚等10国;5国介于3~12海里之间;6国介于15~50海里之间;菲律宾则按经纬度划定领海范围。

二、国家实力分析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了一个定量估计分析国力的公式,即“国力方程”。

PP=(C+E+M)×(S+W)

式中:PP为综合国力;C为基本实体,包括人口和领土;E为经济能力,包括GNP和产业结构中的各部门;M为军事能力,等于战略力量加常规军事力量;S为战略意图;W为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

日本综合研究所在总结前人综合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提出了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

§4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一、政治地理格局内涵与特征

所谓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又称世界战略格局或国际政治格局。它是指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各种战略力量在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形成的国际政治地域的总体框架结构。

在这个总体框架结构中,重要国家以及重要国家集团间的力量对比和力量组合,是促使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形成与演变的重要因素。

二、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场大战打破了原有的政治态势,世界政治地图得以重新描绘。从那时起到1991年的近半个世纪内,战后初期形成的以美、苏两极为主导的雅尔塔体制曾长期作为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色。东西两大集团之间的冷战以及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世界各地的争夺,使整个世界维持着一种奇妙的动态平衡。

从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后——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长达5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欧洲在政治、经济、军事各个领域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3.三个世界的形成1974年2月毛泽东同志于在同一位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谈话时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基本理论。他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基本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全面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近30年世界各种矛盾的发展变化,以及由政治、经济力量的消长而构成新的国际政治地理格局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四)冷战后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变及特点

前几次新旧格局的转变都是通过战争手段实现的,而以“雅尔塔体制”为基础的两极格局向多极世界的转变,则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目前正处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被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的过渡时期。

我国许多学者认为,苏联解体以来,经过十余年的不断竞争和较量,目前已基本形成一个由美、欧、日、俄、中五大力量支撑的“一超四强”的新格局雏形。在目前世界的五大力量中,除美国称得上有全球性军事及经济影响外,其余四个力量中心各有所长,与美国相比可称为地区性大国或地区性力量。

马汉1911年又出版另一部重要《海军战略》,此外马汉还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使他的海权理论不断系统和成熟。

苏联的马汉庞大舰队的远洋海上力量,在辽阔的海洋上与美国展开激烈的角逐。原苏联一些军政要人一再宣称:苏联不仅要成为陆上强国,而且要成为海上强国,苏联海军要航行在其安全利益需要它去的一切地方,要在世界各大洋与美国海军相抗衡。戈尔什科夫也曾说过:“苏联海军的旗帜要飘扬在世界各大洋的上空,美国早晚得承认,它已经不能主宰海洋了。”

人文地理学考研学校 篇5

地貌 名词解释:

平推断层:断层两盘基本无上下运动,而沿着断层面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 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2:原生黄土,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下形成一种特殊的第四纪陆相沉积物。原生黄土特征:它是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土状堆积物,颗粒细小,质地均匀;结构疏松,透水性强;成分中,碳酸钙含量较高。遇水会溶解,造成水土流失;黄土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次生黄土是黄土被水冲刷、搬运、在堆积而成的黄土,它与原生黄土的区别是具有层理,并有较多的砂以及细砾。

假整合2、:指同一地区新老两套地层间有沉积间断面相隔,但产状基本一致的接触关系。上下岩层时代、岩性和古生物特征均不连续,说明下伏岩层沉积以后,地壳上升隆起,沉积作用中断,遭受风化剥蚀,后期该区重新下降,接受沉积,形成上覆岩层。

地堑:地堑是两个同性质断层间的下降断块

大陆岛和海洋岛2:大陆岛是指其地质构造与临近的大陆相似,原属大陆的一部分,由于地壳下降或海面上升导致与大陆相隔成为岛。分为构造岛和冲蚀岛;海洋岛其地质构造与大陆无关,是由于海洋底部火山喷发升起而形成,河漫滩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相堆积,代表河床发育早起,上部为河漫滩相堆积,代表河床发育晚期

峰林与峰丛:峰丛是喀斯特高原向山地转换的初期。山体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分离的山峰,下部分为连结的底座,山峰之间都被溶蚀洼地隔开。峰林是底座被侵去,仅剩下没有底座的密集山峰群。

单斜山与方山:由向着一个方向倾斜的岩层所构成的地貌,称为单斜山。方山是由构造高原或台地经长期侵蚀而分割成面积较小的山体。方山以平坦的山顶为特征。喀斯特漏斗:喀斯特地面上一种封闭的小型洼地,呈碟状、漏斗或竖井状 阶地:阶地沿河两岸呈阶梯状分布,并以高出洪水面而与河漫滩区分开。

大洋中脊:地幔物质涌出洋底,冷凝形成新生洋底。地貌上成巨型海底山脉,贯穿世界各大洋。

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洪水期被淹没,中水期出露的滩地。风化壳:表层岩石经过风化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碎屑和新生成的化学残留物覆盖在岩层,所形成的地表岩层的表层部分称为风化壳。泥石流:水和固体混合组成的固液二相流。

沙漠与荒漠:荒漠是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表植物稀少的地区,岩石裸露或砾石覆盖地表所形成的自然地貌。沙漠是荒漠中的一种,也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沙漠是地面完全由沙子覆盖的地区。问答题

1.新月型沙丘属于-横-向沙丘,沙丘走向一般与风向-垂直-。在多风向作用下,往往形成-金字塔-沙丘

2.黄土虽然缺乏水平-层-理,但是垂直-节-理却极为发育 3.生物海岸有-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两种

4.发现中间凹陷周围隆起的环状地貌形态是否可以判断为火山口地貌? 答:不可以。火山地貌为锥状或盾状。5.火山岛属于海洋岛,珊瑚岛属于大陆岛?

答:错,火山岛和珊瑚岛都属于海洋岛。6.试述风化壳的基本类型及形成条件。

答:风化壳是表层岩石进行风化,所产生的岩石碎屑和新生成的化学残余物覆盖在岩层表面形成的地表岩层的表层部分。基本类型:碎屑风化壳、含盐风化壳、碳酸盐风化壳、硅铝风化壳富铝风化壳、渍水风化壳。形成条件:1.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构造条件。高温多雨,岩石节理、裂隙显著,构造破裂显著。2.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在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条件。地势和缓,植物覆盖度高,流水侵蚀弱,地下水位低。7.海岸的类型(组成物质的不同)及其特点2 答:山地海岸,特点:地貌基础是山地或丘陵,组成物质是基岩,海岸线曲折,海蚀地貌发育;平原海岸,特点,地貌基础是平原,组成物质是松散的细颗粒泥沙,海岸线比较平直,海积地貌发育。生物海岸,特点生物生长繁盛,分为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

8.桂林山水峰林和仁化丹霞山峰林以及张家界峰林的区别 答:不同地貌类型。桂林山水峰林是喀斯特作用即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解而形成的;丹霞山峰林和张家界都属于方山地貌,丹霞山是由白垩系红色砂砾岩组成,张家界是有泥盆系石英砂岩组成。

9.什么是荒漠?荒漠有哪几种类型?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相互联系?

答:荒漠是气候干旱、地表缺水、植物稀少,岩石裸露或是沙砾覆盖地表的自然地理景观。荒漠有岩漠、砾漠、沙漠、泥漠四种。空间分布上,岩漠分布在干旱区丘陵、低山处,砾漠分布在山麓冲积扇或倾斜平原处,沙漠分布在丘陵外围平原或盆地中部,泥漠位于低洼地带。以岩漠为中心,向外围递变,依次为砾漠、沙漠、泥漠。

10.近期电视新闻经常报道一些有关地质、地貌灾害新闻,请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写出一些地质地貌灾害的分类,名称。结合这些地质地貌灾害的特征,在房屋选址、修建道路等方面应做出怎样的规避与防范

答:崩塌、塌陷,滑坡,泥石流,土地沙漠化

崩塌:主要发生在陡峭的斜坡上,岩石裂隙发达结构破碎,岩层的破裂面与山坡倾向一致的地区。在暴雨时,岩石负荷增加,内部摩擦力减少,发生崩塌。岩石崩塌后,在山麓或陡崖下形成倒石堆。规避和防范:对易发生崩塌的岩石清挖、网包、拦挡。房屋和道路尽量避免在此处修建。

滑坡:斜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滑动面做整体缓慢下滑的现象。滑坡发生在有一定坡度,岩体内存在滑动面,且滑动面与地面倾角一致的地区,雨后地下水位升高,岩体加重,容易发生滑坡。规避和防患:排水工程,开挖截水管道,减少滑坡体的含水量;减重和反压工程,在滑坡体上方挖方,在滑坡体下方填方;拦挡工程,建立挡土墙。住房和道路尽量避免建在易与滑坡区,若要建设,注意在周围建立土墙,以防治和减少滑坡对道路建筑的损害。

塌陷:发生在石灰岩分布地区,塌陷地面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洼地。主要是由于地下溶洞坍塌或者地下水位的降低引起的土层承压力的降低。规避和防范:对地下水抽取进行严格控制;房屋和道路也不应该修建在易发生塌陷的地方,以避免发生危险。泥石流:泥石流是由水和固体混合组成的固液二相流。是山区常见的突发性灾害,危害性大。泥石流发生在泥沙丰富、水份充足的地方,泥沙丰富的集水盆和陡峭的沟谷地形最易发生泥石流。泥石流发生后,上中游的河谷深切,拓宽,峡谷出口,沙石大量堆积,形成砾石扇形地,规避和防护:做好防护林工作;修筑蓄水工程;建立拦沙坝;建立排导沟工程;修建停淤场。土地荒漠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使非沙漠地区向沙漠地区变化的过程。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气候干旱,缺水,植被稀少,风力强,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滥垦滥伐滥牧等。规避和防护;植物固沙、工程固沙、化学固沙。

11.为什么喀斯特岩溶地区的水要比其他地区清澈?

答:在喀斯特地区,主要为石灰岩,水对石灰岩会发生化学反应,水会溶解石灰岩,因此水中的沉淀物少,水清澈。而在非石灰岩地区,水中泥沙堆积,因此较浑浊。

12.为什么寒冷地区的高山湖泊比温带地区平原的湖泊清澈?

答:因为寒冷地区多冻土,土质坚硬,侵蚀难度大,因此寒冷地区水土流失现象较少,水中泥沙含量较少,因此湖泊比较清澈。

13.v型河谷中通常没有河漫滩发育?

答:对。V型谷水流急,下蚀作用强。河漫滩一般出现在河漫滩谷地,此时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出现细沙粒堆积。

14.红心洲较尖端的方向通常指示的是河流的下游方向

水文 名词解释:

1.径流模数3:单位流域面积上产生的流量(m=Q/F)

2.径流系数:任一时段的径流深度(或径流总量)与该时段的降水量(或总降水量)之比。

3.变差系数Cv:河流径流的年际变化量

4.丰水年组2:年径流量大于正常年径流量的年份

5.包气带2:位于地表以下、潜水面以上的不饱和的土壤含水带。这里土壤颗粒、水、空气三者并存,由于降水和蒸发的影响,其含水量经常变化。6.河网密度:单位面积内河流的长度

7.低位沼泽:沼泽发展的初期。表面呈浅碟状,泥炭层不太厚,水文状况尚未发生显著改变,植物以嗜养分植物为主。(表面形状、泥炭厚度、水文、植物)

8.高位沼泽:沼泽发展的高级阶段。表面中部凸起,泥炭层较厚,沼泽水文状况发生了显著改变,沼泽植物以需养分少的为主。9.树线与雪线:树线是天然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雪线是终年积雪区的下部界限,雪线不是线,而是一个带,在这个带内,年平均固体降水量恰好等于年融化量和蒸发量 10.地下水位与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位是指地下含水层中水面的高程。地下水埋深是指地下水位与地面高程之差

问答题:

1.流水对物质搬运有那些形式2 答:悬移、跃移、推移、溶解质搬运 2.水位过程线和水位历时曲线的不同2 答:水位过程线是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纵坐标是水位,横坐标是时间。可用于研究河流的补给源及其特征、做洪水短期预报;水位历时曲线是某现就时段内,大于或等于某一水位高度的累积天数。纵坐标也是水位,横坐标为累计天数。可以看出某段时间内超出某一水位的总天数,对航运、灌溉、防洪等有重要意义。

3.南半球雪线低于北半球的原因(雪线高低从温度、降水、地形分析)

答:温度原因。南半球陆地面积小于北半球,温度比北半球低,且南半球有很大范围的西风漂流,属于寒流,因此也会降低周边温度。因此,南半球的雪线比北半球低。4.北半球山地南坡雪线一般高于北坡 但西拉吗呀山却相反原因何在? 答:在北半球,南坡所受的日照较强,温度较高,冰雪损耗较多,而北坡日照较少。而喜马拉雅山相反是因为高大山地对气流产生阻挡,从而影响降水变化。5.流水的线状侵蚀作用有哪三种形式 答:下蚀、侧蚀、溯源侵蚀 6.简述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答:影响热量平衡,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交换和输送,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意义;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寒暖流相遇多雾。7.大型水库畜水(如三峡水库)可能对自然环境带来哪些地方的影响

答:好处:调节径流量(减少洪涝遭害、在枯水季补水)有利于航运、发电、灌溉等。坏处:改变局部小气候,使气候变湿润,温差小,从而可能改变物种的分布;改变下垫面,可能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诱发地质灾害。8.观测表明我国东部季风区一些大型湖泊上的年降水量较同区陆地少。解释这种现象的成因

答:因为湖泊的热容量比陆地大,因此形成小范围的高压中心,因此降水比陆地少。9.地面坡度和降水侵蚀的关系 为什么

答:理论上坡度与侵蚀力成正比,但实际上坡度在40-50侵蚀最大。因为超过这个度数,坡上的流量减少,侵蚀力减弱。

10.河流所携带的悬浮物质为什么最容易在河口地方沉积

答:因此在河口处比降小,水流流速慢,侵蚀作用很弱,沉积作用明显。11.看图分析河流补给类型(河流补给的类型全给写出来)

答:雨水补给(与降水过程大体一致)、融水补给(融水过程和温度变化一直)、湖泊沼泽补给(减少洪峰流量)、地下水补给(稳定而变化小)12.为什么流域小的河流的Cv值大于流域大的河流?

答:流域大的河流给水面积大,流经不同自然区域,各支流变化情况不一,可以相互调节,且河床下切很深,有地下水稳定补给;而流域小的河流干支流少,河流间相互补给弱,且河床下切浅,地下水补给少。因此流域小的河流变差系数大于流域大的河流。为什么降水量小的河流的Cv值大于降水量大的河流?

答:降水量大的地区水汽运输大而稳定,降水量年际变化不大,蒸发量也比较稳定。而降水量少的地方,降水集中而不稳定,蒸发量年际变化大。因此降水量少的地方变差系数大。根据CV值判断气候类型

答:Cv小的,降水量较多且稳定,Cv大的,降水量少、集中且不稳定。为什么较低纬度地区的黄河中游冬季结冰,而纬度较高的大连港却是不冻港? 答:因为大连港处有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效果,因此是不冻港。计算题

1.给出十个数据 计算Cv值

代入公式计算

2.某湖泊常年补给水源不稳定,湖泊总面积为4平方千米,年平均降水量为500mm,蒸发量为1000mm,湖深5米,年流出量为150万立方米/年。求该湖泊更新一次水需要多少天时间? 3.是关于径流模数以及径流系数等的题目

径流模数m=Q/F(*1000根据单位需要)、径流系数a=R/P(径流深度、降水量)4.以知某流域的径流模数是100000M/KM.年 问该流域的年平均径流深度是多少毫米? m=Q/F R=QT/F*1/1000 100mm 气候 名词解释:

逆温层: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的大气层。

气团与锋面:在水平方向上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锋面是两个气团相遇时倾斜的界面。

热带气旋: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具有有组织的对流和确定的气旋性环流的非锋面性漩涡,统称为热带气旋

辐射适应:在进化生物学中指的是从原始的一般种类演变至多种多样、各自适应于独特生活方式的专门物种(不包括亚物种,就是说它们相互之间不能交配的物种)的过程

地面净辐射: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表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与本身发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净辐射。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放射的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地面有效辐射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表示热量的指标,但不等于热量。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量是能的一种形式,由于温度差异而转移的能量,热量传递是能量转移的一种方式,地球的热量主要是由太阳能转换而来,其存在由物体的温度表示,但热量不仅与温度有关,还有压力、密度等状态参数有关。

问答题:

1.逆温根据成因不同可以分为那三种: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湍流逆温

2.气象学中 A表示--------------气团 E-----------气团 在气候类型中 A代表什么气候E代表----------气候 3.大气对流层的三个主要特点是: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具有剧烈的对流运动;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4.为什么热带气旋 73%以上发生在北半球

答:广阔温暖的洋面是形成热带气旋的必要条件。北半球海陆相间,海洋面积较小,大洋间热量交换较差,易形成区域性海水的高温区,从而导致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热带气旋。南半球海洋面积大,西风漂流作用强,难以形成区域性的高水温区,因此热带气旋少。

5.柯本的温暖多雨气候带包括哪三气候类型

答:常湿温暖气候、冬干温暖气候、夏干温暖气候 6.分析城市气候的各种岛效应

答:1)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气温比周围气温高,在气温的空间分布上,形成等温线呈闭合状态的高温区。热岛效应形成原因是: a城市下垫面特性,由于城市下垫面大多是人工建筑,和自然下垫面相比,热容量小,升温快,因此温度明显高于郊区;b城市中自然下垫面减少,缓解热岛效应能力被削弱;c大气污染严重,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温室效应;d大量人为热的排放,如灯光、机动车、工厂,时时刻刻在排放热量,加剧热岛效应。2)城市干岛与湿岛效应:城市干岛与湿岛交替出现的形成,与下垫面和天气密切相关。a白天:下垫面粗糙度大,蒸散进入低层空气的水汽量小于郊区,机械湍流和热力湍流都比郊区强,城市低层向上层空气的输送量比郊区多,近地面水汽压小与郊区,形成干岛效应。b夜晚:郊区气温下降,大量水汽凝结成露水,空气湿度降低,城市由于热岛效应,温度较高,且夜间湍流较弱,近地面水汽压较高,因此出现湿岛效应。3)城市混浊岛效应:a空气中污染物多;b大气中凝结核多,阴天多;c能见度低;d太阳直接辐射减少,散射强 7.露点温度越低,表示空气中是水汽的含量越高

答:错。

8.对流层逆温由哪几种形式?简析其成因

答:辐射逆温(地面因辐射冷却降温,最接近地面的大气降温最快)、平流逆温(暖空气流到冷的地方上,暖空气下方受冷地面影响最大,气温下降最强烈)、乱流逆温、湍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暖气团位于锋面上,冷气团位于锋面下)。9.山地降水与海拔的关系

答:降水先随海拔升高而升高,超过某一高度,山地降水随高度的增高而减少。原因是,空气受地形影响被抬升,而且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空气更易饱和,因此,随着高度的升高,降水不断增加,但超过一定高度,降水量由于温度和气压的降低,会将少。

10.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原因及消减热岛效应的可能措施

答:措施:种植绿化、消除裸地;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加快技术创新;

11.什么是海陆风?什么是山谷风?

答: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不同,风向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白天,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陆地是低压,海洋是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相反。山谷风:白天,山坡上的空气受热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面的空气距离地面较远,增温慢,山谷是高压,山坡是低压,风从山谷吹向山坡,形成谷风;夜晚,山坡上的空气冷却快,而同意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山坡是高压,山谷是低压,风由山坡吹向山谷,形成山风。

12.降水的基本类型(形成过程):对流雨(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雷电,赤道全年以对流雨为主)、气旋雨(规模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台风雨(强度很大、多为暴雨且伴有狂风、雷电)、锋面雨、地形雨

13.看图写明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地理位置

14.用自然地理方面的原理解释下面的现象:人间四月芬芳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答:人间四月芬芳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山区午后存在垂直差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递减,海拔每上升100m,温度下降0.6摄氏度,庐山的海拔较高,温度较低,因此桃花开发时间较晚。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体现了降水量水平分布不连续性。夏季尤其突出,这主要与形成降水的云体特点及下垫面有关。夏季产生降雨的主要是雷雨云,这是一种垂直发育十分旺盛,水平发展较小的云。因此其移动和产生降水时,只能形成小的雨区,而雷雨云含水量大降水效率高,因此造成雨区内外明显差异

15.山体足够高时,为什么随高度升高降水量增加,而到一定高度时降水量又减少了呢?

答:由于地形的抬升,导致空气的抬升而形成地形雨,而且随着高度的身高,温度降低,空气中的饱和含水量也降低,也会造成降雨增多,但超过一定高,随温度和气压的降低,降水量就会减少。

16.给出数据 计算各风向的频率 画出风向玫瑰图并能指出盛行风风向和主导风向 17.为何冰雪天气对华南地区的损失大于东北地区 答:1)基础设施:华南地区的基础设施的设计大多是针对防洪抗雨的,没有针对风雪的设计,因此一旦遇到冰雪天气就抵抗不住,2)物种特点:由于生长在华南的物种都属于不耐寒型,不具有对抗冰雪的能力,因此遇到暴风雪,会造成极大伤害。3)华南地区湿度大,同样的气温条件下,冰雪更多,灾害更加严重。4)抗灾经验:华南地区冰雪灾害少,人们的抗灾经验少。

18.我国暖温带冬雪,中亚热带地区秋雪,为什么会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损失甚至灾害?08年南方雪灾与03、09年11月华北早雪,从气候、植物角度分析成因? 答:植物的适应环境、降水多

地壳 名词解释:

第四纪:新生代最新的一纪,包括全新世和更新世。第四纪期间生物界已经进化到现代面貌,被成为杯子植物时代和哺乳动物时代,灵长目中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层理:岩层中物质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在垂直方向上变化所显示的纹理。粘土矿物:是组成粘土岩和土壤的主要矿物 问答题

1.距今约6亿年古生代的--寒武纪--,认为是地球—生物--大爆发的时代 2.第四纪可以称是哺乳动物的时代

答:对。

3.一套沉淀物由上往下依次出现化学岩、粘土岩、砂岩和砾岩,代表一次海侵过程

答:海侵过程,沉积层由上到下变粗,由上到下为灰岩-页岩-砂岩-砾岩;海退过程相反。

4.什么是沉积岩相?沉积岩相有几种形式?有什么作用?

答:沉积物的生成环境、生成条件、其特征的总和,成分相同的岩石组成同一种相。沉积相分为陆相、海相、海陆过渡相。岩相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来观察。横向可以看出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纵向观察可以看出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自然环境变化 动物、植物、土壤试题答案请见“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考研笔记)(刘南威)”,相关答案已用黑体标出。^_^ 动物:

名词解释:生物阻限 古北界和新热带界、孔道、ALLEN定律(比例定律)与BERGNAN定律(题型定律)

大题:

1.动物扩散的3个途径

2.海洋动物群落划分为那几个生物带 3.第四纪是否可以成为是哺乳动物的时代 4.列出全球植物与动物区系 5.动物对植物有哪些直接影响

6.为什么热带地区的爬行动物比温带地区的体型大许多 注意:植物和动物有联系的地方。

植物

名词解释:长日照植物、草原与草甸、指示植物、生物量和生产量、先锋群落、顶级群落、群落演替、多度与盖度、种群与群落 问答题:

1.为什么温带地区的阔叶林叶片比亚热带地区的抵御寒冷能力弱? 2.植物群落中种群个数的水平分布方式有那些? 3.概要描述湿润条件下由赤道到极地典型植被群落的结构和外貌变化 4.动物对植物有那些直接的影响 5.什么是群落演替?有几种形式?

6.为什么温带地区的阔叶林叶片比亚热带地区的抵御寒冷能力弱? 土壤

名词解释:土壤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淀积层

2、化学风化 问答题:

人文地理学考研学校 篇6

701:对于大综合我只能总结一句:心累。大综合考古今中外的语言文学,算算一共有文学史(古代4本,现当代2本,外国1本),加上语言学(语言学概论叶宝奎版,现代汉语黄廖版),大致有十本书。试卷150分里文学史占90分(分别是古代,现当代,外国各占30),语言学60分里(古文翻译,两道语言学各占20分)。复习任务十分艰巨,虽然我考语言学,但其实我在文学史上花了三分之二的时间π_π,我想告诉考语言文字方向的学弟学妹们,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报考的方向和文学类没什么太大关系就因此忽视文学史的复习,首先文学史是你投入时间好好复习就能保分拉分的部分,其次它是基础,能为将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些背景和材料或者研究灵感(好像说得有点虚但是看我认真脸,相信我,有一个好的态度很重要,如果一开始就不看重它,那么你也不会有动力去对待它,可能就废了„)

我从去年4月份开始看文学史,基本上在七月份之前很仔细得把七本书完整过了一遍,具体的方法是:

1.按照共时(横向)和历时(纵向)的角度来画文学史脉络。注意是画脉络,导图之类的而不是抄书。举个例子,古代文学史四本厚厚的,我就先从纵向按照时间线列下来(先秦,两汉,魏晋„一共有八个部分,第九编近代部分勇敢舍弃),然后从横向(各时代典型的文学体裁来划分,比如按照诗.词.小说.散文等)。以上这些都是列框架,记关键词,边看书边记录,纯粹是为了留下印象,不要有太多负担认为什么都得背记,那样很痛苦。现当代和世界文学也同理,按照共时和历时角度梳理(世界文学史可以加上按国家的角度梳理)。

2.暑假开始集中时间复习,每天给文学史的时间大概是四五个小时,从七月份开始到九月份两个月,我就开始文学史第二遍的复习,主要还是在第一遍框架导图的基础上,再次啃书本,一块一块啃过去,每一标题每一部分认真看,然后看书的过程中自己在书本用荧光笔画“主题词”,即关键词,一个主题词就是一个问题,看书本是如何论述这个主题词的,即找出论点,论据。举个栗子,新写实小说是一个主题词,当你看到这个的时候,你就要问自己欸它是什么样的流派,有哪些代表作家和作品,有什么样的特征。就像在建房子一样,先把地基打好了(主题词摆出来),然后再上面按顺序堆砌材料。总而言之,就是对书本进行有逻辑的梳理。以上都是在书本画画画,标注问题和论据(用不同荧光笔),原谅我比较懒,不想抄下来,就对着框架记忆这些内容就好啦。

3.进入九月份,这个时候就要开始重点梳理一些文学史的知识点了,我说的重点,是真的挑出重点来开始背诵记忆,这一部分从九月份持续到十二月份考试的时候,也就是第三轮复习啦。具体的办法是:利用真题。我参考了去年一个考戏影的学姐的方法,先认真研究07-16的真题考点,在书上目录以及书本中标注下来,也在自己第一轮画的框架图中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下来,这样显得直观。然后就能很清楚得归纳出厦大大综合文学史都喜欢考什么了。比如古代文学史考的大都是目录的标题,所以我就按照标题来复习背记;现当代偏爱考鲁迅以及小说流派(尤其是十七年文学和八九十年代的小说),散文诗歌基本没考过,所以我就自己整理了鲁迅专题和各小说流派的知识点,舍弃了散文诗歌和港台文学(前期还是有看这些的,第三轮就放弃不看啦);世界文学虽然只有一本书,可是它的题目考得比较偏,所以我就只舍弃了东方文学部分,第一编的欧美文学完整的一段不落背记。

我算是比较胆大的那种人吧,能勇敢地舍弃一些内容,但前提是得“有依据”地放弃,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思睿厦大考研网 思睿厦大考研网 http://

明显十年来都没有考过的东西在第三轮复习中我就完全没看了,而除去这些内容,剩下的都得看,切记不能自己划重点,比如想当然地肯定会考什么不会考什么,因为厦大大综合虽然考的大都是书本的东西,不深,但是范围非常广,必须面面俱到,并且答题的时候掌握一定的答题模式(比如从what why how 角度,每个小说流派或者经典作家作品都得知道如何去阐述好理论。)总而言之,一定要有逻辑!考研期间复习任何学科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觉得啊书好多背不下来啊就死记硬背或者完全束手无策。背书也要有条理呀,我记忆力不是很好,感觉自己也背不了那么多书,所以我采取的背书方式就是:背关键词,要点,剩下的自己按照逻辑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以下是几个学弟学妹们常见的疑惑,我按自己认为的重要程度标注出来,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参考下(满分五颗星嘻嘻):

参考书版本问题★★

我在复习初期也很纠结文学史尤其是现当代文学史的版本问题。后来我归纳了真题考点之后,就发现有些考点在旧版,近几年的在新版里会阐述得比较清晰,就是朱栋霖版本1997版,2012版,2013版都可以,我在第三轮整理考点的时候比如鲁迅专题小说流派,我就将三个版本的结合起来看啦,个人偏爱2012版精编版,脉络比较清晰,要点也比较好背。此处说一下,专业课考的都是主观题,考察是否复习得全面细致,但没有标准答案,所以看到一个考点考题,要自己权衡对比不同版本的讲解,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论据”,作家作品来组织语言,不能拘泥于某本书上是怎么讲的,完全照搬书本的答案老师也不会喜欢。

复习笔记★★★★

其实在备考初期,我尝试过想整理出自己的文学史笔记,弄了大概两个礼拜,我就放弃了,首先是内容真的太多了很耗费时间,接着就是自己初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学史脉络,做笔记也是在抄书。我知道有很多人是强迫症,一定要弄出一份自己的很规整的笔记,其实我也是这样,但后来我发现好麻烦而且加上我懒得写那么多字就放弃了。找了一位可爱的学姐买了全部的复习笔记作为参考。古代文学史脉络清晰,就按照目录来复习就好啦,加上万献初的辅导练习那本来看;现当代比较乱点,需要自己整理专题和重点来背诵;外国文学就自己整理题目,照着书本记。整个备考阶段我没有报任何辅导班,包括公共课都没有报。就是拿着这十几本的参考书一遍一遍地背记背记,到考试前我已经记不清自己书本看了几遍。考研没什么技巧,只要能把书本上的要点知识记背到最后自己能复述出来,做到有条理地答题是时候,就可以啦。

真题重点★★★★★

真题是最好的复习材料,有的学弟学妹也会去找各种学长学姐买笔记材料,有些材料可靠的可以参考,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的建议是复习只需要书+真题,书自己归纳整理,可以形成很简易的笔记(脉络导图之类),然后就背记书,真题用来给你复习重点方向。利用好这两种材料就够了,其他的可以用来参考,也可以不需要。真题推荐研途宝《2018厦门大学语言文学基础考研复习精编》《2018厦门大学语言学类专业考研冲刺宝典》 《2018

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思睿厦大考研网 思睿厦大考研网 http://

厦大语言文学基础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

考研信息★★★★

消息灵通很重要,可以通过目标院校官网,研途宝,加群,关注公众号来获取考研信息。吃饭玩手机的时候可以看看。

861:语言学模块,701的60分加上专业二150分,将这210分一起复习。今年861我个人感觉考得比较偏一点也没那么基础了(我指的基础是书本上一眼就能找到答案的)。所以对于这一部分的复习,我当时是语言学纲要,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分成几个专题:语言学流派之类,学科问题之类的归为第一块,接着是语音,词汇,语法,语言发展几部分,每一块都自己整理了笔记,也是按照脉络画图的方式整理出来,对照真题,用荧光笔在笔记上标注考点和年份。此外,我还买了现汉三本练习参考,语言学也买了两本,就每天看看那些题做一做,看书整理笔记,这些工作是从七月份暑假开始的,在那之前,我从四月份到六月份都在看课本,同文学史一样,在书上画画画。九月底开始,我就对照自己整理的框架笔记,边看书边记忆,同时列出可考的名词解释和所有简答论述,时不时看着这些题目考考自己应该怎么答。然后就是不停地过书本,记下每个例子或者自己拓展些内容,可以参考一些语言学大家的书,不要求全部看完,比如对一些经典的语法问题的阐述,我就推荐朱德熙《语法答问》和研途宝《2018厦门大学语言学考研复习精编》(附答案详解,核心考点等),这些可以用作参考,但不推荐看得很细或者看很难的书,索绪尔乔姆斯基之类的建议初试考完再看吧,不然可能会浪费时间也看不太懂。初试复习只需要把书本读透一直看记背,结合真题背自己整理的笔记,还有就是我个人很看重答题时逻辑性和知识点的运用,所以平时复习我会注意这方面的训练,比如我在后期十月份开始会自己根据真题整理出真题答案,参考各种资料以及练习,再自己想想要从什么角度,怎么阐述好一个问题和举例说明,尽量全面有逻辑些,就是抄下题目,然后底下标好1.2.3„,想好每一点分别要说些啥。那样自己也能对某个问题培养起分析能力。至于考题出现频率分布,我自己统计了了真题题目重复频率,很常考的重点问题我都是直接标注在整理的框架笔记上,复习的时候反复看。总之,语言学(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纲要)这些复习方法同文学史差不多,但文学史我没有自己整理详细笔记,语言学我认真地整理了。接着就书+真题笔记反复看,这些东西我也不知道自己复习几遍,后期就基本上每天过一遍书回忆,一直坚持到考试。

古代汉语部分我主要是自己整理通论的知识点,再拿着本科课程的笔记进行拓展补充,然后后期记背。古文翻译我在备考期间把文选看了三遍吧,然后找一本太平广记带译文的那种,后期每天看个十分钟培养下语感。

综上,初试专业课复习就是围绕书+真题笔记两块来背背记记,书上的东西复习再多遍也不为过,在掌握理论后再自己学会运用,答题时思维一定要发散,从多方面考虑问题。除此之外,如果有小伙伴考一样或者类似的专业,平时可以多探讨交流问题。我平时复习都一直是自己一个人,但晚上回到宿舍有时候会找同学讨论问题,交流过后印象会更深刻。

构建学校良好人文环境的思考 篇7

一、目前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缺失。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 由于各种文化对大学校园的渗透, 使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政治信念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的现象。导致思想不求上进、沉迷网络, 早恋;铺张浪费, 不能吃苦;独立性差, 心理脆弱。

(二) 公德意识薄弱。

不文明行为和举止在校园经常可以见到, 例如男女交往举止不得体;浪费水、电、粮食等;酗酒打架;在教室寝室里大声喧哗;随地吐痰;抽烟;乱扔杂物;不爱护树木草坪等现象, 没有树立起良好的公德意识。

(三) 学习态度不端正。

部分学生上课玩手机, 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学生戏言高中一周三支笔, 大学三年一支笔。学习兴趣的丧失导致学生学业荒废, 期中期末的考试更是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四) 团结协作精神不强。

目前大学生多为“90”后, 基本是我国计划生育后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导致部分同学虽然学习成绩很好, 但不关心集体, 我行我素, 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没有共同进步, 缺乏互尊互爱, 互帮互助的合作沟通精神。

二、构建学校良好人文环境的新思路

(一) 构建以“一帮一, 一扶一”为导向的集体人文环境。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推动作用, 而且可以影响带动全班同学提高品德修养, 促进优良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建设班级系部帮扶, 通过“一帮一, 一扶一”构建以集体为导向的校园人文环境, 让每个学生感受集体的巨大的教育力量。集体监督, 辅导解决每个学生遇到的难题。

(二) 构建以校园学生活动主题月为导向的活动人文环境。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 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校为同学们搭建各种活动平台,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努力建设青春校园。大力资助学生会组织的集体学生活动, 开展“英语角”, “书画社”, “勤工助学社”等等校园学生活动团体。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促使其自身进行良性重塑, 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 构建以心理———社会———人本为导向的和谐人文环境。

青少年心理的不成熟使得学生容易逆反, 而远离父母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对待学习压力、怎样面对异性等问题容易困扰学生。这些方面处理不当就会产生潜在危险。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关系着学生将来的长远发展, 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构建以和谐为导向的人文环境, 实现学生心理方面的平衡。为此, 要帮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中平衡自己的人际关系, 实现劳逸结合, 减少学生的挫败感和丧失感, 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的调查研究和实施, 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自觉寻找适合自己的前进动力。

(四) 构建以主旋律为导向的信仰人文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校园文化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走向多元。学生谈论最多的是某明星, 看的最多的书籍是言情杂志和娱乐报道, 学生热衷于选秀节目。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充斥着校园, 追求明星、追求名牌、追求名利、信仰缺失不断加深。面对这样的尴尬局面, 构建以信仰为导向的德育亚文化, 举办定期专家讲座, 弘扬主旋律。发挥学生主体性, 弘扬主流价值观, 努力提升学生人格境界。

三、结语

面对21世纪教育机遇与挑战, 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今社会环境下必须正视的问题, 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是思想者, 制定者, 实施者;认真思考、积极探索, 实现教育的伟大复兴对每位教育者来说责无旁贷。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如何提高高职高专教育的社会地位, 以及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德育工作成为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思考的问题。学校环境尤其是学校人文环境是关系到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构建学校的人文环境?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人文环境,高职高专教育,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 .夏宝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9)

[2] .[美]伯顿·克拉克主编, 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3] .韩俊秦.浅谈和谐校园的构建[J].太原大学学报, 2006 (3)

[4] .曲桂军.如何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

[5] .王义遒著.文化素质与科学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关于工科中职学校人文教育的思考 篇8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人文教育 教育理念 实践活动 人文素质

近年来,我国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过程中,重技能、轻人文的倾向普遍存在,尤其是工科中职学校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造成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

人文教育是指传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主,培养人文精神,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并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为目的的教育。改变工科中职学校学生人文素质普遍较低的现状,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关系到我国工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工科中职学校学生人文素质及人文教育的现状

(一) 工科中职学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工科中职学校学生主要来自中考的落榜者,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比高中学生低,对人文知识知之甚少,文化素养较低,读书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有的学生受学校重技能训练、轻人文教育的影响,认为只要学好专业技能就可以就业了,对文化课极不重视,心态较浮躁迷茫;有的学生美丑不分,盲目跟风,行为出现偏差和怪异;有的学生由于缺乏人文教育和人文知识的积淀,往往意志薄弱,不能吃苦,缺乏耐心、进取心、同情心和爱心;有的学生不能接受挫折和打击,稍有不顺就无所适从,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有的学生不收看新闻、不关心国家大事,只追求个人的自身利益和快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有的学生言谈举止不文明,考试作弊,缺乏诚信,社会公德差。可见,由于学生忽视人文学科的学习和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人文素质存在缺失。

(二) 工科中职学校人文教育的现状

工科中职学校长期以来担负着培养在生产、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专业知识,特别是基础知识按单纯的职业技能需要作实用性的取舍,重技术、轻知识,相对忽视人文教育。同时,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经济的一些不良倾向,如功利主义、浮躁之风,不可避免地对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产生影响,尤其对以技术应用型为特色的工科职业技术学校影响更大。在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之下,一些工科中职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人文教育,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都是围绕市场和技术能力转。多年来,工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所制定的各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多以技能的培养为主,忽视了人文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中职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所设置的人文学科、学时和教学内容严重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文教育的理念、气候和环境;在教学的模式上,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传统的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相对忽视对人的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相对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相对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加强工科中职学校人文教育的意义

(一) 人文教育是工科中职学校的学生适应就业岗位的必然要求

人文素质是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工科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都到生产企业的技术岗位上工作,由于他们专业技能不是十分过硬,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如果他们没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没有团队精神和合作的态度,没有吃苦耐劳和不怕挫折的精神,没有坚韧的毅力和竞争的意识,将很容易在刚就业时就出现碰壁的现象。据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的首选要求并不是专业技能,而是具备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对企业诚信忠诚的道德品质。而这些都是属于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应加强人文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尽快适应就业岗位。

(二) 人文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离不开人文教育,离不开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因为情感不仅指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更主要是指学生的内心体验和丰富的心灵世界。态度不仅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责任,更主要是指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求真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学生的个人价值,更主要强调学生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主要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这一切,都需要有人文知识作基础,需要人文知识来滋润和培育。没有人文教育,就不可能产生人文精神。没有人文教育就不可能有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 人文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人类教育的两大内容,构成了学校教育的两大部分。人在社会上要较好地生存发展,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即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中职教育应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等同视之,并行发展。既应引导学生追求科学精神,又应让人文精神渗透于科学精神中,坚定地捍卫人的感情、尊严和价值,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的幸福服务。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及价值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教育是帮助学生“精神成人”的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没有人文教育的学校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

三、加强工科中职学校人文教育的途径与措施

人文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在学校开展人文教育,其中校内的教学和校外的实践活动是两种主要的途径。

(一) 校内的途径与措施

1. 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改变观念,把人文教育摆到重要的位置。工科中职学校教育不只是教给学生技能,更强调教育教学要提升学生的价值和人格;不只是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加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应变、生存、发展能力。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应达成统一的认识,加强基础文化与基础能力的教学和非技能性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在强调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在科学教育中贯彻人文精神,在教学思想上把两者融为一体,相互促进。 同时,应保证学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大力支持。

2.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建立完整的人文教育体系。 加强对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教师应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在教育教学中熏陶、感化学生,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学校应尽量开设人文教育教学课程,如文学、历史学、哲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管理学等,帮助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思考社会问题,找准自己的位置,学会做人做事,提高适应能力。在专业技术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教师在每一次专业技术课教学中都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如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的精神等。固定开设一些人文教育的讲座,请一些名人、专家、成功人士给学生作报告,介绍成功的经验和人生体验,分析形势,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在校内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营造一个人文教育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举办各种人文讲座与交流、艺术节活动,开展各类知识竞赛和趣味活动,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营造生动而健康的人文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例如,广西纺织工业学校通过举办各种球类比赛、演讲比赛、专业技能比赛、趣味竞技比赛和文艺晚会等,展示学生的才华与风采,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竞争互助,尊重礼貌,诚信公平的精神。

(二) 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间

利用假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夏令营活动,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历史、艺术展览和大型活动仪式,把教育的内容和课堂的内容生动地还原为实实在在的事实,把抽象的人文精神变成切身的感受,深化课堂教学。例如,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和祖先的祭拜扫墓活动,追思革命先烈和祖先,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每年的三月五日前后,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树新风”的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在五四青年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热爱祖国奉献青春热血的主题实践活动,把祖国的命运与自己的青春紧密相连;在国庆节前后,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和社区,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的景象,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与情怀;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期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重大活动的开幕式和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认识区域经济的互补性,找到在奉献中体现价值的乐趣。同时,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一般在第一个学期结合专业的特点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去向,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参观或见习,让学生一开始就了解企业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这些来自社会实践的活生生的人文教育比学校的课堂教育教学更深刻、更直接、更持久,更能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更能有机地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起来,达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促进人格的完善,实现人文教育的最优化。

【作者简介】 杨业文(1964- ),男,广西容县人,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高级讲师。

上一篇:工程处相关规章制度下一篇:试工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