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说课稿

2025-03-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说课稿(推荐8篇)

课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说课稿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选文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探索与发现”,旨在让学生关注海洋,关注自然,从而关注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海洋——21世纪的希望》正符合这一特点。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行文简洁流畅,纲举目张,条理清楚。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如自主预习、边读边画边批注……懂得搜集信息;但对生活关注不够,对海洋了解不多,作为我们北方学生,对海洋了解少之又少,因此注重师生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利用生活资源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说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结合教材特点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订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能通过阅读感悟,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四、说教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学中,我结合本课特点,准备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朗读、默读、浏览、速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想象、课件的展示等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利用生活资源领悟课文,加深理解和体验,认识到保护环境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五、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我校“主体、多元、生态、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预习阶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在小组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探究,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展示环节以朗读为主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六、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明确任务,学有方向。

(三)自主学习,交流展示。

1、自读思考:说说海洋与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理解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并批注出自己的理解。

2、抽生交流。

过渡:昨天的海洋,让人们既热爱,又敬畏。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跨入21世纪,面对海洋,人们还是“望洋兴叹”吗?为什么?

(四)小组学习,全班展示。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画出人类所面临的困境及如何开发、利用的相关语句,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2、抽小组交流,教师板书。

3、小结:根据板书回答:人类进入21世纪,将从哪些方面对海洋进行开发,因此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五)总结全文,情感熏陶。

1、海洋与人类有了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所以我们要保护、珍惜海洋资源。齐读最后一段话

2、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海洋

3、为保护海洋设计宣传口号,号召全社会、全世界人们保护海洋。”

(六)深化理解,拓展延伸。

1、结合课文内容及相关资料,谈谈你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

课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说课稿 篇2

1.阅读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了

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激发学生探究海洋的兴趣。

2.讨论发现“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感受文本内容的纲目与条理。

3.品味体会文本说明方法与语言特色,模仿文本语言进行表达。

感受文本的说明方法与语言特色,理解海洋真正是21世纪的希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一、生字词引文本,感对比说明

1.课文预习了吗?出示三个生字:“慷”“蕴”“胁”,指名读读,选择你认为难写的字写一写,注意提醒学生“慷”下面不是“水”。

2.这三个字课文中是怎么组词

的?

3.预习了课文,你能联系文本内容,用其中的一个词说说话吗?适机指导学生读读相关段落。

预设一:人们受到生态环境恶

化、食物匮乏的威胁,海洋慷慨地给予我们高蛋白食品。适机理解“匮乏”。

预设二:世界受到能源危机的威胁,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预设三:人类受到电力缺乏的威胁,海洋蕴藏着海浪、潮汐等的无劳无尽的能量。

预设四:海洋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水资源,可以慷慨地给予人类以空间。

4.课前你也收集了一部分资料,

你还知道海洋可以慷慨地给予人类什么?

“慷慨地给予、蕴藏”是从海洋这一方面讲的,而“威胁”却是从人类现状方面说的,海洋“慷慨地给予我们了什么?它蕴藏了什么?人类的现状受到了什么威胁?这两个问题涵盖了文章内容的全方面,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学生不仅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三个词的意思,还进一步加深并拓展了文本内容的理解。

二、关键句析段落,明文本结构

1.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

容。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几句话简单地概括文本的内容,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归纳的。

预设一:找出文中的关键句,组

合在一起。

预设二:将各段内容合理组合。

2.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读一读,在文本中找到与之相呼应的句段,师生对话交流,明确它们在文本中的作用。语文学习不同于别的学科,既有语言内容的学习,也需语言形式的掌握。在读思议的基础上,文本的内容与框架便可以了然于心。

三、表达中品情感,悟语言特色

(一)读“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段落,体会语言表达的特色

读读文章的1~3自然段,作者是怎么表达人与海洋的关系密切的,找出的相关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预设一:从内容上谈

作者从两方面来说明这关系的密切。海洋对人类的利与弊,人类对海洋的敬与畏。引导学生读好关键短语:“航行的便利、丰富水产、不可缺的食盐、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城镇。”

预设二:从形式上关注

1.说明文一般没有华丽的词句,

也没有动人的情节,语言也平实朴素,所以会让一些读者觉得枯燥没意思,但是课文的语言特别的生动有趣,试着找一找。

2.在找的基础上出示以下句子:

①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②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

③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聪明的你,发现了这些句子的特点了吗?关注加横线的字词,说说你的体会。

3.适机理解“望洋兴叹”及引号的用法。

(二)读“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从语言中感受海洋的魅力

读读文章的5~8然,每一段都尝试填一填。

海洋是个 ,

人类 。

预设一:海洋是个聚宝盆,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

1.你从聚宝盆看出了什么?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我们在致力开发海洋?

2.比较朗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出示: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国,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如今,一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3.小结:作者将海洋比作“聚宝盆”,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海洋内矿产资源的无穷无尽。你能像作者这样形象地表达吗?读读其它的段落,试一试。

预设二:海洋是个“食物柜”,人类向海洋索取高蛋白的食品。

预设三:海洋是个“能源站”,人类可以向海洋索取价格低廉。

预设四:海洋是个“家园”,人类可以在海底拓展生存空间。

预设五:海洋是个“淡水库”,人类用海水淡化的方法解决水荒。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解,还要让自己的语言美起来。课文中形象的表述海洋是一个聚宝盆,本环节利用文本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创新的模仿,海洋是个“食物柜”、海洋是个“能源站”、海洋是个“家园”、海洋是个“淡水库”,扎扎实实进行语言训练。

四、作业中重迁移,达读写目标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课件 篇3

从题目切入:这是一篇说明文。(板书:说明文)这里的破折号是什么意思?用一个字代替:是。

质疑:既然是说明文,作者是怎样说明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的?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全文。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说明了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自学检测:

1、指名读文:正音、句间停顿。

2、作者主要从开发矿产、索取食物、海水发电、缓解水荒、开拓空间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根据学案)

这些内容在课文哪些自然段?(第58自然段)

那么,第4自然段和第58自然段是什么关系呢?(总分)

主要学习第58自然段:

精读、细读第五自然段,体会作者怎样具体说明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

有人说,大海的胸怀是宽广的,又有人说大海也是有感情的。海洋也有很多话要对我们说呢

同学们,也许你们还不太了解我,我可是21世纪的希望海洋啊!我多么乐意为你们人类作出贡献呀!就说说( )这个方面吧

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胸怀宽广的海洋,好不好?那,我们就先从开发矿产这个方面说起吧。

要求:1、紧扣课文内容,可作适当拓展(补充资料);2、有层次;3、语言流畅、自然大方;4、带上自己的感情;5、小组合作。

一组上台自述。其他组补充。

课堂实录:

同学们,也许你们还不太了解我,我可是21世纪的希望海洋啊!我多么愿意为你们人类作出贡献!就说说矿产资源这个方面吧:现在世界正面临着能源危机,而我是个聚宝盆,我的身体里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锰、硫等。随着世界对天然气、石油等资源的大量需求,人们大量开采,陆地上的这些资源正日益枯竭。人们的目光势必转向我海洋,寻找另外的新能源。我的一小部分北冰洋的石油储量就可以供你们用上50年,我可以让你们人类迈向前景更美好的生活。

师小结:(结合要求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刚才的海洋的自述,说得很有层次,有层次就让人更加明白,当然,这个层次是可以调换顺序的,只要把话说顺就行!这让我们明白了:海洋确实是21世纪的希望呀!

海洋要讲的话只开了一个头,在下面的四个方面,他又会怎样自述呢?

出示: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正逐步由幻想变成现实。 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正逐步由幻想变成现实。

学生小组选择一个方面练习自述。

小组上台,其余组补充。

课堂实录:

我们一小组说的是缓解水荒。

亲爱的人类朋友:

目前,地球上的淡水已经越来越少,只有0.07%的水可以供你们使用。但是我海洋的血液中有97%的水。现在人类已经发明了淡化海水的方法。如果能有效地利用我的血液的话,那可以使不少地方摆脱烈日的煎熬,干渴的痛苦。每当我想起撒哈拉大沙漠那一片荒凉的地带,我就感到心痛,但是我不会坐以待毙的,我会利用我的血液来拯救他们。只要能有效地利用我,那里就会成为充满生机的绿洲。那里的人们就会摆脱烈日的煎熬,那时候,他们会感谢你们的。地球上有60%的地方是缺水的,有些地区竟然在为水而打仗。我要充当一名和平的使者,让你们握手言和。人类呀,一个利用海水的时代已经来临,请充分地利用我身上的水吧。我会慷慨地给予你们所需要的一切资源。

师小结评价。

现在回到课文,作者在说明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时,主要采用了多方面说明和具体说明的方式,让我们知道了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读题)

然而,让我们充满希望的海洋却遭到了这样的待遇:

(人类破坏海洋资源的图片)

如果现在你就是海洋,你要说些什么?生说。

师:对!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话。生读文。

作业: 从(索取食物)、(海水发电)、(缓解水荒)、(开拓空间)4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有层次地说明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可以采用自述的方式。

三、教后反思:

本堂课体现了生本,教师着重做了以下工作,真正发挥好了导的作用:

1、布置学生课前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写到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哪些方面。这一题在课前解答,利于课堂上时间的有效利用,从收上来的学案情况看,解答基本令人满意,大部分学生能抓住要点,有效概括。课堂上,教师只需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点拨概括的方法即可。

2、引导学生就文中的重点段(第58自然段)中的开发矿产,以海洋自述的形式,适当拓展资料,组织好交流的语言。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课前小组进行合作读文,寻找资料,组织语言;课堂上学生的交流有理有据,语言流畅,效果较好。

3、课的中间时段,学生小组合作,就索取食物、海水发电、缓解水荒、开拓空间等方面作具体介绍。这个环节是在第五自然段学生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前面的铺垫,这个环节的展开比较顺利,精彩也在这里呈现。

课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说课稿 篇4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我校“主体、多元、生态、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鉴于本文的文本特点,在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预习阶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在小组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探究,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展示环节以朗读为主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注意紧扣题目,先谈人类与海洋的关系,紧扣“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感受海洋带给人类的喜与忧。然后再从题目中的“21世纪的希望”谈起,让学生朗读课文,提炼出是人类面临的困境,及如何开发、利用海洋。这部分的设计比较开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自主探究,交流互补,锻炼了概括语言的能力。接下来便是深入品味语言,不断提高认识,真切感受海洋带给21世纪的恩惠。

在这部分的设计中,学生结合课前的有关资料搜集,结合对语言文字的深入探究,真切感受海洋的丰富资源,利用好海洋的确是21世纪人类的希望,所以我们要保护、珍惜海洋资源。接下来设计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海洋以及为保护海洋设计宣传口号,号召全社会、全世界人们保护海洋。”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词,会用“由于”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二、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三、教学难点:

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

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

2、板书课题,读题:

9海洋——21世纪的希望

3、质疑: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理解生词

2、学习生词:

低廉 威胁 索取 敬畏 大显神威 望洋兴叹 喜怒无常

无穷无尽 匮乏 干旱 回眸 蔚蓝色

(1)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3)理解词义:

回眸:眸:指眼睛。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匮乏:缺乏、贫乏的意思。

慷慨:本课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低廉:(价钱)低,便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望洋兴叹:本课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指导分段: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1)生读文分段

(2)交流分段及段意

三、精读训练:

学习第一段:

1、找出这一段中的中心句:

(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

(读一读,画出有关语句)

3、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食盐。”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热爱海洋)

(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敬畏海洋)

4、师生接读第一段:

生说说对“喜怒无常”和“望洋兴叹”的理解。

四、作业:

1、完成描红本

2、读课文:思考习题5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检:

1、默写词语

2、齐读第一段:

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学习第二段:

1、出示: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从哪些方面对海洋进行了开发、利用?

2、生自学课文第二段:

(1)思考上述问题,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用括号标出来)

(2)尝试用小标题概括。(写在有关语句边上)

3、交流:

“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一座座„„已矗立„„”、“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

(1)生说体会

(2)点拨:人类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开发利用海洋?

(3)生概括板书: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4)指导朗读

“由于„„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来自海洋”

(1)方法同上

(2)板书: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潮汐„„、海水温差发电站„„,„„电力。”

(1)方法同上

(2)板书: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用海水淡化的方法„„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生存空间。”

(1)方法同上

(2)板书: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4、齐读第二段:

根据板书综合回答: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学习第三段:

1、齐读

2、说说你的体会

——明确保护海洋、珍惜海洋的重要性。

三、总结:

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所以我们要保护、珍惜海洋资源。

四、作业:

1、造句:

由于——

2、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联系课文内容写体会。

板书: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水荒——淡化海水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读后感 篇6

海洋真是一个大聚宝盆啊!学完课文,我们都会这么想。但是我们先要保护海洋资源才行。

是的,海洋是个聚宝盆,海洋资源众多,但我们能向海洋“索取”食物吗?我们还向海洋索取矿产资源吗?这都是中国人不注意保护环境,陆地已逐渐被啃食完毕,现在还要把魔爪伸向海洋吗?如果再这么继续下去,我们中国的海域,渤海、黄海、东海以及三沙地区也要成为石油产地吗?我都不忍心看下去了。那么美丽的海洋上竟然要矗立起一座座石油平台!我知道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发展大国,需要众多的能源。但现在的中国不应该想的都是什么开采,而是怎么保护现有的资源,恢复正常的生态环境。

我们中国虽然已经开展了环境保护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环保意识早就做到了所谓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抛开垃圾不说,万一石油钻井平台泄漏了怎么办,几万几万立方米的水就被这么白白污染了,这一区域里肯定就再也没有生命存在了。如果这么样来增长石油产量,那油价就会便宜,就会促使更多的人买车,进而成为恶性循环。

依我来看,合理的捕捞是必须有的,肯定现在我们已经开始捕捞海洋里的高蛋白食物了,我觉得捕捞量只能这么多,别再往上涨了。像长江里的刀鱼,几千一斤,开玩笑!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对美食的不断追求导致了捕捞量的上涨,造成了生态的不平衡。

课文的最后一段真的是杯水车薪,我想应该放到第一自然段,不要让小学生对海洋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停地索取。本来中国的海上领土就不多,就不要在去搞大开发,破坏生态资源了。

课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说课稿 篇7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关于海洋的说明文。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迈入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新希望。

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是本文理解的重点。课文在阐明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之后,首先提出了人类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接着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说明了人类利用海洋的现状及设想,条缕清楚、纲目分明,给人以清晰印象。建议在教学时,教师不必过多讲解,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理解,发散思维,自主学习,再借助直观资料,引导朗读感悟,从而深刻体会到:海洋确实是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海洋的神秘莫测、绚丽多姿,定会使学生们遐想联翩,激发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不要仅局限在教材知识上,建议课后带领学生查阅、搜集有关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的资料,写读后感或制作摘记小卡片,激发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愫。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激趣。

1、同学们,你见过海洋吗?你了解他吗?(学生应用已有知识,畅谈对海洋的.认识,体会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出示图片或播放录像,观看美丽的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灾难,加深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体会。

二、合作学文。

1、过渡: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十分密切,千百年来,面对喜怒无常的海洋,人们既爱又敬畏。不过,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已不用再望洋兴叹了!是什么原因呢?

2、读第四自然段,揭示原因,并体会本段在课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段,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讨论:科学家从哪些方面具体开发、利用海洋的?

4、小组汇报,展示资料,交流体会:

(1)开发矿产资源。

(2)索取高蛋白食品。

(3)利用水力发电。

(4)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5)建设海底城市。

5、你知道海洋还有哪些资源可利用吗?

6、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段,感悟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的美好前景。

7、原来海洋有这么多的资源可供我们开发、利用,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各谈感想,总结:海洋真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我们要保护好海洋,珍惜这些海洋资源。)

8、齐读第三段。

9、观看录像,了解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现状,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愫。

三、总结全文。

海洋真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大宝藏,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就能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让它真正成为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练习设计:

1、说一说:结合课文内容及你了解到的相关知识,说一说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2、写一写:查阅有关海洋的书籍、资料,调查了解海洋目前被污染、资源被破坏的现状,写一份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海洋的现况》,呼吁人们保护、珍惜海洋资源。

课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说课稿 篇8

1.看录像。(大海)

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关系呢?

2.揭示课题。

(板书:8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呢?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8个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两个生字。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低廉威胁大显神威望洋兴叹

慷慨敬畏喜怒无常无穷无尽

3.自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提示:“矿”是后鼻音,“匮”读第四声。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低廉:(价钱)便宜。

慷慨:大方,不吝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望洋兴叹:本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讨论: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第二段(第4-8自然段):写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段(第9自然段):写开发海洋,首先得保护海洋。

四、精读训练

1.自由朗读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呢?

画出有关语句。

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说说自己的理解。

(2)“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抓住“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几个词)

这两句之间的分号,说明什么?这两句都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因此,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

(3)“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

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抓住“无情、冲垮、毁灭”等)这句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所以人们在热爱海洋的时,又--(敬畏海洋)

3.引读第3自然段。

4.指导朗读第一段。

要读出千百年来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情,及面对它“喜怒无常”的无奈。

齐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继续精读训练

1.过渡: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已进入信息时代的我们,还会像千百年来的人们那样“望洋兴叹”吗?(指读第4自然段)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海洋的呢?

2.学习第二段。

(1)齐读第4自然段。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人们是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呢?快速读读下面几个自然段,交流。

(板书

开发矿产资源

索取高蛋白食品

利用水力发电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建设海底城市)

(3)课文是怎样具体开发、利用海洋的呢?对照课文,根据板书,四人小组逐个自然段讨论。

交流:

①“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座座……”、“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

(人类“能源危机”,导致到海底开发矿藏)

看图理解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朗读第5自然段。

②“由于……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名的餐桌上……来自海洋”。

(人类“食物匮乏”,导致到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

朗读第6自然段。

③“潮汐发电站……价格低廉的电力。”(人类用较少的价钱,获得大能量的电力)

朗读第7自然段。

④“用海水淡化……缓解……水荒。”(人类遇干旱,用淡化海水的方法缓解)

“在海底建设城市……” (人口增长,拓宽生存空间)

朗读第8自然段。

(4)朗读第二段。

3.课文学到这儿,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人类面临困境时,把“目光转向海洋”,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给人类带来了希望)

根据板书,概括地说一说。

自由说、指名说。

4.齐读第三段。

为什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我们可以怎样保护海洋?

朗读第三段。

三、总结全文

朗读全文。

海洋与人类有密切关系,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让它真正成为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上一篇:开展健康咨询活动通知下一篇:孔明锁教案