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卫生的儿童故事(精选12篇)
小猪想着不能不遵守和朋友的约定,于是拿起一旁的外套,小猪想穿上外套,可是外套怎么也不愿意。
小猪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外套对小猪说:“我不愿意帮你遮风。”
小猪说:“为什么?我们不是朋友么?”
外套说:“你看看我的身上的淤泥和污渍。”
小猪羞愧的想起来这都是自己不爱惜外套,随意乱扔乱放的结果,上次小猪还把外套放在地上,让外套黑乎乎的。
小猪对外套说:“对不起,我以后一定好好爱惜你。”
外套听了小猪的话,这才说:“好吧,那我原谅你了。”
1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学科及教学特点
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 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它由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和学校卫生两大部分组成, 包括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心理卫生、常见疾病防治、儿童少年伤害与健康危险行为、学校健康教育、教育过程卫生、学校建筑设备卫生和学校卫生监督等内容。它既与预防医学专业其他医学学科关系密切, 又和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体质学、建筑学等非医学学科相互交叉。因此, 要求授课教师知识面广, 有实际工作和科研经验, 能理论联系实际。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每级有学生100人左右, 最后1.5年进入公共卫生学院学习。除毕业生产实习 (包括专科和实践实习) 外, 学生真正学习预防专业课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 学习儿童少年卫生学、营养和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等10多门必修课程, 以及卫生经济学、社区医学概论及健康教育3门选修课。受时间限制, 每门课程学时有限, 儿童少年卫生学专业课只有44学时 (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20学时) 。
在24学时的理论课中, 绪言和生长发育一般规律占4学时, 生长发育影响因素占4学时, 生长发育调查与评价占2学时, 儿童心理发育及卫生问题占6学时, 常见病占4学时, 教育过程卫生占2学时, 学校建筑设备卫生占2学时。其中儿童少年生长发育部分可以整合, 但学校卫生部分涉及面较广, 整合较困难。如学校卫生部分的教育过程卫生可用于更好地指导中小学生的受教育过程;学校建筑设备卫生除了指导学校改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体质外, 还是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既与儿童生长发育相关、又相对独立。因此, 不适合整合。
2 案例教学法在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法讲授儿童少年卫生学, 只有4学时采用案例教学法。实践证明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更好。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需要, 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和客观叙述为案例,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和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提出各种解决方案, 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国内一些医学院校在教学实践中, 发现案例教学法更易被医学生接受[2]。
自2007年起, 我校开始尝试将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中, 由于学时数少和学生人数多, 我教研室在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 经过几年的实践, 教学效果很好。
下面以“学校建筑设备卫生” (2学时) 这堂课为例, 简单介绍一下授课过程。
(1) 课前准备。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教学大纲对“学校建筑设备卫生”这部分内容的基本要求, 在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收集、选择或编写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然后根据案例提出一些问题。
在授课前向学生讲明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并将准备好的5个案例分发给学生, 保证每位学生手里有一个案例,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拿到的案例或所有案例, 预习课本知识, 也可上网查阅资料, 准备在课堂上发言。
(2) 课堂讨论和总结。教师先简单介绍本堂课的教学目的, 然后播放第一个案例的片子, 让学生充分讨论, 教师掌握时间并进行概括总结。待5个案例都讨论、总结后, 学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下面以案例3为例, 介绍教学中需注意的事项。
案例:
教育部在2002年10月31日《教育部关于坚决遏制中小学校楼梯间拥挤伤亡事故的紧急通知》指出:继今年9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丰镇二中发生学生在楼梯处拥挤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后, 10月29日、30日在云南、重庆又连续发生两起中小学生在楼梯处因拥挤造成伤亡的严重事故。10月29日8时30分, 云南省镇雄县泼机镇中心小学三个年级的学生下楼做早操, 因个别学生在楼梯上燃放鞭炮, 造成正在下楼的学生因恐慌相互推挤踩压, 致使22名学生受伤, 其中重伤14人。10月30日晚21时左右, 重庆市酉阳县钟多中学下晚自习时, 700多名学生在下楼时发生拥挤踩踏, 造成5人死亡、40人受伤的严重事故。
问题: (1) 在不给出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下, 你认为发生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 因楼梯拥挤发生的伤亡事故, 已成为中小学安全事故的突出问题。今后应如何避免?
由于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为了防止有人不发言, 教师采用点名发言方式, 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每一个案例学生都有补充发言的机会, 可以进行全方位的讨论。针对这个案例, 学生开始时总是围绕课本中有关楼梯设计讨论, 而忽视人的因素。此时, 教师就以四川大地震发生后, 绵阳市安县桑枣中学 (原先是一个不合格建筑) 2 300名师生在1分36秒内, 全部从教室安全撤离到操场, 毫发无损的新闻报道为例, 问学生的感受和想法。这时学生恍然大悟, 认识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也非常重要, 不仅对这个案例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而且在其他案例的讨论中也能引用课外知识。同时,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应准确掌握每个案例讨论完成的时间、教学进度以及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和思想教育。
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 学生很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案例教学法在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如无法评价每位学生的表现, 无法评分以及有的学生不认真查阅资料等。
3 PBL教学模式在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中, PBL教学法主要是以病人的问题 (某一医学专题) 为基础, 学生为主体, 小组讨论的形式, 在辅导教师有限的参与下, 围绕具体病例 (或某一医学专题) 的诊治 (或解决方案) 进行主动学习的过程。
国外实践已经证明, PBL是一种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法, 已被应用于许多高等院校的各学科领域, 受到广泛重视,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我国部分医学院校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PBL教学法, 很多院校已在部分基础课[4]、临床课和实验课教学中实行或试行了PBL教学法, 尤其在人数相对较少的七或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尚处于摸索阶段, 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5]。
目前, 将经典PBL教学法应用于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中, 还存在教学资源、师资、教材及学生素质等一系列问题。
3.1 教学资源配备不足
(1) 教学时数不够。按每期预防医学专业本科100名学生计算, 按照PBL教学要求分为10个学习小组, 每一个教学内容至少需4学时 (时间可能非常紧张) , 10个小组共需40学时, 而儿童少年卫生学这门课全部学时数只有44学时, 理论课只有24学时。因此, 采用PBL教学法是不可能的, 而案例教学则是可行、有效的。
(2) 教室和教师的限制。医学院校大部分是大班授课 (实验课是17~20人左右的小班) , 如果各学科都采用经典PBL教学法上课, 教室数和教师数明显不足, 不可能满足教学需要。
我校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是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研究小组, 除教学工作外, 还有大量的科研和对外咨询服务及健康教育任务。目前的教师人数 (6人) 要想全部课程采用PBL教学法是不可行的。
3.2 学生素质及考研压力问题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面临考研和就业, 而PBL教学法要求学生自学, 需要占用大量时间。不属于考研要考的预防医学综合卷内容, 学生不愿学。
另外, 教师素质也制约着全面实行PBL教学法。同时也需要配套教材及合适的案例等。
两种教学方法都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需要学生对教案或案例进行准备, 讨论和分析案例,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PBL教学法是先有问题, 再围绕问题进行讨论, 教案多数是教师“撰写”的;而案例教学法的案例是教师收集的典型案例,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更适合预防医学专业教学。PBL教学法主导讨论的是学生;而案例教学法讨论的组织者是教师, 可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更多的问题。PBL教学法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 如教师、教室、图书馆资料等, 要求小班上课;而案例教学法不需要小班教学, 只要教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就能达到教学目的。
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各学科的特点, 对PBL教学、案例教学和传统教学法进行优势互补。在儿童少年卫生学实际教学中, 结合本学科的特点, 可以将所有的课程内容以问题和案例的形式表现, 开展PBL和案例教学, 以取得最佳效果。
摘要:目前国内很多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PBL教学法要应用于人数多、学时少的其他专业教学, 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案例教学法可以不局限于小班教学, 能更好地适应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现状。本文通过在预防医学专业儿童少年卫生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 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儿童少年卫生学,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M].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赵铁牛, 王泓午, 步怀恩, 等.预防医学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7) :7-8.
[3]Louw G, Vivian L, Friedling J.Expanded learning opportunities:Some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for dissection in the“supported”problem-basedlearning medical curriculum at the University of Cape Town[J].Clin Anat, 2004, 17 (7) :587-588.
[4]于海涛, 邱丽玲, 朴贤玉, 等.PBL教学法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J].医学研究杂志, 2006, 35 (2) :78-79.
【关键词】儿童;卫生保健;心理评估;生活质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6953-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儿童出现心理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这引起临床医学界及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儿童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健康的身心将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对此,需要对心理疾病的儿童采取心理卫生保健措施,这样才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此,本文选取从2009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区建立档案的3-10岁的100例有心理疾病的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从2009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我区建立档案的3-10岁的100例有心理疾病的儿童,这些患儿全部采取美国AchenbachJL童行为自评量表,得出儿童的其中有一个项目的测量分值超过正常分值。[1]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患儿年龄集中处在3-10岁,平均年龄为(5.2±0.8)岁;男55例,女45例,男女比例为11:9。这两组患儿在身高、体重、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方面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B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A组)采取“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及集体的卫生保健宣传教育,具体措施:①认知疏导。由于患儿心理孤寂,大多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家长也不清楚心理治疗的方法,为此,医生应当针对患儿及家长的具体情形,让他们认清自己的心理问题,采取正确的措施,让他们逐渐纠正不良的心理认知,为以后的治疗奠定基础。②亲情感动法。心理医生只能够为患儿采取心理治疗方案,具体措施还是需要家长实施,为此,医生应当指导家长采取亲情感动法,以家长的实际行动去感化患儿,让儿童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逐渐摆脱自闭、不愿交流的现状。[2]③情感转移方法。当儿童一直关注某一项事务而情绪低落时,医生可以转移患儿的情感,如播放儿童喜欢看的动画片、影视作品,也可以做儿童喜欢的游戏,让他们积极参与这些活动,自然就能够摆脱低落的情绪。并对以上儿童进行为期3个月的追踪调查,在3个月之后再次实施心理评估,儿童治疗前后进行自评量表(SAS)评分,并详细记录这些分数,其中大于50分存在心理问题。[3]
1.3統计学方法本文采用的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来详细分析统计的,同时为加强可信度,这两组数据的资料在比较中都是运用了了χ2检验,文中的实验中数据均为使用的平均值。P<0.05是差异的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这两组患儿在采取3个月的治疗之后,心理状况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在SAS评分比较中,对照组在治疗前的评分为(62.4±6.1)分,治疗后为(48.3±9.6);观察组在治疗前的评分为(62.1±6.3),治疗后为(30.3±6.8)。在SAS评分下降幅度比较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8%,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理对于儿童健康成长起着关键性作用,由于儿童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因素影响,造成他们的心理状况远低于前一辈的,造成他们心理出现严重的障碍或扭曲,这就不利于他们在社会上茁壮成长。为此,家长要做好早发现,当发现儿童心理出现问题之后,应当立即送到医院就诊。
由于不同的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一,对此,心理医生在对儿童采取集体的卫生保健宣传教育措施,让他们认清自己的心理问题,积极接受医院的治疗;同时针对不同儿童的心理状况,如动症、精神迟滞、交往不良、抑郁症、孤独症等心理状况,采取“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引导,具体解决他们心理上的个案问题,帮助他们重塑价值观。本文结果显示,对儿童采取心理卫生保健之后,SAS评分下降幅度比较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文献报道相符。[4]在心理卫生保健中,应当重新审视家长的角色,由于家长是全程陪伴儿童的,为此,心理医生应当注重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儿童摆脱心理问题的方法,并追踪式观察。
综上所述,对儿童采取积极的心理卫生保健治疗,可以极大地改善儿童心理抑郁的状态,提高患儿的生活水平,增进医患之间的情谊,非常值得各医院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静.浅谈儿童心理卫生在儿童保健中的重要性[J].中外医疗,2008,15(04):243-244.
[2]闫亚飞,韩娟,毕烨.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及健康教育策略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12(05):212-213.
[3]静进.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18(05):263-264.
医生用仪器给小狮子拍了拍片,发现它肚子里长了一个大瘤子。医生割开了它的`肚子,把瘤子取出来。医生把瘤子打开一看,里面原来是一条很长的虫子。医生说这是因为狮子平时不讲卫生造成的,狮子听了很后悔。
小狮子回到家里,把一切告诉了妈妈。它对妈妈说:“妈妈,我以后再也不用脏手拿东西吃了。我要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妈妈听了小狮子的话,很高兴。
★ 流浪的小鸭 之四 不讲卫生作文
★ 对照检查材料七不讲
★ 七个不讲剖析检查材料
★ 爱哭的小妹妹作文300字
★ 我有一个小妹妹作文
★ 张君雅小妹妹语录
★ 《大哥哥和小妹妹》教案及反思
★ 我家小妹妹的诞生作文300字
★ 逗趣的小妹 - 可爱的小妹妹作文300字
“好哇!”毛驴说,“现在我要教训教训你了!”
它开始奔跑,心想会把影子甩在路上,让它在滚烫的尘土里淌汗。它跑啊跑啊,累得直喘气,可是它一回头,又看见影子站在身边,一样喘气。
“好哇!”毛驴说,“咱们走着瞧吧!”
毛驴看见路边草地上有一片蒺藜,它就朝那边走去,影子跟着它。
毛驴躺到蒺藜上,影子被压在毛驴身子下面了。蒺藜把毛驴刺得生疼,甚至把它的皮肤都弄破了,可是它仍然咬紧牙关躺着,因为它知道,影子也在挨扎。
毛驴认为已经把影子惩罚够了,就离开那片蒺藜,来到草地上,它发现影子又站在它身旁。
“好哇!”毛驴自言自语地说,“我这就教训你。”
毛驴开始奔跑,一直跑到河边。河岸很高,下面是湛蓝的深渊。
“我要把你淹死!”毛驴对影子说。毛驴憋足了劲跳到河里。深渊不见底,毛驴好不容易才挣扎到岸上。毛驴几乎站不住,影子也爬上来了。扑腾一声,毛驴倒在影子身上,它觉得快要死了。
“对!”毛驴说,“我快死了,影子也快死了!”
关键词:图画故事,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阅读指导
图画故事即通常所谓的“图画书”,它是以图画为主要叙事手段,为幼儿讲述故事或传递信息的书[1]。图画书目前被幼儿园和家庭广泛使用,是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形式。图画书阅读对促进儿童语言的迅速发展有重大作用, 英国Book Start阅读研究中心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的言语有近50% 都是在图画书阅读中习得的。图画故事书的阅读从故事内容的选择开始,到通过对该故事的阅读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图画故事书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1.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语音
随着学前儿童发音器官的逐步完善,听觉灵敏性的不断发展,4岁左右幼儿的语音水平也随之提高,主要表现为意识的明显发展。他们能自觉地通过倾听成人的发音而辨别自己的发音是否正确,并能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发音器官,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发音。图画故事书的内容大都选自富有儿童情趣的生活,文字简短、画面生动,容易在幼儿的大脑里建立起正确的语音表象。成人在给孩子讲述图画故事的过程中,会特别注意语音还有故事中语调的变化。讲述图画故事过程中,成人正确合适的语音、语调的不断强化,对幼儿掌握正确的读音不断进行了正强化,这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2.丰富学前儿童的词汇
词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词汇是否丰富,使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语言的表达能力。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范围的扩大以及对词义理解的准确和深化。图画故事中出现的词汇绝大多数是可见可感的事物、现象、动作或状态。通过让幼儿阅读图画故事书,能很好地扩大他们对词汇的认知。例如“非常”“气极了”等抽象词语对幼儿来说很难掌握,《菲菲生气了》这本图画故事书便为幼儿建立起了认识和理解抽象词汇的桥梁。“气极了”“踢打”“尖叫”“火红火红的咆哮”等词汇所要表达的意蕴透过形象生动的图画表象,结合词语的表达,让幼儿获得了初步的了解,同时深刻地体会到了“非常生气”这种情绪的种种表现方式。因此,图画故事中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方式,很容易让幼儿在阅读图画故事书时,自然地学到并挑选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词语,通过记忆和模仿来掌握大量丰富、生动的词汇。
3.帮助儿童掌握组成词句的语法规则,使语言表达更流畅
年幼的孩子常常语不成句,不能连贯地、完整地讲述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还主要体现在句法的掌握上。图画故事书中词语的选择、词组的搭配和句式的调整,十分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并结合语言的修辞手法,排比、比喻,层层递进,或以三段式结构,形成自然美妙的旋律,非常适合幼儿学习,帮助幼儿掌握语法规则。例如玛格丽特·威尔士·布朗的《逃家小兔》中, “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图画故事中富含节奏感的句子简单、有趣,生动描述了故事所要表达的情节和情绪,深受幼儿喜爱,并且很容易被幼儿记住。成人在引导幼儿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利用这样的句式,完整、连贯地复述故事,让幼儿在感受语言音律美感的同时,语言表达更加流畅、完整。
4.提高幼儿口头表达能力
幼儿园里,教师拿两个不同版本的《粽子里的故事》 让孩子讲述,一种是该版本的图画故事,图文并茂; 另一种是以文字为主,配上少量插图。很明显,幼儿对图文并茂版本的讲述更丰富、生动、完整。图画故事画面中的细节描述能让儿童回忆起更多的内容,甚至能启发他们进行新的创编[2]。
二、图画故事的阅读指导
图画故事,其图文并茂的形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如何有效地利用图画故事书阅读来发展幼儿的语言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探讨的问题。
1.引导幼儿学会倾听
言语的模仿说理论认为,儿童通过模仿,可以不断地学习、掌握语言。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是先听后说。听是说的前提,学前儿童的语音、词汇、语法,是通过听来感知的。日本著名图画书阅读的推广者松居直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洛姆·布鲁纳都建议老师或家长要为儿童读故事。在图画故事中,老师或家长通过优美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讲述故事,培养儿童倾听的能力和习惯,这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3]。图画书是因为其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语言简洁、内容有趣,成人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幼儿可以通过零零碎碎的语言和形象,将听到的和看到的图画书中的语言信息联系起来,贮入大脑,当幼儿需要口语表达的时候,这些贮入大脑的语言材料会被重新加工,成为学前儿童自己的语言。因此,成人要选择适宜的图画故事书,多为幼儿讲故事,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2.尊重幼儿阅读的主体性
意大利的马拉古齐说: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不同的孩子阅读相同的文本也会产生各自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在阅读图画故事过程中, 切忌压制孩子的奇思与乐趣,要理解某些幼儿拍书等触书行为,不用过于担心幼儿对图画故事的表述是否符合逻辑。成人要重视学前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尊重孩子独特的阅读感受,启发儿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经历,这样才能让阅读走进孩子的心,让孩子真正享受阅读的快乐, 并促进其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阅读中配合形象的肢体动作,鼓励幼儿互动
轻松愉快的气氛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心理条件,这有利于消除儿童的压力,使他们敢于表达,促进语言的发展。 图画故事书阅读的指导过程中成人应该尊重孩子喜欢游戏、追求快乐的天性,当引导孩子欣赏画面时,成人可以一边运用丰富的语音语调朗读故事,一边用生动夸张的肢体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并让儿童模仿。例如安妮塔·婕朗《猜猜我有多爱你》中,“我的手举得有多高, 我就有多爱你”“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图画故事中小兔子做出各种动作来形容自己对妈妈的爱,这些动作简易、生活化,也非常有趣。幼儿喜欢模仿,而且很快就能够学会,他们会像小兔子学习,并很容易记住小兔子表达爱的语言和动作。
4.在阅读中为幼儿提供表达机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要在实践中创设一个能使孩子们想说、爱说、 会说的语言环境。成人或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方法,调动幼儿说话的积极性,并给予反复练习的机会[4]。图画故事经过艺术加工,在文字设计上都有着独特的语言规律和句式特点,教师可以在阅读时为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组织开展不同的语言交流活动。小班的孩子,阅读的时候鼓励他们把想说的话和书本中看到的图画配合起来,而对于中大班的孩子,则根据图画故事书进行多样的创编活动,让幼儿在深入理解词汇和句式的同时尝试进行运用。例如安东尼·布朗的《我妈妈》,故事中出现的“我妈妈像蝴蝶一样美丽,还像沙发一样舒适”; “我妈妈像猫咪一样温柔,有时候,又像犀牛一样强悍” ……这么一大段的比喻句,是一个非常好的语言表达示范素材。这个绘本中,可以先引导孩子回忆妈妈的特点,然后鼓励孩子用“我妈妈像……一样……”的句式来进行口语表达,这样孩子在无形中就轻松地学会了如何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清楚、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总结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经常会有孩子拿着自己的作品过来问我:“老师,我画的好不好?”我曾经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们询问的目的可能想知道“老师,我画的像不像?”但是我不能轻易地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现在的儿童美术教育不再是传统的“依葫芦画瓢”的范画式教育,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所以在任何一幅儿童画的创作过程中,有“启”、有“借”、有“嬉”、有“乐”,那么这幅儿童画就是一幅好画。
一、“启”——创意为先,启迪智慧
1.创意为先。
孩子们是富有创造性的,他们头脑中充满了奇异的想象,他们喜欢无拘无束地标新立异,但是许多知识都有严格的规则不容随意改变。唯独在儿童画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展翅飞翔。有两幅都是画“天热”的画。一张运用夸张的手法,以巨大、鲜红、灼热的太阳,特大而成串的汗滴来形容热。画中浪漫的想象力令我们成人相形见拙。另一张摆脱了通常表现热的太阳、汗水和冰,采用拟人的手法给小狗剃掉满身长毛。这新异,这奇特,这创见,让我们耳目一新,赞叹不已,而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儿童画。
2.启迪智慧。
有幅画题目叫“我长大想干什么”,小画者的说明是:“我长大当医生。我刚才给病人看完病出来,病人睡在床上”。这幅主题意愿画形似稚拙,但却凝聚着小画者的思考力、经验、情感、志向和智力技能。面对这个题目,孩子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社会角色(医生),要思考表现角色的情节,要设计画面的结构和布局,然后动手把自己头脑中的意思、内容、人物、物品表现在二维的画面上。图中医生穿着白大褂走出来。病房里的床上躺着病人,还有床头柜,一双鞋和盛水的脸盆,黄蓝色毛巾挂在上边,病人身体上方那条褐色线条是用来表示被子……这样的构思和表现方法,对一个5岁多的孩子来说,可不是一项简单的智力工程。所以说画画过程本身就蕴涵着创造,体现着教育,反映着发展,对儿童画不能只着眼于画面,更主要的是要重视绘画过程的教育功能。
二、“借”——借形想象,绘出精彩
曾有人说过:“鼓励孩子运用发散性思维,超脱常规地去看待我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经验世界,发现组织和创造新的形象。”为了进一步提高孩子的作画兴趣,我改变了以往范画的传统绘画形式,运用了借形想象法,让孩子在一种新的氛围中创作想象。例如:《我的小手》,我让孩子仔细观察自己的手,又让孩子做出手的各种动作,并引导孩子说一说,根据手的动作可以加以怎样的联想。这样,孩子的兴趣盎然,思路也宽了,个个争着发言,有的说:“我的手做这个动作是像只小鹿的头;”有的说:“我的这个动作像在数天上的星星;”还有的说:“我的手五指张开,像一只美丽的孔雀。”这时,我又进一步启发孩子在背景上“出谋划策”,有的说加上森林和果园,布置一个小鹿的乐园;有的说画上天空、月亮和星星,幻想坐上宇宙飞船在太空上游览;还有的说画上鲜花、草地和美丽的森林,给我的孔雀安个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孩子们脑海中酝酿着,一个个形象俱佳的新形象自然而然在孩子们的笔下生动地畅流着。在这样的艺术表现过程中,孩子们不仅绘出了一幅幅精彩的画,而且自身拓宽了作画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创作灵感,丰富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是一幅好作品。
三、“嬉”——游戏其中,激发兴趣
儿童画是一种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孩子画画应该是不受强制的自由的活动,一般情况下,自己想表现什么就画什么。画画有时候是简便的活动,无需特殊的物质条件,在户外活动结束后大汗淋漓地回到教室,只要拿起纸和笔就可以安静的自由的画自己想画的。有时候在沙地上只要手中有一根小棒,亦可画出美丽的儿童画。
儿童画的作画工具不单单局限于纸和笔,或者一些简单的作画工具。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品都可以拿来作画,如水、墨、油、废旧皮包和报纸等。如大班美术《皮包拓印想象》活动中,孩子们拿着废旧的包包,蘸上水粉颜料进行拓印,并且借助拓印色块大胆想象添画,有的根据色块形状添画成猫头鹰,添画成小老鼠、大树等各种形态,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最后画成一个庞大的动物园。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体验玩色的乐趣,创作出一幅抽象的,有创意的儿童画,也激发了幼儿对美术的热爱。
四、“乐”——享受过程,愉悦身心
传统的美术教育更注重的是孩子的作品像不像,是不是,关注孩子作画的结果,而忽视了整个绘画的过程。新《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孩子们都有实现自我的强烈欲望,画画正是容易表现自己的特殊形式。他们总喜欢孜孜不倦地用图画表达自己对外界的认识、生活经验、情感、兴趣和愿望。所以画画与其它游戏一样,伴随着愉快的情绪,幼儿从中得到安慰和满足。儿童画记录着孩子的所思所想并反映着孩子的成长,同时真正让孩子从中享受快乐。
鸡见他走路的样子就叽叽地笑。
鹅见他走路的样子就嘎嘎地笑。
小鸭在前面走,他们就在后面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看他走路的样子多可笑!”
“真滑稽!”
小鸭很苦恼。
他怕见鸡、鹅和所有的人。他从来不去人多的地方。他总很早就出门,很晚才回家。有时偶尔碰上一只鸡或一只鹅,或其他人,他也总是把头低得很低,悄悄地走开。
小鸭痛苦极了。
“怎么办?我不能老是躲躲闪闪呀。”小鸭想。
小鸭不怕别人笑话了,他开始练习走路,尽量让自己走起路来屁股收紧一点,歪得有节奏一点,身子摇得好看一点。而且,他每天都要在鸡们、鹅们面前走一趟。他把胸挺得高高的,脖子竖得直直的,两眼傲视前方,旁若无人地阔步向前,刚开始鸡们、鹅们还小声地叽叽咕咕,但小鸭一点也不怕,依然昂首挺胸走自己的路。时间一长,小鸭感觉自己走路的姿态一点也不丑,并且很优雅,他开始坦坦然然地在公共场所走起来。
一天,小鸭在路上走着,树上的一只喜鹊,从一个树枝跳向另一个树枝,大声喊:“看,来了一只多么神气的小鸭啊!”小鸟们都向小鸭看去。
“他多么有风度!”
“他走路的样子真像一位绅士。”
“鸟们都在赞美小鸭。”
的确,小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走起路来有一种属于他自己的特殊的风韵。鸡、鹅开始模仿小鸭屁股歪歪的样子。
不久,小鸭成了一种美的典范,屁股歪歪成了一种时尚。很快,动物世界里盛行起屁股歪歪来,动物们走路屁股都开始歪起来了。
驴子吃饱后,便高兴得想放声嘶叫了。野牛连忙劝阻道:“看在上帝的份上,我的兄弟,请你忍耐一点,千万别叫唤!我们不是在此当看守的,我们是来愉窃的,倘若你一叫唤,园丁就会发觉,马上会用棍棒将我们赶走。凡事总有个时间和场合。现在,你就不可嘶叫。”
“嘿,你这个傻瓜,”驴子回答说,“天下再也没有什么能比音乐和歌曲更优雅,更能感动人了。可惜你对音乐一窍不通,不像我那样在这方面具有很高的天赋。因此,请你现在听着我唱,好好欣赏欣赏吧!”
“啊,驴子,你疯了!我们现在连讲话都不应该,你却还想唱歌!倘若你非要那么干,我们就会遭到和那个硬是要跳舞的倒霉的樵夫同样下场。”
“那是怎么回事?”驴子问道。野牛便讲了下面的这个故事:
硬是要跳舞的樵夫
从前,在库尔德凡有一个樵夫。一天,他进山砍柴,在一个幽静美丽的林间空地上,看到十个男人围着一只陶制的大罐子坐着。他们不断地从罐中取出吃的和喝的,要多少,有多少。他们一边尽情吃着喝着,一边高谈阔论。樵夫在旁看了一会儿,便上前和他们搭讪。没一会儿,樵夫便同他们攀谈得十分投机。他们中有一个人对樵夫说:“你如果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我们一定满足你的愿望。”原来,这些男人都是通晓法术的大师。樵夫便向他们要那只陶瓷罐子。他们说:“你可以拿走这只罐子,只是它很难保管。
要是打碎了,那卖在太可惜啦。因为,再也造不出第二只了。这只罐子只要一打碎,你便立即失去以前从罐子里所得到的一切。因此,你还是不要去想这只罐子,宁可选择另外一件对你更为实用的东西吧!”樵夫不愿听从这个劝告,仍然坚持道:“这只罐子,我只要这只罐子!我会像爱护自己脑袋一样保护好它的。”就这样,魔法师们便将这只陶瓷罐子送给了他。
樵夫自得到罐子后,借助于罐子的魔力很快就成了拥有巨产的大富翁。有一次,他邀请他的朋友们吃饭。后来,他拿出这只使他致富的罐子向朋友们显耀。客人们看到这只容器都十分惊奇。樵夫得意忘形地将罐子顶在头上,高兴地喊着:“啊!你真是我的财神爷!”他开始跳起舞来。刚跳到一半,他突然脚底一滑,朝前一跤跌倒,罐子便从他的头上滑下来,顿时砸得粉碎。刹时间,他的全部财富也都不翼而飞了。樵夫又变成和以前一样的穷光蛋。
野牛讲完后又补充说:“糊涂的驴子啊,那位樵夫之所以受到惩罚,是因为他跳舞跳得不是时候;而另一个相似的不幸将落到我们头上,如果你也是叫得不是时候的话。”
[关键词] 留守儿童;卫生意识;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 R47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4-142-02
由于贫困县本身的医疗设施落后、医疗水平低下,因此留守儿童生病时如果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病情延误,严重的可能会影响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危。贫困县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接触生活中不干净的物质,这样就增加了患病几率。为降低留守儿童患病几率、做好疾病的预防,就要培养他们的卫生意识。培养留守儿童和其家长的卫生意识可以促进贫困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推动我国护理工作的发展[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东兰县居住时间满5年,已经入学的留守儿童200例及留守儿童家长。
1.2 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实行贫困县留守儿童与家长卫生意识进行干预半年,记录干预前后护理人力的使用、护理工作的工作流程、医疗成本和职业防护情况等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对留守儿童和家长卫生意识进行干预后,节约了护士人力、简化了护理工作流程,降低了留守儿童的医疗费用。
3 讨论
3.1 留守儿童与家长卫生意识的培养
3.1.1 牵头抓好留守儿童卫生保健工作 作为县卫生部门,需要大力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组织开展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讲座、咨询和义诊等。为留守儿童建立健康档案,保障他们受到专业人员的营养指导、生長发育监测等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
3.1.2 培训家长,共同提高 组织医护人员在贫困县内召开健康宣传会,通知留守儿童家长到会,对会议认真准备提高重视,和留守儿童家长进行交流和探讨。宣传会内容为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意识和家长如何为孩子做好卫生榜样,以及请具有良好卫生意识的家长和儿童介绍经验。这样可以使家长和留守儿童的卫生意识得到增强,并且形式生动、效果甚好。
3.1.3 联合学校,形成合力 学校是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地方,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和学校联合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孩子的卫生意识。通过老师对孩子的教导可以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因为孩子惧怕老师的威严而更容易遵守。笔者所在医院和学校联合举行了多种多样的学校和班级活动,在学校的板报中撰写良好卫生意识的养成方法,在班会上开展以培养良好卫生意识为主题的活动,由笔者所在医院医生在校园内开展义务讲座和问诊等方式积极宣传良好卫生意识。定期让学校组织学生到医院体检,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丰富学校生活,利用好学校这个平台可以更好地督促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意识。班级还可以评比文明宿舍和文明个人等,从激励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在召开家长会时以卫生意识为主题等都对卫生意识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3.1.4 个别指导,全面训练 良好卫生意识的养成是一个漫长并且需要很大耐心的工作。对于县内的贫困留守儿童,笔者所在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对其具体情况做出分析,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困难之处,跟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耐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意识。并且通过为留守儿童赠送学习用品等方式鼓励他们提高卫生意识。
3.1.5 及时沟通,重点督促[2] 对每个留守儿童做好健康档案。档案包括其家庭情况、经济能力、思想情操等方面,通过对留守儿童情况的全面了解才能够发挥最大的宣传教育作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只有真正做到教育上的一致性,才能发挥对孩子的最大教育。而前提是学校尤其是班主任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经济水平、思想情操等有全面的了解。笔者所在县有一个留守女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卫生意识很差,上学的时候不喜欢洗脸、刷牙,头发乱蓬蓬的,衣服脏兮兮的,笔者所在医院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家访之后为改变这个孩子的卫生习惯,找来她临时监管的家属,请其帮助督促孩子卫生习惯的养成,通过共同努力,这个孩子的卫生意识逐步得到提高。
3.1.6 将卫生意识纳入家庭测评体系 通过和县卫生部门联合,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纳入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同时根据卫生意识的高低来参考星级家庭和文明家庭的评选。和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联合,由笔者所在医院医护人员展开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宣传,其中要重点宣传的内容是重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加强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督促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氛围形成。
3.2 对护理工作的推动作用
3.2.1 对护理人力的影响 通过长年的卫生意识宣传工作,降低了留守儿童的患病率,提高了儿童和家长的卫生意识,减少了病从口入、接触脏东西致病的可能性,自然来医院看病的人也就减少了。这样节约了护士,对编制不足导致床护比偏低的现象起到了缓解作用。护士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基本的护理工作上,加强了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促进了医患关系的改善,患者得到的护理质量更高了[3]。
3.2.2 提高了留守儿童的疾病预防能力 通过加强卫生意识,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得到改善,平时可以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增强了自身的免疫能力,减少了患病几率,因而提高了预防疾病的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医院的负担和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3.2.3 有利于康复过程 一些留守儿童在治病痊愈之后回到家里又出现了复发的迹象或者出现了感染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原因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卫生意识、平时不注意个人卫生导致伤口感染等,而留守儿童和家长的卫生意识提高之后,留守儿童的生长环境得到了净化,这样有利于疾病治愈后的康复过程,减少并降低护理工作的重复性。
3.2.4 减少药品浪费降低医疗成本 以前由于没有良好的卫生意识,留守儿童的卫生条件很差,在使用药品的过程中,虽然药品发挥了作用,但是因为很差的卫生环境而导致药品的作用降低,这样就造成了药品的浪费情况,而且给留守儿童的家里带来了沉重负担。由于较差的卫生意识,留守儿童往往不能够按时按量吃药,拖延了病情的康复。在留守儿童与其家长的卫生意识得到提高之后,留守儿童所处的卫生条件得到改善、留守儿童可以规范吃药,药品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不会再因为很差的卫生条件而给药效打折扣。所以卫生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医疗成本的降低[4]。
3.2.5 改善了护患关系 通过平时卫生意识宣传活动的开展,护理人员和广大村民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由于有留守儿童健康档案,因此对其家庭情况掌握的很清楚,这都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和护理工作的开展。日常和留守儿童家长建立良好关系使得家长在留守儿童治疗期间能够充分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有利于护理工作的进步[5]。
3.2.6 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素质 医护人员通过参与提高留守儿童和家长的卫生意识的宣传活动,不仅可以拉近医患关系,同时也是对自身素质的锻炼。通过开展讲座等活动,医护人员需要掌握扎实的卫生基础知识,不仅要使留守儿童和家长牢记提高卫生意识的方法,同时也要让他们意识到提高卫生意识的重要性,这对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燕红.适应形势、锐意进取、促进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05-307.
[2] 刘素芳.医学人文精神与整体护理的人文关怀[J].护理学杂志,2007,22(6):89.
[3] 程金莲,柴永萍.我国护理科研发展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2009,23(28):34.
[4] 邓小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J].中国医院,2010,14(11):58.
[5] 温贤秀,张义辉,蒋文春,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医院,2010,14(11):47.
截至2010 年底, 中国共有5800 万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 大部分儿童面临着亲情关爱的缺失和安全的隐患, 对身体健康、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解留守儿童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留守儿童卫生与健康状况的调查进行分析, 提出留守儿童出现卫生与健康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提高留守儿童健康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个人卫生与健康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 个人的卫生清洁十分重要, 而且个人卫生习惯与自身的健康息息相关。倘若一个人不讲卫生, 他极有可能会沾上病菌, 使他的健康受到威胁, 在生活中, 不只是要洗手就能保证自身健康, 不勤剪指甲、不刷牙、不洗脸都会使我们不健康。由此可见, 个人卫生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我们留守儿童的父母都不在身边, 出现的问题更为严重, 而且会影响到个人的健康。
二、留守儿童卫生与健康状况的调查
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法, 在学校、学生家里对学生的卫生和健康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调查对象是3~6 年级学生。本次的调查共发放500 份调查问卷, 收回问卷485, 访谈学生家长30人, 并对学生的校外情况进行观察, 重点对校外“外卖”饭菜和零食摊点进行食物的分析。
通过问卷分析, 大部分学生父母外出工作的占75.25%, 父母离异、失去双亲的占20.21%, 其他的占4.54%, 这些儿童缺少家庭支持和父母的关爱, 处于“学校难管好, 父母不在场”的状态 (表1) 。
调查的数据显示, 留守儿童的基本饮食与卫生知识的普遍不足。主要针对学生的生活常识, 越低年级回答的正确率越低, 在调查问卷的健康问题中显示, 有54%的留守儿童回答“偶尔刷牙” (表2) ;有31%的留守儿童回答喝生水, 特别是在夏天;有81%的留守儿童回答有“不洗澡, 偶尔洗脚”的现象, 主要在冬天;对营养知识回答率极低。这些数据反映出留守儿童缺乏对卫生的认知。
三、留守儿童出现卫生与健康问题的分析
1.留守儿童在卫生习惯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由于农村发展较为落后, 生活条件和设施落后, 再者监护人的文化程度较低, 卫生意识淡薄, 所以对留守儿童的卫生要求不高, 有些留守儿童出现早上起床不刷牙洗脸、晚上不洗澡、手上有黑垢、长指甲、不梳头、不勤换洗衣服、长时间不洗澡等不良状况, 这很难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再有就是对健康常识不够了解, 在农村留守儿童吃饭前没有洗手的习惯, 或者用自来水洗手后就直接用手抓东西, 没有意识到还有大量的细菌留在手上, 细菌随着食品一起吃进肚子里, 导致疾病的发生, 影响了健康。
2.留守儿童的卫生观念薄弱
在学校里讲卫生, 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老师的要求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这一点从一走出校门口就可以看出, 随地扔垃圾袋、随地吐痰等现象到处可见, 因为他们都会认为现在不在学校, 没有了老师和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
3.校外卫生习惯不好
自小没有父母的照顾, 造成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校外小卖部的零食、饮料等都是深受学生喜欢, 这些食品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有很大影响的。
四、留守儿童的卫生与健康问题的重要性
中小学生现在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 只要对他们加强健康教育, 使他们深入学习卫生健康知识, 不仅有利于卫生、教育等工作的开展以及卫生教育知识在中小学生中宣传, 还可以通过他们来影响整个家庭、社会, 从而促进卫生保健知识的普及和实施。
虽然, 留守儿童只是中小学生的一个小的群体, 他们在得不到其他孩子一样的关心、疼爱的同时, 不懂卫生而要失去健康, 我认为, 正处于发育成长的阶段, 他们的健康关系到我国下一代人才的培养, 关系到我国未来国民素质的数据, 更关系到我国的未来国情。加强健康教育, 丰富留守儿童的卫生知识, 转变他们的卫生态度, 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才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更有效地学习, 才能为社会贡献力量。
五、留守儿童存在的卫生与健康问题
1.常见病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 留守儿童出现了一些常见疾病, 其中体能下降, 近视率越来越严重和营养不足等问题突出。目前中小学生体能的运动速度和爆发力及肺活量下降, 这一点关键在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下, 留守儿童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 并且生活水平的提高, 注入高热量的食物下, 超重、肥胖的现象越来越多, 引发的一系列疾病也随着增多。
2.心理卫生与健康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心理卫生问题就是学生在成长中遇到阻碍和挫折所产生的不健康心理状态。在家庭、学校、个体多种因素, 家庭主要是父母期望值太高, 父母离异, 父母态度不恰当, 父母的教育方式等。学校的问题是学习的压力下, 自由支配时间少。
3.卫生习惯问题
对个人来讲, 是否讲究个人卫生是反映其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主要表现在: (1) 个人卫生。如有的学生直接用脏手拿零食来吃, 有的指甲比较长, 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 喜欢打滚造成衣服很脏, 如厕完不洗手等。 (2) 饮食问题。很多学生出现挑食、偏食的现象, 饮用生水, 水果不冲洗就直接吃, 饭前后都不洗手等存在问题。 (3) 公共卫生。随地大小便, 乱丢垃圾、果皮, 随地吐痰等问题。
4.锻炼时间得不到保障
现在无论学校还是社会、家长都追求成绩, 无形中加重了孩子的负担。体育教师在这一方面也是比较苦恼, 经常被其他学科老师挤压时间培训学生学习, 家长也认为, 孩子只要学好文化知识就可以了。正是这些环境和思想的存在, 导致孩子们锻炼身体的时间不足。
六、提高留守儿童健康水平的对策建议
1.领导、老师观念要到位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不要把健康只是当作表面上的工作, 在教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有违背学校体育与健康的原则, 不要只是存在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制定。对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做好登记, 在家访工作中不要只是一味地在成绩方面沟通。
2.加大宣传力度
让留守儿童深刻认识个人卫生与健康的关系。讲述有关卫生与健康的信息。还可以举办知识讲座提高卫生意识, 使他们更加明白卫生对人类健康来说是很重要的。
3.为留守儿童制定完善的个人卫生制度
如: (1) 饭前便后要洗手, 防止病从口入。 (2) 每天早晚刷牙, 饭后漱口, 防止龋齿。 (3) 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每天换袜子。 (4) 不随地吐痰, 不乱扔垃圾。 (5) 每天彻底清洗饭盒。 (6)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学习卫生知识, 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4.完善卫生设施, 特别是校园
5.学校定期检查
6.成立奖励制度
可以以个人和班级为单位, 设立“卫生小天使”或“环保之星”等奖项, 以竞争的形式提高卫生意识, 又可以树立典型, 作为学习榜样。
以上的六点只是粗略的框架构想, 运用时还要做大量细致的调研工作才能具体实施, 才能继续强化环境卫生和体育运动对健康的作用。希望社会都行动起来, 关心留守儿童这个弱小群体, 关心他们的卫生与健康, 对他们进行帮扶, 让留守儿童没有区隔感、遗弃感、孤独感, 整个社会要营造一个“亲情”环境, 让留守儿童有回家的感觉, 感受社会的关怀。
总之,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问题, 这一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单凭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得到解决。这就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几方联动, 逐步找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作为教育工作者, 只要我们关注了留守儿童问题, 就能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肖正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J].社会科学战线, 2006 (01) .
【讲卫生的儿童故事】推荐阅读: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07-24
儿童故事小狐狸的故事07-06
创编的儿童故事07-01
儿童和尚的故事10-05
袋鼠的儿童故事10-21
关于小丑的儿童故事06-19
小蚂蚁的儿童故事10-31
牛的故事儿童睡前故事11-08
和爱有关的儿童故事09-28
关于蛇的儿童故事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