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古诗词(共9篇)
1、《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2、《边风行》
唐·刘禹锡
边马萧萧鸣,边风满碛生。
暗添弓箭力,斗上鼓鼙声。
袭月寒晕起,吹云阴阵成。
将军占气候,出号夜翻营。
3、《咏风》
唐·李世民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
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
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4、《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绝句》
南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7、《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0、《凉风叹》
唐·白居易
昨夜凉风又飒然,萤飘叶坠卧床前。
逢秋莫叹须知分,已过潘安三十年。
11、《风》
唐·李商隐
撩钗盘孔雀,恼带拂鸳鸯。
罗荐谁教近,斋时锁洞房。
12、《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4、《春风》
宋·王安石
春风过柳绿如缲,晴日烝红出小桃。
池暖水香鱼出处,一环清浪涌亭皋。
15、《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6、《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7、《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8、《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9、《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2、《得风难》
宋·文天祥
空中哨响到孤蓬,尽道江河田相公。
风,看不见摸不着,却真是存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感受的`到那种气势和温暖,下面是关于风的诗词名句,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风的诗词名句集锦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1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1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1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1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9.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杜甫:《赠花卿》)
2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2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食>>)
2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2、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
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7、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8、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9、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0、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14、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1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16、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1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18、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19、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20、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2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22、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23、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2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2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6、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27、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28、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2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30、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3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3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柳枝词》
3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3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3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3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
3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3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40、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
4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4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44、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4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47、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4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49、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50、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51、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52、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53、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54、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5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56、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佚名《西洲曲》
57、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欧阳詹《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58、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59、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李白《山人劝酒》
60、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61、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临江仙·柳絮》
62、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63、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64、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6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67、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8、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陈与义《襄邑道中》
69、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No.1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No.2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No.3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No.4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No.5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No.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No.7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No.8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No.9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No.10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秦观《画堂春·春情》
No.11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No.12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No.13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No.14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No.15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No.16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No.17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No.18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No.19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No.20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No.21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No.22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No.23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No.24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No.25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柳枝词》
No.26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No.27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No.28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No.29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No.30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No.31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佚名《西洲曲》
No.32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No.33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杜荀鹤
No.34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No.35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临江仙·柳絮》
No.36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No.37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No.38 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
No.39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No.40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No.41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No.42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刘长卿《听弹琴》
No.43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No.44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No.45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No.46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No.47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No.48 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No.49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No.50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No.51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No.52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No.53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No.54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No.55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
No.56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刘桢《赠从弟》
No.57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No.58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No.59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落梅风.远浦归帆
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赏析
[写作背景]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马致远所描写的八景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景也是潇湘八景。此曲乃其中之一。[注解]
酒旆:酒旗,俗称望子,挂在酒店门前招俫顾客的幌子。
闲:安静。
航:船。
[译文]
反思一:风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把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来认识世界,感悟自然万物,力求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和教育教学的开放性原则。
《风》以儿童的口吻描述大自然风的特征,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
在教学中,我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开始,谜语激趣,导入新课。上课时,我先编了一个谜语给大家猜:禾苗见他弯腰,花儿见他点头,小树见他招手,云儿见他让路。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说出谜底。我趁机追问道:你见过风吗?在学生兴趣大增时,我介绍说,风是没有形也看不到的,我们有怎样知道风呢?随后,我一句导语:我们也来读读一首关于风的诗歌,看看诗人笔下的风又是怎样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积极挖掘教材,因此我抓住教学重点、难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在学完诗歌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进行拓展:写风,如果你喜欢写,就写出我藏在哪?画风,如果你喜欢画,就画出我藏在哪?颂风,如果你喜欢读,就读读有关风的文章。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小草弯腰的时候,我们知道风跑来玩耍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红旗飘扬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哪里了。&&由于紧密联系生活,学生的思路非常开阔,答案真是多姿多彩、令人赞叹。
诗歌,蕴含着很丰富的教学资源,诗歌的教学也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反思二:风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风》这首小诗描绘了刮风时景物的变化,全诗用简洁凝炼的语言,传神地表现出在风的作用下,自然界景物的变化。诗句是这样的: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尽浪,入竹万竿斜。如何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品味诗意呢?我颇费了一番心思。上课前,我先布置学生去搜集有关风的知识的材料,并互相交流,让学生对风有了较全面、直观的认识。上课时,我先编了一个谜语给大家猜:来无影,去无踪,来时树动花摇,去时水平浪静。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说出谜底。我趁机鼓励他们:你们也来编一编!相信你们会编得比老师更棒!学生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下,他们跃跃欲试,编出了许多有关风的顺口溜或小谜语,这一过程其实是让学生有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感悟的阶段,为下面学生顺利理解诗意、进入诗的意境做了有力的铺垫。随后,我一句导语:我们也来读读唐代诗人李峤写的关于风的一首小诗,看看诗人笔下的风又是怎样的。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学习中。他们通过反复的吟诵、质疑及对关键字、词的琢磨中领悟诗的意境,感受到栩栩如生的风的形态,从而避免机械乏味的分析,变枯燥的讲解,为学生积极主动思索、感悟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有独特个性品质和生活体验的个体,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虽说他们的人生阅历有限,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日益便捷的传媒,使他们的见闻相当广泛,在课堂时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找到文本与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不会是片面的、浮浅的、支离破碎的,而是四通八达的呈网状分布的。
二、重建: 从《风》这首诗的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学的源头就在生活中,就在学生的知识积累里,就在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中。
2、如何借本诗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古典诗词?
3、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古诗,蕴含着很丰富的教学资源,古诗的教学也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反思三:风教学反思
本周三,可慕小学开展了常规教研,我很荣幸的作为常态课展示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加入可慕小学这个大团队一学期了,我觉得我们的教研氛围非常浓厚,在王校长和华美老师的努
力之下,我们开展了多样的教研形式,在教研过程中让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受益匪浅,经过多次的练习,周三早上我站在了课堂上为大家上了一堂课,在评课过程中虽然各位老师都给予了不错的评价,但是我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是很多的。不管是课堂掌控能力,还是评价过渡语,我都还得下苦工才能取得进步。
本课是一篇诗歌,在诗歌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朗读,在读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描写了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把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呼唤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教学中,我努力尝试种种做法,尽量争取启发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唤起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这节课上学生画的起风时的景象有:风儿把小朋友手中的风筝送上天;细细的雨丝被风吹得东歪歪、西斜斜。红旗飘扬;风车转动图&&他们自己写的诗也让我欣喜。如:尘土飞扬的时候,我知道风在赶路了;小草跳舞,花儿招手的时候,那是风在和他们拥抱&& ;他们不仅读懂了课文内容,而且还会用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对风的喜爱之情,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反思四:风教学反思
首先要感谢叶老师,让我有一个和儿童诗亲近的机会。之前看杂志上的一些儿童诗的教学设计,或听其他老师谈起的经验,再看看人家学生写下的一首首精 彩的诗歌,那时心里是羡慕不已呀!一时激动,觉得自己也可以这样去做。但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就是没有行动。这次,拿着叶老师为我准备好的材料,带领孩子 们感受了儿童诗的快乐。看着孩子们那张张兴奋笑脸,听着孩子们那一句句活泼的、天真的语言,我知道,原来每个孩子天然就是一首诗。但是要让孩子们真正品味 儿童诗优美的语言,感受儿童诗带来的情趣和快乐,我们老师的富有诗意的组织语言,教师的适时恰当地点评,教师的及时引导功不可没。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流 畅的、富有韵律的,要让孩子们能深切地感受到它的语言特点,首先我们教师的语言必须是优美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而且我们的语言必须能给孩子们传递明确的,清晰的信息。如我在前两次的试教中,先让孩子们听听风的声音,然后问你从他的声音中听出了什么?孩子们有的说听出了风很用力,有的说听出了风很冷,也 有的说听出了风很可怕,就是没有人说出我预设中想要的答案风好像很生气,风被人欺负了,很伤心等等。因为在我的预设中,这样的回答能让我快速地进 入下一步的教学,可惜没达到预想的效果。但在今天的教学中,我重新组织了我的语言从刚才你们听到的风的声音中,你们好像听出它怎么了呀?这样一问,孩 子们马上明白了我们的意图,有的说风好像在打呼噜,有的说风生气了,有的说风不开心,哭了。很快孩子们就被我这一个问题带进了一个童话的世界,一个富有诗 意的情境。
篇三:大班诗歌《家》教学案例和反思
大班诗歌《家》教学案例和反思 吉林23班 孙佰然
一、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教材分析: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我”就是家庭中的一份子。超出“家庭”这个狭窄的范畴,世界万物也都有一个家,你看:天空是云朵的家,田野是禾苗的家??等等,大班诗歌《家》就描写了这样一个具有依存关系的大自然美景。
(二)学情分析 :大班幼儿的思维十分活跃,尤其是抽象思维已经萌芽,加之积累的生活经验已经比较丰富,他们愿意、乐意、也渴望在集体面前畅所欲言。
三、教学目标设计:
(一)语言发展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的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学习目标: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整体设计思路 :
六、教学环境: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过程:
(由于我在课件中设计好了小动物的声音,“请小朋友猜一猜“我们”各自的家在哪呢?”这样很自然的就使幼儿产生想说的欲望)
(4)点击“声音二”按钮,幼儿听完后点击“回家”按钮进入下一页。
(这一环节可以放松心情,小朋友们非常愉快)
(5)音乐停后点击“声音一”按钮,放诗歌录音。
(因为录音放出的就是小朋友朗诵的诗歌,小朋友觉得这首诗歌是自己编出来的,特别有成就感,为下面的创编诗歌作好准备)
(7)教师点击“创编诗歌”按钮
(三)延伸
美丽的沙滩是贝壳的家,宁静的池塘是荷花的家,高高的楼房是我们的家,(2)请小朋友回家编有关《家》的诗歌,爸爸、妈妈记录下来。
八、学习效果评价:
大班诗歌《家》只有六句,讲述了白云、小朋友和四个动物的家,而幼儿仿编的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如“金色的沙滩是贝壳的家,黑黑的泥土是蚯蚓的家,长长的火车是旅客的家,美丽的樟树是我们的家”等。
九、教学反思:
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是党风问题的集中表现,也是其它许多问题和弊端的源头。“四风”的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水火不容,历来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其危害之烈于今尤甚,若不下决心祛除,我们就难以凝聚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一、“四风”问题的主要表现
1、形式主义的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思想。一是弄虚作假,不求实效。形式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弄虚作假、作表面文章,以赢得上级肯定和领导满意。有的单位开展大型活动,既不认真领会上级指示精神,也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实情,只为寻求“轰动效应”,重形式,轻实效,只做上篇文章,忽视下篇文章。二是好大喜功,欺上瞒下。有的在领导面前,不报实情、不讲真话,报喜藏忧,讲成绩夸夸其谈,长篇大论,讲问题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有的一味取悦领导,把领导的喜好做为行事的准则,更有甚者当本单位发生事故案件时,首先考虑的是对个人升迁的影响,不是严肃查处,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而是在要不要上报、怎样上报上挖空心思,想方设法把客观的、偶然的因素强调的多一些,把主观因素讲的少一些,以减轻或推卸责任。三是脱离实际,照搬照套。有的把上级的指示当教条,不吃透主要精神,不注重结合本单位实际贯彻执行,而是照本宣科,机械地照搬照套;有的抓工作,片面认为“想到”就是“做到”,“能写”就是“会做”,计划措 施很周密,却不注重深入实际抓落实。凡此种种,表面热热闹闹、兴师动众,实际效果却不明显。
2、官僚主义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凡此种种,做官心理浓厚,惰政思维盛行,权力观念错位,映照出官僚主义的病症和丑态。
3、享乐主义主要是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臵,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
4、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是互为表里的两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充裕,一些干部在得到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之后,放松对自己的约束,一味追求更豪华、更高档的享受,当他们的享乐主义心态外化成实际行动,便是金表华服,珍馐佳酿,豪宅别墅,名车美人,也就形成了奢靡之风。官员接待上级的宴席不够高档,是“不给面子”;开会时不在五星级酒店,是“没有重视”;领导出行若不是警车开道,则是“不够隆重”……久而久之,这些不正之风便异化成一种“官场标准”,腐化干部队伍,更腐蚀了党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四风”问题的严重危害
1、形式主义误事伤民。形式主义只注重表面工作,没有深入实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党的事业具有很大危害。一是形式主义妨碍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心中没数,崇尚空谈,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必然影响党和国家政令畅通,影响实际工作,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二是形式主义败坏社会风气。形式主义蔓延,势必助长不说真话、弄虚作假之风,助长思想懒惰、工于应付上级的不良倾向,影响干群关系,影响干部健康成长。同时,破坏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势必助长歪风邪气。三是形式主义导致官僚主义猖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共同生长,互为支撑。形式主义同官僚主义有同源性,即不深入基层,不搞调查研究;布臵工作拉架子造声势,远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切工作讲套路,拿出一些数字应付上级。这样势必贻误工作,贻误事业,对党的事业造成损害。因此,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刻不容缓。只有求真务实,才能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2、官僚主义脱离群众。官僚主义盛行,在经济上必然阻碍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降低运行效率,甚至导致垄断。在政治上,必然损害社会公平,危害社会稳定。因此,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官僚主义,加大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力度,认真落实党中央的八项规定。
3、享乐主义导致追求享受,理想信念动摇。享乐主义是艰苦奋斗的大敌,党员干部如果抵御不了诱惑,甚至会堕入腐败的深渊。因此,必须高度警惕享乐主义的侵蚀。享乐主义使人们在工作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遇到困难和矛盾绕着走,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和单位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享乐主义盛行,使人们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肉体上的快乐,必然造成人们精神颓废。精神上的懈怠,必然在行动上表现为脱离人民群众,把个人利益凌驾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上。因此,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反对享乐主义,树立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4、奢靡之风危害严重。现实生活中,有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蜕化变质违法犯罪,往往是从讲排场、比阔气、丢掉艰苦奋斗精神开始的;一些人信念动摇、思想颓废,也往往是从搞腐化、不愿过艰苦生活发端的。人民群众对干部最不满意的问题之一就是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车私用的“三公问题”。奢靡之风盛行必然在社会上形成追求奢侈生活,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的不正之风。必须明确,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本色。如果奢靡之风、腐败现象蔓延,就会严重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系统的和操作性强的制度,加强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用制度规范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
三、“四风”问题蔓延开来的后果
1、严重损害人民利益。染上“四风”的党员干部,对上唯唯诺诺,对下横眉竖目,不关心群众冷暖和疾苦,不顾及群众感受和利益,有的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做表面文章上,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造成公共财政巨大浪费;有的追求享乐,生活奢靡,合法收入难以满足奢侈欲望,面对诱惑把持不住,或直接侵吞国家资产,或受贿索贿、搞“权钱交易”。不论哪种腐败行为,都严重损害人民利益。
2、严重毒化社会风气。社会风气与社会关键人群的行为风尚密不可分。党员干部作风好坏,不仅标示着社会风气的主流,而且影响社会风气建设成效。群众从党员干部的实际作为中判断社会运行的实际规则。“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领导者不察实情,弄假必成风,因踏实做事难、弄虚造假易;领导者贪污腐败,贿赂必成风,因无贿赂不能成事;领导者奢靡成风,排场必盛行,因节俭为人所讥。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是非颠倒,荣辱错位,社会风气被严重毒化。
3、严重败坏党的形象。中国共产党得民心、赢天下,靠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靠的是党员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清正廉洁、艰苦奋斗,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党员干部不同于普通群众的显著标志。如今有些党员干部“四风”严重,与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完全相悖。人民群众从党员干部的作为看党的形象。“四风”问题不解决,党的形象和公信力必受极大损害。
4、严重阻碍中国梦实现。“四风”盛行对党执政的挑战格外严峻。挑战主要来自哪里?说到底还是损害党和人民的关系,一切问题都由此派生出来的,经济、民生、民主、文化、生态各项建设,统统与人民利益连在一起。那种认为执政党只要把经济发展好,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是很不正确的。执政党与人民的关系是综合性的,权为民所赋,必须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人心向背是执政合法性的根本来源。如果没有足够代表性,执政党就会失去人民的认同、丧失 执政资格。“四风”危及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然严重阻碍中国梦的实现。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唐严武《军城早秋》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唐令狐楚《少年行》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雪作远游。――近代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明陆娟《代父写诗送行》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唐杜甫《赠花卿》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三首》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荆轲刺秦王》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李白《春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舟》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好大的风……今年的风,似乎跟往年不同了。记得以前在球场上奔跑,也没觉得风的存在,那时我竟然没发现自己在追逐风。回想起来,才发现,那是自由的味道,没有拘束,没有压迫,只有随意的方向和速度。快乐啊……那时的我何曾料到,以后的风,将不再快乐?走到窗边时,风儿抚过脸颊……想不到现在迎着的风,已经没有了昔日的自由。深夜里的风,多少总让人憔悴,惟独窗台边的几株仙人掌,还愣愣的呆在风的怀抱里。那些仙人掌是多久以前就在这的呢?我不知道。我怎么会去记住这些小事呢?所以,我和这些仙人掌,也只是陌生。不过在风里,我和它们都一样,被侵袭着……风大的夜晚,总是那么晴朗。周围只有安静,我也无声无息地伫立着,我看着夜空,夜空笼罩着我,谁比谁伟大呢?谁比谁渺小?让风来决定吧。
忽然的风,吹开了记忆的门。觉得有点冷了……但身体还停在原地。
又是忽然的风,吹散了我的记忆。觉得手,已经失去了感觉……风……还在吹……因为原因,我出去外边了。穿得不是很多,觉得不足以抵挡风的凶猛了。道路两旁的树叶是如此寂寞,只能随风摇摆,被吹得发出悲鸣,风儿也无动于衷。无意间抬头,发现天空竟然是暗红色的,安静的血色夜空中,竟显得有些落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它已经不只一次欺骗了我,本来我的视力总是被别人羡慕,现在却不是了,轻轻的风也能吹痛眼睛了。也不只一次认错人了,连天上的星星也看不清楚了,是风儿搞的鬼吗?很多次吹痛我的眼睛后,竟然也在不知不觉夺去了我的视力……也许,看得不清楚会更好些……这就是风。就是曾印证我的快乐,曾陪衬着我的悲哀,曾吹袭着我的落寞,和我一切在深夜在漫步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