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唯物主义与意识的关系(共8篇)
浅析新唯物主义与意识的关系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高度重视人及其实践活动;高扬科学,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实际上赋予了当代人类精神世界一种内在的理性精神;以及人类生存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辩证的、理性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作 者:王杏娥 作者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荆州,434020刊 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年,卷(期):9(7)分类号:B0-0关键词:马克思 新唯物主义 人类精神 关系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指在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解决其思想、观念、价值观以及政治立场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主要任务与核心,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宽泛,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是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具有战略意义。
一、是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中心工作和关键环节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当代大学生,全球化背景下建设和谐社会应特别关注大学生群体。关注寄托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青年学生的成长、关注决定社会稳定与和谐最关键的人群———大学生的发展,是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心工作和关键环节。大学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中国社会各阶层中最有梦想、年轻有为的一个群体,也是中国21世纪中高端就业岗位最核心的人群。十五期间我国大学毕业生是1500万,十一五期间,将达到2700万。目前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大约有2300余万人。他们身上洋溢着时代的活力、掌握着先进的技能、沉积了丰富的知识。充分调动大学生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能很好地促进社会和谐,并为创建和谐社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逐年的高校扩招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是1998年招生108万的5倍;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是1998年的4倍;高校的科研经费是1998年的6倍。入学率达到22%。截止2007年8月23日最新统计,2007年在900万报名的考生中招收567万大学生,全国平均入学率达58%,有些省份高达70%以上。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更多的青年有机会接触高等教育,这些青年将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任何社会要做到长治久安,都需要主流意识形态去充当一种社会稳定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然要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因其年轻,阅历浅、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客观世界缺乏全面深刻地认识、了解和掌握,少数人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卷入不该参加的政治旋涡之中,甚至违法犯罪,给社会带来负面作用,危及社会、影响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生犯罪有所增加的事实就是明证,如云南的马加爵杀人案件等。因此,不断防止和消弭校园冲突与对抗、维持高校的稳定与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是和谐校园与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1.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必须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养。
和谐校园是高校和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校园和谐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和谐、教育环境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等等。和谐校园应该是:充满创新精神和时代活力,具有充分的学术自由,全体在校人员都能尽情地展示才华;充分激发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热情,尊师重教;充分地调动大学生学习创新的积极性,充分保障和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平等融洽、以人为本;文明有德,但又不乏法治,能够及时处理各方面的矛盾,不断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公平公开公正的校园;人与自然和睦相处,没有破坏和污染环境的不良行为,拒绝各种生活陋习的、干净整洁的校园;充满诚信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能够激励全校师生共同进步;杜绝学术腐败,消灭考试作弊,充分保证师生生命平安、财产安全的校园;社会文明的集散地,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思想碰撞的连接点,培育时代精英的理想场所,推动人类进步的一台昼夜轰鸣的引擎。以上各项和谐校园的建设都离不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培养的加强。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符合时势、顺应时代主流的做法,它更像是一场等待已久的及时雨,在大学师生当中产生了很大的共鸣,是切中民心的一项举措。
2. 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养,是高校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前提。
校园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抵卸西方反动意识形态、腐朽文化渗透的环境屏障。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是指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具有强烈的渗透功能。校园文化具有导向、育人、凝聚、开发等重要功能。实践证明,优秀的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密切,相得益彰。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引导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而优秀的校园文化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创造了积极的文化氛围。要实现大学生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和谐、自身的和谐,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先进校园文化建设,因为大学校园的思想政治文化氛围无疑将奠定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的经历,特别是作为学生的经历,将成为铭心刻骨的青春旋律,甚至会被接受为一种生活方式。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它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四方面内容的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我国当代高校校园文化正经受着全球化浪潮的拍打和冲击,而首当其冲的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提高大学生乃至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的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说,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养是构建高校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思想前提。
三、是高校和谐发展条件下大学生和谐成长的需要
高校大幅度扩招,部分学生质量明显下降,大学生中存在着较多不利于创建和谐社会的现象,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养是解决大学生成长中的不和谐现象的需要。
1. 在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集体主义精神受到忽视,集体主义观念弱化。
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奋斗,不顾集体、国家利益,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甚至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谋职就业时,把到经济收入高的行业就业看作是改变个人命运,提高社会地位的阶梯,“70%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个人前途”或为“家长争面子”;对班集体活动表现出懈怠、消沉、无兴趣,没有集体主义荣誉感,甚至很少提及集体主义精神,往往用协同精神、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取而代之。
2. 缺乏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
2001年7月29日播出的中央电视台二套《对话》节目有一场企业家与大学校长的对话。时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的李开复博士更看重求职人员的人品和团队精神,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陈章良教授则更看重学生的创新、执著、自信等素质。他们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反映了大学培养目标与社会、企业的需要存在着一定距离。一方面,高校忽视了对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几乎很少开设专门的团队训练课;另一方面,社会又需要具有团队精神的人,国外的大公司对新录用的员工往往要进行团队精神的训练。当前在大学生素质中进取精神占优势,而合作精神不足。
3. 在人际关系上,部分大学生中也出现了不和谐因素。
一些大学生过分强调了竞争、排斥,甚至你争我夺,忽视了合作,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一些大学生甚至为了入党评或评上各种先进、奖学金展开不正当的竞争。有些大学生只知索取,不讲奉献,甚至在得到个人和社会求学资助后拒绝报恩。比如2006年4月20日20点40分,“2005年感动中国”的全国著名新闻人物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与世长辞。丛飞一生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近200人。然而,在丛飞住院期间,深圳媒体在连续报道中称,一些受他资助过的大学生毕业后,拒绝报恩。有的即便在深圳工作,也不愿意到医院看望他。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竟在面对记者的诘问时,公然怀疑丛飞当初资助自己的动机,实在令人彻骨心寒。虽然也有些受到丛飞资助得以完成学业的大学生,毕业后想报答丛飞大哥,但由于他(她)们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求职受挫觉得愧对恩人丛飞大哥,有难言的漂泊心酸,无以报答,因而,留下了终生的遗憾———没有见丛飞大哥最后一面,将受到终身的良心谴责。
4. 在个性全面发展方面也存在不和谐因素。
重视科学技术教育而轻视人文素质教育、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的现象在一些高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从而导致学生身心未能全面发展,甚至出现畸形发展。各种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还比较突出。因为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坐享其成。同学之间因一些小事争吵不休,互不相让,没有涵养;有时大打出手,甚至走向极端、闹出严重后果、触犯法律;少数同学之间怄气,你不理我,我不睬你;有时闹成小团伙,彼此之间关系僵化;看到对方取得的成绩不是羡慕而是嫉妒,不是赞扬而是贬低,不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而是以消极的心态面对;相互之间不是以尊敬的方式对待而是以鄙视的方式、仇视的方式对待。给班集体带来不良影响,致使活动难以开展,班风败坏,整体素质下降。
总之,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必须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将直接影响到公民整体素质。
四、建立和健全校园保障体系,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高校实行收费制度以后,部分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成为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当然,高校中的弱势群体不仅仅包括经济上贫困的学生,也包括存在其它问题的学生群体。学生生活上的负担和不顺,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剧烈的变化,改革开放带来的意识形态领域内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等等,都使大学生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便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这些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汇入了高校的弱势群体建立和完善校园保障体系,相对贫困学生而言,就是使他们在经济上得到帮助,从而走出困境。校园保障体系有别于社会保障体系。就目前来看,助学贷款、贫困学生补助金是其主要内容,但是二者所扶助的贫困学生毕竟有限,且两者都是政府行为。在有条件的高校,也可吸引一些富有企业或企业主捐资建立助学基金,帮扶贫困学生。贫困学生虽然贫困,但都年轻力壮掌握着一定的知识,学校应成立一定的勤工俭学机构,指导贫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把勤工俭学作为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加以建设和完善,不仅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还可以在劳动的过程中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艰苦奋斗的思想,自强不息的精神。心理疏导机构的建设在各个高校的状况不容乐观,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咨询和疏导相对滞后。一些高校缺乏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没有引进专门的心理学人才。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需要专门的机构,专业化的人才,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人员,也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与学生的思想问题缠绕在一起,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育成健康的人格。和谐校园更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培养正确的政治信仰。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校园中成长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谐的观念,培养和谐共处的思想理念,最终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生力量。
摘要: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中心工作和关键环节,是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前提,是高校和谐发展条件下大学生和谐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周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第一期研修班上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6).
[2]黄超.当前加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若干对策思考[J].高教论坛,2005,(2).
【关键词】三权分立;霸权主义;民主原则
在美国的外交政策制定中,民主的原则与外交决策的要求似乎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但是美国却最大限度地处理好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基于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需要将两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1787年宪法为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奠定了基调,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也是一个民主的过程,但是一个“三权分立”的民主国家却在对外政策中要推行霸权主义。通过分析美国国内政治与外交政策,探寻美国的民主与霸权,是如何结合并相互作用的。
一、“三权分立”学说与美国“三权分立”的政体实践
“三权分立”的学说最早出自英国近代思想家洛克。洛克主张的“三权分立”,其理想方案是英国的议会君主制。18世纪法国的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进一步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认为:“立法权和行政权如果集中在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的手中,自由便不复存在。司法权如果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置,自由也就不复存在。司法权如果与立法权合并,法官就将拥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由同一个人,或由权贵、贵族或平民组成同一个机构形式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的权力,执行国家决议的权力以及裁决罪行或个人争端的权力那就一切都完了。”早期的“三权分立”学说在当时是很有积极意义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维护了公民的自由和权力,对权力提出了限制与制约。
美国的“三权分立”实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是有利于资产阶级统治形式实现。这点可以根据宪法中有关黑人奴隶贸易可见。而另一个状况是,在美国三权分立制度下,每个参与政治决策的人,背后都存在着一定的利益集团,产生权钱交易。总统在参与选举的时候,也会尽可能的拉拢财团,让他们尽可能地为自己提供竞选资金。在权利的倾轧下,出现利益的代言,在实现自己目的时候,可能打着国家的旗号,让交易变得程序合法。
可以说,自洛克提出“三权分立”,到孟德斯鸠的进一步阐述,再到现实社会中的实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三权分立”的核心作用,是为了保证公民的自由和权力,然而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中,“三权分立”只是一个相对的相互制约作用。这里所说的相对的相互制约作用,只是让这三种权力没有集于一体,但它们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分开。如果一个国家的核心权力被分开,必定会导致权力失效出现“上无指导,下无执行”的状况。
二、美国霸权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霸权稳定论的创始人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认为:“霸权带来世界政治经济的稳定,霸主自我牺牲,霸权必衰,霸权丧失导致世界政治经济的不稳定。从理论上作进一步梳理,可以归纳为霸权的战略目标、霸权的运行机制和霸权的发展過程。”自二战以来,美国在全球范围内逐步确立了霸权统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美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其它世界强国在二战中开销巨大,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损失,国力大幅下降。美国经济则是在这期间大幅增长,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并从各个方面主导着战后世界格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国币体系,标志着美国在经济领域的霸权确立。这是美国按照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塑造和干涉国际经济秩序的结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先后确立,也为自己的霸权奠定了基础。在军事领域,美国在二战期间及其后在世界各战略要地建立了军事基地,并驻军欧亚,建立了保障自己利益与权力资源的军事战略网。
美国之所以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霸权统治地位,从美国自身来说,是其实力雄厚的必然结果。由于美国抓住了机遇,经济大幅发展,有了战后初期帮助其他国家的能力。从世界范围内看,战后混乱的世界形势,需要一个国家站出来引领世界。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二战后极度混乱的状态下,美国为战后初期恢复和发展世界经济,维护经济秩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当世界主题逐渐趋于和平与发展的时候,美国的霸权又成为了全球性威胁。
三、美国的民主原则与霸权主义并存
美国的“三权分立”与其霸权统治的本质就是美国内政与外交的关系。外交是内政的延伸,一直被视为外交学的“公理”。在美国的国家政策中,对内是“三权分立”民主的制度,对外则是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托克维尔认为:“对外政策几乎不需要民主所固有的各种性质;相反它要求充分运用民主制度所缺乏的东西”美国外交学者米德曾指出,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内政策出自同一个国内民主过程。美国对外政策与国内政策的制定一样,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首先由于权力的划分与相互制衡,导致决策层规模相对庞大。美国宪法把对外政策的权力分别赋予了国会和总统,国父们希望通过“不同分支分享权力”的宪政设计,让国会和总统共同承担外交职责,分享外交权力,以达到在外交领域防范集权与独裁。越是混乱动荡的时期,国会越是美国权力的中心,比如说罗斯福总统、林肯总统等。但是在越战失败和水门事件之后,国会抓住机会,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旨在牵制和削弱总统的权力。其次,美国有相当大数量的利益集团。因此一项政策在出台的时候必然会顾及政策制定者背后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国内的政治需要利益集团的资助与维护,利益集团的利益则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帮助下获得。所以在对外政策的制定中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以保护国内政治经济的稳定。最后,美国的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美国人自立国起就以“上帝的选民”自居,认为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民主制度等都是最优秀的,有向全世界推行的责任。这种美国式思想在对外关系中受到朝野的普遍重视,在公众中有很强的凝聚力。
美国的对外政策是在不断地推行霸权主义,这样做完全是基于对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考虑。从美国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开始,这个由邦联制发展来的国家就在为维护这种体制而不断努力。并且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从而维护国父们制定的适合美利坚合众国的“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注释: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卷:第186页-187页,商务印书馆,2014。
[2]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第10—12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吕世荣 周 宏
(河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中心教授、哲学博士)
摘 要:本文概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特征,并以此为分析框架,探讨了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的关系,明确提出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性质以及我们对待新自由主义的态度。关键词:意识形态;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国内外学术界开始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评析。学者们针对新自由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实质,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现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了讨论。有学者还专门对国内外关于新自由主义讨论的情况作了介绍。许多学者都指出了新自由主义作为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但总体认为这一问题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即为什么说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它有哪些特征和作用,对它如何从整体上作出价值评价。同时,学术界关于新自由主义的认识还不一致,赞扬者有之,完全否定者也有之。我们认为对新自由主义,只有科学的分析才能理性地驾驭。本文力图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般特征
关于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他著作中已作了丰富的探讨。这是我们分析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性质的理论基础。概括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以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观点。
第一,“意识形态”具有颠倒性。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思想体系,必然涉及和反映对象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反复强调,德国哲学是从“天上到地上”,而我们则要从地上(即从现实的基础)出发,升到天上(阐明各种意识产生的根源和基础)。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用观念构造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不是从生产、生活和实践出发,而是从幻想的观念出发,甚至以观念代替现实)。在社会历史领域,思想和观念被赋予优先权而被看成是意识的现实化,把历史当成自我意识,即被实体化了的主体的自我异化的产物,意识不仅脱离历史的现实基础而获得了独立化的外观,还使意识、思想规定和支配人们的现实生活。从根本颠倒了存在和意识,生活和观念的关系,因此,“颠倒性”是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之一,而这里的颠倒性主要是指观念和反映对象之间的位置颠倒。
第二,“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阶级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阶级性是紧密相联的。所谓虚假性,故明思义是指不真实性,但这里的虚假性不完全是指不真实性,因为所谓的真实与不真实是就其所服务主体和代表的利益而言的。在剥削阶级社会里,作为统治阶级利益反映的思想观念,相对于统治阶级利益而言,既是本阶级利益的真实反映,也是维护本阶级利益的工具。但是相对于劳动人民和被剥削阶级来讲,不仅不是真实的而且还是束缚自身的枷锁。因此,对于被剥削阶级来说,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就具有欺骗性。如封建社会的君权神授、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等观念,对于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来讲,即既没代表他们的利益,又是控制他们安于现状,服从统治的思想武器。所以,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是相对于服务的主体和起作用的功能而言,就是说在阶级统治的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不但不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反而对其具有欺骗性。除此之外虚假性的含义,还包括当这个阶级在历史上不具有进步地位时,仍然维护这个阶级的利益,对社会的发展就具有虚假性。如封建社会末期,封建统治阶级及其所代表的思想成为束缚社会进步的羁绊,此时,他们的思想不仅对于被剥削阶级来说是虚假的,而且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来说也是虚假的,即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究其原因,这种虚假性来源于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上存在的社会普遍利益的虚幻性,来源于大多数人的生存条件与其需要的对立。所谓普遍利益的虚幻性,是指“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就是说当统治阶级利益不能代表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时候,又把自己的一己私利冒充为普遍利益,达到维护自己统治的目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说:“每一个企图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就是说,这在观念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可见,虚假性的根源来源于世俗社会的不合理性,统治阶级的把自己本阶级的利益冒充为普遍利益,以期获得其合法性地位。
第三,实在性和强制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各种关系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这句话马克思讲了三层意思。其一,统治阶级经济上占统治地位思想上一定要占统治地位,就是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个阶级,集团的经济利益一要通过政治和思想表现出来,而政治和思想一定是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的,是本阶级经济利益的集中表现。如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王权、贵族和资产阶级为争夺统治而争斗,因而,在那里统治是分享的,那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会是关于分权的学说,于是分权就被宣布为“永恒的规律”。它和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不同的地方只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它与本阶级的利益一样具有实在性。其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制度化的思想体系,是现存统治关系的组成部分,就是说,它不仅具有实在性还具有控制性、规范性、约束性。虽然他不像枪炮一样通过暴力起作用,但从它的功能看也是一种客观的控制人们的力量。只不过它以观念的形式再现并生产现存的社会关系,即把客观上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以观念的形式再现出来,使人们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达到认同现存社会制度的目的。我们把这种“意识形态”的作用称为“软国家机器”,在阶级统治的过程中发挥着作为国家实体性存在所难以起到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意识形态论证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合理性。给人民以只有这种统治才能给他们安定和幸福生活的错觉。二是,意识形态论证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自然性,给人民以只有顺从这种统治而别无他途的错觉。三是,意识形态论证统治阶级进阶级统治的公正性,给人民以只有在这种统治中个人才能充分实现自身存在价值的错觉。其三,现存社会经济关系是意识形态的基础,只有铲除观念产生的根源才能消除观念的控制。正如共产主义要同传统的私有观念决裂必须同传统的私有制决裂一样,只有铲除世俗社会的虚幻性才能破除意识形态的虚假性。
第四,自协性。这里的自协性是指意识形态的主体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甚至自我批判达到继续维持统治的目的。意识形态不仅有为现在事物辩护的功能,必要的时候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批判,只不过这种批判,仍然是维护本阶级的统治而已。正如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虽然是对早期放任自由主义造成的危机的批判形成的,但仍然是资产阶级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作的自我调整。这是意识形态与错误观念的区别所在。错误观念之所以是错误的,是没有正确地反映对象,要受很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就是说,错误的认识不一定是个人有意识造成的,而意识形态一定是统治阶级有意形成并发挥作用的。针对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他们还作为思维着的人,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就是说,意识形态不仅再现现存的物质关系,还要为自己阶级的利益需要再生产所需要的思想。当然,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仅就这几个特征来看,他已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颠倒性涉及的是意识形态的本体论内容,虚假性和阶级性是与其代表主体的关系,体现的是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问题,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本质。实在性和控制性,涉及的是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价值取向问题。(当然肯定意识形态的客观性,并不等于就是肯定意识形态的正确性)。自协性,强调意识形态的自我调节性。这些特征在方法论上要求我们,不是简单地否定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而是要具体地历史地进行分析。这是我们分析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性质的方法论基础。依据意识形态的以上特征,如果说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就必须证明,新自由主义具有以上特征并与古典自由主义的一脉相承关系。
二、古典自由主义的价值趋向
探讨古典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关系,是确定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性质的基本前提之一。为要阐明这一问题逻辑地应当阐明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
自由主义思想在古代希腊已有萌发,但真正的兴盛源自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反专制,争自由的民主、平等、博爱、人权思潮。随着历史的演变,自由主义思想也出现了不同的阶段,而关于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今天的西方学术界也有各种版本,如美国思想家萨拜因在《政治学说史》中提出自由主义的三个先决条件:(1)个人主义,与任何形式的集体主义形成对比;(2)个人在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可归结为道德关系,因此,政治问题作为最后手段,应当由相互承认权利和义务来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3)前两者不是相互冲突的,人类个人的本性在于他本质上是社会存在。国内有学者根据罗尔斯的论述总结出自由主义的六个基本原则。(1)自决原则:个人的生活只有在他们是自我决定的即自由选择的意义上才是有价值的;(2)最大限度的平等自由,国家应当保障每个人与他人的同等自由相容的最大的个人自由;(3)多元主义:存在着善的观念的多样性;(4)中立性:国家应当在各种生活方式与善的观念之间保持中立。(5)善的原则:强调机会公平。(6)正当对善的优先性。正义(正当)原则约束个人对其自身善的行为的规范性。可见,自由主义讨论的基本问题是自由、平等的权利问题。个人权利和政府权利的关系问题以及个人权利的根据、基础问题。其基本原则是(1)强调个人主义,将个人的自由看作是整个社会建立和发展的根本,是一切政治权力的来源。(2)个人主义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可以为所欲为,而受正当原则的约束。为此,自由主义主张建立民主政府,用以约束个人行为,保障个人权利。(3)最为主要的是,与个人主义一致,自由主义一直保留着对政府权利的一种不信任和恐惧感,因而主张控制政府的规模和权限。当然关于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还可以概括许多方面,但最基本的是这三条原则。总之,古典自由主义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强调自由化、私有化和所谓的民主化。第二,古典自由主义原则在不同领域的表现
古典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在社会各领域都有其表现。我们仅就经济、政治、哲学等领域的表现作一分析。自由主义在经济学上最典型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斯密《国富论》的核心思想是,他把自私、自由、理性的“经济人”假设作为整个经济学研究的根本前提和出发点,认为充分的经济自由是国民财富不断增长的首要条件和基石,市场是促进经济自由的最根本条件,人们出于利己心而达到利他的目的,他坚决反对一切阻碍经济自由的政策和学说,由此论证自由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极力提倡经济放任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在政治上主要体现在自由与平等的关系、经济权力和政府权力的关系的理解上。自由主义者所论的自由首先是政治和法律意义上的自由,包括个人在生活、言论、结社、从事经济和社会活动上的选择权。没有选择权,也就谈不上自由,即便选择权不是很大,但有选择权比毫无选择权有着明显的区别。以此来评论政府的优劣,认为自由的制度表现为开放的选择余地,而不自由的制度则尽量限制公民个人的选择度。自由主义者经常强调经济或结果平等的负面作用,他们所重视的是政治权利的平等和程序正义方面的起点平等。平等就其本来意义而言,是指人与人关系上的同等对待,不允许在身份、资格认定和性别等方面的歧视,后来自由主义主要关注人们之间的权利平等和通过劳动获得财富的平等权利,强调的是人们之间竞争起点平等的重要性,不涉及由于市场竞争的经济结果而导致人们实际收入、社会地位的差别的不平等。
自由主义在方法论上主要表现为个人主义,所谓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只是知识论意义上的关于个人与社会、集体不同地位、作用,意义和价值的一种解读,虽然也涉及本体论意义上的含义,主要是知识论意义而言。个人主义方法论是以个人作为立论和论证的基础,其他的原则都是从此推出来的,这种理论将个人作为社会分析的最小和最基本的单位,其他一切组织、团体、社会甚至国家都可归结为个人,这是判断一种社会政策和价值观的最终标准。个人自由度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出发点,也是所有社会政策和立法的基础,由个人而构成的人群和社会,在发生学和本体论的意义上个人都具有优先性。
自由主义在哲学上的表现是,以不变的人的自私的本性和永恒的理性作为形而上学的预设的。就是说自由主义在哲学上有两个预设。一是人生来就有追述自由、平等的权利,自私是人的本性。二是人生来就是有理性的。因为个人主义的基本信条是:每个人是其自身利益以及知道如何促进这些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因而是有理性的。而经济人假设本身是以自私和理性是人的本性作为前提进行论证的。这种不追问人的自私本性最初来源的作法和把“一切人生而平等”的信条用天赋人权加以概括,本身就不是哲学上的唯物主义方法。就是说自由主义的出发点就是个人主义。虽然起初的个人主义不一定就是指个人的财产权和政治权利。但在后来的发展中,个人主义主要强调的是经济上的财产权和政治决定权中个人所处的核心地位。总之,古典自由主义所倡导的原则,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以市场自由为依托,以资本获取利润为宗旨的。
第三,古典自由主义为资本主义的确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我们知道古典自由主义思想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争取自身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17世纪的自由主义强调个性解决和人权,主张代议制民主,反对宗教迫害,提倡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从根本上说自由主义是一种满足和实现人的个性解放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终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是当作手段,这些对于反对中世纪的宗教统治,为资本主义的确立提供了思想武器。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讲,“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成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把封建社会所特有的各种思想感情都溶化在资产阶级。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计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同时,从自由主义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方法上的作用看都是在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提供思想武器的。个人的自由、平等,特别是把此归结天赋人权,直接把人从封建制度和宗教统治下解放出来。资产阶级经济上的强大必然要求政治上的权利。尽管哲学上关于人的自私本性和人是有理性的形而上学的预设是不科学的,但从价值观层面看,仍是为人的发展反对宗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的。由于资本主义反对封建制度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古典主义具有历史进步性。
三、新自由主义作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性质
资本主义发展到当代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推进,必然在思想上和体制上清除各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力量。而新自由主义就是适应这一过程的产物,因而具有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
第一,新自由主义是古典主义发展的必然。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产生发展的理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理论表现。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演进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再向国际垄断的过渡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与此相关,思想上也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几个阶段。如果说古典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反对封建制度的产物,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是针对古典自由主义所带来的经济危机而提出的,它奠定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思想基础。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并出现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综合症”,把资本主义推向一个滞胀时期,暴露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理论与政策的严重弊端,新自由主义应运而生。其实,凯恩斯主义也是自由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只是在强调私有化和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扩大了一点政府干预的范围和方式。
第二,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内涵。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逐步形成的一个包括众多学派的思想和理论体系。它的核心内容仍然是围绕着自由、平等、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利等问题展开。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经济学上的新自由主义,是在与凯恩斯主义的争论和反思政府对“市场失灵”的纠正方法的效果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即使在经济学领域,新自由主也分为各种不同的学派,它包括以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以费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和以拉费、费尔斯坦为代表的供给学派等。尽管各学派的观点不同,其共性都在于推崇市场经济和自由经济政策,强调市场作用最大化和政府干预最小化,推崇私有制,坚持自由贸易原则。这些学派讨论的问题,主要限于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式上,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即二者合理边界在何处,自由市场社会可以容许多大程度的政府干预?这种新自由主义在实践中的体现可以用“华盛顿共识”代表之。所谓“华盛顿共识”的各种主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全面的私有化,提出使国有企业私有化和巩固私有产权的一系列措施;二是绝对自由化,包括外贸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三是全面市场化,反对政府干预。政治上的新自由主义主要表现为对主权、人权,特别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处理问题上。他们一方面用人权的旗帜攻击别的国家;另一方面又用“人权高于主权”的口号干涉别国内政,置联合国宪章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法于不顾,用单边主义行为(或用制裁或用战争)对自己认定的“现实威胁”和“潜在威胁”进行攻击。在思想上妄图用一种意识形态,一种价值观念;一种发展模式“规制全球”。在哲学上强调理性的作用,特别是把科学技术理性推向极端,强调科学技术知识的至高无上作用,强调知识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特定阶段。我们当前所说的新自由主义主要指经济领域的自由主义。实际上三者是不可分的,经济发展既靠科技又靠政治,利用高科技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通过政治手段推行市场的国际化达到获取他国利润的目的。从新自由主义的基本思想看,他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即市场化、自由化、民主化等基本内容。但是与古典自由主义相比,有了一些变化。其一,具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辩护功能。如果说古典自由主义为资本主义反对封建制度推动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在历史上具有进步作用的话,追求自由、平等、人权的价值追述至今仍有进步意义。新自由主义在当代的主要功能是推进资本主义在全球的霸权,具有为资本扩张进行辨护的功能。其二,在经济学领域,新自由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相比更强调了市场制度层面的架构。古典自由主义理论对竞争性的市场是根据论定的参数孤立地作出反应的,并且所有的信息都是通过市场上形成的价格传递的。就是说他们关注的主要是市场的运作,同时又假设市场中能够存在各种行之有效运作的各种制度,但对于制度如何形成则略而不提,而新自由主义与这种传统不同,他们主要集中于市场运作的各种制度基础,认为市场的效率直接取决于这些制度层面的架构。其三,在实践上二者起作用的范围和影响也不同,古典自由主义虽然是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产物,但他起作用的范围主要限于本国和西欧。而新自由主义思想不仅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一国的统治,还要涉及到当代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资本全球化过程,直接面对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其四,新自由主义更突出功利和实用的内容。新自由主义就是在古典自由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是说古典自由主义不强调效用,而是说他们是强调天赋人权和抽象的平等主要是斩断各种束缚自身发展的关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思想武器,而新自由主义更突出经济的发展和利润获得的效用。因此,新自由主义思想家不再着重强调天赋人权和抽象的平等,而是转向了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以英国边沁为主要代表的功利主义把功利和幸福获得的多少看作是判断道德、政治和法律的根本标准。他们虽然仍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公民的平等,但主要强调的是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言论的自由。把国家只看作自由的保护者,和医治资本主义弊端的主要政治手段。以美国皮尔士、詹姆士、杜威等人为代表的实用主义,主要强调行动、实践、生活,其核心思想更是追述“成功”和“实效”。他们将实证主义功利化,把“经验”和“实践”归结为行动的效果,把知识归结为“行动的工具”,把“真理”归结为有用、效用或行动的成功,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第三,新自由主义适应了资本全球扩张的内在需要。
我们知道资本的本质就是无止境地榨取剩余价值,当资本主义“滞胀综合症”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获取剩余价值的生存条件和客观条件在国内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资本必然冲出国内向国际寻找出路,通过产业资本带动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使资本国际化,出现了跨国资本和跨国资本家阶级。就是说资本自由化的浪潮。这种浪潮从根本上说是资本打破壁垒、消除管制从而在全球范围内争取自由、谋求利益和实现扩张的运动。而新自由主义大肆鼓吹的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全面地开放市场等就是这种资本扩张的理论基础,是国际垄断资本形成的思想武器。如上所述,资本本国资源的有限性不能满足本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必须寻找别国的资源作为出路,这使资本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他人。为了摆脱这种制约,达到最大限度的维护自己利益的目的,需要在政治上干涉、甚至控制别的国家,遏制别国人民政治上的反抗。资本向外的扩张,必然需要思想上的论证和指导,并通过思想对别国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控制,解除这些国家的人民思想上的抵制。例如,世纪之交的“人权高于主权”宣传,正是资本主义国家出于资本扩张的经济需要和与之相随的“一统天下”的政治需要出笼的。“人权高于主权”论将人权与主权对立起来,企图用人权来贬低和否定主权,从而给他们的干涉行为罩上一层正义的光环。正如邓小平指出,西方国家利用人权问题对其他国家进行指责“实际上是搞强权政治、霸权主义,要控制这些国家,把过去不能控制的国家纳入他们的势力范围”。
第四,新自由主义作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从上面的内容看出,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观念具有意识形态的一些特征,其一,辩护性,从上述可以看出,自由主义自产生以来都是为资本主义的需要服务的,为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不断提出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只不过是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因此,不管是古典自由主义,国家干预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是为资本统治服务的,是资产阶级利益的本质表现。古典自由主义适应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制的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性,而新自由主义适应了资本扩张的需要其辩护性要大。这就要求我们历史地、辩证地的方法对待自由主义。其二,虚假性:如上所述,对于反映特定阶级利益而言的意识形态,具有为自身辩护的功能,对于劳动人民来讲,具有欺骗性。不管是古典自由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自由和平等是他们谈论的永恒话题。但不管是自由还是平等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所谓“自由”就是对权利的要求,无非是夺取并掌握尚未获得的权利,保持和扩大已有的权利。当资产阶级取得政权成为统治集团以后,所讲的“自由”就变成反对弱势群体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资本获利的绝对自由。当今所推行的各种自由化,表面看来,冒似自由化,实际上在条件技术,能力即生产成本不平等的条件下讲自由,只能是强者对弱者的自由。因而,全面的自由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陷井大于机遇,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就是明证。同样,他们所讲的“平等”也是一种陷井。一方面,他们所讲的平等只是“机会平等”即形式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正如马克思所分析的那样,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形式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等价交换原则掩盖着资本和工人交换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又以“维护人权”为由进行各种方式的战争。2001年以“反恐”为由进行的阿富汗战争,以及2003年以“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进行的“打伊倒萨”的战争。这些充分表明资本主义“自由”“平等”的虚伪性和对第三世界人民的欺骗性。如果说古典自由主义在资本主义初期具一定有进步作用的话,那么新自由主义除了留下抽象的追求自由,平等的价值取向,实际上已成了资本扩张和霸权的武器,更具辩护功能。自协性。资产阶级自始至终都是作为一个阶级的主体,在为自己的生存发展进行的自我调整。不管是古典自由主义,凯恩斯的保守主义,还是当代的新由主义都是资产阶级为解决自身的矛盾进行的调整。
根据以上的内容,可以得出三点结论:其一,根据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一般特征的分析,新自由主义既是古典自由主义发展的必然,又是适应当代国际垄断资本需要的产物,和古典自由主义相比更具有对资本主义的辩护性和对非资本主义国家人民来讲的欺骗性,因而,具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其二,坚持客观分析与阶级分析统一起来评价新自由主义,从古典自由主义到当代的新自由主义,都是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而出现的。其中既有反映资本主义生产中包含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又具有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特征。因此,在对待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态度上,不能不加区别地一概而定,而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地、历史地、阶级分析的方法,既看到反映资本主义生产规律的性质,又看到为资本主义辩护和欺骗他国人民的意识形态性质。如果只看到前者看不到后者,只会跟在新自由主义后面把中国引向歧途。如果只看到后者看不到前者,会影响吸收资本主义中包含的社会化生产的科学思想。其三,坚持历史分析与辨证分析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与唯物辩证的分析是统一的,历史的也是具体的,我们只有坚持不同阶段的历史分析才能真正地作到唯物辩证的分析。以此对待自由主义,就应该区别不同的阶段,不能把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同起来。虽然从古典自由主义、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再到新自由主义都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但他们在不同的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古典自由是适应资本主义反对封建制度的需要而产生的其进步性大于危害性,而新自由主义是适应国际资本扩张的需要,对于弱小国家更有欺骗性。如果不加区分,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因此,客观地分析理性地对待,是对待新自由主义的态度。
The liberalism and the neo-liberalism as capitalist ideology
Lv Shirrong Zhou Hong(Professor of Philosophy, Heinan University)
摘要:学导式教学法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它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提出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考核与评价和教学原则与当今新课改历史教学的要求相吻合。学导式教学法是最适合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学导式
教学法
新课改
历史教学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近二十年来最大的一次课程改革。所谓新课程就是指一种课程文化的再创造,涉及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实践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也就是说这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突破与创新。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也要“有利于教学评价的改进”。新课改历史教学要求培养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基础课程。
学导式教学法是由刘学浩老师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是建立在目标教学与自学辅导基础上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学导式不仅是一种运用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四个环节的具体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新的教学原则、教育思想和学习、管理、生活理念。学导式的基本定义是:自学并求得恰当指导、学在导前、学导结合的教与学、工作与管理及生活方式:运用自学-解疑-精讲-演练或借鉴-模仿-创新-超越这四个环节不断深化,使求学者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主动性--主动地提出和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探求。不仅培养求学者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还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品格五个层次的能力,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学导式教学法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它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提出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设计、教学考核与评价和教学原则与当今新课改历史教学的要求相吻合。学导式教学法是最适合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的方法。
一、教学理念与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
如今,时代的发展使人一生更换工作的次数,在经济发达的美国平均为7次,其中,至少有3次是转换职业领域。那种把教育视作给工作做好准备的观念,已落后于时代。学会自学已成为现时代的迫切需要。自主学习成为一个人适应信息时代必备的能力。这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由培养学生学会知识以应付考试转变培养学生会学知识以适应社会
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应是“历史课不是为了历史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新课改对老师而言主要改教法、对学生而言主要改学法,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创设丰富的历史教学情境,积极营造宽松、和谐、促人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意味着课堂教学必须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变化。
而传统的应试教育致使素质教育始终无法得到真正落实,在这种历史课堂教学下,主要是以教师的主动讲授和以学生的被动反应为主要特征,教师往往注重通过语言的讲述和灌输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尤为突出,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却被习惯性地忽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往往过于死板,教师搞“一言堂”,学生的学习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和尊重,即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看法,也往往不敢表达。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无视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正常需求,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学导式创新的教育理念,把教育的基点移到了“学”上。主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提高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而教师的职责在转变为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排除实现自学目标的障碍,发挥教学设计、组织、辅导、引导、支撑、服务、咨询、激励、管理、促进作用。因此,学导式教学法在教学理念上与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理念相吻合。
二、教学过程与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过程是导课——授课——小结——练习这四个步骤。在这四个环节党中,除练习这个环节外,其余三个环节主要是由教师来讲授,虽然其中有提问,让学生思考,有让学生提出问题的等发挥学生主管能动性的环节。但是毕竟没有把学生的主
体地位体现出来,学生任然是被动学习,课堂的主角任然是教师。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来学习。这必须要有新的教学过程来适应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在众多历史教学法党中,学导式教学法的四部教学过程正是一种非常适合新课改的教学方法。
自学-解疑-精讲-演练这四个环节,是学导式创新教学过程的范式,简明实用,以演练为主线。结合实际情况具体运用时,机动灵活,变式多样:可充分发挥教师的独创性;变中求稳,稳在运用自学为主,学在导前、学导结合、提高自学能力与技巧。
自学。学导式教学法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力,深入钻研,抓纲务本(教学大纲和课本)边看学材、边思考,学生自己能答、能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尽可能从已知求得未知,要弄懂来龙去脉;提倡动口、动手、动脑,做学习笔记、明确重点。学会发现、分析、比较、概括、记忆、想象、探索,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克服困难,求得恰当指导,发展自学-探索能力和意志-调节能力。新课改中提出了一种要求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这就是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综合概括和分析能力。学导式教学法的自学部分正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解疑。“学贵有疑”,对难点、疑问可互相质疑、答疑、探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解决疑难问题,从中获得所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由于知识储备有限和认知能力的缺乏,必然会遇到一些他们难理解的部分。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利用直接的知识水平帮助学生释疑。学导式要就老师不首先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疑难,而要在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当学生力不胜任时,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思路、线索。最终引导学生解决所遇疑点。这样,不仅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机制,更重要是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精讲。学导式教学法的第三个步骤是精讲,其原则是少而精、要有针对性的点拨,重在引路的基础上讲深讲透,主要讲重点、难点、基本定义、原理、指导自学方法和技能技巧。这就改变了过去老师一言堂,运用填鸭式的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地位。
演练:学导式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演练。它包括复习、巩固、作业、练习、操作、实践、改错、运用、小结等部分,这比传统的教学法的第四步更丰富、跟完善和实用。此时的教师侧重验收---检查、批改、评价、总结;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因材施教进行辅导。
演练是学导式教学结构的重要部分,是多渠道、多样化、多层次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技能、深化智能--提升他们的自学-探索能力和革新-创造能力、提高品格的重要一环。
总之,学导结合、多法互补:课内外综合运用各种具体的学法和新技术、新手段、组织形式与教学艺术,如:语言传递信息法;直接感知、直观法;实践操作、实际训练法;欣赏、发现、探究法及相应讲解等等,方法灵活,做到“教学有法,但不死板,贵在得法”。
三、教学组织与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
学导式教学组织多人异步,个人自学与个别指导、小组互学与班级同步合理组合,各尽其力,争取达到各自尽可能的高水平;各得其所,都可体验到愉快与成功;运用自学为主,学在导前,求学者利用已知因素发挥潜力探究“学材”--质疑问难,感知、体验;并能学中求导、争取恰当引导、在独立走路的实践中增长才干,使学习方法提高有效性;教师、领导、管理者的导法来自多人异步的实际学情。
新课改理念要求培养学生集体意识、探究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为了达到这些培养目标,新课程的设计上为学生准备了很的探究性课题,主张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和研究。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组织模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同时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使信息交流呈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这是一种最优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的过程。因此,学导式的教学组织非常适合新课改的探究性学习。
四、教学内容与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
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培养目标和当代社会生活和学习者的需要,以实用知识为基础、以能力演练为本位、以智能开发为核心;选用教材要适合高中学生学习、难度适中,基础理论课程以学生“够用”为度;增加实际案例,内容与时俱进。
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教材内容选用和设计都进行了很大的变动。教材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
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另外,新课改理念指出,历史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资源,历史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这理念指导下,只要与历史有关的事、物、人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历史老师应该是按照新课标的指导,选用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达到课标的要求。新课改的课标制定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与学导式教学法提倡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当代社会生活和学习者的需要向切合。
五、教学评价与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
学导式考试与评价要促进人的发展。评价的目的,对成教学生不是比较优劣,而是促进、帮助每一个学习者更好地学习与发展从而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评价要充分发挥激励功能、支持学生反思和自我调控的功能、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等教育功能。
按照新课改的精神,在必修课每个模块学习结束时,教师要根据学习习近平时的表现给分。新课改也倡导改变过去应试教育以单一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做法。也就是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平时学业水平测试、平时表现、高考、学生才艺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有利于不仅仅埋头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能激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The Ecological Feminism Consciousness of William Faulkner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 摘要: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通过康普生家族的衰败和凯蒂的悲剧揭示了男权社会及其中心文化对生态和女性的双重压迫,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以及对女性能够取得自身权利和地位的期望。
关键词:男权社会,女性,压迫
Abstract: By the decay of Compson’s family and the tragedy of Caddy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 William Faulkner reveals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and center culture’s making double oppression to ecological and women, expressing the author’s expectations to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the women’s possession of their own rights and status.Key words: patriarchal society, women, oppression
一 福克纳与《喧哗与骚动》
威廉·福克纳出生于美国南部的一个种植园主之家。乡土气息浓郁的小镇、美国南部的地方风情、家庭环境都成为福克纳创作的无尽源泉。福克纳以近二十部长篇小说及上百部短篇小说构建了自己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在“约克纳帕塔法郡”里,充满了种族矛盾、男女困扰和家庭的不和谐。在这个以男性为权力中心的虚构小镇里生活着豪门之女,也生活着普通人家和社会底层的女性;生活着忠贞纯洁的淑女,也生活着遭人唾骂的荡妇。这些女性或善良可爱,或心肠歹毒;或温婉顺从,或不羁反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细致入微的内心情感描写,故事情节的巧妙设计,强大的语言驾驭能力,意识流的大胆运用,独特的叙事角度和打乱的时间顺序,这一切为福克纳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使他成为了20世纪声名显赫的现代主义作家。
福克纳对自己的作品是存了偏心的。在整个“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的宠儿。福克纳借康普生家三兄弟在三天里的意识流动以及康普生家的女仆的叙述,描写了康普生家的衰败和康普生家的女儿凯蒂的悲剧故事。从表面上看,凯蒂是个缺席人物,是康普生三兄弟眼中的被观察者。事实上,凯蒂才是福克纳要勾画的对象。福克纳借康普生三兄弟将个人对女性的情感全部倾注到凯蒂的身上。凯蒂生活在男权占据社会统治地位的美国南部。在这里,清教思想和加尔文主义不仅主宰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更成为男性压迫和禁锢女性的工具。虽曾反抗,凯蒂还是没有逃脱悲惨的命运,最终沦为男权统治的牺牲品。同样不幸的还有凯蒂生活的自然环境。由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工业的冲击,种植园迅速开始败落,自然的和谐也遭到了男性活动的破坏。在《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不仅对女性和自然的命运投以关注和同情,更观察到了二者悲剧的根源——来自男权统治的压迫。福克纳希望女性与自然的反抗能够最终取得效果,实现女性、男性和自然的和谐。
二 “同命相联”的凯蒂与自然
法国女性主义者弗朗西丝瓦·德·奥波妮(Francoise d’Eaubonne)是“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概念的首创者。她认为自然与女性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女性可以自然化,自然也能够被女性化。《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赋予凯蒂以自然的元素:凯蒂身上飘着雨后树的清香,“头上戴着花儿,脸上的纱网如同风儿一般”。【1】对于班吉而言,凯蒂和自然给他带来的感受是相同的。而在昆丁的眼中,自然界的花花草草也因凯蒂而具备了人的特质,山茱萸是忠贞的,而玫瑰如同失贞的凯蒂一般不那么纯洁,且“狡猾而安详”。由此,女性与自然形成了有机的整体。
福克纳不仅深谙女性与自然的亲密性,更敏锐地观察到了女性和自然在男权社会里共同的地位和遭遇。在福克纳所生活的时代,无论是女性还是自然,都没有言说的权力,是男性中心社会的从属者。
凯蒂的地位首先反映在福克纳的叙事策略上。作为全书的中心人物——凯蒂,甚至没有出场发言的机会,她的形象是通过康普生三兄弟的眼睛和语言传递的。凯蒂对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没有发言权,她必须根据不同男性的需要和要求,扮演各种角色。班吉是凯蒂的弟弟,他是个只有三岁智力水平的白痴儿。而就是这样一个智力低下的男性,也有权要求凯蒂担当母亲的职责来照顾自己。凯蒂陪他用餐,哄他入眠,身上还要散发着他喜欢的味道。当凯蒂开始向往爱情并使用香水,失去了班吉熟悉的味道时,立刻引起了班吉的不满。班吉的哭声和把凯蒂关进浴室的举动让凯蒂充满了罪恶感,不得不放弃了自我追求。凯蒂的哥哥昆丁,对凯蒂有着近乎病态的爱。在他看来,凯蒂就是他的情人。于是,昆丁用情人的角色要求来束缚凯蒂的行为,要求她做个贞洁的淑女。昆弟不许仆人给凯蒂宽衣解扣,不许凯蒂和其他男人来往。为了把凯蒂和她的贞洁留在自己身边,昆丁甚至向父亲撒谎说自己和妹妹犯下了乱伦的罪行。昆丁还找到夺取凯蒂贞操的“情敌”,和他决斗,将他赶出凯蒂的生活,从而剥夺了凯蒂的爱情。在凯蒂的另一个兄弟杰生眼中,凯蒂是下贱的荡妇。即使凯蒂放弃了内心的欲望,杰生依然把她看做是家族的耻辱,认为她应该去妓院生活。杰生常常用恶毒的语言谩骂侮辱凯蒂,还剥削凯蒂的抚养费。最终,凯蒂接受了这一角色的安排,默认自己是坏女人,并开始了堕落的生活。
在凯蒂生活的年代,女性之所以在地位上屈从于男性,与人们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不无关系。在美国南方民众普遍信仰的基督教文化里,女性是用男性的一根肋骨创造出来的,是男性的一部分,理当从属、听从于男性。不仅如此,女性的地位又由于夏娃所犯下的偷吃禁果的罪过而更加低下。女性就是邪恶、罪过的代名词。因而,女性理所当然地被剥夺了各种权利。隶属于基督教的加尔文主义和清教思想明确指出,要压制女性的各种欲望和权利。这就为男性压迫女性提供了正大光明的理由和工具。在这些教义的默许下,凯蒂被剥夺了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权利;在这些教义的教育下,凯蒂被要求做一个将贞操置于头等地位的淑女。康普生一家纷纷充当起监督凯蒂贞操的角色。然而,在男性的监管下,即使在河里弄湿了衣服,凯蒂也不能脱下它晾干;稍作打扮便被骂作“臭美”,喷喷香水也会引来班吉的吵闹;外出约会使得兄长大怒,与男友的亲密举动引来家人的喝斥;追求爱情与幸福的自由被视为大逆不道,甚至成了全家责备的对象。社会灌输给凯蒂的淑女教育让凯蒂觉得自己是心存欲望的坏女人。一面是对爱情的向往和释放自身欲望的渴望,一面是做个好女儿真淑女的责任。释放欲望的愿望和恪守妇道的矛盾使得凯蒂的内心满是挣扎,最终在巨大的压力和内心欲望的呼唤下,凯蒂爆发了。凯蒂认为自己“反正是个坏女人,你拦也拦不住我了”。【1】于是与恋人偷尝了禁果。而凯蒂的失贞,更是康普生家族的奇耻大辱。为了保住家族的荣誉,抬高康普生家的社会地位,凯蒂不得不听从父母的安排嫁给毫无感情基础的银行家。被剥夺真爱的凯蒂,意识消沉,完全顺从于男权社会为她准备的嫁入豪门的命运。然而,恪守传统的银行家并不能接受凯蒂失贞的事实,将她赶出了家门。无依无靠的凯蒂,不但没有得到家人的同情,反而被拒之门外。被亲人所不容的凯蒂没有生活的来源,流落四方,以出卖色相赚取生活费用,最终沦为法西斯军官的情妇,成为了男权社会及其中心文化的牺牲品。在凯蒂的命运悲剧中,凯蒂的母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康普生夫人为了在戒律森严的男权社会生存,放弃了自我,成为了男权社会的帮凶和妇女道德规范的执行监督人。对于凯蒂,康普生夫人不但没有尽到一个母亲应有的职责,还加入了康普生家族男士们禁锢迫害凯蒂的队伍之中。她派人监视凯蒂的一举一动,她把凯蒂与男性的正常交往称之为“犯贱”。凯蒂失贞后,她立刻穿上丧服表示女儿已经死了。为了家族的名誉,她不顾女儿的幸福,草草地找了个品行恶劣的有钱人嫁掉了凯蒂。凯蒂被丈夫抛弃时,她冷酷地将其拒之门外,她甚至剥夺了凯蒂做母亲的权利。康普生夫人同男权社会一起剿杀了凯蒂的幸福和希望。
作为男权社会的另一客体,自然也没逃脱被摧残的厄运。基督教的教义对于利用自然是赞同的。于是,人们正大光明地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在《喧哗与骚动》的开篇,广阔草地被变成了满足娱乐需要的球场,原本自由自在的鸟儿被康普生家女仆的孙子用石头射杀。人类,尤其是处于社会中心地位的男性掌握着对自然的生杀予夺大权。无论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还是无生命的土地,都沦为男权社会中不受尊重的从属者。在《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把康普生家族生活的地方称之为是“受到诅咒必将灭亡的土地”。【2】而诅咒这片土地的就是康普生家族以及像康普生家族一样将土地纳为私有的人们。在种植园经济盛行的南方,土地变成了人们赚取财富的工具。种植园主依靠奴隶对土地大肆侵占、掠夺和压榨。每一个种植园的兴盛都包含着对土地和自然的压迫和破坏。南北战争之后,种植园经济衰败,取而代之的是北方的工业文明。然而,这一变化并没有改变自然和土地的命运。土地受到的摧残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愈演愈烈。先进的工业生产方式对种植园和农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工商业的地位迅速崛起并取代了农业在人们心中的重量。于是土地的命运更加悲惨。康普生家的土地或是被卖掉以换取钱财供孩子上学、给孩子筹办婚礼,或是直接被征用,变成了商业、娱乐场所。土地和自然被剥夺了最基本的生产权利。不仅如此,自然的平衡也遭到了破坏。象征着工业文明的巨大烟囱占据了河流的位置,呼啸而过的火车发出的轰鸣声连鸟儿也吓跑了。康普生的家园再也看不到班吉喜爱的小花,河沟里生长的满是带有恶臭和毒刺的吉姆生草。惬意充满生机的自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之下,最终一去不复返了。
三 福克纳的生态女性观
《喧哗与骚动》不仅充满了福克纳对自然和女性命运的关注,更寄托了福克纳对和谐的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女性取得应然社会地位的期望。福克纳对自然和生态受到的破坏非常痛心。《喧哗与骚动》中对自然的描写使用了大量诸如“细细”、“我们”、“温暖”、“宁静”、“涟漪”等温情脉脉的词汇,这些饱含感情的词汇均是福克纳对自然无限眷恋的佐证。福克纳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康普生家曾经拥有的广阔的田野、浓密的绿荫、盛开的玫瑰和忍冬花、游着鱼群的河流。在福克纳看来,“人不过是气候经验的总和”,【3】人们只有与自然和谐共存,维持生态平衡才能健康生活。
福克纳曾声称《喧哗与骚动》一书是他为夭折的女儿所作。作为福克纳本人最为偏爱的人物形象,凯蒂寄托了福克纳对女儿的思念。所以凯蒂一出场就是善良美好的姑娘。然而,不幸的是,凯蒂始终生活在男性的权力笼罩之中。因为班吉,凯蒂压抑自己的个性发展;因为昆丁,凯蒂失去了真爱;因为杰生,凯蒂失去了女儿,并最终坠入了堕落的深渊。事实上,凯蒂还承载着福克纳对于女性能够坚强地面对来自男权社会的压迫,并勇敢地奋起反抗以取得应有权利和应然地位的期望。所以,福克纳笔下的凯蒂是具有反抗意识的。【4】幼年时的凯蒂曾违反父亲的命令,发掘成人世界的秘密;游戏中的凯蒂总是扮演“国王、将军”等拥有权力和地位的角色;凯蒂为了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大胆提出上学的要求;凯蒂总是试图做一些本属于男孩子该做的事;凯蒂完全置所谓的淑女教育于不顾,与男孩子约会,大胆追求爱情,并释放自己的欲望与心爱的人相恋,甚至对男权社会给女性制定的清规戒律大胆宣战,突破传统道德的束缚而未婚先孕。虽然凯蒂微弱的抗争最终无法对抗强大的男权社会以及禁锢女性思想与自由的道德清规,但是凯蒂的叛逆充分说明了福克纳对于女性的抗争是持肯定和鼓励态度的。
四 结语
作为20世纪早期的作品,《喧哗与骚动》已经开始触及生态和女性问题的本质。福克纳从中所流露出的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关于男权统治才是女性和生态悲剧命运的根源的揭露以及推翻男权统治才是解决女性和生态问题关键之所在的思想,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进步意义,对于我们从文学领域对自然和女性进行关注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威廉·福克纳,李文俊译:《喧哗与骚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2】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3】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及其科学内涵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自从我们选择跟随马克思主义的脚步,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选择走社会主义发展路线,中国革命的命运从此被改写。人民成了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此后,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国情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开始在探寻适合本国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里,邓小平首次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科学概念也随之而出。党的十三大作出确认: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后来简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七大首次对这条道路的内涵作了明确界定和规范表述,从领导主体、历史方位、基本路线、总体布局、奋斗目标五个方面做出概括。十八大在此基础上,对其作出了新的概括,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深化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们对其科学内涵的人是推向了新境界。
(二)“中国梦”的概念背景及本质内涵
十八大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新的概括,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党的建设六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同志对十八大思想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一种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访问期间,对什么是“中国梦”又进一步作了解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是实现途径与目标的关系
(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同志在学习贯彻党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独立自主走出的一条共圆“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有了这条道路,中国梦就有了根基,有了根基,“中国梦”就有了生长的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经过时间考验的正确道路。历史和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承担得起历史和事实责任的道路,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只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亦是一条适合我国当前国情旳发展道路。这条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条件
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体布局的拓展,对改进民生的举措、促进社会和谐等众多的改革与实践,使得社会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繁盛,人民幸福指数也不断得到提升,并最终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的内在意蕴和“中国梦”创造条件。
(二)中国梦凝聚共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有梦想,就有希望”,“中国梦”作为一个目标符号,是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奠基和催生的,是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发展呼唤“理想信念”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因素予以助力。它形象、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和平崛起重要时刻民族的进取理想和坚定信心。同样,作为全民族,也是每个中国人的目标与梦想,“中国梦”的提出又会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产生巨大的凝聚力量,为党和人民的团结奋斗,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注入新能量。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中国梦”,它向我们明示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美好梦想,为党带领各族人民开创美好未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途径,也将会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军人;荣誉;偏差
中图分类号:E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84-01
莎士比亚曾说过:“我的荣誉就是我的生命,两者共存一体,若取走我的荣誉,我的生命将不复存在。”对于军人来讲,荣誉更是至高无上,是 “第二生命”。在军人独特的荣誉册里,保家卫国,固守边疆、浴血奋战等神圣的词语比比皆是,它是军人价值的具体体现。
崇尚荣誉,是军人永恒的价值追求。“与荣誉就争,见红旗就抗”更是我军的光荣传统。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军人与荣誉间的关系往往会衍生出新的内涵,但是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偏差,其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未能正确发挥荣誉本身的作用
荣誉应该是一个集体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是前进的动力,而不是束缚在个体身上的精神枷锁。不可否认的是,个别单位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片面地强调荣誉,以牺牲日常工作生活的便利来追求纯粹的荣誉,却未能在这个过程中穿插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也未能设立行之有效的奖惩方法,存在着吃“大锅饭”的行为。久而久之,难免会有消极思想在群体中蔓延,影响集体的前进与发展。
有一个寓言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猎人在野外狩猎时发现了一只野兔,于是他立即命令猎狗前去追击,过了很久猎狗才独自气喘吁吁的回来。当被问到为什么追不上兔子时,猎狗回答:“我尽力了。”当兔子被同伴问到为什么可以跑得过猎狗时,兔子回答:“我拼命了。”尽力与拼命,两者间的差距显而易见。猎狗狩猎野兔是遵循猎人的命令,无论抓没抓到回来都有骨头吃;而野兔奔跑则是因为自己的性命是赌注,被抓到就是死路一条,因此它只能拼命。同样的,“要我争”和“我要争”所产生的结果也大相径庭。“要我争”只是在被动的服从上级安排,心里未必认可和接受,无论是否争到荣誉,尽力即可;而“我要争”则是从思想上切实认识到其中的利害关系,主动作为,这样往往会激发自身更大的潜力。
曾经笔者的老指导员说过一句话,“军人就要敢于去争”。一名优秀的军人往往将荣誉视为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东西。但是,军人首先是一个“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一个人只有在自己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才会考虑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然,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是,军人有铁一般的纪律。但是,只要还在“人”这一定义范围之内,有时候就无法逃脱人类的天性:逐利。因此,关于追求荣誉的教育一定要以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大道理并不是每个时候、对每个人都管用。举一个现实的例子来说,在文化学习上如果要让学员避免“60分万岁”的消极思想,就得用实际例子让他们切实明白自己这一行为的利弊。
二、只注重个人荣誉,而忽视了集体荣誉
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集体荣誉的获得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而一个光荣的集体也会给团队成员提供一个更加优秀的环境。比如,每个连队在年终评功评奖时都会有两个三等功名额,而先进连队则有三个名额。这样,在同等条件下,身处先进连的官兵就会有更大的机会获得这一殊荣。因此,绝不能忽视集体荣誉的重要性。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需要承认的是,个别官兵思想依旧不够成熟,目光短浅,每当自己需要集体为自己创造便利时便积极主动,而当集体有事需要有人主动担当时便立即“隐形”,殊不知身处在一个集体里,任何人都无法独善其身。近几年,党中央一再强调要严禁出现“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现象发生。这种置集体荣誉于不顾的事,终将会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可谓损人不利己。
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渺小的,而集体的力量则是不可估量的。一个团队可以为其成员提供便利的条件、宽松的环境与更广阔的舞台,既促进了个人成长,又有利于集体发展。比如,在每年的毕业考核中,某旅组织低年级学弟为毕业学员提供各项服务与保障,使其没有后顾之忧。这样有利于毕业学员更好地发挥自身水平,取得优异成绩,从而也为全旅争得了荣誉。
综上所述,正确地看待荣誉是至关重要的。荣誉不仅直接与国家和人民紧密相连,强烈的荣誉感更能激发军人爱军习武的热忱和克服艰难险阻、顽强战斗的精神。因此,培育和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已刻不容缓。这是新形势下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而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荣誉观,就是这项基础工程的奠基之作。当军人发自内心的有了一种强烈的荣誉感,就会在思想上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继而将压力变为动力,唤起内心无尽的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在强军实践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价值。
【浅析新唯物主义与意识的关系】推荐阅读:
浅析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01-16
浅析超限运输与公路桥梁的关系11-08
浅析中国梦与中国青年梦的关系11-02
浅析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与改革12-01
浅析李白的爱国主义思想11-07
浅析王蒙小说中的意识流07-14
浅析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12-07
浅析后现代主义思维下假说的运用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