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教学设计说明(精选12篇)
1.使学生掌握四舍五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2.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省略方法的过程。
4.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教法与学法:讲解法 合作探究 教具与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较大的数,有时没有必要或者无法说出它的准确数。比如,重庆市开展万人长跑活动,参加的人数约15000人,这个15000人就是一个近似数。又比如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经费是20000000(2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亿4千万元,这个1亿4千万也只是一个大概数据。既然生活中用到近似数这么多,那我们就应重视近似数的学习,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2.复习导入:
用什么方法省略4926和9375千位后面的尾数?两个数的省略方法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方法。)
3.师:如果把数扩大到比万大的数,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内容。(板书课题:求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
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12756≈ 1389000≈
2.学习要求:
a根据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想一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怎么求它的近似数。
b分小组讨论,然后试做。3.小组汇报结果:
12756≈10000 千位是2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
成0(不管后面的数字是几)。
12756≈10000 =1万
1389000≈1390000 千位是9比5大,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1389000≈1390000 =139万
小结: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确定尾数,然后根据尾数的最高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它的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1.先分级。2.找到万位,看千位。千位上的数小于5舍去,等于5或大于5先向万位进1,再舍去。
4.教师质疑: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讨论交流,引导归纳)
A相同点:都是计数单位发生变化(从以“一”作单位变成以“万”作单位)
B不同点:整万数的改写,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用等号连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值),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用约等号连接。
三、方法应用
1.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23019148 95793065 54426891 65683722 46026629 45966239 2.写出横线上面的数,然后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1)北京西郊大钟寺的一口古钟上有二十万零一百八十四个字。(2)全世界鱼类有一万九千零五十六种。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 小结:
改写成“万”并不难,右数四位很简单。如果四位全是0, 全部去掉添个万。任意一位不是0, 千位与5要比较。千位要是比5小, 舍掉四位写上“万”。千位大于等于5, 向万进一再舍掉。不舍不入用“=”,四舍五入用“≈”。
五、课堂检测 13页“做一做”。
六、作业设置:15页5题和6题。
七、板书设计:
求亿以内的数的近似数 12756≈10000 =1万
1389000≈1390000
一、对近似数的精确度的理解错误,违反取近似数的规则
例:用四舍五入法求3.348的近似數(精确到0.1).
错解:结果为3.4.
分析:错误在于先由千分位8向百分位上的4进1,使百分位的4变成了5,然后将3.35按四舍五入而得到3.4。事实上根据近似数的规则,精确到十分位应对紧邻十分位后面的第一个数字4进行四舍五入,而对于4后面的数字不应去考虑。
正解:结果为3.3.
二、对有效数字概念认识错误
例: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将这个高度精确到10米,并指出这个近似数有几个有效数字。
错解:精确到10米后为8840米,这个近似数有4个有效数字,分别是8、8、4、0.
分析:一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是指从左边第一位不是零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本题要求精确到十位,那么从左边第一位千位数8起,精确到十位数4止,共有3个有效数字,后面个位上的数字0就不是它的有效数字了。
正解:精确到10米后为8840米,这个近似数有3个有效数字,分别是8、8、4.
例:近似数3.60有哪几个有效数字?
错解:近似数3.60有2个有效数字,分别是3、6.
分析:按有效数字的概念“从左边第一位不是零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为止”,所以小数点末位的0不能省略。
正解:近似数3.60有3个有效数字,分别是3、6、0.
三、取近似数时,去掉了后面的0
例:把48.2049精确到百分位取近似数。
错解:结果为48.2.
分析:如果把小数点后面百分位上的0去掉了,近似数48.2和48.20虽然数值大小相同,但它们的精确度不同,48.2精确到十分位共有3个有效数字4、8、2,而48.20是精确到百分位,共有4个有效数字4、8、2、0,它们是有区别的。
正解:结果为48.20.
四、用科学的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中的错误
例: 3.24Ⅹ103精确到多少位。
错解: 3.24Ⅹ103精确到百分位。
分析:错误是不明白103所代表的是千位,所以整数3表示千位,4表示十位而不是百位。
正解: 3.24Ⅹ103 精确到十位。
例:用四舍五入法,把30641按括号中的要求取近似数(保留3个有效数字)。
错解:结果为30600.
分析:把结果写成30600就看不出哪些是保留的有效数字,此题应用科学的记数法表示近似数的结果,乘号前的有效数字即为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正解:结果为 3.06Ⅹ104
近似数的学习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体验。但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一内容的教学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猜测和交流,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它的含义和作用。教材没有给出近似数的概念,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情境,通过对比两个人对参赛人数的不同看法(即准确人数与近似人数),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中结合实际认识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相关知识,以及让学生估计一些物品的数量,展示用数来表达、交流的有关内容等,以便于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由于现阶段不宜给学生教“四舍五入”法,因而让学生把准确数改写成近似数,学生往往出现估计离谱的现象。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白,虽然一个数的近似数有很多个,但最恰当的答案应该是那个更接近准确数且更容易记住的数。要引导学生多结合实际情境,得出易学易记的方法就是对那些不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我们要把它看成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就方便多了。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越俎代庖,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准确数与近似数 的特点,在小组内合作探究,充分交流,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抽取出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区分出个体独有的特征。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让学生把自己个性化的想法说出来,才能使直观感受到的经验得以提升,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篇二: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课后反思
武京娟
本以为求近似数是教学难点, 所以在新授前安排了大量相关知识的复习.但在实际教学中才发现计算才是真正的教学难点, 由于例题及做一做中所有习题全是小数除以整数, 所以当作业中出现小数除以小数计算时, 许多学生装都忘记了一看, 二移的步骤.所以在设计巩固练习时应增加小数除以小数的练习.其次我根据学情补充介绍了一种求商近似数的简便方法.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介绍了这种方法感觉好的同学算得更快了,但悟性较差的学生听完后连最基本的保留两位小数应除到小数点后面第几位也混淆不清了。所以下
次再教时,此方法的介绍时间可以适当后移,放在练习课上。
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课后反思
武京娟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难点,它在计算教学中处于关键地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而关键在于要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前面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而商不变性质正是联系旧知与新知的桥梁,也是新知的最佳生长点。在教学中,复习旧知后,我要求学生根据159.9÷13=12.3利用商不变的规律直接写出15.99÷1.3、1.599÷0.13、0.1599÷0.013的商。这是学习层面的一个飞跃,但却是有根据、有基础的飞跃。学生能根据商不变性质来说理,就证明了这个飞跃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只要紧紧抓住商不变性质这根线索,这部分内容就能轻松获得突破。商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也是这节课的难点和易出错的地方,我采取了针对性的练习,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如设计练习:不计算,只要学生把转化过程写出来,并且把商的小数点提前定好。篇三: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积的近似数》 《积的近似数》这一新课是在学生四年级已掌握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和前面几课时学习了小数乘法之后进行的,因此这节课的重点不是如何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而是让学生在求出积之后,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或者现实需要,把积保留若干位小数,所以这节课我想应该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结合数学情景,明白“求积的近似数”是生活实际的需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地应用。教学中我先复习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帮助学生回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然后创设了购物的情境,让学生计算应付的钱数,学生顺利地计算出了得数,这时我让学生用生活中的话告诉我两个人各应付多少钱,学生说到分的时候再往后就不知道怎么说了,此时我问学生你们见过比分还小的人民币吗,学生都说没见过,到此已水到渠成,我因势利导,引出这就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同时强调求积的近似数要根据题目要求或者现实需要,把积保留若干位小数,并且要求学生做到有关钱数的题目要自觉保留两位小数。确定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之后,我根据主题图设计了一个对学生很有吸引力的警犬抓小偷的故事情境。然后通过学生的自主读题、读图,并用自己的话讲述题意、图意,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算出积,并从中了解到狗的嗅觉很敏锐。再让学生运用自己以往的知识基础根据题目要求,独立的求出,并解释取近似数的过程和理由。这样,学生便在交流互动中,自主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篇四:《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韩凤阁
本节课值得自我褒奖的地方:
1、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呈现中,我先让学生自我尝试,再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想法,最后进行对比、归纳讲解总结。在自我检测后当堂训练练习中,将知识点化解在这些练习中,让学生能够学以所用,学以致用。
2、在做一做环节中,由于学生自学和理解能力的强弱差别较大,他们的速度出现断层,快的学生早已经完成,让他们去帮助较慢的学生后,存在问题的学生大多数能够接受本节的新知识即明白求商的近似数要除到比要保留的位数多一位。
3、在本节课结束时,适时总结知识点并板书,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通过板书对本节课进行快速的回顾,还可让学生结合知识点思考自己是否完成学习目标。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设计比较流畅,但个别环节处理欠妥。如在让学生自学时,自学指导设计太简单,笼统,指令不明确,对学生来说要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比较模糊,以至于此处教学中学生没有紧张的学,有的学生仅仅是走马观花的将书浏览了一遍;另外在自我检测环节,让学生直接算出保留三位小数的方法会更好,这样还能巧妙的把该题目简单化,让学生容易自我完成。还有有的学生计算能力特别差,老师在后教时过于强调计算的错误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应引导学生把教学重 点放在研究取商近似数的方法上来,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
2、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本节课的练习题我有意识的设计为计算题、填空题、判断题,力求通过多角度使学生掌握求商近似数的方法,但是学生做题的速度相差甚远,为了照顾到全体学生,而浪费了一些宝贵的时间,最终没有使课堂达到高效、最优化。
3、课堂中随机问题处理欠佳。如学生计算较慢的特点,发现了,在后面的教学中没有给予有效处理,致使后面的拓展练习当堂训练没有完成。再者,课堂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促进、组织和在必要时帮助学生,但是在授课时没有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无效问题应可稍加引导或者告诉学生我们这节的学习目标是掌握方法会灵活应用就行,而不应纠结于计算之中。
4、板书布局欠合理、美观。我授课的对象是五年级的小学生,对于他们而言,很多时候会模仿或学习教师的言行特点,而此阶段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和巩固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将美观、大方、简练、整齐的板书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习惯和书写格式的重要性。篇五: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这一内容主要让学生经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习惯。本节课我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自然引入,还情境为生活本来的面貌,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情入生活、心入生活,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策略多样。
我在教学《商的近似值》一课时,对教材进行处理,我有意识地开发生活资源。首先我讲述生活中的实例,当我刚想提出要求时,发现有的学生已经做了起来。我并没有阻止,而是继续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问题。算了一会后,发现有的学生抓耳挠腮,有的学生小声的嘀咕,还有的干脆停下了笔看同桌的。当问题产生以后,解决问题便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目标。但由于我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学生缺少了模仿和依赖的基础,整个探究空间也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学生既可以结合已经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在解决问题中体现了策略的多样性。
二、创设了轻松,自由探索的课堂氛围。
举出生活实例后,我出示例7 :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一筒羽毛球是12个,这筒羽毛球是19.4元,买一个大约要多少钱?并以自学的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自学完毕,我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听后,同学们都明白了保留两位小数的道理,使学生学会了根据实际生活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尝到自学的成果。
三、设计了贴近生活,学以致用的练习。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我设计了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题目,使学生体会点到“求商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用处,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拓展练习中,我安排了两道现实生活中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数的题目。学生练习后,我揭示:这两种方法叫“进一法”和“去尾法”。这样,一个个充满激情个性独到的见解就喷泉而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因真实的生活变得丰富多样,让学生拓展思维得到发展。
在教学第七册数学课本“近似数”一课中,有一道带星号的题是这样的“9□8765000≈10亿,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数时,这个数的近似数于10亿?”教学这一练习题时,我先让学生独立练习,要求学生也可以进行进行合作讨论,然后交流。结果,学生经过交流后,展示了两种结果:一种是方框里可以填大于或等于5的数;另一种是方框里可以填5、6、7、8、9。我立即追问学生:“这两种填法一样吗?”话音刚落,学生顿时激烈争论起来。有的学生说一样,而有的学生坚决认为不一样,并且列举出比5大的数还有10、11、12……,我顺着学生的思路不断地往下板书,一直写到二十几,然后甩甩手臂,装出手很酸的样子,问:“写完了没有,我的手都写酸了。”学生马上说“写不完,写不完,比5大的数有许多个。”我马上接着说:“写也写不完的数在数学上有无数个”。这时我又问学生:“这两种填法一样吗?”学生坚决而果断地说:“不一样,填5、6、7、8、9是正确的”。
在完成第二道星号题9□8765000≈9亿时,就更有趣了。当我提出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数时,有的学生说:“填比5小的数,只能填4、3、2、1、0”。这时有位学生神气活现地说:“还有-1、-2、-3、2.1、3.7等比5小的数,所以方框里填比5小的数是不正确的”。这位同学的回答超过了当前我们所学的整数范围内的数。看着这些聪明而又可爱的学生,我不由自主地赞叹:“你们太棒了,真了不起,能找到哪么多比5小的数”。这时我问学生比5小的数究竟有多少个时,同学们顿时异口同声地说:“比5小的数也有无数个”。“方框里应该填哪些数,同学们现在知道吗?。学生自信地回答:”方框里应填比5小的自然数都是正确的“。
通过这堂练习课,使我深深地反思到:学生的思维不再是一张白纸,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愿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在主动积极的心境下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对学生思维方法的教学法,不能仅靠简单的告知。数学教学最本质也是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所传输的信息不仅仅是数学活动忍气吞声结果----数学知识,还应包括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经历一次次数学思维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来说,无论是构建一种新的数学知识,还是掌握新的数学思维方法,必须让学生经历数学思维的活动过程,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义务教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可见,学生低层次的模仿是不易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的,更难以品味出数学思考的韵味和乐趣。因此,本节课在对近似数的教学上,通过实例直接告诉学生什么近似数的含义,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和精确数的区别,通过练习找近似数、找生活中运用近似数的例子,进一步加深对近似数的理解。
在学习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四舍五入法,怎样采用四舍五入法,而是给出学习的素材,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自己质疑,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在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小组学习合作,通过观察,交流讨论、比较探究得出四舍五入的方法,建立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
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师生共同分享学习的成功和喜悦。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知道:通过测量或估计得到的非常接近实际数值的数叫做近似数.比如,小芳的妈妈在一家超市里买了2千克香蕉.其中“2千克”中的“2”是营业员称出来的,是近似数.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同学们一定要对近似数的精确度、有效数字的意义深刻理解.
一、弄清近似数的精确度
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取一个数精确到某一位的近似数时,应对紧邻“某一位”后面的第一个数字进行四舍五入,而对后面的数字不应去考虑.
例1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
(1)7.300;(2)4.75×103;(3)19.6亿.
分析:(1)近似数7.300小数点后有三位,精确到千分位.
(2)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判断精确到哪一位时,要看“×”前面的那个数的最后一位数字实际所在的数位.4.75×103中103表示千,所以4在千位,7在百位,5在十位,故4.75×103精确到十位.
(3)对于带“万”“亿”等文字单位的近似数,判断精确到哪一位时,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若“文字单位”前面的数是整数,则近似数精确到“文字单位”位,二是若“文字单位”前面的数是小数,则先将近似数还原成原来的数,再看最右边的有效数字的位置.19.6亿中的6是在千万位上,故19.6亿精确到千万位.
解:(1)7.300精确到千分位.(2)4.75×103精确到十位.(3)19.6亿精确到千万位.
点拨: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主要是由最后一个数字在该数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这句话同学们要记住哦!
二、会判断有效数字的个数
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例2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中各有几个有效数字?
(1)0.086;(2)3.20×106;(3)1.65万.
分析:确定一个近似数有效数字的个数,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近似数是整数或小数的,在确定一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时,应注意的是哪些0是有效数字,哪些0不是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为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只看“×”前面的数字.在确定精确到哪一位时,先将近似数还原成原来的数,再看最右边的有效数字的位置.
③带“万”“亿”等文字单位的近似数的有效数字也只看单位前面的数字.
解:(1)0.086有两个有效数字,为8,6.
(2)3.20×106有三个有效数字,为3,2,0.
(3)1.65万有三个有效数字,为1,6,5.
教学内容: 小数的近似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52内容,练习十三1-2。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结合具体情景,感受求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趣。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准确熟练地应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理解保留不同位数小数的精确程度。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教师:同学们好!怎样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你还记得吗? 出示复习题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
45874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 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645≈32万
705≈47万 教师:0、1、2、3、4都比5小,也可以说这些数不满5;5、6、7、8、9等于或大于5,也可以说这些数满5 小结:解答刚才的两道题你用到了什么方法?(四舍五入法)。
教师:求整数的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刚才这几位同学表现的很出色,老师要奖励他们,礼品是老师给他们的家长打一次表扬电话。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教师: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学校很重视同学们的身体健康,每学期都要给大家体检,瞧小同学豆豆早早来到了医务室。
2、出示主题图,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3、提问:你知道豆豆的身高吗?
4、又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两位同学所说豆豆身高 与实际身高为什么不一样呢?
5、区分准确数和近似数
6、揭示课题:他们是怎样得到豆豆身高的近似数的呢?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板书课题:小数的近似数
教师:求小数的近似数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7、学习新知:
出示
0.984
(保留两位小数)
0.984
(保留一位小数)0.984
(保留整数)
① 学生小组讨论,② 指名代表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教师明确: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就要看千分位的数是几…… ③ 返回主题图,豆豆身高约0.98m就是保留两位小数得到的近似数;豆豆身高约1m,就是保留整数得到的近似数。④ 这几位同学积极回答问题,老师也要他们每人一个礼物,每人一次登台展示才艺的机会。
6、突破难点:提问末尾的O可以去掉吗?
三、归纳总结
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要把十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百分位的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把千分位的数四舍五入。
《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积的近似数》这一新课是在学生四年级已掌握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和前面几课时学习了小数乘法之后进行的,因此这节课的重点不是如何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而是让学生在求出积之后,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或者现实需要,把积保留若干位小数,所以这节课我想应该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结合数学情景,明白“求积的近似数”是生活实际的需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地应用。
在学习之前,我先复习了一下“积的近似数”,通过计算,说方法,使学生回忆起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并为学生求商的近似数适当地做了一下铺垫。然后从生活情景入手,让学生知道数学源自于生活,很大空间给了学生独立思考,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学生在除不尽时,产生了认知的冲突,从而自觉地想到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因为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然后让学生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更加能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这一环节还是比较成功的,突出了学生的学,加强了数学的应用性,效果也很明显。
七一小学
王贤梅
“商的近似数”这一内容主要让学生经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习惯。本节课我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自然引入,还情境为生活本来的面貌,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情入生活、心入生活,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策略多样。
我在教学《商的近似数》一课时,对教材进行了处理,我有意识地开发生活资源。首先我讲述生活中的实例,当我刚想提出要求时,发现有的学生已经做了起来。我并没有阻止,而是继续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问题。算了一会后,发现有的学生抓耳挠腮,有的学生小声的嘀咕,还有的干脆停下了笔看同桌的。当问题产生以后,解决问题便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目标。但由于我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学生缺少了模仿和依赖的基础,整个探究空间也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学生既可以结合已经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在解决问题中体现了策略的多样性。
二、创设了轻松,自由探索的课堂氛围。
举出生活实例后,出示例题 :3瓶牛奶5.50元,4个蛋糕9.50元,购买一瓶牛奶和一个蛋糕各需多少元钱?并以自学的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同
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自学完毕,我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听后,同学们都明白了保留两位小数的道理,使学生学会了根据实际生活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尝到自学的成果。
三、设计了贴近生活,学以致用的练习。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我设计了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题目,使学生体会点到“求商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用处,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回顾这一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
1、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做到“细心精准”。
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并不陌生,但是,“积的近似数”这节课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比较枯燥,我首先从与学生的谈话中抓住他们的心理,并通过计算机播放的动画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四舍五入”。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始终以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现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多注意让学生互相交流,多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说说“为什么?”,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城中备课组备课组:
学习目标
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
2、能按要求取近似数
3、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能按要求取近似数
学习难点:带单位的取值或近似数。教材处理
本节将从生活实际入手,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收集一些数据引入近似数的研究。
学习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习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使学习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主求知的活动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学习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设计说明
提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收集一些数据,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新课。
问题1 :(1)我班有__名学生,__名男生,__ 名女生;
(2)我班教室约为__平方米;
(3)我的体重约为__千克,我的身高约为__;(4)中国大约有__亿人口;
(5)一天有__小时,一小时有__分,一分有__秒。设计说明
以学生熟悉的数据引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准确数和近似数。
问题2:在这些数据中,那些数是与实际接近的?哪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 师生共同完成:
问题1中(1)(5)与实际完全符合,(2)(3)(4)是与实际接近的。师:与实际接近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近似数。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自主学习、得出结论
问题1:阅读理解教科书第45页内容,教师指出:
①513人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参会的实际人数?②约有五百人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参会的实际人数?
学生回答:513人准确地反映了实际参会人数,约有五百人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参会人数。
师:这里513是准确数,而五百这个数只是接近实际人数,它与实际人数还有差别,它是一个近似数。
问题2:你还能举出准确数与近似数来吗?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近似数? 设计说明
在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很多情况用到近似数,有时是因为客观条件无法或难以得到准确数,如:我国人口数时刻在变化,无法得到准确数,有时是实际问题不需要得到准确数。
题3:教科书上的约500人参会,与准确数513人参会的误差是多少? 学生回答:13.问题4:为什么产生了这个误差。设计说明
使学生明白近似数的精确度。是因为精确度的问题。
师: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用精确度来表示。513精确到个位,而这里的500是精确到百位。
2、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5:按四舍五入对圆周率 取得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3(精确到__位);
3.1(精确到0.1或叫做精确到__位); 3.14(精确到__或叫做精确到__位); 3.142(精确到__位或叫做精确到__位)。设计说明
学生感受四舍五入取得的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即指出精确度。
三、巩固练习,熟练技能
练习1: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003 56(精确到万分位);(2)61.235(精确到个位);(3)1.893 5(精确到0.001);(4)0.057 1(精确到0.1)。
练习2:按括号内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023 9(精确到0.001);(2)414.45(精确到个位);(3)0.057 1(精确到千分位);(4)23.45(精确到个位);
(5)23.45(精确到0.1)。
四、总结反思,情意发展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通过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本节主要学习习近平似数概念,并能按要求取近似数(2)注意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1、课本第47页习题1.5第6题。
2、课本第51页复习题1第6题。设计说明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另外一种数,[教学反思]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后感。下面,把书本打开,看看书本上是怎样介绍另外一种数的。
生看书自学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师:同桌交流一下,你看到的数叫什么,生活中碰到过这样的数吗?举例说一说。
全班交流。
生:我知道另一种数叫近似数,它表示大概有多少。
生:我知道近似数就是不是很准确的,只要接近这个数,大约是多少。比如说,我身高大约1米30。
生:我来说,我家离学校骑车大约要10分钟。
……
师:那我们怎样求一个准确数的近似数呢?再来看书本例5例6和下面的那段话。把不懂的地方划出来。同桌交流。
学生再次看书自学。
生:我知道用四舍五入法可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四人小组讨论什么叫四舍五入法,汇报,请学生结合具体的数来讲一讲。请学生做小老师,到讲台上来讲给学生听,数学论文《[教学反思]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后感》。
生:我说101约等于100,我看十位上的数是0,它不满5,直接把尾数舍去。
生:我说289约等于300,我是看十位上的8,它比5大,把尾数舍去后还要向前一位进一,所以约等于300。
师:你们都说得很好。再来讨论一下,你认为979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919呢?4919呢?4499呢?
生依次回答,对4499出现的错误较多,认为应该约等于5000。
师:再来把书本上介绍的四舍五入法齐读一遍,想一想,它到底应该等于几。
生:哦,我看明白了,4499的最高位是千位,我们要看尾数左起第一位,它是百位上的4,4不满5,所以直接把尾数舍去。4499约等于4000,而不是5000。
师:弄懂了四舍五入的意思,我们一起来练一练。
学生做练习第一题。
师:学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对我们的数学有什么好处呢?再次自学书本例7。
生:学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我们可以进行估算。有时,可以帮我们检查计算是不是正确。
师:一起来估算一下328×4约等于多少?
生:我把328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约等于300,300×4=1200,所以328×4的结果跟1200接近。
课后反思
在几年的课堂实践中,我发现我对数学书的利用率不是很高。教应用题时,把例题写在小黑板上讲解;教式题、计算题时,有时干脆直接把题目写在大黑板上进行讲解。只有在让学生做练习题时,才叫学生把书本打开。所以有时候,我
上到第几页,学生都没处找。在本节课中,我没有按照惯例出示例题,进行示范、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而是充分利用教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2
教材解读:
本节课教学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材以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为素材,设计了三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先通过例1,引导学生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1.496精确到十分位,再通过例2,引导学生用同样大方法把1.496精确到百分位,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上面求出的两个近似数,理解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求出的近似数越精确。教材安排“试一试”与例题不同的是,这里取近似数的过程中需要把百分位舍去。并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通过探究、互动、总结、归纳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要注意结合具体情境求小数近似数,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求出的近似值越精确。
目标预设:1、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得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学生经验:学生已经掌握了把大数目改写成整万、整亿数和整数近似数的知识,为本节课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奠定了基础。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昨天老师到银行办事,听见一位老爷爷和储蓄员在争论着。原来老爷爷的利息单上写着税后利息:9.547元,储蓄员付给爷爷9.5元,爷爷硬要9.6元,你觉得付多少比较合理?
学生回答后,问这个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今天我们学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之后,你就会解决生活中这类现象了。(出示课题)
二、复习铺垫
1.把下面的叙述换一种说法:
(1)全国有小学生145371600人。也可以说:19全国大约有小学生(万)人。
(2)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299800千米。也可以说:光的传播速度大约是每秒钟(万)千米。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32□645≈32万 47□05≈47万
(1)独立完成。
(2)校对答案。
(3)说说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板书:求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法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出示例题:
例1.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
接着明确要求:
精确到十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精确到百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精确到整数是多少亿千米?
然后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表意见,说出结果及想法。
1、精确到十分位
思考:精确到十分位就是要保留几位小数?
(1)学生独立探索。
(2)小组交流。
(3)反馈:要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数,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9满5,进一。
1.496亿千米≈1.5亿千米
讲解: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位小数。
2、精确到百分位
(1)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
精确到百分位就是要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数,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6,省略尾数后向百分位进1。百分位上9+1=10,满十又要向前一位进一。
1.496亿千米≈1.50亿千米
问: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为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不能去掉,去掉就不符合要求了。
教师总结:0不能去掉,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3、比较精确度。
问:1.5和1.50哪个更精确?
学生讨论后汇报想法。
想法1:1.5是精确到十分位的结果,1.50是精确到百分位的结果,所以1.50比1.5更精确。所以1.50末尾的0不能去掉。
想法2:近似值是1.5的两位小数在1.45-1.54之间,而近似值是1.50的三位小数在1.495-1.504的范围更大,所以1.50比1.5更精确。
4、精确到整数
(1)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
精确到整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数,要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4,
省略小数点后的尾数。
5、教学“试一试”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比较与刚才例题的区别,进一步明确什么时候应四舍,什么时候应五入。
(二)小结:
教师提出问题:求小数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
(1)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
如果要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2)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三)、教学“练一练”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电评时引导学生在两方面进行比较:
(1)按不同精确要求求近似数的比较。
(2)取一个数的近似数与把一个数改写
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的比较。
第二小题练习完毕后,再要求学生把改写后的小数和求出的近似数分别放入原来的语言环境中读一读、比一比,体会到用“万”作单位的小数及其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四、练习巩固,拓展应用
1.填空:
①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需要用法保留小数数位.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
②近似数的结果一般地说6.0要比6精确.因为6.0表示精确到了()位,6表示精确到了()位,所以6.0后面的“0”不能丢掉.
2.判断题(用手势表示“√”或“×”)
①3.97精确到十分位是4.0。()
②把9.996精确到百分位是10.00。()
③8和8.0的大小相等,它们的精确度也相同。()
④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应该去掉。()
3.“练习七”第五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检查反馈。
说明:把王强身高精确到百分位,体重精确到个位,让学生体会到实际应用中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近似数的精确程度。
4、“练习七”第6题。
(1)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说说哪组的两个数是等值。哪组的两个数是近似。
(2)独立填写后再组织汇报交流。
5、“练习七”第7~8题。
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
6、解决前面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9.547元≈()元
5.小数的近似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课余留心观察,看什么地方有了小数近似数,下节课来大家交流。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七”第4题。
六、收获提炼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
七、课后反思
1、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课始,先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标,给学生以思维的方向。课中,引导学生从求整数的近似数迁移至小数,使学生的探索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展开,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2、新课程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我认为在特定的课堂时空中,要让没有多少探索经验和能力贮备的学生完全自主地“找”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也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适度地加以引导,做到了放得“开”,收得“拢”;放得适度,收得自然。
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同时有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3
学生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掌握较好,基本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然而对于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不乐观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以前学生学过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而今天所学的是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这就增加了难度,学生不知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该如何处理。
2、前面刚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学生往往把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相混淆,错把改写当成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针对以上情况,解决办法:一方面给学生讲清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方法相同,后者的改写是移动小数点,其实前者也是移动小数点,只不过运用了我们后面所学的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点后面的零去掉了。另一方面,讲清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有什么区别:求近似数需要省略后面的尾数,所以求的是一个数的近似数;而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或八位,加一个单位就可以,没有大小的改变数的大小;
3、多讲多练,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自悟。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4
已学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反思内容:学生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掌握较好,基本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然而对于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不乐观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以前学生学过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而今天所学的是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这就增加了难度,学生不知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该如何处理。
第二:前面刚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学生往往把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相混淆,错把改写当成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针对以上情况,解决办法:一方面给学生讲清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方法相同,后者的改写是移动小数点,其实前者也是移动小数点,只不过运用了我们后面所学的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点后面的零去掉了。另一方面,讲清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有什么区别:求近似数需要省略后面的尾数,所以求的是一个数的近似数;而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或八位,加一个单位就可以,没有改变数的大小。
第三,多讲多练,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自悟。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5
教学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在引入环节,在菜市场买菜时,总价是8.53元,而售货员只收8元5角钱,这就是在求8.53这个小数的近似数。在创设情境环节,也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这样很自然地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节,再出题让学生说出把7.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664≈0.66后,我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7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6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复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三个教学重难点,即: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精确到什么位;省略什么位后面的尾数”这些要求的含义;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0”必须保留,不能去掉;连续进位的问题。
1.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在创设情境环节,结合教科书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2.注重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984≈0.98后,我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8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虽然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在求小数的近似数时却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最典型的就是他们忘了精确到哪一位,以为精确到哪一位就是看哪一位。还有些同学甚至“连环进位”,让他保留两位小数,他就把千分位、百分位、十分位的数都往前进一了。这不仅说明这些同学基础差,还说明了反馈练习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反馈,我们就不知道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也就不能帮助接受能力弱的同学,提升有巨大潜力的学生了。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7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是近似数的连续进位问题。
成功之处:
1.复旧引新,沟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课始出示: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986413 35628 65214 90088 ,目的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结合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3.深刻体会保留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
4.重点比较2.5和2.50的区别。通过在数轴上的取值范围,使学生体会到2.5的取值范围在2.45~2.54,2.50的取值范围在2.495~2.504,虽然大小相等,但是精确度不一样,2.5表示精确到十分位,2.50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不足之处:
1.学生对于保留整数就是看十分位上的数是否满5,但对于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整数的逆向理解有些困难。
2.对于典型题中形如9.956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学生还是存在不知如何进位的问题。
再教设计:
1.加强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的含义的逆向理解,使学生深刻体会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
2.加强典型易错题的练习,消除学习中易出错、易混淆的问题。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8
教材是用一位小朋友的身高的近似数来引入新课的:豆豆的身高是0.984米,小芳说约是0.98米,小明说约1米,通过说法的不同引出争论。我先和孩子们一起复习了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为新课做好准备和铺垫。然后通过类比的方法,以生活中常遇到的购买商品这项事情为例,引出语句“省略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后面的尾数”,接着让学生试着说出这些语句还可以怎么说,及时小结还可以说成“精确到什么位”、“保留几位小数”,最后让学生们自己看书上的例题,并做相应的习题。
整节课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第一,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我是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出这些语句的,小结后还让学生熟读,再闭上眼背诵。第二,让学生自主探索“保留整数”的含义。在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本以后,我让学生试着把豆豆的身高保留二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这样逐步过渡,让学生找出规律。第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求小数的近似数。这也是我比较看重的,要区别“填鸭式”教学,这个环节最有说服力。
不足之处也很明显:虽然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发言,但是,这样的课堂进程对我这样的课堂驾驭能力差的老师是个负担,使练习量大打折扣,所以作业情况有点两极分化,还好,作业完成得不太好的孩子都是日常生活中听说反应比较缓慢的,约占全班人数的十分之一。他们出现较多的问题是不能准确写成符合要求的小数:比如4.985要求保留两位小数,错写成一位小数。还有,学生对小数不同数位的对应位置还不够熟练,可能因为前几节课刚讲授完“统一单位”,没有给他们好好进行小复习。小数这个单元内容比较多,更需要及时复习。通过教参,我还发觉了遗漏了一个环节:“保留不同位数的小数求得的近似数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个近似数会更精确一些?”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9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节课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求整数的近似数基础上进行教学上,这两个内容都是让学生根据四舍五入法去求数的近似数,但是不同点就是近似的部位不同,针对这个情况,在教学这节课时,以求整数的近似数进行导入,让学生说一说近似的依据——也就是四舍五入法,从而引入小数近似数的教学。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觉得:学生掌握得不是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对于重难点的突破尚有所欠缺,驾驭教材的能力有所欠缺。同时,应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自己表达的机会,同时在“冷场”的时候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一部分内容的练习题目要求很多样,如同是保留一位小数,可以说是保留一位小数,也可以说是精确到十分位,或者是省略十分位后的数等等,针对这一情况,让学生在练习时多读题,并逐一进行分析,如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的数都是要求保留几位小数,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0
教学目标:
1.结合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使学生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深对小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2.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根据学习目标,结合课本内容,我制定了两个学习任务:
1.探究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比较理解近似数1和1.0。
下面就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进行简单的分析:
在激情导课环节,我先创设菜场买菜付钱情境,又结合课本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回忆整数的近似数方法,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在民主导学环节,任务一是让学生探究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学生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懂的知识。最后运用学会的方法解决问题。进行展示时,主要依靠小组,组间交流互动。让学生总结出求近似数的方法。当学生还有表达不完整的时候,我再进行补充小结。在这里,我主要强调“精确”到某一位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即省略这一位后面的尾数。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求近似数的方法。关于近似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设计了任务二比较理解。
. ≈1 ( )
. ≈1.0( )
1.思考有几种填法。把能填的数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2.小组同学说一说近似数1和1.0的不同之处。
在学生展示交流完毕,我又出示了数轴图,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近似数1和1.0意义的不同,精确程度的不同,1.0比1更精确。由此得出“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在检测导结环节我采用了课堂检测单,检测题围绕学习目标,检测学生对当堂知识的理解。第二题是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目的`是再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知识的发现者。
在进行小组交流时,由于一开始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显得有点沉闷。可是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逐渐的打开了思路,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不但自主探索到求近似数的方法,而且理解了为什么表示近似数时末尾的0不能去掉。可以说两个任务的呈现都比较合理,有可操作性,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方向非常明确。任务二的呈现稍显难度,但这也是这堂课的亮点。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为学生直观的理解知识搭建了合理的平台。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在钻研教材方面下大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用教材,呈现合理的学习任务。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努力处处为学生着想,时时为学生服务,课课让学生精彩!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1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是近似数的连续进位问题。
成功之处:
1、复旧引新,沟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课始出示: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目的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结合主题图,创设了同学们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盛维维的身高1.584米精确到分米、厘米。这样把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3、深刻体会保留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
4、重点比较,保留整数的1和保留一位小数1.0的区别。通过在数轴上的取值范围,使学生体会到保留整数1的取值范围在0.5~1.4,保留一位小数的1.0的取值范围在0.95~1.04,保留整数的1和保留一位小数1.0虽然大小相等,但是精确度不一样,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就越接近准确值,也就更精确。
不足之处:
1、练习时间有点少。
2、个别辅导不够。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2
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我把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化的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了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我从学生熟悉的“整数四舍五入”和“学生量身高”的生活情境中引入,在讨论、说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学“求小数的近似数”是生活所趋。把它作为实际背景来区分准确数和近似数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用数学的意识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这一理念,本环节教学时,例题1是课本中的例题,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相互交流和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在小组交流中把学生的思维充分暴露出来,加深学生对“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理解。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分层次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①保留两位小数”的方法上,坚持启发式,让学生多说多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再帮助分析讲解,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在教学“②保留一位小数”时,则问得较少,使学生能根据刚才的知识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而“③保留整数”我根本不用讲解,学生就能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了。
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新教材要求只是通过几个问题,几句话,做适当的引导,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留给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不仅能教会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而且能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在本环节的设计中,我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想如何保留就如何去做,既尊重了学生,又掌握了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注意发挥教材在学生学习中的作
用,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知识的海洋博大无比。我们教师不能也不可能教给学生所有的知识,但是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学会学习,学会看书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的技能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益。
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气氛也不够活跃。
总之,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3
教师明确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4
本节课教授的是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在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复习了求整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并举例说明了具体做法,让学生明确了整数的尾数是改写成“0”。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也是这节课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984≈0.98后,我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8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我个人认为本节课最成功之处就是让学生比较了小数与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学生在掌握了新知的同时,对学过的知识也做了较好的复习。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5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复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 法——四舍五入法,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三个教学重难点,即: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精确到什么位;省略什么位后面的尾数”这些要求的含义; 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0”必须保留,不能去掉;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在引入环节,在超市买菜时,总价是7、53元,而售货员只收7元5角钱,这就是在求7、53这个小数的近似 数。在创设情境环节,结合教科书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 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 分位后面的尾数。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984≈0。98后,我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 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8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 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教学设计说明】推荐阅读:
初步了解近似数教学反思11-30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10-22
近似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09-27
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2-03
近似数测试题06-23
亿以上数的改写近似数10-24
小学四年级近似数题目05-27
3.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07-04
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说课稿12-20
《求商的近似值》教学设计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