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精选8篇)
某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邹城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我镇把马楼村列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示范村,结合马楼村的实际,经过实地调研、与村“两委”座谈、征求部分村民代表意见,制订马楼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如下: 第一章 概 述 1・1 概况 马楼村现有村民320户,1200人,其中三峡移民6户,28人,耕地面积1200亩。村集体拥有运煤码头6处,沿岚济路建有村开发区一处,内有汽车修配、电气加工、餐饮住宿等多个行业,建有大型加油站两座,个体工商户达200余户。马楼村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齐全,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是一个多业并举的“双文明”村庄。马楼村基础设施较好,区位优势明显,农民人均收入较高;“两委”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自建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高,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意识较强;农户居住相对集中,发展潜力较大,实施新农村建设有着较好的组织、思想、民情等基础。 1・2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北宿镇马楼村位于“黄金水道”白马河东岸,岚济、济枣两条省级公路交汇于此,附近有兖矿集团南屯煤矿、北宿煤矿和济宁市落陵煤矿、太平煤矿等多家大中型煤矿,是北煤南运的水上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优越。 马楼村属暧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邹城市重要的粮食、蔬菜生产基地。 第二章 规划总则 2・1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8 2.《山东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3.《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试行)》 4.《邹城市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5.《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6.《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5) 7.《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8. 与本规划相关的国家、省、市颁布的标准、规范、规定等。 2・2 规划原则和目标1、规划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产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教育组织化、稳定机制长效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发动,逐步把马楼村传统产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竞争力和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产业,把马楼村建设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社区,把马楼农民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力争用3年的时间,村级集体年经济收入增加到200万元,村民年纯收入增加到8000元以上,把马楼村建设成为村民、集体双富,物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规划原则 (1)坚持“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充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把获取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又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2)坚持 “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要把建设合理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合理的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找准发展的结合点。按照循环经济的的要求,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构筑生态家园。要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确保生态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既要体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更要突出前瞻性和先进性。码头河运和路带经济是马楼村经济建设的主体,因此在马楼村的各个项目的设计中,都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搞好建设规划和设计蓝图,体现地方特色。 (4)坚持 “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按照每个阶段不同的目标要求确定近、远期的实施目标分解落实。遵循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原则,突出重点,分布实施。 2・3 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期限 按邹城市《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马楼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期限为3年,即-。 2、规划范围 见《马楼村新农村建设规划(2006――)》示意图,合计规划范围内总面积约28公顷。 第三章 村庄建设规划 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强调全村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功能布局、住宅分布、道路系统、排水系统、绿化系统与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形成整体。为村民营造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怡然栖息之地。 3・1 功能布局 通过对现状用地布局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达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地、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使村庄用地布局规划有利于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主出入口设办公区(村委会大院、人口文化大院);村中心大街设村民广场、公共设施(学校、卫生室)等,便于村民休闲、医疗;村内道路采用棋盘式道路系统;排水系统呈网状,通过暗渠,由环村排水渠集中,经处理后排往三支渠。 3・2住宅规划 充分考虑到现状和经济条件及可操作的原则,对马楼村住宅及外部空间采取既保留又更新的规划模式。1、保留:对砖混结构,质量较好,与村庄环境与整体规划冲突不大的,采取保留措施,维持现状。 2、整治:对建筑质量尚好,但建筑风貌和外观与村庄环境有冲突或平面布局部分不适应,对其外立面及内部平面进行整治和改造。 3、拆除:简陋建筑、质量较差建筑及因为规划需要改变,或对村庄风貌有较大负面影响、建筑质量差的建筑,采取拆除的措施,对村南路以南的两户住宅,于20前清理掉。 4、新建:新建住宅以点式及双联式布置,住宅原则控制在二至三层。 5、村内大坑填平后规划新住宅。 6、宅基标准:16M(东西)×15M(南北) 3.3道路交通规划 1、充分尊重道路原有脉络,同时满足区内通达性和安全性及消防等要求。 2、道路分为三级: 中心大街:宽20M 大街巷:宽10M 小街巷:宽5M 3、道路建设 南北走向: 中心南北大街(康庄路)宽20米,采用水泥路面,向南延伸使其与济枣公路至白马河港的柏油路连接,并配套白色高杆立柱双排路灯。 其余道路共15条,其中长340米,宽5米的12条;长340米,宽10米3条。村西第二条宽10米的路(同德巷)向南延长至三支渠。 东西走向: 东西走向道路共4条,宽均为10米,其中长500米和长730米各两条。路面采用底层煤矸石,上面铺石屑,配套白色高杆立柱单排路灯。村南路向西接通白马河堤。 ,硬化村内西侧长350米、宽5米南北走向大街和村中各长600米、宽5米的东西走向两条大街,并装架上路灯。此后,自西向东,每年硬化两条。 3.4 排水管网规划 排水系统呈网状,与道路建设相配套,宽10米及10米以上街巷两侧挖排水沟,宽60厘米,高60厘米,砖混结构,上加水泥盖板;宽5米的小街巷中间挖排水沟,宽60厘米,高60厘米,砖混结构,上加水泥盖板后再修筑路面,入户端加箅筛,防止堵塞。投资12万元,环村挖排水渠1000余米,倒梯形,下底宽1米,上底宽2米,高1.3米。生活污水通过排水暗沟,由环村排水渠集中,经处理后排往三支渠。 3・5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1、改水改厕。根据村庄临近白马河,潜层地下水水质不适宜饮用的实际,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村里投资2万元上一台水质净化设备,让村民吃上洁净的自来水。积极引导村民居民改建新型卫生厕所,同时,加快建设公共厕所,在开发区、村部大院、村庄的东中西部各设置一处公共厕所。 2、垃圾箱(桶)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大于70米,并在适宜的位置设置垃圾收集点,在规划范围内设置20个点。每半个月清理一次,收集的垃圾运送到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3、环卫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环卫保洁队伍,负责路面清扫、绿化维护、村容村貌整洁等工作。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形成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共识和行动。 3.6 绿化规划 1、原则上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乔木、灌木,用材树种、经济树种合理搭配,绿化、美化有机结合。 2、中心大街在已栽植花木的基础上,栽植黄杨球,树间砌花坛,设计栽植合欢、大丽菊、美人蕉、月季等常规花卉。 3、村内四条东西大街,设计两侧栽植石榴或桃树。 4、街心村民广场建设绿地,建花圃,铺草坪,选用四季常绿花木品种。 5、庭院绿化尊重个人意愿,由村里无偿提供葡萄、柿子、香椿、石榴、月季、无花果、海棠等品种。 3.7公共设施规划 1、学校建设。拆除现小学校,另选址重新规范建设村级标准化小学校及幼儿园。 2、新建科技、人口文化大院。将现使用的村“两委”办公院落让出,租赁或拍卖给村民搞三产开发。拆除村小学后一排旧瓦房,投资30-40万元新建两层办公楼的科技、人口、文化大院,大门西开,建仿古式院门,与现有的村务公开栏格调一致。 3、村民绿地广场。将现中心大街东侧水坑填平,建成村中街心绿地广场,内置石凳石桌、健身器械及代表本村文化的标志性景观,以供村民休闲娱乐。 4、卫生室。建设高标准卫生室,并争取与镇卫生院合作,成立北宿卫生院马楼分院。 5、文化宣传设施。加封村务公开栏铝合金透明窗;在中心大街北、中、南建设3处《村规民约》宣传牌,沿街建1 0个读报栏,统一刷写大街两侧墙壁上的标语和宣传画,使其容颜更加美化。 第四章 经济发展规划 4.1投资6万元,预计动用土方1200车,对村南的大坑进行填埋,估计可新增土地15亩。 4.2自高岭土厂路至西落村大棚区,建设冬暖式日光温室,成片发展温室大棚蔬菜。 4.3在岚济公路马楼段绿色通道内发展80亩的林下百合特色种植。 4.4在岚济公路北新建加油站东侧,兴建一处农产品批发市场。 4.5以三处苗圃为依托,综合开发建设村南生态旅游农业小区。 4.6加大岚济、济枣公路沿线路带经济小区、白马河港区的综合开发,鼓励和支持村民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力争在20建成正在论证、占地8亩、投资500万元左右的`塑料厂一处。 4.7对白马河以东,岚济路南,村庄以西的土地进行开发。 第五章 村民社会保障规划 5.1在保持目前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100%的基础上,由集体统一补贴,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5.2循序渐进地实行村民养老保险金制度。所有五保老人实行集中供养。 5.4村集体每年拿出一定资金,提高对独生子女户、双女户的优待标准。第六章 制度及管理规划 6.1修订党务、村务各项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制作高标准、观赏性较强的制度牌子并上墙悬挂,同时,统一制作小巧精致的《村规民约》镜匾发到各家各户。 6.2健全完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议事会,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小组,环境卫生管理小组,治安维稳监控小组,以及计划生育协会、老年人服务协会、移风易俗理事会等群众自治性组织,规范村务和社会事务管理机制。 6.3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双文明户星级管理、党员和村民代表包片联户等管理办法,实行“农村小社区化”和“区中区式”管理,进一步优化村内管理秩序。 6.4规范完善村级档案标准化管理。将村务文书资料、村级财务资料进行系统整理,规范组卷建档。同时,以每一个家庭为基本单位,统一建立村民档案并集中管理,条件允许时,增配计算机,建立村务、财务、村民电子档案。 6.5以落实《北宿镇村级工作操作规程》为载体,规范完善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运行机制,使其成为全镇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点的“点中点”。 6.6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教育。建立以村“两委”干部为第一责任人、党员和村民代表广泛参与的村民教育工作队伍,健全以集中培训、分批轮训、联户施训为主,利用远程教育课堂、广播喇叭宣传、板报栏宣传等为辅的宣传思想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好宣传教育的舆论环境。 第七章 规划实施的政策建议与措施合理的政策引导、合乎当地实际情况的保护和建设措施是马楼村新农村建设规划顺利实施的保证。 7・1 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按照“农民为主、政府帮助、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原则,多层次、全方位推进马楼村的新农村建设。 7・2 镇政府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在镇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对马楼村新农村建设,给予一定的财力扶持。 7・3 成立由镇、办事处、村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马楼村新农村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马楼村新农村建设的领导。 7・4由镇派驻专门工作队伍,成立环境建设工作组、群众工作组、规划设计施工组、宣传文字工作组,分工负责,协助马楼村抓好规划的实施。
1 村庄总体规划原则目标
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规划理念自始至终牢牢把握住地方特色的需求,坚持科学规划、整合资源,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尊重村庄发展史,合理利用村庄现状建设,避免大拆大建,节约利用土地,注重保护环境的规划原则。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建设方针。根据以上村庄总体规划原则和目标,在柏口窑村实际规划设计中,我们要不断调整规划理念,创新规划意识。结合柏口窑村南面凤凰山度假旅游村是村里的钱袋子,北面紧靠盐湖的坡地是村里的粮袋子和解州去夏县杨村的解杨公路穿村而过的实际,柏口窑村规划的总体规划是:以粮食稳产高产为基础,以快速发展旅游第三产业为主导,村庄的建设以十字构架为核心,真正形成南通凤凰山度假旅游村,北达盐湖死海黑泥洗浴场,东接夏县禹王地,西连解州关圣庙的旅游新农村。建筑风格为:十字街道两旁均为2层商业建筑,东南角规划为多层旅游住宅区建筑群,东北角规划为新增户2层农住建筑群,以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标准图集27号方案为主体;其余均为传统的农家院地方风情建筑群为依托,构成城郊型旅游新农村规划格局。
2 村庄总体布局规划构思
2.1 村庄规划风格
规划设计围绕柏口窑村城郊型旅游新农村的主调,借鉴中国古典建筑之精华,在村东北角新规划为蓝砖小瓦双坡面的2层仿古建筑群,在村东南角新规划为灰墙红瓦四坡加斗顶的多层现代建筑旅游居住小区,沿十字路两旁规划为多色彩、多造型的2层旅游商业建筑四通八达。在村中心、村委会、文化中心、幼儿园、学校的公共建筑圈内规划为具有现代色彩的文化风情建筑。晨练晚憩的村中公园,假山挺立、花红草绿、树荫满园。在村中主道两旁2 m宽的绿带陪衬下,道路向远方延伸。从空中鸟瞰,柏口窑村,像是盐湖边上的飞鸟,又像是凤凰山下的奔马,展示着改革开放农民兄弟展翅飞翔、骏马奔腾的奋斗气息。
2.2 总平面规划布局
柏口窑村的总平面规划布局,依据村庄南高北低、房屋东西向布置的现状,采取了高低错落、条点搭配、一二层互衬的手法,进行了村庄总平面规划设计。村庄东部和西部为村民居住区,中部为村庄公用设施服务区和旅游商业区,北部为综合服务区,南部为山地风景旅游观光区。根据村庄规划路网和功能结构将村庄划分为“一片、一点、一圈”的组织结构。“一片”:指村庄旅游产业的分布区域,主要位于村庄的山地部分,包括凤凰谷森林公园,凤凰金地风情园在内的区域,这个区域主要以色彩丰富的旅游建筑为主要建筑群。“一点”:指村庄中部的村民公用活动服务区,包括村委会、礼堂、文化活动中心、学校、幼儿园和旅游商业服务区域,这个区域主要为3层现代建筑为主的建筑群。“一圈”:指围绕“一点”周围的村民居住组团,包括两个原有的居住组团和两个新建居住组团(东南角和东北角)区域。这个区域除两个以1层为主的农村院落为主要建筑群外,主要是新增的两个组团,分别是东南角以2层仿古建筑为主的建筑群和东北角以多层现代建筑为主的旅游住宅建筑群。村庄保留127户,户均用地面积360 m2,新建320户,户均用地面积333 m2。公建用地面积43 000 m2,商业用地面积5 500 m2,绿地用地面积58 000 m2,完全满足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
3 村庄环境总体规划方案
3.1 规划健康村庄环境
健康的村庄环境比美丽更重要,因此我们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上:1)重点解决污水遍地流的污染源,根据村庄南高北低的地形,变明沟为暗管,各种污水统一汇集至村中主管,然后由南向北排至村西北角的小型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至湖区。村庄雨水也做到有组织地由南向北排放。2)重点解决生活给水问题,村庄各户原来饮水由各户打井自备水源,这次统一规划铺设给水管道至各户,充分利用凤凰山中泉水(水质达标)在村东南高地位置设置一座300 m3的蓄水池,自然压力供水,满足生活和消防要求。3)重点解决影响美观的空中线网,村委会门前的变压器由明设改为箱式安装,线路由架空变为电缆埋地敷设至各户。电话、电视、信息网络线路也统一规划为穿管暗敷,从而使村庄有一个洁净健康的环境。
3.2 规划绿色的村庄环境
规划绿色的村庄环境,遵循“以人为本”的环境理念,这次柏口窑村的绿化规划以绿色植物为主体,提高村民休闲观赏的绿色空间,创造四季有绿的环境景观,采用集中绿化和道边绿化相结合的手法,以“绿地均享,线形贯穿、步移景异”为基本原则,共规划小游园六处,树种以乔木为主,花灌木为辅,乔灌结合,形成独特游园自然景观。十字主道两旁为2 m宽的绿化带,主要栽植乔木,形成树冠,给行人、停车创造绿馨的环境。次道和支道两旁主要为花草,点缀小树(冬青、松柏等),使村庄到处充满着花香草绿的氛围。
3.3规划良好的村庄交通环境
柏口窑村处于一面为山,一面为湖的自然地形,村庄道路规划在原有一条东西向的解杨公路基础上,又规划了一条南北向的主干道,从运城市可直接通往凤凰山旅游度假村,形成了一个十字骨架,在村周围用环村路与各巷道贯通,既满足了消防要求,又杜绝了终端路。村中主道路规划为16 m宽,次道路规划为9 m宽,巷道路规划为6 m宽。
3.4规划整洁文明的环卫设施环境
村庄整洁文明的环卫设施,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合理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医疗保健卫生设施、购物超市、美容美发等配套设施外,农村的垃圾收集、厕所设置,是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规划内容。本次柏口窑村共规划设置垃圾收集点5处,采用“每户分类—村集中—乡中转—县市处理”的模式,规划设置厕所8座,全部为水冲式厕所,每座建筑面积50 m2。
总之柏口窑村新农村建设规划,从村庄总体规划原则目标村庄总体布局规划构思到村庄环境总体规划方案等项内容的落实,全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充分说明了人对居家环境的文化理念在现代新农村建设中得到特别表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为农民寻找“诗意的居所”。柏口窑村新农村规划设计就是为他们而设身定造的。
摘要:通过“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从总体规划原则目标、总体规划布置构思、总体环境规划方案的实践,论述了人对农家居所文化观念在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中的特别表现。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原则目标,布局构思,环境规划
参考文献
红光村是典型的朝鲜族村,居民全部是朝鲜族。多年来,全村多数劳动力都在外地打工,常年在韩国打工人员有406人,国内打工人员290人,留在村里居住的大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针对这一情况,2008年,村两委班子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農村的设想,并向当地党委和政府,九台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做了汇报,在九台市委、市政府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08年末开始筹划红光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资金,经过考察和认真研究,红光村决定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进资金开发建设,并通过多方努力,于2009年和深圳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吉林省注册为吉林省林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建设红光村的协议,并在2010年初全面启动了红光村新农村建设项目。
红光村新农村建设项目包括居民住宅、商铺、老年公寓、学校、卫生院、综合性村部、燃气站、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农机生产合作社、绿色优质水稻生产、民族旅游、电影院、超市等。2010年,一期工程项目包括居民住宅、老年公寓、农机合作社、绿色水稻生产等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其中,居民住宅为13层高层住宅共4栋,已经全部封顶,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可入住500户,入住人口1380人。建设主体为3层楼房的商铺1栋,建筑面积5430平方米,产权交给红光村2000平方米,实行对外租赁,所得租金用来解决本村居民住楼的费用。九台市朝鲜族老年福利中心和饮马河卫生院主体已完工,其中九台市朝鲜族老年福利中心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饮马河卫生院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红光村水稻全程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办公楼、农机库已竣工交付使用,占地面积8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此外还建设地下车库4180平方米,燃气站300平方米。
在农业产业化方面,红光村走的是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2009年总投资1401万元,其中由国家、地方配套及村民自筹876万元、农发行投资525万元,建设了红光村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示范区共占地7公顷。其中水稻育秧基地4公顷,现已经建设完成塑料大棚15栋、智能温室1栋,双层充气大棚1栋;建设农机仓库、晾晒场、水稻烘干、仓储库房等设施占地3公顷。同时,由村委会牵头,成立了红光村水稻全程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可以自愿加入合作社。愿意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以土地入股,与合作社签订入社协议,实行利润分红;不愿入股的农户,其土地可以租赁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每年每公顷水田租金为5500元。由于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变分散经营为集中经营,打破了原来社与社、户与户的界限,全部改建为5~8亩的高产方田,使水稻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每公顷成本下降1600元,而水稻却增产10%,增收1800元。
2011年,红光村计划完成林江(红光)新村的整体配套工程,包括上下水、供暖、燃气站、绿化、亮化、健身器材安装,活动场地和文化活动室建设等项目。同时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在现住宅楼道西,占地面积62000平方米,计划建设集住宅及民俗生态园为一体的民俗旅游观光园,重点项目为民族餐饮、民俗观光,所有基础设施全部并入林江(红光)新村管网。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指针,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村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努力使我村实现“五通、五化、一池三改”目标。
二、总体目标
(一)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
充分利用镇“双千”工程对我村的扶持,加大资金投入,根据我村的发展特色,“围绕市场搞加工、围绕加工建市场”,努力提高我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1、围绕市场搞加工。充分利用鲁西南第一辣椒交易市场的优势,搞辣椒深加工,做大做强辣椒产业。
2、围绕加工建市场。以我村13家棉花加工企业为主,结合周边30多家零散加工户,利用我村沿枣曹线的优势建立皮棉交易市场。
(二)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
全面实现“五通”、“五化”目标,力争在三年内使全村100%的户实现“五通”、“五化”,今年底确保实现户户通水。到2007年底,使80%的户完成“一池三改”。
(三)村民科技文化素质有新面貌
以村图书室、电教室为主,做好村民科技文化知识培养工作,在农忙季节,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到村讲解农业生产知识;在农闲季节聘请法律工作者进行公民普法教育。每年开展一次“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好党员”、“十星级文明户”、“计划生育模范家庭”等评选活动,以此来带动全村精神文明建设。
(四)民主管理机制健全
推行政务、财务公开和干部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党员民主生活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立村干部绩效考核机制。
三、实施步骤
按照全市统一要求的时间步骤,结合卜桥村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下步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一)制定方案,宣传发动(2006年6—7月)。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新农村建设动员会议,大力营造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调查摸底,编制规划(2006年7月—12月)。总体规划要围绕五新目标,充分体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力争在2008年底之前完成任务。
(三)落实任务(2008年8月—12月)。根据编制规划,逐步实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四)验收阶段(2008年11月—12月)。制定工作考核体系和各种规章制度,要按照编制的规划内容和质量要求进行严格验收。
四、工作措施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富民工程。要切实增强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全面、扎实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落到实处。
(一)深入发动,形成合力。全村必须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切实在思想发动、组织动员上下功夫,采取有力措施,扎实的做好思想工作,引导农民群众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自身利益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要强化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密切配合,通力协作。
(二)严格标准,认真考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到每户农民切身利益的千秋大计,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标准,扎扎实实地抓落实,绝不走过场,对每个单项工程都要进行认真考核验收,保证建一项成一项,群众受益一项。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文明村的建设,**村的建设速度加快,村民的收入持续稳步增加,人们生活改善,人居环境更加优越。
**村是个大村,虽然村集体经济收入比较高,但是摊子大,花费大,光靠自身实力难上大项目。
自**年新一任村两委会班子上任以来,克服种种困难,积极争取资金,集中有限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年多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夯实基础,发展生产
为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按照宁波“联镇带村”工作会议精神、**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在思想宣传上再发动,工作力度上再加大,点面结合,联片推进,继续以“五改”(改路、改水、改厕、改绿、改陋习)为着力点,村居环境整治为龙头,发展经济产业、培育新型农民,着力打造新环境、发展新经济、探索新机制,扎实推进了我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
云西崖水库是一座病危屋顶水库,为保证水库坝下的人员安全和农业用水,多方落实修理费用,村里积极向上级水利部门争取资金212万元,预计在今年十月动工。
**村积极配合镇政府小流域工程的推进,建成后的小流域已成为**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备受村民称道,同时达到了沿河亮村、沿河兴村的目的。
加强引导、鼓励农业创新。**的经济作物主要以桔子为主,由于农业布局不合理,市场的变化和品种更新,使原来的桔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导致桔农的桔子卖不出去。村民的收入随之减少。为引导和鼓励村民改种它种经济作物,村两委会,决定对改种的农户给予奖励,并且将其中一块集体土地出租给农户种植其他高收益的农作物。对一部分农户,做好转产转业,促进其进入第二、第三产业就业。
利用各种宣传栏、公告栏、远程教育等宣传平台,积极宣传各类科技知识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利用**镇中心地这个有利的地理条件,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加强招商引资拓展开发项目。
二、选好班子,开展工作
一个团结的、战斗能力强的班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力量,一个班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力度。
**年正值村两委会换届选举,在公平、合理、民主的氛围中,选举出了新一届的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
两委会成立后,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统一工作思路,村里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上下联动的工作方式,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老年协会和知名人士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发放150份《征求意见表》。这些意见主要集中在党建、发展生产、改变村容村貌等方面。村两委会针对这些意见,开展分析、总结,确定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年2月15日,**镇**村163名党员和村民代表对3名述职的村干部就会不会办事、是否公正公平和廉洁自律等进行民主评议。这开了**镇农村干部向村民作工作述职报告的先河。
三、办实事,走和谐之路
1、**陵园的落成多年来由于建造陵园,去世村民的骨灰都不能下葬,群众反映强烈,要求修建陵园的呼声不断。建造一处合理而又有前瞻性的陵园迫在眉睫,也同时摆上了村两委会的议事日程。由于多种原因,地址多次改变。为充分体现民主,尊重村民意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表决,并让村民以户单位进行投票选举,最后决定建造地址。
陵园目前已投资130余万元,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可容纳400支墓穴,整洁、漂亮、道路通畅,是目前**镇内最具规格的优质陵园。
按规划,村里将继续投资90万元,浇筑进陵园的道路和陵园内的停车场。
在陵园牌楼落成后,村干部率先捐资,有所建树的村民也纷纷资源捐资,到目前为止已达40多万元,这批资金将直接利用在陵园建设上,并及时向社会各界公布。村民的捐资既节约了资金、调动了村民建设**的热情,同时也证明了,建造陵园是大事、好事、实事。
2、改变村容村貌,清洁卫生
在新造的道路和公园旁种植香樟树,增加绿化面积。
**村出资在村里建造了两处休闲公园和一个健身场所,从**市文体局争取10多万元的健身器材,安装在公园、健身场所和老年活动场所内。
已投入使用的两个红白喜事场所,共投资140多万元,在建造之前广泛征求意见,定下建造方案,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两个场所,宽敞、明亮,同时容纳600人就餐,车辆出入方便,适应时下形势,并对场所内的用具进行翻新。
出资10多万元,拆除露天粪缸和老旧简易厕所30多处,新建公共厕所两座,改变村里的卫生状况。制定严格的保洁制度,建成了保洁监督员和保洁员队伍。村里的道路、垃圾桶和厕所都有专人进行保洁,做到日洁、日清。村里每年的保洁费用在8万以上。
新安装315kv变压器两台,解决村民用电困难;
**年初开始的全村电气化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此项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积广,预计投资100多万元。
3、增加村集体收入,新建村综合楼
**村两委会增加村里收入,合理利用原停车场,出资建造新综合楼,大楼总建筑面积4500㎡,分五层,消防设施齐全,并按照了电梯。建成后,每年将为村里增加90多万元的收入。到9月为止,工程主体基本完工。总投资共350多万元。村里没有资金,村两委会决定以建成后的预期租金来抵偿建造费用。村两委会作出这个决定,是经过市场调查后慎重决定的,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4、积极配合市、镇两级政府重大工程的开展
红胜海塘续建工程、东环线工程和小流域治理工程,都涉及到**,**村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征地、征山工作。
随着行政区块征地工作的展开,镇里企事业单位的陆续进驻,必将大大加强**作为**镇中心的地位。
四、关爱弱势群体
凡年满18周岁的本村村民去世,村里规定必须派人慰问并送花圈,党员同志去世,党支部必须派人慰问并送花圈。
根据村里的财政状况,适当增加老年人的待遇,在户村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有村里统交,光此一项就需19多万元。**年新镇失地农民养老保险200多人,解决了后顾之忧。
五、丰富文娱生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村成立了妇女腰鼓队,村里出资购买器材、服装、聘请老师,丰富了业余生活。村两委会极力倡导此类健康的生活方式。
**腰鼓队在**年的**镇第二届农渔民运动会和**市第二届龙鼓大赛中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使腰鼓队远近闻名。每逢村里有重大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久久”重阳节,腰鼓队都义务参加表演,活跃、丰富了农村的文化。
六、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加强社会综合治理
**年,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基于**党员人数众多,镇党委决定成立**党总支,下设三个党小组。
**村共有党员102人,65岁以上占65%以上,老党员比重大。由于社会的发展的要求,党支部需要有不断的新鲜血液注入,使村里工作后继有人,党支部重视年青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发展。
**村的党员大会逢双月十五日召开,每次到位率达到70%以上,即保证了党员的理论学习,也加强了党组织与广大党员同志的沟通。使党支部与全体党员始终在思想上、工作上保持一致,保证了工作的连贯性和透明性。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系统,开展学习。在遇重大事项前,不定期的召开党员大会进行讨论,充分体现了民主。
党支部经常组织党员同志参加义务劳动,突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年8月15日的党员大会上,党支部号召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村干部向溪口镇石门村村委主任毛文国同志学习,学习他的为民奉献牺牲精神、为村民办实事的精神。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村两委会重视治调队伍的建设,选配年青干部担当治调主任,一年多以来,村里未出现重大事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上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没有出现一起群体上访事件。春节前,村里成立了由6人组成的夜间巡逻队,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村治调主任被评为治调系统先进个人。
村两委会成员以身作则,积极倡导廉洁自律和压缩非正常性开支的工作作风,外出办事、接待客人一律私车公用,从不向村里报销油费、餐费,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办好事、办实事。
七、主要工作经验
首先,拥有一个坚强团结自律的领导班子。从新一届的村两委会选出以后,为村里做的大事、实事、好事赢得了绝大多数村民的拥护,有很强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工作能力。
其次,优良的工作作风和民主管理制度,是做出成绩的关键。从两委会的选举,重大事项的决策,都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无不体现民主、民意、民愿,这样做的结果是,村里所作的事,赞成的多,反对的少,提高了党组织、党员在村里的威信,同时为以后工作和下一届村两委会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XX村于2010年底通过市新农村示范村达标验收。今年上半年,村两委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着力改善民生,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
(一)加强组织建设。上半年2名预备党员转正,发展了3名预备党员;建党90年之际,组织全村干部党员到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开展红色之旅活动;慰问两名老党员和特困党员;与安徽中国徽文化博物馆党支部共助共建。
(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瓜蔬特色经济
今年计划新建70亩钢管大棚,现已完成土地调整、工程招投标工作,土地平整正在进行;实施了老菜地的巩固提升工作,改善了老基地的水利设施,引进了农业“三新”技术成果多项;富民瓜蔬合作社举办了多期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加强对农户的培训、指导,还使基地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上半年基地蔬菜亩均产值达6000元以上,亩纯收入达4000元,向市场提供1000吨新鲜蔬菜,对丰富黄山区蔬菜副食品市场,平抑市场菜价,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
(三)关注民生,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1、争取到390人的饮用水工程,现正在筹建中;
2、正在进行13个村民组的高压电线线路改造;
3、进一步改善了XX敬老院落生活条件,现有25人入住;
4、XX小学图书馆落成,藏书一万多册,配备了8台电脑;
5、对道路硬化1200米道路进行了拓宽硬化;
6、向国家、省申报了两座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并完成了前期的勘察鉴定及设计工作;
7、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举办培训班2期;
8、全村新农合参保率达100%;
9、认真做好政策性农业,油菜理赔和水稻投保已完成;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8月底前完成新建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棚搭建,9月底前全部种上蔬菜;
(二)认真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围绕村容整洁的要求, 重点组织实施了以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危房改造、农村道路、基本农田、安全饮水、农村电网等基础工程。为118户贪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 户均建房5间以上;县水电局投资30万元, 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 修建200立方米畜水油2座、100立方米畜水池1座, 埋设输水管18.5公里, 使全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 并投资21.4万元, 机修优质梯田530亩, 是全村的梯固面积达到1512亩;县电力公司投资30万元, 对全村农电线路进行了改造更换, 有效解决了群众用电难、电损严重电价高的实际困难;投资118万元 (县交通局投资90万元, 群众自筹28万元) , 拓宽改造村社道路8条、8.5公里, 对7个自然社的通村主干道和部分巷道进行了水泥硬化, 完成硬化8条、6.5公里。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 使全村危房全部排除, 全村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的目标和人均1亩梯田的目标。
二、狠抓生态环境建设, 有效治理水土流失
和岘村生态环境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县林业局投资25万元, 栽植云杉、油松、侧柏等乔木林500多亩, 投入扶贫资金4万元, 种植多年生牧草紫花苜蓿1650亩。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 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年控制土壤侵蚀模数达16064吨, 同时, 使该村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
三、积极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民生活宽裕
我们把农民增收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一是认真落实农村支农、惠农政策。近年来, 党中央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 如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两免一补”政策、对农业的投入政策、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政策等, 对于这些政策我们都进行了很好的落实, 确保了农民在惠农政策中得到最大实惠。二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努力培育支柱产业。按照大群体、小规模的发展思路, 大力发展暖栅养殖项目, 投资75万元, 250户群众修建暖棚羊舍250座, 投放小尾寒羊1180只, 进行品种改良, 目前全村羊存栏达2936只, 户均养羊10只以上、年出栏25只以上、年创收入1.25万元。投资48万元建成羊存栏100只以上的规摸养殖场2处, 为当地群众和周边群众提供良种。同时, 投资54万元, 修建15立方米氨化池270座, 使用青贮氨化饲料, 提高饲草利用效率, 降低饲养成木。以良好的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大力推广种植脱毒马铃薯, 3年累计投资12万元, 种植脱毒马铃薯800亩, 亩产马铃薯3000公斤以上, 年创收入192万元。立足资源优势, 抓住退耕还林 (草) 的机遇, 种草养畜同步发展推广种植紫花苜蓿等多年生优质牧草1650亩。三是加大劳务科技培训力度, 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劳务人员, 进行劳务技能培训, 两年间培训劳务人员230多人, 年输转劳务人员433余人, 实现劳务收入90多万元;两年投资3万元, 举办农业实用科技培训班2期, 受训600多人 (次) , 户均有一名科技明白人。
四、积极普及新型能源利用, 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该村群众取暖用土炕, 做饭用秸杆, 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多,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县农业局投资51万元, 修建新型沼气170座, 县发改局投资5.4万元, 购置太阳灶270台, 这两个项目的实施, 既减少了秸杆的燃烧使用, 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量, 减轻了空气污染程度, 又为农田提供了良好的农家肥, 减少化肥使用量。同时, 种草养畜也为农田提供了丰实的农家肥, 降低了土壤污染程度。
五、加快社会事业建设步伐, 提高农村信息化程度
2005年结合整村推进项目, 投资68万元新建村校一所, 解决了6个社180多名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去年, 县卫生局投资5万元, 建成村卫生所一处, 彻底解决了全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并投资1.2万元, 修建垃圾处理点8处, 有效改变了脏、乱、差的面貌;县广电局投资16万元, 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 主要电视信号全覆盖。接通了宽带, 安装了电脑, 村民在家里就能轻松了解新闻, 了解致富信息。
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建立民主团结管理新机制
一要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结合整村推进项目, 建成600多平方米的村
办楼实公一行栋支所。部一二工处要, 作修建规建立范两健化层全、2村村00级务平管工方理作米制法办度制公。立化法农治民、民村主群众”监创对督建新程活农序动村化, 建推。设进的深民知入主情开管权展理“, 、保参民障与主足权主订议、并监事落督会实权, 《和保村民障民主群文选众明举的公权民约;主》建决、《立策村村权规务;制民民区约公保》开持, , 共保保产障障党群群员众众先的的进民民性主主为管监主理督题权权, ;切抓。实好三增村要强务以域 (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 障为加。按照快新优省甘肃“会两进推行七一了、加选改”强选精方调神式整文对。明建设村支部班, 努力建设子和材委势农村委新和谐新村
建
在全村范围内认真开展了“知荣辱设树育新新风实, 风践提, 活升构动农建, 民和引整谐导体新广素东大质乡村。民”开为, 展提了主倡“题文十的明星教建领导小级文民发展的。明农户精神文化”生活评选活, 动促进, 农村社会和谐丰富了全体村设公室组办发年有生了通了很过很大大提以变升上化项。, 目各预的项计综经, 2台济实00指8, 标年全比全村前村面三粮貌生) 食均畜占存产有量栏粮将27 25达7 3头到公3, 4斤增6.7, 加增1吨加4, 2增6 0头加公;80斤羊吨;存大;牲栏人态
2人可达93以6 1上只45, , 0增增元加加, 1增1087加80人只48;6;全元年村劳;人界务均定输纯绝出收对贫43入0新困人人户、;3低口05收人28入。户人农、口村14 3贫5 5困人户, 面、1减8貌8由少人2037, 0减户5少年、175的66村64%下降到25%, 下降39个百分点。
吴庙村位于静宁县中部, 距县城8公里, 交通便利, 区位资源优势明显, 是我县红富士苹果优势产区。全村有5社374户1712人, 总耕地面积3678亩, 其中川水地2455亩, 为半山半川区村。2006年列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试点村以来, 该村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科技优势,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突出扩量、提质、增效, 大力开发绿色无公害果品主导产业, 走出了一业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的路子。
汇报
(2008年3月11日)
各位领导:
下面,我就XXXX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情况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XXXX位于金川区XXXX中部,全村共辖2个村民小组,农户196户,总人口756人,劳动力380人,其中外出务工农民190人(次)。全村总面积21260亩,耕地面积7103亩,人均9.5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56元。
二、目标任务
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立足村情民意,XXXX确定了以“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村镇、提供新服务、树立新风尚、建立新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计划利用3-5年的时间,从发展特色经济、强化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着手,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农民创业增收的能力,切实强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10年,使全村100%的农户达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标准,实现“六新”目标。
一是产业发展形成新优势。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建成美国红辣椒、食葵、优质瓜果、制种等4个“千亩”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壮大双丰辣业、金园瓜子厂两个龙头企业,建立红辣椒、制种、优质瓜果、食葵等4个专业合作组织,争取使全村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二是村民生活实现新提高。村民的物质生活更加宽裕,人均纯收入年均净增400元以上,2010年达到6640元。建成宽裕型小康住宅建设200套,使宽裕型小康住宅占农户数的100%,配套建成“一池三改”沼气池200户,使清洁能源入户率达到100%。
三是村容面貌发生新变化。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改建维修渠道30公里,渠系水利用率达到95%以上;铺设供水总管道6.5公里,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完成村组道路建设12公里,新建、改造输配电线路10公里;完成土地沙化治理面积1000亩,完成生态林网建设1500亩;整治村容村貌,修建垃圾中转站1个,“四清四改”率达到90%以上,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和信息网络设施完善配套。
四是各项事业有新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村民素质进一步提高,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建成高标准篮球场1个,多功能村民活动广场1个,力争使100%的劳动力掌握1—2门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或外出务工技能,使富余劳动力培训输转率达到100%,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是农村社会树立新风尚。村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进一步加强,使农民养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习惯,树立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农村新风尚,“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占总农户数的95%以上。
六是乡村自治健全新机制。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实现制度化、规范
公路808米,实施住宅门前花砖铺设和道牙镶嵌工程;建成“一池三改”沼气池85座,改厕85座,改灶50个,暖棚圈87户,铺垫机耕道路8公里,修建机电井看护房14间,实施渠道维修6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350亩,改造输变电线路6公里,住宅建设的推进,基础设施的更新,以及村容村貌的集中整治,使村组主干道、村委会周围环境卫生大为改观。
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现有小学1所,教师15 人,小学入学率达到了 100 %,投资13万元,对小学围墙、操场、宿舍及其它设施设备进行了改造和更新,从而使教育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改建村级卫生所1所,执业医生 2 人,2008年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村民741人,参合率达98%。有 25 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建有120平方米的村级文化活动室1个、篮球场1个。
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情况。建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24平方米,修建文化大院300平方米,文化广场4000平方米,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施进行了配套,正在朝着基层“党建示范点”标准和农村社区规范化方向建设阵地。
四、资金使用情况
2007年省上配套XXXX新农村建设资金90万元,已全部落实到位,严格按照方案要求,主要用于机耕路铺垫、机电井看护房建设、物业管理站建设以及住宅门前硬化拓宽土方工程等方面。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目前,XXXX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经济发展较快,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一定改善,新农村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
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市场流通连接起来,促进农业增效。推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建立辣椒、食葵标准化生产基地2500亩,特色瓜果标准化示范田500亩,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示范推广玉米套大蒜200亩,提高土地复种和产出效益。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技术人员等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年内建成红辣椒、食葵等协会4个,培育科技示范村户10户,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主体作用,带动特色产业稳步发展。
(二)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结合市、区开展的第二轮“十万农民劳动技能提升计划”,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年内邀请农业、畜牧专家骨干在产前、产中、产后等关键阶段现场讲课4次以上,通过科技培训,使农民掌握熟悉的生产、种植、栽培、管理技术,成为会经营、懂管理产业明白人。通过技能培训,使农民掌握2-3门实用技术,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力争年内培训农民300人(次)以上,输转劳动力250人(次)以上,人均务工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创劳务收入150万元以上。
【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推荐阅读:
村新农村建设规划06-28
村新农村建设申报材料10-09
园子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07-14
镇人民政府关于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总结07-03
农村校园文化建设方案07-28
县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实施方案09-29
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06-27
市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实施方案10-08
市农村信用体系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06-23
云阳镇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