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 认识画图教案

2024-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信息技术 认识画图教案(共12篇)

高中信息技术 认识画图教案 篇1

总第20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画图 教学目标:

1、知道并掌握画图软件的打开方法

2、认识并掌握的窗口中的各个组成部分

3、尝试使用画图中的工具

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画图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理解窗口中个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窗口中各组成部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桌面上画图的快捷方式,D盘中的一个画图文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在电脑中画图我们可以不用准备很多的工具,WINDOWS中的画图软件“画图”是个画图工具,您可以用它创建简单或者精美的图画。这些图画可以是黑白或彩色的并可以存为位图文件。可以打印绘图,将它作为桌面背景,或者粘贴到另一个文档中。甚至还可以用“画图”程序查看和编辑扫描好的照片。可以用“画图”程序处理图片,例如.jpg、.gif 或.bmp 文件。可以将“画图”图片粘贴到其他已有文档中,也可以将其用作桌面背景。

2、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图作品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

二、新课

㈠画图软件的启动

1、那么,“画图”在哪里呢?在windows中我们可以在“开始---程序”菜单中找到它,现在请大家自己找一找画图在哪里。

2、学生尝试打开画图

3、教师小结打开画图的基本方法

我们可以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来打开画图。那么用这种方法打开画图的,您能告诉我“画图”的位置吗?(开始菜单)。这种方法大家都已经会了,你还有其他的方法来打开画图吗?又是在什么位置打开的呢?找到的同学把他填写在课本的第二页中。

4、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教师巡视 ㈡认识画图窗口

1、打开画图后,我们可以发现它和记事本、纸牌有共同的地方,你能说出他们各部分的名称吗?

2、现在我们可以选择工具箱中你喜欢的工具,运用鼠标的单击或双击或拖动的操作,就可以开始我们的电脑绘画旅程了,在使用的工程中如果有什么发现,你可以先把它写下来。

3、学生开始涂鸦操作

三、画图帮助菜单的使用

1、打开帮助菜单

2、选择一个内容

3、在右侧的窗口中就会显示相应的内容

四、总结

1、打开画图的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 认识画图教案 篇2

一、信息技术教师对于课程价值认识的功利主义取向

在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方面,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功利主义取向。许多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都强调信息技术课程要教授一些实用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甚至有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很明确地提出了“什么有用就教什么”,这是一种明显的功利主义取向的表现。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的技术化倾向

由于历史发展背景与自身的技术特性,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始终停留于简单理解的技术化倾向层面。技术理性膨胀导致信息技术课程仍然仅仅停留在“什么有用教什么”的技能培训层面,而不能够使得技术与人文融合,技能培养与素养养成共生。技术化倾向还体现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只关注技术操作的细微处,或者关注信息技术学习的一些方法与策略,许多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仍然不能站在信息处理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普遍缺少对于信息的批判性使用等能力培养的认识。如何使得技术取向与文化取向相调和,则是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不同学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的不同

从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访谈情况来看,不同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有所不同。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由于自身的专业、工作以及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其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呈现出一些差异性。首先,在认识层次上,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认识深度比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要强一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普遍都是科班出身,大部分教师都是计算机专业或者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同感也相对比较强,再加上学历也普遍高于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所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深度方面比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更强一些,所思考的问题也更深入一些。其次,在认识内容上,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由于科班出身的较多,所以学科本位更为明显,更加强调技术取向,强调编程。

四、课程政策与教材成为影响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的最关键因素

从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认识来看,课程政策和教材已经成为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的最关键因素。我们普遍感受到课程政策直接制约着教师的课程积极性。在高中,由于会考的存在,各地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应试的倾向。在义务教育阶段,则由于国家在此阶段课程指导文件的缺失,直接导致各地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差异性。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性文件的缺失也导致小学、初中、高中内容体系的不连贯,导致了初、高中都是零起点的尴尬局面。最为直接的影响是没有信息技术教材或者缺少好的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教材的需求,某种程度上在呼唤体系化的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在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中,由于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逐渐加大了教育投入,硬件设备不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的认识与思考 篇3

一、课程地位有明显提高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纳入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系之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八大学习领域之一的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科目,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等科目并列。而原有的课程纲要是单独颁发施行的,只是强调“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实际上不少学校将其作为“副课”。

课程内容有较大的拓展和深化,体现了社会需求的变化与信息技术的新发展。通过与原课程纲要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进行了如下调整:拓展与深化部分:“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等五个模块。新增部分:“人工智能初步”模块。压缩与淘汰部分:原课程纲要中的“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操作系统简介”、“计算机硬件结构与软件系统”等3个“零起点”模块在新课程标准中不再单独列出,各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其内容适当补入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之中。

二、突出信息技术内容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倡导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适当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强调“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正确运用。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特别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技术革新等实践活动中。

三、课程目标体系有变化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重心偏向注重学习过程,共同构建信息素养的培养,突出了培养锻炼学生对信息获取、加工、表达、交流与管理的能力;对信息及学习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协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新思想,新理念,新标准的学习中,不免有些问题心里还存有疑惑,不甚明了,与大家一起共勉。

1.“非零起点”

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尚未制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不免成了“空中楼阁”,这就难免事实上还要从“零起点”去考虑问题。信息技术课和其它课不同,它需要电脑作为工具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城市和农村的学校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

2.教师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日新月异发展很快的学习课目。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广阔的要求。上好这门课,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比以前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需要教师不断地关注、学习和研究新知识、新问题。这种不断学习的压力和挑战是巨大的;另一方面选修课存在很大的弹性,更需要授课教师不断自我地学习、自我更新。仅仅依靠教师去摸索、尝试,恐怕教改质量是要大打折扣的。快速提高信息技术教师能力怎么解决?

3.选修模块

课改加大了选修分量,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大了,老师讲课的灵活性大了,的确容易激发起教学双方的兴趣。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由于教育资源的差别,所能开出的选修课差别甚大。比如信息技术新课标虽然规定了5个选修系列,但是,每个系列的模块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怎样考核?老师按自己所长报出的选修课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选择老师时如果厚此而薄彼,学校该怎样排课和协调?课改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却没有减少内容含量。这与巩固基础的初衷有些矛盾。

4.评价方式

对于信息技术这一领域,由于一直以来都属于高中的次科,甚至可以说是次次科,学生一直以来都不够重视。现在按新课标的精神,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要这一领域修完四个学分,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这一学习领域的重视程度。但是,如何给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给予一个客观统一的评价?如果选修课的最终评价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配套或不科学,高中信息技术课改就有可能变味。

高中信息技术 认识画图教案 篇4

——“铅笔”和“刷子”工具的使用 美丽的鱼

——“直线”和“曲线” 工具的使用 缤纷的色彩

——“喷枪”工具与颜色填充的使用 农家小院——图形工具的使用 圣诞快乐——添加文字 长颈鹿——图形的变化 中国娃——彩色橡皮的使用 太空娃娃——变形与反转 自由创作

启动“画图”软件。

单击桌面左下角“开始”按钮,依次选择“程序”→“附件” →“画图”命令,打开“画图”窗口。绘图区:使我们画图的一块画布

工具箱:我们可以从中取出各种不同的绘图工具来画图。颜料盒:供我们在画图中选择前景色和背景色。

渔舟唱晚

——“铅笔”和“刷子”工具的使用

教学内容:学习“画图”软件中“铅笔”和“刷子”工具的使用。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启动“画图”软件;

2、使学生学会“铅笔”和“刷子”工具的使用;

3、学会设置画纸的大小,颜色的选取。教学重点:工具的选取和使用。教学方法:演示讲解。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动“画图”软件。

二、选择“画纸”大小。

打开“画图”软件时,窗口的绘图区就是一张画纸,默认的颜色是白色。画纸的大小可以放大或缩小。当鼠标指针放在画纸边上的蓝色控制点上时,指针变成了双箭头形,这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画纸就会变大或变小。

三、用“铅笔”工具画小帆船。

①选择“铅笔”工具:单击工具箱中的“铅笔”工具 ②选择颜色:单击颜料盒中的某种颜色。

③画小帆船:像平时用铅笔在纸上画画一样,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屏幕上就会按照拖动的轨迹划出小帆船。

四、用“刷子”工具画水波纹

①选择刷子工具:单击工具箱中的“刷子”工具。②选择颜色:单击颜料盒中的蓝色。

③画水波纹: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画出水波纹,如图所示。

五、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完成整幅画的创作工作。如果你有新的创意,可以自由大胆的发挥,做出一幅与众不同的“渔舟唱晚”。

提示:

①、用“铅笔”或“刷子”工具画较长的线条时,鼠标不要拖动过快。

②、如果画得不满意,可以在松开鼠标左键之前,单击鼠标右键就可以取消线条。

六、保存作品

第一步:执行“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出现“另存为”对话框。

第二步:在“另存为”对话框中,单击“保存在”下拉列表框右侧的下拉按钮,在列表中双击选定自己的个人文件夹。

计算机教案 认识“画图” 篇5

教学目的:

1.掌握“画图”软件的进入和退出。

2.认识并熟练地使用铅笔、橡皮、刷子、喷枪。

3.了解有些工具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4.掌握滚动条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可出现在“画图”软件中画的图画,激发学生学习画笔的兴趣。“这么漂亮的图画就是在电脑上完成的。”“谁能打开画图软件” ?

二、画图软件的使用。

学生来演示画图程序的打开过程。

1、介绍画图:虽然学生在前面对窗口已经有所认识,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画图软件的界面,所以在这里教师还是要解释每一部分的名称及功能,但工具栏中各个工具的名称由学生自己通过鼠标指针的指向来了解。

2、铅笔的介绍:

铅笔是画笔软件教学的第一个工具,因此教学铅笔时详细些。选择好铅笔可以让学生把鼠标指针移到画布区,观察鼠标指针的变化同时也可让学生在画布描绘。画时着重让学生知道,应按住鼠标的左键不放,拖动鼠标。颜色的选择只需教师稍加点拔就可。

3、在介绍滚动条前,可通过适当改变窗口大小,使滚动条出现。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新朋友》教案 篇6

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2.了解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用途3.能对照实物说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的名称。3.能找到显示器和主机的开关4.认识不同的电脑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

教学难点:能对照实物说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的名称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到学校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今天老师还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大家!出示电脑图,新朋友的名字叫电脑,它的本领很大,大家想认识它吗?

二、教学新课

数一数想和电脑做朋友,我们就要先认识它,观察身边电脑,先数一数,你身边的电脑由几个部分组成?再用手摸一摸,它们是硬的还是软的?它们像什么?刚才小朋友们说真好,电脑由4个部分组成,有的小朋友说像电视机,有的小朋友说是像箱子,还有的小朋友说像小老鼠„„电脑的4个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一台电脑一般都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1.这个像电视机一样的就是显示器吧!它有什么用途?显示器的屏幕真奇妙,能让我们看见五彩缤纷的世界。你能行:找到显示器的开关,按一下,并仔细观察。2.这主机箱有啥用途?主机是电脑的“脑袋”,电脑要工作少不了它。3.怎么才能让电脑听我的命令?你可别小看它!它是电脑的指挥员之一,用它可以命令电脑工作。4.这个有很多按键的东西是键盘!对,它是电脑的另一个指挥员。

说一说

请同学看实物说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的名称

高中信息技术 认识画图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使学生掌握启动、退出Excel的方法。2.使学生了解Excel窗口的组成

二、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观察法 3.自学法 4.启发式。

三、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室。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课题

教师展示如图1-1所示的成绩统计表。要求学生讨论在Word中怎样绘制这个表格。

教师小结:如果需要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大量的计算,应用Word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学习新的软件——Excel电子表格软件。

二、新课 1.启动Excel 教师介绍:Excel和Word一样,是MicrosoftOffice家族的成员,启动方法与Word相同。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尝试启动Excel。

学生听教师叙述。学生听教师介绍。学生完成启动Excel的操作。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应用Word字处理软件,绘制需要对数据进行大量计算的表格很不方便。

使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

学生已经掌握了画图程序、Word的启动方法。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掌握启动Excel的方法。2.认识Excel窗口

教师提出要求:观察Excel窗口与Word窗口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结合Excel窗口,教师介绍单元格、行号、列号、名称栏、编辑栏以及工作表标签等。

学生听教师介绍,认识Excel窗口。

学生上机实践,找出表中的行列数。

使学生认识到:Excel窗口中的标题栏、工具栏和提示行与Word相同,其余不同。

学生了解Excel窗口的组成。3.保存文件

教师讲解:在Excel中保存文件的方法与Word中保存文件的方法相同,Exce系统自动为文件添加的扩展名为“xls”。

教师要求学生把新建的表格以“成绩表”为文件名保存。学生可以掌握在Excel中保存文件的方法。

注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板书

一、启动Excel

二、认识Excel窗口

三、工作表的编辑

四、保存文件

五、退出Excel

选择题

1.启动Excel方法是:()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退出Excel方法是:()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Excel窗口是()组成 A.7 B.8 C.9 D.10

《美化工作表——Excel表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格式居中与对齐的方法;文字样式、数字格式的处理方法;

(2)学会使用格式工具栏;调用格式对话框处理表格的操作;

(3)学会按要求对工作表设定不同样式的框线和背景颜色的操作;

(4)能根据实际需要,对表格进行适当的格式处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实践活动掌握Excel表格的格式处理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使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的便利和在信息交流中的重要作用;(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用Excel处理数据,呈现、交流信息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齐与居中,表格框线处理,填充表格颜色。

教学难点:表格框线处理。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观。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模式:“任务驱动”、“讲、演、练相结合”和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本节课中将这几种常规模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出一般性规律,形成课堂知识的延伸。教学过程 1.复习,请学生上台演示excel公式和函数的操作 2.引入新课创设情景,设置情境、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文字和数字的格式处理, 布置任务一,巡堂辅导教师(或请学生)讲解和示范任务一的操作

4.设置表格框线布置任务二,巡堂辅导请有典型操作错误的学,生上台操作,引起其他同学思考和重视,最后教师讲解和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5.填充表格颜色和图案布置任务三,巡堂辅导,请操作成功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讲解操作的要点 6.布置学生做综合任务巡堂辅导、个别答疑

认识画图软件反思 篇8

布隆吉乡中心小学 芦幸花

本课是学生学习画图的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启动和退出画图的方法,认识画图窗口组成,认识画图工具箱。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展示了几幅的漂亮的图片,告诉学生这是高年级的同学画的,学生被漂亮的画面吸引,这时,我引导学生了解这么漂亮的画是用什么软件来画的。引出学生学习的内容“画图”软件。要想自己喜欢的图画,首先要掌握好“画图”软件的基本技能才行啊!接着在学习“画图”启动这一块,我先演示,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尝试着去打开,当大部分的学生都能顺利打开“画图”软件,我请一位学生进行学生机演示,激励学生主动表现。在认识“画图”窗口的时候,我是让学生依托教材,学生先看教材,然后师生共同完成练习来实现画图窗口的教学。在画图工具的使用部分,我同样进行演示,然后由学生来操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学生的热情高了,学习起来就比较轻松,上课的发言等教学行为也较放松,自然地就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来了。在本节课的尾声我进行了难点的突破处理。

第9课 认识“画图” 篇9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进入与正常退出windows 98的“画图”窗口。

(2)认识windows 98“画图”窗口的组成。

(3)初步认识绘图工具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windows 98“画图”窗口特有的组成。

[教学准备]

计算机图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学校举办了计算机绘画比赛,小明参加了这次比赛。瞧!下面就是小明画的一幅图画。(演示图画)

图上画了些什么呀?用计算机画图的软件有很多,小明使用的是windows 98里的“画图”程序。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个“画图”程序。

出示课题:认识“画图”(板书)

二、新授

你们知道怎样来启动这个程序吗?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样操作的?

1.启动“画图”程序

步骤:在启动windows 98后,单击“开始”按钮,鼠标指针依次指向“程序(p)” “附件”,单击“画图”命令。(师演示)

这时屏幕上就出现了“画图”程序的窗口。

学生操作:启动“画图”程序(师巡视)

2.认识“画图”窗口

“画图”窗口除了有标题栏、菜单栏、状态栏外,还有一些特有的组成部分。

(1)画图区

在这个窗口中,有一大块空白区域,这就是用来画画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画图区”。

(2)工具箱

画画当然需要很多工具,在画图区的左边有一个工具箱,里面有橡皮、铅笔、喷枪、直线等16种绘图工具,这么多工具怎样来记呢?不要着急,把鼠标移到其中一个工具按钮上,停留几秒钟,你会发现什么?(出现此按钮的提示)而且形象化的按钮本身也能帮助记忆。

那么我们怎样来选择这些工具呢?下面老师就以“直线”工具为例。

方法:单击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按钮,“直线”工具按钮立即凹下去,这表示已经选定了“直线”工具,使用它就可以到画图区去画直线了。

[试一试]

认识工具箱中的不同工具,并试着分别选定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喷枪”、“矩形”工具。(学生操作)

(3)工具状态选择器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选定不同的工具时,在工具箱的底部分别出现了不同的选择,我们把它叫做“工具状态选择器”。它是用来确定所选定的工具的类型、大小、范围的。(师演示)

(4)颜料盒

一幅好的图画当然少不了色彩,你们知道选择颜色的地方吗?(在画图区的下面)我们把它称为颜料盒。使用时只需把鼠标指针移到你要选用的颜色上,单击就可以了。

3.退出“画图”程序

如果我不想画画了,那怎样来退出这个“画图”程序呢?

方法:单击“文件(f)”菜单,出现下拉菜单后,找到“退出(x)”命令,单击它。(师演示)

如果还没有保存画好或修改过的图形,则在退出“画图”程序时,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这时,如果单击“是(y)”按钮,则保存图形后再退出;如果单击“否(n)”按钮,则不保存图形就退出;如果单击“取消”按钮,则不退出“画图”程序。

[练一练]

练习启动和退出“画图”程序。

教师巡视。

[读一读]

请同学们把书上的“读一读”看一下,看完以后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

4.练习

(1)说说启动“画图”程序的方法。

(2)说说工具箱中有些什么工具。

三、小结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计算机

网络与信息化的联系。

2、过程和方法:启发学生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认识计算机网络,从不同行业

来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化中的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与信息

化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个情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现代网络技术的知识解决身边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严谨的科学观,以及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等等。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通过计算机网络基知识和发展速度的学习,启发学生探索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进而学习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的联系。

2、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以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的联系。教学方法分析: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学、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参与、注重合作学习、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鼓励质疑。教学流程:

1、情景设计

(1)第25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亿,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年增长4000万人,增长率为28.9%”。

(2)从2008年底到2009年6月,中国的IPv4地址数量半年增长了2,375万个,目前已经达到2.05亿。

(3)三十年来,以太网一直是以10倍速度在发展,从较早的10Mbps,发展到100Mbps,再到1Gbps,再到目前的10Gbps,下一步可能是40Gbps或是100Gbps。

从这三个统计数据让同学们总结出计算机网络发展速度是十分快的,提出“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他如此快的发展速度?计算机网络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从而引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2、新课讲授:

2.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1)网上资源的共享

通过让同学们浏览新浪网首页的截图,请同学们思考,当你浏览过一个网页之后,是不是别人就不能浏览或不能同时浏览呢?当你们在网上下载一个文件之后,那个文件是不是就消失了,别人就不能再次下载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让我们认识到网络信息可以被无数人浏览,被无数次下载,它具有资源共享的功能,并且共享是计算机最本质的功能。

(2)经济的构成计算环境

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负荷太重时,可以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的其它的计算机上进行,或由网络中比较空闲的计算机分担这个任务,这样既节约了资源,又节约了经济。对于大型的任务需要用到大型计算机计算时,但是使用大型计算机的费用非常的高,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将计算任务分给多台普通计算机进行,这样就可以节约计算成本和时间。(3)配置高可靠性的应用系统

可以在网络上做一些备份,保证当某个设备出故障时,网络的应用仍能 可靠的运行。

(4)更方便、更强有力的通信手段

通过观看qq聊天的截图和信封图片,启发让学生用qq聊天、电子邮件与普通邮寄信件进行对比,让学生对比普通会议与视频会议的区别,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得出计算机网络能更方便、更快捷的实现通信,让用户不用受时间和距离的限制。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拥有如此强大的功能,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快速获取和共享信息,还可以快速可靠的进行信息交换和存储,是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2.2、计算机网络的与信息化的联系

启发同学们结合学习和生活中使用信息化的例子 思考计算机网络的与信息化的联系,然后请同学们列举学习和生活中使用信息化的例子。

老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总结出信息化又包括“办公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广域信息查询和信息传输”三方面的内容。

在这些信息化的例子中,办公自动化依赖于网络环境下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自动化依赖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来对生产流程进行管理的系统;广域信息查询和信息传输也是依赖于网络资源的共享的功能以及信息的方便快速传递的功能,失去这些功能那么广域信息查询和信息传输也就将会变得很慢,信息将失去它的作用。

根据上述总结可以得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在办公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广域信息查询和信息传输方面联系紧密,计算机网络是实现信息化的必要条件,没有计算机网络平台,谈论实现信息化实际是空谈,没有任何意义。

课堂总结: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1)网上资源的共享

(2)经济的构成计算环境(3)配置高可靠性的应用系统

(4)更方便、更强有力的通信手段

2、计算机网络的与信息化的联系

课后学习: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篇11

课题:在internet上获取信息 教材版本及章节:《信息技术》第三版

第三章第四节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以及如何根据自己需要的内容来确定搜索的关键词

(2)让学生掌握从网上下载网页、图片、文字和文件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下载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与我国的传统艺术相结合,唤起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利用关键词搜索信息的方法,网页、图形、文字、文件等信息的下载

教学难点:文字的保存和文件的下载

2、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将学习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但这种联系又有别于以往我们熟悉的事物,而是一种并不为学生所了解的事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基于上述理论,在学习信息搜索的时候,我们采用“皮影艺术”这样一个不为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引出本节课的讲解内容,然后介绍一些常用的搜索引擎,以及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来搜索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方法之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了解更为详细的信息,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可以通过关键字的调整,搜索到更为具体的信息。

在确认学生已经能够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我们需要的资料后,再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我们要组织一个班会活动,介绍有关皮影艺术的一些情况,并且需要一些图片的展示和文字的说明,应该如何来搜集资料呢?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搜索到的资料保存起来?然后讲解有关网页、图形、文字的不同的保存方法。之后继续提出问题:为了增加大家对皮影艺术的感官感受,有同学认为应该下载一个皮影戏来让大家欣赏一下,那么这个又该如何来下载呢?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然后让小组派出代表来演示如何下载文件,教师根据实际的情况给出一定的评价。

最后,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回顾,在学习了网络下载的有关知识的同时,我们对于我国的传统艺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3、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

我们创设这样一个情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地前进。影视技术的不断改进,数码产品的不断更新,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艺术,也逐渐在被人们遗忘。我们海宁是盛产皮革的地方,皮革除了用于穿着和饰品之外,也是制作皮影的原材料,皮影艺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已经逐渐处于消亡的边缘了。然而庆幸的是,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让我们能有机会与传统艺术进行一次亲密的接触。(2)新课讲授

① 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有关信息 A、搜索引擎的概念

介绍一些知名的搜索引擎(Google、百度、雅虎、搜狐等)B、例1:搜索有关皮影艺术的信息

操作:进入搜索引擎,然后在关键词栏目中输入要搜索的内容“皮影艺术”。点击“搜索”按钮进行搜索。对于搜索到的信息,点击相关的“超级链接”就可以查看有关的内容。C、思考:如果我们现在要了解海宁皮影艺术的发展,应该输入什么关键词?以此培养学生根据搜索的内容来选择适当的关键词。

(提出新问题:如果我们现在要组织一个班会活动,介绍有关皮影艺术的一些情况,并且需要一些图片的展示和文字的说明,应该如何来获取资料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搜索到的资料保存起来?过渡到信息的保存)② 下载WWW上的信息 A、保存网页

操作: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在“保存Web页”对话框中选择保存网页文件的文件夹。在“文件名”处输入要保存文件的名称,单击“保存”按钮。B、保存图形

操作:将鼠标指针移动至网页中的图片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图片另存为”命令。在“保存图片”对话框中选择保存图片文件的文件夹,在“文件名”处输入要保存图片的名称,单击“保存”按钮。C、保存文字

操作:以拖动方式选择所需要的文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在word编辑区内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粘贴”命令。

(继续提出问题:为了增加大家对皮影艺术的视觉听觉感受,有同学认为应该下载一个皮影戏来让大家欣赏一下,那么这个又该如何来下载呢?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然后让小组派出代表来演示如何下载文件。)D、下载文件

操作:单击要下载的文件,弹出“文件下载”对话框,选择“将该文件保存到磁盘”,单击“确定”(或者,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文件夹,单击“保存”按钮)(3)小结

① 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有关信息

② 下载WWW上的信息 A、保存网页 B、保存图形 C、保存文字 D、下载文件(4)教学评价

主要采取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的形式,辅以教师在学生操作和演示过程中的评价以及最后的总结性评价。

评价标准设计如下:

① 是否掌握了搜索引擎的使用,以及关键词的确定 ② 是否掌握了网页、图形、文字的保存和文件的下载 ③ 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进行积极的探索研究

④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是否和同学交换意见,共同探讨,从而得出结论

4、信息资源及工具的应用 网络教室(两人一台机器),连接到internet,教学课件

5、教学后记

高中信息技术优秀教案 篇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教学对象分析】

上一节课,学生已经了解了信息的基本特征,对信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却很模糊,一般把信息技术等同于计算机技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是本节课要解决的一个重点。在体验信息技术发展这项教学内容中,重点让学生体验“语音技术”,其它几项只做简单介绍。

【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善意对待信息技术、健康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重、难点】

从五个方面看待信息技术发展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越势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室

【教学策略】

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并通过排出现象、探讨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获取知识。

【教学过程】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信息技术(it:tnformation technology)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从人类社会发展史角度看,信息技术共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1)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2)文字的创造:是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3)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5)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第一代:1946-1958年,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第三代:1964-1970年,集成电路计算机;

__:1971-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五代:至今,智能化计算机。

二、信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还将向人性化和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即信息技术越来越符号人的需求和使用习惯。

大众化的具体表现: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a、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人机界面装置——扩音器、按键式电话、方向盘、磁卡、交通指挥灯、crt、遥控器、液晶显示器、条形码扫描器、鼠标/图形用户界面(gui);

b、dos操作界面与gui操作界面:人性化界面、个性化设计;

c、虚拟现实技术(产生时间:20世纪末);

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受交互技术、高分辨显示技术

“3i”特点:强烈的“身临其境”沉浸感;友好亲切的人机交互性;激发人想像的刺激性。

分类:虚拟实景技术(如:虚拟游览故宫博物院)、虚拟虚景技术(如:虚拟现实环境生成、虚拟设计的波音777飞机)。

d、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asr)——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

语音合成技术(tts)——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

语音技术的应用可划分为三个方面:桌面应用、网络/电话系统应用和信息家电应用。

e、智能代理技术:通常可以主动地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主要用于信息的自动栓索和过滤。如:搜索引擎中的“机器人”或“__”程序。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3)越来越来高的性能价格比

如计算机内存条大小的变化,从刚开始的1mb开始,慢慢的出现32mb、64mb、128mb、512mb等。(mb代表计算机中存储容量的单位)。计算机的存储容量是以字节为单位计算的。

计算机中常用的表示容量的单位还有:字节(b)、千字节(kb),兆字节(mb),千兆字节(gb)。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8bit=1b;1kb=210b;1mb=210kb;1gb=210mb;1tb=210gb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客观认识、扬长避短、合理而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网络犯罪形式:

1)通过互联网末经许可便进入他人的计算机设施,__他人密码,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

2)通过网络向他人计算机系统散布计算机病毒;进行间谍活动,窃取、篡改或者删除国家机密信息;

3)进行商业间谍活动,窃取、篡改或者删除企事业单位存储的商业秘密和计算机程序;

4)非法转移资金;盗窃银行中他人存款,进行各种金融犯罪等。

5)利用网络传播有害信息,对他人进行诽谤、谩骂、恐吓,制造谣言,传播假新闻,扰乱社会秩序,暴力、恐怖、迷信作品,毒害青少年;亵渎宗教,破坏民族团结;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活动等。

【课堂练习】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与第(3)次信息技术革命有密切联系。

2、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 a )。

a.信息时代 b.电子时代 c.高科技时代 d.现代化时间

3、信息技术的英文全称是( a ),简称 it。

(a)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nformation technique

(c)communication transmit (d)information transmit

4、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下面有关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促进科技进步 (b)给人带来麻烦

(c)创造新的人类文明 (d)加速产业的变革

5、家中新买计算机的配置为:intel 奔腾4 2.8ghz/ 256m/ 80gb/50x/15,其中通常用来表示cpu主频大小的是( a )。

上一篇:品社新课标学习体会解读下一篇:13年南通语文中考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