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生活化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学课堂生活化(精选8篇)

数学课堂生活化 篇1

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思想和原则。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与生活是无法脱离的。因此,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我们在数学课堂设计上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努力挖掘数学与学生活动的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一、导课生活化,善于激发欲望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头如同一出好戏有了好的序幕。在课堂导入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引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师出示:“两杯糖水,第一杯含糖二杯含糖

9,第257。哪一杯更甜呢?为什么?”通过思考分析知道,这道2097题的其实就是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学生想到将、通分后,2025教师导出百分数,并让学生说说课前搜集的含有百分数的信息,接着 1 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含有百分数的信息,让学生说说其中百分数的意义。这个导课情境-----比较哪杯水甜,情境有生活味,又能引导学生把两个分数统一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后比较,有利于学生认识百分数的特点,体会百分数的优越性。教师既让学生交流了课前搜集到的与百分数有关的知识,又出示自己搜集到的百分数信息,有效拓展了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这种导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教师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备而来,不仅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梳理、提升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效果比较理想。

二、例题生活化,便于理解新知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课程要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不仅要求教师选教材必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人教版实验教材编写中在例题生活化这方面有着充分体现,例如:在一年级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教材便把学生带进最为熟悉、最为喜欢的“欢欢喜喜庆节日”的生活场景,进而引导学生去观察会场布置的规律,体验规律在生活中的存在。接着从这一生活场景中引出,让学生思考“小旗、花、灯笼、跳舞的小朋友后面一个应该是什么?”的例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很容易解答,因为学生有着此方面的生活经验,同时学生在此种情境氛围里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激发。总而言之,这种生活情境,生活化例题的运用对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练习生活化,利于巩固新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有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当学生而面临生活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地从数学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的办法”。教师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条件,给学生以实践活动机会来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让学生更深刻体会到数学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后,教师可以将课堂设置成商场,开设了“玩具店”等,让学生轮流当一回“玩具店”的售货员和顾客,通过买卖东西,帮助学生认识使用人民币,让学生在生活实际情景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教师把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引进教学课堂,师生经过买卖双方交易的演示,学生自然地学习了人民币的兑换,使生活常识数学化。又如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这课时,可以把学生带到学校操场的沙池边,去测量沙池里沙的体积或重量。先让学生估一估这些沙有多少立方米,然后再测量计算出沙池里沙的体积有多少立方米。为了求出长方体的体积,要先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必须解决用什么工具,用什么办法来测量这些有关的数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但知道怎么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如何计算它的体积,而且垂线、平行线、垂直等知识也得到了应用,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每立方米沙的重量,让学生求出沙池里沙的重量就易如反掌了。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确实息息相关,两者之间是一座相同的桥梁。通过这一过程的学习,学 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知识,从而体会到数学本身的强大魅力,感觉到数学课堂充满着智慧和乐趣,大大激发学习积极性。

数学课堂生活化 篇2

一、着眼于数学知识的运用

对于新课程来说,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意义.新课程十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因此在课改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从现实生活中引人数学知识,使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在生活中怎样应用数学的意识.案例一:如在设计“测量校园中旗杆和树木的高度”时,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测量工具独立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可行的测量方案;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并评选出设计独特且有较强应用推广价值的设计方案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再由设计者对自己方案的设计思路和可行性进行讲解论证.这一过程让学生体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分享到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乐趣[1].

二、着眼于数学兴趣的激发

《数学课标》中强调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生活体验,因此教师要想方法改变教学方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生活体验.案例二: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新课导人中设计了以下情景:A、B两镇要在公路旁合建一所中学,经费已有着落,但学校选址上有争议,为了交通方便,决定建在公路旁,A镇人希望建在C处,B镇人希望建在D处,学生请你们给予调解一下,应建在何处,到两镇距离都是一样的?学生听后跃跃欲试,但又拿不出可行的具体方案.教师因势利导地说,我们只要学好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就可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在“有理数的加法”教学时,若当时正在进行世界杯比赛,其赛况必然成为学生课间的热门话题.在教学中,便可选用中国队在小组赛中的比赛的场景,先播放一段精彩的实况录像,然后让学生根据这几场比赛(分上半场、下半场)的净得分情况,归纳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便会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探讨中掌握了“有理数加法法则”.

三、着眼于数学生活的体验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学数学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不仅学得生动、深刻,而且进行了人文教育.案例三: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可以提问:你知道的字母有多少个?(26个,A,B,C,D等)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字母,扑克牌(j,q,k)、故事片、小说中的人物、地点的代号(A点,H城市)等,教师接着引导,除了可以代替人、城市、地点,还可以表示数(像扑克牌中的J、Q、K分别表示11、12、13),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字母表示的数.这样的实际引入在学生原有的关于字母的经验上,引出“用字母表示的数”,降低了难度,加深了理解.这可使学生既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又巩固了已学过的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跟现实生活互相结合,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编写“我和数学”的故事,写“数学日记”,可以培养对数学的感受能力,深化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案例四:让学生学在家里,爸爸妈妈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上商店买东西,又用了哪些数学知识……通过记“数学日记”,既让学生探究了生活中的数学,明白了数学知识不仅有用,而且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用,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而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也可以了解学生有没有较强的“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以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让数学走进生活、使生活数学化.

四、着眼于情感教育的实施

心理学的理论表明,个体的动机、情感、意志、气质等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以及智力开发有着很大的影响.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心以及相互尊重均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在数学教学中显然应当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也在享受到终身做人的教育,即德育教育等.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应通过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进而体现数学的价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案例五:“轴对称”学完之后,结合课本图片中优美的剪纸图案,我们八年级数学组给学生留了这样一道练习题:请你设计一款剪纸,要求有一定意义,可以向家长请教,但必须自己动手,并用一句话表达你的剪纸的含义.学生拿到这个题目后,很动脑筋,有的查找资料,有的向老人请教,然后买纸,找工具,研究所剪花型,动手剪、刻,忙的不亦乐乎.来到学校后,我们又组织了组与组之间的评比,班与班之间的评比,并挑选有代表性的给予奖励.通过这个题目,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又使他们在活动中加深了对中国古老剪纸艺术的热爱之情,一举两得.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重要价值[2].

五、着眼于数学问题的回归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造条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并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这样,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为此我们要创设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条件,给学生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总之,只要我们有机地把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就能让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就能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的价值性,也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质疑欲.他们就会在长期的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当无法解决的问题出现时,他们就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与生活、用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既能落实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3].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也就达到了活学活用、活用活学的境界,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参考文献

[1]戴国琴.让初中数学课堂“生活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4):39.

[2]贺斌.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J].课程教学研究,2006(12):61.

数学课堂生活化 篇3

【关键词】生活情境;生活问题;探究具体化;生活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背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充分体验到数学的趣味、价值和魅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

一、创设生活情境,在生活中“做”数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堂中模拟生活,创设生活情境,使得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奇观。因此,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建立以体验生活为主的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积极寻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结合点,从生活中引入具有发散性、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观察,自主体验,自主交流,初步建立数学思想。比如在教学生们学习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自主购物的生活情景,学校组织学生去郊游,需要自己带食物,每人50元,去超市买食物、饮料,然后,教师通过图片形式,将超市所要购买的食物进行标价:面包:3元;饼干:3元;矿泉水:2元;橙汁3元等等,然后由学生自主采购,到老师这里来结账,只能买50元以内的东西,看谁买得最多,谁买得最合理,通过这样的情景设置,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理财能力,同时还能把数学知识融入其中,通过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明确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如,我们可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利用已学过的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知识,美术知识、语言知识、生产常识对长方体和它的表面进行探究。以此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并通过小组合作自我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运用生活实物,数学探究具体化。

在数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的作用更多地在于点拨,“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首先运用身边的经常接触的实物,如墨水瓶中的墨水,可口可乐中的饮料等等,给学生讲清体积的概念。接着要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这时,我取出一排4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要求学生观察并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与体积,学生很快就说出了长是4厘米,宽是1厘米,高是1厘米,体积是4立方,然后取出三排同样的长方体摆三排一层,得出长是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体积是12立方厘米,紧接着再取六排同样的长方体摆三排两层,请学生仔细观察,得出最终的结论。经过以上操作,观察思考,学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这一过程,我边指导学生操作,边指导学生观察和有意识的板书,这就是对活动主体的服务,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这样能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四、增强生活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是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将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树立学生的生活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增强学生的生活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教授“三角形的稳定性”后,我引导学生探索:课桌椅摇晃该怎么办?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椅子;学习“除法的知识”后,我给学生布置特殊的家庭作业:计算自己从家里步行到学生平均每分钟要走多里路程……通过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广泛运用在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这样就大大增强学生的生活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会对生活实践产生兴趣,并在实践中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教学归朴实践,归朴生活,增强学生生活意识,确实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只有坚持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特点,把枯燥抽象的知识更生活化的设计引进课堂,密切联系生活,开展生活化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趣味和意义无穷,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2]《小学数学教师》.2012年第7期至第12期

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课堂 篇4

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巴普镇富士康民族希望小学 吉则尔西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课堂,是目前数学学习的主流。数学的学习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而应该是充满生活味的、有趣味性的。生活中的数学很多,比如:上街买东西要用到加减乘除,建造房子要画出图纸等等,这些都是要用到数学知识的,所以,小学生不仅要学好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更应该学以致用,用数学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

一、贴近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

1.情景导入生活化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例如,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用到的圆角分的概念,两、市斤、公斤的概念,以及米、公里的概念等,都是十分必要的。一旦学生具备这些基础性的概念的认知,在生活中就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巩固类似的数量单位概念,从而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

2.引导学生模拟生活情景

数学问题中很多的概念都相当的抽象,难以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我们的生活情景来帮助理解。我在看了一个课堂实录中是这样的:教师让两个学生站在讲台的.两侧,宣布:“开始”,两个学生同时从两侧出发,相向而行,然后相遇;这是在讲解相遇应用题中的“相对”,“相向”,“相遇”等概念;然后又让两个学生站在一前一后,同时出发,后者追前者,这时追击应用题。对于这种理解相对难度较大的内容,老师通过两个学生的实际行动加以理解,生活化数学的学习。

二、熟悉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1.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学概念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资源。如:学习了《循环小数》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我们首先讲到了一个“循环现象”,通过一个故事引入: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老和尚和小和尚……”学生也会接着往下讲故事了,但是我们重要的是在讲故事中我们发现了什么现象呢?(循环现象)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学生列举: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春夏秋冬的四季交替等等,这就是数学中的循环现象。我们通过这个循环的现象学习,为下面的循环小数概念的学习做铺垫,学生记住了,理解了,也就完成了这项学习的目标。

2.从生活实例中体味数学思想和方法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科学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如:数学中的《解决问题》,“妈妈要将2.5千克的香油分装在0.4千克的小瓶子里,需要多少个油瓶?”我们通过计算知道:2.5÷0.4=6.25(个),可是瓶子有半个的吗?没有,那怎么半办呢?6个瓶子只能装2.4千克的香油,要装完只能用7个。(进一法的应用)实际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情况,你有没有碰到呢?学生想到“坐船问题”,“去旅游时,20人一条船,我们班45人,要几条船才行呢?”同样去尾法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广泛的应用:“老师带100元钱去为学校图书室购词典,每本18.5元,可以买几本?”计算:100÷18.5=5.40540541(本)≈5(本)因为钱只够买回5本,多买了钱就不够。采用“进一法和去尾法”以及“四舍五入法”的学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有效的。

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在我们新课标中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培养我们的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利用转化的思想和割补的方法探究学习,接下来的是三角形的面积学习,那我们能不能引导学生也利用这种思想和方法呢?答案是显然的,数学的学习本身不是单纯的模仿,我们可以转化应用,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简单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三、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实践,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解决

1.加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不宜采用抽象的陈述,抽象的陈述不利于学生深刻准确地理解所学内容,学习准确也就提不起来。因此,课堂教学应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利用实物、线段等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周长的测量》时,带领学生参加户外的测量,量一量我们的足球场的周长,量一量我们乒乓球桌的周长等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一课中的“合理安排时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感受这种数学学习的实际应用价值。

2.通过社会调查,增强小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数学新课标》指出:“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在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和体重的结果中,我们可以检测出整体的身高高度和体重水平,从而进行合理的检验,我们的健康标准。在对同学们喜欢的气球的颜色调查之后,我们才能更加合理的选择气球来布置我们的教室。在对同学们喜欢的运动项目调查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选择我们都比较喜欢的项目举行集体活动。

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篇5

达玉才

数学生活化是新课堂理念的具体化,它要求数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出发,提供学习的探索材料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容易唤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探索欲望。那么,在学生的知识形成发展过程中,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更具有活力,更加有效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就此谈几点认识。

一、精选生活素材,构建数学意义。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现实原则”,即数学教学要源于现实,扎根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数学中,教学要善于依据数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实”,精选“生活素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充分的数学事实,使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生活情境“数学化”的过程,借助生活中的原型构建数学意义,从而真正地获取知识。

例如,红彤彤的糖葫芦学生买过吃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熟悉的生活经历,作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素材。在学习小组里,每人领一袋(10粒),分别按每串是2粒、3粒、4粒等情形动手串糖葫芦。同样是10粒,由于串法不同,出现有的正好串成几串,有的还余几粒等现象,由此导出有余数的除法,揭示“余数”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认知结构。通过选取“串糖葫芦”这一生活素材来构建“有余数的除法”的数学意义,学生感到现实、亲切,有助于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也得到一步的发展。

二激活生活经验,学会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隐性活动。对小学生而言,往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学会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三、设计生活情景,培养应用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

一。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际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中应用数学,切实提高数学素质。教师要根据数学内容结合校情,班情设计生活情景,开展实际活动。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篇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实际问题抽象带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基于以上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学完“用字母表示数”后,随意取出一本书,问它有多少页?学生们起先一愣,有的摇头,有的茫然,过了一会儿恍然大悟:“这本书有X页。”“有a页。”“有b页。”„„我们的教学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再如:红梅公园的门票每张10元,50张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8元,我们班一共有45人,该如何购票?学生们通过思考、计算,得出了多种解法:45×10=450(元),50×8=400(元),50×8-5×8=360(元),50×8-5×10=350(元),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

二、联系生活,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占优势的阶段。因此,教学中应联系学生日常生活,选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件,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实例联系起来,逐步形成新概念。

如教学“减法的运算性质”,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如下教学:首先,创设一个让学生当售货员卖文具的情境,让学生根据下面题目的要求进行“买卖”活动。小明到学校小卖部买一支铅笔和一把尺子。一支铅笔的价钱是1角2分,一把直尺的价钱是2角8分。小明付出1元钱,售货员应找给小明多少钱?其次,让学生说出在“买卖”过程中是如何“找退”的?(1)从1元钱中减去铅笔的钱数,再减去直尺的钱数,即是应“找退”(剩下)的钱数。列式为:100-12-28=60(分)(2)从1元钱中减去铅笔与直尺的总钱数,即是应“找退”(剩下)的钱数。列式为:100-(12+28)=60(分)。再次,组织学生讨论:(1)“100-12-28”求的是什么?“100-(12+28)”又求的是什么?(2)两种不同算法结果怎样?(3)说明两道式子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到:100-12-28=100-(12+28)。由于?W生已有钱币在实际计算中运用减法运算性质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不难概括出减法的运算性质。这样教学,学生获得感性材料十分充分,形成的表象也就更加鲜明,从而促进概念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法则的推导过程

在进行计算法则教学时,应当避免将“法则”或“方法”作为一种“静态的结果”直接进行灌输,让学生机械的记忆、反复练习,而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己去发现合理的算法,从而逐步归纳、推导出计算法则。

如:教学“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时,若能联系生活实际,把例题改编成学生熟悉的内容――元、角、分的知识进行教学,学生就感到自然,不陌生。可以从钢笔与圆珠笔的价钱引入,求两种笔一共多少钱,就把几元和几元相加,几角和几角相加,几分和几分相加。这就是笔算小数加减法的第一步: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当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就向前一位进一,学生就能理解到:分和分相加满十后,就是1角,则在角的这一位上加1,就多了1角;当角和角相加满十后,就是1元,就在元的这一位上加1,就多了1元,依此类推。这样,学生对小数的退位减法也能轻松的掌握,不感到茫然,也不感到困难。因为他们在计算时想到了买东西付钱的情景。这样,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不但推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而且也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算的过程。

四、作业生活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处处要用到数学。为此,我把作业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作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数学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与延伸,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如学习《利息》前,可安排学生到银行或信用社了解储蓄的意义、方式和利息、利率的计算方法;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和制作洗衣机、彩电、电冰箱等家电的包装箱模型,并让学生说说自已的感受,从中领悟创新设计的魅力和数学美;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百分数材料,并把这些材料进行归类、展览;学习《比例》后,让学生测量、绘制学校平面图,家庭所在村子的示意图,以及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不仅巩固了课堂里所学的知识,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

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善于把教学内容放在真实有趣的情境里,联系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再创造”的过程,把实际生活带进数学课堂中,才能发展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让数学课堂生活化 篇7

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学生能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问题生活化能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导入生活化,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数学问题

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要演好序幕,一篇新闻要写好导语,一部好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下面是两种导入方法,很适合小学课堂使用。

1. 设疑导入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障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在上“找规律”这一内容的导入时,我请5位小朋友(2男3女)上讲台来做一个握手游戏,要求是要两个两个握手,而且一定得是一男一女握手,做完游戏后,我提问:“他们刚刚一共握了几次手?”下面的小朋友都疑惑不解,我就趁机导入新课内容,小朋友为了知道答案,整节课注意力都很集中,课上得很成功。

2. 动作操作法

实践活动是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学生比较喜欢自己动手操作的题目,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进行教学。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让学生把预先做好的8个一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拿出来,让他们用这些小积木各自摆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我提出如下问题: (1) 你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怎样知道的? (2) 你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怎样知道的? (3) 体积的长、宽、高有什么联系?

二、数学例题、练习生活化,让学生体验、感受数学,提高实践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儿童用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这些都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这些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教学活动中,我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也让学生从多方面“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发现书本上的例题采用的是2005年的日历,我觉得2005年离现在有些远,便准备了2007年的日历。在教学“平年、闰年”时以2008年的日历为例,使学生在探究中更感亲切,探索的兴趣更加浓厚。

三、解题方法生活化,拓展思维,训练技能

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数学源自生活,每个数学问题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形。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体会到这一点,并会用“生活化”的方法去解决数学中的难题。在小学中最突出的主要是应用题的解法。

应用题训练“生活化”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年、月、日”的练习中,我以暑期的游泳培训为例:“从7月12日起,至8月3日结束,游泳培训班共培训多少天?”这个培训班班里有不少学生参加,因而在说到计算是应把开始和结束的两天都算上时,学生很快便能理解,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说明,这一题的难点便很容易地被学生克服。

四、数学思维训练生活化

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要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的目的。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我有意识地创设和妈妈去超市购物的情景:“我和妈妈带着199元到商店购买衣服,先买了一件衬衫79元,再用剩下的钱买了一双99元球鞋,你们想一想?妈妈带的钱够用吗?还可以找回多少钱?怎样算比较简便?”这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自然把学生带入生活的空间,在生活中悟理。

让数学课堂生活化 篇8

关键词:数学;生活实际;应用

一、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

一堂精彩的数学课,一开始教师就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稳定性》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班里有一张已经损坏的椅子,我故意摇了几下,说:“同学们,这张椅子好像坏了,老师都坐不稳,在不更换新椅子的情况下,你们有办法把它固定住吗?”之后放开学生的思维,请学生各抒己见,有些学生说加两根木条可以固定,有些说加一根木条就可以了。顺着学生的想法,我故意质疑:“到底是加几根木条就可以固定住呢?”引入教学,使学生很快融入课堂,激发了学生探讨数学知识的兴趣。由此可见,通过借助生活背景问题引入新课堂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炼数学知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如,教学《减法的简便计算》时,并没有按照课本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月底,小强的爸爸和叔叔领了工资,去大润发超市购物,超市里摆设了好多好多的商品,琳琅满目,小强的爸爸看中了一双球鞋,价值198元,他有323元,叔叔看中了一块手表,价值397元,他有465元。他们该怎么付钱呢?怎样付会更合理?这里,教师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把教材中缺少时代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自觉而主动地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新知

数学教学如果忽视了实际应用,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会导致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们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感觉到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彭光明.数学教学方法思考与探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9.

上一篇: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材下一篇:监理应急救援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