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合理的评价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管理制度合理的评价(精选9篇)

管理制度合理的评价 篇1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他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的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的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它是一种通过科学的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管理任务的过程。

1优点主要是:

1)能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一方面保证管理人员权责明确,各司其职,增加管理的规范性,林一方面通过广泛参与,保证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2)有助于组织机构的改革。目标管理要求组织机构根据所期望的目标成果来设置,可以保证授权充分,职责明确。

3)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完成企业目标。员工广泛参与,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依靠自我控制进行工作,勇于承担责任,成为积极的生产者,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其中的自我控制与上级控制相结和,保证了目标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矫正各种偏差,保证劳动的有效性。2是目标管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如下:

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企业是开放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活动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要把企业目标具体化有一定的困难。要求目标制定者要了解企业的性质和宗旨,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及时调整目标的能力。

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职工的参与费时费力。在目标商定过程中进行双向沟通,上级不断地劝服下属将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这种管理形式比单向命令费时费力,协调不好,还可能影响自我目标控制的积极性。

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在实际运作中,经常发生某一目标制定低,按照完成情况进行奖励会引起其他部门的不满,目标中途变动,可能还会使上级丧失信心,使员工积极性受挫。

管理制度合理的评价 篇2

我国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宗旨是建立公益性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从关注民生的政治高度为人民健康服务,以缓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目标。要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偏低的我国实现这一目标,提高有限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而建立以安全、有效、经济为目标的合理用药制度就是其主要手段[1]。在医院药学管理中,最终的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核心是保障用药的合理性,在尽早使患者恢复健康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2]。

合理用药管理一直是医院医政管理关注的热点内容,但是由于医院制度不健全,医院管理层监管力度不够,医生依从性低、执行力不高等原因,造成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的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居高不下的均次药费是导致医患矛盾激化的导火索之一。为了促进医院的合理用药,促进患者健康,降低患者经济负担,缓解医患矛盾,近年来上海市胸科医院通过制度+科技管理的多样化模式,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管理思路

通过完善制度,使合理用药有制度可循,目标明确;通过信息化的方法,使合理用药实现全过程管理,促进临床用药更加科学;通过绩效考核手段,提高合理用药管理的执行力度。开展制度+科技的合理用药管理模式,最终达到逐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同时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社会声誉。

2.1 处方点评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结合医院特色制定相关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制度,并纳入医政管理的日常工作。常规处方点评的范围包括门诊处方及住院医嘱,内容包括处方的规范性、用药的适宜性、是否存在超常处方等内容。自处方点评工作开展以来,医院合理用药有了长足的进步[3],但是普通的处方点评往往仅限于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内容宽泛,各种药物参杂,数据难以有说服力。专项处方点评弥补了普通处方点评的不足,更有针对性。

专项处方点评工作的点评对象主要分3大类:特定的药品如用量超常药品、特殊管理的药品(血液制品白蛋白);特定类别的药品如麻醉药品、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特定疾病药品如心梗患者用药、肺叶切除术患者用药。药品种类涉及血液制品、抗肿瘤药物、抗菌药物、辅助用药、围术期用药等,几乎涵盖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中所涉及的药品。专项点评方法通常采用大数据分析与具体病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数据分析方面采用的变量有药品用量、排名、用量变化幅度、同类药品用量比较、药占比、某药品费占比等。特定病例的合理用药分析一般采取抽样调查和特殊病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抽样调查容易发现一些普遍性的用药问题或不合理的用药习惯,特殊病例分析针对个别超常使用药物或药费异常高的病例,具体分析点评用药的合理性,病例分析兼顾患者的病理、生理状况。

2.2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信息化管理

2011年医院开始着手开发智能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全过程管理系统。运用医院现有的HIS、LIS、EMR系统,结合药典、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等内容,构建智能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全过程管理系统。该系统的亮点在于:(1)建设集药物信息、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供应情况、药物政策、细菌耐药情况、过敏情况、用药指南等知识于一体的智能化电子处方系统,通过操作前预警提醒和操作中提醒来指导与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2)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智能化处方评价系统,通过加强对处方的实时评价和监管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2.3 重点病种合理用药管控

为进一步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费用,有效缓解患者负担,根据医院临床用药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的有关规定》,同时依据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病种绩效分析工作情况,建立重点病种数据信息系统,制定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实施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主要管控的重点病种包括:肺部恶性肿瘤手术、食道恶性肿瘤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瓣膜手术、室间隔/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急性心肌梗死行支架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择期PCI)、心脏起搏器/除颤器植入或更换、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等。

管控内容主要针对重点病种临床用药的构成及使用规范情况,包括治疗性用药、麻醉药品及造影剂等合理性、规范性进行分析,合理制定新药、贵重药和常规药品的使用比例等。同时,在实施相关重点病种合理用药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部分适应症相对广泛的药物,如抗肿瘤治疗的免疫制剂、中成药、维生素、营养类制剂等辅助性药物的合理用药管理,以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合理降低医疗费用。管控方法主要采用每月督查,主要通过对病种用药量及均次费用等指标进行监测,并将每月的考核结果进行全院性公示。

3 成效

自2011年医院开始尝试制度+科技的多样化管理模式后,合理用药的管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1年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23152元,2015年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24166元,增长了4.38%,但是住院患者药占比下降明显,从2010年的49.66%下降至2015年的41.89%,下降了7.77%。

3.1 处方点评

自开展处方点评工作以来,尤其是2012年开展专项处方点评之后,促进合理用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全院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明显降低。如注射用人白蛋白,不合理用药主要为无适应症用药。自加强处方点评以来,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从43.83%下降至14.78%,下降了29.05%。在麻醉精神药品方面,不合理用药主要是不规范处方,实施处方点评以来,不合理发生率下降了6.41%,效果明显。

3.2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信息化管理

通过智能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全过程管理系统,首先帮助并指导医生进行正确的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其次是医院职能部门可以通过系统精确的数据提取和统计分析来监测和掌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并进行指导性评估,并对一些异常使用或不合理用药进行及时警醒,实现抗菌药物使用的全过程用药监控、规范提醒、合理干预及安全管理[4]。系统于2012年3月正式运行使用,取得良好的成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2011年的67.14%下降至2015年的37.2%,下降了29.9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了23.68%,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规范率达99%以上(图1)。

3.3 重点病种合理用药管控

严格重点病种合理用药的管控,主要通过对住院患者的均次药费进行管控。以经济指标为杠杆,减少临床上对非治疗性辅助用药的使用,增加治疗性用药在均次药费中的占比,使临床用药逐步趋向合理。医院自2014年开始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支架术进行合理用药管控,均次药费从2014年的8781.18元下降至2015年的5284.27,下降了39.82%。2015年7月开始对肺部恶性肿瘤手术等几个病种实施合理用药管控,经过半年的管控,其中肺部恶性肿瘤手术均次药费从2015年上半年的17401.11元下降至2015年12月的5503.92元,下降了68.37%。

4 讨论

加强患者合理用药管理是医院医疗安全的基本保障,是广大患者身体健康的根本保证,是降低患者就医经济负担的重要手段,也是医院管理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引起医院管理者和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多部门联合解决[5]。通过行政干预措施和手段,对做好合理用药的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管理有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单纯的依靠制度干预显得费时、费力。依靠信息化的手段能使临床合理用药评价更准确、科学,也能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可靠的用药统计分析数据,对规范医院用药行为,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开展处方点评需要各部门协调共同完成,首先是药学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其次是医务管理部门的管理力度,第三是信息部门的数据支持,信息化的手段如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处方管理软件[6],一定程度上为处方点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初筛不合理处方和监控药品用量超常方面非常有效。

第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重点,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开展了专项的整治活动。为了规范医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医院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考核规定》等,开展专项处方点评工作。但是原有的查阅病历、医师用药情况分析的管理模式属于事后管理不能实现实时的监控,且监管成本较大、效率低下、效果不理想。因此,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为了更好地对重点病种进行管控,医院在制定一系列管控制度的基础上,构建了重点病种信息化管理平台。一方面医院管理部门能够对临床的用药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管控,另一方面临床医师能够及时得到临床用药信息的反馈,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同时也为医院的管理工作提供便利。

通过上述方法的实施,医院在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还要将合理用药管理作为医院的管理重点之一长期进行下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完善合理用药管理工作,规范临床用药,在保证患者健康的同时,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升医院的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1]唐镜波,李晋.“医改”成功需要合理用药制度的有力支撑[J].中国药房,2011,22(37):3457-3462.

[2]刘阳.医院药学中合理用药的重要性[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7263-7264.

[3]王雯,文爱东,王志睿.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3):234.

[4]范小红,纪灏,王丽杨,等.智能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全过程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8):75-78.

[5]周枫,傅全威.从药占比看医院管理成效[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5):488-493.

教学评价机制的合理构建 篇3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讨论稿)》指出:“评价与考试的改革必须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念,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评价要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由此可见,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是学业,而且要推动人的潜能的开发;评价的功能不仅是甄别和选拔,而且要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教育,增强自信;评价的主体不仅是教师,而且是学生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在立足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一方面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二、综合评价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评价内容应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同时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的评价等几个方面。评价的组织形式,既可有静态的笔试,又可有动态的操作和口试,从而充分体现出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态度水平,即实现知识与技能、学习与合作、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重目标相结合的评价,体现教育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

我们不能仅用笔试分数这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而应该多几把评价尺子,实行分项考核评价,灵活运用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多种评价形式,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的综合评价,不但能减轻学生压力,而且能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教师通过综合评价,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从而全方位、多层次、发展性的评价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又使学生获得多次成功的机会。

三、改进评价形式

1.过程评价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是师生在共同活动的生命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过程。因此,我们应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与事件的评价,其重点是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而作出的判断,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根据。就评价学生在一堂课中的表现来看,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1)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在操作、小组活动、小组讨论等环节中的表现);(2)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情感和自信心方面的表现;(3)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交流情况(在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上的表现);(4)学生在思维水平上的表现(创造性、灵活性等)。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应引入激励机制,以评选“智慧星、认真星、进步星、表现星、合作星”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心里播下希望的种子,而且能使学生明确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2.课外评价

评价学生们掌握知识的能力不能仅局限于一堂课的教学情况,应当在课外得以适当延伸,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课外可以设计与本课相关的实例课题,让学生去探索研究,或由学生在生活中找实例来说明所学的内容。如在教完《认识钟表》一课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天的作息时间表,我们再根据学生设计的合理情况予以评价。这样就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3.阶段评价

可将学生的学习时间划分为若干阶段,展开阶段考核评价。通过设计表格,在表格中体现自评、互评与教师简短的评语,尽可能在内容和形式上,除反映学生的阶段特征外,还能反映学生的连续特征,既能记录学生的阶段发展情况,又能记录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中的各方面发展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学评价职能,使教学评价落实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努力的肯定,也指出了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扩大评价主体

1.师评生

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对于学生来说,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一旦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内驱力往往成倍地激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面向学生个体,有针对性地从学生学习的情感、动机、态度、自信心、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包括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适时、正面、积极的评价。做到:对于思维方法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大力表扬;对于学困生要重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大胆肯定,及时表扬,并提出努力的方向;在指出学生不足时要委婉,不能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通过即时性激励评价,使学生逐步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同时学生创新意识也得到了保护。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老师可通过延时评价,这样不但能纠正学生思维的偏差,而且能为学生提供一次极好的思考、改正的机会,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生评师

新的评价观要求教师、学生从对立状态转入和谐统一,教师不宜实施独角戏似的评价学生的方式,而应让学生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双向甚至多向的活动。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创设生评师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老师,勇于向老师提问题,发表独特的见解。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挑战”老师。在活动中,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得以培养,整个课堂也充满了活力。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只唯事实的求知精神,同时也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3.生评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评价学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我们要求生生互评时要做到公平、公正,既要赞赏同学的优点,又要委婉地指出不足。在同学们的互评后,老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说得有道理,既要赞赏别人的发言,又要善意地指出不足。这样,学生在互评中,不仅学会了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而且学会了从知识、语言表达、创新、情感、态度等方面互相评价、互相欣赏、互相帮助。

4.自我评价

认知心理学对“元认知”的研究表明:自我评价是元认知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认真地总结各种学习方法,检查学习活动进行的质量与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因此,在课程总结阶段,我们要注重创设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因为,作为学习者的学生本人,他们对学习的自我感受往往比他人(包括教师)更贴切。评价的内容应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学习态度和情绪情感等方面的评价。这样,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达到了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目标。

管理制度合理的评价 篇4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建立合作小组时,要让学生做到“四个明确,一个到位”。四个明确就是明确小组合作的方法与形式,使学生能够能合作,会合作;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到“异组同质,同组异质”,每位学生一个角色,有形象代言人、联络员、发言人等;明确方法,只有明确方法,才能使学生会合作;明确竞赛规则,只有明确组间的竞赛规则,才能使学生参与合作中的竞争学习。这些内容要上墙到位,使隐性的内容,转化成显性的内容。

二、解答问题记分制,发挥评价机制的原始机能

学生任何一项“劳动”都有成果的回报。对小组的认可或者小组成员的认可,每项劳动都要进行记分制。我校多名教师,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根据题的难易程度,可以有不同的分值,更加具有激励性的是,小组根据平时程度进行编号,成绩较差的同学回答问题进行多加分,这样调动了后进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参与度。

三、帮助批改加分制,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机能

杜郎口模式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缺陷,其中把教学内容分成板块,由各小组分工完成。但往往出现,一个小组只关注与完成本小组的内容,对其它小组的内容漠不关心,更有甚者,在小组成果展示时,许多学生不知其它小组展示的内容,注意力不集中,再加上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限制,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课堂实效大打折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对于教案要成为全体学生的学案,在预习的前期,没有分工,教学的全部内容也是全体学生预习自学的内容。到预习的后期,小组在重点突破若干板块。二是在展示课堂上,每小组展示的内容是其他小组评价的内容,指出一处错误,扣除展示小组1分,加到指错误的小组上面,如果别的小组还有更加科学合理的解释,根据“学术价值”进行加分,这样以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到了评价的导向机制。

四、解法多种奖分制,发挥评价机制的挖潜机能

优秀的教学思维品质具有批判性、敏捷性与创新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自主、探究、合作”。对问题的探究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小组合作中如何激励学生进行开拓性地探究学习呢?对每一个问题我们都要鼓励学生用多种解答,或者鼓励学生发表新颖的观点。

五、量化评比与精神激励并用,升华激励机制中的精神境界。

在合作小组方面,一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更重要的是对小组进行“宣传报道”,让先进小组学生写出先进报告,写先进经验总结,利用班级、年级、学校的黑板报进行宣传报道,利用学校的教师论坛,让学生做经验报告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最大的满足,从而增加小组的凝聚力,发挥小组的最大功效。

管理制度合理的评价 篇5

【摘要】 目的 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处方书写规范和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12、2013年1――5月处方各2500张(简称干预前和干预后);对比观察干预前后不合格处方情况及处方不合格率。结果 干预后不合格处方的各型数量明显减少,诊断不全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超量处方、用法不适宜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0.01);不合格处方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干预后门急诊处方用药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有显著提高,干预措施效果明显,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合理用药;处方质量;干预

为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处方书写规范和合理用药,2010年卫生部组织制定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本院通过处方点评,虽提高了门急诊处方合格率,达到了质量持续改进目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医院加大了干预力度,经过对干预方法的调整、点评制度的完善、医院领导的重视,及对医师、药师的培训考核,2013年本院门急诊处方各项点评指标明显提高,处方合格率达到96%左右,取得满意效果。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要求,随机抽取2012年1――5月处方2500张(干预前);2013年1――5月处方2500张(干预后)。

1.2 干预措施

1.2.1 医院领导重视 随着处方点评工作的深入,处方点评工作涉及面广,需得到领导层的支持与参与。本院领导高度重视,制定有关奖惩措施,以行政干预为重点,逐步建立促进合理用药长效干预机制。

1.2.2 重新调整,加大管理 为了更好地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本院重新修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点评制度》《医院处方点评管理的持续改进措施及合理用药奖惩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并将其纳入医疗质量考核目标管理,加大管理力度。

1.2.3 加强业务培训,持续改进 组织全院医药护理人员学习《处方管理办法》《指导原则》[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基本药物目录”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等。用药督导小组每月定期随机抽查,对存在问题处方的医师,进行重点沟通,督其及时纠正问题处方,对多次不改者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

1.2.4 药师干预 药房药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对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对不合理处方及时与医师沟通,此为即时干预。临床药师通过二次抽查方式,对遗漏问题处方进行事后干预。重点抽查抗菌药物处方,并点评和反馈,点评的结果与医师晋升、年终考核挂钩。处方点评的反馈形式:①医护交接班时或药师查房时由药师向处方医师反馈;②电话反馈;③对于严重不合理用药、重复出现不合理用药、有代表性的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将粘贴于门诊楼处方点评栏[3]。

1.3 统计学方法 对干预前后的结果采用X2检验。结果

通过对比干预前后的不合理处方类型,统计数据结果显示:诊断不全由干预前32张降到干预后13张,P<0.05;超量处方由干预前84张降到干预后16张,P<0.01;用法不适宜由干预前108张降到干预后42张,P<0.01;处方不合格率从9.60%降到3.80%;选药不适宜、配伍禁忌及其他不适宜处方,干预前后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讨论

超量处方、诊断不全的改善,与医师诊疗技术无关,是医师主观可控的不合理情况,主要在于医师对《处方管理办法》认识不足,若医师在思想上重视,这些错误完全可避免。用法不适宜因医师只注重药物适应症,而忽略了药动学特点,对此除了加强相关药学知识培训外,医院也正逐步完善HIS系统[4]-“药物咨询及用药安全监测系统”。

通过采取多种干预措施,包括行政干预、强化培训、技术支持等,大幅提高了处方合格率。不合理用药的干预,不仅提高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而且也提升了药学服务质量。药师通过制定周密的业务学习计划,参与临床用药,拓展了自身医药学知识,引导药师从“以药品供应、药品调剂为主”向“以临床药学服务为主”转移。“药物咨询及用药安全监测系统”,将传统的药师审核处方转变为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提升本院整体药学服务技能,促进合理用药,减少用药差错,保障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如何合理评价使数学教学更有效 篇6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节课中,若在重点、难点、关键处有一些精准而到位的评价,能使我们的课堂多姿多彩,产生有效的互动。如何合理评价使数学教学更有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民主和谐,创设评价氛围

创设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的前提。创设民主和谐的评价环境,课堂教学中要允许学生犯错,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争辩,也是给了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只有在他们心理无压力的环境下才能迸射。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在学生产生疑惑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学生做错了或说错了要允许学生重说;学生回答不完整,要允许学生补充;学生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允许学生合作、共同探究讨论;教师出现错误时,允许学生指出并纠正。我们只有宽容错误,才能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才能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开启智慧,迈入知识的殿堂。因而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使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是进行激励性评价的必要条件。

二、以人为本,实施多角度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人为本,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层次的评价,让孩子们都得到发展和提高。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而多花样、多渠道、全面地评价学生又是鼓励学生爱学、乐学的手段之一。因此提倡评价学生要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不要过于笼统。

1、针对学习习惯的评价。

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因此,应该特别注重在日常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促其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在教学两位数的加减法时,我让一位学生上黑板用竖式计算56-29+35,他写得很工整,很准确,我就适时给予评价:“这位同学列的竖式数位对得真整齐!书写真工整!”再如,在教学笔算减法时,有位学生笔算完一道题后,马上接着用加法进行验算这道题,师即时给予评价:“xx同学为了确保计算准确,他早就养成了验算的好习惯,太好了!”„„等。

2、针对学习方法的评价。

《新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你真是个有心人,在生活中能认识这么多的图形,同学们都很佩服你。”“你通过前后联系,一下子就记住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个办法真好。”“你用画图的方法解答了这道题,这真是一个解题的好方法!”等。

3、针对情感态度的评价。

新课标里要求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体现三维目标,其中就包括“情感与态度”。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当学生说要保护水土、减少流失时,刘老师立即评价“你真有环保意识!”再如:当学生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时,老师及时评价“你勇于向困难挑战,是个勇敢的孩子!”等。

4、针对合作学习的评价。

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式学习的要求,在教学中巧用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你们小组可真棒,想的办法最多。”“这个小组,有的拼,有的摆,有的贴,分工合作,很快完成了任务。”“你瞧,这个小组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多认真呀!”等。

三、多维互动,进行多样化评价

新课程倡导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即评价主体多样化,老师、学生都可以参与评价,可以采取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形式,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一)自我评价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一种表现,也是加强学生自我肯定、找出问题的有效做法,更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有效途径。自我评价法,使评价外部的转化为内在的,从形式的转化为实质的,从被动的转化为主动的评价发展方向。自我评价确立了学生在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中,在全课总结时,提出问题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你的表现怎么样?” “哪些方面表现很棒,哪些方面还需努力”等,让学生在自评中反思教学内容、过程和结果,对知识进行总结性记忆,同时认识自己的成功与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二)小组互评

在评价时,我们要怀有“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思想,把评价的重心放在合作上。通过评价可以使思路不清晰的变清晰,不严谨的变严谨,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评价过程中,由于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相互接触,交流,能够看到他人的长处,同时也能注意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一点在我们的生本教学中尤其突出。在小组交流讨论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其它同学认真倾听,然后相互补充,相互评价。上台汇报环节,也有:谁有补充?谁有评价?让全班同学共同展开互评。长此以往,学生不仅知己,而且知彼;不仅知对,而且知错,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从对方的评价中得到启发,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互评中,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这种意识会使每个人勇于表现自己,使他们奋发向上,确立更高的目标,并为之付出更大的努力。同时也进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评价老师这节课的表现,有利于老师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三)教师评价

教师要牢牢把握评价促发展的本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再是不管学生水平差异,答对就表扬顶呱呱;答错就唬着脸说:“不对,下一位”;答不上就严肃指责“听没听课”;要达成师生互尊、互爱、互帮、互教,走向教学相长,体现人文关怀。教师评价应优化评价语言,应突显准确性、激励性、趣味性。

首先,评价语言要亲切,富有亲和力。“亲其师则信其道”,名师的课前的热身导语,都是以好朋友一样的话语,使学生一下子接受他,喜欢他,师生融成一片,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学生思维活跃,达到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在课中称学生为小伙伴、孩子们、男子汉等,都体现出亲切性。用爱心正确评价,让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雨。

其次,评价语言要准确,富有针对性。教师要有很强的听辨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如:“你很有创意,这非常可贵,能再响亮地说一遍吗?”“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能把语速放慢一些,其他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了。”„„这样的评价,比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教学片断1:

教学《轴对称图形》,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对折,剪出一幅美丽图案。学生剪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有五角星、苹果、蝴蝶、大树、房子„„

师:观察这些图案,联想生活中见到过的类似物体你有什么发现? 生1:这些图案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部分能完全重合。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简炼地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真棒!生2:我觉得正方形、长方形、圆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师:你能把学过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准确地找出来,真不简单!生3:蝴蝶、飞机、蜻蜓,还有我们校服上的图案,也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能列举出生活中见到过的轴对称图形,说明你是一个热爱生活、观察入微的孩子。生4:我还有补充,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还有教室的窗子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能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作出补充,你真是一个认真倾听、善于思考的孩子,大家表扬他!”

这样的评价,就能非常准确地捕捉到四位同学表露出来的不同智能倾向,评价时很自然地流

露出教师富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赏识,评价标准是多维的而不是单一的,这样的评价更能使学生彰显特性、张扬个性。

第三,评价语言要机智,充满激励性。激励要以事实说话。这就要求教师拥有教学机智,进行有效的激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机智、巧妙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根据教学进程随机生成,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气。

教学片片断2:

孙老师在上第二册《找规律》这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能自己创造出规律吗?”生1用图形表示,教师评价:“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能用各种图形来表示”;生2用数字表示,教师评价:“真棒,你能用简洁的数字来表示”;生3用节拍表示,教师评价:“你的节奏感真强,很有音乐天赋”。从中能看出教师评价的机智,充满着激励性。这种积极而客观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教师生动的评价,会使学生兴奋不已,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会更高。

四、创新思维,实行延时性评价

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奥斯本首先提出了“延迟评价”原理,该原理认为:新颖独特的设想多数出在思维的后半期,思维启动过程中的过早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深入的抑制因素。因此,无论学生的想法合理与否,教师首先应认真倾听,不要过早地作出倾向性的评价,而是应采取迂回、周旋等延迟性的评价策略,给学生思维的展开和探究的深入提供更为充足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应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应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延缓性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在学生解答问题时,教师对学生解答的评价不是按标准答案,而是用语言提示诱发、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独创性;对学生理解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错误所在,补充设问,点拨学生引发讨论,引起深入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争辩中明确认识,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在学生理解得不够准确,表达不够完整时,教师运用反问,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产生疑问,引起思考,进行比较,获取真知。

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合理的评价 篇7

一、实施针对性评价, 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学生的阅读能力评价包括许多方面, 如对阅读兴趣、阅读方式、阅读技巧、阅读习惯的评价等。如此许多, 一节课上要从诸多方面入手实施评价, 显然会让人觉得力不从心, 即使勉强为之, 势必如蜻蜓点水, 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因此, 在教学时, 实施针对性的评价, 确定一节课的评价重点, 并告知学生, 使之成为学生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更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对一篇课文来说怎样才算读进去了, 读懂了呢?关键是看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不是走进了课文。具体地来说有两点:第一, 是否读出自己的感受来了。一篇课文读完了, 只是了解一个故事, 故事中的人物和自己的生活没有发生一点关系, 那不叫读进去了。真正读进去的人能从故事中人的生活联想到自己的生活, 故事中的人乐, 他会跟着笑, 故事中的人哭, 他也会潸然泪下, 故事中的人有了什么为难的事, 他比那人还要着急。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他从中读出了一些和自己的感情相通的东西, 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第二, 要能够读出问题来。有些同学纳闷了, 读出问题, 怎么就读懂了?分明是不懂吗?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读出问题就是要以研究者的眼光来读书, 就是研究, 没有读进去的人是提不出问题的。假如现在给我一本天文学方面的书, 我就一个问题也提不出, 因为不懂嘛。但是, 如果拿一本我教过很多遍的语文书给我, 我可以提出很多问题, 而且问题会越来越多。为啥?因为我读懂了。所以问题越多, 恰恰证明你读懂了。我这样说, 你们同意吗?那今天大家学得怎么样, 我就主要从这两点来评价了。明确了评价的方向和标准, 在教学中还要将它切实落在实处。

二、从多角度评价, 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倡个性化阅读, 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评价, 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对于同一段文字, 不同的学生朗读方式就不同。

如我在教《秋天的怀念》一文时, 指名朗读这几句话:

(原文)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好好儿活, 好好儿活……”

一位男同学读得铿锵有力, 掷地有声。这位同学朗读结束后, 我这样评价:“刚刚大家都听到了这位同学如暴风雨般响亮的声音, 可却没注意到他眉头紧锁, 神情特别专注, 让我们再一次聆听他的声音, 欣赏他专注的神情。”这位男同学在我的鼓励下, 读得更好了。读完后, 我让大家评价, 一位女学生评价到:“从你的读书中, 从你的神态中, 我看到了一位对生活完全绝望的史铁生, 一位痛苦的史铁生。”接着, 我又请一位女同学读这段话, 这位同学的读法和刚才那位男生的读法截然不同, 她声音低沉、语速缓慢。读完后, 我评价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你如春雨般滋润人心的话语, 渗入我的心田, 你是一位温和的、愧疚的史铁生。”

对学生各具风格的朗读都予以肯定, 看似不经意的话语中, 向学生传递了这样的理念: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阅读要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这三次评价, 角度各不相同, 却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 把阅读的技巧、阅读中的情感表现、阅读的个性化体验等以最能让学生理解的方式告诉了他们。

其实, 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 不同的孩子也是不一样的。如我借助阅读指导课, 组织学生展示近期阅读成果, 交流阅读心得。活动开始, 我高兴地问:“同学们, 最近你都看了哪些书呀?谁想推荐给大家?想一想, 怎么推荐才能吸引大家?请大家先在小组里练着说一说。”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 我也参与进来。大约过了两分钟, 忽然听到后面的那一小组中, 张聪和祝思佳发生了“争吵”, 我走过去刚要问明原因。张聪愤愤地说:“老师, 《水浒传》是不是名著?”我听后点点头, 他接着说:“那她说《水浒传》不应该推荐给大家……”我迷惑地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我很想听听你们各自的见解。”张聪站起来说:“我认为《水浒传》这本书, 作者写的故事很生动, 而且能把那么多的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各有特点, 说明作者很不简单, 大家应该看一看, 学一学。”祝思佳也不示弱, 她抢着说:“《水浒传》我也读了, 但我认为这本书并不适合我们小学生读, 因为里面写的很多人物都是意气用事, 杀了人还逃避责任, 结帮结派, 上了梁山, 当上英雄, 这样的内容对我们小学生影响不好……”他们争得面红耳赤, 等待着我来评判。看到这种情景我很高兴, 因为我看到孩子们已经学会用心去阅读, 更重要的是他们阅读后有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此时, 我面对全体学生说:“孩子们, 读书除了读懂内容之外, 读后还要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这是非常宝贵的, 不仅如此, 当你把自己的看法和别人交流时, 你们就会又得到另一种看法, 这样更有助于你对书中内容的全面理解……”

在实施阅读能力评价时,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阅读。但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学生对文本意义的解读, 是从不知、不会到已知、已会, 这就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创见。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拿书里的世界与自己周围的世界作比较, 拿自己与作者或书中的人物作比较, 既理解了作者, 也更好地认识了“自我”。由此而生成的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合理的使用教学评价 篇8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合理使用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6-023-01

体育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用语,是教师在教学的常用语,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表达方式,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中,我们初步总结概括提炼出了一些即时评价语言,并进行了分类整理,介绍如下:

1.肯定激励型即时评价语言。例如:

——你的动作真精彩!

——又是一种极好的练习方法!

2.引导理解型即时评价语言。例如:

——这种练习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再试试,还有其它的练习方法吗?

3. 指导分析型即时评价语言。例如:

——你能否再向大家表演一下你的动作?

——你能进一步对你的动作做出解释吗?

4. 拓展引申型即时评价语言。例如:

——你们能想出与老师不一样的方法吗?

——谁能通过不同的练习方法达到同样的锻炼效果?

5. 引领互动型即时评价语言。例如:

——谁对×同学的练习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对刚才同学们的各种练习方法你有补充吗?

6. 启迪反思型即时评价语言。例如:

——你觉得这节课你的表现怎样?你有哪些收获呢?

——请你课后在生活或者比赛中找找,今天学的动作在哪些活动中经常体现……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体育学习的评价非常重要。指导思想有 了进一步的认识,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注重“评价内容多元化——过程与结果兼顾,个体与整体兼融”、“评价方式多样化——妙用语言巧激励,善用即时扬个性”、“评价主体立体化—自评,重发展:互评,导客观;师评,赏成功”等全新的评价方式。

我们主要是体育学习态度、健康行为、情意表现团结合作精神方面。

我们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即时评价的方法

1.合理运用新课程理念的即时评价用语。教师首先要恰如其分地运用好体态语言进行即时评价。①眼神:目光要亲切自然,使眼神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步深入,一 个或是赞许或是期待或是点拨或是信任的眼神;或是平和中带有激 情,或是疑惑中还夹有信任。 ②肢体语言:温柔的手势、夸张的动作;这些都会促使学生进行 自我修正,提高练习信心。如翘起大拇指或用手指打成“0K”。③口头语言: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任何教法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常用语。在课堂上对优秀生可以用平淡的“真 好,不错”等这样的语言,可以避免在他们心中形成高傲的心态;对 体育学困生可以用“你真棒!”或“你示范的太优美了,老师真没想 到!”等语言来激励学生,激发他上体育课和练习的兴趣,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对中等生以鼓励为主“你回答得不错,但是只回答了问题的一半,老师希望你再认真思考一下,再动动脑筋。”“他示范的很漂亮,谁再想试试?” 使这个问题成为激励学生更加勇于回答问题的起点;我们要避免抓住学生回答不对的地方不放,以免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即时评价”作为体育教学评价一个特点,有助于发现和发展学 生多方面的体育学习的潜能,了解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要求,帮助学 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正确运用课堂即时评价,可以有效地通过评价的导向机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改进学生学习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但在操作中若把握不当,容易引起“课堂即时评价形式化”。因此,教师要认真把握其思想精髓,灵活开展,避免形式化倾向。

2.对学生的评价用语要恰当、丰富、诚恳。在实验期间,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言过其实之嫌,夸大了学 生的体育表现,隐蔽了学生的缺点,语言不够真实,也不够诚恳。应当让学生面对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差距,这样才能不断努力,不断提高。

3.处处有评价,时时促进步。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的技能传授,只在考试时才想到 评价,平时疏于对学生的鼓励,犯了只重结果不注意过程的教条主义。在以后要加强对学生平时的关注,树立“处处有评价,时时促进步“的思想。

4.改进教法。要改进教学的方法,注重以竞赛、游戏等方式开展教学,以新颖的练习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5.培养体育骨干。在实验班中选拔好体育骨干,赋予他们充分的权利,信任他们,真正发挥体育骨干的引领作用,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6.巧用学生评价。评价不是教师的专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学生互评要真实、诚实,也要相互谅解:学生自评,既要横向与同学比较,也要纵向与自己以前的成绩相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要明白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体育课中实施即时评价,就是要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力,给学生一个深情的学习催化,让课堂进发出生命的活力。即时评价应从评价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情绪表现、合作意识、锻炼习惯、意志品质等多元评价。

通过实践教学,教师对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师生关系变得更为和谐、融洽;学生的体育练习兴趣及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态度、情感倾向、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管理制度合理的评价 篇9

建立政府投资项目重大决策、重大工程后评价机制,有利于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各级各部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确保决策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种不稳定因素解决好。主要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1、确定项目预期目标是否达到,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查找项目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有效反馈信息,提高未来新项目的管理水平;

2、为项目投入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3、后评价具有透明性和公开性,能客观、公正地评价项目活动成绩和失误的主客观原因,比较公正地、客观地确定项目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的工作业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工作水平。

工作的主要内容分三步走。一是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主要是对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和批准程序,项目合同及投资协议的签订与执行,项目设计施工和招投标,项目融资、资金支付及财务核算,项目运行及股权管理等,进行回顾、总结和评价;二是评价项目实施效果。主要是对项目预期的财务目标和经济目标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投资、收益、营业收入、成本、利税、投资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实现情况;项目建设与运行达到设计能力和技术要求的情况;项目管理体制、管理水平、工程质量、竞争能力,以及宏观政策、市场环境、资源供给对项目持续能力的影响等;三是总结经验教训。根据调查、评价的情况,认真总结项目决策、实施、运营等环节和技术、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经验与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已实施项目和在建项目进行完善、对今后投资决策和管理进行改进的对策措施。

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的组织实施,一是以企业为主体,相关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及下属单位投资项目后评价的组织和管理;项目业主作为项目法人单位,配合投资主体具体实施项目后评价。后评价先由项目单位完成自我总结评价报告后,再委托有能力、有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后评价。相关责任部门要督促项目法人单位加强项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建立项目跟踪管理系统和定期检查制度,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各个阶段的技术经济档案,为后评价工作积累完整的资料和数据。二是突出重点项目,项目法人要制订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后评价的重点项目。凡是对地区长远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有较大影响的项目;投资额较大,建设周期长,建设条件和组织管理体系比较复杂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产品市场、原料供应及融资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的项目,都应该进行后评价。已向省发改委备案的项目必须进行后评价。三是加强组织指导,政府投资项目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投资项目后评价的具体办法,组织本项目开展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加强对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指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可参照《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进行。对于向地区和省备案的重大项目,按照《贵州省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暂行办法》的要求对投资项目中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项目组织开展后评价,推动政府投资项目建立项目后评价制度,同时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培训和交流活动。四是规范评价管理过程。

基于现代项目后评价理论的发展,我们提出项目后评价包括项目竣工验收、项目效益后评价、项目管理后评价三方面内容。

1.项目竣工验收。项目的竣工验收是投资由建设转入生产、使用和运营的标志,是全面考核和检查项目实践工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达到要求工程质量的环节,是项目业主、合同商向投资者汇报建设成果和交付新增固定资产的过程。在这阶段进行的工作将为以后开展的项目效益后评价和项目管理后评价作基础。项目竣工验收分为:竣工验收、竣工决算及技术资料的整理和移交

2.项目效益后评价。项目效益后评价是项目后评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项目投产后实际取得的效益(经济、社会、环境等)及其隐含在其中的技术影响为基础,重新测算项目的各项经济数据,得到相关的投资效果指标,然后将它们与项目前评价时预测的有关经济效果值(如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投资回收期等)社会环境影响值(如环境质量值IEQ等)进行对比,评价和分析其偏差情况以及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为提高项目的投资管理水平和投资决策服务。具体包括:经济效益后评价方法、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后评价、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及项目综合效益后评价。3.项目管理后评价。项目管理后评价是以项目竣工验收和项目效益后评价为基础,在结合其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管理工作进行评价。目的是通过对项目各阶段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项目管理情况的总体概念。通过分析、比较和评价,能知道目前项目管理的水平。

上一篇:李宁的“运动文化”下一篇:疾控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