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方案(精选14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力度的工作方案,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县政府采购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我县政府采购制服体系与工作机制,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
一、工作目标和指导原则
工作目标:通过开展治理反腐倡廉工作,使政府采购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得到普遍提高,自觉增强抵制商业贿赂和廉洁从业的意识,逐步形成行为规范、程序合法、廉洁高效、制度健全的管理新格局,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诚信。
指导原则:一是抓好反腐行为的自查工作,又要做好对查出问题的整改纠正工作,完善管理和监督,做到边自查边纠正。二是认真治理商业贿赂,又要保证各项日常工作的正常秩序,做到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二、重点环节和主要表现形式
重点环节:一是在招标谈判文件的制定环节,供应商通过行贿以使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在采购需求中提出带有倾向性的特殊条件或隐性条款,以实现“量身定做”。二是在采购信息公开环节,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为使某一供应商中标,不公开采购信息,人为制造信息不对称,为行贿供应商提供中标环境,三是在评审环节,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为使某个供应商中标,违反规定有选择性地抽取评标专家,或将专家名单在评标前泄露给供应商。
三、具体措施 要针对自查中发现的不正当交易问题、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围绕如何进一步强化职能、切实履行职责、提高服务质量、加大管理力度,完善管理规章,增强管理实效指定整改措施。要落实整改责任,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一)建立举报制度,设立举报信箱、电话、传真,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渠道,定期、不定期地通报有关情况。
(二)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防控和治理腐败长效机制
1、制定我防范和治理腐败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职业道德约束机制,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自觉抵制腐败的意识;二是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廉政是政府采购的生命线,要牢固树立“政府采购无小事”的观念,将廉政制度建设与政府采购工作有机结合,加强教育和监督检查工作;三是在今后的政府集中采购实践中要更加注重发挥集中采购机构优势,“廉洁采购”、“阳光采购”、“绿色采购”等政策功能要充分体现今后政府集中采购工作始终并落实到具体采购活动中。
2、加强宣传,充分认识治理腐败的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弄清政府采购领域中商业贿赂的概念、主要手段、表现形式、易发问题的岗位、环节,以及规律和特点,明确治理重点。
(三)大力抓好规范化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积极有效的预防腐败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评审专家的抽取和评标过程,要求每次的公开招标专家评委不少于三人;二是加强法制观念,认真学习,正确理解和 把握政府采购法,规范采购操作管理,对每种采购方式制定出详细明确的工作流程,严格依照执行,确保采购人员依法依规实施采购活动,避免出现程序方面的低级错误;三是严格标书制作,进一步提高标书编制质量,研究制定有利于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和节能环保产品中标的资质条件和评标标准。
(四)、加强内部协调配合,合理采购手续
1、按照河北省2007年市县级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的要求,结合我县具体情况制定出我县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做到应采尽采。
2、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府采购程序,加强政府采购方式管理,重新制定了《昌黎县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计划表》,要求全县行政事业单位,采购属于目录规定的商品按照采购目录填报计划表,经财政局有关股室审核批准资金后,纳入集中采购。
(五)、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
按照上级繁荣精神,今年把我县农村中小学纳入集中采购范围,使我县的政府采购范围,又有了进一步扩大。按照省采购办2006年政府采购执法检查整改通知精神,我们积极制定措施整改落实,加大了工程类项目采购力度。2007年5月,依据《政府采购法》相关要求,在河北省政府采购网发布昌黎汇文二中运动场塑胶铺装工程招标公告,先后5家供应商报名参加投标。招标会议在县纪委、审计局及财政局等有关人员组成的监督小组下进行,特别邀请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的5名资深专家组成评标小组参加评标。评标小组根据竞标报价、供应商的资质证明、品牌质量、公司信誉及实力业绩,采取综合评标办法认真评审打分,最后由 保定市超达体育设施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格为108.72万元,比最高报价节约资金12.96万元,节约率11%。
(六)、依法做好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工作
认真学习执行《河北省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实施办法》,严格按规定程序处理供应商投诉,切实保护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七)、进一步做好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工作
一是按规定做好招标(中标)信息的审核发布工作,为更多的供应商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提高政府采购公开透明度。二是做好全县政府采购招投标信息统计、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三是做好政府采购有关信息的公开发布工作,增强对外透明度,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推动全县政府采购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
(八)、加强廉政教育,增强服务意识
增强政府采购监管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不出现违法违纪案件,确保每个同志平安、健康;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树立财政干部良好形象。
商业贿赂, 是指在市场交易中, 以获得交易机会或有利于己方的交易条件的不正当行为。“财物”既包括现金和实物, 也包括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 假借促销费、宣传费、赞助费、科研费、劳务费、咨询费、佣金等名义, 或者以报销各种费用等方式, 给付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另外, 提供国内外的旅游、考察、高级医疗保健、住房装修等也是商业贿赂的形式和手段。事实上, 在一些行业和领域, 商业贿赂已成为企业运行的“潜规则”。商业贿赂的盛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多方面的严重影响。
商业贿赂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一方面, 使社会资源向行贿者倾斜, 影响了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 商业贿赂导致的恶性竞争, 剥夺了其他竞争者公平交易的机会, 使守法经营的企业沦为受害者, 从根本上扭曲了公平竞争的本质。
商业贿赂成风, 使国家应得税利大量流失。各种形式的商业贿赂造成了国家、集体财产在很大程度上被参与商业贿赂的企业或私人侵吞。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着增量不增利, 多销不多税的现象。据商务部统计, 在全国药品行业, 作为商业贿赂的药品回扣每年侵吞国家资产约7亿多元, 约占全国医药行业全年税收收入的16%。
商业贿赂是滋生经济犯罪的温床。已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 大部分都涉及到商业贿赂。
商业贿赂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的投资环境, 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近年来发生过的“朗讯风波”、“德普事件”等都是有代表性的案例。
商业贿赂之风盛行严重地破坏了社会安定, 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一, 要大力开展反对商业贿赂的宣传教育工作, 强化舆论监督的作用。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 广泛宣传打击治理商业贿赂的重大意义。一方面, 要善于及时宣传一批恪守商业道德, 遵守市场经济法规的正面典型;另一方面, 也要及时曝光典型商业贿赂行为。
第二, 加强法制建设。虽然我国已初步制定了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法规体系, 但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对商业贿赂形式的规定比较简单, 已不能覆盖当前名目繁多、形形色色的商业贿赂行为;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过窄, 如受贿者不包括非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如医生) , 在行贿犯罪中均没有关于公司、企业人员介绍贿赂的规定, 也没有对单位行贿以及单位介绍贿赂的规定;对查处贿赂行为的主管机构的规定也不十分明确, 易造成多头兼管, 导致案件侦查和处理上的困难。另外, 作为打击商业贿赂的专门立法《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只属于部门规章, 立法层次低, 有些内容陈旧。因此, 亟需制定一部立法层次较高, 专门的统一的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反商业贿赂法》。
第三, 加大处罚力度。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规定, 对商业贿赂的罚款最高不超过20万元, 这对于商业贿赂可能带来的巨额利润而言, 实属微不足道。另外, 我国目前法律对于单位商业贿赂中的个人以及总公司或母公司对下属单位的商业贿赂应当承担何种责任规定不明确, 导致一些涉案公司常常采取“丢卒保车”的手段, 以个人做替罪羊而保全公司的利益。因此, 应加大经济处罚额度, 增加商业贿赂的违法成本。同时, 进一步明确经营单位对其下属单位或个人进行商业贿赂监管失察所应承担的经济、行政直至刑事责任。
第四, 各地、各部门查处商业贿赂案件, 要加强协作、齐抓共管。商业贿赂的主体、行为日益复杂, 案件本身存在着案情发现难、调查取证难、采取强制措施难的特点。另外, 行政执法部门之间, 行政执法部门与纪检、公安、司法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 特别是缺乏线索移送制度, 出现了很多“以罚代处”、“以罚代刑”或“只处不罚”的现象。因此, 一方面,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执法实践中要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联系, 密切配合, 形成合力;另一方面, 因为对商业贿赂企业的查处可能涉及到一些与当地政府关系紧密的“投资方”、“利税大户”, 各级党委、政府应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全力支持并协调好当地的商业贿赂治理工作。目前, 商业贿赂行为几乎牵涉到社会各个行业的企业和人员, 所以查处时也要积极争取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
也许很多人未曾想到,2006年2月开始的全国性反商业贿赂大风暴正是始于一个法学教授的专题调查。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程宝库因长期从事《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教学科研工作,一直关注商业贿赂的严重危害性。
2007年3月9日,程宝库教授接受了笔者的电话采访。
《华人世界》:您从专项调查中了解到了我国商业贿赂的什么现状呢?
程宝库:商业贿赂现象泛滥在市场的各个角落,成为许多行业中的“潜规则”,不按这“潜规则”办事,反倒会被人认为是怪事。
《华人世界》:在您看来,商业贿赂在哪些行业里存在较多,分别都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
程宝库:各行各业都有,其中以医疗卫生、基建、政府采购和金融等行业最为突出。它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行贿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二是行贿公司企业和非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包括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三是行贿外国和国际组织公职人员,包括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官员和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如回扣和手续费,手续费又分为好处费、辛苦费、介绍费、酬劳费、活动费、信息费等等;其次是礼品和礼金、以购代贿、以赌博输钱代贿、以提供消费项目代贿,等等。例如免费提供旅游、宴请等满足受贿人吃喝玩乐欲望等。
商业贿赂形式还不限于这些,为了逃避法律,手段也越来越隐蔽和诡秘,更加难以察觉。
《华人世界》:您认为商业贿赂成为制约商业活动的潜规则的成因是什么?
程宝库:成因很复杂,从2005年到现在我已经出版了三本专著来论述商业贿赂,但是都没有彻底讲清楚商业贿赂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又该如何彻底治理的问题。
而且,目前商业贿赂的可怕之处还在于,人人都知道商业贿赂的危害,人人都痛恨这种行为,但是却又都参与其中。
《华人世界》:目前我国在控制预防商业贿赂方面是什么样的状况,有哪些法律可以运用于商业贿赂行为?
程宝库:我国针对商业贿赂行为的立法并非一片空白,但商业贿赂却依然十分严重。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这主要是在我国现有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众多执法机关和部门均有权管辖商业贿赂行为,互相冲突,处处留下空隙,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刑事司法部门与行政监督部门间在对商业贿赂的监管上衔接不严密。为了避免与司法机关管辖权的冲突,一些行政监督部门可能对商业贿赂案件采取不介入的态度;而公安、检察机关因缺乏对商业活动的日常监督手段,对市场上发生的商业贿赂行为多不知情,因此造成了多头监管、却又谁也不管的局面。
其次,是在我国目前的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中,对控股人应负有的责任没做明确规定,对共谋或被视为共谋的行为更无界定,这直接导致了控股人对其控制的企业实施的商业贿赂行为采取纵容、遮掩或默认的态度,使其得不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再次就是在我国目前的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中缺乏会计制度立法的有力支持。
从会计制度上看,其他国家的立法中通常规定,不论因何理由,公司做假账都为犯罪。尽管我国《刑法》第161条也规定了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这一条款,以其作为反商业贿赂立法的会计基础远远不够。
会计规则的缺失,使我国大量的商业贿赂无法通过审查公司账簿而得到曝光。
《华人世界》:您认为哪些方法是治理商业贿赂的有效途径?
程宝库:先从治理目标来说,那就是重新建立新的商业路径。而新的商业路径,就是相对纯粹的公平竞争、效能的竞争,是质量、价格、服务方面的效能竞争,价格的高低由效率决定,低效率的营销手段要退出市场。这样就可以不依靠贿赂来进行商业经济活动。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要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华人世界》:您认为从哪方面入手开始解决是比较合适的呢?
程宝库:各方面都要解决,从哪个原因先解决都可以,因为太复杂了,没有说哪个更重要。但是已经到了刻不容缓非治不可的时候了。
治理商业贿赂尴尬的现实
“我的工作中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就专门研究了我国现行法律中针对商业贿赂的条款。”某律师事务所的吴冬律师告诉记者。他认为,从法律上定性我国的商业贿赂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采购部门的个人商业行贿受贿或索贿行为,一是商业伙伴中“公家对公家”的商业贿赂行为。而我国法律法规中,明折明扣的行为是正常的,但不入账的折扣、回扣等行为属于违法。
从一名资深律师的观点,吴冬认为,中国并不是没有整治商业贿赂的法律法规,而是执法出了问题。“不是无法可依。就比如我国的知识产权的法律是最和国际接轨的,也世界上最严厉的,都上升到‘刑事责任’的程度了,可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犯罪问题依然非常突出。这是执法的问题。”吴冬说。
治理交通建设领域商业贿赂自查自纠
实
施
方
案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为了有序、规范地在交通系统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切实做好对交通建设领域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划、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当交易行为的自查自纠工作,彻底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行为,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交通建设领域不正当交易行为的自查自纠,使交通建设领域从业人员受到一次深刻的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的教育,遏制商业贿赂滋生蔓延;发现监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进一步改进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推动防治交通建设领域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的建设。
二、工作重点和范围
以在建工程项目为切入点,围绕工程招投标、工程转包分包、工程设计变更、设备材料、质量监督以及公路经营权转让等主要环节,组织参与工程项目建设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及相关中介组织、社会组织等企事业单位开展自查自纠。
三、工作方法和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
从现在开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所属人员 1 认真学习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的有关文件,充分认识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开展工作的自觉性。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在做好宣传动员的基础上,组织参与项目建设的企事业单位对照市局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印发的“治理商业贿赂基本情况调查表”和“交通建设领域商业贿赂表现形式调查表”认真搞好调查。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
从6月中旬到11月上旬,根据调查摸底阶段所掌握的情况,组织参与在建项目建设的企事业单位,深入查找突出问题,及时处理并认真落实整改,根据调查摸底阶段确定的问题清单,从制度、程序、台帐和资金四个方面,做到“四查四对照”:
一是对照法规查制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检查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善。
二是对照制度查程序。根据有关规定和管理制度,检查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程序,检查交通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征地拆迁、招标投标、工程分包、项目变更、材料设备购销、计量支付、质量监督、项目审计、竣工验收、公路经营权转让等程序的履行情况,查找涉及违规违纪的问题。
三是对照程序查台帐。根据工作程序和管理要求,检查各种会议记录、报表、文件、合同及其副本或补充协议及备忘录等台帐是否完整规范,找出涉及违规违纪的问题;
四是对照台帐查资金。根据管理台帐和财务账本,检查合同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检查营销费用、研发费用、中介机构费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检查发票的收款单位和内容是否与合同一致;检查有无凭虚假发票列支成本费用,有无红字发票冲帐;检查中标价、合同价、结算价差额,查找存在的问题;检查财务资料和银行账户,查找有无账外资金来源或“小金库”。同时重点查找在项目、招投标、工程转包分包、材料设备采购、工程设计变更、计量支付和验收竣工等环节过程中,有无违反规定给予和收受财务或其它利益的行为。
按照“边查边纠”的原则,要针对自查中发现的不正当交易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切实加以整改。
四、加强组织领导
局成立由局长一把手任组长,由各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站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采取发督办卡、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开展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对自查自纠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同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提高自查自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雷秀军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委员会关于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精神,进一步拓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项治理领域,促进“队伍、素质、效益”根本好转,为联社改革发展目标和打造核心竞争力提供风清气正的经营环境,我社认真组织职工学习了武信联纪„2010‟6号《中共武胜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持续深入推进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通过反复学习,加深领会,我充分认识到此次专项治理工作目的和重要意义,更加明确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对照制度执行情况和操作规范性进行自查,做到边学习、边对照、边检查、边整改,从学习上、思想上、经营管理上、规章制度上、工作作风上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纠、补缺补漏。结合我区信用社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本人主要体会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上。我能够抓好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学习教育活动,提高自身思想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权力观。能自觉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和警示教育,针对信用社发生的案件,认真组织开展“学、查、改”活动,以典型案件为反面教材,使自己充分认识到案件的严重危害性,举一反三,查找不足,切实采取措施加以整改,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二、思想上。平时能够端正经营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竞争与规范、金融创新与防范风险的关系,但在稳健经营和案件防范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紧迫感不强,内控优先和审慎经营的理念不够等,认真分析原因主要有:一是总觉得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逐个谈心,耐心地做职工的思想工作;二是对职工的教育不够深入,要求不够严格,存在重制度建设轻落实的现象。对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只善于一般要求、一般教育、一般号召,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批评教育又未能及时跟踪、反馈,掌握整改情况等。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克服和纠正,与本社职工一道,深入学习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一步提高自身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增强稳健经营和案件防范的意识。
三、经营管理上。一是信贷领域上:能够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金融政策法规,做到规范管理,合法经营。严格按照《商业银行法》、《担保法》、《合同法》、《贷款通则》及《农村信用社贷款操作规程》等相关法规办理信贷业务,及时组织信贷审批会议、信贷评议会议审批贷款,认真执行“审、贷、查”三岗分离制度。具体表现①没有违反贷款政策和“三查制度”,不按程序审批和发放贷款。②没有违反贷款授信程序,降低授信标准,争揽客户。③没有以贷谋私向贷款客户索要和收取客户馈赠的现金、有价证券、贵重物品等。④没有接受贷款客户的豪华宴请和任何形式的考察旅游。⑤没有协助客户逃避银监部门和其他银行信贷监管。⑥没有放松对信贷资金的监控管理,给贷款企业挪用信贷资金炒股以机会。二是存款领域上:①没有违反国家存款利率规定,随意提高存款利率;②没有向储户单位存款经办人和关系人支付法定利息以外的各种不正当费用;③没有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馈赠现金、有价证券,贵重物品,提前预付存款利息等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的行为。三是中间业务领域:①没有采取不正当手
段取得代理业务。②没有账外核算。③没有乱列费用。四是资产投资及处置领域:①不存在抵债资产处置、大宗物品采购、IT项目建设、安防设施建设、基建装修、广告宣传代理、营业用房租赁等事项。②不存在干预投标、串标、暗箱操作等问题。
四、规章制度上。能够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督促当事人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与整改,把各项制度执行到位。但同样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有:一是理论功底不够深,金融法律法规学习不够全面。二是因为事务繁忙,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检查指导工作力度和深度不够,使一些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得不到彻底落实。内控制度、安全保卫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三是对职工的管理和教育不够,如对职工已经发现的缺点,未能及时中肯地指出或进行严肃地批评教育,容易使小缺点变成大错误。四是电脑知识相对缺乏,对综合业务系统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计算机运行安全等方面检查、指导的能力有限,存在薄弱环节。
五、工作作风上。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能自觉修正自己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时刻把自己置身于上级领导和职工的监督之下,努力以身示范,廉洁自律。
总之,以治理银行业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为契机,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建立治理银行业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检查,达到有效遏制案件高发的势头,力求将各种案件和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信用社安全、合规、稳健经营。
**市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总结评估》的通知,**、**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为我们开展商业贿赂治理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措施。为了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经营班子审时度势,迅速在**掀起了开展自查自纠的活动,通过全面传达文件精神,达共识,找差距,增信心,抓落实,现就活动开展以来情况自查如下:
一、积极贯彻,充分领悟文件精神内涵
治理商业贿赂是**市做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和谐社会、深化改革、确保发展的保障。我**收到通知后,立即召开全体管理人员会议,要求广大员工认真学习,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抓检查、抓整改,扎实有效地推动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有效开展。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只有扎实开展治理商业贿赂活动,并与开展自查自纠活动等结合起来,才能有提高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提升内控和风险管理水平,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加强领导,积极落实案件治理组织体系
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是一项严肃的管理工作,也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为使通知精神落到实处,我**及时建立了以***同志任组长,***同志为副组长,其他*同志为成员的“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小组。
三、结合实际,认真开展自查
我们围绕“标本兼治、实行综合治理,统筹谋划部署,稳步有序推进,明确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严格把握政策,维护发展大局”的指导原则,按照上级精神和自身工作实际,重点自查自纠物资采购、资产处置环节。
1、物资采购:
物资采购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也是我们加强重视的环节,对物资采购的环节开展自查自纠,无疑能够进一步细化采购程序,完善采购流程,杜绝物资采购过程当中的任何不当行为。
对以前的物资采购环节和程序进行了进一步规划和自查:
[1]计划申报程序:
生产部门提出用料计划库房盘点后整理计划库房主管审核总畜牧师审核常务副主任审批 采购部门上级单位财务部 [2]采购程序: 采购部门采购(小宗)按照审批计划入库(查询价上级单位上级单位主管副总审批
招标总畜牧师负责对比试验与投标单位一同出具试验报告产部门按照试验结果报用料计划库房报采购计划总畜牧师审核常务副主任审批库房主管审核上级单位主管副总审批
经过自查自纠,发现一是物资采购涉及的环节、部门、责任人众多,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健全,审核过程多、步骤全;二是通过自查,****所采购的大宗原材料与区内同行业相比,均质优价廉,****的采购渠道和供应商已经成为省内其他同行业的翘楚;三是在大宗原材料采购上,坚持采用多家通知、对比试验、择优选用的方式,杜绝了其他影响,以价格和质量说话;四是采购的环节众多,从而杜绝了接受、索取供货方现金、有价证券等其他好处的不正当行为发生。
2、资产处置
****的资产处置主要为***的处置,资产处置严格按照**关于资产处置的相关规定执行,采取上报处置申请、上级单位组织鉴定、按照鉴定意见招标、上报处置报告的相关国家规定及执行上级单位文件的办法,处置总额较小,处置的环节和过程均做到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处置结果保证了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也没有侵害职工合法权益。处置在上级单位的组织下实施,杜绝了处置过程当中的不正当行为。
四、扎实推进商业贿赂治理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防止走过场,严格实行“双线”问责制,即对业务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违规、违纪问题进行问责;对监督不力、失职渎职行为 进行责任追究。按照“法人负责,分级自查、双线问责”的原则,严格自查自纠和案件排查工作责任制,一级检查一级。对自查自纠和案件排查中发现的问题,隐瞒 不报、整改不力、纠正不及时、处理不严肃的,要对有关责任人实行问责,严肃责任。鼓励内部人员和相关业务单位举报投诉。加强了沟通协调,建立案件协查和移送制度。着眼解决深层问题,健全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一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决摒弃重发展轻管理、重规模轻内控的倾向,纠正片面追求竞争优势而忽视风险进行不正当交易的问题,要实行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营造遏制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反商业贿赂良好内部环境。二是加强操作风险管理。三是加强合规文化、廉政文化和商业道德建设。要求员工树立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对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商业贿赂危害性的认识,改变和纠正商业贿赂是“润滑剂”、“潜规则”等错误观念,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为企业健康发展、合理经营提供保障。
一、域外治理商业贿赂的成功经验
1. 完善的法律
在欧美, 由于其市场经济起步早, 意识到商业贿赂对整个经济制度的“蛀虫效应”也早, 因此这些国家都有较为严厉的法律来治理商业贿赂行为。德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该法在世界上最早对商业贿赂行为作出惩罚规定。目前, 德国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相对完备, 其法律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德国刑法典》和《反腐败法》等。这些法律对各种形式的贿赂作出了界定, 并规定了相应惩罚措施。此外, 德国对在特殊行业可能发生的商业贿赂作了专门规定。英国于1889年制定了《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 主要是规范职务犯罪, 又于1906年颁布了《预防腐败法》, 从而对商业贿赂行为作出明确规定。
2. 健全的制度
市场供求失衡是产生商业贿赂的根源, 因此, 治理商业贿赂需要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美国对商业贿赂行为的认识较早, 并摸索出了一定经验, 主要靠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来抑制商业贿赂:一是反垄断机制。美国早在1890年颁布了《反垄断法》 (Anti-trust Act) , 采取措施大力打击市场垄断行为和商业贿赂。二是建立企业公平竞争机制。在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决定公司经营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把成本控制在最合理状态下。在公平竞争机制环境中, 经济资源的配置充分市场化, 杜绝了暗箱操作。同时, 重视国民道德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荣辱价值观, 从思想本源上铲除商业贿赂之念。在这些国家, 加强国民道德素质教育是防治商业贿赂的基础。在德国, 家庭教育要求未成年人具有诚实、勤奋、守纪、正直、团结等品格, 强调培养子女的生活能力、履行义务的能力、行动的能力以及批判能力等;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遵守行为规范、公正、诚实、遵守自由和民主的基本条例及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等列为学校教育的重点。通过这些教育使得德国人养成了认真、严谨、守法的品格,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贿赂思想的形成。此外, 注重加强监督。在经济发达国家, 反商业贿赂是全民关注的事情。瑞典法律规定新闻自由, 新闻媒体可以触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有权对任何现象发表言论, 并进行揭露和曝光。在德国, 审计机构分联邦、州和市三级, 审计工作可以随时进行。
3. 顺畅的机制
完善的公务员制度是防止商业贿赂发生的重要保证。公务员实行公开招聘、轮岗 (敏感部门工作人员5年必须换岗) 、权力约束 (对重大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财政支出、警察执行公务等必须坚持两人以上把关和同行) 、高薪养廉和公务员终身制以及行为决策公开透明, 接受多层监督等是德国公务员制度的最大特点。而成立专门机构是治理商业贿赂的组织保障。瑞典在1809年设立了议会监察专员, 首创了专门的监察官制度。监察官可以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依照法律独立行动。在瑞典, 除了常规的检察机关、法院等司法机构外, 还专门成立了国家反腐败办和经济犯罪署。韩国曾经是一个腐败问题严重的国家。1963年, 韩国组成身兼审计、监察和纪检三重责任的监察院;组建行政改革调查委员会, 通过行政改革消除商业贿赂。
二、中国治理商业贿赂的现实困境
1. 法律的缺失
我国现有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22条为核心, 由一系列法律、法规组成。实践证明这一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还存在不足, 例如关于反商业贿赂的法律条文过于分散, 立法层级不高, 法律体系内部不衔接甚至相互冲突。我国相关法律所定义的商业贿赂范围的过于狭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商业贿赂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 商业贿赂的行为对象仅限于财物, 在行为表现上只认可“实际收受或给予”, 同时还将“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受贿罪的认定要件之一;在惩处商业贿赂行为时, 主管机关职权不明确, 易产生揽权或推诿;缺乏规制海外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法规等。与法律分散相对应的是治理过程中的多头管理。各行业、各部门内部的纪检机关以及公安、工商、审计等行政机关以及司法机关都有查处商业贿赂的职责, 但相互间沟通、联络协调机制尚不完善。对重大贿赂犯罪和腐败线索, 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传递, 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打击商业贿赂的力度。一些部门和地方出于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的考虑, 对商业贿赂行为听之任之, 进一步助长了商业贿赂的肆虐发展。
2. 观念的落后
美国专家海登海默依据人们主观上对于各种腐败行为容忍程度的大小, 把腐败行为划分为黑色腐败、白色腐败和灰色腐败。所谓黑色腐败是指那些受到人们普遍谴责的腐败行为, 大家都希望基于一定的原则或法律予以惩罚;白色腐败是指那些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属于或不应当受到惩罚的腐败行为;而那些介于黑色和白色之间的, 人们具有广泛争议的腐败行为就是灰色腐败。显然, 由于腐败行为的复杂性, 由于黑色和白色腐败行为不能截然分开, 灰色也就成了二者之间的一个过渡带。商业贿赂在各个行业普遍存在, 成为各项交易中的“潜规则”。在改革开放初期, 权力、关系、信息的不对称并十分明显, 熟人交易还不能形成自由公平的交易规则和竞争机制。因此那些掌握实权的国家工作人员通过采用获取回扣的方式获取商业贿赂。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一些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行为人为了谋求利益, 相当程度上要依靠回扣、送礼等手段, 最终形成了普遍的潜规则。
3. 权力过分集中, 市场体系发育不成熟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虽然经过三十年的发展, 但仍不健全, 行政干预经济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 通过向掌权者行贿而获得市场收益, 逐渐成为经济领域的潜规则。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有些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个体工商户或企业由于没有固定供销渠道, 往往通过采取行贿手段获得物资供应、推销产品, 争取交易机会。此外, 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也是商业贿赂盛行不可忽视的原因。
4. 监督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监督的整体效能不高
首先, 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长期以来习惯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审批的方式管理自己管辖的行业或国有企业。当非公有制企业加入竞争需要加强行业和市场监管时, 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仍然用旧的方式来管理经济。其次, 监管部门分散, 缺乏协调统一和明确的管理责任。各行业、各部门内部的纪检机关以及检察、公安等部门都有监督、查处商业贿赂的职责, 但相互间沟通、联络协调机制尚不完善, 难以形成监督合力。再次, 舆论监督的缺失和新闻媒体的被动消极角色使商业贿赂案件查办机构失去许多发现线索的机会和抵制查案阻力的舆论支持。最后, 缺乏对知情人举报的保护制度, 使会计等知情人的举报积极性受到抑制。
三、中国治理商业贿赂对策
1. 完善法律
依法治理商业贿赂离不开法律的完善。首先, 要完善刑事法律。《刑法修正案》 (六) , 将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扩大到公司、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但这尚不足以涵盖社会生活中实际发生的商业贿赂行为主体范围。世界上不少国家还将为社会提供公正信息的学者、裁判以及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规定为受贿罪主体, 这值得我国借鉴。目前我国商业贿赂犯罪中的“贿赂”仅限于财物。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立法经验, 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 将商业贿赂犯罪行为对象规定为不正当好处。同时借鉴该《公约》规定, 只要索取或者收受不正当好处的行为是与其职务行为相关的, 就足以构成贿赂犯罪。在我国, 行贿和受贿同罪不同罚, 在待遇上也极不对称。美国有关贿赂犯罪的联邦立法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在法定刑上不区分行贿和受贿, 两者一样处罚。为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有效地预防犯罪, 在严惩受贿犯罪的同时, 也不能轻纵行贿犯罪。其次, 完善行政法律。《公务员法》、《人民警察法》等行政法律对商业贿赂行为行政主体并未列尽、对商业贿赂行政处罚仅有罚款和没收违法。因此, 国务院以及有可能发生商业贿赂行为的政府主管部门, 都应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制定法律法规, 进一步明确本领域中商业贿赂的主体、具体表现形式, 确定相应的处置措施、行政责任。第三, 完善经济法律。在目前涉及到商业贿赂的立法中, 《反不正当竞争法》内容比较笼统, 而一些部门规章, 法律层级太低, 法律效力较弱。这些都限制了立法在遏制商业贿赂方面的作用。所以, 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整合现有立法的基础上, 制定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
2. 健全市场体系
从源头上治理商业贿赂, 要深化体制改革, 打造阳光政务, 规范行政行为。首先, 要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 规范行政行为,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其次, 要深化财政、税收、投资、价格体制改革, 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完善工程招标投标制度, 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 健全投资监管体系和国有资产监管制度,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减少垄断, 防止地方保护。第三, 大力加强有关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能, 完善监管制度。其中主要是加强工商、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管和预防工作, 做好对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 完善和严格会计制度。
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打击商业贿赂, 迫切需要重构健康的社会心态。他律不如自律, 单纯地依靠法律手段, 难以真正有效遏制商业贿赂的蔓延。更加注重治本, 更加重视教育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教育内容要紧贴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 使人们真正懂得廉洁是为官之德, 自律是做人之本。注重预防必须坚持教育在先和监督关口前移, 变事后教育为主为事前教育为主, 事后监督为主为事前监督为主, 从而牢牢掌握反腐倡廉的主动权。要对全社会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强化人们的法治意识、公共权力意识、契约意识、公平竞争意识, 从而自觉地抵制商业贿赂。
4. 健全监督体系
商业贿赂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潜规则, 提高发现商业贿赂行为的可能性, 成为打击商业贿赂行为的关键前提。因此, 在我国有必要建立举报人制度。该制度应该做到:首先, 广泛宣传, 让公众不再容忍商业贿赂行为。对职能机构来说, 通过深入宣传, 让公众认识到腐败对自身权益的危害和威胁, 不再漠视腐败、忍受腐败。其次, 借鉴美国的司法实践, 由政府或律师通过各种非官方的手段隐藏举报人的身份, 充分保护举报人, 避免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再次, 制定重奖举报人的条款, 举报商业贿赂行为的举报者也有权分享政府对于商业贿赂者的罚款所得, 这样, 举报者的举报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再次, 加强舆论宣传和监督, 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 大力宣传商业贿赂对社会的危害及国家有关制止商业贿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参考文献
[1]李亚杰:腐败分子违纪违法出现新情况新特点.新华网, 2007~05~11
[2]乐华涛:韩国:预防腐败一年一查“社会净化”见效[N].市场报, 2006~06~07
[3]任建明:黑白灰商业贿赂行为的界限[N].中国医药报, 2006~08~08
从佛山南海华光集团贷款诈骗案、江门新会市人民医院收受回扣案等一些典型案件暴露出来的情况看,商业贿赂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南海华光集团董事长冯明昌向银行、政府部门有关人员大肆行贿共1.5亿多元,骗取银行信贷和政府财政资金,造成国家损失高达20多亿元,国内外影响极坏。
目前的商业贿赂涉及领域比较广泛,形式多样,主要特点是:由私营企业向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延伸;由企事业单位向社会服务部门、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延伸;由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和金融信贷等经济热点及资金高密集领域向商贸领域延伸。
治理商业贿赂要着力解决公益性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严重破坏市场秩序的问题,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和金融投资等领域。如医疗卫生系统,“看病难”、“看病贵”是群众反映比较多的热点问题,这是因为商业贿赂把药价抬高了。治理要从医药商开始,药品出厂就要注意控制价格,把好关;然后是中间的代理商,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医院方面要进行政府采购,不能让人上门推销。
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特别要查处金额巨大、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案要案。要严肃查处国家公务员利用职权参与或干预企事业单位经营、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尤其要查处利用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执法犯法、贪赃枉法、索贿受贿的行为,以及国有资产监管中的违纪违法行为。此外,还要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打击力度。
最近,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实施意见》。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目前正对商业贿赂进行专项治理,开展了对不正当交易行为进行自查自纠、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对本行业企事业单位和本系统2001年以来发生的不正当交易行为以及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全面的自查自纠。
治理商业贿赂需要多个部门的整体合作。对涉及多个部门而责任一时又不明确的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协调解决。如涉及质量问题的,有质量监督局;涉及医药的,有食品医药监督局;涉及不正当竞争市场行为的,有工商局;涉及税务方面的,有税务部门;该送公安、检察部门的就移送,涉及领导干部的,由纪委查处,形成办案的合力。
治理药品商业贿赂行为必须首先严肃查处执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参与或干预企业单位经营活动,谋取非法利益、索贿受贿行为。,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作为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一名执法人员,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要理清思路,认清形势,时刻保持
清醒头脑,要牢记利用“公权”与不法经营者勾结,获取不正当利益时,公正的行政执法就没有了立足之地。药品行业商业贿赂是贿赂的一种形式,是随着药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了发展起来的社会现象,是药品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药品商业贿赂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已成为医药腐败的一种贿赂形式,成为严重破坏医药秩序、腐蚀医药干部队伍、侵蚀党的肌体,造成药品虚高定价,老百姓吃不起药,加重群众的负担,为广大人民群众切齿痛恨的社会公害。
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商业贿赂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和深入化,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作为药监系统执法人员更不能掉以轻心和麻弊大意,通过学习教育和自查自纠,进一步明确治理商业贿赂的重大意义和任务,切实增强参加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抑制商业贿赂行为的能力显著增强。
从进入药监局工作以来,我能认真学习分局对廉洁勤政的有关规定,提高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意识,在工作、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原则,作风正派、不谋私利,不参与赌博等违法乱纪行为,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从未参与或投资入股药品经营获得不当利益,在执法过程中从未发生过以不当手段减轻或帮助管理相对人逃避处罚的行为,以及收受相关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现金等不廉洁的腐败现象及收受贿赂的行为。这几年,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分局领导和同事给予了好评,我用实际行动坚决杜绝商业贿赂对自身的渗透,促进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和文明执法,为树立药监形象做出了一定贡献。
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自查报告
一直以来,花园小学廉洁自律、依法治校,严格遵守财经纪律,现将本年度以来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收费工作
我校严格遵照四川省教育厅、物价局、财政厅、三台县教育局、物价局、财政局、《三治贿[2011]1号》精神,对小学生收取作业本费15元/生每期,期末和学生进行结算,有学生作业本结算的签字表,并进行了公示。
多年以来,我校无虚设收费项目等乱收费行为。
二.教辅资料
一直以来,学校从未向学生推荐和组织征订教辅资料,在此期间,新华文轩书店在校外设置教辅资料销售点,学生自愿认购。
三.校服
多年以来,我校从未为学生订购过校服。
四.招生工作
一直年以来,我校严格遵守招生纪律,没有任何生源学校和个人协助、参与非法招生活动、有偿招生。
五.我校项目建设等均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并进行校务公开,严格按程序操作。
六.对教学仪器采购、各类大宗物资采购,我校都实行了先填写大额资金使用书,报请县教育局审批后,再按相关规定进行采购。
一、商业贿赂的新特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呈现的新态势, 目前我国的商业贿赂也发生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动向:
1. 逐渐向社会多领域、多行业渗透
目前, 商业贿赂已渗透到建筑、金融、卫生、教育、税务、工商、司法、经济管理等部门或领域。贿赂环节和领域相对集中的同时。向一些新领域扩散。当前商业贿赂相对集中在工程发包、房地产开发、土地批租、产品推销和争取资金等环节上。但也开始向教育、科研文化等领域蔓延, 其中科研机构中贿赂犯罪增势较强。商业贿赂的动机、目的呈多样化。有的是为了走私、制假, 有的是为了争取工程项目, 有的是为了推销产品, 有的是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商业贿赂分子的身份发生明显变化, 从私营企业经营者、个体业主等, 发展到医疗、教育、金融、党政机关、经济管理部门等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人员。
2. 四类公共部门成为商业行贿的重点对象
据查, 司法机关查办的贿赂案件中有60%以上属于商业贿赂案件。从已经查办案件看, 发生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以及资源开发和经销六个领域以及银行信贷、证券期货、商业保险、出版发行、体育、电信、电力、质检、环保等九个方面的商业贿赂案件占案件总数的78:6%等, 超过一半的商业贿赂案件集中在工程建设和医药购销领域 (《治理商业贿赂相关案例解析》, 2006) 。如我市供电局电力调度中心大楼原筹建办负责人金建军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为他人谋取利益, 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25万 (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2008) 义刑初字第917号) ;我市江东街道办事处青岩刘村原村民委员会主任厉声陆, 在旧村改造过程中, 收受贿赂36万 (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2007) 义刑初字第1833号) 。上述领域属于利润空间大、商业机会多、竞争激烈的行业领域, 经营主体为了获得紧缺的公共资源不得不对其行贿。因拥有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和市场监管权, 质检、药监、环保、安检等部门卫成为商业贿赂新的重点领域。近年, 社保基金和公积金管理、新农村建设等拥有大额资金使用权的部门也成为商业贿赂新的焦点。
3. 单位一把手成为商业行贿首选对象
在上述六大领域九个方面的商业贿赂高发多发领域中, 商业贿赂受贿主体主要是他们。对这些领域和环节发生的商业贿赂案例受贿主体的实证分析证明了这一点 (《治理商业贿赂相关案例解析》, 2006) 。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由于拥有决策权, 可以左右交易结果, 在商业贿赂的受贿主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如我市义乌市运输场站建设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 原总经理华灵群受贿42万余元 (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2008) 义刑初字第1014号) 。
4. 商业贿赂的利益最大化
如土地市场规范化过程中, 对于土地征用、以租代征、工业用地转变为商业用地等问题的规定上存在着疏漏, 这成为商业贿赂新的增长点。如我市稠城街道办事处原党工委书记刘锦良利用职务之便, 在拆迁安置过程中收受贿赂40余万 (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2007) 义刑初字第1832号) , 以及今年发生的重庆地产窝案等。前述商业贿赂形式的一些新变化, 如以合法费用掩盖贿赂支出, 以合法交易掩护贿赂性支付, 通过特定关系人完成权钱交易等, 都是为了减少商业贿赂被发现和受到制裁的机会逃避法律的制裁。
5. 贿赂的隐蔽化趋势加剧
这种隐蔽化趋势具体表现在:一是贿赂交易在时间、主体、内容上的分离性增强, 更具有隐蔽性、欺骗性和复杂性, 这增加了商业贿赂的认定难度。目前一手贿赂一手办事同时进行的情况不多, 即“贿赂”与“谋利”存在“时间差”, 实行“先贿赂、后谋利”或者“先谋利、后贿赂”, 故意模糊贿赂与谋利之间的因果关系, 使贿赂具有极大的隐蔽性、欺骗性, 给案件认定设置障碍。二是交易形式上以“合法性”掩盖非法目的。行贿者往往利用法律的“空白地带”打“擦边球”。企图掩盖犯罪实质, 如类似“庆典馈赠”、“联谊发奖”、“喜庆送礼”、“咨询取酬”、“借用商品”等多种表面“合法”的商业贿赂行为。
二、当前商业贿赂猖獗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转轨时期, 由于改革的渐进性和改革不到位所造成的一些制度缺陷、制度真空以及规制缺失等因素对于商业贿赂的滋生蔓延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 政府越位导致商业贿赂猖獗
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是一种渐进改革, 政策性因素对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超过了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由于在资源配置中存在政府和市场两大主体, 各类重要资源有行政控制性价格和市场价格两种价格并形成价格落差, 即经济租金。企业寻求这种差价或租金的寻租行为就是商业贿赂行为。而权力配置资源和干预交易价格为政府设租和企业寻租创造了空间。只要市场体系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和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还未完善, 市场机制还未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各级政府还继续干预微观经济活动, 以权力设租和企业寻租为特征的商业贿赂就仍然会存在。
2. 个体、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经济地位诱发商业贿赂猖獗
个体工商户、私企等长期在税收等诸多方面受到歧视性待遇。而各类经济资源却通过政府计划和财政等渠道向国有企业倾斜, 外资企业则在税收等多方面享受超国民待遇。今天, 以中小企业居多的私营企业在政府采购等与公共部门之间的交易、服务机会方面仍然受到公共部门的歧视性待遇, 交易机会远少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劣势的情况下, 采取正常手段竞争往往难以获胜。为在竞争中取胜, 许多个体工商户、私企被迫采取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来谋取商业利益。之后, 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也相继加入商业贿赂的行列。这样商业贿赂的恶性竞争日益成为决定市场交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3. 刑事立法不够完善纵容商业贿赂
一是受贿犯罪的主体范围过窄。受贿罪的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公司、企业人员及国有单位, 但对国有事业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非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如医生) , 则没有构成受贿犯罪的规定。二是商业贿赂的犯罪对象范围过窄。当前商业贿赂的形式越来越隐蔽, 已从简单的送金钱、财物发展到提供技术服务费、咨询费、顾问费、外出旅游考察、赞助业内研讨会以及安排子女出国, 甚至提供美色贿赂等。而刑法规定的贿赂犯罪对象仅限于财物, 无法满足现实中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需要。三是附加刑的设置存在缺陷。如财产刑的设置, 刑法规定只能在较高的量刑幅度上附加适用, 而且一种犯罪只规定了一种财产刑。不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
4. 政府监管的缺位和缺陷延续商业贿赂猖獗
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长期以来习惯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审批的方式管理自己管辖的行业或国有企业。当非公有制企业加入竞争需要加强行业和市场监管时, 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仍然用旧的方式来管理经济。当政府试图加强监管的时候, 前置性的行政审批成为行业监管和市场监管的首选监管方式, 费力不讨好的事后监管和事中监管受到冷落。在各类非公有制企业试图进入相关的行业或领域的时候, 前置性的行政审批制度提高了市场准人的成本。抬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为了获得审批许可, 商业贿赂应运而生。
5. 权力过分集中又缺乏有效监督加剧商业贿赂猖獗
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之前, 国有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企业有党委会、工会和职代会。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后, 国有大中型企业成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新三会。新老三会之间关系难以协调相互掣肘的问题也随之产生。由此, 对国有企业负责人进行有效监督成为新问题。一线工作人员在服从领导和依法办事出现冲突的时候, 后者迫于各级领导权力巨大, 服从领导往往成为理性的选择。所有这些都使得各级党政领导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成为商业行贿的主要目标人群。
6. 微弱的社会监督力量弱化商业贿赂成本
舆论监督的缺失和新闻媒体的被动消极角色使商业贿赂案件查办机构失去许多发现线索的机会和抵制查案阻力的舆论支持。以监督政府和企业为己任的专门民间组织在我国尚未发展起来。企业商业道德和社会诚信建设由于外部压力不够内部动力不足而进展缓慢。一般公民由于缺乏对公、私部门之间交易行为的必要信息而难以发挥监督作用。上述问题使党政系统之外的社会监督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三、对策分析
为改善当前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预防和打出日益猖獗的商业贿赂, 我国党委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制, 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当前的商业贿赂的发展趋势来看,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治理商业贿赂的各项制度建设。
1. 深化市场改革、消除滋生商业贿赂的体制性根源
我国目前商业贿赂猖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发挥不充分、市场竞争受限制、审批过多过滥等。为此需继续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 (1) 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提高交易过程的透明度和竞争性。工程建设等领域应当全部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通过公开、合法、竞争性的交易行为完成商业交易。 (2)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 在国有企业独占的垄断行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在实行专营的行业逐步打破专营体制放开市场准入, 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益事业领域鼓励“公有民营”、“民办公助”和民有民营,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消除暴利。 (3) 理顺生产要素和公共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 消除不合理的行政定价和价格管制, 使生产要素和公共资源价格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 减少围绕公共资源的行政定价和市场价格的差价收入而滋生的商业贿赂。 (4) 强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裁减行政审批事项, 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 进一步完善365便民中心的行政审批职能, 压缩审批时限, 规范审批程序, 公开审批过程和结果, 减少利用行政审批权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机会。
2. 加大立法、强化执法
对公职人员的商业受贿犯罪, 在判处主刑的同时, 除没收非法所得外可处以与受贿数额相等的罚金, 并在服刑期满三年内禁止担任任何公职;对公司企业人员的商业行贿犯罪, 在判处主刑的同时, 应剥夺其通过商业行贿手段所获得的商业利益或交易机会并处以与行贿所得同等数额的罚金, 还可剥夺或限制其在法定年限内的从业资格、市场准入资格、出口资格或获得相关交易机会的资格。还应明确对商业贿赂行为的行政处罚与民事赔偿数额与程序, 在有关商业贿赂行为尚不构成犯罪无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 可依法启动行政处罚与民事赔偿程序, 追究其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
3. 建立线人、污点证人保护制度和举报奖励制度、加强社会监管
针对商业贿赂行为隐蔽性强、查处难度大的特点, 建立公民监督机制, 健全知情人举报保护和奖励制度, 有助于依靠群众力量遏制商业贿赂行为。污点证人出庭作证是商业贿赂犯罪案件成功起诉的重要条件, 对污点证人刑事责任的减免和提供安全保护是取得污点证人配合的关键, 有必要在有关法律中作专门的规定。商业贿赂的举报者往往是企业内部知情者, 他们的身份一旦被曝光, 很容易遭到打击报复或者排挤歧视, 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应建立商业贿赂案件举报者保密制度、遭遇打击报复的法律救济制度、人身保护制度等, 同时给予他们足够的物质奖励以补偿其所可能承担的风险和代价。政府可参照瑞典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相关规定, 通过实行彻底的政务公开作为反商业贿赂和反腐败的有力武器, 瑞典公民都有权查阅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的文件 (涉及国家安全的除外) 。任何公民想了解某官员的收入和纳税信息, 可以到国家税务署申请查询, 如果他怀疑某官员公款私用或收受贿赂, 可以向有关部门或媒体举报, 这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商业贿赂发生的可能性。
4. 大力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首先, 执法机关应重视和加强商业贿赂案件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积极开展贿赂犯罪档案查询工作, 并将其纳入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之中, 与其他部门共同建立治理商业贿赂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机制。其次, 建立失信企业公示制度。政府有责任定期、及时、充分公开商业贿赂行为的经济实体和个人以及相关案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 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剥夺或严格限制失信者的商业机会, 形成“一处失信, 处处受制”的制约体系, 有效遏制企业为获得商业机会而进行商业贿赂的现象发生。与此同时, 健全金融管理制度, 加强票据管理, 规范和减少商业活动中的现金交易, 健全信用交易体系, 加大反洗钱力度,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促使市场经济主体完善自律控制机制。唯有如此, 才能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把商业经营活动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5. 建立行贿企业公告制度和“黑名单”制度
检察院建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是很好的举措, 如能向社会公告行贿企业及其负责人的名单, 定期向新闻媒体通报商业贿赂案件查处情况, 形成强大舆论压力更有助于治理商业贿赂。联手建立全国联网的“行贿黑名单” (现在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已建立) , 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在与私营部门进行经济往来时应预先审查相关企业是否被列入行贿企业黑名单, 否则将受到纪检、监察机关查处。
6. 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多维治理商业贿赂
从多维全球治理的视角来看, 商业贿赂的治理仅靠单一国家的治理已无法奏效, 必须要强化主权国家、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三位一体的多维治理格局。在我国商业贿赂现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 推进商业贿赂治理领域的对外开放, 在打击跨国商业贿赂中加强与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这对我国有效治理商业贿赂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商业贿赂在我国呈现蔓延之势。本文列举了商业贿赂的新特点和动向, 分析了商业贿赂蔓延及日益猖獗的原因, 并就如何进一步治理商业贿赂, 在制度建设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商业贿赂,市场经济,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治理商业贿赂相关案例解析.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6年
[2]何增科:依靠制度建设遏制商业贿赂.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8年第1期, 116~127
[3]蓝艳:当前我国治理商业贿赂面临问题与思考.广西社会科学, 2008年第6期, 108~111
[4]李小军:商业贿赂的多维治理研究.当代经济与贸易, 2008年第6期, 62~63
一、积极贯彻,充分领悟文件精神内涵
治理商业贿赂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确保发展的保障。20xx年x月x日,公司收到省局党组转发的《xx集团公司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意见》(xx党发〔20xx〕xx号)文件时,正值我公司xx扩建项目实施阶段,公司党委、纪委立即召开了包括党支部委员在内的公司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会议学习了文件精神,要求各支部下去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学习和领会,将文件精神务必传达到每一位员工。按照《意见》内容,抓检查、抓整改,扎实有效地推动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只有扎实开展治理商业贿赂活动,并与开展构建惩防体系等活动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遏制违规违纪案件的发生,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为公司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加强领导,积极落实案件治理组织体系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杜绝企业利润流失、保护党员干部、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必须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去贯彻、执行、落实。公司党委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经研究决定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的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纪检监察审计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三、结合实际,按文件精神认真开展自查
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城防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工作。根据文件精神,结合企业现阶段重点工作,我们先后对xxxx扩建项目中的设备及大宗物资采购、基础工程建设以及在支付物资和工程款等过程中有无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了重点审查;对废旧物资处理、产品销售等经营活动过程中有无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了重点排查;对正在实施xx扩产项目过程中设备采购、工程项目建设等经营活动进行重点监控;对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物资采购和外包工程有重点地进行了效能监察。
200x年x月开始的我公司xxxx扩建项目,在今年7月底基本结束。根据文件精神,公司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门人员组成自查自纠工作组,对照设备和大宗物资采购及基础工程建设招标、议标原始记录审查所有合同签订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根据合同内容在技术部审查验收记录,在财务部审查付款记录。经过一个月的审核检查,未发现损害企业利益的违规违纪行为。
20xx年x月,我公司经过论证确立了xx生产线扩产项目,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杜绝违纪行为,提高资金使用率,公司纪委经研究讨论决定对该项目进行立项效能监察。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效能监察人员对项目实施的各个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式的参与和监督。
20xx年xx月份,公司决定对xx扩建项目结束后产生的废旧钢材以及多年前xxxx的部分废旧物资进行处置。为了处理好这批材料,公司充实和调整了废旧物资处理领导小组,对待处理物资的市场价格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最后采取了公开竞价的方式处理了这批废旧物资,纪检监察人员对整个过程进行了监督。
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情况汇报
根据国家、省市三级财政部门下发的“开展治理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文件精神,***结合**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开展治理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的安排,中心及时召开了全体工作人员动员大会,详细阐明了这次“治贿”工作的重要意义。虽经多年的改革,**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明显减少,但由于这项制度改革处于建设完善阶段,工作中还会存在一些违规违纪行为。尤其是少数不法供应商为了获得政府采购合同,铤而走险,采用商业贿赂等不正当手段,拉拢腐蚀采购单位、采购代理机构和采购评审专家,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损害了公共利益,腐蚀了我们的干部队伍。党中央在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决定中,将政府采购列为一个重点领域加以治理,是有其重要意义的。商业贿赂是生长在今天经济社会中一颗毒瘤,必须坚决地铲除,这对促进政府采购中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不仅是完善公平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措施,是树立我市政府采购良好形象的客观需要,还是推进政府集中采购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按照**方案的要求,通过动员使大家对“治贿”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积极查找单位及自己身边涉及到商业贿赂的有关问题,深挖思想根源,找准目标,坚决整改。经过第一阶段的调查摸底,对照“治贿”“八查八纠”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虽然自己的工作没有涉及到政府采购操作程序的八个方面,但是以前对政府采购的认识还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商业贿赂行为对政府采购的危害性,说话随便,不该问的事情就该不问,不该管的事情就不应该管,有时有意无意说出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这些都会给正常的采购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其次对制度研究的不够,遇到问题还要去现查制度规定,执行的力度不够,存在得过且过思想;发现采购过程中存在问题也不能及时跟领导反映等等。通过这次“治理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的范围、表现形式和重点环节、重点岗位,也给自己做好政府采购工作明确了方向,知道了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好政府采购工作,牢固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观、人生观,自觉增强预防、抵制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的意识,杜绝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提高政府采购工作的服务质量,要在政府采购工作中坚持做到奉公守法、廉洁自律,树立政府采购良好形象;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工作态度,忠实维护广大采购人以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和发展诚信、公开、公正、公平的政府采购环境,使****工作正真成为“阳光下的采购”。
一、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及主要特征
所谓商业贿赂, 就是指在市场交易中, 经营者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利益, 以获得交易机会或有利于交易条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贿赂大多在一些竞争激烈的行业和领域中比较突出, 如医疗卫生、电信、金融、电力、工程建设、资源开发、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土地出让等方面。这些行业垄断性强, 对外交往的业务较多,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商业贿赂的“沃土”, 商业贿赂已被一些人默认为“行规”。商业贿赂具有以下特点:
(一) 隐蔽性
商业贿赂的主要特征, 是当事人为争取交易机会, 暗中账外向交易对方支付金钱或给予好处。显然, 这类行为不可能公开进行, 因为它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 损害的是公众利益及他人利益, 收入者系中饱私囊, 付出者需掩人耳目, 所以行贿与受贿者始终不可能将其行为公诸于众。
(二) 排他性
商业贿赂大多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 商业贿赂行为人在主观上出自故意, 大多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 客观上一般表现为通过秘密方式向单位或个人支付财务, 而且通常以伪造财务会计账册等非法形式进行掩盖。经营者给予对方单位或个人以财务或者其他利益, 目的是希望在经营活动中排斥正当竞争, 获取交易机会, 从而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销售出去, 或以更优惠的条件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这是商业贿赂的本质特征。
(三) 牵连性
这类行为的牵连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商业贿赂是双方行为, 一付一收而形成, 有受贿者必有行贿者;另一方面, 无论是行贿还是受贿的经营者, 往往有一必有二, 从发现某一次行为开始, 往往经细致调查, 都可以发现多次行为, 由此牵连出一批受贿或行贿的单位或个人。
(四) 普遍性
商业贿赂现象是当前商品交易中一种相当普遍的违法现象, 不管执法机关查处的案件多与少, 只要深入市场交易实际, 就可以发现经营者主动给回扣、经办人伸手要回扣的现象。无论是出售商品, 还是提供服务, 都存在这种笼络对方, 争取交易机会的行为。
(五) 多样性
商业贿赂手段呈现出多样性, 相当一部分商业贿赂是以付信息费、科研费、中介费、促销费、手续费、劳务费、咨询费、赞助费、宣传费、佣金等方式发放的“奖金”、“提成”, 或者以报销各种费用为由, 付给对方单位或个人以现金和实物。当前, 商业贿赂已从简单的送钱物发展到送技术服务费、代投保险、安排出国考察、帮助迁移户口、安排子女到国 (境) 外读书、就业, 甚至提供美色服务等, 还有的贿赂直接在境外进行, 或者由行贿方把钱直接打到受贿方在境外设立的账户中。
二、商业贿赂产生的主要原因
当前, 商业贿赂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大量出现, 有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1.唯利是图、牟取暴利, 是产生商业贿赂的主观动机。竞争, 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它始终激烈地存在于市场商品交易之中。一些参与竞争的经营者为了通过“捷径”, 取得比其他经营者更大的优势, 往往抛开应有的商业道德, 违背正当的竞争规则, 利用少数人的贪财心理, 暗中以金钱或其他好处贿赂交易对方。追根求源, 经营者愿意冒违法犯罪的风险, 直接暗中给付对方单位或个人好处, 或者唆使雇员在业务活动中, 以回扣方式进行交易, 其目的是为了取得交易机会, 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收取回扣方为牟私利, 置国家利益、公众利益不顾, 其贪婪动机更是显而易见的。
2.供求失衡是产生商业贿赂的市场条件。随着经济发展, 我国的市场已由过去计划体制下商品短缺的卖方市场, 逐渐转变为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品品种数量繁多的买方市场。尤其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情况下, 中国加入WTO后, 国外商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众多的货物在供买方选择之时, 市场总会千方百计使商品循环流通, 其中包括了合法与非法渠道。如果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不够健全, 商家缺少商业道德, “暗箱操作”难免会产生, 商业贿赂也就有了产生的市场条件。
3.行业垄断、滥用优势, 是当前商业贿赂的产生的前提条件。现阶段, 一些公用企业 (含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 以及具有特殊服务职能的部门, 在附带从事商品经营时, 往往利用其“独家”服务的优势, 肆无忌惮地与供货方串通, 在貌似“公平、合理”的幌子下, 大量获取回扣。而公用企业及特殊行业者, 则可以将高额回扣的加价后果, 直接转嫁给使用者, 如医院所售药品的回扣, 由病人承担, 电表、气表、热水器的回扣由居民消费者承担, 等等。凡公用企业、特殊行业捆绑出售的商品, 其供应商常会因销售的依赖性而给付高额回扣, 这种现象已引起社会的普遍不满, 同时也成为现阶段商业贿赂的新特点。
4.社会风气不正、认识不清, 是产生商业贿赂的社会基础。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有些人总认为收受回扣、手续费、好处费等行为属于“商业惯例”, 是正常现象。更有人甚至认为查处商业贿赂会影响企业发展和当地投资环境。当前, 由于治理商业贿赂的执法、监管部门较多, 不仅使行业内的商业贿赂案件得不到及时查处, 而且导致不同部门在查处中的标准、尺度不统一, 造成一定的混乱。一些行业、部门“靠山吃山”, 单位内的少数不廉洁者也利用职权和影响, 营私舞弊, 搞钱权交易, 商业贿赂现象必然适时而生。
三、商业贿赂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商业贿赂案件比较复杂, 往往与部分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收受贿赂、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直接相关, 既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又扰乱了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活动。因此, 查处起来也比较困难, 制止商业贿赂的工作, 也就成为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1.加强商业道德教育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商业道德宣传, 与当前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 打造廉政文化, 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市场主体树立自律意识, 推动合法自愿、等价有偿和廉洁经营等观念深入人心, 使崇尚公平竞争、诚实信用成为人们参与商业活动的共识, 使各类市场行为主体充分认识到诚信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促进各市场主体加强商业自律, 更加自觉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商业贿赂的环境和氛围。
2.建立查处商业贿赂的协作机制。此项工作要在上级安排、部署和公司党委的统一领导下, 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 明确职能分工, 加强纪检监察、审计、经营、法律等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和沟通联系, 建立信息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等制度, 认真做到各司其职, 各尽其责, 形成齐抓共管, 合力打击商业贿赂的态势, 维护市场秩序。
3.针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我们要结合企业实际特点, 针对工程招投标、工程承包、分包、发包、对外结算、设备物资采购、产权交易、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等进行监督检查, 通过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认真查找突出问题, 尤其是破坏市场秩序、损害企业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 要加以分类, 实事求是地做出处理, 端正经营思想, 规范经营行为, 做到严格自律。
4.加大对商业贿赂惩处力度。要抓住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人员, 对突出的商业贿赂现象依法进行专项重点治理。要进一步加大对商业贿赂的经济处罚力度, 以增加商业贿赂的违法成本, 进而从经济上阻断商业贿赂行为的滋生。在查办案件过程中要严格依法办案, 注意掌握政策, 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既不能走过场, 又不能搞运动。
5.善于改革创新, 努力建立长效机制。商业贿赂治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既要集中时间开展专项治理, 又要从长远和大局出发常抓不懈, 要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结合, 与构建惩防腐败体系相统一,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从源头上堵塞漏洞。
(1)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各项管理。重点是健全一些可行的制度, 如财会信用制度、金融监管制度、企业和个人信用制度、企业诚信守法预警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反腐败工作分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分工、治理商业贿赂分工等。
(2) 加强立法工作, 严厉制止违法。治理商业贿赂, 法律是必不可少的武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1996年制定的《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 由于立法层级过低, 规定的一些内容滞后, 已无法满足惩治商业贿赂的需要;现行《刑法》中对贿赂犯罪的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都做了较为严格的限制, 这就排除了很多商业贿赂的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中对商业贿赂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 从长远看, 可以借鉴国际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治理商业贿赂的成功经验, 制定专门的《反商业贿赂法》, 以填补这一法律体系中的空缺。通过进一步整合、修改、完善有关规定, 加快国内法治进程, 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商业贿赂形势。
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 制止商业贿赂行为, 是摆在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大任务, 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为保障公平竞争机制的正常实现, 还诚信于市场, 还需要从多方位入手, 多部门配合, 尽力把商业贿赂活动的势头压下去, 使其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序, 以保障我国市场经济和企业持续、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章.贪污贿赂罪.
【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方案】推荐阅读:
市建设局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实施方案10-24
治理商业贿赂自查工作报告12-30
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总结07-03
关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方案09-09
全市建设系统治理商业贿赂实施方案07-16
市规划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11-10
如何治理商业贿赂整改措施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