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青春之歌读后感(精选7篇)
刚刚开始阅读韩寒的时事评论集《青春》,乍一看,感觉这是一部贴近百姓生活的、实事求是的作品,说的都是大白话、大实话,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空洞的议论,有的只是散落在平凡生活里的点滴感触,让人有切肤的共鸣。读者由此可以断定,生活是不无无奈的,但正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
《青春》:为了弄清富士康公司员工纷纷跳楼的原因及动机,作者从身边找样本。他列举了两位朋友的多方面的情况来展现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收入较低或很低,除了解决温饱,其他什么也办不到,日子过得紧巴巴。与那些员工一样,他们没有人生的希望和憧憬,没有梦想,现实的无奈阻断了一切通往美好的道路。
《他人的生活》:文中写到“屁民”(尤其是农民工兄弟)生活的不易与艰辛。作者为他们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叫屈,为他们作为社会建设者不能受到尊重与体恤而不平,为为恃强凌弱的卑劣行径感到羞耻并进行讽刺。“屁民”只是在争取应有的正义和权益,从来不是公正与权力,可见,我们的文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马上会跌,跌破一千》:作者描述了在通货膨胀盛行的社会大环境中的切身感受——钱不经花。文中写到自己盼房价、油价等等“跌”的种种心理活动,可是价钱虚高,不降反升,为父母买房使得作者沦为房奴。在当今时代,房价居高不下的确成为人们焦头烂额的问题,本文将其中感慨与无奈生动地表现出来。
《必须抵制法国货》:萨科齐私自会见**,公然侵犯中国国家主权,中法外交迎来“微妙期”。网友们认为:给法国点颜色看看的方式是抵制法国货。在青年人、尤其是“愤青”看来,抵制法国货是必不可少的爱国行为。对此,我表示理解,却不敢苟同。“爱国”是一种情怀,一种态度,一种镂刻在灵魂中的精神。
《五毛现形记》:“五毛党读者”的现形令作者深感失望。姑且不论媚俗的哗众取宠、自欺欺人之可笑与浅薄。进而言之,如果一部作品是否受欢迎无关痛痒(至少关乎作者的名誉及人生价值),那么一项政策是否真正体现民意就关乎民生社稷了。然而,在推行政策之前,官方的“调查”结果往往名不副实。我们的极少数所谓的“政绩”其实是不能实事求是的、虚张声势的“面子工程”。试问,“面子政绩”将本该成为重中之重的民意置于何等地位?我们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老百姓的意愿是不是应该获得更多的尊重?而不是刻意制造花哨的效果来糊弄老百姓。“民主”不该是一句空洞的、讨巧的口号,反之,应当落实到老百姓平常生活的细小处,让每一个百姓都从中得到实惠,并愿意对政府托付自己的信赖。这才是真正的“保障与改善民生”。这样,百姓的心会与政府走得更近,贴心的政府会更加受到拥戴,政府的公信力也由此建立。另外,若是这般弄虚作假的卑劣行径蔓延至全社会,后果之严重令人不寒而栗。
《直辖市小费若干问答》:作者讨论了北京收取排污费的若干问题。其中,令我感兴趣的是两个问题。其一:为何收费得到了大批人群的支持?我认同作者将其归结为“贫富差距”的说法。那些开不起车的人心理失衡,恨不得富裕阶层多出点血才舒坦。其实,只需稍加推敲就会明白这种短视行为之愚昧。其二:为何收费后空气质量提不高?是不是收来的费用没有被用于治理环境,而是被部分当权者中饱私囊,用于“充实”骄奢放荡的生活?我由此想到,很多地方的高速,早就靠收取买路费收回了成本,却还在无止境地有偿开放。事实上,收钱也无可厚非,关键是钱要能够用对地方。否则不真成了苛捐杂税?
《来自某市的神秘公司》:这是个有背景的公司,它有贷款修路的信誉和魄力,有底气向公众收取高昂的费用,神秘公司“左右着政府和国际形势的走向”,政府盼着从它那里获得不菲的财政收入,自然要对它敬畏几分。可苦了车主要为通行费买单。不过,这也体现了他们的尊严,让他们能够扬眉吐气地上路,也好。
《山寨立法》:先说山寨,别国的山寨都是把他人的精髓借鉴过来,加入自己的思考,在创新为新的科技产品;而我们的山寨则是直接抄袭他人的成果。这样一种卑劣的社会风尚可能风靡一时,却难以长期独领风骚。待到法律法规完善,恐怕风头已过。所以说,山寨立法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真不必太花心思。《杭州的交通事故》、《应养成上车就系安全带的习惯》:两文都是针对行车安全发表见解,警示世人。前者谈论的是超速行驶。作者指出:安全驾驶是首要前提。超速不是绝对禁止,而且要绝对禁止也不太可能,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安全的地方。后者建议国产电视剧演员要养成系安全带的习惯,为公众作好表率。
《需要真相、还是需要符合需要的真相》:针对钱村长离奇死亡一案的官方解释“无逻辑可言”。很多时候,公众得到的真相就是这样,并不“符合需要”。我们无法知道,这真相背后是否有所隐瞒,或者,用时髦一些的说法:“被和谐”。毕竟,我们希望这个社会还能有一种叫做“正义”的力量来主持公道,而不要让弱势群体的生命与尊严,成为强权压迫下的牺牲品;也不要让那些真正为民着想、为民请愿的,性情耿直的好官因得罪权贵而被排挤,甚至丢了性命。人的生命与尊严不该被视如草芥,如果我们铭记这点,“冤假错案”会不会少一些?只有当每个人都被视作“人”的时候,我们的社会才是真正和谐的。
《株洲垮桥事故》:爆破方为了节约成本,爆破过程不规范,导致桥体坍塌。作者在解析事件信息时,义愤填膺,以讽刺的口吻,说了一句最切中要害的话:“和吃喝玩乐有关的,不用考虑预算;和群众安全有关的,考虑不用预算。”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这世上偏偏有太多像这样见利忘义、草菅人命的卑鄙行径。叫人不寒而栗!他们心中丝毫没有对群众生命安全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一颗心不停地在钱眼儿里打转,工程成本被不合理地缩减。开放的市场经济使人性的冷漠和自私暴露无遗。周立波说得好:“道德只能让有道德的人成为好人而法律能让所有的人都成为好人!”所以立法要跟上。《系统提醒你,以下内容包含不良信息》:互联网的开放使得群众参与社会生活的渠道拓宽,他们纷纷对公共事件评头论足,与领导阶层的分歧随之产生。也容易偏离中央精神,造成“队伍不好带”的困境。为了跨域这个瓶颈,就以保护青少年为借口,使用高科技手段过滤不良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紧箍咒”无疑有越念越紧的趋势。《建国大业》:艺人纷纷转变国籍,暴露了中国体制缺陷。中国的生活成本高、税费标准高,老百姓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看见明星为避税减压而移民国外自然会不乐意。平心而论,中国有许多未解决的社会矛盾(如贫富差距),人民幸福指数不高。若不及时改善,必将流失更多国民,最后失去的就是政府的公信力。
《倒钩案》:交警大队委派非法营运协查人员“钓鱼”执法的事件,一经当事人披露,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司法部门即刻组织力量展开调查。涉案的执法部门非但不反思,还强词狡辩、推卸责任,令人心寒。协查人员利用私家车主的公德心进行欺诈,作者称为“诬良为娼”。这年头,好人难做,天理何在!《关于几部影片》、《爱的代价》:两文均为影评文章。前者列举了几部影片并逐一评价、打分,褒贬不一。赞扬了前两部科幻作品出彩的想象力,贬斥了历史题材喜剧流于庸俗与肤浅。后者评述《战国》极尽煽情荒唐之能事。纵观当今电影市场,票房与导演演员名誉的相关度远大于与剧本质量、技术含量的相关度。
《G8高速公路》:路名频繁变脸,十分考验愚民们的脑力。而最荒唐的事情还在于:平均每换一块路牌耗资四万!小小一块铁皮值四万,难道这就是政府的实事工程?纳税人的血汗钱就理所当然地被花在这所谓的“市政建设”上?财政支出的效率值得深思。还有,四万元真是用于购买和安装铁皮?唯执行者心知肚明。
《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G8高速公路》中提到的换路牌一事,被重新解释。即便如此,从情理和耗资上依旧经不起推敲。官方的说辞总是不绝于耳,与其说是给公众交代,不如说是掩人耳目。就算说法属实,决策者也不免受诟病。他们不会分轻重缓急,不会开源节流。作者因此建议用电子屏幕代替路牌。
《谷歌侵权门》等4篇:这些文章都是针对各大网站的版权侵犯行为作出的申诉。作家维权理所当然,我只是要向作者陈述一个事实,说明作者指责读者不肯花钱买书之不合理:对于收入中下的工薪阶层而言,若是养成读书习惯,每月在购书上的花费要几百元,确实是不小的支出,这就是网络免费阅读受欢迎的原因。
《你知道的》:作者曾与现代诗人们吵得不可开交,过去的他热衷于铲除异己,一副“愤青”的面孔。如今,他感到不妥,并郑重地向对手们道歉,这体现出他心智的成熟。就像他在文中所言:“文化不能排他,也不能代替别人做出选择”。我相信,理性应该随时地占主导地位,一个眼里揉得进沙的人才是真汉子。
《荆州挟尸要价》:挟尸要价的冷血和硬气来自于捞尸公司的政府背景。真正贪得无厌的是他们的政府后台,而他们不过稍揩了一点油。利益的驱动让他们厚颜无耻地敛取不义之财。说“不义”不仅因挟尸要价有违人道,更因他们有可能为一己之私放弃抢救伤者。但有关部门的不作为暴露了他们在暗地里与捞尸公司沆瀣一气。
《我在上海,活得很好》: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没有了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无处安放的乡愁,有一份无法排遣的惆怅情愫,让怀旧成为了奢侈的妄想。在光鲜亮丽的城市背后,大多数外乡人都无法拥有体面舒适的生活。他们饱含辛酸地在城市的夹缝中艰难地求生存。我困惑了,这难道就是我们一直在宣扬的“以人为本”?
《城市,让生活更糟糕——嘉定区世博论坛演讲稿》:很多农村人都想要挤破脑袋往城市进军,为的就是那一张身份标签,然而,只有身陷其中的人才明白中间的苦处:城市的生活成本高,包括油价、房价等的刚性需求,价格居高不下,使得许多人的理想迫于生存压力而无奈破灭。这时候其实需要政府能够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然而,政府似乎只有在对待别国时才会慷慨,而反过来向自己的百姓讨税。这种高姿态在外交上赢得了掌声,却让百姓吃了亏。
(以下篇目顺序与原书的目录顺序相反)
《纪念母校——致青春预备役》:这是全书的末篇,为母校松江二中校庆而作。文章回忆了曾在母校的生活,讲述了对老师的感激和对母校的深情厚谊。给予学弟学妹的经验之谈很是中肯和实用。比如,“一定要热爱学习”,“学会生存”,“要做个好人”,要挺直腰杆,光明磊落、地走向社会等。令读者获益匪浅!
《莫名,我就仇恨你》;“你”指韩国。文中称69圣战为青年与少年的互掐内斗。作者一改往日犀利的笔锋,鼓励大朋友小朋友和睦共处,彼此体谅,而不要把“爱国”停留于肤浅。说到因韩国掠夺我们的文化而仇视它有失偏颇。因为有些事实是被夸大、捏造的。也提到了对韩国的看法,指出了其值得尊重的方面。
《一些琐事》:本文提及了两件事。其一,关于作者主编的文艺杂志《独唱团》即将出版发行以及与之相关的各项事宜,给予读者的一个交代。目的在于,希望读者对《独唱团》降低期望:它终究只是一本文艺读本,无法承载很多人的改变现状、改善社会的期望。其二,混凝土隔离墩存在安全隐患,望火速整改。
《夏安,回见,勿念》:本文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只是对若干事件做了简明的交代。我主要谈谈对于娱乐策划公司利用韩寒文章被删大打广告的想法。其实,利用公众人物的动态,制造夺人眼球的新闻,是普遍的现象。然而,极易产生对公众的误导,是不负责任的做法,用作者的话说就是:玷污了被删除的文章。
《左小祖咒:悲伤地坐在你身旁》:本文评论左小祖咒的音乐,作者表示部分地接受左的创作,并称他为优秀的词作者,即诗人。在我的印象里,韩寒总是习惯于用批判眼光生活,能够得到他的肯定的人必定不同凡响。我从来没有听过左的名字,便由此去听他的歌。其中一些歌词的确很独特,融入了有深度的思考。
《春天的故事》:文章以歌名为题,颇夺人眼球。记叙了春节中的二三事。其中看电影、高速公路换指示牌,在前面多次提及。大量笔墨用于品评春晚,褒贬不一。作者不客气地说春晚不再能引领潮流,是个笑料。对它被植入太多政治性目的和元素而感到无奈及讽刺。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春晚媚俗化、政治化的弱点。
《毫无保留》、《必须竖中指》等与赛车相关。然而作者遇到的问题却具有推而广之的意义。如:当个人对阵强大的官方机构,一旦产生分歧,或是权益受损,总要打碎牙往肚里咽;制定规则时,总是对弱者特别照顾,并强迫强者适应之,导致比赛不能体现公平性。这对于制定政策如何调节各方利益,也有借鉴意义。
《遗憾的比赛》:作者的赛车本来性能就差,勉强得了1分。可这可怜的1分也因违规“超速”而被取消。这是传感仪出了问题,是组委会的责任,却要车主来承担,显得很不公平,令作者十分遗憾。
《致徐浪:生活像跳楼一样往下延续》;徐浪身前经历了最好的时光。如果我们也能把生活的时光看作最好的,就好了。
《被迫盼世博》:本文写了自己遭遇到处封路、修路的窘迫情境,导致导航仪“晕菜”,自己出门行车一公里,却绕来绕去走了那么多的冤枉路。为迎接世博会而推进市政建设,本无可厚非,但因此给车主带来的不便又该谁来负责?毕竟,车主是交了通行费的。换句话说,若是外国友人见到此番窘态又会作何感想?
《关于小书店》:本文是对公众和媒体关于作者自己经营的小书店的质疑和揣测的解释和回应。文章谈及了书店的命名、开店的动机和签名的真伪等问题。言辞诚恳,娓娓道来。相信读了这篇文章的人,都会觉得他们的种种疑问是多么得不堪一击。作者奉劝那些喜欢爆料却又无料可爆的人把他们的想象力用于创作。
《答记者问:送点土特产》:本文是就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回答外媒提问。作者的回答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根本,读来令人深感畅快。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文化部门对作品的审查标准。其实,标准应该放宽一点,让那些批评的好作品也能够得到扶持,进入公众的视野。这样,我们才能拿得出东西和外国抗衡。
《感谢你,孔子》:《孔子》票房失败的结局,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孔子》剧组受到了如飞絮般绵绵不断的差评。观众认为,影片彻底颠覆了孔圣人的形象,是对先圣的大不敬,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反过来讲,这部影片的受挫是我们的电影市场走向更高台阶的一个象征,说明电影事业的发展必须注重人文气息。
《你是小明吗?》:最近网络上充斥着五毛党的身影。他们被作者称为廉价出卖灵魂的人。五毛党的工资待遇下调,使得他们更加勤奋地工作,于是便出现了网友被他们围观的窘迫局面。每个政府都有为它们宣传造势的人,这情有可原。关键在于,自愿发布正面舆论者也被误认为是五毛,就有些冤,不过也没有办法。
《看<孔子>》:本文是影片《孔子》的影评文字,作者对这部影片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说教的台词没有感染力;孔子的团队的凝聚力从何而来也令人费解,甚至为表现凝聚力而刻意设置的桥段,反而彰显了制片方和导演的愚昧。剧情时常没有铺垫、毫无逻辑可言。另外,推开影片本身去看,它的意义也很空洞。
《我只是在探索》:本文把诸多社会新闻汇聚在一起。提到了土方车几乎每天都压死人;禁止黑势力在上海市立足;在必要的情况下,上海车辆可能单双号限行等等。详细谈论了对于谷歌侵权和退出中国市场的看法;批评了政府出台政策却不对标准作出明确解释的弊病。用语略带幽默俏皮,看得出作者的思考很深入。
《2010新年随想》:开篇写答记者问,隐晦地表达出,其实我们这一代人并不如媒体舆论宣传的那样有担当、有思想和富于希望。随后,提到了对于接受专访的态度。作者自称是一介书生,“在这个又痛又痒的世界里写了一些不痛不痒的文章而已。”然而,正是这些文章令他崭露头角,收获了极大的关注和认可。
《给点咸菜吃》:本文就电动摩托车(电瓶车)收费实行新标准,增加车主的经济负担,表示不支持。恰如作者所言,这些车主的经济状况并不富裕,他们都属于是弱势群体,有关部门想从他们手上捞取点油水的想法实在不可取。作者用吃咸菜作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慎重考虑,调整决策。
《拍一拍身上的土》:本文是针对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的影评。作者开篇就说出了他的感受:真的很土。虽说影片加入了很多“与时俱进”的元素,却像是硬生生地嵌入的,与影片主题格格不入,纯属媚俗之作。它或许能博浅薄观众的好评,却丝毫没有电影该有的思想深度。作者只肯定了演员的技术和导演的策略。
《诸恶与众善》:作者认为,红十字会收到的用于震灾的社会捐款,有没有花在该花的地方依然令人困惑不解。尽管如此,只要我们明白,行善是为了给予这世界以希望,是为了救赎我们曾经犯下的罪孽,是一件富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就有了始终坚持善行的勇气和决心。善良终将战胜邪恶,成为健康社会的风向标!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人到中年时, 为了了解学生, 还得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了二十五岁成功人士覃彪喜的大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读罢我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作者结合自己在大学、求职及工作生涯的经历, 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独特的想法与经验。我们的学生不爱学习, 是因为他们没有搞清楚上大学的目的, 不知道读大学读什么, 究竟怎么读。本书作者覃彪喜在中国体制下, 和我们所有的大学生一样, 努力学习书本知识, 并按自己的规划获得巨大成功, 这是一本全面描述当今中国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以及高等教育现实与对策的好书。
以下是我的一些读书心得, 愿和各位同学一起分享。
一、关于专业
“学校无高低, 专业无冷热。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认为, 你代表了你的学校或者你的专业。千万不要因为你是名牌大学或者热门专业而沾沾自喜, 也大可不必因为你的学校不好或者专业冷门而妄自菲薄。”希望同学们以一种新的姿态重新面对我们的学校和专业, 爱我们所选择的路, 并朝着它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回过头来看时, 你们会欣慰, 会感激那及时的领悟。
二、关于学习
首先, 在课堂上要尽量抓住机会跟老师交流。
其次, 听讲座也是一种与大师进行思想对话的重要方式。聆听讲座并不可能学到系统的知识, 但是一场好的讲座或许可以让我们获得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 对于某一些具体的问题可能获得某些平常我们很难获得的真知灼见。
再次, 读大学, 除了读大师, 最重要的便是图书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真正意义上的读过大学, 是在图书馆里认认真真、安安心心地读过几本受益终身的书。要多读好书, 读大师的书, 看书的过程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思想的享受。
三、关于社团
踏进大学的校门, 各色社团像万花筒一样呈现在眼前, 新生或呆萌或高冷, 老生或沉着或热情。各社团在招新的时候也是使出浑身解数, 新生们犹豫不决, 徘徊左右, 不知如何取舍。大学区别于校园之外的显著特点就是会有相当数量的社团。因为有才能的人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 所以大学时代至少应加入一个社团。依据自己特长加入一个社团, 承担一定的领导职务, 做一些组织策划工作以便展现、加强、提升自己的独立工作的能力, 另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做普通成员, 以扩充自身视野, 体验一下做普通成员的感觉。
四、关于挣钱
不用急于大学挣钱, 因为世上有挣不完的钱, 在校生的劳动力很廉价;即便毕业以后也有很多机会去积累工作经验, 毕业以后很快也能学会读大学期间通过社会实践好不容易才明白的东西。挣钱、社会实践与学习的关系要看哪种事物不复再来。
五、关于校园爱情
花开堪折方须折, 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期而至的, 我们可以期待爱情, 但不可以制造……越是寂寞, 越要经得住考验, 更要时刻警惕爱情。爱情是需要境界的, 泰戈尔说:“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撑着伞。”
六、关于考证
不要成为证书的奴隶, 但毕业证学位证除外。各种证书可以证明自己很牢固地掌握了书本知识, 但各种技能必须在实践中磨炼, 所以说, 证书很重要, 能力更重要。
七、关于创业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我们一定要有创业的勇气和魄力。如果你一直满足于给别人打工, 那么, 即使你工资再高, 也永远只是一个可怜的穷光蛋。日常生活中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之外, 你还可以通过兼职来积攒一些社会经验, 通过与人的交流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状态, 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将来创业创新作计划。
八、关于职业规划
虽然提倡早规划、早打算, 但今后能够在哪方面有所作为, 最后还是听从自身所拥有的最擅长最有能力的意志召唤。鲁讯与孙中山本来都想当个医生, 毛泽东的父亲给儿子职业规划的是帐房先生, 他自己本来是想当个教书先生, 可后来却成了“红太阳”从了政, 而鲁迅也从了文, 可见规划真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九、关于读大学的意义
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 现实虽然残酷, 但读大学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能够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段, 获得一生中唯一一次集中而大量学习知识、提升思想的机会。若遇暂不能改变社会现实的时候, 只能选择妥协, 千万不要轻言放弃。妥协不等于软弱, 它在某些时候甚至就是勇敢, 所以放弃大学比读大学更难改变命运。我们必须明白社会差距不是读完一个大学就能够弥补得了的, 可能会付出一生的代价。读完大学, 我们必须有独立的思想, 有创新的胆识, 才能够取得个人的成功, 并用自己的成功一点一滴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诚然, 一本书不是灵丹妙药, 也许在一些人眼里, 它只是一本普通的励志书, 或者只是一碗心灵鸡汤而已, 但是当我认真看完了这本书以后, 我觉得对我们高职生还是有不少启发的。所以, 不论我们学的是什么专业, 不论专业冷热与否, 好好地看看吧, 因为它会带给我们很多启发。请热爱课堂, 热爱图书馆吧, 因为那里才是大学的精神地标!
摘要:没读过大学的, 无限向往, 上过大学却又很迷茫。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怎么读?此读后心得就着力回答困扰着大学生们这个绕不开的话题。
写实绘画的经典在于捕捉到了所绘对象的精神所在。吴成伟的古典写实绘画一般都是以静谧的东方年轻女性为形象,通过对人物形象和神情进行细腻的描绘,赋予其东方文化的古典美,因而显得十分贴切。画面中的女子正值青春年少,不仅具有静若处子的古典气质,也具备一丝活泼灵动的现代都市知性气质。他将人物从纷杂的社会中抽离出来,描绘了她们安静的独处状态,还原了女人的柔情。她们无论是在斜倚的瞬间还是矗立着都是静谧的,这是吴成伟一贯的风格,再加上经典的黑白红颜色的使用,使得其更符合个人风格的表达,召唤了其隐藏在浮躁繁华之后最本真的女性美。而采用的超写实的手法也将这种美毫无保留地表现了出来。这种艺术的转化和淋漓尽致地描绘使得其作品既有了自己的风格,同时也保留了女性本身的东方意味。
区别于一般超写实绘画的是,吴成伟并不追求对于人物进行照片式地摹写,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转化和取舍,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打磨塑造,将东方的美学价值观和西方的古典主义风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符号化的艺术语言。因此,从造型上讲,吴成伟将画面中的人物的一颦一笑都刻画的惟妙惟肖、生动逼真,凸显了吴成伟扎实的写实功底。从色彩上来说,吴成伟的色彩层次十分丰富,用色低调沉稳。如服饰和布面的褶皱处理的十分具有质感,但吴成伟钟情于用红色和白色的对比进行表达,他对这两种颜色有着自己的深刻体会,并将色彩变成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的艺术语言。他画面中的红白不艳俗,不沉重,恰倒好处。正如少女的懵懂的内心,热情而纯洁。而从用光来看,画面的光源并不是单一的自然光线,而是经过吴成伟的思考之后在画面中进行了调和,目的是让整体色调更加典雅、柔和细腻,有着一丝朦胧的美。正是这样也形成他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古典主义中带有着强烈的东方意味的民族风情。
吴成伟以“惠安女”形象为题材的作品同样受到了艺术市场的强烈反响,他在2014年的新近之作《静静地守候》,在2014年嘉德秋拍中以448.5万的高价成交。画面中那美丽的惠安女子一如他既往作品中恬静柔美的女性形象,给人以平和舒畅之感。惠安女是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海边的一个特殊族群,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画面中这个水灵的女孩上身穿绣花襟衫,下身着阔大的藏蓝色裤子,具有很强的色彩感染力,吴成伟将惠安独特的服饰传统用精至入微的画笔描绘出来,同时又在这身民族服饰中赋予了一份岁月的沧桑。女孩静静的坐于船头,仿佛在等待着什么,一缕微光照耀过来,圣洁之感油然而生,这种圣洁正是画家要极力表现的东西。画家通过如此高超的技巧,将纯净的美诗意的升华到了一个崇高的境界。女性是吴成伟笔下最常刻画的艺术主体,他以自身对艺术的敏感,遵循客观的描绘,不遗余力的揭示女性那最微妙的美丽瞬间。在吴成伟平静的画面空间中,将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深刻的如此细腻,无疑证明了他在绘画艺术上的很高造诣,其缜密的视觉感知,使得他的作品在同时代古典主义写实流派中脱颖而出。
其实,吴成伟的从艺经历一开始就与古典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不断学习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的审美取向,在身处当代语境的强势进程中,他仍然保持了对于写实绘画和唯美主义的挚爱。
勇士啊,你没有死,你那嘹亮动人的呐喊,依旧回荡在曾被蹂躏的国土上。
——题记
我想要想象,那个一腔热血满脸悲愤的你。
那是远离家乡万里征战的我啊,中华民族的儿子,怎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祖国任人践踏。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多少人的无奈,多少人至死不瞑的双目,多少来自亲人的牵挂和眼泪啊。
死亡,呻吟,疼痛,冲锋,子弹从耳旁飞过的声音,一切的一切,常常让我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我的年迈的母亲还好吗?我的妻子和我还不会走路的孩子还平安吗?不,他们不好。他们饥饿,逃亡,担惊受怕。
除了这些在战场上厮杀的勇士,我知道,站在民族耻辱背后反抗的,还有千千万万的青年学子。
有这样一群人。幸好,有这样一群人,面对敌人的枪支,他们总是站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高举着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面对敌人的酷刑,他们宁愿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鲜血,也绝不像反动统治地低头;面对蒙在鼓里的中国百姓,他们废寝忘食的进行思想工作,壮大革命队伍。幸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勇敢的站了起来,承担起了拯救国家的重任。
《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些历史时期的爱国学生为背景,描写了以此大学生的一批爱国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反映了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烈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的崛起和分化。表现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不断更新自己,摆脱旧思想束缚的曲折成长过程。
林道静,一个弱小女子,弱小到放到只有她一个人的广场上,你也无法去想象她有什么特别之处。恰恰相反,林道静,青春洋溢着激情,挥洒着希望,蕴含着力量,年轻的声音唱响的是一曲铿锵嘹亮的青春之歌,冲破黎明前可怕的黑暗,怀着坚强不屈的灵魂迎接初升的太阳。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的成长表明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走过的一条曲折艰难的道路,作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革命者,经历了艰难的磨练和改造过程。她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她深受异母的凌辱和虐待,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反叛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为反抗不幸的命运离家出走,走上革命道路埋下了伏笔。林道静并不是一天就成为一个革命战士的,最初她是朵冰清玉洁的莲花,是一个小知识分子而已,在经历了两次铁窗中血与火的洗礼后在革命实践中变的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能坚持着自己的坚持,是林道静的感人之处。每当我读到她入狱时受到非常人所能忍受的折磨后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人生理念,坚持革命道路时,我深感自己认识的肤浅。她代表了中国革命时期的热血青年,书中的青年们,如同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在中国大地上谱出了一曲动人、激昂的青春乐曲。在书中,一个个鲜明的革命人物却一个个的牺牲,让心硬如石的人也为之哀泣。
在林道静入党之前她虽然忠于革命,但是内心却很迷茫,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在哪里。遇到卢嘉川、林红等人后,在她们的帮助下逐渐融入了革命中,但是党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对入党人员的考验是非常严格的,最苛刻的一项是要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孤独,她遇到了重重困难,身边的同志不断的死去,她也一次次死里逃生,没有人能告诉她下一步该怎样走,她只有靠自己一点点的摸索前进的道路,她坚持着,坚持孤独地走
下去,她有着信念知道自己将来不会孤独。那个时代让你拥有战胜孤独的勇气,那个时代让你奋勇向前。那个时代让你停不下来。它催着你向前、向前……因此在20世纪上半世纪青春躁动的中国,他们将自己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新中国的未来而奋斗。他们为他们那可爱而可惜的青春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他们为他们无怨无悔的青春而坚定前行。
《青春之歌》为读者展现了“九·一八”事变后,一批爱国主义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情景,细致的雕琢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而主人公林道静是一个从小寄人篱下的的青年,为了反抗命运,她凭着旺盛的革命热情在革命者的帮助下,从一个受尽凌辱的青年成长为一名有坚强内心,不畏强权的共产主义革命者。
回首现在,我们物质生活丰富,有着社会、家庭和朋友的照顾,不必为生存而担心;可我们的精神生活与林道静相比,却显得多么微不足道。林静道找到并坚定了自己的思想与信仰,实现了青春的价值。而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却很少有人把握住青春的价值:有些人把青春浪费在了网游的虚幻中,有些人把青春浪费在了颓废的酒吧,还有的人把青春献给懒惰与放弃。
每个人的青春都有着其特殊的价值,并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正值青春的我们应该无愧且无悔于青春,在这个人生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为收获一个美好的未来而播种下理想,并努力让它实现。可是我们又有几人真正做到了无愧青春呢,其实每个人的青春都有着自己的挫折与不顺,有的人在挫折中站了起来,而有的人却如脆弱的玻璃瓶经不起挫折的磨砺。青春期的我们有着鸿图之志,但我们的理想却不堪一击,在几次失败和教训之后就变得软弱与胆怯。玫瑰在破土前,只有在黑暗的土地里经受寒冷与寂寞的挑战,才能冲破大地,绽放自己的美。我们的理想也只有在挫折的不断锤炼下才能由普通的石头变成河蚌里发光的珍珠。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为之而艰苦奋斗,而理想是我们奋斗的动力。黄金时代就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应学习林道静,珍惜青春,把握时光,把握每一天的美好。只有不断奋斗,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才能有真正值得歌颂的美好青春。不论暴风雨来的多么猛烈,请做一只海燕,做一只高傲的海燕,在挫折与困难中前行,风吹的猛烈了就展开自己的翅膀,雨下的狂暴了就抬起自己不屈的头颅,面向暴风雨。
林道静,我以一个大男子的角度去思考,她就是一个弱小的女子,弱小到放到只有她一个人的广场上,你也无法去想象她有什么特别之处。恰恰相反,林道静,青春洋溢着激情,挥洒着希望,蕴含着力量,年轻的声音唱响的是一曲铿锵嘹亮的青春之歌,冲破黎明前可怕的黑暗,怀着坚强不屈的灵魂迎接初升的太阳。是那么的美,是那么的感人,那种青年特有的热情力量,那种为实现真理而不顾一切的勇气,那种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奋斗精神,无不展现她特有的美感。就是这种力量、勇气和不屈的精神,锻铸了一个使人景仰的“女战士”。我们的女主角的人生又是波澜壮阔、历尽沧桑的,壮阔到让很多男子汉萌生再世为人的念头,沧桑到让世界都改变了颜色。如果说她代表了中国革命时期的热血青年,书中的青年们,如同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在中国大地上谱出一曲动人、激昂的青春乐曲,在20世纪上半世纪青春躁动的中国,他们将自己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新中国的未来而奋斗。他们为他们那可爱又可惜的青春画了一个完美的句点。他们为他们无怨无悔的青春而坚定前行。
我们青年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书中那个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可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却与我们相隔的太远。也许现在,尤其改革开放后,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理想丧失的年代,也许有个人理想,但更多的是从身边耳濡目染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我们失去了社会理想,只剩下生存的需要、金钱的追求、权利的追逐,我们不为此而感到悲哀么?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我们不去苛求能像林道静一样的伟大,但也让我们的精神看起来更像是一种“精神”。多一点奉献、少一点索取,多一点勤俭、少一点浪费,多一点美好、少一点丑恶。古语云:“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奏响青春的每一个音符,让青春之歌响彻命运的每个章节。
对于我们现在已参加工作的青年来说,在学校,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而今作为煤矿人——新集煤矿的一份子,践行新集精神,把我们的矿上建设的更加美好,除了为理想而奋斗外,我们肩负着更多的是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不应该将目光拘于狭小的个人天地,这样的生活是苍白没有意义的,只有紧紧靠拢于企业的组织领导下,做好本职工作,鼓足干劲,为国家,为企业,为人民奉献个人的绵薄之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我们激情的青春。让我们青春担当得起“青春无悔”这四个字,当我们回首我们的青春,我们能够自豪而又骄傲的说“青春无悔”。
我们青年人是需要一点信仰的。林道静的成长与一年多的监狱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思想上更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用书中的话说是:“反动派把我们抓来不是让我们蹲监狱,而是让我们上了马克思主义大学”。信仰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阴暗的牢房,更照亮了前方曲折坎坷的道路。3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富了,但是人们也发现社会变了,社会矛盾激化,价值观裂变,出现了道德的迷失和信仰的错位。作为新一代青年人,我们要树立起我们的信仰,保持“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式,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由国家而天下,把个人的追求与整体的核心价值统一起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如是观,作如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们前进步伐。那青春之歌和着义勇军进行曲显得更加浑厚动听,那青春的热血映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更显耀眼夺目。
“青春”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公平,一生只给予我们一次机会。转瞬即逝、弥足而珍贵。但是每个人却将这仅有的一次“青春”的机会演绎各不相同。
青春是一首歌,一首嘹亮的歌,高声唱出青春的梦想。
青春是一首歌,一首豪迈的歌,尽情唱出青春的斗志。
《呼吸》正是这样一部作品, 温顿在这部作品中依旧是以他擅长少年成长题材向读者娓娓道来。小说背景是西澳海边的一个伐木小镇索亚 (Sawyer) , 位于温顿的小说《浅滩》 (Shallows, 1984) 和《转向》 (The Turning, 2004) 中多次出现的海边小镇安格鲁斯附近。
故事开始于作为主人公的中年急救人员布鲁斯·派克接到急救中心传来的一名少年自杀的救援消息, 这位名叫亚伦的少年早逝将主人公布鲁斯成长记忆勾起, 以倒叙的手法, 展开了故事。布鲁斯回忆起他和鲁尼的少年友谊和冒险经历。在索亚, 这个普普通通、枯燥乏味的西澳小镇上, 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布鲁斯和同伴鲁尼喜好冒险和刺激的行为。他们借此来排遣枯燥乏味的小镇生活的寂寞与无趣, 并在对冒险生活的共同向往和体验过程中结识、建立并加深了友谊。他们相互挑战对方在水下屏住呼吸的时间长短, 他们渴望在浩渺无尽的大海中冲浪。当两个狂野少年遇到对冲浪有着近乎宗教般虔诚的高手桑多 (Sando) 后, 他们对极限冲浪的追求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在桑多的引领下, 两个人的冲浪技术不断提升, 胆子也越来越大。他们经历了巨浪、鲨鱼等一系列惊险的场面, 甚至在相互竞争中为博得桑多的好感而互不相让、你追我赶。鲁尼在争斗中胜出, 当时15岁的布鲁斯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充满了挫败感。他与经常被桑多冷落在家中的妻子美国人伊娃同病相怜, 并与之发生了性关系。
伊娃曾经是滑雪运动员, 一次意外受伤使她不得不离开心爱的滑雪场。她从美国来到西澳这个没有雪的地方, 希望借此来忘掉过去。但是, 曾经的极限运动经历让她难以自拔, 她依旧对极限行为充满了渴望。她让派克和她玩自我窒息的性游戏, 希望从中体验极限的刺激和快乐, 满足自己的渴望。而陷入青春期, 青涩的派克无奈地卷入到这危险尚未察觉的游戏中难以自拔。少年派克在刺激和冒险中逐渐成长, 他在懊悔中努力使自己因竞争失败而留下的心灵伤口愈合。小说结尾时, 一心追求冒险生活的鲁尼在异国死于非命, 而沉溺于危险性游戏的伊娃则死于自我窒息。
这是一本关于冒险和成长的小说, 却并非一本普通的冒险和成长小说。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冒险带来的极限快乐以及由此带来的危险后果。主人公通过挑战极限来获得至高的刺激和快乐, 却从不考虑可能会失去什么。他们尽情地挑战极限:冲浪、滑雪、性和毒品交易, 但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置身于那种没有人可以全身而退的境地。派克是个天性孤独的男孩, 当他结识好动而有冒险冲动的鲁尼之后, 生活开始改变。而当他们遇到桑多, 一个30岁左右的冲浪高手以及他受过伤害的、情绪多变的妻子伊娃之后, 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满刺激, 同时也更加险象环生。[1]
读罢小说, 引人深思:追求极限, 寻求刺激真的值得罔顾生命, 不惜一切?结尾告诉读者, 一味追求这种极限的, 近乎疯狂的快乐是十分危险的, 会让人迷失自我, 甚至断送性命。
布鲁斯·派克的悬崖勒马, 规避潜在的风险, 活了下来, 才有这倒叙的故事, 也才引发笔者的思考。蔑视自然、冲破极限只为追求快乐, 在温顿看来是极不平常的, 人类应当有所畏惧。无所畏惧的人最终只会招致自身的灭亡。正如温顿在接受刘云秋访问[2]中提到的:“布鲁斯·派克通过有意识的自我管理, 也可以说是种自律, 来实现内外兼修。这一过程虽说枯燥乏味, 但对于他时刻保持理智和实干却又必不可少。除了自律, 他能从广袤的自然世界中获得乐趣, 尤其当他去感受大海那无穷的自然魅力的时候。我想, 正是这种感受使他忆起儿时的天真……在童年时代, 他有惊奇。在青年时期, 他为追求身体极限和冒险而紧张狂喜。到了中年, 只剩下他自己考虑不同的极限和依靠那最初的惊奇来支撑自己的勇气。对他来说, 没有简单的救赎可言。”布鲁斯·派克能够活着, 在笔者看来, 很大程度上, 就是一种幸福, 使得他还能有机会反思自己所经历的一切。
温顿使用了“呼吸”这一意象来突出主题, 派克和鲁尼的相识就是一场水下闭气竞争的结果。他们冲浪时被浪头打翻失去呼吸, 派克和伊娃玩自我窒息的性游戏, 以及派克为病人急救, 做人工呼吸, 上述一切都与“呼吸”有关, 可以说, 呼吸象征着生命。在经历和见证了友谊与死亡之后, 派克在一位牧师的帮助下抚平了精神创伤, 开始了新的生活。小说主人公布鲁斯·派克在成长和悔悟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了爱, 认识到活着, 才是幸福。
值得一提的是, 与历史较为悠久的英国文学不同, 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的产生和崛起不过是最近几百年间的事情。澳大利亚正是如此, 从1788年英国移民首次登上澳洲大陆之日算起, 迄今不过二百多年, 澳大利亚英语文学更是迟至“19世纪90年代才形成自己的特色”[3]。虽然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属于后起之秀, 但从整体来看, 这些新兴的英语文学却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并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重要的作家和作品。这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创作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 并在一系列重大的国际文学奖项中屡有斩获。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在当下, 随着全球化的进展, 多了解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的情况, 不仅利于开阔视野, 更有利于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和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学习借鉴如何提高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徐在中.极限快乐与危险游戏[J].外国文学动态, 2010, 05.
[2]刘云秋.蒂姆·温顿访谈录[J].当代外语研究, 2013, 02.
【读青春之歌读后感】推荐阅读:
青春之歌读后感汇总07-22
青春和梦想读后感10-09
《梦在青春在》的读后感07-18
青春作文:悲伤的温暖读后感07-23
《让青春继续》读后感800字10-01
《珍惜青春年华》读后感1000字10-10
诗歌无怨的青春读后感06-12
青春应无悔——看电影《致青春》观后感05-24
青春派观后感心得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