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平邑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心得体会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参加平邑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心得体会(精选12篇)

参加平邑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心得体会 篇1

地方镇王崮山完小

郑立华

2010年11月20日至12月20日,平邑县教育局举办了第一届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本人非常荣幸的参加了这一届培训,并深受启发。下面我就平邑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好的语文教师是一座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在教学中,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迁移,运用到自身发展中去,教师这座桥就是为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汲取知识养分而铺设的一条通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运用好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给学生发挥的余地。同时也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教材交流。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学生与教材联系的纽带。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出现,而不是主导者。那么,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在参加了平邑县小学语文骨干培训班,认真聆听了专家的先进理念,聆听了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后,我想,首先,要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首要条件。只有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否则,桥就搭不成,或者就是桥搭成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材是砖,要用来引玉,而不是作为单纯的任务来完成。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他们需要的新知识并加以运用,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标。

二、好的语文教师是一把钥匙

在这次培训中青岛市著名特级教师张伟老师在讲授《成吉思汗与鹰》时,将课外阅读材料引进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确,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学生光学会教材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日后自身发展的需要,这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拓展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就要求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进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怎样才能做好拓展学生阅读视野的钥匙呢?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给学生阅读自由,比如阅读内容,除了某些不健康的书籍之外不管是历史、哲学,还是科技读物、人物传记都可以读。在这一点上,我们宁愿让学生成为博而不精的杂家,不一定非要使之成为专家。其次,做好阅读指导,如怎样选书,怎样看书等都要做认真指导。再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记读书笔记的习惯,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等语文教师做好学生课外阅读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且对学生自身发展也是一种促进,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语文教师的这个引导者的角色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好的语文老师是开路先锋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传统的填鸭式 1 教学适得其反,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感染。作为语文教师,不是只懂一些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自身修养。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教师要身正为范。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的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行为的表率。最后,语文教师要学高为师,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去感受,去创造美。通过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也让我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人文素养,也是我努力要一直去做的。教师要有广博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是一个语文老师的基本功。在本次培训中几位著名的优秀教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侯军老师、杜玉花老师、张艳霞老师……,他们精彩生动、游刃有余地讲课中,都充分地展示了深深的文化底蕴,正是这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他们走向了今天的讲台,成为教师中的佼佼者,征服了他们的学生。我愿意做这样的老师的学生,我更要做这样的老师

参加平邑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心得体会 篇2

发展性教师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创新、凸显生命潜能与智慧,张扬个性、实现自我与超越实践指归,并在研究反思的行为跟进中不断增强自身底蕴与内涵的生命历程。发展性教师 只有以积极的姿态介入到教育实践中来,才能使得教师发展的完美意蕴得以升华。教师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对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深入理解的过程,是一个教师逐步对所有教学学科的价值、认知、审美等方面把握的过程。

与传统的静态、封闭式培训相区别, 发展性教师培训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长期的、高效的、关注教师终身发展的培训。我国教师培训应该由单纯的 知识补充、学历补偿走向全面整体发展的培训。教师培训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需品,伴随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

“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具有国家意志的教师培训行为,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具体的培训本身,更在于它带来的对教师发展和教师培训所具有的持续创新的变革性效应。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师学习的特点与规律进行专业设计,重视多元化的互动与合作方式, 关注教师的终身发展。

一、增强需要意识,实现动 态发展

⒈目标设计动态化

培训需求与培训目标之间应建立逻辑关系,需求显然来自教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培训模式已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培训模式。 在此模式中,问题是学习的起点, 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 在起点找到之后,学员要为解决问题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寻求知识,培训者不是“真理”的讲解者或传授者,而是培训活动的设计者、促进者和点评者。

在实施小学语文示范性培训项目过程中,拿到培训者名单前,我们依据教师以往的需求,确定了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主题,即: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拿到名单后, 我们依据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制定了问 卷,设计了三十道选择题,八道问答题, 对来自全国十一个省市的100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卷94份。接受问卷教师对课程性质的把握情况归纳如下:

2011版语文课标中对课程性质的表述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上表显示, 被调查的语文骨干教师有不少人对课程的性质把握不准, 有59.7%语文教师所定教学目标不明确,67.9%的教师教学的重点放到了对课文情节的把握上, 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时间偏少,无效劳动多。根据这一情况,我们马上调整目标,确定“为学而设计”的主题,依据课标性质,紧扣“学习语言文字”这一核心理念,引导学员学习如何抓住重点目标设计学的活动,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来,努力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

⒉课程设计动态化

教师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培训面向的是教育教学实践。实践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使得教师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动态的、发展性的需求,而且在很多时候,教师的需求是隐性的,很难用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培训者必须采用科学恰当的方法,才能挖掘出教师的隐性需求。

然而,在进一步通过对培训者进行访谈和实地调查后,发现修改后的方案还是难以获取部分教师的隐性需求,也难以实现对教师动态发展性需求的满足。于是,再次调整课程,实现课程的动态化设计,即在原来的课表中设计一部分动态选修课程(不超过10%),在突显培训主题前提下对部分课程进行调整, 尽量做到教师急需什么就培训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做到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位参培者的学习要求。

比如,在项目实施中,我们发现来自西藏的学员与内地学员差距较大,我们便给他们分小班授课,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开设了汉语拼音和计算机操作技术等课程。加强了针对性,效果十分明显。

⒊培训方式动态化

从提高国培教学的实效性出发,我们以教学方法的动态设计为抓手,要求每位授课教师将参与式培训理念融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将单一的“理论灌输式”培训变为“参与探究式”培训,专题学习与广泛研讨相结合,观摩考察与反思体验相结合,人际互动和网络交流相结合等。为了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我们不仅在每一次讲座中预留30分钟左右的时间互动, 培训团队的专家们更是精心设计多场参与式培训,如:

主题工作坊:学员以问题或课题为纽带,形成针对性强的非正式学术研究团体。充分利用晚上和课余时间,鼓励通过主题工作坊的形式围绕培训主题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运用这 种方式能使受训者的思想得到补充和交流,导致相互诱发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创造性价值观念的产生,同时还会产生思维共振效应,从而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低、中、高各年段的学习板块设计有何不同等。这种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自上而下,又有自下而上,还有上下互动,它的形式是“流动”和多样的。这样的形式,有效对接、消化、补充、调整专家课堂培训内容,引发学员对授课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了培训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切实提升了学员的科研意识,增强科研能力,促进优质培训活动衍生资源的形成。

微格教学实践:学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微格教学实践,每组都配有一位导师进行现场指导与点评,结束时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到小学进行教学成果展示, 执教学员在台上上课,听课学员在台下分组观察、记录,关注教学中的问题,课后由专家和学员进行现场讨论点评,形成核心经验。学员带着这些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验证与提升。

二、增强主体意识,实现主 动发展

教师培训只有把外部的努力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驱力,才能最终内化为教师个人的发展品质,成为教师自主发展、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由此,引导教师确定专业发展目标,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将会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一个不同阶段进行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的目标。

为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以达到预期目标, 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一方面可通过系列讲座的方式使教师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实践证明,教师的良好形象不仅能促进和强化学生的发展,也能使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提供了进行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这些方法一是让教师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并且在生活中充分发扬它,并不断取得进展;二是让教师改善自我形象;三是引导教师经常清除自身的消极想法。从而实现从教师的被发展走向教师的主动发展,从教师培训走向教师发展的转变。

⒈主问题行动研修中的主动性

研修主题的设计是研修过程全过程的“灵魂”所在。围绕一个什么主题开展, 具体操作中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 都必须明确和清晰。根据学员需求,结合其优势,紧抓三个一:突出一个主题,找准一个切入点, 贯穿一条主线。

以小学语文示范班培训为例:突出一个主题,是指“为学而设计”主题;找准一个切入点, 即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培训努力解决“选择教学点”和“设计学习板块”的重点、难点问题。

贯穿一条主线是指:学员问题讨论 (网上前期交流、上交原始教案、小组研讨 确定研究 方向 )———教育前沿 理念“洗脑 ” ( 带着问题听理论讲座 )———学员教学实践(修改教案,在导师指导下的微格教学)———教研反思与提升 (学员在小学进行教学展示、课堂观察、专家点评与指导)。

为解决培训目标中的主要问题,我们采取了“主问题行动研修”的方式进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学员的不同需求对阅读教学引申出若干分问题, 学员按年级分组,每个学员结合自己所任教的年级,针对阅读教学的困惑确定一个研究主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此次学员个体在培训中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比如:怎样依据年段目标找准教学点,设计怎样的学习板块才能适合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主问题行动研修”是立体的 ,它可通过任务驱动、问题探源、理念转变、技能更新、反思实践、后续发展等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但每一个行动板块间又是相关的,比如带着问题进行理念的转变,运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技能,培训板块之间的关系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主问题行动研究”又是有序的,从接受任务到产生问题,再到带着问题学习新理念,进行大“洗脑”;运用新的理念指导实践,最后到实践中反思、发展,层层推进,步步提升。学员带着问题学理论,带着问题进行实践、反思,研究气氛很浓,研究场基本形成。

可以说,这种问题式的培训,目标集中,培训内容富有梯度,在此过程中学员形成了强烈的参与动机,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学员对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后续培训等方面都能主动提出要求和建议。

⒉日常管理活动中的主动性

(1)参与简报制作。要求学员对当 天的研修内容进行点评等,鼓励他们及时总结心得体会,直接参与简报栏目创作。学员还可通过短信平台、QQ等形式随时就简报内容和形式提出建议。

(2)设计教学内容。邀请学员帮助 设计和组织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如对实地教学的量表观察等;对于每位专家的教学,增加学员的点评环节。

(3) 参与班级管理。采取 “首席专家—班主任—班长—组长”的班级管理模式, 积极发挥学员骨干的带头作用, 有效调动了参训学员的积极性。

以上措施充分发挥了学员在研修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仅促进了学员研修理念的提升以及各地教学、管理经验 的交流,而且能够使参训学员深度参与到研修活动的组织实践环节中来,积累和丰富了培训管理经验;学习和实践了科学规范的培训模式,为其将来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增强“前移后拓”意识, 促进全程发展

发展性教师培训必须树立教师发展终身化的理念,认识到教师发展是一个开放、动态、持续的体系。我们要为其发展的各阶段提供符合个人条件和需 要的服务,尤其应将教师培训后的发展视为重心。这就要求培训机构帮助培训者个体实施全面综合性培养。

要发展其自觉更新能力,使其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并把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功能的各种教育机构内在地联系起来,实施一体化教师教育,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发展性教师培训的模式,关注学员的学习需求和全程发展,实现“前移后拓”。

培训“前移”指对学员的培训向前推移半年左右,让学员在参与集中培训之前做好充分的预培训准备。预培准备包括:

(1)在竞争中筛选学员,选出事业性强、好学上进、业务基础较好的教师参与培训。

(2)让培训教师明确培训的意义、目的,形成积极的自我动机。

(3)广泛开展学前调查,了解教师的需求。

“后拓”指学员参与集中培训后由 培训机构对学员进行跟踪培训,它包括了解学员培训后的变化和发展;专家与学员继续合作,开展实践性研究;布置一定的研究任务,指导学员完成;总结优秀学员的经验,在面上推广;指导学员带动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了让学员实现终身发展,我们特别看重对学员的后续指导,关注他们后续的学习和反思。为此,我们健全跟踪培训制度,组建后续培训团队,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创设学习交流平台。为了落实这一工作,我们将学科培训的后续跟踪指导纳入考核办法中,要求学员回到单位半年之内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上一至两堂示范课; 作一个专题讲座; 写一篇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做一个小课题。此外,我们还通过送培下乡、网上专题研讨、提供资料、帮助学员建立工作室等方式进行指导。真正发挥学员的 辐射、种子作用,促进专业发展。

以语文示范班为例:由学科首席专家牵头,组建了一支由培训授课专家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任教师组成的后续培训队伍,制定方案,提出要求,进行网上研讨、疑难解答、学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此班培训人数为98名,结业仅一月, 学员就为当地老师上示范课、主办专题讲座和组织开展研讨活动42人次。

四、增强“辐射引领”意识, 实现滚动式发展

通过培训机构进行“国培”的教师数量毕竟有限,如采用滚动方式发展培训模式,培训数量将会成倍增长。

滚动式培训的特点是将接受培训的教师转变为培训教师的教师,一个带一个,一个带十个,一个带几十个,像滚雪球式的滚动发展。采用滚动式发展模式的关键在于:

(1)牢牢抓住教学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害问题,如“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切实予以解决。

(2)后续培训与当地教育部门联系, 形成以培训机构为中心的十人左右的教师团队。

(3) 专家与培训教师结合 , 进行以教学案例为主要形式的长期实践性研究。一位教师引领若干位教师,一位专家可引领若干个团队。

培训的主要形式:

名师工作室:帮助培训班里业务与组织能力较强,且有一定职位的老师成立名师工作室,利用已有资源(已结业的四届学员) 协助挑选工作室成员,策划系列活动。如指导福建省的一位学员所创办的“幸福教师梦之队”名师工作 室,通过“主题式精微研训”模式开展活动,所组织的活动已覆盖到了福建省的多个县市,吸收并引领了几十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成长,其中的许多骨干老师又在带领新的一批骨干前行。

校本学习研训共同体: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层单位。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引领本校教研组内内行作一些问题研讨。

参加平邑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心得体会 篇3

此次培训我带着一种责任和压力而来,也带着久违的清新走进了大学校园和学习的课堂。10年前的自己作为学生在广州体育学院求学,那时的我心态是轻松的,思想是单纯的,在学习上要求自己都不是那么高,总是不学无术过日子。现在的我带着一种教师的身份来到广州培训学习,以双重的身份走进了课堂,无形中感觉到以往的不拘与懒惰,也感觉到现在到来是一种责任。因为不想辜负校领导对自己的期望与关心支持,更不想对学生以后的身体健康开玩笑。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农村体育教师的我,参加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我们每一位学员都非常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在教学能力、理论水平上上一个新台阶。在培训中我聆听了省教厅领导、学院教授的精彩讲座,在这些讲座中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当前的体育改革动态和文件精神,而且也理解了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怎样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等等。我经常在领导、教授们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的实例中产生一些共鸣,从而让自己能从理论的高度来解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现象。通过领导教授的点拔,困扰了许久的一些教学问题也迎刃而解。拓宽了我的视野,更新自我理念使我在体育教学中有了新知识、新思路、新方法。

1月5日早上,我和师兄吃完早餐就来到广东教育学院田家炳教学楼参加培训班开班典礼。由体育系副主任李建军教授主持并介绍了出席的嘉宾,分别有省教育厅体艺处处长莫宝光,广东教育学院体育系主任藏连明教授、副主任张细谦博士,省教厅体育教研室教研员庄弼教授。莫宝光处长给我们讲述了今次培训班的目的与一些体育改革动态,还有体育法规和文件精神(教师的工作量、高温费、服装费、同工同酬等等)。也向我们学员提出要求:

1、学校要开足、开齐体育课程(1—2年级4节,3—6年级3节)。

2、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开展大课间、课外活动和冬季长跑活动。

3、做好学生健康体质方面的工作(包括体质、体能、体检、),并上传广东与国家的学生健康体质数据。

4、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办好适合自己体育特色的学校(如游泳、跳绳、篮球、醒师等等地方特色)。

5、体育教师基本功(要求教师全面发展),学习与培训。莫处长的讲话大大地激励着我们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是光荣的、责任是重大的,也向我们广大小学体育教师指明了方向。

开班礼结束后,省教厅教研室体育教研员庄弼教授给我们介绍了《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他的报告思路明确、观点鲜明、指导性强、贴近实际,使我们懂得了为什么要搞新课改?什么是新课标?如何贯彻新课改?怎样设计和实施新课标?当前如何迅速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特别是学生体能素质?通过这种零距离的讲解与交流,使徘徊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十字路口的我们明确了努力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心得体会《参加广东省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广东教育学院体育系副主任张细谦博士给我们讲述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也讲述了《小学体育课教学设计思路》。重点讲解了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体育教学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怎么教(学)?如何评教(学)?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并结合教学实际,在新课改下的体育课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怎样评课等,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等内容。并观看了优秀体育课视频,更直观地认识如何上体育课;对我今后的学习和教学有了更大的帮助。

广东教育学院体育系副主任李建军教授向我们讲授《体育教学评价基本理论》、《青少年的体能现状与体育教育》和《体育教学评价基本方法及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分析了参加培训的目的,要了解新的信息;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要学会反思(过去、现在、将来)。课堂评价的焦点应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对学生“诚实”“信任”,教师要敢于承认错误,给学生定一个目标、方向。表扬不要过分,批评要有方法等等内容。也分析了如何审视了学生体质健康下降?体育教学中,学生发生伤害事故的原因,我们应该做好体育课那些安全措施;防范意识要增强(体育课不能让学生暴晒,小学生禁止拔河、滑板车、独轮车)。课堂上学员们对体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课堂气氛活跃,学员们纷纷就在课堂教学中自己遇到的困惑进行了热烈地讨论。通过李教授的讲解,使我们树立健康、安全第一方向有了更深的了解,能主动安全地进行体育教学。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化礼退休教授为我们讲述了《现在训练的特点》。尤其是训练的路线:目标——计划——内容——方法——控制,还介绍了训练的负荷量、强度、运动量的控制;体育要与艺术相结合,重视体能训练。首先要重视选材,特别是有潜在意识的运动员;对于中小学生的业余训练要重点注意组合训练和模式训练法。并向教练员提出了训练要求。通过了黄教授的精彩讲述和分析,联系到我自己在田径、篮球训练中我以后会怎样去开展训练工作。做到科学选材,科学训练,争取比赛中获得更好的运动成绩。最后,藏连明教授为我们重点讲述了《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具体内容有体育课是以“学”为主,不是以“玩”为主,要清楚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应该做点什么,会什么?为学校的体育工作做了什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应当紧紧围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上好每一节课,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新体系作出更大的贡献!培训的最后2天,我们集体组织去了观看省体育教师首届专业技能大赛。通过观看比赛,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也在观看过程中学会了比赛的流程和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为今后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努力提供了无价的财富。

三人行,必有我师矣!在广州学习培训的日子里除了认真学好培训知识以外,也给我的人生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课。在广州学习的每一天晚上,我和师兄都过得很充实。虽然都是以酒会友,但快乐是源于自己心态。在几天晚上的交往中,我从师兄朋友和我师弟身上学会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领导与下属的处理,钱与权利的认真对待;使我不断产生联想与反思。也使我从新认识了广州这个大都市。师兄的好学与豪爽,更加另我学会了做人要有吃亏的时候,没有朋友是喜欢占便宜的。我坚信,只要诚实,用心去对待一切事物;意想不到的事情就会发生。

参加平邑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心得体会 篇4

体会

渭源县会川镇文峰中心小学陆建平

4月26日,我参加了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天水市举办的第三届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献课活动。活动在天水市一中的多媒体教室里举行,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靳建设、天水市教育局局长李淳等领导参加了会议,杭州著名小学教育专家沈大安老师的作了题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的专题报告。有十名来自全省各地的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进行了献课,教师们从容不迫、行云流水、大气自然的教学风格,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独到智慧的教学设计,充满浓浓语文韵味的课堂教学使我受益非浅,确实不虚此行。

名师不愧为名师,听他的课就是一种享受。置身于课堂教学中,他们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

兰州市城关区水车园小学的徐江的《莫高窟》阅读课教学,充

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角度、多感官的设计教学,紧扣语文课标,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完成了教学任务。作为阅读课,始终从

读入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提问、在读中指导背诵。

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的李丽萍老师指教的《说说心里话》,以优秀作文《妈妈回来了》引出新课、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适时的交代说应该注意的事项,让同桌互相说,小组交流说、全班展示说,对妈妈说、对老师说、对坏人说等等,说的深刻、说的到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心里的话写出来,自己改、同桌改,老师巡回指导,最后在全班交流,让同学们点评,修改。这种在读中品味、读中修改,读中评价的作文教学方法,为作文教学带来了新鲜气息。

定西市岷县岷阳镇第一中心小学的李丽霞执教的《参与其中、快乐作文》,大胆的将游戏引入到作文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认真观察老师的表演,从动作、语言、表情几方面注意观察,还要揣摩表演者的心理活动,把学生分成两类,捂住眼睛的和没雾眼睛的,让同学们写出各自看到的和想的,总结要写的好就要观察仔细。在交代场面描写要注意点、面结合。最后叫几位同学做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的游戏,让同学们观察、写作、交流。给作文教学展示了另类风景。

环县狄湾小学的王瑾指教的识字课,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以游戏送字宝宝回家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集体的语言环境里识字;让学生给字找朋友(组词),介绍生字朋友给同学们,使学生对生字的音、形、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学生带生字读课文、用生字生词说话,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运用。还强调子的书写的指导。这种识字教学的方式很值得学习。

金昌市金川公司第四小学的陈红霞老师执教的阅读课《松鼠》,教学目标清楚,让学生从文本的读入手,借助图片、动画的辅助教学,使学生了解了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我们要保护他们。

酒泉市玉门市第二小学的李建儒老师执教的语文活动课《有趣的汉字》,巧妙的谈话,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带领学生到汉字王国看看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领略汉字的奥秘。及时交代了文字字谜、动作字谜、图画字谜。利用图文结合,交代了这三种字谜的猜谜方法。让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了解了汉字的构造规律,理解了汉字的意义,又使学生对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产生了自豪感。

陇南市礼县石桥镇中心小学的蒙启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写话《一双手》,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学生学习的情境,紧紧的抓住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按照老师设计的教学流程进行学习活动,先看图,明确手能做什么,再按照教师设计的句子说,最后写出来。环环相扣,互为基础。再加上游戏、唱歌、图片欣赏等活动,使这节课显得格外生气盎然。

兰州市榆中县一悟小学的徐文玲老师执教的口语交际课《我看到了》,利用多媒体课件出世了一组图片,让同学们看、说、听、想,愉快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武威市凉州区双城学区的王晓妍老师执教的阅读课《画风》,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又紧扣语文教学的学科特

点,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看图、欣赏中加深理解,然后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朗读,愉快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兰州市七里河区黄峪乡尖山小学的代课教师王丽芳指教的复式教学说课,巧妙地把三年级语文《观察中的发现》和六年级数学《欣赏设计》结合起来,以小促大,以大带小,动静结合,紧凑而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没有令人眼花的多媒体课件,只有老师精心制作的图片;没有新颖的教法,只有老师耐心细致的引导。这是一节朴实的语文课与数学课,听完这节课,我看到了这位老师的执着,看到了这位教师的付出,看到这位教师对教育的爱。这节课是对沈大安老师说的一节课的好坏要体现踏实、朴实、厚实的最好诠释。

三年来,为了顺利实行新课改,我们探索、迷茫,今天,通过这次学习,给我们的你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语文教学要紧扣语文学科的特点,既要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了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他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不应因为它的运用而冲淡语文教学的语文味;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我们主要看学生通过这节课是否得到了发展,这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

陆建平

2009年5月6日

第三届甘肃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献

课活动听课体会

会川学区文峰小学

暑假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心得体会 篇5

暑假期间,参加了县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心情特别高兴,因为全县骨干教师的培训对象聚在一起学习。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虽然是短短两天的培训时间,我们听了教研室史主任。督导室张主任,以及四位优秀教师的报告。他们讲得十分精彩,且幽默风趣,的确让我受益匪浅。

他们的报告使我明白了现代教师的真正角色是什么,自主学习的课堂结构是什么,以及怎样引导学生去合作学习。领悟到了新课改的方向和目标。是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对课改有了更深层次的全面了解。对教育教学方面有了新的感悟。还有他们热情洋溢的肢体语言,给我们谈自己教育的.感悟。以自己典型的案例启发和引导,让我们倍受感动。

短短的两天结束之后,我在家里通读了所发的三本书《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使我学到了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寻求新的好的方法。怎样才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怎样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怎样做才是好的。

魏书生的《乐在民主育人中》通读完之后,魏书生思想上的民主,教学上的民主,班级管理及学校的民主,无不体现一个爱字。他把爱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正因为有了对学生的爱,才有了让学生自主管理的构想,心中有了对学生真正的关心.爱护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能够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把学生一刀切分为好坏。这不仅是理念的转变,也是爱的体现。

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着,对爱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它不仅是学生的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那份坚持让人感动。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李老师教的是中学,我们教的是小学,但他的方法我们也很适用。读他的书,使我寻找到了做班主任的幸福感,明白了要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更加明白了要努力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喜欢的好班主任”。

参加平邑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心得体会 篇6

1“四位一体”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的实施

1.1 量体裁衣, 准确定位

目前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培训脱离实际, 缺乏针对性。培训组织方在培训中普遍把理论学习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 这几乎是施训的出发点。[1]由于忽视了培训教师的内在需求, 培训内容针对性差, 教师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 培训对教师教学的提升效果不大。为了避免此类情况, 我们采取培训前调研, 事前了解培训学员的内在需求和想要解决的问题, 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根据参加培训教师的现状, 明确培训定位, 制定富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在培训内容上, 既让学员从宏观上了解当前新课改工作的要求及进展, 提高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又要解决参加培训教师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激发培训学员的内在动力,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1.2 模块教学, 问题研讨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 我们注重培训方式方法和培训内容的创新, 实施模块培训, 开展问题探讨式教学,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培训模块的设置上, 我们制定了“专家授课—案例研讨—实践指导—反思提升”四个培训模块。

专家授课方面, 我们改变传统的专家定主题形式, 而是采取事前调研, 专家主题备选, 学员集中选择的方式确定讲座主题, 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专题, 这样设置培训课程, 针对性强, 学员兴趣高, 效果明显。专家的讲座培训主要是转变学员的观念, 开阔专业视野, 而案例研讨主要是针对具体问题深入分析, 通过实践中的具体事例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 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指导模块则由参训学员亲身示范, 面向全体学员上探讨课, 由指导老师进行现场诊断, 并集中解答学员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引发参训学员的内省意识。反省提升模块, 参训学员在反省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 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我们坚持以典型教学案例和教学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开展探讨式教学, 采取专家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全班集中交流——研究成果展示等四个步骤, 引导学员改变思考问题的视角, 形成思维观念的碰撞, 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培养骨干教师的团队研讨意识, 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 推进新课程改革。

1.3 实践研修, 现场感悟

课堂教学主要着力于拓展骨干教师的学科知识, 转变传统观念, 提高综合素养, 实践观摩学习主要利用现场研修的方式, 通过直观的现场感悟, 引发思考促进学员的内省。

我们有选择地在渝西地区设立培训基地, 作为受训学员研修的实践场所。在理论通识课学习完毕后, 班级人员分成若干组, 分别由指导老师带队到研修基地进行3-7天的实践研修, 研修内容可以是上课体验, 听课观摩, 教研小组研讨, 案例分析, 实录整理等。通过现场观摩, 直接体验, 指导老师现场诊断, 为参训学员开展实践反思提供了现实场景, 激发了参训学员的研讨热情, 提升了认识水平, 进一步把握新课改理念。

除了就近选择研修基地进行实践培训, 我们还积极组织参训学员走出重庆, 到教育水平较高、新课改成效突出的东部沿海学校, 乃至港澳地区的知名中学, 考察其他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与被考察学校的一线名师和学生进行交流, 获取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学员通过看、听、问、说等方式, 把握了新课改的理念, 促进了知识内化, 提高了自身水平。学员积极性很高, 反馈效果明显。

1.4 搭建平台, 跟踪指导

优秀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长期过程, 需要骨干教师不断地学习、反复地实践、深入地反思, 是长期积累和自我反思的结果, 是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和升华的结果。骨干教师的培训往往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如此短的集中培训很难造就出富有引领性的优秀教师。集中培训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培训任务的完成……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 解决一线教师遇到的困惑、疑难, 这就要求我们培训院校、培训部门搞好对学员的跟踪指导。[2]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唯“证书”是图, 避免培训走过场。

为避免此类状况, 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我们积极搭建交流平台, 畅通专家学者、培训方和培训学员的沟通交流。一是积极开发远程教育, 根据不同的需求, 制定不同标准的学习模块和网络课程, 供学员进行网上自主学习, 同时定期邀请知名专家进行网上答疑指导;二是在学员结业时, 印制学员和任课教师的通讯录, 培训者和学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邮箱的方式加强交流探讨, 共同解决实践难题, 促进其长久交流;三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搭建网络交流平台。通过建立QQ群、网络论坛、博客等平台, 促进专家学者、培训方、参训学员的平等交流, 研讨和解决教学难题, 实现了培训者与骨干教师、骨干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 延伸了培训的功能;四是实行培训回访制度, 每年我们都会深入参训学员所在学校进行一次回访, 指导参训学员做课, 了解教师培训的现状, 并对骨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指导。

2 成效与思考

通过“四位一体”培训模式的实施, 参训学员回到所在学校后, 大部分成为了教研室的带头人。他们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用的教育方法用在课堂教学中, 带动和影响了一大批教师, 从而促进了各个学校教学队伍的整体提高。我们采取的培训模式有如下特点:

2.1 定位明确, 针对性强。

在传统的骨干教师培训中, 培训内容单一, 学员兴致不高, 效果自然不高。我们的培训模式是从学员的实际出发,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 贴合参训学员实际, 培训实效性非常强。

2.2 实行模块教学, 培训形式多样。

我们改变单一的讲授培训模式, 精心设置四个培训模块, 采取问题探讨式教学, 在学习中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 引导学员在研讨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进而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反思。这样, 不但提升了骨干教师的有效经验, 而且培养了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提高了骨干教师的综合素养。

2.3 搭建平台, 实施小组研讨。

在培训的过程中, 我们积极搭建网络交流平台, 引导学员参与我们的网络论坛、QQ群, 同时鼓励学员建立网络微博, 分享培训经验, 研讨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我们还根据参加培训学员的实际分为若干小组, 充分利用小组成员的工作背景、教学经验等差异, 有效开拓思路, 促进问题的解决。通过小组的集体研讨和课程开发等实践活动, 培养广大骨干教师的团结合作意识, 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

2.4 建立培训基地, 开展实践研修。

我们在渝西地区先后选择十余所学校建立了研修基地, 作为学员说课、评课、教研、观摩的实践场所。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 灵活安排学员到研修基地进行实践, 通过实践研修, 骨干教师的学科能力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发展。

2.5 加强跟踪指导, 确保培训长效。

骨干教师培训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培训任务的完成, 骨干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过程。基于此, 我们采取学员实地回访、开发网络课程、搭建网络交流平台等方式, 加强跟踪指导, 确保培训的效果和长效性。

骨干教师培训是一项责任重大的新课题, 没有现成的培训模式可以借鉴。我们经过五年多的反复实践和探索, 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培训模式, 为渝西地区培养了大批骨干教师, 有效促进了当地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摘要:构建适应时代特色和实际需要的培训模式是当前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课题。重庆文理培训学院在开展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 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训模式。本文就重庆文理培训学院的“四位一体”骨干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以期对当前全国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实效,反思

参考文献

[1]潘冠海.骨干教师培训质量检视与策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2) , p80.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篇7

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培训让我欣喜

1、听专家讲座

每一论的培训,欣喜都有邀请专家、名师来讲座。经过这些专家的洗脑,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水平,更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第一轮培训中我聆听了xx教授的《童年如何造就一生》、《色彩性格》两个专题讲座。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引人入胜,让我了解到孩子的童年如何将决定孩子的一生,作为一名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要学会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教育,才能促使孩子能快乐健康地成长。易凌峰的《新经济、新教学》讲座让我了解了经济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要想中国成为经济强国,就需要我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就是我们教师肩负的巨大责任。第二轮培训听了xx老师的《有效课堂提问的几点看法》和xxx的《有效教学的涵义及实施策略》。我对有效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第三轮培训聆听xxx的《有效教学与教师经验成长》,在肖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中,我给自己找到了定位,用教育发现——去点亮孩子的自信,用教育道德——去震撼孩子的心灵,用教育精神——去影响孩子的生命。用教育技艺——去改变孩子的命运,要把上级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变为自己的追求。xxx的《浅谈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讲座中“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让我感悟颇深。教师这个工作是育人的工作,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引领学生形成健全完美的人格,要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启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曾讲过:“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做教师一定要德才兼备,自己的思想言行要给孩子做榜样。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

2、观课研讨,分组研修,网络研修

到xxxxx实验小学观摩了“生态课程”系列课例;到xxx小学观摩“有效教学”课例;到xxxx小学观摩班级读书会……参观了不同学校的校园文化,感受了不同学校的特色教学,领略了一线教师的教学魅力,看到了学生的聪明好学,这一切让我激动兴奋。

听了示范课后,请专家、教研员评课,他们的评课概括性强、全面、深刻,可以说是“站的高,望的远”。再把骨干班同学分成小组,以组为单位,对课例展开讨论,每组安排一个记录员,安排一个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还要把发言稿发到骨干教师培训班博客上。我们既倾听了专家的点评,同学之间又互相交流了经验,这样的形式能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3、下校跟岗培训

跟岗研修是个互相学习的平台。我两次跟岗培训都是到xx市xxx小学,听指导教师xx上课,课后评课,参加了学校的校本教研,然后自己进行两次教学体验(两份教学设计、上两节课、两份课后反思);设计一次校本本研修方案。

借助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为平台,通过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讨,努力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措施、规律和模式。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同组的同学上《草帽计》,《草帽计》本是五年级的课文,但当时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学过了课文,只好选择四年级的孩子来上。同组同学讨论《草帽计》的第一次教学设计,认为问题的太多、太碎,只要一个统领全文的问题。经过修改后,教学方案就确定了。但是在课堂上教学时,放手让孩子自己在课文中找出红军和白军的表现,并进行对比,发现孩子找不准确,找不完整。只关注我们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如何设计教学过程,而忽略了孩子的已有的知识水平,拔高了教学难度。课后,我们讨论,教师应先出示对比表,先引导孩子在文中去找出红军和白军的第一个不同表现,总结方法后,让孩子马上运用所学的方法,放手让孩子主动地探究。这样就能化难为易了。教学中,教师钻研的不仅仅是教材,我们更要钻研学生,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后,再钻研教材,设计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案,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去思这个设计中的每个问题学生是否能跳一跳就摘到。我要牢牢记住一句话:我们的教学的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成长。下校跟岗培训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展示、提高的平台,让我在师德、教学、教研及教育理论等方面均能有所提升,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教育教学方法深化”的提升。

二、实践引我反思

我一直相信着这样两句话:“教学无止境,且行且思”。在集中培训中,我贪婪地吸收着各种知识,却来不及消化沉淀,我要在不断地实践中消化各种能量。因此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在教学中我有时困惑、有时茅塞顿开。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哪位教师可以说自己的课完美无缺,这就促使老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超越。我在备课时,不仅知道文字的表面意义,而且要知道字的后面作者为什么这么用词造句、谋篇布局。备课要目中有人,我们所有的学科都是为了育人,这是教育的本质。教育就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通过教师的开发把它变成现实。不仅要走进学生的知识世界,而且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你只有了解学生,知心才能交心,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真是非常重要,我们教师的教要教在学生不知道的地方,教在学生似懂非懂之处。

三、不足催我奋进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8

1、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备读”,老师要把课文读通、读顺、读熟,如果能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效果会更好。唯有胸有成竹,才能游刃有余,运用自如。

2、我们要修炼自己的课堂语言,魅力的课堂,高效的课堂,首先来自教师魅力的语言,让我们的课堂语言简洁、精炼、丰富、动听,这也是教师一种重要的教学基本功。

3、骨+干=理念+实践。光有理念,没有实践的是专家,光有实践没有理念的是普通教师。做为一线教师,我们很有必要学习教育理论,我们的课堂实践要有理论支撑。新课改后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学理念,我们要把这些教学理念变成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要把这些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中去。

4、作为年轻教师,应该在乎的是领导给你多少学习、充电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就是给你发福利,不要太在乎的是平时那一点点补助。这次的活动,就是县教育局给我们所有的骨干教师发的实实在在的福利,这样的福利,多多益善!

5、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学追求的永恒的主题。一直以来,我们对教学目标不重视,不明确,该教的不教,不该教的我们讲的太多,导致我们很辛苦、很累。只有努力使自己开心,轻松,学生才能开心,高效的课堂,才是开心、轻松的课堂。

6、新课改后,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不是教师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才是舞台的主角,课堂的精彩应该来自学生。没有教师高超的引导艺术,怎么会有学生精彩的生成?课堂的精彩,关键在老师!新课程实施后,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老师没有较高的语文素养,怎么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怎么起到示范作用?怎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语文课堂,不是比设计,不是比预设,而是比教师的语文素养,比文化底蕴,文化底蕴高的老师,课堂的语文味会更浓些,课堂上就能做到谈古论今、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课堂就会精彩不断!

7、教学目标很重要,教师对每一课教学目标要明确,目标要定得准。目标确定后,整个教学设计就要围绕目标来进行,教学环节要体现目标,要围绕目标来实施,课堂上设计的问题要为目标服务,跟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设计。也就是说,课堂上我们该教的就教,不该教的坚决不教,我们的课堂也许就会变得简约、简朴、高效了。参加了这次培训,我深感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我将做到:

1、必须不断地学习。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

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看,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要走理论加实践的道路,要让新课程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要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做一名新课程理念的忠实践行者。教师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就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2、要转变教学观念,做新课程忠实的实践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滔滔不绝,而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现在,需要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树立新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参加这次培训,不仅让我丰富了知识储备,夯实了教学基本功,并且在与几位专家和各位同仁的“零距离”接触中,我的教学理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9

在跟岗培训里,我们听课、评课、上课,读书、讨论、写日记、做简报,听讲座、做课题、反思,参加当地教育研讨活动等等活动,每一个活动都让我乐不知倦,所有的的活动都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认识了自身的不足、认识了自身的渺小,促进了我对今后教育教学的思考和研究。

通过培训,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离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需要学习需要努力需要改进的,如果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绽放芳香,就得经历一番磨练、经历严寒。

一、名师指路,有如明灯

屈小玲老师令我折服的还有是她充满智慧、独具匠心的教学艺术。她的《我最好的老师》一课,让我充分感受到什么是课堂艺术,屈老师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生活化巧妙地结合,循循善诱,层层推进,通过学生课前有效预习,课上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思路梳理、人物形象归纳,让学生学得轻松灵活而又扎实高效。这些真实的常态课,它既没有过多的修饰,也没有太多的花俏,这样的课堂朴实、自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非常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及良好个性的发展。感叹于屈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的同时,我也深切地感受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上好一堂课,一定要深入钻研,多学习,多观察,多动脑,多积累。

屈老师不仅为我们上示范课,还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悉心的指导。她认真地听取我们的每一节课,每听一节课,她都给我们作详尽的分析,这节课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可以怎样处理,哪些方面应注意、改进。屈老师结合课例,详细地分析了调控课堂纪律、活跃课堂气氛、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思考、课堂细节的处理、怎样令自己专业成长更快、如果在借班上课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等,深刻而又到位的点拨也让在座的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在屈老师毫无保留的指导和尽心无私的帮助下,我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领悟,处理教材、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也极大地提高了,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为了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屈老师带我们聆听了专家的讲座。华师大的陈建伟教授的《小组合作与学习型课堂的构建》、况姗芸教授《思维可视化工具助力小学语文教学》及华师附小的江伟英老师的《导图导读写》等精彩讲座从不同方面给予我启迪。

屈老师还指导了我们怎样做课题研究。对于课题研究,我们很多学员没有实操经验,都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体会不深,不知道自己的选题对不对、切入点妥不妥、可操作性强不强,不知道如何拟定实施方案、如何开展研究工作、如何收集课题资料、如何撰写开题和结题报告等等。屈老师让我认识了课题研究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真的让我受益良多。

为了丰富我们的专业知识,屈老师还带着我们参加了海丰县新教育研习社的研讨活动。在活动中,研习社的成员轮流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教育心得、专业成长的故事,把我们带入一个教育氛围浓郁的境界,让我感受到海丰教育的责任、看到了海丰教育的明天。

二、精诚合作,缔结友情

这次跟岗学习,除了知识与技能的收获,更幸运的是我们和屈老师、工作室全体学员组成了一个亲密和谐的大家庭,大家合作学习、共同成长,生活上互相照顾,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个工作室里,大家都很认真、努力,交流沟通非常融洽,让我感受到一股不同寻常的力量。在跟岗期间,无论轮到那位学员上课,无论是在工作室所在学校上课,还是到其他学校交流,我们都精诚合作,群策群力,有的帮忙查找资料,有的帮忙准备教具学具,有的帮忙修改学案,有的帮忙制作课件,大家团结一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从各位学员身上,我同样学到很多成功的教学经验,也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想起全体学员的团结合作和互帮互助,我心中就会涌起一股股暖流。在前进的道路上,我想我不会孤单。

三、常常反思,养成习惯

屈小玲老师说过一句这样的话:一个教师只教育书不反思,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能写教学反思,很快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才能实现专业成长。

我们常常记得嘱咐学生要学会回顾和小结,可我们自己却常常只教不研,只管天天备新课,不懂回头看看反思反思。这次跟岗学习安排了每人一节公开课和一次教学反思的作业,在公开课后通过自评和聆听导师、同学的评课,我发现了自己没有意识到或不曾留意到的问题,他们的建议更是给了我莫大的启发,使我在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上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法。所以只有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才能“百尽竿头更进一步”。我的教学反思基本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入手:一、知“所得”。一节课(一单元、一本书)教完,无论是预设好的,还是在课堂中生成的,总有或多或少的成功之处,总有所得,至少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小结反思:1.横向比对,和别人相比我有没有自己的独特领悟和我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2.纵向比对,我的教学过程中,哪些地方哪些环节是精彩的,师生都认可并感到愉悦。3.偶然小发现,比如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有了新对策;对教材的某些不足不明之处,有了新认识;甚至是对付哪类学生,有了新主意,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灵光一现的东西,往往是数不胜数的,教学的机智就在其中得到积累。二、知“不足”。有得既有失,上完一节课后,自己总会感慨课堂上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那么不足在何处,要有清醒的认识。1.对话及提示语感悟不深。2.没有调动好学生学习主动性3.时间把握不准确,超时了三分钟。较多时候自己讲行多。心急,没有给学生预留思考问题的时间。人文性的升华教育是达到了效果,但工具性的画龙点睛却没有点出来。一节课下来,让我思考更多的是:今后借班上课,自己不了解学生情况、学生没有预习、课堂上不尽力配合自己的时候自己该怎么办。

四、我今后该怎么做?

跟岗的日子即将结束,我也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那么今后我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在教学中追求和学生一起发展。不论在什么时候,无论从事什么活动,都必须意识到“我是教师”,从而自觉地把自己置于“教育者先受教育”的位置上,在正确分析和判断教育情境的基础上,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使心理与现实相适应,保持心理平衡,以便较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学生进步,教师自己才能进步。

其次,从教学反思中获得发展。写教学反思也是一种“对话”,是我们与“走过的日子”的对话,与收获和困惑对话。在写反思的过程中我需要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这种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自我、获得发展的过程,所以我要善于反思,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从反思中获得发展。

最后,以书为伴,在读书中发展。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要博览群书。不读书,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多读书,多研究,这样不但能融会他人的理论,而且还能产生自己的新观点,推出自己的新理论。一位老师要成为一个有品味、有文学修养的人,要想发展,就要时刻与书为伴,不但读书,还要思考,与书中人物、与智慧进行对话。

参加市骨干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0

文崇一小 潘静

带着几分激动,带着几丝憧憬,参加县级骨干教师最后一次培训。因此我珍惜这次学习的每一天,不放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在学习过程中我慢慢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贫乏与稚嫩,学习逐渐地使我变得充实与干练。经过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我有了不小的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提高了自己的师德水准。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我对教师道德有了新的认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

二、开阔了眼界,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本次培训不仅使我对理清课改中的种种关系有帮助,而且对突破新时代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瓶颈”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三、更新了教育教学知识,把握了课标的精神,领会了教材特色,强化了专业知识,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水平。通过听课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技术去搜集资料,如何更好地去学习,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五、战胜了职业倦怠,明确了教师成长的足迹,重塑职业理想。听了老师们的课,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很佩服她的那种执着的精神,相比之下,自己更应该学习,不要虚度光阴。

六、结交了良师益友,通过跟他们的交流,使我在教学思想、教学技

能、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此期间,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老师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作为一个学者,他们那闪光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让我感染!这些,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报告 篇11

我很荣幸的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的对象,几年来,多次参加培训。回首培训历程的足迹,始终不能忘却专家娓娓动听的讲座和精彩的课堂实录。在几年的培训学习中,我曾用心去领悟他们观点,吸取精华。能积极参加小组专题研讨活动,充当好每一种角色,主动发言,真心探讨。通过培训,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动,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对于师德的理解有了新感悟。

一、感受名师风采聆听精彩讲座

在培训学习时,我深深体会到领导、老师的热情,感受到学员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暖意。为我们进行讲座的专家和学者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他们热情开明、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倍感温暖。尤其是马兰老师和自治区教科所田继忠所长,他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至今,他们精辟的论述仍常常回荡在耳边。是他们,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讲座折射出一种责任:国家昌盛,系于教育;教育昌盛,系于我身。他们的阐述中表现出一种风范:不能文章小而不规范;不以孩童小而不教之;不以世事而弃研修;不以家事烦而怠育人!在这里,我的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升华。

二、更新教学观念

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的体会与反思 篇12

重庆市合川大石中学 姜 游

2012年9月21日至23日三天,我有幸参加了合川区十二五骨干教师的集中培训,在培训期间,积极学习,聆听专家讲座,用心去领悟他们的观点,吸取其精华。虽然时间短暂, 却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北京教育学院的迟希新博士所作的报告《做最好的自己,做幸福的自己》令我感受颇多,遂写下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勉。在近四个小时的报告中,迟希新博士从“教师缘何要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特征;教师的角色定位和专业发展路径;设计最好的自己,成就幸福的自己”四个方面给我们全面解析了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向。

一、教师缘何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

关于教师缘何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这一问题,迟希新博士告诉我们,它来自于教师自身内在价值,生命尊严和事业发展的需求。迟博士还分析了职业倦怠的原因和表现:降低职业价值,“混”,“熬”;缺少职业效能感,常羡慕别的行业;逐渐认同平庸感,盼望早日退休;机械应对,麻木,勉为其难。

相当多的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书生涯后,很快就进入低迷状态,主要表现为上课缺乏激情,对学生缺乏耐心,厌烦教学中的固有环节,情绪低落。这就是职业倦怠,也是教师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不仅严重影响教育效果,而且对教师的身体也是一种摧残,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才能克服这种不良心理的影响呢? 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对自身的评价

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并从事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身的优势作出

分析,看是否适合这个职业,倘感觉自己并不适合教师职业,那就应该选择放弃,而转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反之,则要面对现实,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树立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这种信念的支持是解决职业倦怠心理的前提。

教师,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教师是一个相当清苦的职业,想当官,想发财,那是没门的。没有甘于清贫,甘于平淡,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很难成为一个好教师的。我们当初选择了教师职业就应该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抱怨和懈怠都不是贤明的想法。唯有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努力而勤奋的工作才是理智的选择。

2、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教师职业相对是一个较为自由的职业,每一节课从教学设计到讲授,从作业批改到辅导都可以倾注自己的心血。倾注自己的创新,当自己讲授的一节课得到学生好评,当自己设计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感动时,当找学生谈话后学生进步了时,当看着一届一届的学生考入理想的学校时,我们难道不感到快乐吗?难道没感觉到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吗?我们要学会感受快乐,感受教育成功后的喜悦。

当然,我们在工作中总会遇到调皮的学生,遇到不讲道理的家长,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顺心,没什么,把他当作常态的工作,当作是对自己沟通能力的考验,那你的心态就完全不同了。你就会在这样的工作中体会挑战,体会成功。

3、把带每一届学生的经历都看成一次新的开始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将学生看成自己的责任,这样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才不会厌倦。教师的工作不是一种简单重复的劳动,而是富有创新的工作。因为,我们每一届的学生基础不同,班级的环境不同,同样的教学内容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就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大家要从教师职业的特点,认真对待每一届学生,重新修改教案,重新选择教法,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感到单调和倦怠。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即从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

在报告中,迟希新博士告诉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是教师的终身专业学习;核心是个人的专业自主;保障为高尚的师德修养。其中,专业自主包括主动学习的意愿、努力反思的精神、独立研究的能力、规划未来的意识。

迟希新博士还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对学生关爱的情怀和能力。“诺丁斯的关怀理论”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品格教育。所以,教师应时时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的了解学生,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往。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求、愿望。老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智慧的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把学生当成学生,要有学生立场。对学生说话的语气要适中,不要大声训斥;尽可能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如“我认为你这样做比较好”,并让孩子明白这样做的理由和益处,这时孩子会自觉地按你的要求去做。要尊重孩子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接纳孩子的错误,不要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孩子,应给于他们更多的独立和自由,关爱和接纳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不断感受到和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

三、教师的角色定位和专业发展路径

当今社会的教育环境的复杂化,对于高素质的教师的呼唤,使得我们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不得不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在适应教育环境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的人生价值已成为现代教师的必由之路。迟希新博士告诉我们,教师专业发展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

1、有效学习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既要靠岗前培养,更要靠职后的进一步学习,教师职前培养功效是非常有限的,它只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步。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的动力,自觉成为不倦的学习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底蕴和文化素养。教师的学习,还包括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来了解自己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与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迟希新博士的报告中,谈到了一种叫做“SAB”式的学习模式:S指的是像蜘蛛(Spider)一样的结网式的学习模式;A指的是像蚂蚁(Ant)一样的勤奋有余而效率不足的学习模式;B指是像蜜蜂(Bee)一样的学习方式,对知识进行去粗取精、加工制作的学习模式。迟博士认为,蜜蜂式的学习模式最为有效,最为可取,教师应向蜜蜂学习。

迟希新博士还创造性地解释了“STUDY”(学习)这一个单词,这个单词的每个字母都有一个特定的含义:S是Search(搜索),T是Try(尝试),U是Use(运用),D是Do(实干),Y是Yourself(自己)。他告诉我们,教师的学习应该一种专业学习、有效学习。

2、勤于反思

迟希新博士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反思是作好教育教学的基础,没有反思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就是一句空话。因为教学反思是加速成长的有效形式,是吸取经验教学的最有效

手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措施,它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能升华为智慧,才能昭示隐藏在实践中的价值,才能使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并使之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实现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不反思自然就推动不了发展。当然反思不是冥寺苦想,不是独自的思考,反思本身有自身的要求:需要自觉,需要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思。反思还必须有教学实践的重点,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在相互借鉴中反思。教学中的反思要求要达到教学目标,要加强沟通与合作,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过程要有智慧的火花,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这些要求怎能不引导着你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呢?

3、自我规划

要了解自身专业发展的优势,熟悉自己专业成长的周期,规划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教师主动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是教师专业主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应确立远大的志向。并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不断的完善自我。教师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这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加速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它可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得教师能够理智地展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最终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目的。

迟希新博士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提了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多读一点书,多写一点东西;多才多参加一点竞赛;为外语学习多投入一点时间;多一点自己学历提高的思考。

4、快乐工作

既然已经选择了人民教师这一职业,我们就要爱这个职业,爱自

己的学生,在自己的共工作岗位上快乐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我们的专业发展之路上走的更加顺畅。我们应该朝着迟教授总结的快乐法则努力,“目标驱动,纵向比较,主动遗忘,入世融通,恰当自嘲,学会放弃。”

四、设计最好的自己,成就幸福的自己

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更要做一个幸福快乐的人。首先要弄清楚,幸福要靠谁来给,是别人,还是自己。外在条件对幸福是否重要,回答是肯定的,当然重要,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都希望自己的辛苦努力能够得到高回报,都希望自己的境遇非常好,所以我们都在努力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人际关系,但这些外在的条件往往改变起来很不容易,所以面对短时间内我们无法改变的外界条件,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现实的从自己能够影响的活动中创造幸福、体验幸福、享受幸福。只要教师是一个幸福并快乐着的人,才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并快乐,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也是培养出更多的幸福并快乐的人。

上一篇: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作文300字下一篇:历史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