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技术科管理规范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煤矿技术科管理规范(精选8篇)

煤矿技术科管理规范 篇1

摘 要:系统介绍了山西潞安环能股份公司王庄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的创新举措和实践经验,在集约高效,安全文明生产方面的显著成效。

关键词: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创新与实践

山西潞安环能股份公司王庄煤矿是一座年产原煤达600万t现代化矿井。多年来,一直被誉为“中国煤炭战线上的一盏明灯”和“矿井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在全煤系统名列前茅,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连续创造高产高效的国有大型煤矿。近年来,该矿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有力地保证了矿井的集约化高效生产,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始终控制在0·2人以下,并在近6年中有4年实现了“零”的目标,安全工作在全国煤炭系统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形成了抓安全促效益、以效益促安全的良性循环发展的新格局。创新安全管理理念和指导思想 1·1 坚持六个定位,创新六项安全理念

从1998年开始,王庄煤矿在认真总结以前安全管理经验和教训的同时,审时度势,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坚持高起点定位,确立和构建了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全体员工抓安全的“大安全观”。一是对全矿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六个定位,即:安全是矿井生存的命脉、永恒的主题,安全是煤矿天字号工程,安全是职工的的第一福利、千家万户幸福的源泉,安全是企业的第一形象,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政治,安

全是企业改革发展和经济效益的保障。二是创新“六项安全理念”,即:坚持“安全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第一理念;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危杜渐”的安全防范理念;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螺旋递进”的管理理念;坚持“管人、管事、管思想”相结合的齐抓共管理念;坚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境界,实现超越安全抓安全的理念。

1·2 创新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

对安全工作进行高起点定位的“大安全”思想。具体讲就是要“理顺五个关系,努力实现五个转变”。理顺“五个关系”,首先就是理顺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保证安全,不安全不生产;其次是要理顺安全与质量的关系,质量是安全的基础,抓安全必须从质量抓起;第三是要理顺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安全是产生效益的重要途径,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第四是理顺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以安全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第五是理顺安全与改革发展的关系,企业改革越是深化,发展越要加快,越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实现“五个转变”即:职工在思想意识上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管理上实现由现场安全质量的“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措施上由“亡羊补牢”向“事前诸葛”转变;考核上由“处罚责任人”向“层层挂钩责任考核”转变。创新安全管理的策略与实践

2·1 实施金字塔安全系统管理法,奠定安全工作的根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矿井安全形势的变化,安全管理难度不断加大,而原有的六大体系抓安全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现实状况,其弊端随时间发展愈现增大。1998年开始,王庄煤矿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金字塔安全系统管理法”,即: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安全目标,落实安全责任,自下而上逐级倒挂钩连带责任考核管理办法,使安全行为规范和行为监督由“二维平面管理”向“三维立体管理”方面上升,并自上而下层层落实了八项责任,使压力逐级传递,保证了各个层次有任务和责任,人人头上有压力。

金字塔安全系统管理法的实施,使全矿从上到下,从业务部门之间形成了联动、互动、协调运转的安全运行新机制,全矿上下形成了一个安全责任与安全利益的共同体。1998年~2000年是“金字塔安全系统管理法”创立和试运行阶段,王庄煤矿的生产事故、机电事故、通风事故等得到有效遏止,矿井安全系数进一步提高;2001年~2002年间,各类零打碎敲事故大幅度降低,特别是2002年,王庄煤矿不仅再一次实现了百万吨死亡率为零的奋斗目标,而且各类事故均下降到建矿历史上的最低点,成为建矿以来一个“含金量”最高的安全无事故年,2003年又实现了年产600万t安全无事故的理想年。

2·2 坚持管理创新,夯实煤矿安全基础管理 2·2·1 强化“两化”建设,夯实安全管理根基

“两化”即:质量标准化和岗位作业标准化,强化“两化”建设是构筑王庄煤矿安全大厦的两大基石。几年来,王庄煤矿始终把质量标

准化和岗位作业标准化建设贯穿安全工作的始终,制定了质量标准化检查制度和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标准,完善了质量标准化工作面、线、采区及硐室升级机制,配套实行了隐患排查分级制度、“四位一体”现场安全评估制度、质量标准化评估验收制度等,先后开展了创建“文明采区(头面)”、“免检采区(头面)”、“标准化工作(头)面”活动,同时制定实施了岗标现场检查制度,以点带面,持续推进,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职工岗标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6 %以上,为王庄煤矿安全工作上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2 规范职工行为,筑牢安全管理的前沿阵地

为了减少人为失误造成的各类零打碎敲事故,规范职工作业行为,王庄煤矿根据基层队组设置情况,分专业、分岗位、分工种对职工现场作业中的作业程序及“站、立、行、坐”等进行了安全分析。制定了《王庄煤矿职工安全行为规范条例》,使职工的现场作业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有效地提高了职工现场作业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了作业中的差错以及产生事故后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项举措实施以来,该矿基本上杜绝了零打碎敲事故。

2·2·3 树立忧患意识,坚持低瓦斯矿井按高瓦斯矿井的管理办法

随着矿井的开拓延伸,目前矿井主战场———52采区的瓦斯涌出量增大,为此,该矿一是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职工确立了“微风作业就是事故”、“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瓦斯防治高于一切,安全责

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意识;二是以“疏、导、堵”三项工作为重点,封闭各类残旧采区和闲置巷道,完善和优化通风系统,保证了矿井通风稳定、可靠运行;三是与煤科总院等科研单位协作,开展瓦斯治理技术攻关活动;四是从严从细加强了通风瓦斯管理,建立健全了以总工程师为首的通风瓦斯管理责任制,实行了双电源、双风机和风机自动切换管理及瓦斯浓度逐日通报制度,加大隐患整改力度和瓦斯超限、通风责任事故的追究力度,做到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防患于未然。

2·2·4 开展专项治理,及时消除矿井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 一是科学选择支护方式,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操作上可行、安全上保证”的原则,推行了国内一流的全煤巷道锚杆支护技术,完善了矿井动态监测管理。二是加强了“一通三防”和周边小煤窑的监管,加大了收尾封区力度,优化了井下通风系统,完成了52采区通风系统降阻改造工作,增建了62风井,并于2004年11月正式投运。三是加强了对临时工程、零散工程、应急工程等单项特殊工程的安全管理,推行了开工许可证制度和单项特殊工程责任书签订制度,提高了单项特殊工程的安全应变能力。通过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使矿井的一些薄弱环节得到了有效治理,为全矿安全生产奠定了扎实基础。

2·3 坚持科技创新,逐步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

2·3·1 “再紧不能紧安全”,把确保安技措资金做为矿井安全的生命线

1998年以来,尽管煤炭市场持续疲软,企业经营资金十分紧张,但王庄煤矿始终坚持“再紧不能紧安全”的指导思想,把每年的安技措工程做为矿井安全的生命线,每年按时提取安技措专项工程资金,用于全矿安技措工程建设,1998年~2000年的3年间,共提取和落实安技措建设资金600多万元,用于矿井通风防尘系统、提升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方面的更新改造,保证了对安全工作的必要投入,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随着煤炭市场的恢复性好转,企业经营状况有了明显好转,王庄煤矿加大了对安全的投入,2001年以来,该矿共安排安技措资金500多万元,总计完成安技措工程50多项,先后完善了综采工作面监测监控系统、主斜井胶带更换及电控系统改造、井下运输系统的提速改造、瓦斯防治系统、选煤厂监控系统、主排水系统、压风系统、电力供应系统及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等,有力地促进了矿井的现代化建设,整体提高了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

2·3·2 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活动,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矿井环节系统的改造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是推动全矿安全工作的强大动力。近年来。针对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和制约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王庄煤矿积极与煤科总院、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活动,先后完成了综放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原理及锚固技术开发、KJ—92监测监控系统改造、采掘设备智能监控通讯系统改造、采煤机掘进机内喷雾系统改造、J

型通风系统治理综放面瓦斯技术研究、副立井电控和信号系统改造、采区胶带集控改造、双风机双电源供电系统改造等40多项技术开发和环节系统改造,优化了系统环节,提高了安全工作的科技含量,提升了矿井的整体自动化管理水平。结 语

煤矿技术科管理规范 篇2

煤矿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 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但因受地质、水文和管理措施等影响, 其存在很多问题难题, 尤其安全问题。在实际煤炭生产过程中, 顶板对整个煤矿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也是煤矿单位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1]。因此, 本文就针对顶板管理技术展开论述。

1 煤矿顶板经常出现的安全事故分析

a) 工作面两端出现事故。为保证煤矿生产能顺利进行, 要对工作面两端的机头和机尾进行移动, 同时还要拆除旧支柱, 进行新支柱的更换, 在更换过程中, 就有可能出现顶板断裂, 发生松动或冒落情况, 导致安全事故。同时在回采过程中, 由于连接巷道的支撑力比较小, 原来的支架稳定性下降, 很难控制和掌握顶板下沉;b) 煤壁出现冒顶事故。在生产过程中, 随着顶板压力增加, 可能导致巷道两边顶板出现破碎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顶板强度, 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支护措施, 就会出现片帮的冒顶安全事故。另外, 还有可能出现裂缝和岩块游离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支护出现问题, 就可能导致整个支架崩倒, 引发事故[2];c) 巷道交叉口和采掘过程中出现事故。在巷道交叉口会采用巷道开帮方法, 但也要对棚进行替换, 如果新抬棚稳定性和强度达不到标准, 周围岩石受到挤压, 就可能出现事故。在进行巷道挖掘过程中, 作业面本身就存在很多游离岩块, 如果支护不稳定或支护架没有发挥应有保护作用, 周围岩块就很容易脱落;d) 顶线附近出现冒顶事故。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顶线有可能不断下沉, 导致大量岩体或石块脱落。如果游离岩石出现旋转, 再加上支架的稳定性和强度满足不了生产要求, 就会出现倒塌, 使得柱子出现倒落情况, 就会直接使顶板出现冒落情况, 很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发生顶板安全事故。另外, 在顶板破损带周围也有可能出现事故, 在顶板破碎带周围有很多断层带, 中间含沙量很高, 在多水条件下, 很容易出现软化现象, 降低岩石稳定性和强度, 随着时间增加就可能会使岩体软化破损, 使得整个岩体崩溃, 出现事故。

2 煤矿顶板管理技术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 可知顶板事故发生具有突发性, 因此要根据实际地质环境和条件进行有效布置, 采用合理技术措施, 保证煤矿生产安全。

2.1 要尽量减少顶板暴露的时间和面积

a) 在采用单体支柱采煤过程中, 要保证挂梁、探班及打柱及时有效, 然后使用小板和笆棍把顶板进行插严和稳定;同时在机组割煤过程中, 要采用追机支架形式, 保证挂梁和支柱的稳定性和强度[3]。如果没有有效控制好顶板, 就要采用撞楔手段进行采煤, 具体就是在顶板上下两端便于控制的地方打撞楔, 这样就可有效防止顶煤出现冒落情况, 然后再进行挂梁和装煤, 保证顶板上下两端能相对前进。另外, 在爆破过程中, 要最大限度降低对顶板的破坏, 要减少同时爆破的眼数;同时要科学合理安排回柱放顶、放煤及割煤的工序, 还要控制好错开的距离;b) 在进行液压支架工作面操作过程中, 操作人员要根据具体煤层软硬度情况, 选择适当带护帮装置, 避免煤壁出现塌落情况。当采煤机作业经过后, 要保证护帮板能紧紧贴住煤壁, 保证稳固, 同时当采煤机到达以后, 再放回护帮板, 让采煤机在护帮板保护下能安全通过;挑梁在千斤顶影响作用下, 在发挥护帮的前提下, 可对暴露出来的顶板进行支护加固, 发挥伸缩梁作用。具体操作过程中, 如果煤层片帮宽度较宽, 伸缩梁和护帮无法有效保证顶板稳定, 就可先把顶梁降低, 在煤壁上适当加打锚杆, 增强煤壁稳固性和稳定性。还可利用带压移架的方法[4]。如果片帮宽度没有达到实际操作要求时, 就可采用超前移架防范, 在移动顶板完好处支架过程中, 要避免引起冒顶情况, 同时沿煤壁方向固定好平行木梁, 对破碎顶板附近做好支护工作, 然后进行相邻支架移动。

如果在工作面顶板在割煤后出现大面积冒落情况, 要在相邻支架之间架设额外支架, 同时还要平行于煤壁方向。移动支架顶梁过程中可撤回额外增加的支架, 同时相邻支架就可在有效保护前提下进行前移, 最后要保证回撤垂直于煤壁方向支架的支柱。另外, 对于很容易破碎的顶板, 要在顶梁上设置1层金属网, 同时要控制好各个网之间的搭接长度, 每隔一段距离连一扣, 同时要注意把新网片放置在旧网片下, 做好护顶工作。

2.2 煤矿单位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法

在开采煤矿过程中, 要有效减少开采压力, 避免出现一些残留情况, 从根本上实现无煤柱开采, 制定科学合理开采顺序, 防止顶板出现破碎情况。在开采过程中, 不能推采开切眼的煤柱。在工作面布置过程中, 要采用俯斜方向, 不能采用仰斜开采方式, 控制好上下平巷和工作面的交角, 要大于60°[5]。另外尽量沿破碎顶板进行挖掘, 不能挑顶挖掘。

对于因为节理裂隙导致的顶板破碎情况, 要顺着主节理方向进行挖掘, 避免出现裂隙扩大或台阶下沉情况。同时, 在选择支护形式过程中, 要保证稳定可靠合理, 比如可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金属铰接的顶梁及错梁直线柱等。在采用木梁时, 还要控制好各个柱子之间距离;为了增加支架稳定性和强度, 在工作面端头可使用网状顶梁[6]。另外, 还要采用化学加固技术, 同时也可有效控制冒落空间和顶板破碎情况, 控制好放顶步距。在采用液压支架过程中, 要控制好采高、挑顶和卧底。

2.3 特殊情况下的顶板技术管理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 工作面如果多为过断层或褶曲地质构造带时, 就很容易出现破碎情况, 倾角和煤层出现不同变化, 压力就会出现不同变化, 很容易出现冒顶事故, 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以下措施:a) 在正式开采前, 要弄清工作面和断层走向的夹角角度, 如果夹角过小, 断层破碎带暴露范围不断扩大, 增加维护难度, 因此操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 对工作面方向进行适当调整, 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降低对断层面影响;b) 如果断层周围煤层变得比较薄, 运输机不能铺设, 采煤比较困难时, 要根据顶底的稳定情况、强度等进行挑顶, 保证底板平缓。同时对断层周围要提前进行处理, 进行必要支护, 要尽量少装药和打浅眼, 还要加高支架, 打木垛, 提高支架质量, 支撑好断层;c) 在进行褶曲工作面开采过程中, 要先进行挑顶和卧底工作, 控制好地板起伏变化, 如果褶曲位置煤层比较厚, 在通常情况下, 要保留顶煤, 然后沿底进行支架架设, 防止出现顶煤压碎冒落情况;d) 如果遇到陷落柱内部岩石破碎, 可采用平推办法, 同时要在边缘合适位置打上木垛, 控制好柱子之间距离, 不能超过0.5 m, 保证梁上方不能出现漏矸情况[7], 在开采过程中, 采高保持正常, 加大一排控顶距离, 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开采和运料。

3 结语

在实际煤矿生产过程中, 经常出现顶板安全事故, 影响正常煤矿生产。因此, 煤矿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地质勘察分析工作, 采用先进开采技术和工艺, 制定合理开采方案, 做好煤矿顶板管理。同时, 还要明确相关负责人职责范围, 在出现意外的顶板事故时, 保证能及时有效安全处理, 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保证煤矿开采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奇.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实现安全高效开采——全国煤矿顶板管理与技术交流会议报告[J].煤矿支护, 2013 (4) :1.

[2]党永虎.探究煤矿顶板管理措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4 (5) :78.

[3]吴益山.小型煤矿顶板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 2013 (3) :171-172.

[4]孙远平.采煤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科技大学, 2006.

[5]蔡勇.煤矿顶板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4 (6) :95.

[6]郭涛, 张红岩.煤矿顶板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信息, 2010 (29) :376.

加强煤矿瓦斯技术管理 篇3

关键词:煤矿瓦斯;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一、提高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

进一步贯彻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级领导要以党的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从讲政治、讲稳定的高度,以对矿工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对煤矿安全工作的领导,正确处理国有体制改革与安全、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真正把安全工作的中心转移到“以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进一步落实局、矿、井、队各级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要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局、矿、井各单位把安全目标、考核、奖罚等工作进行层层落实,并逐级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把安全指标、安全培训、安全效果与各级领导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并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二是落实各级业务保安责任制和职工自主保安责任制,充分发挥各级分管业务部门以及职工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搞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工作:三是建立安全奖罚制度,坚持安全生产重奖重罚的原则,同时加大对各类事故及各种隐患的处罚力度,从而增强了各级领导及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二、突出重点,把住瓦斯管理重要关口

集团公司都把“一通三防"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形成了局、矿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体系,强化了“一通三防”管理。针对鹤煤八矿是瓦斯突出矿井,多年来,为了减少和解除瓦斯突出对八矿安全生产的威胁,集团公司先后深入八矿进行指导,同时还引导其与有关院校合作,到兄弟单位取经,以它山之石,攻己之玉。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和自主创新等手段,将煤层中赋存或释放的瓦斯抽放出来,送到地面进行瓦斯发电。 抽放瓦斯不但可以减少开采时的瓦斯涌出量,从而减少瓦斯隐患和各种瓦斯事故,而且这是保证矿井日常安全生产的一项较好的预防性措施。 抽放瓦斯还可以减少通风负担,能够解除通风不易解决的瓦斯难题,降低通风费用。尤其针对八矿瓦斯涌出量大实际情况,因而强化瓦斯抽放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投入力度十分必要。

(一)加强通风系统管理,杜绝瓦斯超限、积聚。

首先努力改善采区及回采工作面的巷道布置,保证采区双上山,回采工作面实施上、下分层同时掘送,构成通风系统后再进行回采,从根本上解决采区通风系统不稳定,采风通风能力不足及回采工作面单靠采空区串风而无负压风的问题,从而解决了回采工作面由于采空区冒严而造成瓦斯超限、积聚的现象;其次抓好巷修工作,优化矿井、采区通风网路,充分利用巷道实施并联通风,杜绝角联通风,降低通风阻力,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畅通。第三搞好通风质量达标,抓好通风设施、扇风机附属装置质量达标基础工作,利用节假日检修,减少漏风。

(二)加强局部通风管理,消除排放瓦斯的不安全隐患。

针对我局采掘工作面均使用局扇强制性通风的特点,进一步强化了局部通风管理。首先,每台局扇在设置前必须编制设计,选择合理的局扇和与之相匹配的风筒,对高瓦斯和长距离供风的采掘工作面,更换了大功率、高效对旋局扇,大直径风筒进行通风,从而保证了采掘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其次,对瓦斯大的重点工作面双风机双电源自动转换装置,确保了局扇连续稳定的运转,进而解决了局扇由于停电、损毁等原因造成停风形成瓦斯超限和积聚问题,减少了矿井瓦斯排放次数,大大增加了矿井安全生产系数。第三,制定了排放瓦斯责任追查制度,对无计划停电、停风造成瓦斯积聚排放的,由安全矿长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追查处理,并对责任者实行重罚。

(三)边采边抽,搞好瓦斯抽放。

由于采煤工作面采取放顶煤,采后空区瓦斯聚存严重,完全利用通风方法难以将积存的瓦斯排出。因此,在每一个回采工作面建立一套移动式瓦斯抽放系统,即在回采第一个分层,选择好埋管地点将管路埋好,2个回采分层之间距离以采透为准。在第一个分层回采地点超过埋管地点时,将瓦斯管路埋在了空区,然后开始瓦斯抽放。随着回采地点变化,埋管地点不随其变化,属于整体采空区瓦斯抽放。通过多年实践证明,此法很有效,经过抽放的回采工作面既满足了正常生产需要,同时也杜绝了瓦斯超限,消除了重大的不安全隐患。为此,我们集团公司规定凡高瓦斯矿井、高瓦斯采区的回采工作面必须建立移动式瓦斯抽放系统,否则回采工作面不准生产。

(四)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增强了瓦斯管理手段

为了提高对瓦斯的管理,增强瓦斯管理手段,集团公司所属矿井全部装备了瓦斯监控系统,同时,全局装备了数字化远程安全监控系统,所有矿井全部实施了联网,对井下瓦斯超限的工作面实施全程跟踪监察,为有效的利用各矿现有安全监控系统的信息资源,正确反映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为矿务局一级的统一调度、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便于及时分析和处理异常情况,对加强现场指导、增强统一指挥、保障安全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三、加强井下火源管理,减少引燃瓦斯的可能性

煤矿节电技术及节电管理 篇4

摘 要:造成煤矿用电量大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消耗高、浪费大、效率低。一般煤矿使用的均为工业用电,相比起生活用电,工业用电的价格更高,因此电费支出在煤矿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文章结合节电新技术的应用以及设备的用电管理等方面论述了煤矿的节电减能问题。

关键词:煤矿电力;节能降耗;管理手段

中图分类号:TD609 文献标识码:B

概述

电力消耗在煤矿生产成本中占据重要地位,结合生产的不同状况对于电力成本进行适当的调控。办随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矿井的服务年限不断增加,采越来越高掘巷道不断加长,机械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未来煤矿生产的用电量将会持续增多。在不影响机电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下,适当降低电费成本,增加企业生产效高效益,最终实现企业的高效节能减排的生产模式,因此,对于煤矿的用电管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予以改进。以下本文将具体论述煤矿的具体节能减耗措施。大型固定设备节约用电的管理途径

1.1 2011年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继出台和颁布了《禁止井下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三批)》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相关法律条文文件,对于一些陈旧落后的机械设备加强了淘汰的节奏,特别是那些耗能高、效率低、在生产过程中未能达到额定功率的设备,要立即淘汰,禁止使用。增加一些新型设备的采购。这里主要涉及到一些能耗高的设备,例如正在使用或者备用的YB 系列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等相关设备。对于新型设备的的选取应当注意其单位功率问题,设备出厂之前能够将最优化运行办法算出。

1.2 针对本矿地面与井下在用大型固定设备进行节约用电

提升系统。对于提升设备电动机应该进行合理的选取,充分考虑巷道的长度选出相应的电动机以及绞车。主井以及副井装载量必须满足相关要求,不能出现任一一斗还没装满便开始提升的状况。同时,日常中应注意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结合相关规定按时对传动设备注抽,确保减速机、滚筒润滑效果能够很好的运转,具有较好的润滑效果。各个机械之间的螺栓连接稳定可靠牢固。提升设备的空载运行时间应该进行严格的控制。

通风系统。合理的对井下风量进行控制,风门应该进行较好的密闭,预防出现漏风以及堵风的状况发生。结合实际情况,对局部的通风机进行合理的选型,不应出现大马拉小车的情况。当工作面完全贯通后,局部通风要立即停止,避免空转的情况发生。可以将对旋式局部通风机应用到井下,将一些高耗能的风机进行淘汰。定期对机械进行检修和维护,定期对扇风机叶片以及风道尘埃进行清理,降低通风阻力。

排水系统。结合现场的工作面的实际用涌水量选取出合理的潜水泵,潜水泵的安装时应该将其抽水口置于水面的最低处,潜水泵抽水口处于应该保持清洁,不得出现积煤矿、泥浆等,预防抽水口出现堵塞的现象。排水管道的内径粗细程度应该保持均匀,管道的拐弯处应该维持一定的弧度,不能太过于直接的拐弯。如果多台潜水泵同时运行,排水管路应该进行串联模式进行连接,这样有助于提高水泵的排水效率。如果排水管路内径粗细不均匀,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管道的拐弯处没有设置出合理的弧度,甚至还出现锐角类型的拐弯,就会导致无功功率的现象出现。同时,入股员工不注意对潜水泵抽水口的清理,导致废纸固体在抽水口大量的堆积,导致抽水泵出现堵塞,增加了抽风泵的无功功率,电量能耗势必会增加。

压风系统。对于井下使用的动力压风以及地面中央风井压风机应该对其高低压阀进行清洗检查,避免漏风的情况发生。保持压风机虑风器的清洁,定期进行清洗,以防虑风器出现问题进而引发用风设备损毁的情况发生。结合实际压力的大小对压风机进行开启或者关闭,实现合理控风,减小耗能的效果,压风机的运转效率得以提升。新技术的应用与节电措施

2.1 提高矿井供电功率因数。

第一、提高功率因数。矿井的生产过程中造成无功功率的原因就在于变压器以及异步电动机等设备。空载和低负荷是导致无功功率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当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型,促使其额定功率能够满足现场需求,预防空载和低负载的情况发生,这样才能使得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第二、低压电网实施无功补偿。随器补偿、随机补偿以及跟踪补偿是煤矿低压无功补偿中最为常见的三种方法。随器补偿的优点在于接线简捷,维护相对简单,能够有效的进行无功补偿,在煤矿中广泛应用。随机补偿的优点则在于安装简单、成本低、占地空间小、安全可靠等方面。跟用于踪补偿一般情况下100kVA 的用电单位之中,稳定可靠。补偿效果极佳。但是其缺点就在于保护装置繁多复杂,投入成本高,在煤矿中的应用不是特别常见。

2.2 将变频技术予以应用。变频技术之所以广泛应用于各个类别的工业部门,最重要的愿意就在于其具有极佳的节电功能,此外其还具备本身重量小、整机小、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将变频技术应用到具体的生产活动中不但能够将生产效率提上去,还能使得电能的消耗大大降低,这对于未来的矿井节能减排将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2.3 将中间驱动装置或者变频控制技术应用到相对较长的皮带运输机当中。为减小无功功率的耗损,可以将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在常用的水泵、局扇等设置之中。适当在井下减速器设备机械内添加抗磨润滑材料,减小设备的阻力,增强其耐磨性,减少电能损耗。

2.4 检查井下供风、供水、排水装置,不得出现冒、漏等现象,减少势能的浪费。

2.5 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增加节能约束。定期进行集中抄表,将各个单位部门的用电情况清晰地罗列出来,将其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各业务科室开转专项检查活动,对于企业的用电情况进行清楚地了解。如果出现浪费的现象应当予以处罚,对于节能工作做得好的单位部门应该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以资鼓励。

结语

煤矿这一行业电能消耗非常大,具有很大的节电潜力。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把握好细节问题,管理好相关的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转率,员工也应提升节约责任意识,做好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为企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煤矿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 篇5

摘 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煤矿开采的技术,但依据我国现有的煤矿开采技术,在煤矿开采工作实施过程仍然会遇到一些困难,而且常常伴随着危险的发生,并引发安全事故,为了保证开采人员的安全,就必须提高煤矿采煤技术,以及规范采煤工作和加强安全管理。本文介绍了我国现有的采煤技术的发展状况,并分析我国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方案,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给我国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关键词:煤矿;采煤技术;安全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调整,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明显朝着外向型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煤矿产业的多样化发展,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煤矿产业,而很对煤矿开采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降低开采工作的安全标准,而且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开采的管理相对薄弱,致使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常常出现安全事故,严重威胁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也给国家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确保煤矿企业可以安全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亟待提高煤矿采煤技术,及强化安全管理。

1采煤技术现状和发展

煤矿是人们生活所需的必备的物质资源,比如说一些发电厂把煤矿作为燃料,通过燃烧煤矿为人们提供电力能源。在某一时间,将会大量消耗煤矿资源,但采煤工作也是存在一定的危险的,而且这项工作的开展也需要较高的采煤技术和先进的采煤设备。不断的提高采煤技术,不但提高了采煤作业的效率,同时也促进了煤矿生产的安全。但一些企业为了能获取利益的最大值,强迫工人不间断的工作,并不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安全管理,甚至缺少安全防护,让工人面临随时都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这些表明了加强煤矿采煤技术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煤矿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资金投入不足

煤矿企业在开采之前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包括材料费用、安全管理费用、员工薪酬等等。另外,煤矿采煤技术、设备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很多煤矿企业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此,为了降低煤矿生产风险,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煤矿企业常常会降低相关的资金投入,尤其是一些存在亏损现象的煤矿企业,导致在煤矿生产过程技术设备较落后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即使企业意识到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不愿承担这部分资金投入,使安全生产管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

2.2安全技术水平落后

我国的煤矿资源较为丰富,而且也是煤矿生产的大国,并拥有许多大大小小、规模不一的煤矿企业。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采煤技术的进步,煤矿企业的数目越来越多,但是很多小型煤矿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都比较落后,矿井开采布局因为不够合理,而且还缺乏合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

2.3企业和员工的安全意识缺乏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目前很多煤矿经过产业调整都属于自主经营模式,因此,很多煤矿企业都是为了追求最大的利益忽视安全生产和缺乏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使得煤矿采煤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流于形式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另外,员工缺乏安全意识尤其是煤矿开采的基层职工,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文化水平、工作素质较低,对安全生产没有概念,导致在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最终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加强煤矿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健全安全管理体制

煤矿企业要始终以“安全生产”为中心健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确保在生产过程中人人能够遵守规章制度,安全规范生产做到有规可循。安全管理体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安全责任标准和安全责任人的落实;安全施工的环境要求、设备要求;安全生产的规范操作;企业内部安全检查监督机制以及违反制度的各种惩罚机制等。安全管理机制建立之后各部门应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生产和管理。

3.2加强煤矿采煤技术管理

加大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投资,目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尤其是一些小企业,其采煤机械设备明显不足机械化的程度较低,很多采煤操作都需要人工参与。而在采煤作业的过程中对安全管理又做不到位从而导致各类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所以应加强煤矿采煤技术管理积极研究煤矿采煤的新设备、新工艺,提高煤矿作业的机械化水平从而降低人工参与的风险性。另外,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多予以一定的支持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鼓励煤矿企业进行转型向机械化的方向发展,推动煤矿企业采煤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3加强采煤工作的工程质量监管,消除煤矿事故安全隐患

企业要加强采煤工作的工程质量监管,主要是工作面的支护质量管理在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同时也要确保支护设备的有效性。其次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要加强实时监测采煤工作面的矿山压力要及时修复或更换一些损坏或失效的支护设备确保煤矿采煤作业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另外,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煤矿采煤井下作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若不及时消除,处理不当,则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消除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隐患排查和处理尤其是一些小的隐患,防止其恶化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如若煤矿井下作业出现局部瓦斯超限、采掘工作面接近水层的情况,必须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临时管理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浮肖除安全隐患。

3.4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安全监管

很多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做不到位,尤其是一些小企业,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因此,一些为了取得最大利益的煤矿企业就会利用这一空子,导致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并完善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必严,要求煤矿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制度,规范生产,定期对煤矿企业中的安全危险点进行检查,并指导规范生产实现政府相关部门对煤矿企业的有效监管,真正提升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4结语

总而言之,煤矿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加强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以安全生产为中心工作提高采煤机械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璐.关于煤矿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的几点认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10):94-95

[2]连海涛.关于煤矿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的几点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3,9(17):82-83

[3]刘钱.关于煤矿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7(23):22-23

作者简介:

煤矿技术科管理规范 篇6

1、火药和雷管由专人领取、分开运输、专人保管。

2、严格执行当天用多少批多少领多少,当班未用完的爆炸器材必须及时交回爆炸材料库,严禁在工作面存放或在巷道中乱扔或乱放。

3、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第311-320、324-324条中的有关规定。

4、严格执行爆炸器材管理制度、爆炸器材领退制度、电雷管编号制度、爆炸器材丢失处理办法和爆炸器材销毁制度等管理制度。

5、井筒内及井下爆炸器材运输中:① 严禁电雷管和炸药混合运送。② 爆炸器材箱严禁累计叠放多层,有倾倒危险,或严禁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311、312条的规定。③ 爆炸器材严禁与人员混合运送。④ 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运输爆炸器材严禁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313条的规定。⑤严禁在交接班、人员上下井时间运送爆炸器材。⑥爆炸器材严禁暂时存放在井口房、井底车场。⑦ 从爆炸器材发放库向工作地点运送爆炸器材,由非爆破工运送时必须由具有安全资格证书的爆破工监护;必须使用专用符合规定的容器;火药、雷管必须分装分运。⑧井上、井下接触爆炸材料的人员,必须穿棉布或抗静电衣服。

6、使用

(1)按矿井瓦斯等级选用煤矿许用的炸药和雷管,不得使用过期或变质的爆破材料,当班剩余的火工品必须交回炸药仓库。(2)爆破工必须把炸药和雷管分开存放在专用的爆破材料箱内,并加锁,放到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

(3)装药前必须清除炮眼内的煤粉或岩粉,再用木质或竹质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不得冲撞或捣实,严禁使用铁质和塑料炮棍,装药后必须把电雷管脚线悬空,电雷管脚线和放炮母线禁止与各种设备导线相接触。

(4)炮眼应用水泡泥封堵,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严禁爆破。

(5)井下爆破必须使用矿用防爆型发炮器,发炮器的把手钥匙,必须由爆破工专人专用;

(6)爆破后经过充分通风,爆破员瓦斯检查员和班组长先进入放炮地点,应检查有无冒顶、危石、支护破坏和瞎炮现象。如果发现应及时处理。

煤矿技术科管理规范 篇7

新世纪以来, 我国的煤炭工业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断改进, 虽然对安全的重视不断提高, 但是伤亡事故却仍旧时常发生, 重大的恶性事故也时有发生。发生的这些事故不仅让人民生命财产惨遭巨大的损失, 并且还在国内外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除了社会的因素、历史的因素、社会经济的因素之外, 不仅因为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的生产环境等直接原因, 而且还有更深层次的本质原因, 即管理原因。尤其是随着煤矿供电得电压等级的逐渐增高, 煤矿机电系统应用的方面也越来越广。曾经的先进设备如今已经完全落后, 煤矿原来的机电设备的能力显然不够, 导致经常出现大的机电事故, 给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1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煤矿机电设备问题

缺少保护机电设备的装置, 不能够达到《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有些煤矿企业为了使生产进度加快, 使得设备的实际运行负荷远远的超过了额定设计能力。维护人员很少重视机电设备的陈旧问题, 造成机电设备安全性能很差, 有很多的安全隐患存在, 使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加大。

1.2 缺少机电标准化的工作意识

一些煤矿没有专门管理机电标准化的人员, 即使拥有这样的人员, 大多也是兼职。甚至有些机电的职工标准化意识较低, 没有依照国家相关的标准对煤矿流动的设备及固定的设备来进行管理。与此同时, 在一些设备管理的环节上做的不够充分, 比如在采购、选型、验收和安装等环节, 设备的标志不全, 缺少相关的编号等等。

1.3 机电管理部门的问题

即使很多的煤矿都设立了煤矿机电科, 主要对机电生产和机电管理的工作负责, 但是, 许多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部门往往都忽视了机电设备技术的管理, 却只注重生产这一方面。不但导致机电管理网络时有中断现象发生, 还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缺乏管理机电的人员, 不能使得机电的专业组织健全, 从而使得机电管理部门的作用渐渐淡化。

1.4 需要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

基于煤矿企业自身的特点, 很多煤矿的技术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被迫只能招聘一些新的员工, 没有机电管理的经验, 同时专业素养不高, 技术水平也偏低, 还经常发生违章作业, 导致机电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

2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合理应用

2.1 加大对煤矿机电安全的科技投入

当前煤矿企业频繁发生机电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机电安全管理的技术落后。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目的是确保煤矿机电的安全, 进行相关计划、决策、控制和组织等活动。对机电安全的投入资金要合理地进行安排是使经济效益提高、使安全生产搞好的重要方式。使安全科研的投入加大是加大安全科技投入至关重要的一点。安全技术的专项经费一定要全用来改善机电安全的生产条件。还要积极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煤矿、矿山企业的各级主管部门, 对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要认真贯彻, 坚持“管理、培训、装备”三并重的原则, 实施“安全、高效发展”战略, 基本方法为“完善标准, 整章建制, 责任落实, 对安全管理的行为从严规范、业务保安的行为、员工操作的行为”, 对干部员工队伍建设、重大灾害防治、安全管理示范矿井三项工作要重点突出, 使安全监察、安全责任、安全文化、技术支撑、制度标准、激励约束的六大保障体系彻底完善, 目标要明确, 信念要坚定。所有人员都参与进去打一场关于安全生产的持久战, 提供安全保障的工作思路为了使安全生产年的各项任务能够圆满的完成。同时, 国家机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通过相关渠道, 争取使煤矿山机电生产科技的投入加大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技术创新计划、高技术产业化中。

2.2 机电结构体系的构建

机电结构体系的合理构建是保证机电能够运行平稳的基础, 对煤矿的机电系统来说。不光要满足电网高效的要求并且还要满足电源可靠的要求。使用双电源、双回路得供电方式是使可靠性提高的最有效手段。因此我们要确保煤矿有两路独立的电源线路, 任何一回路出现故障时, 另外一回路可以担负煤矿的全部负荷, 当一回路正常运行时, 另一回路一定要带电备用;对主要通风机、一定要有专用的双回路对于瓦斯抽放泵等重要的一类设备, 要有同等可靠的双电源对其辅助的设备及控制同路与主设备之间。其次要对供电电源合理的选择, 因为电源的二段母线在分列运行时, 与二段母线的馈电线路相接才可以构成双回路的电源, 这是由一个电源变电所引出回路电源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论证所选电源的可靠性时.除了要注意环境的距离和电源的容量以外, 还应对电源变电所的运行方式注意。

2.3 实现机电运行的安全监控

装备煤矿机电系统要用机电监测监控系统, 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电网的安全参量进行实时的监测, 这将使煤矿电气自动化水平极大程度的提高。例如福建省煤炭资源的条件比较复杂, 煤层的厚度不一, 很难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 福建煤电所属的矿井也是如此。对于如今煤炭价格的低迷情况, 公司应科技兴矿, 使生产水平提高。在公司设备最先进、科技含量最高的两个省级重点工程———昌福山煤矿矿井、高陂煤矿建设的过程中, 公司对各种各样的节能新设备, 安全风险评估、安装安全监控等各项管理系统进行推广, 使安全管理的水平得到提高, 创下福建省年产21万t以上矿井建设周期的最短纪录, 仅用3年11个月的时间完成矿井立项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不停的进行科技的投入, 逐步改善安全生产的状况。使用安全综合的监控系统, 可以实时的监控整体的生产环境, 及时把存在的安全隐患排除。

2.4 促进机电设备安全制度建设

制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约谈、隐患问责、管理人员下井、领导干部联点包矿、整合矿井过渡期的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当做一项课题来研究安全管理、安全制度, 实施安全制度, 构建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建立总经理安全办公例会的制度, 以便使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解决, 安排部署中长期的安全工作。对通风区队长兼矿长助理的制度要严格落实, 加强矿井“一通三防”的工作;使总工程师在矿井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能够突出, 调整为行政“二把手”把高瓦斯矿井的总工程师;对“六长”配备高度重视, 加强“六长”的安全资质培训, 充实矿井的专业技术力量。对安全生产的责任要严格的落实, 对安全事故问责和绩效考核的力度要加大;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大打安全生产翻身仗”的活动结合起来, 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安全管理问题大讨论”;开展群众工作和“工人先锋号”的班组竞赛、“安康杯”的竞赛, 打造以安全为宗旨的企业文化。使教学管理制度和培训机构章程修订完善, 坚持培训计划完成情况与单位安全绩效相挂钩, 把培训结果当做学员个人安全技能账户的考核依据。

3 结语

总而言之,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的生产中永远不变的主题。要想让企业长远的发展, 一定要保证安全生产。发展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工作, 很大程度的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进而使煤矿企业的发展更加顺利。但在机电技术管理的工作中依然有很多不足, 造成一定的影响对安全生产, 所以, 要加强机电技术管理的工作, 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 确保在安全生产的同时还使企业的发展健康长远。

参考文献

[1]王金力.加强科学管理, 建设现代化煤矿[J].神东科技, 2009, 2 (1) :36~38.

[2]田丰, 余天龙.两种机械电气设备调试程序的分析比较[J].华东电力, 2010 (06) :23~25.

煤矿技术科管理规范 篇8

1、中国煤矿安全的现状

伴随着煤矿资源开采的增长。其发展也有明显的问题出现。

a) 煤矿安全生产取得了一些进步。这种进步主要表现为安全质量量化标准的提高,安全质量标准随着煤矿资源开采技术的成熟,其提高成为了满足开采内部需求、开采工人和煤矿集团生产安全的必然。在开采过程中大型的百吨煤开采死亡的人数大大减少了。

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取得了进步;

b) 煤矿安全生产仍然有不足。煤矿开采天然带有一定隐患。这种要深入地下,配合人工和机电进行挖掘作业的工作必须要二者完全配合才能减少事故发生。煤矿资源的开采随着开采技术的支持,不断扩建和改造,以满足工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2、常见的煤矿机电问题

2.1实践执行和法律规范有一定差距

煤矿的矿井管理规范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例如关于电动机周围瓦斯浓度的规定“电动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关于电机机头和机尾的规范标准认为,关于检修和操作“机头、机尾处的支护完整牢固;附近5m以内无杂物、浮煤、浮渣、洒水设施齐全无损;机头、机尾的电气设备处如有淋水,必须妥善遮盖,防止受潮接地;锚固装置牢固可靠。”这些规定规范煤矿机电系统的各个方面。但是,安全规范和实践操作有一定差距,往往安全规范到位了,但是实践操作并没有很好地执行。很多企业一方面因为经济原因,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资本用以检测和固修机电系统。另一方面,专业机电系统抢修人才比较少,不利于机电系统安全运行的操作。机电系统的监管技术人员往往存在着安全事故较少发生的心理,等到事故发生后才知道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没有真正深入了解安全事故的隐患,并深入矿井,进行实践考察和操作。

2.2专业化技术人员缺乏

煤矿矿井机电系统的操作要求一定的文化基础和长时间的生产实践经验。生产经验来自于常年第一线工作岗位和在机电系统各个部位的轮岗,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机电系统各个部分的操作,例如信号装置、防爆电器装备、刮板链等等的运行。文化知识指的是有些岗位必须持证上岗,必须懂得文化知识和考级。这种考级的岗位往往要求不断获取新的知识进行每年的考级考试,以达到发展的要求。实际上,中国的煤矿开采仍然是粗放式作业,除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带来的用工潮以外,还有不断的人员流失和关键操作部门的专业化人员缺乏。普遍性的缺乏知识和专业化水平。对于机电设备的学习和操作都有一定的熟练磨合期。机电设备的运行和保修得不到专业化的支持,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2.3缺乏对位监管 安全事故频发

煤矿机电设备运行要求整个系统的运行相互配合。但是在煤矿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管理效果并不明显,例如试运行中对牵引链紧松程度,是否跳动、刮底、跑偏、飘链等问题缺乏观察。班长、电钳工共同处理问题时间较少,处理问题时停机信号的发出并不明显。往往会出现超负荷运转、闷车;电气、机械部件温度超限或运转声音不正常;液力偶合器的易溶塞溶化或其油(液)质喷出;大木料、金属支柱、荆笆、假顶网、大块煤矸等异物快到机头;运输巷转载机或下台刮板输送机停止;信号不明或发现有人在刮板输送机上等情况预计不足,缺乏应对方案。机电设备都有其自己运行的规律和生命周期,仅仅只关注关键部位如抽水、挖掘的设施运转,不能满足机电设备综合管理的内在需求。

在维修和抢修过程中,因为对上述情况认识不足造成的安全事故非常多。不仅是因为机电系统本身的安全问题造成人员伤亡,而且对于因为机电系统安全隐患没有良好解决,给其它后续采矿、运送造成的人员安全损失也非常巨大,非常不利于整个矿区的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

3、煤矿的安全生产依赖良好的机电技术

3.1认真履行机电设备的管理义务

煤矿安全生产关于煤矿机电设备的规定非常详实,但是在中国的安全规范执行并不十分乐观。因为没有良好执行安全生产规范而造成的人员伤亡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对于法律规范的执行主要来自于煤矿集团的综合管理。综合管理的加强是解决操作第一线实践问题的钥匙。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管主要采用的惩处和奖励机制、具体的惩罚和奖励内容各个煤矿不同。但是,煤矿开采私人老板对安全生产的重视明显不足。私人资本逐利的本性往往会压缩各个部门运行的资金。对于机电设备的监管和维修投入资金往往不能满足开采增长的需求。机电设备的更新跟不上煤矿开采速度,极大地影响了煤矿的开采效率,并威胁了开采人员的生命。必须要加强煤矿集团对开采作业的资金投入,让资金投入给煤矿机电设备带来实在实惠。更新设备、加强管理、理性开采,才是煤矿开采的有效方法。认真履行机电设备的管理义务,缩小实践执行和法律规范的差距。

3.2构建合理体系 提高专业化人员水平

机电设备的操作不仅仅要求机电设备的更新和维修保养,对于专业化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专业化人员的缺乏是制约机电管理和操作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机电系统整个供电效率、瓦斯浓度、排水措施、传送运送都要构建科学的体系。各个环节相互配合,集中管理。利用网络信息系统,实施实时监控。专业化人员的培养要加强,加大在人员培养方面的资金投入。例如选择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知识功底较强的人参加培训和考证。指导和带领其他人员提高专业化素质。对于操作水平较高的一线工人实行奖励条例等。营造安全的专业化氛围,提高开采效率。机电系统的操作并不仅仅是具体操作问题,监管和操作的结合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定时进行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合理利用设备,进行一定休息会更有利于延长机器的工作寿命。

上一篇:《杂记》400字作文下一篇:把握学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