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2024-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4年级英语教学总结(精选8篇)

4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篇1

本学期我担任了四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本学期学生共学习了6个单元的内容 ,进一步地提高了听、说、读、写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出总结,以便能发挥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以英语课程标准和教学用书为指导,认真学习、研究每个单元的话题、主要任务和各语言知识点。根据我校四年级的学生实际,从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合理设计教案,处理好教材里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由易到难,由分散到集中,创设情景教学,联系学生的生活,让英语真实地运用到学生的生活中。在让四年级保持兴趣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加大单词认读的力度。

二、构建高效课堂。

在课上,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尽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认真授课,运用实物教具、简笔画,情景教学、手势语言等方法来启发、教育学生。教学生做游戏、唱英语歌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疑难和不懂读的地方,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带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基本做到了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我讲得尽量少,让学生有更多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认真批改作业:作业布置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在批改作业方面。学生的作业总是按时及时地批改,并详细地做好批注,对普遍性错误,在全班重复讲解、分析。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还采取面批方法,一一地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习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注重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4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篇2

一、创设情景, 把画、唱、演等活动形式引入课堂

教师创设情境的首要条件是让学生感兴趣, 愿意深入情境。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材特点, 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卡片或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 有情节生动的故事, 有韵律感较强的诗歌, 有语言优美的散文等, 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来展现课文内容, 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去充当角色, 这样可以形象地把课文中传达的意境再现出来, 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 在情感上得到陶冶, 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二、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语文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的多边互动、融合、提升的复杂过程, 而学生主体的体验则是这一过程进入最佳状态的重要保证, 因此这必然要求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积累优美语言, 享受审美情趣。教师不能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时间, 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当然个性化阅读也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价值引导, 不能任由学生随意发挥。

三、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3—4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 小学语文3—4年级课堂教学要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新型教学研究思路, 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 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 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小学3—4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 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

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求新。

小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新知识、新教法、新的教学手段都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引发出创造的火花。所以, 这一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从“新”入手, 让学生感到堂堂有新意, 课课有兴趣。即使是生字教学, 也可根据不同的字词采用不同的方法, 让学生有新鲜感。

2. 求异。

在小学3—4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局限于语文参考书上的标准答案, 让学生“鹦鹉学舌”般地死记硬背现成的知识。应让学生认为自己永远是发展者、探索者,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 提出不同的见解。虽然有的看法并不完全正确, 但都是学生思维的火花在闪烁, 只要教师巧导善诱,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3. 求疑。

古人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恰到好处地设疑, 是启发和引导学生思维, 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创造能力的一种方法。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乐于质疑的能力和习惯。总之, 教师要注意在学生无疑时, 诱导生疑, 在有疑时, 诱导探疑, 在释疑浅尝辄止时, 引向深入。这样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求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千篇一律, 只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每篇课文虽然都是精品, 但各有特色。有的写人、有的叙事、有的绘景、有的说理, 不仅写作特点不同, 体裁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 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学生都有“好奇”的天性, 对“老一套”容易产生厌烦心理, 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 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必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为学生的自我表现、富于创新开辟天地。

五、注重学生的朗读和默读训练

朗读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 有效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一边读, 一边想, 在读中理解, 在读中感悟, 是小学阶段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默读的练习是四年级上册阅读教学的重点, 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 有个训练的过程。所以在阅读教学中, 要留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切实地默读课文, 并按要求认真思考。同时还要注意处理好默读和交流阅读体会的关系, 避免当前在教学中出现的一种追求热热闹闹讨论的场面, 而忽视学生静下心来默读的倾向。

4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篇3

rule n. 规则;规章

arrive v. 到达

hallway n. 走廊;过道

dining n. 进餐;吃饭

listen v. 听;倾听

fight v. & n. 打架;战斗

sorry adj. 抱歉的;难过的

outside adv. 在外面;在户外

wear v. 穿;戴

important adj. 重要的

bring v. 带来;取来

uniform n. 制服;校服

quiet adj. 安静的

practice v. & n. 练习

dish n. 碟;盘

dirty adj. 脏的

kitchen n. 厨房

more adj. & pron. 更多的

noisy adj. 吵闹的

relax v. 放松;休息

read v. 读;阅读

terrible adj. 非常讨厌的;可怕的

feel v. 感受;觉得

strict adj. 严格的;严厉的

remember v. 记住;记起

follow v. 遵循;跟随

luck n. 幸运;运气

keep v. 保持;保留

hair n. 头发;毛发

learn v. 学习;学会

二.重点词组

arrive late for class 上课迟到

be quiet in the library 图书馆安静

at weekend 在周末

at school (in the school) 在学校

be strict with sb. 对某人要求严格

on time 准时

do the dishes 清洗餐具

make one’s bed 铺床

follow the rules 遵守规则

wear a uniform 穿校服

三.重点难点分析

1. Don’t leave the dirty dishes in the kitchen! 别把脏盘子留在厨房里!

leave sth. 表示“留下;剩下”

例如:

Please leave the book on your desks. 请把书留在你们的课桌上。

2. 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you can do. 有许多你可以做的事情。

句中的you can do充当定语,修饰a lot of things。

例如:

There are a lot of TV shows you can watch. 有很多你可以看的电视节目。

四.语法讲解

1. can用在疑问句中表示委婉地邀请或向别人征求意见等,常用Can you ...?肯定回答一般为:Yes./ Sure./ Certainly, I’d love to.否定回答一般不直接用No而用I’m sorry表示礼貌地拒绝,或者用I’d love/ like to, but...表示拒绝的原因。

例如:

—Can you help me take these books to the classroom? 你能帮我把这些书拿到教室去吗?

—Sure, I’d love to. 当然可以。/ Sorry. I can’t. 对不起,我不能去。

2. 情态动词have to和must

have to表示客观上的必要,通常翻译为“不得不”,而must表示说话人主观上的看法和决心,即主观上的需要。

例如:

① He has to look after his little sister because their parents are at work. 他不得不照看他的妹妹,因为他们的父母在工作。

② We must work hard. 我们必须努力工作。

4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篇4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看似漫长的一个学期又在忙碌的工作当中过去。在这一年当中我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幸得办公事各位老师的帮助、指导,使得教学工作能完成的较好、有效率,也让自己学到了不少的好方法、好点子。下面我就这一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我在全国的教学改革的指导下,坚持用新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并加强师德师风的学习,能学到、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开拓,与学校的教学路线保持一致。每次进行政治学习我都十分的认真,通过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在平时工作中生活中,我生活朴实、勤俭节约、作风正派、为人诚实、对人诚恳、团结同志、尊敬比我年长的。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我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这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担任一(5)、(6)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配合班主任教师努力建立良好的班风,形成团结、进取向上的班集体,与班主任一起出谋划策,肯动脑筋,花力气。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一定的重要位置。本学期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对儿童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 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一年级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稳定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使小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那么,怎样才能使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新授课,练习课更加讲究方法。新授课中,我们可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小朋友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压力,使“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在练习课上,利用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完成练习。可以请小朋友当小老师来判断其他同学的答案是否正确;或者通过比赛形式来完成。对于胜出的小组给予红花或星星等作为奖品,这样促进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景是在教学中不断提出与新内容有关的情景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因材施教,减少坡度,保持兴趣。减少坡度,这一点对差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差生就好象公路上的烂残车,不堪负重,如何使这部烂残车平稳地行使呢?就是让他们选择比较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坡度大的路只能使这部“烂残车”抛锚,打击学习的信心,这一点作为教师是值得注意的。

二、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

一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了许多适合学生的动手的活动。如在学习测量时让学生使用学具米尺,通过测量自己课桌面的长、宽、高,加深对长度单位分米的理解;我还带着学生走上操场,一起测量自己的身高、两臂长、一步长等。在举行的这些活动,同学自己互相测量,多让他们参加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结合基础知识,加强各种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重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例如:教学百内数的大小比较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所比较的数的位数是不同的还是相同的,再根据位数的多少或最高位上的数的大小来判断所比较的数的大小。教学数的读、写法时,在举几个例子之后,引导学生总结读、写数的法则,这个过程本身体现了归纳推理。

四、巧妙渗透环保教育,关心环保。

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一些应用题,如书本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时,设计教学情境:“回收废电池”,我在完成书本知识的教育外,还应该教育学生了解废旧电池对我们的危害,知道在今后的生活中如看到了废旧的电池应该如可处理,知道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培养。

教师4年级工作总结 篇5

转眼一学期工作已经结束,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暂告一段落。现将本学期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我的教学思想:

语文是工具学科,发展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是关键。一直以来我谨记“一切为了学生的长远打算”。尽量使自己少些“应试教育”的影子,方方面面尽可能的发展学生的素质。为此,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积极“走出去”学习,自觉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并不断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我时常觉得自己是在一条十分重要而又十分崎岖的山路上摸索中前进。这个学期正在形成以写作为首的总体素质发展的教学模式(作文+预习+学习+训练+作文+课外+作文修改)。以“单元”为单位,先让学生写作,发现知识缺陷后去学习课文,从中受到启发,课文教学结束后再进行作文讲评和修改。从而来内在的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学习方法和习惯,而并非为考试而学习。我相信在教师的教育思想的根本改变后学生也能从中受到良好的影响。我深知:语文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

1、采取各种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主动探究。其次,鼓励学生课下巩固、探索,这是对课堂很给力的辅助。在作业设计上力求有效、有趣,不断创新。这个学期,我继续改进 “预习本”、“复习本”、同时对“课堂作业”“小字”“作文”有着不同程度的改进。为了全面提高效果,采用了一些个性化的方法。例如,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小本子放到口袋,本上将课文、课外阅读中的优美词句,喜欢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进行摘抄记录,随时可以拿出来看看。再例如每周末写一篇作文。不规定内容自由作文。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发展学生的创作才能。另外还布置阅读作业,比如《爱的教育》等。再次、举行活动来促进专项能力的形成。比如练字,我进行每月一次的定期竞赛。此外,降低难度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引导课内课外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广度。

在教学中,针对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我充分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将课内外有机结合。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有意让学生将课外学到的词语迁移到课堂学习中来,进行展示、交流,这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方法。也会大大激发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养成随时积累的好习惯!

3、加强各项训练,培养学生基本技能。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例如遗忘快,好奇心强,机械记忆能力强等),分析了解学生具体的语文能力知识不足,有序有方法地进行一系列的专项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反

正了学生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然后学习探索,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充分参加。例如字词记忆。从开学起,坚持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进行读写、听写;课文朗读。课堂上用了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并多次组织朗读课文、诗词的比赛;为了加强学生的书写速度我在课前进行了“两分钟抄写竞赛”的专项训练;为了加强学生的书写速度我在课前进行了“一分钟默记竞赛”的专项训练等等。

4、时刻培养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教学的实施和学生的学习。这个学期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每天放学时都为学习布置具体预习任务,并适时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找问题、思考课后题),坚持课前预习,并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新课授完,必要求复习。其次,正确的上课方法。“该说时就说,该听时就听,该写时就写”,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再次,写工整字,做规范作业。我经常和学生说:“‘字如其人’,能写一手好字的人,会给人们留下良好的印象。”强调文字书写的重要性,并适时进行写字训练与指导。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使学生的字越来越漂亮,作业越来越规范、美观。

三、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也是最能体现有效教学的地方,大部分能力的形成和基础知识的完成都在课堂上形成。靠课下辅导既花费师生的大量课余时间又降低学习兴趣。为此,我单独将课堂教学列出来,一方面为提醒自己对课堂教学的重视,二是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总结:

1、抓准一堂课的训练点。除了按照学校的统一时间安排制定全学期教学计划外,我还系统制订每单元、每课教学计划,加强一堂课的目标性,要让所有目标形成一个体系。要让重难点“有所来”,“有所去”,要让所有的重难点形成一个知识的框架。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形成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从内容提要中体会思想,分清文章主次。会听、会说、会写、会阅读。本学期,我还没有做好,只是有了这方面的想法和初步的行动,如何有目的的进行一单元的教学?正在思考中。

2、课堂上始终要以发展学生的相关素养为主要。例如抓住重点字词进行理解;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要让学生的在课堂上产生“思想的火花”,同时又“兴趣盎然”。要让学生听得懂,听得开心,听得感动,听得忘我、听得有所感悟,一节课下来,学生要会了些什么,要能做些什么,而不是能回答几个死板的内容而已,而是能够“举一反三”的理解和感悟。抓住重点词,引导理解;朗读的培养,听的训练

3、不断拓展教学方法,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同时,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不同的课文内容。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安排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作文。不再以“写作文”而写作文,将写作放在课文教学之前,写读结合。再如古诗。我一直要求学生多读多想象画面,并且要求学生写感受,指导和鼓励学生大胆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4、加强课堂上的练习(练写和识记)。以前总由于自己的素质和课前的准备,在课堂上讲得多,而练得少。正如朱熹所说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而课堂上老师讲得多,学生可能是“耳朵到”得多,而是否真的眼到,特别是心到,到了多少?什么程度?光靠讲解,很难做到。就是再认真的学生很难做到。而加入练习,尤其是笔头上的练习,引导学生更好的将眼到和心到,要写眼睛必然要看啦,要做题目心自然要到啦。

5、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四年级课本中很多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首先,引导学生“细致”朗读课文,“不放过一个字”。在学生细致阅读后指导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6、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和教学能力。首先是对文本解析的能力,要想在课堂上出现高效的教学效果,就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为此,我不断学习,查阅各类资料,来丰满自己的相关知识。

四、所取成绩。

本学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开学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朗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朗读时能把握感情,有节奏,有停顿。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所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有所增加。课外阅读的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进展。

五、存在问题。

一个学期下来,我感觉还存在这许多不足:没有能全面,多层次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作文水平整体偏低,指导训练力度不够;教学个人素质不强(写字、朗读、阅读课外书);作业设计不足,不够有效(低效);课堂教学。语言还很啰嗦,设计不够科学性、不够艺术性,阅读指导还不够,重难点抓得还不够准不够突出;复习安排不能从长期准备,与平常教学结合不够紧密;教学理念还不够先进,不能及时有效学习和吸收。

4年级对学期的总结反思 篇6

回头望去,在这一年中充满了辛酸、欢乐、兴奋、悲伤。而在这一年中,我和我的同学一起走过,我们哭过、我们笑过、我们兴奋过、我们激动过;

而我在这一年中,完全融入了我的班级,我的年级和学校。感受到了学校良好的校风在引领我成长。而我的各项成绩也在老师、家长以及同学的帮助下逐渐提高。虽然离那高不可及山顶还有好长一段距离,虽然我只是在半山腰,虽然我登上山顶的路是那样的艰难;但我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而我对我这一学期的学习、活动和纪律方面都有一个自我心理印象分。如果是百分制的话,那么我会给我学习方面的打65分,刚刚及格。说实话,在这一年的学习中有些方面我做的确实不够细心和认真。而活动我打80分,虽然每次活动都不是领头冲上去的,但配合也是很积极的,虽然没为班级争荣誉,但也没丢脸。纪律方面嘛,最多打50分,众所周知,我的纪律确实不咋地,但我在下半学期已经极力克制了,不过不知为什么,有些时候忍不住就在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了。好像不能控制似的,可能还是自制力不够呀!在接下来初二的学习中,我一定要多多加强学习和纪律上的毅力和自制力。

家长总结:

1、身高、体重都有所增加,很欣慰。

2、自己一人到较远的学校就读,吃饭坐车都开始让人放心了,很欣慰。

3、学习成绩没有显著的提高,最主要是学习态度的问题。

4、学习态度归结为一个字懒!

5、寄希望于随着年龄增长,端正学习态度。

4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篇7

从意外到惊讶

回忆起2010年第一次参加作文大赛时的情形,杜渐如数家珍:“那时我刚升入淮安外国语学校,心中对这所名校充满了敬畏。自己在小学时虽然成绩不错,但淮外毕竟是名声在外的好学校,而且初中课程明显比小学时紧张了很多,第一个月我很不适应学校的教学节奏和生活节奏。就在那时候学校通知了作文大赛的事情,让我们报名参加预赛。我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也希望通过参加这次比赛给自己的初中生活开个好头,让老师对我有个好印象。于是我从预赛开始,一路进入决赛,最后得知自己竟然获得了特等奖,要到南京来现场参加颁奖典礼,还有跟著名语文教师王栋生、著名作家叶兆言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我意外极了。因为那时候我毕竟刚刚升入初中,就是抱着锻炼学习的态度参加作文大赛的,完全没想到能获奖,还是全省仅有的十个特等奖之一。我想,这对我以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一下子就自信了起来,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起色。”说到这,杜渐吐了下小舌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当我从南京领完奖回到学校,就看到学校在最显眼的地方拉起了大红的条幅,祝贺我获得了作文大赛的特等奖,我心里当时那个飘啊,那个得意啊,简直没法形容了。”

转眼到了2011年9月,杜渐已经顺利升入初二学习,新一届的作文大赛再次广发英雄帖,杜渐的选择是接受挑战。经过楚州区的预赛、复赛以及在南京的现场决赛,杜渐这次取得了比上次更骄人的成绩:特等奖第一名!

成绩出来后,《初中生世界》编辑部的老师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向杜渐表示了祝贺,这时杜渐再也没有她的文章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老练与成熟,而是惊呼:“真的吗?真的吗?真的没想到啊,太感谢了,太惊讶了!”

我的世界很精彩

写作对于杜渐来说,已深入她的灵魂,总能让她沉浸其中,难以自拔。前年秋天,杜渐回老家金湖玩。爷爷奶奶家后面有片小树林,一天傍晚当杜渐朝树林看去时,眼前的美景一下子让她有了灵感:“傍晚时分,落日的余晖斜斜地照在树林里,满地的落叶似乎都被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小树不高,也没有什么枝叶了,但也因此显得格外挺拔……”就这样,一篇美文一挥而就,杜渐爸爸告诉记者,当时杜渐冲着这篇作文傻乐了半天,笑眯眯地翻来覆去欣赏、陶醉,“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在看世界名著呢。”爸爸打趣道。

跟所有爱好写作的孩子一样,杜渐酷爱阅读,而且口味很杂。在参加作文大赛组委会安排的“先锋文化之旅”时,杜渐在先锋书店买了一本《圣经故事油画精选》,回去之后看得津津有味。才上初二的她,已经看完了《红楼梦》《巴黎圣母院》《简爱》《茶花女》等名著,杜渐说:“不喜欢看散文,觉得太软了,没劲,不能产生共鸣。而曹文轩的作品我就很喜欢看,觉得很清新也很真实,他的校园文学才是真正的校园文学,就像在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一样。我觉得真实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其实我没有那么乖”

当杜渐俏生生地站在你面前时,你会想到灵动、乖巧、俊俏这些美好的词汇,但跟记者越聊越起劲的杜渐“自爆家丑”:“其实我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乖。”

杜渐所在学校的教学区是不准开展体育运动的。但是有一次杜渐在大课间活动时,颇有“大姐头”风范地指挥几个男同学把桌子拼到一起,打起了乒乓球,被时任淮安外国语学校副校长的傅俊老师逮了个正着,一通批是少不了的。杜渐委屈还没完全散去的时候,傅校长就被调到别的学校了。无巧不成书的是,2011年作文大赛楚州区复赛考点就被安排在傅校长新任职的学校。傅校长看到杜渐,很得意地对旁人说:“这是我以前教过的学生,上次作文大赛获得了特等奖,这次又来参赛了,怎么样,厉害吧?”让杜渐感动得不行,她明白了一个道理:老师总是把学生当作宝,批评是希望学生能更好地成长。道理虽然明白,可“该”违反纪律的时候杜渐还是“不含糊”。

“现在谁还没有睡觉?报床号。”“1”、“2”、“3”、“4”……“好,大家都没睡,我们现在来讨论下班里最帅的前五名男生和最可爱的前五名男生,星期一到班里宣布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在舍长杜渐的带领下,宿舍卧谈会再次利用周五晚上老师管理不严的机会“隆重”召开了。

4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篇8

1. —Where’s the backpack? 那个双肩背包在哪里?

—It’s under the table. (P19) 在桌子下面。

1) “Where is/are ...?” 用来询问“某人或某物在何处”,其中的where是疑问副词,意为“在哪里”。 where is可缩写为where’s,be动词用单数形式还是复数形式要根据主语的人称和数而定。回答这种疑问句时不能直接用yes或no,而是要问什么答什么。回答时通常用人称代词主格he(she,it)或they来代替问句中作主语的人或物,并明确答出它们所处的地点。例如:

—Where is Tom? 汤姆在哪里?

—He is in the classroom. 在教室里。

—Where are her books? 她的书在哪里?

—They are on the desk. 在书桌上。

2) under是个介词,意为“在……下面”,常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垂直下方,二者之间往往没有接触面。例如:

A goat is under the tree. 树下有只山羊。

His shoes are under the bed. 他的鞋在床底下。

3) table与desk比较:

两者都可以作“桌子”解。 table指供吃饭、喝茶、游戏或其他用途的桌子,通常没有抽屉。例如:

The boys are sitting at a round table. 孩子们围坐在圆桌旁。

They are cleaning the table. 他们在收拾饭桌。

desk指供读书、写字、办公用的桌子,一般带有抽屉。例如:

There are forty small desks and chairs in the classroom. 教室里有40张课桌和40把椅子。

Can you see the teacher’s desk? 你能看见老师的讲桌吗?

2. I don’t know. (P21) 我不知道。

当别人向你提问题而你又不知道答案时,你可以用“I don’t know.”作答。前面还可加上sorry,这样显得礼貌、客气些。例如:

—Where is my pen? 我的钢笔在哪里?

—Sorry,I don’t know. 对不起,我不知道。

注意:don’t是do not的缩写形式,用在主语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或所有复数人称的句子中,帮助实义动词构成否定形式;但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应该用does not/doesn’t。 例如:

We don’t go to school on Sundays. 我们星期天不上学。

She doesn’t know English. 她不懂英语。

3. Please take these things to your sister. (P23) 请把这些东西带给你的妹妹。

1) 这是个祈使句。祈使句是表示请求、命令或建议等的句子,常以动词原形开头,主语通常是you,而且常常被省略。有时为了表示客气,可在句首或句尾加上please。 please放在句尾时,其前要加逗号。例如:

Please open the window. 请打开窗子。

Come here,please. 请到这儿来。

2) take用作动词,意为“拿走”、“带走”。表示“把……带到……”常用“take ... to ...”。 take后接人或物,介词to后跟表示地点或位置的名词。例如:

Please take these books to the classroom. 请把这些书带到教室去。

Can you take the cup to Tom? 你能把这个杯子带给汤姆吗?

注意:如果用方位副词表示地点,则方位副词前不能再用介词to。 例如:

Please take the box there. 请把这个箱子带到那里。

May I take this dictionary home? 我可以把这本词典带回家吗?

4. The notebook is on the bed. The keys are in the drawer. (P23) 笔记本在床上。钥匙在抽屉里。

1) 介词on意为“在……上面”。例如:

His pen is on the desk. 他的钢笔在书桌上。

The cap is on the dresser. 帽子在梳妆台上。

2) 介词in意为“在……里面”或“在……之中”。例如:

Your backpack is in your bedroom. 你的背包在你的卧室里。

The pencil is in the box. 铅笔在盒子里。

有时in也可以表示“在……上”,但与on的含义有所不同。 on表示两个物体之间有接触面,如挂在墙上的图画、地图、黑板等。而in则表示深入到某物的里面,如墙上的门、窗、洞等。试比较:

There are two windows in the wall. 墙上有两扇窗户(窗户入到墙体里)。

There is a picture on the wall. 墙上有一幅画(画贴在墙面上)。

5. Can you bring some things to school? (P23) 你能带些东西到学校来吗?

1) 这是由情态动词can引导的一般疑问句,用来询问某人是否可以做某事,有时也可表示“请求”或“许可”。 can意为“能”、“会”、“可以”,其后跟动词原形,二者一起构成谓语。 can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在把带有can的句子变成一般疑问句时,直接把can提到句首,并在句尾加问号即可;变成否定句时,在情态动词can后面直接加not即可,can not可缩写为can’t。 例如:

I can see the monkey under the tree. 我能看见树底下那只猴子。

He can not speak English. 他不会说英语。

Can I use your eraser? 我可以用用你的橡皮吗?

2) bring与take比较:

这两个动词都有“带”的意思。 bring指把人或物从别处带到说话者所在的地方。例如:

Bring her here! 请带她到这儿来。

Bring Mary to the party with you. 带玛丽一道来参加宴会吧。

take指把人或物从说话者所在的地方带到别处去。例如:

I want to take some books to the classroom. 我想带几本书到教室去。

Please take this book home. 请把这本书带回家。

3) some意为“一些”,用作形容词时,既可以修饰可数名词又可以修饰不可数名词。它也可以单独用作代词,代替复数可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常出现在肯定句中。例如:

I can see some flowers. 我能看见一些花。

Give me some water. 给我一些水。

Some of us are students. 我们中有些人是学生。

巩固练习:

用bring或take填空。

1. My sister often________me to the school.

2. Can you________my book to me?

3. Please________your ID card here.

4. Let’s________these boxes there.

Key:1. takes 2. bring 3. bring 4. take

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1. Well,let’s play volleyball. (P27) 那么,我们打排球吧。

1) well在此句中为语气助词,用来引出一句话,表明说话人要继续讲述或用其填补间歇,意为“喔”、“噢”、“嗯”或“这个”。例如:

Well,let me see. 嗯,让我想想。

Well,we are here at last. 喔,我们终于到了。

2) 此句是以let开头的祈使句,常用来表示建议或征求意见。 let somebody do something意为“让某人做某事”。注意,不能说let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试译:让我们来做这个游戏吧。

误:Let us to play this game.

正:Let us play this game.

let us与let’s在用法上略有区别:在表示向对方提出建议,涉及双方的共同行为时,let us可以缩写成let’s,即let us在意义上等于let’s,而表示请求对方允许做某事,而且不涉及对方的行为时,let us不能缩写成let’s,这时let us在意义上不等于let’s。 例如:

Let’s (= Let us) go home. 咱们回家吧。

Let us know your name,please. 请把你的名字告诉我们。(不能说:Let’s know your name.)

3) 动词play后跟表示球类的名词时,意为“打/踢(球)”,而且表示球类的名词前不用冠词。例如:

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basketball. 孩子们正在打篮球。

Can I go out and play tennis? 我可以出去打网球吗?

2. We have many sports clubs:basketball,ping-pong,soccer,and more. (P27) 我们有许多运动俱乐部,像篮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等等。

many意为“许多”,与可数名词复数搭配使用,可用于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中。例如:

I have many apples. 我有许多苹果。

Tom doesn’t have many books. 汤姆没有许多书。

Do you have many friends? 你有许多朋友吗?

3. But he doesn’t play sports——he only watches them on TV! (P29) 但是他并不参加运动——他只是通过电视看体育节目。

1) but是并列连词,意为“但是”、“然而”,用来表示意义的转折。例如:

They don’t have a TV set,but they have a radio. 他们没有电视机,但有一部收音机。

This is right,but that is wrong. 这是对的,但那是错的。

2) play sports意为“参加体育活动或比赛”。例如:

She plays sports every day. 她每天都参加体育活动。

We play sports at four in the afternoon. 我们下午四点进行体育活动。

3) only意为“只”、“仅仅”,用作副词。它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通常放在它所要强调的词、短语或句子前面。例如:

I can see only one. 我只看见一个。

Only 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只有我喜欢打篮球。

4) 动词watch表示“观看”、“注视”,“watch ... on TV ”意为“在电视上看……节目”。注意,TV 前不能加定冠词the。 例如:

We often watch a football game on TV after supper. 晚饭后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足球比赛。

巩固练习:

根据汉语意思,完成下列英语句子。每空填一词。

1. 这本书听起来有趣。

The book_______________.

2. 他经常看电视上的羽毛球比赛。

He often________a badminton game_______________.

3. 我们每天早上做运动。

We_______________every morning.

4. 咱们今天下午打篮球吧。

__________________ this afternoon.

5. —她有电脑吗? —不,她没有。

—_______she________a computer? —No,she_______.

Key:1. sounds,interesting 2. watches,on,TV

3. do,exercises/play,sports 4. Let’s,play,basketball

上一篇:精准扶贫工作经验介绍下一篇:就从现在开始高中生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