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毕业论文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绘画毕业论文(精选8篇)

绘画毕业论文 篇1

绘画专业毕业生自荐信1

尊敬的领导: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信!

我叫XXX,是XX学院绘画专业应届毕业生,得知贵公司为积极谋求发展招贤纳才。我真诚地渴望能加入贵公司,为贵公司的发展壮大贡献我的才能和智慧。

在大专三年中我认真努力,各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在我努力下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并有意识的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为今后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注重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尤其在装潢广告设计方面,熟练的掌握了平面广告设计、VI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书记装帧设计、展示设计等。能熟练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办公软件,Freehand、CorelDRAW及Photoshop等应用软件并且能完成整套VI设计,获得国家颁发商业美工中级证和Photoshop6.0中级证。

我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能很好地独立开展工作,并与其他人协手合作,发扬团队精神,在各项活动中均取得较突出的成绩。我在思想上要求进步,敬业是我的人生信条,年轻、可塑性强是我的资本。我将以饱满的热情、一丝不苟的态度迎接挑战,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公司的发展和祖国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多年的求学经历让我对真实进取,协调合作,溶入潜入等基本素质有着深刻的体验。在我看来,工作待遇和条件是第二位的,良好的工作气氛和发展前景才是最重要的。我也深知社会更是一所大学,今天的求职就是为了寻求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从而能以更好的工作成绩来回报您的厚爱!选择优秀的人才是您的用人宗旨,谋求合适的工作是我的事业起点。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的关注,并真诚希望我能够成为贵单位的一员, 为贵单位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期盼您的回音!

诚祝贵单位万事亨通,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xx年XX月XX日

绘画专业毕业生自荐信2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信!

我叫张立斌,是广州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绘画专业20xx届毕业生,得知贵公司为积极谋求发展招贤纳才。我真诚的渴望能加入贵公司,为贵公司的`发展壮大贡献我的才能和智慧。

在大专两年中我认

真努力,各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在我努力下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并有意识的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为今后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注重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尤其在装潢广告设计专业,熟练的掌握了平面广告设计、VI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书记装帧设计、展示设计等。能熟练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办公软件,Freehand、CorelDRAW及Photoshop等应用软件并且能完成整套VI设计,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商业美工中级证和Photoshop6.0中级证。

我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能很好地独立开展工作,并与其他人协手合作,发扬团队精神,在各项活动中均取得较突出的成绩。我在思想上要求进步,“敬业”是我的人生信条,“年轻”、“可塑性强”是我的资本。我将以饱满的热情、一丝不苟的态度迎接挑战,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公司的发展和祖国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的关注,并真诚希望我能够成为贵单位的一员,为贵单位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期盼您的回音!

诚祝贵单位万事亨通,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x月xx日

绘画专业毕业生自荐信3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我叫xx,是xx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绘画专业xx届毕业生。

在大专两年中我认真努力,各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努力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并有意识的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注重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尤其在装潢广告设计专业,熟练的掌握了平面广告设计、vi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书记装帧设计、展示设计等。能熟练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办公软件,freehand、coreldraw及photoshop等应用软件并且能完成整套vi设计,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商业美工中级证和photoshop6.0中级证。

我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能很好地独立开展工作,并与其他人协手合作,发扬团队精神,在各项活动中均取得较突出的成绩。我在思想上总会要求自己进步,“敬业”是我的人生信条,“年轻”、“可塑性强”是我的资本。我将以饱满的热情、一丝不苟的态度迎接挑战,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公司的发展和祖国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我很希望能加盟贵公司,发挥我的潜力。随信附上我的简历。如有机会与您面谈,我将十分感谢。

此致

敬礼!

绘画毕业论文 篇2

1. 我校2014年绘画专业应届毕业生去向统计

我校2014年绘画专业应届毕业生人数共计53人, 分油画、国画两个专业。截止到2014年6月20日统计显示:签约人数38人, 未签约11人, 考研并已录取2人, 预参军1人, 出国1人。百分比统计:签约率71%, 未签约率20%, 考研率3.7%, 参军出国各占1.8%。其中已签约同学中, 签约单位与美术专业相关的达到23人, 占总人数的45%, 签约单位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人数为15人, 占总人数的28%。

所有数据为网上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 作为高校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 绘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难获得精确的统计。例如毕业生到没有注册的美术培训机构去上班, 就得不到正规的劳动合同与签约手续, 而学生实际上得到的薪酬可能比正规签约的毕业生还要丰厚。那么这种情况下, 该生的官方数据显示为:未签约或待业, 成为隐形职业。还有一些毕业生选择做自由画家或独立艺术家, 不与任何画廊或机构签约, 这种自由职业也是官方数据上的未签约或待业。当然也不排除个别毕业生签约在某单位, 而毕业后从事其他行业、不去该单位的假签约。

2. 对绘画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2.1 绘画专业的对口专业岗位有限, 毕业生供大于求

绘画专业区别于设计类专业, 其对口单位可提供的工作岗位相对比较少。与设计公司、广告公司、家居装饰公司需要数量巨大的设计从业人员不同, 与绘画专业相对口的单位, 如美术馆、博物馆、出版社、报社、中小学、画廊等, 可以为绘画专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少之又少。

2.2 公务员、事业单位可供艺术类毕业生报考的岗位稀缺

公务员与事业单位每年的招考通知都有专业限制, 一些年份中无专业限制的工作岗位也不允许艺术类毕业生报考。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本来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文化课学习水平普遍低于一般文理生的艺术类毕业生, 更是望尘莫及。

2.3 中小学教师编制基本饱

事业编制“一个萝卜一个坑”, 退休一人进一人或教师队伍超编严重。应届毕业生想从事教师一职, 要么一边教学一边在编制外等编, 要么只能去私立学校和艺术培训机构。

2.4 绘画专业毕业生的半转行就业

绘画专业毕业生可以到广告公司、家居装饰公司或服装公司从事设计工作, 但是一般的设计公司都不愿聘用设计软件操作能力低、专业知识不熟练并且没有职场经验的员工, 所以绘画专业转行到设计专业虽然是半转行, 也要重新学起, 付出大量的努力与时间。

2.5 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用人单位往往对应届毕业生有一些综合能力上的硬性要求, 比如英语四级、六级、计算机二级、第二学历、中共党员、学生干部、在校期间奖励或实习经历等。一些绘画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注意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和积累, 往往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应变能力等软性要求, 一些有个性的艺术类毕业生也不愿意受到此类办公室生存法则的束缚。

3. 学校面对当前绘画专业就业现状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3.1 学校应积极组织疏导毕业生的消极就业心理

部分未签约或待业中的应届毕业生经历过多次失败的求职经历, 对于这部分学生要鼓励学生去尝试多元化的就业方式。事业单位的考试失败, 可以尝试应聘企业;企业的专业要求达不到, 可以短时间去充电补习专业知识, 也可以鼓励学生从低起点相对容易掌握的职位开始。例如无法胜任不到服装设计师的职位, 可以做设计师助理, 如果助理门槛也达不到, 可以从店员开始。杜绝学生一时找不到满意的职业便产生消极或抵触心理, 进而拒绝就业。

3.2 学校与院系应尽早开展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应当对其开展就业创业教育, 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校内外对口专业的兼职工作, 提早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面对工作竞聘挑战的能力。引导学生就业定位从传统的企事业单位向灵活就业、自主创业转换。

3.3 艺术院系应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提高专业技能

转变“人人成名成家成大师”的传统观念, 走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之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 减少人物头像半身像人体等基础课时, 相应增设与市场接轨的行画、手绘墙、装饰画、刀笔油画、插画等课程, 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未来就业的本领, 而不是等走出校门再去学习。

3.4 学校与教师应为学生开启“跨界”思路, 打开专业界限

摈弃“专而精”的一贯原则, 培养学生多专业相结合来应对社会与市场的多方面需求, 学习并熟练运用设计软件, 绘画与电脑设计相结合。例如绘画专业学生的手绘能力较强, 如果与手绘板相结合, 就能在电脑插画领域展现一技之长, 从而轻松就业。

3.5 提高学生自身综合能力与文化素质

加强一般就业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书画比赛, 演讲比赛, 外语口语大赛等, 并且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参与社团、根据爱好学习各类型的职业培训班、报考等级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等。

3.6 尝试打破学生心中的求职地域界限

鼓励学生去南方、西部、村镇、偏远地区或生源所在地寻求职业发展。多数学生毕业后愿意去一、二线城市发展, 认为大城市机会多, 其实大中城市很多资源趋于饱和, 相反三线城市和偏远城市和地区反而利于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在大城市, 美术培训已经饱和, 但是在乡县等地区, 还有相当大的艺术教育市场等待开发。

绘画之所以成为绘画 篇3

我们为何仍需要那些手绘的创作品?在过去的20年里,画家鲁道夫·斯廷格尔创作了大量的布面绘画作品来试图对绘画的本质进行提问和作答。

4月7日至12月31日,在意大利威尼斯葛拉西宫举办的斯廷格尔个人作品展上,就包括了他的地毯画作在内的30幅绘画作品。或许你并不认同斯廷格尔对于绘画的观点,但无论如何,你都可去对绘画重新认识一番。就像策展人拉塞尔·弗格森说过的那样,“每次当你得出一个答案,你可以想出一些东西来反驳它。”

Exhibition at a Glance

1993年的纽约市/2月13日—5月26日/纽约新博物馆/欧洲冲突、中东危机、艾滋病蔓延、枪支管制等等问题都是1993年时年轻艺术家们所共同经历的成长背景,同时也成为了影响他们艺术创作的现实素材。主办方希望借由这场展出将参观者带回到1993年,那个代表着美国及全球社会、经济、文化转折点的时代。

十五分钟的永恒/4月28日—7月28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这个名为“十五分钟的永恒”的展览将是迄今为止亚洲规模最大的安迪·沃霍尔作品展。展出将涵盖波普艺术最负盛名的开创者之一安迪·沃霍尔从1950年至1980年创作的架上绘画、版画、雕塑、摄影、素描等500余件作品。

绘画毕业论文 篇4

论文题目:浅谈幼儿绘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名:吴海萍 指导教师:叶阳永

业:学前教育专业 年

级:2008级 类

别:高起本

学习中心: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完成时间: 2009年6月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浅谈幼儿绘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摘 要]绘画是幼儿最喜欢的艺术活动,是培养幼儿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能力的良好途径。儿童绘画属于一种想象绘画,它以表达儿童的主观感受为主,不受客观形态和技术规范的约束,是儿童自然、真实情感的流露,因而同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主要从传统的绘画教学和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绘画教学入手,通过理论阐述和具体实例来分析绘画学习中创新意识培养所带来的影响和对幼儿学习绘画策略的潜要发掘及运用。[关键词] 绘画教学 绘画策略 创新意识

绘画是幼儿最喜欢的艺术活动,是培养幼儿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能力的良好途径。儿童绘画属于一种想象绘画,它以表达儿童的主观感受为主,不受客观形态和技术规范的约束,是儿童自然、真实情感的流露,因而同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一、儿童绘画的特点及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一)儿童绘画的特点

1、儿童绘画的形式往往具有单纯化、平面化,形象、色彩夸张的特点。例如:画面中人的身体和四肢可以自由弯曲,任意加长或缩短。儿童画中的这种形象语言,是形象和情感的统一。这些奇思遐想,往往会令成年人刮目相看。

2、儿童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儿童把不同时空里的事物同时呈现,把喜爱的物象拟人化。他们画地球与月亮握手,画太阳公公向月亮婆婆问候„他们能把想象与现实联系在一起,把无生命和有生命的东西组合在一起,表现了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力。

3、儿童绘画作品构图的随意性。儿童画的构图没有成年人那样多的规则和限制性。有时他们会边画边移动视点,有时会转动画纸反正结合表现,有时在画纸上尽情地画,直到无处可画为止。这种自由随意的画面,体现出画面构图的多样化。

4、努力追求成人审美趋向。儿童随年龄的增长,知识和经验逐渐丰富,审美水平也不断提高,开始追求成年人的审美标准,学习用成人绘画技法和表现形式来进行自己的绘画,这一时期,需要对他们适时地加以引导,使他们的绘画随自身的成长而逐渐成熟起来。

(二)绘画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1、儿童绘画可以提高儿童的美感。儿童在没有掌握运用文字表情达意之前,绘画创作是他们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他们不受拘缚地运用绘画工具,表现他们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因而,儿童美感的培养不仅要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更重要的是通过儿童自身的创造和对美好事物的再现。

2、儿童绘画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智力和创作才能。有资料表明:人的信息80%来源于视觉。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儿童的观察能力决定着他们的认知水平。儿童在绘画过程中,手指的动作对脑细胞可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手的活动越多,动作越复杂,就越能刺激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从而使认知活动的水平越来越高。因此,儿童经常坚持画画,将有助于他们思维发展,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3、儿童绘画创作能促成儿童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儿童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往往对涉及到的问题更加敏感,对生活更加热情。使他们觉得生活更亲切、更有趣,并能从中体会到自己的作用和力量。同时,美术创造的成功,需要他们的专心和耐心,这对培养孩子的品质和个性有很大帮助,因此,绘画创作是发展儿童创造能力的最佳手段。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是以幼儿习得美术技能为目标的模仿性学习,只注重临摹训练,把幼儿是为被动的学习者,教师教的重点是一个一个的具体图象,以模仿的像不像作为衡量幼儿作品的标准,压抑了幼儿的主动性,阻碍了幼儿想象力的发挥,甚至泯灭了孩子创造的天性。如:让学生临摹一只小鸟,如果教师不加引导只叫学生照着画,那么学生就会认为小鸟就是这样画的,这个形象被固定死,以后只要画小鸟,学生的头脑中就只会出现他临摹过的小鸟的样子,不会有大的创新。这就影响了儿童天性的发展,使孩子的童真被死板扼杀,想象被临摹褪化。

(二)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改变传统美术教学活动,就要使幼儿想象与创造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师要善于从特定的环境和偶发的事件中捕捉有价值的、幼儿感兴趣的美术契机,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并开展主题绘画活动。假如户外活动时幼儿发现了蜗牛,对蜗牛感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并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并进行主题意愿画《快乐的小蜗牛》。蜗牛是绘画的主题,围绕小蜗牛,教师可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地去表现某一个情节。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及绘画表现经验各不相同,所表现的主体情节也不相同。在这里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有的只是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既尊重了幼儿的意愿,又使绘画的主题与幼儿的兴趣发生了联系。避免过去形象单一,简单模仿的现象。

三、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一)亲近生活,选材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1、亲近生活,激发创造欲望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创造活动。”一切想象

都源于生活。新《纲要》也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要培养幼儿绘画的想象力就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亲近生活,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美、发现美,从而萌发创造欲望。

2、选材有启发性,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利于幼儿情感体验的表达。

教师的选材要起到开启幼儿心灵的作用。教师在选材时,不要担心孩子的造型能力,怕他们画的不像,其实绘画最主要的是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充当“照相机”的作用。在他们涂鸦、稚拙的表现中,会有很多可爱的想法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我们评判他们的作品不能以“像不像”作为“好不好”的标准,而是要使他们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自主的过程,建立起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二)以幼儿的兴趣、情感为先导,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的愿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有强烈的动力。儿童对绘画很容易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是这种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所以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激发幼儿内部情感,使绘画活动更加生动而有趣。春天斑斓的色彩,夏天缤纷的花朵,秋天灿烂的田野,冬天飘飞的雪花,天上变幻莫测的云彩,大自然中的千奇百怪,都是孩子们感兴趣的素材。兴趣是活动的动力,是创造的源泉,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聆听孩子的心声,不断激发幼儿的创作愿望,孩子才会创造出一个斑斓、多彩的世界。

(三)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环境。

幼儿的绘画教学要想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必须为幼儿创造一个适合创造 力发挥的良好环境。不要去约束和禁令幼儿的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意图,去约束他们的头脑。认为幼儿超出常规的绘画是违背客观事物自身发展规律的,是不合常理的。要求幼儿的绘画必须按照教师的意图去进行,教师让你画树,你就画树;让你画花,你就画花。不允许有任何多余的成分出现在幼儿的绘画过程中,久而久之我们的幼儿便会变得墨守陈规、只能去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要求。

陈鹤琴说:“图画是小孩子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幼儿在绘画中的创作是不受控制的。幼儿绘画时,教师尽量不采用固定的模式,而是只教幼儿基本的方法,让幼儿从自己的角度去捕捉和表达周围的世界,让幼儿自己去思考,使其展开想象,大胆创作,让幼儿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而不是“放羊”式的教学,这样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在绘画中开启想象的大门,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

1、注重幼儿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对所画主题的认识,使幼儿从客观事物的直接或间接感受中形成表象。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外,还要给幼儿讲述有关主题的神话和童话故事,神话和童话故事不仅可以使幼儿了解生活的丰富性,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危险,还可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充实幼儿的内心,为幼儿再造想象奠定基础。

2、利用事物外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引发联想与想象。

培养幼儿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思维、创新能力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在幼儿了解一定美术表现方法后,就要引导幼儿“一题多画、一题多变、一物多用或一形多变”,加大幼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创造出新的美术形象。

一题多画。一个主题从不同的方面去表现或同一种主题用多种角度去表现。如同是“爱”的主题,可以表现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人对动物的爱、人与人之间的爱,加大幼儿思维广度的培养。

一画多变。利用事物外形的相似性,引发幼儿联系和想象,通过变化背景或添画局部,表现不同的绘画主题或表现不同的事物。

一物多用、一形多变。利用手工材料的可变性和可塑性,引发幼儿的联想或想象,巧用材料,在基本形式进行添加、变化,表现不同的美术形象。

3、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要从美术活动的各个环节入手,精心筹划。

(1)幼儿绘画活动的名称要具有开放性、超前性,以激活幼儿的思维,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所以,绘画活动多以“„„的故事”、“快乐的„„”等为题目,如果题目只是“我画机器人”,幼儿画的重点或注意力只局限在所见过的机器人的表象上,如果题目只是“机器人的故事”或“未来的机器人”,幼儿想象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绘画的重点则放在了创新形象上。

(2)欣赏的选材要富有新颖性和多样性,开阔幼儿的眼界,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势。如同是欣赏作品《小鸡》,可以欣赏线条装饰的、色彩装饰的、水墨画的、油画画的、抽象画法的小鸡等多种。不同的画法,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幼儿获得的感受也是不同,在创作中选择的方法也不同,有利于幼儿有个性的创作。

(3)指导的语言要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为幼儿提供一个不受约束、自由想象和创作的空间。即教师指导的语言要开放,能引发幼儿的联想,积极肯定、鼓励和支持幼儿自主性的表现,(4)材料的提供要具有丰富性和方便性,能激起幼儿的绘画创作的愿望。丰富的材料既可以启发幼儿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美术创作,又可以使幼儿的想法不受材料的限制,尽情发挥。

总之,通过幼儿绘画教学,教师在绘画活动中应鼓励幼儿打破常规,超越常理,培养幼儿的扩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突破单

一、僵化的定向思维模式。教师在绘画过程引导幼儿突破定势的同时,老师自身也应甩掉包袱,打破传统的教师范画的“权威性”,鼓励孩子不断创新,超越老师,超越自我。通过绘画教学不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获得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培养。

参考文献

1、考维克多·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

2、范琼芳:《幼儿绘画心理分析与辅导》,心理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三版。

3、林琳:《运用艺术家的眼光看世界——谈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18—20页。

4、杨景芝:《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5、张福芝:《幼儿创造性美术教育》,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年1月,第五版

6、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2月,第二版

7、李生兰:《学前教育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8、李睿明译:《儿童美术与成长》,世界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

9、郑明进:《怎样了解幼儿的画》,台交世界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十版

寿桃绘画作品:清朝寿桃绘画艺术 篇5

这幅画描绘的是一枝桃树枝上面生长着九个寿桃的模样,九个寿桃分为三个部分,两颗,三颗,四颗分开来描绘的,寿桃旁边有许多树叶包裹着,翠绿色的叶子点缀着画面中的红色及橙色,是整幅画面的点睛之笔,画作从左下角向右上角生长出来,一幅生机勃勃的模样,画面中有四个印章,最大的一个是慈禧太后的署名印章,左下方的一张旁边有一首诗,是这幅画的含义所在。

慈禧太后 寿桃

这幅画描绘的是两个又圆又大的寿桃静静地躺着篮子里面的模样,接着上方有一个装满着各种各样花朵的篮子,篮子里面有牡丹花,菊花,杜鹃花,牵牛花等,它们的颜色各异,还带着墨绿色等鲜艳的叶子,这幅画面是五彩斑斓的,画作分为上下两部分进行描绘,画作的左下角是作者的题词,她的印章在左边与上边各印了一处。

八大山人《桃实千秋图》 16作

这幅画描绘的是一幅墨水桃子的模样,作者,画出一只桃子树枝从山崖上倒立生长出来的模样,桃子树坚强地抓住山崖,接着慢慢生长出树叶,接着在生长出枝干,最后在末尾生长出桃子与桃花,桃花含苞待放,有的向上仰望着,有的正准备开出花朵,两个桃子紧紧挨在一起,相互依靠着,画作中有三处印章,分别位于画在的右上角,左上角以及左下角。

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的绘画作品 篇6

有关齐白石和王梦白的这两幅仕女图里面还有一段故事:

上世纪30年代的北京,画坛人才济济,那时的齐白石与王梦白齐名,但同时互不服气,暗自较量。

一次,有人就拿来王梦白所画的一张背侧面仕女图,请齐白石照样画一张。齐白石画完后并且题了诗:“此幅乃友人索予临王梦白,予略所更动。知者得见王与予二幅,自知谁是谁非。老年人肯如人意有请应之。”

论架上绘画对数字绘画的影响 篇7

一、绘画风格的影响

传统架上绘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以西方美术史的划分习惯主要分为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现实主义、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等不同艺术流派和绘画风格。其中每种绘画风格都有其成熟完善的绘画理念、审美倾向和相对应的表现技法。而数字绘画在其发展过程中, 主要受到商业需求所左右, 无形中形成了不同的表现风格与类型。例如古典唯美的书籍插画, 突出想象力和视觉效果的科幻插图, 色彩绚丽温暖的儿童绘本, 前卫另类的卡通动漫……每种风格都会有意无意的偏向于传统绘画中相应的风格, 并在选材立意、画面塑造、意境表达等方面得到借鉴。

在色彩应用方面, 数字绘画主要受印象派的影响较大。比如我们经常在网络和杂志中见到色彩丰富美丽的数字插画或小说封面, 从对色调的把握和色彩的表现技法等各个方面, 都明显吸取了印象派的养分。这类作品不需要什么宏大题材, 仅仅是一个常见的风景或人物, 就可以表现的很美。重点不是画什么而是怎么画——力求在画面上表现光与色彩的微妙关系, 注重整体色调的把握。物体的暗部色彩丰富, 通常会与亮部色彩形成冷暖对比关系或补色对比关系。阴影处会随光源色的冷暖变化而变化, 不仅仅是黑色与灰色。形体的真实性和逼真性不再是画面表达的重点了, 色彩成为画面的主导。Corel Painter, 一款主流数字绘画软件。提供有多种绘画笔刷给使用者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其中便有一款“印象派画笔”。软件设置有毕莎罗、高更、梵高、莫奈等众多印象派代表性画家风格的笔触, 用选择某位艺术家的笔刷, 画出来的每一笔都酷似这些大师们本人的手绘笔触。例如选择“梵高笔刷”, 画出来的效果是旋转扭曲、色彩强烈的油画笔触。而选择修拉的笔触, 画出来的画面全部是点彩派的色彩效果。

在形体处理表现方面数字绘画受到古典主义绘画影响很大。偏重唯美写实类的数字绘画作品主要沿用了古典主义绘画的肃穆和高贵, 形体上一般多经过理想化的美化处理, 强调优雅的美感。这类作品中不会出现动荡和不雅的形象或道具, 力求塑造一种超越真实的理想化的视觉形象。

而另外一些数字艺术则明显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装饰主义、立体主义、波普艺术等现代艺术思潮在数字绘画中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延续和应用。随着现代人审美习惯的变化, 过于保守的数字作品显然不能符合所有人的需求。一些个性化极强的作品已经被应用到商品包装、书籍设计和视频动画之中。

二、造型因素的影响

与传统绘画相比, 数字绘画的绘画工具、材料技法和传播途径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既然属于绘画艺术门类中的一种, 数字绘画就离不开明暗、绘画步骤、构图、笔触、画面肌理……在这一方面, 可以说数字绘画完完全全沿用了传统绘画几乎全部的造型因素。

1.直接画法与间接画法

西方传统绘画中的直接画法和间接画法对数字绘画创作影响很大, 这两种作画方法和步骤在数字绘画艺术家的笔下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运用直接画法的数字绘画作品色彩鲜活, 造型生动, 画面动感较强, 一般多用于短期作品的创作。间接画法在传统绘画中难度很高, 制作周期漫长。而在数字绘画软件中就快捷多了, 可以设置不同透明度的图层, 在每个图层上分别绘制。然后利用图层间可无限叠加的功能, 实现多层颜色透叠、微妙精到的色彩效果。

2.材料与肌理

传统架上绘画作品材料多样, 肌理效果丰富, 不同绘画流派使用的材料和呈现的肌理都不尽相同。例如古典油画笔触平滑细腻, 画在纹理纤细的亚麻布上, 讲究画面的平整。色粉画则多是画在表面粗糙并有一定厚度的纸上, 色粉颜料被刮擦在凹凸不平的纸面上, 形成斑驳透明、松动写意的色彩效果。

诸如此类丰富的材料肌理效果在数字绘画中可以更加便捷、快速的实现。在绘画软件Painter中, 用户可以在材质库中选择不同种类的纸张、画布或金属板等画面材质进行创作。选择某种材质之后, 还可以调整该材质的诸多参数和属性, 从而达到更理想的画面效果。例如用户可以挑选画布的颜色——白色、彩色或亚麻布本身的黄灰色。还可以设置画布布纹的多少、起伏高度、粗糙程度。如果选择画纸, 可调节的余地则更大, 比如素描纸、宣纸、水彩纸、油纸、纸板等。不同的材质会带来风格各异的笔触效果和肌理美感。

肌理是一张艺术作品的绘画语言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肌理本身就具有美感。敦煌壁画由于岁月蚕食, 形成了斑驳残缺的美感。古典油画运用多层罩染和颜料与油的巧妙调配, 在画面上形成了平滑、精致的神秘美感。有些传统画家经常根据需要先处理肌理, 然后才开始创作画面。例如法国画家巴尔蒂斯, 画面中有极为精彩的肌理变化, 视觉效果厚重丰富, 色彩沉稳朴拙。而在数字绘画中, 完全可以真实的模拟这些肌理效果。如果需要较为明显和厚重的肌理, 创作者可以在Painter中用丙烯、壁画、油画颜料制作肌理, 调整颜料的厚度和粘稠度, 先画出类似于浅浮雕效果的画面基底, 再利用这层肌理层创作作品。更加方便的是, 由于图层功能的特点, 创作者可以在完成画面之后不改动形体和色彩, 单独针对肌理图层修改肌理。

3.笔触

笔触是绘画作品形式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创作者绘画语言个性化的体现。西方古典绘画追求隐藏笔触, 而印象派则强调笔触。如梵高扭曲厚涂的笔触, 修拉“色点”状的笔触, 这些都是画家多年绘画习惯和审美方式造就的个性化的绘画语言。

数字绘画软件在笔触方面从零起步, 经过数年发展与完善, 从最初的像素色块, 到手绘效果的引入, 直到今天可以再现传统绘画几乎所有的笔触效果。Corel Painter一直被业内喻为最

基于检测系统下的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以黑龙江东方学院动画专业建设为例

刘明国吴乃群于杰许力戈 (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摘要:本研究从当前国内动画行业人才需求巨大, 而高校动画专业毕业生难以胜任行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问题出发, 由高校、企业和毕业学生三方合作建立起“专业建设检测系统”, 通过该系统调研市场需求和行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借此来有针对性的开展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提出了基于工作流程、职业岗位需求和能力要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实施了“学与做”式的实践培养模式。有效的使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推动了动画专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动画专业;检测系统;教学改革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关于建立高等院校动画专业建设检测系统的研究》, 编号:12514119。

近年来, 动画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高校动画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几乎一夜之间各大专院校纷纷开设起动画专业, 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高等院校的动画教育, 对动画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未来发展规划思路并不十分清晰。尽管各个院校都能根据自己的优势创办动画专业, 但培养出来的学生远远满足不了当前动画产业发展的需求。其主要原因就是对动画产业认知的缺乏, 一方面是, 动画产业在国内迅猛发展, 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是, 培养出的大量人才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市场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动画教育内容相差甚远。因此, 高等院校动画专业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建设迫在眉睫。黑龙江东方学院于2010年在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关于建立高等院校动画专业建设检测系统的研究》, 与黑龙江省内外知名大中型动画企业、省内外几家高校动画专业合作, 建立了动画专业与毕业生联系的网站、以本院2001级-2008动画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网络联系法、访谈法、资深专家座谈研讨法研究相结合, 对企业的用人情况、对毕业生的评价、毕业生对高校动画专业建设的意见、其他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我们积极探讨策略, 制定

强大的电脑绘画软件, 主要就在于它拥有大量的笔刷库, 可以模拟甚至创造出各种手绘笔触效果。每选择一种笔刷就相当于拿起了画室中的一只画笔。铅笔、毛笔、勾线笔、水彩笔、油画刀、油画笔、木刻刀等等应有尽有。每种笔刷都可以调整笔头尺寸的大小和粗细, 还可以选择笔刷的透明度和厚度。配合数位板、压感笔的使用, 数字绘画创作者可以画出个性化的笔触效果。可以说, 数字绘画在笔触功能方面成功的做到了继承和发扬。

总之, 我们一方面要肯定数字绘画的飞速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理性的认识到数字绘画当前的发展水平更多还是停留在在商业层面, 除此之外常见的数字绘画作品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以造型训练为目的的基础性习作, 艺术性较强的作品还不多。因此, 数字绘画在发展过程中应更多的从架上绘画中汲取艺术养方案, 积极寻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突破口, 提出了基于工作流程、职业岗位需求和能力要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实施了“学与做”式的实践培养模式。有效的使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推动了动画专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动画专业检测系统”的构建

(一) 关于“动画专业检测系统”

所谓“动画专业检测系统”是指在深入国内具有典型高等院校的动画专业和国内知名的动画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并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的互联网、学院与动画企业联系的互联网, 通过两网的建立, 及时、准确、动态的了解行业和毕业生发展情况。来实现企业需求与动画培养方向的有效对接, 从而指导高校动画专业的建设。具体流程如图:

(二) 引入“动画专业检测系统”进行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动画专业检测系统”是一种崭新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 有

分。从艺术观念和造型规律两个方面, 传统架上绘画为数字绘画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摘要:数字绘画在表现题材、绘画技法、审美取向等诸多方面均受到了传统架上绘画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积极有益、意义深远的。数字绘画的绘画风格、绘画过程、材质肌理和笔触效果等很好的继承了传统架上绘画的优良传统并做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与完善。架上绘画源源不断的为数字绘画带来艺术上的养分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架上绘画,数字绘画,绘画风格,造型因素

参考文献

[1]苏中秋.商业绘画.陕西人民美术出版.2000.

[2]罗岗, 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抽象绘画和从绘画中抽象 篇8

我们在此议论抽象绘画只是抽象艺术中的一个领域,议论的原因来自中国当代艺术界有一种梳理中国抽象绘画的现实,这不能不让我们有必要回放一下世界艺术中有关抽象绘画的来龙去脉,而“从绘画中抽象”则是抽象绘画这一文脉的延展。

抽象绘画

霍夫曼:优雅的先驱者

如果从战后的美国开始讨论抽象表现主义,在中国的文本中,大都会从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开始,这实际上是不够严谨的说法。波洛克固然重要,也是抽象表现主义划时代的艺术家,但是,汉斯霍夫曼(Hans Hofmann,1883-1966)是我们不能绕过或忘记的人物。霍夫曼是30年代到美国的德国移民,他为美国的青年人带去欧洲人的敏感和艺术的文雅,特别是在色彩和绘画结构以及精神层面上的贡献,实际上是新兴的美国前卫艺术的领军人。他通过教育(包括自办学校)和在绘画上的双重实践,帮助美国年轻的艺术家们认识到,什么是欧洲的现代主义的优雅绘画。因为欧洲绘画的优雅性来自他们欧洲大陆自己的绘画传统,所以尽管美国的新派艺术家们拼命学习,但却难以获得真谛(企图回避和在自己的作品中消除这种优雅的人除外)。

霍夫曼强调绘画的本质就是绘画的平面性,即在两维性中追求精神性。这一思想来自欧洲立体主义作品所强调的,通过推拉的力量来创造没有景深的空间。霍夫曼认为艺术家需要向观众展示可以平衡地进入一幅画的空间运动,这一说教对学子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霍夫曼在64岁时才举办了第一次个展,他从1958年到1966年生命最后的八年间,所创作的大面积色块和饱和色彩的作品,为以后产生的“色域”绘画开了先锋,如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1936-)和罗伯特·莱曼(Robert Ryman)就是直接受益者,而纽约抽象艺术家小组一般的创建成员都曾拜霍夫曼为师。

戈尔基的混合风土

美籍土耳其艺术家阿希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1904-1948)的早期作品,有欧洲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以后无论是二十年代还是三十年代的作品,都有来自毕加索早期风格的影子。他的风格变化很大,最终还是他的出生地亚美尼亚的风土,使他的绘画回到自然的形状。但是在戈尔基的画中始终有两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那就是,他是超现实主义的画家,同时又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最早的开拓者之一。

马瑟韦尔:反抗秩序的黑马

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therwell,1915-1991)不像大多数纽约画派的艺术家出生那么低微,他受过良好的教育,获有哲学学位,是一名理论家。马瑟韦尔绘画的风格特别明显的带有哲理,在绘画上的情感因素非常明显,实际上这些作品本身就是对现有秩序的一种反抗。在马瑟韦尔早期的单色作品的画面构成中,条状和椭圆形形成绘画视觉上前所未有的张力,《西班牙共和国的挽歌》的系列如同政论,虽说马瑟韦尔是纽约画派的成员,可是有很大的区别,他把绘画作为武器。对马瑟韦尔来说,他希望将美国的艺术提升到欧洲现代主义的水平之上,而不是一个追随者,从而我们可以看出美国艺术家在艺术上试图超越欧洲现代主义的野心。

马瑟韦尔不是一位空想家,他确实做了许多为美国年轻艺术家,能够读到欧洲现代主义文献而必须做的翻译工作,他不但教书还编辑杂志。在黑山学院这座艺术的大本营里,他和德库宁、康宁哈姆、约翰凯奇和劳森伯等艺术名流共度过十年时光。马瑟韦尔六十年代末创作的《打开》系列,和以往的作品有所不同,除了有未完成感之外,显得平静和神秘,蓝调的画面富有自然的生气,《在柏拉图洞中1号》(1972)显然和柏拉图洞窟的学说有关,这些作品在马瑟韦尔看来或许是一种哲学的升华。

德·库宁:内容只是一瞬

来自荷兰的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1904-)开始一直从事商业艺术和壁画等创作,和戈尔基相识是运气,从而受其影响。是戈尔基让他看到了米罗,立体主义和抽象超现实主义的光芒。德库宁50年代早期的妇女系列作品给人印象最深,纵横交错的笔触富有美感并且强而有力,同时让我们感受到画家有着强烈的激情。其实德库宁并不重视内容,他认为:内容只不过是某种东西一瞬而过,只是像闪光一样的遭遇。

1950年的《挖掘》是德库宁作品中少有的风格,它呈现为“满幅画”的画面,它接近于波洛克同时期创作的自动主义的滴洒风格的作品,也就是让画面的每个角落都有绘画的痕迹,高密度地利用画布空间。遗憾的是,德库宁并没有发展这一画法,而只有波洛克把它发展为终生坚持的风格。德库宁的基本性格是向内的,而波洛克则是无限的向外扩张。更为遗憾的是,由于健康等因素,德库宁70年代以后的作品和50年代的作品比较起来,在各方面都显得不如20年前。

波洛克的引力绘画

杰克逊·波洛克绘画的出现,对以往的绘画具有摧毁性的打击。他最大的贡献在于把画笔从画布上解放出来,利用引力作画,但是它仍然属于抽象绘画的领域,他只不过是重新定义了绘画,让无意识的真实更为赤裸裸。

波洛克虽然对汉斯霍夫曼对他的评价不屑一顾,但是霍夫曼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作品中获得的平面性启示,对波洛克来说是同样的。波洛克的满幅构图的作品具有均质的特征,虽然没有景深,但有丰富的层次,在好像装饰的表面下,有渲泄的情绪和奔放的、近似于暴力的行为。这些作品的本质和波洛克先前的绘画《男人和女人》(1942)有关,那时,他就从非洲和土族艺术中吸取灵感。滴洒绘画属于半自动主义的艺术,它的创造力涉及到艺术的起源,那就是无意识意象。而在绘画的构图上,波洛克的手法是革命性的,虽然蒙特利安和其他荷兰风格派绘画都在构图上显得非常平面,但是仍然有一种潜在的构图结构,而波洛克走的更远,他让画面更加均匀分配,从而成为自动主义绘画的构图风格。

nlc202309012152

其实早在20年代中期,超现实主义的画家们就曾经实验过滴洒和泼溅颜料的方法,但没有人去发展和将其扩大,是波洛克在20年之后,在一次偶然中,发现了滴下去的颜料本身具有的美感,从而使这一画法成为艺术历史的里程碑。关于自动主义绘画,可能有一种误解,认为画家可以减少以前在构图上所花费的控制力,但实际上则相反,而是需要更多的控制力。以前,画家坐着或站在画架前,用笔操作画面,运动的主要是笔,而在波洛克的情景中,画家的身体姿态必须具有连续性运动,因此,画家的身体实际上是绘画的“笔”的延伸。绘画变了,同时画家的身份位置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一个值得议论的问题,我们在这之后还会发现同类的问题。

纽曼的崇高与无限

巴尼特·纽曼(Barnett Newman,1905-1970)的绘画是一座高峰,他最能反映出战后世界艺术中心的转移之后,北美和欧洲大陆在文脉上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纽曼绘画与崇高观念渊源来自欧洲大陆的北方浪漫主义,具体的说,就是十九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卡斯帕尔·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表现崇高主题的早期作品《海边的僧侣》(1809-1810)为这类绘画树立了典范。

纽曼的表现是这类崇高绘画在20世纪的升级版,他把弗里德里希的绘画中最具精神性的部分加以提纯和抽象,而这种抽象区别于至今为止所有的抽象类型。纽曼凭借绘画表达了对崇高的敬意,他的方式比他的所有前辈都来得直接和纯粹,站在纽曼的绘画面前会有一种崇高的感觉由然升起,他的画所达到的境界,和纽曼曾经在希伯来学校接受大量的宗教哲学教育有关。

纽曼对达达艺术没有兴趣,他除了宗教哲学以外,还研究科学、植物学和鸟类学,目的都是通过这些研究来了解生命的起源,这和歌德晚年的研究很类似。纽曼绘画的题目可以看出他的兴趣在宇宙和进化方面,比如《天空》《欧几里德深渊》《起源》《异教的空虚》等等。作品《同-1》(1948)是纽曼风格形成的代表作,作品中那条直线成为核心观念的一种符号,在以后的作品中反复出现。这一符号是受到斯宾诺莎(Spinoza)哲学的影响,斯宾诺莎认为人类是上帝“全部”的延伸,上帝是无限的,所以纽曼绘画中的直线是上帝的光和意志的象征。上帝分开光明和黑暗,在空虚中划出一条线,巨大的色域象征着空虚,无限和宇宙。这条线代表原初的行为,“同一”是创生的一刻,纽曼的画是创世纪的赞歌。1950年至1951年纽曼创作的《人:崇高的英雄的》这幅作品巨大无比,使他的纪念碑式的作品达到高峰,他的目的是给人一种有启示的经历。

罗斯科神秘的超越

在所有抽象画中,可能没有一个人的作品,会像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 1903-1970)的作品那样给观者的心灵带来震撼。罗斯科的作品属于色域绘画,也就是尽可能地把色彩铺满画布,通过色域最大限度激发自然情感的那种绘画。但是,罗斯科绘画的魅力并不是因为他的风格,而是通过深邃且悲剧性的色彩,深深地控制住观者的整个状态,这是只有那种具有原始力量的绘画才能达到的力度。在20世纪只有另一位画家可以与之比美,他就是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

罗斯科的绘画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在艺术的精神性方面,所达到的高度的标高,他超越了欧洲的抽象绘画所达到的景深,也看不到一点欧洲抽象绘画类型的影子。罗斯科像其他纽约画派的画家一样,曾对神话产生兴趣,他在探索“神话精神”方面,受到荣格对普遍神话的兴趣,所以罗斯科的作品在1945年就显示出与超现实主义的联系。罗斯科的风格是在1949年前后形成的,也就是那种把中心色彩的形式固定和扩大化,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是依赖色块的大比例,来营造一种势不可挡的物质的在场感。比如,他会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画成如同云块一般,它同样让我们想起弗里德里希那幅表现崇高主题的作品《海边的僧侣》,罗斯科的作品太像从弗里德里希那里得到提纯,而升华为更为简略的精神性绘画。

罗斯科的绘画,无论是英雄式的构图还是色彩,以及在消除世俗的笔触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创造。他认为:只有摆脱了熟悉的东西,才能让超越经验成为可能。这些绘画的形式都服从于传达一种基本的宗教情感,创造了一种宏大和悲剧性的肃穆。所以,罗斯科在去世前的一周说,他认为安放他的作品最合适的场所是教堂。欣赏罗斯科的绘画,不需要专业知识和导引,只是面对就可以,因为那些色块蕴藏着神秘的来源。罗斯科希望观众从近处看他的画,这样观众可以慢慢地被吞没在冥想之中。观看这些作品本身就是一种宗教体验,这就是为什么有观众会在他的作品前能够哭泣的原因。

从绘画中抽象

冯塔纳从绘画向空间

当我们把视线从美洲转移到欧洲大陆,那么米兰的卢西奥·冯塔纳(Lucio Fontana,1899-1968)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艺术明星。其实冯塔纳是生于阿根廷,他的父亲是意大利人,他往返于欧洲和南美之间。冯塔纳以空间主义的创始人的名声留在美术史上,如果波洛克的绘画,是对以往的绘画具有摧毁性的打击,那么冯塔纳的绘画就是直接摧毁了绘画。

冯塔纳的一刀下去,让画内和画外的空间得以沟通,从而打破了绘画和雕刻之间的界限,这一刀,激活了宇宙。冯塔纳强烈反对以平面绘画和立体雕刻构筑的空间,这是从绘画中抽象出来的一步,因而我们的议题就从“抽象绘画”转为“从绘画中抽象”。冯塔纳早在1946年的白色宣言中就声称,他在寻求“一种我们的艺术概念无法干涉的艺术”,他做到了。从40年代末,他就开始在画布上扎空,而在这之前,冯塔纳的一些作品是半抽象的,但是半抽象的雕塑中有强烈的骚动,从而看出他的早期作品中就有巴洛克的情绪,当他在50年代,用刀直接划破画布时,可以看作是一种当时最为果断的和淋漓的举动,然而他的情绪仍然是巴洛克式的。这一刀在观者和画布之间留下了互动关系的张力,我们把这种张力称为“空间概念”。画布上虽然还有颜料涂抹的痕迹,但已经和绘画无关。

除此之外,冯塔纳还在同期实验了“空间环境”装置实验,即用霓虹灯作为材料制作装置。笔者在1992年原德意志联邦艺术中心看到一件冯塔纳的霓虹灯装置作品悬在空中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40多年前的作品,冯塔纳太有把工业材料当作艺术材料来使用的瘾,他是从绘画中最先逃走的逃兵。

伊夫·克莱因的单色画探险

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1928-1962)的行动绘画,在当下有人把它作为行为艺术来看待,其实克莱因的本意还是源于从绘画中抽象出来。他希望自己仍然主宰着画面的效果,但却不是通过传统的绘画手法,甚至也不像波洛克那样,即使用滴洒的方式而画家本人也必须直接介入绘画的物理过程。克莱因欧洲式的浪漫主义具有戏剧性的色彩,他不关注情节,而是仔细琢磨怎样让能量在空间中扩散和启示无限的空间。克莱因认为:“绘画的真正品格极其存在,在于在基本物质状态中凭借绘画的敏感性超越可见的东西。”

克莱因把功夫下在如何营造什么都不展出的虚无的空间上,这是走向纯粹的非物质性。他信奉什么都没有的空间充满力量,可是这些只得到很少的文化精英的喝彩,由此可见克莱因艺术的实验性所处的早期环境。克莱因的“活动画笔”(Living Brush)的绘画被广为知晓,就是让全身涂满蓝颜色的裸体模特儿,在画家的指挥下把颜色印在画布上。克莱因把人体当作画笔进行绘画,他认为这样才到位,因为这使得画家可以和他所绘制的作品保持纯粹的非物质的距离,而又不失去控制力。如同气功师发功之后他可以不接触对象,但仍然可以发射能量而控制对象。

其实,满怀热情的克莱因,直到他1966年去世为止,所进行的一系列前卫性实验,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相反的是遭到嘲讽和打击,他在抗争和激辩中,由于心脏病发作,而过早结束了只有34岁的“单色画探险”的生涯。

上一篇:关于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名言句子下一篇:不上社保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